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寓圃杂记

●卷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建都

自五代以来,北虏侵我疆土,索我金帛,以宋太祖、太宗之继兴,终不能制。下至靖康之变,尤不忍言,盖由所都非形势之地也。胡元据有中国垂九十载,无复天理之可言。天生我太祖扫除之。推戴之初,即欲宅形势,以临中夏、御夷狄,故尝幸汴、幸洛,将幸关陕而还。斯时中原之地,久为胡马所践,继以寇盗,民不聊生,六騑所过,率皆空城。於是定鼎江南,以资兵食,而都北之志未尝一日忘也。且以燕城为元旧都,形势可以制虏,因以封我太宗焉。及上登极,即广旧邸为皇城,频年驻跸。当时群臣不知睿意所向,屡请南还,因出令曰:“敢有复请者,论以妖言。”于是,河南布政使周文褒等皆遭重罚。自此基命始定,遂成万世之业。虽殽、函之固莫能及矣。永乐壬辰之后,大驾频征沙漠,搜剿遗孽,屡抵巢穴而归。是则都燕之志,太祖实启之,太宗克成之也。

○封建

汉高祖既为天子,大封同姓,枝大於干,驯致七国之变。然中兴之业,卒赖后系。唐之兴也,子弟皆有封爵,建宅以居京师,惟食其禄而已,国家缓急无所系焉。降而至宋,宗室之封,必自遥授小官,渐进侯王,除拜之烦,盖无虚日。其邸第散处两京,故有南西内外班之分。历年既久,仅同民庶。后遭金虏之患,无一人操尺寸兵以起者,此皆由封建不得其制也。我太祖受命之初,首立藩辅,诸子自胜衣已上,皆册立为真王,其国皆处要冲之地。制度仪从,不侈不俭,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上无所专,下无所扰,圣子神孙,将遍天下。真万世之良规也。

○宣庙平汉存赵

宣德初,汉庶人高煦反。报至,言其甲兵甚精锐。上召杨文敏公等议,荣建亲征之策。上难之。荣曰:“陛下骨肉之患,非亲行不可。”上从之。夜拜阳武侯薛禄为大将军。军行,大驾遂继发。六军追至,在途雨下如注。七日抵城下。高煦方杀人祭纛,闻驾至,仓卒不能出城;若稍缓,则其势猖獗难制矣。兵不血刃,罪人已得。称请屠城,荣为救免,止坐其同谋者。方奏凯,有告赵王谋反者,言其与高煦相连。上复召诸大臣议,皆请乘破竹之势以取之。独杨文贞公士奇进曰:“陛下临御未久,即平汉,又去赵,不一年而剪先帝之二手足,岂列圣在天之意乎?况赵反形未露。”上曰:“奈何?”士奇曰:“当遣廷臣素与赵厚者一人往谕之,使其以意自陈,愿进三护卫军,则去其羽翼,虽欲反,不可得矣。”上可之。遂遣驸马都尉井行,所尚主乃赵王同母故也。井既至,以祸福譬晓之。赵果从其计,以护卫来归。自此潜消其不轨之心,而诸藩相继辍护卫矣。朝廷免用兵之费,赵亦能保其国。后上开文渊阁,特设宴召三四老臣,先以觞觞士奇,曰:“此赏卿存赵之功。”终宴甚欢,皆厚赐而归。此实宣庙之用言,二臣之善谋也。

○胡皇后

宣宗胡皇后无子,宫中有子,孙贵妃攘为己子,遂得册为皇后,而废胡为仙姑。时仁宗张后为皇太后,爱胡之贤,且悯其无辜,不使别居,令人自所处清宁宫,进膳如常仪。每朝会宴享,必命胡坐孙之上,妇姑之间,恩礼甚笃。孙常怏怏。英宗立,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孙为太后。胡每事谦让,不敢居孙之右。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凡六宫有位号者皆得祭奠,胡不敢与太后之列,惟与诸嫔妃同事。孙太后知而有见谴之意,胡因痛哭而殂。太后命阁下诸臣议治丧之仪,时杨士奇卧病於家,诸臣往问,士奇曰:“当以后礼殓,葬景陵。”问者曰:“此非内中所欲。”士奇遂面壁不答,惟曰:“后世骂名。”诸臣因议以嫔御礼葬。天顺六年,孙太后崩,英宗尚不知己非孙所出,惟皇后钱氏知其详,亦不言。八年,英宗大渐,后泣诉曰:“皇上非孙太后所生,实宫人之子,死于非命,久无称号。胡皇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姑。其死也,人畏孙太后,殓葬皆不如礼。胡后位未复,惟皇上念之。”英宗始悟,卒如其言,遗命大行尊崇之典。钱后素性孝谨,绝无妒忌。英宗北狩,每夜哀吁拜天,倦则卧地,因损一肢;哭泣太多,复损一目。倾宫中之所有,佐迎驾之费。英宗在南城下自得,后每曲为慰解。复辟之后,处景皇后犹尽礼焉。

○英宗复辟

景皇帝之八年正月,病久不能朝,外议稍籍籍。王冢宰直与诸大臣议请旧太子某监国,太上还内。议毕,具本,时正月十四日,以灯假有妨,候十六日早进,其稿留于礼部尚书姚夔家。诸臣中有一人泄其议,其贪功喜事若曹、石诸人知之,遂亟造谋,先于十五夜,部聚整定,至四鼓,斩关而入,亦有内应者,遂成“南城之计”。而前诸臣之议竟寝焉。英宗既复辟,虽赏诸人之功,而恒不悦,以其有轻朝廷之心,后皆不得其终。成化初,姚为冢宰,尝以其稿出示郎中睦昶,且曰:“朝廷本无事,但庸人扰之。兼亦无迎藩之谋,特以此诬于谦辈之死耳。”昶向为余言如此。

○英宗圣俭

蒋黄门性中言,侍英宗将十年,御前常有二银钓炉奉引,炉被香烟所触,色如黑漆,终不一见易也。

○早朝奏事

自太祖、太宗列圣临朝,每至日鼎食不遑暇,惟欲达四聪,以来天下之言。英宗以幼冲即位,三阁老杨荣等虑圣体易倦,因创权制:每一早朝,止许言事八件,前一日先以副封诣阁下,预以各事处分陈上。遇奏,止依所陈传旨而已。英宗既壮,三臣继卒,无人敢言复祖宗之旧者,迄今遂为定制。

○景泰帝上宾

景皇帝八年正月十二日,方郊,忽呕血不能成礼而还。出居外殿,惟太医董速与宦者二十余人侍,日则进药,夜则处榻前。十三日,少保于谦请见,恳帝视事。十四日,帝令速诊脉,奏曰:“圣体安矣。”帝曰:“明当受朝。”十五日早起,服汤药,具衣冠。将出,闻夜漏未尽,因和衣假卧以待旦,不觉酣寝,左右莫敢惊。及日以高,遽命放朝,曰:“姑俊明日。”至夜,曹、石诸人诣南城请太上复辟,声彻帝所。帝命宦者升高四望,遥见火光自延安宫来,帝曰:“大兄做皇帝,吾无天禄之人。”此虽出于人谋,亦帝天禄之终也。董速亲见其事如此。

○宪宗不杀

宪宗好生,每奏谳大辟,多所宽宥。或不得已而行刑,其日必却八珍之奉,默坐焚香。哀矜之意,恻然见于玉色。仁之至矣。

○宪宗大公

大长公主之子周贤,於宪宗为甥,中丙午乡闱。丁未会试,太母赐膳于场中,以不合格下第。宪宗闻之,但曰:“孩儿尚幼。”略无怒色,此天地之公也。至途中闻妃薨,因恚而死。有弟养于巨珰陆,因冒其姓,今为中官,甚不慧,不能记其家世。成化末,御史南昌丁隆亦其族也,尝与中官往来,欲白其事,因左迁而事寝。隆与其乡人黄泰言,承闻之泰云。

○官妓之革

唐、宋间,皆有官妓祗候,仕宦者被其牵制,往往害政,虽正人君子亦多惑焉。至胜国时,愈无耻矣。我太祖尽革去之:官吏宿娼,罪亚杀人一等;虽遇赦,终身弗叙。其风遂绝。

○天王寺神像

吴故墟之西有天王寺,廊之南一神端坐,长可八尺,巾若居士,衣若深衣,隆准大耳,耳有垂珠,目深肤厚,唇努而丰,额甚广,颧甚高,须类虬而不张,有深思穆穆之容。永乐初,百户阖俊来官于苏,偶见其像,伏地而哭。人问其故,乃曰:“此我太祖皇帝之容也。俊侍左右者五年,谛视甚熟,今鼎湖之驾已远,故感泣耳。”遍传吴中,观者如市。至今人每过之,即加瞻仰,以实为太祖圣像。此乃塑手之精,偶类天日之表一二而已。特人心思之至,遂形容之过也。

○太宗知人

太宗一日谓通政陈定曰:“尚书蛊宽是君子中之君子,甄容是小人中小人。”上虽知其为人不同,然各任其材,曹无废事。后元宵观灯,命大臣皆赋诗,诗成,有钞币之赏。容亦为一首进,上却而不顾,曰:“汝素不能也。”因与饼饵数枚以赧之。上之知人至此。

○袁寺丞相二帝

太宗晚年有易储之意。一日,命太常寺丞袁廷玉先相仁宗,曰:“后代人主。”往相宣宗,曰:“万年天子。”自此国本固矣。

○虏中大雪

太上在虏之日,雪大作,诸帐深数尺,惟御幄之四围微雨沾洒而已。虏觇其异,以为真天神,遂有奉驾南还之意。此亦上天示异于贼虏欤?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