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势至圆通章科解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绳,天台教,后学比丘正相解。

△一章科分十三:初、释名。

观经云:以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众生,令离三途,得无上力,名大势至。斯一往而作,化他得名。又云:凡我足指按地,一切魔宫,大千世界,悉皆震动,名大势至。斯以威力折伏而名。经云: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名大势至。斯以因中自利得名。圆通者,以周遍融通为义。圆该法身般若二德,通则一道齐平,三际不壅,即解脱德。斯依理而释圆通也。博地凡夫,称念极果。圣号生灭之身,即得香光庄严。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斯依行而释圆通也。将解此章,先明五重玄义。玄义若明,一章纲格,灼然可见。此以人法为名,圆通实相为体,本性弥陀为宗,净秽折摄为用,大乘生酥为教相。人法为名者,势至,人也;圆通,法也。所以人法为名,此章所显,意在圆通,所以为体也。行人念佛之时,念念直显本真,在在须明自心,所以本性弥陀,为此章之宗也。娑婆之苦,令人生厌,净土之乐,令生忻慕,所以折摄,为此章之用也。既有能所之念,折摄之用,事属方等,所以生酥,为此章之教相也。所谓圆通净土者,皆一心而已矣。圆通未悟,即净而秽;圆通既入,即秽而净。正谓惟心净土,义见乎此。由是净土非圆通外之净土,圆通非净土外之圆通。圆通据能造之心,净土据所造之境。兹以不二而二、二而不二悟之,则法法彰乎自心,在在见乎真境。净土非遥,娑婆不垢,以此念佛,触处圆通矣。所谓若人欲识真空理,心内真如还遍外。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

△二正释经文

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

各述圆通之时也。如来法王,菩萨法子,灌顶受位,立义施仁,世间王子也。次补佛处,续佛慧命,此出世法王子也。同伦者,即同法乳之伦,五十二位列其数也。此经祗桓精舍所说。楞严会上有十万恒河沙数菩萨,但叙五十二位者,同念佛证圆通也。

△三陈请敬仪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经家叙请法之敬仪:从座起身,敬礼佛足,兼得意敬,白佛言口敬,三业虔虔,乃弟子请法之常仪也。

△四明所师二

先时节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

我忆往昔者,追忆最初发心修行之时也。以自在定慧之力照之,而有恒河沙数之劫。恒河者,从阿耨达池出于四口:东银牛口出殑伽河,南金象口出信度河,西琉璃马口出缚刍河,北颇肢师子口出徙多河。各绕池一匝,出于四海。殑伽河出东南大海,信度河出西南大海,缚刍河出西北大海。徙多河从师子口流出东北大海者,即此土黄河之源是也。经中多指恒河者,如来说法近此,指以为喻。其广四十由旬,其长八十由旬,沙细如面,一沙一劫。可见念佛一门,其来久矣,亦知势至积功之高位也。

△二明师号

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恒沙劫中,举一劫有十二如来相继而出。佛名无量光者,光光相然,而无有尽,故名无量光。且十二如来皆不离光:一名无量光,二名无边光,三名无碍光,四名无对光,五名大焰光,六名清净光,七名欢喜光,八名智慧光,九名不断光,十名难思光,十一名无称光,十二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者,禀教立行之始。念者,能念之人,佛所观之境。三昧者,能所著乎一心。以心缘佛,以佛系心,心心相续,而无间然。正谓内心不起,外境不侵,旋元自归,返流全一。不受诸受,得乎正受,久而不退,必至于果。无量三昧,莫不发觉乎此,故称念佛三昧也。

△五喻显三

初喻不念之失。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

一、专为忆佛,忆众生也。发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于赴难,莫不以众生为念。以何因缘,令得出离火宅?一、人专忘者,喻众生不念之失。六道众生,真如体相,与佛平等,皆由背觉合尘,竛竮六道,杳莫可究。

△二喻虽逢无益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佛与众生本不相离,有何逢见而众生自离之也?由前一人专忆,故若逢或见;一人专忘,故不逢非见。且今人不见佛之真身,亦不知己之全体大用,便言净土是虚说,弥陀非真实。发言无佛无净土,如蚁子集于人身,实不知人也。由其不知,便为无人乎?岂不闻华严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弥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奈无感佛之缘故,若逢而不逢,或见而不见。若作观心释者,凡所作为,无非是本佛出现处。一切色是佛色,一切声是佛声。由背觉合尘故,睹真境起尘劳,听妙声生乱想。此真逢而不逢,见而不见也。

△三喻念佛之得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前一人专忘者,苟能如专忆之人,无时无处而不忆。二心相向,可谓二忆念深。如是则生生常见佛,处处觐如来。从兹现前,至于净土,同于形影,不相离也。能念心之形端,所念佛之影直,前来专忘,有不逢非见之乖异。今相忆故,即如形影之不乖异也。若作观心,所谓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六、以法合喻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上文二人相忆,其喻也泛。今提喻帖合中,如母忆子,其喻至切。况如来怜念众生,又过于父母,何也?父母忆不及处,如来忆之。又父母忆子,不过一生,佛忆众生,直至成佛,其忆方休。若子逃逝者,虽云是喻,喻不虚设,必有其由。若因缘而论,逃逝者在大通佛时,入大乘家,自后中间退大已来,是逃逝之时也。若作观心者,一念不生,子母一处,两无挂牵,尘念才萌,即逃逝于六尘,日疏一日,无所返还,故有思忆。如人有子,苦者偏怜。如母忆子,即上一专为忆,虽忆何为?即一人专忘也。问:父母俱有爱子之心,经中独言母不言父者何?答:父严爱疏,母慈爱切,故不言父。

△七提喻帖合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上文母忆虽切,子在他乡,空想悠然,正是虽忆何为?游子倘能忆母,必返故里,子忆母能如母忆者尤难。何也?子忆母有时,母忆子无间,或兀坐而长望,或忘餐而废寝,或停梭而罢绩,则无时非忆子之时,无处非念儿之处,其忆念可谓至深。若人子之在他乡而念亲也,虽云至孝,或良明而美妇,或荣禄而货财,萦绊于心,终非似母忆之深也。孝者如是,矧其不孝者乎?所以如母忆时一句,是念佛法门最亲切功夫,岂可草草放过?二心相向,岂有违远?苟能以父母之心为心,可谓至极之孝矣。母子历生,即二人相忆,不相违远,即不相乖异。下法合。

△八、以法合喻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众生心者,能感之机。忆佛者,想本有己佛,为能感之因。念佛者,以所感他佛,为能应之果。此谓因大果大,事理圆融,函盖相应,感应道交,岂可得而思议也?又忆者,定力属内,忆想真身相好功夫,所谓如母忆子也。念佛者,即念佛法门,观于他佛兼于外,属慧力,正谓母子历生不相违远也。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者,上根利智,触目无非净境,举足咸是道场,所谓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岂非现前见佛?若根钝智浅之流,缘念他佛渐渐成熟,当来净土九品莲开,岂非当来见佛?

△九生佛不隔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众生心本具十法界,随起一念,必落一界。若心忆佛念佛,此心念念在佛法界。虽九界之别,俱成佛界,岂相远耶?又举念便是果佛圣号,不假五十五位因中方便,故云不假方便。久则自成,如大梦觉,如莲华开,故云自得心开。或者有人别求方便,使心开意解,然后念佛,可乎?答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足知此念佛一门,已是最胜方便,不假余方便矣。且二十四圣各假方便,据耳根至圆,用闻思修之方便。此念佛一门,太易令人返疑。务要把得定,信得实,莫论成与不成,净土到与不到。凡所施为,以佛为念。若有一念妄起,即是念佛不切处。如是观想,久久自得心开。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十喻不假方便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如世人染香,便得乎香气袭身,正喻染香得香,念佛得佛,有何方便可假众生?不念则已,念佛则有功德妙香薰袭其心,明矣。香光庄严者,所师之佛,既名无量光,岂无无量香也?且忆佛念佛,佛在行人心口,非香光庄严而何哉?

△十一、结自利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念佛心者,念存三观,佛具三身,心破三惑。若空观念报身佛,入伏顺二忍,破见思惑,成般若德。若假观念应身佛,入无生忍,破尘沙惑,成解脱德。中观念法身佛,入寂灭忍,破无明惑,成法身德。今约因中说,证入无生忍,当在分真位也。从教我念佛三昧,至香光庄严,述所授法门,至此方自叙本因,莫不以忆佛念佛入无生忍,此因中自利也。

△十二、证后化他

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此证后化他也。既以此而自利,亦以此而化他。此界果有念佛之机,必摄受归于净土,亦填本愿也。

△十三结答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

世尊命二十五圣各述圆通经云: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次第至此,当七大中见大。今的论修处念佛,属意旁摄,诸根都摄。六根者,念佛人心存目观,返视收听,所谓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也。净念相继者,念佛心不得一念,顷念世五欲等事为之净。一念为始,念念无间,为之相继。此义难明,再加喻显。西天有宝,名曰清珠。何以得名为清珠也?此珠堕在混浊水中,入水一寸,即得一寸清水。二寸乃至尺丈,次第而至渊底,无不清净。正喻念佛之清珠,投于众生妄念混浊心水之中,而妄念心水不得不清。即今诸人念佛一声,如珠入水一寸,便得一寸清水。移念于第二声中,如珠入水二寸,即得二寸清水,乃至十百千万,至于无量。如珠沉坠不已,能使彻底澄清,正是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想,乱想不得不除。可谓净念相继也。三摩地,即三昧之异称。前无生忍,由三摩而证。前是举所显能,此则举能显所。能所互举,文之巧也。斯为第一者,依势至,即念佛三昧为第一也。修行先要脚跟站得稳当,毋以毛道之不定也。如老鼠啮仓窖相似,只从一处啮,自然有个入处。如或东啮西啮,驴年也无透脱处。古德有云:若欲径路修行,惟在一心念佛。斯念佛三昧之格言也。

大势至圆通章科解(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