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二章 历法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熟谷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1],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2],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很重视置闰。《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3]。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如何适当安插闰月,这是古代历法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这里没有必要叙述。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些名称,古人常用作相应的月份的代称。《楚辞·九章·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4],就是指夏历二月说的。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5]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这是因为"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6]。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这是值得注意的[7]。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365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8],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顺序是: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9]

古人最初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节气和中气相间,其余由此顺推[10]。

我国人民为了方便记忆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二十四节气歌",下面这一首流传较广: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置定的。前面讲天文时说过,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某节气[11]。试以《汉书·律历志》所载的即二千多年前的天象为例。太阳运行到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到星纪中央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交大寒,等等。下表就说明了这种情况[12]: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二分、二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尚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做宵中,《吕氏春秋》统名之曰日夜分,因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尧典》把夏至叫做日永,冬至叫做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所以《吕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至[14]。《左传·僖公五年》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15]。《吕氏春秋》则明确提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到《淮南子》我们就见到和后世完全相同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了。

节气之重要,古人发明节气之高明,在于自然界的天象地气、草木鱼虫,以及人体内部功能的变化,在这二十四个节气的那一天,不是渐变,而是顿变的!例如霜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朋友要是稍加留心,便会发现,大街上的阔叶树上的叶子,绝大多数,就是在这一天里,纷纷落下的。

我们阅读古书,有必要了解古人记录时间的法则,下面就古代的纪日法(包括一天之内的记时法)、纪月法和纪年法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16]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

古人纪日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例如《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吾以行"[17]。这种情况在甲骨文时代也已经有了。用地支纪日比较后起,大多限于特定的日子如"子卯不乐"(《礼记·檀弓》)、"三月上巳"之类。

从一个月来说,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称。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所以《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18]。初三叫做(fěi),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做望,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19],就是指望日的明月说的。近在望后的日子叫做既望[20]。所以苏轼《前赤壁赋》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朔晦两天,一般既称干支又称朔晦,例如《左传·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左传·襄公十八年》"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其他日子一般就只记干支[21],但是人们可以根据当月朔日的干支推知它是这个月的第几天。例如《左传·隐公元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根据后人推定的春秋长历可以知道辛丑是鲁隐公元年五月二十三日。

附带说一说,根据历谱中干支的日序,甚至可以推断出古书的错误来。《春秋·襄公二十八年》说:"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昭卒。"从甲寅到乙未共四十二天,不可能同在一个月之内,可见这里必有错误。

下面谈谈一天之内的记时法。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暮昏晚[22],所以古书上常常见到朝夕并举,旦暮并举,晨昏并举,昏旦并举,等等。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隅中[23],太阳西斜叫做昃。了解到这一点,对于古书上所说的"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24]这一类记录时间的话就了解得更加具体了。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说:"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可以看成为古代这两个时段之间的确切描绘。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

《诗经》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25]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先后相继的两个时段。昧旦又叫昧爽,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外古书上又常常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于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26]。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说子夜),上午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六点是卯时,其余由此顺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上午一点为丑初,上午两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

列表对照如下: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初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正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还有一个重要的计时系统,那就是"刻"。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分一昼夜为若干刻,在漏壶的箭上刻成等份,以作为较短的时间单位。古代长期施行的是一日百刻制,许慎《说文解字》: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

足见百刻制起源之早。但也曾发生过几次改变。首先就是西汉曾改为百二十刻制,其次是梁武帝受佛教影响推行印欧文化体系的九十六刻制,梁末还推行过一百零八刻制,但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施行,旋即恢复百刻古法。直至清代以后,中国再次受印欧文化体系影响改行九十六刻制,百刻制才真的走出了历史舞台。今天的4刻/小时×24小时/日=96刻/日,就是从那时固定下来的。实际上,古代以十二时辰的十二进制配地,以百刻的十进位制配天,使人类生活于天地交谐的时间场中,受场力影响而阴阳平秘,身体泰康,有很深的意义。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等;作为岁首的月份叫做正(zhēng)月[27]。在先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定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等等[28]。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二月为建卯之月,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29],如此周而复始[30]。至于以天干配合着地支来纪月,则是后起的事。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三年,也是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过去史家所用的传统纪年法。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岁指太岁。下面分别叙述。

先说岁星纪年法。前面讲天文时说过,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份,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假如某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记为"岁在玄枵",其余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31]。《左传·襄公三十年》"于子之卒也,将葬,公孙挥与裨灶晨会事焉。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犹在乎?"于是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32]。

再说太岁纪年法。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33],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纪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其余由此类推,如左图所示。

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34]。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35],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就是作为太岁年名的摄提格,是说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之年[36];孟陬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这样说来,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的历法是与天文紧密相关联的。其实,"天时地利",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时"是由天来决定的,而"利"却要从"地"里获取。

下面列表说明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的对应关系:大概在西汉年间,历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个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配法和前述六十甲子相同),组合成为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其余由此类推,六十年周而复始。《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自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就用这些年名纪年。《尔雅·释天》载有十个岁阳和十干对应,列表如下[39]:上文说过,十二个太岁年名和十二辰对应。为便于查阅,再作简表如下:所以如果用干支来更代,阏逢摄提格可以称为甲寅年,旃蒙单阏可以称为乙卯年,等等。这些年名创制之初是为了反映岁星逐年所在的方位的,但是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用它们来纪年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所以就废而改用六十甲子纪年了。后世有人使用这些古年名纪年,那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例如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陈纪》十下注曰:"起阏逢执徐,尽著雍滩,凡五年。"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清初作家朱彝尊在《谒孔林赋》里写道:"粤以屠维作噩之年,我来自东,至于仙源。"其实是说在己酉年。他的《曝书亭集》里的古今诗系年,也用这些年名。我们阅读古书,应该知道这种情况。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41],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关于纪年法我们就说到这里。

最后谈谈"三正(音zhēng)"的问题。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下表以月建为纲,说明三正之间月份和季节的对应:夏殷周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日制度,我们阅读先秦古籍有必要了解三正的差异,因为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举例来说,《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42],《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例如《小雅·四月》用夏历[43],《豳风·七月》就是夏历和周历并用[44]。《春秋·成公八年》说"二月无冰",史官把这一罕见的现象载入史册,显而易见,这是指周历二月即夏历十二月而言;如果是夏历二月,则已经"东风解冻",无冰应是正常现象,无需大书特书了。又如《春秋·庄公七年》说"秋,大水,无麦苗",这也指周历,周历秋季相当于夏历五六月,晚收的麦子和"五稼之苗"有可能被大水所"漂杀";如果是夏历秋季,就很难索解了。由此可知《孟子·梁惠王上》所说的"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也是用周历,周历七八月相当于夏历五六月,其时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根据同样的理由,我们相信《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的秋阳是指夏历五六月的炎日[45]。在《春秋》和《左传》里,同一历史事实,《春秋》经文和《左传》所记的时月每有出入,甚至同属《左传》所记,而时月也互有异同,这可以从三正的差异中求得解释[46]。例如《春秋·隐公六年》说"冬,宋人取长葛",《左传》记载为"秋,宋人取长葛"[47];《春秋·僖公五年》说"春,晋侯杀其世子申生",《左传》记此事于僖公四年十二月。可见《左传》所依据的史料有的是用夏历。

在战国秦汉之间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说什么"王者始起"要"改正朔""易服色"等等以表示"受命于天"。当然这并不可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以建亥之月(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但是夏正比较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月为正月,不改正月(秦人叫端月)为四月,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完全和夏正相同。汉初沿袭秦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杀灌夫,十二月晦杀魏其,接着说:"其春,武安侯病,专呼服谢罪。使巫视鬼者视之,见魏其、灌夫共守,欲杀之。"司马迁不说"明春",而说"其春",就是因为当时以十月为岁首,当年的春天在当年的十二月之后的缘故。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大约二千年间,除王莽和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正,唐武后和肃宗时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是用的夏正。

附带谈谈一些节日。

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一年有许多节日。下面把一些主要节日按月加以叙述。

元旦这是正月初一日。

人日这是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按即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上元(元月元宵)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朱淑贞《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杜甫《遭田夫泥饮美严中丞》:"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春社。又,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寒食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但依照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所以元稹《连昌宫词》说:"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清明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花朝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浴佛节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端午(端阳)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又把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常有赏赐。杜甫《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48]。伏日祭祀,所以也是一个大节日。一般所谓伏日,大约指的是初伏。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七夕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日的晚间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人间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杜牧《七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元七月十五日[49]。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50]。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有施饿鬼等等迷信行为。

中秋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重阳(重九、九日)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据《续齐谐记》所载,费长房对汝南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难,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这是一般人认为重九登高的来源,但不一定可靠[51]。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冬至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52],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53]。古人又认为:冬天来了,春天就要跟着到来。杜甫《小至》诗:"冬至阳生春又来。"腊日腊是祭名。《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但是《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并说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释,到今天还有"腊八粥"的风俗。杜甫《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又《咏怀古迹》(其四):"岁时伏腊走村翁。"我国佛教徒认为,佛祖释迦牟尼是十二月初八成道的,谓之"腊八节"。古印度人习于煮羹粥,据说,释迦六年苦行之后,正是由于接受了牧牛女奉献的乳糜羹粥,才恢复体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成佛的。所以"腊八节"就有了用精美果蔬杂合煮成可口又滋补、民间喜食的粥糜的传统。关于"腊八粥"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是"初八日……诸大寺……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苏轼《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上述这些节日,不是一个时代的,而是许多时代积累下来的。

注释:

[1]这是因为月相变化的周期在二十九到三十天之间,现代测得是29.53日。

[2]注意:《尧典》这里说"岁",不说"年",这是用"岁"表示从今年某一节气(例如冬至)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一段时间,使之和"年"有分工,"年"表示从今年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之间的这一段时间。所以《周礼·春官·大史》说"正岁年以序事",岁年并举。

[3]这一点,下文还要谈到。

[4]仲春,旧历二月。

[5]蟪蛄(huìgu),一名寒蝉。旧说,寒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寿命不到一年,所以说不知春秋。

[6]见杜预《春秋序》。旧说春秋犹言四时(《诗经·鲁颂·宫》郑玄笺),错举春秋以包春夏秋冬四时(杜预《春秋序》孔颖达《正义》),似难置信。

[7]例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图》"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等。

[8]每个节气占15.22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节气占14日多(冬至前后),有的节气占16日多(夏至前后)。

[9]这是依照后代的顺序;名称和《淮南子·天文训》相同。惊蛰古名启蛰,汉代避景帝讳改名惊蛰。又,二十四节气和阴历月份的配搭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太阳走,和朔望月没有关系。这里所列的是综合一般的情况。

[10]由于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差不多是三十天半,大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要比上月推迟一两天,推迟到某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上半年每月六日和二十一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八日和二十三日左右是交节日期。

[11]实际上二十四个节气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

[12]这表是根据《汉书·律历志》的顺序排的,惊蛰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后代不同。《汉书·律历志》并指出交某节气时太阳所在的星宿及其度数,如冬至日在牵牛初度,即摩羯座β星附近。现代天象和古代不同,现在的冬至点在人马座(相当于古代的析木)。

[13]太阳运行叫做躔。

[14]《孟子》统名之曰日至。《孟子·告子上》"今夫麦,播种而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这指夏至而言;《孟子·离娄下》"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旧说指冬至而言。《左传》又称冬至为日南至。

[15]据杜预注。

[16]干支的组合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所以不可能有"甲丑""乙寅"之类。

[17]甲,甲日那一天。

(zhāo),通"朝",早晨。

[18]朝菌,一种生长期很短的菌类植物,朝生暮死,所以叫"朝菌"。

[19]见《玩月城西门廨中》。

[20]西周初期有一种特别的记日法,即把一个月分为四份,类似现代的周(星期),每份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既望"就是其中之一,这种纪日法后来没有使用,这里不细说。

[21]《尚书》日也是既称干支又称,例如《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这种情况在一般古书中很少见。

[22]古代夕又当夜讲,通作昔。《庄子·天运》:"蚊虻肤,则通昔不寐矣。"《说文》:"晚,暮也。"[23]《左传·昭公五年》孔颖达疏:"隅谓东南隅也,过隅未中,故为隅中也。"[24]见《尚书·无逸》。

[25]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26]小时本来是小时辰的意思;因为一小时只等于半个时辰。

[27]秦避始皇讳,改正月为端月。但是秦以十月为岁首,下文还要谈到。又《诗经·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这里的正月指夏历四月(毛传),不是作为岁首的正月。

[28]这里是举例性质,参看《尔雅·释天》。

[29]庾信《哀江南赋序》:"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30]《说文》对于十二支各字的解释就是联系着月份的。前人把"建"解释为"斗建",意思是斗柄所指,认为十二支代表北斗星斗柄所指的十二个不同的方位(例如以子为北,午为南,卯为东,酉为西等等),十一月斗柄指北,所以为建子之月,以后斗柄每月移指一个方位,十二个月周而复始,这种说法在过去很普遍。南北朝的天文学家祖冲之、清朝的天文学家梅文鼎都指出月建和斗柄所指的方位没有关系。

[31]事实上岁星并不是十二年绕天一周,而是11.8622年绕天一周,每年移动的范围比一个星次稍微多一点,渐积至八十六年,便多走过一个星次,这叫做"超辰"。

[32]有人认为《左传》、《国语》里的岁星纪年出自刘歆伪托,并不反映当时的实际天象。

[33]《汉书·天文志》叫做太岁,《史记·天官书》叫做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做太阴。

[34]单阏,读chányān。

[35]摄提,摄提格的简称,摄提格是寅年的别名。孟陬,等于说孟春正月。

[36]注意:屈原时代的"太岁在寅"是反映当时岁星所在的相应的方位的,人们可以把《离骚》里的摄提(格)翻译为寅年,但不能理解为后世干支纪年法里的寅年,干支纪年法里的子丑寅卯只是一套抽象的次序符号,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没有关系。又,朱熹《楚辞集注》说:"摄提,星名;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者也。"这是另外一种解释。

[37],读zāng。

,读tun。阉,读yǎn。敦,读dùn。

[38]太岁年名的写法根据《尔雅·释天》。大荒落、协洽,《史记·天官书》作大荒骆、叶洽。作噩,《汉书·天文志》作作,《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历书》、《天官书》作作鄂。阉茂,《史记·历书》作淹茂,《天官书》作阉茂,《汉书·天文志》作掩茂。

[39]岁阳名称也根据《尔雅·释天》。《淮南子·天文训》与此基本相同。《史记·历书》所见十个岁阳的名称和顺序是:焉逢、端蒙、游兆、强梧、徒维、祝犁、商横、昭阳、横艾、尚章。和《尔雅》有出入。

[40]阏,读yān。旃,读zhān。重,读chóng。

,读yì。

[41]有人认为在汉朝初年就开始用干支纪年,到了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才用政府命令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42]《孟子·离娄下》:"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阮元以为此用夏历,但是这一点学者间有争论。

[43]所以原诗说"四月维夏,六月徂暑","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冬日烈烈,飘风发发"。

[44]此诗凡言"七月"等处是夏历,"一之日"等处是周历。

[45]秋阳,秋天的太阳。周历的七八月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正是阳光最强的时候。

[46]文字错乱又当别论。

[47]杜预想调和经传记时上的矛盾,解释说:"秋取,冬乃告也。"又说:"今冬乘长葛无备而取之。"则自相矛盾。其实从周历夏历的差异上来解释就很自然。

[48]此据《史记·秦本纪》"二年初伏"张守节正义。

[49]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后代只有上元中元成为节日。

[50]盂兰盆,梵语,是倒悬的意义。作盂兰盆,指施佛及僧,以报父母养育之恩。

[51]《风土记》以为此日折茱萸插头,以辟恶气,而御初寒,与此也不相同。

[52]《史记·律书》:"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

[53]《史记·律书》:"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