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维摩罗诘经文疏卷第二十二(不思议品第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此下五品经文次问疾品来者即是入室大段第二重决前问疾品也所以然者前问疾品约权疾辨果实疾明因所说既略利根之徒如八千天子已发无上道心其诸未悟之流为此更广辨果明因决前权疾义故次有此五品来也就此第二大段五品即分为二第一此不思议一品正为决前问疾品约权疾明果也第二从观众生品至香积四品正为决前问疾品约实疾明三教慰喻三观调伏之因今略用三意通释此一品文义第一明此品来意第二略释不思议第三入文帖释第一明此品来意者问疾品明疾有二种一权二实权疾即是果地法身应用是则有本迹有所居各有其土故净名空室现疾而卧表土表本表迹文殊睹相知有所表故因疾往复论决果地依正义意虽显而不思议垂迹权疾依正莫测之用犹未具明故因身子睹室空念欲须床座净名因致须弥灯王之座入室小室能容大座其数甚多而无妨碍即显不思议垂迹权疾所居神用莫测因此广论果地从本起迹迹中变用依正自在重广显前权疾若垂迹同众生疾能如是不思议变现利物若众生疾愈即诸佛菩萨净名之疾亦愈故有此品来重显前权疾不思议也第二略释不思议义者即有二意一明三德解脱不思议二明本迹所居土不思议一明三德解脱不思议者即有三种一真性解脱不思议二实慧解脱不思议三方便解脱不思议故净名云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思议若菩萨住此解脱能以须弥之高内于芥子乃至种种变现莫测即是三种解脱不思议义也所以然者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思议者即是真性解脱之理不思议也若菩萨住此解脱者即是实慧解脱不思议也能以须弥内于芥子种种示现即是方便解脱不思议但四教皆明三种之理悉有不思议义而不思议义有二种不同一者相待不思议二者绝待不思议所明即是相待之不思议所以然者三教既是随佗意语约断结明解脱即是相待不思议也圆教是随自意说约不断结明解脱即是绝待不思议也相待即是有思之不思绝待即是无思之不思若有思之不思核理而言皆是思议也若绝待明不思议即是无思之不思具足不思议也今明此品正以绝待不思以释不思议也所以三教亦明三法皆是相待不思议者如三藏教明佛果见真断正习尽所得神用变化凡夫二乘及诸菩萨之所莫测即是不思议也若待通教体法解脱还是思议也若通教所明八地以上见真断正使尽侵除习气道观双流二乘下地之所莫测即是不思议若待佛地犹是思议也通教若待别教还是思议也若别教明登地见真一实谛断无明得三德解脱三乘通教菩萨别教三十心所不解量即是不思议若待上地是思议也此三教即是更相形待明下地望上地所不能思上地非是当位绝待之不思议也今明圆教明绝待不思议者十二因缘三种非道即是三德解脱之佛道若菩萨能行此十二因缘三种烦恼不破三法而解住三种解脱之道即是不思议绝待三德之解脱也是则非但下地不能思上地名不思议乃至十地诸佛菩萨亦不思下地及一切众生十二因缘三道此即是绝待之不可思议也故文殊般若云佛界不可思议众生界不可思议二界不可思议无有异也是义前释此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以具明今不重述也二约依报佛土明不思议者前品空室表土文殊见相往伏问于佛国但明常寂光土毕竟空寂此但是法身本土不可思议未显应身迹居不思议相今用神力致座广明迹居净秽国土现不思议事须弥大海地水火风十方佛国集在一国示一切人如是等皆是于依报佛土现不思议莫测之相具出下文若迹居分段依报国土块然之有尚尔无碍不思议者迹居有余土果报土岂当可测量皆是不可思议也问曰此经十四品皆明不思议义今何得独此一品标不思议名答曰虽复品品皆是明不思议但此品广出不思议变用莫测之事义显故别以不思议用标品题也如摩诃波若从始至终皆明波若而佛言欲求波若当于须菩提品中求而须菩提对佛释提桓因舍利弗问难论一向皆入真空实相即是波若正意故劝须菩提中求也此品别受不思议名其义亦尔也。

尔时舍利弗见此室中无有床座作是念斯诸菩萨大弟子众当于何座。

就此一品文殊有六意一身子为众念床座二维摩现神力借座三明不思议解脱神用四迦叶叹仰五时众得益六维摩述成就第一身子为众念须床座文即为五第一身子生念二维摩问三身子答四维摩弹呵五天子得法眼净第一身子生念欲须床座者身子往古大圣迹示此念欲为开发不思议之端若不生念无由得显不思议解脱之大用也又欲为令诸小乘未证果者得法眼净或因此发菩提心已入正位者得成生苏故示此生念也所以然者若因此念致净名弹呵为借须弥之座广说不思议解脱大用者则诸声闻未证果者得法眼净或发大乘心已证果者鄙小慕大堪闻大品之说入法华即得开佛知见也若约事为言大众倚立已久而维摩文殊方论大道言论未已恐大众疲怠不染法利若有床座咸得安隐坐心无疲怠必获大益故生此念也是则因前空室致身子今有斯念若净名因此弹呵神力借座犹此得广说不思议解脱神用此之神用皆是垂迹权疾利物之功能也若有如此之能而化物者则除众生实疾生死因果岂得不念若众生烦恼疾愈者则佛菩萨净名应同之疾皆愈是则成前说果地明权实之义净名前现空室今身子因此生念意在此也。

长者维摩诘知其意语舍利弗言云何仁者为法来耶求床座耶。

此是第二净名问身子所念身子虽生此念大众未必尽知净名将欲呵弹故先问其所念为法界耶求床座耶若为求床座此非行人若言为法不应欲求床座故须核问若疑心路大众同知方可弹折也。

舍利弗言我为法来非为床座。

此是第三身子答也身子即依实以所念而答为法来非为床座也寻此答意即有三失一心念床而道为法即是违心之失也二其所念声闻经明阴界入三宝四谛等法即是不称理之失也三真法无念而今兴念者此是舍道法入凡夫之失也。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

此是第四正弹文即有三一正约事呵弹违心之失二约法呵为法不称理失三呵兴念有舍道法矣失呵其违心失者经言夫求法者不贪躯命岂辞倚久不沾法味身有疲怠谓众亦然遂念须床座而今核问答言为法若其为法不惜身命何得疲怠念须床座是则今之所念违本欲求法心也。

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识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无色之求。

此是二约法呵也以身子虽闻大乘既不染心犹存小法致身有疲怠念须床座故呵其所存之小法也就此为四一约阴入三界呵二约三宝呵三总约四谛呵四别约四谛呵一约阴入界呵者身子是声闻人依三藏教门入道阴入界正是其报身因此身修禅发欲界定四禅四空住此诸禅观三界阴入界生灭四谛之理断三界结今虽成罗汉巡观入无漏还从此入也今净名用摩诃衍教意呵其入拙度入生灭观求理不得即空法性色法性受想行识非真求法不免还招变易生死又以拙求故有入出观以舍道法现凡夫事出观则有疲怠故念床座。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

此是二约三宝呵也所以须约三宝呵者身子是声闻人从闻生解观三空得入道由佛说法得入僧数若呵其非者是过犹佛法一切僧亦非也故净名呵其不应取着不了义教所明三十二相为佛九部经为法羯磨得戒为事僧见四谛得四果为理僧也大乘究尽诸法实相智即是佛法性即是法智理不二为僧又知法名佛离相为法无为即僧若不识如斯一体三宝何得着别相三宝为实也。

夫求法者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无戏论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

此是三总约四谛呵也所以净名次约四谛呵者身子不惬若言三宝不实不应存著者亲闻四谛见理何得无三宝之可存也净名即呵有作四谛非究竟也文有二意一呵二释一呵云无见苦断集造尽修道之求者此正是呵三藏教所明生灭四谛也若住此四谛见理不进求者如住化城终不至宝所也如此上呵须菩提云不坏于身而随一相岂得破析观苦言见理也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岂定断集也以五逆相得解脱岂以烦恼尽以为证灭此如化城之造作也有师作造诣之造解恐此不如作化城义解也不断痴爱起于明脱即是于非道通达佛道岂可离非道而别有正道之修也若如声闻经所明四谛执此为实者此之见谛不见大乘无生无量无作等四谛也二释者经云法无戏论若言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者若执生灭四谛不悟有诤论者即是界内有为缘集见论之戏论也若实因此见真断界内爱论见论者犹是界内无为缘集之戏论也今身子虽断有为缘集犹存此四谛者即是无为缘集之戏论非求大乘即空假中三谛之法岂得见佛性入三昧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也。

唯舍利弗法名寂灭若行生灭是求生灭非求法也。

此是四别约四谛呵也此犹是四谛而净名更历别呵者当是身子情犹未惬若言四谛是戏论者何得佛开四谛作种种法门化众生也又解当时众生有未悟者故须历别呵也即有四意初一番约苦谛呵次两番别约集谛呵次四番别约灭谛呵次二番约道谛呵初呵苦谛云法名寂灭者阴界入等苦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即是阴灭义若观阴界入等苦法见生灭乃是行于生灭岂得见无生一实谛理若不得见理即非求法如呵迦旋延无以生灭心说实相法若作如此求法者既不得无生一实谛理还招变易生死之苦也。

法名无染若染于法乃至涅槃是则染着非求法也法无行处若行于法是则行处非求法也。

此是二次有两番别呵集者集为二因所成一习因二报因习因多约烦恼报因多约业习报相依烦恼业合能招苦果故名集谛今初呵习经云法名无染者如大涅槃经明爱有九种能令生死相续如染世谛即有分段生死名界内集若染真谛涅槃即有变易生死即是界外之集何谓得真断集也次呵报因云法无行处者即是呵行业也能观之智为行所观之境即是处也故经云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心行于境即是行业若凡夫行世谛能招界内之苦二乘行真谛之理亦能招变易生死苦即是集也。

法无取舍若取舍法是则取舍非求法也法无处所若着处所是则着处非求法也法名无相若随相识是则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于法是则住法非求法也。

此是三次有四番别呵灭谛者经云法无取舍者一实谛真灭之理本无取舍而凡夫取世谛舍涅槃故有界内生死不得真灭今二乘取真谛涅槃舍世谛生死即受变易生死亦非真灭谛也犹有取舍不见中道非求法也法无处所者此亦呵灭谛灭谛即是有余无余涅槃三乘行人归心究竟之处若着灭谛涅槃之处即有烦恼生死非真灭谛非求法也经云法名无相者此亦呵取灭谛无相涅槃也所以然者凡夫取世间相生六识故有界内生死不名为灭声闻经明无相三昧缘灭若取灭谛相者即生七识亦是随相生识则有界外生死非真灭求法也经言法不可住者此亦是呵住灭谛所以然者凡夫住俗谛分段生死不灭二乘住真谛有余无余涅槃即有变易生死岂得真灭以住真谛得有余无余灭谛不见佛性不得大涅槃究竟灭岂是求法也。

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法名无为若行有为是求有为非求法也。

此是四次有两番别呵滞道谛经云法不可见闻觉知者凡夫有世俗见闻觉知则有见思烦恼是以流转生死此非见思无漏道若小乘慧眼见真即是见从闻生解即是闻十六心悟理即是觉知义故大涅槃经云须陀洹人以正觉道断烦恼亦名为佛也一切智知即是知也故于见谛道说智眼明觉也若行如此见闻觉知不见一实谛者非求大乘见思无漏道岂是真求法也见闻觉知即四假也经言法名无为者小乘明灭谛是无为道谛是有为无漏大乘明道谛灭谛皆是无为故大涅槃经云声闻弟子是有为僧上呵罗睺罗说有为功德之利非为无为出家意在此也。

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

此是三明结呵身子兴念之失也只犹念求法致有疲怠则念床座若真求法无念无求待水澄清珠相自现始是真求此无疲怠岂念床座。

说此语时五百天子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此是第五明天子得法眼净五百天人得法眼者有师云是大乘法眼今推此文亦不的判大小比准上来恐犹是小乘法眼净所以然者净名含中道入真谛用摩诃衍通教说之求小乘人闻此巧度之说即得法眼净也又昔来分别推求法相道理心水波动不得见理今闻说应无所求求心既息心水澄清豁然便得见理如阿难竟夜勤劬策观欲尽残结而不得尽放心就枕豁然发真三界结漏尽此亦应然也。

尔时长者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仁者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国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师子之座。

此是第二维摩现神力以借座上呵身子但为床座非为求法因此说法天人得道未显不思议神力净名若不致座似如贫无财力不能营办呵责宾客今以神力借座用酬身子所念以为说不思议解脱之由藉也就此文即有六一问文殊有好座处二文殊答座处三现神力借座四灯王遣座五大众叹仰六净名令时众就座第一维摩诘先问有座处者欲显不思议神力设座必须称宾客之心所以先问有胜妙之座处理而解者文殊所将大众是机今净名将欲逗机说不思议法必使称会是故先问也。

文殊师利言居士东方度三十六恒河沙国有世界名须弥相佛号须弥灯王今现在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

此是第二明文殊答文殊知灯王有好妙座正称今日时众机宜故指须弥相世界有好严饰师子座答也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表八万四千诸波罗蜜所成圆满之法身其座高八万四千由旬者将表八万四千真空无畏之境也。

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

此是第三明神力借座也若如下经文净名神力遣化菩萨香积取饭今此经文不见有神力变化之事当是大士心念灵通冥感所以须弥灯王如来称其心念遣座来也或可经家脱落不载其事也。

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净来入维摩诘室。

此是第四彼佛遣座也三万二千师子座入维摩诘方丈室内小室能容大座三万二千座不迫窄者住不思议神力能尔即表果报土无鄣碍之依报也问曰神力何由顿尔答曰灵鬼志明千年狐狸以车入冢冢口无损车不破坏小魅尚尔况不思议菩萨神力也。

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见其室广博悉皆苞容三万二千师子座无所妨碍于毗耶离城及阎浮提四天下亦不迫窄悉见如故。

此是第五明大众叹仰如此大座入于小室了无迫窄毗耶等处本相无毁此是不思议希有昔所未睹故称叹也。

尔时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就师子座与诸菩萨上人俱坐当自立身如彼座像。

此是第六命就座也文即有三一者令文殊及菩萨就座二者得神通皆座而坐三者新发心及弟子不能升净名语令就座而言身与座相称现像者如彼土菩萨之像而坐也。

其得神通菩萨即自变身为四万二千由旬坐师子座。

此是第二明神通皆称座而坐也诸得神通菩萨皆为四万二千由旬身者上明佛身具足八万四千由旬今菩萨在因以让果故折半也。

诸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皆不能升。

此是第三明新发意及弟子皆不能升也文即有四第一净名语身子就座第二身子辞不能升第三维摩令礼灯王如来四新发意菩萨大弟子作礼方得升座第一明净名语身子。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就师子座。

身子上来念须床座今既致座何意不同诸菩萨坐也。

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广吾不能升。

此是第二明身子辞不能升也此高广法华经明诸法空为座此空理竖深横广如前明其车高广义也身子内心未证此理及诸弟子新发意菩萨等皆未得入佛慧不得不思议神通宁得同大菩萨而升也故虽见此座而不能升如人见幻虽见一为多多为一自不能作身子等又尔虽见室包干像而无此神力故不能升也所以新发意菩萨不能升者若三藏教菩萨伏结虽得五神通既不及二乘界内漏尽即是新发意岂能升也若通教菩萨六地断结与罗汉齐功得界内六神通若望圆教犹是新发意菩萨罗汉既不能升六地岂能升也若别教三十心菩萨虽得界外五通亦名新发意未入初住不思议解脱岂能升也若圆教菩萨在十信位虽得六根清净亦名新发意未入初发心住得如来真应二身岂能升座也。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乃可得坐。

此是第三明净名劝礼灯王如来所以劝礼者身子及诸大弟子虽得罗汉皆是小乘未入大道新发意等虽是菩萨未住不思议解脱皆内心有碍不得自在自力既不能升若礼灯王如来承佛神力乃可得升也又解小乘归向如来即是回心向大表其至法华座当得安住实智授记作佛故得升也诸新发意菩萨若闻此不思议之说即心开悟或至大品得入若至法华闻正直舍方便之教皆有得入之义故得升座也。

于是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即为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便得坐师子座。

此是四明受旨作礼即得升座也得升座者即是承佛神力亦是远表将有内心称大乘空理故得升座也。

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广之座于毗耶离城无所妨碍又于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窄。

此是第三正明净名说不思议解脱大力用也就此文即有二一身子见此不思议神用叹未曾有二维摩答广明诸佛菩萨住不思议解脱果有大神用此是一明身子叹未曾有者身子见此神力诸座高广直置一座八万四千由旬阎浮提已不容受所以然者阎浮提地只长七千由旬岂得容斯一座何况三万二千来入此室于毗耶离阎浮提众生依正两报无所妨损了不迫窄莫测之然故身子叹讶也问曰何得小室容诸大座也答曰世谛有二种一思议世谛此小不能容大二不思议世谛小则容大如尺面之镜万像皆现于内也。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此是第二维摩约果地三德不思议解脱所以果地三德解脱答者身子既睹不思议叹未曾有而不测是何法门时众未住不思议解脱亦莫知所以然也故净名显诸佛所得不思议解脱法门答也菩萨位住此解脱即能有大神力用今净名是大菩萨住此解脱故现此不思议之事也就此文即有三第一约佛菩萨显不思议之体二约菩萨明住不思议之智三明不思议之大力此即是正明三德解脱显上问疾明果地法身大悲权疾之用也所以然者上净名现空室唯置一床以疾而卧今还重显前意也所言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思议者即是诸佛菩萨所得真性解脱也上唯置一床正表此也菩萨住是解脱者此是实慧解脱智慧与真性相应入理波若名为住住者安静休息义实慧得见圆理息诸方便之行上现寝卧正表此也能以须弥之高广内于芥子即是方便解脱上无疾方便现疾正表此也所以净名重显三德解脱者上虽明权疾正为利物而未明利益物不思议无量方便时众岂知迹处权疾十方佛土利物无涯之事也故今因神力借座入室为证迹处权疾有不思议利物之大用也第一所以约诸佛菩萨有解脱显真性解脱者真性之理乃与一切众生共有但以诸佛菩萨能得此理故能有大用如得如意珠则能雨宝也。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

此是第二正明住不思议之智即是实慧解脱也所以然者只以菩萨得实慧能以不住法住此真性之理也若三藏通教皆不明此理所有菩萨皆不得此理也别教明登初地即住此理圆教明入初发心住即住此理皆能有无方大用如意珠也今净名后心住此理工用近无等等也。

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思议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己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

此是第三明不思议之大用也正以实慧与真性合故得有斯莫测之用此如大智论云水银和真金能度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就此文即有二一略别明不思议用二总广明不思议用一略别明不思议用者此止出十六事八双相对也初一双山海相对亦是依正相对以明不思议莫测之用也经云以须弥高广内于芥子而无增减亦不迫窄不觉不知者其不思议解脱者迹居依报之境得自在也此义难解有师言神力能尔今谓不思议性非天人修罗佛之所作神力何能尔有师言小无小相大无大相故得入也今谓小是小大是大是自性小大不得相入者小大大小既是佗性之小大何得入也今解华严经明一微尘有大千经卷观众生一念无明心即是如来心若见此心则能以须弥入芥子无相妨也下诸不思议事穷劫说不能尽皆是此意耳所以然者此经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若观众生心行得诸佛解脱住此解脱则能现如是种种不思议事也所以然者诸方便教二乘得偏真之理解脱是思议解脱如得颇梨珠不能雨宝大乘圆教明菩萨中道圆真真性解脱即是不思议解脱如得如意珠能雨大千宝也见众生心行真性得芥子须弥真性一如无二若得芥子真性之小能容须弥之大得须弥真性则须弥之大不碍芥子之小举此一意可以例下诸事也而言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唯应度者乃能见之者众生既不见小大真性之理岂觉知也其有得度之机神力加之即得见此事也又若能观此真性入观行即相似即因此必得如来灭度故言乃能见之故法华经明六根清净云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知也经言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者海水对须弥也又解云海水入一毛孔者正报得自在也若会海水不思议真性即是一毛不思议真性者能以水入一毛孔于正报之身无所妨损也。

又舍利弗住不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着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世界本相如故。

此是第二一双掷世界去还相对也若菩萨住世界真性解脱之理即能如此也。

又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界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

此是第三双延时促时相对也若菩萨住时节真性解脱者即能如是一念眠梦而见三世事若言其短见三世事若言其长只是一念眠时也。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一切佛土严饰之事集在一国示于众生又菩萨以一切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

此是第四双彼土现此此土现彼相对若菩萨住依报国土真性解脱即能如此也。

又舍利弗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得见又十方国土所有日月星宿于一毛孔普使见之。

此是第五双供养物国土所有相对于毛孔普使见之若会依正真性解脱者即能如此也。

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诸风菩萨能吸着口中而身无损外诸树木亦不摧折又十方世界劫尽烧时以一切火内于腹中火事如故而不为害。

此是第六双风火相对若会风火真性即能如此也。

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国土取一佛土举着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

此是第七双明举世界上下相对若会依报国土真性即能如此但经略不将上着下义推必有其事也。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通现作佛身或现辟支佛身或现声闻身或现帝释身或现梵王身或现世主身或现转轮王身又十方世界所有众声上中下音皆能变之令作佛声演出无常苦空无我之音及十方诸佛所说种种之法皆于其中普令得闻。

此是第八双现身声相对若会正报真性即能如此若能如是即是垂迹权疾变现形声利物是则其见闻者皆已得度。

舍利弗我今略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之力若广说者穷劫不尽。

此是第二总结广明不思议大用无量也若住真性解脱真性即诸法性法性无量无边则不思议大用亦无量无边岂是穷劫之所能说即是三土垂迹权疾利物与虚空等也成法身果地大悲权疾其义孱然也。

尔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

此是第四大迦叶称叹也就此文即有二一大迦叶称叹希有二语舍利弗说可叹之事一大迦叶称叹希有者迦叶闻说不可思议解脱大用莫测二乘所得思议解脱无如此事亦是昔所未闻故称叹未曾有也。

谓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

此是第二语舍利弗说可叹之事也文即有四庆菩萨得利一明小乘闻不能解者以小乘人无大乘三无漏根故虽闻不可思议解脱不能解也大迦叶自作盲者譬显斯义即有二意一开譬二合譬于盲者前现色像者盲虽不见非不闻有色之事此喻二乘无大乘三无漏根闻说不可思议解脱神力既不见真性之理不知神用意趣何所因由如盲不见色虽闻异说莫知因起故言不能解了若此也所以然者二乘虽得慧眼以取证故法眼根坏虽闻说不可思议事不能发起识得见其事如世盲人肉眼根坏虽对众色不能发识有所见也。

智者闻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是第二劝智者发心也除已入正位二乘人余五乘行人有智之者皆可发心学此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也。

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振三千大千世界。

此是第三明迦叶自责声闻于此无分也一切声闻永绝其根者种子不能生牙也闻此皆应号泣声震三千者此明无有三界之用因于大千世界永无不可思议益物之事故伤叹自责也大迦叶此意欲折诸入正位小乘人成生苏入大品成熟苏至法华成醍醐也。

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若有菩萨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众魔无如之何。

此是第四明大迦叶庆诸菩萨得益也即有二一庆劝顶受如文二明得此真法大士住此法门即知魔幻故言菩萨信解法门者一切魔无如之何也。

大迦叶说是语时三万二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是第五时众闻法得益也天人得益正由闻净名说不可思议大用亦是迦叶自叹㢡劝故皆发菩提心也。

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故教化众生现在魔王。

此是第六净名述成大迦叶也上迦叶云此法门者魔不能坏今大士述成此意有二一述魔不能坏二明住不可思议菩萨能成就行人一魔不能坏者作魔王者多是住此法门击诸初学方便教菩萨及修圆道初学之者若是真道不可坏如金刚宝瓶无能破者亦如野猪揩金柱转益光色若修道魔来更增功德智慧也。

又迦叶十方无量菩萨或有人从乞手足耳鼻头目髓脑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马车乘金银琉璃车渠马脑珊瑚虎魄真珠珂贝衣服饮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其坚固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诸众生如是难事凡夫下劣无有势力不能如是逼迫菩萨譬如龙象蹴蹈非驴所堪是名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智慧方便之门。

此是二明住不可思议菩萨能成就行人也若诸禀方便教及圆教初学菩萨行檀等六度明住不可思议菩萨多来试之令其牢固如法华经明释迦因地恒为调达所成也若小菩萨则不能尔即作譬显开譬合譬如文可解也。

维摩罗诘经文疏卷第二十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