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二章·六经方药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证立方。六法为君。十法为佐。治寒伤已无余蕴。虽然。病变不常。气血有素。穷不常之病变。须门门透彻。葆有素之气血。要息息通灵。斯可言医治之方药矣。姑详述之。

【秀按】后汉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传一百一十三方。方方皆古。立三百九十七法。法法遵经。又以六经钤百病。为不易之定法。以此病例彼病。为启悟之捷法。故历代名贤。奉为正宗。正宗则诚正宗矣。然就余临证经验。尚不敷用者。以其间兼证、夹证、变证、坏证。证证不同。还须旁采耳。余临证时。凡遇纯实证。每参以张子和法。纯虚证。每参以张景岳法。实中夹虚证。虚中夹实证。每参以张石顽法。庶几搏采众法。法法不离古人。而实未尝执古人之成法也。

【廉勘】张长沙着《伤寒杂病论》一书。集汉以前之大成。至宋始分《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元张子和。

专着《儒门事亲》一书。明张景岳。着有《类经全书》及《质疑录》三种。前清国初张路玉。着有《千金方衍义》、《医通》两书。皆博古通今。可法可传之良书。先祖虽服膺四张。而景岳路玉之书。尤喜研求。故内伤杂证。较为专长。盖因当时会诊。与城中金士哦。下方桥陈念义两前哲居多。故崇拜明清二张。良有以也。余则师事樊师开周。专从叶法。

凡类于叶法者。靡不讲求而研究之。噫、祖书徒读。愧守箕裘。医术歧趋。悲深风木。想先祖有灵。应亦责我背道而驰乎。

【荣斋按】本章分六节:(一)发汗剂,(二)和解剂,(三)攻下剂,(四)温热剂,(五)清凉剂,(六)滋补剂。

原书滋补剂列第五,清凉剂列第六;根据张介宾伤寒约法,是:“汗”“吐”“下”“温”“清”“补”,俞氏为了符合实际应用,把吐法改作和法。但六法顺序(不是使用时的程序),先清后补,是无庸置疑的;今把它转易过来,其中“汗法”是使病毒从汗腺排泄以出,“下法”是使病毒从大便排泄以出;这两法,均以排除疾病之毒素,为处方要旨。“温法”为维持机体细胞之消沉,“清法”为遏止体温之亢进,这两法,乃对证治疗,不是以去病为目标的。“和法”是使机体内部得到协调,而加强汗、下、温、清、补的疗效。“补法”可分两种:一为滋阴,凡能调节循环,供给造血原料,促进养化机能,或能增加身体营养成分,味浓而无刺激性、芳香性者,为今之滋养强壮剂;一为回阳:凡能兴起机能之衰惫,活泼神经,恢复机体各部正常生活力者,为今之兴奋强壮剂。这正治六法,俞氏暗合六经。至于“佐治十法”,散见于本书各节治法中,所谓:“按经审证,对证立方。”不局限于十法之范围,自包涵着:宣、通、补、泻、滑、涩、燥、湿、寒、热的十剂。

程钟龄医门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颇能守其常,通其变,指示我们以灵活运用的法则,兹特附录于本章各节方剂之后,以作参考。

第一节·发汗剂

苏羌达表汤 辛温发汗法 俞氏经验方苏叶(钱半至三钱) 防风(一钱至钱半) 光杏仁(二钱至三钱) 羌活(一钱至钱半)

白芷(一钱至钱半) 广橘红(八分至一钱,极重钱半) 鲜生姜(八分至一钱) 浙苓皮(二钱至三钱)

浙绍卑湿。凡伤寒恒多挟湿。故予于辛温中佐以淡渗者。防其停湿也。湖南高燥。凡伤寒最易化燥。仲景于辛温中佐以甘润者。防其化燥也。辛温发汗法虽同。而佐使之法则异。治正伤寒证。每用以代麻桂二汤。辄效。

【秀按】人有皮肉筋骨以成躯壳。皆谓之表。其中有脏腑以实之。则谓之里。而其能入里出表。全在经络。

故谓之传经。方以苏叶为君。专为辛散经络之风寒而设。臣以羌活。辛散筋骨之风寒。防风、白芷。辛散肌肉之风寒。佐以杏、橘。轻苦微辛。引领筋骨肌肉之风寒。俾其从皮毛而出。使以姜、苓。辛淡发散为阳。深恐其发汗不彻。停水为患也。立法周到。故列为发汗之首剂。

俞氏加减法 如风重于寒者。通称伤风。咳嗽痰多。原方去羌活生姜。加仙半夏三钱。前胡二钱。苦桔梗钱半。

葱豉桔梗汤 辛凉发汗法 俞氏经验方鲜葱白(三枚至五枚) 苦桔梗(一钱至钱半) 焦山栀(二钱至三钱) 淡豆豉(三钱至五钱)

苏薄荷(一钱至钱半) 青连翘(钱半至二钱) 生甘草(六分至八分) 鲜淡竹叶(三十片)

【秀按】《肘后》葱豉汤。本为发汗之通剂。配合刘河间桔梗汤。君以荷翘桔竹之辛凉。佐以栀草之苦甘。合成轻扬清散之良方。善治风温风热等初起证候。历验不爽。惟刘氏原方。尚有黄芩一味。而此不用者。畏其苦寒化燥。涸其汗源也。若风火证初起。亦可酌加。

俞氏加减法。如咽阻喉痛者。加紫金锭两粒磨冲、大青叶三钱。如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二钱、白蔻末八分冲。如发疹。加蝉衣十二只、皂角刺五分、大力子三钱。如咳甚痰多。加苦杏仁三钱、广橘红钱半。如鼻衄。加生侧柏叶四钱、鲜茅根五十支、去衣。如热盛化火。加条芩二钱、绿豆二两煎药。如火旺就燥。加生石膏八钱、知母四钱。

九味仓廪汤 益气发汗法 俞氏经验方潞党参(一钱至钱半) 羌活(八分至一钱) 薄荷(一钱至钱半) 茯苓(二钱至三钱) 防风(一钱至钱半) 前胡(一钱至钱半) 苦桔梗(一钱至钱半) 清炙草(六分至八分) 陈仓米(三钱至四钱)

【秀按】此方妙在参、苓、仓米。益气和胃。协济羌、防、薄、前、桔、甘。各走其经以散寒。又能鼓舞胃中津液。上输于肺以化汗。正俞氏所谓藉胃汁以汗之也。凡气虚者。适感非时之寒邪。混厕经中。屡行疏表不应。邪伏幽隐不出。非藉参、苓、米辅佐之力。不能载之外泄也。独怪近世医流。偏谓参、苓助长邪气。弃而不用。专行群队升发。鼓激壮火飞腾。必至烁竭津液不已。良可慨焉。

七味葱白汤 养血发汗法 俞氏经验方 方载王氏《外台》鲜葱白(三枚至四枚) 生葛根(一钱至钱半) 细生地(钱半至三钱) 淡豆豉(二钱至三钱)

原麦冬(一钱至钱半) 鲜生姜(一片或两片) 百劳水 四碗煎药以长流水盛桶中。以竹杆扬之数百。名百劳水。

【秀按】葱白香豉汤。药味虽轻。治伤寒寒疫。三日以内。头痛如破。及温病初起烦热。其功最着。配以地、麦、葛根。养血解肌。百劳水轻宣流利。即治虚人风热。伏气发温。及产后感冒。靡不随手获效。真血虚发汗之良剂。凡夺血液枯者。用纯表药全然无汗。得此阴气外溢则汗出。

加减葳蕤汤 滋阴发汗法 俞氏经验方生葳蕤(二钱至三钱) 生葱白(二枚至三枚) 桔梗(一钱至钱半) 东白薇(五分至一钱)

淡豆豉(三钱至四钱) 苏薄荷(一钱至钱半) 炙草(五分) 红枣(两枚)

【秀按】方以生玉竹滋阴润燥为君。臣以葱、豉、薄、桔。疏风散热。佐以白薇苦咸降泄。使以甘草、红枣。甘润增液。以助玉竹之滋阴润燥。为阴虚体感冒风温。及冬温咳嗽。咽干痰结之良剂。

参附再造汤 助阳发汗法 俞氏经验方 方从陶节庵再造散加减高丽参(一钱至钱半) 淡附片(五分) 川桂枝(一钱) 羌活(八分) 绵 皮(钱半酒洗) 北细辛(三分)

清炙草(八分) 防风(八分)

【秀按】阳虚者阴必盛。故君以附、桂破阴。阴盛者气必弱。故臣以参、 扶气。佐羌、防、细辛。以温散阴寒。使以甘草。以缓辛、附、羌、防之性。专治伤寒夹阴。阳虚不能作汗。尺脉迟弱者。方义固高出前辈。

但稍嫌羌防冗杂。然无害于温补助卫之大旨。且足为专用麻、桂、羌、防等发汗。而汗不出者进一解。

香苏葱豉汤 理气发汗法 俞氏经验方 方载张氏《医通》妇科门制香附(钱半至二钱) 新会皮(钱半至二钱) 鲜葱白(二枚至三枚) 紫苏(钱半至三钱)

清炙草(六分至八分) 淡香豉(三钱至四钱)

【秀按】女子善怀。每多抑郁。故表郁无汗。以香苏饮为主方。盖香附为气中血药。善疏气郁。紫苏为血中气药。善解血郁。况又臣以葱豉。轻扬发表。佐以陈皮理气。炙草和药。又气血调和。则表郁解而津津汗出矣。此为妊妇伤寒之主方。既能疏郁达表。又能调气安胎。血虚者可略加归芍。参严氏紫苏饮子法。专门产科者注意之。

葱豉荷米煎 和中发汗法 喻氏经验方鲜葱白(一枚切碎) 淡香豉(二钱) 苏薄荷(四分冲) 生粳米(三十粒)

【秀按】此即《肘后》葱豉粳米煎加簿荷。《内经》所谓因其轻而扬之也。治小儿伤寒初起一二日。头痛身热。发冷无汗。药虽轻稳。用之辄效。医者勿以平淡而忽之。查王氏《外台》。有升麻、葛根者。甚则有加麻黄者。有加麻、葛、栀子者。有加栀、芩、石膏、葛根者。有加童便者。有加葛根、生姜、粳米者。有加葛根、粳米者。

有加葳蕤、粳米、鼠屎者。有加冬花、麦冬、桔梗、甘草、槟榔、生地汁者。有加天冬、百部、紫菀、川贝、葛根、白前、广皮、生姜者。有加杏仁、童便者。有加生地、生姜、童便者。有加葳蕤、羚角、人参者。对证选用。投无不效。

新加三拗汤 宣上发汗法 俞氏经验方带节麻黄(六分) 荆芥穗(二钱) 苦桔梗(一钱) 金橘饼(一枚) 苦杏仁(一钱半) 苏薄荷(一钱)

生甘草(五分) 大蜜枣(一枚)

【秀按】太阳经为一身之外卫。主皮毛。而皮毛又为肺之合。故足太阳与手太阴二经之病。往往互见。如《伤寒论》头痛恶寒。固太阳经症。鼻鸣而喘。即肺经症矣。此以麻黄汤去桂枝为君。而麻黄留节。发中有收。苦杏仁留尖取其发。留皮取其涩。略杵取其味易出。甘草生用。补中有散。三味与仲景法相拗故名。俞氏佐以荆、薄疏风。桔、甘宣上。使以橘饼、蜜枣。辛甘微散。变仲景峻剂为平剂。以治风伤肺、寒伤太阳、头痛恶寒、无汗而喘、咳嗽白痰等证。效如桴鼓。可谓屡用达药。善于化裁者矣。

【荣斋按】“达药”二字,出南齐《褚氏遗书》,见《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总论。它的意义,大概是指唤得应,拿得稳的药物。

麻附五皮饮 温下发汗法 俞氏经验方麻黄(一钱) 淡附片(八分) 浙苓皮(三钱) 大腹皮(二钱) 细辛(五分) 新会皮(钱半) 五加皮(三钱) 生姜皮(一钱)

【秀按】此以仲景麻附细辛汤。合华元化五皮饮为剂。君以麻黄。外走太阳而上开肺气。臣以辛附。温化肾气。佐以五皮。开腠理以达皮肤。为治一身尽肿。化气发汗之良方。

【廉勘】麻黄虽为发汗之峻品。而用于水肿证。其力较减。其性反缓者。以水气抵抗之力大也。妙在下行之性。又能利溺。故前哲于水肿证。多用麻黄者以此。惜世俗无普通医识。辄畏麻黄如虎。致良药见弃。良可慨焉。但必须先煎数沸。掠去浮沫。以减麻烈之性。庶无流弊。

小青龙汤 化饮发汗法 俞氏经验方 载《伤寒论》麻黄(八分) 姜半夏(三钱) 炒干姜(八分拌捣五味子三分) 川桂枝(一钱) 北细辛(五分) 白芍(一钱) 清炙草(六分)

【秀按】风寒外搏。痰饮内伏。发为痰嗽气喘者。必须从小青龙加减施治。盖君以麻、桂辛温泄卫。即佐以芍、草酸甘护营。妙在干姜与五味拌捣为臣。一温肺阳而化饮。一收肺气以定喘。又以半夏之辛滑降痰。细辛之辛润行水。则痰饮悉化为水气。自然津津汗出而解。若不开表而徒行水。何以解风寒之搏束。若一味开表。

而不用辛以行水。又何以去其水气。此方开中有阖。升中有降。真如神龙之变化不测。设非风寒而为风温。麻桂亦不可擅用。学人宜细心辨证。对证酌用也。

【加减法】渴者去姜半夏。加天花粉三钱。喘者去麻黄。加苦杏仁三钱。小便不利。少腹满者。重加茯苓六钱。误饮冷水。寒与水相搏。其人噎者。再加淡附片一钱。但咳而不上气。脉右浮滑者。去桂枝芍草。加川朴钱半。苦杏仁三钱。生石膏四钱。淮小麦三钱。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者。亦去桂枝芍草。加射干二钱、款冬花(三钱) 紫菀(四钱) 大枣(二枚)。如汗解后。肺有支饮而呕者。去麻、桂、白芍。加浙茯苓四钱。饮去呕止。

其人形肿者。加苦杏仁三钱。如胃热上冲。面热如醉者。加酒炒生锦纹一钱。如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右浮滑。心下有水而肺胀者。原方加石膏八钱。

越脾加半夏汤 蠲痰发汗法 俞氏经验方 载《金匮要略》蜜炙麻黄(一钱) 姜半夏(四钱) 鲜生姜(一钱) 生石膏(四钱) 生粉 甘草(八分) 大黑枣(四枚泡去皮)

【秀按】外感风寒。激动肺脏痰火。发为喘嗽。目突如脱。右脉浮大者。则以越脾加半夏汤为正治。方用麻黄、生姜开表为君。以辛散外来之风寒。石膏清里为臣。以寒降上逆之肺火。妙在姜半夏之辛滑涤痰。以开肺气之壅塞。使以草枣。滋补中气。缓和诸药。俾肺窍中之痰涎净尽。则火无所根据傍而自出矣。此为辛散风寒。

整肃痰火之良方。

【荣斋按】程钟龄说:“汗者,散也。《经》云:‘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是也。又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是也。

然有当汗不汗误人者,有不当汗而汗误人者,有当汗不可汗而妄汗之误人者,有当汗而汗之不中其经,不辨其药,知发而不知敛以误人者,是不可以不审也。何则?风寒初客于人也,头痛发热而恶寒,鼻塞声重而体痛;此皮毛受病,法当汗之。若失时不汗,或汗不如法,以致腠理闭塞,荣卫不通,病邪深入,流传经络者有之,此当汗不汗之过也。亦有头痛发热与伤寒同,而其人倦怠无力,鼻不塞,声不重,脉来虚弱,此内伤元气不足之症;又有劳心好色,其阴亏损,内热晡热,脉细数而无力者;又有伤食病胸膈满闷,吞酸嗳腐,日晡潮热,气口脉紧者;又有寒痰厥逆,湿淫脚气,内痈外痈,瘀血凝结,以及风温湿温,中暑自汗诸症;皆有寒热,与外感风寒,似同而实异,若误汗之,变症百出矣。所谓不当汗而汗者此也。若夫症在外感应汗之例,而其人脐之左右上下,或有动气,则不可以汗。《经》云:‘动气在右,不可发汗,汗则衄而渴,心烦,饮水即吐。动气在左,不可发汗,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汗则气上冲,正在心中。动气在下,不可发汗,汗则无汗,心大烦骨节疼,目运,食入则吐,舌不得前。’又脉沉咽燥,病已入里,汗之则津液越出,大便难而谵语。又少阴症,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则动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耳目,或从口鼻出者,此为下厥上竭为难治。又少阴中寒,不可发汗,汗则厥逆,蜷卧,不能自温也。又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也。又诸亡血家不可汗,汗则直视,额上陷;淋家不可汗,汗则便血;疮家不可汗,汗则痉。又伤寒病在少阳,不可汗,汗则谵妄。又坏病虚人,及女人经水适来者,皆不可汗;若妄汗之,变症百出矣。所谓当汗不可汗而妄汗误人者此也。夫病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则将听之乎?是有道也。《伤寒赋》云:‘动气理中去白术。’是即于理中汤去术而加汗药。保元气而除病气也。又热邪入里,而表未解者,仲景有麻黄石膏之例,有葛根黄连黄芩之例,是清凉解表法也。又太阳症,脉沉细,少阴症,反发热者,有麻黄附子细辛之例,是温中解表法也。又少阳中风,用柴胡汤加桂枝,是和解中兼表法也。又阳虚者,东垣用补中汤加表药;阴虚者,丹溪用芎归汤加表药;其法精且密矣。总而言之:凡一切阳虚者,皆宜补中发汗;一切阴虚者,皆宜养阴发汗。挟热者,皆宜清凉发汗;挟寒者,皆宜温经发汗;伤食者,则宜消导发汗。

感重而体实者,汗之宜重,麻黄汤;感轻而体虚者,汗之宜轻,香苏散。予尝治伤寒初起,专用香苏散加荆、防、川芎、秦艽、蔓荆等药,一剂愈;甚则两服,无有不安。其有阴虚、阳虚、挟寒、挟热、兼食而为病者,即按前法治之。但师古人用药之意,而未尝尽泥其方,随时随症,酌量处治,往往有验。此皆己试之成法,而与斯世共白之,所以拯灾救患者,莫切乎此,此汗之之道也。又人知发汗退热之法,而不知敛汗退热之法,汗不出则散之,汗出多则敛也者,非五味、酸枣之谓,其谓致病有因,出汗有由,治得其宜,汗自敛耳。譬如风伤卫,自汗出者,以桂枝汤和荣卫,祛风邪而汗自止;若热邪传里,令人汗出者,乃热气薰蒸,如釜中吹煮,水气旁流,非虚也;急用白虎汤清之。若邪已结聚,不大便者,则用承气汤下之,热气退而自收矣。此与伤暑自汗略同,但暑伤气,为虚邪,只有清补并行之一法,寒伤形为实邪,则清热之外,更有攻下止汗之法也。复有发散太过,遂至汗多亡阳,身 动欲擗地者,宜用真武汤,此救逆之良药;与中寒冷汗自出者,同类并称,又与热症汗出者,大相径庭矣。其他少阳症头微汗,或盗汗者,小柴胡汤。水气症头汗出者,小半夏加茯苓汤。至于虚人自汗盗汗等症,则归脾、补中、八珍、十全、按法而用,委曲寻绎,各尽其妙,而后即安;所谓汗之必中其经,必得其药,知发而知敛者,此也。”

第二节·和解剂

柴胡枳桔汤 和解表里法轻剂 俞氏经验方川柴胡(一钱至钱半) 枳壳(钱半) 姜半夏(钱半) 鲜生姜(一钱) 青子芩(一钱至钱半) 桔梗(一钱) 新会皮(钱半) 雨前茶(一钱)

【秀按】柴胡疏达腠理。黄芩清泄相火。为和解少阳之主药。专治寒热往来。故以之为君。凡外感之邪。初传少阳三焦。势必逆于胸胁。痞满不通。而或痛或呕或哕。故必臣以宣气药。如枳、桔、橘、半之类。开达其上中二焦之壅塞。佐以生姜。以助柴胡之疏达。使以绿茶。以助黄芩之清泄。往往一剂知。二剂已。惟感邪未入少阳。或无寒但热。或无热但寒。或寒热无定候者。则柴胡原为禁药。若既见少阳症。虽因于风温暑湿。亦有何碍。然此尚为和解表里之轻剂。学人可放胆用之。

柴芩双解汤 和解表里法重剂 俞氏经验方柴胡(钱半) 生葛根(一钱) 羌活(八分) 知母(二钱) 炙草(六分) 青子芩(钱半)

生石膏(四钱研) 防风(一钱) 猪苓(钱半) 白蔻末(六分冲)

【秀按】少阳相火。郁于腠理而不达者。则作寒热。非柴胡不能达。亦非黄芩不能清。与少阳经气适然相应。故以为君。若表邪未罢。而兼寒水之气者。则发寒愈重。证必身疼无汗。故必臣以葛根、羌、防之辛甘气猛。助柴胡以升散阳气。使邪离于阴。而寒自已。里邪已盛。而兼燥金之气者。则发热亦甚。证必口渴恶热。

亦必臣以知母、石膏之苦甘性寒。助黄芩引阴气下降。使邪离于阳。而热自已。佐以猪苓之淡渗。分离阴。阳不得交并。使以白蔻之开达气机。甘草之缓和诸药。而为和解表里之重剂。亦为调剂阴阳、善止寒热之良方也。善用者往往一剂而瘳。

【廉勘】此王肯堂得意之方。俞氏加减而善用之。以奏殊功。全凭辨证精确。若率尔引用。适中王孟英柴、葛、羌、防。随手乱投之诮矣。学人审慎之。

柴胡达原饮 和解三焦法 俞氏经验方柴胡(钱半) 生枳壳(钱半) 川朴(钱半) 青皮(钱半) 炙草(七分) 黄芩(钱半) 苦桔梗(一钱) 草果(六分) 槟榔(二钱) 荷叶梗(五寸)

【秀按】《内经》言邪气内薄五脏。横连膜原。膜者横膈之膜。原者空隙之处。外通肌腠。内近胃腑。即三焦之关键。为内外交界之地。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凡外邪每由膜原入内。内邪每由膜原达外。此吴又可治疫邪初犯膜原。所以有达原饮之作也。今俞氏以柴芩为君者。以柴胡疏达膜原之气机。黄芩苦泄膜原之郁火也。臣以枳、桔开上。朴、果疏中。青、槟达下。以开达三焦之气机。使膜原伏邪。从三焦而外达肌腠也。佐以荷梗透之。使以甘草和之。虽云达原。实为和解三焦之良方。较之吴氏原方。奏功尤捷。然必湿重于热。阻滞膜原。

始为适宜。若湿已开。热已透。相火炽盛。再投此剂。反助相火愈炽。适劫胆汁而烁肝阴。酿成火旺生风。痉厥兼臻之变矣。用此方者其审慎之。

蒿芩清胆汤 和解胆经法 俞氏经验方青蒿脑(钱半至二钱) 淡竹茹(三钱) 仙半夏(钱半) 赤茯苓(三钱) 青子芩(钱半至三钱) 生枳壳(钱半) 陈广皮(钱半) 碧玉散(包三钱)

【秀按】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故以蒿、芩、竹茹为君。以清泄胆火。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为痰。故臣以枳壳、二陈。和胃化痰。然必下焦之气机通畅。斯胆中之相火清和。故又佐以碧玉。引相火下泄。使以赤苓。俾湿热下出。均从膀胱而去。此为和解胆经之良方。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无不效。

【廉勘】青蒿脑清芬透络。从少阳胆经领邪外出。虽较疏达腠理之柴胡力缓。而辟秽宣络之功。比柴胡为尤胜。故近世喜用青蒿而畏柴胡也。

柴胡桂姜汤 和解偏重温通法 俞氏经验方 载《金匮要略》柴胡(二钱至三钱) 川桂枝(钱半) 干姜(钱半) 清炙草(一钱) 花粉(三钱至四钱) 生牡蛎(二钱) 黄芩(一钱) 阴阳水(四碗分二次煎)

【秀按】夏伤暑邪。深伏阴分。至深秋新感冷风。重伤卫阳。发为 疟。其证寒多热少。肢冷胁痛。故当温和其阳。微和其阴。阳分君以柴胡。而分量独重者。以正疟不离乎少阳也。阴分君以花粉。而分量亦独重者。

以救液为急务也。臣以桂枝、干姜。和太阳阳明之阳。即以黄芩、牡蛎。和少阳阳明之阴。佐以甘草调和阴阳。使以阴阳水。分其阴阳。俾得其平也。此为和解三阳。偏重温通之良方。然识见不到者。亦勿轻试。

【廉勘】阴阳水有三。一新汲水与百沸汤和匀。二河水与井水合用。三井泉水与天雨水同煎。拙见主天雨水。与煎沸清泉水和匀。尤见妙用之深意。故阴阳水一名生熟汤。良有以也。至此方《金匮要略》云。初服微烦。

复服汗出即愈。前清王晋三曰。和得其当。一剂如神。然以予所验。惟营阴充足。内伏暑湿之邪。本不甚重。

而重感风寒表邪者。始易见功。但服一剂。即周身津津汗出而解。此亦惟藜藿体相宜。若膏粱体切勿轻用。

柴平汤 和解偏重温燥法 俞氏经验方川柴胡(一钱) 姜半夏(钱半) 川朴(二钱) 清炙草(五分) 炒黄芩(一钱) 赤苓(三钱)

制苍术(一钱) 广橘皮(钱半) 鲜生姜(一钱)

【秀按】凡寒热往来。四肢倦怠。肌肉烦疼者。名曰湿疟。故以小柴胡合平胃二方加减。取其一则达膜。一则燥湿。为和解少阳阳明。湿重热轻之良方。仲夏初秋。最多此证。历试辄验。但疟愈即止。不可多服耳。多服则湿去燥来。反伤胃液。变证蜂起矣。

新加木贼煎 和解偏重清泄法 俞氏经验方木贼草(钱半) 淡香豉(三钱) 冬桑叶(二钱) 制香附(二钱) 鲜葱白(三枚) 焦山栀(三钱)

粉丹皮(二钱) 夏枯草(三钱) 清炙草(五分) 鲜荷梗(五寸)

【秀按】木贼草味淡性温。气清质轻。色青中空。节节通灵。与柴胡之轻清疏达。不甚相远。连节用之。本有截疟之功。故张景岳代柴胡以平寒热。俞氏加减其间。君以木贼。领葱、豉之辛通。从腠理而达皮毛。以轻解少阳之表寒。臣以焦栀。领桑、丹之清泄。从三焦而走胆络。以凉降少阳之里热。佐以制香附疏通三焦之气机。夏枯草轻清胆腑之相火。使以甘草和之。荷梗透之。合而为和解少阳。热重寒轻之良方。

柴胡白虎汤 和解偏重清降法 俞氏经方验川柴胡(一钱) 生石膏(八钱研) 天花粉(三钱) 生粳米(三钱) 青子芩(钱半) 知母(四钱) 生甘草(八分) 鲜荷叶(一片)

【秀按】柴胡达膜。黄芩清火。本为和解少阳之君药。而臣以白虎法者。以其少阳证少而轻。阳明证多而重也。佐以花粉。为救液而设。使以荷叶。为升清而用。合而为和解少阳阳明。寒轻热重。火来就燥之良方。

柴胡陷胸汤 和解兼开降法 俞氏经验方柴胡(一钱) 姜半夏(三钱) 小川连(八分) 苦桔梗(一钱) 黄芩(钱半) 栝蒌仁(杵,五钱)

小枳实(钱半) 生姜汁(四滴分冲)

【秀按】陶节庵曰。少阳证具。胸膈痞满。按之痛。若用柴胡枳桔汤未效。用小柴胡合小陷胸汤。一剂即瘳。妙在苦与辛合。能通能降。且栝蒌之膜瓤。似人胸中之膜膈。善涤胸中垢腻。具开膈达膜之专功。故为少阳结胸之良方。历试辄验。

【廉勘】小陷胸汤加枳桔。善能疏气解结。本为宽胸开膈之良剂。俞氏酌用小柴胡中主药三味。以其尚有寒热也。减去参、草、枣之腻补。生姜用汁。辛润流利。亦其善于化裁处。

大柴胡汤 和解兼轻下法 俞氏经验方 载《伤寒论》柴胡(二钱) 姜半夏(钱半) 小枳实(钱半) 鲜生姜(一钱) 黄芩(钱半) 生赤芍(一钱) 生锦纹(六分) 大黑枣(二枚,去皮)

【秀按】少阳证本不可下。而此于和解中兼以缓下者。以邪从少阳而来。渐结于阳明。而少阳证未罢。或往来寒热。或胸痛而呕。不得不借柴胡、生姜以解表。半夏、黄芩以和里。但里证已急。或腹满而痛。或面赤燥渴。或便秘溺赤。故加赤芍以破里急。枳实、生军以缓下阳明将结之热。佐以大枣。以缓柴胡、大黄发表攻里之烈性。而为和解少阳阳明、表里缓治之良方。但比小柴胡专于和解少阳一经者。力量较大。故称大。

小柴胡汤 和解兼益气法 俞氏经验方载《伤寒论》川柴胡(一钱) 姜半夏(一钱) 东洋参(八分) 清炙草(六分) 青子芩(一钱) 鲜生姜(八分) 大红枣(二枚)

【秀按】半表症。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指在腠理之风寒而言。半里证。即口苦、咽干、目眩。指在胆府之里热而言。寒热互拒。所以有和解一法。君以柴胡解少阳在经之表寒。黄芩和少阳在腑之里热。犹恐表邪退而里气虚。故臣以半夏、参、草。和胃阳以壮里气而御表。使以姜、枣。助少阳生发之气。调营卫以解表。盖里气虚则不能御表。表邪反乘虚而入。识透此诀。始识仲景用参之精义。盖上焦得通。精液得下。胃气因和。

不强逼其汗。而自能微汗以解。此为和解少阳风寒。助胃化汗之良方。

【廉勘】小柴胡汤。惟风寒正疟。邪在少阳者。可以按法而投。若温热暑湿诸疟。邪从口鼻而受。肺胃之气。先已窒滞。病发即不饥恶谷。脘闷苔黄。苟不分别。但执此汤奉为圣法。则参、甘、姜、枣。温补助邪。

骤则液涸神昏。缓则邪留结痞。且有耗伤阴液而成疟痨者。此王孟英阅历有得之言也。用此方者其审慎之。

柴胡四物汤 和解兼补血法 俞氏经验方柴胡(八分) 仙半夏(一钱) 归身(一钱) 生白芍(二钱) 条芩(八分) 清炙草(六分)

生地(钱半) 川芎(七分)

【秀按】少阳证初病在气。久必入络。其血在将结未结之间。而寒热如疟。胸胁串痛。至夜尤甚者。陷入于足厥阴之肝络也。若但据寒热现状。便投小柴胡原方。则人参、姜、枣、温补助阳。反令血愈亏而热愈结。热结则表里闭固。内火益炽。立竭其阴而肝风内动矣。此方君以柴胡入经和气。即臣以川芎入络和血。妙在佐以归、地、白芍之养血敛阴。即使以半夏、甘草之辛甘化阳。庶几阴阳和。俾阴液外溢则汗出。而寒热胁痛自止矣。此为疏气和血。妊妇寒热之良方。

加减小柴胡汤 和解兼通瘀法 俞氏经验方鳖血柴胡(一钱) 光桃仁(三钱) 归尾(钱半) 粉丹皮(二钱) 酒炒黄芩(一钱) 杜红花(一钱) 生地(二钱) 益元散(三钱,包煎)

【秀按】妇人中风七八日。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寒热如疟。发作有时。此方君以柴、芩、和解寒热。臣以归尾、桃仁、破其血结。佐以生地、丹皮、凉血泄热。以清解血中之伏火。使以益元滑窍导瘀。从前阴而出。此为和解寒热。热结血室之良方。

【廉勘】叶天士先生曰。妇人经水适来适断。邪陷血室。仲景立小柴胡汤。提出所陷热邪。用参枣扶胃气。

以冲脉隶属阳明也。此惟虚者为合治。若热邪陷入。与血相结者。当从陶氏小柴胡汤去参、草、姜、枣。加生地、桃仁、楂肉、丹皮或犀角等。若本经血结自甚。必少腹满痛。身体重滞。两侧连胸背皆拘束不遂。每多谵语如狂。当从小柴胡汤去参、草、枣。加酒炒延胡、归尾、桃仁、制香附、枳壳等。去邪通络。正合其病。往往延久。上逆心包。胸中痹痛。即陶氏所谓血结胸也。王海藏出一桂枝红花汤加海蛤、桃仁。原为表里上下一齐尽解之理。此方甚为巧妙。

柴胡羚角汤 和解偏重破结法 俞氏经验方鳖血柴胡(二钱) 归尾(二钱) 杜红花(一钱) 碧玉散(三钱,包煎) 羚角片(三钱,先煎) 桃仁(九粒) 小青皮(钱半) 炒穿甲(一钱) 吉林大参(一钱) 醋炒生锦纹(三钱) 临服调入牛黄膏(一钱)

【秀按】妇人温病发热。经水适断。昼日明了。夜则谵语。甚则昏厥。舌干口臭。便闭溺短。此为热结血室。乃少阳内陷阳明厥阴之危候。外无向表之机。内无下行之势。是证之重而又重者也。此方君以鳖血柴胡。

入经达气。入络利血。提出少阳之陷邪。羚角解热清肝。起阴提神。臣以归尾、桃仁。破其血结。青皮下其冲气。佐以穿甲、碧玉散、炒生军。直达瘀结之处。以攻其坚。引血室之结热。一从前阴而出。一从后阴而出。

妙在人参大补元气。以协诸药而神其用。牛黄膏清醒神识。以专治谵语如狂。此为和解阴阳。大破血结。背城一战之要方。

附牛黄膏 凉透血络芳香开窍法 方出刘河间《六书》西牛黄(二钱) 广郁金(三钱) 丹皮(三钱) 梅冰(一钱) 飞辰砂(三钱) 生甘草(一钱)

上药研至极细。用药汤频频调下。

【廉勘】热入血室。当分经适来因受病而止。经适来受病而自行。经适断而受病三种。则实与虚自见。如经水适来。因热邪陷入而搏结不行者。必有瘀血。察其腰胁及少腹。有牵引作痛拒按者。必以清热消瘀为治。如因邪热传营。逼血妄行。致经水未当期而至者。必有身热烦躁不卧等证。治宜凉血以安营。如经水适断而受邪者。经行已净。则血室空虚。邪必乘虚而陷。治宜养营以清热。如伏邪病发。而经水自行者。不必治经水。但治其伏邪。而病自愈。临证必须询其经期。以杜热入血室。

【荣斋按】程钟龄说:“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惟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汤加减是已。然有当和不和误人者,有不当和而和以误人者,有当和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辨也。夫病当耳聋胁痛,寒热往来之际,应用柴胡汤和解之,而或以麻黄桂枝发表误矣!或以大黄芒硝攻里,则尤误矣!又或因其胸满胁痛而吐之,则亦误矣!盖病在少阳,有三禁焉!汗吐下是也。且非惟汗吐下有所当禁,即舍此三法,而妄用他药,均为无益而反有害。古人有言:‘少阳胆为清净之府,无出入之路,只有和解一法;柴胡一方,最为切当。’何其所见明确,而立法精微,其至此乎?此所谓当和而和者也。然亦有不当和而和者,如病邪在表,未入少阳误用柴胡,谓之引贼入门,轻则为疟,重则传入心胞,渐变神昏不语之候;亦有邪已入里,燥渴谵语,诸症业集,而医者仅以柴胡汤治之,则病不解;至于内伤劳倦,内伤饮食,气虚血虚,痈肿瘀血诸症,皆令寒热往来,似疟非疟,均非柴胡汤所能去者;若不辨明症候,切实用药,而借此平稳之法,巧为藏拙,误人匪浅!所谓不当和而和者此也。然亦有当和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者,何也?夫伤寒之邪,在表为寒,在里为热,在半表半里,则为寒热交界之所;然有偏于表者则寒多,偏于里者则热多,而用药须与之相称,庶阴阳和平,而邪气顿解;否则寒多而益其寒,热多而助其热,药既不平,病益增剧,此非不和也,知和而不得寒热多寡之宜者也。然又有当和而和,而不知禀质之虚实者何也?夫客邪在表,譬如贼甫入门,岂敢遽登吾堂而入吾室,必窥其堂奥空虚,乃乘隙而进,是以小柴胡用人参者,所以补正气,使正气旺则邪无所容,自然得汗而解。亦有表邪失汗,腠理致密,贼无出路,由此而传入少阳,热气渐盛,此不关本气之虚,故有不用人参而和解自愈者。是知病有虚实,法在变通,不可误也。然又有当和而和,而不知脏腑之燥湿者何也?如病在少阳而口不渴,大便如常,是津液未伤,清润之药,不宜太过,而半夏生姜皆可用也;若口大渴,大便渐结,是邪气将入于阴,津液渐少,则辛燥之药可除,而花粉栝蒌,有必用矣;所谓脏腑有燥湿之不同者此也。然又有当和而和,而不知邪之兼并者何也?假如邪在少阳,而太阳阳明症未罢,是少阳兼表邪也,小柴胡中须兼表药,仲景有柴胡加桂枝之例矣;又如邪在少阳兼里热,则便闭谵语燥渴之症生,小柴胡中须兼里药,仲景有柴胡加芒硝之例矣;又三阳合病阖目则汗,面垢谵语遗尿者,用白虎汤和解之;盖三阳同病,必连胃腑,故以辛凉之药,内清本腑,外彻肌肤,令三经之邪,一同解散,是又专以清剂为和矣。所谓邪有兼并者此也。由是推之,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

第三节·攻下剂

调胃承气汤 缓下胃腑结热法 俞氏经验方生锦纹(一钱酒浸) 清炙草(五分) 鲜生姜(一片) 元明粉(五分) 大红枣(两枚)

【秀按】调胃者。调和胃气也。大黄虽为荡涤胃肠之君药。而用酒浸。佐甘草者。一藉酒性上升。一藉炙草甘缓。皆以缓大黄之下性。然犹恐其随元明粉咸润直下。故又使以姜枣之辛甘。助胃中升发之气。元明粉之分量。减半于大黄。合而为节节弥留之法。否则大黄随急性之元明粉。一直攻下。而无恋膈生津之用。何谓调胃耶。此为阳明燥热。初结胃腑之良方。

小承气汤 直下小肠结热法 俞氏经验方生川军(三钱酒洗) 小枳实(二钱) 薄川朴(一钱)

【秀按】小肠火腑。非苦不通。故君以生军之苦寒。以涤小肠。臣以枳实之苦降。直达幽门。但苦非辛不通。故佐以浓朴之苦辛。助将军一战成功也。此为阳明实热。蕴结小肠之良方。若热结旁流。加川连一钱尤妙。

大承气汤 峻下大肠结热法 俞氏经验方元明粉(三钱) 生锦纹(四钱) 小枳实(二钱) 薄川朴(一钱)

【秀按】大肠与胃同为燥金之腑。《易》曰、燥万物者莫 乎火。燥非润不降。火非苦不泻。故君以元明粉润燥软坚。生川军荡实泻火。臣以枳实去痞。原朴泄满。合而为痞满燥实坚。大肠实火之良方。加甘草名三一承气汤。

【廉勘】唐容川曰。三承气汤。不但药力有轻重之分。而其主治。亦各有部位之别。故调胃承气汤。仲景提出心烦二字。以见胃络通于心。而调胃承气。是注意在治胃燥也。故以大黄芒硝泻热润燥。合之甘草。使药力缓缓留中。以去胃热。故名调胃也。大承气汤。仲景提出大便已硬四字。是专指大肠而言。大肠居下。药力欲其直达。不欲其留于中宫。故不用甘草。大肠与胃。同禀燥气。故同用硝黄以润降其燥。用枳朴者。取木气疏泄。助其速降也。若小承气汤。则重在小肠。故仲景提出腹大满三字为眼目。盖小肠正当大腹之内。小肠通身接连油网。油是脾所司。膜网上连肝系。肝气下行。则疏泄脾土。而膏油滑利。肝属木。故枳朴秉木气者。

能疏利脾土。使油膜之气。下达小肠而出也。又用大黄归于脾土者。泻膏油与肠中之实热。此小承气所以重在小肠也。其不用芒硝。以小肠不秉燥气。故不取硝之咸润。至大承气亦用枳朴者。以肝木之气。从油膜下接大肠。《内经》所谓肝与大肠通也。三承气汤。药力皆当从胃中过。从大肠而去。但其命意。则各有区别。用者当审处焉。观此。则吴鞠通调胃承气、导赤承气二方。似觉多事。

三仁承气汤 缓下脾脏结热法 俞氏经验方大麻仁(三钱炒香) 松子仁(三钱研透) 小枳实(钱半炒香) 大腹皮(二钱) 光杏仁(三钱勿研)

生川军(一钱蜜炙) 油木香(五分) 猪胰略炒(一钱)

【秀按】脾与胃以膜相连。膜者脂膜也。上济胃阴。下滋肠液。皆脾所司。若发汗利小便太过。则胆火炽盛。烁胃熏脾。胃中燥而烦实。实则大便难。其脾为约。约则脾之脂膜枯缩矣。故君以麻、杏、松仁等多脂而香之物。濡油脾约。以滋胃燥。然胃热不去。则胆火仍炽。又必臣以生军、枳实。去胃热以清胆火。所谓釜底抽薪是也。佐以油木香、大腹皮者。以脾气喜焦香。而油木香则滑利脂膜。脾络喜疏通。而大腹皮又能直达脾膜也。妙在使以猪胰。善去油腻而助消化。以洗涤肠中垢浊。此为胃燥脾约。液枯便闭之良方。

陷胸承气汤 肺与大肠并治法 俞氏经验方栝蒌仁(六钱杵) 小枳实(钱半) 生川军(二钱) 仙半夏(三钱) 小川连(八分) 风化硝(钱半)

【秀按】肺伏痰火。则胸膈痞满而痛。甚则神昏谵语。肺气失降。则大肠之气亦痹。肠痹则腹满便闭。故君以蒌仁、半夏。辛滑开降。善能宽胸启膈。臣以枳实、川连。苦辛通降。善能消痞泄满。然下既不通。必壅乎上。又必佐以硝、黄。咸苦达下。使痰火一齐通解。此为开肺通肠。痰火结闭之良方。

犀连承气汤 心与小肠并治法 俞氏经验方犀角汁(两瓢冲) 小川连(八分) 小枳实(钱半) 鲜地汁(六瓢冲) 生锦纹(三钱) 真金汁(一两冲)

【秀按】心与小肠相表里。热结在腑。上蒸心包。症必神昏谵语。甚则不语如尸。世俗所谓蒙闭证也。便通者宜芳香开窍。以通神明。若便秘而妄开之。势必将小肠结热。一齐而送入心窍。是开门揖盗也。此方君以大黄、黄连。极苦泄热。凉泻心小肠之火。臣以犀、地二汁。通心神而救心阴。佐以枳实。直达小肠幽门。俾心与小肠之火。作速通降也。然火盛者必有毒。又必使以金汁。润肠解毒。此为泻心通肠。清火逐毒之良方。

白虎承气汤 清下胃腑结热法 俞氏经验方生石膏(八钱细研) 生锦纹(三钱) 生甘草(八分) 白知母(四钱) 元明粉(二钱) 陈仓米(三钱,荷叶包)

【秀按】胃之支脉。上络心脑。一有邪火壅闭。即堵其神明出入之窍。故昏不识人。谵语发狂。大热大烦。

大渴大汗。大便燥结。小便赤涩等症俱见。是方白虎合调胃承气。一清胃经之燥热。一泻胃腑之实火。此为胃火炽盛。液燥便闭之良方。

桃仁承气汤 急下肠中瘀热法 俞氏经验方光桃仁(三钱勿研) 五灵脂(二钱包) 生蒲黄(钱半) 鲜生地(八钱) 生川军(二钱酒洗) 元明粉(一钱) 生甘草(六分) 犀角汁(四匙,冲)

【秀按】下焦瘀热。热结血室。非速通其瘀。而热不得去。瘀热不去。势必上蒸心脑。蓄血如狂。谵语。下烁肝肾。亦多小腹串疼。带下如注。腰痛如折。病最危急。此方以仲景原方去桂枝。合犀角地黄及失笑散。三方复而为剂。可谓峻猛矣。然急证非急攻不可。重证非重方不效。古圣心传。大抵如斯。但必辨证精切。明告病家。此为背城一战之策。效否亦难预必。信则服之。否则另请高明可也。

解毒承气汤 峻下三焦毒火法 俞氏经验方银花(三钱) 生山栀(三钱) 小川连(一钱) 生川柏(一钱) 青连翘(三钱) 青子芩(二钱) 小枳实(二钱) 生锦纹(三钱) 西瓜硝(五分) 金汁(一两,冲) 白头蚯蚓(两支)

先用雪水六碗。煮生绿豆二两。滚取清汁。代水煎药。

【秀按】疫必有毒。毒必传染。症无六经可辨。故喻嘉言从三焦立法。殊有卓识。此方用银翘栀芩。轻清宣上。以解疫毒。喻氏所谓升而逐之也。黄连合枳实。善疏中焦。苦泄解毒。喻氏所谓疏而逐之也。黄柏、大黄、瓜硝、金汁。咸苦达下。速攻其毒。喻氏所谓决而逐之也。即雪水、绿豆清。亦解火毒之良品。合而为泻火逐毒。三焦通治之良方。如神昏不语。人如尸厥。加《局方》紫雪。消解毒火。以清神识。尤良。

养荣承气汤 润燥兼下结热法 俞氏经验方载吴又可《温疫论》鲜生地(一两) 生白芍(二钱) 小枳实(钱半) 真川朴(五分) 油当归(三钱) 白知母(三钱) 生锦纹(一钱)

【秀按】火郁便闭。不下则无以去其结热。液枯肠燥。不润则适以速其亡阴。方以四物汤去川芎。重加知母。清养血液以滋燥。所谓增水行舟也。然徒增其液。而不解其结。则扬汤止沸。转身即干。故又以小承气去其结热。此为火盛烁血。液枯便闭之良方。

【廉勘】吴鞠通重用细生地、元参、麦冬、合调胃承气。名曰增液承气汤。从此方套出。皆为热结液枯。肠燥便闭而设。

【荣斋按】本方何秀山按语中有“重加知母”句,我认为“知母”是“生地”二字之误。

浓朴七物汤 攻里兼解表法 俞氏经验方 载《金匮要略》薄川朴(二钱) 生锦纹(酒浸一钱) 鲜生姜(一钱) 大红枣(四枚) 小枳实(钱半) 川桂枝(八分) 清炙草(六分)

【秀按】腹满而痛。大便不通。为内实气滞之的证。故君以小承气法。疏气机以泄里实。但肢冷身热。表邪未净。佐桂枝汤去白芍之酸收。解表邪而和营卫。此为太阳阳明。攻里解表之良方。

柴芩清膈煎 攻里兼和解法 俞氏经验方川柴胡(八分) 生锦纹(酒浸,钱半) 生枳壳(钱半) 焦山栀(三钱) 青子芩(钱半) 苏薄荷(钱半)

苦桔梗(一钱) 青连翘(二钱) 生甘草(六分) 鲜淡竹叶(三十六片)

【秀按】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 。大便不通。故君以凉膈散法。生军领栀芩之苦降。荡胃实以泄里热。佐以枳桔。引荷、翘、甘、竹之辛凉。宣膈热以解表邪。妙在柴胡合黄芩。分解寒热。此为少阳阳明。攻里清膈之良方。

六磨饮子 下气通便法 俞氏经验方上沉香(一钱) 尖槟榔(一钱) 小枳实(一钱) 广木香(一钱) 台乌药(一钱) 生锦纹(一钱,各用原支)

用开水各磨汁两匙。仍和开水一汤碗服。

【秀按】胃为阳府。宜通宜降。五磨饮子。本为气郁上逆而设。得锦纹汁。则疏气滞。降实火。尤为得力。

此为郁火伤中。痞满便秘之良方。功用甚多。学人宜注意之。

枳实导滞汤 下滞通便法 俞氏经验方小枳实(二钱) 生锦纹(钱半酒洗) 净楂肉(三钱) 尖槟榔(钱半) 薄川朴(钱半) 小川连(六分) 六和曲(三钱) 青连翘(钱半) 老紫草(三钱) 细木通(八分) 生甘草(五分)

【秀按】凡治温病热症。往往急于清火。而忽于里滞。不知胃主肌肉。胃不宣化。肌肉无自而松。即极力凉解。反成冰伏。此方用小承气合连槟为君。苦降辛通。善导里滞。臣以楂、曲疏中。翘、紫宣上。木通导下。

佐以甘草和药。开者开。降者降。不透发而自透发。每见大便下后。而疹 齐发者以此。此为消积下滞。三焦并治之良方。

加味凉膈煎 下痰通便法 俞氏经验方风化硝(一钱) 煨甘遂(八分) 葶苈子(钱半) 苏薄荷(钱半) 生锦纹(一钱酒洗) 白芥子(八分)

片黄芩(钱半) 焦山栀(三钱) 青连翘(钱半) 小枳实(钱半) 鲜竹沥(两瓢) 生姜汁(两滴,同冲)

【秀按】凡温热者。多挟痰火壅肺。其证痰多咳嗽。喉有水鸡声。鼻孔煽张。气出入多热。胸膈痞胀。腹满便秘。甚则喘胀闷乱。胸腹坚如铁石。胀闷而死。急救之法。惟速用此方。凉膈散为君。以去其火。臣以枳、葶、芥、遂。逐其痰而降其气。佐以竹沥、姜汁。辛润通络。庶可转危为安。若畏其峻险而不用。仍以疲药塞责。则百不救一矣。

陶氏黄龙汤 攻补兼施法 俞氏经验方载陶氏《六书》生锦纹(钱半酒浸) 真川朴(六分) 吉林参(钱半另煎) 清炙草(八分) 元明粉(一钱) 小枳实(八分蜜炙) 白归身(二钱) 大红枣(二枚)

【秀按】此方为失下证。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虚极热盛。不下必死者立法。故用大承气汤急下以存阴。又用参归草枣。气血双补以扶正。此为气血两亏。邪正合治之良方。

【廉勘】以上十六方。名承气者十方。暗用承气而另易方名者六方。温清消补。气血痰食。无法不备。可谓法良意美矣。然用承气者有八禁焉。一者表不解。如恶寒未除。小便清长。知病仍在表也。法当汗解。二者心下硬满。心下为膈中上脘之间。硬满则邪气尚浅。若误攻之。恐利遂不止。三者合面赤色。面赤为邪在表。

浮火聚于上。而未结于下。故未可攻。又面赤而娇艳。为戴阳症。尤宜细辨。四者平素食少。或病中反能食。

盖平素食少。则胃气虚。故不可攻。然病中有燥粪。即不能食。若反能食。则无燥粪。不过便硬耳。但须润之。亦未可攻也。五者呕多。呕属少阳。邪在上焦。故未可攻也。六者脉迟。迟为寒。攻之则呃。七者津液内竭。病患自汗出。小便自利。此为津液内竭。不可攻之。宜蜜煎导而通之。八者小便少。病患平日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知其不久即入大肠。宜姑待之。不可妄攻也。知此八禁。庶免误投。

五仁橘皮汤 滑肠通便法 俞氏经验方甜杏仁(三钱研细) 松子仁(三钱) 郁李净仁(四钱,杵) 原桃仁(二钱杵) 柏子仁(二钱杵) 广橘皮(钱半,蜜炙)

【秀按】杏仁配橘皮。以通大肠气闭。桃仁合橘皮。以通小肠血秘。气血通润。肠自滑流矣。故以为君。郁李仁得橘皮。善解气与水互结。洗涤肠中之垢腻。以滑大便。故以为臣。佐以松、柏、通幽。幽通则大便自通。此为润燥滑肠。体虚便闭之良方。若欲急下。加元明粉二钱。提净白蜜一两。煎汤代水可也。挟滞。加枳实导滞丸三钱。挟痰。加礞石滚痰丸三钱。挟饮。加控涎丹一钱。挟瘀。加代抵当丸三钱。挟火。加当归龙荟丸三钱。挟虫。加椒梅丸钱半。或吞服。或包煎。均可随证酌加。此最为世俗通行之方。时医多喜用之。取其润不滞气。下不伤饮耳。

增附丸方

枳实导滞丸 缓下食滞法 方载李明之《脾胃论》小枳实(五钱) 六神曲(五钱) 青子芩(三钱) 赤苓(三钱) 生晒术(三钱) 制锦纹(一两)

小川连(三钱) 泽泻(二钱)

礞石滚痰丸 峻攻痰火法 方载王隐君《养生主论》青礞石(一两火硝 研) 沉香(五钱) 川锦纹(八两酒蒸) 青子芩(八两酒洗)

控涎丹 峻攻痰涎法 方载《丹溪心法》白芥子(一两) 煨甘遂(一两) 红牙大戟(一两) 生姜汁糊丸代抵当丸 峻攻瘀热法 方载《王氏准绳》生川军(四两酒炒) 炒川甲(一两) 元明粉(一两) 归尾(一两) 光桃仁(三十枚) 蓬莪术(一两醋炒) 紫 桂(三钱) 细生地(一两)

当归龙荟丸 峻泻肝火法 方载丹溪《心法》龙胆草(一两) 当归(一两) 小川连(一两) 川黄柏(一两) 芦荟(五钱) 广木香(钱半) 青子芩(一两) 生山栀(一两) 生川军(五钱) 青黛(五钱) 麝香(五分)

椒梅丸 缓攻虫积法 方载《张氏医通》炒川椒(三钱) 乌梅肉(一钱) 小川连(一钱) 饴糖为丸(附方完)

雪羹合更衣丸 肝与小肠并治法 俞氏经验方淡海蜇(四两) 大荸荠(六个) 更衣丸(钱半,或吞服或包煎)

【秀按】雪羹之方。始见于王晋三《古方选注》。谓海蜇味咸。荸荠味甘微咸。皆性寒而质滑。有清凉内沁之妙。凡肝经热厥。少腹攻冲作痛。诸药不效者。用以泄热止痛。捷如影响。然以予所验。功不止此。凡痰喘胸痞。呕吐胀满。便闭滞下。 瘕疳黄等病。由于肝火为患者。皆可酌用。即宜下之证。而体虚不任硝黄者。随证佐以枳朴等品。每收默效。惟俞氏谓其力薄。辄佐以更衣丸。屡奏殊功。

蠲饮万灵汤 急下停饮法 俞氏经验方芫花(五分酒炒) 煨甘遂(八分) 姜半夏(六钱) 浙茯苓(八钱) 大戟(一钱酒炒)

大黑枣(十枚)

炒广皮(三钱) 鲜生姜(一钱)

【秀按】停饮为患。轻则痞满呕吐。重则腹满肢肿。甚则化胀成臌。非峻逐之。无以奏功。此方君以芫花之辛辣。轻清入肺。直从至高之分。去郁陈 。又以甘遂大戟之苦泄。配大枣甘而润者缓攻之。则自胸及胁腹之饮。皆从二便出矣。此仲景十枣汤之功用也。俞氏臣以二陈汤去甘草者。遵仲景痰饮以温药和之之法。佐以生姜之辛。合十枣之甘。则辛甘发散。散者散。降者降。停饮自无容留之地矣。名曰万灵。洵不愧也。

张氏济川煎 增液润肠兼调气法 俞氏经验方 方载《景岳全书》淡苁蓉(四钱) 淮牛膝(二钱生) 升麻(五分蜜炙) 油当归(三钱) 福泽泻(钱半) 枳壳(七分蜜炙)

【秀按】大便秘一证。有热结。有气滞。有液枯。热结则诸承气为正治。固已。气滞必求其所以滞之者。而为之去其滞。如食滞则枳实导滞。痰滞则加味凉膈。瘀滞则桃仁承气。饮滞则蠲饮万灵。寒滞则浓朴七物。热滞则六磨饮子。皆足奏功。液枯多兼热结。则养荣承气为正治。若液枯而兼气滞。轻则五仁橘皮。重则张氏济川。夫济川煎。注重肝肾。以肾主二便。故君以苁蓉、牛膝。滋肾阴以通便也。肝主疏泄。故臣以当归、枳壳。一则辛润肝阴。一则苦泄肝气。妙在升麻清气以输脾。泽泻降浊气以输膀胱。佐蓉膝以成润利之功。张景岳谓病浅虚损。而大便不通。则硝黄攻击等剂。必不可用。若势有不得不通者。宜此方主之。此用通于补之剂也。最妙。

【荣斋按】程钟龄说:“下者攻也,攻其邪也。病在表则汗之,在半表半里则和之,病在里则下之而已。然有当下不下误人者;有不当下而下误人者;有当下不可下,而妄下之误人者;有当下不可下,而又不可以不下,下之不得其法以误人者;有当下而下之不知深浅,不分便溺、蓄血,不论汤丸以误人者;又杂症中,不别寒热积滞,痰水虫血痈脓以误人者;是不可不察也。何谓当下不下?仲景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少阴病六七日,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下利脉滑数,不欲食,按之心下硬者,有宿食也,急下之。阳明病,谵语不能食,胃中有燥屎也,可下之。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少阴病,下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症,大便难者,急下之。”此皆在当下之例。若失时不下,则津液枯竭,身如槁木,势难挽回矣。然又有不当下而下者何也?如伤寒表症未罢,病在阳也,下之则成结胸;病邪虽已入里,而散漫于三阴经络之间,尚未结实,若遽下之,亦成痞气;况有阴结之症,大便反硬,得温则行,如开冰解冻之象。又杂症中,有高年血燥不行者,有新产血枯不行者,有病后亡津液者,有亡血者,有日久不更衣,腹无所苦,别无他症者;若误下之,变症蜂起矣!所谓不当下而下者此也。然又有当下不可下者何也?病有热邪传里,已成可下之症,而其人脐之上下左右或有动气,则不可以下。经云:‘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虽有身热卧则欲蜷,动气在上,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烦热,身浮汗泄,欲得水自灌。

动气在下不可下,下之则腹满头眩,食则清谷心下痞也。’又咽中闭塞者不可下,下之则下轻上重,水浆不入,蜷卧身疼,下利日数十行。又脉微弱者不可下。脉浮大按之无力者,不可下。脉迟者不可下。喘而胸满者不可下。欲吐欲呕者不可下。病患阳气素微者不可下,下之则呃。病患平素胃弱,不能食者不可下。病中能食胃无燥粪也不可下。小便清者不可下。病患腹满时减,复如故者不可下。若误下之,变症百出矣!所谓当下不可下,而妄下误人者此也。然有当下不可下,而又不得不下者何也?夫以羸弱之人,虚细之脉,一旦而热邪乘之,是为正虚邪盛,最难措手;古人有清法焉!有润法焉!有导法焉!有少少微和之法焉!有先补后攻,先攻后补之法焉!有攻补并行之法焉!不可不讲也。如三黄解毒消之也,麻仁梨汁润之也,蜜煎猪胆汁土瓜根导之也,凉膈散,大柴胡少少和之也。更有脉虚体弱,不能胜任者,则先补之而后攻之,或暂攻之而随补之,或以人参汤送下三黄枳术丸,又或以人参栝蒌枳实,攻补并行,而不相悖;盖峻剂一投,即以参术归芍,维持调护于其中,使邪气潜消,而正气安固,不愧为王者之师矣。又有杂症中,大便不通,其用药法,可相参者;如老人、久病患、新产妇人,每多大便闭结之症,丹溪用四物汤,东垣用通幽汤,予尝合而酌之,而加以苁蓉、枸杞、柏子仁、芝麻、松子仁、人乳、梨汁、蜂蜜之类,随手取效。又尝于四物加升麻及前滋润药,治老人血枯至周数而不能便者,往往有验;此皆委曲疏通之法。若果人虚,虽传经热邪,不妨借用,宁得猛然一往,败坏真元,至成洞泻,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所谓下之贵得其法者此也。然又有当下而下,而不知深浅,不分便溺、蓄血,不论汤丸以误人者何也?如仲景大承气汤,必痞满燥实兼全者,乃可用之,若仅痞满而未燥实者,仲景只用泻心汤,痞满兼燥而未实者,仲景只用小承气汤,除去芒硝,恐伤下焦阴血也。燥实在下,而痞满轻者,仲景只用调胃承气汤,除去枳朴,恐伤上焦阳气也。又有太阳伤风症,误下而传太阴,以致腹痛者,则用桂枝汤加芍药;大实痛者,桂枝汤加大黄;是解表之中兼攻里也。又有邪从少阳来,寒热未除,则用大柴胡汤,是和解之中兼攻里也。又结胸症,项背强,从胸至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者,仲景用大陷胸汤丸;若不按不痛者,只用小陷胸汤;若寒食结胸,用三白散热药攻之。又水结胸,头出汗者,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水停胁下痛不可忍者,则用十枣汤。凡结胸阴阳二症,服药罔效,活人俱用枳实理中丸,应手而愈。又《河间三书》云:‘郁热蓄甚神昏厥逆,脉反滞涩,有微细欲绝之象,世俗未明造化之理,投以温药则不可救,或者妄行攻下,致残阴暴绝势大可危,不下亦危,宜用清膈散,合解毒汤,养阴退阳,积热借以宣散,则心胸和畅,而脉渐以生。’此皆用药浅深之次第也。又如太阳症未罢,口渴,小便短涩,大便如常,此为热涩不通之症,治用五苓散。又太阴传经,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硬满而痛,小便自利者,此为蓄血下焦,宜抵当汤丸。若蓄血轻微,但少腹急结未至硬满者,则用桃核承气汤,或用生地四物汤,加酒洗大黄各半下之,尤为稳当。盖溺涩症大便如常,燥粪症小便不利,蓄血症小便自利、大便黑色也;此便溺蓄血之所有分也。血结膀胱。病势最急,则用抵当汤,稍轻者抵当丸。结胸恶症悉具,则用大陷胸汤,稍轻者小陷胸丸,其他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之法,则皆用汤。古人有言,凡用下药攻邪气,汤剂胜丸散,诚以热淫于内,用汤液涤除之为清净耳;此汤丸之别也。然又有杂症中,不别寒热积滞,痰水虫血痈脓以误人者何也?东垣治伤食症,腹痛便闭拒按者,因于冷食,用 痈丸。因于热食,用三黄枳术丸,若冷热互伤,则以二丸酌其食之多寡而互用之,应手取效。又有实热老痰、滚痰丸,水肿实证、神佑丸,虫积剪红丸,血积花蕊丹、失笑丸,肠痈牡丹皮散;随症立方,各有攸宜,此杂症攻下之良法也。”

第四节·温热剂

藿香正气汤 温中化浊法 俞氏经验加减方杜藿梗(三钱) 薄川朴(钱半) 新会皮(二钱) 白芷(二钱) 嫩苏梗(钱半) 姜半夏(三钱)

浙苓皮(四钱) 春砂仁(八分,分冲)

【秀按】吾绍地居卑湿。时值夏秋。湿证居十之七八。地多秽浊。人多恣食生冷油腻。故上吸秽气。中停食滞者甚多。方以藿、朴、二陈、温中为君。臣以白芷砂仁。芳香辟秽。佐以苏梗、苓皮。辛淡化湿。合而为温化芳淡。湿滞挟秽之良方。惟温热暑燥。不挟寒湿者。不可妄用。

【廉勘】藿香正气散原方有桔梗甘草白术腹皮苏叶。同为粗末。每服三钱。用姜三片。红枣一枚。煎服。治风寒外感。食滞内停。或兼湿邪。或吸秽气。或伤生冷。或不服水土等证。的是良方。故叶案引用颇多。以治温热寒湿等症。吴鞠通新定其名。一加减正气散(藿香梗二钱、浓朴二钱、光杏仁二钱、茯苓皮二钱、广皮二钱、六神曲钱半、麦芽钱半、绵茵陈二钱、大腹皮一钱。)为苦辛微寒法。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等症。二加减正气散(藿香梗三钱、广皮二钱、浓朴二钱、茯苓皮三钱、木防己三钱、大豆卷二钱、川通草二钱、生苡仁三钱。)为苦辛淡法。治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脉糊舌白。一身尽痛等症。三加减正气散(杜藿香三钱、茯苓皮三钱、浓朴二钱、广皮钱半、苦杏仁三钱、滑石五钱。)为苦辛寒法。治秽湿着里。脘闷舌黄。气机不宣。久则酿热等症。四加减正气散(藿香梗三钱、浓朴二钱、茯苓三钱、广皮钱半、草果一钱、炒楂肉五钱、六神曲二钱。)为苦辛温法。治秽湿着里。脉右缓。舌白滑。邪阻气分等症。

五加减正气散(藿香梗二钱、广皮钱半、茯苓三钱、浓朴二钱、大腹皮钱半、生谷芽一钱、苍术二钱。)为苦辛温法。治秽湿着里。脘闷便泄等症。前五法。均用正气散加减。而用药丝丝入扣。叶氏可谓善用成方。精于化裁者矣。惟昔老名医赵晴初先生《存存斋医话》三集云。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正气散加减有五方。主用藿、朴、陈、苓。(一)加神曲、麦芽。升降脾胃之气。茵陈宣湿郁。大腹皮泄湿满。杏仁利肺与大肠。(二)加防己、豆卷。走经络湿郁。通草、苡仁。淡渗小便。以实大便。(三)加杏仁利肺气。滑石清湿中之热。(四)加草果开发脾阳。楂、曲运中消滞。(五)加苍术燥脾湿。大腹皮宽肠气。谷芽升胃气。细参五方。虽无甚精义。

然治湿温症。亦大都如是也。但就廉臣所验。湿温变症最多。首辨其湿重热轻。热重湿轻。湿热并重。次辨其兼风、兼寒、兼暑、兼秽。三辨其夹症。如夹宿痰、停饮、生冷、油腻、气郁、血瘀、房劳、失血、脾泄、内痔、脚气、七疝等。及经水适来适断。崩漏淋带。胎前产后。痘 惊疳等。四辨其变症。如变疟痢、肿胀、黄疸、霍乱、沉昏、咳嗽、痰饮、水气、疝气、着痹、淋带、便血、痔疮、痈脓等。全在医者对症发药。药随病为转移。方随症为增减。庶几因物付物。而不为病变所穷。吴氏加减五方。但治湿温寒湿本症耳。他未之及。

仁香汤 温中流气法 俞氏经验方白蔻仁(六分分冲) 杜藿香(钱半) 广木香(六分) 生香附(钱半) 春砂仁(八分同煎)

白檀香(五分) 母丁香(四分) 广陈皮(钱半) 生甘草(三分) 淡竹茹(三钱)

【秀按】凡素有肝气。一受痧秽。即胸膈烦闷。络郁腹痛。夏秋最多。吾绍通称痧气。故以二仁、五香为君。芳香辟秽。辛香流气。臣以广皮疏中。竹茹通络。使以些许生甘。以缓和辛散之气。此为疏肝快脾。辟秽散痧之良方。用处虽多。亦勿过投。免致耗气劫液。

神术汤 温中疏滞法 俞氏经验方杜藿香(三钱) 制苍术(钱半) 新会皮(二钱炒香) 炒楂肉(四钱) 春砂仁(一钱杵) 薄川朴(二钱) 清炙草(五分) 焦六曲(三钱)

【秀按】素禀湿滞。恣食生冷油腻。成湿霍乱者甚多。陡然吐泻腹痛。胸膈痞满。故君以藿、朴、橘、术。

温理中焦。臣以楂曲、消滞。佐以砂仁运气。使以甘草。缓其燥烈之性。此为温中导滞。平胃快脾之良方。

苓术二陈煎 温中利湿法 俞氏经验方载景岳《新方八阵》带皮苓(四钱) 淡干姜(五分炒黄) 广皮(二钱) 泽泻(钱半) 生晒术(一钱) 姜半夏(三钱) 猪苓(钱半) 清炙草(五分)

【秀按】脾气虚寒者。最易停湿。往往腹泻溺少。脉缓舌白。肢懈神倦。胃钝气滞。故君以苓、术、姜、半。温中化湿。臣以二苓、泽泻。化气利溺。佐以橘皮疏滞。使以甘草和药。此为温脾健胃。运气利湿之良方。

大橘皮汤 温化湿热法 俞氏经验方广陈皮(三钱) 赤苓(三钱) 飞滑石(四钱) 槟榔汁(四匙冲) 杜苍术(一钱) 猪苓(二钱) 泽泻(钱半) 官桂(三分)

【秀按】湿温初起。如湿重热轻。或湿遏热伏。必先用辛淡温化。始能湿开热透。故以橘、术、温中燥湿为君。臣以二苓、滑泽。化气利溺。佐以槟榔导下。官桂为诸药通使。合而为温通中气。导湿下行之良方。

桂枝橘皮汤 温调营卫法 俞氏经验方桂枝尖(一钱蜜炙) 生白芍(钱半) 鲜生姜(一钱) 广陈皮(钱半炒) 清炙草(六分) 大红枣(二枚去核)

【秀按】桂枝汤。本为太阳经中风而设。臣以广皮和中。以疏草、枣之甘滞。而白芍分量。又重于桂枝。故为脾受寒湿。调和营卫之良方。

香砂理中汤 温健脾阳法 俞氏经验方广木香(一钱) 东洋参(钱半) 炒川姜(一钱) 春砂仁(一钱) 生晒术(二钱炒) 清炙草(八分)

【秀按】脾为阴脏。宜温宜健。如夏月饮冷过多。寒湿内留。上吐下泻。肢冷脉微。脾阳惫甚。中气不支者。则以理中汤为正治。故君以参、术、草守补中气。即臣以干姜温健中阳。此佐以香、砂者。取其芳香悦脾。俾脾阳勃发也。合而为提补温运。暖培中阳之良方。

理阴煎 温理脾阴法 俞氏经验方 载景岳《新方八阵》直熟地(四钱用砂仁四分拌捣) 归身(二钱) 干姜(六分炒黄) 清炙草(一钱)

【秀按】上焦属阳。下焦属阴。而中焦则为阴阳交会之枢。脾阳虚而胃阴尚可支持者。治以香砂理中汤。

固已。若脾阴亏而胃阳尚能支持者。当君以归地甘润和阴。佐以姜、草辛甘和阳。故景岳谓为理中汤之变方。

与黑地黄丸药异法同。此为滋补脾阴。温运胃阳之良方。

香砂二陈汤 温运胃阳法 俞氏经验方白檀香(五分) 姜半夏(三钱) 浙茯苓(三钱) 春砂仁(八分杵) 炒广皮(二钱) 清炙草(五分)

【秀按】胃有停饮。或伤冷食。每致胸痞脘痛。呕吐黄水。俗皆知为肝气痛。实则胃脘痛也。妇女最多。男子亦有。皆由多吃瓜果或冷酒冷菜等而成。感寒感热。俱能触发。故以二陈温和胃阳为君。臣以茯苓化气蠲饮。佐以香砂运气止痛。使以甘草和药。此为温运胃阳。消除积饮之良方。痛甚者。加白蔻末二分拌捣瓦楞子四钱。呕甚者。加控涎丹八分(包煎)速除其饮。

胃苓汤 温利胃湿法 俞氏经验方 载景岳《古方八阵》杜苍术(钱半) 炒广皮(钱半) 生晒术(钱半) 泽泻(钱半) 薄川朴(二钱) 带皮苓(四钱)

猪苓(钱半) 官桂(四分)

【秀按】夏令恣食瓜果。寒湿内蕴。每致上吐下泻。肢冷脉伏。由胃阳为寒水所侵。累及脾阳。不得健运。

故以二术、橘、朴为君。温胃健脾。臣以二苓、泽泻。导水下行。利小便以实大便。佐以官桂暖气散寒。为诸药通使。此为温通胃阳。辛淡渗湿之良方。呕甚者。加姜半夏三钱。生姜汁一匙分冲。腹痛甚者。加紫金片三分(烊冲)。足筋拘挛者。加酒炒木瓜钱半。络石藤三钱。

白术和中汤 温和脾胃法 俞氏经验方生晒术(钱半) 新会皮(钱半炒) 焦六曲(三钱) 佛手花(五分) 浙茯苓(四钱) 春砂仁(一钱杵) 五谷虫(三钱漂净) 陈仓米(三钱荷叶包)

【秀按】脾胃主中气。过服消克。则中气虚。气虚则滞。滞则中满。甚或成臌。多由湿聚为满。气壅为胀。

中空无物。按之不坚。亦不痛。或时胀时减。病名气虚中满。湿证夹食。中期最多此证。用药最难。纯补则胀满愈甚。分消则中气愈虚。故以苓、术、培中化湿为君。臣以陈皮、砂仁运中。神曲、谷虫导滞。佐以佛手花疏气宽胀。使以荷叶包陈仓米。升清气以和胃。补而不滞。疏而不削。此为温和脾胃。条畅气机之良方。若寒气盛。加炒干姜八分、淡吴萸五分、紫 桂三分。若湿热盛。加川连六分、川朴一钱。兼大便闭结者。吞服枳实导滞丸三钱。以胀满多挟宿滞也。下后。随用此汤渐磨而化之。若兼络瘀。加新绛钱半。旋复花三钱(包煎)。青葱管五寸(冲)。

加味小建中汤 温和肝脾法 俞氏经验方载《医门法律》生白芍(三钱) 饴糖(三钱) 鲜生姜(八分蜜煨) 广橘白络(各一钱炒) 川桂枝(一钱蜜炙)

清炙草(八分) 大红枣(二枚去核) 春砂仁(六分分冲)

【秀按】脾主中气而统血。贯注四旁。输运上下。为胃行其津液。而主一身之营阴卫阳者也。故中气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其和。阴阳相循。而不极于偏。如过服香燥。耗气劫阴。则营卫不和。症多寒热类疟。四肢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里急腹痛。肝乘脾之证见焉。故以芍、草、饴糖为君。酸得甘助而生阴。以缓肝之急。臣以桂枝、姜、枣。甘与辛合而生阳。以健脾之气。而不加参、术扶气者。恐助肝气之横逆也。故但曰小建中。俞氏仿喻西昌法。佐以橘白、橘络。使以砂仁者。深虑甘药太过。令人气滞中满耳。此为温和肝脾。

调剂营卫之良法。

神香圣术煎 热通脾肾法 俞氏经验方载景岳《新方八阵》冬白术(五钱炒香) 紫 桂(一钱) 公丁香(二分) 川姜(二钱炒黄) 广陈皮(一钱炒) 白蔻仁(六分)

【秀按】恣食生冷油腻。及过用克伐。或寒中太阴。致伤脾阳以及肾阳者。症必上吐下泻。胸膈痞满。胁肋胀痛。气怯神倦。甚至眶陷脶瘪。四肢厥冷。脉微似伏。证极危笃。故以白术、干姜为君。暖培脾阳。即臣以肉桂温肾。佐以陈皮和中。妙在使以丁、蔻。兴发气机。以速姜、桂通阳之烈性。此为热通脾肾。寒湿霍乱之主方。

【廉勘】此方治直中阴寒。吐泻腹痛。脘满肢冷。俗名瘪脶痧证。一剂知。二剂已。曾用有验。不得因其虚痞虚胀。而畏重用白术也。呕甚者。加生姜汁一瓢冲。筋吊者。加酒炒木瓜二钱。络石藤五钱。但必辨其舌苔白滑。或黑润胖大。小便清白。大便有生菜汁腥气。始可用此方急救。

附子理中汤 热壮脾肾法 俞氏经验方黑附块(五钱) 别直参(三钱) 清炙草(八分) 川姜(三钱炒黄) 冬白术(三钱炒香) 生姜汁(一瓢冲)

【秀按】猝中阴寒。口食生冷。病发而暴。忽然吐泻腹痛。手足厥逆。冷汗自出。肉 筋惕。神气倦怯。转头项若冰。浑身青紫而死。惟陡进纯阳之药。迅扫浊阴。以回复脾肾元阳。乃得功收再造。故以附、姜、辛热追阳为君。即臣以参、术、培中益气。佐以炙草和药。使以姜汁。去阴浊而通胃阳。妙在干姜温太阴之阴。

即以生姜宣阳明之阳。使参、术、姜、附、收功愈速。此为热壮脾肾。急救回阳之要方。

【廉勘】脾主统血。非寒中太阴。其血必凝。王清任《医林改错》中。于方内加桃仁、红花。余遵其法。加光桃仁九粒。杜红花八分,又灸中脘丹田。治之多效。惟汗出如油。气喘不休者。亦不及救。

【荣斋按】程钟龄说:“温者,温其中也,脏受寒侵,必须温剂;经云‘寒者热之’是已。然有当温不温误人者,有不当温而温以误人者,有当温而温之不得其法以误人者,有当温而温之不量其人不量其症与其时以误人者;是不可不审也。天地杀厉之气,莫甚于伤寒,其自表而入者,初时即行温散,则病自除,若不由表入,而直中阴经者,名曰中寒;其症恶寒厥逆,口鼻气冷,或冷汗自出,呕吐泻利,或腹中急痛,厥逆无脉,下利清谷,种种寒症并见,法常温之。又或寒湿浸淫,四肢拘急,发为痛痹,亦宜温散,此当温而温者也。然又有不当温而温者何也?如伤寒邪热传里,口燥咽干,便闭谵语,以及斑黄狂乱,衄吐便血诸症,其不可温,固无论矣!若乃病热已深,厥逆渐进,舌则干枯,反不知渴,又或挟热下利,神昏气弱,或脉来涩滞反不应指,色似烟薰,形如槁木,近之无声,望之似脱,甚之血液衰耗,筋脉拘挛,但唇齿舌干燥而不可解者;此为真热假寒之候,世俗未明亢害承制之理,误投热剂,下咽即败矣。更有郁热内蓄,身不恶寒,湿热胀满,皮肤反冷,中暑烦心,脉虚自汗,燥气焚金,痿软无力者,皆不可温。又有阴虚,脉细数,阳乘而吐血者,亦不可温,温之则为逆候;此所谓不当用温而温者也。然又有当温而温之不得其法者何也?假如冬令伤寒,则温而散之;冬令伤风,则温而解之;寒痰壅闭,则温而开之;冷食所伤,则温而消之;至若中寒暴痛,大便反硬,温药不止者,则以热剂下之;时当暑月,而纳凉饮冷,暴受寒侵者,亦当温之;体虚挟寒者,温而补之;寒客中焦,理中汤温之;寒客下焦,四逆汤温之;又有阴盛格阳于外,温药不效者,则以白通汤加人尿猪胆汁反佐以取之;《经》云‘热因寒用’是已。复有真虚挟寒,命门火衰者,必须补其真阳,太仆有言:‘大寒而盛,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常补其心。’此心字指命门而言。更有表里皆寒之症,始用温药,里寒顿除,表邪不散,复传经络,以致始为寒中,而其后转变为热中者,容或有之,藉非斟酌时宜,对症投剂,是先以温药救之者,继以温药贼之矣。亦有三阴直中,初无表邪,而温剂太过,遂令寒退热生,初终异辙,是不可以不谨,所谓温之贵得其法者此也。然又有温之不量其人者何也?夫以气虚无火之人,阳气素微,一旦客寒乘之,则温剂宜重,且多服亦可无伤,若其人平素火旺,不喜辛温,或曾有阴虚失血之症,不能用温者,即中新寒,温药不宜太过,病退则止,不必尽剂,斯为克当其人矣。若论其症,寒之重者微热不除,寒之轻者过热则亢,且温之与补,有相兼者,有不必相兼者,虚而且寒,则兼用之,若寒而不虚,即专以温药主之;丹溪云:‘客寒暴痛,兼有积食者,可用桂附,不可遽用人参。’盖温即是补,予遵其法,先用姜桂温之,审其果虚,然后以参术补之,是以屡用屡验,无有差忒,此温之贵量其症也。若论其时,盛夏之月,温剂宜轻,时值隆冬,温剂宜重,然亦有时当盛暑,而得虚寒极重之症,曾用参附煎膏而治愈者,此舍时从症法也;譬如,霜降以后禁用白虎,然亦有阳明症蒸热自汗,谵语烦躁,口渴饮冷者,虽当雨雪飘摇之际,亦曾用白虎治之而安痊,但不宜太过耳!此温之贵量其时,而清剂可类推已。”

第五节·清凉剂

玳瑁郁金汤 清宣包络痰火法 俞氏经验方生玳瑁(一钱研碎) 生山栀(三钱) 细木通(一钱) 淡竹沥(两瓢冲) 广郁金(二钱生打) 青连翘(二钱带心) 粉丹皮(二钱) 生姜汁(两滴冲) 鲜石菖蒲汁(两小匙冲) 紫金片(三分开水烊冲)

先用野菰根二两。鲜卷心竹叶四十支。灯心两小帚(约重五六分)用水六碗。煎成四碗。取清汤分作二次煎药。

【秀按】邪热内陷包络。郁蒸津液而为痰。迷漫心孔。即堵其神明出入之窍。其人即妄言妄见。疑鬼疑神。

神识昏蒙。咯痰不爽。俗名痰蒙。故以介类通灵之玳瑁。幽香通窍之郁金为君。一则泄热解毒之功。同于犀角。一则达郁凉心之力。灵于黄连。臣以带心翘之辛凉。直达包络以通窍。丹皮之辛窜。善清络热以散火。引以山栀、木通。使上焦之郁火。屈曲下行。从下焦小便而泄。佐以姜、沥、石菖满汁。辛润流利。善涤络痰。

使以紫金片芳香开窍。助全方诸药透灵。妙在野菰根功同芦笋。而凉利之功。捷于芦根。配入竹叶、灯心、轻清透络。使内陷包络之邪热。及迷漫心孔之痰火。一举而整肃之。此为开窍透络。涤痰清火之良方。服一剂或二剂后。如神识狂乱不安。胸闷气急。壮热烦渴。此内陷包络之邪热。欲达而不能遽达也。急用三汁宁络饮。

徐徐灌下令尽。良久渐觉寒战。继即睡熟。汗出津津而神清。若二时许不应。须再作一服。历试辄效。

附方三汁宁络饮 开窍透络兼解火毒法 秀山经验方白颈活地龙(四条。水洗净。入砂盆内研如水泥。滤取清汁。更用龙脑、西黄、辰砂各一分研匀。) 生姜汁(半小匙) 鲜薄荷汁(二小匙)用井水半杯。调三汁及脑、黄、辰砂三味。

【秀按】此方芳香开窍。辛润活络。灵验异常。如嫌西黄价昂。用九制胆星八分代之亦验。

犀地清络饮 清宣包络瘀热法 俞氏经验方犀角汁(四匙冲) 粉丹皮(二钱) 青连翘(钱半带心) 淡竹沥(二瓢和匀) 鲜生地(八钱) 生赤芍(钱半) 原桃仁(九粒去皮) 生姜汁(二滴同冲)

先用鲜茅根一两。灯心(五分。煎汤代水) 鲜石菖浦汁(两匙冲)

【秀按】热陷包络神昏。非痰迷心窍。即瘀塞心孔。必用轻清灵通之品。始能开窍而透络。故以千金犀角地黄汤。凉通络瘀为君。臣以带心翘透包络以清心。桃仁行心经以活血。但络瘀者必有粘涎。故又佐姜、沥、菖蒲三汁。辛润以涤痰涎。而石菖蒲更有开心孔之功。妙在使茅根交春透发。善能凉血以清热。灯心质轻味淡。

更能清心以降火。此为轻清透络。通瘀泄热之良方。如服后二三时许不应。急于次煎中调入牛黄膏。以奏速效。

犀羚三汁饮 清宣包络痰瘀法 俞氏经验方犀角尖(一钱) 带心翘(二钱) 东白薇(三钱) 皂角刺(三分) 羚角片(钱半) 广郁金(三钱杵) 天竺黄(三钱,老式) 粉丹皮(钱半) 淡竹沥(两瓢) 鲜石蒲汁(两匙) 生藕汁(二瓢,三汁和匀同冲)

先用犀羚二角。鲜茅根五十支(去衣)灯心五分。活水芦笋一两。煎汤代水。临服调入至宝丹四丸。和匀化下。

【秀按】邪陷包络。挟痰瘀互结清窍。症必痉厥并发。终日昏睡不醒。或错语呻吟。或独语如见鬼。目白多现红丝。舌虽纯红。兼罩粘涎。最为危急之重证。故以犀、羚、凉血熄风。至宝芳香开窍为君。臣以带心翘宣包络之气郁。郁、丹、通包络之血郁。白薇专治血厥。竺黄善开痰厥。尤必佐角刺、三汁轻宣辛窜。直达病所以消痰瘀。使以芦笋、茅根、灯心、轻清透络。庶几痰活瘀散。而包络复其横通四布之常矣。此为开窍透络。

豁痰通瘀之第一良方。但病势危笃至此。亦十中救一而已。

【廉勘】至宝丹不应。《局方》紫雪及新定牛黄清心丸。或吴氏安宫牛黄丸等。亦可随时应急。录方于后。以备临证时酌用。

局方至宝丹 摘录吴氏《温病条辨》方犀角 朱砂 玳瑁 琥珀(以上各一两) 牛黄 麝香(以上各五钱)

以安息香一两重汤炖化。和诸药为丸。计一百丸。蜡护。

【廉勘】原方尚有雄黄一两。龙脑三钱半。金银箔各五十张。研细为衣。许氏《本事方》中。又加人参、制南星、天竺黄、三味。

此方荟萃各种灵异。皆能补心体。通心用。除邪秽。解热结。徐洄溪云。安神定魂必备之方。真神丹也。

局方紫雪 吴氏从《本事方》去黄金加一“丹”字滑石 石膏 寒水石 元参 升麻(以上各一斤) 灵磁石 朴硝 焰硝(以上各二斤) 犀角 羚角青木香 沉香(以上各五两) 公丁香(一两) 炙甘草(半斤) 辰砂(三钱) 麝香(一两二钱)

【廉勘】《和剂局方》尚有黄金一百两。徐洄溪以金箔一万页代之。原方火硝四斤。朴硝十斤。徐氏谓二硝太多。只有十分之一。方氏喉科。原方去二硝。加西瓜硝八钱。梅冰三钱。专治咽痛喉风。重 痰核。舌疔紫泡等症。最妙。

此方辟秽开窍。泻火散结。徐洄溪云。邪火毒火。穿经入脏。无药可治。此能消解。其效如神。

新定牛黄清心丸 摘录王氏《温热经纬方》西黄 雄黄 川连 子芩 山栀 广郁金 辰砂 犀角(各一两) 珍珠粉(五钱) 梅冰 麝香(各二钱五分)

上研末。树胶水丸。每重一钱。金箔为衣。蜡匮。去蜡用。

此方即万氏牛黄丸。加犀、朱、冰、麝、雄黄等五味。治热陷心包。昏狂谵妄。较万方力大。重症用此。轻症仍用万方。

安宫牛黄丸 摘录吴氏《温病条辨》方西牛黄 犀角 广郁金 川连 生山栀 雄黄 黄芩 金箔 朱砂(以上各一两) 梅冰 麝香(各二钱五分) 真珠粉(五钱)

上研细匀。树胶水丸。每丸重一钱。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

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廉勘】此方芳香化秽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用。专治热陷包络。神昏谵语。兼治飞尸猝厥。五痫中恶。及大人小儿痉厥之因于热者。多效。吴鞠通先生谓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主治略同。而各有所长。临用对证斟酌可也。

【荣斋按】以上四方的主要作用,据我不成熟的体会;至宝丹清血解毒,安心定神第一。紫雪丹宜于斑疹伤寒,大便溏薄者不宜用,因有攻泻药──朴硝在内。牛黄清心丸功能镇静神经之外,又有强心作用。安宫牛黄丸镇静神经,兼有清热之功。这都是丹方大药,用得其当,功效立见。

连翘栀豉汤 清宣心包气机法 俞氏经验方青连翘(二钱) 淡香豉(三钱炒香) 生枳壳(八分) 苦桔梗(八分) 焦山栀(三钱)

辛夷净仁(三分拌捣) 广郁金(三钱) 广橘络(一钱) 白蔻末(四分,分作二次冲)

【秀按】凡外邪初陷于心胸之间。正心包络之部分也。若一切感症。汗吐下后。轻则虚烦不眠。重即心中懊。反复颠倒。心窝苦闷。或心下结痛。卧起不安。舌上苔滑者。皆心包气郁之见证。故以清芬轻宣。心包气分主药之连翘。及善清虚烦之山栀、豆豉为君。臣以夷仁拌捣郁金。专开心包气郁。佐以轻剂枳桔。宣畅心包气闷。以达归于肺。使以橘络疏包络之气。蔻末开心包之郁。此为清宣包络。疏畅气机之良方。

五汁一枝煎 清润心包血液法 俞氏经验方鲜生地汁(四大瓢) 鲜茅根汁(两大瓢) 鲜生藕汁(两大瓢) 鲜淡竹沥(两大瓢) 鲜生姜汁(两滴) 紫苏旁枝(二钱切寸)

上先将紫苏旁枝煎十余沸。取清汤盛盖碗中。和入五汁。重汤炖温服。

【秀按】心包邪热。开透整肃后。血液必枯。往往血虚生烦。愦愦无奈。心中不舒。间吐粘涎。呻吟错语。

故以鲜地、茅根、藕汁三味。清润心包血液为君。臣以姜、沥二汁。辛润流利。以涤络痰。妙在佐紫苏旁枝。

轻清宣络。以复其旁通四本之常。此为清润心包。濡血增液之良方。

增减黄连泻心汤 清泄包络心经实火法 俞氏经验 从仲景方加减小川连(八分) 青子芩(钱半) 飞滑石(六钱) 淡竹沥(两瓢) 小枳实(钱半) 仙半夏(钱半) 生苡仁(五钱) 生姜汁(两滴同冲)

先用冬瓜子一两。丝通草二钱。灯心五分。煎汤代水。鲜石菖蒲叶(钱半搓熟生冲。)

【秀按】肺胃痰火湿热。内壅心经包络。每致神昏谵语。心烦懊 。惟舌苔黄腻。与舌绛神昏。由于心血虚燥者不同。故以连、芩、枳、半、苦辛通降。以除痰火为君。臣以滑、苡、瓜、通、凉淡泄湿。佐以姜、沥二汁辛润涤痰。妙在使以菖蒲、灯心、芳淡利窍。通神明以降心火。此为泻心通络。蠲痰泄湿之良方。

导赤清心汤 清降包络心经虚热法 俞氏经验 从导赤泻心汤加减鲜生地(六钱) 辰茯神(二钱) 细木通(五分) 原麦冬(一钱辰砂染) 粉丹皮(二钱)

益元散(三钱包煎) 淡竹叶(钱半) 莲子心(三十支冲) 辰砂染灯心(二十支) 莹白童便(一杯冲)

【秀按】热陷心经。内蒸包络。舌赤神昏。小便短涩赤热。必使其热从小便而泄者。以心与小肠相表里也。

但舌赤无苔。又无痰火。其为血虚热盛可知。故以鲜地凉心血以泻心火。丹皮清络血以泄络热为君。然必使其热有去路。而包络心经之热乃能清降。故又臣以茯神、益元、木通、竹叶。引其热从小便而泄。佐以麦冬、灯芯均用朱染者。一滋胃液以清养心阴。一通小便以直清神识。妙在使以童便莲心咸苦达下。交济心肾以速降其热。是以小便清通者。包络心经之热。悉从下降。神气即清矣。此为清降虚热。导火下行之良方。服后二三时许。神识仍昏者。调入西黄一分。以清神气。尤良。

清肝达郁汤 清疏肝郁法 俞氏经验方从加味逍遥散加减焦山栀(三钱) 生白芍(钱半) 归须(一钱) 川柴胡(四分) 粉丹皮(二钱) 清炙草(六分) 广橘白(一钱) 苏薄荷(四分冲) 滁菊花(钱半) 鲜青橘叶(五片剪碎)

【秀按】肝喜畅遂条达。达则无病。俗所谓肝气病者。皆先由肝郁不伸也。郁于胸胁。则胸满胁痛。郁于肠间。则腹满而痛。甚则欲泄不得泄。即泄亦不畅。故以丹溪逍遥散法。疏肝达郁为君。然气郁者多从热化。丹溪所谓气有余便是火也。故又以栀、丹、滁菊清泄肝火为臣。佐以青橘叶清芬疏气。以助柴、薄之达郁。此为清肝泄火。疏郁宣气之良方。暴怒气盛者。加制香附三钱、醋炒青皮八分。暂为平气以伐肝。肠鸣飧泄者。加乌梅炭三分、白僵蚕钱半。升达肠气以泄肝。疝气肿痛者。加小茴香二分、炒橘核三钱。炒香荔枝核钱半。疏泄肝气以止痛。因于湿热食滞。腹中痛甚者。加《局方》越鞠丸三钱。疏畅六郁以定疼。

【廉勘】逍遥散法。养血疏肝。在妇科中尤为繁用。如此方去栀丹。加制香附二钱。苏丹参三钱。调气活血。费伯雄推为调经之总方。经迟因于血气虚寒者。加鹿角胶三分(蛤粉拌炒松)。瑶桂心三分。以暖肝温经。

因于血络凝滞者。加真新绛钱半。旋复花三钱(包煎)。光桃仁九粒。以活络调经。经早因于血热者。加鲜生地四钱。丹皮二钱。霜桑叶二钱。以凉血清经。因于血热液亏者。加生地四钱。生玉竹三钱。辰砂染麦冬二钱。以养血增液。使血液充足而经自调。经闭因于络瘀者。加大黄 虫丸三钱(或吞服或绢包同煎)。轻者但用益母膏五钱(冲)。消瘀以通经闭。因于血枯者。加杞菊六味丸四钱(绢包煎)。陈阿胶钱半。原方柴胡用鳖血拌炒。去薄荷易玫瑰花二朵(冲)。惟妇女情欲不遂。左脉弦出寸口。经闭或经痛经乱者。加制香附二钱。泽兰三钱。鲜生地五钱。广郁金三钱(杵)。以和肝理脾。清心开郁。或崩或漏。因恚怒伤肝而气盛者。

加制香附三钱。醋炒青皮一钱。伐其气以平之。血热者。加鲜生地五钱。焦山栀三钱。鲜茅根四十支。凉其血以清之。子宫痛极。手足不能伸舒。因于湿火下注者。加龙胆草八分。青子芩二钱。清麟丸三钱(包煎)。急泻湿火以整肃之。外用细生地三钱。当归二钱。生白芍钱半。川芎一钱。明乳香一钱。同捣成饼。纳入阴中以止痛。阴痒因于湿热生虫者。加龙胆草一钱。川楝子钱半。蛇床子钱半(盐水炒)。以杀其虫而止痒。外用桃仁光杏仁各九粒。同雄精二分。研成膏蘸雄鸡肝中。纳入阴中。虫入鸡肝中。引其虫以外出。阴痒即止。阴疮溃烂出水者。防有梅毒。加土茯苓四钱。炒黑丑二钱。杜牛膝五钱。生川柏八分。以清解梅毒。外用子宫棉塞入阴中。多用硼酸水洗涤子宫。以清其毒火。血风疮症。遍身起 如丹毒状。或痒或痛。搔之成疮者。多由于风湿血燥。加鲜生地五钱。小川连八分。以凉血润燥。清疏风湿。

增减旋复代赭汤 清降肝逆法 俞氏经验 从仲景方加减旋复花(三钱包煎) 吴茱萸(一分拌炒) 小川连(六分) 制香附(二钱) 代赭石(三钱拌) 仙半夏(钱半) 新会皮(钱半) 沉香汁(二匙冲)

先用鲜刮淡竹茹四钱。鲜枇杷叶一两(去毛净剪去大筋)。煎汤代水。

【秀按】肝性刚而善怒。轻则嗳气胸痞。重则呃逆胃胀。皆有肝气横逆也。故以旋、赭重降气逆为君。臣以茱、连、橘、半、苦辛通降。以清肝和胃。沉香、香附、辛香流气。以疏肝平逆。妙在佐以竹茹。肝气中结者使之旁达。使以杷叶。肝气上逆者使之清降。此为清肝降逆。佐金制木之良方。然惟初病在气。气盛而血尚不亏。脉弦苔腻者。始为相宜。呃逆甚者。加公丁香九支。柿蒂三十个。辛通苦涩以止呃。痞胀甚者。加真川朴钱半。槟榔汁两匙(冲)。辛开重降以宽胀。因于食滞者。加莱菔子钱半拌炒春砂仁八分。消食和气以导滞。

因于便秘者。加苏子钱半拌捣郁李净仁四钱。辛滑流气以通便。

连茹绛复汤 清通肝络法 俞氏经验从仲景方加味小川连(四分醋炒) 真新绛(钱半) 玫瑰瓣(三朵拌炒) 丝瓜络(三钱) 淡竹茹(三钱) 旋复花(三钱包煎) 青葱管(三寸) 广郁金汁(四匙冲)

【秀按】肝病初虽在气。久必入络。症多筋脉拘孪。胸胁串疼。脉弦而涩者。皆由肝络血郁不舒也。络郁则化火而横窜。故以连茹绛复。清通肝络为君。臣以玫瓣拌炒瓜络。辛香酸泄以活络。佐以郁金活血疏郁。使以葱管宣气通络。此为清通肝络。行血止疼之良方。火盛痛甚者。加蜜炙延胡钱半。醋炒川楝子钱半。酸苦泄肝。以清火而止疼。瘀结痛剧者。加光桃仁二十粒。杜红花八分。紫金片三分(开水烊冲)。肠燥便秘者。加元明粉三钱。净白蜜一两。煎汤代水。甘咸润燥以通便。血枯液结者。加鲜生地六钱。归身二钱。原麦冬三钱。

南沙参三钱。甘润增液以滋血。

龙胆泻肝汤 凉泻肝火法 俞氏经验 载《和剂局方》龙胆草(一钱) 生山栀(三钱) 鲜生地(五钱) 川柴胡(五分) 青子芩(二钱) 细木通(八分) 生甘梢(八分) 归须(一钱) 车前子(二钱炒) 泽泻(钱半)

【秀按】肝为风木之脏。内寄胆府相火。凡肝气有余。发生胆火者。症多口苦胁痛。耳聋耳肿。阴湿阴痒。

溺血赤淋。甚则筋痿阴痛。故以胆、通、栀、芩、纯苦泻肝为君。然火旺者阴必虚。故又臣以鲜地、生甘。甘凉润燥。救肝阴以缓肝急。妙在佐以柴胡轻清疏气。归须辛润舒络。使以泽泻、车前、咸润达下。引肝胆实火从小便而去。此为凉肝泻火。导赤救阴之良方。然惟肝胆实火炽盛。阴液未涸。脉弦数。舌紫赤苔黄腻者。始为恰合。

羚角钩藤汤 凉熄肝风法 俞氏经验方羚角片(钱半先煎) 霜桑叶(二钱) 京川贝(四钱去心) 鲜生地(五钱) 双钩藤(三钱后入) 滁菊花(三钱) 茯神木(三钱) 生白芍(三钱) 生甘草(八分) 淡竹茹(五钱鲜刮与羚角先煎代水)

【秀按】肝藏血而主筋。凡肝风上翔。症必头晕胀痛。耳鸣心悸。手足躁扰。甚则螈 。狂乱痉厥。与夫孕妇子痫。产后惊风。病皆危险。故以羚、藤、桑、菊、熄风定痉为君。臣以川贝善治风痉。茯神木专平肝风。

但火旺生风。风助火势。最易劫伤血液。尤必佐以芍、甘、鲜、地、酸甘化阴。滋血液以缓肝急。使以竹茹。

不过以竹之脉络通人之脉络耳。此为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之良方。然惟便通者。但用甘咸静镇。酸泄清通。始能奏效。若便闭者。必须犀连承气。急泻肝火以熄风。庶可救危于俄顷。

连梅安蛔汤 清肝安蛔法 俞氏经验方胡连(一钱) 炒川椒(十粒) 白雷丸(三钱) 乌梅肉(两朵) 生川柏(八分) 尖槟榔(二枚磨汁冲)

【秀按】肝火入胃。胃热如沸。饥不欲食。食则吐蛔。甚则蛔动不安。脘痛烦躁。昏乱欲死者。此为蛔厥。

故以连、柏、椒、梅之苦辛酸法。泻肝救胃为君。佐以雷丸、槟榔专治蛔厥。使蛔静伏而不敢蠕动。或竟使蛔从大便泻出。此为清肝安蛔。止痛定厥之良方。

芩连二陈汤 清肝和胃法 俞氏经验方青子芩(二钱) 仙半夏(钱半) 淡竹茹(二钱) 赤茯苓(三钱) 小川连(八分) 新会皮(钱半)

小枳实(钱半) 碧玉散(三钱包煎) 生姜汁(二滴) 淡竹沥(两瓢和匀同冲)

【秀按】肝阳犯胃。症多火动痰升。或吐粘涎。或呕酸汁。或吐苦水。或饥不欲食。食即胃满不舒。甚则胀痛。或嘈杂心烦。故以芩、连、橘、半、苦降辛通。调和肝胃为君。臣以竹茹、枳实、通络降气。佐以赤苓、碧玉。使胃中积聚之浊饮。从小便而泄。使以姜、沥二汁。辛润涤痰。以复其条畅之性。此为清肝和胃。蠲痰泄饮之良方。

加味白头翁汤 清肝坚肠法 俞氏经验方白头翁(三钱) 生川柏(五分) 青子芩(二钱) 鲜贯仲(五钱) 小川连(八分醋炒) 北秦皮(八分醋炒) 生白芍(三钱) 鲜茉莉花(十朵冲)

【秀按】厥阴热痢。赤痢居多。虽属小肠。而内关肝脏。故以仲景白头翁汤。疏肝达郁。纯苦坚肠为君。臣以芩、芍、酸苦泄肝。佐以鲜贯仲洗涤肠中垢腻。使从大便而泄。乃痢者利也之意。使以茉莉清芬疏气。助白头翁轻清升达之力。此为清肝坚肠。泄热止痢之良方。

香连治中汤 清肝健脾法 俞氏经验方广木香(八分) 潞党参(二钱米炒) 黑炮姜(三分) 炒广皮(一钱) 小川连(六分醋炒) 生冬术(钱半) 清炙草(五分) 小青皮(六分)

【秀按】内经谓肝与大肠通。凡大便飧泄。肠鸣腹痛。欲泄而不得畅泄。即泄亦里急气坠。脉左弦右弱者。

虽多由肝气下逼而致。然脾阳每因泄而衰。故以香、连、调气浓肠为君。即臣以参、术、姜、甘、温运脾阳。

佐以广皮调气和中。使以青皮泄肝宽肠。此为清肝健脾。和中止泻之良方。

龟柏地黄汤 清肝益肾法 俞氏经验方生龟板(四钱杵) 生白芍(三钱) 砂仁(三分拌捣大熟地,五钱) 生川柏(六分醋炒) 粉丹皮(钱半)

萸肉(一钱) 淮山药(三钱杵) 辰伏神(三钱) 青盐陈皮(八分)

【秀按】肝阳有余者。必须介类以潜之。酸苦以泄之。故以龟板、醋柏。介潜酸泄为君。阳盛者阴必亏。肝阴不足者。必得肾水以滋之。辛凉以疏之。故臣以熟地、萸肉、酸甘化阴。丹、芍、辛润疏肝。一则滋其络血之枯。则阳亢者渐伏。一则遂其条畅之性。则络郁者亦舒。但肝强者脾必弱。肾亏者心多虚。故又佐以山药培补脾阴。茯神交心肾。使以青盐陈皮咸降辛润。疏畅胃气以运药。此为清肝益肾。潜阳育阴之良方。此惟胃气尚强。能运药力者。始为相宜。若胃气已弱者。必先养胃健中。复其胃气为首要。此方亦勿轻投。

桑丹泻白汤 清肝保肺法 俞氏经验方霜桑叶(三钱) 生桑皮(四钱) 淡竹茹(二钱) 清炙草(六分) 粉丹皮(钱半醋炒) 地骨皮(五钱)

川贝母(三钱去心) 生粳米(三钱) 金橘 (一枚切碎) 大蜜枣(一枚对劈)

【秀按】肝火烁肺。咳则胁痛。不能转侧。甚则咳血。或痰中夹有血丝血珠。最易酿成肺痨。名曰木扣金鸣。故以桑、丹、辛凉泄肝为君。臣以桑皮、地骨。泻肺中之伏火。竹茹、川贝。涤肺中之粘痰。佐以炙草、粳米。温润甘淡。缓肝急以和胃气。使以橘、枣、微辛甘润。畅肺气以养肺液、此为清肝保肺。蠲痰调中之良方。然惟火郁生热。液郁为痰。因而治节不行。上壅为咳喘肿满者。始为相宜。若由风寒而致者切忌。误服多成痨嗽。

新加玉女煎 清肝镇冲法 俞氏经验方 从景岳方加味生石膏(六钱研) 紫石英(四钱研) 淮牛膝(钱半) 大熟地(六钱切丝) 灵磁石(四钱研) 东白薇(四钱) 石决明(五钱杵) 原麦冬(三钱朱染) 知母(二钱秋石一分化水炒) 青盐陈皮(一钱)

先用熟地丝泡取清汤。先煎三石。百余沸。代水煎药。

【秀按】冲为血室。上属阳明胃府。下隶厥阴肝脏。平人则胃府化汁变血。从肝络下输冲脉。若肝挟胆火化风上翔。则冲气上而冲心。心中痛热。甚则为气咳。为呃逆。为晕厥。故名冲咳冲呃冲厥。多是冲阳从中直上。成此亢逆之各证。故以三石、白薇、镇逆纳冲为君。臣以牛膝、决明、降逆气而潜肝阳。麦冬、熟地、养胃液以滋肾阴。佐以秋石水炒知母咸苦达下,使以青盐陈皮辛润疏中。此为清肝镇冲。育阴潜阳之良方。

滋任益阴煎 清肝滋任法 俞氏经验 从补阴丸封髓丹配合炙龟板(四钱杵) 春砂仁(三分拌捣) 大熟地(四钱) 猪脊髓(一条洗切) 生川柏(六分蜜炙) 白知母(二钱盐水炒) 炙甘草(六分) 白果(十粒盐炒)

【秀按】任隶于肾。主精室。亦主胞胎。凡肝阳下逼任脉。男子遗精。妇女带多。以及胎漏小产等症。虽多属任阴不固。实由于冲阳不潜。故以龟板滋潜肝阳。熟地滋养任阴为君。臣以知、柏、直清肝肾。治冲任之源以封髓。佐以脊髓、炙草、填髓和中。使以白果敛精止带。此为清肝滋任。封固精髓之良方。

新加白虎汤 清肝胃辛凉心肺法 俞氏经验 从仲景方加减苏薄荷(五分拌研生石膏,八钱) 鲜荷叶(一角包) 陈仓米(三钱) 白知母(四钱) 益元散(三钱包煎) 鲜竹叶(三十片) 嫩桑枝(二尺切寸)

先用活水芦笋(二两) 灯心(五分同石膏粉先煎代水)

【秀按】胃为十二经之海。邪热传入胃经。外而肌腠。内而肝胆。上则心肺。下则小肠膀胱。无不受其蒸灼。是以热汗烦渴。皮肤隐隐见疹。溺短赤热。甚则咳血昏狂。但尚为散漫之浮热。未曾结实。邪既离表。不可再汗。邪未入腑。不可早下。故以白虎汤法辛凉泄热。甘寒救液为君。外清肌腠。内清腑脏。臣以芦笋化燥金之气。透疹 而外泄。益元通燥金之郁。利小便而下泄。佐以竹叶、桑枝、通气泄热。使以荷叶、陈米、清热和胃。妙在石膏配薄荷拌研。既有分解热郁之功。又无凉遏冰伏之弊。较长沙原方尤为灵活。此为辛凉甘寒。清解表里三焦之良方。如疹 不得速透者。加蝉衣九只。皂角刺四分。有 者。加鲜西河柳叶三钱。(廉勘:西河柳清轻走络。性虽温发。加入清凉剂中。不厌其温。只见其发。勿拘执鞠通之说可也。)大青叶四钱。

昏狂甚重者。加《局方》紫雪五分。药汤调服。口澡渴甚者。加花粉三钱。悉尼汁一杯冲。西瓜汁尤良。有痰甚粘者。加淡竹沥一钟。生姜汁一滴和匀同冲。血溢者。加鲜刮淡竹茹四钱。鲜茅根八钱去皮。清童便一杯冲。

【荣斋按】程钟龄说:“清者,清其热也。脏腑有热,则清之。《经》云:‘热者寒之’是已。然有当清不清误人者?有不当清而清误人者,有当清而清之不分内伤外感以误人者,有当清而清之不量其人、不量其症以误人者,是不可不察也。夫六淫之邪,除中寒寒湿外,皆不免于病热;热气薰蒸,或见于口舌唇齿之间,或见于口渴便溺之际,灼知其热而不清,则斑黄狂乱,厥逆吐衄,诸症丛生,不一而足,此当清不清之误也。然又有不当清而清者何也?有如劳力辛苦之人,中气大虚,发热倦怠,心烦溺赤,名曰虚火,盖春生之令不行,无阳以护其荣卫,与外感热症,相隔霄壤;又有阴虚劳瘵之症,日晡潮热,及产后血虚,发热烦躁,症象白虎,误服白虎者难救;更有命门火衰,浮阳上泛,有似于火者,又有阴盛格阳假热之症,其人面赤狂躁,欲坐卧泥水之中,数日不大便,或舌黑而润,或脉反洪大,峥峥然鼓击于指下,按之豁然而空者,或口渴,欲得冷冻饮料而不能下,或因下元虚冷,频饮热汤以自救,世俗不识,误投凉药,下咽即危矣,此不当清而清之误也。然又有清之而不分内伤外感者何也?盖风寒闭火,则散而清之,《经》云:‘火郁发之’是也;暑热伤气,刚补而清之,东垣清暑益气汤是也;湿热之火,则或散或渗或下而清之,开鬼门,洁净府,除陈 是也;燥热之火,则润而清之,通大便也;伤食积热,则消而清之,食去火自平也;惟夫伤寒传入胃腑,热势如蒸,自汗口渴,饮冷而能消水者。藉非白虎汤之类。鲜克有济也,更有阳盛拒阴之症,清药不入,到口随吐,则以姜汁些少为引,或姜制黄连,反佐以取之,所谓寒因热用是也,此外感实火之清法也。若夫七情气结,喜怒忧思悲恐惊,互相感触,火从内发,丹溪治以越鞠丸,开火郁也;立斋主以逍遥散,调肝气也;至若真阴不足而火上炎者,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真阳不足而火上炎者,引火归原以导龙入海,此内伤虚火之治法也。盖外感之火,以清为清,内伤之火,以补为清也。然又有清之而不量其人者何也?夫以壮实之人,而患实热之病,清之稍重,尚为无碍,若本体素虚,脏腑本寒,饮食素少,肠胃虚滑,或产后病后,房室之后,即有热症,亦宜少少用之,宁可不足,不使有余,或余热未清,即以轻药代之,庶几病去人安;倘清剂过多,则疗热未已,而寒生矣!此清之贵量其人也。然又有清之不量其症者何也?夫以大热之症,而清剂太微,则病不除,微热之症,而清剂太过,则寒症即至,但不及犹可再清,太过则将医药矣!大抵清火之药,不可久恃,必归本于滋阴之法;又不能开胃扶脾,以恢复元气,则参苓 术,亦当酌量而用,非曰清后必补;但元气无亏者,可以不补,元气有亏。必须补之!俟其饮食渐进,精神爽慧。然后止药可也,此清之责量其症也。总而言之,有外感之火,有内伤之火,外感为实,内伤为虚,来路不同,治法迥别,宁曰热者寒之,遂足以毕医家之能事也乎?”

第六节·滋补剂

清燥养营汤 滋阴润燥法 俞氏经验方 载吴又可《温疫论》鲜生地(五钱至八钱) 知母(三钱) 归身(一钱) 新会皮(钱半) 生白芍(二钱至三钱)

花粉(三钱) 生甘草(八分) 梨汁(两瓢冲)

【秀按】吴氏谓数下后。两目加涩。舌肉枯干。津不到咽。唇口燥裂。缘其人阳脏多火。重亡津液而阴亏也。故君以地、芍、归、甘。养营滋液。即臣以知母、花粉。生津润燥。佐以陈皮运气疏中。防清滋诸药碍胃滞气也。使以梨汁。味甘而鲜。性凉质润。醒胃气以速增津液也。此为滋营养液。润燥清气之良方。

阿胶黄连汤 滋阴清火法 俞氏经验方 从仲景方加味陈阿胶(钱半烊冲) 生白芍(二钱) 小川连(六分蜜炙) 鲜生地(六钱) 青子芩(一钱)

鸡子黄(一枚)先煎代水。

【秀按】手少阴心主血。中含热气。故《内经》云。少阴之上。热气治之。凡外邪挟火而动者。总属血热。

其症心烦不寐。肌肤枯燥。神气衰弱。咽干溺短。故君以阿胶、生地。滋肾水而凉心血。(阿胶必须真陈、庶不碍胃、生地用鲜、庶不凝阴。)但少阴只有热气。能温血而不致灼血。若挟肝胆之相火。激动心热。轻则咽干心烦。欲寐而不能寐。重则上攻咽喉而为咽痛。下奔小肠而便脓血。故臣以白芍配芩连。酸苦泄肝以泻火。而心热乃平。白芍合生地。酸甘化阴以滋血。而心阴可复。妙在佐鸡子黄色赤入心。正中有孔。能通心气以滋心阴。此为润泽血枯。分解血热之良方。

阿胶鸡子黄汤 滋阴熄风法 俞氏经验方陈阿胶(二钱烊冲) 生白芍(三钱) 石决明(五钱杵) 双钩藤(二钱) 大生地(四钱) 清炙草(六分) 生牡蛎(四钱杵) 络石藤(三钱) 茯神木(四钱) 鸡子黄(二枚) 先煎代水【秀按】血虚生风者。非真有风也。实因血不养筋。筋脉拘挛。伸缩不能自如。故手足螈 。类似风动。故名曰内虚暗风。通称肝风。温热病末路多见此症者。以热伤血液故也。方以阿胶,鸡子黄为君。取其血肉有情。

液多质重。以滋血液而熄肝风。臣以芍、草、茯神木。一则酸甘化阴以柔肝。一则以木制木而熄风。然心血虚者。肝阳必亢。故佐以决明、牡蛎。介类潜阳。筋挛者络亦不舒。故使以钩藤、络石。通络舒筋也。此为养血滋阴。柔肝熄风之良方。

【廉勘】阿胶鸡子黄二味。昔吾老友赵君晴初。多所发明。试述其说曰。族孙诗卿妇患肝风症。周身筋脉拘挛。神志不昏。此肝风不直上巅脑而横窜筋脉者。余用阿胶、鸡子黄、生地、制首乌、女贞子、白芍、甘草、麦冬、茯神、牡蛎、木瓜、钩藤、络石、天仙藤、丝瓜络等。出入为治。八剂愈。病患自述病发时。身体如入罗网,内外筋脉牵绊拘紧。痛苦异常。服药后辄觉渐松。迨后不时举发。觉面上肌肉蠕动。即手足筋脉抽紧。

疼痛难伸。只用鸡子黄两枚。煎汤代水。溶入阿胶三钱。服下当即痛缓。筋脉放宽。不服他药。旋发旋轻。两月后竟不复发。盖二味血肉有情。质重味浓。大能育阴熄风。增液润筋。故效验若斯。吴鞠通先生曰鸡子黄为定风珠。立有大定风珠、小定风珠二方。允推卓识。观此一则。足见俞与赵所见略同。宜乎后先辉映也。

坎气潜龙汤 滋阴潜阳法 俞氏经验方净坎气(一条切寸) 青龙齿(三钱) 珍珠母(六钱杵) 生白芍(三钱) 大生地(四钱) 左牡蛎(六钱杵) 磁朱丸(四钱包煎) 东白薇(三钱)

先用大熟地八钱。切丝。用开水泡取清汁。代水煎药。

【秀按】肾中真阳寄于命门。为生气之根。真阳如不归根。即发生龙雷之火。命门为精室之门。前通外肾。

后通督脉。与肝肾冲任各有关系。冲隶于肝。任隶于肾。若肾经阴虚。则阳无所附而上越。任阴不足。则冲气失纳而上冲。故仲景谓阴下竭。阳上厥。欲潜其阳以定厥。必先滋其阴以镇冲。故以坎气二地为君。坎气即初生脐带。一名命蒂。以其前通神阙。后通命门。最得先天之祖气。二地质重味浓。填精益髓。善滋后天之真阴。庶几阴平阳秘。龙雷之火。不致上升。况又臣以龙、牡、珠母。滋潜龙雷。佐以磁、朱。交济心肾。阳得所附。火安其位矣。妙在使以芍、薇。一为敛肝和阴所必要。一为纳冲滋任之要药。君佐合度。臣使咸宜。此为补肾滋任。镇肝纳冲之良方。然必右脉浮大。左脉细数。舌绛心悸。自汗虚烦。手足躁扰。时时欲厥者。始为恰合。若肢厥脉细。额汗如珠。宜再加人参、附子、五味等品。急追元阳以收汗。但病势危笃如斯。亦多不及救矣。

当归四逆汤 滋阴通脉法 俞氏经验 从仲景方加减全当归(三钱) 桂枝尖(五分) 北细辛(三分蜜炙) 鲜葱白(一枚切寸) 生白芍(三钱)

清炙草(五分) 绛通草(一钱) 陈绍酒(一瓢冲)

【秀按】心主经脉。肝主络脉。而心包主络亦主脉。横通四布。既辅心经之行血。亦助肝络之摄血。若肝不摄血。心包之血又不四布。则手足厥寒。且不能横通于经脉。则血行于脉中者少。故脉细欲绝。由是推之。肝与心及心包同病。不独足厥阴肝专受其累也。故以归、芍、荣养血络为君。即臣以桂辛。辛通经脉。使经气通畅。络气自能四布。尤必佐以绛通、葱、酒者。一取其速通经隧。一取其畅达络脉。使以炙草。辛得甘助而发力愈速也。此为养血滋阴。活络通脉之良方。如宿病寒疝。小腹痛甚。口吐白沫者。则加吴茱萸以止疝痛。生姜汁以止吐沫。亦属仲景成法。

复脉汤 滋阴复脉法 俞氏经验 从仲景方加减 一名炙甘草汤大生地(一两) 真人参(钱半另煎冲) 炒枣仁(二钱) 桂枝尖(五分) 陈阿胶(二钱烊冲) 大麦冬(五钱) 清炙草(三钱) 陈绍酒(一瓢分冲) 生姜汁(两滴冲) 大红枣(三枚对劈)

【秀按】脉之动虽属心。而迫之使动者则在肺。肺主气。气主呼吸。一呼一吸。谓之一息。以促心血之跃动而发脉。病而至于心动悸。心主脉而本能动。动而至于悸。乃心筑筑然跳。按其心部动跃震手也。是为血虚。

脉结代者。缓时一止为结。止有定数为代。脉行十余至一止。或七八至及五六至一止。皆有定数。是为血中之气虚。故重用胶、地、草、枣。大剂补血为君。尤必臣以参、麦之益气增液。以润经隧而复脉。和其气机以去其结代。然犹恐其脉未必复。结代未必去。又必佐以桂、酒之辛润行血。助参、麦、益无形之气。以扩充有形之血。使其捷行于脉道。庶几血液充而脉道利。以复其跃动之常。使以姜枣调卫和营。俾营行脉中。以生血之源。卫行脉外。以导血之流。此为滋阴补血。益气复脉之第一良方。

四物绛复汤 滋阴濡络法 俞氏经验方细生地(四钱酒洗) 生白芍(钱半酒炒) 真新绛(钱半) 广橘络(一钱) 全当归(二钱酒洗)

川芎(五分蜜炙) 旋复花(三钱包煎) 青葱管(三寸切冲)

【秀按】《内经》云。血主濡之。血虚则脉络郁涩。络涩则血郁化火。每致郁结伤中。脘胁串痛。甚则络松血溢。色多紫黯。故以生地、归、芍、滋阴养血为君。臣以绛、复、川芎。辛润通络。佐以橘络舒络中之气。使以葱管通络中之瘀。此为轻清滋阴。辛润活络之良方。痛甚者。加桃仁七粒。蜜炙延胡钱半。活血止痛。挟火者。加川楝子钱半。丹皮钱半。苦辛泄热。

新加酒沥汤 滋阴调气法 俞氏经验 从张石顽酒沥汤加味细生地(四钱) 白归身(钱半) 广橘白(八分) 苏薄荷(三分) 生白芍(三钱) 清炙草(六分) 川柴胡(四分蜜炙) 玫瑰花(三朵冲) 陈绍酒(二匙分冲) 淡竹沥(两瓢与酒和匀同冲)

【秀按】丹溪谓气血调和。则百病不生。气血抑郁。则百病蜂起。路玉谓气郁则液凝为痰。血郁则络瘀作痛。窃谓气血暴郁。血多虚而气多滞。必先调气。继则活络。最忌辛燥克削。重伤气血。故以归、地、芍、草、养血柔肝为君。遵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经旨。臣以橘白、柴、荷、清芬疏气。以肝喜散。急食辛以散之也。佐以竹沥绍酒涤痰行血。以肝性刚。宜柔宜疏是也。使以玫瑰花者。色能活血。香能疏气。足为诸药之先导。此为滋阴养血。调气疏郁之良方。

补阴益气煎 滋阴补气法 俞氏经验方 载景岳《新方八阵》潞党参(三钱米炒) 淮山药(三钱杵) 新会皮(一钱) 升麻(三分蜜炙) 大熟地(四钱炒松)

白归身(钱半醋炒) 清炙草(五分) 鳖血柴胡(五分)

【秀按】男子便血。妇人血崩。无论去血多少。但见声微气怯。面白神馁。心悸肢软者。气不摄血。血从下脱也。若用清凉止血方。必致气脱。故以滋补阴气之党参。滋填阴血之熟地为君。景岳称为两仪。本为气血双补之通用方。臣以薯归滋脾阴而养肝血。归身醋炒。尤得敛血之妙用。佐以升、柴、橘皮、升清气而调胃气。

柴胡用鳖血拌炒。虽升气而不致劫动肝阴。使以甘草和药。缓肝急而和脾阴。此为滋阴养血。血脱益气之良方。惟党参甘平益气。究嫌力薄。膏粱体宜易吉林大参。补气之功为尤胜。阴虚有火者。加莹白童便。咸平止血以降阴火。尤有专功。自汗者。加绵 皮二三钱。固表气以收汗。淮小麦三四钱。养心血以敛阴。皆历试辄验之要法。

加味《金匮》肾气汤 滋阴纳阳法 俞氏经验方 从仲景方加减大熟地(六钱) 淮山药(三钱杵) 丹皮(钱半醋炒) 淡附片(钱半) 山萸肉(二钱) 浙茯苓(三钱)

泽泻(钱半) 紫瑶桂(五分炼丸吞) 北五味(一钱杵) 莹白童便(一杯分冲)

【秀按】伤寒夹阴。误服升散。及温热多服清凉克伐。以致肾中虚阳上冒。而口鼻失血。气短息促者。其足必冷。小便必白。大便必或溏、或泻、上虽假热。下显真寒。阳既上越。阴必下虚。宜于滋阴之中。暂假热药冷服以收纳之。故以六味地黄为君。壮水之主。以镇阳光。臣以桂、附、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妙在佐以重用五味。酸收咸降。引真阳以纳归命门。使以莹白童便。速降阴火以清敛血溢。此为滋补真阴。收纳元阳之良方。

【廉勘】以上十方。俞氏皆以滋阴为君。参合他法以推展之。可谓善用成方。多所化裁者矣。足开后学选药制方之法门。

四逆汤 回阳破阴法 俞氏经验方 载仲景《伤寒论》川附子(三钱,炮,去皮脐) 川干姜(三钱炮) 清炙草(二钱)

【秀按】少阴病初起。不头痛身热。即恶寒肢厥。战栗蜷卧。甚则吐泻腹痛。脉沉。或伏。此名直中阴经真寒症。俗名阴证伤寒。若兼面色青。囊缩舌短者。此名夹阴中寒。证皆危险。故急以附姜破阴救阳为君。佐以炙草和中。辛得甘助。则有温补之功。甘与辛合。更擅调剂之长。此为破阴回阳。少阴中寒之主方。吐多者。

加生姜汁两匙冲。公丁香一分。泻多者。加炒冬术三钱。煨肉果钱半。舌短囊缩。小腹绞痛者。加盐水炒吴茱萸一钱。酒炒木瓜钱半。

桂枝加附子汤 回阳摄阴法(轻剂) 俞氏经验方 载仲景《伤寒论》川桂枝(二钱) 东白芍(三钱) 煨干姜(一钱) 炮附子(三钱) 清炙草(二钱) 大红枣(三枚劈)

【秀按】伤寒发汗过多。汗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此为亡阳之轻证。故以桂、附、辛热回阳为君。即臣以白芍之酸收摄阴。炙草之甘缓和阳。佐以煨姜。使以大枣。一为调卫以助阳。一为和营以维阴。此为回阳摄阴。调营护卫之良方。

真武汤 回阳摄阴法(重剂) 俞氏经验方 载仲景《伤寒论》炮附子(四钱) 生白芍(三钱) 浙茯苓(三钱) 鲜生姜(二钱) 生冬术(二钱)

【秀接】《内经》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若外感证。发汗过多。津液亏少。阳气偏虚。自汗不止。

筋失所养而惕惕跳动。肉失所养而 然蠕动。目眩心悸。振振欲擗地者。此为亡阳之重证。故以附、姜、辛热回阳为君。臣以白术培中益气。茯苓通阳化气。以助附姜峻补回阳之力。尤必佐白芍阴药以维系者。庶几阳附于阴而内返矣。此为回阳摄阴。急救亡阳之祖方。若少阴腹痛下利。内有水气者。本方宜重用茯苓。少则六钱。多则八钱。或一两。以通肾阳而利水。白芍宜用酒炒。以免阴凝之弊。兼咳者。加干姜八分。五味子五分同捣如泥。以散水寒而止饮咳。下利者。去白芍。加干姜一钱。以散寒水而培脾阳。呕者。加姜半夏三钱。生姜取汁一小匙冲。小便利者。去茯苓。以小便既利。不当更渗以竭津液也。此皆仲景治阴水症加减之成法。学者须知同一真武汤。一治少阴误汗亡阳。一治少阴寒水洋溢。同而不同有如此。始可以用仲景之经方。

【廉勘】真武汤。加减得法。用处甚多。如俞东扶于盛暑时。以此汤治寒霍乱症。吐泻腹疼。恶寒不渴。肢冷脉微。取效甚速。一也。如王孟英治痰喘汗多。气逆脘疼。不食碍眠。肢冷便溏。面红汗冷。脉弦软无神。苔白不渴。乃寒痰上实。肾阳下虚也。以此汤加干姜、五味、人参、杏仁、川朴等品。一剂知。二剂已。二也。

而善用此方者。首推叶天士先生。如治脾阳伤极。由误攻寒痞。变成单腹胀。以此方加川朴。又治食伤脾阳。

腹胀足肿。以此方去芍、姜。加草果仁、浓朴、广皮。又治浊阴窃据脾肾。跗肿腹满。以此方去芍、姜。加川朴、草蔻、泽泻。又治肿胀由足入腹。食谷不能运。脉细软。以此方去芍。加浓朴、荜茇。又治脾肾虚寒。泻多腹满。小便不利。以此方去芍、姜。加人参、益智仁、菟丝子。其他加减颇多。不能尽述。

通脉四逆汤 回阳通脉法 俞氏经验方 载仲景《伤寒论》川附子(五钱炮去皮脐) 川姜(四钱) 清炙草(二钱) 鲜葱白(五枚杵汁分冲)

【秀按】阳气即生气也。阴霾即死气也。是以阳被阴逼。不走即飞。但其间有结有散。结则尚可破散其阴以通阳。散则宜随阳之所在而返回。故脉沉或伏者仅阴之结。但用四逆汤。脉微欲绝而面赤者。乃阴盛格阳也。

故于四逆汤加葱白。由是推之。葱白之为用大矣。考葱之为物。寸根着土。即便森然。以其得生阳之气盛。故于死阴中得一线生阳。即可培植而生发。葱白形虽中空。具从阴达阳之性。而内含稠涎。外包紧束。能使阳仍不离于阴。所以病至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赤色。一派阴霾用事。只有外热面赤。身不恶寒数症。可以知阳未尽灭。然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已经昭着。故必重用附姜。尤赖得生阳气盛之葱白。培种微阳。庶几春回黍谷矣。此为回复残阳。急通脉道之主方。咽痛者。加桔梗一钱。宣肺气以止痛。呕者。加生姜汁一小匙冲。宣逆气以和胃。呃逆者。加公丁香九支。柿蒂三十个。降气逆以止呃。大腹痛者。加紫瑶桂五分。生白芍三钱。温通脾络以止痛。小腹绞痛者。加盐水炒吴茱萸五分。小茴香四分。温运肝气以止疼。痛甚者。加蜜炙延胡钱半。明乳香六分。活血通络以止痛。利虽止而脉微不出者。加吉林大参钱半。提神益气以生脉。

回阳急救汤 回阳生脉法 俞氏经验方 载陶节庵《伤寒六书》黑附块(三钱) 紫瑶桂(五分) 别直参(二钱) 原麦冬(三钱辰砂染) 川姜(二钱) 姜半夏(一钱)

湖广术(钱半) 北五味(三分) 炒广皮(八分) 清炙草(八分) 真麝香(三厘冲)

【秀按】少阴病下利脉微。甚则利不止。肢厥无脉。干呕心烦者。经方用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然不及此方面面顾到。故俞氏每用之以奏功。揣其方义。虽仍以四逆汤加桂温补回阳为君。而以《千金》生脉散为臣者。以参能益气生脉。麦冬能续胃络脉绝。五味子能引阳归根也。佐以白术、二陈、健脾和胃。上止干呕。下止泻利。

妙在使以些许麝香。斩关直入。助参、附、姜、桂、以速奏殊功。浅学人每畏其散气而不敢用。岂知麝香同冰片及诸香药用。固属散气。同参、术、附、桂、麦、味等温补收敛药用。但显其助气之功。而无散气之弊矣。

此为回阳固脱。益气生脉之第一良方。

【廉勘】此节庵老名医得心应手之方。凡治少阴中寒。及夹阴伤寒。阳气津液并亏。暨温热病凉泻太过。克伐元阳。而阳虚神散者多效。妙在参、术、附、桂、与麝香同用。世俗皆知麝香为散气通窍之药。而不知麝食各种香药。含英咀华。蕴酿香精而藏于丹田之间。故西医药物学中。推为壮脑补神之要药。阅过香港曹锡畴麝香辨者。皆深悉之。惜吾国医界尚多茫茫耳。陶俞二家。于西医学未曾进行之前。能深信麝香功用。配合于温补回阳之中。殊有卓识。吴鞠通辄诋其谬。亦未免所见不广。信口雌黄者矣。以余所验。服此方后。脉渐渐缓出者生。不出者死。暴出者亦死。手足不温者亦死。若舌卷囊缩。额汗如珠不流。两目直视者速死。

附姜白通汤 回阳通格法 俞氏经验方 载喻嘉言《医门法律》川附子(五钱炮去皮脐) 干姜(四钱) 葱白(五茎取汁冲) 猪胆(半枚取汁冲)

【秀按】猝中阴寒。厥逆呕吐。下利色青气冷。肌肤凛栗无汗。脉微欲绝。甚则十指脶纹绉瘪。俗名瘪脶痧证。实则为盛阴没阳之候。故以大剂附姜回阳为君。臣以葱汁。得生阳之气独盛。以辛通脉道。反佐以一味胆汁者。恐阳药一饮即吐。格拒而不得入也。此为温热回阳。苦辛通格之良方。然必内外兼治。庶几能奏捷效。

故嘉言外治两法。()用葱一大握。以带轻束。切去两头。留白二寸许。以一面熨热。安脐上。用熨斗盛炭火。熨葱白上面。取其热气从脐入腹。甚者连熨二三饼。()用艾灸关元气海。各二三十壮。内外协攻。务在一时之内。令得阴散阳回。身温不冷。脉渐出者。次服附姜归桂汤。以驱营分之寒。若病患畏胆汁太苦者。代以莹白童便亦可。

附姜归桂汤 回阳温营法 俞氏经验方 载喻氏《医门法律》川附子(二钱炮) 川姜(一钱炮) 紫瑶桂(八分) 当归(二钱) 净白蜜(两匙冲)

【秀按】中寒暴病。用附姜回阳后。继用此方者。因附姜专主回阳。而其所中之阴寒。必先伤营。故加归桂驱营分之寒。庶几药病相当。冲以白蜜者。柔和阳药之刚烈也。此为回阳暖血。温和营分之良方。

附姜归桂参甘汤 回阳兼补血气法 俞氏经验方 载喻氏医门法律淡附片(一钱) 白归身(钱半) 老东参(一钱) 嫩闽姜(六分) 川姜(八分炮) 官桂(六分)

清炙草(八分) 大红枣(两枚)

【秀按】阴寒渐衰。阳气将回。病势已有转机。故君以附、姜、轻剂。温和阳气。即臣以归、桂、暖血。

参、草、益气。佐以闽姜。使以大枣。调和营卫也。此为轻剂回阳。双补血气之良方。若阳已回。身温色活。

手足不冷。吐利渐除者。本方附、姜、官桂。可减其半。加蜜炙绵 一钱。土炒于术一钱。酒炒白芍钱半。五味子十二粒。温和平补。俾不致有药偏之害。

正阳四逆汤 回阳攻毒法 俞氏经验方 载陶氏《伤寒全生集》生附子(三钱炮去皮脐) 清炙草(一钱) 真麝香(五厘冲) 川姜(三钱炮不可焦) 皂荚炭(八分) 生姜汁(两匙冲)

【秀按】猝中阴毒。吐利腹疼。身如被杖。四肢厥逆。冷过肘膝。昏沉不省。心下硬满。面唇手指皆有黑色。舌卷囊缩。烦躁冷汗自出。或时呻吟。六脉或沉伏。或沉微欲绝。汤药每多不受。此皆阴寒毒瓦斯入深。乃最危最急之证。较中寒证尤笃。故用生附子以毒攻毒为君。臣以干姜回阳。皂荚麝香速通经隧。佐以炙草和药。使以姜汁和胃。且姜汁炙草二味。更有和解附毒之功。调剂合法。此为回阳急救。直攻阴毒之良方。然必内外兼治。庶可十救一二。外治法。先以通关散。(生半夏一钱、细辛五分、川芎五分、青藜芦五分、麝香五厘。)搐鼻取嚏。以通清窍。次用麝香三厘。皂荚末三分。肉桂末二分。硫黄二分。共研细末。以葱汁调粘。

填入脐中。再以生姜薄片贴于脐上。放大艾火于姜片上。蒸二七壮。炙关元气海二七壮。必将阴退阳复。手足温暖即止。知人事者生。昏沉不省。过一周时必死。或仍用喻西昌熨脐法。亦能通阳气而利小便。

新加八味地黄汤 补阳镇冲法 俞氏经验方浓附块(钱半) 大熟地(六钱炒松) 山萸肉(八分) 紫石英(四钱杵) 紫瑶桂(五分) 淮山药(三钱杵) 浙茯苓(四钱) 泽泻(钱半)

先用铁落五钱。镇元黑锡丹三钱。用水六碗。煎成四碗。取清汤代水煎药。

【秀按】肾气虚喘。动则喘甚。腰痛足冷。小便不利。肾水上泛为痰。嗽出如沫而味咸。故以八味地黄温补肾气为君。去丹皮者。恐其辛散肺气也。臣以紫石英温纳冲气。妙在佐以铁落合黑锡丹。重镇冲逆。以纳气定喘。用之得当。奏效如神。此为温补肾阳。镇纳虚喘之良方。气虚自汗者。加蜜炙绵 皮三钱。五味子三分。

小便利者。去苓泽。防其损津液也。

【廉勘】以上六经正治六法。统计一百零一方;方方有法,法法不同,真可调门门透澈,息息通灵者矣。先祖谓伤寒专科,必先通杂证,而后能善治感证;今观俞氏方法,益信而有征。但必列一百一方者,推其意,大抵仿陶氏肘后百一方例耳。

【荣斋按】程钟龄说:“补者,补其虚也。《经》曰‘不能治其虚,安问其余?’又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曰:‘精气夺则虚。’又曰:‘虚者补之。’补之为义大矣哉!然有当补不补误人者,有不当补而补误人者,亦有当补而不分气血,不辨寒热,不识开阖,不知缓急,不分五脏,不深求调摄之方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讲也。何谓当补不补?夫虚者损之渐,损者虚之积也,初时不觉,久则病成;假如阳虚不补,则气日消,阴虚不补,则血日耗,消且耗焉,则天真荣卫之气渐绝,而亏损成矣!虽欲补之将何及矣。又有大虚之症,内实不足,外似有余,脉浮大而涩,面赤火炎,身浮头眩,烦躁不宁,此为出汗晕脱之机;更有精神浮散,彻夜不寐者,其祸尤速。法当养荣归脾辈,加敛药以收摄元神,俾浮散之气,退藏于密,庶几可救。复有阴虚火亢,气逆上冲,不得眠者;法当滋水以制之,切忌苦寒泻火之药,反伤真气,若误清之,去生远矣!古人有言:‘至虚有盛候,反泻衔冤’者,此也。此当补不补之误也。然亦有不当补而补者何也?病有脉实症实,不能任补者,固无论矣!即其人本体素虚,而客邪初至,病势方张,若骤补之,未免闭门留寇。更有大实之症,积热在中,脉反细涩,神昏体倦,甚至憎寒振栗,欲着覆衣,酷肖虚寒之象;而其人必有唇焦口燥,便闭溺赤诸症,与真虚者相隔天渊,倘不明辨精切,误投补剂,陋矣!古人有言:‘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者此也。此不当补而补之之误也。然亦有当补而补之不分气血,不辨寒热者何也?《经》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用四君子汤,凡一切补气药,皆从此出也;血用四物汤,凡一切补血药,皆从此出也。又如血热之症,宜补血行血以清之,血寒之症,宜温经养血以和之。立斋治法,血热而吐者调之阳乘阴,热迫血而妄行也,治用四生丸,六味汤。血寒而吐者,谓之阴乘阳,如天寒地冻,水凝成冰也,治用理中汤加当归;医家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更有去血过多,成升斗者,无分寒热,皆当补益;所谓血脱者益其气,乃阳生阴长之至理。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此气血寒热之分也。然又有补之而不识开阖、不知缓急者,何也?天地之理,有阖必有开,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如补中汤加参 ,必用陈皮以开之,六味汤用熟地,即用泽泻以导之。古人用药,补正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自得力;是以古方中,有补散并行者,参苏饮益气汤是也;有消补并行者,枳术丸理中丸是也;有攻补并行者,泻心汤硝石丸是也;有温补并行者,治中汤参附汤是也;有清补并行者,参连饮人参白虎汤是也。更有当峻补者,有当缓补者,有当平补者;如极虚之人,垂危之病,非大剂汤液不能挽回,予常用参附煎膏日服数两,而救阳微将脱之症;又尝用参麦煎膏,服至数两,而救津液将枯之症。亦有无力服参,而以 、术代之者。随时处治,往往有功。至于病邪未尽,元气虽虚,不任重补,则从容和缓以补之;相其机宜,循序渐进,脉症相安,渐为减药,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以底于平康。其有体质素虚,别无大寒大热之症,欲服丸散以保真元者;则用平和之药,调理气血,不敢妄使偏僻之方,久而争胜,反有伤也,此开阖缓急之意也。然又有补之而不分五脏者何也?夫五脏有正补之法,有相生而补之之法。《难经》曰:‘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和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

’此正补也。又如肺虚者补脾,土生金也;脾虚者补命门,火生土也;心虚者补肝,木生火也;肝虚者补肾,水生木也;肾虚者补肺,金生水也;此相生而补之也。药既补矣,更加摄养有方,斯为善道。谚有之曰:‘药补不如食补。’我则曰: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节饮食,惜精神,用药得宜,病有不痊焉者寡矣。”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