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普济方

卷三 方脉总论 辨七表八里脉法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普济方卷三 方脉总论 辨七表八里脉法

浮、芤、滑、实、弦、紧、洪。为七表。迟、缓、涩、微、沉、伏、濡、弱。为八里。

浮为中风。左手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关脉浮。腹胀胃虚。尺脉浮。大便难。右手寸口脉浮。肺风鼻塞。关脉浮。食不消化。尺脉浮。小便涩。

芤为失血、及血实。左手寸口脉芤。吐血或衄血。关脉芤。大便下血。尺脉芤。小便赤及下血。右手寸口脉芤。胸中有积血。关上脉芤。腹内有瘀血。尺脉芤。小腹疼痛下血。

滑为吐逆。寸口滑。胸满气逆。关滑。胸中寒、吐逆、不欲食。尺脉滑。为下痢。妇人月信不通。滑脉但在寸关。皆主吐逆。

实为下痢。寸口实。胸中热。关脉实。腹中满。寒疝。气急下痢。尺脉实。小腹满痛。小便涩。

弦为拘急。寸口脉弦。胸中急痛。关脉弦。胃中寒。心下拘急。尺脉弦。小腹急满。左右弦、皆主拘急。

紧为痛。寸口脉紧。头中痛。关脉紧。心下痛。尺脉紧。脐下痛。左右紧。皆主痛也。

洪为热。寸口脉洪。胸胁热满。关脉洪。胃中有实热。吐逆无常。尺脉洪。小腹满。阴中痛。左右洪。皆主热也。

迟为寒。寸口脉迟。上焦有寒。关脉迟。中焦有寒。尺脉迟。下焦有冷。左右迟、皆主寒。

缓为风结。寸口脉缓。皮肤不仁。关脉缓。腹中有风结。尺脉缓。下焦有寒。左右缓、皆主风寒。

微为气结。寸口脉微。上焦寒。气痞结。关脉微。胃中寒。心下痛、愊愊然。尺脉微。小腹有寒聚。左右微。皆为气痛。

涩为血滞。寸口脉涩。阳气虚。卫气虚不足。关脉涩。心血气虚。荣气不足。尺脉涩胫逆冷。腹中雷鸣。左右涩。皆主气不足。

沉为水。寸口脉沉。胸中有寒饮。关脉沉。心下满、短气。尺脉沉。腰痛、脚弱。急有水气。左右沉。皆主水。

伏为物聚。寸口脉伏。胸有物聚。关脉伏。有水气溏洩。尺脉伏。水谷不化。左右伏。皆有物聚。

濡为虚损。寸口脉濡。气少、虚损、多汗。关脉濡。苦下重、虚弱。尺脉濡。发热、恶寒。左右濡。俱主虚损。

弱为筋痿。寸口脉弱。阳气虚。汗自出。关脉弱。胃气不足。小热大虚。尺脉弱。骨肉痠疼。左右弱。皆主虚。

浮芤相搏。中风衄血。浮滑相搏。中风吐逆。浮实相搏。中风、下痢。浮弦相搏。中风拘急。浮紧相搏。中风体痛。浮洪相搏。中风发热。

论七表形候歌

浮如指下捻葱叶。 浮者、阳也。主风虚运动之候。浮应东方木。木生风。故脉高虚而浮泛。其状初寻之。若透皮肤之间。按之不足。举之有余。似乎太过。其脉虚软。混然如指下捻葱叶之状。谓之浮。凡息数盛急。主风邪之候。浮洪。中风体热。浮滑。中气痰逆。浮紧。则风痰体痛。浮缓。气痰体倦。虚气相并也。微浮者。虚劳冷汗。寸浮。主头目昏痛。关浮。气满不食。尺浮。肾脏虚。风浮、入肺窍壅塞。主大肠不利。

芤则中虚有两头。 芤者阳也。荣卫妄行。失血之候也。气则关膈不能续。故脉来指下寻之。其状两头则有。中间全无。脉者。气之府也。血为荣气为卫。血随气、气引导血也。气既失道。而不能相随。故绝处者为气所格也。按则两头有。中间无。指下寻之。若散之状。谓之芤。凡芤主失血。芤浮。主风吐血。芤滑。气逆吐血。微芤。便中利血。寸芤而紧。吐血膈痛。关芤。乃瘀血停留。兼滑亦吐血。尺芤。即小肠便血而痛也。右尺芤。则大肠下血。

滑似动珠往来利。滑者阳也。主气交并。逆动之候也。滑应北、方壬癸水。故脉往来流利。圆滑如珠。象水貌也。其状指下寻之。三关如珠动。按之则定不出。圆圆凑指滑利。若按动珠之状。谓之滑。滑者。阴气壅阳气虚。滑而数者。主寒热。滑而洪者。主吐逆翻胃。紧滑者。主体倦小肠急痛。微滑上部或冷逆。下部则下痢气痛。寸滑、主上吐逆。关滑、胃中积冷。尺滑、主上热下冷而虚躁也。

实向浮中取次求。 实者、阳也。象中央戊己土之位。故体来实。高下取之皆有。主三焦满也。其脉指下寻之未绝。举之有余。而积阳于内。壅而不散。三焦气满。指下按、浮中沉。气壅于中。脉来高下各得其所。故脉之状似实也。寸实。主胸中伏热。不能进食。关实。中焦气满膨刺也。

弦若筝弦时带数。 弦者阳也。象东方木位。气血收敛之貌。指下寻之、脉若筝弦而小直。气血收敛。筋脉不能舒畅。故脉象弦貌。按之不足。举之有余、若筝弦小直。时带数、曰弦。主拘急、劳急。体痛、乏力、虚汗。寸弦。头目痛。关弦。胸积冷。胃中时逆、恶寒。尺弦。丹田冷。而盗汗、虚梦。寸弦。胸中急痛。关弦。主心中拘急。尺弦。主小肠急痛。

紧伏琴弦促轸留。 紧者阳也。主三阳并盛。风气搏击。伏于阳络之候也。故寻之三关通度。紧急如促琴轸。此由阴阳相搏。气血交争。指下寻之有余。举之指下数而并非洪也。紧脉形大于弦。故似琴弦状、曰紧。紧主狂躁。而神乱不定。或紧滑。则吐逆寒热。紧而甚数。主热体疼。寸紧。主头疼。关紧。主胸膈疼。尺紧。主丹田急痛。

洪举有余来极大。七阳为表定其由。 洪者阳也。应南方火。主荣络大热而气灼烁之候。脉来盛极。指下按之。如火之炎上。象火昻腾。如掩压之貌故也。又曰按之在肤。混然若浮实。有力而大曰洪。洪主吐逆。又曰。近君火为阳中之阳。故阳气升。而谷气不能转。故乃吐耳。寸洪。上焦热壅。关洪。胃热而吐、身热而闷。尺洪。主便赤如血。涩痛也。

七表病脉

浮为在表。 为风(应人迎)。为气(应气口)。为热。为痛。为呕。为胀。为痾。为喘。为厥。为内结。为满不食。

浮大、为鼻塞。浮大长、为风眩、癫疾。浮滑疾为宿食。浮大而涩为宿食滞气。浮短为肺伤诸气。浮滑为饮走利。浮细而滑。为伤饮。浮滑急紧。为百合病。浮数。为大便坚。为小便数。浮紧。为淋。为癃闭。浮缓、为不仁。

芤为失血。 微芤、为衄血。寸芤。为吐血。关芤。为大便出血。尺芤。为下焦虚。小便出血。

滑为吐。 为满。为咳。为热。为伏痰。为宿食。为畜血。为经闭。为鬼疰。为血气俱实。

滑散。为瘫缓。滑大。为结热。滑实。为胃热。和滑。为妊娠。滑而大小不匀。必吐。为病进。为泄利。滑而浮大。小腹痛。弱则阴中痛。大便亦然。

实为热。 为呕。为痛。为气塞。为喘嗽。为大便不禁。

实紧、为阴不胜阳。为胃寒。为腰痛。

弦为寒。 为痛。为饮。为疟。为水气。为中虚。为厥逆。为拘急。为寒癖。

弦紧。为恶寒。为疝瘕。为癖。为瘀血。双弦。为胁急痛。弦而钩。为胁下刺痛。弦长。为积随左右上下。

紧为寒。 为头痛、骨内痛。为咳。为喘。为满。

浮紧。为肺有水。紧滑。为蛔动。为宿食。为逆吐。紧急。为遁尸。紧数。为寒热。

洪为胀。 为满。为痛。为热。为烦。

洪实。为癫。洪紧。为癿疽、为喘急。亦为胀。洪大。为祟。洪浮。为阳邪来见。

七表脉名

一。浮者风虚运动之候。浮脉应金。于时为秋。万物至秋而终。草木华叶皆落。其枝独在。若毫毛焉。故其脉之来。轻虚浮泛。千金云。按之不足。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则知其虚于下也。举之有余。则知轻浮于其上也。昔人喻如捻葱叶之状也者。诚得之。故浮有风与虚二候之诊。

二。芤者失血之候。芤之为物。两旁有。中间虚。脉之应于诊者有若是。古人因取以名之也。人之一身。所资赖者。惟气与血。血以荣之。气以卫之。故荣气卫气相恃以行。两不相失。然后经脉流通、而无间断。芤脉之诊则不然。盖阳邪所盛。血与气失其道路。不能相继续。故其脉之状。举指浮大而软。按之两头实而中间虚也。凡诊见之皆失血。

三。滑者气血相并逆动之候。滑脉属水。故往来滑利如珠。而中有力。按之即伏。不进不退。外柔内刚。应水之象。原滑之由。阴气壅而阳气虚。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阳为邪胜。虚弱而不能固护保持。阴气壅甚而不息。为满。为吐。由此故也。

四。实者三焦气满之候。实应土之象。脾主中州。而属土焉。实本脾虚之诊。而以实名之者。盖脉之来。举指有余。按之不足。浮中沉皆有力而言之也。且人之五脏。非脾不养。脾居其中。灌溉四旁。脾气平和。则阴阳升降。上下往来。流而无滞。脾若受邪而虚弱。则阳伏而不散。中壅而实塞。三焦气满。形于诊者。由此而然。

五。弦者血气收敛之候。血荣气卫。脉之所依也。气卫于外以充皮肤。血荣于中以营经络。周一体而无间。应百刻而不违。此乃平人之常也。而乃贼邪干之。则肤腠戢闭。经络凝滞。气血因之以收敛而不散。故筋脉皮肤。皆为之拘急而不得舒畅。在于指下。若按筝弦。紧直带数者是也。四时之脉。春亦谓之弦。正以阴气之所入。寒气之所胜。至春则血气方向于温舒当弦尔。若十二经脉之中。非其时诊见之。是谓血气收敛拘急之候。

六。紧者寒激搏伏于阳络之候。指下寻之。三关通度。来往速利。按之有余。举指甚足。状若洪弦。千金所谓弦与紧相类。盖以似之而非。仲景云。脉紧如转索。而无求子以紧脉按之实数。似切绳状。诚得之矣。夫阴阳和则气血调。阴阳逆则气血争。平人之常。无所忤犯。阴阳未尝不和也。及有所感触。在阳受之。则为阳邪。而以阳并阴。在阴受之。则为阴邪。而以阴并阳。阴阳并毗。血气所以不得其平者、此尔。紧脉之诊。则以阳邪并于阳络。而三阳并壅。故其证身热。体痛。内烦躁扰复痞逆也。

七。洪者荣络大热、血气燔灼之候。洪应南方丙丁火。于时为夏。万物至夏。盛极长大。脉气象之。故夏脉亦贵于洪。非其时。诊见洪脉。在于十二部之中。皆为邪热候。夫洪者水也。洪而大焉。血气之在人。无异乎水。以不依其道。逆行而为洪。惟气与血、欲其常不可暴也。而邪热所胜。偏阳隆盛。则荣卫之行。不得其道。乃气壅而血溢。故其脉之来。举按皆极大。轻手寻之。于肤已得。混混然若浮若实。有力而软。内经曰。夏日在肤。泛泛然万物有余。亦论洪脉之盛大也。

论七表脉变例

七表脉者是客邪伤。乃阴乘阳也。其证身热恶寒。是外阳而内阴见也。七表脉。但热而不恶寒者。是内外皆阳也。

如七表证自汗恶风。却得八里脉者。当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如八里证自汗恶风。得七表脉。亦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如有汗不恶风者。黄耆白术黄芩汤。如无汗不恶风者。葱豉汤。脉如浮滑而长。为三阳里。禁不可发汗。经曰。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仲景曰。脉浮当汗。三阳当汗者、谓阳中有阴。夫表者是阳分也。浮亦阳分也。脉浮客阴也。故当发汗。且阳中有阴者。阳乃荣卫之分。客阴自外入居之。故宜汗出而发去之。经曰。在上者因而越之。此说非谓阳中有形迹之阴。是阳中客邪之阴。居其表也。三阳之表。是三阳之标也。无形经络受客阴。乃表之表也。为阳中阳分也。客宜去。客阴邪也。故前说阳中有阴当汗。若三阳之里。是三阳之本也。主有形受邪。膀胱与胃是也。既受在有形之处。惟宜利小便下大便则愈。此乃阳中之阴也。此说言主。前说言客。若不穷主客邪正之理。必伤人命。三阴当下者。三阴者脏也。外有所主。内无所受。所主者皮毛血脉肌肉筋骨也。无所受者。无所受盛也。在三阳经络中有邪者。是为无形。乃阴中之阳。可汗而已。是经络无形受寒邪。当发汗去之。为三阴标之病也。三阴本者脏也。盛则各归于胃。是有形病也。当自各经络中药入胃下去之。此乃三阴当下也。是为阴中之阴可去之者。阴中者主也。有阳者客邪也。言阴经中受阳邪。染于有形物中。不得出者。可下。

略说八里乃阳乘阴也。其证身凉四肢厥恶热。是外阴而内阳。但寒不热不渴者。是内外皆阴也。仲景云。厥深热亦深。厥微热亦微。口伤烂赤。因发汗得之。夫七表八里、发汗吐下者。治伤寒必当仔细论之。七表八里。互相交变。

一说六脉交变。浮滑长为三阳。乃阳中有阴。沉涩短为三阴。乃阴中有阳。当审察表里。分其内外。以辨虚实。治从标本。万举万当。夫标本者。太阳有标本之化。少阴亦然。太阳标热而本寒。从此生七表。少阴标寒而本热。从此生八里。太阴标本皆阴。少阳标本皆阳。惟阳明与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乎中也。此乃六气之标本也。叔和所载者。是七表八里九道脉。计二十四道。脉之标本也。有皆从标从本从乎中者。假令太阳少阴、各有标本之化。太阳脉浮。少阴脉沉。此乃沉浮交。内经曰。若从标本论之。是为长短交。长以发汗短以下。长曰阳明。短曰太阴。长者阳明。当解表利小便。短者太阴。当下。土郁则夺之。下令无壅碍。故长脉发之。短脉下之。是滑与涩交。滑居寸而热。涩居尺而寒。滑居尺而热。涩居寸而寒。涩脉居尺寸皆损气血。滑居尺寸、皆助阴阳。内经曰。滑脉曰生。涩脉曰死。是三阴三阳变化表里也。

七表脉主治

云岐子云。左手三部寸关尺受邪。非谓主位之脉。皆客邪之脉也。

一。浮者阳也。主咳嗽气促。冷汗自出。背膊劳强。夜卧不安。按之不足。举之有余。阴不足阳太过。寒则伤形。热则伤气。故肺咳嗽气促。宜小柴胡汤。

柴胡 黄芩 五味子 半夏制各半两 白芍药 人参 桑白皮各二钱半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按之不足举有余。冉冉寻之指下浮。藏中积冷荣中热。欲可生精要补虚。

藏中积冷。按之不足。荣中有热。举之有余。阳有余阴不足也。治之宜地骨皮散。

人参 地骨皮 柴胡 黄耆 生地黄各一两半 白茯苓半两 知母一两 石膏二两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细细温服。连夜顿服生精补虚地黄丸。

寸浮中风头热痛。 主脉浮客脉又浮。主客同宫。主太阳中风头痛。有汗脉浮缓桂枝汤。无汗脉浮紧麻黄汤。风在上焦。如太阳头痛汗出。转阳明头痛白虎汤。少阳头痛小柴胡汤。太阳头痛羌活汤。

关浮腹胀胃虚空。 主脉弦客脉浮。风寒热相合。致胃中虚空。何谓胃虚。夫脉浮者风邪也。弦者肝脉也。以木能克土。致胃中虚空。理中丸主者。风在中焦。子能令母实、而变为寒也。东垣去乾姜加厚朴陈皮。是为调中汤。

制厚朴 陈皮去白 制半夏各一两 白术一两半 人参五钱 甘草炙三钱右口□父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尺部见之风入肺。大便乾涩故难通。 肾脉沉反见浮脉。为风火所乘。肺气虚而不能生水。浮脉行于水中。知水反不能胜火。浮主诸风之脉。尺部见之。是阴虚阳盛之意也。风入肺者何也。是金水之虚。水既衰弱。金无所恃。是木火之实火。助木而生风。肾气虚故风入肺。燥使津液内竭。故太阳乾涩而燥。内经曰、侮所不胜。已乘所胜也。火侮其水而胜其金。薄其子而囚其母。治之以七圣丸。风在下焦。

槟榔 木香 羌活 川芎 桂各半两 大黄 郁李仁各一两 右为细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渐加之。微利为度。生姜汤下。

二。芤者阳也。主淋沥。气入小肠脱血。病者皆从太阳。在寸则吐血。在下泻血。在中者缓之。

芤脉在上。加减栀子汤。

栀子四个碎 香豉半两 先以水二盏煮栀子仁。至七分入豉。煮三五沸。去滓、温服。得吐止。

芤脉在中。宜泻黄散。

藿香叶 山栀子仁 甘草各半两 防风三两 石膏一两 右口□父咀、水二盏。煎一盏。细细服。无时。

芤脉在下。宜猪苓汤。

猪苓 滑石 泽泻 阿胶炒各等分 右口□父咀。水二盏。用前味煎至一盏、去滓。后入阿胶化开。

指下寻之中且虚。邪风透入小肠居。患时淋沥兼疼痛。大作汤丸必自除。

云岐子云。芤主血凝而不流。凡人之十二经络。以应沟渠。是荣卫气血不散。不能盈满经络。故见芤脉。主淋沥小便脓及血。大作汤丸者。四物汤地黄丸补之。桃仁承气汤泻之。一云大柴胡汤。如秘。加大黄。

寸芤积血在胸中。 主脉浮。客脉芤。浮芤相合。血积胸中。热之甚也。治之以犀角地黄汤。血在上焦。

生地黄二两 黄芩一两半 黄连一两 大黄一两半 右口□父咀。水二盏。秤一两。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服之。

关内逢芤肠里痈。 主脉弦。客脉芤。弦芤相合。积血于肠中。是肺先受邪。传入大肠。当用桃仁承气汤。血在中焦。又云、芤脉在中或吐血生痈。治抵当丸。或地黄丸。抵当丸。

大黄 水蛭炒裂各半两 蝱虫三钱 右口□父咀、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温水下。利为度、未利加数服之。

尺部见之虚在肾。小便遗沥血凝浓。 主脉沉。客脉芤。沉芤相合。积血在下。抵当丸。抵当汤主之。血在下焦。或以加减桃仁承气汤。

桃仁半两 甘草二钱半 大黄一两 桂三钱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水二盏。姜七片。煎至一半。去滓。入芒硝三钱化开。食后服。以利为度。未利再服。

又云上焦有血。先便后血。下焦有血。先血后便。中焦有血。便血齐作。

三。滑者阳也。主四肢困弊、脚手痠疼、小便赤涩。仲景曰。卫气前通。小便赤涩。腰中气热。先中膀胱。又云。小便赤涩大便难是实热。加减大柴胡汤主之。

赤芍药 柴胡各一两 枳实 大黄 黄芩各半两 甘草三钱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水二盏。姜七片。煎至一半。去滓。温服。以利为度。未利再服。

滑脉如珠动曰阳。腰中生气透前肠。胫痠只为生寒热。大泻三焦必得康。

云岐云。夫小便赤涩。腰中生气。是命门所生。其脉流利数而疾。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多寒少。故宜泻以辛寒。

厚朴制一两 枳实麸炒 大黄各半两 芒硝三钱 右口□父咀。用水一碗。姜十片。先煎厚朴枳实至一钟半。再入大黄煎至一钟。去滓。入芒硝化开。午食后温服。未利。次日晚食后服之。

滑脉寸来多呕逆。 主脉浮。客脉滑。浮滑相合而为呕。生姜半夏汤主之。有往来寒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寒在上焦缓者半夏汤。

制半夏一两 茯苓二两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水二钟。姜七片。煎至一半。去滓、食后服。不呕吐者止。不止者再服。

关滑胃寒不下食。 主脉弦。客脉滑。弦滑相合。引寒入胃。致不能食。春夏平胃散。秋冬理中丸主之。如有表者。小柴胡加桂汤。半夏汤主之。寒在中焦。小柴胡汤加桂汤。

柴胡 黄芩 赤芍药各一两 人参半两 甘草炙三钱 桂四钱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水二盏。姜七片。煎去滓。温服。

尺部见之脐似水。饮水下焦声沥沥。 主脉沉。客脉滑。沉滑相合。寒结膀胱。附子四逆汤。寒在下焦。

炮附子 炮生姜各半两 白术一两 甘草三钱 桂七钱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食前温服。

四。实者阳也。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四肢劳倦。

实脉寻之举有余。伏阳蒸内致脾虚。食少只缘生胃壅。温和汤药乃痊除。

洁古云。脾脉本缓。反得客脉实。缓实相合。主胃中有热。故脾气温反实。故不食也。食少气不宣通。故为胃壅。上出脓血是也。一云。气寒则不宣通。温则流行。伏阳者。藏热于胃。脾热而食少。胃中虚热。多生壅肿。治之以藿香半夏散。

藿香叶 制半夏各一两 丁香半两 右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钟半。姜七片。煎去滓。食前热服。

云岐曰。脾受热而反虚。故不能食。温和汤药。乃平胃散是也。

实脉关前胸热甚。 主脉浮。客脉实。浮实相合。阳气有余。胸中热、其实在上焦。宜凉膈散主之。

山栀子仁一两 连翘 黄芩各二两 大黄半两 薄荷一两半 右为粗末。每服一两。水二钟。同竹叶七片。煎至一盏。去滓。入蜜少许。食后服。

当关切痛中焦任。 主脉弦。客脉实。弦实相合。热在胃中。可用调胃承气汤。实在中焦。

尺脉如绳应指来。腹胀小便应不禁。 主脉沉。客脉实。沉实相合。沉胜实。则是水胜火也。乃主胜客。乾姜附子汤主之。实胜沉。则是火燥去水。乃客胜主也。大承气汤主之。此二证。俱小便不禁。实在下焦。一云。术附汤主之。亦主胜客也。

附子炮半两 白术一两 甘草炙三钱 右口□父咀。每服半两。水一大盏半。煎至一钟。去滓。食前温服。

五。弦者阳也。主劳风乏力。盗汗多生。手足痠疼。皮毛枯槁。弦脉五脏俱伤。盖木克土故也。

弦脉为阳状若弦。四肢更被气相煎。三度解劳方始退。常须固脐下丹田。

脉如筝弦紧而急。主四肢相煎。木旺土衰。四肢者。辰戌丑未四末也。土位也。固脐丹田者。八味丸是也。古云木多损土。以伤肌肉。渐以成劳。左传曰。风淫末疾。固脐丹田。为脾言之。

寸部脉紧一条弦。胸中伏痛状绳牵。 主脉浮。客脉弦。浮弦相合。胸中急痛。属少阳。以小柴胡汤和解之。弦在上焦。

关中有弦寒在胃。 主客脉俱弦。知木气有余。致寒气大实于胃中。附子理中丸主之。弦在中焦。

下焦停水满丹田。 主脉沉。客脉弦。沉弦相合。风寒气有余。下焦停水。术附汤主之。弦在下焦。

六。紧者阳也。主风气。此太阳少阳相合。主伏阳上冲。变为狂病。宜黄连泻心汤。

黄连 生地黄 知母各半两 黄芩二两 甘草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水一盏半。煎服。

紧脉三关数又弦。上来风是正根元。忽然狂语人惊怕。不遇良医不得痊。

洁古云。此是三阳合病。紧数。太阳也。弦多。少阳阳明也。故实则言□严语。云岐曰。其脉紧洪而实。阳气有余之象。主热即生风。发作狂语。可用小承气汤主之。

生地黄 黄芩 山栀子仁各一两 大黄半两 右口□父咀。水煎一两。以利为度。

紧脉关前头里痛。 主脉浮。客脉紧。浮紧相合。诸头痛皆属三阳。太阳头痛。羌活汤主之必愈。入府大承气汤下之。少阳头痛。在经小柴胡汤主之。入府小承气汤下之。阳明头痛。在经白虎汤主之。入府调胃承气汤下之。其脉弦而头痛者。内外也。大柴胡汤主之。紧在上焦。

到关切痛无能动。 主脉弦。客脉紧。弦紧相合。太阴受邪。脾中切痛。治之以芍药汤。

赤芍药二两 甘草半两 桂三钱 右口□父咀。水煎一两。加生姜七片服。如实痛加大黄。大承气汤当拣而用之。紧在中焦。

隐指寥寥入尺来。缴结绕脐常手捧。 主脉沉。客脉紧。沉紧相合。绕脐痛者太阴。与芍药汤主之。不已。是寒湿在脾肾也。术附汤主之。紧在下焦。桂枝芍药汤。

桂一两 芍药 炙甘草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入姜枣煎服。

七。洪者阳也。主头痛。四肢浮热。大肠不通。燥粪结涩。口乾。遍体疼痛。洁古云。此乃是正阳阳明。身热目痛鼻乾不得卧。则知病在阳明经也。洪脉者按之实。举之盛。洪者阳太过。阴不及。头痛四肢热大便难小便赤涩夜卧不安。治法阳证下之则愈。如下之随证虚实。有大承气汤大柴胡汤桃仁汤随证用之。此证有两脉。按之无。举之盛。当解表。不可下。下之则死。按之盛。举之无。不可表。当下。下之则愈。

洪脉根元本是阳。遇其季夏自然昌。若逢秋季及冬季。发汗通肠始得凉。

云岐曰、其脉举按皆盛。本为相火之象。发汗从表里。从表宜麻黄汤。从里宜大承气汤。

麻黄汤

麻黄 芍药各一两 葛根一两三钱 豉一百 葱白三茎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七片。煎服无时。以得汗而解。未汗再服。仲景谓身体疼痛。立夏脉洪大。诊知其病瘥也。通肠七宣丸。七圣丸。大柴胡。大承气可选而用。

洪脉关前热在胸。 主脉浮。客脉洪。浮洪相合。热结于胸中。凉膈散加减用之。或连翘汤主之。

连翘二两 柴胡 当归 生地黄 芍药各半两 黄芩一两 大黄三钱 右口□父咀。一两。水煎服之。洪在上焦。

到关翻胃几十重。 主脉弦。客脉洪。弦洪相合。胃热不停。翻胃衄吐。以酸苦药除之。或和之以调中汤。

大黄比众药减半 葛根 黄芩 芍药 桔梗 茯苓 藁本 白术 甘草炙各等分 右口□父咀。水煎一两。服之不拘时候。日二三服。洪在中焦。如秋冬寒在胃中不可用。胃中有余热也。又云。热在胸者。凉药不可迟也。胃化火。冲出其食。诸逆冲上。皆属于热。食不得入。

更向尺中还若是。小便赤涩脚痠疼。 洁古云。洪尺。由阴不及阳也。从下至上。先损肾肝。故小便赤涩。骨痿筋缓。云岐曰。主脉沉。客脉洪。沉洪相合。小便赤涩。闭塞不通。宜泽泻散主之。

赤茯苓 泽泻各半两 桑白皮 山栀子仁各一两 右口□父咀。水煎一两。服之得小便利为度。不除者。肾气不通。可用大柴胡加大黄下之。洪在下焦。

凡此七表。虽名阳脉。有用热药者何。答曰。阳中有阴故也。通上下中二十一道脉证。用药法者。七表之病。在于上下。调之上下。在中者和之于中。辨其脉证。知其主客。用仲景之药。无不效也。七表脉春夏得之为顺。秋冬得之为逆。海藏云。浮中风寒芤失血。滑吐实下应须别。弦为拘急紧为痛。洪大从来偏主热。

论八里形候歌

沉若烂绵寻至骨。 沉者阴也。主阴盛阳乘之候。沉者重也。阴气厥逆。阳气不舒。故脉沉。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缓度三关。重取之若按水中绵索之状。其来不能透于皮肤。但于肉下得之曰沉。主冷气攻击。四肢疼逆。寸沉。伏冷痰于胸中。关沉。冷气膨刺。尺沉。腰重便数。膀胱冷痛。又尺沉主肺弱水气痛。

微于指下细如丝。 微者阴盛阳衰之候。指下寻之。脉来而小。细细如丝。往来极微。进退寻之。若有若无。曰微。微主气虚冷逆。崩中败血。阳道怯弱。寸微。膈间冷逆。关微。主气促下流。尺微。丹田气冷。阴汗气短。

缓小于迟来往慢。 缓者阴也。主卫气有余荣血不及之候。故指下寻之。往来迟缓也。缓者荣中不流。而卫气独行。不得与阴道相续。故来迟缓。往来不急不慢。不能甚有力透肌曰缓。缓主四体倦怠。寸缓。主肤皮顽痹。关缓。主腹中风结。肾气上攻。夜多虚梦。尺主风缓不利。

涩则如刀刮竹皮。 涩者阴也。主阳虚阴衰之候。积气虚弱。阴阳涩滞。寻之似有。举之全无。前虚后实。来而不往。如刀刮竹皮之状。涩者不快之貌、曰涩。涩主气怯精寒。不能自禁。及女人胎气不安。败血不止。寸涩。胃中积冷。食不能转。关涩。主荣气散失。不充肌肉。尺涩。丹田积冷。夜梦遗精。女人败血。胎中冷痛。

迟重欲寻来隐隐。 迟者阴也。主阴盛阳衰。指下重手乃得。由阴络透于阳络。阳气不来。阴气独上。而荣卫凝泣。血气痞涩。故指下按之。隐隐而来。一息间三至曰迟。主四肢厥冷体重恶寒。寸迟。心寒时战。关迟。肚中冷痛憎寒。尺迟、腰重体寒便泄。

伏潜骨重似来时。 伏者阴也。主三阴毒气。伏于三阳。关格闭塞之候。指下寻之似有。呼吸定息全无。冉冉不离其所。骨间隐隐而来。凑指复去。其力不能接。至肌骨下乃得之曰伏。主毒闭塞。四肢血气。不能相交。而浑身沉重。手足厥冷。寸伏积冷毒气灌胸。关伏。主肠间积冷闭寒。尺伏虚冷。水气伏结不消。小肠膨冷痛。

濡凑指边还怯怯。 濡者阴也。主荣中怯而卫气虚。指下按之似有。冉冉还来凑指。欲按依然却去。往来软大曰濡。主少气乏力目昏耳鸣下部虚冷。寸濡。主肝虚心烦。关濡。气虚精神恍惚。尺濡。恶寒冷汗体倦。

弱按轻绵重不知。 弱者阴也。主虚气攻表。指下寻之。轻手乃得。重手稍无。往来无力。自至乃去。轻手若按轻绵之状曰弱。主虚邪上攻。血气困乏。少年人忧。老人稍顺。寸弱谷气虚弱食不能消。关弱。气多虚。尺弱。肾脏风。攻损皮肤。左右皆主筋痿也。

八里病脉

微为虚。 为弱。为衄。为呕。为泄。为亡汗。为拘急微弱。为少气。为中寒。

沉为在里。 为实。为水。为寒。为喘。为症。

沉紧。为上热下冷。沉重而直前绝者为瘀血。沉缓而中散。为寒食成瘕。沉重不至寸。徘徊绝者为遁尸。沉迟。为痼冷。沉重。为伤暑发热。沉紧。为悬饮。

缓为在下。 为风。为寒。为弱。为痹。为疼。为不仁。为气不足。为眩晕。

缓而滑。为热中。缓而迟。虚寒相搏。食冷则咽痛。

涩为少气血。 为亡汗。为气不足。为逆冷。为下痢。为心痛。

涩紧。为痹。为寒湿。

迟为寒。 为痛。

迟而涩。为症瘕咽酸。

伏为霍乱。 为疝瘕。为水气。为溏泄。为停痰。为宿食。为诸气上冲。为恶脓贯肌。

濡为虚。 为痹。为自汗。为气弱。为小便难。

濡而弱。为内热外冷自汗。

弱为虚。 为风热。为自汗。

八里脉名

一。微者阴盛阳衰。气虚怯弱之候。其脉之状。指下寻之。往来甚微。冉冉寻之。若有若无。细细如丝。故谓之微。夫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人之所以辅卫于一体。运行于四肢者。阳气而已。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下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苟为烦劳扰动。则煎厥由生。大怒而气不下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皆阳气之伤也。微脉之诊由阳道衰羸。气欠而逆。虚寒之极尔。故主败血不止。漏下便数。体重腰疼。面无光泽。诸证生焉。

二。沉者阴气厥逆阳气不舒之候。沉与浮相对。浮以阳邪所胜。血气发越而在外。故为阳主表。沉以阴邪所胜。血气困滞而不振。故为阴主里。沉脉之状。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缓度三关。状若烂绵。或者谓沉与伏相类。然沉者但沉而已。未至于伏也。所谓伏者。潜伏之谓。固有闭匿者矣。沉则异于是。但血气羸弱而不自振。故其脉来不能透于肤。但按之至骨肉。则有余也。且气之在人。壮则形体强盛。衰则形体羸弱。惟人不知所以贵其生。而昼则醇酒淋其骨髓。夜则房室输其气血。六淫外贼。七情内扰。于是真阳凋瘁。荣卫耗竭。百病俱生。率原于此。

三。缓者卫气有余荣气不足之候。血流据气。气动依血。二者相资。不得相失。缓者乃荣中不流。卫气独行。不相续接。故其脉来之且顺。去之且迟。举之且散。徐徐然不能甚有力透于肤表。故曰缓。缓应之象主脾者土也。以缓为正。扁鹊云。脉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其为缓可知矣。然脾之缓乃为常者。其脉在中故也。至于十二经诊见之。则异于是。盖血以气为先。气以血为从。今气独行而血凝泣。则偏阳独胜而卫壅矣。脉之缓者原此。乌得不为之病乎。或难之曰。缓之与迟。二脉几类。何以辨之。予曰。缓脉大而慢。迟脉小而衰。缓者。卫有余而荣不足。迟者。阴气盛而阳气衰。二诊不侔。当明察焉。

四。涩者阳盛阴虚之候。敷而施之。阳之正也。敛而涩之。阴之正也。脉有阴阳适平。则血气不至于相胜。是为平人。今也阳气有余。阴气有虚乏。阴不能和阳。其血既欠。敛而涩之。非涩之正也。是以为阴之病。内经曰。涩者阳气有余。滑者阴气有余。千金云。脉滑者多血少气。脉涩者多气少血。以二经义考之。阴余则为气欠。阳余而且涩。则为血欠。气欠则血有余。故滑脉之来。流利而且圆。血欠则气有余。故涩脉之来。艰涩而且散。涩与滑相对。故兼取而论之。无求子云。涩细而迟。往来难。时一止。余居士喻涩脉如刀刮竹皮之状。诚得。

五。迟者阴盛阳衰之候。由阴络透于阳络。阳气不下。阴气独上。因而荣卫凝涩。血气痞阻。故其脉指下寻之。重手乃得。一息之间。隐隐而来。三至而已。是谓迟也。夫呼吸定息。脉来五至。平人之常。今一息三至。荣卫之行。仅得漏水之半而已。迟孰甚焉。此无他由心气不交于肾故也。盖心肾之相为气液。犹阴阳之相为寒暑。日月之相为昼夜者也。今也阴气独上。阳气不下交。肾气虚升。则元脏不能独固。三焦之路闭塞。荣卫何自而流通。脉行之所以迟者。职由于此。其为病必冷汗。肢节痛。肌肤黑瘦。体寒、腹痛。重覆不暖。

六。伏者阴毒之气。伏于阳络。关膈闭塞之喉。指下寻之似有。呼吸定息全无。冉冉寻之不离其部。于骨间隐隐而来。凑指复去。有力不能上。于肌肉则无。至骨节则见。所以然者。由毒气闭塞。三关不利。故四肢厥冷。血荣气卫凝结。而脉为之伏也。

七。濡者荣怯卫虚之候。夫血荣气卫。相随以行。流注于一身。其昼夜之有经、不可失也。今荣中怯弱。卫气缺乏。自经络达于皮肤。无以与之为流通。则脉行之道。濡而不进。故指下寻之似有。按之依前却去。曰濡。昔人喻如按水中帛。诚得之。凡诊见濡脉。皆为血气虚弱之候。

歌曰。濡而不进为濡脉。虚软如按水中帛。血荣气卫总皆虚。三部逢之俱病亟。

八。弱者虚气攻表之候。故其脉见于肤表。状如烂绵。轻手乃得。重按即无。怏怏不能前进。又如浮沤之势。近手稍按则无矣。凡见弱脉。皆为虚气攻表。阴绝之候。又妇人新产。客风面肿。

论八里脉变例

济生拔萃云。夫八里脉者、乃右手三部寸关尺受邪者也。阳乘阴也。是微沉缓涩迟伏濡弱。八里脉也。有里之表。乃三阴经络总称标之名也。有里之里者。乃三阴之本。脾肾肝总称之名也。且三阴标者为阴中之阳。本者为阴中阴也。盛则归于胃土。乃邪染有形。故里之表是阴中之阳。当渍形以为汗。宜发之。主宜缓。里之里是阴中之阴分也。当急下之。客宜急。是知诸中客邪当急。诸主自病当缓。前说七表乃春夏具三阳。此说八里。乃秋冬具三阴。当推移所在主客。相合脉证。依缓急治之。

假令恶寒者。里之表也。当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缓发之。是渍形以为汗也。如有不恶风寒而反欲去衣。身凉面目赤四肢逆。数日不大便。小便赤涩引饮。身静重如山。言□严语昏冒。脉沉细而疾数者。是足少阴经反受火邪也。是里之里病。乃阴中之阴。阳邪也。此客邪当急下去之。以大承气汤除之。仲景桂枝脉得麻黄证。或麻黄脉得桂枝证。递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如桂枝证二停麻黄证一停。当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法。或麻黄证二停、桂枝证一停。当用麻黄二桂枝一汤法。或麻黄脉桂枝证取脉为主。脉便为二停证为一停。用麻黄二桂枝一汤治之。或桂枝脉、麻黄证。亦脉为二停证作一停。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治之。大抵圣人谓脉者司人之命。故以脉为主。多从脉而少从证也。举此脉证交互二法。是不合全从于脉。亦不合不从于证。如合证当两取之。如证交变法中。只合从脉不从证也。然亦不拘。亦当临时消息传受逆从。原证来理。所投去处。及天之时令。且七表有下者。为内外皆阳缓下。入里有汗者。为内外皆阴缓汗。七表有汗者。为外阳而内阴急汗。八里有下者。为内阳而外阴急下。故素问设标本之化。立四制之法。为此说也。

八里脉主治

云岐子曰、八里脉者。乃右手三部寸关尺受之。此八里脉。乃客邪之脉。主位之脉三部。主脉。寸涩关缓尺数是也。此皆主随客变也。

一。微者阴也。主败血不止。面色无光。微脉发象秋冬。在阴为惨。阴太过、阳不及。是血不能守。水胜火也。血不止者。治之以香芎汤。

香附子一两半 白芍药 当归各一两 芎?半两 右为粗末。水煎一两。食前服。

指下寻之有若无。漩凝败血小肠虚。崩中日久为白带。痛下多时骨髓枯。

此肾气有余。命门不足。当补命门。命门者、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崩中白带者、命门败也。经水崩中、谓之骨已枯。伏龙肝散主之。是为血不能守。水胜火也。治妇人血去精亡。筋骨皆损。阴不成形。养血补虚。宜当归芍药汤。

当归 白芍药 熟地黄各一两 乾姜半两 右口□父咀。水煎一两。食前服。

微脉关前气上侵。 阳虚。内气上冲。冷则生气。主脉涩。客脉微。涩微相合。逆气上侵。可用膈气散主之。微在上焦。又云。肺气上冲。当以补肺散主之。又治劳嗽。

阿胶一两半 甘草三钱 黍粘子二钱半 马兜铃半两炒 杏仁去皮尖十个 右为粗末。水煎半两。 食后温服。如糯米煎更妙。又均气散治不足。

当关郁结气排心。主脉缓。客脉微。缓微相合。太阴虚痞。匀气散主之。补肺散亦可。微在中焦。

尺部见之脐下积。身寒饮水即呻吟。 主脉数。客脉微。数微相合。阴盛阳虚。治之以二气丹。微在下焦。又云。脉微饮水呻吟者阳虚也。治之以八味丸。呻吟者。困重形于外也。

二。沉者阴也。主气胀两胁。手足时冷。虚气冲心。闷而不痛。乃曰虚痞。健胃建中汤。理中汤是也。手足冷、治之以八物汤。

当归 白术 人参 乾姜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 白芍药 桂各半两 丁香三钱 右口□父咀。水煎一两。不拘时。

按之似有举还无。气满三焦脏腑虚。冷气不调三部壅。通肠健胃始能除。

沉者阴也。壅者虚结也。言通肠者温也。局方温白丸主之。健胃者以理中汤主之。

寸脉沉兮胸有痰。 主脉涩。客脉沉。涩沉相合。留滞胸中变为痰。治用化痰玉壶丸。中加雄黄或半夏丸。

半夏一两汤洗 雄黄三钱别研 右为末。生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生姜汤下。沉在上焦。

当关气短痛难堪。 主脉缓。客脉沉。缓沉相合。胃中有寒即痛。可以九痛丸。或橘皮半夏汤。

陈橘去白三两 半夏制 枳壳炒去瓤各一两 白术 茯苓 桂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生姜七片。水煎。食前服。沉在中焦。

若在尺中腰脚重。小便稠数色如泔。 主脉数。客脉沉。数沉相合。客胜主也。寒气有余。命门三焦败而虚。故小便如泔。八味丸中加桂附治之。一法用黄耆丸主之。沉在下焦。

三。缓者阴也。主四肢烦满。气促不安。证在太阳。风伤卫气。当服桂枝汤。一云。主四肢烦满。气促不安。枳术汤主之。

白术 枳实麸炒 甘草各半两 右口□父咀。入生姜七片。水煎半两。食后温服。

来往寻之状若迟。肾间生气耳鸣时。邪风积气来冲背。脑后三针痛即移。

太阳中风。脉缓颈项强急不得转侧。可针风池风府浮白穴。则痛移也。用桂枝汤主之。若缓大者属脾。

缓脉关前搐项筋。 主脉涩。客脉缓。涩缓相合。风邪伤卫。项筋紧急。可用桂枝汤。不已、葛根汤主之。或羌活汤。缓在上焦。

羌活 升麻 黄芩 葛根 石膏各一两 麻黄去节汤浸去黄汁焙 防风 藁本 蔓荆子 细辛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入生姜七片。水煎。温服无时。

当关气结腹难伸。 主脉客脉俱缓。脾湿太盛。胃中太虚。七气汤主之。

半夏制一两 人参 官桂 甘草炙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一两。入生姜七片。水煎。温服无时。不已。复煎苍术四两去皮。泔水浸一碗。煎取二大盏去滓。入桂枝白芍药茯苓各二钱。再煎。取一盏服。不已。再服。或建中汤主之。腹难伸者。局方温白丸主之。缓在中焦。

尺上若逢症冷结。夜间常梦鬼随人。 主脉数。客脉缓。数缓相合。反为寒病。宜桂枝加乾姜汤治之。

桂枝一两 白芍药 乾姜各半两 炙甘草四钱 右各口□父咀。加生姜枣煎。不已。用半硫丸。缓在下焦。梦鬼者。三焦虚。气神不守故也。白芍药一云白术。

四。涩者阴也。主痛。身疼痛。女子有孕胎痛。无孕败血为病。

涩脉如刀刮竹。行。丈夫有此号伤精。妇人有孕胎中痛。无孕还须败血成。

主亡血失精。妇人孕病。或带下赤白或败血。圣惠方乌金散。治败血。局方四物汤地黄丸。失精。权道药龙骨丸主之。

龙骨 苦楝子各二两 右为细末。醋糊丸。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五十丸。又云。亡血失精。半产漏下。俱宜用酒煮当归丸。

涩脉关前胃气升 涩脉见处。气血俱伤。金有余损伤万物。主脉与客脉俱涩是也。金有余故升于上。治之以匀气散。或利膈丸。桔梗汤。涩在上焦。

桔梗一两 半夏制半两 陈皮三两 厚朴一两 枳实麸炒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半两。食后。水煎生姜服。

当关血散不能停。 主脉缓。客脉涩。缓涩相合。故曰血散。可用温经丸。如胃不和。调中丸。涩在中焦。

尺部如斯逢逆冷。体寒脐下作雷鸣。 主脉数。客脉涩。数涩相合。阳气内虚。阴气有余。故为逆冷。治之以荜澄茄散。或五补丸选用之。墙在下焦。

人参 茯苓 地骨皮 熟地黄 牛膝去苗酒浸各一两 右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心。稍增至五十丸。服至十日及半月。觉气壅。即服七宣丸。经数月觉气散。即服五补丸。凡人所疾。皆因风不宣散。即成壅缓热风。若气不流行。即成□□玄癖冷气。转生诸疾。寻其本由。都为不娴。脉理。觉虚则补。觉壅则宣。常须五补七宣。必相兼服之。久服可去百病也。

五。迟者阴也。主肾虚不安。迟本土也。

迟脉人逢状且难。遇其季夏不能痊。 迟者阴也。季夏阳也。此证为失时反候。阳盛阴虚。治之宜泻心肺补肾肝。泻心者导赤散。补肾者地黄丸。

神工诊著知时候。道是脾来水必乾。 季夏见迟脉。是土克水也。故不能痊。

寸口脉迟心上寒。 主脉涩。客脉迟。涩迟相合。主阴盛之故。为心上寒。治之以橘皮丸。不已。术附汤。

白术 附子炮去皮脐 乾姜炮 桂各一两 右口□父咀。煎一两。食前服。迟在上焦。

当关腹痛饮浆难。 主脉缓。客脉迟。缓迟相合。腹中痛甚。桂枝加附子汤。

桂 附子炮各一两 甘草三钱半 右口□父咀。煎服、或理中丸。脉回。以消食丸。迟在中焦。

流入尺中腰脚重。厚衣重覆也嫌单。 主脉数。客脉迟。数迟相合。水能克火。阴气盛。可用附子理中丸。迟在下焦。

六。伏者阴也。主毒气闭塞三关。四肢沉重。手足自冷。主伏脉行于筋下。气伏于内。

阴毒伏气切三焦。不动荣家气不调。不问春秋与冬夏。徐徐发汗治能消。

经曰。清形以为汗。麻黄附子细辛汤。或秋冬以升麻汤。春夏以麻黄汤。当缓与之。阴盛阳虚。汗之则愈。

积气胸中寸脉伏。 主脉涩。客脉伏。涩伏相合。主胸中积气。治以沉香丸。或加减温白丸。伏在上焦。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当关肠澼常瞑目。主脉缓。客脉伏。缓伏相合。主中焦伏而不散。乃风湿之气。故肠澼瞑目。 治以五膈宽中散。

白豆蔻一两 缩砂仁 青皮 陈皮去白 丁香各二两 厚朴制八两 甘草炙 木香各一两半 香附子炒八两 右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白汤点服无时。清上实下。如发之。用羌活。前药不已。然后用此。伏在中焦。(一云。血散则肠澼、不散则暝目)

尺部见之食不消。坐卧非安还破腹。 主脉数。客脉伏。数伏相合。邪胜寒之甚。而不能化食。故破腹坐卧不安。治之以生姜枣汤。

白术一两 黄耆 茯苓 白芍药各半两 右为粗末。每服半两。入生姜煎服。不已。养脾丸。伏在下焦。清气在下。则生飱泄。脏不藏矣。

七。濡者阴也。主少力。五心烦热。脑转耳鸣。下元极冷。

按之似有举之无。髓海丹田定已枯。四体骨蒸劳热甚。脏腑终传命必殂。

髓者肾之精。四体骨蒸者肾气衰绝。终传者七传也。土来克水必殂也。

濡脉关前人多汗。 主脉涩。客脉濡。涩濡相合。肺气虚也。而卫不能固于荣。故多汗。桂枝汤主之。濡在上焦。

当关气少精神散。 主脉缓。客脉濡。缓濡相合。精神散失。乃气衰弱也。治之以定志丸。或四君子汤加茯神。濡在中焦。至此难治也。

尺部绵绵即恶寒。骨与肉痚都不管。 主脉数。客脉濡。数濡相合。主骨痿不能起于床。五损至骨俱尽。故不治。

八。弱者阴也。主气居于表。生产后客风面肿。气弱多伤也。

三关怏怏不能前。只为风邪与气连。年少得此须忧重。老弱逢之病却痊。

脉若烂绵者阳气弱也。以应秋毛之脉。气弱多伤。怏怏者轻手乃得。不前者重手稍无是也。少年得此须忧重者。乃春夏也。此时当洪大而有力。今反无力而不前。故忧其重也。是春夏为逆。秋冬为顺。老弱逢之病却痊。老弱者秋冬也。秋冬脉当浮毛。故为顺。

关前弱脉阳道虚。 主脉涩。客脉弱。涩弱相合。阳气虚也。治之以五补丸为久补。四逆汤急治之。

关中有此气多痚。 主脉缓。客脉弱。缓弱相合。胃气内虚。故气多疏散。治之以益黄散平胃散选用之。弱在中焦。

若在尺中阴气绝。痠疼引变上皮肤。 主脉数。客脉弱。数弱相合。主下部损。肾气内绝。既阴绝阳盛。疼引于皮肤。是三焦无阴镇抚。离其原也。气已损于肺。无法可治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