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四十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二年。丁巳。六月。戊午朔。予噶斯坐卡阵亡之头等侍卫冷格、骁骑校邦乌礼、荫袭云骑尉。

○己未。上御养心殿。召入九卿等、谕曰。我皇考当年。时时召见九卿。面加训谕。谆切周详。实望在廷诸臣。共矢公忠。勉为皋夔稷契。以勷至治。且欲使上下交而志同。太和之气。充盈于朝宁也。无如听受者多。领会者少。竟有亲承圣谕而出。茫然不知所谓者。间有巧伪之人。妄逞胸臆。以为圣训如此。圣意别有所在。似此私心揣度。其间毫厘千里之谬。更不可言矣。我皇考深悉此弊。是以雍正八九年以后。召见诸臣、不似从前之密。此朕当时所熟闻而习见者。假使诸臣祇受圣训之时。果能心领神会。身体力行。则皋夔稷契。何难再见于今。朕临御以来。日与总理事务王大臣。办理一切几务。亦非疎远九卿大臣也。以国家政治。自有应密。而不可概以宣示众人者。如召对九卿。而九卿中有启心沃心。以裨益政教者。岂不尽善。使九卿而尚待朕之训诲。则纵极反覆丁宁。岂能有加于皇考圣训之外。至于劝勉之意既殷。则训饬之言必切。又恐诸臣以为督责太过。非待大臣之体。年来言路诸臣。颇有以频接廷臣为请者。是不知朕心者也。但尔等既置身九列。即系朕之股肱心膂。但当视国事为己事。休戚相关。大者在匡维君德。次则于国计民生。及本身职业之要务。早作夜思。一有所见。即据实入告。毫无欺隐。方为无忝厥职。今观九卿中、能副朕之期望者。甚属寥寥。即如春夏以来。直隶山东。雨泽愆期。朕宵旰焦劳。无一时之或释。而九卿中以此为念者。不过十之一二。虽应行经理之事。朕已与总理事务王大臣、多方豫筹。次第布置。然此乃民命所关。至为重大。九卿多人。岂无有应奏之事。岂无有欲陈之言。何以科道小臣。尚有一二建白者。而九卿反缄默不语。竟似置身局外耶。韩愈诗有云。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古今如出一辙矣。夫君臣之间。必诚意通达。始能感召天和。若稍有间隔。即于和气有乖。方今致旱之故。未必不由于此。朕为此言。非欲委过于臣下也。无非欲我君臣、诚意交孚。一心一德尽化观望迎合之习。悉屏偏徇固执之私耳。即如烧锅一事。朕已降旨严禁。而孙嘉淦摺奏以为有不便于民之处。朕复降旨。令九卿毋得曲从朕旨。回护孙嘉淦。再行详确定议。夫以已经降旨之事。朕尚不难收回成命。尔等九卿。又何所用其瞻顾耶。九卿于朕躬。尚且不必瞻顾。则于同朝寮友。更何所用其依违耶。如果各有所见、不能强同。何妨两议、三议、以待朕之裁定。总之大臣任事。以和衷为贵。而和必出于公。断未有公而不和者。盖是非曲直。本有一定。若有意周旋。则求合于此。必有拂于彼。到处皆成掣肘。岂非自贻作戚乎。若果能一秉至公。即意见偶有不同。而事理总归至当。虽有不和之迹。而心本无他。此圣人所谓和而不同也。九卿等受朝廷简畀之隆。为国家所倚赖。当竭诚矢公。以古大臣事君之道。厚自期待。不可安于苟且。其于寮采之中。善则相劝。过则相规。互相砥砺、以笃同舟之谊。如此、则事君交友。两无所歉。将见政治清明。太和洋溢。不负我皇考多年教养之深恩。朕于尔等实有厚望焉。

○授一甲一名进士于敏中、为翰林院修撰。一甲二名林枝春、一甲三名任端书、为翰林院编修。

○九卿议奏、明农教稼。所以务本也。我皇上轸恤民瘼。恩膏叠沛。洞悉久安长治之道。先筹家给人足之源。特颁谕旨。首重农桑。以力田为小民之切务。以劝课为官吏之责成。诚禹贡王制之良经。无逸豳风之深旨也。圣虑周详。无微不至。复命臣等详悉定议。窃惟我国家重熙累洽。百年于兹。生息爱养。日繁且庶。小民目睹乎殷阜之盛。而或忘乎本富之源。奢靡相尚。逐末营生。诚有如圣谕者。夫地之肥硗、固有不同。而有秋之厚薄。究视其勤惰。时之旱涝。固所难必。而民间需食。全凭乎积储。惟在亲民之官。身先化导。使民有所观感。然后务本者多。而逐未者少。积蓄知劝。奢靡知戒。宣上谕。劝农桑。举皆实力奉行。务使务农积谷之成教。家谕而户晓。则争先恐后。家给而人足矣。苐五方之土宜不同。南北之民情不一。其教导之法。应令大吏董率所属。随地制宜。因民劝导。黍高稻下。勿违其性。水耨火耕。各当其宜。或饬老农之勤敏者、以劝戒之。或延访南人之习农者、以教导之。或开渠筑埝、以备蓄洩灌溉。或树桑养蚕、以资民生利用。务使农桑之业。曲尽地之所宜。逐末之民。咸尽力于南亩。至遇丰稔之年。地方官尤宜加意董率。广为储蓄。毋使粒米狼戾。庶几俗返醇朴。家有盖藏。设有歉收。亦藉有备。以仰体我皇上惠保无疆。爱民如子之至意。惟是劝课农桑。其责又在牧令。但地方辽阔。事务殷繁。势难一身遍为晓谕。臣等酌议。仿周礼遂师之制。于乡民之中。择其熟谙农务。素行勤俭。为闾阎之所信服者。每一州县、量设数人。董率而劝戒之。至地方官、必须久于其任。与民相亲。方能区画尽善。已蒙圣明睿鉴。其考绩之法。亦必宽以岁月。庶几久道化成。而无欲速不达之弊。如该地方官劝戒有方。著有成效。果其境内地辟民勤。谷丰物阜。平时积贮。如茨如梁。该督抚于三年之后。据实题报。官则交部议叙。其教导无方。强勒滋扰。以及希图奖赏。捏词妄报者。该督抚亦即指名题参。交部议处。如此则吏民皆知所劝。而耕九余三之效可收。将见无一夫之不获其所。而万世享丰裕之福矣。俟命下之日。通行直隶各省督抚。一体遵行。从之。

○户部奏请、豁免故黑龙江将军乌里布、及奉调来京之原署宁古塔将军都赖、豫支养廉银两。得旨。将军等官养廉银两。如豫支者、有追缴之例。该部即应照例办理。若豫支银两、无豁免之例。则此奏殊属悖谬。且都赖系调用人员。何得比照已故之乌里布。都赖豫支养廉银两。著照旧追缴。余依议。

○庚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吏部议准、川陕总督兼甘肃巡抚刘于义、疏请遵照前督岳钟琪原题。添设新渠、宝丰、二县训导各一员。并照中县之例。每县科岁两试。共取进文童二十四名。武童十二名。额设廪缺各二十名。三年准充两贡。查有廪无增。与例不符。应请额设增生各二十名。三年两贡。亦与例不符。请照县学之例。二年一贡。从之。

○壬戌户部议准、广西巡抚杨超曾疏报、遵旨裁革杂税。申造清册。桂林府厂鱼税、临桂县墟税、灵川县、及永宁州、小税。平乐府厂、糖油鱼苗鸬鹚等税、永安州、陆路峡口塘、盐木商税、梧州府厂、鱼课鱼苗灰饷渡饷地租各税、怀集县各墟、生牛猪苗小税、直隶郁林州属博白县、沙河蕉麻、及阴桥、鸦山、詹村、各墟小税、柳州府属来宾县、小税、庆远府厂南关杂税、思恩府属武缘县、各墟小税、并系乡镇村落。离城窎远。难于稽查。又贺县额徵花麻地税。并认增杂税。有额无徵。概请全行裁革。从之。

○缓徵山东乐陵、德平、二县水灾、乾隆元年分地丁银。并借给谷石。秋后免息还仓。

○癸亥。上御乾清门听政。

○予故直隶古北口提督宗室璋格、祭葬如例。

○甲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开淘四川射洪、南部、南充、乐至、资州、井研、六州县盐井。共一百四十四眼岁产盐七十七万七千斤有奇。

○镶红旗汉军都统石礼哈、缘事革职。以恒亲王弘晊、管理镶红旗汉军都统事务。

○以銮仪卫銮仪使傅清、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以归化城副都统那兰保、为镶红旗满洲副都统。

○乙丑。总理事务王大臣九卿、议奏禁止烧锅事。得旨。禁止烧锅一事。尔等九卿两议具奏。其大指皆以烧锅当禁。朕前所降谕旨为是。而以孙嘉淦陈奏为非。夫泛论烧锅当禁。即不宜开通。则固朕旨是而嘉淦之言非矣。且亦无庸朕之颁发是旨矣。何则、久经禁止而未开之事。复何庸更张耶。朕以法久不行。视为虚文。故欲严禁以重谷。而孙嘉淦则以为虽行严禁。不能积谷。而反于民间不无绥扰滋弊。是两说不可并行者也。今观王大臣所议。尚不无回护朕旨之处。殊非朕虚衷求言、期于利用厚生之意。即如一议内、称烧酒之害最甚。本宜严禁。但加重本犯之罪条。严定官吏之处分。恐小民无知犯法。吏胥缘以为奸。于民情有所未便。应照从前已行之成法。为之惩治等语。一议内、称烧锅本犯。仍照旧例治罪。应将官员处分、分别定例。其业经造成之烧酒。仍准其售卖等语。据此则禁止仍属虚文。但严官吏之处分。而本犯之治罪如旧。则造酒之人。既无所畏惮。而官员或转以干涉考成。多方回护。仍于禁约无益。况造成之酒、仍准售卖则奸民私造者、皆以沽卖陈酒藉口。迁延岁月。虽禁犹不禁也。何用王大臣之两议为哉。若能直指利弊。或欲行严禁烧锅。则必详议查察之法。以为端本澄源之论。若以为比户搜查。转行滋扰。则朕旨可以收回。如此两议。朕自然就其中酌一是者而行之。断不固执己见也。今两议名为两、而实则一。不过向来如是禁止。今则添一官员处分耳。试思于严禁烧锅。以裕米谷一节。为有益乎。为无益乎。王大臣皆皇考简用之人。不得为是两可迁就之论。尚其详酌事理。或应行严禁。或因时制宜。必期于民生日用之间、有利无弊。斯称朕咨访之意。其各抒己见。或一议、或两议、皆可。

○内阁、翰林院、带领新进士引见。得旨。于敏中、林枝春、任端书、已经授职。孙宗溥、何其睿、宋邦绥、观保、张若需、冯秉仁、黄明懿、钱琦、周玉章、王会汾、吴绂、郭肇璜、冯祁、龚学海、程廷楝、黄宫德保、陆树本、李龙官、沉云蜚、刘炯、丁一焘、胡师孟、周礼、帅家相、张九镒、卢宪观、王士瀚、白瀛、周煌、路斯道、刘慥、李质頴、苏霖润、刘天位、欧堪善、高继光、谢庭瑜、纳国栋、牛琳、杜鹤翱、辛有光、廖鸿章、蒋祖培、郑绍奎、林维雍、张日誉、陈世烈、王寯、周连登、诺敏、张元龙、莫世忠、李时勉、蒋允焄、朱若炳、孙维、彭遵泗、觉罗德成格、著以庶吉士用。冯钤、胡泰、著以六部主事用。庄大中、吴毓芝、吴斯钧、朱以成、沉毅、于文骏、杨超恒、邹嶙、徐玉田、成原大、潘汝龙、缪遵义、陈克绳、程穆衡、田垒、杨熥、唐桂生、徐锡仁、胡际泰、赵开元、黄登谷、郑之侨、佟浚、乔光烈、张文庄、杨甘雨、汤永祚、王嘉会、施毓晖、姚世道、郭赓武、张继镜、谭玉、秦勷、钟狮、林良、著以知县即用。吴培源、董万山、夏时雍、著以教职即用。潘宏道、著以国子监助教衔、管府学教授事。该部即行铨选。其余俱归原班用。

○丙寅。命宽免息谷。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闻各省出借仓谷。于秋后还项时。有每石加息谷一斗之例。朕思借谷各有不同。如地方本非歉岁。祇因春月青黄不接。民间循例借领。出陈易新。则应照例加息。若值歉收之年。其乏食贫民。国家方赈恤抚绥之不遑。所有借领仓粮之人。非平时贷谷者可比。至秋后还仓时。止应完纳正谷。不应令其加息。将此永著为例。各省一体遵行。该督抚仍当严饬有司、体恤民隐。平斛收量。毋得多取颗粒。如有浮加斛面。额外多收。及胥吏苛索等弊。著该督抚严参治罪。

○户部议覆、宁古塔将军吉党阿奏、臣衙门事务繁多。其在司行走官员。请照在京中院官员、一体赏给公费银两。查盛京各部司员。及奉天将军衙门办事官员。因事务繁多。曾经议准、照在京官员例。支给公费。今宁古塔将军衙门。与各省驻防无异。所办事务。亦不甚多。未便一例议给。得旨。依议盛京五部及将军衙门官员笔帖式等、所办事件亦不甚多。并非京师部院官员可比。其公费银两。著减半给与。

○都察院左都御史杨汝谷奏、安置陕西流犯陈国丙。呈请辨明冤枉。得旨、据杨汝谷此奏。陈国丙系获罪发遣安置陕西之犯。何以潜逃至京。投递呈词。况废员一事。朕前降谕旨。交大学士徐本尚书海望等办理。今杨汝谷此奏既称陈国丙系废员。何以不会同徐本等而自行具奏又据奏称查核陈国丙原案。前后两疏自相矛盾。甚属糊涂。今都察院所奏亦属糊涂又称军流人犯。有令该督抚具奏准其回籍之恩诏。陈国丙所犯与赦款相符等语若果与赦款相符。则该管衙门。自必遵例查奏。何待都察院为之陈请耶。摺内种种情节。著总理事务王大臣察议具奏。

○礼部议奏、明恭闵惠皇帝、奉特旨追加帝号。查康熙六十年。圣祖仁皇帝谕大学士九卿。前代帝王。自非无道之主。即在位一二年。亦宜入庙崇祀今恭闵惠皇帝。系明太祖皇帝嫡孙。缵承大统。在位四年。应照例制造神牌。列于明太祖皇帝神牌之次。春秋致祭。从之。

○兵部议覆、贵州总督兼管巡抚事务张广泗、疏请于铜仁府属新设之三不管地方。增添兵丁。移驻文武员弁。分设营汛驻防。应于松桃建筑砖城一座。分防嗅脑、落塘大塘木树、康金大平、茶苞茅岩、拗构、皮乾塘十营汛。建筑土堡十座又建副将衙署一所。游击衙署一所守备衙署二所。千把总衙署九所同知衙署一所。现在勘明基址。确估料物。动项兴筑。应如所请。从之。

○以故贵州小程司土官程玉妻陈氏、暂摄小程司事。

○丁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总理事务王大臣等奏热河地方。甚为紧要所居满洲兵。现有八百名其从前一千操演兵已遣往归化城驻劄热河所余满洲兵较少。理应添设查京城闲散人丁一万三千八百余名。请将一千二百名、拨往热河。热河兵丁八百名。俱分拨官房、在桦榆沟喀拉河屯等处驻劄。今遣往一千二百名。即将拨往热河之一千兵房屋、给与居住。又查得热河八百名驻劄兵。每月、领催等食饷四两。兵丁等食饷三两。领催兵丁等、每匹应领米四石四斗。共马二百匹。拴马者、每匹应得乾银二两。今新添驻劄兵一千二百名。应得粮饷亦照此例。从之。

○监察御史朱凤英、奏。御试词臣、详加甄别。厘为四等。其在末等休致十二人。仰恳圣慈饬赐引见。量才酌用。以最后效。得旨。朱凤英此奏、明系瞻徇情面。朕前月考试翰詹官员。先于养心殿引见。其中有年力衰迈。及人才不及者。皆一一记名。及亲阅试卷。而此十余人文字。又复列在四等。是伊等人文。经朕再三评隲。而后降旨休致。并非因试卷一日之短。而遽加摈斥也。朱凤英如果确知中有可用之人。即当举出名姓。据实陈奏。今乃泛指十二人中。不无可用之材。请朕复行引见。是其胸中必有注意之人。而为此含糊之奏。以图侥幸。其瞻徇之处甚属显然。著交部严察议奏。

○予故正白旗蒙古副都统阿必达。祭葬如例。

○以故广西江州土知州黄锡圭之子黄承烈袭职。

○已巳。户部议准、湖北巡抚钟保疏报、安陆府属之何家集等十六处、襄阳府属之双沟等十集、郧阳府属之安阳、龙门、江峪、三处。耰锄箕帚薪炭鱼鰕杂税。向不入正项。请全行裁革。从之。

○建四川新设打箭罏厅关帝三代庙宇。春秋致祭。

○户部议奏、总漕补熙遵旨疏请豁免上下江、自康熙五十二年起、至雍正十二年止、未完民欠漕项银、共三十万六千七百两有奇。米、七万一千三百四十石有奇。麦、二万二千九百五十石有奇。豆、二百六十六石有奇。应照数豁免。从之。

○又议奏、江西巡抚岳浚覆题、先经升任巡抚俞兆岳、疏请将江省贮局铜觔。照江浙等省之例。开罏铸钱。搭放兵饷。以裕民用。经九卿议、设罏铸钱。必得铜觔充裕。铸出钱、足敷通省流行。方免钱价昂贵之患。今摺内并未声明。难以悬议。应令该抚查明具题。今查局贮生熟铜、连收私铸、翦边钱。共计二十六万五千一百三十斤有奇。足资铸用。每钱重一钱二分。共可出钱三万二千一百六十串有奇。以之搭放兵饷。自能渐次流通。不致昂贵。应准开铸。并请颁发样钱。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山东范县民魏群妻王氏。

○庚午。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禁止烧锅一事。朕从前降有谕旨。因孙嘉淦条奏。复降谕旨。令王大臣九卿集议。续经两议具奏。朕又降旨令其确议。今思禁止烧锅。乃关系民生日用之事。该省督抚大臣。所当悉心筹画者。著将朕屡次所降谕旨。及孙嘉淦所奏。与王大臣九卿等所议。悉行抄录。交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督抚。各抒所见陈奏。不必会同商酌。

○又谕、刘元燮所奏、李绂、张坦麟、二事。朕实并未降旨。亦未将旨收回。而外边遽尔传说。此风断不可长。伊有风闻言事之责。此奏甚属可嘉。著交部议叙。此等妄行传说不已。将来吓诈生事之弊。皆从此出。此向来南书房之陋习。经皇考十三年以来。教训殷勤。此习已渐改革。嗣后九卿、及南书房翰林等、务当小心恪遵。凡有关系之事。倍加慎密。不可纤毫洩漏。遇风影之谈。尤不可轻信传播。以惑众听。如有仍蹈前辙者。经朕访闻。或科道等官纠参。必加严惩。至于汪由敦、陈辩一摺。如伊果有其事。虽强辩何益。如实无干涉。则不辩自明。亦当静听。乃朕甫交总理事务王大臣询问刘元燮。伊何由得知刘元燮奏中有伊名乎。即此已足见其耳目颇广。必招摇生事。不安分之人也。著革去内阁学士。在侍读学士上效力行走。

○吏部议准、刑部左侍郎刘统勋奏称、臣伏见新任督抚提镇。往往奏请随带人员。以备委用。在封疆大吏。平日亲知灼见。自应有干练之才。足收指臂之益。惟是先寄耳目于数人。即付腹心以要缺。补用不循资格。舆论指为私交。更相仿傚。滋弊多端。嗣后请文员除河工效力。武员除军前效力外。概停其随带。如本省、本标、人员。不敷任用。则奏请由部拣发。若调任之后。于属员内果有才能出众之人。则据实保奏。仰候皇上谕部引见。量才任使。如此、可以杜封疆大臣、偏袒之陋习。才能人员、钻营之故智。似于政体官常。均为允当。从之。

○以故扎萨克郡王策凌拉朴坦之子策朴德恩巴勒珠尔、袭职。

○豁免山东章邱县缺额银米。

○免浙江仁和、安吉、德清、武康、四州县水灾、乾隆元年分额赋有差。

○辛未。禁偷放运河水源。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今年五月间。山东雨少。运河水浅。以致粮艘不能衔尾而进。沿途挖浅起剥。甚费经营。而临清以北、更多阻滞。朕细加访察。临清以北。全赖卫水合汶济运。而卫水发源于河南卫辉府。至临清五百余里。沿河居民。往往私洩、以为灌溉之用。每致运河水浅。粮艘难行。经前任河臣靳辅题定、每年于五月初一日尽堵渠口。使卫水全归运河。以济漕运。此<?历心>年遵行之成法也。今因日久法弛。卫水来源。小民不无偷放之弊。遂至运河水势。长落不常。重运难于北上。目前正当紧要之时。所当稽查严禁者。著北直河南督抚、速行办理。务使卫水涓滴不致旁洩。粮运遄行无阻。若地方有司。有视为故套者。即行查参。

○先是十三日得雨。至是日、甘霖大霈。四郊沾足。上心怡悦。朝野欢腾。

○户部议奏、署陕西巡抚崔纪疏报、商南、山阳、雒南、肤施、等县。冰雹损伤田禾。应令该署抚饬知各县。将被灾地方逐户查明。借动仓粟。加意抚恤。得旨。依议速行。

○壬申。旌表守正捐躯直隶武清县民杨进忠女杨氏。卷之四十四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