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小说与戏曲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吟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

—鲁迅 曾任北京大学讲师

唐以前的小说

周秦时代所谓的小说(《庄子》有“饰小说以干县令”的话)内容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但诸子书中的寓者与神话、传说,多有像小说的。

刘歆《七略》中开始有小说家的名称,但所列的书后世不传,大约是一些传说故事的记载。刘向所著《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也许就是根据那些故事编成的,现在流行的《孟姜女故事》就包含在《列女传》。晋朝流行的《山海经》,是一种古小说,也许是周秦时代传下来的。又有一种《穆天子传》,是在汲县魏安静王古墓里中发现的。这两种书,都有郭璞的注解,郭是晋代博学的人。

晋以后托名汉朝人写的小说,有《西京杂记》、《汉武内传》、《飞燕外传》等。晋及南北朝人创作的有干宝的《搜神记》、葛洪的《神仙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前两种是若干传说故事的汇辑,《世说新语》是晋、宋间的艺人逸事。这类的小说,到唐朝就演变而为“传奇”(这和戏剧中的传奇,同名而异实),“传奇”的形式是短篇小说,主角多为才子、佳人、英雄、侠客,也有讲神仙故事的。代表作品有《虬髯客传》,写李靖遇见红拂妓与虬髯客的故事。《枕中记》写神仙故事,元稹的《会真记》讲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这也是后世《西厢记》的依据。李朝威的《柳毅传》讲了柳毅代龙王传书的故事。

唐传奇的文章数量很多,较出名的还有《南柯记》、《红线传》、《章台柳传》、《步非烟传》,《长恨歌传》、《李娃传》、《霍小玉传》、《梅妃传》、《离魂记》等,后世的文人经常用到其中的典故。除“传奇”外,唐人还有笔记式的小说,如《集异记》、《幽怪录》之类。个人文集中也会出现短篇小说,如韩愈的《毛颖传》,柳宗元的《梓人传》、《种树郭橐驼传》等,这类短篇,从前认为是古文,不算小说;被列入小说的都收入《唐代丛书》、《唐人说荟》等集子。

宋元明的小说

唐以前可算小说的都是文言文,小短篇,夹在一些杂记的故事里,到了宋朝才有白话长篇小说的雏形。从前的文坛看不上这类小说,《四库全书》小说一门,只有“杂事”、“异闻”、“琐语”三类,都是杂记式的文字。

通俗文学起源于唐朝,如敦煌石窟中发现的散文、白话小说的断片。宋朝时正式有了流行的“话本”。“话本”也称“评话”或“平话”,是“说话人”所用的底本。“说话”即“说书”,也称“讲史”、“演史”。宋朝话本流传于今的有四部:

《大宋宣和遗事》:记徽宗、钦宗时事,《水浒传》中宋江等三十六人的来历,就包含在这部书里。

《新编五代史平话》:讲五代史事,清光绪年间发现影印宋残本,才流传于世。

《京本通俗小说》:现存第十卷到第十六卷,其中包含若干短篇小说。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罗振玉根据日本所藏宋刊本影印,这书是《西游记》创作的根据。

宋朝话本演化而成元朝的演义或章回小说,最重要的是《水浒传》和《三国志演义》,与《西厢记》、《琵琶记》合称“元代四大杰作”,这两种书流传有不同的版本,其间大概陆续经过多人的修改,现世通行的版本是施耐庵的《水浒》,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明朝时期,平话继续发展而产生了《列国志演义》及《西游记》等书。明代章回小说多讲神怪故事,如《封神榜》写武王伐纣,《三宝太监西洋记》写郑和出使南洋,里面夹杂有神怪故事,又称“神魔小说”。类似宋朝《京本通俗小说》那样的小说,明朝也很多,如《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都为冯梦龙所作,称“三言”,此外还有《拍案惊奇》、《照世杯》等。这些小说多已失传而流传于日本,但另有一选本《今古奇观》。明朝小说作者多用笔名署名。演义体的小说仍然可作为话本使用,著名说书人柳敬亭就活跃于明末清初时期。明代有一部社会小说《金瓶梅》,取《水浒传》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的一段艳史作为故事框架,新添几个人物扩成百回,描写人情世态,富家生活,颇为深刻。元朝的《水浒》、《三国》和明朝的《西游记》、《金瓶梅》,合称“四大奇书”。

清代的小说

清代小说,写作题材上多半是日常生活,与从前专讲稀奇古怪的故事不同;和话本体不同,更注重塑造描写,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写贵族的家庭生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写科举时代的文人生活,都写得很深刻。后来模仿《儒林外史》的有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等,还有韩子云的《海上花列传》,是用上海话写就,讲述风尘女子们的生活,十分贴近现实。这些都是写实小说,清以前只有《金瓶梅》可比。此外有李汝珍的《镜花缘》,以女子作中心,创造了很多奇特的地域,如大人国、小人国、女人国、君子国、两面国等,包含了深刻的讽刺意味。文康的《儿女英雄传》也以女子为中心,讲述了十三妹救安公子等故事。陈森的《品花宝鉴》,写士大夫玩弄男性优伶的变态性爱。石玉昆的《七侠五义》以及仿效它的《施公案》、《彭公案》等,都是写侠客英雄的传奇故事,有宋元话本的遗风;清末的小说,除上述吴沃尧、刘鹗、李宝嘉诸人的作品外,还有曾朴创作的《孽海花》,多叙当时的文人逸事。晋唐式小说有《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

戏曲的萌芽

我国过去没有话剧,旧剧都是歌唱的剧目,每剧都由几种乐曲合成,说白与动作穿插其间,这种戏剧形式出现在元朝,而剧本成为当时文学的重点创作对象。

元朝以前,只有类似戏剧的歌舞,上溯周秦时代,有民间祀神的巫歌,如《楚辞》中的《九歌》,就是祭祀东皇太一、大司命、少司命等神灵时所唱的歌词。贵族们需要娱乐节目,所以宫廷中有滑稽表演,这种表演有时仅是讲讲笑话,但也可讲时事、进讽谏,如楚国优孟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为孙叔敖的儿子说情。此外还有盲人唱诗,用意跟讲笑话差不多。民间有流行的舞蹈,如现在苗瑶的跳月一样,跳舞时所唱的情歌,或即《诗经》中《国风》所包含的那些。但这些歌舞都不表演故事。

南北朝至唐朝之间,以歌舞表现故事的形式流行开来,如“大面”,或作“代面”,就是戴着假面具表演,创自北齐;表演一人上山寻父尸故事的《钵头》;表演一妇人受丈夫虐待故事的《踏摇娘》;表演《鸿门宴》的故事的《樊哙排君难戏》等。这种用歌舞表演故事的形式可称歌舞戏,但情节简单,以唱歌为主。敦煌石窟曾发现唐朝的通俗唱本“变文”,所唱故事如日莲救母等,成为后世编剧本的依据。

宋朝时,上流社会中流行一种“鼓子词”,最著名的是赵令畤的《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用十首《蝶恋花》词以咏《会真记》的故事,这种叠词有管弦伴奏,合着鼓乐而歌唱,因而叫鼓子词,这种鼓子词没有舞蹈配合,近于戏曲的清唱。另有配合跳舞的,叫“传踏”,也称“转踏”或“缠达”,由男女两队歌者边歌边舞。还有“曲破”、“大曲”、“鼓吹曲”、“赚词”等,都兼歌舞,用曲比较复杂,特别是“诸宫调”,这种形式已接近元曲,民间很流行,对后世戏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除歌舞外,宋朝已有杂剧,一开始只限于滑稽剧,到了南宋开始搬演故事,有唱曲和说白,剧中角色也多了起来,这时的剧本据说有二百八十多种,现在都已失传了。金末有董解元的《弦索西厢》,也称《西厢掐弹词》,元代戏剧的先驱之一。“弦索”是调名,创始于金,由一人弹琵琶、念唱白口和歌词,没有舞蹈。从董解元的《西厢》转变为元朝王实甫的《西厢》,就是配合了“科介”(动作)的剧本,到此,中国的戏曲便形成了。元朝以前的戏剧,都是叙事体,元朝以后就成为代言体了。

元明清的戏曲

元、明、清时期是中国戏曲的成长阶段,以元朝戏曲文学成就最高。这一时期的主要作者和作品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扑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记》、乔吉的《金钱记》等,其中关汉卿、白扑、郑光祖、马致远并称四大家。现今元曲作品存有目录的有五六百本,全文保存的有百余本,《元曲选》收录有一百本。而最受欢迎的元曲是《西厢记》。

自董解元《西厢》开始,元曲都是用北方方言写成,被称为“北曲”(金称“院本”,元称“杂剧”)。元末永嘉人高明因南方人不懂北方方言,又创作《琵琶记》,称为“南曲”。明朝时,北曲衰落,唱法失传,只有南曲盛行,一直到清朝。现在的昆曲就是南曲的一个支派。

昆曲是明朝嘉靖、隆庆年间,昆山人魏良辅为同乡梁伯龙《浣纱记》一剧制谱时所创作的,腔调流丽悠扬,超过原有的南北曲。现在流传的《桃花扇》、《长生殿》等,都是唱昆腔。

明代戏曲作家以徐渭、李月华、汤显祖、阮大铖最有名。汤显祖的《牡丹亭》(《玉茗堂四梦》之一)尤其著名。清朝的南曲著作有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此外还有李渔、蒋士铨、黄燮清等人的创作。

将南曲与北曲加以比较,大致可发现以下的几条区别:

第一,剧中的段落,北曲称折,南曲称出。北曲基本限于四折;南曲则不限出数,可以有数十出。

第二,北曲全曲由一个主角独唱,且只限于正旦或正末,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南曲中,登场人物都可唱曲。

第三,北曲每折一调,一韵到底;南曲一出不限一调,且可以换韵。

第四,北曲多用楔子;南曲不用楔子,只在第一出说明全篇大意,称为开场。

第五,北曲篇末都有题目正名;南曲只有下场诗。

第六,北曲的角色限九种;南曲角色可加多。

元曲也称杂剧,明清时代的作者创作的南曲剧本,凡长篇的,称“传奇”,也称“南戏”或“戏文”;短篇的叫杂剧,或称“南杂剧”。不管南曲还是北曲,都有“小令”、“散套”—只有唱词,没有科白,所以不算剧本,算是散曲。小令相当于曲中的一支(单调),篇幅很短,百余字,和“词”相像。散套是合几支单调而成,相当于曲中的一折,也称套数。

除杂剧、传奇外,还有地方戏。清初民间盛行的地方戏有“二簧调”,又称“湖广调”,是湖北的地方戏,据说因黄冈、黄陂两县而得名。有“秦腔”,又称“西皮”、“梆子”,是陕西戏。有江西的“弋阳腔”,安徽的“徽调”。乾隆以后,各地方戏集中北京,变化为“京戏”(平剧),洪阳一役后,京戏代替了昆曲的地位,一直流行到现在。广东、福建的地方戏,则始终是独立的,没有加入京戏。京戏的剧本,大都是由昆曲略加修改而成,或全盘抄袭梆子腔。只有余治的《庶几堂今乐》,是皮黄戏的创作剧本,原有四十种,现在流传的只二十八种,剧场中常演的《朱砂痣》,就是其中的一种。

宝卷、弹词、鼓词

“宝卷”是明代及清初的一种唱本,内容是宣扬因果报应或佛教故事,劝人向善,大致可分为佛教故事、神道故事、民间故事三种。佛教故事如《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香山宝卷》;神道故事有《蓝关宝卷》、《吕祖度何仙姑因果宝卷》等;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宝卷》、《白蛇宝传》、《正德游龙宝卷》。

南方流行弹词,北方流行鼓词,都是有乐器伴奏的唱本。弹词又分国音、土音两类。国音如《凤凰山》、《天雨花》、《再生缘》、《笔生花》等。土音如吴音《玉蜻蜒》、《三笑姻缘》、《珍珠塔》。

鼓词大部分是讲战争和国家兴亡的故事,如《杨家将》、《三国志》、《忠义水浒传》等,也有讲情感故事的,如《珍珠塔》、《宝莲灯》、《蝴蝶杯》等。弹词演唱时以琵琶为主乐,鼓词则以鼓为主乐。这两种形式都是从唐朝的变文演变而来。“变文”的体裁是“讲”而兼“唱”的。讲的部分多用当时白话,有的也用骈体文。唱的部分以七字句为多,夹杂有三字句的,五六字句的比较少见,现在流传的弹词和鼓词中还保留着当时所用的韵式。变文的讲唱,最初限于庙宇,内容只有佛教故事,后来说唱历史故事、传说人物或时事的,转入“瓦子”(游艺场中)去了。非佛教故事的变文,如《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等,讲古代历史事件,此外还有歌功颂德一类的作品,如《西征记》。从变文至弹词和鼓词,都属于民间文学,并受到佛教讲兼唱形式的影响。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