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庄子

《庄子》阅读心得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读了庄子的《秋水》,我不禁为其超凡脱俗的哲理思辨所震撼,奔放肆虐的理想色彩如同海神若般庞大无涯,游曳于天地间的清灵洒脱的思想却极其巧妙地以 “个人”为切入点。我蓦地想到了《红楼梦》里“空云洁白”的妙玉最爱读的也是老庄,自比为“樫外人”的她是否像庄周一般对人世冷眼旁观?

···

《秋水》中“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的,在庄子看来不过是“犹小石小木在大山也。”尘世间功名利禄变得可笑,诸公衮衮像红尘的 丑态嘴脸成为社会的主体,叫庄周如何不幽愤?但他将对现实的失望化为木简上嘲讽激昂的文字和思想中案例剖析的材料,让文以载道,从社会的泥滓中飞出悠然的 蝴蝶,于是濮水曳尾,漆园傲吏,终成了南华如诗的篇章。

···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庄子《秋水》中河伯很符合当下一些炙手可热的人的形象,自负狂妄,目中无人;而海若虚怀若谷,有容乃大的精神是理想中完美人格 的化身。对比之下不仅感慨,当时离我们是多么远,又是多么近啊。受现代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濮水边拒绝楚王的庄子很容易被看做不思进取消极怠慢的自由主 义者——可我们是多么需要自由的心灵世界啊,现实的实用是一缸水泥,凝固了,就会永远冷下去。几千年前,庄子拜见惠施却反被搜捕,几千年后,有人证明嫉妒 者的本质是恐惧失去;然而庄子早就用鹓鶵栖梧的寓言告诉世人什么是真正的高贵,不是富贵名利,而是保持自我。濠梁之鱼的故事充满了喜剧的辩证色彩,虽然照 唯物论的观点谁也不能窥探心灵。如果撇开哲学,从诗意一点的角度看,庄周看到鱼儿高兴,仅仅是因为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河面碧波粼粼,河岸郁郁芊芊,庄子 的心境替外物涂了一层明丽的光辉——鱼儿乐不乐不是我能指认的,但我看着它就觉得它很快乐。若干年有个叫王国维的替这种把感情加给生物的意境起名叫“有我 之境”,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

赏析:

···

一、思想

···

《秋水》是庄子哲学思想方面的一篇论述,包括了他寻求个人自由“全性保真”的处世态度,和他辩证的宇宙观两个方面。

···

“濮水钓鱼”是庄子自由精神的直接体现,面对浩瀚的人世,是寂寂漫漫,还是庸庸碌碌。选择精神的欢乐颂就意味着一种和凡尘的剥离,只因为战国是个信仰缺失 的时代。即使如此,庄子依然要选择剥离。拒绝小吏,就是关闭了通向红尘的大门,红尘中不止有虚左以待的楚相之位,也有集体的认同,时代价值的体现,然而他 关上了通向那些的大门,打开了另一扇名位“性灵”的窗,窗外,白鹭在湍流中戏水。

···

如果说“濮水钓鱼”说的是自由的选择,那么“鹓鶵栖梧”则说的是自由的保洁,真正的自由是要如高山之雪那般纯净的。“富贵于我如浮云”自由的高洁如莲花般不可亵渎。所以庄子宁愿饥寒,也要“饮梧桐枝的水”;宁愿困顿,也要“采薇而食”,落落拓拓,干干净净。

···

前两个例子讲的是庄子“自由保真”的处世态度,“河伯与海若”的寓言则体现了他辩证的宇宙观。这辩证包括:大小之辩,多少之辩,道德与天道之辩。河伯宽广 得“百川灌河”,然而相对于海若的“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它还是显得微小,而海若相比天地“犹小木石在大山也”,仍然微不足道。在庄子看来,一粒可以是 一个世界,一个世界也可以是一粒沙。这是大小之辩。接下来是多少之辩。“人卒九州,似毫末在马体。”“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粒米之在大仓乎?”强调个体的渺 小,但反过来为渺小与博大的矛盾统一做了铺垫。最后引出人间的道德与天道之辩,所谓“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说的是泛化的仁义道德在亘古流传的天道面 前,正如高山下的小草一般的渺小。那些逐鹿中原的王侯将相,救国图强的仁人志士,伯夷、叔齐死节首陽山的好名声,孔丘羽化八千弟子的博学,面对造物的智慧 神奇,天道的宝相庄严,难道不狭隘吗?

···

庄子在秋水之湄唱出一段放飞心灵,敬畏自然的清阙。松林泉下,斯人同谁?···

二、文笔

···

铺张渲染的修辞,汪洋恣肆的句式,云水空阔的意境,构成了庄子语言最主要的特色。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张扬的比喻使人一下子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浩浩汤汤,衔远山,吞长河,横无涯际的江水流向 远方。“吾之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让人真切感受到天地有多么阔大,好似穷千里目也不能望尽。“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 于道者,束于教也。”既有比喻,也有铺垫,奇特的想象给人以鲜活的意象,更好地说理。《秋水》铺张渲染的修辞在文中起了增添文采,构建境界,说理透彻的作 用。

···

汪洋恣肆的句式是《秋水》文笔上另一个特点。“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对仗的句中透着一股肆意 磅礴的张力,仿佛抬首便是万里江河奔涌,千秋斗转星移。“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连续排比的句式自有锋芒,句句如剑 发硎,那样气势,将王霸图雄尽归尘土。“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反问句式的运用,选择之间是凛然生死般的神勇,异常执著,刹那间抓 住人心。

···

读着《秋水》,忽然就有“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缟带”的寥廓,仿佛风生水起,字字句句如庞大天空的碎片。王小波是和庄子一样的斗士,他将自由化作与生命 逆行的歌。庄子则用他行云流水的文字,构造一个“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始终无故。”的景地,那背后蕴藏着他深邃的智慧,《秋水》是庄子关于宇宙的解 读,面对未可知的谜,他的文字却将我们代入云空水阔的意境,难道不像极了李白那个梦游天姥山的梦境?我们触摸意境,就是对庄周梦的解释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