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一百七十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七年。壬戌。十一月。丙辰朔。谕、戴临从前因其懒惰。朕曾降旨永行停俸。今著赏给原俸。嗣后若仍然懒惰。不思黾勉供职。不但停俸。必将伊从重治罪。

○大学士等奏、陆续恭进明史纲目稿本。谨先纂辑明史前纪。自元至正十五年起。迄二十八年闰七月止。凡二卷。恭呈睿览。臣等愚见。以前纪之作。虽为明祖追叙。以著王业所由。实亦与续纲目并行。以补元纪之缺。事可参观。义须互见。兹于分书事迹。一一详核。行文用追叙体。总称明祖。若其始为大元帅。及自立为吴国公。大书皆从僭号之例。以其时元季玉步未改。天王正朔有归。明虽兴王。何逃名分。盖既别为一书。则体例无嫌小变。而不恕其僭号。则褒辞弥则大公。伏候圣明裁定。再自洪武元年以后。纲目正文。事关胜国遗踪。盛朝殷鉴。凡主德之隆替。国是之善败。物力之衰旺。民风士习之淳漓。纪载并务详明。褒贬尤宜矜重。查现在各分修官稿本。次第就绪。臣等递加点勘。陆续进呈。兹先具洪武元年八月迄十月止。拟定纲目凡三卷。并呈睿览。嗣后每次进呈。拟以十年、或二十年为率。缘臣等虽裁取众长。虚心檃括。而体追笔削。自信良难。惟我皇上远绍经心。夙精史鉴。增损予夺。随宜训示。俾得以次酌改。统归至当。用成完书。垂示无极。又史氏之疎。不惟挂漏。或冗或复。所在有之。故有一事当分见数条者。有数事当并入一条者。有后事当豫为立案者。有前事当从后追叙者。是必统观全书。乃可施以别择。臣等于陆续进呈稿本之外。倘有所见。另摺奏闻。得旨、朕材谢知古。学未通经。当此史笔之公。实恐目光之眩。至明祖前纪体例。诸卿所见。与朕意同。盖大君臣子。名分不可逃于天地间。僭号兴王。予夺严乎辞语内。敢曰继春秋之翼道。于此昭来兹之鉴观。我君臣其共勉之。

○又奏、土默特蒙古。生计艰难。多有典出地亩。应酌筹久远资生之计。从前喀尔吉善、请令民人纳粮。分给蒙古。并将未垦之地。招民耕种。经臣等议令该抚、会同该将军都统、妥议具奏。今该都统吉当阿等会议、以量徵官银。为数无多。不敷散给。转启民人久远侵占之弊。惟当定以年限彻还。使民人不致亏本。而蒙古得复原业。应如所议。按原价定限退还。均匀分给蒙古。自后不许复行典卖。违者按例治罪。再土默特地土。本系恩赏游牧。从前既未均派。任有力者多垦。则侵占既多。无力之人。不得一体立业。今吉当阿等、议以地多之人。酌量拨出。分给穷苦之家。据称官兵喇嘛等。俱各悦服。亦应如所议。令地多者量拨五千顷。将家口众而地亩少、及无地之蒙古等。按口分给。立业耕种。将来年满。彻回再行均分。至未垦草地。原恐其荒弃。是以招民垦辟。今既称土默特两旗蒙古。并各喇嘛沙弼那尔等。牧厂不甚宽裕。且各扎萨克游牧处之民人蒙古。及喀尔喀贸易之马驼牲畜。皆赖此牧放。若将草地陆续招垦。必致侵占牧所。于蒙古未便。仍当禁其耕种。亦应如所请。从之。

○兵部议准、署直隶总督史贻直奏称、天津镇标中军游击。兼管左营。并辖汛务。实属纷繁。其兵马钱粮。军火器械。应将左营夏口守备。彻回管理。所遗夏口河务漕务。令右营派出外委把总一员。并酌留夏口汛马兵五名。驻劄催趱。就近归并右营管辖。其余夏口汛马守兵三十三名。彻回天津差遣。至左营所属盐山、南皮、薛冯、等汛。拨归右营游击管辖。其右营原管之马厂、青县、兴济、三汛。拨归左营四党口守备。就近管辖。仍将各汛改归管辖事宜。造报备核。从之。

○停徵山东济宁、滕县、峄县、金乡、鱼台、邹县、临清、等七州县卫、水灾旧欠钱粮。其本年漕粮。及改徵黑豆。俱缓徵。

○加赈湖北汉川、沔阳、天门、荆门、云梦、江陵、监利、襄阳、枣阳、谷城、宜城、光化、等十二州县、水灾饥民。并酌借耔种。

○丁巳。户部议准、河南巡抚雅尔图奏称、本年起运明岁蓟粮。轮值山东。豫省若必拘泥向例。令东省运往。恐误江南民食。已檄饬粮道、在豫省运通漕粮项下。照应运蓟粮额数运江。并咨东省、将应运蓟粮。改运通仓。甲子年蓟粮。令东省补运。至蓟粮定额。每年四万七千二十余石。今运江四万石。尚存七千二十余石。若另运赴蓟。则款数畸零。且需专员押运。伏思江南赈济。需粮孔多。而古北口一带丰收。添买甚易。谨照原额。于运通粮石内。拨出四万七千二十余石运江。所有不敷陵糈七千二十余石。恳交古北口提臣买补。得旨、依议速行。

○兵部议奏、先经前任漕运总督常安奏称、应禁运丁收养军犯。以免累丁误运。并请敕下外省督抚、各就本省情形。将发配军犯、作何收管养赡之处。奏明请旨等语。臣部移咨有漕之江南、山东、河南、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等省督抚。令各将本省情形奏报。今据陆续覆到。查各省立法。互有同异。均未斟酌尽善。惟乾隆二年七月内。九卿议覆、原任福建巡抚卢焯条奏内称、嗣后收到军流等犯。不分新旧。均派各州县安插。如年逾六十。不能食力。拨入养济院。按名给孤贫口粮。或年未六十。成笃疾者。一体拨给。其挟有微资。习有手艺者。听各自谋生。交地保收管查点。若少壮军犯。实系贫穷。又无手艺者。初到配所。各地方官、就近酌量安插管束。按该犯本身及妻子女。每名每日、照孤贫例给口粮。以一年为止。于各州县仓谷项下支销。一年后、该犯于风土人情渐熟。不难自食其力。再此辈年力强壮。尽可使用。各州县有驿递之处。一切应用人夫。酌拨少壮、并无资财手艺者充当。给应得工食。交夫头管束。该管官仍行查点。无驿地之州县。公用夫役。均令一体充当。日给工价。毋许胥役克扣。如此、则安置得所。就近亦易稽查等语。覆准在案。是军流各犯。若何管束养赡之处。闽省例极周详。现在直隶省、已照此办理。而山东、河南、湖广、江西、江南、浙江、各督抚所议。俱有请照闽省之例之说。应即令仿照画一办理。其所需酌给米粮。有存贮仓谷者。在仓谷项下开销。无存贮仓谷者。在存公项下支给。并于每月朔日、该管官查点一次。则军犯既无失所。运丁亦不致派累。俟命下。移咨各省遵行。从之。

○戊午。御史熊学鹏奏、兵部常有大学士等封寄各省督抚书字。随到随发。仅该司员一登草簿。并不汇数稽查。日久恐滋弊端。请敕下该部、将每月寄书字若干件。某日某件。封发某处。或照常飞递。或昼夜兼行。逐月缮摺进呈。得旨、如所请行。下部知之。

○停徵奉天承德、辽阳、海城、锦县、广宁、等五州县、水灾额赋。

○停徵湖北沔阳、均州、嘉鱼、汉阳、汉川、黄陂、孝感、黄梅、广济、武昌、武左、蕲州、等十二州县卫、水灾额赋。

○赈浙江瑞安、平阳、二县。及温、台、玉环、沿海地方。双穗场荡地。水灾饥民。并借给耔种。其瑞安、平阳、双穗场荡地。田禾损伤。停徵本年地丁场课。及南米本折钱粮。

○加赈湖南湘阴、长沙、益阳、巴陵、华容、武陵、龙阳、沅江、安乡、等九县水灾饥民。

○己未。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广东按察使潘思榘、为浙江布政使。江苏粮道李学裕、为广东按察使。

○庚申。谕、国家设兵。所以卫民。而将弁则又管辖兵丁者也。各宜整饬营伍。操练骑射。修葺器械。精熟技艺。且时时训诫。俾之有勇知方。凛遵法度。一切地方事务。不得越俎干预。斯为能称厥职。乃闽省向来武备废弛。兵丁久染恶习。而武弁又复袒护姑容。遂至肆无忌惮。即如漳浦县杀死知县一案。子龙小刀会内。即有兵丁连结。此则干犯法纪之尤甚者。朕又闻得彼地积习。如会盟结党。逞凶聚殴。并造作匿名揭帖等事。或有兵丁串通。或系兵丁诬捏。凡属百姓之作奸犯科者。多有兵丁在内。至参、游、都、守、等官。并不将如何训练。禁约兵丁之处。禀报该上司。惟将地方琐屑之件。朦混具禀。以为挟制有司之具。无怪乎兵气日骄。目无国宪。重为官民之害也。著该督抚提镇等、严饬各将弁。自今以后。务令约束兵丁。申明条教。俾洗心涤虑。痛改前非。倘再有百姓不法之案。营兵在内指使牵连者。发觉之日。将该管弁员、即行紏参。从重议处。决不宽贷。该部即行文闽省。使众知之。

○太常寺奏、向例大祀圜丘坛。于祭期日出前九刻请驾。今十一月二十六日冬至大祀。前期一日。驾诣斋宫。祭日由斋宫诣坛。或于日出前三刻四刻请驾之处。请旨遵行。并拟于请驾前一刻。恭请神位。皇上由斋宫乘辇。不入更衣幄次。至铺设棕荐处。降辇升坛。祭毕。出昭亨门乘辇。得旨、南郊之日。著于日出前五刻请驾。即于是刻、恭请神位。朕于斋宫仍入更衣幄次。候安奉毕。诣坛行礼。余依议。

○辛酉。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奏、太和殿、皇上升座。所设中和韶乐。祗有笙四。箫二。笛二。殿廷高敞。惟闻钟鼓之声。查明会典所载乐器。笙十六。箫十二。笛十二。较多数倍。虽损益随宜。不必举前代为例。但金革二音。独出众乐之上。余并不扬。应请笙用八。箫用四。笛用四。庶几克谐。歌工二名。亦似太少。请增为四名。并请宫内应用中和韶乐之处。一体添设。其乐器或交与造办处。或交与工部成造。即发与律吕正义馆、校正音律。现今尚未成造之前。内外互相借用添足。得旨、依议。乐器著律吕正义馆成造。

○王大臣等议奏、前议拨满洲兵一千名。往拉林、阿勒楚喀、耕种。所有办理起程。建造房屋、仓廪、垦荒、积谷、设立虚职骁骑校、乡长、管辖。已酌定六款。交钦派之侍郎三和、副都统巴灵阿等、前往办理。今三和、巴灵阿、会同该将军鄂弥达、酌议应办事件。二年内可结。所有移驻之满洲等。俟九年秋季。令其起程。并胪列七条具奏。一、请将此一千满洲。分为左右十六村。就各庄分给地亩。每村凿井四眼。再共建官署二十一间。副都统、住房三十六间。地十二顷。协领、住房十八间。地八顷。满兵住房五千间。即拨白都讷、三姓、二处兵三百名营造。派协领一员。章京九员监修。其匠役工食银、照伊屯地方兵房之例。每间银三两三钱。一、建造之木料。即令派出之白都讷、三姓、兵丁等。于本年十月间。在拉林河源处砍伐。明年河冰融化。即顺流运致。茅草、亦于拉林河口附近处割取。至伐木及建造各员弁。每人月给盐菜银二两。兵丁等日给盐菜银三分。一、给与满洲地亩。前经王大臣议、遣吉林闲散余丁。与驿站壮丁等开垦。吉林等处余丁。多年幼不能耕种。驿站壮丁。各有差使。请派吉林乌拉兵八百名。阿勒楚喀兵二百名。驿站夫五百名开垦。日给口粮盐菜银四分。并择熟悉耕作之吉林官五员。领催三十名。官员月给盐菜银二两。领催日给盐菜银三分。一、垦地兵丁站夫等一千五百名。应采买耕牛一千五百头。额外采买一百头。疲病补给。请自本年十二月初一日买起。至明年正月三十日止。照例每头价银七两。日饲草二捆。料一升。用时加料三升。俱照时价采买。每牛三头为一具。共计五百具。初年可开田一千二百顷。次年仍耕成熟地亩。每具止用牛二头。计剩牛六百头。再派六百人加垦。约得五百顷。俟移驻之满洲到时。每人按所垦地亩匀给。并与耕牛。其余地亩。随力开垦。一、移驻之满洲。既归入阿勒楚喀八旗。每旗补委虚职骁骑校一员。每庄补放七品乡长一员。请给虚职骁骑校地各五顷。乡长地各四顷。过三年后。遇有本旗骁骑校缺出。将虚职骁骑校、与本处领催等。一体补放。虚职骁骑校缺出。于七品乡长内拣放。乡长缺出。于移驻之满洲内拣放。此一千人内。如有情愿当差者。亦过三年后。俟各佐领下披甲人缺出。与彼处闲散幼丁、一体挑取。一、养牛五百具。初年可得谷四五万石。下年耕种熟田。又可得谷八九万石。再六百人加垦。约可得谷二万石。请照吉林乌拉永宁仓例。建仓一百二十六间。一、移驻之满洲。如遇红白事。未免拮据。请动吉林库银一万两。交殷实才能官员。每月生息一分五厘。俟移驻满洲到时。本利并交副都统生息。照吉林等处例赏给。其赏余银。遇年谷丰登。一时不能粜卖。即照时价籴谷贮仓。以备荒歉。均应如所请。从之。

○壬戌。谕、今年畿辅地方。秋成丰稔。米粮饶裕。正当撙节爱养。以备将来之用。朕闻私开烧锅者颇多。盖愚民无知。止贪目前小利。而不计日后之匮乏。著署督史贻直、严饬所属。实力禁止。毋得视为具文。其他省丰收地方。该督抚应一体遵行。

○加赈山东胶州、平度、兰山、郯城、安化、诸城、昌邑、潍县、高密、德州卫、等十州县卫、水灾饥民。并借给耔种。缓徵旧欠钱粮。其本年应徵钱粮。各按被灾分数。分年带徵。

○旌表守正捐躯之山西省阳曲县民宋发富妻刘氏。

○癸亥。赈甘肃狄道州、皋兰县、西宁县、雹灾饥民。并赈狄道州、通渭县、水灾饥民。

○准噶尔部人特霍通、寨音察克、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甲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遣官祭先医之神。

○命邻省敦拯恤。以佐转输。谕、天时有雨旸。地土有高下。而年岁之丰歉因之。以天下之大。疆域之殊。歉于此者或丰于彼。全赖有无相通。缓急共济。在朝廷之采买拨协。固自有变通之权宜。断无有于米谷短少之处。而强人以粜卖者、若有收之地。商贾辐辏。聚集既多。价值自减。则穷黎易于得食。此邻省之相周。与国家赈恤之典。相济为用者也。我皇考与朕。俱曾屡颁遏籴之禁。惟是地方官民、识见未广。偏私未化。虽不敢显行遏籴之事。靡不隐图自便之私。群相禁约。有司又从而偏袒之。遂视邻省为秦越矣。用是再颁谕旨。著各省督抚、各行劝导所属官民。毋执畛域之见。务敦拯恤之情。俾商贩流通。裒多益寡。以救一时之困厄。将来本地或值歉收。又何尝不于邻省是赖。并将此晓谕官民共知之。

○吏部议准、山东巡抚晏斯盛奏称、诸城县南龙湾巡检。已奉文裁并信阳镇巡检兼管。应请换给南信司海口巡检司印信。从之。

○准噶尔部人三都布、卓特巴、托克托木、达赉、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乙丑。大学士等遵旨议奏、和硕庄亲王允禄等奏称、仰蒙圣鉴。以丹陛大乐。本朝虽有乐章。而音节未经考定。全不相符。特命臣等酌量更改。钦定乐章。与音节相比。定期于今岁冬至日举行。但查向来廷臣三跪九叩头时。并于赞叩之后。廷臣首俛而下。则丹陛乐作。九叩毕。则乐止。为时太迫。乐难终阕。伏思礼行乐奏。自必趋进趋退。协其珩璜之节。申其肃敬之心。庶礼与乐相比附。乐与礼相终始。向例惟于叩头时用乐。实属无义可寻。请于赞礼排班声止之后。乐作。赞退之后。廷臣趋至仗末之时。乐止。乐凡五节。以一节为趋进。三节为三跪九叩头。一节为趋退。如有进表宣表礼仪。则于第一节乐阕、廷臣已跪之后。进表宣表毕。乐再作。如此、则行礼迟速。易于与乐相应。应如所请。豫令乐部演习。即于今岁冬至举行。并行文在京各衙门遵照。从之。

○大学士等议奏、办理耗羡一事。曾奉谕旨、命九卿、翰林、科道、及外省各督抚等、直抒所见陈奏。今据陆续覆到。查诸臣所奏。俱称耗羡归公。法制尽善。不可复行更张。众议佥同。其间有一二异议者。皆系不揣事势。不量出入。但执偏见。断难施行之论。伏思耗羡一项。由来已久。弊窦渐生。世宗宪皇帝俯允臣工所请。定火耗归公之例。将州县一切陋习。皆为革除。惟将各该省旧存火耗。提解司库。为各官养廉、及地方公事之用。从此上官无勒索之弊。州县无科派之端。而小民乃无重耗之累。盖以天下之财。为天下之用。于国家毫无所私。诚为法良意美。可以久远遵行。应勿庸轻改旧章。至总督高斌、孙嘉淦等、俱请耗羡通贮藩库。令督抚察核。仍复年终报部之例。查各省动用存公银。款项繁多。若未悉情形。概行饬驳。势必掣肘。若竟听其任意费用。则侵滥之弊。无从剔除。惟送部查核。庶诸弊可厘。应如所请行。得旨、钱粮之有耗羡。盖经国理民。事势之必不能已者。未归公以前。耗羡无定制。有司之贤者。兢兢守法。不敢踰闲。不肖者。视为应得之项。尽入私囊。一遇公事。或强民输纳。或按亩派捐。滥取横徵。无所底止。且州县以上官员。养廉无出。于是收受属员之规礼节礼。以资日用。而上官下属之间。时有交际。州县有所藉口。恣其贪婪。上官瞻徇而不敢过问。甚至以馈遗之多寡。为黜陟之等差。吏治民生。均受其弊。我皇考俯允臣工之请。定耗羡归公之法。就该省旧收火耗之数。归于藩司。酌给大小官员养廉。有余则为地方公事之用。小民止各循其旧有之常。有轻减。无加益也。而办公有资。捐派不行。有司之贤者。固无所用其矫廉。而不肖者亦不能肆其贪取。此爱养黎元。整饬官方之至意。并非为国用计。为此举也。且以本地之出产。供本地之用度。国家并无所利于其间。然通天下计之。耗羡敷用之处。不过二三省。其余不足之处。仍拨正供以补之。此则臣民未必尽知者。此十数年中办理耗羡之梗概也。朕御极以来。颇有言其不便者。朕思古人云。琴瑟不调甚者。则解而更张之。此事若宜变通。何可固执。是以留心体察。并于今年廷试。以此策问诸生。乃诸生奏对。不过敷衍成文。全无当于实事。旋降旨询问九卿翰林科道、并各省督抚等。今据诸臣回奏。大抵皆以为章程一定。官民久已相安。不宜复议更易。众论佥同。其中偶有条陈一二事者。不过旁枝末节。无关于耗羡归公之本务也。朕再四思维。耗羡在下。则州县所入既丰。可以任意挥霍。上司养廉无出。可以收纳馈遗。至于假公以济私。上行而下傚。又不待言矣。则向日朕所闻者。未必不出于愿耗羡之在下、以济其私者之口。传曰、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将若之何。朕日以廉洁训勉臣工。今若轻更现行之例。不且导之使贪。重负我皇考惠民课吏之盛心乎。此事当从众议。仍由旧章。特颁谕旨。俾中外臣民知之。余著照大学士等所议行。

○吏部尚书公讷亲奏、前据两淮盐政准泰、所称两淮盐务道一缺。系于雍正十一年添设。乾隆六年复裁。但添设既已数年。章程已定。旋经裁缺。一切委办诸务。未免稍费周章。虽分隶常镇、淮扬、徐、三道兼辖。而常镇道、遥隔江南。淮扬、徐、二道。兼司河工。伊等既各有专司。盐务并非职掌。呼应不灵。现在淮、扬、海、一带地方场灶。俱系淮扬道所属。其通州地方场灶。亦与该道所属毗连。请将盐务道所有统辖各属缉私火伏。及盐义仓盐场河道各事宜。俱责成淮扬道管理。青山头专营守备。三江营陆路守备。及各营弁兵。并原设巡役二百名。俱听钤束。并于该道敕书内、添设管理盐务事宜。从之。

○户部议准、漕运总督顾琮奏称、各省漕白粮到淮。臣即亲往。督同参、游、大员。逐船签量。及严查受贿勒索诸弊。嗣缘粮艘盛行之际。参、游、不敷委用。每年春初。檄调附近卫备数员来淮。协同签盘。节年循行无误。今给事中陆尹耀奏言、嗣后应檄调附近卫备。兼委同城文员协同漕标营将。秉公签验。互相纠举。分别议处议叙。立法未为不善。第文员与武职。既同住淮城。今若于办漕时。互相纠举。其平居和好者。不无徇私。其意见不合者。难免挟嫌诋诬。似未便定以议处议叙之条。应请嗣后、责令淮安府粮捕通判。并参、游、都、守、及檄调之卫备。分头查验签盘。倘米数稍未得实。即另委臣标中军副将覆签。臣再加核实。如有弊、即行指参。从之。

○工部议准、江西巡抚陈宏谋奏称、南昌、新建、二县。地势低洼。本年七月被水。圩堤冲溢。田禾被淹。亟宜修筑。豫为春耕之计。除些须残缺。工程无多。及工程稍大、而原处尚未被灾者。督令民力修筑外。其工程浩大。灾民难以修筑者。请动充公银。照以工代赈之例。加以夯硪。一律兴修。或须补筑。或须建坝。或须改筑石工。务于农隙修完。得旨、依议速行。

○豁免福建崇安县、荒地未完加徵银一千七百一十七两有奇。未完加徵米一百九十三石有奇。

○准噶尔部人铿泽、图伦、来降。命赏给安插如例。

○丙寅。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军机大臣等、广州将军阿尔赛、现在来京。副都统高文涵、又现丁忧。只有副都统安化一人。著寄谕庆复、于一切事务。留心协同办理。

○丁卯。户部议覆、御史明德奏称、访有殷实奸商。希图重利。在锦州等处私囤粮石。藉边外敖汉、奈曼、土默特、等处蒙古人等。进关贩卖米粮之便。搀载进关。运至临榆县属。沿海有船地方。潜载他处。应令奉天将军府尹、嗣后严饬西锦州副都统所属之锦州、义州、等城。并锦州知府所属之锦县等处。如有此等奸商。即查拏从重治罪。米粮入官变价。如果边外蒙古人等。米粮进关粜卖者。应进何边。令该边门章京。声明呈报西锦州副都统。该副都统详查果确。给与印文为凭。行文沿途各卡官兵。并山海关副都统。查验放行。如无西锦州副都统印文。即属私贩。米粮一体入官。将车户蒙古人等。交该管治罪。其直隶等处。如果遇歉收。奏明应需若干。移咨拨给。应如所请行。至囤积一事。奉天与各省。本属一例。虽不必概行禁革。而如遇歉收。或发卖官米。或平粜仓粮。该地方官原可随时禁止。应饬奉天将军府尹。转饬遵照办理。从之。

○工部议准、浙江巡。抚常安奏称、玉环山城垣。于乾隆六年七月。遭飓风坍坏城身垛口城楼。该地孤悬海外。非同内地。城垣最关紧要。亟宜修整。以资捍卫。请动支玉环经费银兴修。从之。

○以翰林院侍讲学士张映辰、充日讲起居注官。

○考察在京八旗军政。卓异官九十五员。不谨官三员。罢软官十七员。年老官十员。有疾官二十五员。才力不及官八员。分别升赏处分如例。

○戊辰。圣祖仁皇帝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诣奉先殿行礼。

○己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吏部议奏、嗣后满员。除应用知县之科甲出身。并应用道府之正途出身人员。俱无庸考试外。其由别途出身。应用道府者。臣部于未用之先。汇齐人数。定期考试。奏请钦点大臣。于午门内给卷。试以时务策一道。试题。由钦点大臣、择关于吏治民生之事拟出。试卷交该大臣等、秉公校阅。分别优劣。进呈御览。仍将该员等、交臣部带领引见。其奉旨记名以道府用者。臣部注册。仍照定例。挨俸升迁。未经记名者。俟下次考取记名。再行照例升用。得旨、正途之人。亦著考试。余依议。

○户部议准、闽浙总督那苏图、巡抚刘于义、奏称、闽省接济鼓铸。应收买商铜三万二千四百余觔。计价银五千六百七十三两零。至配铸尚需白铅二万六千九百余觔。应照前次委员赴楚采买。计价银、及水脚银、一千六百一十二两零。均请在乾隆六年地丁银内动给。从之。

○又议准、山西巡抚喀尔吉善疏称、长治县民。互首欺隐地、二共丈出一十四亩零。照例入官变价。招种承粮。应于乾隆七年起科。入额徵解。仍于该年地丁册内、造报查核。从之。

○工部议准、两江总督宗室德沛奏称、镇江府添设之船政通判。应建衙署。查有入官房屋五十五间。披厦七间。原估价银三百一十五两。应请拨改。从之。

○予故一等子署散秩大臣孟可、祭葬如例。

○赏恤福建台湾遭风溺毙兵丁。

○庚午。大学士等议覆、大学士陈世倌奏称、上下两江被水州县。应令及时疏浚。倘今冬水势不消。入春水发冰融。不特春麦失望。即秋田亦不能种。国家发帑赈济。已至八百余万。将来赈恤。正未有艾。何以支给。伏查高、宝、兴、盐、之下河等处。各有入海故道。暨石林口决下之水。亦有由灌口、板浦、等入海之路。其有无淤浅。俱应勘估兴修。再宿、灵、等十数州县、连年积水之区。若徒以洪泽湖为会归之地。则水势过大。今黄河大溜。现注微山湖。正流不过十分二三。似可趁此河浅时。于祥符闸口附近处。将黄河挑浚。与堤内相平。再培补卑薄堤岸。以防冲溃。并修复归仁堤闸座。以时启闭。使睢河诸水。尽引入黄等语。复据刑部尚书张照奏称、陈世倌所奏。第以水不得涸。来岁犹烦赈恤为虑。而未筹及目前经理之法。查赈饥以分散为上。即以工代赈。亦必各处兴工为上。应择有收地方。派干员分管饥民若干户口。就近兴工。其工价比常例多给。俾足养赡妻孥。倘地方有乐施之人。计工价之多寡。照捐例题请议叙。再从来治河之要法。曰毋与水争。曰弃地与水。请将被水州县。择其地势最低下处。转加挑浚。潴而为泽。其旧有之支河。转加深阔。引高原之水入之。则下者既下。高者自然涸出。既减在内之水势。则外河通海之处。自必渐平。目前虽有伤田赋原额。异日民间。必收陂泽之利。有此工作。百姓又可就本地以工代赈。统入赈项奏销等语。查今岁水灾非常。工程难于兼顾。必当筹其缓急。其陈世倌所称、入海故道。可否仍循旧制疏修之处。难以臆断。应将此奏、交与钦差大臣、江南山东督抚总河、会同详议具奏。至张照所称、饥民以分散为上。应于各处兴工代赈。并相度地势。择加挑浚。原属地方应行之事。惟在措置得宜。亦应将此奏、交钦差大臣、及该督抚总河、一并查议具奏。得旨、依议速行。

○予故二等伯散秩大臣马哈达、祭葬如例。

卷之一百七十八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