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二百三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九年。甲子。十二月。甲辰朔。兵部尚书彭维新等奏、臣等奉旨、磨勘湖北举人覆试卷内。杨曰坰、周云龙、二名。文理蒙疵。照议罚停会试二科。其主考、同考、及录送之该学政。应一并察议。得旨、依议。覆考之事。原交巡抚会同学政办理者。况晏斯盛、尚系知文之人。而此次并未实心考核。其所奏亦属含糊了事。晏斯盛亦著交部察议。

○大学士鄂尔泰等议覆、福建道御史范廷楷奏、会计钱粮出入。于各省奏销到齐之时。汇总开造清册。将一岁部库支放俸饷等项数目。一体列入。注明从前岁入岁出若干。现今岁入岁出若干。其开除项下。注明某年某款。此多彼寡各缘由进呈等语。查每年各省官兵俸饷。应支应扣等项。按数奏销。尚不至参差。惟一切杂项。支给报销等款。即一省中、亦前后互异。彼此不一。今于每年奏销后。通盘核算一次。在部司人员。固得详慎出入。而外省亦有实数可稽。于钱粮有益。请自明年为始。汇总奏闻。从之。

○礼部奏、请定各省府州县童试之额。以入学名数为差。每入学一名。准州县取六十名。府取三十名。大小中学各照名数定额。其从州县学、拨入府学者。亦应查照拨入之多寡。照数增取。得旨、此奏是。依议。

○河南道御史彭肇洙奏、各省关系民生风俗。重大之事。虽经题结。仍宜年终汇奏一次。如户部、则曰计今岁某省旱。某省涝。某省旱涝不为灾。某省丰。某省歉。某省丰歉居半。如刑部、则曰计今岁某省强盗案件若干。奸淫案件若干。盐枭案件若干。谋故杀案件若干。斗杀案件若干。干犯名义案件若干。于封印日、简明汇奏。总计天下水旱丰歉奸诈盗伪之数。岁岁考之。则各督抚平日留心地方。教养斯民。有无成效之处。可见一斑。褒奖切责。功罪不至相掩。得旨、著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赈贷广西永宁州、被水灾民。并除水冲田六十二亩八分额赋。

○乙巳。谕、据鄂弥达、晏斯盛、奏称、湖北有待拨直隶米二十万石。现在存贮。今年直隶已获丰收。无须接济。楚北年谷全登。亦无需用之处。惟浙江先后被水。恐来岁青黄不接之际。米价易腾。应请将湖北现贮之米。酌拨十万石。运赴浙省。以备赈粜之需。所粜之银。归还楚省。买补仓储。此外存贮米石。如不需用。即于来春粜抵仓储等语。鄂弥达等所奏是。著照所请办理。该部即遵谕行。

○刑部议覆、署福建按察使王廷诤奏称、乾隆八年定例。私造铅钱。照私铸铜钱原律。为首及匠人拟绞监候。为从及知情买使者各减一等。但私铸铅钱。多寡不同。其纠党广铸。至百十余千。勾通贩卖者。固应照例问拟。其愚民贫无聊赖。仅以铁瓢镕化些须铅觔。造钱数千文。及三五百文者。概拟缳首。似觉情轻法重。请量予末减。查绞犯减等。罪止拟流。恐私造铅钱之奸民。恃例禁稍宽。骩法渔利。势无底止。私铸定例内、原有分别法无可贷、情有可原之文。其法无可贷者。照例立决。情有可原者。请旨发遣。如果镕铅造钱、不及十千者。即照情有可原之例。于疏内声明请旨。无庸另立科条。其为从及知情行使者。依次递减。从之。

○丙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蠲缓山西文水、陵川、二县。被水灾民。本年额赋。

○大学士鄂尔泰等会议、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刘于义等奏称、奉旨查办直隶水利事宜。履勘各属。旧有淀泊河渠。与拟开泉渠河道。并堤埝涵洞桥闸等项。悉与司道守令。暨地方老民。熟筹确访。审水性之强弱。地势之顺逆。民心之好恶。权以利害之轻重。定措施之次第、将现在应办各工。酌定规条。一、宛平、良乡、涿州、各河沟诸水。俱会入牤牛。归于拒马。为受水之地。但河身浅狭淤阻。往往沥水不能导送。以致漫溢。应将良乡上游。宛平、房山、境内各河沟。照旧例用民力疏通。归入广阳、茨尾、二河。其宛平之北冈洼、赵新店、及房、良、二邑之顺水河。沟雅河、良邑之黄屯河、广阳、茨尾、二河、并良、涿、之牤牛正支河、均应挑浚。又通济桥、桥孔低矮。有碍水道。应将旧桥拆造起高。赵新店之南。地势洼下。应建桥叠道。以通往来。一、新城、雄县、境内之白沟河。为拒马下流。众水归宿。雄县、新城、地势洼下。夏秋涨不能分减。应将十里铺支河一道。又十三里支河一道。开挖宽深。旧有之卢僧河。一并开通。分减白沟涨汛。十九垡支河。五里之下。冯家营起、直南开河一道。接入卢僧河。并以挑河之土。两岸坚筑子埝。自十里铺起、至新桥窰。亦筑子埝一道。又新城南关等处。应叠道建桥。雄县王克桥、西槐、二支河、应开挖宽深。一、赵北口淀、为西南诸水汇归之地。内有支河。以为疏消水道。由直沽入海。其塌河、为潴蓄北运河、洩水之要区。由陈家口贾家沽入海。应于张青口北、另开支河一道分洩。又玉带河之支流。为中亭河、张家嘴河、应开展。西河之六郎堤、应帮筑高厚。台山河、赵家房河、之木桥、应改建活板通舟。一、东淀河道。为陵糈漕艘往来经由。河身迂曲。易于淤狭。查有胜芳旧河一道。东北直注。形势径捷。土人名为照直河。应开通。再杨家河、自庄西至下河头。应展宽挑深。庄东北至中河头。应裁湾取直。一、子牙河上游。为滹沱河。发源山西之泰戏山。经直隶衡水县。会滏阳河。北注大成县王家口。每年清浑并涨。迤南数十百村庄。悉遭渰浸。及汛退泥停。散漫淤垫。应于王家口北庄儿头起。堵截子牙河下流。另于陈家泊、展开河身一道。改溜东行。使清浑永不相混。一、正定府属之井陉、平山、二县民人。于各村庄河滩。营治稻田。均应修理。请借给井陉县民人。工本银三千七百七十二两零。平山县民人。工本银五千五十九两零。按照十年完缴。俟成后照例升科。又正定府属、并定州八州县。通计营成稻田。共六百六十余顷。接连地面。尚可开拓。应将已经营成之田。查丈清楚。造报户部。以上应办各工。约估需银四十七万三千四百余两。请将直赈项内、拨银五十万两。豫为料理。春融次第兴工。均应如所请。得旨、依议速行。

○丁未。命右卫副都统、调任江宁副都统准提保、留京候旨。

○吏部议奏、酌定旗员终养之例。查旗员补用外任。如陵寝、及东三省官员。笔帖式、各省驻防将军城守尉、督抚随印笔帖式等、告养者。仍照旧例办理外。其满洲、蒙古、现任布按道府同知通判州县。及满洲、蒙古、理事同知通判等官。如遇祖父母父母年老、例得终养者。准呈报上司。出考题奏。臣部咨查该旗。具结报部。令回京、各该处带领引见请旨。至汉军外任官员。从前告养者。俱照汉例办理。查汉军、与满洲、蒙古、均旗人。旗部皆可补用。嗣后汉军外、任官告养者。亦照此例。此等人员。引见时、除奉旨以旗员补用者。听旗办理。奉旨指明以何部何官即用者。照例补用外。如奉旨以部员改补者。应按品级改补。如布按大员。应补京堂。照例与应升人员。开列具题。道府应以各部郎中员外补用。理事同知通判、及汉缺同知、应以主事补用。知州与汉缺通判、应以七品小京官补用。知县一项。满洲、蒙古、知县。由应用小京官之进士举人选用者。应仍以科甲小京官改补。汉军知县、应补只太常寺博士一缺。未免壅滞。至汉缺七品京官。俱系知县应升品级。不甚相对。查汉军七品笔帖式。例得升用知县。应将现任汉军知县告养者。以各部院衙门、汉军七品笔帖式改补。以上改补京缺各员。俱无班可归。应酌定班次铨选。其应改补小京官以上人员。俱于双月升选五缺之后用一人。其汉军知县、应改补笔帖式者。入于各本旗应用笔帖式内。无论是否积缺。五缺后用一人。至现任京职应升外任各员。如老亲在堂。二三年即届终养之期。自揣难以久任。情愿终养。亦准具呈转奏。若届轮班应选时。始行具呈。不无趋避。臣部酌量各项应升应选外任之员。于将届应用前。每项按人数多寡。截取数员。咨查该旗。令于该旗呈明。取结咨部转奏。停其补用外缺。仍在现任京职上行走。再候选各员。满洲、蒙古、汉军、候选外任者。祗有进士举人出身之笔帖式。并闲散进士举人。应选知县一项。满洲、蒙古、系现任之员。仍令现任上行走。系闲散科甲。以应用科甲小京官、照科分名次补用。汉军闲散进士举人。在京无应用之缺。应照现任知县告养之例。以七品笔帖式补用。此等人员。亦于将届选用前。每项截取数员。咨查该旗。如有亲老愿请终养者。呈明该旗。照例保结报部。注册停其选外。此等外任改补。及候选改补。与现任停升选外缺各员。如养亲之际。遇在京升缺。仍准与京员较俸升转。查养亲无一定年限。至应补外缺之时。不无衰老。应令各该堂官、于各该员起复时。查明该员、年力并无衰老。咨报臣部。仍以应得外缺补用。如年力衰老。停其补外。仍在京职上行走。再此等人员。在京养亲之际。未经升任者。如系外任改补京缺之员。遇应得之缺。照丁忧起复例补用。如系在京现任、及候选改补京职之员。归于本班、遇应得之缺。先尽选用。如养亲之际。已经升任者。照伊现任京缺品级应用之外缺。不论双单月升补。选用五缺后、用一人。以上各员。如有应拣选引见者。亦照例与记名人员。一同带领引见。至以旗员补用人员。养亲事毕。亦令该旗都统。将该员年力曾否衰迈之处。查明咨部。照部院文职之例。分别办理。再查州县佐贰以及杂职。汉军人员、亦例得选用。但佐贰杂职。俱系微末之员。在京无可改补。无论现任及候补候选。如有告养者。俱无庸题奏。移咨臣部。转咨该旗。遇应挑补差使之处。准其挑补。俟养亲事毕。仍以各应得外缺。归于本班先尽选用。至汉军捐纳各项人员。原系指缺捐用外任之员。与进士举人应选知县、尚得改补者不同。如因亲老告养。不便概以京缺改补。养亲事毕。仍归原班选用。再服满候补、开复赴补、并由现任降补各员。俱曾经得缺之人。与未经得缺者不同。如尚有老亲愿终养者。即令该员于起文赴补时。呈明该旗。保结报部。停其补外。令各该处、照现任外官终养之例。将该员带领引见请旨。如蒙恩以京缺补用。亦照品级、以京缺补用。至一应升转、与养亲事毕补用外缺之处。俱照现任外缺改补人员之例办理。此等人员。如咨查时、不豫行呈明。及赴任二三年内、复请终养者。概不准行。倘假捏事故。浮开年岁。借端规避。一经发觉。将该员、及出结各官。照例议处。从之。

○礼部先期题请、乾隆九年玉牒告成。择于十二月十二日午时进呈。是日、设卤簿大驾于太和殿前。王公满汉文武大臣官员。朝服齐集。宗人府官、于玉牒馆、捧玉牒安彩亭内。总裁王大臣、及纂修各官。朝服行礼后、随行。导以黄盖御仗。由大清门进天安门。其齐集之王公文武大臣官员、分翼跪迎。彩亭至太和殿丹墀。纂修各官、捧玉牒进中和殿。陈黄案上。总裁王大臣、及纂修各官行礼。上礼服、御中和殿。恭览玉牒。御太和殿升座。乐作。总裁王大臣、及纂修各官行礼。上还宫。总裁王大臣、率纂修各官、捧玉牒至乾清门。交内监捧进。礼部官、陈彩亭于乾清门前。俟玉牒由内捧出。接安彩亭内。由太和门、协和门、东华门、出送至皇史宬尊藏。得旨、是。朕遵照典礼。于中和殿恭览玉牒。不必升太和殿。余依议。

○蠲缓浙江仁和、钱塘、海宁、富阳、余杭、新城、于潜、昌化、安吉、乌程、归安、长兴、德清、武康、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兰溪、西安、龙游、常山、开化、建德、淳安、遂安、桐庐、分水、等三十州县。及严州所、被旱被水灾民。新旧额徵。

○以故镇国将军敬顺子恒昌、照例承袭辅国将军。

○戊申。上御乾清门听政。

○诣皇太后宫问安。

○幸瀛台。

○赈贷浙江仁和、钱塘、海宁、富阳、余杭、新城、于潜、昌化、安吉、归安、乌程、长兴、德清、武康、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兰溪、西安、龙游、常山、开化、建德、淳安、遂安、桐庐、分水、等三十州县。杭州前右二卫。湖州、衢州、严州、等所。仁和、钱清、曹娥、金山、石堰、等场。水旱灾民屯灶。并缓徵勘不成灾之金华、汤溪、二县。及鸣鹤、下砂头二三场。新旧额徵。

○旌表守正捐躯之山西定襄县民皇甫三小子妻梁氏。

○己酉。孝惠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东陵。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旌表守正捐躯之安徽阜阳县民刘世安妻杨氏。

○庚戌。命国子监祭酒崔纪、提督江苏学政。翰林院侍讲观保、提督安徽学政。太仆寺少卿陈其凝、提督浙江学政。

○命吏部侍郎宗室德沛、兼管国子监祭酒事务。

○辛亥。上诣大高殿行礼。

○奉皇太后幸悦心殿进膳。

○命翰林院检讨吴嗣爵、提督福建学政、左春坊左中允于敏中、提督山东学政。翰林院侍读宋邦绥、提督湖北学政。翰林院编修官献瑶、提督广西学政。翰林院编修汪士锽、提督河南学政。

○兵部议覆、湖南巡抚蒋溥奏称、武闱乡试、有年力就衰者。不准列合式之内。毋使再入三场。以杜枪代之弊。应如所请。通行各省。年届六十之武生。即不准入场应试。从之。

○赈恤四川成都、华阳、金堂、新都、郫县、汉州、崇庆、崇宁、简州、温江、新津、新繁、彭县、什邡、双流、灌县、绵州、罗江、德阳、眉州、彭山、青神、邛州、乐山、资州、资阳、仁寿、内江、遂宁、蓬溪、等三十州县。被水灾民。

○旌表守正捐躯之浙江建德县。民余九伦媳张氏。

○壬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先是、安西提督永常奏称、准噶尔遣宰桑哈柳等、请安进贡。携带货物。恳请贸易。得旨、军机大臣议奏。寻议、哈柳违议带货。自应不准贸易。但乾隆七年、吹纳木喀来京。带有货物。再四哀恳。已准售卖。此次应仍准交易。今该提督、一面护送夷使来京。一面令其运货往肃州出售。至是、谕军机大臣等曰。据永常奏称、夷使哈柳禀称、此次带来驼马。系随路更换。并非货卖。祗求将牛羊留下售卖。即是恩典。情辞极为恭顺。其所带牛羊、并乏弱马匹。已留于哈密。如蒙恩准其赴肃贸易。请照吹纳木喀之例。派官兵照料前往等语。从前进贡夷使。随带货物。亦曾加恩准其贸易。此次哈柳所有牛羊等物。著准其所请、在肃交易。尔等可寄信与庆复、黄廷桂、令其派委干员。照例办理。并传与永常知之。

○甲寅。谕、各省督抚提督所保。能胜总兵之副将。朕俱降旨令送部引见。但此等保举之副将。一省中或有数员。若一时送部。则营伍办事。未免乏人。著各该督抚提等、斟酌先后。陆续送部引见。

○乙卯。上御中和殿。恭览新修玉牒。

○丙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据川陕总督庆复奏称、兴汉镇总兵任怀德、年逾六旬。气血渐衰。现在患病。难以供职。恳请休致回籍调理等语。任怀德、著准其休致回籍调理。其兴汉镇总兵员缺、著改光宗补授。

○又谕、从前甘省摆羊戎等处、建筑城堡兴工之时。于镇海、巴暖、等营派兵赴工巡防。借给过各兵口粮盐菜银二千四百六十余两。例应追扣还项。朕念兵丁离汛旅食。原与在营不同。且事历事载。多有事故开除之人。难于逐一抵偿。此项借给银两。著加恩免其追扣。以示优恤。该部即遵谕行。

○刑部议覆、协理山东道御史胡蛟龄奏称、各省散给狱囚衣粮。有名无实。请敕下督抚、严饬所属。留心查核。毋使吏役人等、侵蚀中饱。至有病监犯。务令刻速医治。分别取保散禁。如有病故、捏供率报详结者。即行指参。应如所奏通行。从之。

○丁巳。命协办大学士事务吏部尚书刘于义、在紫禁城内骑马。

○户部议覆、山西巡抚阿里衮疏称、会同绥远城建威将军补熙酌议。绥远城驻防官兵。应领月饷。以谷搭放。自行碾食。于本地情形。有益无弊。应如所议。准以谷搭放。每年于九月开徵后、将十一、十二、并正、二、共四个月兵米。于额交米内。尽收尽放。不敷、仍于仓贮旧米内支给。其三月、至十月、共八个月。应放兵米。以谷二米八搭放。其谷在归化城仓贮军需谷内动用。俟秋收照数买还归款。所有绥远城现存旧米。如遇可粜之时。即令出易。以免霉变。并令嗣后米谷兼买。米于本年支放。谷备贮、遇米价腾贵之年。即以二谷一米搭放。兵丁自行碾食。从之。

○直隶总督高斌奏、各省府州县试、儒童名数。旧例限以二倍一倍。后复改为不必限数。照常考送。奉行已久。近日礼部因科举定额。并请定童试名数。固属慎始进、严冒滥之意。顾臣再四思维。据平日见闻。实有难行之处。盖儒童小试。与生监科举有别。今定以入学一名。州县取六十名。府取三十名。如大县入学二十五名。则州县应取一千五百名。府取半之。在北五省。尚恐不及此额。仍无可为去取。南省如福建、江西、江南、浙江、则一州县儒童。常至盈万。少亦数千。照应取名额。则得应学政试者。才十之一二。不能与试者。且十之八九。窃念士为四民之一。通天下计之。何止百万。其粗识文义者。惟恃村师童塾。为养生之资。乃不得一与童试。为宗族乡党所讥笑。求为村师童塾而不可得。且积习相沿。骤更严例。恐考试之期。众情遏抑。势必诉告纷呶。而守令奉行不齐。未必能一例妥办。必致滋生事端。福建海疆。尤属嚣凌。即使钤伏一时。终难相安久远。如谓人数过多。代倩传递之弊。皆从此生。查学政录取。必经覆试乃定。倘文理字迹。稍涉疑似。即可严摈。非若乡会试之糊名易书。骤难稽察也。臣窃以为儒童不限名数。于取士之法。未见其有弊。即使学术荒陋者。托名赴试。而其人既别无可执之业。则应宽以自存之地。康熙年间、改去旧例。不限名数。必有深意。与其事难通而滋扰。不若仍照通行之例为便。谨密摺陈奏。伏乞圣训。得旨、待朕酌量降旨。

○豁免无力完缴追赔军需之原任陕西华州知州王德地等十四案、共银一万一千八十八两有奇。粟米一十八石有奇。炒面三千三百斤有奇。马二匹。

○戊午。谕、向来州县考取童生。送学政衙门考试。例有定额。后因儒童日益众多。于康熙三十九年定例。不必限定额数。遵行在案。今年礼部奏请、照每学入学额数。限定录送之多寡。以杜冒滥。朕已降旨允行。今思各处赴试童生。多寡不等。若限以录送数目。恐有浮多于额外、而摈弃不取者。即有不足于额中、而强取充数者。未必俱能允当况该府州县、录送学政衙门。其去取全在学政。并无关于入泮之数。应稍宽其途以鼓舞之。亦广育人材之道。嗣后仍照旧例。不必限定考送之额。但将文理不通者。摈弃不录。可即传谕该部、将此旨通行各省知之。

○左副都御史范璨奏、户部议覆河南按察使王丕烈条陈内称、青黄不接时。米价昂贵。地方有司、自应谆劝盖藏充裕之家。令酌留食用外。陆续粜卖。原不必绳之以法。如有积米数多。闭籴妨民者。酌量情形。勒令出粜。可谓适中而无偏重之弊矣。然臣以为尚有当参末议者。查原奏有云。贫民不能向买。势必归于富有之商贩。斯言正当理会。如其为本地之商。诚如原奏所言、一困于富户闭籴。再困于商贩居奇。如其为外来之商。或数百里数千里之遥。与本地全无涉。窃虑富家平日。必有亲熟牙行。既不许闭籴。群趋便捷。滨水州县。舟楫可通。朝呼夕至。搬运一空。夫向日所患民之贫者。无担石之储。空虚犹居半也。逮富者一无留余。此日之空虚。乃真空虚也。然问之富户。富户曰功令宜遵。问之商贩。商贩曰遏籴有禁。有司亦无可如何。国家虽设常平仓。安得有如许谷米。为之补苴。臣愚以为民间患其浪费。而喜其积蓄。诚以天时难测。尝有二麦将获。而水汛骤发。秋谷将登。而蝗雹告祲者。设当其时。非富民之尚有盖藏是赖、而谁赖乎。臣屡任在外。如逢雨旸时若。收成可保。无不开仓发囷。市集山堆海积。惟恐米价渐减。争先出粜。则乐岁毋容劝也。惟是俭岁歉收。青黄不接之候。市价腾踊。待哺嗷嗷。斯时急宜密劝富户。惇睦乡里。如数百石之家。令自行零星出粜。倘盈千累万之户。令其附近村落。分设粜局。亲自经理。务使本地买食穷民。均沾实惠。如此办理。庶不为商贩远运一空。且既系俭岁。民食艰窘。尤当谕以任恤之谊。其不愿减价者。不必强之。如有乐于行善者。州县官、核其所粜若干。所减若干。量为嘉奖。或赉花红。或给扁额。行善者多。或统作一碑志。以为乡党劝。富民益加鼓舞。贫民大有裨益。臣在安省。曾试行之。颇得其济。有每石减五分者。有减一钱者。甚有买米来家。仍照原价出粜者。此即使民相养。非全仰给于公家之大义也。然臣所谓劝谕富户、而必用密者。何也。盖有余之家。众所觊觎。未形之患。法宜豫防。查乾隆七年之冬。八年之春。湖广、江西、江南、等处。抢粮之案。俱未能免。而江西尤甚。一邑中、竟有抢至百案者。彼时犹未彰明较著也。若大张告示。不许久贮。保无奸顽之辈。声言朝廷之惠爱穷黎若此。煽惑良善。纠党成众。或踵门陵辱。或逞殴行凶。或本属小康。而妄称巨户。或稍留食用。而指有余藏。或勾通地方总甲。而私相勒诈。或朋比衙门胥吏。而装点捏呈。其尤甚者。本挟制之有因。肆抢夺之恶习。如是而富民不重累乎。如是而富民尚肯好行其德乎。臣故以为宜密为劝导。不特贫者无挟制之缘。而富者且更有乐善之举。总之地方不可一日无积贮。无富民、是无积贮也。贫与富皆赤子。弭其衅、乃以调其平。今使闾阎各自零星粜济。则富有之惠人者良多。官民实以情谊感孚。则恻怛之动人者最速矣。得旨、这所奏是。该部密议速奏。寻议、该左副都御史范璨奏请、俭岁歉收。密劝富户自行出粜。既可以杜本地富户之囤积。又可以绝外来商贩之远运。本地积米自多。而日买升合以糊口之贫民。得以均沾实济。洵可补臣等部议所未及。又称、乐于行善之家。量为嘉奖。查士民乐善好施。原有题请议叙之例。而捐输社谷。亦有递加奖励之条。今殷实富户。如有情愿减价平粜。以济贫民。数在千石以上者。应如所奏。酌加旌奖。至称恐有奸顽之辈。煽惑抢夺等弊。宜密为劝导。窃思民生日用。原限于丰啬之不齐。富者每有独拥之利。贫者易生觊觎之心。偶遇歉岁艰食。遂致激成抢夺。此皆有司经理未善也。果能先行劝谕。多方开导。令积粟之家。笃念桑梓。出其有余。以平市价。以惠乡党。则恤贫正所以安富。而息事即可以宁人。正所谓弭其衅、乃以调其平也。国家之禁令。必万姓易知易从。今使储粟者敦雍睦之行。鬻食者无挟制之缘。阻饥无虞。而贫富均安。此即使民相生相养之道。可家喻而户晓者。似不必密为劝导也。应仍请敕下各直省督抚、于歉岁先行出示晓谕。使富户知功令之宜遵。违者有在官之禁。从者蒙赏赉之荣。即地方有挟制滋扰等弊。各督抚严饬所属。实力查禁。如不肖有司。乘间作奸。及有勒诈挟制抢夺等事。不能禁抑者。即照例参处。庶于民无累、而于法相安矣。得旨、依议速行。

卷之二百三十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