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中医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中医的很大思想方法注重的是各器官相互间的作用,它有很多成功的应用于实践的例子和经验。同时中医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注重情志,注重中枢神经系统对人的影响。

—柯杨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

中医称谓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在西方医学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国内对医家有着独特而内涵丰富的称谓。

岐黄: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原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内经》,此书假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因而,后世称中医学的“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医中圣手:《孔子传》载:“于事无不通,谓之圣”,即无所不通。手,指专司或专情其事的人。医中圣手即是对医生精湛医术的高度称赞。

扁鹊卢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姓秦,名越人,其治赵简子、太子疾。《列子·力命篇》载:医者卢氏被人称为“神医”。唐朝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引《黄帝八十一难》说:“(秦越人)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也。”因而扁鹊卢医即“正统神医”的意思。

悬壶:《后汉书·费长房传》载,河南汝南人费长房,有一天逛集市时见到一位买药的老人,竹杖上挂了个葫芦。当天黑散街之后,老人忽然跳进葫芦里。当时只有费长房一人看到,惊奇不已。为了弄清楚老人的来历,费长房便以酒款待。原来这位老人是一位身怀医技而又乐善好施的隐士,因他诊病卖药的地方经常悬挂一个葫芦作为标志,所以人称“壶翁”。隔日再相见时,壶翁邀费长房一同进入葫芦中,只见大厅布置得整齐华美,佳肴满桌,长房立刻拜壶翁为师,学习医术与修仙之道,几年后,费长房也开始悬壶行医。因这一传说故事的流传,后世便将行医爱称为悬壶,医生或诊所的贺词无一例外不是悬壶济世。而悬挂葫芦更成了中医的标志。

杏林:三国时董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不受礼,只要求治愈者在他房前栽杏树作为纪念。重症愈者种五棵,轻者一棵。数年后,蔚然成林,红杏累累。他建一“草仓”,告诉人们,要杏果的,不用付钱,只要拿一器谷子来换一器杏果。这样用杏果换来的谷子堆积满仓,他用这些谷子救济贫民。百姓送他匾额以表感谢之情,上写“杏林”、“医林”、“誉满杏林”、“杏林春暖”。由此,这些词成为医德高尚、医术高明者的雅称。

再世华佗: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有一次他在途中遇到有人出殡,见棺材缝里流出来的血还像活人的血,便上前救治,终于救活在棺材里假死的产妇,被人们誉为“神医”。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三国演义》说他能为曹操开头颅治其头风病。后人用“再世华佗”来赞扬医生的医术高明。

青囊:指古代医生盛医书的囊,后借指医术。《后汉书·华佗传》张冀《补注》:“吴押狱者每以酒食供奉,佗感其恩,告曰:‘我死非命,有青囊未传,二子不能继业,修书与汝,可往取之。’吴至金城,取又藏之。佗知不免,大饮如醉而殂。吴弃役回家,向妻索书,妻曰:‘纵学得神术,终毙于狱中,故我以囊烧毁也。’”因华佗精医术,生前行医各地,声名颇著,所以,“青囊”也成了医术的代称。

苍生大医:唐代药王孙思邈,医德高尚,堪称医学界的典范。他在《千金要方》中写道:“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不得瞻前顾后,虑吉凶,护惜身命。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成苍生大医。”后人对医德高尚的医生尊称“苍生大医”。

中医的发展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便是同疾病做斗争之时,随着人类文明的逐渐成熟,中医学也随之完善起来。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的中医学。中医学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就其发展阶段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期:中医学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早期人们造物居住以避风雨,缝制兽皮以御风寒,跳跃舞蹈以导湿热,用火燔食以使人无腹疾。在长期的狩猎、捕鱼和种植中,逐渐掌握了某些动物、植物以及矿物质的治病疗伤作用。如我们熟悉的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这就是中国医学的雏形。

理论形成期:战国时期,中国医学走向了它的第一个高潮,不仅名医荟萃,而且诊断、治疗、药物诸类均粗具规模。其中《黄帝内经》标志着中医理论的成熟与完善。书中不但记载了发病的机制,还记载了相当完善的治疗方法与手段。除了针刺疗法外,还有散剂药物治疗,如应用半夏秫米汤治疗失眠,用鸡矢酥散治疗鼓胀等。

同时书中还讲到,自然界天象、气象变化与人群疾病发生及流行的关系,与地域的差异对疾病的产生和治疗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春天气候多风,传染病易盛行;夏季属热,易发生中暑;秋天气候干燥,常发生干咳;冬天气候严寒,易出现外感寒邪疾病。又如东南地区,滨海傍水,地势低洼,人们吃鱼而嗜咸,易生疔疮;远离海岸的地区,由于缺碘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熟期:《伤寒杂病论》是由东汉末年南阳张仲景所著,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医发展的成熟,因为他实现了中医理论与方药的巧妙结合。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及在未经了解药物有效成分的前提下能够熟练运用草药治疗疾病,对人民健康的卫护,这样的创举是其他发明创造所不及的。同时,他开创了辨证施治的先河,直到现在,他的许多方剂在临床运用仍效验如神,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理论体系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整体观:中医学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体,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映,人与天地相应、与日月相应。同时,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局部出现病变,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而在机体外也出现一些相应的表现,如神、色、形、态的异常变化。所以,中医治病必须从整体出发,如口舌糜烂,中医常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是因为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原故。

辨证论治:辨证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收集病证信息,加以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诊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如何治疗。比如同样是感冒,中医根据病人症状不同,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用辛热的方法解决,风热感冒用辛凉的方法解决。因而,中医看病,往往是一人一证一方一药,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见热退热的局部对证治疗,更注重整体关联性,这与西方现代主流科学的还原论有所不同。好比判断西瓜的好坏,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是把西瓜切开,看一看,尝一尝,判断会准确。这就是还原论方法,优点是借助机械工具,结论准确;缺点是西瓜一旦切开,就不再处于本来状态,有些东西已发生改变,切开后不能再复原,空气和微生物进去了,西瓜容易坏掉。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经验,外部观察判断西瓜的好坏。西瓜是一个整体,各部分的生长形成都有联系。因此,有经验者观察外部情况,如用手掂掂瓜重,拍拍听瓜响,看看颜色和瓜蒂形状等,就可以知道好坏。这类方法就是整体观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事物的整体性,就是这一观点。

发病观与治病观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邪相争”,正不胜邪的结果,关系到人体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一切可以抵御外来邪气的积极因素,都可以看作人体的正气。中医的邪气,可以理解为一切致病的因素,如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喜、怒、悲、忧、思、恐、惊,饮食劳倦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仅仅是产生疾病的诱导因素,会不会发病,还要看人体正气的强弱。如果正气存内,无论是外来邪气还是内伤七情都不能对人体机能造成伤害,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果人体的正气受到损伤,再有外来邪气入侵,就容易生病,这就是中医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比如,同一股冷风吹来,有的人因此感冒流鼻涕,有的人则安然无恙,这就和他们体内正气有关。

一般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或病邪毒力较弱,则邪气不易侵犯机体,或虽有侵袭,亦不至于发生疾病。此时,人体内部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矛盾运动,其发展变化仍处于生理活动的范围,即“正能御邪”,所以不会发病。反之,如果人体正气虚弱,抗病能力低下,不足以抗御邪气,或病毒邪气过强,则病邪即可乘虚而入侵,使体内矛盾运动的发展变化,超出其生理活动的范围,从而导致机体脏腑组织阴阳气血的功能失调,即“正不胜邪”而发病。要治愈疾病,就要调和阴阳气血,使之重新归于平衡状态。

阴阳,原意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等。就人体机能而言,白天阳盛,机体的生理功能以兴奋为主;黑夜阴盛,机体的功能以抑制为主。

人体的阴阳,也和日夜一样,是交替变化着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体阴阳失衡,疾病就会来临。一切事物之间—包括人和自然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着的,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出者为阳,升者为阳;入者为阴,降者为阴,物质与能量的出入升降时刻变化以保持平衡,这样人就不会生病。如果失衡,就说明人体正气不足或邪气入侵占主导,人体健康就受到了威胁。正如《内经》所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又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所以,中医在治病时十分重视阴阳的平衡,通过祛除邪气或填补正气来调节,实现平衡以除病患。如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的:“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其中蕴含了中国哲学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最初是源自古人对自然的探索和总结,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又引申到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等,皆分阴阳。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作“生化不息”。

《史记·天官书》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古人认为,阴阳是促使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本,而五行则是构成一切事物必不可少的要素。五行,即木、火、水、金、土,这五种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间,无所不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维系着自然的平衡。木代表生长的物质;火代表可以散发热能的物质;土代表自然本身;水代表流动的物质,可以循环;金代表坚固的物质。木和火在土的上面,水和金在土的下面,所以木、火属阳,水、金属阴,土是中性。

顺着循环来,五行便会互相生发,即“五行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若逆着循环走,五行便会互相克制,如:木克土、土克水……古人用阴阳与五行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阐释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即自然界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则产生无穷变化。所以说,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如就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腹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四肢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筋骨皮肤而言,筋骨在内故为阴,皮肤在外故为阳;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五脏本身而言,心、肺居于上焦故为阳,肝、脾、肾居于中焦故为阴。

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二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所以,中医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要从动态的角度出发。而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而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古人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精气”是万物本根。所谓精,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精,是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狭义之精,指生殖之精。精气,是气中的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由于气非常细微分散,用肉眼看不到,所以古人称之为“无形”。气的活动力很强,而且不断地运动。精气学说,又称“元气论”,或“气一元论”,是研究精气(气、元气)的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形成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哲学理论。

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关于精气是宇宙本原的认识,对中医学中—精是人体生命之本原,气是人体生命之维系,人体诸脏腑形体官窍由精化生,人体各种功能由气调控等理论的产生,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

中医的精气学说,是研究人体内精与气的内涵、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及其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关系的理论。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精有两种来源,第一是先天之精。它与生俱来,是生命的原物质。第二是后天之精,即日常饮食水谷化生之精微,使生命得以继续维持的营养物质。后天之精可养先天之精,因此,生命得以成长壮大。

“气”是生命物质的活力。生命细胞的活力正常或旺盛,身体各组织代谢机能才会正常运行,体现整体生命力的旺盛。“气”像“精”一样,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气源于父母,名曰元气(原气),后天之气得于自然之气与饮食水谷精微之气。气的功能主要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等作用。精是气之母,气依托于“精”,有“精”才有“气”。气行畅通,人体才会健康。

神是脑物质细微精深的结构和脑的功能活动。狭义的神为心神,藏于心;广义的神,藏于脑。广义的神既包括心神,还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内容。脑神是各神之首,精神、意识、思维、知觉都是在脑神的作用下产生;心神、肝魂、肺魄、肾志、脾意也是在脑神的作用下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关节的活动,皮肤的感觉,眼、耳、鼻、舌的作用,同样都离不开脑神。中医理论认为,“神”可以调节人体形体的动与静,精神的兴奋与抑制,情绪的喜、怒、哀、乐、爱、恶,个性的刚与柔、静与噪,身体的屈与伸等。这是“神”的调节与控制功能。

精、气、神含义不同,却密切相关,所以是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之间的关系,可区分为有形和无形物质(精与气)与生命活动,以及精、气与心理活动的辩证关系两个层面。但对这两个层面关系的论述,又往往是交错在一起展开的。精与气的关系,类似于合成与分解之类方向相反的基本代谢活动。无形可以聚合成有形,气可生精,“精乃气之子……积气以成精”(《脾胃论》);精成之后,又可化而为气,“盖精能生气”(《类经》)。

气以精为体,精以气为用,精和气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了无形与有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在这种精与气的相互转化中,显现出各种生命活动,产生了人的心理活动。因此,神是由精与气所派生的,精与气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类经》卷一)。尽管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在形体和物质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又反馈地作用于精、气,影响着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对此,《养生三要·存神》辩证地指出:“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也,故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消。”

汪綺石《理虚元鉴》也指出:“以先天生成之体质论,则精生气,气生神;以后天运用之主宰论,则神役气,气役精。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治之原不相离。”也就是说,健全的心理和协调的生理活动,既依赖于躯体,又影响着躯体,三者的有机整合和协调,才能使人的生命活动处于有序的安稳状态。

脉学

脉学是利用切脉诊治疾病,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项独特方法。我国人民很早便发现人体血液循环的道理,通过切脉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有关情况在《周礼》、《黄帝内经》等古籍中有所记载。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著名医学家扁鹊总结前人经验,创立了脉学。

西晋著名医学家王叔和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它吸收扁鹊、华佗和张仲景等古代名医的理论,总结了两晋以前的脉学经验,使中医诊脉、脉学成为一门系统科学,奠定了脉学诊断的基础。

脉象,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是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包括脉搏的频率、节律,呈现的部位、长度、宽度,脉管的充盈度、紧张度,血流的通畅流利度,心脏搏动的强弱等因素。

中医认为,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由水谷精微化生,聚积胸中,与呼吸之气相合发挥作用的气)所推动。血液循环于脉管之中,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即循环于全身的血脉都汇于肺部 ,且肺主气 ,通过肺气的循环分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是气血产生的源泉,脾主统血,血液的循环有赖于脾气的统摄;肝藏血,肝主疏泄,有调节血量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且精可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所以,脉象的形成与五脏功能活动有关,且五脏与六腑相表里,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六腑的变化。

正常的脉象为常脉,也称平脉。常脉脉象节律均匀,一呼一吸间脉搏四或五次,每分钟约六十到九十次,且跳动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脉象的辨识主要依靠手指的感觉。脉象的种类很多,中医文献常从位、数、形、势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归纳,掌握脉象的这些要素,才能理解各种脉象的特征及形成机理。

脉位:指脉搏跳动显现的部位深浅和长短。正常脉搏的部位不浮不沉,中取可得,寸、关、尺三部有脉。如脉位表浅的为浮脉;脉位深沉的为沉脉等;脉搏超过寸、关、尺三部位的为长脉,脉动不及寸、尺的为短脉。

脉数:指脉搏跳动的至数(病人脉搏在常人一呼吸间跳动的次数叫“至数”)和节律。如一息五至以上次数的为数脉;一息不满四次的为迟脉;如中间出现停歇的,有促脉、结脉、代脉等脉象的不同;脉律时快时慢的,为散脉、涩脉等脉象。

脉形:指脉搏跳动的宽度大小、软硬等形态。脉形主要与脉管的充盈度、脉搏波动的幅度等因素有关。如脉管充盈,脉搏幅度大的为洪脉;脉管充盈度小,搏动幅度小的为细脉;脉管弹性差、欠柔和的为弦脉;脉体柔软无力的为濡脉、缓脉等。

脉势:指手指感知的脉搏势力的强弱、流畅程度等。脉势包含很多因素,如脉动的轴向和径向力度;主要有由心脏和阻力影响所产生的流利度;由血管弹性和张力影响而产生的紧张度等。正常脉象,手指感知和缓,力度适中。应指有力为实脉;应指无力为虚脉;通畅程度好,脉来流利圆滑的为滑脉;通畅程度较差,脉来艰涩不畅的为涩脉。

以上是构成脉象的基本要素,也是诊察脉象的基本要点。脉象的辨别,主要依据医者指下的感觉,因此,中医察脉,要将各种脉象要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形成完整的脉象,才能正确地分辨各种病脉。

四诊法

古代中国,没有ct、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以中医诊病,不得不重视病人的主观感受,不得不重视人体各种功能,在临床反复证明,从中发现疾病规律。

四诊法,是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根据民间流传的经验和自身多年的医疗实践,所总结出的诊断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总称“四诊”,古称“诊法”。《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借以判断人的健康与疾病状态。可见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就是四诊原理的理论基础。

望诊:医生观察病人外部的神、色、形、态,如眼神、面色、舌苔等,以及各种排出物,如痰、粪、脓、血、尿、月经和血带等,作为分析判断疾病的依据。中医学认为,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如果人体五脏六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而于神、色、形、态等各方面显现出来。

古代最熟稔的望诊专家应是扁鹊,只要提及《扁鹊与齐桓公》,国人无不惊奇于扁鹊高超的医术。因为人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面部的血脉丰盛,是脏腑气血所养,另外面部皮肤薄嫩外露,其色泽变化也容易观察。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都能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表现出来。如日常生活中人们说某某气色好,面若桃花,说明对方身体健康;说某人满脸病容,两眼无神,唇色发暗,头发焦枯,耳轮干涩,就判断此人可能有疾病。这就是望诊。另外,面色与五脏也关系密切:“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我们属于黄种人,其正色的特点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当五脏有病时,则显露出相应的五色异常。如医生见到一个面色发黄的病人,会问他是不是感觉四肢乏力,不喜喝水,大便稀溏,还容易腹涨,食饮无味等,病人常会惊讶于诊断得如此准确,实际是望诊其面为黄的缘故。黄色主脾虚,湿证,脾主四肢,脾不运化水湿,则会四肢乏力,不喜饮水,关节不利,脾不运化精微物质,则出现便溏,腹胀等症状。

此外,中医还会要求观察病人的舌头。舌与许多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相连,所以人体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邪正的消长、病情的顺逆等情况,都可以从舌像上反映出来,这就是舌诊的原理。望舌包括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正常人的舌为淡红色、舌苔薄白。最常见的异常舌质是较淡红舌偏白或偏红。前者多因气血亏虚或阳气衰微,运血无力;后者多因邪热偏盛、气血沸腾或虚火发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内火旺”、“上火”之意。

闻诊:医生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的声音和气味两方面的变化。闻声音,即观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即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变化,以协助辨别疾病的虚、实、寒、热。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发出的各种声音和气味都是在脏腑生理和病理活动中产生的,如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音—角、徵、宫、商、羽,及五臭—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都与五脏相应,是五脏功能变化的反映。五声的对应情况是呼属肝、笑属心、歌属脾、哭属肺、呻属肾。如悲伤时哭一下可缓解情绪,但一直哭就伤肺了。

问诊: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问诊都是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因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诊疗经过、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情况、生活习惯、饮食居住,都要通过问诊获得。所以问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一环,对分辨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可提供重要依据。

切诊:用手对患者体表进行触摸、按压的诊法。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切脉就是通过脉象变化的体察,了解体内的病变。中医把脉主要是感知脉的形态、脉的力度、脉的通畅度。简单的说,就是患者的脉在医生手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如涩脉,给人的感觉是如刀刮竹,常见血虚证,或受寒后血凝不畅。按诊,是用手触摸按压病人体表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病变部位、性质和病情轻重等情况。

通过四诊,诊察疾病显现在各方面的症状和体征,以了解疾病的病因、性质及其与内脏的联系,为诊断提供充分依据。望、闻、问、切各有独特的作用,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不能相互取代。临床必须结合运用,互相参证,才能全面了解病情,称为四诊合参。

八纲辨证

八纲是中医经过长期观察实践,总结经验得出的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黄帝内经》奠定了八纲辨证的基础,东汉张仲景更具体地运用于伤寒与杂病的诊疗。

一般而言,任何一种疾病,从大体病位来说,总离不开表或里;从基本性质来说,一般区分为寒与热;从邪正斗争的关系来说,主要反映为实或虚;从病证类别来说,大致可分属阳或属阴两大类。

不管疾病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多么复杂,运用八纲对病情进行辨别归类,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所以八纲是辨证施治的纲领。其中,阴阳是总纲,它可以概括其他六纲。表证、热证、实证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属于阴证范畴。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是相对的概念。狭义的表里,即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为外;脏腑、骨髓为内。外有病属表,内有病属里。从病势深浅上讲,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表里辨证适用于外感病,可观察得知病情的轻重深浅及病势趋向。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反映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的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的表现为热证。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虚实辨证可为治疗提供依据,补虚泻实。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的表里病位和虚实寒热性质往往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由实转虚、因虚致实等。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病变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所以,进行八纲辨证时不仅要熟悉八纲证候的各自特点,同时还要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八纲辨证也是中医其他辨证方法不可缺少的要素。应用八纲辨证可确定疾病证候的类型,判断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

特色疗法

中医认为,人体生病的原因是由于正不胜邪而致体内阴阳失衡,医生要平衡阴阳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疗法。

针刺疗法:自人类的双手能制造简单的劳动工具,针灸刺法也随之萌芽。古代最早的针具为“砭石”疗法,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具也不断改进。现在使用的工具多是不锈钢针。针刺法就是医生使用不同的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一定部位,激发经络气血,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防病去痛的目的。由于针灸治病简、便、廉、验,适应症广,一九七九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各国对四十三种常见病首选针灸治疗,如落枕、急性扭伤、肩周炎、岔气、腹胀、打嗝儿等。

灸疗法:灸是灼、烤的意思。古人在烤火取暖时,某些疾病在受到火的熏烤或烧灼有所缓解,人们从中得到启示,于是发明了灸法。传统灸法是用艾叶作为原料,制成艾炷或灸条,在人体的一定穴位上熏灼,借艾火的热力透入肌肤,起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这种方法常与针刺方法配合运用,所以针灸并称。灸法常用于寒湿痹痛和寒邪之证。近年兴起的“冬病夏治”也是灸法的一种。

拔罐疗法:俗话说“针灸拔罐,病去一半”。在原始社会,人们发现用兽角做成的饮具,借燃火的热力,排出其中空气,使之吸附在皮肤表面,使局部充血,瘀血,以产生刺激来治病。所以这种方法在古代称为“角法”,历代中医文献中多有记载,如《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罐得火气合于肉,既牢不可脱 ……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拔罐疗法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

中药疗法: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古人冒着生命危险尝试利用这些资源,于无数次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某些植物、动物和矿物的治病作用,并将它们的药用属性加以概括,归纳为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

在临床上,医生通常用中药的寒、热、温、凉四气来调整体内阴阳失衡,最常见的用药原则是: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虚证用补药,实证用泻药。用药方法分内服和外敷,内服就是中药经煎煮后成汤或丸膏即直接口服,外敷就是将中药制成膏剂、散剂贴在机体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如治小儿腹泻,常在肚脐上贴一剂药,这就属于外敷法。

饮食治疗: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饮食的调节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古代有药食同源的说法,中医认为可食之物皆有药性,均离不开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比如人们常吃的小麦,味甘甜,外皮性寒,肉性温,故面粉属温性,入脾经、心经、肾经,有养心、益肾、除热、止渴的功能。大米,味甘甜,性平,入心经、脾经、胃经、肝经、小肠经、肾经、膀胱经,益气,止渴、止泻,温中,和胃气。最常见的食疗就是各种营养粥,诗人陆游诗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惜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音乐疗法:利用音乐艺术以调节人的形神,促使病人身心康复。清代医学家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指出:“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强调了音乐在疾病治疗与康复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情志疗法:中医理论认为,七情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运用七情之间相互制约的法则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情志疗法。古代医师在“七情内伤”的理论和本土化的“情志相胜”的指导下治疗疾病,并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经典医案。如金元时期的医家张从正,对汗、吐、下三法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他精于中医的心理治疗,在阐释发挥《黄帝内经》中情态相胜的理论时说:“悲可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听视。”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张氏运用感、娱、怖、触、夺等方法无药而愈病的故事,可窥古代中医心理疗法的一斑。这与现代心理治疗的一些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综观全球医学发展趋势,随着医学模式和人们医学健康的改变,疾病谱的变化,医源性、药源性、心身疾病以及老龄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增多,人们对于预防保健需求的日益增长,尤其是一些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带给人们用药的恐慌,人们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天然药物和传统医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一股“回归自然”的潮流。在这股潮流中,我们有着灿烂的文化背景,有《皇帝内经》给我们做理论指导;有《神农本草经》给我们提供天然保健品;有《难经》给我们提供诊脉“独取寸口”;有《伤寒杂病论》给我们理、法、方、药;还有无数的中医圣贤提供的各家学说。总之,在看病保健方面,中医学有着可观的神奇疗效。

四大医书

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和民族,必定有自己的文化经典,经典对于民族精神的构建,作用是巨大的。而在东西方文明的“轴心时代”诞生的中医体系,产生了早期的所谓“四大经典”著作,即《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书十八卷,其中的九卷名《素问》,另外九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的两大部分,每部分各八十一篇。《素问》大部分是讲五行和运动的,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讲针灸,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相传神农尝百草,黄帝求教于岐伯而作《内经》,实际上《皇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反映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黄帝内经》以五行为框架,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中医学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体系。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也因此而异。所以,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中医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不千篇一律。

人类出现以后,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的确远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同时它也是一部养生经典。《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整本书只收载有十三种药方,讲的更多是怎样不得病,怎样健康长寿,关键就是内观—注意自身的五脏六腑,气血如何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

《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疗已发生的病变,治疗未发生的疾病,这反映了中医对预防疾病的重视,因为疾病不是一下就得来的,疾病的产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体现了中医对未病时病症的把握。

《难经》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传为战国时的名医扁鹊所作。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从内容上看大约成书于汉代。“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主讲脉诀,是《内经》的一部分撮要。

书中以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所以又称《八十一难》,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七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书中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对后世伤寒学说与温病学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对诊断学、针灸学的论述也一直被医家所遵循。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扁鹊,是战国时勃海郡郑地的人,姓秦,名越人。“扁鹊”一词原本为古代传说中能为人解除病痛的鸟,秦越人医术高超,百姓敬他为神医,便说他是“扁鹊”,渐渐地,就把这个名字用在秦越人的身上了。扁鹊云游各国,为君侯看病,也为百姓除疾,名扬天下。他的技术十分全面,无所不通。在邯郸听说当地尊重妇女,便做了带下医(妇科医生)。在洛阳,因为那里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专治老年病的医生。秦国人最爱儿童,他又在那里做了儿科大夫,不论在哪里,都是声名大震。

古人将《难经》托名扁鹊所著,借其名以示书的重要性,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怀念。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托名“神农”所作。在我国古代,大部分药物是植物药,所以“本草”成了它们的代名词,这部书也以“本草经”命名。汉代托古之风盛行,人们尊古薄今,为了提高这部著作的地位,增强人们的信任感,就借用神农遍尝百草,发现药物这妇孺皆知的传说,将神农冠于书名之首,定名为《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或认为是秦汉时期,或认为是战国时期。清人孙星衍认为这部书有可能源自神农、黄帝之时,当时虽无文字,但药石知识相传不绝,经过历代名家修订、增补,屡有阙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现存最早的辑本是明代卢复辑《神农本经》,流传较广的是清代孙星衍、孙冯翼辑的《神农本草经》,以及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日本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

全书分三卷,载药三百六十五种,其中植物药二百五十二种,动物药六十七种,矿物药四十六种,分上、中、下三品,认为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文字简练古朴,为中药理论的精髓。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可以治疗哮喘,大黄可以泻火,常山可以治疗疟疾,等等。这些都已用现代科学分析的方法得到证实。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

作者张仲景是东汉著名医学家。该书编成后不久因作者去世流失民间,到晋代时,一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见到了这本书的残章,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加以整理,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命名为《伤寒论》,包含有二十二篇论文,记述了三百九十七条治法,载方一百一十三首,总计五万多字。王叔和的功劳,清代名医徐大椿评价道:“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到了宋代,翰林学士王洙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它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得知是张仲景所著,就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二十五篇,载方二百六十二首。《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合集,即现代流传的《伤寒杂病论》了。

《伤寒杂病论》序言中提及,张仲景因其宗族中大半死于伤寒,遂“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诊断上融会了四诊八纲,对伤寒各证型、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大法和用药规律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析。

《伤寒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中精选的三百多方剂,其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依据。名医华佗读了这本书,啧啧赞叹说:“此真活人书也。”明代中医喻嘉言高度赞扬张仲景的《伤寒论》,说:“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中国医籍考》)

《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必修的经典著作,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仍是中医学习的源泉。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它不仅是我国历代医家必读之书,而且还广泛流传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特别是在日本,在当地的一些著名中药工厂中,伤寒方一般占到六成以上。

中医配药治病分为两派:经方派和时方派。经方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医家在治疗过程中发现确有疗效的“经验之方”,一是指在张仲景著作中使用过的“医经之方”。在明清之前,经方主要是指“经验之方”。到清朝初年,出现了尊古的经方派,他们称张仲景著作使用过的方剂是“经方”,而后世医家及温病学派设计的方剂则是“时方”,他们反对时方而主张用经方。因为经方派的影响,现在中医界所说的经方,其意义则转而成为后者—张仲景的方剂。也因此,经方派在日本称“古方派”,时方派称“后世方派”。

方药施治,是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中医临床基础包含“八纲”、“八法”、“七方”、“十剂”等原则。所谓“八纲”,指中医辨证中的八个基本纲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法”指八种治疗方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七方”即七种方药配伍和组成—大、小、缓、急、奇、偶、复。“十剂”指十种药剂功用分类法—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这些中医临床的基础原则,在《伤寒杂病论》三百多个方剂中有着明显的体现,也因此,《伤寒杂病论》被后世中医公认为“经方”的代表。在几千来中医学发展过程中,一直指导着医家的临床实践,受到极高的崇奉。

温病学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清代吴瑭所编写,前后花了六年时间。刊行之后受到医家重视,重印达五十多次,有王孟英、叶霖等名医为其作评注,或编成歌诀普及医界。

全书共六卷。卷首,引《内经》原文十九条,讲述温病学说的源起。卷一为上焦篇,论述各种温病的上焦证。卷二为中焦篇,论述中焦的各种温病及寒湿证的证治方药。卷三为下焦篇,阐明温病下焦证的证治方药。卷四为杂说,设短篇论文十八篇,分别论述与温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善后有关的问题。卷五为“解产难”。卷六为“解儿难”,结合温病理论,研讨产后调治、产后惊风、小儿急、慢惊风和痘症等问题。

《温病条辨》不失为《伤寒论》之后最优秀的体现辨证论治水平的著作。作者“善夺人之长”,学习《伤寒论》以条文加注解的方式,在从头至尾全程展示温病的过程中,同程穿插治疗的方药,使得一书在手,全局在胸,理法方药俱备。作者使用的一百八十多首方剂中,有几十首方剂为叶天士所创制,只有大约两成是自己所拟定。叶天士是医学史上少有的杰出临床大家,但他治疗的温病都是个案,散见于《临证指南医案》中,开小的方药既无方名,又无剂量,经吴瑭拟定方名、确定剂量之后,纳入到《温病条辨》中,如今都成为温病名方。《温病条辨》中的许多条文,也是直接从《临证指南医案》中引用的。

在今天看来,吴瑭有侵犯叶天士“知识产权”之嫌,但这一著作,为后人提供了辨治外感病的新模式。何况当时出书不仅没有稿费,还要拉赞助,甚至自掏腰包,并无经济效益可图,完全是为实现济世救人的目的。最为重要的是,作者总结了历代医家治疗温病的理论与经验,并且基本概括出了温病发展的基本规律,给后世提供了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一整套成熟的方药,完成了几乎可以与《伤寒论》六经辨证媲美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成为清代温病学说标志性专著。

书中重申寒、温分立,提出病因有三:伏气、时气、戾气,病类为九: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秋燥、冬温、温疟。吴氏的三焦辨证不仅层次清晰、明确,而且能落实到具体脏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辨证体系与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叶天士温热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互为补益,是温病创新理论之一。部分中医教材把它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列为新的“四大医书”。

由此可见,《温病条辨》不是仅仅为纂集而撰,实在是用心良苦,为学术理论升华之作。书中提出的一系列温病治疗原则,成为此后温病治疗的圭臬,其中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