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天元余义

龙法三格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龙者,借名,非真龙也。亦曰天地之气而已矣。气乃纯阳,龙亦纯阳之物,以其相类,故借名焉。龙善变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隐能现,能飞能潜,谓地曰龙者,亦以地气之变化似之。世人论龙,概举一法,不知龙之为气本一,而气之发用多端。余特疏其名,而定为三格:一曰高山之龙,二曰平冈之龙,三曰平原之龙。

高山之龙

高山者,千里来龙,擘干分枝,连属不断。观其节节嵯岈,重重中出,有本有末,与木之根本枝条无以异。虽有屈曲轮囷、强弱巨细之不齐,总从大干中抽引而出,地脉剥换数起数伏,断而复断,无往不连。沧海蓬莱,殊方异域之山,未有不与昆仑天柱,通根属命者也。盖龙禀天地阳刚之性,历万变而质不挠。其自大而细也,千仞之山,束成一缕之脉;其自细而大也,一缕之脉,复化为千仞之山。盖其为体,隐现在骨,虽穿江渡海,而地底石骨自在;重泉之下,其气自上而下,自沉而浮,此乃地脉真精髓液固结交注,如珠如玉,宝气流行。葬者穴之,骨与骨接,髓与髓沾,此其用法,惟宜索脉。索脉之道,微而实显,纵变化微渺,必起穴星。譬之于木,脉者枝条,而穴则花房果蒂也。譬之人身,脉者其骨,而穴则骨将尽际,其节隆然者也。虽散落平陂之中,万里遥空,四畔无辅,而一起星辰,接连真脉,皆作山龙而论。葬法,或石或土,以求真穴,追琢自然天巧,人工思议都绝,此一格也。

平冈之龙

平冈者,高山之余,筋膜肤肉,逶迤而下,以入于田园者也。其重冈之下,顿起星辰,有脉可寻,有穴可求,脱卸变现者,原属山龙,不作平冈而论。专言平冈者,谓其龙不显脉、穴不起星者是。虽近在山坡之下,寻丈之遥,观其地势,似乎有所自来,而既不起星,只名平冈。此不得以来龙接脉、星体立穴求之。俗所谓“高一尺为山,低一尺为水”,至此乃可入用。盖合山水而论作法,则以低处作水,界定高处土皮之气,论局立穴、纯借外气乘元用事。此其立穴,必有砂角攒簇,水城环绕,势夸而特,形散而专,必待旺气元中,乃能发福。葬法,凿地容棺,深不及泉,此一格也。

平原之龙

平原者,既无山脉,亦无高冈。地局至此,虽有高低,不名起伏;虽有袤斜,不名过峡。一切来龙格法、结穴星辰,总非所论。而其体其用,专在于水。或取溪涧,或取江湖,或取池沼,或取沟洫,涓滴流澌,情同巨浸,人工所凿,力比天成。水行即是龙行,水止即是龙止。盖大地阳和,与天一真精,阴阳交合,孳尾孕育,内外招摄,刚柔相涵,此坎离代乾坤之妙用,不可以名言者也。其为地也,必乘元运旺气而发,应速而力大,此其龙名“水龙”,穴名“水穴”。譬之人身,山穴是骨,而水穴是血,此阴中之阳,变动无方。葬法,不辨土色,不穿深圹,培土立穴,阳精上浮,此一格也。

凡此三格,所在有之。莫论山国论山,水国论水,因乎风土也。百粤深山邃谷,以至中州漠北,平原旷远之地,莫不有用水之法焉。惟高山之穴,不论水。故杨公曰:“山上龙神不下水,水里龙神不上山”,其义如此。而解者刺谬,流传既久,本旨不彰,余藉师傅,特为世人剖明之耳。山穴虽不取水,然或水大于山,有时亦为水神所制,必待水局运而发。若平冈之用水,则与平原无以异。由此言之,山,一龙法也;水,一龙法也。虽名三格,实二法而止耳。不辨此三者,而概之曰龙,恐于龙之义,未有当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