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遵义府志

卷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遵义府志卷五

水道考

言水者,据目见专准,善矣。然于古为何水,及说者何得、何失,略不考证,将稽古何赖焉?此郦亭《注》所以不可及也。遵义水道,前辈晏氏、洪氏皆有考说,叙今既略,证前复殊。今就见在,条次郡中大水,而以境内诸小水从之。各注旧说,稍参所见。会入者,非经本郡,概从其略。健步难周,问津无所,有可臣言陈,来者详焉。

乌江水

乌江,源出威宁州东北山,东流数十里,一水自南来会。东南流,经黑章汛北稍东,有一河合三水自南来会。折北曲而东八十里,有则底河,出云南镇雄州西境山,南流八十余里入贵州界,合东自七星关北来之后所河自北来会。又东南,伏大山下二十里,于南麓流出,经七星关南,又东南流百三十里,至毕节县南之大山而伏二十余里,于东麓复出,日天生桥。东稍北流,有落脚河北自大定府西北、合毕节诸水来会。又东,经大定府南境八十里,有乌西河出府东北山北来,俗曰六归河。又东稍北五十里,有西溪河自北合二水来注之。又东,至黔西州南境,有猓龙河、高家河自西南来各注之。又东南,有杨柳河西南自平远州合诸水来注之。又东南,有以麦河自西南来注之。又东,有三岔河西南自安顺府西、合以且海诸水来会。又北折而东,经鸭池汛北,有池水自南来注之。又东稍南,有跳蹬河南自镇西卫来注之。又东北,经修文县西北境,有鸡公河南合广顺州及安平、清镇二县水来注之。又东北,经六广汛西北,又东北,经修文县西境,日六广河。又东北,有息蒙所水自东南来注之。又东北,经遵义县之乌江关北、镇南关南,自此俗曰乌江。江北岸皆遵义西南境。又东至石牛口,渭河合乐闽河自西来注之。又东南,经乌江关。自此江北岸皆遵义南境,有三岔河来注之。

三岔河,一出遵义县南五十里罗衙龙潭,南流十五里至千工堰。 一从县南四十里煤塔桥汇诸涧水,东流十余里来会。一从县南五十里沙子坎龙井出、汇诸小水、北流十余里来会。又东十里,过水口寺, 又五星,为底水河。又十五里,过马家桥,一水出县南五十里马蹄井,流十五里,过宝峰山,又二十里,为萄江水。又二十里来会之三岔河。又南十五里至大鱼塘,又十里至小鱼塘,又十五里,为大麻水。又十五里,为小麻水。又二十里,至乌江关东南,入乌江。

又东,有清水江南自贵筑、合龙里、贵定诸水北流来会。又东南,经开州之西北境至茶山关渡。自此江北岸皆遵义东南境,有五龙溪、芦江水来入之。

五龙溪出遵义县南八十里郭家坝,又十五里,为五龙溪。又二十 里,为苦水。又二十里,为上溪。又十里,至茶山南,入乌江。

芦江水出遵义县南六十里柏杨坝井水,南流十里过马作房,又十五里,为干溪。又十里,过河村,又十里,为福禄水。又十五里,过吴家桥,又十里,过茅台,又十五里,过芶家林,又二十里,为芦江水。又二十里,至茶山南,入乌江。

又东南,经瓮安县北境至羊崖关。又东南,至合口,洪江合湘江及乐安江自西北来、瓮安河自南来注之。自此乌江流出遵义府东南境,全入平越州正北境。又东南,至余庆县西北境,折东北流,有余庆司水自北来注之。又东北百里,有牛肠河合小江自南来注之。又东北,北受落花屯水。又东北,经石阡府西境,龙泉县南境,有崖头河自南来注之。又东北至石阡府北境、思南府西南境,有白崖河南自石阡府城来注之。又东北,有清江溪合诸水西自龙泉县来注之。折北,经城东,又北,有猛溪河自东南来,麻海溪自西南来各注之。又北稍东,经印江县西北境,有清水江东南自县城来注之。又北稍东百余里,至婺川县东北境之沿河司东,折西北流,入四川酉阳州之西南界。自此东岸四川界,西岸贵州界。有三岔河东北来注之。又北稍西百余里,有南溪河东北自湖北施南府、合诸水西南流至龚滩来会。自龚滩之西而北,有洪渡河自西南婺川县合诸水来注之。自此全入四川界。又北稍西百二十里,至彭水县南境,有长溪自西南来注之。又西北,经县西,又北,有中清河东北自湖北利川县西南流、合诸水、经城北而西注之。又北,有合溪口水自西南来注之。又西北,有木宗河北自射香溪合二水来注之。又折西南流,至江口镇北,曰黔江河。三江河南自绥阳县、正安州、合诸水北流来注之。又西流经武隆废县、南折西北流,有一水自东北来注之。经白马镇北,有石梁河合三水,西南自方竹箐、都家坝北流、东合后溪河来注之。又北流稍西,有大溪河西南自南川县合诸水来注之。又北,有百滩溪自东来注之。又北折西而北流,受西南来一水。又北曲曲至涪州城东北铜柱滩,入大江,亦曰涪陵江也。

《水经注·延江水篇》:《经》;“延江水出犍为南厂县,东至牂柯鄨县,又东屈北流,至巴郡涪陵县注更始水。”注:更始水即延江支分之始也。延水北入涪陵水,涪陵水出县东故巴郡之南鄙。张堪为县,会公孙述击堪,同心义士选习水者筏渡堪于小别江,即此水也,其水北至枳县入江。更始水东入巴东之南浦县,又谓之西乡水,亦谓之西乡溪。溪水间关二百许里方得出山,又通波注远,复二百余里,东南入迁陵县。《经》:“又东南至武陵酉阳县,入于酉水。”注:酉水北岸有黚阳县,许慎日:温水南入黚,盖鄨水以下津流沿注之通称也,故县受名焉。西乡溪口,在迁陵县故城上五十里,左合酉水,酉水又东际其故城北,又东径酉阳故县南而东出也。两县相去可四百许里,于酉阳合也。《经》:“酉水东南至沅陵县,入于沅。”又《江水篇》《经》:“江水东至枳县西,延江从牂柯郡北流西屈注之。”注:《华阳》记曰:枳县在江州巴郡东四百里,治涪陵水会,庾仲雍所谓有别江出武陵者也。水乃延江之支津,分水北注,径涪陵入江,故亦曰涪陵水也。其水南径武陵郡,昔司马错泝舟此水,取楚黔中地。又《沅水篇注》:酉水导源益州巴郡临江县,故武陵之充县酉源山,东南流,径无阳故县南,东径迁陵故县界与西乡溪合,即延江之支津,更始之下流,谓之西乡溪口。

《华阳国志·巴志》巴郡:枳县,郡东四百里,治涪陵水会。“涪陵郡”:涪水本与楚商于之地接,秦将司马错由之取楚商于地为黔中郡。《南中志》“朱提郡”:汉阳县有汉水、延江。

《元和郡县志》“黔州”下:西有延江水,一名涪陵江,自牂柯北历播、费、思、黔等州北注岷江。“婺川”下:内江水,一名涪陵水。

《元丰九域志》:黔州彭水县有巴江。

《太平寰宇记》内江,一名涪陵江,一名巴江。

《舆地纪胜》涪江自思州之上费溪发源,流经五十八节名滩,方至黔州滩与施州江合流。又九十里,经彭水县,凡五百余里与蜀江

会。水常湛然彻底,以其会于黔州,呼为黔江。

段玉裁《说文注》“温”字下。《水经》;“江水过枳县西,延江从牂柯郡北流西屈注之”。枳县,今重庆府涪州治。枳与涪陵县接壤。今涪州城东北有黔江,南自贵州合诸水入焉,亦曰乌江,亦曰涪江,亦曰涪陵江。此水自西而东而北,源流二千三百里。会贵州大定、贵阳、遵义、平越,石阡、思南六府及湖广施南半府,四川酉阳、黔江、彭水、南川、涪州诸水,实巨川也。

《一统志》原按;《水经注》延江支分为更始水,东入巴东之南浦县,谓之西乡水。间关二百里许方出山,又二百余里东南至酉阳,入酉水。今施州江自湖北流入,合黔江,东流至辰州。合酉水者为酉阳境内之叠溪,然非黔江支流。岂古今水道不同,或传闻有讹欤?《旧志》谓黔江自黔州分流入黔江县界,亦名施州江,又东北入湖广施州卫界。以来入之水为分出之水,亦误。

《蜀水经》注:黔江亦名延江,亦名更始水,亦名涪陵水,即乌江。《水经》谓延江合酉水入沅,今酉阳州酉水,出州北龙池铺犀牛潭,伏流二十里,南至泉孔而出,环绕州城南,至何家坝洞口,又伏流五十里,至州东蒲海场,过梅树龙潭入辰州,与延江大山间隔,本无贯注之理。殆由山川通塞,古今异宜,亦犹夷水出江,沔水入渭,不得以今疑古也。

按;乌江即古之延江,《元和志》确然可据。其源委,《水道提纲》言最详核。今次乌江水道,惟郡境流注诸水就目见序之,其上下流皆因齐氏原文。至《水经》以“支津”入酉合沅,古籍必别有所见。而现在水道可知,今据乌江下流汉武陵郡中之水,如《提纲》所序三岔河、南溪河、中清河且汇郡西境之水来入乌江,中间与江别无支流入酉甚明。今考湖南辰州之北河即酉水,其西南一源,出四川酉阳州西南,与贵州乌江界之平茶司两溪合流,为嘉塘河。乌江自婺川沿河司以下,流经酉阳西南境,即去酉水发源不远。桑、郦时地处荒僻,传闻大概易致混淆,“支分入酉”之说盖由此。然据《江水篇》注谓延江支津径涪陵入江,故亦曰涪陵水。似所谓支津,乃指涪陵以上自武陵来会延江之一派,与“延江”、“沅水”两篇注谓从延江流出者不合,则郦氏于《桑经》似亦未尽以为然,特注家于本经不敢显与舛背;抑或本经原有脱误,注时因牵就为说,待后之读者自见乎?

《方舆纪要》:乌江,或谓之亏阝水,或谓之湖江。

按;《唐书·地理志》有亏阝州,所隶乐安、宜林、荚蓉、琊川等县地,州废后皆归播州,知亏阝州盖从亏阝水立名。贡山县后改为湖江县, 则亦以湖江名也。“湖”与“乌”叠韵, “亏阝”重读即是“乌”。考《元史·文宗纪》,始见乌江之名,而《李德辉传》言“他日常梦主乌江”,在至元十七年,可知称乌江在元以前矣。

《今水经》;乌江,志名牂柯江,以江出于牂柯郡也。其源有二:东源出自程番府界,东北流,过龙里卫西,翁首河东入之。至贵州城南,南明河西入之。东北流,过巴乡西,历平越卫西境四十里过新添司,经贵州城东境一百五十里,为清水江。过谷龙,为紫江。由湄潭入于西源之乌江。西源出自安顺州西堡司西北五十里,东北流,经司治前,为谷陇河。贯州城,过金筑西境,至威清卫城西,为滴澄河。绕卫城北,经青山司北至陆广驿西,为陆广河。过清河驿及黄沙渡巡司,南距贵州北境二百里,为乌江。南岸有乌江关,乃贵、播之界河也。绕播州司南至东境七十里,湘江入之。经容山司东,与,东源之江水会。乌江又东北,经石阡府西境一百五十里,龙底江来入之。乌江又东北,入思南府境西南十里鲇鱼峡,东流,过府治南,为水德江。又东流,过印江县,思印江北流入之。又东北经沿河司,河由江入之。又东北,至彭水县为黔江。历新滩、关涌滩、至涪陵入于川江。

按;乌江之源,自以《水经》“出犍为南广”为确,不得以乌江、清水江并称两源。且黄氏舍威宁正流,而肚安顺之的澄河当西源,尤与古籍今流不合。《蜀水经》谓南广郡县在贵州大定府境内。今考镇雄,威宁、永宁皆南广县地。如《提纲序》,乌江源出镇雄、威宁界中,与《桑经》导源,古今合辙。安顺,汉夜郎县地,绝非南广。自黄氏不暇详究,而乌江上源愈生轇轕矣。

《明史·地理志》“遵义县”下:东有乌江,源自贵州水西,即涪陵江上源.“黔江县”下:南有黔江,源出贵州思州府界,正流自涪江合大江,支流经此。下流为湖广施州卫之清江。“安化县”下:南有水德江,即乌江之分流。

按:《明史·志》序乌江原委参错,猝难贯络。其云支流为湖广清江,水德江亦其分流,更与《水经》更始水不同。具列以备考。

晏斯盛《黔中水道考》:乌江,即夜郎水出修文县西北之陆广河。其上自威宁州之八仙海营、菩萨汛、露州各溪涧流出,过毕节县西南七星山下,为七星水,有关曰七星关,溯威宁,道滇南者多济此。元冯福可诗曰; “点苍何苍苍?环以西洱河。百年雨露恩,讵敢烦天戈?辕门振乌撒,衣带踰牂柯。巨险久己平,故关尚陂陀。云胡‘七星’名,亦复重不磨?”此以知其徼塞矣。今有桥,曰七星桥,明嘉靖间道人黄一中建。桥西南有黑章水注之。或曰,即墨特川。元大德五年,刘国杰破蛇节、宋隆济于墨特川,倘此地耶?又东流,至大定府西南,有落折河自府城西北二十里、当两山间破地吼出、南流来注之。又东,过府治南,东流,右得以则河,又东,左得乌西河,又东,为六归河。又东,右有簸朵河合武着、堕极、织金等河水、自平远州界黑跨牛场汛东流来注之。又东北,有西溪河合楠木溪水东南沆来注之。又东,至黔西州东南,为鸭池河。有渡曰鸭池渡,两岸如劈,崇崖如雪,黔西、大定要津。又东,至修文县西北,是为陆广河。距修文五十里,旧为水西驿道,有渡曰陆广渡,明王文成公《晓发诗》有曰:“白鸟去边回驿路,青崖缺处见人家”,谓斯处也。有水自安平县东南界东北流,为落阳河。又东北,至清镇县城西,为滴澄河。又北,与安顺府东南之九溪河、北界之三岔河、谷龙河下流合,而东北流来注之。又有三潮水自修文县北流来注之。又东,左合白花箐水。又东,左合沙溪水,有渡,日黄沙渡。又东,有罗傅大河自永宁县东南、过遵义府西南流来注之。又东,过修文县养龙司北,是为乌江。唐李学士白流夜郎有《乌江留别宗十六臻诗》,所谓“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遥瞻明月峡,西去亦相思”者,盖其地云。今有渡日乌江渡,关曰乌江关,黔蜀要津。又东,得刀靶水。又东,得养马水。又东至开州东北、遵义府绥阳县西南,有渡,曰茶山渡,有水自桐梓县西南、正安州西、至石子坡,南过遵义府西南,入湘水,右合绥阳县北之源溪水、朗水、伞水、厚水南流来注之。又有三江水自湄潭县北、合窄溪、渡上关、花水溪、湄溪、大洞溪、马渡溪、角路溪、大溪诸水,从废容山司至望浦合流北来注之。又南,有渡曰落汪渡,右合渡口水。又南,有洗泥河水注之。东南至崖门,有南明河水来注之。南明河出贵阳府广顺州东北阿沙坝龙潭,合济番河,会一宿河、尤爱溪、上马桥河、四方河过中曹司,至府城西南,左受黔灵山诸泉水及择溪贯城河水,东过府城南,右得富水,又东南,得龙洞河、黄泥哨、牛渡河诸水,东由厢子口、喇平司迤北至巴香,合平伐三岔河、八字河所汇贵定县城西之瓮城河,再过平越府西境之清水河。一曰皮陇江者,东北经开州东南,由天星桥、八吊口、棉花渡而东北会于崖门。崖门在开州东、瓮安、余庆二县西北,有渡,曰崖门渡,为黔、楚、蜀通津。波流湍激,合沓淜澎,固众壑之关窍,亦一川之枢要矣。又东,至龙泉县西南,有渡曰葛闪渡。又东南,有瓮水、鬲坪水、袁家渡水、白崖河水汇为江界河。合余庆县之白泥司水,佛山河水北流来注之。又东,至桶口,有水自余庆县东南界北流,为满溪。合石阡府之龙底河、凯科江,洋溪、深溪.乐回溪等水东北流注之。又东,为三江口,思、石、平,遵通津也。江、楚商旅,由铜江陆行者,多自此济;蜀贾盐艘,溯思南而上者,亦多泊此。其西,有得胜关。又东北流,有水自龙泉县东南流来注之。又东流,过思南府城南,是为德江。有渡曰德江渡。又东,有白鹭洲,浮沙清浅,宕漾江心,游观者泥焉。又东,得鹦鹉溪。其西,有石门,《唐史》载牂柯境内有石门山,此其是耶?又有思邛水从印江县西北之朗溪流来注之。又东,过婺川县东,左有丰乐河,得煎茶溪水,登龙河水合洪渡河、倒羊溪水东流注之。又东,过婺川县东北界而达涪州,为涪水,通于蜀,入于江。《唐史》称城乐县西一百五十里有涪陵水、《方舆胜览》称思州有巴江水者是也。

按:此考在《水道提纲》之前,最称详核,故并载之。惟即以为太白与宗十六留别之乌江,是其大误。按唐淮南道有乌江县,隶和州历阳郡。《浔阳记》载“九江”之名,一曰“鸟白江”,三曰“乌江”;张须元《缘江图》载“九江”之名,四曰“乌士江”, 六曰“白乌江”;《太平寰宇记》引《浔阳记》云九江在浔阳,去州五里,名曰“乌江”,是大禹所疏。太白所谓“乌江”者,指浔阳江耳,非和州之乌江县,更不得以遵义之水附会也。

渭河水

渭河,源自黔西州西南二百四十里狗头坡龙洞流出,东流十五里,经青坡,又南二十里,经象犭羿子坝,又二十里,经朝阳寺,又东二十里,经回龙寺,又二十里,至袁家桥,又二十里,至灶泥堰,合崖孔水。水源出黔西州西南八十里崖孔龙塘,西流二十里过开花寺,又南流十里来会渭河。只东流十里,至遵义县西境鼓楼大桥,合打鼓寨水。水源自黔西州西南六十里打鼓寨龙塘流出,南流三十里来会。自是北岸为遵义西境,南岸为黔西东境。又南流十里,为官塘,又东流十五里,经白鹤林,又十里,为割麻水,又十五里,为中渡,又二十里,为偏崖塘,黑水西南来入之。

黑水源自遵义县西一百里枫香坝之响水洞流出,南流十五里,为 温水。其水上下十余里,冬夏常温。又十五里,经太平场,又十里,为落石塘,三现身水来入之。水源不知远近。至遵义西一百里之三现 身,时见时隐,地因以名。自此伏流山穴约五六里,至风崖出。南流 十里,为波罗海。又十里,入落石塘合而东流二十里,为黑水。又十里,入渭河。

又东二十里,至袁公塘,白蜡坎水来入之。

白蜡坎水,源自遵义县西八十里大木堰龙塘流出,西南流十里, 过构坝,马鬃岭水来入之。水出岭之龙洞,东流二十里来合白蜡水。白腊水又东流十里,经花苗田,又十里,过土坝,又十里,过白腊坎,又十里,为瓮塔泽,又南流十里,过大庙场,又西南十里,入渭河。

又东流二十里,至底水隘,湖阳水来入之。

湖阳水,源自遵义县西七十里龙洞流出。其洞,一日之中,或增或减,不可测度。水西流十里,为下水。伏流石穴约十余里,至水洋沟出。南流十里,过六衙庄,又五里,为湖阳水。又十里,为洋汪水,又十里,至水流崖,悬流三四十丈,声闻十余垦。又南流五里,过水烟,又十里,过牛角洞。洞两崖如峡,水从中流三里许出,鸭溪来入之。溪自县西六十里白果弯龙塘流出,南流五星,过鸭溪场,又十里,过张氏坝,又五里,入湖阳水,湖阳又西流十五里,入渭河。

又东流十里。为鹿角塘。又二十里,得大渡口,干溪来入之。

千溪,自遵义县西南七十里黄土坝井源流出,南流十里,过土坝窝,又十里,过龙钻头,又十里,为干溪。又十里,过桐枝关,又西

十五里,入渭河。

又东南十里,至江北嘴,乐闽水来入之。

乐闽水:自遵义县西六十里竹流水龙洞流出,西南流十里,过蓝公坝。南流二里,为平桥河,左有龙潭二,相去仅数步,名双龙塘水来入之。又南二里,至余村。一自县西六十里黄鱼孔龙洞流出,西流十里,过绿竹坝,又五里,至余村合流。又西十里过落潮,又东南五里。过佛海寺,又五里,为泮水。又五里,为瓮海河。右岸十余丈有龙渊水冬温夏凉,流出入之。又东五里,过楠木观,又十五里,过乐闻城,又南十里,为吐流水。又十里,为金鼓塘,有猫猫河来入之。猫猫河,一出县西三十里八里水塘之马跑井,一出八里水塘之东石崖下,合流五里许,为东塘。又东十里,过太夫坝,伏流山穴约二十里,出,南流二里,为猫猫河,右有一小溪来入之。又南五里,入乐闽水。乐闽水又东南十里,为马渡河。又十里,为水白渡。又十里,为石水石渡。又西南十里,两岸悬壁夹流,入渭河。

又东南三十里,为石牙渡。又东三十里,为石牛口。又十里,东入鸟江。

《前汉·地理志》犍为郡“汉阳”下:山闒谷,汉水所出,东至鄨,入延。

《水经·延江水篇》注:延江水又与汉水合。水出犍为汉阳道山闒谷,东至鄨邑,入延江水。

《华阳国志·南中志》“朱提郡”:汉阳县有汉水、延江。

按;汉之汉阳,世多以为今四川叙州长宁县地,今考延江在赤水之东,长宁在赤水之西,汉水若在长宁及邻境内,焉得越赤水而入延如《班志》所云者?或又谓《水道提纲》序乌江上源之以且海,乃《水经》所称延江出南广者;其谓镇雄发源之水,即《班志》之汉水。此亦与《班志》不合。盖鄨县西南为平夷地。平夷西南为南广地,如以延江出镇雄者当汉水,则汉阳地乃在镇雄、威宁之间,汉水入延,不仍在汉阳,即当在南广,于鄨尚隔一平夷,班氏不应云至鄨入延也。然则今黔西、大定交永宁一带皆汉阳旧境。自黔西、大定流入乌江之水,惟渭河最大,又于遵义界入乌江,则今渭河即汉水明白矣。又班氏志水之例,源委短者不注里,长者必注之。所言汉水,无里数,则必流短,若源在威宁、镇雄、永宁中间,是至鄨必经犍为、牂柯两郡,流数百里,班氏必云过郡二,行若十里。皆无此文,益知此巨津流短之渭河,必是汉水。即水证地,即地证水,两皆脗合。至延江不经汉阳地,《华阳国志》当是“有汉水入延江”。今本多夺文,不得以之疑汉阳因疑汉水也。

洪江水

洪江,一源自遵义县北九十里娄山关山麓龙井;一源自县北八十里陈家坝龙塘;一源自县北九十里悠远屯龙井;一源自县北八十里杨库村龙洞。并西流约二十里许,合为板桥河。西流十五里,过五把车,又二十里,过罗五坝;又十里,至四面山场。有大桥河来入之。

大桥河,自绥阳县龙井坝龙井出,南流五里,至合口。又十里过冷竹坝,又十里,过楠木坝,又二十里,过篱笆菁,又二十里,为大桥河。又十里,至一对鱼。又十里,东南入洪江。

又西南二十里,过四面山。又十五里,为洪江。又南十里,过水围山,又五星,过清乘桥,又十五里,为金鼓塘。又十里,为猪槽塘,湘江自西来会之。洪、湘合流五里,为官仓河。又十里,至两河口,龙坪水来入之。

龙坪水源自遵义县南四十里白泥堰井水出,东流二十里,过天生桥,又十里,为南面水。又十里,至龙坪。一水自县东南一百里绸紫山龙井出,东北流十里过官田坝,十里至马渡头,十里过马寨,十里为洗牛水,又十里来合之。又东北流十里,至水尾,入山穴约七八里,至老鹰崖出。又东北十里,为鱼剑水。又十里,过严家弯,又十里,过高公桥,又十里,为八木塘,又十里,过水口寺,又十里,至两河口,入洪江。

又东南十里,为泥塘河,有车水来入之。

车水,源自遵义县东七十里上龙塘。塘伏流二里许,至下龙塘出,南流十里,过大石桥,又南十里,为车水。又十余里,西南入洪江。

又南十里,为戏子滩,高溪水来入之。

高溪水,源自遵义县南八十里龙崖,两洞水合,东北流五里,为 高溪水,有团溪来会之。又十里,为清江塘。又二十里,为前干水。 又十余里,入洪江。

又南二十里,过渡上关。又西南流,曲曲六十里,至黄滩合口,入乌江。

湘江水

湘江上流二支。右支。名桃溪,源自遵义县西北八十里山中流出,经夏家沟东北流十五里,过松林场,又十里,至上庄坝,一水自板水沟出,东流十里来会。又十里,至下庄坝,一水自毛獭沟出,东流十里来会。又东十里,为牛蹄塘,一水自县北五十里九龙山麓龙洞出,西南流十余里来会。又东十里,为罗家河。又南十里,过四涯坝,一水自县北六十里鱼孔龙洞出,东流十里至崖底,又十五里过江村,受左岸龙洞之水,东流十五里来会。又南流十五里,过迎水寺,又西南二十里,过巷口场,又十里,过红崖,一水自县西五十里之一里坝场龙井出,西南流十里过经藏寺,又东十里过后田,又东南十里为小溪,又十五里来会。又西南十五里,为官渡头。又东南十五里,为老龙塘。又十里,过桃溪寺,又五里,为二道河,一水自县南二十里龙坑场之大龙塘出,东北流十里过忠庄铺,又五里来入之。又东南五里,过下场水桥,又五里,至合口。左支;名穆家川,源自遵义县西北四十里金鼎山左麓大板水沟龙井流出,东北十五里,过海龙坝,一水自县北四十里海龙囤山麓流出,为那巴水,西南流二十里来合,为龙马溪。又东北流十五里,过大觉寺,又五里,至得鹿桥。会川河自县北四十里李村坎龙井流出,东北十里,过商坪,又十里、过檬子桥,又五里、过董公寺,又八里,为九岊滩。又五里、至得鹿桥来会之。又西南五里,至普济桥,有竹鼠留溪自县西大银坎东流过半山涯来入。又南三里,过郡治北关,沿城经东关福寿桥,又南二里,过狮子桥,经湘山,鹤池水出山麓,流入之。又西南流,经县学官东南流五里,至合口,两水会流,是为湘江。又东南五里,为杨渡头。又十五里,为小塘河。又东十五里,为两渡水。又二十里,至猪槽塘,东会于洪江。

《前汉·地理志》“犍为郡”符下。温水南至鄨入黚,黚水亦南至鄨入江。

《说文》“温”字下:水出犍为符,各本“符”作“掊”,按犍为无涪县,从殷氏正。南入黔水。

《水经·延江水篇》注:鄨县有鄨水,东与温水合。温水,一曰煖水,出犍为符县,而南入黚水。黚水亦出符县南,与温水会,阚骃谓之阚水,俱南入鄨水。鄨水于其县而东注延江水。依戴氏校本。

《段氏说文注》:“黚”“黔”音同,黔水即黚水。《汉·志》“符”下今本疑有脱字,以《水经注》正之,疑当云温水至鄨入黔水。黯水亦出符至鄨,北入江。鄨非入江之地,今云至鄨入江,非倒也。但许不言黔水所入,班但言黚水入江,不言何处入江,古人略之,盖其慎也。

按:今湘江水即温水,洪江水即黔水。湘江当以桃溪为正源,其发处即汉符县东南境,为班、许所指之温水无疑。此水南流入洪江,洪江亦南流入乌江,则班氏所言黚水,亦必指今之洪江水。今《汉书》黚水至鄨入江,原本必是至鄨入延,何以明之?观《水经注》叙温、黚二水俱南入鄨水,鄨水于鄨县东注延江,其说必是本《汉书》原文。若《汉书》本是“入江”,郦氏当于《江水篇》中叙说,无缘牵扯为延江注也。此可定今《汉书》“入江”为“入延”之误无疑。惟《水经注》称黚水亦出符县,班氏于黚水所出无明文,此郦氏以《班志》叙黚水在“符县”下,意亦必出符,即添出之,不足为据。至又以意搀入鄨水,为温、黚俱会鄨水,东注延江,不思《汉书》叙鄨水,明云过郡二、行七百三十里。何得云鄨县有鄨水、鄨水即于其县注延江?此实舛谬之至。段氏俱未细审,反据郦注改订班书,以求合志水之例,皆入“江”一字之误贻之也。

《元和郡县志》播州:带水县东至州七十里,因县北有带水为名。

按:今洪江水、即唐之带水。唐播州治在今绥阳县治,带水县东至州七十里,可知县在今绥阳之西,当今长滩左右。长滩江河即洪江,唐置县,因之立名,知为带水无疑矣。

《方舆纪要》:带水源出旧县西大山,东流经带水县城北,又东流至废胡刀县界,注湖江水。湖江即乌江也。

按:《纪要》此文引旧志,当是宋、元间图经,故源委、方向与今洪江水道并合,非臆揣之说也。以此推之,又可知黄滩、上渡等处皆唐胡刀县地。

只按:明《地理志》遵义东南有仁江,东有洪江,俱流合于乌 江。明《一统志》洪江在遵义东四十里,源出大娄山,合仁江入乌江。仁江在遵义东南五十里,源出永安驿山涧,下流合湘江入乌江。《贵州通志》据之,谓乌江与湘、洪、仁三江合,似洪江、仁江是两水。今验合湘江入乌江之水,遵义只一洪江,仁江当是异名,实非二流也。

乐安江水

乐安江,源自绥阳县西北朗里之八甲沟大溪源出,旁有小溪源来合之。西南流十里,为螺江。一水自朗里之桅杆坪流十里来入。又东二十里至黄鱼桥,雅水来合之。

雅水源自绥阳县金里流出,为杨柳水。东流十里,为达摩溪。又 十里,至绥阳县治东门外,转经南门,至西门外,为千工堰。一水自 金里萧家洞出,流十里;一水自金里崖孔出,流五里,俱来入之,是 为雅水。西流十里至黄鱼桥,会乐安江。

又西南流二十里,为窝沱河,一水自金里清水坪流二十里来入之。又十里,为繖水,入遵义县界。又西南十里至合口,有焦溪来入之。

焦溪,自遵义县东八十里鲁家坝出,为焦溪沟。流十里,过五凤 庄,又五里,过荷包场,又五里,至合口,入乐安江。

又东南,经汪家山十余里,为绿塘河,有土溪北来入之。又西有打蛇坝伏水,东有潘家泉伏水入之。又五里,为崖银塘,东有仙人洞伏水入之。

土溪,源自绥阳县东北诸山,小水汇流,行数十里,过郑家场, 又十里,为土溪。又五里,为八木塘。又十五里,至河口,北入乐安 江。

打蛇坝水流二三里即入石穴,约六七里,至漆树塘出,流五六丈 又伏,约二里许,至周家粜出,入乐安江。

潘家泉伏水,不知源处,至潘家湾,时伏时见,约七八里,至潘 家泉出,入乐安江。

仙人洞伏水,不知源处,至仙人洞见,其势甚大,旋入石穴,约 五里许,至一坪见,旋伏,约三里许,至暗洞,明流里许,又伏流三 里许出,入乐安江。

又西南五里,至水牛山,抱山东折,又南五里,过禹门寺。又五里,至水白渡,有黄池水北来入之。

黄池水,源自遵义县东八十里永灵庙井水出,南流五里,为黄池,左受石板堰龙洞承,右受后坝水。又南十里,至傅家桥,一水出桥北半坎沟龙塘南流来会。又南十里,入乐安江。

又西南十里,至下沙滩,有罗公水东北来入之。

罗公水,源自遵义县东一百里李家坝,西流十里,为铜线溪。流至打桶垭伏山出,为通渡沟。又五里,至大坝,一水出遵义县东一百里栏牛坎山顶洞中,南流十余里来入;一水出绥阳县东三十里背娃山洞中,为冷水溪,南流十里,过萧家坝,又十里来人。又南五里,为台头河。一水出遵义县东八十里水源沟;一水出县东九十里大眼关龙塘,俱来会。又十五里,为罗公渡。又五里,西南入乐安江。

又十里,为双车陂,有野猫水出遵义县东八十里青山响水洞,西流二十里来入之。又南十里,过三台山,有龙溪北自羊舞场经杨柳田来入之。又东南二十里许,为格邦渡。又二十里,至云门囤。穿囤出,与湄潭河会。

湄潭河有二源。一自绥阳大山之阳,南流五里许,经山阳口,折西入湄潭界小板角关;一自绥阳许家山之阴,北流五里许,至石家沟,折东五里,入湄潭界大板角关。两关相距三里许,两水合而东流十里,至马鞍山。北折五里,过龙水口,经米山,东折三十里,过土阙,南折二十里,过麻沙滩,经渡上坝东折十里,至长潭,南折二十里,经马渡,北折五里至扎龙潭,有蒲水河合天神塘水、锡乐坪水来会。折西五里,名小鱼潭。折南十里,名大鱼潭。至墩上,有九洞桥水自鹅公铺北来入之。折西二十里,至湄潭县后玉屏山。折西南五里,经县城,有湄桥水自余庆黄泥井,经偏桥卫客楼屯北,经象山西来入之。又西南二十里,有荆桥水,东自角路溪、经崖箐西南流来入之。是名合同水。又西南十里,有马渡溪自开元铺北来,至虚阁庙入之。又西十五里,至木窑子,有煎茶溪自遵义吊子口、东经三渡关南至塘头入之。又西南十里,至云门囤南会乐安江,二水合流。

又南十五里,过渡上关,有合沮水西北来入之。又十里,过干溪,又西南五十里,至合口,入乌江。

《元和郡县志》“播州”:遵义县本恭水县,夷牢水经县北一里。

按;今乐安江水即唐之恭水夷牢水。贞观中,置恭水县。又徙 智州治义泉,更曰牢州。州县盖以此水得名。义泉县地当在今绥阳 境中。乐安本唐初旧县,属郁州。后州废,贞观五年以乐安属智州。十一年,智州徙义泉,改牢州。本《新唐书》。今遵义县乐安里,当是唐乐安县地。其地与绥阳接壤,故牢州废后,即省乐安入荚蓉县,隶播州。今水与里尚存“乐安”之名,犹可得唐初州县仿佛。

《方舆纪要》:《志》云:夷牢水西自带水县来,东流经城北一里, 又屈曲南流入废胡刀县界。

按:所引当是宋元间旧图经,故能源委确凿。此又可知今绥阳 金、朗二里傍西北一带,为带水县旧境。所云“经城北”仍是本《元和志》,非谓带水城也。

又按:元《方舆胜览》,夷牢山在叙州宣化县南。夷人祭社于此,饮酒欢乐。夷语以“乐”为“牢”,故名。二苏有《过宜宾见夷牢乱山诗》,据此,则此夷牢水之名,其义盖同。

三江水

三江,源出绥阳县西北赵里之分水岭,有二支:岭右支自杉木箐发源,西北流三十里,合冯村沟水,为黄鱼江。下纳四小溪、一小箐水,流二十里,大磏沟流十五里、峰坎沟流十里、蟒水流五里,俱来入。东流二十里,为渡头河,有三潮水,焦溪沟、各流十许里来入。又东北流十五里,为石梁河,有桑木关水流三十里、虾扒口水流十里、刘家沟、两丫河、桶脚河、各流数十里来入。又东北流十五里,为磨坝河、有丸溪水同入赤尾溪来入之。九溪并发源金钟山,山连亘正、绥界内,周三百余里。九溪;蛇溪,李干溪、燕崖溪、南官溪、桅子溪、赤尾溪、猛溪、黑溪也。又东北十五里,至深沟子,又十里,为官渡河,流至红花滩入正安州境。又东北十条里,至三角塘,台东南来岭左支。岭左支自唐村沟流出,受马蹄溪、桐油溪、龙井崖、洗脚溪诸水,东北流,经黄村坝,为牛渡河。又东北至芭蕉塘,受赵里白峭山诸水,凡流一百六七十里,经月亮崖,至三角塘,合岭右支。又有林溪河来入之。

林溪河发源正安州石城南山寨山中,东流数十里,经牛渡坝,为棘溪河。东北至三角塘合流。

二支合流,东北四十里,至米粮渡。又二十里,至独龙塘。又四十里,至羊渡,清溪河来入之。

清溪河,源出正安州西一百余里槁坝,合出自南川县牛角寨之 水,东流四十里,至四板渡。又十余里,有一水来合。又东,为庙堂 河。又西三十余里,为双桥河。又西北二十里,为思溪。又西南三十 里,一水源出绥阳县西北木耳湾山中,东流至正安州西老林角,合出自绥阳陶家坪之水又流入绥阳,经南风、北扫为对插垭河来合之;转 东流,又合源自缨阳东北黄桑坝、经野荼坝流来一水,为三道河。北 三十里,为渡牛河。又三十里,为猿渡河。又四十里,为清溪河。又 五里,至羊渡,东出合流。

又东二十里,至小鱼塘,又二十里,至大鱼塘,石梁河来入之。

石梁河,源出正安州西南八十里,五溪合流二十余里,入州西三 江里,为五河水。又十余里,至稗子塘伏山出,又六十余里,至州城西,为水车河。又三十里,为马渡河。又二十里,至两会庙,有石峡口水来入之。又二十里,为桥溪河。又数里,经州城东十里,为石梁河,有护城河源出西南象鼻山六水合流、经城西转北门外东来入之;又有浒溪,源出州西苦竹窝五水合流。至州城西、而东、而北,复东来入之。又东三十里,至大鱼塘合流。

又东二十里,至螺狮塘,三江河来入之,是名三江。

三江河,一源出四川南川县柏枝坝,九派合流,至合溪场入正安州北境。东南流三十里,至新州场。又五里,过务本堂。又七十里,至莲子坝。又三十里,至三江口;一源自正安州西八十里,三派合流,为郑河溪。东流三十里,至官庄坝。又三十里,为羊心滩。又四十里,为源塘河。折南二十里,为虎跳河。又折东十余里,至柏子坝,又十余里,至三江口;一源自正安州东北九龙山,众溪合,东南流,为安思溪。又十余里,为碗厂沟。又十余里,至三江口,三水合流,为三江河。东南流四十里至螺丝塘,会三江。

又东北三十里,为石板渡。又三十里,经正安州旧城西门外涌水园,折北二十里,为麟渡。又三十里,为赵北渡。折东二十里,至角木塘,又二十里,为石冈内河。又东二十里,至三合口,土城河来入之。

士城河,一源自四川南川县金佛山之水,东南流六十里,经立石板,为铜槽溪。流入正安州东北小溪、里,为火墨溪。至两岔,乘凤河源自南川县大指拇山、流入正安思宁里、经小溪里至两岔来会。东南流,为梅江河,至三岔口。一源自四川涪州,流入正安东北小溪里,为沙河。西南流数十里,至三岔口,三水合,流数十里,为土城河,至三台口入三江。

又东十里,羊肝溪来入之。

芋肝溪,源出正安州小溪里,东南流经丁家坝,又合一小水来入三江。

又东十里,至滥坝子场,入四川彭水县界,折西北百余里,至江口镇入乌江。

《前汉·地理志》牂柯郡“鄨县”下:不狼山,鄨水所出,东入沅,过郡二,行七百三十里。

《水经·延江水篇》注:鄨县有鄨水,出邑西不狼山,东与温水合。温水出犍为符县,南入黚水。黚水亦出符县,南与温水会,俱南入鄨水。鄨水于其县而东注于延江水。

按:今本《汉·志》,皆是鄨水入沅。据今遵义诸水,并东限延江,无得入沅之理。以《水经注》推之,其牵混温、黚入鄨水,正误己如前说。然据其称鄨水入延水,必是本《汉·志》原文。惟《汉·志》言温、黚、鄨三水皆是入延,故郦氏易致不察,串为一水。可见今本《汉·志》“东入沅”乃“入延”之误;而鄨水为今之三江明白矣。不狼山来确详所在,今验娄山朗山蜿蜒东行,亘绥、桐、正安界中。三江诸源皆出于山之北麓。“娄”“朗”声并近“狼’,此或是欤?洪亮吉《贵州水道考》谓不狼山即龙岩山,湘江水即鄨水,此则未经实勘,误据《明统志》称湘江源流五百余里,谓于《汉·志》“行七百余里”差合。不知令湘江上下流不及三百里,兼是南流入乌江,已与《汉·志》鄨水方向、道里不合。且湘江源委皆在遵义界,更与“鄨水过牂柯、武陵二郡”大相悬殊,洪氏误也。

《元和郡县志》黔州“洋水县”下:以县西三十里洋水为名。

《太平寰宇记》:洋水北流入信宁县界。

《四川通志·山川门》“彭水县”下;洋水在县西南,亦名南洋水。按:上流即芙蓉江,自正安州会诸水流入,东北经县西界至江口镇入黔江,距县八十里。旧志谓西南三里,误。

按;三江即芙蓉江,其下流为洋水。《川志》此按甚确。

《明史·地理志》“真安州”下:南有荚蓉江,自乌江分流,东北入于黔江。又有三江,东南流,合于虎溪,亦注于黔江。“绥阳县”

下:东有水德江,亦曰涪江,亦曰小乌江,流入彭水县界。“仁怀县”下;东南有英蓉江,下流注于乌江。“彭水县”下:东南有水德江,源自贵州思南,流入涪陵江。“安化县”下:东南有水德江,即乌江之分流,有思印江流合,下流入涪陵江。“婺川县”下:东有河只水、罗多水,下流俱注水德江。

按:美蓉江,水德江,涪江,小乌江,皆今三江随地之异名,《明志》所称皆是此水,确实可据。惟谓“即乌江分流”与今水道不合。又其叙荚蓉江、三江似是两水,猝难别白。至黄氏《今水经》谓乌江过思南府治南,为水德江。方舆家多沿其说,则非,也。

《水道提纲》;渡头河,出绥阳县西北境娄山关之东北,东流,合西北来一水。东经桑木关,北合南来一水。又东北流,有关渡河自西来会。又东北,曰米粮渡,西受一小水。又东北,有牛渡河自东南来会。又北流,有清溪河自西南来会。又东北,经正安州城东南。又东北,有桥溪河自西来注之。又东北,有二水合流自东南来注之。又东北,有三江河自西来会。三江河者:一日安泗溪,自西南来;一曰羊心溪,自西来;一曰河九溪,合黄泥河。又有白鱼河合一水俱自西北来,合而东南,故曰三江河也。又东北,经旧正安州西,又北而东百余里,有大花溪自西南来注之。折西北流百余里,至江口镇之西入乌江。此水源流六百里。

长溪水

长溪水,自正安州东南思宁里发源,东北流,经婺川县北界,入四川彭水县之南境,东北流,西南入涪陵江。

《元和郡县志》:都濡县,以县西北六十里有都濡水为名。

《太平寰宇记》;都江水,在洋水县南七十里。

按:都濡、洋水两县地皆在今彭水县境内。《元和郡县志》之都濡水,《太平寰宇记》之都江水,皆是今正安流出之长溪。《四川通志》按舆图长溪即都濡水,不误也。

又按:《贵州通志》荚蓉江在正安州城南一百里,源出婺川县,经州境入岷江。即谓此水。以源处在正安、婺川错壤,故言出婺川下流,则不可据。

小溪水

小溪水发源仁怀县之五花山,东南流,经丁山之麓,曲折流,形如“之”字,故又名之溪。至合江县东南入于大江。

《名胜志》;合江县西有之溪,三绕笔架,九绕丁山,过月台,迤逦而去。

松坎河

松坎河,源出桐梓县北四十里铜鼓园,北流二十里,合源出县北五十里鹿角山水。又北五里,至两叉水,合罗溪沟水。又北十里,至三坡,合茶店小水。又十里,至新站,合后水。又五里,至三叉河,合石场坝水。又五里,至蒙渡,合夜郎坝水。又五十里,过三元坝、打宝铺,至松坎,为松坎河。又北二十里,至两河口,木瓜庙河从正安州流出西北来入之。又东北,至界牌,入四川綦江县界。又西北,至太公铺,二郎峡溪出桐梓县北二百余里苗龙山之麓、流数十里、东北来入之。又十里,至赶水镇,有藻渡河自东南来,温水河自西南来,俱入之。

藻渡河,源出桐梓县北水坝塘,西南流四十里,为杨墩河。又西 南,至南天门,有一水自东来入之,为坡头河。又西受九岭十三弯之 水,为藻渡河。又流至赶水,入松坎河。

温水河,源出仁怀县北温水场,流经綦江界数十里,又受来自仁怀北界、经綦江梨湾坝安盛场一水,合流至赶水东南,入松坎河。

又北,至东溪镇,一水出仁怀县东北条台冈自西来入之。又北,至篆塘,有鱼梁河,源自仁怀东北界,经郭扶桥合石龙场之水东流注之。又北,至三溪,有蒲渡河自东北来会。

蒲渡河,源出南川县水浑溪,经东乡坝入綦江界,西流,为麻坝河,受金兰坝仙女洞诸水。又西,为蒲渡河,永城河自南川县西南流来会。又经蟠龙溪,石角镇,至三溪,会松坎河。

又北,经恭江县城东,盐井江自分水岭流来,合三角塘水西注之。又折西,至北渡铺,入江津县界,为清溪口。清溪河自仁怀界内流出,西南来注之。

清溪河二源:东曰三岔沟,西曰鱼子溪。自仁怀县东北界将军岭 流出,北至三角塘,合来自江津界一水。又东北,受二水,合为清溪河。约行二百余里,至清溪口入松坎河。《四川通志》谓《舆地纪胜》所称奉恩溪,即此水。

又西北受自紫金场西来一水。又北,有孙溪河自江津界北流来入之。又北,至江津县东南江口北入大江。

《元和郡县志》:三溪县以县内有僰溪、东溪,葛溪三溪合流为名。

《元丰九域志》:隆化有僰溪。

《太平寰宇记》:僰溪自三溪县西北流,经丹溪废县,又北流经南川县东南四十步,又北至江津县南十四里,西北流,入大江。

《舆地纪胜》。僰溪,亦名夜郎溪。从夜郎境流过南平军城下。又东溪在军之西北。

《元统志》。南江,在南川县,众溪会合,至三溪口可通舟楫,行三十里,至綦市,又至南江口入江。

《名胜志》:南江,入綦江县界,其色苍白,名曰綦江。又,僰溪在江津县东南三十里,来自夜郎境,阔三十步,深七尺,可通二十石舟。

《今水经》;南江在南川县,众水会合,至三溪方通舟楫,行三十里,至綦市,至南江口合于大江。

《重庆府志》:綦江有三溪:一自桐梓县坡头河,流四十里,至綦江县捍水镇;一自桐梓县松坎,流五十里;一自仁怀县李汉坝,流六十里。亦皆至捍水镇,三派合流,名三岔河。又顺流一百六十里入县界,为綦江。又顺流四十里,至县城东,又西北三十里,至白渡口入江津县界。又一百二十里,至南江口,入大江。

《水道提纲》:綦江,源出桐梓县北境山,两源合,北流百数十里,曰松坎河,受西南来一小水。又北数十里,有坡头河自东北山来注之。又北流,西受一承。又北九十里,有三溪河自东来会。又北七十里,经綦江县城东而北,有龙角溪自东合三小水来会。又折西流,经城北;又西北流,有沙溪沟自东北来;有清溪河自西南合三岔沟及鱼子溪水、东北流三百余里来会。又西北百里,北受一水。又北,有孙溪河西南流、合棋盘山水来会。又北,至江津县东,又北,入江,

曰僰溪口。

《綦江县志》:按府志所云,只是赶水之三岔,去三溪镇远甚。据形势庄指自坡头河来者为东溪,自松坎来者为僰溪,自蒲渡河来者

为葛溪,方于“三溪”为合。

赤水

赤水,出云南镇雄州西北山,东流,折而东北,经州北境,曰绵阳河。有阿朗河及北来一水自西北来会。折东南流,经四川永宁县南境百五十里,入毕节县界,名赤水。有小河西南自毕节县北境,合孙家河、板桥河诸水东北流来会。又东北流六七十里,至马蹄滩,六十里,至鱼塘,一水自毕节经龙场营,又一水由辫子关经清水塘合,西南来注之。又西北折而东,至蜡坡渡,一水由黔西平定里入仁怀之九仓坝、流五十里来注之。又东,至鄢家渡入仁怀县界黎民镇北。[有]又西十五里,为五岔河。又十五里,过大沙坝,又十里,过官庄坝,又十里,为罗村河,入赤水。

又西六十里,至青龙滩,溱溪水自西北来会。又西,有沙坝河来注之。

沙坝河,源出仁怀县西北风崖龙井,南流,为井坝河。至穿孔,伏流约二十里,出,又西十里,过三石扇湾,至于溪。一水源自遵、仁界上,南流来会。流十里,过鱼孔,又十里,过永安寺,又十里,至吴马口,又十里,为赵渡河。又十里,过天生桥,又十里,复伏山穴约二十里,出,为沙坝河。又十五里,入赤水。

又西,入仁怀厅界,经土城,至猿猴滩。又经老仁怀镇过厅城,至三江嘴合鳛水。

鳛水

鳛水,一源出綦江界内,一源出仁怀县北四百里之九倒拐,至黄金塘合流。西南经安家坝,牛栏沟水来注之。

牛栏沟水,源自仁怀、江津界上,西流约六十里,注鳛水。

又,至三岔,有小赤水自西南、大水河自东北流来注之。

沙填河南合三水北流来会。又东北,至新滩,有澶水南注之。

澶水,一名盐井河,源出仁怀县西十里楠木坝龙井,西流,绕县治过,十五里,过鸭石箐,又十里,至号儿口,又二十里,至柳村口,又二十里,为楠木塘。又二十里,为蚂蟥沟。又十里,过新桥,又十里,至两又河。一水源出仁怀县南三十里绩麻山半龙井,西流十崖,为鱼孔,又十里,为水碓河,又五里,伏流山穴约三十里,至斑鸠崖出,又十里,会盐井河。又三十五里,过糯米洞,又十里,至龙塘入赤水。

又经县西二十里,至益镇。即茅台村。正北流六十里,至二合树,有金溪河来注之。

金溪河,源出仁怀县西磨塘龙井,西流十虽,至大塘菁,十里,为冷溪沟。受龙潭水,又十里,为扒竹沟。又十五里,为金溪河。又西南十里,为白鱼塘。又十里,至麻塘口,又十里,至二合树,入赤水。

又西五里,至罗村,有五岔河来注之。

五岔河,出仁怀县西小浸沟龙井,西流十余里,过赵桶坝,会出羊坝龙塘流二十余里一水。又十五里,至潘家洞,会出打拄崖龙井流二十余里一水。

小赤水,源出仁怀县、合江县境上,西南流约百里,入鳛水。

大水河,源出仁怀县北界之陈村,东北流约六十里,入鳛水。

又,至狮子口,有柏栗坝水来注之。

柏栗坝水,源自仁怀、合江界上,西流约五十里,入鳛水。

又至木猫溪,有吼滩河来注之。至大黑水,有岔口坝河来往之。

吼滩河,源出吼滩,西南流六十里,入鳛水。

岔口坝河,源自仁怀县、厅界上,受包贡溪水,东北流约六十里,

入鳛水。

又西南,经长滩箐,过石堡寺,至鱼湾,有天鹅池水来注之。

天鹅池水,源自仁怀县、厅界上,北流,经大、小粟溪,过窗子

坝,约八十里,入鳛水。

又折西至官渡塘,经缠溪石笋,至高洞,名鳛水。又西,经长沙嘴,有小溪来注之。

小溪,出仁怀县、厅界上,北流,经红崖坝、杨司崖,约七十里,入鳛水。

又西,水梨溪来注之。

水梨溪,出仁怀县,合江县界上大槽岭,南流,经龙洞独木桥, 约五十里,入鳛水。中有瀑布,高四五十丈,为仁北大观。

又西,至石鹿溪,入合江县境,有石鹿溪来注之。

石鹿溪,源出仁怀县,厅界上,北流约五十里,入鳛水。

又西四十里,至三江嘴,与赤水合。又三里,经马街子,绕合江县南关转东,入大江。

《前汉·地理志》犍为郡“南广”下汾关山,符黑水所出,北至僰道入江。又有大涉水,北至符入江,过郡三,行八百四十里。

《水经·江水篇》“又东,过符县北邪东南,鳛部水从符关东北注之”注:符县治,安乐水会。水源南通宁州平夷郡鄨县,北径安乐县之东,又径符县北入江。其“鳛部之水”,所来闻矣。或是水之殊目,非所究也。

又《江水篇》“东南过僰道县北”条注:江水又与符黑水合。水 出宁州南广郡南广县,导源汾关山,北流,有大涉水注之。水出南广县,北流,注符黑水。又北径僰道入江,谓之南广口。

《太平寰宇记》:安乐溪水从牂柯生僚界来,八十里,合汶江。

《四川旧通志》;安乐溪在合江县西南,自仁怀县流入,即古大涉水。

《四川通志·山川门》“合江县”下;安乐溪在县东,一名小江,即古大涉水,亦曰鳛部水,自仁怀县流入。下流五十里,至县城东北隅合大江。又“永宁县”下:赤水在县东一百八十里,源出贵州镇雄州界水脑洞,流经赤水卫,又东北合永宁河。明初,郭英等出永宁,败贼于赤水河,即此。

吴培《赤水考》:赤水,一名斋郎水。(见《通志》)图内源出贵州仁怀界蒿枝里楚米坡,经小溪里之溪,入泸州合江境,会蜀江。古有苗斋郎曾居此,因名。《旧志》:赤水河在叙永东二百里,源出贵州赤水卫,下通符阳大江。《水经》:“江水过符县,鳛部水注之”郦注:符县,治安乐水会,水源出鄨县,经符县北入江。其“鳛部水”或是水之殊目。《寰宇记》;安乐溪从牂柯生僚界来合汶江。《旧通志》。安乐溪即古大涉水。《水经注》“大涉水”注:符黑水经僰道入江,谓之南广口。《通志》;南广水在今庆符县北一百三十里,源出鸟蒙山箐,经筠连、高县流入。又北流十五里,经县西门外,又东北流一百三十里,经宜宾县南广洞入江。按符县,今之合江,汉为符县,萧齐时为安乐县。南广,今之庆符、筠连、高、珙等县。僰道,今之宜宾、屏山等县。合《通志》、《水经注》,则大涉水乃南广水,非安乐溪,《旧通志》误也。合《水经注》 、《寰宇记》,则鳛部水乃今之安乐溪,考其源流,俱与赤水合。或因地异名,在合江为安乐溪,在叙永为赤水,则今之赤水即古之鳛部,未可知。顾自道元时,已谓非所能究,况历千数百年,又何从臆度哉?姑备录,以质之博古君子。

按:符黑水,大涉水,在《汉·志》判然二流,入江则一在僰道,一在符,显为别白。自郦氏注《水经》,始牵混大涉水入符黑水。后之考赤水者,于此处不敢与郦氏相违,而不知其实与《汉·志》戾也。今考汉南广境内之水,符黑水流至庆符县入江,其流甚短,故《班志》不著里数。惟赤水出镇雄,经永宁、毕节,仁怀,至合江入江,首尾将千里,在《汉.(志)》为“出犍为,经牂柯,复入犍为”。《汉·志》言“大涉过郡三,行八百余里”,舍此水别无足当者,则大涉水为今之赤水无疑。其鳛部水,安乐水,即今之高洞河。今此河自高洞以下,土人皆名鳛水。此水产鳛鱼,为他水所无,故于古地名鳛部;其水即名鳛部水。大涉水、鳛部水合流数里即入江,其上流皆是巨津,无可轩轾。《水经》以高洞河为主,故在符注江者,只称鳛部水,不及大涉。《汉书》则以赤水为主,故只言大涉水至符入江,又不及鳛部。后世言水道者,无一知有高洞河。今以俗称证之,古名钦固。水道确然易见矣。至吴培称斋郎水为赤水上源,其说大误。斋郎水即溱溪,乃流注赤水者,非源也。其符黑水易与大涉水混。《珙县旧志》载符黑水辨,源委甚核,并附于后,以备参稽。《符黑水辨》:符黑水在县南一百四十里,其出汾关山者,经流也。其支流,自罗星渡上水车坝内数洞中涌出。按其地势,源似出于镇雄东一支,自镇雄威信靖远司山中发源,西流,合黄水,由两河口入珙县。至张汉坝,沿岸皆石洞,伏流,至水车坝出,合而北流七八里,至罗星渡,会汾关山之经流,遂成巨川。北流,至上罗,又北,至平察,合德迈河,西北至高县,更名复宁河,北会宋江,经庆符,至南广口八江。滩石险峻,不通舟楫。明代征九丝蛮,始开凿运粮,南广口石上大书“转漕建武”是也。今滇铜蜀盐亦由此运。孝《汉·志》,南广符黑水北至僰道入江。《水经注》云:江水自武阳东南径僰道县北,若水、淹水舍从西来注之。又东,与符黑水合,入江处谓之南广口。所谓若水、淹水合从西来注者,即金沙江,谓之正黑水,《禹贡》

“华阳黑水惟粱州”是也。其从南广入江者,谓之符黑水,唐时改为皂水。皂,亦黑也。《汉·志》称南广县汾关山,符黑水所出。今询汾关山在川、滇接壤之永宁,而此地旧属于汉之南广县,无可疑也。

《水道提纲》;赤水河,西南自镇雄土府东北合诸水,经合江城 东而北注江。此水曲折行,受数小水,几及千里。

溱溪水

溱溪,源出桐梓县北六十里长槽坡象鼻子,南流,由板厂沟合官堰,打秋坝、袁家沟诸小水,至石桥,合小水沟,经羊哀洞,石溪沟,沿流合龙洞河、鸦雀湾、马村、风崖、上坝、庄子头、鱼子孔诸水,流五十里,至官塘,经桐梓县治东南,又十里,至县城南门外,有黑石溪来入之。

黑石溪,源出桐梓县西三十里戴河沟,流入三门洞,至水驴坝 出,东南流,为青龙溪。又南流,至城南,入溱溪。

又南五里,为官渡河,有洋江河来入之。

洋江河,源出桐梓县东四十里龙塘坝,经石板塘、龙会场、天 桥、冷水坪,西南流入溱溪。

又西十里,至贺家湾,有南溪水来入之。

南溪,源出桐梓县南二十五里娄山半箐,经南溪口、红花园、马鞍 山,东北流二十里,入溱溪。

又西经蔡家坝、方家洞十里许,入葫芦洞。出,经马江坝,为水坎河。经国公桥,至浊水三潭,有狼渡河、源出桐梓县西南楠木厂、流经钓鱼台来入之。又西南六十里,至鸭塘,有虎跳河来八之。又西南,至大塘口,有马路河来入之。

马路河,一名又水,源出遵义县西八十里黑脚崖龙洞,东流十里,为带潮水。又十里,至两河口,一水自头道河龙洞出、南流十里过焚井坝、又流十里来会。合流十里,为大龙塘。又十里,过包纸坎,又十里,过袁家楼,又十里,为三合塘。又二十里,过杨院村,又十五里,过观音寺,又五里,为石窖塘。又十里,过庙杠,又十里,过落炉,又十里,西北入溱溪。

又西南五里,过龙崖寺,又五里,过赵桶村,又十里,为牛渡滩。又十里,至辕门观,过天圣寺,入仁怀县界。东南十里,过火焰龙,又十五里,过下马殿,又十五里,为五老滩。又二十里,为皂角滩。又十五里,为米粮渡。又十五里,过铁索桥,又十五里,至两河口,入赤水。

《元和郡县志》,溱州,以南有溱溪水为名。

《贵州通志》;溱溪,在桐梓城东一里。斋郎水,在城西六十里。 古有苗名斋郎者居此,鼓名。流出县东楚米坡,至米粮渡,会赤水河,入大江。

《水道提纲》:斋郎河,东自桐梓县东北山水、合龙崖山水,西流,经县城南,西流百七十里,又北合一水,西南流,会赤水河。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