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八本(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疏】彼言依何转变者,意言彼者,即彼颂也。意说彼次言有种种相转者,未审依何转变耶?谓依内识所变生,即答词,即依所变见相上假立我法也,故言彼依识所变。

【疏】今解依识所变至为此问也。问:此是诸识转变一行颂,为重分别世间我法,为重分别圣教我法?答:二俱分别。

【疏】或转变者,是变异义者。问:与初解何别?答:所变之用,是依他起,故与前别。此用实非见相二分,依此二用计能、所取,方名二分。用是二分,执所起处二分用,用名二分。故此二解,安慧所计。

【疏】或变是现义,如初卷解者,即第一卷。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问:安慧、护法皆言变现,此二别耶?答:若安慧言变现者,即自体分变现起遍计所执见相二分,即有体法变似无也。若护法言变现者,即自体分变现起依他见相二分,即有体法变似有也。故有差别。

【疏】分别,此是识体所变,用能分别,故名分别者,此解分别也。然分别即是自体上所变见分作用也。意说自体分变起见相二分,是依他起,于中妄计分别为实有者,方是遍计所执也。

【疏】非谓我识自体能缘名为分别者,即是依他起缘见分等名相分,非谓别有实识体能起分别也。有言我者,护法自指为我,谓对安慧故自称我。

【疏】言见似能取至无二分者。意言见、相二分,但似依他起能、所取之相,而实无见、相二分。是安慧师意,即以无似有,护法不尔。

【疏】即依总无立别无也者,安慧唯立自体分,无相、见二分也。总无者,即是见相二分,见相二分实无体也,名为总无。别无者,即实我法也。以此二法,共依见相,所次见相,得立总名。

【疏】非一切体即是一识,名为唯识者,非唯识言,唯显有一分识;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自体、性故,得唯识名。总有五种:一者、识自体故,二者、识实性故,三者、识相应故,四者、识所变故,五者、识分位故。具此五义,得唯识名。

【疏】非不离识至名唯识也者,长连读,义自显也。

【疏】此护法解第四句,兼释外难讫者。如论中是故一切至皆不离识,是释第四句。如唯言为遮至心所法等,此是释外难。外难言:心是识体,可名唯识。真如、色等不相应,既非是识,自证分是唯识。

【疏】安慧随应解假实等者,安慧计识自证分,是实有也;余见分、相分、色等,皆是假有。

【疏】变谓转至第一卷。解者,即安慧、护法二师同解变字。变谓识体,转似二分,见相俱依自证起故。虽同解此论,文义各有别。护法言变通见相,见相俱是有体;若安慧变通见相,见相俱是遍计。

【疏】及安慧二师者,即安慧、护法二师也。

【疏】依所变见分,除实能取至二取无也者,若护法依所变二分上,有实能、所取,两是遍计所执,故是无也。见相即实二取故,二师义不同,故置随应言也。

【疏】上文安慧说余非佛者,上言二分是安慧,明余异生有见等不?据佛说文,佛无二分故。下文明佛有二分者,护法通余,非安慧本意。

【疏】护法皆通者,护法师说:佛、十地、菩萨、二乘、异生等,皆通有见、相二分及自证分。

【疏】或并有漏说分别故者。今此论文,唯说有漏见、相二分,以说有分别故。故颂言分别、所分别等,是约有漏位说见、相二分;以无漏根本智等无分别故,即约安慧、护法二师,谓并也。

【论】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至外境相现者,如颂中是诸识言,不异前解,故不重说。言谓诸内识者,是能变体,即是见分也。转似我法外境相分而得现前许,即是依他起性,而似所执实我法性。

【疏】外境通有能取、所取者,即能执心于相分上,执有能取相、所取相也。又如后念心变前念,即前念相分心亦是外境,故说外境通能取。亦如缘他心时,即变他心为相分,于其相分上即变似能取,故相分上有能取也。故能取、所取,即是能遍计、所遍计,皆于心所变相分之上建立。然不出能解见分上建立能、所取也,以实能、所取皆是计无法故也。难陀,二分皆是依他,有体性故。

【疏】设执见分为我为法,亦于心所变上执故,无非所缘故者。设执见分为我为法,如犊子部执我为能知者,又如数论我是思等,亦于心所变相分上执也。如执见分为我法时,亦是有所缘法故,无非所缘之过。

【疏】即是遍计所执性成者,且如缘境之时,若能遍计心亦是依他,所遍计境亦是依他。若于境上执实我、实法,实我、实法体是无故,即无中执有,方是遍计所执性成。实我、法既妄执为有,故名无中执有也。

【论】由此分别变似外境假我法相者,显是无,如疏具辨。

【疏】由能分别变似心外实我法境现起是有,彼所分别实我法相显遍计执是无。如疏具辨者,意说能分别心变似假立我法也。此假我法似实我法境,然不是实我法,假是依他,实我法即是遍计,所以有别。

【疏】即由分别之心以下,又正解。疏中有二得文:初、即由文但解有无,未论依他;第二、即由解依他相分,上计我法,我法无也;故二、即由别有。

【疏】由能变心变似相现者,意说能变心上假我法相,似实我法外境相现。

【疏】实境无义者,是理也,即是实境无之道理,非境是义。上已言境实无,何须言境?故知义是道理之义。问:所言计实我法,未审相见分中依何分计?答:护法依二分计我法,若难陀依相分上假我法,安慧二分既是遍计,如何依无计无耶?今解:如眼翳于云中翳有别,自证分云无体,喻相见二分亦计有花,花以前见相上我法,我法是无也,即虚空叠假也。

【疏】二十部等说体非无有极成故者,意言二十部等皆有能变虚妄心故。问:说出世部等,既说世间法假,还亦有体,但非实有,不妨假有。由如大我说诸法如幻如化,岂即无体耶?彼亦应尔。解真空等者,即由以空依门显真如也,得真空名。

【疏】此文但说有漏位,故立分别名者,如论中说分别言,据有漏位说;若无漏根本智,即无分别。

【疏】二文、三师者。二文者,即指论中有两复次释:一、颂文。三师者,即指护法、安慧、难陀等三师。三师皆有依他而无遍计,故皆遆离增减二过,契中道也。

【疏】中道者,正智也。理顺正智,名契中道者,正智即是根本后得智也。若顺正智者,即通取资粮、加行位中有漏闻思慧等,皆能顺生无漏正智也。亦解者起,但无错解,说当道理,即名正智,非要唯无漏方名正智。又契会中道者,中道有二种:一者、约诠,即以不空不有名中道;二、约废诠谈旨名中道。则以理顺智名契,以智证理名曹,故通二义也。

【疏】自下第二,有九问答,并结有十:第一、唯识所因难,第二、世事乖宗难,第三、圣教相违难,第四、唯识成空难,第五、色相非心难,第六、现量为宗难,第七、梦觉相违难,第八、外取他心难,第九、异境非唯难。

【疏】谓于第一卷至第二卷,乃至故。言已说者,意言从前第一卷至第二卷,即破小乘外道皆无量道理,破小乘外道心外实有法,成立唯识道理讫。原严经二颂,初言如愚不分别等,彼颂次言为对遣愚夫等。

【疏】三界唯心至华严所说者,意说十地经第八卷有此文,华严经十地品明第六地中亦有此文,言: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疏】十地经名体者,意说十地中,若经名、别经体,皆如无性第四卷广解。

【疏】心识是一者,此一句释妨难也。外人问言:何故论中则言唯识,经中乃言三界?唯心教名字有差别耶?答:文虽有别,心识一。若在五蕴门,即名为识;若在十二处门,即名为意;若在十八界门,即名为心,谓七心界等也。

【疏】由彼无故,能取亦无者,意言但遣实所取无,不遮依他亦无也。

【疏】如说若无心所,心未曾转者,即无性论中指余处说:若无心所,心王即不得起意。言心王要与心所相应,方得转也。即如作意警觉,应起心种。

【疏】唯心之言,即显三界唯识者。问:何故经中唯说三界唯心,不言无漏法唯心,不言圆成实唯心耶?答:三界是有情爱着处,同起执我、法等,所以但言三界唯心;以无漏不执,所以不言唯心。故无性释(云云):为遮三界横计所缘实我、法等,说唯识言,无漏不尔。

【疏】即与欲等爱结至贪等结者。意说三界皆有爱结,举欲界爱等色、无色二界爱结故,即与欲等爱结相应。所言堕者,对无漏说。无漏清升,不名为堕;有漏不尔,相浊为堕。意说有情起欲界爱结,即堕在欲界中也。余二界准知。谓身所起三界烦恼,即摄属在于三界中也。意言有情起欲界爱结,即属欲界贪等,被他贪等所摄属故。余界准说。此即诸有情属,能系烦恼,如牛属绳,故论曰或为后地诸烦恼等之所系缚也。

【疏】不遣直如依他所缘者,意言但遮妄情执有实所缘说唯心,而不遣真如依他所缘说唯识也。

【疏】道谛摄者,意说真如是灭谛摄,是正智所缘;能证根本智是道谛摄,亦后得智亦道谛摄;所缘亦依他摄,或亦缘如。言故不待说者,以真如及无漏依他,皆不离心故,其义自成,故不待说也。

【疏】非无漏及无为法者,意言不以说唯心之言,即无无漏及无为法也。故知无漏无为亦有不说。何以故?由彼不为爱所执故,乃至非迷乱故。

【疏】若尔,欲、色二界至有立已成者。观此疏文,中有二难:一言汝奈说唯心者,谓欲、色界中而有色法,即心能变色,色不离心,可言二界唯心;无色界中既无色法,何故复言无色唯心耶?二言亦小乘多计无色唯心,由无色中无色法;今大乘亦立有立已成过。无性释论,具有难意,如演秘六说。

【疏】此不然也者,意言此难不然也。言非但色无,亦无贪等能取之心者,意言无色界中,虽无色法有贪、信等,非心外人执离心外,别有贪、信等为能取之心。今为遣彼故,说三界唯心,故无色界中离心王外,无别贪、信等以为能取心。

【疏】言识所取义者,意说无色界虽有虚空、无为等,此等无为亦不离心外别有,是识之所取。恐计离心别有,故说三界唯心。又彼经部许虚空是无色相,无体无实。然此空者,由心破色观空,虚空方显,故心、心所是空所依。恐彼执虚空离心、心所别有,名非心法,为遣彼故,说三界唯心。

【疏】又经部执色心等至三界唯心者,意言经部师计无色界诸心、心所法,是无色相,无体无实,所取境义显现,所依可得故。恐彼无色心王为非心,今复遮彼,故言三界唯心。此与前别。前言唯心者,遮无心外计;今言唯心者,遮彼执心为非心,故说三界唯心。

【疏】又前二师至应非唯识者。第一师,安慧、护法二师,即是难陀。此二师但约妄心以辨唯识,且说三界。若不尔者,无漏非三界摄,应非唯识所缘。唯识所现者,诸识所缘,即是相分,即内识自证分上所现也。

【疏】复举识者,即指识所现文,意说显识所现。言是识所行,所行者即是所缘。义观疏文,意解深密。上言诸识所缘,即义须同,何重举唯识所现之言?答:复举唯识所现者,意显所缘相分,依他内识上现,此相分是内识之境界。定者,是决定义。言无有少法能取少法者,意说无有少许实能取心,缘少许实所取境。何以故?无作用故。有二影生者,相、见二分,依自证故,如影

【疏】如质为缘等者,意说如头实为缘,还见自质,犹如镜头面质为缘,还见自面影也。问:今引此文有何意?答:据其次第,今此举也。

【疏】能入唯识现在十地者,此明正能入也。十地是所入之处。若随性入者,此解论中随字,即地前非正入也。亦言或随经义入十地,而第二解随字意说,或随经义修习,而能得入十地等。

【疏】相违即者,此明人亦相违。言人、境俱别者,意言释持业,所以相违。既是持业释,故知人、鬼等相违,亦得是持业释。

【疏】鱼等宅路者,约水是鱼等处之所。

【疏】空定唯空者,约观作业者,而依空定观境空。若余人等非观行者,即于其境而计为实定故。既互相违,明境随心,种种见别。非一实物互相违返者,观行者不见一实物与虚相违也。

【疏】此虽非有至各反。不同者,观此文意,释通外难。谓有难言:境既实无,是遍计所执,如何鬼等见不同耶?应举此疏文答。

【疏】应言一处解成差者,意言心外既无实境,何得一境应四心耶?但一意所中,有四相违境,应四心也。处义宽故,心外释境,故不可言一境也,但可言一处。

【疏】此唯有心者,意说过、未境等虽无,能缘识皆得起。言菩萨缘此识无境得生者,意说菩萨缘余人无境得识生,过、未境虽无,不妨识得生,故菩萨以智力如是观察。

【疏】境非真虑起者,意言过、未境虽非真,缘时亦得心虑起。

【论】彼境既无,余亦应尔者,意说既缘梦等假境,唯识义成;缘余五尘等境,亦名唯识。又例言但过、未梦等境无,如眼等识缘现境时,无实境者,此约识虽无实,色等境说有,故不相违。

【论】自应无倒智者,即是能观菩萨智。自应无倒,即是凡夫等缘境之时。菩萨观此境,若实有凡夫缘时,应得解脱证境。

【疏】难尘是实有者,即是问难也。今难言:若凡夫得五尘实境,何故智不成?故知凡夫不得实境也。言证实智不成者,意言若凡夫缘得真境,应智得成;既凡夫不缘得实境而智不成,返成言凡夫若得实境而智既不成,故无观境是假而智得成。

【论】随三智转,智者意言:随三智者,境随三智转。下言智者,即菩萨能观智也。境若实有,如何随三智转?

【疏】得心自在者,若十地辨位次,虽人人实,十地王位未必即实。亦如初地菩萨作阎浮提王,第二地菩萨作金轮王。大臣藏经言:亦诸万亿国转轮圣王至等。若如有宗:一、三千世界有万亿世界而成至此明智,即是初地;二、二地菩萨作此轮王,能往余他方世界。若异生作轮王者,唯得自处所王四天下,而不能往四天下也。

【疏】或意解思惟观,虽境亦成,乃至前解为是者,此即或有观行者,以假相意解思惟,多时观大地等,作金银想等,以多时作此想等,此观便成。唯自见大地为金银等,谓余人皆不见地等为金银故,不得受用也。今不取此解,以假想观大地为金,无实用故,此通即小圣凡夫作也。取前转换本质,变大地等为实金银,余人皆得受用之故,前解为胜。

【疏】得十自在者:一、寿;二、心;三、众具;四、业;五、生;六、愿;七、胜解脱;八、神通;九、智;十、法自在。无性摄论亦言各据胜说者,余圣教中说第三地菩萨方得定自在者,据胜而说。如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三地忍辱等,皆据胜说。理实初地中亦得定自在,故十地菩萨于地地中皆能具行十波罗蜜也。问:菩萨所变大地为金等时,未审大地在不?答:然变略有二种:一、实变地为金等时体业,余人得此实金等用;二、覆相。又如天仙女变舍利弗身为女时,但男相不现,其实本男身还在。然余二乘变等,虽现其相,多无实用。然即质变者,如变出柱为金等,皆即质变也。若离质变者,不化

【疏】然一切异生能作此者至境随事慧转者。意说异生若以假想观地等为金等相,是境随事慧转。事慧者,缘事之慧,名为事慧,事慧即缘五尘境等。意说异生作此观时,故境随事慧转也。此后解意也,以后解通凡夫故。如无量寿经,佛教作十六观者,乃至变严地等,闭目开目,皆令明了。凡夫作,亦如异生习观者,亦能变境随心而转。如作空观,及折色作极微等观,心如是变时,境如是生,亦与境随事慧转相似故。此明言如观经说,亦如九想观等。

【论】言谓得胜定者。此文意说,若得初果以去,所有圣人若在定中,多不缘事。若定中多作四谛观等,谓观苦、无常等,名九胜定。若余异生虽在定中,但作欣、猒等观,亦不能在定中而作谛观,故异生得定,不名为胜。

【疏】修者,谓修观人,即二乘等。疏取菩萨谓空境相应者,谓二乘修人空观,观我及我所皆悉是空,渐渐修习,除我、我所断惑。由境无实,此空是实;若不是实者,此空观应成虚妄,不能断惑。故知外境无空,观是实也。此空即是苦谛下空,或四圣谛所缘相应者空,我境是无,空相现故。谓观四谛下无常、无我等十六行相,亦能断烦恼。故知外境无实,此空、苦、无常、无我等观是实,能断惑也。若许境是实者,此苦、无常等观,应成颠倒。意说作四谛观,观苦下一色、四心境,作空等时,是虽无而有无常等众相现故。

【疏】法观者,谓此后得,乃至相皆显故者,法者,谓契经正法;观者,谓声闻、菩萨后得妙慧。以此妙慧,观契经中无常等正法道理,即依此经中道理,随观一境,境上苦、无常等,虽无实境,而有苦、无常等众相显现,乃至观空、无我等亦然。如疏中言谓一极微观为无常等者,释前一境上有多相现所由。然二乘人后得智中,不能缘契经等,但由前加行智中,缘契经无常等;今有后得智中,但依前加行,缘契经无常道理,而观苦、无常等。

【疏】非一体上有众多义,乃至体应非无常者,明不一不异也,皆是观行者第六识上作苦无常等义。若空无常等义即是极微者,一极微体应有众多,以无常等义有众多故。若无常等异于极微体,极微体不应即是常等众境。随理慧转者,谓慧能观四谛,理即缘理之慧,名为理慧也。境者,即所缘境,即境随他缘理之慧而转变也。

【论】无分别智、转智者。问:此中说菩萨能观见他,余圣者证真无分别智。其能观他者,为用后得智能见他无分别智?为用他心智及有漏世俗智能见?答:用无漏后得智能见,或通他心,理皆无失。

【疏】境随真慧转者,慧能缘真,缘真之慧,名为真慧,即余五境,应随他真慧而不现也。有谓境随真慧转者,境谓真如也。以无分别智,不取于相,而真如亦无出相也。

【疏】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者,疏中解上二句有二解:一、言心、意、识所缘。所缘者,即是八识上见相分,皆非离自性。自性者,即是八识自体分。意说所缘见相,皆不离识自性分之自性也。故疏文言即缘识之体者,意言缘识即见分,体者即自证分缘见分,故见分是识体上用,是自证分缘见分,见分不离自体分也。言或事性者,事之言境,事即是相分,相分不离识自体性,故言性也。二、言其真如理体,即是义之所依本事,即是体事也。义者,即是有为法也。故真如,真实心也。故真如与识为体,不离识自体。若八识等总名意,或总名识,即八识上见相分,是所缘不离识之自体也。意说真如及所缘,皆不离识自体也。

【疏】大乘他方佛眼,乃至自他不极成者,萨婆多唯许娑婆世界有佛出世,不许有他方佛也。又唯许有八方,上下二方皆无也。

【疏】最后身菩萨者,即是王宫所生身,于此身上即得成佛,名最后身菩萨。所起烦恼悉是实,诃骂调达、爱怡、罗睺,皆是实烦恼。此菩萨三大劫中,但是凡夫,亦入地狱。三大阿僧企劫已满,不生恶趣定、善定趣,不生贫贱家定即豪家,得男子身定不受女身等。虽三劫满已,又一百大成坏劫修相好。若大乘中,三大阿僧企劫满已,即百劫修相好,千劫修威仪,万劫学神通,亦学牛行、象王等。此等皆有自他不成,并极成言简也。

【疏】此亲缘言,简他身中自心外色,及第八等所变者。然他身所变色等,及自第八识所变色等,皆五识疏所缘缘,不是亲缘也,故须简也。若不简者,有立已成过。疏所缘缘,先许有故。准论,疏合有不字。不亲缘言,简疏所远也,疏略无不字。

【疏】如是余四识展转相望,四量亦尔者,量一言极成。耳识定不亲缘,离自声等,因言五识中随一摄故,如余眼识等。余鼻、舌、身识等,准此应知。故极成言亦流至此,亦应简不极成不鼻、舌、身识等。即大乘中,他方佛不鼻、舌、身识,小乘佛非无漏不鼻、舌、身识,最后身菩萨不善不鼻、舌、身识等。此等皆有自他不极成,为简于此极成言至于此。

【疏】今总为言至不别指者,此说论中比量宗同喻略所由。

【疏】谓极成言亦流至此者,亦应简大乘他方佛意识,及小乘最后身菩萨不善意识。佛意识界、法界、意界是无漏,小乘亦许,故不简也。

【疏】若别言第六至为不定过者。若有余字中不摄七、八识,即外人将七、八二识为过,言汝第六识为如五识,是即不亲缘离自诸法;为如第七、八识故,亦得亲缘离自诸法。彼小乘虽不信有第八识,然将此识亲缘心外法,故为不定过。据现,实非不定。既不信有七、八识,何得更缘心外法耶?又例七、八识,亦是极成。前引理教,已成立故,亦成有法。

【疏】别有六量者,即六识各别作比量,即为六量也。

【疏】此第二、唯识量者,取前亲所缘量为第一,此量为第二。若约大段次第,合是第四量,更勘余本。

【疏】相应法体所缘性故者,即此相应心、心所法,即彼他心智缘故,相应心、心所亦是所缘性也。

【疏】不言即识者,宗中不可言即识,但可言决定不离心及心所。若言即识为宗者,即宗有一分相符过,以他心境即是心故。

【疏】以有无为别故者,若以所缘有为、无为即是识者,且如所缘中有是无为法者,此无为复与识别,如何言所缘法即识耶?

【疏】以是法故,即有体法者,意说论中所缘法者,即是因法,故言以是法故。既言所缘,必以有体,故所缘有体法因,意除彼空华,不可为因故。

【疏】言以是法者,即显他心是所缘,明不离识,非即我心。

【疏】又解:除彼亦得者,即立量言:除他心智所缘他心、心所境已外,余所缘诸法决定不离能缘心等,因言是所缘故,如相应法。又立量言:除彼无体已外,余所缘有体法决定不离我能缘心是所缘法故,如相应法。或因除亦得,因中应言除彼空华所缘法故。以言简之,故亦无有过也。

【疏】非言与心相应至故通心者。若非言与心相应,即唯心所蕴故,故但总言相应,通心王也,故不言与心相应。问:此文与前,此亲所缘,定非离此,此等论文何别?皆成立所缘不离识故。答:有二解:一言无□□别,但重成前量也,有法用前;二言有别,前量偏约亲所缘缘,说不离心,而有外救言,如心、心所法及亲所缘,不离心故,可成唯识。若疏所缘质色,并不相应法,及与无为等,既非亲缘,应离识有,故说此量。然此量意,色等诸法,以是法故,皆非离心,如心、心所,非谓此法是亲所缘,说不离言,故与前论文有别。明知此量有法,但言所缘色等诸法为有法,与前论文有法不同,故说与前论文别。或可前后二量,因有别故,前后论别也。

【疏】初、离有者,意言实我法等体非有故,不同彼真理及俗八识事于是有故,故言离有也。

【疏】后离无者,意言后者,即空理及识名后也。空即是如,依空显故名空。体性是有,不同遍计体是无法,故言离无。问:此疏文缘空识者,即取能缘真如之识,何故此次论文言慈尊依此说二颂言,下文引中边论虚妄分别有,不取能缘真如之识?答:意显真如妄不相离,真俗相依,故言说虚妄分别有也。

【疏】结前所言契会中道者,结向向前一纸计文。彼论文言,唯识义成,契会中道,故立理证以上所明法也。

【疏】辨中边论卷所说弥勒本颂者,意说弥勒初造。辨中边论说此二颂本是弥勒作,释是世亲也。

【疏】处言与于大义相似者,意说处字与于字大义相似。

【疏】以处于中字,皆第七转有所依故者,旧颂言彼处无有二处者,皆即第七转中境第七转。然第七转声中有所依,有所于境,今即是处于境声摄,处与于相似故。论第一言谓二空于者,是境第七摄,然岂列中字为第七转?应言处者,于中是第七转摄。或可颂中中字是第七转摄,以第七转中有所依声故。

【疏】今言于此,旧言彼处,乃至但可言此者,今新颂言于此二都无,但言于此;若如旧颂言彼处无有二,但言于彼。凡言此言,即是近也,谓此近法;彼者,即是远也,即彼处远法。即此二句,始明虚妄心有,即明于此妄心上无我、法二种故。疏主斥旧颂言颂中彼字者,若旧颂言彼者,对谁此言彼耶?如先有此,后方有彼;未有此,如何言彼?故着此字为胜。

【疏】顺此方言者,意说此中唯有空五字成句者,顺此方言也,故不着性字为言。此中唯有空性,非但不顺方言,亦乃文词不便,据理合性字。

【疏】唯与定有别者,梵音言都,乃至于理为胜者。答:唯与定差别所望也。若新颂言此中唯有空,但言唯字;若旧颂言此中定有空,是定义;若于都字上更加阿缚驮剌那,是揩定义也,故应言阿缚驮剌那都故。唯即是定义,以依他中决定唯有空故。疏主斥新颂中唯字,今解:言唯者,有二义:一者、决定义,依他决定有空故;二者、简持义,简持义者,此中即无。前句以言于此二都无,即已简去我、法二种。今此下句,又言唯字更何所简?不可以无法更须简也。故旧颂中定字于理为胜,如前已言。无有二者,即指颂也;无有二者,即指颂中于此二都无一句也。

【疏】妄分别有空者,即俗谛中有真谛者。此文即有释前,此中唯有空下两字。问:何故则释前句下两字耶?答意:一、显真俗相依有故。

【疏】一无时亦与二故者,意言有一时必有二别,无一时二亦无故,即亦出一也。意说非但一无,二亦无故。

【疏】下成前义。故说一切法者,颂言故说一切法者,即是弥勒引证,成前一行颂义。

【论】虚妄分别有至于彼亦有此。弥勒菩萨言:我此一行颂中,明虚妄心及真如空性是有,我、法二种空无体,是故此道理不违经说。大般若中,世尊说一切法非空者,即是虚妄心及真如空性是有也。非不虚者,即是我、法体无,是故我说不违经义。非无不妄心者,意说有真空心,即妄中有真也。亦有无漏智,谓有为、无漏也。依此二无,名之为空,即依此有为、无为二法上,无能、所取我、法故,名之为虚。

【疏】此颂上三句同此者,意说此第二行颂上三句,与旧颂上三句同意。言若新旧二颂同者,不对明;若新旧二颂不同者,即相对明,故一颂相对明说。

【疏】有故者,约妄分别。无故者,谓能取、所取。问:能取、所取与妄分别何别?答:能、所取是遍计,妄分别依他。言俗、空互有者,真中有俗,俗中有真,真俗相依而建立故。

【疏】梵言萨埵至或言无者。此文意证,合有三故,字论文中,略但有一。

【疏】此会于中道,非谓诠于彼义者,如颂中言是则契中道,即是契会于中道。道理名会,但取智证于理边名会,不取诠于境义,名契会中道也。

【疏】今此依三界虚妄生死,乃至不说清净者,意明弥勒菩萨前二行颂,明断三界虚妄生死,而证于真空理,故颂不说无漏依他,但说有漏妄心及于空理。若通明无漏者,颂应言断有漏虚妄生死法,得无漏依他法而证涅槃。

【疏】即唯识二十,外引为难者意。言二十唯识中,外人亦引此为难,意与此同。

【疏】据理而言,四事皆通者,意言四事中,处、时二即是定,身及作用二即是不决定。今言四事皆通者,处、时二亦通不定,身、作用亦通既定。言处、时通不定者,谓于是处同一时间,有情心既有多,所变亦应有别,故于一境变各不同,即随自心名定、不定。故鬼、人、天等,同居、异居相望,有定、不定。言身、作用亦通定者,谓多有情同一事业,多时共集,事同得了,故亦定成。或言处、时是定,作用、不定者,亦就胜说,理实皆有定、不定也。又四事皆通者,此文意说四事皆通有情。如疏云谓终南山,处谓缘山,时及作用等亦是无情,水土有生长用等等者,四乃皆通有情。亦如南山村,人人经尔所常住,南住南村,定即有情,处定有情,即名有情所定,故说处通有情。时通有情者,或有缘此人,或时不缘人等,故说时通有情。疏中即约有时缘山等,据非情说。与身、作用通有情者,作用属身,故亦缘

疏中销作通宗,应是通宗。应云据理而言,四事皆有过。外人虽曰若一切法皆是唯识,无心外实境者,即处、时、身、用四皆有过者,据此有理也。亦如真谛旧颂云:若唯识先玄,此一句通纪,于处、时、身、用。约事应难云:若唯识无云,即处定不定。亦若唯识无玄者,即时定亦不成。所成既定成,故知识外有情境。身、用亦准此难云:若唯识无光,身不定亦不成,作用亦不成等。又新颂云:若识无实境,此了一句亦通于四处。外人难曰:若唯识无心外境者,即四事皆不成。意说若唯有识无外境者,处亦不成,身不成亦不成,作用亦不成。既许成者,通显识外境不无也。

【疏】旧真谛论云至若唯识无实者,意冬此颂是也。别为难,难云:若唯识无直玄境等,与许处、时定者,此应不定。何以故?以唯有识,无外境故故,故处、时悉无定。无相续不定者,大乘计相续不定,今难言:相续应定,故言无相续不定。无不定言,意显于定。作用若成者,今难言:应不成,以唯有识,无外境故。今一行颂下一句,结上三句,意言:既唯有识,无心外境,所作事等,如何得成耶?又泰法师解此颂言:此则应言处、时决定。取第二句中上一无字,相属上处、时也。此文意说处、时悉无。定,无也,意显有处、时决定也。即第二句中相续不定者,相续是身,即身不定也;作事,即作用也。即第二句中下不定二字,流至于此,应言作用不定,悉不成。悉不成者,难上处、时、身、用,定、不定,事无等,悉不成也。然第四句,合是第一句,应言若唯识无尘者,处、时、身、用,定、不成者,悉不成也。

【疏】菩提流支论言:若但心无尘至人及所作事者。此颂意说,但有内心,无心外六尘也。实无外境妄见,离心外有境,故言若但心无尘,离外境妄见。处、时定不定者。准上处、时令定难,难不定故,言处、时定不定。人、所作事者。人者,即身也;作事者,作用也。大乘言:此二法不定。今难人言,即上定字,流至于此,应言人、所作事应定。文中虽复不别配,准上相返,理合如是难也。以唯有识,无外境故。又泰法师言:若言处、时定,人、所作事不定者,此四皆不成也。今此一行颂,将第一句难下三句。

【疏】新翻论言至作用不应成者,意言将下一句,结上三句总不成,以唯有识,无心外境故。准前近难,故彼二十唯识长行言:若离实有色等外法,色等识生,乃至非一切处者,此文意说,外人难言:若有心外实有色法等,即终南山处常定,即能缘此识亦定。若离心外无有色等法,一切皆唯者,即此山处亦不定,能缘此识亦不定。故测言:此释处时决定不成难。若无实境而能见者,应一切处皆见村园男女等物。既有所得见,无所不见,故知心外有实境等。

【疏】此即第一经部师等难。处定也者,即经部为首等,余十九部、二十部,小乘皆为此难言:四、若有心外境,即处、时决定,身、作用不定。既大乘言一切法皆是唯识,无心外境者,今难言即应处、时不定,即身及作用亦应定也。

【疏】缘此识应生者,意言非此终南山处,亦应缘此山识生。

【疏】此言现识,非谓比识者,此难意言:不缘终南山处,亦缘此终南山,现量识识生,不谓比量识生。何以故?以比量识不缘南山处,缘此终南山,此识亦得故。

【疏】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者,意难言:何故此终南处有时识起,有时不起?若举心正缘,时即缘;若欲不缘,时即不缘;或可开目即缘,闭目即不缘。既唯有识无境,何故不一切时常缘?外立量可知。

【疏】彼论第三难言:乃至非无眩翳,有此识生者。明解言:此释身不成不成难。身与相续,名之差别,五蕴相续,说为身故。此难意言:如堂内同处同时有人住,皆见一柱。若唯有识,而无实境者,应定一见,余不能见。亦如多相续同时间,于一空华等,有见不见。既若唯有识,何故见柱则同见,见空华则有见不见耶?疏:如眩翳者。解言:有着物不正名眩,眼睛上有病名翳。若眼中翳长,即目前见长毛发;若目翳圆,即眼见片轮;若目中翳如一行,即目前见绳

【疏】谓外量言:乃至于一空华,有见不见者,此难相续不决定。谓大乘言:相续不定,如多人一处,眩翳者见发,不眩者不见,故知不决定。今解难言:乃至余不能见等,岂相符耶?答:不尔。乍观此文似相符,据理不违。外人言:汝大乘为言,一见一不见,如眩翳等。即此相续不决定者,即应多人一处共观一树,亦应一见余不见,如眩翳等。树既一见亦二见,明知相续不决定者不成,即将共见色难相续不定也。

【疏】寻香城者,梵音言健达缚,旧言乾闼婆,此言寻香。西方戏儿,但作音乐,造幻城等,寻饭贪食。彼所造城,名寻香城。由此海中日轮、云气相击势力,似城相现,从喻为名。亦辨健达缚城,如泰法师抄,更有广释,恐繁不录。

【疏】如上皆有返覆比量者,返前处决定比量言:汝正缘于终南山,缘此终南山,识应不生,执实山无,此心生故。如余不缘终南山处时定量言:汝缘终南山,识应不起,执实山无,此心生故。如不缘时次相续不定量言:如多人于一所处,同一时间,一人眩翳,见发绳等时,余人无眩翳者,亦应见发蝇等物,执唯识故。如众多人同一处时,见实山等。

【疏】真谛论言:定、处等义成,如梦、如饿鬼,乃至及共受逼害者。新颂释处等。等者,等取时也。即取第二句中,上如梦二字配第一句,应言处、时定,如梦义得成。第三句中续者,即身也,即是不定。即取第二句中,下三字如饿鬼配第三句,应言身不定如饿鬼。一切同见脓河等,即第四句简害作事。作事者,即是作用,应言如梦中损害有作用。此以上五句,以三种喻释四种。

复次,如地狱,一切见狱卒,及共受逼害。此以上三句,以一种地狱喻,合释前四种,故四事得成也。旧颂与新颂意相似。

【疏】菩提流支论曰:处、时等诸事,乃至为彼所逼恼者,即第一句。处、时等诸事,即取第三句中梦字,配上第一句。应言处、时定如梦,无色等外法者,即无心外色等实法也。人者,身也,遂虚妄见种种脓河等事故。此依业虚妄见一句,皆释身不定中如饿鬼也。如梦中无女,动身失不净者,此已上二句,即是如梦须有用。此上六句,以三种喻,释尽前四种。狱中种种主,为彼所逼恼,此以上二句,以一种喻,合释四难事得成也。

【疏】余不见处,例所见处,比量亦尔者,量言:余梦中不见村园等处,应亦见是处定。汝许梦境非实有故,如余梦中所见村园。

【疏】虽有世间至置汝言故以简之者,此释伏难。难言:应非处定宗,岂无世间、自宗二相违过耶?答:以法有因中,置汝言简之,故无过也。

【疏】以因言许,无随一失者。若因中不言许者,因中即他随一不成过。彼小乘等不许,境无实故,是置许言,为简过也。即大乘因中自置许言,故无他随一失。

【疏】言如是故,无以真如亦不定过者,意言:言如是者,即指□许之境内处、时等,故简真如也。若不言如是,但以是境故者,即有以真如为不定之过,以真如亦是境故。问:梦境是非觉,岂可将前境耶?答:今所成意,彼执处、时定实,即通遍计也。故为以前后是现境,此违他准己,亦得为对。

【疏】彼论言即于是处,乃至此答时,定难立量。准前者,量言:汝于梦中见有村、园等时,亦应不见,汝许梦境非实有故,如余梦中不见村等时。或返之,或于梦不见村、园等时,亦应见有村等,许梦境非实境故,如汝余梦中见村等时。正量言:其非梦中境,虽无实所见村、园等,更其时亦定许如是境皆无实故,如梦所见。此因对经部,经部许梦境非实,故疏中言以经部为首。若萨婆多梦境许实,故今不对。问:岂园皆有有情非?答:纵无有情,村中定有时,故知亦通有情。

【疏】彼论谓如饿鬼,乃至不令得食者,谓诸饿鬼同业者,即所见境同;前别业者,即所见境异。或有一处,众多饿鬼同业者,皆共见余粪等,望此饿鬼有损害用;望有脓河鬼,即无损害用。或一处,饿鬼同业者,见有脓河,脓河望此鬼有损害用;望彼见粪等鬼,无损害用。或有一处,众多饿鬼同业者,皆共见众多狱卒有情,执持刀杖、遮杆、守护河水等,不令得食。即此狱卒等,于此处饿鬼有损害用;即不见脓河,脓河于此处鬼无损害用。故知相续不决定也。问:此所见狱卒,为是有情?为是无情?答:无情,但饿鬼业力所感,实非情也。然圣教中,唯说地狱中狱卒与鸟等是有情,故饿鬼见者是无情也。若阎罗王,宜以文案狱卒伺命等,即是有情。如经中说:若人心常怀恶毒,又见一切众生有厄难凶恶之事,心大欢喜,由造此业,死后作阎罗王皇、司命、狱卒等。非于此中定唯一见者,意说非众多饿鬼同见一境,然各随自乘所见差别。

【疏】立量解言:同于一时,同于一处,乃至犹如饿鬼见脓河等者,同于一时,同于一处,有多人若同有翳者,即见发绳等;若无翳者,唯见好发,即不见发毛、轮绳、空华等。以前如饿鬼同业者,唯见脓河;不同业者,即不见脓等。

【疏】立量解,乃至失精血等者。有翳、无翳等量,如疏自解。又量言:如梦中所见饭食乃伏等,即无用;余非梦时所有饮食刀杖等,即有实用。又寻香城无实用,余城等有实用,其理亦成,因言许无实境故。如梦中有摄失精血等,即有用;余不失精等,即无用。

【疏】立量解言:余位处定等,乃至如地狱人等者,今此一切皆是唯识,虽无心外境,而处时亦定,身即不定,有用无用,皆得成立。因言许无实境,此识生故。如地狱中,虽无实有情狱卒、狗、鸟等,而罪人或见城东处有铁山来,或见城南处有狱卒来,或见有时逼害,或有时不逼害,或业同者,见狱卒自来逼害即有用,于见铁山等即无逼害用。外许非有情,故得以为喻者,意言外人许狱卒等非有情摄,但是罪人随业所惑,能为逼害,事等皆成。今者虽无心外实境,而识生时,亦得有处时定,身及作用有不定等皆成。谓地狱非是实,狱卒非有情,故得为喻。

【疏】今举一梦境等者,意说论中举一梦境喻等,余二喻论如饿鬼喻,及如梦中失精血喻,反得一切如地狱一种喻,更有傍义,此泰法师广抄叙。

【疏】旧唯识言有阿含为至教故,引经为难者,即旧二十唯识中,引四阿含经中十二处为至教为难。既无心外法者,何缘世尊说十二处耶?今疏但言于契经中等。

【疏】又解:以未建立第八识故,隐五色根,乃至并识反故者。然彼二十唯识中,言种子为五色根相分,现行为尘者,即约未建立第八识以前,即隐五色根,但说种子为根;恐小乘执离识外别有五色根,故说种为根也。今此唯识论中意,依识所变,非别实有者,即申正义,依建立本识,变起先行五色根为所依,现行五尘相分为所缘,故不同二十唯识论说根、尘并识变也。

【疏】释密意说色等十处所有胜利者。此释二十唯识密意,说色等十处所由。故彼论曰:此密意说有何胜利?遂举颂答依此教能入等。

【疏】谓若了知从六二法乃至智者者,意说若有情能知从六根境而生六识,□□□假合名身,无有实我见者,无有实我知者,如是有情能人我空,故论曰人我空说六二法等。

【疏】由破一合实我想故,令入我空。说色等十者,意说此身十处,假合所成,非是实有,即破执身为实我一合想执,故知身有十二处各别故也。

【疏】依彼所化,乃至化生有情者。然二十唯识论说,世尊即依所教化二乘众,是令二乘人入生空观,故言世尊密意趣为说十二处。由如世尊遮断见外道故,密意说有化生有情中有转识也。此即故知遮断见说续有情等,为以前成前说十二处义。

【疏】彼但依心相续至说化生有情者。意言,谓但依心前后相续,能往后世,即名化生有情,非是离心外实有化生有情。

【疏】说无有情我,但有法因故者,此二句即是俱舍论中别颂。此颂意说:无有实有情,亦无实我,但有诸法因缘也。因谓五因,缘谓四缘。意言:谓有情执有实我,所以世尊言但有诸法因缘,何处有情有实我耶?

【疏】说色等处,契经亦尔者,此法合也。合言谓有实我者,所以破无实我,有色等十二处也。意说即所化有情,堪受无我境者,便为说无实我,但密意说有色等十二处也。

【疏】说诸处其义亦尔者,谓破我故,说十二处也。问:既言十二处,岂实有耶?答:亦非实有。何以故?以法体离言,如幻化故,非十二处。言十二处者,但假说也,所以引化生有情为喻。

【疏】问:众生执有我,为破实我说法处者,法处者,即是十处法。

【论】为入法空,复说唯识,令知外法亦非有故者。解言:为遮我故,说十二处,彼二乘等执有实法;为破彼故,复说唯识,令知心外实法亦非有故。

【疏】此释外疑者。疑言:既无实我说十二处者,何故更说唯有漏识耶?答:为入法空,复说唯识。

【疏】复依此余说唯识教者,意说唯识法空,教名余教,谓观三性等,即十二处教之余也。言能入所执法无我者,意说二乘虽无,于四谛法执为实有,不了色等诸法□□我故,有情法我执在,谓令悟入所执诸法是无我故,故说唯识法空教。问:何故诸法名为我耶?答:我者,自在义,即诸法有自在义,故得我名,不得将割断义以解于我。

【疏】以说唯识,除其法见者。法见者,即法执也。亦有本诸见,诸见、法见,意亦相似。

【疏】我及我所名为无者,意说我及我所是此所执,所以是无;有为无为非所执,故是有也。

【疏】非无离遍计所执实,乃至说为法空者。意说非离此遍计所执实言以外,更无余无漏正体后得智所证唯识性故,说为法空;但空法执,名为法空故。问:此根本后得智证唯识,为约依他?答:从前问,且约依他名唯识性,兼取真理亦无妨。

【论】非无离言正智所证唯识性故说为法空者,意说但说所执我法无故名为法空,不说依他圆成无故名法空也。何以故?以依他圆成法体不无,又是离言正智所证也。不得名空,长读论文。

【疏】设依他言,法体亦离至故今总言者。此说依他离言所由。意说依他唯识性,虽有依他能诠言,其法体者亦离言也。问:何以知耶?答:谓后得智所缘,故唯有识,无心外境,不带言故。此证其离言,故依他、圆成俱离言也。其正体智自体分,证自依他见分时,亦是正智证离言依他唯识性,故非无离言正智所证等也。今疏家据据正体后得分别,其真如离言,不说自成。

【疏】依识俗事,有真识理者。意言依识俗事者,即说最初俗谛,谓瓶、盆等,但有名无实,但可依识立,故唯名俗也。有真识理者,即识真理也,即最后真谛,唯真如理,故此真、俗相待得名。若据此,唯说初俗、后真,不通中间。又解:依识俗事者,即俗、中、前三;有真识理,即真、中、后三,故俗、真相待而立。又解:依识俗事者,则四重俗谛;有真识理者,即四重真谛。有识者,识体不无,名为有识。

【疏】四、重俗谛至亦是相依者。意说前三俗而依俗中第四真,即四俗谛中亦有俗谛而依真也。

【疏】四、重真谛中至亦是相依者。意说真中前三,即真中俗谛;若第四真谛,即名真谛。即第四真谛亦依三俗,即说四真中真谛亦依俗谛,故真谛真俗相依。

【疏】若总四俗真至亦是相依者。解言:若四俗谛中,初俗谛唯是俗,不通真;若四真中,第四真唯是真,不通俗。俗中后三,真中前三,亦真亦俗,故说真俗相依。此文即明四重俗、四重真上,有真俗相依也。文有广分别,如泰法师抄,或可将俗对第四真,将真对初俗,亦得相依相对立故。

【疏】二十唯识义与此同者,二十唯识中亦说真俗相依,问建立故,乃至诸佛说为不可治者,与此文同故。

【疏】此问色识坚住,相续转□。所以者,外人问曰:别一切色法,皆从识变,以识为体,即色等名为色识者,何故心、心所即间断,所缘色即得百年、五十年相续住也?此文问色境何故不如心、心所亦间断也。言一类者,外人之问,若一切色皆从心变,言何故能变心、心所,即通三性而非一类,其所变色即唯一类,无记不通三性耶?

【疏】天亲言至而转者。意言天亲论说多时住故,此论言相续而转,以一类坚住,即是相续转故也。又解言:即此一类坚住,说名相续也。

【论】名言熏习,势力起故者。即如有情识心之上,缘此五根时,识心作百年、五十年行解,由此行解即熏成种子。后时从此种子生现行时,所生五根、五尘等,亦百年、五十年相续而转也。问:别第六识缘根、尘等时,即作百年、五十年行解,熏种种生现行即得住。如五识缘五尘时,不能作百年等行解,所熏五尘种子,后时生现行,色等五尘应不相续。又第七识缘第八见分,熏种种子生现行,亦应不续。答:唯就第六说名熏习,五识用劣,第七非量,故不相例。而何故三熏习中不说有支,我执二熏习乃偏说名言熏习耶?又名言中,为是表义?为是显义?名言正可知。

【论】与染净法为依处故,乃至便无杂染,亦无净法者,此论文意稍深远也。此说五根、五境与染净法依处者,即正约欲界中说。少分亦约色界,不据无色,无色界无五根尘故。如何约欲界?由欲界中具有根尘,由境故牵生能缘心,由根故发生五识,缘五尘。五尘若顺情,即起贪色,乃至贪触等、好触等,遂起烦恼,造十恶业等;若遇违境,即根发识,起嗔等诸烦恼故。若唯有五尘,而无五根者,不能起烦恼,造颠倒恶慧;以无能缘识,是故即根尘为染法为依也。又由人身在欲界,即少分厌五尘,持五戒,即生人中;又能少分持十善,即生天中。又上品厌离欲界五尘等,不起贪心故,即作欣猒及作谛观,而得上色界定;若厌色界色,即得无色定。如是知三界皆不实,便作诸观,渐次修行,得入圣位,故说根尘为净法为依。又若无五尘,即不能发染净净心故。此无色尘等法,即无染法;若无染法,亦无生人、天、出世之法。何以故?若有所治染法,体有能治法;所治染既无,能治净不有。又若色界中亦爱自色身,亦依色故,而起贪等诸烦恼故;又色界中由起厌色故,即起圣道。故色界等亦与染净法为依,故约欲、色二界说也。

【疏】颠倒即诸识等,乃至是业生者,缘色境而起烦恼。色界少分上,缘色境而起烦恼,五尘不具,故名少分。无色界全无,缘色境而起烦恼,以无色法故。疏中有二解:初解言,即有漏心、心所,缘色境等不证实故,即三界有漏虚妄心、心所,皆名颠倒。从此已后,方生烦恼杂染业,则先起颠倒,后起杂染业。若于色境而起四颠倒,贪等烦恼名颠倒者,即是先起烦恼杂染,四颠倒迷执即烦恼故。如何以论言应无颠倒,便无杂染?据此论文,即合先起颠倒,后起烦恼。明知颠倒不是烦恼中四颠倒,即是有漏虚妄心、心所名颠倒。二解言,体即是烦恼,业生颠倒即是烦恼中四颠也。如缘色法而执为常,即此无常计常,是边见摄;若缘色法而执为我,即无我计我,即是我见摄;或缘色法而执为乐,此计苦为乐,即是戒禁取摄;或缘色法而执为净,此即不净计净,即见取中摄。

【论】是故识似色现者,结成根尘,与染净法为依止等。

【疏】乱相者,相者因也者,乱相者即是相分,即此相分作所缘缘,因能引起能缘心故,故境即是心因也。此乱相、乱体,皆约欲、色二界中说。

【疏】以色识为因者,色从识变,故说色名色也。由此色境,妄心得起,故名为因。

【疏】顺结颂法,故文隔越者,意言无著本颂越不次。据无性释,即不顺结颂文而释外难,即疏言:以色识为因,起妄心故,乃至乱体,即是诸识。此是顺结颂法释外难也。遂有难曰:何故准长行释,与彼颂文何故不次?答:彼言约顺结颂,取义相属,故文隔越,亦不相违。颂文隔越者,应许为色识示于乱相隔越乱体,及与非色识示于乱体隔越色识。

【疏】境因能生心果故者,即境所缘,缘因能引生能缘之心果也。

【疏】诸法由量刊定,有定者,即是圣言量、现量,能刊定诸法有无也。

【疏】论主依自宗?答:五识及同时意识,现量得时者。然大乘自宗,六识俱起。

【疏】顺他宗解,乃至妄生心外境想者。顺他宗解者,以彼经部萨婆多,六识不许并生故。今论顺宗解言:前五识缘境现量得时,不执为外;五识灭已,后意识起时,缘境妄生分别,作外境解。又大乘宗,五识缘色等境时,不作青、黄色等解,亦不作外解,但任运缘之。若小乘说五识缘色等时,作外境解。又大乘自宗中,亦许五识灭已,后意识起。此即顺自、他宗说也。

【疏】四分之中,自相分故者,意说但取各各自识四分中自相分。四分者,相见、自证、证自证分。

【疏】五识中嗔等至故非遍计所执者。观其疏意,但似通外难。外难言:五识中既有贪、嗔等,何非遍计?答:五识俱时贪等,虽不亲称本质,而能亲称影像相分,故非遍计所执。问:如何亲重境,不称本质耶?且如于非情上起嗔等,岂称本质耶?又非情于己既无怨恶,又非于己不饶益,何得起嗔?故不称本质也。若自所变相分,必相似也,故名现量,不得名遍计。问:五识俱贪,于相分亦有可爱、非爱,亦是不称相分,何名现量?答:设使不称,以不坚执,不作别解故,不起计度分别,故言现量也。又泰法师判言:疏主说五识中贪、嗔等缘境,不称本质,但称相分,非所执者,且随粗相说。然未尽理解。如五识中患迦末罗病,摄坏根根,今眼识见青为黄,而是不称青色本质,但称黄相分故。约粗相说,可有斯理。若据尽理说者,五识既现量缘境,则俱时称举质及相分。如以手案眼见第二月,即是第六意识于眼根问中见第二月,眼识实不见也,但见本月圆。此亦如是,由患迦末罗病故,即意识于眼根门中见青为黄。眼识但见青,不见黄也。此缘称当。又如菩萨后得智,缘他心及缘无俗境时,既是现量,则俱称本质及相分。五识既唯现量缘境,俱称本质、相分也。又现量心缘既离名言,故称本质及相分也。五识亦尔。若比量心缘境,唯称相分,不称本质。如前论言假智及诠等,假智即是比量智也。若比量心缘境,即不称本质、相分。然三性心,皆通许有比量故也。如缘瓶、衣等者,皆是非量故。若疏主言五识不称本质,但称相分者,五识中亦应有比量。何以故?得不称本质执。既知五识缘境,俱称本质、相分。问:若言由患伽末罗病损眼根故,即第六识依眼根门见青为黄者,不然。若损第六意根,许第六识见青为黄;既损眼根,不损意根。故知眼识见青为黄,意识应见青为黄。又难:假既说患病损眼根,意识依眼根门见青为黄者,亦恐患病损耳根,亦应意识依耳根门缘好声以为恶声。乃至损身根,亦准此难。此假疏主难泰公也。观其难意,但成损眼等根,发眼识时见青为黄等,乃至身根发识亦然。

【疏】现觉如梦等者,解言:觉者,即心、心所总名。如梦中缘境时,则不言我在梦中所缘;如现觉心缘境时,亦不我显解境等,解彼彼现觉如梦等。

【疏】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宁许有现量者,正量部师及萨婆多,同许诸识不并生。先眼识起缘现量境时,不作外缘;后意识起现觉色境时,虽作外解,言我今现证如是色等,然亦是现量。故今破言:若后第六意识起现觉时,前念现识见分及境,既落谢过去,宁许第六识有现量?正量部师许境相续诸识刹那者,即正量部许有长时四相,如世界成却住等,即许能缘心刹那,刹那灭也,新生心亦缘旧境也。故正量许五识灭已,后意识亦起现觉分别境时,亦得是现量。

【疏】五识现量能见者已灭非有者,今破正量部。言设论所缘境不灭,则五识现量能见之心已无,后意识生,如何有现量?唯约见分破。然萨婆多计五识已,后意识生,亦得现量,故破。言五识见及境已后意识生宁许有现量即约见及境无破。疏中文总,意含二种者,此中论文总相意,合破正量、萨婆多二部。如颂言现觉如梦等已起现觉时见及境已无,正破萨婆多破正量部也。

【疏】此二现量不分明执者,二现量者,即是五五俱意识现量,名言二现量也。

【疏】然今此中据有多分及就他宗者,大众部及大乘俱许五识及俱时意识是现量,故言据自就他宗说现量时,不执为外。问:何名多分?现量故,故据自及就他宗说现量时,不执为外。答:自宗中五俱意识,有是执者,有无执者,今且说执者,故言多分。

【疏】然实五俱亦有意识妄执者,乃至后五识生,何故执断者?意说五识俱时,亦有执起也。如何?且如五识相续,正缘色等境时,意识与五识,亦同缘一色等。忽傍边有怨家语声,即闻此语声相续两种意识,于中执为实有,故五识俱时意识亦有执也。若五俱意识无执者,闻怨声时,应不知是怨,不执为实有等。既闻声知是实怨,明知耳识俱意识得有执也。若彼救言:五识灭已,后时意识起执者。难言:意五俱意识有执者,未审与俱时五识行相何异?答:然但坚深,可说有异。意说五识俱意识不坚深执者,即与五识自是现量。若五俱意识有执著者,即与五识有异。以五识是现量,俱时意识不是现量故。坚深是执,不坚深者无执。又解:外问言:五俱意识若有执者,未审与独头第六识执何别?答:独头意识执坚深,故是遍计。五俱意识虽有执,而不坚深,故非是遍计,亦是现量。

【疏】诸处但说五识俱意识是现量,不言定尔,故不相违者,会诸教不同。所以论之中,但说五识俱时意识是现量,则不定说但与五识俱时意识皆是现量。故知五识俱时意,有执非现量,亦不相违。

【疏】疏:由此亦无有多过失者,由此现量五识俱时,意识有执,亦无多过也。

【疏】若小乘等难至不是破他者。本虽破他有难,此答文即成显正义也。问:设他有难,依五识说,何了不破五识耶?答:前既显执为外,故不破之,意说小乘依五识,是为外难。今由正义,言彼见外者是意识,然五识缘时,不作内缘,故但显正义不破他。以前破五识,是缘外证,故更不破也。

【疏】外人问曰:乃至不离于识者,此即牒定他宗者。解言:此即大乘假设牒定小乘宗,即是大乘牒他小乘宗,小乘宗等皆许心外有色等故。此亦唯有喻,而无法合意同。从梦觉时即梦境无者,何故得梦觉时前边境不无,乃常有耶?或可大乘对小乘亦得名他,据后解,即小乘牒他大乘宗义。次下,方起难。

【疏】后释先难者。如先难言:何故觉时于自色境不知唯识?今此论文释先难有二:初举喻,如言如梦未觉至方能追忆等是;后释难了,如言觉时境色应知亦尔等文,即是释先难也。

【疏】依教设难者,疏文错,是释难字,勘余本。

【疏】无实作用,诸法皆尔,无有作用及作用故者。解言:若总聚假者,即名作用者;若别手等,即名作用。若故无实人作者用,及无实手等作用也,故心等无能取外实境作用也。然作用、作者,皆是我之异名。

【论】七、非如手等至外境者。非如手等亲执外物,此二句即破正量部。正量部师言:不立相分。彼部说:心、心所法,亲取前境,如钳物。今破之言:非如手等亲执外物。日等舒光亲照外境,此二句即是破胜论师。胜论师说:眼识起时,舒光直照前境,如日舒光亲照境也。今破之言:其心等缘境之时,非如日等舒光亲照外境。体外之物者,即日、月、火等名体。

【疏】但如汝宗,镜等照物,似外境现者。然大乘及经部师,不立有镜中像、水中月,故镜中实无像,水中实无月。亦如人面南照镜时,由镜面明净故,令其眼识返引见自面向北;又看水时,水明净故,令其眼识返引见天上月。由如日中者,一盆水及镜,水及镜面明净故,令其日光引向屋里间现。故大乘镜中无实影像。若萨婆多立有镜中实像及水中月等,今大乘言:但由汝萨婆多宗,实有镜中像,向镜中像,向镜中现。今此他心智亦尔,即他心心影,于我自心上现,名了他心。此约影像相分,亲所缘说;非心亲能了他心者,约本质说。

【疏】无作用至不能取外境故者。意说能缘识等,犹约无作,无能取外实境作用,故不能亲取得心外境也。

【疏】缘他相分色,自身别识所变色等亦尔者,自识别缘他人余相分色以为本质,亦自变相分为亲、新缘;自身前六识等,缘第八识变相分色以为本质,即六识等自变起相分为亲、所缘。

【疏】无作用故至法不灭力故者。此明缘起法,法尔从自生起未灭间势力。势力者,相续义,故言无实作用能取于境。

【疏】即体之上有影生者,此说见、相二分,名为二影。问:相分可名为影,其见分如何名影耶?答:皆从自体起故,犹如月影从月起故。

【疏】如质为缘,还见本质,以心为缘,还见自心者,如人照镜时,以自本质面为缘,还见自面本质,由镜面明净故,即令眼识还见自本质面也。如缘外色等时,还以自心为缘,还见自心。见自心者,即自心上见分,能见自心上相分故,相分不离心故,名为自心,非是自见分还见自见分也。

【疏】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乃至不知如佛境等者,此文意说,如二乘、十地等他心智缘心时,不能一一如实称可知,他人本质心不分别故。故他心智云何者,问也。意问二乘等他心智,为称实知,为不称实知耶?或可问曰:他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准此,下二句答也。若据前问,下三句答也。如知自心智者,意答言:如缘自心智,即后念心,缘前念时,亦不能如实知;及如缘自内心、心所时,亦不能如实知也。如心王等缘受之时,亦变相缘,不亲得故。不知如佛境者,意言佛缘他心极明了故,一一称可亲似他心,名亲能了;二乘、菩萨等缘他心,不如他佛亲了他心,名不知。如佛教,即不如他亲似,故不知。又解:言不知者,即无知也。由烦恼覆弊,所以缘他心时不能亲了知,无无知烦恼故。缘他心极似本质,名亲能了,非谓亲得他心本质也。问:他心智通凡圣者,未审胜劣云何?答:如异生得他心智,不及声闻,声闻不及缘觉,缘觉不及菩萨,不及佛。然余人他心智,即总相知,委细不知。若佛他心智缘他心时,一一委细知。问:他心智为唯缘他心,亦为缘他心所缘之境耶?答:如小乘说,但缘他心,不缘心之境。问:缘境有何过?答:亦有过也。且如前人他心智缘菩萨心时,即以菩萨心为所缘境。若许他心智亦缘境者,即菩萨他心智缘他心时,亦应缘自心,即应名缘自心智,不名缘他心智。若前人心缘色时,菩萨他心智能缘他心及境者,应名缘色智,不名他心智。余一切皆准此难。若大乘中说,菩萨他心智亦缘他心,亦缘佗心所缘境。假前人心缘菩萨心为境时,菩萨他心智缘前人心,亦得缘自心,是前人之境故。何以故?大乘中同聚心、心所、受、想等,变起相分,更互尚得相缘,故无过也。又前人心设缘色等不相应无为时,其能缘他心智,亦缘他心及不缘境等。以他心智本知前人心及不缘境,故亦无过。问:若许缘他心境者,何故但名他心智?答:以从本为名,名他心智,不名缘色智也。问:未审有漏他心智得缘无漏心不?无漏他心智得缘有漏心不?答:据小乘宗说,有漏他心智远缘有漏心,不相称故。若大乘中说,若有漏还唯缘有漏心,不能缘无漏心。复七地已前,菩萨有漏心亦不能知因果无漏心。何以故?有漏是粗劣,无漏是细胜,不相称故。若七地已前无漏他心智,方能知因果无漏心;异生有漏他心智,不能知因果无漏心。又若异生有漏他心智,亦能知因果生得善心、无记心也,即不知加行善心,以是胜故。若约他心,有漏他心智亦能知无漏心故。二乘亦能知佛、菩萨心。其方云何?如猕猴得蜜献佛,佛不肯受,猕猴即知佛心为未作净故,是以不受,即取水洒蜜上,佛即受之,即是异生有漏他心智知佛无漏他心也。又如优婆鞠多观化有情,后魔王恼乱尊者心,尊者心念言:何故佛在世时不降此魔,今令恼我?即入定即观佛心,知死肉着此魔,我除也,将三尸系头等。又如佛须侍者,其声闻入定观见佛心,观令阿难为侍者等。是等皆名二乘心知佛无漏他心。若佛实心,等觉等菩萨尚不能知。问:所化心智,未审缘得几程心名他心智耶?答:唯小乘说他心智得缘十二种心,必为他心智之所缘境。十二智何?一者、痴心;二者、离痴心;三者、贪心;四者、离贪心;五者、嗔心;六者、离贪心;七者、心,与惛沈相应心;八者、前心,谓与掉举相应心;九者、邪心,谓在定中心;十者、散心,谓在乱中心;十一者、小心,谓狭劣心;十二者、大心,谓乘乐大法,多生成佛度有情心也。

【疏】既有他心异自心之境,何名唯识?许有色故者,此外人之问意。既实唯识,即自心中唯有一识及自一识不变色,可名唯识。既一身之中许有八识各各所变相分色等,又许他人八识及所变色等,如何名唯识?

【疏】且初返难等者,如疏又责言迷情不息,独更生疑,岂唯识教随依何人,摄说有情总为一人识耶?

【疏】由此理故,便显直如者,由此理故,道理非是真如名为理也。意说由二空无我之道理,能显得真如理也。

【疏】有识自体等者。问:何故百法论中说二所变者,谓十一色?何故疏中言二所变者,谓见、相二分?二论相违,若为会释?答:此文明唯识义,即说二所变,是见、相分。彼论出法体,即说二所变,谓十一识。彼论如言二所变者,即第八识心王能变起五根、五尘,同时心所唯变起似根、尘。然第七识不缘色,此中除之。若五识亦能变起实五尘,若第六识能缘变十八界似根、尘等,故彼论言二所变也。此中即约唯识道理,说五聚法皆不离识,总名唯识,即自识相,故名唯识,乃至识实性,故名唯识等。

【疏】但遮一切愚夫,通二乘等。乃至颠倒故者,为不实故者,色等离识,不是实故,由颠倒故,妄执为实。二乘、阿罗汉人有颠倒执者,非是烦恼障中我执及烦恼障四倒也。谓无常、计常等,即是所知障中法执四倒也。离识五法者,即是示五聚法。论中举色等,取余四聚法。言答理难讫者,上来疏文有九重问答,皆是外人约理申难,论主答讫,故言答理难讫。

【疏】非清辨至得菩提者意讫。非清辨恶取空者,能成就资粮得菩提也。然清辨者,是地前小菩萨,极有我执,有中疑,不肯向上。上问弥勒决故,遂言弥勒未成佛,有妻子,与我相似,不能决我所疑,待当来下生成佛,方就决疑也。遂欲留身久住,于石观世音菩萨像前,七日七夜不食,至心求见观音。满七日已,即观音菩萨于石中忽然现身,语清辨言:仁者作此殷勤,至心求见我者,欲何所求?清辨言:人命危脆,不得久住,今欲得留身久住见弥勒,当来成佛决所疑。今观音菩萨有何方法,令我身久住?观音言:汝若欲得见弥勒,当广发愿,生弥勒天宫,亲见弥勒,请决疑可不善也。清辨白:愿不可改,志不可移,愿留此身,待见弥勒佛。观音言:向阿修罗处中。即窟令开。开已,遂告诸人曰:若欲得留此身者,可入此窟。当时唯有六人同入已,窟门还闭。清辨既是恶趣空故,不能善修。有说清辨当时岁二十八也。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八本(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