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普济方

卷一百三十二 伤寒门 伤寒阴阳刚柔痓附论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卷一百三十二 伤寒门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二 伤寒门 伤寒阴阳刚柔痓附论

夫伤寒痓病之状。身热足寒。颈项强直。恶寒。头面热。摇头。卒口噤。背脊反张是也。此由肺热移于肾。转而为痓。痓有刚柔。太阳病。发热无汗。而反恶寒。为刚痓。发热汗出。而不恶寒。为柔痓。诊其脉沉细。此为痓也。又论云。太阳病。发汗过多。因致痓。其状令人摇头。发热。颈项强急。腰身反张。或瘛痵口噤。但谓之刚痓者。特以其无汗而反恶寒也。柔痓之状。摇头。发热。颈项强急。腰身反张。或瘛痵口噤。与刚痓同。然谓之柔痓者。特以其自汗。不恶寒故也。痓之谓之痉者。盖痉痓一类。古人特以强直名之。又云。伤寒瘛痵。何以明之。瘛者。筋脉急也。痵者。筋脉缓也。急则引而拘。缓则舒而伸。或拘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瘛痵。俗谓之搐者。受病独深。内经曰。病筋脉相引而急。名曰瘛。谓若契合之契也。行则缓。身则紧。从则痵。纵疾之从者。谓若放纵之纵也。以急为瘛。以缓为痵。理至明矣。瘛痵者。风疾也。而癫癵则瘛痵焉。伤寒瘛痵者。邪故气极也。热盛则风持并经络。风主动。致四肢瘛痵而不寗也。故风温被火者。微发黄色。剧者如惊痫。时瘛痵。言其热气。则剧盛也。伤寒病痓于发瘛痵者。疾热已过矣。多难可制。内经曰。太阳终者。载眼。反折瘛痵。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者。身不流。是其瘛痵。为已过之疾也。又有四肢执习。为四肢动而不止。似瘛痵而无力。不得伸纵者也。此为汗绝。瘛痵之证虽难已。若能以被风条热之剂。折其大热。则瘛痵亦有生者。若妄加灼火。或引以发表之药。则死不旋踵。经曰。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歌曰。元来痓病属膀胱。口噤如痫身反张。此是伤风感寒湿。故分两证。有柔刚。

痓病无汗者刚。葛根汤。有汗者柔。桂枝加葛根汤。二痓并通用小续命汤。口噤。脚挛。咬齿。大承气汤。证治论柔痓。桂枝瓜蒌汤。桂枝瓜蒌葛根汤。伤寒颈项强急。身体反张。属太阳经。先因伤寒。又感寒湿而致然也。古人谓之痓病。外证发热恶寒。与伤寒相似。但其脉沉迟弦细。而项背反张。强硬如发痫之状。此为异耳。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亦有此证。当其有汗无汗。以分刚柔痓。无汗恶寒。名刚痓。有汗不恶寒。名柔痓。无汗葛根汤主之。有汗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本草。葛根主伤风有湿。开窍解肌。凡刚柔二痓。小续命汤并可与之。有汗者。小续命。去麻黄。加之葛根也。若审知刚痓。胸满口噤。其人卧不着席。脚挛。有咬齿。当行大承气汤。外台云。热而痓者。死。热病痓者。反折瘛痵。齿噤也。又问刚柔二痓。与阴阳二痉是如何。痓亦作痉。阳痉属刚痓。阴痉属柔痓。附术散。桂心白术汤。附子防风散。八物白术散。桂枝煮散。可选而用之。

羌活散 治伤寒阴痉。筋节急硬。阳痉即易差。阴痉即难差。

羌活 黄松木节锉 茯神 石膏 防风各一两去芦头 王不留行 桂心各半两 麻黄去根节一两 当归半两锉微炒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频三服后。宜食荆芥、葛根、石膏、豉粥。避风。如额上渐润。以厚衣盖之。汗出便差。

附子散一名人参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阴痉。颈项强直。四肢疼痛。足冷。口噤。

附子炮裂去皮脐 人参去芦头 白茯苓 前胡去芦头 白术 麻黄去根节 桂心 半夏汤浸七次去滑 当归炒各一两半 独活一两半 石膏二两 乾姜半两炮制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温频服。

白术散 治伤寒阴痉。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白术 桂心 附子炮裂去皮脐 防风去芦头 芎? 甘草炙微赤锉各二分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麻黄散 治伤寒阴阳痉病。头痛壮热。百节痠疼。吐逆闷绝。口噤。腰背反张。手足强直。肉热。脉数。

麻黄一两去根节 防风一两去芦头 赤茯苓一两 萎蕤一两 葛根一两半锉 独活一两半 汉防己 芎? 白鲜皮 牡丹各三分 石膏 桑寄生各一两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黄芩一两 秦艽一两去苗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入淡竹沥一合。更煎三两沸。分温二服。日三四服。

治伤寒汗出后。成阴阳痉。骨节烦痛。不得屈伸。近之即痛。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身体微肿。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白术三分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白术散 治伤寒阴痉。三日不差。手足厥冷。筋脉急。汗不出。恐有气内伤。

白术 白茯苓 麻黄去根节 五味子各半两 桂心三分 高良姜一分锉 羌活半两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脐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柴胡散 治伤寒阴痉。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不止。

柴胡一两半去苗 白术 白茯苓 甘草各三分炙 五味子一两 乾姜炮制锉 附子炮裂去皮脐 防风各三分去芦头 桂心半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桂心散 治伤寒阳痉。经二三日不差。毒气攻五脏。心神烦躁。四肢疼痛。

桂心 柴胡去苗 赤茯苓 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 槟榔 甘草炙微赤锉 细辛以上各三分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羚羊角散 治伤寒阳痉。身热无汗。恶寒。头项强直。四肢疼痛。烦躁心悸。睡不得。

羚羊角屑 犀角屑 防风去芦头 茯神 柴胡去苗 麦门冬去心 人参去芦头 葛根锉 甘草炙微赤锉 枳壳各一分炮炒去瓤 石膏 龙齿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温服。

麦门冬散 治伤寒阳痉。身体壮热。项背强直。烦躁。发热恶寒。头面赤色。四肢疼痛。

麦门冬去心 麻黄去根节 赤茯苓 知母 犀角屑 地骨皮 黄芩 赤芍药 白鲜皮 甘草炙微赤锉 杏仁汤去皮尖双仁炮炒微黄各三分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龙齿散 治伤寒阳痉。通身大热。不渴。烦闷头疼。

龙齿 前胡去芦头各三分 犀角屑 木通 子芩各三两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牛黄末一字。搅令匀。不计时候。温服。一方无甘草。

石膏散 治伤寒阳痉。通身热。仰目。头痛。

石膏二两 龙齿一两 犀角屑 前胡去芦头各半两 秦艽一两去苗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豉五十粒。葱白七寸。煎至五分。去滓。入牛黄末一字。搅令匀。不计时候。温服。

防风散 治伤寒阳痉。壮热不歇。筋脉拘急。牙关急疼。

防风去芦头 木通锉 麦门冬去心 川升麻以上各一两 甘草三分炙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芎?散 治伤寒头痛。面色赤。发热。形如中风。常自汗出。呕逆。下之益烦。心懊憹。如肌发汗致痉。身强难以屈伸。

川大黄锉碎微炒 芎?各一两 独活二两 柴胡一两半去苗 防风三分去芦头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白鲜皮散 治伤寒阳痉。壮热不歇。筋脉不能舒展。牙关疼急。不欲见食。

白鲜皮 百合 木通 防风 川升麻各一两 羚羊角三分 石膏 龙齿各一两半 右为粗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葱白七寸。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龙齿散 治伤寒阳痉。通体大热。心神烦悸。

龙齿 前胡去芦头各一两 犀角屑半两 牛黄半分别研 麦门冬一两去心焙 右为细末。入牛黄。同研令匀。每服以竹沥调下二钱。不计时候服。

牛黄散 治伤寒阳痉。发热恶寒。头项强直。四肢拘急。心神烦躁。

牛黄细研 麝香细研 朱砂细研 人参去芦头 赤茯苓 防风去芦头 芎? 甘草炙微赤锉 桂心 犀角屑 天麻 地骨皮 麦门冬去心焙已上各一分 右为细散。入牛黄、朱砂、麝香。同研令匀。每服不计时候。以竹沥汤调下二钱。

葛根汤 治太阳病无汗。而以小便少气上冲。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痓。

葛根锉四两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 芍药各三两 桂心去粗皮 甘草炙各二两 右口□父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取微汗。

大承气汤 治刚痉。胸满口噤。卧不着席。两脚挛急。龂齿。

大黄锉四两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斤 枳实去瓤炒一斤 右口□父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入芒硝末半钱。再煎一两沸。温服。

石膏汤 治伤寒刚痓。身热。仰目。头痛强项。

石膏碎 前胡去芦头各一两 犀角镑 防风去叉 芍药各半两 龙齿研二分 牛黄研一钱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豉一百粒。葱白五寸。煎至八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羚羊角汤 治伤寒刚痓。浑身壮热。头痛。口噤。筋脉拘急。心神燥闷。

羚羊角镑 百合 芎? 木通锉 葛根锉 升麻 黄芩去黑心各半两 石膏碎一两 龙齿 防风去叉各三分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不拘时。温服。日再服。

神术汤 治风湿恶寒。脉紧。解利无汗。

苍术 防风各二两 甘草一两 右口□父咀。生姜水煎。加葱白三寸。治刚痓。加羌活、独活、麻黄。

白术汤 治风湿恶风。脉缓。解利有汗。

白术三两 防风二两 甘草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秤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无时。治柔痓。加桂心、黄耆、白术。太阳、阳明。加川芎、荆芥穗。正阳、阳明。加羌活、酒大黄。少阳、阳明。加防风、柴胡根。热而在表者。加黄芩。寒而在表者。加桂枝、黄耆、附子。热而在里者。加大黄。寒而在里者。加乾姜、良姜、附子。已上数经寒热。当以脉别之。

龙齿犀角汤 治伤寒刚痓。通身壮热。

龙齿 犀角镑 前胡去芦头各一两 牛黄一钱半 右四味。将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牛黄少许。不拘时候。温服。

犀角大黄散 治伤寒刚痓。壮热头痛。筋脉不能展舒。

犀角镑 大黄锉炒各一两 芎?半两 石膏二两 牛黄研半分 右四味。捣罗为散。入牛黄。同研令匀。每服一钱。不拘时候。淡竹叶汤调下。

小续命汤 治伤寒刚痓。无汗恶寒。口噤背强。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 桂心去粗皮 甘草炙各半两 防风去叉分半 芍药 白术 人参 芎? 附子 防己 黄芩去黑心各一分 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生姜汁少许。煎至一二沸。温服。日三夜二。若柔痓自汗者。去麻黄。夏病及病觉热甚者。减桂枝一半。冬及初春病。去黄芩。

瓜蒌桂枝汤 治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自汗。此为痓。瓜蒌桂枝汤主之。

瓜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加葛根。

桂枝加葛根汤 治伤寒柔痓。项背强。几几然反汗出。恶风。(方见934页桂枝汤方)

桂术汤 治伤寒柔痓。手足厥冷。筋急。汗不止。

桂去粗皮一两 白术 人参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三分 防风去叉 乾姜炮 甘草炙各半两 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二。

附子白术汤 治伤寒柔痓。手足逆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颈项强直。摇头。口噤。

附子炮裂去皮脐 白术各一两 芎? 独活去芦头 桂去粗皮各半两 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枣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五味子汤 治伤寒柔痓。汗出。身体强直。手足多寒。

五味子炒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木香 槟榔各三分 桂去粗皮 白术 乾姜炮 甘草锉各半两 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晚再服。

附子散 治伤寒柔痓。身体直。汗出不止。腹内急痛。

附子炮裂去皮脐 乾姜炮 甘草炙锉 桂去粗皮 人参各半两 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以姜粥饮调下。不拘时。

姜术汤 治时行。及伤寒后虚惫。发即闭眼合面者。柔痓之后也。手足厥冷。筋脉急强。汗出不止。

乾姜炮 白术 桂去皮各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甘草炙各半两 防风去叉一两 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用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柴胡饮 治伤寒柔痓。四肢逆冷。汗不止。腹中痛。筋脉急。

柴胡去苗 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槟榔煨锉 五味子炒各半两 桂去粗皮 高良姜 羌活去芦头各一分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用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茯苓汤 治伤寒柔痓。病经三日不差。恐阴气攻五脏致损。

赤茯苓去皮 五味子炒 麦门冬去心焙各二两 柴胡去苗一两半 桂去皮一两 槟榔锉 细辛去苗叶各半两 右粗捣罗。每服四钱。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附子防风散 治伤寒柔痓。闭目合面。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白术 五味子 白茯苓 川芎 乾姜炮制锉 甘草炙微赤锉 附子炮裂去皮脐 防风去芦各三两 柴胡一两去苗 桂心半两 右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四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一方无川芎。

羌活汤 治伤寒刚痓。闭目合面。肢节急强。身热头疼。

羌活去芦头 王不留行 桂枝去皮 黄松节各一两炒 当归焙 茯神去木各三 防风去叉 荆芥穗各半两 麻黄去根节 石膏各一两半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良久葱豉粥投。出汗。未汗再服。以差为度。

桂枝加葛根瓜蒌根汤 有汗者。柔也。

桂枝 芍药 葛根 瓜蒌根各二钱半 右为末。每服五钱。水二小盏。生姜七片。枣二枚。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加羌活。

桂枝加川芎防风汤 若发热自汗而不恶寒者。名柔痓。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 防风 川芎各一两 大枣六枚 右细锉。每服一两。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麻黄加独活防风汤 发汗太多。因致痓。身热足寒。项强。恶寒。头热面赤。目脉赤。头摇。口禁。背反张者。痓病也。属太阳。若低视。下一足牵引肘膝相构。阳明痓也。若一目。或左或右邪视。并一手一足指搦者。少阳痓也。汗之。止之。和之。下之。各随其经。可使必已。若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刚痓。

麻黄去节 桂枝各一两 甘草半两 杏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独活 防风各一两 右细锉。每服一两。水三盏。煮至一盏半。去滓。温服。

小续命汤 伤寒病为痓证。如中风之状。手挛如弓。摇头摆脑。身体战动。要看其脉弱者。小续命汤主之。脉实。则咬牙唇裂。七孔出血。急用大承气汤下之。口不开者。用筯干开灌。先要看大便虚实论下。

麻黄去节 人参 黄芩 白芍药 川芎 甘草 杏仁去皮尖 防己 官桂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附子炮五钱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二枚。同煎七分。去滓。温服。食前。滓再煎。此温之重剂。如刚痓。去麻黄。加乾葛。

伤寒湿温附论

夫伤寒有五。其一为中湿。盖风湿之气。中人为病。发热。与痓相类。故曰湿温。此因汗出当风。或因取冷过度。致阴湿气袭人肌肤。流转经络。其证喜汗出。关节疼痛。发热而烦。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是谓中湿。若风湿相搏。则一身尽痛。日晡为剧。湿热相蒸。则心动身黄。凡治风湿者。欲其微汗。即风自解而湿自去。湿甚者。当利其小便。不可大发汗。大汗。则风去湿在。其病不去。亦不可下之。下之早。则哕。下之而利不即死。诊其脉当沉细。难经曰。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是也。

歌云。其人湿气素来伤。暑气重伤病愈猖。多汗其人双胫冷。湿温当辨脉阴阳。

又云。湿温不可发汗。发汗则死。名曰重暍。医杀之也。宜术附汤。白虎加苍术汤。又问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此名湿温也。其人尝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搏。则发湿温。病苦两胫逆冷。腹满冷。胸多汗。头目痛。苦妄言。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阴。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变。名曰重暍。如此死者。医杀之。宜白虎加苍术汤主之。如一身尽痛。发热身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此名中湿也。风雨袭虚。山泽蒸气。人多中湿。湿流关节。须身体烦痛。其脉沉缓。为中湿。脉细者。非也。主身尽痛。发热身黄。小便自利者。术附汤。若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当利其小便。宜甘草附子汤。五苓散主之。

至真要大论云。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金匮要略云。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汤。加白术四分。发其汗。慎不可以火攻之。湿家。须身体痛。不可大发汗。汗出则作痓。大抵中湿者。水为之蒸气。及汗出当风取冷。及过度。或中雾露。与风寒气合者。曰痹。皆由若于中湿而后挟以水气。其气其寒多者。为痛。为浮肿。非附子、桂、术不能去也。其风多者。为烦热。为流走。为拘急。非麻黄、薏苡、乌头不能散也。其中气为坚满。为癃闭。非甘遂、葶苈、枳、术不能泄也。

肢体痛。不可转侧。额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肿。此名风湿也。脉浮。为风湿。是风气与湿气相搏。肢体痛重。不可转侧。额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肿。欲发汗。但执□水执□水身润。则风湿俱去。若大发其汗。则风气去。湿气在矣。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防己黄耆汤。桂枝附子汤。桂枝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术附汤。杏仁汤。败毒散。可选而用之。身肿者。甘草附子汤。加防风。

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 治湿温。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

麻黄去根节三两煎去沫 杏仁去皮尖双仁三十枚炒 薏苡仁一两 甘草炙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避风。微汗。

加术麻黄汤 治湿家身烦疼。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去根节三两 桂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七十枚 白术四两一方用苍术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取七分。去滓。温服。微似汗则解。

防己黄耆汤 治风湿。脉浮。身重。汗恶风者。并治风水。脉浮。身重。不出汗者。

防己四两 黄耆五两 甘草炙二两 白术三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拍碎。大枣二枚。擘破。同煎取七分。去滓。温服。日三。喘者。加麻黄。胃中不和。加芍药。气上冲者。加桂。下有陈寒者。加细辛。服后当如虫行皮中。腰以下如水浇。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温下。令微汗。差。

杏仁汤 治风湿。身体疼痛。恶风。微肿。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一十五枚 桂去皮 麻黄去根节先煮一两沸焙乾 芍药 天门冬去心各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温风丸 治湿温。身寒身凉。脉短。日逐有汗者。下虚。上攻头目昏痛者。

白附子 阳起石 滑石各一两 寒水石四两烧 右捣研为末。用糯粥饮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七丸。用荆芥、木香汤下。

安息香丸 治湿温伤寒。四五日后。汗出。肢体冷。

安息香一分 五灵脂二两半 麻黄去根节半两 附子尖七个 巴豆去皮醋煮半两 右五味。捣四味为末。研巴豆为膏。入众药。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麸炭上烧存性。生姜汤化下。

茵陈五苓散 治伤寒湿温热病感冒后。发为黄疸。小便赤。烦渴发热。不得安甯。此盖汗下太早。服药不对证。因感湿热病。以致遍身发黄。予尝用茵陈五苓散治之。甚妙。

右用生料五苓散一两。加入茵陈半两。车前子一钱。木通一钱半。柴胡一钱半。酒后得证。加乾葛二钱。口□父咀。和匀。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碗。灯草五十茎。同煎八分。去滓。食前服。粗再煎。连进数服。小便清利为愈。五苓散。(方见1120页)

白虎加苍术汤 治湿温多汗。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一斤 苍术三两 粳米三两 右锉散。每服五钱。水盏半。煎至八分。六分清汁。温服。癸丑年。故人王彦龙。作昆陆仓官。季夏得疾胸项多汗。两足逆冷。言□严语。医者不晓。杂进药。已经旬。余诊之。其脉关前濡。关后数。余曰。当作湿温治。盖先受暑。后受湿。暑湿相搏。是名湿温。先以白虎人参汤。次以白虎加苍术汤。头痛渐温。汗渐止。三日愈。此病多贼邪。误用药。有死之理。有医难曰。何名贼邪。余曰。难经论五邪。有实邪虚邪正邪微邪贼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又曰。假令心病中暑。为正邪。中湿得之为贼邪。今心先受暑。而实邪胜之。水克火不胜。斯谓之贼邪。五邪之中。最逆也。难经又曰。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濡弱见于阳部。湿气搏暑也。小急见于阴部。暑气蒸湿也。故经曰。暑湿相搏。名湿温。是贼邪也。不特此也。余素有停饮之疾。每至暑月。两足汗执□水执□水未尝乾。每服此药二三盏。即便愈。

茯苓白术汤 治湿温。

茯苓 乾姜 甘草 白术 桂各一钱半 右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服。

麻黄加葛根汤 治太阳表病。风湿相搏。荣卫俱病。一身尽疼。表气不和。当汗而解之。风随汗出。值天阴雨不止。湿气不除。后微发其汗。风湿皆去也。

杏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麻黄 桂枝 葛根各一两 甘草半两 右锉细。每服五钱。或一两。水三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知母乾葛汤 治风湿。身体内热甚者。

知母三钱 乾葛八分 石膏六钱 萎蕤五钱 甘草炙 黄芩 木香 升麻 生南星 人参 防风 杏仁炒 川芎 羌活各二钱 麻黄四钱炮焙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盏半。煎一盏服。

瓜蒌根汤 治风湿加渴者。

瓜蒌根三分 石膏二两 生葛根一两半乾者三钱 人参 防风 甘草炙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盏半。煎一盏服。

伤寒汗后余热不除附论

夫伤寒阴阳受病。毒气未除。其人已经服药出汗之后。而脉洪大实数。腹内胀满。小便难。或烦或渴。面色变赤。此为脏腹有结热故也。

柴胡散 治伤寒得汗后。热不除。朝暮壮热。

柴胡去苗 赤芍药 黄芩 栀子仁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麦门冬去心 人参去芦头 赤茯苓 石膏 葛根锉 甘草炙微赤锉以上各三分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羚羊角散 治伤寒已得汗出。热不除。发渴。朝暮烦。

羚羊角屑一分 犀角屑一分 麦门冬半两去心 柴胡半两去苗 地骨皮半两 木通半两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黄耆散 治伤寒得汗后。热不除。发渴。身热。肢节烦疼。

黄耆锉 鳖甲涂醋炙冷去裙襕 人参去芦头 柴胡去苗 赤茯苓 桑根白皮 木通锉 知母 麦门冬去心 地骨皮 甘草炙赤各三分 赤芍药 白术 枳壳麸炒各一两 羚羊角屑三分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温服。

知母散 治伤寒发汗。及吐后。烦热不除。满闷。头痛。口乾呕逆。

知母 川升麻 麦门冬去心 人参去芦头 黄芩 葛根锉各三分 甘草半两炙赤锉 鳖甲同前 石膏一两半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又方

葛根锉 麦门冬去心 黄芩 川升麻 地骨皮各一两 甘草半两炙赤锉 石膏一两半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秦艽散 治伤寒汗后。余热不除。四肢拘急。胸膈不利。呕逆。不思饮食。

秦艽一两去苗 柴胡一两去苗 枳壳三分麸炒微黄去瓤 桑根白皮三分锉 麦门冬去心一两 葛根三分锉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芦根五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频服。

大黄散 治伤寒虽得汗后。热不除。心腹烦满。大小便秘涩。

川大黄一两半锉碎微炒 柴胡三分去苗 赤芍药三分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黄芩三分 犀角屑三分 川升麻三分 赤茯苓 知母 槟榔各三分 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 木通一两锉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如人行十里。再服。通利为度。

人参散 治伤寒汗后。热不除。进退发渴。身体温燥。心神烦闷。口乾舌涩。不思饮食。

人参去芦头 葛根 犀角屑 栀子仁 麦门冬去心 柴胡去苗 地骨皮 黄芩 甘草炙微黄 川升麻 玄参 赤茯苓以上各一两 右为细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黄芩散 治伤寒七八日。汗后余热不除。

黄芩 人参去芦头 柴胡去苗 葛根锉以上各一两 栀子仁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解肌散 治伤寒汗后。余热不除。

知母 川升麻 天门冬去心 黄芩 葛根 柴胡去苗各一两 石膏一两半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得汗后。热不除。心烦躁。

赤茯苓一两半 人参三分去芦头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麦门冬去心一两 黄芩一两 右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汗后。热不除。内有实热。腹胀。烦躁。宜服此方。

柴胡二两去苗 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 赤芍药半两 枳壳三分炒微黄 半夏半两汤洗七遍去滑 右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犀角散 治伤寒汗后。心肺热不除。

犀角屑半两 麝香半分细研 牛黄细研 人参去芦头 茯神 麦门冬去心焙 天竺黄细研 朱砂细研 黄芩 栀子仁 甘草炙赤以上各一分 右为细散。入研了药。都研令匀。每服以竹叶煎汤调下二钱。不计时候。温服。

茯神丸 治伤寒汗后。热不除。心神不安。

茯神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焙 羚羊角屑 栀子仁 白鲜皮 川升麻 玄参以上各二分 车前子半两 铁粉分半细研 朱砂半两细研 右为末。与铁粉、朱砂同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煎桑根白皮汤下二十丸。

治伤寒汗后。余热不除。头痛内热。出圣惠方

麻黄一两去根节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鸡子一枚去壳 右件药。细锉麻黄等二味。水一大盏半。先煎取一盏。去滓。下鸡子。搅令匀。更煎三两沸。不计时候。放微温。分二服。

治伤寒十日已上。曾发汗未解。烦热不除。

大青二两 甘草炙微赤锉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右为末。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豉半合。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温服。

柴胡饮子 治解利大人小儿伤寒。余热不已。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升麻 地骨皮 赤茯苓 赤芍药 草龙胆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加薄荷、沙糖。同煎七分。温服。无时。小儿分作三服。

人参散 伤寒汗下后。余热不退。或烦或渴。面赤者。

人参 栀子 蓝叶 甘草 白鲜皮各半两 右锉细。每服五钱。水煎服。

治伤寒发汗后。身上余热未退。

麻黄去根 芍药 细辛 牡丹皮去心 前胡去毛 官桂 山茵陈 荆芥穗 桔梗 麦门冬去心 羌活各一分 右细杵。罗为末。每服二钱。食后熟汤调下。

木通散 治伤寒汗下后。足肿。有湿气不除者。

木通 木香 槟榔 独活各一两 丹参七钱 右锉细。每服五钱。水煎服。

枳实芍药乾姜甘草汤 治伤寒汗下后。气逆。利不止者。寒也。

芍药半两 甘草半两 枳壳麸炒半两 乾姜炮半两 右锉细。每服五钱。水煎服。

防葵散 治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者。

防葵一两 木香五钱 柴胡 黄芩各半两 右锉细。每服五钱。水煎服。

枳壳散 治伤寒汗下后。脐上有动气者。

枳壳五钱麸炒 赤茯苓一两 当归一两 京三棱炮一两 木香五钱 阿黎勒五钱 右为细末。每服五钱。沸汤点服。

前胡散 治伤寒汗下后。脐右有动气者。

前胡 赤茯苓各一两 大腹皮 人参各五钱 木香三钱 槟榔 大黄各三钱 右为细末。每服五钱。沸汤点服。

茯苓散 治伤寒下后。脐下有动气者。

赤茯苓一两 槟榔三钱 桂心 大腹皮 川茴香炮炒 良姜各五钱 右为细末。每服五钱。沸汤点服。如有不治。转为积热。治之难痊。不可汗下也。

调中散 治伤寒吃转药。病热已减。然大腑余热出后。终未快。精神昏闷。宜服此。

柴胡 前胡各去毛 桔梗 贝母去心 牡丹皮去心 黄芩 麻黄各一分 枳壳只用青 栀子各四铢 升麻半两 甘草一分 右细杵。罗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两三沸。食后临卧。去滓。任意服。

治伤寒。汗后虚热。

用葎草。锉研取生汁。饮一合。愈。

伤寒烦躁附论

夫伤寒烦躁者。此由阴气少。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少阴病。恶寒而有时自烦。欲去其被者。可治也。病已解。而反发暴烦者。由病新差。强食。为脾胃尚虚。不能消也。故令微烦。损谷即愈。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时自吐。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发汗后。下之。脉平而小烦者。此新虚不胜谷气故也。又云。伤寒阳气多。阴气少。病发于阳经者。故令烦躁。其候身热。而烦渴引水浆。若胃中乾躁者。必谵语。亦有少阴经烦躁者。当辨。伤寒烦躁者。烦为扰扰而烦。躁为愤躁之躁。合而言之。烦躁为热也。析而分之。烦也。躁也。有阴阳之别焉。烦。阳也。躁。阴也。烦为热之轻者。躁为热之甚者。有烦疼。烦满。烦渴。虚烦。皆以烦为热也。有不烦而躁者。为怫然便作躁闷。此为阴胜格阳也。虽大躁。欲于泥水中卧。但饮水入口者是也。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所谓燥烦者。谓先发躁。而迤逦复烦者也。烦躁之由。又为不同。有邪气在表而烦躁者。有邪气在里而烦躁者。有因火劫而烦躁者。有阳虚而烦躁者。有阴盛而烦躁者。皆不同也。经曰。当汗不汗。其人烦躁。太阳中风。脉浮而紧。不汗出而烦躁。大青龙汤主之。此是邪气在表。而烦躁者也。病人不大便。六七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此有燥屎也。邪气在里而烦躁者也。太阳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太阳病。二三日。及躁。火熨其背。令人大汗出。大热入胃。躁烦者。火劫令烦躁者也。少阳微发汗。躁不得眠。与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乾姜附子汤主之。及发汗后。若下之。病仍不去。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者。阳虚烦躁者也。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者。阴盛而烦躁者也。诸如此者。证之常也。非逆也。设或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发热不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踡。脉不出。不烦而躁者死。少阴病。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寐者死。是数者。又皆为不治之证。呜呼。烦躁为常有之疾。复有诸不治之证。临病者测之。又当熟审焉。

歌括云。烦躁来时热气升。阴为阳胜太阳经。阳躁粪连脐痛肾。微阳虚阴躁乘心。

心主火。肾主水。心热则烦。肾热则躁。伤寒烦躁。则有阴阳虚盛之别。为阴虚而阳盛。则为烦。阳虚而阴盛。则为躁。有先烦。渐加躁者。有先躁。后复烦者。烦其热之轻。躁则热之甚也。或邪在表。或邪在里。或阳盛。或阴盛。或火邪。条例不一。当详审而调理之。太阳证烦躁。寸关脉浮数。身热是也。风寒俱胜。其脉浮紧。无汗而烦躁。当汗不汗。其人烦躁。并用大青龙汤。心中悸而烦躁。小建中汤。热七八日。渴欲饮水。五苓散。无热。但狂言烦。五苓散水调之。剧吐之。自汗心烦。小便数。不可与桂枝汤。只用芍药甘草汤。服桂枝后。汗出烦渴。其脉洪大。白虎加人参汤。阳明证烦躁。以多日不大便。有燥粪。故脐痛而烦躁也。以承气汤随轻重用之。少阴证烦躁。尺寸俱沉。厥冷。自利是也。心烦不得卧。黄连鸡子汤。黄连阿胶汤。吐利厥冷。心烦欲死。吴茱萸汤。茯苓四逆汤。下利。咽痛。心中烦懑。猪肤汤。下痢。嗽呕。烦渴不得眠。猪苓汤。恶寒而倦。时而自烦。欲去衣被。大柴胡汤。太阳病以火熏之。而不得汗。亦致烦躁。或火熨其背。令人汗出。大热入胃。烦躁。并黑豆煎汤解之。汗后。烦不得眠。欲水者。少与之。小便不利。与五苓散。下后。昼夜静。不呕不渴。凡表证脉沉微。乾姜附子汤。若兼懊憹。即与栀子豉汤。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而烦躁。茯苓四逆汤。吐汗下。虚烦。心下痞满。气上冲胸。头眩经动。身为振摇。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虚烦。附入胸满条。瘥后。胃弱不能胜谷。亦致烦。减谷则愈。仍与小柴胡汤。阴极发躁。或阴毒用火熨。久投热药以发躁者。并不可误用凉药。甚仍以热剂。可作四逆汤。并返阴用。身微热。烦躁。而亦脉沉而微。此名阴证似阳也。阴发躁。热发厥。物极则返也。大率以脉为主。诸数为热。诸迟为寒。凡如此。最验也。假令身热烦躁。面赤。其脉沉而微者。皆阴证也。身微热者。里寒故也。烦躁者。阴盛故也。而戴阳者。下虚故也。若医者。不看脉。与虚阳上膈躁。误以为实热。反凉药。则气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名曰阴躁。欲坐井中。宜以热药治之。仲景少阴证。面赤者。四逆加葱白主之。身冷。脉细沉疾。烦躁而不饮水。此名阴盛格阳也。伤寒阴盛格阳者。病人身冷。脉细沉疾。烦躁而不饮水者是也。若欲引饮者。非也。不欲饮水者。宜服下辟保止散。须臾躁止得睡。行出即瘥。此药通散寒气。然后热气上行。汗出乃愈。火焰散。丹沙丸。并主之。伤寒阴盛格阳。病人身冷。脉细沉疾。烦躁而不饮者。又云。大抵阴毒。本因肾气虚寒。或因冷物伤脾。外感风寒。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痛。腰重腹痛。眼睛疼。身体倦怠。四肢逆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神恍惚。若误服凉药。则渴甚。躁转急。有此病者。便急服辛热之药。或时郑声。面赤。指甲青黑。若阴毒已染。病热困重。六脉附骨。取之则有。按之即无。但于脐中。用葱慰法。或艾。三日再手足不温者。不可治也。守真云。或下后热不退。或蓄热内甚。阳厥急深。以至阳气怫郁。不能营运于身表四肢。以致遍身清冷。痛甚不堪。项背拘急。目睛赤疼。昏眩恍惚。咽乾或痛。燥渴虚汗。呕吐下利。腹满实烦冤闷乱。喘其息声。以其虚热极深。而脉沉细欲绝者。似未明其造化之理。而烦传于阴毒。或失下。热极以至身冷。脉微。而昏冒将死。欲急下之。则残阴暴绝。阳气后静而立死。不下亦死。病人至此。命悬顷刻。然则治法当如何。曰此当凉膈散。或黄连解毒汤。养阴退阳。但欲虚热渐渐宣散。则心胸腹满。脉渐以生。至于脉稍有力。可以三一承气汤。微下之。或解毒加大承气汤。尤良。俗未明此。故认作阴证。是以阴阳失其治也。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岐伯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不及。则己所以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木余。则制土。轻侮于金。气不争。故本恃其余而欺侮也。又木少。金胜土。反伤木。以木不及。妄凌之也。四季本同侮。谓侮谩也。而凌忽之也。又云。以火炼金。热极反化为水。又云。亢则害。承乃制。

犀角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四肢烦躁。头疼。口乾壮热。

犀角屑 甘草炙微赤锉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赤芍药 麦门冬去心焙 赤茯苓 葛根锉已上各半两 石膏二两 右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麦门冬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热甚。口乾烦躁。不得汗。

麦门冬半两去心 人参半两去芦头 麻黄一两去根节 栀子仁三分 生乾地黄半两 赤茯苓半两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木香一分 黄芩一分 右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升麻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身体痠疼。头面如火。心胸烦躁。背膊壅闷。不思饮食。

川升麻三分 葛根一两锉 前胡一两去芦头 马牙硝一两 子芩半两 知母半两 赤芍药半两 犀角屑半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玄参半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 大腹皮一两锉 右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猪苓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发汗后。大下。胃中乾。烦躁不得眠卧。欲得饮水者。少与饮之。令胃和则愈。

猪苓去黑皮 白术 泽泻 桂心各一两 赤茯苓二两 右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二钱。

知母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头疼。鼻塞痰壅。四肢壮热憎寒。恍惚。烦躁。

知母一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川升麻一两 桔梗半两去芦头 犀角屑半两 柴胡一两去苗 贝母半两煨令微黄 赤茯苓半两 地骨皮一两 木通半两锉 赤芍药半两 甘草半两微炙锉 石膏二两 右捣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子芩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身体疼痛。头面如火。胸中烦躁。背膊妨闷。不思饮食。

子芩半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 葛根半两锉 川升麻一两 前胡一两去芦头 玄参半两 犀角屑半两 赤芍药 槟榔各半两 马牙硝一两 右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茵陈散 治伤寒后。复热在心。烦躁恍惚。或多惊恐。及不得眠卧。

茵陈 茯苓 栀子仁 赤芍药 麦门冬去心 黄芩已上半两 犀角屑一分 生乾地黄一两 右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得汗后。身热未退。心神烦躁。

栀子仁 甘草炙微赤锉 黄檗锉各一两 右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烦躁。不得睡卧。

酸枣仁一两微炒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豉一合 右捣筛。水一大盏半。煎至一盏。去滓。不计时候。分温三服。

治伤寒未得汗。发烦躁。心闷。

麻黄一两去根节 甘草半两炙赤锉 桂心一两 麦门冬半两去心 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右捣粗。罗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稍热服。衣覆出汗。如人行十里。未有汗。再服。

栀子仁散 治伤寒五六日。心膈烦躁。壮热。不得卧。

栀子仁 川升麻 柴胡去毛 石膏 生乾地黄 甘草炙微赤锉 葛根锉已上各一两 右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一方无甘草。名栀子升麻散。

不灰木散 治伤寒得汗。及未得汗。烦躁闷乱。

不灰木二两用牛粪火烧通赤 延胡索 子芩 黄药各半两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甘菊花半两 羌活半两 右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用淡浆水一中盏。煎至六分。不计时候。和滓服之。

葛根散 治伤寒烦躁。乾逆。

葛根锉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川大黄锉碎微炒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微赤锉 槟榔已上各半两 右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茯苓四逆汤 治伤寒汗下后。病仍不解。烦躁者。

白茯苓去黑皮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脐破八片 甘草二两 乾姜一两半 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吴茱萸汤 治伤寒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

吴茱萸汤洗焙炒一升 人参二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枣大切。大枣二枚。擘破。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

知母汤 治伤寒烦躁不解。脉大。喘热头疼。

知母 瓜蒌根 甘草微炙一两 石膏二两 右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粳米少许。煮米熟。去滓。温服。不拘时。

黄芩散 治伤寒头痛。大热烦躁。

黄芩去黑心 玄参各二两 大黄锉炒 甘草炙锉 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 升麻一两半焙 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热水调下。立愈。

大黄汤 治伤寒心神烦躁。壮热狂言。毒气留于胸膈。

大黄锉炒 黄连去须 甘草炙各半两锉 麦门冬去心焙 柴胡去苗各一两 右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竹叶十片。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葛根散 治伤寒烦躁。退热。

葛根锉 黄耆锉 甘草炙锉五两 石膏研三两 小栀仁八两 右捣研为散。每服二钱匕。新汲水入蜜调下。

大安丸 治伤寒烦躁闷乱。

凝水石半斤煅赤黄土拌两宿取水研末用菠薺汁和作饼阴乾再研又和又阴乾二次为度 朴硝四两 甘草二两炙锉为末 右同研匀细。再菠薺汁和丸。难丸。即入少许炊饼。丸如弹子大。又一等。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生地黄汁化下。如复燥时。即化大丸子。作小丸子十五丸。只一服。定知缓急。无地黄汁。新水化下。

不灰木散 治伤寒大热。烦躁闷乱。

不灰木二两 滑石研 凝水石研 板蓝根 甘草生用各一两 右捣研为散。每服二钱匕。用生米泔化乳糖。大枣汤调下。

鸡清散 治伤寒烦躁闷乱不解。

用郁金二枚。生用一枚。煨熟。捣罗为散。以新汲水一盏。生鸡子清一枚。调匀。顿服。取利一行。躁热立定。

八石散 治伤寒阳盛烦躁。及下血。中热发躁。

代赭三两 凝水石 甘草炙锉别为末 不灰木各八两 金星石 银星石 云母 石膏 太阴玄精石各四两 阳起石一两别生研 右除阳起石、甘草外。余八味。固济瓷罐中。歇口。约一秤炭火。煅赤。频将代赭。出醋中淬五度。去火。候冷取出。湿地上纸衬。盆合土盖两宿。捣罗。更细研三二日。入阳起石、甘草末。伴匀。每服半钱。至一钱匕。生姜、蜜水。或新汲水调下。

凝水石丸 治伤寒躁闷。口乾时渴。狂言乱道。

凝水石半斤用炭火半秤烧半日取出放湿土上出火毒研两日令极细以磁器盛于井中浸一宿 龙脑研 硼砂各一分研 甘草炙锉为末一分 天竺黄半两 右研匀细。糯米粥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生姜、蜜水化下。

梅红汤 治伤寒烦躁狂言。咽膈壅闷。口乾多渴。

乌梅肉炒 知母焙 贝母去心 藿香叶 五味子 蛤粉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 大黄锉炒 甘草炙锉各一两 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中盏。入小麦、竹叶。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必效散 治伤寒热甚。狂躁闷乱。欲发黄。皮发疮疹。热毒气盛。口乾烦躁。

生地黄 草龙胆并碎绞取汁三停共一盏同浸横绞甘草末一两候汁进阴乾 菠薺紫叶肥者去茎阴乾半两 龙脑一钱研 牛黄半钱研 右捣罗生地、龙胆、菠薺为末。与龙脑、牛黄合研。每服二钱匕。研林檎。绞取汁。新汲水相和。调服。如大段躁热及欲发黄。即别入龙脑少许相和。鸡子清调服。小儿服或半钱。

铅霜散 治伤寒三日后。心烦躁热。狂言。

铅白霜一分 马牙硝一两 右研匀。每服半钱。生姜蜜水调下。小儿一匙。

芦根汤 治伤寒阳毒。五六日以上。但胸中躁热。乾呕躁闷。

芦根一两 知母焙 瓜蒌根 柴胡去毛 黄芩去黑心各半两 甘草炙锉三分 右粗捣筛。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龙胆汤 治伤寒温病后烦躁。

龙脑 萎蕤 芍药 黄芩去黑心 石膏 麻黄去根节 升麻 甘草炙锉各三分 葛根一两 桂去粗皮 大青各半两 右粗捣。每服三钱。水一钱。水一盏。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人参汤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七八日。汗后心烦躁渴。

人参 黄芩去黑心 柴胡去毛 葛根锉各一两 山栀子仁 甘草炙锉各三分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枣大一枚。拍碎。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硝石丸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烦躁。身热谵妄。

硝石半两 丹砂一分 右细研。糯米粥和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生糯米汁。入油一两。点化药。青柳枝打匀服。

神应散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阴阳不顺。发烦闷乱。气虚乾逆。

丹砂研 石硫黄研各一钱 上硝一钱 蛤粉三钱半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分 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用芝麻水调下。不计时服。

紫金散 治伤寒有热。烦躁不安者。

焰硝八两 硫黄四两 代赭石三两 甘草三两焙 右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生姜、蜜水和方寸匕服之。其躁即止。

知母汤 治阳明病。身冷而内烦者。

知母 葛根 白术 甘草各一两炙 右锉。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温服五合。

治发热恶寒。大渴不止。烦躁。肌热不欲近衣。其脉洪大。按之无力。或目痛鼻乾者。非白虎汤证也。此血虚发躁故也。

黄耆一两 当归身二钱 右口□父咀。水煎服。

治伤寒服药抢心。烦躁。出本草

以豉一升。栀子仁四个。锉。水三升。煎取一升。分三服。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