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铁庐集

铁庐集卷首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年谱

先生讳天成字锡畴别号铁庐溧阳黄墟潘氏自其髙祖贡贵公以散秩仕云南卒于其地宗支单弱越再世乃得归里先生寄籍安庆为郡诸生晩侨寓江宁终焉娶桐城才女盛氏无出妾生子开业先生享年七十四嵗塟江宁聚宝门外惠应寺侧

顺治十一年甲午五月二十六日先生生

先生卒于金陵谱牒神主遗书尽失姑即幼所闻于父老暨长所亲见者约畧志之如左 先生祖某业儒未遂恢廓有竒气当周公蓼洲【讳顺昌】被逮时为贩防防周公北行至白沟河遇孙徴君【讳竒逢】来迎拥周公授之乃返先生六嵗时父索租归极言老佃之苦先生闻之戚然不寐终夜辗转问所以恤老佃者大父喜而抚之曰此范文正公志也儿能志此乎在多读书耳

康熙三年甲辰十一嵗漂落荆溪

大父既卒父讳某朴愿无知牵入命案为某宦家所愚遂挈家漂落荆溪

康熙五年丙午十三嵗被难寻亲

先生父陷入某宦家无计自脱至是先生乃觉之常怀不平见于辞色先生状貌英伟颇似虎形顾盼奕奕有光宦家惧遗后患移其父母弟妹于他郡令人诱先生入山樵牧挤之深谷幸其人以实告劝之逺遁先生日夜号泣躶体而行寻访其父杳无踪迹冬月至池州青阳县白沙岭夜无所栖踞古庙坏梁而卧风凄月白虎豹夜游乃悲歌一律只为寻亲离故乡迢遥不惮路途长昼行孤岭随飞鸟夜宿穷山伴虎狼渴饮寒泉饥啮雪足沾泥水髪披霜防畨回首无张主独向西风泪万行

六年丁未十四嵗行游徽宁万山中

去冬访知父母所在至则又他移矣叩诸山人絶无可迹先生誓不返顾谈星相幸多中借以糊口闻宣城梅勿庵先生名振衣上谒二十年后梅先生设帐安庆受业称弟子

七年戊申十五嵗遇二亲于徽郡

先生踯躅万山无可告语计非遍游穷山絶谷村落女子间不得遇也乃为贩防以进每至一村落持鼗大呼作溧阳人语山中妇孺聚观大笑先生母金孺人闻声而出相持大恸山人来观者日以百计悲其幼也为之泣下【所遇之地大约近江西界】

八年己酉十六嵗客游滇南

先生访亲时遇刘先生某卜之得吉刘为前朝诚意伯耳孙年六十未娶其所聘妇五十余矣从其母弟守志滇南至是始通音问刘将就婚滇南欲挈先生作伴先生亦欲以少壮周览天下名山大川遂从之至西南极边望防苍大雪诸山之胜

九年庚戌十七嵗北游川陜

刘先生访旧于陜西先生从之行渡泸水入成都过劒阁栈道北行直抵河套武进许公之渐廵视茶马先生假其吏衣装文牒同游塞外遇中华人张酒肆者从之痛饮访知西北情形山川险易登贺兰山极目而返先生之心胸益恢竒不可窘束矣

十年辛亥十八嵗返徽郡复出游假贷

辞刘先生归江南欲迎亲归养而覊系弗能行也计其归资非五十金不可先生束手无计乃哭辞其二亲誓不得归聚毋相见也行至某县手持来麰假磨作糜屑适二富商对奕堂上竒先生貌仰首问先生曰汝识字乎曰然能对句乎曰能乃曰对着牙碁移动一天星斗先生直前对曰独捱石磨推转两象乾坤二商惊絶问所由来欷歔泣下各解其囊赠五十余金先生持以报二亲令弟侍父先归而侍母挈妹徐徐而发时大冬严寒雪深数尺辗转山谷数百里先生背负行李置前途还抱幼妹扶老母肤裂血流涔涔白雪见者无不流涕除夕宿髙淳固城湖氷坚不得达

十一年壬子十九嵗春正月迎亲归溧阳负贩养亲三月受业于宜兴黙斋汤世调先生

迎二亲归故业荡然无以为养乃市香为业来往荆溪濑水间歌吟之声满于道路人皆目为狂痴闻黙斋先生为古人为己之学谒拜门下称弟子汤先生举行髙忠宪公复七规令先生静坐观未发气象三日有得作诗数章【一首见前卷】

十二年癸丑二十嵗市笔养亲

先生市易细微又抱疟疾遇阴雨入卧古庙拾白金数星喜曰天赐也既念此人或如余困者不活矣坐守之日将尽果有踪迹之者出金还之是人素张笔肆乃为先生营笔贸易于是遍游诸名宿间得读正希陶庵诸名人钜笔所憇之地琅琅端诵兴不可遏援笔立就咏歌所志嵗丙辰先生年二十有三先大人愧庵先生年三十有九先生负笔至学舎以文相质先君一见惊絶留信宿叩其所得至性淋漓洞辟千古叹曰此振古豪杰也遂定交约为兄弟时至茫溪里中两人共宿灶下卧谈经史夜半吹薪作糜谈辨不已时相诋诃又相痛哭哭已大笑邻人怪之常自诵曰未做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其豪于自立也如此 先生自言市笔至建平界傍晩雪甚山麓有茅舎数家旧系姻戚不容宿遂缘岭而上风雪益急山中诸叫啸声隐隐若近颇生怨嗟忽忆李仆射雪夜擒吴元济故事豪兴勃发歌舞而下防二鼓矣有赛神者门未阖予僵仆檐下其家急呼酒相救扶至浴盆中乃苏视余服二单衣耳屡遇竒阨全赖千古在胸乃不为沟中之鬼 又曰吾于四书五经之义得于道涂村落间者多矣以未发气象为之本源以人情物理为之疏导乃知圣贤之言句句是实一开卷时意味逈别 先生尝请于黙斋先生曰圣人言忠信笃敬蛮貊可行今市笔养亲恐难以忠信也汤子曰子母相权理之常也汝以本钱盘费明白告人始虽未信久则人人悦服不烦诈饰而养亲之资自有以处之矣行之数月果然益奉圣人之言为蓍蔡

遇黄九烟先生于荆溪从游至苏州【年月未详大约市笔时事】黄先生讳周星江西浔阳人寄居江宁上元籍崇祯庚辰进士国变隐居往吴门访徐昭法【讳枋前壬午举人】道经吾邑先生遇之荆南山下黄先生老矣携杖独行买吾邑茗壶二事先生携笔囊为黄先生负担至吴门叩草庐昭法饿不能出门户强起揖客黄先生抱持大哭解囊买米数升盐少许具粥不能具灯昭法未老防失明矣先生侍侧两人语多不可晓中夜令先生独卧两人对语达旦黄先生素有诗画名黎明令先生持一扇鬻之戒勿道名氏先生持扇入市顾者辄弃去先生念昭法防久空矣售扇可作数日粮乃言曰此黄九烟诗画也一富人即持白金数星购之先生归以实告黄先生暨昭法大怒曰孺子殆不足教速持去索扇来还我先生惴惴入市复持扇来黄先生笑曰孺子固当如是越日遣先生先归庚申年以博学宏词徴黄先生遂投浔阳江死汤黙斋先生哭之以诗

十六年丁巳二十四嵗训防养亲

先君子荐先生于乡塾塾主疑之先君子曰如负公等吾任其咎先生摄敝衣冠危坐终日严寒盛暑晏如也邻儿有无礼于其母者先生正色叱之其人不服先生大怒去曰吾仍市笔耳此地不可居主人留行甚苦先生约以逆子服罪乃留于是主人共惩邻儿惴惴屏息不敢复肆

二十一年壬戌二十九嵗客游桐城

先生尽心色养艰苦备至数年来父母继殁弟妹沦丧防尽所遗幼弟才二龄桐城方有怀先生前学士宻之方公【讳以智】之犹子也来吊姻丧于溧访竒士可谈学者或以先生对方先生即日来访见先生茕茕在疚意貌非常语之曰君何不挈弟逺游吾郡乎先生许之既奔汤黙斋先生丧葬其二亲已毕负幼弟逺涉千里方先生令设帐麴大夫庙以糊其口而与先生穷十三经二十一史之奥先生埋头十年纂修二十一史纪录传赞数百卷名曰蠡测方先生曰读二十一史无他法在句句躬行耳先生愕然方先生曰天下之治乱系君子小人之进退欲治天下之小人先治吾心之小人汝且自思一日之间念念相续或为秦李或为范韩出此入彼正不容髪耳先生奉诸先生明训力学教人皆以反求诸心为要常自诵曰严师容有可欺处惟有吾心不可欺平生得力不可诬也 先生连丁内外艰六年不饮酒食肉悲哀过当耳目防废彻夜不寐者嵗余汤先生训之曰汝父母死矣汝在父母不死也汝死如父母何立身成名显于后世孝子所以不死其亲也先生稍节悲泣专以静坐读书为事至是方先生提诲赈给乃得益肆力于明体达用之学

三十年辛未三十八嵗补安庆府学生

先生素未与童子试至是由望江籍以七艺受知督学时庵许公望江小邑不容入籍攻者汹汹桐城方氏张氏盛氏诸老先生曰池沼中岂能蓄此灵物招入桐城籍遂为府学弟子

是嵗娶桐城盛氏

盛故名家女貌陋能诗择壻有年归先生一月后纵谈诗文敛袵行师弟礼终身不敢对席秋中先生归江南省墓孺人援古谊作四诗送之【附见二卷】十年不育劝先生娶妾有催妆诗送房诗 是时先生馆谷颇丰不事生产家从兄曾来居湖防遇一匠桐城人极言先生轻财好施扶危济困之德【此下二十余年知之不详不敢妄载】

五十五年丙申六十三嵗访故友于宜兴

盖自盛孺人之卒徙居江宁有年矣江宁当水陆之衡先生欲周知天下疾苦当世英豪而时时放意于石头城虎踞闗之侧徜徉潄濯有终老之志 先生不到宜邑者二十年【炎】丱角时先君子摩【炎】首叹曰未知汝得见竒男子否也至是徒步而来先君子喜极而悲迎谓曰君犹生入此门乎先生笑曰老兄尚在小弟安得死也先君子年七十有九矣【炎是时年二十嵗】

五十七年戊戌六十五嵗江南臬司李公麓山访先生论学

李公讳馥福州人相国文贞公族子也甲子举于乡上公车道金陵遇先生于座至是三十五年矣来官金陵遣吏遍访先生先生居小紫竹林隘巷蓬户罕有识者李公三造其庐皆不遇先生归持刺入谒阍人见其老而窭也问潘相公何在先生曰我是也阍人且笑且疑而入李公叱曰此乃潘相公也易布衣艸履迎诸大门执手恨相见晩先生愕出不意李公呼酒相对具道所以是时李公掌江苏七府一州生死之命未防又转安徽藩司嵗值大计各属戚戚谋所以贿先生之弟者先生怒斥其弟束装去之遂至吾邑与门人论学先是浙人诋毁先儒激宕驰骤震动天下儒生俗士竞言朱陆异同而性情昩没名利薰心先生至宜大声疾呼扫除词章训诂之习抉发本心开示蕴奥使人晓然于明体达用反已自得之学盖折于前辈者多矣

六十年辛丑六十八嵗纂录黙斋汤先生训言又着未发气象说以示后学

先生学天官于宜兴吴青可先生【讳学录明诸生】学厯算于宣城梅勿庵先生【讳文鼎字定九】学史于桐城方有怀先生【讳中发号鹿湖】论兵于江西掲子宣先生【讳暄】论道于白鹿洞汤惕庵先生【讳来贺前庚辰进士国变后为僧】悦服最深者无如黙斋汤子黙斋经纶世务恢廓周宻而潜深伏隩道气充溢先生叹曰吾奔走数十年游厯半天下衡量英雄推敲学问终未有驾吾汤师之上者遯世无闷德盛礼恭如吾师者天下一人而已吾老矣无所成恐吾师桑梓后生不识大儒正脉故尔仆仆来此深以吾师心法有望于贵邑人也

雍正五年丁未七十四嵗春正月初六日先生卒于江宁

先生老而益贫不给衣食癸夘春日【炎】侍先生于金陵箪瓢萧索日不举火间得数钱沽酒脱防振衣论说世务往往达旦不倦畜一妾竒蠢不能供纫补防具同怀弟负气使酒不省人事仰给于先生先生鹑衣百结倨见豪贵口不言贫家常絶薪冷水供沐絶少生人之乐而兴致愈豪尝曰吾于江山风月饱饫之矣区区饥冻何足困我哉先生教人惟以慎独为要处困为基乐水乐山为入门之法其所开道即其所自为也至是病卒遗孤十嵗门生故旧富贵者弗问也友人吴官心典衣被备棺衾号哭视敛权厝聚宝门外惠应寺侧呜呼先生死矣血泪万斛无地可洒竒情浩气无穴可藏经人生未有之穷竪千古不磨之志呜呼先生而至于斯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炎】自辛丑冬日执贽门下匆匆拜别总计前后侍教之时未及百日一切经厯之艰遇合之竒闻见之博先生将自注以付炎而惜乎其未及叩也姑即所闻之的然可据者谱其一二以俟有心者之搜补焉雍正七年己酉秋九月重炎百拜谨志乾隆十有一年丙寅夏四月复为订定如右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