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卷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史部二

○编年类

△汉纪三十卷(影钞宋本)

首行题曰“《汉纪目录》”,越数格曰“荀氏”,以後低一格列汉帝目次,接自序一篇毕,即接本书。首标“《高祖》第一”,越二格曰“《汉纪》”,又越数格曰“荀氏”,末有“右通直郎时添差充绍兴府会稽县丞庄革校正”一行。每半叶十三行,行廿四字,当是从绍兴间钱唐刻本影写者。案:此书祥符、天圣中皆有刊本,昔人每谓不若绍兴本之善。明黄姬水亦得宋本以刊相较,则此本为胜。如《高祖纪》“武臣自号为武信君”,黄刻误“君”为“军”:“今卒少惰矣”,误“卒”为“年”:“别将梅鋗,功多封万户侯”,误“万”为“旧”;“汉即挑战,慎勿与战,勿令得东而已”,脱下“勿”字:“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拜通为奉常”,误“奉”为“泰”。皆足订正。旧为昆山叶氏藏书。(卷首有“叶氏菉竹堂藏书”圜朱记。

△元经薛氏传十卷(明刊本)

此书旧称隋王通撰,唐薛收传,宋阮逸注。晁氏《读书志》、陈氏《书录》皆谓其即出阮逸依讬。桐城姚氏谓《文献通考》载有十五卷,今止十卷。自魏太和以後数十年不书一事,已非阮氏伪本全书矣。此本失去序跋,当刻自成、弘间。旧为叶文庄公所藏。(卷首有“叶氏菉竹堂藏书”朱记。)

△通历十五卷(影钞宋本)

晁氏《读书志》云,《通历》十卷,唐马总撰。《续通历》十卷,荆南孙光宪撰。宋太祖以孙书所纪非实,诏毁其书,故《直斋书目》、《中兴馆阁书目》、《玉海》皆十五卷,孙书仅存五卷,已经後人删并矣。此本虽有十五卷之数,而一卷至三卷文皆不类。首题“史臣李焘著”,显出伪讬,故《三国》首《蜀》,而末亦无《论略》。其四卷至十卷,起西晋,迄隋,有《总案语》,论著允当,与《玉海》所云合,则为马氏原本无疑。十一至十五卷,多载黄巢、李茂贞、刘守光、阿保机、吴、越、两蜀事迹,且及符瑞、梦兆、神怪等说,与《读书志》所云合,则孙氏所续之本也。书中“殷”、“敬”字皆减笔,盖犹依宋刻残本所钞。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刊本)

此书原阙廿五卷又十九叶,钞补全。卷一至卷八,题“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其卷九以下,题衔较多,曰“翰林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兼侍讲同提举万寿观公事兼判集贤院上护军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第四行,低三格题“某朝纪”,小字注曰“起某某、尽某某、凡几年”。用太岁名。第五行,低五格题“某王帝”。第六行,本文。目录系卷後,目後有“元丰七年十一月温公《进书表》,结衔与前题名异,曰”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壹仟户“。盖前所题者,英宗时结衔也。同修者,刘分攵、刘恕、范祖禹;检阅文字者,司马康;俱署衔。表後有《奖谕诏书》。又“元丰八年九月十七日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重行校定”,“元祐元年十月四日奉圣旨下杭州镂板”。校对者为张耒、晁补之、宋匪躬、盛次仲;校定者为张舜民、孔武仲、黄庭坚、刘安世、司马康、范祖禹;主校者为吕大防、李清臣、吕公著,俱署衔,以左为上。又“绍兴二年七月初一日两浙东路提举茶盐司公使库下绍兴府馀姚县刊板”,“绍兴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毕工印造”。进入列主管本司文字兼造帐官及提举茶盐司边知白、常任佚、强公彻、石公宪、韩协、王然六人衔。校勘监视者,列嵊县进士娄谔、茹赞廷、唐奕、娄时升、娄时敏、石袤、茹幵、王悆、张纲等,兴国县主簿唐自馀、姚县进士叶汝士、杜邦彦、钱移哲、陆■〈宀居〉、顾大冶、吕克勤、张彦衡、朱国辅、杜绂、孙彬等,又:馀姚主簿王絪嵊、县尉薛镃、嵊县丞桂祐之、绍兴府学教授晏肃、馀姚县丞冯荣叔、晏敦临、知嵊县范仲将、知馀姚县徐端礼、镇东节度判官张九成诸人。此本似即绍兴时所刻,然书中“慎”、“敦”、“郭”字皆阙笔,疑出宁宗时修板印行也。每半叶十一行,行廿一字,板刻清朗,楮墨如新,允为宋刻致佳本。旧藏郡中汪氏。(卷中有“敬德堂图书印”、“桂堂王氏”、“季积图籍”、“赵子印氏”诸朱记。)

△资治通鉴三卷(宋刊残本)

存《魏纪》六、七两卷,《唐纪》二十六一卷。每卷首无题衔字,纪年下注干支二小字,间附音义於本文。每半叶十一行,行十九字。案:胡景参《释文辨误》附载海陵本、费本各条,核此本音义,知即为蜀广都费氏进修堂板刻,世所谓“龙爪也”是也。音义与史本微有不同。《魏纪》中“阚”字,史作苦滥切,此作“苦浪”。“颀”字,史作“渠希切”,此作“渠斤”,史为不误。“曹爽挟弹到後园中”注“弹、徒案切,挟弓以行园”,史本“园”作“也”字,则似此本为优。

△资治通鉴七十七卷(宋刊残本)

存卷四至二十四,卷六十七至八十七,卷一百五十九至一百八十五,卷二百三十五至二百五十七卷。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一字。“贞”、“桓”字减笔。旧藏邑中钱氏。(有“籛後人”、“文石”、“朱象元氏”朱记。)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元刊本)

题“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充理检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後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此元时兴文署刻本。案:至元二十七年正月,立兴文署,召集良工,刊刻诸经子史板本,以《通鉴》为起端,是官刻善本也。後有温公《进书表》,元丰七年《奖谕诏书》,元祐元年奉旨下杭州镂板校定诸人衔名,绍兴二年两浙东路提举茶盐司公使库下绍兴府馀姚县刊板、校勘、监视诸人衔名。前有胡三省《音注》自序。旧藏郡中文氏,邑中严氏,皆有题识。文氏曰:“丁亥年九月玉磬山房阅”。又曰:“万历丁酉岁十二月廿又三日看毕。老人心力衰减,涉猎而已,彊记则不能也。清凉居士记。“又曰:”家中书籍散亡,此书幸存,老年无事,时一观览,遂至再四;然心神耗减,不能记忆,障目而已。万历辛丑四月朔中湘南老人记,时年七十有三。“又曰,”此书向在亨弟所。天启丙寅闰六月,偶念祖父手泽,思欲一观,因以师古斋所刻一部易之,藏於石经堂。三世藏书家不多,有遗书能读,乃足贵耳。二十五日乙丑,震孟谨记“。又严氏曰:“此本为文氏藏书,自衡山先生至文肃公俱有题识,病中无聊,命笔点一过,赋性鲁钝,掩卷即忘,殊可恨也。丙辰十月十六日严虞惇记。”又曰:“此为文氏藏书,先大人得之以授小子者也。先世藏书,一无所存,惟此犹为故物。故自里门携至京师,时一展玩。但应酬牵率,不能专力,大概涉猎而已。虞惇记。时戊寅八月二十日。”又曰:“虞惇年十三,先君子白雲先生即命读《资治通鉴》,因用徐氏坊本点阅一过。後复校此书,历年动笔圈点,作辍不恒。去岁谪官,索居无事,遂得终阅。严虞惇再记。时辛巳二月十八日。”又曰:“先君子於此书,凡经六七阅,岁久,纸画零落,不堪展读。雍正庚戌命工重装,补缀成帙,庶可传之家塾。此书自文氏衡山先生历文肃公凡□世,先王父中宪公为文肃外孙,故幼时即受而卒业。继以授先君子,逮予小子,亦经三世,历年二百有馀,前贤之遗迹未渝,先人之手泽宛在,子孙其永保之哉。鎏谨志。”(卷末有“玉兰堂图书记”、“石经堂印”、“世纶堂印”、“严虞惇读书记”诸朱记。)

△吕大著点校标抹增节备注资治通鉴七十三卷(宋刊残本)

此宋麻沙本。原书一百二十卷,今阙卷一至八,卷十四至十六,卷三十至三十八,卷四十五至五十三,卷九十一至九十四,卷一百七至一百二十,凡四十七卷。其前十二卷为《通鉴》君臣事要总记,皆分类摘事,以便行文摭拾,亦当时習科举之书也。每半叶十五行,行二十六字。“匡”、“殷”、“慎”、“桓”字减笔。诸家书目不载,惟见《千顷堂书目》。

△资治通鉴释文三十卷(影钞宋本)

题:“右宣义郎监成都粮料院史炤撰”。案:宋时史炤有二人,一眉山人,字见可,咸淳中官利路统制,见《度宗纪》,即作释文者。一颍昌人,嘉祐中提举常平,乃文彦博尝从受学者也。冯时行序此书,谓其“精索而粗用,深探而约见,积十年成书”。自胡景参作《辨误》,而史书遂微,近代诸家鲜著录者。乾隆间,吴中藏书家始购得宋刻本,潜研钱氏谓景参长於地理,见可精於小学,二书不可偏废。至谓史本“范雎”之“雎”作“千餘切”,而胡改音“虽”:“李芃”作“蒲红切”,而胡改“居包”,翻使雎、睢莫别,芃、艽互淆,直以不狂为往,是又代见可作《辨误》以还相报复矣。

△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元刊本)

元胡三省撰,专辨史氏《释文》地理之误。凡已见音注者不载。自序极辨海陵本公休注之为伪讬,谓其蹈袭史《释》,至以“乌桓”为“乌元”,宋讳钦宗名“桓”,公休以温公薨而毁卒,不得豫为钦宗讳;然公休本刻於海陵郡斋,已在靖康後,讳“桓”为“元”。或刻时改之,未可遽以致疑。司马伋编《通鉴前例》,自序有“欲与音释并行”一语,伋即公休之孙,不当有误。乃谓伋未传家学而为妄人所误,亦出臆断。况《直斋书目》明载公休《释文》二十卷,又谓史因公休旧注而附益之,伯玉与见可其时相距不远,当非无据。若谓序中未尝言及祖述,公休此序出他人手,非若自序之不当讳言也。

△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明刊本)

题:“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前有提督浙江学校按察副使河汾孔天允题记,谓嘉靖甲辰六月开局校刻《资治通鉴》,明岁春三月完其书。另《考异》三十卷,俱从唐太史家宋板文字。(卷首有“嘉禾施衮”朱记。)

△通鉴释例一卷(旧钞本)

宋司马光撰。此书南渡後遗稿脱落,先後无序。温公曾孙伋掇取分类为三十六,例中有文全而字阙者,仍阙之。今本字无阙文,增刻《与范祖禹论修书帖》二通,此犹原本也。有乾道丙戌司马伋後跋。

△通鉴外纪详节十卷(宋刊本)

题:“秘书丞刘恕编集。”前有《通鉴御制序》、温公《进书表》、《奖谕诏书》、司马伋《通鉴前例》後序,後有恕自序。每半叶十四行,行廿五字。“殷”、“让”、“贞”、“树”、“恒”、“桓”、“完”、“慎”字阙笔。卷数尚仍原书,惟目录五卷,年经事纬,上列朔闰天象,下列卷数者,皆不载。其馀亦多删节。以出宋人手笔,故购藏之。(卷首有“横经阁收藏图籍印”,末有“华亭朱氏”、“朱文石史”诸朱记。)

△中兴小纪四十卷(钞本)

宋熊克撰。排次南渡以後事迹,始建炎丁未,终绍兴壬午。《宋史艺文志》作四十卷,陈氏《书录解题》作四十一卷。是书前列《四库提要》云:“原书篇第为编纂者所合并,旧目已不可寻,今约略年月,依《宋史》所载原数仍勒为四十卷。”盖从四库本传录者也。

△历代纪年十卷(宋刊本)

宋晁公迈撰。案:陈氏《书录》云:“公迈,字伯咎(皋),咏之之子,尝官提举司者。”所纪历代年号,首“正统”,自唐虞迄北宋为七卷,次“封建国号”一卷,次“僭据、附藩镇”一卷,次“盗贼外夷及见道家书者”,又总录年号以终焉。末附“国朝典礼”数叶,载宋祖至渊圣乐舞、宫殿名及郊会、拜陵、幸学、大赦、德音若而,次终以祖宗神御在京者。原注云:“元稿附见逐朝册叶界行外,今存卷末。”其正统,每帝纪年下,并载皇后、帝子、在朝职官若而人。後李季永《十朝纲要》,即仿其例也。其纪年号夏谅祚有广禧、清平二号,与《玉海》合,可补《宋史》之阙。天显属辽太宗不属太祖,辽道宗有寿昌,无“寿隆”,与《东都事略》、《玉海》、《通考》等合,可订《辽史》之讹。是书刊於绍熙壬子,後有淳熙乙未晁子绮记及包履常跋。《书录》外惟见钱遵王《读书记》,此即述古堂藏本,当时首卷已亡,无从钞补矣。(卷首有“平江黄氏藏书”朱记。)

△续资治通鉴长编一百八卷(影钞宋本)

宋李焘撰。案:文简此书,累次编成。隆兴元年先编十七卷奏上;乾道四年成一百八卷,自太祖建隆元年始,至英宗治平四年止;迨淳熙元年编成九百八十卷,又为《举要》六十八卷,《总目》五卷,遂为完书。此则乾道奏进之本,前有表文一篇,宋时有刻本,依之传录。每半叶十三行,行廿三字。海宁吴氏藏本。中有校字,槎客笔也。(卷首有“竹垞藏本”、“兔床经眼”朱记。)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八卷(元刊本)

题:“朝散郎尚书礼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李焘经进。”前列《进通鉴长编表》一篇,目後有“武夷主奉刘深源校定”一行,盖元时刻书人也。案:文简惟不敢续《通鉴》,故曰《续通鉴长编》。此书纪太祖至钦宗事迹皆疏略,其出後人伪撰可知。

△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宋刊本)

宋朱子撰。不题名。前列治平四年御制《通鉴序》、《奖谕诏书》,司马温公《进书表》与范梦得《论修书帖》、《通鉴目录序》、《举要补遗序》。朱子自作《序例》。目录後有“武夷詹光祖重刊於月崖书堂”一行。卷一与卷五十九後俱有“建安宋慈惠父校勘”一行。张月霄氏谓惠父即编《提刑洗冤集录》者,为淳祐间人,遂定为淳祐刊本。是书即月霄所藏也。每半叶十行,行十六字。目用双行,行廿二字。“匡”、“恒”、“贞”、“侦”、“朗”、“桓”、“完”、“构”、“慎”字皆阙笔。字画清朗,楮印如新,与所藏《资治通鉴》本相似,可谓双璧矣。(卷首有“御史之章”、“季振宜印”、“沧苇”、“乾学徐健庵”、“天官冢宰”诸朱记。)

△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元刊本)

是本板印精好,不减宋刻,惜原序已失。旧为杨五川《万卷楼》藏书。(卷首有“杨梦羽氏”朱记。)

△大事记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旧钞本)

宋吕祖谦撰。案:“成公自序,谓作於淳熙七年,又二年即殁,故序云,起春秋迄五代,卒未成书,仅至汉武帝征和三年而止。成公长於史学,朱子最称此书,谓其精密。门人不敢赞一辞,故无人续成之。至明王氏祎始有《续编》行世,然未能餍读者之意也。

△纲目分注发微十卷(钞本)

题:“从政郎安吉州安定书院山长刘国器撰。”自序谓,温公因旧史以纪事,使观者自择其善恶得失,以为劝戒。朱子则言必证其事,事必验其实,理虽莫要於纲,而尤详於目。故大书“以提要分注以备言”,刊落浮辞,约归至理,因以己意阐明其故,洵足推见朱子作书之微旨矣。诸家书目俱不载,惟见《文渊阁书目》。此由丛书堂本传录。

△资治通鉴纲目集览五十九卷(元刊本)

元王幼学撰。案:幼学之行卿,望江人,学宗程、朱。至元间,躬耕慈河之坂,与学者讲道不辍,人称慈湖先生。自序谓编始於大德己亥,迄延祐戊午,积二十年,七易稿而成。後来陈济有《集览正误》,瞿佑有《集览镌误》,纠正颇多。弘治间,莆田黄治中取其书,与尹氏《发明》、刘氏《书法》、徐氏《考证》、陈氏《正误》、冯氏《质实》、《汪氏》考异散入《纲目》各条下,而是书遂无专刻矣。此犹初刻,原本有朱子原序,幼学自序。序後有墨图记八分书二行云“岁在上章敦牂孟夏魏氏仁实书堂新刊”。

△编年通载四卷(影宋残本)

题:“起居舍人直集贤院同知审官西院事兼判史馆臣章衡上进。”前有元祐三年建安章序、衡《进书表》。原书始帝尧迄宋治平丁未,今存者止於吴太康庚子。明《内阁藏书目录》载二册,云,第五卷以下皆阙,是明时已不全矣。案:晁、陈两家《书目》及焦氏《经籍志》俱载有十五卷,惟《通志略》则云十卷。此本原序亦云十卷,是十五卷之说,未可信也。

△皇宋十朝纲要二十五卷(旧钞本)

宋眉山李■〈直上土下〉编。案:■〈直上土下〉字季永,文简公焘次子。绍熙元年进士,理宗朝,历官同知枢密使、四川宣抚使。文简五子,壁与■〈直上土下〉尤以文学知名。蜀人以比“三苏。”壁有《雁河集》、《荆公诗注》;■〈直上土下〉仅传此书。纪太祖至高宗朝事迹,每一帝,必首纪年号及皇后、皇子、公主若而人,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使相、三司使、学士、舍人、院御史中丞及每年取进士若而人,复纪外改、废置州府等,而以诞节、神御殿终焉。以下案年月逐条纪录,凡朝政大事毕载,虽采摭从略,亦有出於文简所撰长编之外者,可资考证。诸家书目,鲜有著录,仅见《玉海》、《文渊阁书目》、焦氏《经籍志》中。陈平甫《皇朝编年备要》引用书目亦列之。惟叙衔为“左史”,与■〈直上土下〉官秩不合,岂文简子垕尝领实录事,故采纂成编,後稿本流传,垕、■〈直上土下〉字形相近,遂误以为■〈直上土下〉作耶?

△皇朝编年备要二十五卷补刊编年备要五卷(影钞宋本)

题:“壶山陈均撰。”纪太祖至钦宗事。平甫为丞相正献公从孙,侍从之下,获睹《国史》及先儒诸书,博考互订,辑孴成编。“皇朝”或作“九朝”,陈氏《书录》亦作“皇朝”,并列《举要》三十卷,或疑《举要》已佚。案伯玉云:“《举要》为纲,《备要》为目,似当时分为二书,各编三十卷。今纲目并列,出後人合并。”此本每卷标题编年下空二格,实即“《举要》”二字,可证其未亡也。况真文忠序,称书名曰“《举要备要》”,是非二书明矣。伯玉讥其去取无法,详略失中。国朝小长芦叟则谓其简而有要,胜於陈子经、薛方山之书。潜研钱氏谓书成南渡之世,故老旧闻,未尽散失,有可补正史之阙者。至其书虽依朱子《纲目》大书分注之例,而以宋人纪宋事,但据事直书,不为褒贬之词,《自序》中亦及之。钱氏议其唐主景,北汉主钧,同为敌国,而钧书“卒”,景书“死”;同一高丽王而徽与运书“卒”,容与俣书“死”,为义例乘刺。窃意平甫未尝寓褒贬於一字,偶尔纪载参差,不足为病也。此本钞手甚旧,宋讳字多阙笔。每半叶八行,分注用小字双行,每行大字十六、小字廿三,当为明时印写宋本。

△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十八卷(影钞宋本)

是书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纪南宋高、孝两朝事,始建炎元年,终淳熙十七年,大书分注体例,与陈平甫《编年备要》同。平甫又有《中兴编年举要备要》十四卷,或即其书,後人更其名耳。向来藏书家俱未著录,唯见《文渊阁书目》。

△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十六卷(影钞宋本)

亦不著撰人名氏。纪光宗、宁宗两朝事,体例与《中兴两朝编年》同,故曰“续编”。书中“盷”字注“御名”,当出理宗时人所作,疑亦平甫之书。平甫於端平初始得官也。诸家书目,皆未著录,世所传者,出自《永乐大典》,此犹原本也。以上三种款式相同,乃宋时合刻本,明人影写者。向藏邑中张氏。(卷首有“爱日精庐藏书”朱记。

△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元刊本)

题:“通直郎户部架阁国史实录院检讨兼编修官刘时举撰。”卷首题宋时职名,而书中有元太祖为成吉思皇帝一语,是入元後所作矣。始高宗建炎元年,迄宁宗嘉定十七年。叙述有体要。秀水朱氏谓其条理胜王宗沐、薛应旂之书。上方有提要,及中所录议论低一字别之者,乃刊书人附入,非刘氏原书也。《目录》後有“陈氏馀庆堂刊”一行。旧为吴方山藏书。(卷首有“吴岫”朱记。)

△宋季三朝政要六卷(元刊本)

不著撰人名氏。卷首题云“理宗,国史载之,过北无复可考。今将理、度两朝圣政及幼主本末,纂集成书,以备他日史馆之采择”云。盖宋之遗民所作,多载宋末轶事,可补正史之阙。目录後有墨图记云“至治癸亥张氏新刊”。旧为邑中吴氏藏书。(卷首有“吴卓信印”、“顼儒”二朱记。)

△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三十六卷附宋季朝事实二卷(元刊本)

不著撰人姓氏。卷首题“丰城游明大昇校正”。无序跋。首冠以乾道四年李焘《进续资治通鉴长编表》一篇,又《宋朝玉裔》、《宋朝传授》二图。《目录》前有刊书人题识一则云,“《宋史通鉴》一书,见刊行者节略太甚,读者不无遗恨焉。本堂今得善本,乃名公所编者,前宋已盛行於世。今再绣诸梓,与天下士大夫共之”云云,似三十六卷为元人重刻宋本。其实靖康以前,即取诸李焘《长编》;高、孝二代,取诸《留政中兴圣政草》及无名氏《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光、宁二代取诸刘时举《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惟後载度宗、少帝、益王、广王事迹别名《宋季朝事实》者,则为元人专辑。书肆题语,谓前宋已盛行者,似不足信。至宋牧仲谓即胡宏《续通鉴长编》一书,亦未知其何据也。(卷首有“墨香阁图书”朱记。)

△通鉴续编二十四卷(元刊本)

元陈桱撰。前有张绅、姜渐《序》,又陈氏自序谓,余读历代史辑事之大者,为笔记百卷,乃取盘古至高辛为《通鉴世编》一卷,唐天复至周亡、辽、夏初事为《通鉴外编》一卷,宋有国至元为《通鉴新编》廿二卷,总之为廿四卷,合名曰《通鉴续编》。其於宋,自建隆至太平兴国四年,但书甲子,其四年平北汉後,方系正统,以比汉、唐;辽、金系年宋统之下,以比吴、魏,即本朱子《语录》大书分注例,曰“《续通鉴》”,实“《续纲目》”也。明成化间诏商辂等续修《纲目》,虽有删订,实即袭用之。

○纪事本末类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宋刊本)

题:“建安袁枢编。”是书初刻於淳熙乙未,为严陵小字本,编二百九十卷。此大字本,乃汴赵节斋、与■重并卷第,刻於宝祐五年後。延祐六年,节斋之孙明安置之嘉禾学宫,递有修板。此犹元时印本也。每半叶十一行,行十九字。板心有字数及梓人姓名。书中遇宋讳字皆减笔。前有淳熙元年杨万里序,宝祐丁巳赵与■序,延祐六年陈良弼序。

△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旧钞本)

题:“朝散大夫充荆湖北路安抚司参议官赐绯鱼袋臣徐梦莘编集并序。”凡纪宋、金通和用兵之事,始政和七年,迄绍兴三十一年,所引书目多至二百馀种,可谓搜采无遗矣。世无刊本,传钞者率多谬讹脱落,惟泰兴季氏藏本尚为旧帙。友人郡君恩多据以校过,有跋曰:“《北盟会编》,世无刊本,惟季沧苇家钞藏本,每叶有何子宣骑缝图记者,最为近古。向藏苏氏,今为张君子谦所有,向其借得,属余参校。凡讹谬脱略,悉为订正,可称完善。”

△袁氏通鉴纪事本末撮要八卷(影钞宋本)

题:“建安袁枢机仲编。”建安蔡文子行之撮其书,即取袁氏标题,而略举其事之大要。每题下注明起某帝几年,尽某帝几年,末又注,以上详见某帝纪。虽曰《撮要》,与袁书体例稍异,可各自单行也。诸家书目俱不载。此从郡中汪氏所藏宋本影写。每半叶十四行,行二十三字。宋讳“匡”、“朗”、“贞”、“徵”、“桓”、“恒”、“构”字皆减笔。

△蜀鉴十卷(旧钞本)

不题撰人。据李文子序,知为文子属资中郭允蹈辑,世亦称文子作也。此影写宋本,为吴方山藏书,较明初蜀本为胜。如:光武建武元年,“延岑屯杜陵,与赤眉逢安战,大破之”,蜀本“与”误“兴”:“汉中王嘉亦与赤眉将廖湛战於谷口,大破之”,蜀本脱“口”字:“南阳,今邓州”,蜀本“邓”误“登”;“峡州长杨县有古扞关,城尚存”,蜀本脱“尚”字。此类不可胜举。蜀本有淳祐五年古郢别某《跋》一篇,此本无之。旧为吴方山藏书。末有方山跋云:“铺序整饬,记载详到,虽其文句不能如《华阳志》之秀拔赡美,而每值郡邑地土,必为标注,使考蜀事者不至混漫,此则有特长焉。”(卷首有“吴岫”及“方山”二朱记。)

○别史类

△汲冢周书十卷(元刊本)

晋孔晁注。此书在宋时有李文简、陈正卿藏本。东徐丁黼校刻於嘉定十五年,有李焘跋及黼序。元至正甲午四明黄玠复序而刻之,即此本也。其《程寤》、《秦阴》、《九政》、《九开》、《刘法》、《文开》、《保开》、《八繁》、《箕子》、《耆德》、《月令》十一篇已亡,中有阙文阙字,盖宋时已断烂不全矣。(卷首有“吴元恭氏”及“吴兴沈瀹”二朱记。)

△宋太宗实录八卷(钞本)

宋钱若水、柴成务、宋度、吴淑、杨亿同撰,见晁氏《读书志》、陈氏《书录解题》。原书八十卷,今存卷第二十六至三十,卷七十六,卷七十九至八十,共八卷。亿本传云,《实录》凡八十篇,亿独草五十六卷,则此本多其笔也。卷末,有书写人及初对、覆对姓名。宋讳皆阙笔。郡中黄氏得南宋时馆阁钞本,此从之传录。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

△九国志十二卷(钞本)

宋路振撰。振字子发,永州祁阳人。淳化中登甲科,真宗时知制诰,尝采五代时吴、南唐、吴越、前後蜀、东南汉、闽、楚九国君臣行事作《世家》、《列传》,未成而卒。王厚斋云,书凡四十九卷。陈氏《书录》云,末二卷,为北楚书高季兴事,张唐英所补撰,合五十一卷。《文献通考》、《宋艺文志》俱作五十一卷,不言补辑姓氏。原书已失传,此出曲阜孔氏旧钞残帙,仅存《列传》百三十六篇,其《世家》之文具佚矣。

△隆平集二十卷(明刊本)

题:“南丰曾巩集。”晁氏《读书志》疑其书出依讬,非南丰所撰;然赵伯卫《序》谓其为左史日撰集以进,且云“曾大父昔典宗正,尝授此书”,又似无可疑者。序作於绍兴十二年,其曾大父当亦元祐间人也。今通行本多谬误。此江西曾氏刻本,差胜。《序》後有墨图记云:“董氏万卷堂本。”卷中多朱笔校正讹字,末有题记一行云:“乾隆五十年夏四月二十五日雨窗校讫。箬溪老人记。”

△玉牒初草二卷(钞本)

题:“莆阳刘克庄录。”宋宁宗嘉定十一、十二两年实录也。

△古史六十卷(宋刊本)

宋苏辙撰并序,又後跋。案:文定此书,草创於元丰中,至元祐九年,以少府监分司南京,暇辄为之,明年三月,书成。季子逊承命为之注。卷首不题名氏,小题在上,大题在下。书中“桓”字减笔,盖南宋时所刻。每半叶十一行,行廿二字。旧藏邑中李氏。(卷首有“李庄仲图书记”及“海虞朝栋庄仲宝藏”朱记。

△通志二百卷(元刊本)

题:“右迪功郎郑樵撰并序。”元三山郡庠刻本。每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至治初,郡守吴绎尝捐俸摹印数十部,散之江北诸郡。《序》後有“至治二年九月印造”一条,并列当时福州路衔名七行。

△路史四十七卷(明刊本)

宋庐陵罗泌纂。其子苹承命作注。是书旧本久湮,在明时有钱唐本,多舛讹;豫章本差善,而仅梓《前、後纪》,其《国名》、《发挥》、《馀论》等未刻。万历间,广陵乔可传参校重刻,世始有完本可读。有乾道庚寅泌自序,乾道丙申费煇序,张鼎思《刻前纪後纪序》,乔可传《重刻序》。

△契丹国志二十七卷(元刊本)

宋叶隆礼撰。前有《经进契丹国志表》,末题“淳熙七年三月日秘书丞叶隆礼上表”;又,《契丹国初兴本末》,《契丹世系图》,《契丹国九主年谱》,《契丹地理图》,《晋献契丹全燕之图》,卷末有黄荛圃二跋。其一云:“《契丹国志》,余向藏钞本,其上方有小字,标明书中眼目,以为必有所据。及观顾氏元刻本,方信钞本所自出,果元本也。昨岁春间,鲍渌饮以元刻见归,尾卷多缺,急向顾氏借录,孰知顾本自十五卷以下皆缺乎!遂就其见存之卷,校补缺字而还之。丁卯正月十九日。复翁。”其一云:“辛未仲夏,书友以《契丹国志》钞本求售,识是述古堂物,与元刻款式同,因请西宾陆东萝钞补余书之缺,亦一快事也。小暑後一日。复翁识。”

△大金国志四十卷(影钞元本)

首列宋端平元年正月十五日淮西归正人改授承事郎工部架阁臣宇文懋昭上表,目录後,有《金国九主年谱》,又《金国世系之图》;其表与图,苏州刻本俱遗。又此本眉间有“提要语”,与元刻《契丹国志》相同,乃从元本钞出,故与阁本亦有字句不同处。末有渔洋山人跋。

△蜀汉本末三卷(元刊本)

题:“赵居信集录。”居信,号东溪,信都人。此书作於至元戊子,首列汉帝世次;始高帝,终帝禅,又《世系图》亦然,意以蜀继汉为正统。纪事之体,亦依《纲目》,而叙述较详。每条後附诸儒胡氏、真氏、尹氏、萧氏之论,末自为《总论》一篇,美昭烈复汉之功,而以史臣进曹魏,抑昭烈为厚诬曲讳。论後又有自跋。至正己丑嗣子某守建宁,出其书,示建安书院山长黄君复,刻之。君复有跋。卷末有“建安詹璟刊”一行,元刻致佳本也。

△古今历代十八史略三卷(元刊本)

题:“庐陵曾先之编。”纪三皇至宋事为上、下两卷。首以《历代国号歌》、《世年歌》、《甲子纪年》及《国都地名》为一卷,於史事粗具梗概,元时乡塾课本也。旧为钱遵王藏书,见《读书敏求记》。(卷首有“述古堂图书记”、“兴祖”、“孝修”诸朱记。)

△元秘史十五卷(钞本)

不著撰人名氏。是编用蒙古语纪录所闻,旁加翻译。每段下,又为分解,其词甚俚。而叙太祖、太宗事最得其实,可补《元史》之阙。诸家书目皆不载。惟见《文渊阁书目》。此出嘉定钱氏藏本,自《永乐大典》录出。闻又有元刻本作十卷,续集二卷。

○杂史类

△国语二十一卷补音三卷(明刊本)

题:“韦氏解。”有序。《补音》则宋庠以唐人旧本补辑。书中注明“补音”者,乃宋氏增也。明人刻《国语》,散附各条下,多脱误,此正德刊本,尚仍宋本之旧,惟校雠未善,间有谬字。如《鲁语》“踦跂”注云“贾本作跛,布我反,注云,跛,蹇也”,误作“蹄,蹇也”。旧为赖古堂藏本。(卷首有“栎园周氏藏书”朱记。

△鲍氏国策十卷(宋刊本)

题:“缙雲鲍彪校注。”前有绍兴十七年彪自序,次以曾巩旧序、刘向《进书序》。刘序後有记云:“彪校此书,四易稿而後缮写”云云。卷末,又有记云:“庚午晦,重校,脱误犹数十处,此书手所撰次书也而若此,是以知校正之难也。”後有刻板跋云:“《国策》旧有高诱注,甚略。吾乡先生鲍公彪,守習孤学,老而益坚,取班、马二史及诸家书比辑而为之注,条其篇目,辨其讹谬,缺则补,衍则削,乖次者悉是正之,时出己意论说。四易稿始成,其用功亦仅矣,而世罕传。余得其本刊之会稽郡斋。使学者知前辈读书不苟如此。公妙年甲进士第,耻求人知,尝有‘此身甘作老文林’之句,其志操可见。白首始为郎,即挂冠归田里,杜门著书,有《书解》及《杜诗注》行於世。绍兴辛亥日南至,括苍王信书。”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注字同。书中“慎”字有减笔,孝宗後刻本,非绍兴原刻也。明嘉靖龚■〈雨上回下〉刻本,行款相同,无王信《跋》,而有李文叔、王觉《书後》二篇,惟展卷一二叶,即有讹字。《韩策》“严遂、阳坚也”,“坚”讹“竖”:“留之十四日”,“十”讹“中”:“客之辞”,“辞”讹“辩”;其全书迷谬可知已!

△鲍氏战国策注十卷(明刊本)

题:“缙雲鲍彪校注有序。”此嘉靖翻宋本,终卷後,有《附记》一条云:“庚午(原阙二字)晦,重校。脱误犹数十处,此书手所撰次书也而若此,是以知校正之难也。”知当时宋本得鲍氏手稿而刻者。是本卷末有篆书云,“嘉靖戊子後学吴门龚■〈雨上回下〉校”,下有“明威”二字墨记。旧为太仓陆氏藏本。(卷首有“润之所藏”朱记。)

△战国策校注十卷(元刊本)

题:“缙雲鲍彪校注”,“东阳吴师道重校”。此书合高诱注、姚宏续注,校正鲍注阙失。每条注明“正曰”、“补曰”别之,仍不改鲍注原本面目,为从来注《国策》之最善本。今世通行,有明初刻本、曲阜孔氏本。此则至正二十五年平江路所刊,乃吴氏成书後第一刻本也。剞劂精良,校雠无讹,乃元刻之仅见者。第三、四、五、六卷末,有“至正乙巳前蓝山书院山长刘镛重校勘”一行,第八、九、十卷末,有“平江路儒学正徐昭文校勘”一行。有彪《自序》,师道自序及陈祖仁序。其卷首《牒文》及刘向、曾巩序,李文叔、王觉、孙元忠《书後》,姚宽耿延禧序已阙。

△贞观政要十卷(明刊本)

题:“唐卫尉少卿兼修国史修文馆学士吴兢撰。”陈氏《书录》云,“《新、旧书列传》,兢未尝为此官,而书亦不记岁月。”案:《旧唐书兢传》实载此官,惟不载是书耳。元合鲁合刺■〈碍,角代石〉尝为之解,以进见危太朴。合鲁《武惠公家传》,今亦不传。是本注文,为至顺间临川戈直伯敬所作,又采唐、宋诸儒说附之,名曰《集论》,刊於成化元年,有兢自序,吴澄题辞,郭思贞题辞,戈直序及明宪宗御制序。

△奉天录四卷(旧钞本)

唐赵元一撰并序。专纪朱泚作乱事。始建中四年,迄兴元元年。藏书家鲜著录,惟见《崇文总目》、陈氏《书录》及《通志》。

△五代史阙文一卷(旧钞本)

题:“宋翰林学士王禹偁撰进。”有《自序》。书凡十七篇,谓薛《史》所阙也。欧《史》多采用之。此本为孙潜夫钞,卷末题记云,“辛酉夏六月,借黄俞邰钞本一勘”。(卷中有“孙潜之印”、“潜夫”二朱记。)

△五代史补五卷(旧钞本)

题:“浔阳陶岳介立撰。”有自序。岳为雍熙二年进士。晁氏《读书志》、陈氏《书录》俱作《五代补录》,共一百七事,此则一百四事,盖有阙遗矣。卷末有“野竹斋藏本”五字。题记云:“己亥岁仲夏下浣溥俞氏假唐月心本重录一过。”又云,“嘉靖十五年,岁次丙申,季秋下浣,柳佥重录。”又朱笔题云,“崇祯辛未仲春六日,以海虞冯巳苍钞本对阅于寒山小宛堂,则赵灵均笔也。”(卷首有“沈与文印”、“沈辨之印”、“姑馀山人”诸朱记。)

△靖康纪闻一卷(旧钞本)

题:“武陵孤臣丁特起编集。”前有自序,谓“靖康元年在京师,为西枢门下客,颇得其事,继趋函关与同舍郎讲问,尤详悉。惊天下後世或失其传,因列日以书之。起元年十一月至明年五月九日,目击亲闻,罔敢违误。”盖实录也。

△建炎复辟记一卷(旧钞本)

不著撰人。陈氏《书录》亦曰“无名氏”。全书俱纪苗、刘之乱,而载韩蕲王兵事特详,殆蕲王麾下宾客所纪。(卷首有“平江陈氏”、“西畇草堂藏本”诸朱记。)

△松漠纪闻二卷(明刊本)

宋洪皓撰。绍兴丙子,伯子适刊於歙,有跋。乾道九年,仲子遵守建邺,又刻之,并撰《补遗》十一事於後,皆得之傍侍亲闻者,亦有跋。此明嘉靖间郡中顾氏重雕本。卷末有“长洲顾氏家藏宋板校行”一条。(卷首有“孙潜”及“潜夫”二朱记。)

△大金吊伐录二卷(旧钞本)

不著撰人名氏。纪金太祖、太宗与宋用兵事。详载《国书》、《答书》、《誓诏》、《事目》、《册表》之类,而终以册封刘豫及豫《谢表》。书分两卷:上卷,始天辅七年至靖康元年;下卷,始靖康元年至天会七年。此明长沙李文正公家藏本。卷中朱笔涂改,自注“据宋本”,皆公手笔也。(卷首有“西涯”及“子孙永宝”二朱记。)

△辛巳泣蕲录一卷(旧钞本)

题:“从政郎蕲州司理权通判兼淮西制置司佥厅行司公事赵与■〈容上衣下〉编。”纪嘉定十四年金兵陷蕲州,郡守李诚之死难事。《宋史》与■〈容上衣下〉误作“与裕”。旧为汲古阁藏本。(卷首有“汲古阁”、“毛晋私印”、“字子晋”诸朱记。)

△金国南迁录一卷(旧钞本)

题:“金通直郎秘书省著作郎骑都尉张师颜撰。”自序,纪金南迁汴京事。与《金史》多牴牾不合。末有元浦元玠《跋》。

○诏令奏议类

△唐大诏令集一百三十卷(旧钞本)

宋宋敏求编并序。中有阙字。宋讳字减笔。每半叶十五行,行廿六字。世无刊本。此明人依宋刻钞出,阙第十四至廿四、第八十七至九十八,凡二十三卷。世亦无全本可补矣。潜研钱氏谓此书敬宗宝历元年《南郊赦文》有“亚献嘉王运赐物一百匹”之语,知《唐书》十一宗诸子传及《德宗纪》俱书嘉王运薨於贞元十七年之讹。唐人著述,可援以证正史籍者不少,古书所以足贵也。旧为叶石君藏书。(卷中有“朴学斋”、“阳城张氏”、“省训堂经籍记”、“张敦仁读过”、“太原王氏说经堂收藏”诸朱记。)

△西汉诏令十二卷东汉诏令十一卷(宋刊本)

《西汉诏令》,宋林虙编。有大观三年程俱、蒋瑎序,又虙自序。《东汉诏令》,楼昉续编。有嘉定十五年自序。是编为南宋时合刊,亦名《两汉诏令》。卷首目录前有洪咨夔《总论》。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匡”、“桓”字减笔。旧为叶九来、沈椒园藏书。(卷中有“叶氏藏书”、“南阳讲習堂光轮印”、“玉峰徐氏藏书”、“沈廷芳印”、“椒园”诸朱记。)

△宋大诏令集一百九十五卷(旧钞本)

不著撰人姓名。据陈氏《书录》、赵氏《读书後志》皆云,绍兴间宋宣献家子孙所编纂。《玉海》亦云,出於宋绶之家。案:《唐大诏令》为宣献子敏求所编,此书,殆出敏求之後欤。原书二百四十卷,今阙《宰相类》卷七十一至九十三,《武臣类》卷一百六至一百十五,《政事类》卷一百六十七至一百七十七,凡四十四卷。虽已残佚,而北宋典章,所存实多,其可据以参校《宋史》者不胜数也。

△注陆宣公奏议十五卷(元刊本)

唐陆贽撰。宋郎晔注。案晔,字晦之,为嵊县主簿。尝注《宣公奏议》及《三苏文》投进,见周煇《清波杂志》。此本前有绍兴二年八月初七日《进表》,而表中有“《至尊寿皇帝》”云云,则绍兴乃绍熙之讹也。又有权德舆《原序》,苏轼《进读劄子》。卷一後有墨图记云:“至正甲午仲夏翠岩精舍重刊。”(卷首有“敬父”二字朱记。)

△孝肃包公奏议集十卷(明刊本)

宋包拯撰。门人张田编。田题辞谓:公薨後三年,田守庐州,尽得公生平谏草於其嗣子大祝君,因取其大者,列三十门,凡一百七十一篇。绍兴二十七年,庐州学教授吴祇若刻板郡学,旋毁。淳熙二年,合肥守东平赵磻老复跋而刻之。明正统间,合肥方正又有重刻本,有胡俨《序》及正《跋》。此则嘉靖间崇藩刻本。卷中遇“陛下”、“圣慈”等字,每空格,盖辗转相承,犹不改旧本之式。有旧序跋,及嘉靖二十二年崇藩序。

△元城先生尽言集十三卷(明刊本)

宋刘安世撰。前有张九成序,後有王绹、梁安世跋。淳熙中有刻本,隆庆辛未铜梁张垆山刻於大名郡学,陆柬、石星为之序。书中语涉宋帝,俱空一格,犹仍宋本式也。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李忠定公奏议六十九卷附录九卷(明刊本)

宋李纲撰。陈俊卿及朱子二序,俱称八十卷,此明正德间巡按福建御史山阴胡文静所刻,非旧第矣。有文静及林俊序。

△石林奏议十五卷(影钞宋本)

宋叶梦得撰。旧不题名,亦无序。每卷次行题“模编”。案《宋史》本传,模,公之子也。《建康集》百卷,已佚,今传八卷本,无奏议。此本见陈氏《书录》,知宋时亦单行於世者。其目,案职守编次,始应天尹,终福建路安抚使,皆过江陵之作。故赵氏辑《诸臣奏议》,惟采《上徽宗论朋党之失》一篇,而未见此书。《宋史》作传,历叙其官,与此所载略同,且多采其辞,是史臣亦见其书者。惟传中未及其为应天尹,乃其疏处。郡中士礼居黄氏尝得宋刊本,此从之影写者。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五字。(《百宋一廛赋》注作“每行二十字”,脱去“五”字。)後有《跋》,末署“开禧丙寅六月既望侄孙朝奉大夫改差权知台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借紫笺谨书”。惜书中间有剥蚀,跋尤蚀者过半,不能读矣。

△宋特进左丞相许国公奏议四卷(钞本)

宋吴潜撰。案:“公有《履斋遗集》四卷,宣城梅氏所编,已著录《四库全书提要》。此书传本绝稀,惟见《淡生堂书目》。前有二序,一为里人,一为後裔,皆不著姓名。奏议凡六十三篇。始绍定四年,终景定三年。《宋史》本传所载诸疏,悉在卷中。

△国朝诸臣奏议一百五十卷(宋刊本)

题:“龙图阁直学士朝散大夫成都潼川府夔州利州路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军府事兼管内劝农使充成都府路兵马都钤辖祥符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臣赵汝愚编。”有《进书劄子》并序。此书以北宋诸臣章奏分类编辑,始事於守闽郡时,成书於知成都日。凡十二门,曰:《君道》、《帝系》、《天道》、《百官》、《儒学》、《礼乐》、《赏刑》、《财赋》、《兵制》、《方域》、《边防》、《总议》,进呈乙览。蜀中有刻本,旋以兵毁。淳祐间,忠定孙必愿出家藏稿本,福建路提举史季温重刻之,即是本也。每半叶十一行,行廿二字。有赵希瀞及史季温序。

△诸臣奏议一百五十卷(校宋本)

此锡山华氏会通馆本,即依宋本摆印,惟原阙处即连接之为谬。友人邵良仙据宋本一一校正,跋其後云:“会通馆活字本,中间讹谬舛踳,几不可读。甲申秋七月,假张月霄所藏宋板雠校,缺者补之,讹者正之,以甲之前半篇,接乙之後半篇,而不能句读者足之,宋板漫漶者阙之,凡双行夹注者,悉以红点志之,历十月而始蒇事。其赵希瀞序一篇,《奏劄》一道,《自叙》一篇,史季温跋一篇,《总目》十三叶,(活字本未录)。目录一百四叶,俱照宋板录出,以存其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