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魏晋玄学与政治思想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择题之由来:《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陈寅恪先生注重魏晋清谈内容之演变与实际政治之关系。

现讲注重理论——玄学与政治学说。

一、魏晋之时代精神与其时最多、最著政治论题

(一)时代特点

1.汉以后长期纷扰,政治混乱,制度崩坏,人民尤其知识分子对社会制度发生失望,流于“为我”、“出世”(道家)。对于政治虽实消极,但如有政论,总亦不免对制度有所检讨。

2.因汉学已到末要变的时候(章句、象内),思想绝对自由,各种学说并兴,由此而彻底推究各种问题,政治亦不在例外。

(二)常见政治论题

1.个人之自处。

(1)谦以自处,卑以自持(刘邵),谦恭慎密,一方面避祸,一方面以无为用。

(2)用舍行藏,一方面乱世不可强为(避祸),一方面顺为自然。

儒——出处大节;道——消息盈虚。

2.治世之要则。

(1)去争。一方面乱世之源,一方面分别为“有”之性,应反于无。

(2)公私。一方面乱世之源(如禅让),一方面天道自然、无私(法天法道)。

《易·泰卦注》:“处天地之将闭,平路之将陂,时将大变,世将大革,而居不失其正,动不失其应,艰而能贞,不失其义,故无咎也。”

3.行政之基础——用人行政。

在设官分职之得宜,知人善任之实行。

汉——名士清议。

汉末——名理、才性。

汉后——才性论——“性”之讨论。此最显学术之发达。分析细密,问题深刻,推论直到本源。故王弼《老子》实一政治书(如董子乃政治系统之作者)。

二、政治组织存在之理由

此前很少讨论政治组织之raison d,être[1]。在大乱之际、思想自由之时,故人人都感觉到此项问题是一问题。此问题分为三:1为何存在;2存在是否必要;3应否存在。

(一)最激烈者为鲍敬言无君论。

《抱朴子》卷四十八《诘鲍》:“夫强者凌弱,则弱者服之矣。智者诈愚,则愚者事之矣。服之则君臣之道起焉,事之故力寡之民制焉。然则隶属役御,由乎争强弱而校智愚。”

“贵上古无君”。无政府主义。政治组织基于机心。分别彼我(贵贱、名分),争乱因起。政府有害无益,不应有的。政治组织乃上古“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之堕落(因有名教),不应有的,故应取消;不必然的,故可取消。

(二)魏晋名士大概均以“由自然堕落为名教”为政治组织之起因。但1多以为是必然的,2且颇多人以为是应有的。

阮籍二说:

甲、超世之大人先生。

“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达庄论》)

淳朴散而“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大人先生传》)

此说“礼教之反动”——有嫉而然。

乙、世间(君子、细人)之道。

世间有阴阳盛衰。“道至而反,事极而改。反用应时,改用当务。……此天下之所以顺自然、惠生类也。”(《通易论》)

“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人安其生,情意无哀,谓之乐。”礼外乐内。(《乐论》)

故政治组织:1由自然之理而生;2是必由的;3且是应有的(在普通范围中)。

大概玄学家对此问题总以为:1名教是自然之演变,或没落,或堕落。故名教出于自然。虽为遗憾,但是必然的、必要的。2如免去流弊,则亦为应存在的。即如孙盛(反老庄)亦曰:“圣人礼乐……不获己而制作。”“岂不知叔末不得返自然之道。”

参见:佛教末法时代(人天教、三阶教)。

moral necessity[2]

王弼:“圣人因其分散,故为之立官长。”“始制官长,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过此以往,则争锥刀之末。”(政治之兴,理有固然)

metaphysical necessity[3]

故名教出乎自然。顺乎自然则名教不失其真,而可太平。否则,天下可大乱。

郭象:与人群者,不得离人。

故魏晋大多数清谈家意:1言名教出乎自然,不全主张二者是反对的;2认名教所以治天下,而是应有的,应存在的。

三、“虚君”主义——无为主义

此主义有二来源:1天无言而四时行——人君法天;2“无为而无不为”之一种解释。

君乃政治权力、活动之源,故最要。

君仁莫不仁,君子之德风,故最要在君德。君德不在乎躬亲万机,而在安排得宜,或因导得体,或能纯任天机,故一方无名(中和),一方无为(inactive)。此说至魏晋而大行。

(一)法家

魏桓范《世要论》(《隋志·法家》)

“尧无事”,“而圣治”。

治天下在乎法天之“化”。(见《为君难篇》)

参见:杜恕《体论》:“故善为政者,务在乎择人而已。”

傅玄:“舜奉王臣,无为而化。”

夏侯玄《时事议》。

(二)名家

刘邵《人物志》。

君德中和不偏(无名)。

(三)郭象《庄子注》

得性。不舍己从人,强人从己。一切措施任之而已。治天下实天下自治也。

“与物冥”耳。

《列子注》:“君非无言,言而实非言,盖非我言也。”

君无事,无为亦然。

(四)至治之极。

无君。不知有君。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尧治天下乃以为许由治之。”

(《庄子》:尧曰“夫子立而天下治”。)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陶渊明《桃花源记》、诗“秋熟靡王税”。)

“虚君”主义讲到此处亦即“无君主义”,这是老庄绝圣弃智理想之最高表现。

“名教即自然”——这是玄学王何至向郭所同信。

[1] 法语,意为“存在之理由”。

[2] 道德必要性。

[3] 形上必然性。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