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六章 其他理论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诸多相互一致的理论

在涉及这么多振荡因素和这么多能引发振荡的诱因的复杂情况下,如果两个研究繁荣与萧条的循环往复的研究者能得出完全相同的理论,那实在是太罕见了。不同的研究人员会借助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他们也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但这些结论之间经常是互为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冲突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个问题上,许多研究人员过于执著于某一个因素,而拒绝接受其他所有的因素。而且,那些认为繁荣与萧条循环往复发生过程中的所有现象均可以用唯一一种理论来解释的人,也不欢迎任何新的理论和解释作为他们心目中的那种唯一解释的替代品。就我自己来说,在我的多部隐晦地谈到当前这方面的工作所存在的这个具体问题的著作和文章里,我提到了几个具有振荡性质的因素, 注21 后来,我惊奇地发现,我很快就被分别归到相应的几个派别之中,好像我已经提供了一个对于繁荣与萧条循环的完整解释。

简单地浏览一下人们所提出的一些理论,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基本上是相互吻合的,而且与过度负债理论也都一致,尽管在其中任何一个理论中,过度负债都没有被明确地赋予一个最主要的角色。韦斯利·克莱尔·米切尔对于商业循环问题的悉心研究被奉为经典,然而在他对于循环理论所做的评介中,显然也没有具体提及债务循环。实际上,在他的《商业循环》(business cycles )及汉森(hansen)的《商业循环理论》(business cycle theory )这两本书的索引中,都没有“债务”这一术语。在汉森的书中,唯一一处提到债务的地方(在“信贷”这一章中)是“参见银行信贷”,而这其实只是“债务”这个大概念的一个部分。

我将会在下文中提到这些理论中的一些,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指出它们的不足(因为毋庸置疑,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是非常充分的),相反,却是要承认它们所包含的真理成分,并且要表明,通过经济机制内部各要素之间永不停歇的相互作用,它们似乎与构成本书主题的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这两个要素之间并非毫无瓜葛。

价格紊乱理论(price-dislocation theory )

1.价格紊乱理论主张,当在诸多的价格(例如商品价格、租金价格、利息价格及税收价格)中,某些价格过低,而另外一些价格过高时,商品的交换就会受到阻碍,这包括对于生产和就业所形成的阻碍。

很明显,本书所强调的通货紧缩使价格变得紊乱,当通货紧缩到来时,某些价格,例如租金、利息、税收、工资等,会比其他价格表现得更为坚挺。毫无疑问,各种类型的价格紊乱都会引发经济的混乱。而且,这些紊乱有一种逐渐强化的态势。一组价格越是坚挺,其他价格越是难以撑住。在1932年的大萧条中,一些书或文章的作者坚持认为,呈现出刚性的价格的范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如果价格体系中的较大部分都在经历一种逐渐刚性化的进程(这似乎是很有可能的),那么其余部分的不稳定程度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发生经济崩溃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大。

前瞻差异理论(inequality-of-foresight theory)

2.接下来是放款者和借款者的前瞻差异理论。在《利息理论》 注22 中,我已经得出了一些源自这种差异的振荡趋势。在通货膨胀时期,借款人要比放款人更容易看到(感觉到)这一事实,即实际利率很低;而这会诱使其大量借款,从而令其陷入过度负债的境地。

收入变化理论(changes-in-income theory)

3.有些理论强调收入的变化。当然,实际收入的波动和收入的再分配是最为重要的;本书中的分析涉及了其中一些变化,尤其是它们对于利润和失业的影响。

贴现波动理论(fluctuations-in-discount theory)

4.有一种理论,是关于收入资本化所采用的贴现率的波动的。这种波动在许多方面都非常重要。变动的贴现率会影响债务抵押品的价值,并因此而影响偿债能力。

现金余额变动理论(variations-of-cash-balance theory)

5.接下来的这个理论是与人们在银行里的现金余额的变动有关。在某种程度上,本书前面的分析已经涉及了该理论(在“流通速度”那一小节中)。现金余额相对于银行储备的变动尤其重要。霍特里(hawtrey)曾经指出,存款人的存款余额与银行储备之间的不一致导致了不稳定的产生。

过度自信理论(over-confidence theory)

6.还有一种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理论。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清楚地体现在本书的分析之中,它们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较长时间差的工业社会中尤为重要。每个生产者都需要对未来(未来的消费和未来的竞争)进行猜测,但他不可能总是猜对结果。他的失算和错误会给他带来很多困扰,其中一个便是过度负债。过度负债可能是过度自信所带来的一个主要的困扰。当然,如果没有过度负债,过度自信也不会造成破产!

过度投资理论(over-investment theory)

7.或许,与本书所阐述的理论最为近似的理论便是过度投资理论。但是,如果过度投资的出现并不伴随有借款行为的发生,那么像股市崩盘、企业破产的蔓延或大范围的失业等严重的情况似乎就不会随之出现。然而,即便是没有资金的借贷,过度投资通常也会引起一些明显的振荡。

过度储蓄理论(over-saving theory)

8.上述对于过度投资理论的解释也同样适用于“过度储蓄”。事实上,储蓄通常是投资的基础。过度储蓄会导致过度投资和过度负债。

过度支出理论(over-spending theory)

9.与过度投资和过度储蓄相对的是储蓄不足或过度支出(两者是等价的)理论。从最初的振荡方向上来看,过度支出所引发的振荡自然是与过度投资所引发的振荡相反的。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因为一件事情既找储蓄的毛病,又挑支出的不是呢?必须承认,在繁荣时期,我们会碰到过度投资与过度支出同时存在的情况。而使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要素能够同时存在的关键便是过度负债。除此之外,我们很难找到能使它们共存的其他方式。如果一个人借入的资金足够多,那么在他身上就可能会出现过度投资与过度支出共存的情形,而如果没有资金借贷行为的话,那么他就不大可能同时犯下这两种错误。

储蓄与投资不一致理论(discrepancy-between-savings-and-investment theory)

10.有些学者非常重视储蓄与投资之间的不一致情况,它们认为这种不一致会带来问题——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尤其是当投资是来源于借入的资金而非储蓄时。储蓄与投资之间的不一致基本上都是由债务所导致的。

生产能力过剩理论(over-capacity theory)

11.过度建设和生产能力过剩是过度投资的自然结果,无论这种过度投资是由太多的债务造成的,还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j.m.克拉克(j.m.clark)教授明确指出, 注23 建设工程的突然中断会造成非常剧烈的振荡。而且如果这些过多的建设工程是靠借款来融资的,这种振荡的幅度还将被进一步放大。

消费不足理论(under-consumption theory)

12.消费不足和对消费品需求的变化这类失调至少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振荡。但消费不足看上去好像与过度生产是一回事儿。

过度生产理论(over-production theory)

13.尽管大多数经济学家都对过度生产理论持怀疑态度,但在我看来,至少在繁荣时期,该理论还是存在着理论上的可能的。 我不接受那种陈腐的观点,即“一般意义上的过度生产是不可能的,也是难以想象的”。但这里我并不想就这一话题展开争论。

根据卡尔·斯奈德所做的重要的统计学研究来看,生产似乎是以一种非常稳定的状态向前发展的,因此很难把它想象成一种导致大萧条发生的主要因素。作为许多次大萧条一个共同特征的存货的大量积聚,准确点儿说,似乎更像是萧条的症状或与其相伴而生的结果,而不是其产生原因。

当然,出于生产的目的,企业签下了许多借债合同。如果债务人对于其自身债务安全边际的判断是错误的,那么这很可能是由于他对于其产品的市场接纳程度的预判在一开始便出现了问题。过度生产本身不大可能成为一种令萧条长期存在下去的持续性力量。如果仅仅是过度生产导致了萧条的发生,那么在我看来,经济将很快并几乎是自动地进行自我修正。

尽管如此,过度生产还是可能会令债务的清偿行为突然发生。让借款人和其贷款人对于债务的状况感到惊慌的早期征兆之一很可能是借款人在市场上对于其商品所表现出的失望情绪。或许,这恰恰解释了为什么1929年时(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在债务体系崩塌前的两三个月,生产、工资支付总额以及物流运输就已经开始萎缩。此后,就连最英明的生产者也会遭受打击,并不是因为其过度生产,而是因为被卷入了债务清偿的旋涡之中;因此,为了清偿债务,他们被迫将全部商品的生产转化为生产不足。

结 论

上述这些理论很少被提及。有很多理论都与过度负债或通货紧缩有关,或与它们二者都有关联,并且它们都包含着一些重要的真理成分,而上述这些理论只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在本书中,我专心致力于九个趋势的讨论——它们只是造成商业扰动(business disturbance)的诸多“首要原理”中的一部分。当然,我们也可以对其他的一些趋势进行一番探讨,从而令它们也拥有被称作“首要原理”的平等权利。本书中所讨论的这几个原理中所包含的真理同其他理论中所包含的真理相比,其重要程度如何仍旧是一个问题。在下任何最终的结论之前,我们都需要做深入的统计研究和历史研究。而为了从定量的角度完善我们在本书中所讨论的这九重循环趋势,我们也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这些研究应该包括下列这些基本问题:任何一种类型的典型循环趋势会持续多长时间?在循环振荡的过程中,它的振幅是否会如我所假想的那样越来越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振幅变小的速度如何?另外,这九个或更多的曲线有怎样与众不同的形状?这些曲线之间有怎样的时间间隔? 注24

接下来的两章将介绍一下对于1929—1932年间实际情况的一个简短研究,它与本书中所选择的这些原理有着特殊的关系,但并非只与它们有关。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