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读书杂志

淮南内篇弟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原 道

旋矣

「旋而不可究,纖微而不可勤」。高注曰:「,猶小也。勤,猶盡也。」念孫案:諸書無訓「」爲「小」者,「」當爲「緜」,字之誤也。隷書「」字或作「」,「緜」字或作「」,二形相似,故「緜」誤爲「」。漢《緜竹令王君神道》「緜」字作「」,是其證也。《荀子·彊國篇》「令巨楚緜吾前」,《史記·孝文紀》「歷日緜長」,今本「緜」字竝誤作「」。《逸周書·和寤篇》曰:「緜緜不絶,蔓蔓若何。」《説文》:「緜聯,微也。」《廣雅》:「緜,小也。」故高注亦訓爲「小」。「旋」亦「小」也。《方言》「,短也」,郭璞曰:「便旋,庳小貌。」「」與「旋」同。此言道至微眇,宜若易窮,而實則廣大不可究也。此言「旋緜」,下言「纖微」,其義一也。又《主術篇》「鞅鞈鐵鎧,瞋目,古「腕」字。其於以御兵刃矣。券契束帛,刑罰斧鉞,其於以解難薄矣」,高注曰:「,遠也。比於德不及之遠。」案:「」亦當爲「緜」。緜,薄也。此言「緜」,下言「薄」,其義一也。《漢書·嚴助傳》「越人緜力薄材」,孟康曰:「緜,薄也。」言德之所禦,折衝千里,若鞅鞈鐵鎧,瞋目,其於以禦兵刃,則薄矣。高訓「」爲「遠」,而曰「比於德不及之遠」,殆失之迂。

乘雲車入雲蜺

「昔者,馮夷、大丙之御也,乘雲車,入雲蜺」。高注曰:「以雲蜺爲其馬也。」念孫案:「雲車」與「雲蜺」相複,「雲」當爲「雷」。《太平御覽·天部十四》引此正作「乘雷車」。下文曰「電以爲鞭策,雷以爲車輪」,《覽冥篇》曰「乘雷車,服應龍」,今本「服」下誤衍「駕」字,辯見《覽冥》。皆其證也。「雷」與「雲」字相似,又涉下句「雲」字而誤。「入雲蜺」,本作「六雲蜺」。高注「以雲蜺爲其馬也」,本作「以雲蜺爲六馬也」。「其」字古作「亓」,形與「六」相似,故「六」誤爲「其」。《史記·周本紀》「三百六十夫」,索隱曰:「《劉氏音破》:『六爲古其字。』」《管子·重令篇》「明主能勝六攻」,《淮南·地形篇》「通谷六,易林蠱之臨,周流六虚」,今本「六」字皆誤作「其」。此言以雷爲車,以雲蜺爲六馬,故曰:「乘雷車,六雲蜺。」《齊俗篇》曰:「六騏驥,駟駃騠。」《藝文類聚·舟車部》引《尸子》曰:「文軒六駃題。」《韓子·十過篇》曰:「駕象車而六交龍。」司馬相如《上林賦》曰:「乘鏤象,六玉虯。」竝與此「六雲蜺」同義。《文選·七發》「六駕蛟龍,附從太白」,李善曰:「以蛟龍若馬而駕之,其數六也。《淮南子》曰:『昔馮遟、太白之御乘雷車,今本「雷」字亦誤作「雲」。六雲蜺。』」此尤其明證矣。今本作「入雲蜺」,《太平御覽》引作「駕雲蜺」,皆後人不曉「六」字之義而妄改之耳。若作「入雲蜺」,則與注中「雲蜺爲六馬」之義了不相涉。若作「駕雲蜺」,則注但當云「以雲蜺爲馬」,無煩言「六馬」也。

怳忽 始終 宇内 刑罰 石礫 東西 度量 黍肉 梁柱

「游微霧,鶩怳忽,歷遠彌高以極往。經霜雪而無迹,照日光而無景,扶摇抮抱,羊角而上」。念孫案:「怳忽」當爲「忽怳」。注内「怳忽」同。《文選·七發》注引作「忽荒」。「荒」與「怳」通。老子曰:「是謂忽怳。」賈誼《鵩鳥賦》曰:「寥廓忽荒。」「怳」與「往」、「景」、「上」爲韻,「景」古讀若「鞅」。下文「如響之與景」,與「像」爲韻。《大荒西經》「正立無景」,與「嚮」、「往」爲韻。《荀子·臣道篇》「形下如景」,與「響」、「象」爲韻。若作「怳忽」,則失其韻矣。下文曰:「是故無所私而無所公,靡濫振蕩,與天地鴻洞。無所左而無所右,蟠委錯紾,與萬物始終。」案:「始終」當爲「終始」。上文云:「水流而不止與萬物終始。」「公」、「洞」爲韻,高注:「『洞』讀『同異』之『同』。」「鴻」、「洞」,疊韻字。「右」、「始」爲韻,「右」古讀若「以」,説見《唐韻正》。若作「始終」,則失其韻矣。《俶真篇》曰:「若夫真人,則動溶於至虚,而游於滅亡之野,騎蜚廉而從敦圄,馳於外方。《道藏》本如是。各本「外方」作「方外」,乃劉績依《文子·精誠篇》改之。休乎宇内,燭十日而使風雨,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織女。」案:「宇内」當爲「内宇」。「内宇」猶「宇内」也,若「谷中」謂之「中谷」,「林中」謂之「中林」矣。「内宇」與「外方」相對爲文,「宇」與「野」、「圄」、「雨」、「父」、「女」爲韻,「野」古讀若「墅」,説見《唐韻正》。若作「宇内」,則失其韻矣。《天文篇》曰:「不周風至,則脩宫室,繕邊城。廣莫風至,則閉關梁,決刑罰。」案:「刑罰」當爲「罰刑」。説見後「決刑罰」下。「刑」與「城」爲韻,若作「刑罰」,則失其韻矣。《精神篇》曰:「是故視珍寶珠玉猶石礫也,視至尊窮寵猶行客也,視毛嬙西施猶倛魄也。」今本作「醜」,非,説見後「醜」下。案:「石礫」當爲「礫石」。「石」與「客」、「魄」爲韻,若作「石礫」,則失其韻矣。説見後「石礫」下。《齊俗篇》曰:「古者,民童蒙不知東西。」案:「東西」當爲「西東」。「東」與「蒙」爲句中韻,猶《覽冥篇》言「浮游不知所求,罔兩不知所往」也,若作「東西」,則失其韻矣。《文子·道原篇》作「不知東西」,亦傳寫之誤。其《精誠篇》正作「不知西東」。《文選·鵩鳥賦》「或趨西東」,「東」與「同」爲韻。《易林·萃之鼎》「不知西東」,與「通」爲韻。今本竝誤作「東西」。《兵略篇》曰:「無形則不可制迫也,不可度量也,不可巧詐也,不可規慮也。」案:「度量」,當爲「量度」。「度」如不可度思之「度」。「迫」、「度」爲韻,「迫」古讀若「博」。《楚辭·招魂》「遒相迫些」,與「簙」、「白」爲韻。「白」古讀若「薄」。《釋名》曰:「薄,迫也。單薄相逼迫也。」「詐」、「慮」爲韻,「詐」古音則故反。《主術篇》曰:「上多故,則下多詐。上多事,則下多態。」《晉語》「輿人誦惠公詐之見詐」,與「賂」爲韻。《荀子·脩身篇》「體倨固而心埶詐」,與「汙」爲韻。《吕氏春秋·情欲篇》「胸中欺詐」,與「固」爲韻。《韓子·安危篇》「七曰有信而無詐」,與「惡」、「度」、「惡」、「譽」、「度」爲韻。若作「度量」,則失其韻矣。《説林篇》曰:「無鄉之社,易爲黍肉。無國之稷,易爲求福。」案:「黍肉」當爲「肉黍」。注内「黍肉」同。後人以「肉」與「福」韻相協,故改爲「黍肉」,不知「福」字古讀若「偪」,不與「肉」爲韻也。説見《唐韻正》。「社」、「黍」爲韻,「社」,古讀若「墅」。《説文》:「社,從示,土聲。」《甘誓》「不用命戮于社」,與「祖」爲韻。《郊特牲》「而君親誓社」,與「賦」、「伍」、「旅」爲韻。《左傳·閔二年》成季將生,卜辭「閒于兩社」,與「輔」爲韻。《管子·揆度篇》「殺其身以釁其社」,與「鼓」、「父」爲韻。《漢書·郊祀志》曰:「社者,土也。」《左傳·昭二十二年》「前城人敗陸渾于社」,釋文:「社,本或作杜。」「稷」、「福」爲韻,若作「黍肉」,則失其韻矣。《人閒篇》曰:「癕疽發於指,其痛遍於體。故蠧啄剖梁柱,蟁走牛羊。」案:「梁柱」當爲「柱梁」。《説苑·説叢篇》作「蠧蝝仆柱梁,蚊蝱走牛羊」。「指」、「體」爲韻,「梁」、「羊」爲韻,若作「梁柱」,則失其韻矣。以上諸條,或轉寫錯誤,或憑臆妄改,而前人用韻之文,遂不可讀矣。

利 鍛

「末世之御,雖有輕車良馬、勁策利鍛,不能與之争先」。高注曰:「策,箠也。未之感也,言不能與馮夷、大丙争在前也。『鍛』,讀『炳燭』之『炳』。」劉績本「鍛」作「錣」,注内「未之感也」作「錣,箠末之箴也」,「『鍛』讀『炳燭』之『炳』」作「『錣』讀『焫燭』之『焫』」,云:「『錣』舊作『鍛』,非。」念孫案:劉本是也。錣謂馬策末之箴,所以刺馬者也。《説文》:「笍,羊車騶箠也。箸箴其耑,長半分。」《玉篇》:「陟衛切。」字或作「錣」,《玉篇》:「錣,竹劣、竹芮二切,針也。」《道應篇》「白公勝到杖策,錣上貫頤」,彼注云:「策,馬捶。端有針以刺馬,謂之錣。」「錣」音竹劣、竹芮二反。錣之言鋭也,其末鋭也。《韓子·喻老篇》作「白公勝倒杖策,而鋭貫頤」。《氾論篇》「是猶無鏑銜策錣而御馯馬也」,注云:「錣,椯頭箴也。」《説文》:「椯,箠也。」義竝與此注同。《脩務篇》云:「良馬不待册錣而行。」「册」與「策」同。《韓子·外儲説右篇》云:「延陵卓子乘蒼龍與翟文之乘,前則有錯飾,後則有利錣,進則引之,退則策之。」《列子·説符篇》「白公勝倒杖策,錣上貫頤」,釋文曰:「許慎注《淮南子》云:『馬策端有利鍼,所以刺不前也。』」義亦與高注同。錣爲策末之箴,故「勁策」與「利錣」連文。今本「錣」作「鍛」,則義不可通矣。高注「錣,箠末之箴也」,《道藏》本作「未之感也」,此是「末」誤作「未」,「箴」誤作「感」,又脱去「錣箠」二字耳。茅一桂本改「未之感也」爲「末世之御」,而莊伯鴻本從之,斯爲謬矣。「焫」音如劣反,聲與「錣」相近,故曰:「『錣』讀『焫燭』之『焫』。」焫燭,燒燭也。《郊特牲》曰:「焫蕭合羶薌。」《秦策》「秦且燒焫獲君之國」,《史記·張儀傳》作「燒掇」,是其例也。今本作「『鍛』,讀『炳燭』之『炳』」,則不可通矣。

陰陽爲御

「四時爲馬,陰陽爲御。乘雲陵霄,與造化者俱。縱志舒節,以馳大區。可以步而步,可以驟而驟」。顧氏寧人《唐韻正》曰:「『御』本作『騶』。『騶』古音則俱反,與『俱』、『區』、『驟』爲韻。《説文》:「騶,從馬、芻聲。」《曲禮》「車驅而騶」,釋文:「騶,仕救反,又七須反。」《荀子·禮論篇》「趨中韶護」,《正論篇》「趨」作「騶」。注『騶,御也』,『御』字正釋『騶』字,而今本爲不通音者竟改本文『騶』字爲『御』。案:《韻補》引此正作『騶』。」念孫案:顧説是也。今本作「御」者,後人依《文子·道原篇》改之耳。《太平御覽·天部八》《兵部九十》引此,竝作「騶」。

霄雿 無垠

「上游於霄雿之野,下出於無垠之門」。高注曰:「霄雿,高峻貌也。無垠,無形狀之貌。」念孫案:霄窕者,虚無寂漠之意。《俶真篇》曰「虚無寂漠,蕭條霄雿」是也。上言「霄雿」,下言「無垠鄂」,義本相近。高以正文言上游,遂以霄雿爲高峻貌,非其本指也。「無垠」下有「鄂」字,今本正文及注皆脱去。《漢書·楊雄傳》「紛被麗其亡鄂」,顔師古曰:「鄂,垠也。」「垠鄂」與「霄窕」相對爲文。《文選·西京賦》「前後無有垠鄂」,李善注:「《淮南子》曰『出於無垠鄂之門』,許慎曰:『垠鄂,端崖也。』」《七命》注同。是許本有「鄂」字。《太平御覽·地部二十》:「《淮南子》曰『下出乎無垠鄂之門』,高誘曰:『無垠鄂,無形之貌也。』」是高本亦有「鄂」字。

四支不動

「是故疾而不摇,遠而不勞,四支不動,聰明不損,而知八紘九野之形埓」。念孫案:「動」當爲「勤」,字之誤也。《齊語》「天下諸侯知桓公之爲己動也」,《管子·小匡篇》「動」作「勤」。《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楚堵敖囏」徐廣曰「囏,一作勤」,今本「勤」誤作「動」。《脩務篇》「四胑不勤」,即其證。「四支不勤,聰明不損,而知八紘九野之形埓」,即上文所謂「遠而不勞」也。「不勤」即「不勞」,意與「不損」相近,若「不動」,則意與「不損」相遠矣。且「摇」、「勞」爲韻,「勤」、「損」爲韻,若作「動」,則失其韻矣。

秉其要歸之趣

「是故天下之事不可爲也,因其自然而推之,萬物之變不可究也,秉其要歸之趣」。念孫案:「秉其要歸之趣」當作「秉其要趣而歸之」。秉,執也。要趣,猶要道也。言執其要道而萬變皆歸也。此與「因其自然而推之」相對爲文,且「歸」與「推」爲韻,今作「秉其要歸之趣」,則句法參差,而又失其韻矣。《文子·道原篇》正作「秉其要而歸之」。

默然

「是故響不肆應,而景不一設,叫呼仿佛,默然自得」。念孫案:《廣韻·去聲五十九鑑》「」字注云:「叫呼仿佛,然自得。音黯,去聲。」所引即《淮南》之文,而今本作「默然自得」,疑後人少見「」字而以意改之也。

莫敢

「以其無争於萬物也,故莫敢與之争」。念孫案:「莫敢」本作「莫能」,此後人依《文子·道原篇》改之也。唯不與萬物争,故莫能與之争,所謂柔弱勝剛彊也。若云「莫敢」,則非其指矣。下文曰:「攻大堅,莫能與之争。」《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又曰:「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皆其證也。魏徵《羣書治要》引此正作「莫能與之争」。

棊衛之箭 淇衛箘簵

引之曰:《廣雅》:「箘、簬、,箭也。」《禹貢》曰:「惟箘、簵、楛。」「簵」與「簬」同。戴凱之《竹譜》曰:「,細竹也。《出蜀志》:『薄肌而勁,中三續射博箭。』『』音『衛』,見《三倉》。」以上《竹譜》。字通作「衛」。《原道篇》曰:「射者扜烏號之弓,「扜」讀若「紆」。今本「扜」誤作「扞」,辯見《韓子·扞弓》下。彎棊衛之箭。」《兵略篇》曰:「栝淇衛箘簵。」「淇」與「棊」同。「淇衛」、「箘簵」對文,皆箭竹之名也。《方言》曰:「簙或謂之箭裏,或謂之棊。」《竹譜》曰:「竹中博箭。」是與棊,一物也。以爲博箭謂之棊,以爲射箭則亦謂之棊耳。棊者,箭莖之名。《説文》曰:「萁,豆莖也。」豆莖謂之萁,箭莖謂之棊,聲義竝同矣。乃高注《原道篇》云:「棊,美箭所出地名也。衛,利也。」注《兵略篇》云:「淇衛、箘簵,箭之所出也。」《竹譜》引《淮南》而釋之云:「淇園,衛地,《毛詩》所謂『瞻彼淇奧,緑竹猗猗』是也。」案:「淇」乃衛之水名,先言「淇」而後言「衛」,則不詞矣。晉有澤曰董,蒲之所出也,然不得曰「董晉之蒲」。楚有藪曰雲,竹箭之所生也,然不得曰「雲楚之竹箭」。且淇水之地,去堯都非甚遠,當禹作貢時,何反不貢箘簵,而貢者乃遠在荆州乎?

「張天下以爲之籠,《初學記》《太平御覽》引此竝無「之」字。因江海以爲罟,又何亡魚失鳥之有哉」。高注曰:「罟,魚網也。《詩》云:『施罟濊濊。』」念孫案:正文、注文内「罟」字皆當爲「罛」。「罛」、「罟」聲相近,又涉上文「網罟」而誤也。凡魚及鳥獸之網皆謂之罟,而罛則爲魚網之專稱。《爾雅》:「鳥罟謂之羅,兔罟謂之罝,麋罟謂之罞,彘罟謂之羉,魚罟謂之罛。」《衛風·碩人篇》「施罛濊濊」,毛傳曰:「罛,魚罟。」此皆高注所本。若專訓「罟」爲「魚網」,則失其義矣。「罛」字必須訓釋,故引《詩》爲證。若「罟」字,則不須訓釋。上文「網罟」二字無注,即其證。且此文「失鳥」二字,承上「籠」字言之,「亡魚」二字,則承上「罛」字言之。若變「罛」言「罟」,則又非其指矣。《吕氏春秋·上農篇》「罛罟不敢入於淵」,高彼注云:「罛,魚罟也。《詩》云:『施罛濊濊。』」正與此注同,足正今本之誤。《初學記·武部·漁類》《太平御覽·資産部·罛類》引此竝作「因江海以爲罛」。

繳不若無形之像

「故矢不若繳,繳不若無形之像」。念孫案:《初學記》引此作「矢不若繳,繳不若網,網不若無形之像」,是也。上文言「射者不能與羅者競多」,故曰「繳不若網」。又言「張天下以爲籠,因江海以爲罛,又何亡魚失鳥之有」,故曰「網不若無形之像」。且「網」與「像」爲韻,今本脱去四字,則失其韻矣。

三仞

「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念孫案:「三仞」,《藝文類聚·居處部三》《太平御覽·居處部二十》竝引作「九仞」,是也。《初學記·居處部》引《五經異義》曰:「天子之城高九仞,公侯七仞,伯五仞,子男三仞。」此謂鯀作高城而諸侯背之,則當言「九仞」,不當言「三仞」也。

欲寅之心 自穴之獸

「是故鞭噬狗、策蹏馬而欲教之,雖伊尹、造父弗能化。欲寅之心亡於中,則飢虎可尾,何況狗、馬之類乎」。念孫案:「欲寅之心」,「寅」當爲「」,字之誤也。「」與「肉」同。《干禄字書》云:「、肉,上俗下正。」《廣韻》亦云:「肉,俗作。」《墨子·迎敵祠篇》:「狗、彘、豚、鷄食其。」《太玄·玄數》:「爲食爲。」「欲肉」者,欲食肉也。諸本及莊本皆作「欲害之心」。「害」亦「」之誤。「害」字草書作「」,與「」相似。《文子·道原篇》亦誤作「害」。劉績注云「古『肉』字」,則劉本作「」可知。而今本亦作「害」,蓋世人多見「害」少見「」,故傳寫皆誤也。《吴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斷竹、續竹、飛土、逐」,今本「」誤作「害」。《論衡·感虚篇》「廚門木象生肉足」,今本《風俗通義》「肉」作「害」,「害」亦「」之誤。又《齊俗篇》「夫水積則生相食之魚。土積則生自穴之獸」,「穴」亦「」之誤。「自肉」,謂獸相食也。「相食之魚」、「自肉之獸」,其義一也。《太平御覽·禮儀部二》引此作「食肉之獸」,「食」字涉上句「相食」而誤,而「肉」字則不誤。《文子·上禮篇》正作「自肉之狩」。「狩」與「獸」同。

致遠之術

「箠策繁用者,非致遠之術也」。念孫案:「術」當爲「御」,字之誤也。《繆稱篇》曰「急轡數策者,非千里之御也」,義與此同。《羣書治要》引此正作「御」。《文子·道原篇》亦作「御」。

循誤爲脩

「脩道理之數,因天地之自然」。念孫案:「脩」當爲「循」,隷書「循」、「脩」二字相似,故「循」誤爲「脩」。説見《管子》「廟堂既脩」下。循道理,因天地。「循」亦「因」也。若作「脩」,則非其指矣。《太平御覽·地部二》《居處部八》引此竝作「循」。《文子·道原篇》亦作「循」。又《俶真篇》:「賈便其肆,農樂其業,大夫安其職,而處士脩其道。」「脩」亦當爲「循」。此四者皆謂各因其舊也。《文選·西都賦》注引此正作「循」。《太平御覽·皇王部二》引此亦作「循」。又《主術篇》:「橋植直立而不動,俛仰取制焉。人主静漠而不躁,百官得脩焉。」「脩」亦當爲「循」。言人主静漠而不躁,則百官皆得所遵循,猶橋衡之俛仰,取制於柱也。又《齊俗篇》:「守正脩理,不苟得者,不免乎飢寒之患。」「脩」亦當爲「循」。《文選·東都賦》《東京賦》注引此竝作「守道順理」,「順」亦「循」也。又《詮言篇》:「法脩自然,己無所與。」「脩」亦當爲「循」。謂循其自然而己不與也。《文子·符言篇》作「治隨自然」,「隨」亦「循」也。又「欲見譽於爲善,而立名於爲賢,今本「賢」誤作「質」,辯見《詮言》。則治不脩故,而事不須時」。「脩」亦當爲「循」,「須」當爲「順」,皆字之誤也。《文子》作「治不順理,而事不須時」,「順」亦「循」也。又「由其道則善無章,脩其理則巧無名」。「脩」亦當爲「循」。「循其理」,即「由其道」也。又「由此觀之,賢能之不足任也,而道術之可脩,明矣」。「脩」亦當爲「循」。《文子·道德篇》作「道術可因」。「因」亦「循」也。又《兵略篇》:「條脩葉貫,萬物百族,由本至末,莫不有序。」「脩」亦當爲「循」。循,謂順其序也。《俶真篇》曰「萬物之疏躍枝舉,百事之莖葉條,皆本於一根而條循千萬」是也。又《泰族篇》:「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棲神於心,静漠恬淡,訟繆胸中,邪氣無所留滯,四枝節族,毛蒸理泄,則機樞調利,百脈九竅,莫不順比,其所居神者得其位也,豈節拊而毛脩之哉!」「脩」亦當爲「循」。「循」與「拊」同意也。

萍樹根於水

「夫萍樹根於水」。高注曰:「萍,大蘋也。」念孫案:「萍」本作「蘋」。《埤雅》引此已誤。高注「萍,大蘋也」本作「蘋,大萍也」。「萍」字或作「蓱」。《爾雅》:「苹、音「平」。蓱,音「瓶」。其大者蘋。音「頻」。」《召南·采蘋》傳曰:「蘋,大蓱也。」《説文》「蘋」作「薲」,亦云:「大蓱也。」此皆以小者爲萍,大者爲蘋,即高注所本也。《吕氏春秋·本味篇》「菜之美者,昆侖之蘋」,高注曰:「蘋,大萍。」舊本「大萍」誤作「大蘋」,今改正。足與此注互相證明矣。後人既改正文「蘋」字爲「萍」,又互改高注「蘋」、「萍」二字以就之,而不知其小大之相反也。

榛巢

「木處榛巢,水居窟穴」。高注曰:「聚木曰榛。」引之曰:「榛」、「巢」連文,則榛即是巢,猶「窟」、「穴」連文,則窟即是穴。「榛」當讀爲「橧」。《廣雅》:「橧,巢也。」《禮運》曰「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字亦作「曾」。《大戴禮·曾子疾病篇》「鷹鶽以山爲卑,而曾巢其上。魚鼈黿鼉以淵爲淺,而蹷穴其中」,《羣書治要》引《曾子》「蹷穴」作「窟穴」,以「窟穴」對「曾巢」,正與此同。《禮運》之「橧巢」亦與「營窟」對文也。凡秦聲、曾聲之字,古或相通,若溱洧之「溱」,《説文》作「潧」是也。高以「榛」爲「榛薄」之「榛」,《主術篇》「入榛薄」,高注:「聚木爲榛,深草爲薄。」則分「榛」與「巢」爲二物,比之下句,爲不類矣。《説林篇》曰:「榛巢者,處茂林安也。窟穴者,託埵防便也。」以「窟穴」對「榛巢」,亦與此同。彼言「榛巢者處茂林」,則榛巢非茂林也。此言「木處榛巢」,則榛巢亦非木也。若以「榛」爲「榛薄」之「榛」,則又合「榛」與「木」爲一物矣。

「禽獸有芄,人民有室」。高注曰:「芄,蓐。」劉本「芄」作「艽」,云:「艽,音『仇』,獸蓐也。與《詩》『艽野』之『艽』同字,舊譌作『芄』。」念孫案:劉本是也。《廣韻》「艽,獸蓐也」,正與高注合。《脩務篇》曰「虎豹有茂草,野彘有艽莦,槎櫛堀虚連比,以像宫室」,此云「禽獸有艽,人民有室」,其義一也。

干越

「匈奴出穢裘,干越生葛絺」。高注曰:「干,吴也。」《道藏》本、朱東光本如是。劉本改「干」爲「于」,云:「『于越』一作『於越』,夷言發聲也。」茅本又改「于」爲「於」。念孫案:作「干」者是也。春秋言「於越」者,即是越,而以「於」爲發聲。此言「干越」者,謂吴越也。若是「于」字,則高注不當訓爲「吴」矣。《莊子·刻意篇》「夫有干越之劒者」,釋文:「司馬云:『干,吴也。吴越岀善劒也。』」《荀子·勸學篇》「干越夷貉之子」,楊倞曰:「干越,猶言吴越。」近時嘉善謝氏刻本改「干」爲「于」,又改楊注「吴越」爲「於越」,非是,辯見《荀子》。《漢書·貨殖傳》「辟猶戎翟之與于越,不相入矣」,「于」亦「干」之誤。干、越,皆國名,故言「戎翟之與干越」,猶《荀子》之言「干越夷貉」也。顔師古以爲春秋之「於越」,失之。司馬彪訓「干」爲「吴」,正與高注同。莊從劉本作「于」,則與高注相背矣。

被髮文身

「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衆。於是民人被髮文身,以像鱗蟲」。高注曰:「被,翦也。」引之曰:諸書無訓「被」爲「翦」者,「被髮」當作「劗髮」,注當作「劗,翦也」。《漢書·嚴助傳》:「越,方外之地,劗髮文身之民也。」晉灼曰:「《淮南》云:『越人劗髮。』見《齊俗篇》。又曰:「越王句踐劗髮文身。」張揖以爲古『翦』字也。字又作「鬋」。《逸周書·王會篇》曰:「越漚鬋髮文身。」《墨子·公孟篇》曰:「越王句踐翦髮文身以治其國。」《史記·趙世家》曰:「夫翦髮文身,甌越之民也。」」此言「九疑之南」,正是越地,故亦曰「劗髮文身」也。《主術篇》「是猶以斧劗毛」,高彼注曰:「劗,翦也。」「劗」讀「驚攢」之「攢」,故此注亦曰:「劗,翦也。」後人見《王制》有「被髮文身」之語,遂改「劗」爲「被」,并注中「劗」字而改之,不知「劗」與「翦」同義,故云「劗,翦也」。若是「被」字,不得訓爲「翦」矣。《趙世家》之「翦髮」,《趙策》作「祝髮」,錢、曾、劉本竝同,俗本亦改爲「被髮」。且越人以劗髮爲俗,若被髮,則非其俗矣。《漢書·地理志》「文身斷髮,以避蛟龍之害」,應劭曰:「常在水中,故短其髮,文其身,以像龍子,故不見傷害。」即此所云「劗髮文身,以像鱗蟲」也。高注訓「劗」爲「翦」,亦與《漢書》「斷髮」同義。

俗尚氣力

「鴈門之北,狄不穀食,賤長貴壯,俗尚氣力」。念孫案:「俗」本作「各」,言狄人各尚氣力也。「各」誤爲「谷」,漢《郃陽令曹全碑》「各獲人爵之報」,「各」作「」,形與「谷」相似。「各」、「谷」,草書亦相似。後人因加「人」旁耳。不知「不穀食」與下文「人不弛弓,馬不解勒」,皆是狄人之俗,非獨尚氣力一事也。《太平御覽·兵部八十九》引此正作「各尚氣力」。

化而爲枳

「故橘樹之江北,則化而爲枳。鴝鵒不過濟,貈渡汶而死」。高注曰:「見於《周禮》。」念孫案:「枳」本作「橙」,此後人依《考工記》改之也。不知彼言「橘踰淮而北爲枳」,此言「樹之江北則爲橙」,義各不同。注言「見《周禮》」者,約舉之詞,非必句句皆同也。《埤雅》引此作「化而爲枳」,則所見本已誤。《文選·潘岳〈爲賈謐贈陸機詩〉》「在南稱甘,度北則橙」,李善注引《淮南》曰:「江南橘樹之江北,化而爲橙。」《藝文類聚》、《太平御覽·果部》「橘」下竝引《考工記》曰「橘踰淮而北爲枳」,又引《淮南》曰「夫橘樹之江北,化而爲橙」。《御覽·橙》下引《淮南》同。然則《考工》作「枳」,而《淮南》作「橙」,明矣。晉王子升《甘橘贊》曰:「異分南域,北則枳橙。」此兼用《考工》與《淮南》也。

與造化者爲人 下與造化爲人

「故聖人不謀而當,不言而信,不慮而得,不爲而成,精通於靈府,與造化者爲人」。又《俶真篇》「陶治萬物,與造化者爲人」,高注竝曰:「爲,治也。」引之曰:高未解「人」字之義,故訓「爲」爲「治」。人者,偶也,言與造化者爲偶也。《中庸》「仁者,人也」,鄭注曰:「『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偶之言。」《檜風·匪風》箋曰:「人偶能割亨者,人偶能輔周道治民者。」《聘禮》注曰:「每門輒揖者,以相人偶爲敬也。」《公食大夫禮》注曰:「每曲揖及當碑揖,相人偶。」是「人」與「偶」同義,故漢時有「相人偶」之語。上文云:「與造化者俱。」《本經篇》云:「與造化者相雌雄。」《齊俗篇》曰:「上與神明爲友,下與造化爲人。」曰「俱」、曰「爲友」、曰「爲人」、曰「相雌雄」,皆是相偶之意。故《本經篇》「與造化者相雌雄」,《文子·下德篇》作「與造化者爲人」,此尤其明證矣。《莊子·大宗師篇》「彼方且與造物者爲人」,《應帝王篇》「予方將與造物者爲人」,《天運篇》「久矣夫某不與化爲人」,竝與《淮南》同意,解者亦失之。

封壤

「昔舜耕於歷山朞年,而田者争處磽埆,以封壤肥饒相讓」。念孫案:「封壤」二字義不相屬,「封壤」本作「封畔」,此後人以意改之也。封、畔,皆謂田界也。《周官·保章氏》注、《吕氏春秋·孟春》《樂成》二篇注,竝云:「封,界也。」《説文》:「畔,田界也。」《史記·五帝紀》:「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本岀《韓子·難一》。《大雅·緜》傳亦云:「耕者讓畔。」「封畔」與「肥饒」相對爲文。下文「以曲隈深潭相予」,「曲隈」、「深潭」亦相對爲文。《覽冥篇》云「田者不侵畔,漁者不争隈」,此云「田者以封畔肥饒相讓,漁者以曲隈深潭相予」,其義一也。《太平御覽·皇王部六》《爾雅·釋草》疏,引此竝作「封畔」。

後者蹷之 屬腸

「先者上高,則後者攀之。先者踰下,則後者蹷之。先者隤陷,則後者以謀。先者敗績,則後者違之」。高注曰:「蹷,履也。音『展』,非展也。」念孫案:「展」與「蹷」聲不相近,「蹷」皆當爲「」,字之誤也。,女展反,履也。言後者履先者而上也。「」字或作「蹍」。《廣雅》:「蹍,履也。」曹憲音女展反。《莊子·庚桑楚篇》「蹍市人之足」,司馬彪云:「蹍,蹈也。」《淮南·説山篇》「足地而爲迹」,《説林篇》「足所者淺矣」,《脩務篇》「猶釋船而欲水也」,高注竝云:「,履也。」,音女展反,而訓爲「履」,故此注云:「,履也,音『展』,非展也。」且「攀」、「」爲韻,「謀」、「之」爲韻,「謀」古讀若「媒」,説見《唐韻正》。若作「蹷」,則失其韻矣。《兵略篇》:「白刃合,流矢接,涉血屬腸,輿死扶傷。」案:「屬」、「腸」二字,義不可通,「屬」亦當爲「」,謂涉血履腸也。《吕氏春秋·期賢篇》曰:「塵氣充天,流矢如雨,扶傷與死,履腸涉血。」是其證也。「」字本作「履」,其上半與「屬」相似,因誤爲「屬」矣。

脱四字

「此俗世庸民之所公見也,而賢知者弗能避也」。高注曰:「以諭利欲,故曰『有所屏蔽』也。」念孫案:如高注,則正文「避」字下當有「有所屏蔽」四字,而今本脱之也。此承上文而言,言先者有難而後者無患,此庸人之所共見也。而賢知者猶不能避,則爲争先之見所屏蔽故也,故注云:「故曰『有所屏蔽』也。」凡注内「故曰」云云,皆指正文而言,以是明之。

凝竭

「非謂其底滯而不發,凝竭而不流」。念孫案:「竭」之言「遏」也。《爾雅》曰:「遏,止也。」底、滯、凝、竭,皆止也。《爾雅》:「底,止也。」《原道篇》注:「滯,止也。」《楚辭·九歎》注:「凝,止也。」《天文篇》曰「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要略》曰「凝竭底滯,捲握而不散」,皆其證也。《道藏》本、朱本、茅本皆作「凝竭」。劉績不知其義,而改「竭」爲「結」,莊本從之,謬矣。

無好憎

「大包羣生而無好憎,澤及蚑蟯而不求報」。引之曰:「無好憎」本作「無私好」,此後人以意改之也。《文子·道原篇》正作「無私好」。此承上文「生萬物,成百事」而言,言水之利物,非有所私好而然也。下句「澤及蚑蟯而不求報」,亦是此意。加一「憎」字,則非其指矣。且「好」與「報」爲韻,上下文皆用韻。若作「無好憎」,則失其韻矣。劉本作「無所私」,亦非。

忽區

「動溶無形之域,而翱翔忽區之上」。高注曰:「忽怳之區上也。」《精神篇》「同精於太清之本,而游於忽區之旁」,高注曰:「忽區,忽恍無形之區旁也。」引之曰:「忽區」二字,文不成義。兩「區」字皆當作「芒」。隷書「芒」字作「」,與「區」相似而誤。《太平御覽·地部二十三》引《原道篇》已誤作「區」。忽芒,即忽荒也。《莊子·至樂篇》「芒乎芴乎,而無從出乎。芴乎芒乎,而無有象乎」,釋文:「芒,音荒,又呼晃反。芴,音忽。」是「芒」與「荒」同。《爾雅》「太歲在巳曰大荒落」,《史記·曆書》「荒」作「芒」。《三代世表》「帝芒」,索隱:「芒,一作荒。」上文「游微霧,騖忽怳」,高注曰:「忽怳,無形之象。」《文選·七發》注引作「騖忽荒」。「忽芒」乃無形之貌,故曰「動溶無形之域,而翱翔忽芒之上」也。《人閒篇》曰:「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蜺之閒。」是其明證矣。賈誼《鵩賦》:「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亦謂翱翔於忽荒之上也。此篇及《精神篇》之「忽芒」,高注亦當云「忽芒,無形之象」,而今本云「忽怳之區上」、「忽恍無形之區旁」,則後人以已誤之正文改之也。

「去其誘慕,除其嗜欲,損其思慮」。念孫案:「損」當爲「捐」,字之誤也。「捐」與「去」、「除」同意,作「損」則非其指矣。《文子·道原篇》正作「捐其思慮」。又《精神篇》:「忘其五藏,損其形骸。」「損」亦當爲「捐」。「捐」與「忘」意相近,即《莊子》所謂「外其形骸」也。作「損」則義不可通矣。又下文「殘亡其國家,損棄其社稷」。案:社稷可言棄,不可言損,當亦是「捐」字之誤。

不與物散

「不與物散,粹之至也」。高注曰:「散,亂。」又《精神篇》「精神澹然無極,不與物散,而天下自服」,高注曰:「散,雜亂貌。」引之曰:諸書無訓「散」爲「雜亂」者。《説文》:「散,雜肉也。」「雜」乃「離」之誤,辯見《説文攷正》。「散」皆當爲「殽」。隷書「殽」或作「」,見漢《殽阬君神祠碑》。與「散」相似。「散」或作「」,見李翕《析里橋郙閣頌》。與「」亦相似,故「殽」誤爲「散」。《太平御覽·方術部一》引《原道篇》已誤。《莊子·齊物論篇》「樊然殽亂」,釋文:「殽,郭作散。」《太玄·玄瑩》「晝夜殽者,其禍福雜」,今本「殽」誤作「散」。皆其證也。《説文》「殽,相雜錯也」,《廣雅》「殽,雜也,亂也」,竝與高注同義。則「散」爲「殽」之誤,明矣。「殽」訓爲「雜」,義與「粹」正相反,故曰:「不與物殽,粹之至也。」《文子·道原篇》作「不與物雜」,「雜」亦「殽」也。《莊子·刻意篇》作「不與物交」,「交」與「殽」聲、義亦相近。《精神篇》又曰:「審乎無瑕,而不與物糅。」「糅」亦「殽」也。若云「不與物散」,則非其指矣。

收之

「中能得之,則外能收之」。高注曰:「不養也。」念孫案:「收」當爲「牧」,高注「不養也」當爲「牧養也」。此承上文「得其内」而言。能得之於中,則能養之於外。下文「筋力勁强,耳目聰明」,所謂外能養之也。若云「外能收之」,則非其指矣。且「牧」與「得」爲韻,「牧」古讀若「墨」,説見《唐韻正》。若作「收」,則失其韻矣。俗書「收」字作「」,形與「牧」相似,故「牧」誤爲「收」。《文子·道原篇》正作「牧」。

迫感

「迫則能應,感則能動」。念孫案:此當作「感則能應,迫則能動」。「感」與「應」相因,「迫」與「動」相因。《精神篇》曰「感而應,迫而動」,《脩務篇》曰「感而不應,敀而不動」,「敀」,今本誤作「攻」,辯見《脩務》。《莊子·刻意篇》曰「感而後應,迫而後動」,皆其證。今本「感」、「迫」二字互誤。

物穆

「物穆無窮,變無形像」。高注曰:「穆,美。」莊氏伯鴻曰:「『物穆』疑當作『沕穆』。」念孫案:《史記·賈生傳》:「形氣轉續兮,變化而嬗。沕穆無窮兮,胡可勝言。」《漢書》作「沕穆無閒」,顔師古曰:「沕穆,深微貌。沕,音勿。」《説苑·指武篇》亦云:「昒穆無窮,變無形像。」「沕」、「昒」、「物」,古字通。高注專解「穆」字,蓋失之矣。

得道

「故子夏心戰而臞,得道而肥」。念孫案:「得道」本作「道勝」,淺學人改之也。「道勝」與「心戰」相對爲文。高注曰「先王之道勝,無所復思,故肥也」,則正文本作「道勝」明矣。《精神篇》曰:「子夏見曾子,一臞一肥。曾子問其故。曰:『出見富貴之樂,而欲之;入見先王之道,又説之。兩者心戰,故臞。先王之道勝,故肥。』」是其事也。本岀《韓子·喻老篇》。《太平御覽·人事部一百九》引此正作「道勝而肥」。

至極樂

「無不樂,則至極樂矣」。念孫案:「至極樂」本作「至樂極」。「至樂」二字連讀,謂極樂也。極,至也。言人能無不樂,則極樂自至也。高注曰:「至樂,至德之樂。」是正文本以「至樂」連文。今本作「至極樂」,則與注不合。《文子·九守篇》正作「即至樂極矣」。

我身

「天下之要,不在於彼,而在於我;不在於人,而在於我身。身得,則萬物備矣」。念孫案:「不在於人,而在於我身」,「我」字涉上句而衍。「彼我」、「人身」相對爲文,「身」上不當有「我」字。劉本移「我」字於下文「身得」之上,而讀「我身得」爲一句,亦非。《文子·九守篇》正作「不在於人,而在於身。身得,則萬物備矣」。

萬物玄同也

「萬物玄同也,無非無是,化育玄燿,生而如死」。念孫案:此四句皆以四字爲句,則「萬物玄同」下不當有「也」字。《文子·九守篇》無「也」字。

山峽

「逍遥於廣澤之中,而仿洋於山峽之旁」。注曰:「兩山之閒爲峽。」念孫案:《水經·江水注》曰:「江水又東逕赤岬城西。《淮南子》曰:『彷徨於山岬之旁。』注曰:『岬,山脅也。』」《文選·吴都賦》「傾藪薄,倒岬岫」,李善曰:「許慎《淮南子注》曰:『岬,山旁,古狎切。』」案:《水經注》所引亦作「岬」,而訓爲「山脅」,疑是高注「山脅」即「山旁」,義與許同也。今本「岬」作「峽」,注云「兩山之閒爲峽」,與酈、李所引迥異,疑皆後人所改。《玉篇》:「岬,古狎切,山旁也。亦作。」《廣韻》:「,古狎切,山側也。」「峽,侯夾切。巫峽,山名。」二字音、義判然。後人誤以山脅之「岬」爲巫峽之「峽」,故改訓爲「兩山之閒」,不知正文明言「山岬之旁」。則岬爲山脅,而非兩山之閒矣。校書者以注訓「兩山之閒」,故又改「岬」爲「峽」,而不知其本非原注也。《集韻》:「,古狎切,兩山之間爲。許慎説或作『岬』。」宋人皆誤以高注爲許注,故云「許慎説」。則所見已非原注。但「岬」字尚未改爲「峽」耳。

怨懟 不失

「此齊民之所爲形植黎黑,「黑」,舊本譌作「累」。《文選·江淹〈上建平王書〉》注引作「黑」,今據改。憂悲而不得志也。聖人處之不爲愁悴怨懟,而不失其所以自樂也」。高注曰:「懟,病也。」引之曰:「懟」與「病」義不相近,「懟」皆當爲「慰」。今作「懟」者,後人以意改之也。「怨」讀爲「苑」,「慰」讀爲「蔚」。苑、蔚,皆病也。《俶真篇》「形傷於寒暑燥濕之虐者,形苑而神壯」,高注曰:「苑,枯病也。」《本經篇》「則身無患,百節莫苑」,高注曰:「苑,病也。」《俶真篇》「五藏無蔚氣」,高注曰:「蔚,病也。」是苑、蔚皆病也。《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楊倞注引《禮運》「事大積焉而不苑」。是「苑」與「怨」通。《莊子·盜跖篇》:「貪財而取慰,貪權而取竭,可謂疾矣。」「疾」亦「病」也。《淮南·繆稱篇》曰:「侏儒瞽師,人之困慰者也。」是「蔚」與「慰」通。故高注云:「慰,病也。」後人不通古訓而改「慰」爲「懟」,其失甚矣。「不失其所以自樂」,「不」字涉上下文而衍。「不爲愁悴怨慰而失其所以自樂也」作一句讀。

生之充 二者

「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則二者傷矣」。念孫案:「充」本作「元」,此涉下文「氣不當其所充」而誤也。元者,本也。言氣爲生之本也。《文選·養生論》注引此正作「元」。《文子·九守篇》亦作「元」。王冰注《素問·刺禁論》云:「氣者,生之原。」語即本於《淮南》。「原」與「元」同。「一失位,則二者傷」,謂此三者之中,一者失位,則二者皆傷也。各本「二」作「三」,因下文「此三者」而誤。《文子》亦誤作「三」。唯《道藏》本、朱本作「二」。莊刻依諸本作「三」,非也。《文選注》引此正作「二」。

「貪饕多欲之人,漠於勢利,誘慕於名位」。高注曰:「漠,猶鈍,不知足。」「」與「貌」同。各本「」誤作「類」,今改正。念孫案:「漠」皆當爲「滇眠」,字之誤也。隷書「真」字作「」,「莫」字作「」,二形相似而誤。《史記·高祖功臣侯者表》「甘泉戴侯莫摇」,《漢表》「莫摇」作「真粘」。《朝鮮傳》「嘗略屬真番」,徐廣曰:「真,一作莫。」《新序·雜事篇》「黄帝學乎大真」,《路史·疏仡紀》曰:「大真,或作大莫,非。」皆其例也。「眠」之爲「」,則涉注文「鈍」而誤。「滇」音「顛」,「眠」音莫賢反。「滇眠」或作「顛冥」,《文子·九守篇》作「顛冥乎勢利」,是其證也。《莊子·則陽篇》「顛冥乎富貴之地」,釋文:「冥,音『眠』。司馬云:『顛冥,猶迷惑也。』言其交結人主,情馳富貴。」即此所云「滇眠於勢利,誘慕於名位」也。高以「滇眠」爲不知足,司馬以「顛冥」爲迷惑。「迷惑」與「不知足」,義相因也。又案:高云「滇眠猶鈍」,「」讀齊湣王之「湣」。見《集韻》。「滇」、「眠」、「鈍」、「」,皆疊韻也。「鈍」或爲「鈍閔」,或爲「頓愍」。《方言》:「頓愍,惽也。江湘之閒謂之頓愍。」《淮南·脩務篇》「精神曉泠,鈍閔條達」,高彼注云:「鈍閔,猶鈍惽也。」此注云:「鈍,不知足貌。」「鈍惽」與「不知足」,義亦相因也。

植於高世

「冀以過人之智,植於高世」。念孫案:「植於高世」當作「植高於世」。故高注曰:「植,立也。庶幾立高名於世也。」今本「高於」二字誤倒,則文不成義。《文子》作「位高於世」,「位」亦「立」也。《周官·小宗伯》注:「鄭司農云:『古者立、位同字。』」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