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八 伤寒门
普济方卷一百二十八 伤寒门 辨阳明脉证并治第八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
阳明胃也。邪自太阳经。传之入府者。谓之太阳阳明。经曰。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革□更者。与小承气汤。即是太阳、阳明。脾约病也。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邪自阳明经。传入腑者。谓之正阳、阳明。经曰。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革□更也。大承气汤主之。即是正阳、阳明胃家实也。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邪自少阳经。传之入府者。谓之少阳、阳明。经曰。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言□严语。此属胃。即是少阳、阳明病也。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邪传入胃。热毒留结。则胃家为实。华佗曰。热毒入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胃中。是知邪在阳明。为胃家实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本太阳病不解。因汗利小便。亡津液。胃中乾燥。太阳之邪入府。转属阳明。古人登厕必更衣。不更衣者。通为不大便。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胃无津液。加之蓄热。大便则难。为阳明里实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为邪入府也。邪在表。则身热。汗出而恶寒。邪既入府。则表证已罢。故不恶寒。但身热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邪客在阳明。当发热而不恶寒。今得一日。犹不发热而恶寒者。即邪未全入府。尚带表邪。若表邪全入。则更无恶寒。必自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胃为水谷之海。主养四旁。四旁有病。皆能传入于胃。入胃则更不复传。如太阳传之入胃。则更不传阳明。阳明病传之入胃。则更不传少阳。少阳病传之入胃。则更不传三阴。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伤寒传经者。则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此太阳传经。故曰转属阳明。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太阳受病也。若反汗出濈濈然者。太阳之邪。转属阳明也。经曰。阳明病。法多汗。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三日。邪传阳明之时。经曰。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当二三日发。阳明气血俱多。又邪并于经。是以脉大。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革□更者。为阳明病也。
浮为阳邪。缓为脾脉。伤寒脉浮缓。太阴客热。邪在三阳。则手足热。邪在三阴。则手足寒。今手足自温。是知系在太阴也。太阴。土也。为邪焌之。则色见于外。当发身黄。小便自利者。热不内蓄。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革□更者。即太阴之邪入府。转属阳明也。
伤寒转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伤寒则无汗。阳明法多汗。此以伤寒兼邪转系阳明。故濈然微汗出。
阳明中风。口苦。咽乾。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脉浮在表。紧为里实。阳明中风。口苦咽乾。腹满微喘者。热传于里也。发热恶寒者。表仍未解也。若下之。里邪虽去。表邪复入于里。又亡津液。故使腹满而小便难。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以饮食别受风寒者。以胃为水谷之海。风为阳邪。阳杀谷。故中风者能食。寒为阴邪。不杀谷。故伤寒者不能食。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革□更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中寒。不能食者。寒不杀谷也。小便不利者。津液不化也。阳明病。法多汗。则周身汗出。此手足濈然而汗出。而身无汗者。阳明中寒也。固瘕者。寒气结积也。胃中寒甚。欲留结而为固瘕。则津液不得通行。而大便必革□更者。若汗出。小便不利者。为实也。此以小便不利。水谷不别。虽大便初革□更。后必溏也。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病客热。初传入胃。胃热则消谷而欲食。阳明病热为实者。则小便当数。大便当革□更。今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者。热气散漫。不为实也。欲食。则胃中谷多。内经曰。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谷多则阳气胜。热消津液则水少。经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水少则阴血弱。金匮要略曰。阴气不通。即骨疼。其人骨节疼者。阴气不足也。热甚于表者。翕翕发热。热甚于里者。蒸蒸发热。此热气散漫。不专著于表里。故翕翕如有热状。奄忽也。忽然发狂者。阴不胜阳也。内经曰。阴不胜其阳者。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明蕴热为实者。须下之愈。热气散漫。不为实者。必待汗出而愈。故云濈然而汗出解也。水谷之等者。阴阳气平也。水不胜谷气。是阴不胜阳也。汗出。则阳气衰。脉紧则阴气生。阴阳气平。两无偏胜。则愈。故云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四月为阳。土王于申酉戌。向王时。是为欲解。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不能食。胃中本寒。攻其热。复虚其胃。虚寒相搏。故哕也。经曰。关脉弱。胃气虚。有热不可大攻之。热去则寒起。此之谓也。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脉迟。则邪方入里。热未为实也。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胃中有热。食难用饱。饱则微烦而头眩者。谷气与热气相搏也。两热相合。消搏津液。必小便难。利者不能发黄。言热得泄也。小便不利。则热不得泄。身必发黄。疸。黄也。以其发于谷气之热。故名谷疸。热实者。下之则愈。脉迟。为热气未实。虽下之。腹满亦不减也。经曰。脉迟尚未可攻。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以此久虚故也。
胃为津液之本。气虚津液少。病则反无汗。胃候身之肌肉。其身如虫行皮中者。知胃气久虚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而小便利者。阳明伤寒。而寒气内攻也。至二三日呕而咳支厥者。寒邪发于外也。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是寒邪俱攻里而不外发。其头亦不痛也。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阳明病。身不重痛。但头眩而不恶寒者。阳明中风。而风气内攻也。经曰。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风邪攻胃。胃气上逆则咳。咽门者。胃之系。咳甚则咽伤。故必咽痛。若胃气不逆。则不咳。其咽亦不痛也。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阳明病。无汗而小便不利者。热蕴于内而不得越。心中懊憹者。热气郁蒸。欲发于外而为黄也。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阳明病。则为内热。被火。则火热相合而甚。若遍身汗出。而小便利者。热得泄越。不能发黄。今额上小汗出。而小便不利。则热不得越。郁蒸于胃。必发黄也。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浮为在经。紧者里实。脉浮而紧者。表热里实也。必潮热。发作有时。若脉但浮而不紧者。止是表热也。必盗汗出。盗汗者。睡而汗出也。阳明病里热者。自汗。表热者盗汗。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阳明之脉。起于鼻。络于口。阳明里热。则渴欲饮水。此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是热在经。而里无热也。阳明气血俱多。经中热甚。迫血妄行。必作衄也。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大便必革□更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革□更。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先亡津液。使大便革□更。小便数少。津液分别。大便必自下也。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呕者。热在上焦。未全入府。故不可下。
阳明病。心下革□更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阳明病。腹满者。为邪气入府。可下之。心下革□更满。则邪气尚浅。未全入府。不可便下之。得利止者。为邪气去。正气安。正气安。则愈。若因下。利不止者。为正气脱而死。
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合。通也。阳明病。面色通赤者。热在经也。不可下之。下之虚其胃气。耗其津液。经中之热。乘虚入胃。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吐后心烦。谓之内烦。下后心烦。谓之虚烦。今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即是胃有郁热也。与调胃承气汤。以下郁热。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革□更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阳明病。脉迟。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者。表未解也。若脉迟。虽汗出而不恶寒者。表证罢也。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热入府也。四肢诸阳之本。津液足。为热蒸之。则周身汗出。津液不足。为热蒸之。其手足濈然而汗出。知大便已革□更也。与大承气汤。以下胃热。经曰。潮热者。实也。其热不潮。是热未成实。故不可便与大承气汤。虽有腹大满不通之急。亦不可与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苦寒酒洗 厚朴半斤苦温炙去皮 枳实五枚苦寒炙 芒硝三合咸寒
内经曰。燥淫所胜。以苦下之。大黄、枳实之苦。以润燥除热。又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厚朴之苦。下结燥。又曰。热淫所胜。治以咸寒。芒硝之咸。以攻蕴热。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大热结实者。与大承气汤。小热微结者。与小承气汤。以热不大甚。故于大承气汤去芒硝。又以结不至坚。故不减厚朴、枳实也。 以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革□更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革□更者。不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革□更。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革□更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潮热者。实。得大便微革□更者。便可攻之。若不革□更者。则热未成实。虽有潮热。亦未可攻。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当先与小承气汤。渍之。如有燥屎。小承气汤。热势缓。不能宣泄。必转气下失。若不转失气。是胃中无燥屎。但肠间少革□更耳。止初头革□更。后必溏。攻之则虚其胃气。致腹胀满不能食也。胃中乾燥。则欲饮水。水入胃中。虚寒相搏。气逆则哕。其后却发热者。则热气乘虚。还腹聚于胃中。胃燥得热。必大便复革□更。而少与小承气汤。微利与和之。故以重云不转失气。不可攻内。慎之至。
夫实则言□严语。虚则郑声。郑声重语也。
内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言□严语由邪气盛而神识昏也。郑声由精气夺。而声不全也。言□严语者。言语不次也。郑声者。郑音不正也。论语云。恶郑声之乱乐。又曰。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言郑声不正也。今新差气虚。人声转者。是所谓重语者也。若声重。亦声转也。
直视。言□严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直视。言□严语。邪胜也。喘满为气上脱。下利为气下脱。是皆主死。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言□严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亡阳胃燥言□严语者。脉短。津液已绝。不可复治。脉自和。为主气未衰。而尤可生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言□严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
若吐若下。皆伤胃气。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者。亡津液。胃气虚。邪热内结也。阳明王于申酉戌。日晡所发潮热者。阳明热甚也。不恶寒者。表证罢也。独语如见鬼状者。阳明内实也。以为热气有余。若剧者。是热气甚大也。热大甚于内。昏冒正气。使不识人。至于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伤寒阳胜。而阴绝者死。阴胜而阳绝者死。热剧者。为阳胜脉弦为阴有余。涩为阴不足。阳热虽剧。脉弦。知阴未绝而犹可生。脉涩则绝阴。不复可治。其邪热微。而未至于剧者。但发热言□严语。可与大承气汤。以下胃中热。经曰。凡服下药。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此以热未剧。故云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革□更。革□更则言□严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言□严语止。更莫复服。
亡津液。胃燥。大便革□更而言□严语。虽无大热内结。亦须与小承气汤。和其胃气。得一服。言□严语止。则胃燥以润。更莫复与承气汤。以本无实热故也。
阳明病。言□严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阳明病。言□严语。发潮热。若脉沉实者。内实者也。则可下。若脉滑疾。为里热未实。则未可下。先与小承气汤和之。汤入腹中。转失气者。中有燥屎。可更与小承气汤一升。以除之。若不转失气者。是无燥屎。不可更与承气汤。至明日。邪气传时。脉得沉实紧牢之类。是里实也。反得微涩者。里气大虚也。若大便利后。脉微涩者。止为里虚。而犹可。此又不大便。脉反微涩。是正气内衰。为邪所胜。故云难治。
阳明病。言□严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革□更尔。宜大承气汤下之。
言□严语潮热。为胃热。当消谷引食。反不能食者。胃中有燥屎。而胃中实也。若能食者。胃中虚热。虽革□更不得为有燥屎。杂病。虚为不欲食。实为欲食。伤寒则胃实热甚者。不能食。胃中虚热甚者。能食。与杂病为异也。大承气汤以下燥屎。逐结热。
阳明病。下血言□严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阳明病。热入血室。迫血下行。使下血言□严语。阳明病。法多汗。以夺血者。无汗。故但头汗出也。刺期门。以散血室之热。随其实而泻之。以除阳明之邪热。散邪除热。荣卫得通。津液得复。濈然汗出而解。
汗出言□严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胃中有燥屎。则言□严语。以汗出为表未罢。故云风也。燥屎在胃。则当下。以表未和。则未可下。须过太阳经。无表证。乃可下之。若下之早。燥屎虽除。则表邪乘虚。复陷于里。为表虚里实。胃虚热甚。语言必乱。与大承气汤。却下胃中邪热则止。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言□严语。
邪气入内之时。得沉脉而喘满。里证具也。则当下之。反发其汗。令津液越出。胃中乾燥。大便必难。久则屎燥胃实。必发言□严语。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言□严语。遗尿。发汗则言□严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腹满身重。难以反侧。口不仁。言□严语者。阳明也。针经曰。少阳病甚。则面微尘。此面垢者。少阳也。遗尿者。太阳也。三者以阳明证多。故出阳明篇中。三阳合病。为表里有邪。若发汗攻表。则燥热益甚必愈言□严语。若下之攻里。表热乘虚内陷。必额上汗出。手足逆冷。其自汗出者。三阳经热甚也。内经曰。热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与白虎汤。以解内外之热。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执□水执□水汗出。大便难而言□严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本太阳病。并于阳明。名曰并病。太阳证罢。是无表证。但发潮热。是热并阳明。一身汗出。为热越。今手足执□水执□水汗出。是热聚于胃也。必大便难而言□严语。经曰。手足执□水然而汗出者。必大便已革□更也。与大承气汤。以下胃中实热。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言□严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隔。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脉浮发热。为邪在表。咽燥口苦。为热在经。脉紧腹满而喘。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重身。为邪在里。此表里俱有邪。犹当加解之。若发汗攻表。表热虽除。而内热益甚。故躁而愦愦。反言□严语。愦愦者。心乱。经曰。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不行。更发热而躁烦。此表里有热。若加烧针。则损动阴气。故怵惕烦躁不得眠也。若下。里热虽去。则胃中空虚。表中客邪之气。乘虚陷于上焦。烦动于膈。使心中懊憹。而不了了也。舌上胎黄者。热气客于胃中。舌上胎白。知热气客于胸中。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
若渴欲饮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若下后。邪热客于上焦者。为虚烦。此下后。邪热不客于上焦。而客于中焦者。是为乾躁烦渴。与白虎加人参汤。散热润燥。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此下后。客热客于下焦者也。邪气自表入里。客于下焦。三焦俱带热也。脉浮发热者。上焦热也。渴欲饮水者。中焦热也。小便不利者。邪客下焦。津液不得下通也。与猪苓汤。利小便。以泻下焦之热也。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甘平 茯苓甘平 阿胶甘平 滑石碎甘寒 泽泻甘咸寒各一两
甘甚而反淡。淡味渗泄为阳。猪苓、茯苓之甘。以行小便。咸味涌泄为阴。泽泻之咸。以泄伏水。滑利窍。阿胶、滑石之滑。以利水道。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下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针经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天热衣厚。则为汗。是汗溺一液也。汗多为津液外泄。胃中乾燥。故不可与猪苓汤。利小便也。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浮为表热。迟为里寒。下利清谷者。里寒甚也。与四逆汤。温里散寒。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也。饮水则哕。
哕者。咳逆是也。千金曰。咳逆者。哕逆之名。胃中虚冷。得水。则水寒相搏。胃气逆而哕。
脉浮。发热。口乾鼻燥。能食者。则衄。
脉浮发热。口乾鼻燥者。热在经也。能食者。里和也。热甚于经。迫血为衄。胃中虚冷。阴胜也。水入于经。其血乃成。饮水者。助阴。气逆为哕。发热口乾。阳胜也。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能食者。助阳。血妄为衄。三者。偏阴偏阳之疾也。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表未罢而下者。应邪热内陷也。热内陷者。则外无热。而手足寒。今外有热而手足温者。热虽内陷。然而不深。故不作结胸也。心中懊憹。饥不能食者。热客胸中为虚烦也。热自胸中熏蒸于上。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虚烦。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
阳明病。潮热为胃实。大便革□更。而小便数。今大便溏。小便自可。则胃热未实。而水谷不别也。大便溏者。应气降。而胸胁满去。今反不去者。邪气犹在半表半里之间。与小柴胡汤。以去表里邪。
阳明病。胁下革□更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阳明病。腹满不大便。舌上胎黄者。为邪热入腑。可下。若胁下革□更满。虽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为邪未入腑。在表里之间。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上焦得通。则呕止。津液得下。则胃气因和。汗出而解。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乾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浮大为阳。风在表也。弦则为阴。风在里也。短气腹满。胁下及心痛。风热壅于腹中而不通也。若寒客于内而痛者。按之则寒气散。而痛止。此以风热内壅。故虽久按而气亦不通。阳明病。鼻乾不得卧。自汗出者。邪在表也。此鼻乾不得汗。而嗜卧者。风热内攻。不干表也。一身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者。风热攻于胃也。阳明之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热胜则肿。此风热在经故耳。前后肿刺之。经气通。肿则小差。如此者。外证罢。则可攻。若外证不解。虽过十日。脉续浮者。邪气犹在半表半里。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若其脉但浮而不弦。又无诸里证者。是邪但在表也。可与麻黄汤。以发其汗。若不尿腹满加哕者。关格之疾也。故云不治。难经曰。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津液内竭。肠胃乾燥。大便因硬。此非结热。故不可攻。宜以药外治而导引之。
蜜煎导方
蜜七合。一味。内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猪胆汁方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如一食顷。当大便出。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当责邪在里。以微恶寒。知表未解。与桂枝汤和表。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阳明伤寒。表实脉浮。无汗而喘也。与麻黄汤。以发汗。
阳明病。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汤主之。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者。热不得越也。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热甚于胃。津液内竭也。胃为土而色黄。胃为热蒸。则色夺于外。必发黄也。与茵陈汤。逐热退黄。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苦微寒 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大黄二两去皮苦寒
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茵陈、栀子之苦寒。以逐胃燥。宜下必以苦。宜补必以酸。大黄之苦寒。以下瘀热。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革□更。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
内经曰。血并于下。乱而喜忘。此下本有久瘀血。所以喜忘也。津液少。大便革□更。以蓄血在内。屎虽革□更。大便反易。其色黑也。与抵当汤以下瘀血。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革□更。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下后。心中懊憹而烦者。虚烦也。当与栀子豉汤。若胃中有燥屎者。非虚烦也。可与大承气汤下之。其腹微满。初革□更后溏。是无燥屎。此热不在胃。而在上也。故不可攻。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不大便五六日者。则大便必结为燥屎也。胃中燥实。气不得下通。故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也。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虽得阳明证。未可便为里实。审看脉候。以别内外。其脉实者。热已入腑。为实。可与大承气汤下之。其脉浮虚者。是热未入腑。犹在表也。可与桂枝汤。发汗则愈。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大下之后。则胃弱不能消谷。至六七日不大便。则宿食以结不消。故使烦热不解。而腹满痛。是知有燥屎也。与大承气汤。以下除之。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小便利。则大便革□更。此以有燥屎。故小便不利。而大便乍难乍易。胃热者。发热喘冒无时。及嗜卧也。此燥屎在胃。故时有微热。喘胃不得卧也。与大承气汤。以下燥屎。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上焦主内。胃为之市。食谷欲呕者。胃不受也。与吴茱萸汤。以温胃气。得阳反剧者。上焦不内也。以治上焦法治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辛热 人参三两甘温 生姜六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温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温胃。人参、大枣之甘。以缓脾。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革□更。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太阳病。脉阳浮。阴弱。为邪在表。今寸缓。关浮。尺弱。邪气渐传里。则发热汗出。复恶寒者。表未解也。传经之邪入里。里不和者。必呕。此不呕。但心下痞者。医下之早。邪气留于心下也。如其不下者。必渐不恶寒而渴。太阳之邪。转属阳明也。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小便数。大便革□更者。当与小承气汤和之。此不因吐下发汗后。小便数。大便革□更。若是无满实。虽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候津液还入胃中。小便数少。大便必自出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以润胃气。但审邪气所在。以法救之。如渴不止。与五苓散是也。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
脉阳微者。邪气少。汗出少者。为适当。故自和。汗出多者。反损正气。是汗出太过也。
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革□更也。
阳脉实者。表热甚也。因发汗。热乘虚。蒸津液外泄。致汗出太过。汗出多者。亡其阳。阳绝于里。肠胃中乾燥。大便因革□更也。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浮芤相搏。阴阳不谐。胃气独治。郁而生热。消烁津液。其阳为绝。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
趺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约束之约。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与脾约丸。通肠润燥。
麻仁丸
麻子仁二升甘平 芍药半斤酸平 枳实半斤炙苦寒 大黄一斤去皮苦寒 厚朴一尺炙去皮苦寒 杏仁一斤去皮尖熬别作脂甘温
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子、杏仁之甘。缓脾而润燥。津液不足。以酸收之。芍药之酸。以歛津液。肠燥胃强。以苦泄之。枳实、厚朴、大黄之苦。下燥结而泄胃强也。 右六味。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二服。渐加。以知为度。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蒸蒸者。如热熏蒸。言甚热也。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则表邪已罢。蒸蒸发热。胃热为甚。与调胃承气汤下胃热。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内经曰。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热在上焦。则吐。吐后不解。复腹胀满者。邪热入胃也。与调胃承气汤。下其胃热。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革□更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吐下。发汗。皆损津液。表邪乘虚传里。大烦者。邪在表也。微烦者。邪入里也。小便数。大便因革□更者。其脾为约也。小承气汤和之。愈。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革□更。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食。但初头革□更。后必溏。未定成革□更。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革□更。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针经曰。脉软者。病将下。弱为阴脉。当责邪在里。得病二三日。脉弱。是日数虽浅。而邪气已入里也。无太阳证。为表证已罢。无柴胡证。为无半表半里之证。烦躁心下革□更者。邪气内甚也。胃实热甚。则不能食。胃虚热甚。至四五日。虽能食。亦当与小承气汤微和之。至六日。则热甚。与大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多者。为津液内竭。大便必革□更。则可下之。小便少者。则胃中水谷不别。必初革□更后溏。虽不能食。为胃实。以小便少。则未定成革□更。亦不可攻。须小便利。屎定革□更。乃可攻之。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内经曰。诸脉者。皆属于目。伤寒六七日。邪气入里之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邪热内甚。上熏于目也。无表里证。大便难者。里实也。身大热者。表热也。身微热者。里热也。针经曰。热病目不明。热不已者死。此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则证近危恶也。须急与大承气汤下之。
阳明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邪热入腑。外发热。汗多者。热迫津液将竭。急与大承气汤。以下其腑热。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邪热传入腑。而成腹满痛者。传之迅也。是须急下之。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邪气实也。经曰。大满大实。自可除下之。大承气汤。下其满实。若腹满时减。非内实也。则不可下。金匮要略曰。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是减不足言也。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土。少阳木。二经合病。气不相和。则必下利。少阳脉不胜。阳明不负。是不相克。为顺也。若少阳脉胜。阳明脉负者。是鬼贼相克。为正气失也。脉经曰。脉滑者。为病食也又曰。滑数则胃气实。下利者。脉当微厥。今脉滑数。知胃有宿食与大承气汤。以下除之。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七八日。邪入府之时。病人无表里证。但发热。虽脉浮数。亦可与大承气汤下之。浮为热客于气。数为热客于血。下之。邪热去而浮数之脉相当解。若下后。数脉去而脉但浮。则是荣血间热。并于卫气间也。当为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之证。此下之后。浮脉去而数不解。则是卫气间热。合于荣血间也。热气合并。迫血下行。胃虚协热。消谷喜饥。血至下焦。若大便利者。下血乃愈。若六七日不大便。则血不得行。蓄积于下。为瘀血。与抵当汤。以下去之。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下后脉数不解。而不大便者。是热不得泄。蓄血于下。为瘀血也。若下后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者。为热得下泄。迫血下行。必便脓血。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金匮要略曰。黄家所起。从湿得之。汗出热去。则不能发黄。发汗已。身目为黄者。风气去。湿气在也。脾恶湿。湿气内着。脾色外夺者。身目为黄。若瘀血在里发黄者。则可下。所以寒湿在里。故不可下。当从寒湿法治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当热甚之时。身黄如橘子色。是热毒发泄于外。内经曰。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小便不利。小腹满者。热气甚于外。而津液不得下行也。与茵陈汤。利小便。退黄逐热。
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檗皮汤主之。
伤寒身黄。胃有瘀热。当须下去之。此以发热为热未实。与栀子檗皮汤。解散之。
栀子檗皮汤方
栀子一十五个苦寒 甘草一两甘平 黄檗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湿热相交。民多病瘅。瘅。黄也。伤寒为寒湿在表。发黄为瘀热在里。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除热散湿。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甘温去节 赤小豆一升甘平 连轺二两连翘房也苦寒 大枣十二枚甘温 杏仁四十个甘温去皮尖 生梓白皮一升苦寒 生姜二两辛温切 甘草二两炙甘平
内经曰。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止。此之谓也。又煎用潦水者。亦取其水味薄。则不助湿气。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足少阳胆经也。内经曰。有病口苦者。名曰胆瘅。甲乙经曰。胆者。中精之府。五脏取决于胆。咽为之使。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少阳受邪。故口苦咽乾目眩。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之脉。起于目眦。走于耳中。其支者。下胸中贯膈。风伤气。风则为热。少阳中风。气壅而热。故耳聋目赤。胸满而烦。邪在少阳。为半表半里。以吐除烦。吐则伤气。气虚者悸。以下除满。下则亡血。血虚者惊。
伤寒脉弦细。头病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言□严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悸。
经曰。三部俱弦者。少阳受病。脉细者。邪渐传里。虽头痛发热。为表未解。以邪客少阳。为半在表半在里。则不可发汗。发汗亡津液。胃中乾燥。少阳之邪。因传入胃。必发言□严语。当与调胃承气汤下之。胃和则愈。不下。则胃为少阳木邪干之。故烦而悸。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革□更满。乾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太阳转入少阳。是表邪入于里。胁下革□更满。不能食。往来寒热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若已经吐下。脉沉紧者。邪陷入腑。为里实。尚未可吐下。而脉沉紧。为传里虽深。未全入腑。外犹未解也。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言□严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若妄吐下发汗。温针。损耗津液。胃中乾燥。木邪干胃。必发言□严语。若柴胡证不罢者。则不为逆。柴胡汤证罢者。坏病也。详其因何治之逆。以法救之。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关脉以候之少阳之气。太阳之脉浮。阳明之脉大。脉浮上关上。知三阳合病。胆热则睡。少阴病。但欲眠睡。目合则无汗。以阴不得有汗。但欲眠睡。目合则汗。知三阳合病。胆有热也。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表为阳。里为阴。邪在表。则外有热。六七日邪气入里之时。外无大热。内有躁烦者。表邪传里也。故曰阳去入阴。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伤寒四日。表邪传里。里不和。则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是邪不传阴。但在阳也。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内经曰。大则邪至。小则平。伤寒三日。邪传少阳。脉当弦紧。今脉小者。邪气微而欲已也。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内经曰。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寅卯辰。少阳木生之时。
辨太阴脉证并治第十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革□更。
太阴为病。阳邪传里也。太阴之脉布胃中。邪气壅而为腹满。上不得降者。呕吐而食不下。下不得上者。自利益甚。时腹自痛。阴寒在内而为腹痛者。则为常痛。此阳邪干里。虽痛而亦不常痛。但时时腹自痛也。若下之。则阴邪留于胸下。为结革□更。经曰。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脾也。主营四末。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者。风淫末疾也。表邪少则微。里向和则涩而长。长者。阳也。阴病见阳脉则生。以阴得阳则解。故云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脾为阴主王于丑亥子。向王。故云解时。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经曰。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太阴病。脉浮者。邪在经也。故当汗散之。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为寒在下焦。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为寒在中焦。与四逆等汤。以温其脏。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太阴病。至七八日。大便革□更者。为太阴入腑。传于阳明也。今至七八日暴烦。下利十余行者。脾家实。腐秽去也。下利烦躁者死。此以脾气和。逐邪下泄。故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而利必自止。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表邪未罢。医下之。邪因乘虚。传于太阴。里气不和。故腹满时痛。与桂枝汤。以解表。加芍药。以和里。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大实大满。自可除下之。故加大黄。以下大实。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腹满痛者。太阴病也。脉弱。其人续自便利。则邪虽在里。未成大实。欲与大黄芍药攻满痛者。宜少与之。以胃气尚弱。易为动利也。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为病。脉微细。为邪气传里深也。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邪传少阴。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欲吐不吐。心烦者。表邪传里也。若腹满痛。则属太阴。此但欲寐。则知属少阴。五六日。邪传少阴之时。自利不渴者。寒在中焦。属太阴。此自利而渴。为寒在下焦。属少阴。肾虚水燥。渴欲引水自救。下焦虚寒。不能制水。小便色白也。经曰。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此下利虽渴。然以小便色白。明非里热。不可不察。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脉阴阳俱紧。为少阴寒。法当无汗。反汗出者。阳虚不固也。故云亡阳。以无阳阴独。是属少阴。内经曰。邪客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少阴寒甚。是当咽痛。而复吐利。
少阴病咳。而下利。言□严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咳而下利。里寒而亡津液也。反以火劫。强责少阴汗者。津液内竭。加火气烦之。故言□严语。小便难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为邪在经。可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此少阴病。脉细沉数。为病在里。故不可发汗。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脉微为亡阳。里虚。不可发汗。脉弱涩为亡阳。里虚。复不可下。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脉紧者。寒甚也。至七八日传经尽。欲解之时。自下利。脉暴微者。寒气得泄也。若阴寒胜正。阳虚而泄者。则手足厥而脉紧不去。今手足反温。脉紧反去。知阳气复。寒气去。故为欲解。下利烦燥者逆。此正胜邪微。虽烦下利。必自止。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
少阴病。下利。恶寒踡卧。寒极而阴胜也。利自止。手足温者。里和。阳气得复。故为可治。
少阴病。恶寒而踡。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恶寒而踡。阴寒甚也。时时自烦。欲去衣被。为阳气得复。故云可治。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少阴中风。阳脉当浮。而阳脉微者。表邪缓也。阴脉当沉。而阴脉浮者。里气和也。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调和。故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阳生于子。子为一阳。丑为二阳。寅为三阳。少阴解于此者。阴得阳则解也。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经曰。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吐利手足不厥冷者。则阳气不衰。虽反发热。不死。脉不至者。吐利暴虚也。灸少阴七壮。以通其脉。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膀胱。太阳也。少阴、太阳为表里。少阴病。至八九日。寒邪变热。复传太阳。太阳为诸阳主气。热在太阳。故一身手足尽热。太阳经多血少气。为热所乘。则血散下行。必便血也。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止竭。为难治。
但厥无汗。热行于里也。而强发汗。虚其经络。热乘经虚。迫血妄行。从虚而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诸厥者。皆属于下。但厥为下厥。血亡于上。为上竭。伤气损血。邪甚正虚。故为难治。
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针经曰。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治。此内外寒极。纯阴无阳。故云不治。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吐利者。寒甚于里。四逆者。寒甚于表。躁烦。则阳气欲绝。是便死矣。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下利止。则水谷竭。眩冒。则阳气脱。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四逆恶寒而身踡。则寒甚。脉不至。则真气绝。烦。热也。燥。乱也。若愤躁之躁。从烦至躁。为热来有渐。则犹可。不烦而躁。是气欲脱而争也。譬犹灯将灭。而暴明。其能久乎。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肾为生气之源。呼吸之门。少阴病。六七日不愈。而息高者。生气断绝也。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阴气方盛。至五六日传经尽。阳气得复则愈。反更自利。烦躁不得卧寐。则正气弱。阳不能复。病胜藏故死。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少阴病。当无热恶寒。反发热者。邪在表也。虽脉沉。以始得。则邪气未深。亦当温剂发汗以散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两去节甘热 细辛二两辛热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润之。麻黄之甘。以解少阴之寒。细辛、附子之辛。以温少阳之经。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二三日。邪未深也。既无吐利厥逆诸里证。则可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微汗以散之。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
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温热气。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脉经曰。风伤阳。寒伤阴。少阴受病。则得之于寒。二三日已上。寒极变热之时。热烦于内。心中烦不得卧也。与黄连阿胶汤。扶阴散热。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苦寒 黄芩一两苦寒 芍药二两酸平 鸡子黄二枚甘温 阿胶三两甘温
阳有余。以苦除之。黄芩、黄连之苦。以除热。阴不足。以甘补之。鸡黄、阿胶之甘。以补血。酸收也。泄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热。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少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少阴客热。则口燥舌乾而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无热也。背为阳。背恶寒者。阳气弱。阴气胜也。经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灸之。助阳消阴。与附子汤。温经散寒。
附子汤方
附子二枚破八片去皮辛热 茯苓三两甘平 人参二两甘温 白术四两甘温 芍药三两酸平
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甘以缓之。茯苓、人参、白术之甘。以补阳。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扶阴。所以然者。偏阴偏阳。则为病。火欲实。水当平之。不欲偏胜也。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少阴肾水。而主骨节。身体疼痛。肢冷脉沉者。寒成于阴也。身疼骨痛。若脉浮。手足热。则可发汗此手足寒。脉沉。故当与附子汤温经。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阳病下利。便脓血者。协热也。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下焦不约而里寒也。与桃花汤固下散寒。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甘温 乾姜一两辛热 粳米一升甘平
涩可去脱。赤石脂涩以固肠胃。辛以散寒。乾姜之辛。以散里寒。粳米之甘。以补正气。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二三日以至四五日。寒邪入里深也。腹痛。里寒也。小便不利者。水谷不别也。下利不止。便脓血者。肠胃虚弱。下焦不固也。与桃花汤。固肠止利也。
少阴病。下痢便脓血者。可刺。
下焦血气留聚。腐化则为脓血。刺之以利下焦。宣通血气。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吐利。手足厥冷。则阴寒气甚。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与吴茱萸汤。助阳散寒。
少阴病。下痢。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则循喉咙。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邪自阳经传于少阴。阴虚客热。下利。咽痛。胸满心烦也。与猪肤汤。调阴散热。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甘寒
猪水畜也。其气先入肾。少阴客热。是以猪肤解之。加白蜜。以润燥除烦。白粉以益气断利。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阳邪传于少阴。邪热为咽痛。服甘草汤则差。若寒热相搏。为咽痛者。服甘草汤。若不差。与桔梗汤。以和少阴之气。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辛甘微温 甘草二两甘平
桔梗辛温。以散寒。甘草味甘平。以除热。甘梗相合。以调寒热。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热伤于络。则经络乾燥。使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与苦酒汤。以解络热。愈咽疮。
苦酒汤方
半夏洗破如枣核大十四枚辛温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甘微寒
辛甘散之。半夏之辛。以发音声。甘以缓之。鸡子之甘。以缓咽痛。酸以收之。苦酒之酸。以歛咽疮。 右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閕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甘草汤。主少阴客热咽痛。桔梗汤。主少阴寒热相搏。咽痛。半夏散及汤。主少阴客热咽痛也。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辛温 桂枝去皮辛热 甘草炙甘平以上各等分
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半夏、桂枝之辛。以散经寒。甘草之甘。以缓正气。以上三味。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三服。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少阴主水。少阴客寒。不能制水。故自利也。白通汤。温里散寒。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辛温 乾姜一两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热
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辛。以散阴寒。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乾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少阴病。下利脉微。为寒极阴胜。与白通汤。复阳散寒。服汤利不止。厥逆无脉。乾呕烦者。寒气大甚。内为格拒。阳气逆乱也。与白通汤。和猪胆汁汤以和之。内经曰。逆而从之。从而逆之。又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此之谓也。服汤脉暴出者。正气因发泄而脱也。故死。脉微续者。阳气渐复也。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 乾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咸寒 猪胆汁一合苦寒
内经曰。若调寒热之逆冷。热必行。则热物冷服。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哕皆除。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和人尿、猪胆汁。咸苦寒物于白通汤热剂中。要其气相从。则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则邪气犹浅。至四五日。邪气已深。肾主水。肾病不能制水。水饮停为水气。腹痛者。寒湿内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湿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湿胜而水谷不别也。内经曰。湿胜则濡泄。与真武汤。益阳气。散寒湿。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甘平 芍药三两酸平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生姜三两切辛温 白术三两甘温
脾恶湿。甘先入脾。茯苓、白术之甘。以益脾逐水。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湿淫所胜。佐以酸平。附子、芍药、生姜之酸辛。以温经散湿。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后加减法。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乾姜各一两。
气逆咳者。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水寒相搏。则咳。细辛乾姜之辛。以散水寒。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小便利。则无伏水。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药。加乾姜二两。
芍药之酸。泄气。乾姜之辛。散寒。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气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气。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此为呕家圣药。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乾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为里寒。身热不恶寒。面色赤。为外热。此阴甚于内。格阳于外。不相通也。与通脉四逆汤。散阴通阳。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乾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葱味辛。以通阳气。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芍药之酸。通寒利腹中痛。为气不通也。
呕者。加生姜二两。
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咽中如结。加桔梗则能散之。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利止脉不出者。亡血也。加人参以补之。经曰。脉微而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久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可服之。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及至厥阴。则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四逆散。传阴之热也。
四逆散方
甘草炙甘平 枳实破水渍炙乾苦寒 柴胡苦寒 芍药酸微寒
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枳实、甘草之苦。以泄里热。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乾姜各五分。并主下痢。
肺寒气逆则咳。五味子之酸。收逆气。乾姜之辛。散肺寒。并主下痢者。肺与大肠为表里。上咳下痢。治则颇同。
悸者。加桂枝五分。
悸者。气虚而不能通行。心下筑筑然悸动也。桂。犹圭也。引导阳气。若热以使。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茯苓味甘而淡。用以渗泄。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里虚遇邪则痛。加附子。以补虚。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泄利下重者。下焦气滞也。加薤白。以泄气滞。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下利不渴者。里寒也。经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寒故也。此下利呕渴。知非虚寒。心烦不得眠。知协热也。与猪苓汤。渗泄小便。分别水谷。经曰。复不止。当利其小便。此之谓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传经五六日。邪传少阴。则口燥舌乾而渴。为邪渐深也。今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邪气未深入之时。便作口燥咽乾者。是邪热已甚。肾水乾也。急与大承气汤下之。以全肾也。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肾水也。青。肝色也。自利色青。为肝邪乘肾。难经曰。从前来者。为实邪。以肾蕴实邪。必心下痛。口乾燥也。与大承气汤。以下实邪。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少阴入腑也。六七日。少阴之邪入腑之时。阳明内热壅甚。腹满。不大便也。阳明病。土胜肾水则乾。急与大承气汤下之。以救肾水。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不云急温。此少阴有脉沉。而云急温者。彼虽寒甚。然而证已形见于外。治之则有成法。此初头脉沉。未有形证。不知邪气所之。将发何病。是急与四逆汤温之。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乾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伤寒表邪传里。至于少阴。少阴之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邪既留于胸中。而不散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阳受气于胸中。邪既留于胸中。则阳气不得宣发于外。是以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此是胸中实。不可下而当吐。其膈上有寒饮。亦使人心中温温而手足寒。吐则物出。呕则物不出。吐与呕别焉。胸中实。则吐而物出。若膈上有寒饮。则但乾呕而不吐也。此不可吐。可与四逆汤。以温其膈。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脉微为亡阳。涩为亡血。下利呕而汗出。亡阳亡血也。津液不足。里有虚寒。必数更衣。反少者。温其上。以助其阳也。炙之。以消其阴。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乾。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咽乾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水故也。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木生于火。肝气通心。厥阴客热。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伤寒六七日。厥阴受病之时。为传经尽。则当入腑。胃虚客热。饥不欲食。蛔在胃中。无食则动。闻食臭而出。得食吐蛔。此热在厥阴经也。若便下之。虚其胃气。厥阴木邪相乘。必吐下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经曰。阴病见阳脉而生。浮者。阳也。厥阴中风。脉微浮。为邪气还表。向汗之时。故云欲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木也。王于卯丑寅。向王。故为解时。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邪至厥阴为传经尽。欲汗之时。渴欲得水者。少少与之。胃气得润。则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厥者。手足冷也。皆阳气少而阴气多。故不可下。虚家亦然。下之是为重虚。金匮玉函曰。虚者十补。勿一泻之。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阴气胜则厥逆而利。阳气复则发热。利必自止。见厥。则阴气还胜而复利也。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始发热。邪在表也。至六日邪传厥阴。阴气胜者。作厥而利。厥反九日。阴寒气多。当不能食。而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除。去也。中。胃气也。言邪气大甚。除去胃气。胃欲饮食自救。故暴能食。此欲胜也。食以索饼试之。若胃气绝。得面则必发热。若不发热者。胃气尚在也。恐是寒极变热。因暴热来而复去。使之能食。非除中也。金匮要略曰。病人素不能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阳气胜也。期之旦日。或夜半愈。若旦日不愈。后三日。脉数而热不罢者。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经曰。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伤寒脉迟。六七日为寒气已深。反与黄芩汤寒药。两寒相搏。腹中当冷。冷不消谷。则不能食。反能食者。除中也。四时皆以胃气为本。胃气已绝。故云必死。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伤寒先厥而利。阴寒气胜也。寒极变热。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其喉为痹者。热气上行也。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利不止。必便脓血者。热气下行也。热气下而不上。其喉亦不痹也。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前厥后发热者。寒极生热也。前热后厥者。阳气内陷也。厥深热深。厥微热微。随阳气陷之深浅也。热之伏深。必须下去之。反发汗者。引热上行。必口伤烂赤。内经曰。火气内发。上为口糜。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阴胜则厥。阳胜则热。先厥五日。为阴胜。至六日。阳复胜。热亦五日。后复厥者。阴复胜。若不厥。为阳全胜。故自愈。经曰。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为愈。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手之三阴三阳。相接于手十指。足之三阴三阳。相接于足十指。阳气内陷。阳不与阴相顺接。故手足为之厥冷也。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圆主之。又主久利方。
藏厥者。死。阳气绝也。蛔厥。虽厥而烦。吐蛔已则静。不若藏厥而躁无暂安时也。病人藏寒。胃虚。蛔动上膈。闻食臭出。因而吐蛔。与乌梅圆。温藏安虫。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味酸温 细辛六两辛热 乾姜十两辛热 黄连一斤苦寒 当归四两辛温 附子六两炮辛热 蜀椒四两去汗辛热 桂枝六两辛热 人参六两甘温 黄檗六两苦寒
肺主气。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乌梅之酸。以收阳气。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之甘。以缓脾气。寒淫于内。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当归、桂枝、细辛之辛。以润内寒。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姜、附之辛热。以胜寒。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黄连、黄檗之苦。以安蛔。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圆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圆。日三服。稍加至二十圆。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指头寒者。是厥微热少也。默默不欲食。烦躁者。邪热初传里也。数日之后。小便色白。里热去。欲得食。为胃气已和。其病为愈。厥阴之脉。挟胃贯膈。布胁肋。厥而呕。胸胁烦满者。传邪之热。甚于里也。厥阴肝主血。后数日。热不去。又不得外泄。迫血下行。必致便血。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手足厥。不结胸者。无热也。小腹满。按之痛。下焦冷结也。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其后必便脓血。
先热后厥者。阳气邪传里也。发热为邪气在表。至四日后厥者。传之阴也。后三日。复传阳经。则复热。厥少则邪微。热多为阳胜。其病为愈。至七日传经尽。热除则愈。热不除者。为热气有余。内搏厥阴之血。其后必便脓血。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伤寒阴胜者先厥。至四日邪传里。重阴必阳却热三日。七日传经尽。当愈。若不愈。而复厥者。传作再经。至四日。则当复热。若不复热。至五日厥不除者。阴胜于阳。其病进也。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伤寒六七日。则正气当复。邪气当罢。脉浮身热为欲解。若反脉微而厥。则阴胜阳也。烦躁者。阳虚而争也。灸厥阴。以复其阳。厥不还。则阳气已绝。不能复正而死。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发热。邪在表也。下利厥逆。阳气虚也。躁不得卧者。病胜藏也。故死。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金匮要略曰。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下不禁。伤寒发热。为邪气独甚。下利至甚。厥不止。为府藏气绝。故死。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伤寒至七日。为邪正争之时。正胜则生。邪胜则死。始不下利。而暴忽发热下利。汗出不止者。邪气胜正。阳气脱也。故死。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
伤寒五六日。邪气当作。里热之时。若不结胸。而腹濡者。里无热也。脉虚者。亡血也。复厥者。阳气少也。不可下。下之为重虚。故死。金匮玉函曰。虚者重泻真气乃绝。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发热而厥。。邪传里也。至七日传经尽。则正气胜邪。当汗出而解。反下利。则邪气胜。里气虚。则为难治。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
脉促。则为阳虚不相续。厥逆。则为阳虚不相接。灸之以助阳气。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
滑为阳厥。气内陷。是里热也。与白虎汤。以散里热也。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手足厥寒者。阳气外虚。不温四末。脉细欲绝者。阴血内弱。脉行不利。与当归四逆汤。助阳生阴也。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辛温 桂枝三两辛热 芍药三两酸寒 细辛三两辛热 大枣二十五个甘温 甘草二两炙甘温 通草二两甘平
内经曰。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心。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苦先入于心。当归之苦。以助心血。心苦缓。急食甘以缓之。大枣、甘草、通草、之甘。以缓阴血。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茱萸辛温。以散久寒。生姜辛温。以行阳气。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出。则热当去。热反不去者。亡阳也。内拘急下利者。寒甚于里。四肢疼。厥逆而恶寒者。寒甚于表。与四逆汤。复阳散寒。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内外虽殊。其亡津液。损阳气。则一也。阳虚阴胜。故生厥逆。与四逆汤。固阳退阴。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手足厥冷者。邪气内陷也。脉紧牢者。为实。邪气入腑。则脉沉。今脉乍紧。知邪结在胸中。为实。故心下满而烦。胃中无邪。则喜饥。以病在胸中。虽饥而不能食。与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金匮要略曰。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厥虽寒胜。然以心下悸。为水饮内甚。先与茯苓甘草汤。治其水。而后治其厥。若先治厥。则水饮浸渍入胃。必作下利。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伤寒六七日。邪传厥阴之时。大下之后。下焦气虚。阳气内陷。寸脉迟。而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厥阴之脉。贯膈。上注肺。循喉咙。在厥阴。随经射肺。因亡津液。遂成肺痿。咽喉不利。而唾脓血也。金匮要略曰。肺痿之病。从何得之。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若泄利不止者。为里气大虚。故云难治。与麻黄升麻汤。以调肝肺之气。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甘温 升麻一两一分甘平 当归一两一分辛温 知母苦寒 黄芩苦寒 萎蕤甘平各十八铢 石膏碎绵裹甘寒 白术甘温 乾姜辛热 芍药酸平 天门冬去心甘平 桂枝辛热 茯苓甘平 甘草炙甘平各六铢
玉函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以汗发之。麻黄、升麻之甘。以发浮热。正气虚者。以辛润之。当归、桂姜之辛。以散寒。上热者。以苦泄之。知母、黄芩之苦。凉心去热。津液少者。以甘润之。茯苓白术之甘。缓脾生津。肺燥气热。以酸收之。以甘缓之。芍药之酸。以歛逆气。萎蕤、门冬、石膏甘草之甘。润肺除热。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伤寒四五日。邪气传里之时。腹中痛。转气下趣少腹者。里虚遇寒。寒气下行。欲作自利也。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伤寒邪自传表。为本自寒下。医反吐下。损伤正气。寒气内为格拒。经曰。格则吐逆。食入口即吐。谓之寒格。更复吐下。则重虚而死。是更逆吐下。与乾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以通寒格。
乾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乾姜辛热 黄连苦寒 黄芩苦寒 人参甘温各三两
辛以散之。甘以缓之。乾姜、人参之甘辛。以补正气。苦以泄之。黄连、黄芩之苦。以通寒格。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阴寒之疾。反大热者。逆。有微热而渴。里气方温也。经曰。诸弱发热。脉弱者。阳气得复也。今必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下利。阴病也。脉数。阳脉也。阴病见阳脉者生。微热汗出。阳气得通也。利必自愈。诸紧为寒。设复脉紧。阴气犹胜。故云未解。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下利手足厥逆。无脉者。阴气独胜。阳气大虚也。灸之阳气复。手足温而脉还。为欲愈。若手足不温。脉不还者。阳已绝也。反微喘者。阳气脱也。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少阴肾水。趺阳脾土。下利为肾邪干脾。水不胜土。则为微邪。故为顺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者。脉当沉而迟。反浮数者。里有热也。涩为无血。尺中自涩者。肠胃血散也。随利下。必便脓血。清与圊通。脉经曰。清者。厕也。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者。脾胃虚也。胃为津液之主。发汗亡津液。则胃气愈虚。必胀满。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沉为在里。弦为拘急。里气不足。是主下重。大则病进。此利未止。脉微弱数者。邪气微而阳气复。为欲自止。虽发热。止由阳胜。非大逆也。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清谷。脉沉而迟。里有寒也。面少赤。身有微热。表未解也。病人微厥。针经曰。下虚则厥。表邪欲解。临汗之时。以里先虚。必郁冒然后汗出而解也。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经曰。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者。无阳也。晬时。周时也。周时厥愈。脉出为阳气复。则得生。若手足不温。脉不还者。为阳气绝。则见死也。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下利者。里虚也。脉当微弱。反实者。病胜藏也。故死。难经曰。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病。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为里寒。身热不解。为外热汗出阳气通行于外。则未当厥。其汗出而厥者。阳气大虚也。与通脉四逆汤。以固阳气。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利则津液少。热则伤气。气虚下利。致后重也。与白头翁汤。散热厚肠。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苦寒 黄连苦寒 黄柏苦寒 秦皮苦寒各三两
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利则下焦虚。是以纯苦之剂坚之。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四逆汤。攻表桂枝汤。
下利腹满者。里有虚寒。先与四逆汤温里。身疼痛。为表未解。利止里和。与桂枝汤攻表。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自利不渴。为藏寒。与四逆汤以温藏。下利饮水。为有热。与白头翁汤以凉中。
下利言□严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经曰。实则言□严语。有燥屎。为胃实。下利为肠虚。与小承气汤。以下燥屎。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下利后不烦为欲解。若更烦而心下坚者。恐为谷烦。此烦而心下濡者。是邪热乘虚。客于胸中。为虚烦也。与栀子豉汤。吐之则愈。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胃脘有痈。则呕而吐脓。不可治呕。得脓尽。呕亦自愈。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呕而脉弱。为邪气传里。呕则气上逆。而小便当不利。小便复利者。里虚也。身有微热。见厥者。阴胜阳也。为难治。与四逆汤。温里助阳。
乾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乾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上攻也。与吴茱萸汤。温里散寒。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经曰。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者。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大吐大下。胃气极虚。复极发汗。又亡阳气。外邪怫郁于表。则身热。医与之水。以发其汗。胃虚得水。虚寒相搏。成哕也。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哕而腹满。气上而不下也。视其前后部有不利者。即利之。以降其气。前部。小便也。后部者。大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