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射雕回首山河暮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我们学习中国古代史,可以选择一个断代。要选择明代,那么,《明史》必然是首先要翻阅的基本读物和资料,然后再涉及其他。

——许大龄 著名明清史专家,长期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

蒙古帝国的建立

蒙古族是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汉朝时期,东胡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分为乌桓、鲜卑二族。乌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一族崛起,在西晋时期鲜卑主要分为段部、慕容部、拓跋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跋氏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蒙古诸部中,东蒙古来自室韦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系后裔。宋朝时期,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系民族的统治逐渐衰落,东边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高原内部。1204年,蒙古族杰出领袖铁木真通过残酷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铁木真因此被各部落推举为“成吉思汗”,意为“世界的统治者”,在漠北建立政权,国号“大蒙古国”,即大蒙古帝国。建国后,他不断发动征服战争扩张其疆域,1217年灭西辽,紧接着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进攻到伏尔加河流域。1227年,成吉思汗在远征西夏的途中病逝。

兼取天下

1229年,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即位,除了继续称雄中亚外,还把矛头对准了金朝。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宋朝的联合攻击下覆灭。次年,窝阔台派兵西征,蒙古的铁骑震惊整个欧洲。1251年,成吉思汗孙子蒙哥即位,他一方面继续西征,一方面对苟且偷安的南宋发动了进攻。1260年,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继承汉位,四年后将国迁到大都(今北京),并于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取自《周易》:大哉乾元),是为元世祖。这是蒙古帝国政权由世界性大一统帝国转为中原王朝的分水岭,蒙古政权之前对中原地区推行的是极具游牧性质的掠夺式统治,中原地区仅是其属地的一部分,到忽必烈时才转型为以中原和江南地区为主要占领地的王朝。1279年,元朝消灭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南北。

忽必烈在位期间,任用汉族官僚,注意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了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重视农业,设置司农司,劝课农桑,还设置河渠司,兴修水利,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其政权下的人民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加上几乎每次的帝位更迭都伴随着的激烈的派系斗争,因此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一直很尖锐。

马可·波罗来华

马可·波罗(1254~1324年),意大利威尼斯人,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其父、叔经商至中国,奉元世祖命出使罗马教廷。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他随父、叔来元廷复命,由古丝绸之路东行,1275年抵大都,从此侨居中国十七年,到过陕西、四川、云南、河南、江浙等行省数十城,又自称曾治理扬州三年。后获准回国,1291年随伊利汗阿鲁浑请婚使者护送伯岳吾氏女阔阔真去波斯,从泉州由海道西行。1295年回到威尼斯。次年,在参加威尼斯对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在居热那亚狱中,他讲述游历东方诸国见闻,同狱鲁思梯切诺笔录成《马可·波罗游记》。所述元朝重大政治事件、典章制度及各地情况,基本属实。1298年获释回家,成为巨富。

《马可·波罗游记》,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其书流传甚广,被译成多种文字,对后来欧洲人了解东方和中国影响极大。

短暂的王朝

从元世祖忽必烈到成宗铁木耳是元代统治的初期,这期间,统治者采用汉族法律,初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项制度,元朝呈现出向前发展的态势。从武宗到泰定帝是元代的中期。这时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皇权斗争也日趋激烈,各地起义不断爆发,元代开始走向衰落。其间的“英宗新政”也仅是昙花一现,无法从根本上挽救元代的衰败之势,后来新政失败,英宗也死于非命。从明宗到顺帝是元代的后期,红巾大起义的爆发加速了它的灭亡。1368年,朱元璋率军攻入大都,元顺帝逃走,元朝灭亡。

元朝的经济仍以农业经济为主,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的种植等都超过了前代。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从而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在元代,中国多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进一步得到肯定。文化艺术特别是元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元杂剧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多种词曲和技艺的发展成果,达到一个鼎盛的阶段,可与唐诗、宋词相媲美,成为人类戏剧和文学艺术的瑰宝。诗歌、书画也有了高水平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书画和诗歌大家。

元朝时期,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空前繁荣,使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双向交流加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推进了这些地区的文明进程。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农业技术,欧洲的数学、金属工艺,南亚的雕塑艺术等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对当时及未来历史影响之大,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

红巾军起义

元朝末年,韩山童通过白莲教宣传、组织群众,准备起义。1351年5月,韩山童、刘福通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红巾,人称红巾军。为推翻元朝的反动统治,起义军提出以“明”斗“暗”(“明”指起义军;“暗”指元朝统治)的口号,鼓舞民众与元朝作斗争。刘福通起义后,得到了各地的响应。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北方的“北琐红军”和“南琐红军”,濠州(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等。

1355年2月,刘福通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称帝,又称小明王,国号大宋,改元龙凤。1358年,刘福通迁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迎来了北方红巾军全盛的时代。在元政府和地主武装的镇压下,各路北伐军失利,汴梁失陷。不久,刘福通遇害。1352年,朱元璋参加了濠州郭子兴的起义军。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继续领导这支起义军。以后,朱元璋渡江南下,建立了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中心的根据地。朱元璋采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组织屯田,保障自身物质基础。1364年,朱元璋即吴王位,设置百官。1367年12月,朱元璋正式即位,国号“明”,以应天府为国都。1367年10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大军北伐。1368年7月,元顺帝北逃。不久,明军进入大都,元朝灭亡。

平民皇帝

朱元璋是继刘邦之后的又一位平民皇帝。他自幼穷苦,曾为地主放牛,相传还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二十五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的残暴统治。朱元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子兴便把养女马氏(即之后的马皇后)嫁给了他,军中称他为“朱公子”。郭子兴死后,这支队伍就由朱元璋率领。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朱元璋接受部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积极招揽人才,壮大实力。1367年,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来号召北方人民起来反抗元朝。

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然后,派大兵分路北伐,与同年8月占领大都,在以后几年,又陆续扫平了各地的割据势力。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一方面惩治贪污腐败的官吏,即使是皇亲国戚、开国功臣也不手软,又分封皇子镇守各地。为了加强皇权,朱元璋还废除了沿袭近两千年的丞相制度。

靖难之变

为了加强君主集权,并确保朱明王朝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朱元璋在政权稳固之后,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每一个藩王食粮万石,而且拥有军事指挥权,在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甲士少则三千人,多则一万九千万人。边塞诸王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数量很多。根据相关的记载,北平的燕王朱棣当时拥兵十万,大宁的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练将兵、巡视要害、督造军器。晋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战,打败元朝残余势力的军队,极被重视。尤其是燕王,由于功绩卓著,朱元璋令其“节制沿边士马”,地位独尊。

实力不断膨胀的藩王,逐渐成为中央政权的威胁。1398年,朱元璋死后,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为建文帝。建文帝即位后,即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密谋削藩。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燕王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建文帝以为准备停当了,便秘密下令擒拿燕王,但是没有成功,燕王朱棣立即起兵南下。这时建文帝已无大将可用,只好起用幸存的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纨绔子弟李景隆继续讨伐,均被朱棣打得大败。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结果朱棣得胜,占领南京,即皇帝位,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建文帝下落不明。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在位期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方式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由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郑和下西洋

朱棣夺得皇位时,明朝已经建立了三十多年,农业与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这场政变的影响。这时,中国广州等沿海的大都市发展得十分繁荣。在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之后,拓展海外交通和海外贸易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事;另一方面,朱棣也想利用对外的活动,展示自己的势力,并建立自己的声望。这样,派遣船队进行航海的活动就势在必行。另外,关于郑和下西洋,民间传说是因为明成祖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的下落,这也为远航增添了些许传奇色彩。

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郑和率领由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出使“西洋”。当时人们所说的“西洋”,指的是我国南海以西的地区。这次远航一共访问了三十多个位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当郑和返航时,有很多国家派特使访问明朝,并送上大批珍贵的礼物。这次访问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提高了明朝的威望,也促使明成祖决定继续派遣郑和出使西洋。

郑和下西洋一共七次,每次远航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持续到1433年。最后一次,郑和在回程的路上,因病过世。郑和下西洋是当时明朝国力雄厚的表现。民间将他的旅行探险故事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和经济交流。

土木堡之变

明朝建立后,元朝残余势力败退漠北,明太祖朱元璋修长城,设边镇,置卫所,有效地巩固了北部边防。成祖朱棣称帝后,采取抑制蒙古军事力量发展的策略。后来,蒙古族瓦剌部首领用武力迫使诸部臣服。同时,表面与明朝互通贡市,请求通婚,以保和好;暗中刺探明朝虚实,寻机举兵,图谋恢复元朝统治。

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了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后世称为“仁宣之治”。1435年,年幼的明英宗即位,宦官王振操纵朝中大权。

1449年2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两千多人进贡马匹,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同年7月,也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进攻辽东;西路进攻甘州(今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分为两支,一支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进攻大同。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京城,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下,一意孤行,决定亲征。7月16日,英宗和王振率五十余万大军从北京出发,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参与军政事务,军内非常混乱。13日,明军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剌军已紧逼明军。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促应战。瓦剌军四面围攻,骑兵破阵而入,挥长刀砍杀明军,明英宗被俘,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这次战役,明史上称为“土木堡之变”。这次大败影响深远,成为明王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张居正改革

明英宗被俘后,在于谦的率领下,另立明景帝,并发动全国军民抗战,终于打退了入侵的瓦剌军,明朝一度复兴。1488年,明孝宗即位。这段时间是明朝政治最为清明的时期,这位皇帝勤勉而不专制,信任大臣,内阁权力大为上升。到了嘉靖皇帝,他信奉道教,不理朝政,致使严嵩把持朝纲,政治腐败,财政出现危机,以致海瑞称“嘉靖嘉靖,家家皆尽”。

1573年,神宗即位,年号为万历。神宗得到内阁首辅张居正的鼎力辅佐,开始进行改革。内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推行考成法,整顿官僚机构,同时决意任用支持改革的才俊人士,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提高行政效率。另外,改革加强内阁职权,抑制宦官势力,并整饬学政,禁止讲学,查禁私立书院。这一系列的改革巩固了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军事方面,加强武备整顿,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保障边境安全。万历初年呈现出明代中叶以来最好的形势。

改革虽然是地主阶级内部的改良运动,但对去除积弊、澄清吏治、抑制豪强、减轻农民痛苦、安定人民有一定好处。由于清丈土地和一条鞭法的实行,使国家财政收入大为好转。但是改革受到大地主势力顽强阻挠,张居正病卒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措施都被废止,明朝从此走上了衰败之路。

利玛窦来到中国

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1583年)来到中国居住。他的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他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被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是当之无愧的“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欧洲汉学之父”。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

利玛窦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他立足于“交流”而非“传播”。他将“四书”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翻译成拉丁文传回意大利出版,使西方国家开始知道中国有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的《中国札记》和他早年翻译的儒学经典,成为欧洲人正面观察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四库全书》编纂者将他编著的《乾坤体义》作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声声入耳,事事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东林党首领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镌刻在东林书院的大门口。这两句话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是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思想的一个反对。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及其弟顾允成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他们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时政等意见,得到广泛支持。他们怀着忧国忧民的意识,意在有所作为,就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与他们唱反调的那一派称他们为“东林党”。

明神宗后期,宦官擅权,倒行逆施,政治日益腐化,社会矛盾激化。针对这一现象,东林党人往往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反对“矿使”“税监”,甚至不惜以身犯险,敢于冒犯“龙颜”。

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政,形成明代势力最大的阉党集团,齐、楚、浙诸党争相依附,对东林党人实行血腥镇压。1624年,东林党人杨涟因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被捕,与左光斗、黄尊素、周顺昌等人同被杀害。魏忠贤又借红丸案、梃击案、移宫案三案为题,毁东林书院,打击东林党人。东林著名人士魏大中、顾大章、高攀龙、周起元、缪昌斯等先后被迫害致死。1627年明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自缢而死,对东林党人的迫害才告停止。但东林与阉党的斗争,一直延续到南明时期。

努尔哈赤建后金

明朝初期,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当明王朝的统治越来越腐败的时候,建州女真部的势力渐渐强大起来。

努尔哈赤出身为建州女真贵族,从小学习骑马射箭。1583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以祖父、父亲留下的十三副兵甲,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经过三十年的东征西讨,努尔哈赤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落。努尔哈赤将所辖的军民编成八旗,起初只设置了四旗,分别以黄、红、蓝、白四个颜色的旗帜作为标志,后来又增设四旗,黄、白、蓝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即以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的旗帜为标志,合称八旗。八旗子弟平时耕猎,战时出征。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努尔哈赤花了三十年时间统一了东北女真各部落。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但是他不满足偏于一隅之地,逐鹿中原成为他的理想。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誓师伐明,举国震惊。1619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几年间丧失辽东七十多座城。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迁都于辽阳。1625年春,努尔哈赤不顾贝勒诸臣异议,决定迁都沈阳。当年农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他便率亲族百官自东京(即辽阳)起程,夜宿虎皮驿,翌日抵达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即位的八皇子皇太极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1635年,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洲,次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李闯王进京

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魏忠贤专揽朝政、排除异己、镇压人民,加上连年的灾荒,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27年,陕北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数百农民杀死知县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陕北巡抚得报后,因怕受到朝廷怪罪,并没有对上级报告。起义队伍乘机迅速扩大。1630年,张献忠在陕西米脂十八寨起义,自称“八大王”。

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今湖北襄樊)起义,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与张献忠会合。1640年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队伍发展到数万,并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受到百姓的拥护。当时还传出“迎闯王,不纳粮”的民歌。1641年1月,李自成领军攻克洛阳。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5月张献忠攻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权。10月,李自成攻破潼关,占领陕西全省。1644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

1644年3月初,李自成逼近北京。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奉旨援助,还未到达京师,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吴三桂撤兵退守山海关。这时,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迫吴三桂领兵对抗。吴三桂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引领清朝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李自成军队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5月17日,李自成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玄帝庙拜神后因劳累熟睡,遭到当地乡勇误杀牺牲。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叛清朝,继续抗清斗争,坚持了二十多年。

清军入关

1640年,明清松锦之战爆发,1642年洪承畴在松山被俘,祖大寿在锦州投降。松锦之战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在关外只剩下宁远一座孤城。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为了对抗李自成而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八旗劲旅,日夜兼程入关,以吴三桂为前导,击败大顺农民军,进占北京。

同年9月,清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国的君主。接着,清军南下剿杀农民军,北方的地主、官僚纷纷迎降,勾结清军,镇压农民军。与此同时,在南方,一些明朝遗臣拥立皇族建立了几个小朝廷,史称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永历)。此外还有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清朝于1645年灭大顺、南明弘光;1646年灭大西、南明隆武、南明绍武;1662年灭南明永历;1664年消灭大顺残余势力。清朝入关后历经二十多年的战争,基本统一全国。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在台湾本土内正式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管辖。

清军在进军江南的过程中,手段残酷,特别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激起江南人民的强烈反抗,各地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清廷残酷镇压,在扬州、嘉定、江阴等地进行了大肆屠城,史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是清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所采取的手段,但超出了当时汉人的心理承受力。“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是千年以来的伦理观,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剃发不仅有违传统,也是一种侮辱。因此这项政策遭到了传统知识分子和下层民众的激烈反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一向被并列为清军入关后的两大暴行。

清代国母孝庄

在清军入关、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女性—孝庄皇太后。她一生培育、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君主,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姓博尔济特氏,名布木布泰,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是贝勒寨桑的女儿。十三岁时,嫁给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为妻。1636年皇太极改号大清称帝,被封为永福宫庄妃。1643年,他的儿子福临(当时只六岁)即位,是为顺治帝,孝庄被尊为皇太后。顺治帝亲政后,很想有番作为,也颇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终因他周围尚未形成一支以他为主导的强有力的政治势力,致使他在与朝中反对汉化的守旧大臣的较量中败下阵来,英年早逝。孝庄皇太后用她超人的智慧和威望,使得政权平稳过渡。1654年,她八岁的孙子玄烨又嗣帝位,为康熙帝,她被尊为太皇太后,史称“孝庄文皇后”。在她的教导下。玄烨健康成长,一个未来杰出帝王的特质,在少年时代打下了根基。鳌拜集团铲除后,孝庄放手让玄烨理政,让他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又一再提醒他要谨慎用人、安勿忘危、勤修武备等。对于祖母的教诲玄烨非常尊重,重大事情无不先征求意见,然后施行。孝庄生活俭朴,不事奢华,她总是把宫中积蓄拿出来赈济,全力配合、支持孙子的事业。

在他们的携手努力下,清王朝从动乱走向稳定,经济从萧条走向繁荣,为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和边疆用兵等大规模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清王朝在康熙朝形成第一个黄金时代,其中包含了孝庄的一份功劳和心血。

孝庄是清朝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颇受关注的人物。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出嫁。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旋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一言九鼎的人物。她一生经历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她全力辅佐皇帝,调和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对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尊称她为“清代国母”。

康熙智擒鳌拜

康熙即位的时候只有八岁。顺治去世,遗诏命鳌拜与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共同辅佐康熙皇帝,为辅政大臣。鳌拜早年就曾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他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飞扬跋扈。

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奏请康熙帝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帝不肯批准,鳌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起了争执。康熙内心非常生气,但是一想鳌拜势力不小,只好暂时忍耐,寻找机会。

从那以后,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康熙帝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习摔跤。鳌拜进宫去,常常看到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园里摔跤,只当是孩子们闹着玩,并不在意。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单独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一样大模大样地进宫去。刚跨进内宫的门槛,忽然一群少年拥了上来将鳌拜团团围住。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气也大,可是双拳难敌四手,被这些少年打翻在地。

鳌拜被抓进大牢,康熙帝宣布鳌拜三十条罪状。大臣们认为,鳌拜专横跋扈,擅杀无辜,罪行累累,应该处死。康熙帝念及鳌拜的功劳从宽发落,改为将其终身监禁。

三藩之乱

清军入关后需要对付李自成起义的力量和南明政府的反抗,自身兵力有限,所以不得不依靠明朝的降官。于是,在明朝降将中,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三人取得的功劳最多,所以均受封为王。他们所率领的军队成为八旗以外的重要力量。清军统一全国之后,把八旗基本力量放置在北方,以保卫京师及驻防各重要地区,而南方就暂让给他们去镇守。吴三桂驻守云南,尚可喜驻守广东,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驻守福建,这样便形成了三藩。三藩拥兵自重,把持地方财政,欺压百姓,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单独的王国。

康熙亲政后,敏锐地察觉到三藩已经成为国家的心腹大患,把它列为自己必须要解决的三件大事(三藩、漕运、河务)之一。虽然,康熙帝认识到三藩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当时财力和兵力有限,并不敢贸然行动。康熙十二年(1673年)3月,尚可喜主动请撤藩归老辽东。康熙立即抓住机会,答应了尚可喜的请求,并对他的行为表示赞赏。康熙的行为引起了其他两位藩王的警戒,于是他们也相继请撤藩归辽东以为试探。康熙以“撤亦反,不撤亦反”,果断下令撤藩。11月,吴三桂发动叛乱,耿精忠、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及广西将军孙延龄先后响应,清政府军事上并无准备,一时,三藩占据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湖南、四川等省,以及湖北、浙江、陕西、甘肃等部分地区。

1675年,吴三桂与清军的对抗到了顶峰。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敢再向北发展,康熙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反叛力量而孤立吴三桂。1678年,尚之信、耿精忠及陕甘的王辅臣相继投降。同一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年号昭武,开科取士。不久吴三桂病死,吴三桂的儿子吴世璠在贵阳即位,改年号洪化。1680年,吴世璠逃到云南。次年,清军攻入云贵省城,吴世藩自杀,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不久之后,朝廷在福州、广州、荆州设八旗驻防,以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平定三藩,对于清廷来说,是真正完成统一、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康、雍、乾盛世

1661年,爱新觉罗·玄烨即位,是为清圣祖,年号改为康熙。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八岁登基,十岁丧母,在其祖母孝庄太后的教导下长大成人。他虽年幼,却年少老成,十六岁便铲除了鳌拜,继而平定三藩叛乱,稳定了西南边陲;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收复台湾,扩大了大清的版图;北拒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西征蒙古,进一步稳定了大清的西北疆土。

康熙大帝好学上进,勤于政事,雄才大略,崇尚节约。他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由于他的文治武功,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发展,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

1722年,爱新觉罗·胤禛即位,是为清世宗,改年号为雍正,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在位十三年。雍正即位之初,吏治废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他克服多方面的阻力,在全国上下大规模清查亏空,设立会考府,实行耗羡归公,实行养廉银制度,取缔陋规等多项工作。由于他态度决断,雷厉风行,清朝的财政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官吏贪污、吏治腐败的坏况都有很大的转变,有“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另外,雍正还对赋税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摊丁入亩”,规定“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取消了人头税。这项措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可以说,雍正给他的继任者乾隆皇帝留下了充裕的物质基础、廉洁的干部队伍和清明的吏治环境。清高宗乾隆,名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后禅位于十五子颙琰(yóng yǎn),即嘉庆帝,自己成为太上皇,他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作诗多达四万首。乾隆也认为自己在军事上颇有成就,因此自称“文治武功十全老人”。

乾隆即位后,以“宽猛相济”理念施政,平定蒙古、新疆地区的叛乱,完善治理西藏,修建海塘,并主持编撰《四库全书》。但是其晚年好大喜功,任用大贪官和珅,大兴土木,又六下江南,耗费国家大量人力物力,整个清王朝也在乾隆末期由盛转衰。

文字狱

1711年,有人告发在翰林官戴名世的文集里,有对前明政权表示同情的语句,并且书中用了南明的永历帝的年号,朝廷据此下令把戴名世打入大牢,判了死刑。这个案件牵连到他的亲友和刻印他文集的,共有三百多人。另外有不少类似的案件,完全是牵强附会,挑剔文字过错,甚至为了一句诗、一个字也惹出大祸。有一次,翰林官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bì)字,雍正帝见了,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于是挑剔说,这“清风”就是指清朝,这样一来,徐骏犯了诽谤朝廷的罪,把性命也送掉了。因为这些案件完全是由写文章引起的,人们就称之为“文字狱”。

文字狱是封建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一种手段。清朝前期,特别是雍、乾两朝,曾连续大兴文字狱。凡清统治者认为有碍于专制集权统治的著述、文字,必兴起大狱,肆意株连。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康熙年间的庄氏明史案和雍正年间的吕留良案。清朝大兴文字狱,是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内树立君主专制和满族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其后果极其严重,极大地摧残和钳制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马戛尔尼使华

乔治·马戛尔尼(1737~1806年),出身于苏格兰贵族家庭,是英国18世纪一位贤明的政治家、皇家大臣和杰出的外交家。1792年,英国政府任命马戛尔尼为正使,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西欧各国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1793年8月5日,英国使团乘坐一艘六十门炮舰“狮子”号和两艘英国东印度公司提供的随行船只抵达天津白河口,受到当时直隶总督的欢迎。9月2日,赴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乾隆帝,向中国政府代表和珅递交了国书,并同其就礼仪问题发生争执。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英国作为独立国家,其使节行单膝下跪礼,不必叩头。9月14日,乾隆帝正式接见使团,马戛尔尼代表英国政府向其提出了开放宁波、舟山、天津、广州之中一地或数地为贸易口岸;允许英国圣公会教士到中国传教七项请求,并要求签订正式条约。乾隆帝以无先例为由拒绝了英国的要求,他认为中国作为天朝上国,不需要外国的商品即可自给自足,双方不存在平等贸易的基本条件。使团离开北京后,前往京杭大运河往杭州等地参观。1794年9月回到英国。

回国后,马戛尔尼向英国议会写出报告说:“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一百五十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地遇见了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军事工业,中国的军事实力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

第一次鸦片战争

从乾隆统治后期开始,清朝的统治日趋衰落。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虚骄自大,闭目塞听。而同一时期,逐步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并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目标。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国”思想,对外来的产品的需求很小。外国商人为摄取暴利,从华南将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贸易,不仅毒害了中国人的肉体和心灵,也使得清朝的吏治腐败不堪,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

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派往广东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广州筹划禁烟。林则徐立下誓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明禁绝鸦片的决心。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全部销毁。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一场由英国资产阶级挑起的侵略战争爆发。1840年6月,英军首先进犯广州,遭到清军的抵抗后,转攻厦门,又被邓廷桢的军队击退。1841年1月7日,英军攻击沙角、大角炮台。中国军队仓促抵抗,伤亡惨重,炮台失陷。英军进逼虎门,琦善妥协求和。琦善的卖国行径激起清廷上下不满,道光皇帝认为有损天朝尊严,决定对英宣战。英军先发制人,再次进攻虎门。关天培亲自率军坚守炮台,以身殉国。1841年5月,英军进攻广州,广州城外的泥城、四方炮台相继失守。8月26日,英军攻陷厦门。10月1日,英军再陷定海。10日,镇海陷落。13日,宁波陷落。道光皇帝为挽回败局,决定第二次出兵,清军到达前线后,贸然出兵,结果全线溃败。1842年6月,吴淞口陷落;7月,镇江陷落;8月,英舰到达南京下关江面。29日,清政府在英国炮舰的威逼下,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战争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1)割香港岛给英国;(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3)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4)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需与英国共同议定;(5)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另外,美国和法国趁火打劫,效仿英国,先后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除割地、赔款之外,享有与英国同样的特权。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最强烈的愿望仍是扩大在中国的权益。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列强各国认为这是加紧侵略中国的极好时机,英、法、美三国在1854年和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要求,俄国也会同响应。四国的修约要求,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允许,于是,他们便伺机挑起战争。1856年英、法两国以“亚罗”号划艇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作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

在从1856年10月到1860年11月历时四年多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给予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战争中,英法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在北京洗劫和烧毁了融汇中外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圆明园。

1860年11月,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开始撤离北京。俄国驻中国公使伊格纳切夫以“调停有功”为借口,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14日,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俄国,增开喀什噶尔为商埠,并在喀什噶尔、库伦设领事馆。1864年,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国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和突出。

1843年,洪秀全同冯云山、洪仁玕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帝教,次年春入广西传教,积极宣传组织农民群众。洪秀全、冯云山经过五年的组织发动,以紫荆、金田为中心的拜上帝会势力已扩展到十个州、县,斗争方式由宗教冲突发展到政治的、武装的斗争,起义的核心领导和骨干力量已经形成。革命思想理论被越来越多的贫苦农民接受。1851年1月11日(一说1850年11月4日),洪秀全领导一万多汉、壮、瑶等族人民在金田庄严宣告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洪秀全严申五项军纪,冯云山宣读秉承天父旨意,合力诛妖灭清,实现太平的讲词。从此,一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在中国大江南北展开。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今蒙山)城后,即封王建制,分封东、西、南、北、翼王,东王节制诸王,各种立国规制初具规模。1853年年初,太平军攻克湖北省城武昌,即挥师五十万东下占领南京,定都天京(今南京),颁行《天朝田亩制度》,发行货币,坚持独立自主、反对外来侵略的外交政策。5月,太平军派兵北伐和西征。北伐军孤军直入,打到北京附近,功败垂成。西征军于湖口、九江大败湘军,继而破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起义进入鼎盛时期。1856年,杨秀清居功自傲,洪秀全密诏韦昌辉、秦日纲回京诛杨。洪秀全又疑忌翼王石达开主朝政,于是多方钳制。石达开负气率精兵良将离京出走,最后在贵州大渡河全军覆灭。

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洪秀全临朝主政,重建五军主将制,大力提拔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等,重用陈玉成、李秀成主持军国事务,一度重振军威,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大败湘军李续宾部。1859年,洪仁玕到天京,得天王倚重,封干王,主持朝政,颁布了《资政新篇》。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同清政府互相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坚决同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安庆失陷之后,太平军在江苏、浙江的根据地也相继失守,只剩下天京及其周围小块地区,这时,天京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形势日益危急。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19日,湘军挖掘地道,用火药轰塌城墙,经过激烈巷战,天京陷落。大部分太平军将士壮烈牺牲,少数人突围。洪仁玕在江西被俘,英勇就义。李秀成在天京突围时被俘,被曾国藩杀死。太平军余部转战大江南北,一直奋战到1868年。

中国历史上这场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前后奋战十四年,纵横十八省,威震全中国,最终在清政府和外国侵略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1861年,咸丰帝去世,慈禧太后六岁的独子载淳嗣位,临终前咸丰任命载垣等八大臣辅政。鉴于康熙初年曾出现辅政大臣鳌拜专权的先例,咸丰帝使用对辅政大臣牵制之策,即把他的“同道堂”“御赏”玺,分别赐予载淳以及皇太后叶赫那拉氏,以二玺代替朱笔。辅政大臣所拟上谕,必须加盖这两方印章才能奏效。

当时载淳年幼,“同道堂”印就落在生母慈禧皇太后手中,这为素有政治权欲的慈禧临朝预政提供了契机。1861年11月她拉拢慈安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于咸丰帝死后不久发动了辛酉政变,将辅政大臣斩首抄家,解职戍边,彻底肃清了政敌。

两位皇太后携载淳到养心殿东暖阁,正式垂帘听政,在皇帝宝座之后设两太后宝座,中间以八扇黄屏风隔开。为使此举更具合法性,恭亲王等人还制定了《垂帘章程》。但同治帝亲政不及两年,就因病而死。因无子嗣位,慈禧再次玩弄政治手段,选择同治帝年幼的叔伯兄弟载湉即位,为光绪帝,使两宫皇太后第二次垂帘终得以实现。

1881年慈安皇太后暴死,只剩慈禧一人垂帘听政。光绪帝成年亲政后,支持以康有为等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一次改良运动,目标为改变清朝祖制成法,因而招致慈禧等顽固派的妒恨。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人发动戊戌政变,将光绪帝幽禁于中南海瀛台,随即杀害策划变法的“戊戌六君子”,并通缉康有为和梁启超,罢免变法官员,戊戌变法彻底失败。解除了光绪帝的皇权后,慈禧再次临朝十年,称为“慈恩训政”,直至去世为止。慈禧通过垂帘听政,操纵同治、光绪两朝皇帝,掌握清朝朝政达四十七年之久。

洋务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成“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恭亲王奕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势力,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实力派大臣是地方的代表。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终结。

洋务派将军事工业的革新看成首要的突破点,提出了“自强”的口号。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他们还开办了一批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办,洋务派认识到,强大的国防基础在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求能源、钢铁等工业与之配套。同时,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也必须发展民族经济,与洋人“商战”“争利”。于是,他们提出了“求富”的口号,民用工业和新式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起来了。洋务派还开办了“同文馆”,这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它为中国造就了一批外语和外交人才。这些人的活跃成为以后中国现代化运动深入的重要力量。

“中兴之臣”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年),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他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今肥东县)人。因在家排行老二,因此民间又称他为“李二先生”,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早年得曾国藩赏识,1859年年末投奔曾国藩湘军大营,充当幕僚。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主力。在无人敢应的情况下,李鸿章受命筹建淮军。经过多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对淮军刮目相看。初步站稳脚跟后,李鸿章开始从“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入手,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淮军也逐渐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力之一。太平天国覆灭后,以他为领袖,由淮军将领、幕僚以及一批志同道合的官僚组成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探索中国的自强之路。后又筹建北洋水师作为清朝的海上防御力量。在列强的侵略下,清政府签下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李鸿章也无奈地充当着尴尬的角色。

李鸿章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梁启超曾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清史稿》将他看做“中兴之臣”。之前人们将李鸿章看做是“卖国贼”,但是现在史学界更倾向于用辩证的观点去评价他的一生。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大增强,开始准备向外侵略扩张。中日甲午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94年7月25日~9月17日。这时在清廷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占上风。当时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岁,她盼望从速结束战争,以免耽误她大办庆典,因此倾向议和,但迫于清议,一时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阶段中,战争是在朝鲜半岛及海上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平壤、黄海战役后,日本方面广造舆论,大肆渲染胜利,更加刺激了其扩大侵略战争的野心。而在清朝方面,进一步推行其消极避战方针,同时慈禧太后的主和也渐趋明朗化。第二阶段,1894年9月17日~11月22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随着清军节节败退,在清廷内部,主和派已占上风,大肆进行投降活动。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大开,北洋舰队深藏威海卫港内,战局更加急转直下。第三阶段,1894年11月22日~1895年4月17日。在这一阶段中,战争在山东半岛和辽东两个战场进行,有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1895年2月,在日本海陆两军的夹击下,我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随着战争的失利,清政府进一步加紧了乞降活动。1895年4月,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1)清政府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2)清政府不再是朝鲜的宗主国;(3)清政府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4)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5)清政府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6)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7)彼此的最惠国待遇。《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戊戌变法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一千三百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5月2日,由康有为、梁启超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康有为等人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等人也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之后,光绪帝起用康有为等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新政内容主要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赠送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这令光绪倾向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改革的蓝本。无奈变法受到清朝廷内保守势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对,加上支持新政的光绪没有实权及经验不足,最后演变成为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中国损失一批热心于国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

虽然“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都先后失败,但是维新思想从此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救亡图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自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两万从天津沿运河两岸进发,在廊坊受义和团围攻(史称廊坊大捷),兵败后加大兵力一举占领廊坊;8月14日凌晨来到北京城外向北京发起总攻;至16日晚基本占领北京全城。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逃往西安,派奕劻和李鸿章与联军议和。9月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被推为联军总司令来华。联军陆续增至十万,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关、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内。此间,俄国又单独调集步骑兵十七万,分六路侵占中国东北。12月联军提出《议和大纲》,迫使清政府全盘接受,并于1901年9月7日签署了《辛丑条约》。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分常驻京津、津榆两线外,其余撤兵回国。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在民众的压力下,表面上向列强各国“宣战”,暗地里却破坏义和团运动,向侵略军妥协投降。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后,清政府于8月7日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正式向外国列强乞和。列强各国本想以武力瓜分中国,在中国人民的反抗下,没能得逞;同时,各国各有打算,互不相让,矛盾重重,使得它们需要继续利用和维护清政府,通过清政府间接统治中国。

1900年12月,列强各国(除了出兵的八国外,又加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三国)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后又订立详细条款,于1901年9月7日在北京正式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1)惩办“得罪”列强的官员;(2)派亲王、大臣到德国、日本赔罪;(3)清政府明令禁止中国人建立、参加抵抗侵略军的各种组织;(4)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分三十九年付清,本息九亿八千万两白银;(5)在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设使馆区,各国可在使馆区驻兵,中国人不准在区内居住;(6)摧毁大沽炮台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台;(7)各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末代皇帝

1908年10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由于光绪皇帝生前并没有儿子,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应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胞弟载沣的长子)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接着,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

12月2日,溥仪的登基大典在太和殿举行,他成了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十位君主,年号宣统。溥仪晚年回忆了登基大典的一幕:“我被他们折腾了半天,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上的时候,早超过了我的耐性限度。父亲单膝侧身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却挣扎着哭喊:‘我不爱这儿!我要回家!我不爱这儿!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我的哭叫也越来越响。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就在这样有些慌乱的情况下,只有三岁的溥仪登基了,他的父亲载沣监国。载沣的“快完了”的话语也得到了应验。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清朝是由中国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大王朝之一。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最高的,清末时达到四亿以上。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18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康熙年间,统一了台湾,并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这不仅一举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