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佛说梵网经初津卷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清 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沙门书玉述

将释此经。先开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辩定时会。四。教观深广。五。所被机宜。六。能诠体性七。宗趣通局。八。翻译传授。九。总释名题。十。别解文义。今于题文之前。亦悬叙八义门也。

初教起因缘者。华严云。非以一缘一事。而得成就如来出现。今经兴起。亦多因缘。别开为十。一。传扬诸佛授受常法故。二。标示众生入道根本故。三。发明心地出生大戒故。四。略开菩萨广大行愿故。五广显戒门普纳含灵故。六。护持菩萨必不退堕故。七。激励小乘令学大乘故。八。直指凡夫信己是佛故。九。预扶末法作大导师故。十。流通圣戒展转无尽故。

二。藏乘分摄者。初藏摄有二。一。三藏。经律论也。品内上明法门中心地。契经藏摄。下明佛法中戒藏。毗尼藏摄。而无问难。故非论摄。二。二藏。声闻菩萨也。经云。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亦诵。乃至十地诸菩萨亦诵。是菩萨藏摄。故非声闻也。

二。乘摄亦二一。五乘。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也。经云。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乃至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诸佛大乘戒。属菩萨大乘摄。二。四乘。三乘之后。加一佛乘。即法华之大白牛车也。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故是一佛乘摄。非前权三乘也。

三。分摄。谓十二分教也。一。长行。二。重颂。三。授记。四。孤起。五。因缘。六。无问自说。七。本事。八。本生。九。方广。十。未曾有。十一。譬喻。十二。论议。长行重颂可知。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授记也。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等。因缘也。入天宫。下阎浮。十住处说。本生。及本事也。略开不可说法门中心地。乃至重说十无尽藏戒品。方广也。释迦身放慧光。照天王宫。回至莲华台藏世界。玄通华光主菩萨放金刚白云色光。遍照一切世界。未曾有也。经喻梵网。戒如日月。璎珠。菩提若苗。譬喻也。故是九部所摄。而非孤起。无问。论议。三分教也。

三。辩定时会者。时有三。一。先照时。所谓初善。日初分时入也。二。转照时。所谓中善。日中分时入也。此一时内。转开三照。初转照时。为下根转小乘法轮。中转照时。为中根转三乘法轮。后转照时。为上根转一乘法轮。三。还照时。所谓后善。日后分时入也。此当先照时说。会有五。一。华严会。直显教也。二。阿含会。隐实教也。三。深密会引。摄教也。四。妙智会。融通教也。五。法华会。开显教也。此当华严会摄。又涅槃经五味。文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此当最初乳味也。

四。教观深广者。开二。先教相。又二。一。化仪教。门分为十。一。本末差别门。二。依本起末门。三。摄末归本门。四。本末无碍门。五。随机不定门。六。显密同时门。七。一时顿演门。八。寂寞无言门。九。该通三际门。十。重重无尽门。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前二后二分开。即差别门。连合。即起末门。又云。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该归本门。及无碍门。十住处说。即随机门。四禅化魔。又说心地。即显密门。重轻戒法。一时顿说。即顿演门。没入天宫化魔。下生成道说法。入出不离华光三昧。即寂寞门。三世诸佛已。今。当诵。一切菩萨已今当学。即三际门。舍那佛说恒河沙法门中心地。及十无尽藏戒法品。千百亿释迦亦如是说。乃至一切佛心藏。地藏。戒藏。无量行愿藏。因果佛性常住藏。如是一切佛说无量一切法藏。即无尽门。依引文义。十义俱通。约时克定。在何门摄。此当七。九。十门。兼差别中。一分本义。以其顿演根本一乘。直益圆顿大机宜故。应如法思之。

二。化法教。门开为二。先。约教诠法通局显分齐。教类有五。初。小教中具含四乘。一。人乘。谈五戒。十善。二。天乘。谈四禅。八定。三。声闻乘。谈四谛法门。四。缘觉乘。谈十二因缘。前二有我。犹属界内凡夫。后二无我。名为出界圣人。故此小乘。唯谈我空。二。始教。但明法空。亦名分教。但说法相。三。终教。竟说中道。亦名实教。广谈法性。四。顿教。唯辩真性。五。圆教。圆谈法界。初是小乘。二。三大乘。四。五。一乘。此属圆教。本源心地。与法界心性。无二无别故。亦可兼前终顿。而非小始故。权实教中。实教所摄。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属顿教摄。又一舍那化千百亿。千百亿。即舍那本身。属圆教摄。偈云。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诃衍。终实义也。文云。一切众生。皆入佛性戒中。偈云。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顿教义也。经云。为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乃至因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佛教门亦复如是。圆教义也。斯则有前所通。无前所局矣。

次。约法生起本末。显分齐。法义亦五。初。唯一心为本源。所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出世间法。即华严一真法界心。圆教齐也。二。依一心开二门。一者心真如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顿教齐也。始教空义。密说此门。以彼不知如来遣相。为显真性。故非其分。二者心生灭门。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终教齐也。分教识义。密说此门。以彼不知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故非其分。三。依后生灭门明二义。一者觉义。谓心体离念。等虚空界。二者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始教空宗。齐此觉义。以为真空本觉之地。彼未明真空相。即真如性。故说诸法无不是空。四。依后不觉义生。三细。一。业相。二。转相。三。现相。分教相宗。齐此业相。以为诸法生起之本。故未明三细与真如同。以一心为源。故说真如凝然。八识生灭。五。依后现相生六粗。一。智相。二。相续相。法执也。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上四皆惑道。二乘唯齐第三。但断我执。未证法空故。五。起业相。业道人天齐此。但知善恶业相。不识二执惑故。六。业系苦相。苦道也。舍那略开心地如毛头许。乃至本源自性清净。即一总相心也。汝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即二门也。释迦佛说舍那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即觉不觉义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即三细也。如是十波罗提木叉出于世界。是法戒。是三世一切众生顶戴受持。乃至云。若有犯者。不得现身发菩提心。及随三恶道中。二劫三劫。不闻父母三宝名字。即六粗也。经既本末具证。义理深广彰矣。

后。观道开为三门。一。不生观。二。不灭观。三。一心观。亦可一。非异观。二。非一观。三。实相观。偈云。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不生亦不灭。不一亦不异。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亦可一。灭恶观。二。出佛观。三。一道观。偈云。于学于无学。勿生分别想。是名第一道。亦名摩诃衍。一切戏论恶。悉从是处灭。诸佛萨婆若。悉由是处出。亦可一。不有观。二。不无观。三。本源观。或云。一。非色观。二。非心观。三。戒光观。文云。戒光从口出。非色非心。非有非无。是诸佛之本源。或云一。俱非观。二。因缘观。三。心戒观。文云。我今自诵诸佛法戒。乃至一切诸菩萨亦诵。是故戒光从口出。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乃至非因果法等。此三观门。即小乘律仪。道共。定共。三戒。亦即律仪。无漏禅戒。亦即大乘律仪。善法。众生。三戒。璎珞经云。律仪戒。谓十波罗提木叉。善法戒。谓八万四千法门。众生戒。谓慈悲喜舍。化及众生。令得安乐也。此约次第三观。配释如是。若圆融观。三观并摄三聚。三聚具含三观。乃至十重。四十八轻。八万四千法门。化度十界百亿众生。三观三聚。莫不遍包。则此观道。岂不幽深也。

五。所被机宜者。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非所被。不同余宗。唯被菩萨。及不定佛。依起信论。三聚统收。此经正为不定。文云。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尽得受戒。兼为正定。修进妙行。经云。三世菩萨已学。今学。当学。邪定。作近远缘。彼论云。近远。速得度故。远缘。久远得度故。是近远复有二缘。一。增长行缘。二。受道缘。今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近缘也。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远缘也。又准楞伽经。五性摄尽。一。声闻乘种性。二。缘觉乘种性。三。如来乘种性。四。三乘不定种性。五。阐提无种性。此经正被如来乘种性。兼为余四性。以作近远缘故。彼经云。舍善根一阐提。以佛威力。或善根生。佛于一切众生。无舍时故。今经云。一切众生。皆入佛性戒中。当当常有因故。当当常住法身。又云。见一切众生应唱言。汝等尽应受三归十戒。发菩提心。畜生阐提尚尔。况二乘圣性耶。若约今经。人有八对。文云。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六欲天。无根。二根。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初王臣。二僧尼。三净染。四欲色。五有无。六主仆。七幽显。八横竖。法有十六。谓信。闻。喜。见持。戴。读。诵。解。学。修。说。注。书。授。行也。若普收者。或疑。或信。或毁。或赞。皆为所被。经云。七逆八难。一切犯戒罪。应教忏悔。又云。十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则知成法。破法。尽成佛道也。

六。能诠体性者。分开四门。一。随相门。又三。初。声名句文体。经云。若说法时。法师高座。四众听者下坐。二。通摄所诠体。上四。属能诠。此一。所诠义。若不诠义。文非教故。下云。应一一教受持大乘经律。教解义理。又云。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三。六尘显法体。下云。戒光从口出。又云。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析骨为笔。书写佛戒。木皮谷纸。绢素竹帛。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花。一切杂宝为箱囊。盛经律卷。二。唯识门。前三教体。皆自识变。下云。常应一心受持读诵大乘经律。若见牛马猪羊。应心念口言。汝是畜生。发菩提心。又云。三千学士。闻佛自诵。心心顶戴。三。归性门。此识无体。真如性故。经云。日日六时。持菩萨戒。解其义理。佛性之性。四。无碍门。谓前理事心境。交彻无碍。又云。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又云。十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千百亿世界中。一切众生受持。欢喜奉行。故此一经。通取四门为教体也。

七。宗趣通局者。先。通辩诸宗有六。一随相法执宗。即小乘诸师依阿含等经。造俱舍等论。二。唯识法相宗。即无著依深密等经。造瑜伽等论。三。真空无相宗。即提婆依般若等经。造中观等论。四。藏心缘起宗。即马鸣依胜鬘等经。造起信等论。五。真性寂灭宗。即龙树依楞伽等经。造佛性等论。六。法界圆融宗。即天亲依华严等经。造十地等论。今此经宗。当后第六门也。经云。佛坐菩提树下。成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以此即舍那心地戒。众生佛性戒。大众十无尽藏戒。故属圆融宗也。

后。局明此经。有总。有别。总则心地大戒。以止恶行善为宗。了达佛性因果。超凡入圣为趣。别开五对。一。教义对。崇毗尼教相为宗。合悟心地妙义为趣。二。事理对。举重轻是非事相为宗。解第一义谛理性为趣。三境智对。所缘六种性真境为宗。能照三门观智慧为趣。四。行位对。修行无量行愿藏法为宗。三十心十地贤圣阶位为趣。五。因果对。善彻佛性正因为宗。圆成法身佛果为趣。此之五对。前后相由生起也。

八。翻译传授者。有二。一翻译时年。肇序云。罗什法师。诵此一品。以为心地之首。此经有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二品。弘始三年。秦主姚兴。玄心大法。卑万乘之心。尊三宝之教。于草堂寺。共诸学士。与什参定。大小两乘。五十余部。唯梵网经。最后译出。时道融。道影等。三百余人。一时受菩萨大戒。融影等信受佛语。即书出此心地一品。八十一部。流传后代。当时三百余人。常诵此一品。以为持戒之资。应知此土菩萨大戒。乃什师之所传也。

二。疏解流传。天台智者大师着义疏。云栖莲池大师述发隐。吾千华三昧光律祖。直解心地一品。古吴素华旭法师合注。广州在犙赞法师略疏。乳峰德水源法师手标。如上诸书。皆诠梵网妙理。今于众部之中采诸奥义。共析经文。庶其览者。逐事以明理。就理而察事。明于理。则自不迷宗。察于事。则自不怠持。梵网之旨既明。则吾人之心地。未尝与毗卢遮那遍照异也。

上明八义门竟。

△九总释名题三。初经题。二人题。三品题。今初。

佛说梵网经

佛说者。先舍那所说。后释迦亲宣也。梵语佛陀。华言知者。觉者。知。谓知过去。现在。未来。众生。非众生数。常。无常等。一切诸法。是名为知。觉。谓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花开。是名为觉。对迷说觉。对愚说知。能知能觉。故名为佛。佛有三身。法。报。化也。法。即本觉性体。报。乃始觉智圆。化。则慈悲应现也。然法身无相。圆明遍照十方。报身万德。具八万四千相好。化身丈六金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云。法身名毗卢遮那。此云遍一切处。如心地观经偈云。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灭无来去。不一不异非断常。法界遍满如虚空。一切如来共修证。是也。报身名卢舍那。化身名释迦牟尼。此一往语耳。当知三身。非一非异。机缘不同。见一异也。说者。悦其所怀。谓诸佛久修久证一体三身。了知一切众生。同具此德。大悲熏心。每思济度。今机缘初熟。乃接归本源世界。亲觐本尊。秉受心地法门。次复示成树下。普为凡夫。结重轻戒。俾受者。顿入佛位。成真佛子。度生本怀。于兹畅悦。故曰悦其所怀也。又四辩宣扬。名之为说。三昧正受。名之为默。说法。则利益众生。默然。则自受法乐也。梵网者。以喻彰名也。梵。谓梵天。网。谓珠网。谓佛在摩醯首罗大梵天王宫中。观彼天宫殿上因陀罗网幢。众宝所成。光光涉入。不相障碍。佛刹如之。故以喻为经名也。义如后释。然能喻唯一。谓梵网珠幢。所喻有二。谓世界。及佛教门也。世界。即所被之机。教门。是能被之法。法性平等。理非种种。繇机异故。教门亦殊也。此乃就事而言。若约法释者。梵网。即是众生心性。亦乃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也。自性本净名梵。尘界含摄名网。繇此心性建立无量世界众生之法。及设无量教门诸佛之法。故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只在迷悟之间而分优劣矣。何以故。迷成三障。悟即三身。合而言之。自悟为佛。悟他名说。自他不二。名为佛说梵网也。经者。梵语具云。欲底修多罗。华言契经上契诸佛妙理。乃合道而言。下契众生之机。是逗根而说。为法为则。今古常然。故名为经。总不出贯。摄。常。法。四义。谓贯串所说之理。摄持所化之机。三世不易为常。十界同遵曰法。夫圣人之语。无非教人闻之。从凡悟圣。永息迷心者矣。正翻为线。此方不贵线称。故存于经也。按诸经律。有以单人。单法。单喻。为名。或以人法为题。或以人喻为题。或以法喻为题。或以人法喻为题。所谓单三复三。具足也今经当第五种立题。若以通别论之。则经为通。同名经故。梵网是别。别余经故。故此经中。若境。若智。若机。若益。若理。若事。若体。若用。若因。若果。而迥别余经也。境。谓性境。即一真法界。体性虚空华光三昧。智。谓十智。即本经所谓天眼。天耳。乃至天愿等。机。谓总摄群机。如经云。汝诸佛子。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益。即利益。谓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等。理。即理体。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事。即事相。谓但解法师语。尽得受戒。体。即戒体。谓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用。即功用。谓得见千佛。千佛授手。世世不堕恶道八难等。因。即因行。如云。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等。果。即果位。如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也。是故梵网一经。教齐圆顿。义并华严。主伴重重。说听皆佛。该七众以通收。凡诸位而均摄。为一化之根源。乃大乘之极畅也。上四字。是所诠之义。下一字。为能诠之文。能所合目。故名佛说梵网经也。初津者。为初学者。以作津梁也。

△二释人题。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者。姚。是姓。秦。是国号。乃后秦国主。姓姚名兴也。题立此号者。以证译经之时也。三藏者。经律论之灵文也。谓开示悟入。贯串摄持名经。处断轻重开遮持犯曰律。刊定是非邪正为论。包括所应知义令无分散。故名藏也。法师者。法。轨则义。师。匠也。法虽可轨。体不自弘。弘之在人。谓此师善解三藏。华梵双通。以法自师。以法师人。就德为名。故曰三藏法师也。鸠摩罗什。此云童寿。谓法师年在童稚之时。而辩慧已超耆宿故。译者。谓手持梵卷。口诵秦言。翻梵成华。故名译也。父天竺人。师在胎日。母增辩慧。七岁出家。日诵千偈。九岁与外道论义。辩挫邪锋。咸皆愧伏。远近异之。母生什后。亦即出家。聪拔众尼。得第三果。什既受具。母谓之曰。方等深教。应大阐扬。秦都与汝。自身无利。如何。什曰。菩萨之行。利物忘躯。大化必行。炉镬何恨。从此已后。广诵大乘。洞其秘奥。西域诸王。皆尊奉为师。凡请说法。必长跪座侧。令师踏登。符坚建元九年。太史奏云。有德星现外国。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西域有罗什。襄阳有道安。将非此耶。遂遣将军吕光等。率兵七万。西伐龟兹。请师弘法。吕光与师才及中途。姚兴续秦。迎师归国。以师礼事之。优宠特甚。延入西明阁。及逍遥园。别馆安置。与八百沙门。咨受师义。敕译经论。三百九十余卷。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寿七十岁。南山律祖问天人陆元畅云。什师所翻之经。至今若新。受持转盛。何耶。答云。其人善解大乘。得佛遗寄之意。绝后光前。仰之所不能及。为一代之宝。从毗婆尸佛已来译经师也。又云。什师位阶三贤。文殊指授令其删定。非概论也。

△三释品题。

菩萨心地品之下

此品以人法为名。菩萨。人也。心地。法也。先释菩萨。人名。梵语具云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此云大道心成就众生。谓有大心。入佛道故。亦云觉有情。谓菩提。是能觉义。萨埵。是有情义。谓能令一切有情。觉悟佛道故。东土好简。故但言菩萨也。亦云大士。谓能上求下化。建立大事故。又云开士。谓能开化一切众生故。总而言之。依无作四谛境。发四弘誓。撰大甲胄。能为难事。上弘佛法。下化众生。智悲双运。故获此号也。其间有通。有别。通则从初发心以来。直至等觉。皆名菩萨。别则菩萨位次。各各不同也。次。释心地。法名。谓万法之所从生。故称为心。凡圣之所依持。故称为地。盖此心地。是譬喻品内所明大士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总万事。能生胜果。为大士所依。义言如地。然菩萨律仪。遍防三业。心。意。识。体一名异。三业之中。意业为主。身口次之。据胜为论。故言心地。夫佛即心。心即佛也。心得佛。以显示第一义。佛因心。以化度人天。故佛佛出世。唯语此心。心之外。无法可说。识此义者。可与谭梵网矣。又此心地。乃一切凡圣之本源。在凡。则迷此心故。而流转三界。六道四生。在圣。则悟此心故。而复本真源。究竟清净。菩萨欲还本源世界。故依此心地正戒。以为胜因。而证舍那之极果也。故经云。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汝诸佛子。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又云。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受此戒已。极至佛身。于其中间。戒体常在。故知此戒即心地也。净名经云。诸佛得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以本源心地。出生一切菩萨行位。各各不同。于此菩萨位中。位位修行心地法门。亦复无量。非依心地之法。孰成菩萨之名。非因菩萨之人。孰秉心地之法。人即是法。法即是人。繇人。故有大菩提。繇法。故有大涅槃。菩提是智。涅槃是理。理智一如。故云菩萨心地也。又本源心地。不惟出生菩萨行位。亦复遍出一切诸法。所谓地狱心。乃至佛心。地狱地。乃至佛地。今但云菩萨心地者。以菩萨上同慈力。下同悲仰。遍摄十界之义。然十界。无非心地法门故。若非此心为地。则戒从何而持。佛从何而成耶。梵语钵里勿多。此翻为品。品者。类也。谓义类相从。故名为品。相传此经大本。共有一百十二卷。六十二品。此乃菩萨心地一品。上下两卷。上卷明菩萨三十心十地法门。为入佛果之根源。下卷明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又为行菩萨道之根本。拈此一品。而知一部指归。即此一部。而通一代仪法。观一佛。而遍知十方三世诸佛模楷。见一菩萨。而知十圣三贤心地。对上而言。故云菩萨心地品之下也。总释名题已竟。

△十别解文义。

将释经文。大分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分之兴。始自晋道安法师。弥天高判。后西域诸菩萨疏释东来。皆分三分。始知晋符西释。诚乃古今不易之恒规也。序。谓序述。亦绪也。致也。乃序一经之由致也。而有通别。通者。如一切经初。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诸大众俱。是名为通。别者。谓说经各有缘起不同。故别序一经。或一品之由绪。是名为别。正宗者。宗。即主也。崇也。谓佛所说法。必崇尚当机所说之义为正主。斯即一经之宗旨也。流通者。流谓不滞。通谓不壅。以正义既陈。务传后世。利益众生。使正法之源。流通而无壅滞。广布十方。无有穷尽也。此经从品初至第一清净者。名为序分。从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至现在诸菩萨今诵。名正宗分。从诸佛子听。十重四十八轻戒至偈终。名流通分。虽是六十二品中之一品。一品中之下卷。而序正流通自在全经。然就兹下卷。三分宛然。如华严。法华等经。品品皆以尔时为首。今经亦然。即正宗流通。亦是明此一品之性相事理。非彼全部之正宗流通故。又华严钞云。夫圣人设教。必有其渐。将命微言。先彰由致。由致既彰。当机受法。故授以正宗。正宗既陈。务于开济。非但笃于时会。复令末叶传芳。永耀法灯。明明无尽。故授之以流通。非唯一部。当会当品等。皆容有之是也。

△初序分为二。初舍那发起。二释迦劝发。初中二。初长文。二偈颂。长文三。初舍那付嘱。二释迦弘传。三劝信受持。初中又二。初口音劝示。二放光付嘱。今初。

尔时卢舍那佛。为此大众。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汝诸佛子。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

尔时者。即卢舍那佛将示心地法门之时也。诸经通序。具六种成就。今经亦然。尔时。时也。佛。主也。大众。众也。为开心地法门。闻也。菩萨世学。信也。莲华台藏。处也。又师资道合。说听事成。当尔嘉会之时。故名尔时。梵语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照有二义一。内以智光。照真法界。此约自受用身也。二。外以身光。照应大机。此约他受用身也。又翻为净满。谓诸恶无余。故云净。此是止恶果报也。众德悉圆。故云满。此是行善果报也。由行满果圆。故称为佛。亦即惑业俱尽。福智圆满之称也。斯多从自受用得名。其光明遍照。多从他受用为号。按心地观经。法身亦名自性身无始无终。离一切相。绝诸戏论。周圆无际。凝然常住。其受用身有二种相。一自受用。二他受用。自受用身者。三阿僧祇劫所修万行。利益安乐。诸众生已。十地满心。出过三界。居净妙国土。坐大宝莲华。所谓大宝华王座也。无量大众海会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名为后报利益。

尔时菩萨。入金刚定。断除一切微细所知诸烦恼障。成无上菩提。如是妙果。名现利益。是真报身。有始无终。寿命劫数。无有限量。穷未来际。诸根相好。遍周法界。四智圆满。受用法乐。具足八万四千智门。如是一切诸功德法。名为如来自受用身也。如来他受用身者。具足八万四千相好。居真净土。说一乘法。令诸菩萨。受用大乘微妙法乐。一切如来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于十种他受用身。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利益安乐。无数众生。第二佛身坐千叶莲华。为二地菩萨。说千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千佛世界。利益安乐。无量众生。第三佛身坐万叶莲华。为三地菩萨。说万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万佛国土。利益安乐。无数众生。如是如来。渐渐增长。乃至十地。他受用身。坐不可说妙宝莲华。为十地菩萨。说不可说诸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不可说佛微妙国土。利益安乐。不可宣说。不可宣说。无量无边。种类众生。如是十身。皆坐七宝菩提树下。证得无上菩提。是为十种他受用身也。为此大众者。大众。指千华上佛。及千百亿释迦也。按上品经文云。是时释迦。擎接此世界大众。还莲华台藏。见卢舍那佛。佛乃广开示三贤十圣法门。为入佛果之根源。是知非止千佛千百亿佛为大众也。舍那。是能说法之本佛。大众。是能受法之迹佛。百千。十万也。恒河。亦云殑伽。此云天堂来。谓见从高处来故。河在中天竺。阔四十里。沙细如面。章安云。诸经多以恒河沙为量者。有四义故。一。人多识之。二。入者得福。三八河中大。四是佛生处。此即四悉檀也。一河之沙。数尚无穷。况百千河之沙数。岂可能尽。故云不可说也。亦即十大数中之第九数。以喻法门之广大。无穷无尽。今于无穷无尽法门中。略说心地一法。犹百千河沙中之一沙。故云如毛头许也。然法门虽广。不出心地一法。举心地。即该尽万法。是亦以少摄广也。涅槃经云。佛在林中。取少树叶告诸比丘。我觉了一切诸法。如大地草木叶等。为众生所说。如手中叶耳。正同此喻也。门者。即能通之义。谓如来所说一乘之法。皆从此出。故曰法门。不可说法门。广也。心地如毛头许。略也。从广开略。故云略开也。过去一切佛已说者。则见法有所传也。未来佛当说者。则见法有所受也。现在佛今说者。则见法有所证也。佛是果人。引同证说。劝信也。菩萨是因人。引同修学。劝受也。三世菩萨等者。谓三世果人。尚且遵教。岂三世因人。有不同学者耶。然心为万法之源。举心则万法俱尽。故诸佛同说。大士同学也。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者。我。八自在之真我。非凡夫执五蕴身心之妄我也。百劫。拣非权教三祇。梵语劫波。此云分别时节。以劫初人寿十岁时。子年倍父年。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后百年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此一增一减。名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成。住。坏。空各二十番增减。为一大劫。无数大劫。为一僧祇。故上品文云。我已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卢舍那。住台藏世界海。以之为果。此谓修心地戒时。从名字菩萨。直至等觉。位位修习坚固成就。入妙觉位。戒体圆极。诸恶永净。万善悉满。是故名为卢舍那佛也。今言百劫者。或文略也。准余经多云。如来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或过三大劫已。复于百劫中。修相好因。故云百劫也。天台引智度。俱舍。婆沙等论云。如来从古释迦。至尸弃佛。值七万五千佛。名初阿僧祇。从尸弃佛。至然灯佛。值七万六千佛。名二阿僧祇。得授记莂。号释迦文。从然灯佛。至毗婆尸佛。值七万七千佛。名三阿僧祇满。从初至此。修六度竟。更住百劫。修相好因。故贤愚经云。佛言。我三阿僧祇劫。精勤苦行。百劫修福。初阿僧祇劫。供养八万八千诸佛。中阿僧祇劫。供养九万九千诸佛。后阿僧祇劫。供养十万诸佛。出家持戒。具足尸波罗蜜。乘六度车。被忍辱铠。于菩提树下。坐金刚座。降伏魔王。得成佛道。按璎珞经云。佛初发意。志求缘觉乘。闲居静处。四十四亿劫。无佛法圣众。其间七十劫后。遇大通慧佛。演畅大乘。乃微信解。建功德业。复经十九劫。为大国王。供养清众。周给贫乏。舍位出家。晏居寂念。心渐疲倦。往来生死。受报无数。由意无大誓。欲免自身患。复经六十劫。值遇宝璎佛。一乘无二道。不闻小节名。始从彼发意。弘誓心难沮。从彼至今日。七亿阿僧祇。将护顺正法。今乃自觉悟。须知七亿已前。虽复勤苦修道。而无坚誓。终不能成等正觉。据此。则百阿僧祇犹少。斯亦随机所说。权实大小两乘。化仪不同。今舍那以自己所修证验之成法而告之。令他生信。依此心地法门。而效修证也。汝诸佛子转我所说者。诸佛。通指千叶上佛千百亿释迦也。谓前说法。普为大众。今付心印。非余人所堪。故特嘱千释迦。传我舍那佛语。示诸众生。使上承而下布。以见禀法自有来也。受法得益曰子。转。传也。谓传佛法以及众生也。然既传心印。不可泛常。故称子也。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者。启闭曰开。谓我舍那一佛。已同十方三世诸佛。修证此心地法门。则汝等亦当以我心为心。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修证此心地法门。各见本源心地也。然此本源心地。一切众生之所共有。但无始劫来。久被妄情惑业雍闭。所谓诸佛已悟。众生尚迷。心王既蒙。则法王不现。故令转佛所说。使得豁通。故云闻心地道。即是开佛知见也。

△次放光付嘱。

时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华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

莲华台藏世界者。谓居尘不染。故名莲华。坚实高显。为万法之宗极。故名曰台。含无边之刹种。故名曰藏。竖无终始曰世。横绝方隅曰界。莲华台藏世界。举依报也。师子座上卢舍那佛。举正报也。又莲华含子之处。目曰台藏者。有包裹义。今刹种及刹土。为一大莲华之所含藏。十方世界。悉在其内。故曰莲华台藏世界。即华藏世界也。约事可尔。据理而言。何因刹海。相状如斯。略举二因。一。约众生知来藏识。即是香海。于此海中。有因果相。恒沙性德。即是正因之华。世出世间。未来果法。皆悉含摄。故名为藏。若以法性为海。心即是华。含藏亦尔。然此藏识相分之中。半为外器。不执受故。半为内身。执为自性。生觉受故。如来藏识。何缘如此。法如是故。行业引故。二。约诸佛大悲海中。生无边行华。含藏二利。染净果法。重叠无碍。故所感刹。相状如之。又莲华即种种光明蕊香幢。台即莲果。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在中也。赫赫。炽盛貌。天光。是法性天然功德光。普照昞烁故。师子座者。谓形似师子故。表说法无畏也。如来说无畏之法。外道魔王。悉皆归降。犹师子之哮吼。飞禽走兽。尽皆潜伏。是以凡佛所坐之座。皆名师子座也。又名法空座。亦表无畏。谓如来得法空故。故无所畏也。上品云。舍那在百万亿紫金刚光明宫中。坐百万亿妙宝莲华。赫赫光明座。是也。光告千华上佛者。如来心地。本绝名言声也。今欲显心地正法。还以心光而作佛事。故不以言告。而以光告。正显付托之事也。然既结示已毕。复放光普告者。谓此心地法门。若本。若迹。若因。若果。无不以智为前导也。然华严云台说法。禅天光音。尚且成教。况佛身光耶。此亦有二意。一近则言告。远则光告。二。劣机言告。胜机光告今则身口通行。表。此心地戒法。为至德要道也。若约应机。谓是他受用土身佛。若约自证。即法身无碍土。无尽师子座。圆融无碍佛。遍照法界光。总相心地法。尽属于圆教。非权渐也。佛名释迦牟尼者。本起经翻释迦为能仁。本行经译牟尼为寂默。能仁是姓。从慈悲利物。显不住涅槃。寂默是字。取智慧冥理。显不住生死。千华上佛。大化也。千百亿释迦。小化也。及者。相继之辞。次第说者。有二义故。一。约人。先舍那说。次千佛传。次百亿佛。次菩萨。次众生也。二约法。先三十心。次十地。次十重。次四十八轻也。持诵。内熟道种也。心行。外验行事也。领纳曰受。固守曰持。对本曰读。背本曰诵。受持属心。读诵属口。心口进修。无二无别。故曰一心而行也。又次第说者。圆融不碍行布也。一心行者。行布不碍圆融也。

佛说梵网经初津卷一

音释

支那

或云至那。华言文物国。即赞美此方是衣冠文物之地也。西域记云。摩诃至那。此云大唐。又名震旦。或云真丹。琳法师云。谓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楼炭经云。葱河以东。名为震旦。以日初出。耀于东隅。故得名也。

一大事因缘

一。即一实相也。其性广博为大。如来出世度生仪式为事。众生具此实相。而能成机感佛为因。如来证此实相。而能起应度生为缘。一切如来出现于世。普为开示一切众生本有实相。令其咸得悟入佛之知见故也。

无上菩提

菩提。此云觉道。无上者。谓成妙觉佛。智净独尊。无有过于上者。故曰无上。

焚膏继𠷳

膏。油也。𠷳。日影也。古云。日不足。继之于夜者。是也。

凡例

凡者。大凡。例者。比例。左传序云。发凡而起例也。

古杭

隋时称杭州。唐时称余杭。宋高宗南渡建都于此。改为临安。迨明复称杭州。故云古杭也。

昭庆

按志。石晋天福元年。敕建律宗大昭庆寺。昭为昭万善之功勋。庆。为庆一人之大德也。

万寿戒坛

即地涌戒坛也。正名古佛戒坛。赵宋太平兴国三年。允堪律师。依此昼夜精勤行道。感韦天示现曰。今大师行道处。乃古佛戒坛。最吉祥地。然灯佛降生之处也。愿师大阐尸罗。以续如来慧命。弟子于西天竺取世尊成道座下土。四大海心水。筑坛请师传戒。令登践受戒者。永脱泥犁之苦。言讫。坛从地涌。七宝分光。东方正旦韦天合掌虚空证明。五色祥云结盖而覆。人皆异之。故称地涌戒坛。事闻于上。敕赐万善戒坛。以戒为万善之本。万历三十三年。敕赐万寿戒坛。谓登坛说戒。祝延圣寿故也。

三无漏学

三者。戒。定。慧也。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戒出三途。定超六欲。慧脱三界。三法相资。烦恼净尽。不漏落生死故。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成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成圣果也。

十门

门者。收摄无拥之谓也。谓将欲释经。于其文前。先以十门。收摄经意。疏通条章。显示大纲。令诸学者依门入解。使经宗意趣。则有所归。而无拥滞也。

譬喻

以类比况曰譬。开跷令悟曰喻。谓如来说法。为钝根者。假譬喻以晓示之。令其开解故。如法华经中。火宅药草等喻。是也。

三际

先。中。后也。波斯匿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无中际。无后际。

四禅八定

定者。谓摄散归静之义也。色界有四。谓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无色界有四。谓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故云四禅八定也。

四谛

法界次第云。此四通言谛者。以审实为义。此四谛法。正为声闻人说。欲从闻生解。故必须藉教显理。今明教理不虚。故云审实。苦由因感果。则应先因而后果。今悉先果而后因者。教门引物为便。故皆先果而后因。前二谛。是世间之法。令知苦以断集。故先果而次因。后二谛。是出世间之法。使为灭以修道。故亦先果而次因也。一。苦谛。苦。是苦果。二。集谛。集。是苦因。三。灭谛。灭。是乐果。四。道谛。道。是乐因。

我空

谓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之见。

法空

谓无色。受。想。行。识。五阴之法也。

一真法界

离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故。

心真如门

心真如者。即是一真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非染非净。毕竟平等。无有变易。惟是一心。故名心真如门。

如来遣相

谓祛遣法相。惟显法性故。谓一切法。本涅槃相。若执涅槃。则涅槃亦成法数。故复遣云。无涅槃也。无有涅槃佛。遣能也。无有佛涅槃。遣所也。佛。能觉也。涅槃。所觉也。以有无不可得。故能所俱离也。

如来藏

即真如性。第八识所依。具足诸法。包含万象。故谓之藏。诸佛证此藏心。利益群生。应用无尽。即一实相之体也。此体能生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故名如来藏。

阿赖耶识

即第八识名。翻为无没识。取不失为义。又翻藏识。谓能含藏善恶诸种子故。亦名种子识。亦名果报识。

真空

谓心境俱融故。然真空无相。即名实相也。

道共戒

谓于见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道俱发。故称为共。此戒既是初二三果所得。即是无漏戒也。

定共戒

亦名禅戒。谓发得初二三四禅定之时。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与定俱发。故称为共。此戒断惑未尽。未出生死。即是有漏戒也。

无漏禅戒

即上道。定。二戒之总称也。

八万四千尘劳

偈曰。十使互成百。十界成一千。七支为七千。三世二万一。三毒并等分。是为八万四尘者。染污真性也。劳者。驱役流转也。

八万四千法门

谓如来成道。有三百五十度无极法门。度无极者。谓事理行满。度生死流。登涅槃岸此之功德。无有穷极。故云度无极也。偈曰。第一光耀起。乃至分舍利。有三百五十。度无极法门。门门有六度。共成二千一。以四大六衰。合二万一千。加三毒等分。是为八万四。

不定性

谓遇缘重习。修行不定故。若近声闻。而习声闻法。若近缘觉。而习缘觉法。若近菩萨。而习菩萨法。各随所习而成其性。是名不定性。

第一义谛

真谛非有。俗谛非无。不有不无。是名中道第一义谛。

本觉

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等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始觉

谓众生本觉心源。由无明熏动。觉不成觉。多劫在迷。今始觉悟。是名始觉。始本不二。名究竟觉。即成佛也。

三十二相

谓如来应化之身。具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人天中尊。众圣之王也。所谓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妙相。腨如鹿王相。立手摩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等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向右旋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正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𥇒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亦名无见顶相。是为三十二相也。

八十种好

所谓无见顶相好。身高鼻孔不现好。眉如初月好。耳轮辐相好。身坚实好。骨际如钩锁好。身回转如象王好。行时足去地四寸而印文现好。爪如赤铜色好。膝骨坚着圆好。身青洁好。身柔软好。身不曲好。指纤圆好。指文藏覆好。脉深不现好。踝不现好身润泽好身自持不逶迤好身满足好容仪备足好。容仪满足好。住处安无能动好。威振一切好。一切乐观好。面不长大好。正容貌不挠色好。面具满足好。唇色红润如频婆果好。言音深远好。脐深右旋圆妙好。身毛绀青光泽好。手足圆满好。手足如意好。手文明直好。手纹深长好。手文不断好。一切恶心众生见者和悦好面广殊妙好。面如满月好。随众生意和悦与语好。毛孔常出妙香好。口出无上香气好。容仪如师子王好。进止如象王好。行法如鹅王好。头如摩陀那果好。一切身分具足好。四牙白利好。舌相长广赤色好。舌薄微妙好。身毛红色好。身毛软净好。眼秀广长好。孔门相具好。手足赤白如莲华色好。脐厚不出好。腹形不现好。细腹方正好。身不倾动好。身持厚重好。其身长大好。身长殊妙好。手足软滑好。四边圆光各一丈好。光明照身而行好。等视众生好。不轻众生好随众生音声不增不减好。说法不着好。随众生语言说法好。发音报众好。次第有因缘说法好。一切众生不能尽观德相好。观无厌足好。首发修长好。发色青珠光滑好。手足有德相好。是为八十。如上相好。皆是多生清净持戒所感也。

等觉

一生补处菩萨之名。如今弥勒菩萨等。下地望之则与佛等。尚有极微细一品无明未尽。犹名菩萨。所修观智。纯一坚利。喻若金刚。名金刚心。亦名有上士。

妙觉

谓金刚后心。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名真解脱。故曰。妙觉也。

三障

烦恼。业。报曰三。覆蔽正道曰障。

天眼

谓清净色根。照境发识。名之为眼。依天修得。故曰天眼。

天竺

新云印度。唐言月。谓彼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故也。

模楷

取法则义。

居真净土

华严经云。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他受用身者。谓因他机感扣。而现此身。即胜应身也。他受用土者。亦即实报土也。谓佛以大慈悲力。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他受用身依之而住。故云居真净土。观无量寿佛经疏云。行真实法。感得胜报者。是也。

诸菩萨

即别杀十地。圆教十住。十行。十向。乃至等觉菩萨也。

阿僧祇

此云无央数。乃天人中能知算数者极数不能知。是名一阿僧祇。此是华严经十大数中之首也。十大数者。一阿僧祇。二无量。三无边。四无等。五不可数。六不可称。七不可思。八不可量。九不可说。十不可说不可说。是为十大数也。

所知障

所知障者。亦名智障。谓执所证之法。障蔽智慧之性。是名所知障。与烦恼同。是根随二十六惑。由贪上有扰乱用。名烦恼障。有覆盖用。名所知障。烦恼障涅槃。所知障菩提。有分别。俱生。此且分别大乘见道位断也。如来二障永离。心常清净。而无能所之相也。

四智

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

百法明门

百法束为五门。谓色法十有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有一。不相应行法二十有四。无为法六。共成一百也。详如大乘百法明门论。

三贤

谓十住。十行。十回向也。皆称贤者。此就别教而论。谓此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尚有无明惑在。未入圣位。故名曰贤。

十圣

圣者。正也。谓此菩萨修行功满。已入正位。故名曰圣。即十地也。

四悉檀

悉。遍也。梵语檀那。华言施。华梵兼称。故名悉檀。谓佛以此四种说法。遍施一切众生。故名四悉檀也。一。世界悉檀。世。即隔别之义。界。即界分也。盖由众生根器浅薄。故佛随其所欲乐闻。为之次第分别而说。令生欢喜。是名世界悉檀。二。为人悉檀。谓佛欲说法。必先观众生根器之大小。宿种之浅深。然后称其机宜而为说之。令其正信增长善根。故名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谓如众生贪欲多者。教观不净。瞋恚多者。教修慈心。愚痴多者。教观因缘。谓对此等诸病。说此法药。遍施众生。故名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第一义。即理也。谓佛知众生善根已熟。即为说法。令其得悟圣道。是名第一义悉檀。

八自在我

我。即身在义。即如来常。乐。我。净。四德之我。由如来具大神力智慧。随机示现自在故。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自身遍诸处。犹如虚空。具此八义。故称我也。

尸弃

此云宝髻。亦云式弃。此翻为火。火有二义。一能照诸恶不起。二。烧诸烦恼不生。故从义以立名。

然灯

梵语泥洹竭。此云然灯。大论云。谓太子生时。身光如灯故。亦云锭光。

毗婆尸

亦云维卫华言胜观亦云遍见。

六度

谓施戒忍进禅慧以此自度度人故。

修相好因

相。谓三十二相。好。谓八十种好。修行六度。成百福德。用百福德。成一相。以为三十二相之因也。

妙海王子

梵语文殊。此云妙。师利。此云海。王子者。法王之子也。然如来为大法王。妙海最初请佛授菩萨戒。入法正位。故名王子也。

三教法流颂(出周书异记)

周昭甲寅第四帝  释迦降生迦维卫

穆王壬申五十三  如来八十归真际

灭度一千八十年  教流汉明永平世

佛先四百二十二  老子方生定王世

佛先四百七十七  孔子灵王时诞质

是为三圣诞生时  前后分明次第记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