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王弼之《周易》、《论语》新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陈寿《魏志》无王弼传,仅于《钟会传》尾附叙数语,实太简陋。然其称弼“好论儒道”,“注《易》及《老子》”,孔老并列,未言偏重,则似亦微窥辅嗣思想学问之趋向。盖世人多以玄学为老、庄之附庸,而忘其亦系儒学之蜕变。多知王弼好老,发挥道家之学,而少悉其固未尝非圣离经。其生平为学,可谓纯宗老氏,实则亦极重儒教。其解《老》虽精,然苦心创见,实不如注《易》之绝伦也。

汉魏之际,中华学术大变。然经术之变为玄谈,非若风雨之骤至,乃渐靡使之然。经术之变,上接今古文学之争。魏晋经学之伟绩,首推王弼之《易》,杜预之《左传》,均源出古学。今学本汉代经师之正宗,有古学乃见歧异。歧异既生,思想乃不囿于一方,而自由解释之风始可兴起。夫左丘明本“不传《春秋》”,而杜预割裂旧文以释经,以非经而言为经,与王肃之造伪书作圣证,其为非圣无法实有相同。然尊左氏为经,本导源刘歆,亦非后世所突创也。至若《易》本卜筮之书,自当言象。王弼黜爻象,而专附会义理,似为突创。然王氏本祖费氏《易》,世称同于古文。传至马融,荀悦言其“始生异说”。古文《易》本不同今文《易》。马氏治《易》又更异于先儒,则《易》本早有变化。而王氏之创新,亦不过继东汉以来自由精神之渐展耳。

汉代儒生多宗阴阳,魏晋经学乃杂玄谈。于孔门之性与天道,或释以阴阳,或合以玄理,同是驳杂不纯,未见其间有可轩轾也。夫性与天道为形上之学,儒经特明之者,自为《周易》。王弼之《易》注出,而儒家之形上学之新义乃成。新义之生,源于汉代经学之早生歧异。远有今古学之争,而近则有荆州章句之后定。王弼之学与荆州盖有密切之关系。汉末,中原大乱,荆州独全。刘表为牧,人民丰乐。表原为八顾之一(或称八交、八友、八俊),好名爱士,天下俊杰,群往归依。“开立学宫,博求儒士。使綦毋闿、宋忠等撰立五经章句,谓之后定”(《魏志》六注引《英雄记》)。王粲即于其时在荆州。其《荆州文学记官志》(《艺文类聚》三八)谓刘表“乃命五业从事宋衷所作文学延朋徒焉”,“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毋闿等,负书荷器自远而至者三百余人”。《蜀志·李传》“父仁与尹默俱游荆州,从司马徽宋衷等学。具传其业”,“著《古文易》、《尚书》、《毛诗》、《三礼》、《左氏解》、《太玄指归》。皆依准贾马,异于郑玄。与王氏(肃)殊隔,初不见其所述,而意归多同”。《魏志》王肃“从宋衷读《太玄》,而更为之解”。则子雍之学本有得于宋仲子。子雍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玄,仲子之道固然也。、肃之学并由宋氏,故意归多同。而其时“伊洛以东,淮汉以北,郑氏一人而已,莫不宗焉”。宋衷之学,异于郑君,王肃之术,故讦康成。王粲亦疑难郑之《尚书》。则荆州之士踔不羁。守故之习薄,创新之意厚。刘表“后定”,抹杀旧作。宋王之学,亦特立异。而王弼之《易》,不遵前人,自系当时之风尚如此也。

荆州学风,喜张异议,要无可疑。其学之内容若何,则似难言。然据《刘镇南碑》(《全三国文》五六)称表改定五经章句,“删刬浮辞,芟除烦重”,其精神实反今学末流之浮华,破碎之章句。又按《南齐书》所载王僧虔诫子书有曰,“荆州八帙”,“言家口实”。又曰,“八帙所载,共有几家”。据此不独可见荆州经学家数不少,卷帙颇多,而其内容必与玄理大有契合。故即时至南齐,清谈者犹视为必读之书也。荆州儒生之最有影响者,当推宋衷。仲子不惟治古文,且其专长似在《太玄》。王肃从读《太玄》,李学源宋氏,作《太玄指归》。江东虞翻读宋氏书,乃著《明杨释宋》(见《吴志》本传注)。而陆绩《述玄文》中称,荆州刘表遣梁国成奇修好江东。奇将玄经自随。陆幅写一通,精读之。后奇复来,宋仲子以其《太玄解诂》付奇,寄与张昭。陆氏因此得见仲子之书。可见荆州之学甚盛。而仲子为海内所宗仰,其《太玄》并特为天下所重。夫《太玄》为《易》之辅翼,仲子之《易》,自亦有名于世。虞翻曾见郑玄、宋衷之《易》,而谓衷小差玄。在其同时,《易》学实极盛,马融、郑玄、荀爽、王肃、虞翻、姚信、董遇、李均治《周易》。虞翻言“经之大者,莫过于《易》。自汉初以来,海内英才解之率少。至桓灵之际,颍川荀谞(爽)号为知《易》”(本传注)。可见汉末,孔门性道之学,大为学士所探索。因此而《周易》见重,并及《太玄》,亦当时学风之表现。而王弼之《易》,则继承荆州之风,而自有树立者也。

王弼未必曾居荆州。然其家世与荆州颇有关系。山阳刘表受学于同郡王畅。汉末畅孙粲与族兄凯避地至荆州依刘表。表以女妻凯。蔡邕尝赏识粲,末年以数车书与之。粲之二子与宋衷均死于魏讽之难(魏讽之难,实因清谈家反曹氏而起)。邕所与书悉归凯子业。魏文帝因粲子二人被诛,以凯之子业嗣粲。而王弼者乃业之子,宏之弟,亦即粲之孙也(《魏志·钟会传》注)。宏字正宗。张湛《列子注序》谓正宗与弼均好文籍。《列子》有六卷,原为王弼女婿所藏。按《列子》固非先秦原书,然必就旧文补缀成篇。王氏盖自正宗,即好玄言。而其父祖两辈与荆州有关系。粲、凯以及粲之子与业必均熟闻宋仲子之道,“后定”之论。则王弼之家学,上溯荆州,出于宋氏。夫宋氏重性与天道,辅嗣好玄理,其中演变应有相当之连系也。又按王肃从宋衷读《太玄》,而更为之解。张惠言说,王弼注《易》,祖述肃说,特去其比附爻象者。此推论若确,则由首称仲子,再传子雍,终有辅嗣,可谓一脉相传者也(蒙文通《经学抉原》页三八)。

大凡世界圣教演进,如至于繁琐失真,则常生复古之要求。耶稣新教,倡言反求圣经(return to the bible)。佛教经量部称以庆喜(阿难)为师。均斥后世经师失教祖之原旨,而重寻求其最初之根据也。夫不囿于成说,自由之解释乃可以兴。思想自由,则离拘守经师而进入启明时代矣。汉初经学,繁于传记,略于训说。其后罢传记博士,而章句蔚起。其末流之弊,班固谓“一经说百余万言。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故有识者尝思救其偏失,于是乃重明文证据。刘歆斥博士为信口说而背传记。许慎诟俗儒鄙夫为怪旧艺而善野言。古文之学遂乘之而起(《经学抉原》页二六、二七)。其后乃必有返寻古远传记之运动。杜元凯分《春秋》之年使与《左氏传》相附,即此项运动之结果。而《周易》新义之兴起,亦得力于轻视章句,反求诸传。荆州“后定”盖已开轻视章句之路,而王弼新《易》之一特点,则在以传证经。盖皆自由精神之表现也。

世传王弼用费氏易。《汉书·儒林传》费直治《易》,亡章句(张惠言云:后世所传费氏易注伪托不足信),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是以费氏《易》与古文同,而其学本以传解经,亦与今文家重训说章句者大异其趣。王弼用费氏《易》云者非但因其所用易文同于古文,而实亦因其沿袭其以传解经之成规也。

然细按新《易》学反求诸传之运动,其步骤可分为二:(一)则于注文解说时引传证经,经传连合,并为一谈。此费氏学之特色。魏高贵乡公谓郑康成《易》注以彖象与经文相连,乃谓郑氏于易注中,以经传合并解说也。史称康成并传费氏《易》,故其注《易》实用费氏之法。(二)则不但注解时经传合说,而且割裂传文,附入经文。其法即杜元凯用之于《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者。此二步骤,前者以传证经,后者以传附经(实亦即以经附传)。然前者尚只用于注解,后者乃进而改窜经文。二者深浅有别,而其主张反求古传,轻视后师章句,则相同。《易》学至此,汉人旧说乃见衰颓,魏晋新学乃可兴起也。

改窜《周易》以经附传,实颇出于王弼之手。《玉海》朱震曰:“王弼以文言附乾坤二卦。”则文言传之附入经文,始于辅嗣。又《正义》云:“弼意象本释经,宜相近附,故分爻之象辞,各附当爻下。”则小象传之附入经文亦始于辅嗣。又按《魏志·高贵乡公纪》,帝问《易》博士淳于俊曰:“孔子作彖象,郑玄作注,今彖象不与经文相连而注连之,何也?”夫古注单行,康成注《易》,合彖象于经,为之解说。然其于《周易》本文,据高贵乡公之言,实经传未尝混合。是则以彖象附入经文,似非如世人所言出于康成。而读王弼《易略例》,首章即为明彖。其以彖说经之旨,昭然如见。或者以彖象连入经文亦即出于辅嗣。而此久已流行之今本《周易》以经传相附,或即出王弼一人之手也。

今本《周易》因王弼所制定与否,兹姑不详辨。然其注《易》时用传解经之精神实甚显著。此则其明证有四:(一)王《易》相传出于费氏,费氏亡章句,而主以传解经。(二)王氏多于小象下无注,而以小象之义入爻辞中,是为以传解经之实例。(三)孔疏云:“辅嗣加乾传泰传字,离为六篇。”盖今本《周易》分六卷,每卷首题周易上经(或下经)某传(乾传、泰传、噬嗑传、咸传、夬传、丰传)云云。于六卷之首,均明言某传,极见其以经附传,用传解经之意。(四)《经典释文·叙录》略云:“王注上下经六卷,系辞以下不注。相承以韩康伯注续之。”是王注只及上下经。系辞以下以韩注续,乃“相承”已久之事(《南史·顾欢传》云:“顾注王弼《周易》二系。”此当系谓其亦续注王书也)。但辅嗣注《易》,祖述系传(读《略例》可见)。而系反无注者,必王作书原旨只在以传解经。经注已完,系辞以下,自无续注之必要矣。

弼注《易》,摈落爻象,恒为后世所重视。然其以传证经,常费匠心。古人论弼《易》者,如孙盛称其附会之辨(附会字义,参看《文心雕龙·附会篇》,不定为贬辞)。朱子亦尝称其巧。当均指此。夫弼固好《老》,然其于儒经用力甚勤。其言有曰,《易》之“微言精粹,熟习然后存义”(《论语·述而》皇疏引)。弼之于《易》亦拟熟习而解其义欤?儒家经典,《周易》而外弼曾为《论语》作《释疑》。《隋志》、《唐志》及《释文·叙录》均著录(三卷或二卷)。按正始玄宗王何均研《论语》,俱重圣人之学行,而其著作之旨不同。平叔等作《集解》,盖以晚近训解不少(《集解》叙),今须择善而从也。辅嗣作《释疑》,则因其中有难关滞义,须为之解答也。疑难者,或文义相违(如问同而答异),或言行费解(如子见南子,佛肸召子欲往),王充《论衡·问孔篇》讥之详矣。王弼于此,皆有解释,亦可谓圣门之功臣欤?尤有进者,王弼之所以好论儒道,盖主孔子之性与天道,本为玄虚之学。夫孔圣言行见之《论语》,而《论语》所载多关人事,与《老》、《易》之谈天道者似不相侔。则欲发明圣道,与五千言相通而不相伐者,非对《论语》下新解不可。然则《论语释疑》之作,其重要又不专在解滞释难,而更在其附会大义使与玄理契合。此下所论,略述王弼之《易》理,而以其释《论语》用新义处附焉。

世之非毁弼《易》者,一非其援老氏入《易》。然汉代自严遵以来,兼治《老》、《易》之人固多矣。即若虞仲翔之《易》,世固谓为汉《易》矣。然于乾象引自胜者强,坤象引胜人者有力,屯卦辞引善建者不拔,下系引自知者明。以《老》、《庄》入《易》,不论其是否可为诟病,然在汉魏之时,此风已长,王弼用之,并非全为创举也。又世之非毁弼《易》者,亦因其师心自用,不守家法。然弼之注《易》,采取旧说颇不见少。张惠言谓弼祖述王肃,特去其比附爻象者。实则弼注除黜象数外,文义亦尝援用旧说。如观卦卦辞注即用马融之文,泰之初九全引虞氏易,革卦巳日乃孚乃用宋衷之注,颐之六二全用王肃之书。凡此均足证辅嗣治《易》,多读世儒作品,于作注时,并有所取材也。

王弼之伟业,固不在因缘时会,受前贤影响。而在其颖悟绝伦,于形上学深有体会。今日取王书比较严遵以至阮籍之《老子》,马融、虞翻之《周易》。王氏之注,不但自成名家,抑且于性道之学有自然拔出之建设。因其深有所会,故于儒道经典之解释,于前人著述之取舍,均随意所适。以合意为归,而不拘拘于文字。虽用老氏之义,而系因其合于一己之卓见。虽用先儒书卷之文,而只因其可证成一己之玄义。其思想之自由不羁,盖因其孤怀独往,自有建树而然也。

《魏志》云,王弼好论儒道,实即因其以二家性道之学同主玄虚,故可并为一谈。《论语》“志于道”,王弼《释疑》曰:“道者,无之称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夫汉代之天道指祸福吉凶,谓一切事象必有所由,顺之则祥,逆之则殃。此与王弼主“一物之动必有其所以然之理”,其原理固相通。然汉代言天文灾异者,以人政上应天道,如客星犯轩辕大星,则主皇后失势;貌之不恭(谓君臣不敬),则有鸡祸。其立言全囿于形器之域。汉人所谓天,所谓道,盖为有体之元气,故其天道未能出乎象外。至若王弼,则识道之无体超象,故能超具体之事象,而进于抽象之理则。夫著眼在形下之器,则以形象相比拟而一事一象。事至繁,而象亦众。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必由至寡之宗。器不能释器,释器者必因超象之道。王弼以为物虽繁,如能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则繁而不乱,众而不惑。学而失其宗统,则限于形象,落于言筌。据此说《易》,则必以乾比马,以坤为牛,其立意与轩辕配中宫,不肃应鸡祸,固无异也。不知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若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略例·明象》)

夫义类者抽象之简理。马牛者具体之繁象。具体之象生于抽象之义(参看乾文言上九注)。知其义类,何必拘执于马牛。依此原则,而扫除汉人囿于形器之积习,然后玄远虚胜之谈乃有根据也。

王弼用忘象得意之原则以建立玄学。而其发现此原则实因其于体用之理深有所会。王氏之所谓本体,盖为至健之秩序。万象所通所由,而本体则无体而超象。万有事物由真实无妄之本体以始以成。形象有分,而体为无分至完之大全。事物错动,而体为用形制动之宗主。本体超越形象,而孕育万物。万物殊变,俱循至道,而各有其分位。万有之分位固因于本体之大用。然则真识形象之分位者,固亦深知天道之幽赜者也。夫《易》之为书,小之明人事之吉凶,大之则阐天道之变化。圣人观象设卦,无非表示物变之分位。依分位则能辨其吉凶之由,明其变化之理。故王弼论《易》,最重时位。变化虽繁,然如明其时位,则于万有可各见其情,而变斯尽矣。万有依其在大道中之地位,而以始以成。由其本身言,则谓为其性分(或德)。由始成言之,则谓为其所以然之理。故王氏乾卦文言注有曰:“夫识物之动,则其所以然之理,皆可知也。”所谓物之动者,即天道之变化。所以然之理即谓万变在大全中之时位。明其时位,则上可悉其变化之所由,下可推人事之吉凶。夫万有咸得一以成,由道以生。故万有纷繁,运化万变,必有宗统。宗极至健,故万变而不离。统制有序,故纷繁而不乱。王氏《易略例》,首章明彖,盖示万变之必有宗主,万物之必由乎道也。而品制万变,因时而易(王注之时略如时势)。于是《易》乃设卦以存时义,又于卦分爻以应时之变。故王氏《略例》乃有《明爻通变》及《明卦适变通爻》之二章。王弼之《易》,反象数,主时位,盖皆本于其本体之学也。

王弼注《易》,旨在发挥其一己于性道之学之真知灼见。故往往改弃旧义,另立新说。而其遗旧创新处,正为其真知所在,极可注意。乾为天,坤为地,为汉儒所奉之古义。然所谓天者,清明无形(郑玄)。地者有九等之差(宋衷)。即所谓上下覆载形气之物,而非王辅嗣所明之象外之本体也。故其乾卦注曰:

天也者,形之名也。健也者,用形者也。

坤卦注曰:

地也者,形之名也。坤也者,用地者也。

夫《易》之首卦不曰天地,而曰乾坤,则乾坤非即天地,而指能用天地之本体之德也明矣。本体至健,能孕万形。本体至顺,能循理则。本体寂静而统万变,其德则曰乾。本体贞一而顺自然(坤六二注),其德则曰坤。本体为至健之秩序,雷动风行,运化无方,俱为大用必然之流行。所谓盈虚消息为人力之所难挽。故大易所示,时有否泰。爻有变动,君子熟于天地盈虚消息之理,则可以适时应变矣。

复卦向以为一阳始生,主六日七分,当建子之月,为人君失国而还返之象(郑玄、虞翻、荀爽)。至王弼始轻历数之说,而阐明其性道之学。夫万形咸以无为体,由道而得其性。然则苟欲全其性,必当不失其本。如欲不失其本,必当以无为用。以无为用者,即本体之全体大用。故真欲全性葆真者,必当与道合一,体用具备。故复卦注曰:“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天地之心,即本体之大用。反本即反于无,而以无为用,又曰以无为心。若有物安于形器之域,而昧于本源,则分别彼我,争端以起。故王氏又曰:“若其以有为心,则异类未获俱存矣。”

王弼之所谓本体,为至健之秩序。万物生成为本体之用,而咸有其必然之分位。秩序者就全体以称。分位者就一物立言。全体之秩序,即所谓道。故道也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一物之分位,根据其所由之理,而各得其性。故曰:“物皆不敢妄,然后万物乃得各全其性。”(无妄卦注)夫道真实无妄,故物均不敢妄,而有其所恒有之性,所恒具之德。恒者,常也。物皆有其所恒,言其各反常道也。为显此义,王弼解无妄与恒二卦,乃大异于前修。马、郑、王肃训无妄为无所希望(虞氏云,京房及俗儒以为大旱之卦,训无望当因此)。九家易曰,无有灾妄,虞氏谓为无亡。而王弼解为物不可以妄。其言有曰,天之教命,何可犯乎,何可妄乎。夫不违犯天之教命(即道之秩序),则物有其所恒之德性。郑、虞旧义于恒卦仅训为久。王氏乃进而言所久所恒。其言曰“各得所恒,修其常道……故利有攸往”。“道得所久,则常通无咎,而利贞也”。“得其所久,则不已也”。“言各得其所恒,故皆能长久”。“天地万物之情见于所恒也”。此盖有悟于《老子》之所谓常。常者依全体言,即指道;依事物言,则谓其由乎道而有其本然之分位。如物全其分,即得其所恒。全其分者,即不失其本,所谓“修其常道”者也。如失其所恒,则是昧其本源,离其宗极,是即王弼所指旅卦之时也。旅旧或训军旅,此王肃说。张轨释齐斧(资斧)为黄钺斧(参看巽上九荀注),当亦承子雍之说。或训客旅。然所谓客者,举聘客为例(郑玄),亦非王弼所用之义。弼之言曰“旅者大散,物皆失其所居之时也”。然则旅之时,在人事为民失其主,在天道则为物昧其本。物昧其本,则丧其真,失其所恒,必不可久矣。

《易》之戒慎本可合于老氏卑弱之义。王弼注《易》,于此乃反复致意。于《易》之始则有曰:

居上不骄,在下不忧,因时而惕,不失其几,虽危而劳,可以无咎。(乾卦注)

于《易》之终亦有曰:

夫以柔顺文明之质,居于尊位,付与能而不自役,使武以文,御刚以柔,诚君子之光也。(未济卦注)

盖能戒慎恐惧,则斯能识谦损之德。谦尊而光,履尊以损。旧义巽为命令。王主巽顺,曰巽悌乃能命行,又曰巽顺则可以升(升卦注)。旧义大壮为伤。王主壮盛(王肃义),曰壮,违礼则凶,凶则失壮。又曰行不违谦,不失其壮。夫老氏卑弱之术,汉初原为刑名所利用,然固亦为慎密惧祸之表现。西汉以来,蜀庄之沉冥,扬雄之守玄,冯衍之显志,刘劭之释争,其持隐退之道者,盖均出于戒慎之意。钟会生母,“特好《易》、《老子》,每读《易》孔子说鸣鹤在阴,劳谦君子,借用白茅,不出户庭之义,每使会反复读之”(《魏志》二十八注)。是亦合儒家之戒慎,与道家之卑弱为行己至要。辅嗣注《易》,盖亦如是也。

王弼会合儒道最著之处为圣人观念。此可分四事说之。(一)主儒家之圣人,(二)圣人神明知几,(三)圣人治世,(四)用行舍藏。

(一)王弼学贵虚无,然其所推尊之理想人格为孔子,而非老子。周彦伦曾言,“王何旧说皆云老不及圣”(《弘明集》周颙《重答张长史书》)。此盖汉代以来相承之定论。辅嗣、平叔未能有异言。王氏《论语释疑》、《周易注》固常以孔子为圣人(如解《论语》“子温而厉”章,《易·乾卦·文言》注仲尼旅人)。至若何劭《弼传》引其答裴徽之语,则尤见其融会儒道之用心。当时弼以好老氏虚无之旨见称。弱冠诣裴徽:

徽一见而异之。问弼曰:“夫无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

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氏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据《世说》疑“其”之误)所不足。”

圣人体无,老子是有,显于其人格上有所轩轾。而圣人所说在于训俗,老书所谈,乃万物所资。则阳尊儒圣,而实阴崇道术也。

(二)《书经》睿作圣,圣人之德,原重明哲。辅嗣《略例》云:“明夷务暗,丰尚光大。”二卦并举,盖以显圣德之异常。于丰则言其阐弘微细,通夫隐滞。于明夷则称其示人以朴,能“晦其明”。明寻幽微,知人善任,王者以治天下。大智若愚,不用察察为明,以导百姓于争竞。此则一方主儒圣之明哲,一方又重老学之弃智矣。

圣明知人,天下以臻治平,亦名家所常言。圣人藏明,养正以蒙,乃道家之要义。二者余均别有文论之,兹不再赘。然详研王氏所谓明寻幽微者,固不限于知人。而圣智之所以异常者,不只在其有似蒙昧。夫圣人则天之德,神与道会。天道变化,圣人神而明之,与之契合。所谓《易》之知几是也。几者谓变化之至也。至者指恰当至之时,不在事后,亦不在事先也。

圣人神知当机,不识于事之后,故无悔尤。《论语》“佛肸召”章,仲由引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王氏《释疑》曰:

君子(原作孔子,兹照《论语》本改)机发后应,事形乃视,择地以处身,资教以全度者也,故不入乱人之邦。

事形乃视,是不能当机契合。不能契机,自不能免于悔尤。易称颜子庶几,有过则改。庶几者,殆将侪于圣明契道而稍后者也。颜子亚圣,固可称为君子,而实不及于圣人(君子与圣人有异,见《论语·述而》“圣人不得见”章,王弼曾释之)。圣人则穷神研几,可以无过(《论语》“加我数年”章王注)。盖圣智之体,与道合其变,于物极其情,直自然之流行,夫何悔尤之可有。“佛肸召”章,《释疑》于论君子之后,继而称誉圣人。其言曰:

圣人通远虑微,应变神化,浊乱不能污其洁,凶恶不能害其性。(下略)

又“未可与权”句,《释疑》曰:

权者道之变,变无常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可豫设,尤至难者也。

圣人通变,随其所适,此所谓以道合其变也。知天道之权变者,即明于事物之情伪。《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句下,王氏曰:

忠者情之尽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未有反诸其身而不得物之情,未有能全其恕而不尽理之极也。

能尽理极,契神故能即物。此所以圣人知几,于物则极其情也。

然知几者,亦非预识于前也。不但权变无常,不可豫设(此王氏文,见上引),而且圣人神与道会,应若自然。如形影声响,同时而有,不为不造。夫汉人之预言吉凶灾异者,固非圣人之徒也。《老子》云“前识者道之华”,王注于此,似斥常人所谓预言。文曰:

前识者,前人而识也。即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虽德其情,奸巧弥密。

圣人之知,纯无造作。前人而识,则毁自然而自矜其智矣。盖皆大背于老氏之道,而非儒圣之所谓知几矣。(据现存本严遵《老子指归》,王氏此解疑出于君平。盖此本中前识下严注曰:“预设然也。”其《指归》有曰:“先识来事以明得失。”)

(三)圣人法道,德合自然。其治世之方,殆亦可推知矣。道大无名,故君人之德,以中和为美。《释疑》曰:

故至和之调,五味不形,大成之乐,五声不分。中和质备,五材无名也。

中和质备,则可役偏至之材,而天下以治。自然无造,故不察察而治。《老子注》云:

夫以明察物,物亦竞以其明应之。以不信察物,物亦竞以不信应之。……若乃多其法网,烦其刑罚,塞其径路,攻其幽宅,则万物失其自然,百姓丧其手足。(四十九章注)

故圣人之于天下,歙歙焉心无所主。夫心无所主者,若天之至公;察察为政,则未免于私也。《释疑》称尧之德曰:

大爱无私,惠将安在?至美无偏,名将何生?故则天成化,道同自然。不私其子,而君其臣,凶者自罚,善者自功。(下略)

圣王以无名不偏之德,行至公自然之治,无毫末之私,不自有其身,百姓日用而不知,故自成大功,自致太平也。

王弼谈治,以因为主。“因而不为”,《老子注》中之所数言。然其所谓因者,非谓因袭前王,而在顺乎自然也。《周易·鼎卦》注云:

去故取新,圣贤之不可失也。

其所谓因者,因自然之理,以全民之性(亦即民自全其性)。理有大常,道有大致。修其常,顺其理,则得治之方,致治之方。虽顺道家之自然,但不必即毁儒家之名教。名教有礼法之防。然王氏注讼卦,引孔子无讼之言,而申明之曰:

无讼在于谋始,谋始在于作制。……物有其分,职不相滥,争何由兴。

师卦注云:

为师之始,齐师者也。齐众以律,失众则散。

是王氏固未尝毁弃分位法制也。《论语》“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王氏《释疑》曰:

时人弃本崇末,故大其能寻礼本意也。

考王氏所谓礼之本意,具详于《老子》三十八章注中,谓仁义礼敬均须统以自然无为。然则礼者,如能出乎自然无私,旨在以观感化人,则王道至大者也。观卦注曰:

统说观之为道,不以刑制使物,而以观感化物者也。神则无形者也。不见天之使四时,而四时不忒,不见圣人使百姓,而百姓自服也。

治用观感,实因民之性,以期其自化。积极方面,则任民之自然发展。消极方面,则“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所以二字甚重要。见《老子》二十九章注)。故政治之用,既有利导,亦有检制。《论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王氏《释疑》曰:

言有为政之次序也。夫喜惧哀乐,民之自然,感应而动,则发乎声歌。所以陈诗采谣,以知民志风。既见其风,则损益基焉。故因俗立制,以达其礼也。矫俗检刑,民心未化。故必感以声乐,以和其神也。

然则王弼论政,虽奉自然,实未废儒教之礼乐也。引伸上文之意,则陈诗以观民风。风俗有良窳。良者任其增胜,窳者必见所以然而为之检制。然后感以乐,以和其神。然则自然之治,固非徒以放纵为事也。

(四)中国社会以士大夫为骨干。士大夫以用世为主要出路。下焉者欲以势力富贵,骄其乡里。上焉者怀璧待价,存愿救世。然得志者入青云,失意者死穷巷。况且庸庸者显赫,高才者沉沦,遇合之难,志士所悲。汉末以来,奇才云兴,而政途坎坷,名士少有全者。得行其道,未必善终。老于沟壑,反为福果。故于天道之兴废,士人之出处,尤为魏晋人士之所留意。孔子曰“知天命”。《易》曰:“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依儒家之义,时势之隆污乃归之于大运之否泰。若更加以道家之说,则天命之兴废,乃自然之推移。因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但合于儒家之明哲保身,亦实即道家之顺乎自然。夫圣人本德足君人,而每不逢时在位。王氏释“子见南子”以为“犹文王之拘于羑里,盖天命之穷会也”。

并曰:

否泰有命,我之所屈不用于世者,乃天命厌之,非人事所免也。

天道自然,兴废有期(参看五十知天命句,王氏《释疑》),非人事所能改易。圣人于此,亦顺而安之云耳。

夫盈虚消息之义,清谈人士之所服膺。辅嗣为玄宗之始,于此曾三致意。然其《易》注,于系遁乃曰“遁之为义宜远小人”。于肥遁则曰“超然绝志,心无疑顾”。于观之上九“圣人不在其位”则云“高尚其志,为天下所观”。于泰之九三“时将大变”则曰“居不失其正,故能无咎”。于乾之初九“潜龙勿用”则云“不为世俗所移易”。辅嗣于君子不遇之时,而特重其行义不屈。比于山涛之告嵇绍,不亦胜之远乎。盖玄风之始,虽崇自然,而犹严名教之大防。魏讽死难,汉室随亡。何晏被诛,曹祀将屋。清谈者,原笃于君父之大节,不愿如嵇绍之颜事仇也。王弼虽深知否泰有命,而未尝不劝人归于正。然则其形上学,虽属道家,而其于立身行事,实仍赏儒家之风骨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