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人的条件

第四章 工作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23.世界的永恒性及艺术作品

在赋予人类技能以稳定性(没有这种稳定性,人类就没有个可靠的家园)的诸多事物之中,有大量物体毫无实用性,并因其独特而不具可交换性,因而无法通过一般等价物(例如货币)进行等价交换。如果这些东西进入交易市场,其价格也只能被任意确定。此外,与艺术作品的真正交流当然不在于"使用"它;恰恰相反,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把它从所有一般使用物品中搬移出来,将其安放在这一世界的恰当位置中。同样道理,也必须把它从日常生活计匕其他东西更少与日常生活发生联系)的迫切需求与渴望中搬移出来。至于艺术作品的这种非使用性是否像一般使用物品满足更为平常的需求那样,一直适合于满足或者艺术是否曾经满足过人类所谓的宗教需求,则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即使艺术的起源毫无例外地具有宗教的或神话的色彩,但事实上艺术已经在与宗教、巫术与神话的分离中辉煌地生存了下来。

由于艺术作品的显著的永恒性,它们在所有有形事物中最具强烈的现世性;它们的持存性即使在自然过程侵蚀的影响下也无损丝毫,因为它们不在生灵的使用之列,这种使用--它远离了实现艺术自身内在之目的(如椅子通过被坐而实现其目的)--只能毁灭它们。这样,它们的持存性就高于所有事物仅仅为存在而所需的持存性;它可以穿越时间以达到永恒。在这种永恒中,凡人所有并加以运用的技能,即不是绝对的人类技能的稳定性获得了其自身的表现。俗物世界的持存性唯有在此才显现得如此纯粹和清晰,因而唯有在此,这个俗物世界才如此蔚为壮观地向终有一死的生物展示其自身的不死家园。现世的稳定性在艺术的永恒性中仿佛已变得透明如风,以致于不死的前兆--并非灵魂或生命的不死,而是经由易死之双手而获得的某种不死--目前已经变得有形可见,一如闪光能被看到,声音能被听到,讲演能被理解。

艺术作品直接来源于人类思考的能力。正如交换物品来源于人类的"交易与易货的习性",使用物品则来源于人类的使用能力。上述这些都是人类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诸如感觉、渴望、需求等之类的人类的动物本性,人类与这些本性相连,这些本性常常构成人类的主要成分。人类的这种特征如同其他种类的动物相应的特征一样,与人类在地球上将世界创造成其家园无关,假如他们打算为人类的这种动物性构建一个人造的环境的话,那么它将是一个非世间,一种生出的而非创造的结果。思与感觉相关,它转变了其沉默及话语不清的沮丧,正如交换转变了赤裸裸的贪婪欲望以及使用转变了极度的需要一样--一直到它们都适合于进入世界并且都被转变成事物,成为具体的东西。在每一个例子中,人类的能力就其本质而言具有世界开放性和直接性,它超越了自我的枷锁并将炽热的情感投入到世界之中。

在艺术作品的实例中,对象化并非仅仅是转变;它是变形,一种真正的质变,在这一变形中,仿佛希冀所有火焰烧成灰烬的自然过程被逆转过来,甚至灰烬也能燃烧成火焰。国艺术作品是思考之物,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这一物。思考的过程本身木生产或制作有形的东西,例如书籍、绘画、雕像及乐曲,就像用本身不生产或者建造房屋和家具一样。在记录一件事物、描绘一幅肖像、塑造一个形象,或者谱写一首旋律过程中产生的对象化,当然与事先的思考相关,但是,实际上使思考变为现实或制造思考之物的是同一技艺,它通过人类双手这种原始工具构造出人类技能的其他持久的东西。

我们先前曾指出,这一对象化(没有这一对象化,思考就不可能显现为有形之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一代价就是生命本身:这一对象化永远是一种"活精神"必须在其中生存的"死字母",一种只有当死字母同愿意拯救它的生命再次发生联系时,它才能从中得到死亡的拯救,尽管对死的拯救与所有活的东西相互分享,但它也将再次死亡。不过,这一死亡虽然可以这样说,它出现在所有的艺术中,表明人类心灵或头脑的思考的原初之家与其在世界上的终极目的之间的距离因不同的艺术而不同。在音乐和诗中(这是最少形象化的艺术,因为它们的"原料"是由声音和文字组成),它所需的形象和技艺也被降到了最低限度。年轻诗人和音乐神童无需太多训练和经历就可以达到完美--这在绘画、雕刻或建筑中是无法做到的。

以语言为其材料的诗也许是最富有人性、最少现世性的艺术,它的最终作品与赋予其灵感的思考最为接近。诗的持存性经由语言的锤炼而成,以致于仿佛讲出的最密集和最简洁的语言就是诗本身。这里,作为缨斯女神之母的回忆,就直接转化为记忆,而诗人则凭借节奏实现这种转化,并且经由节奏的转化,诗几乎通过自身而固定于记忆之中。正是与活生生的记忆的密切关系才使得诗能够超越印刷或手写的纸张而永浪其持存性,并且尽管诗的"质量"也许可以用各种标准加以衡量,可它的持存性将必然决定于其"可记忆性",即其永久固定于人类记忆的可能性。在思考的所有事物中,诗与思考最为接近,而且与其他艺术作品相比,它更不显眼;然而,即便是首诗,不管它作为活着的话语在诗人及其听众的回忆中存在多久,它最终也将被"制造",亦即被记录下来并转化为众多事物中的一种有形之物,因为记忆和回忆的禀赋需要有形之物记住它们,以免它们自生自灭。囫

思考与认识是彼此不同的。在所有伟大的哲学中,思考作为艺术作品的源泉,无需转化或变形就能得到表现,而认识过程(我们通过它获取并积累知识)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科学。认识总是追求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一目标可以由实际的考虑和"无聊的好奇心"设定;但是一旦达到这个目标,那么认识过程也就宣告结束。相反,思考在自身之外既没有一个目的,也没有一个目标,它甚至不产生结果;不但技艺者的功利主义哲学,而且行动着的人以及热衷于在科学上有所成就的人,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出思考是如何全然"无用"--的确如同其赋予灵感的艺术作品一样无用。严格地讲,思考甚至不能宣称这些无用的产品归其所有,因为它们和庞大的哲学体系一样几乎不能称作纯粹思考的结果,因为思考的过程使得画家或正在写作的哲学家必须中断这一过程,以便为实现其作品的对象化而进行转化。思考活动如同生命自身一样无情和重复,思考究竟是否有意义这一问题就像追寻生命意义的问题一样,成了无法解答的谜;思考的过程是如此深刻地穿透整个人类存在,以致于它的起始和终结与人类生命本身的起始和终结完全一致。因此,尽管思考使技艺者产生了现世最高的生产效率,但思考并不是他的特权;可以说,只有在他由于好高骛远而失败的地方,在他开始生产无用的东西(这些东西与物质或智力需要毫不相关,与人的物质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毫不相关)的地方,思考才开始成为他的灵感的来源。另一方面,认知不仅仅贯穿于智力或艺术工作过程,而且也贯穿于所有的工作过程;像制作本身一样,它是一个具有起始与终结的过程,其有用性能够被测定,如果这一过程不产生结果,它就会失败,正如当木匠生产出一张两条腿的桌子时其技艺就已失败一样。科学上的认知过程与制作中的认知功能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经由认知产生的科学结果像所有其他事物一样增加了人类的技能。

进一步讲,思考和认知都必须与逻辑推理能力作一区分,后者主要通过诸如在从不证自明的陈述中推论,在一般原则下将特殊事件归类,或者维持环环相扣的结论的技巧中得到表现。在这些人类的能力中,我们实际上遇到了一种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在不止一个方面与动物性人类同自然界进行的新陈代谢中所发展起来的劳动能力非常相似。我们通常将依赖于思维能力的精神活动称之为智力,并且这种智力确实可以通过智力测验加以衡量,一如体力可以通过其他测试来测定。它们的规律,即逻辑的规律像其他自然规律一样可以为人所发现,因为它们最终扎根于人类大脑的结构之中。而且,对于正常而健康的个人来讲,它们具有与规范我们人体其他功能的必要的驱动力相同的强制力。正是人类大脑的结构才迫使我们承认二加二等于四。如果人类确实是摩登时代意义上理解的理性动物,换言之,这一动物种类因它具有高级思维能力而与其他动物相异,那么新近发明的电子机器(它时而令其发明者惊慌失措,时而令其发明者困惑不解,远比人类"聪明")的确成了一些homuncu*事实上,它们像所有的机器一样,在由来已久的分工制度将一切操作分解为最简单的构成动作(例如重复性的动作替代了繁复多样的工作)之后,只不过成了人类劳动能力的替代物和人为的改进罢了。机器的巨大威力通过其速度而显现,其运转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思维能力的速度;正是由于这一非凡的速度,机器使繁复多样的工作成为多余,而它则是前电子时代加速分工的技术工具。巨型计算机证明了摩登时代错误地相信了霍布斯的这一看法:即理性在"重视结果"的意义上是人类最高、最富有人性的能力,证明了马克思、柏格森或者尼采等生命与劳动哲学家正确地观察到的这种类型的智力(他们误认为是推理能力)仅仅是生命过程本身的一种功能而已,或者正如休漠所言,仅是一个"情感的奴隶"。显然,这种思维能力及其所进行的令人深信不疑的逻辑活动都不能构建起世界,它们与生命、劳动及消费的强制性活动一样都是无世界的。

古典经济学中一个显著的脱节之处在于,那些以其言行一致的功利主义现为荣的理论家却常常对纯粹的功利悲观失望。作为一条规则,他们十分清楚地认识到特定的工作生产率与其在于它的有用性,不如在于它产生持存性的能力。就这种脱节而言,他们心照不宣地承认他们自己的功利主义哲学缺乏现实性。因为,尽管一般东西的持存性只不过是永恒的一种微弱反映(只有最具现世性的东西--艺术作品才具有这种永恒),但是这一特性--在柏拉图看来因其接近不朽而变得神圣--却是作为东西的一切东西中固有的,而且正是这一特性或缺乏这种特性才使它从其形状中闪现出来,并使它美丽或者丑陋。诚然,一个普通的使用对象并不美,而且也不应该试图变美。然而,不管具有什么样的形状或看起来形状如何,都无助于成为美丽的、丑陋的或美丑兼有的东西。一切存在的东西必然会显现,但若无自己的形状,任何东西都无法显现;因此,事实上不存在不以某种方式超越其功能性使用的东西,其超越、其是美或丑,与公开显现及被看见是完全相同的。同样道理,任何东西(在其纯现世性存在中)一旦完成,就超越了纯工具性的范围。评判事物优秀性的标准不仅仅在于它的有用性,好像丑陋的桌子将会实现与漂亮桌子一样的功能,而且还在于它所应展示的形象是否具有充分性,用柏拉图的话来说,这也就是精神形象是否具有充分性,或更确切地说,由灵魂的眼睛看到的形象--这种形象先于其入世并在其可能的毁灭中生存下来。换句话说,甚至对使用性东西的评价也不仅仅根据人们的主观的需求,而且还根据世界的客观标准,这些东西将在这一世界里找到其存续、被看见和被使用的场所。

人造的俗物世界,即由技艺者构建的人类技能,成了终有一死的人类的家园,这一家园将长久存在,并超越人类生命和行动的不断变化的运动,其原因仅仅在于它超越了生产用来消费的东西的纯功能至上和生产用来使用的东西的纯功利性。非生物意义上的生命(人在生死之间经历的期限)在行动和语言中来展现自己,这两者与生命一样有一种基本的无效性。"丰功伟绩与豪言壮语"在行动和语言一旦逝去之后将不会留下丝毫可以得以长久的痕迹。如果动物化劳动者需要技艺者帮助其减轻劳动以及消除痛苦,如果终有一死的生灵需要他的帮助以在地球上建立一个家园,那么行吟着的人类就需要技艺者竭尽全力的帮助,也就是说,需要画家、诗人和历史编纂者、不朽功勋的创造者及作家的帮助,因为如果没有他们,他们活动的唯一成果即他们演出及讲述的故事都将不复存在。为了使这个世界成为其始终意欲成为的样子,即地球上活着的人们的家园,人类技能就必须成为一个适合于安置行动和语言的归宿,因为行动不仅对生命的必要性全然无用,而且与制作活动(世界本身及其万物即经由制作而产生)的多样性具有本质的不同。这里,我们无需在柏拉图与普罗太戈拉之间作出抉择,或者断定万物的尺度究竟应该是人抑或神;所能确定的东西就是这一尺度既非生物生命和劳动的必然驱动,也非制作和使用的功利性工具主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