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镜水寺沙门 栖复 集

言第一叙经起之意等者。牒前也。夫立教之心。各有所存。老聃涉流沙。而演道德。孔氏获麒麟。以述春秋。孙子膑足。而兵法聿兴。屈原放逐。而离骚遂作。此固寰中之说。未为方外之谈。若乃本师利见大悲为先。将以拯火宅之焚。憩畏途之险。驰牛车于八正。示宝所于二空。乃是其言犹时而立也。然教之兴意。总别有殊。先德所陈。唯显别意。今论总意。略启二门。一之以出生死烦笼。二之以达菩提彼岸。且初意者。按三启经云。佛告诸苾刍。有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若此三法。世间无者。如来应正等觉。不出于世。为诸众生。说所证法及调伏事。是故当知。由有三法。如来出世。说所证法及调伏事。第二意者。下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广说开示悟入菩提涅槃。此通诸教。亦总此经。故名总意(上总言下别意)。疏中字不定也。一有作序经起意。无之字。有本言起之意。经即是起。恰似经在前。意却在后。三经之起意。之字在起字上。向此则如来为能起。经为所起也。贺抄两义解起。三义解意。且初起者。通能所。第一佛五蕰假者身中后智。为能起。此则能起故名起。二者智之所说教法名起。此则所起故名起(上二义解起)。次三义解意。第一八识四智。总名为意。能说故名意。此依等无间。以解意。八识总名意。第二约所说。一部法华。是佛意况意趣。故名意。第三约梵王鹙子渴仰心。为意。贺自评云。初后恐非也。第二为正。即取所说一部法华。为正。牟云。三解总非。且初解太宽失。论云成所作智现身。妙观察智说法。唯是一识一智。今若八识总取为意太宽。第二解违文失。若所说一部妙法莲华经趣况名起。此解经即是意。意即是起。此解违疏文。疏经之起意。意与经别也。第三渴仰心为意者。此则唯摄得酬请之中一分。失却酬因中之六义。谟叙正义云。意有二般。一总。二别。总意者。降生成道。为说经之总意。如法师升座。是说法意。佛出世。意在说法。下经云破有法王。至种种说法。又云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二者别意。别意中分二。一远意。十六王子二万亿佛。特与今日说经。为远意。二者近意。法华会上。授记说经。名近意。近意中又二。一显。二密。法华会上。显说一乘。名显意。四十年前。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密说一乘。名为密意。

言略由五义者。问世尊何故四十年后。向王城鹫山。说法华经。有何意况。而兴起此经。答疏云略由五义(此略举也)。此略字。束略名略。开则一门。束为五义。

言一为酬因请等者。总列五义也。酬因即酬自。酬请即酬他。佛因中三大劫勤苦修行。今得成佛。为酬因中之行。故说此经。名为酬自。酬他者。佛成道后。梵王鹙子等请说法。酬他者。名为酬请。

二为破疑执者。破疑即令生信。声闻四十年前。疑自身不得作佛。今日说法华经。言彼作佛。故破彼疑。令其生信也。破执令生解。声闻昔日执小果。以为究竟。言三人同坐解脱床等。坚执有余涅槃。以为真实。今说此经。道羊鹿非真化城不实。除彼执小之心。令解牛车一实。名破执。令其生解也。

三为彰记行者。彰记受果。二乘既除执小之心。世尊各各与授菩提佛记。故名受果。彰行授因。灵山虽与授记。皆说当来之言。各各令修一乘之因。此即名为彰行。

四为利今后者。利今约见。即是灵山现坐一十五类众。闻此经。皆蒙利盖。名为约现。利后约当。即是佛涅槃后。受持此经。皆获福利名为约当也。

五显时机者。显时约法。即是十二年前。大根未熟。且说有教。十二年后。多说空宗。未说此经。四十年后。大根方熟。方说此经。昔日不说。说时未至。因灵山会上说法华经。今正是其时。故名显时约法也。显根约人者。佛欲说此经。先看根性。若声闻根熟。为说四谛法门。缘觉之人。为说十二缘生等法。今既知大乘根熟。与说此经。故名显根约人也。故疏主说此五门。名叙经起之意也。

言酬因请中有二者。牒前重分也。问酬者何义。答酬者报也酢也。今酬有三义。一者酬报。因中由闻法华经。得成佛。成佛了报赏。上来法华经。口中宣说赞叹。故名酬报。经云故为大国王。勤求获此法。遂致得成佛。今故为汝说。二酬对义。经云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吾今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鹙子等声闻请境。文殊请行。弥勒请果。五品明一乘果。三酬献义。劝行此经。广令发愿云。经云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法华经。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属有在。经云今于佛前。自说誓言。遂得二万菩萨请此方持。四类声闻请他方持。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彼此俱持。周旋往返十方国土。能令众生书写受持此经。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诸大菩萨。皆于此经。献忠赤之心。故名献也。上来酬报。报其往恩。酬对对其现众。酬献劝令修行。三义之中。酬报义偏胜。如来因中。三大劫修行。因法华经得成佛。成佛了却说法华经。名酬报也。问因中修一乘因。今得成佛了说经。如何名酬因。答一乘因行。具在此经。但知说经。便是酬因。二梵王鹙子请为因。佛为说为果。即是酬因也。问既总是酬因。何要更说酬。答对佛自身。酬因分明也。若对他人。酬请义不分明也。所以酬因之中。分出酬请也。其实两义不别也。

言佛果不可虚成等者。此酬行因也。亦是论因次第。亦是建立因。亦云略明增减也。问何不增至七八。减至四五。何不将愿因居初。行因为第二。将行为第一耶。答疏云佛果不可虚等。疏主一遮外道自然义。二亦破一性宗即心是佛义。佛果不可虚成也。必由业行。方得说因也。即是佛法因缘义。破外道自然。三有一性宗禅师云。即心是佛。但知悟了。更不要修行。佛道非遥。回心即是佛在心里。何假外求。不如礼自家心里佛。头不屈。不如念自家心里佛。声不出。禅师多作此悟。四亦破世间。又爱果不爱因。见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即欲得见道。修行便不肯。见宰相即爱。令读书便不肯。未有不读书得宰相。未有不修行得佛果。总不行行得佛果。名为虚成。且佛因中。若不布施。如何指虚空为库藏。变大地为金银。因中若不持戒。岂感得十地菩萨。而为眷属。若不忍辱。如何得三十二相。一一相中。有众多媚好。因中若不修第六度。如何得具一切智。凡修一善。皆须回向无上菩提。经云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萨道。至然后乃成得菩提道。得成佛了。穿针之善。尚自不遗。岂况在因而不行行。未有不栽桃李。而得其荫凉。由如谷麦不可自出。必由耕垦而生。三祇劫历位修行。不可发心便成正觉。

言行不孤起等者。问空行行自然得果。何须发愿。居其第二。答疏言行不孤起等。结前行因。必假愿者。生后愿因也。孤独也。资助也。行事须得愿助令生也。行愿两法。如车二轮。如鸟二翼。阙一不可也。车无二轮。即不能致远。鸟无二翼。则不能冲天。行愿相扶。亦复如是。有行无愿。行必孤。有愿无行。愿必虚。若行有于愿。行不孤。若愿有行。于愿即不虚。行如珍宝车。愿如御车者。宝车若无人控驭。必有倾覆。若有行无愿。不免沉沦。如人但修诸行。不发四弘誓愿。得人天果了。福尽还落三涂。以无愿故。经云宝绳交络。即是愿也。

言行愿虽复等者。解求因也。问行愿既备。其因已成。此则足得菩提。更何须求因。答疏言行愿虽复自兴者。结前二因。无缘不能独会。生后求因。虽有愿行。若不逢缘。从谁修学。经云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等。即是求因。时有仙人。来白王言。即是缘。意道。虽有行愿为因。若无外缘。则不可遇佛果菩提。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谟云无善友缘。不能独会遇于佛者。故知有为之法。不假因而不生。不约缘而不立。所以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起。岂有取佛果菩提。而不由缘会者矣。

言虽逢缘以求重等者。解持因也。问既有行愿求三种。足得佛果。何用持因。答疏言虽逢等一句。结前求因。非率尔而果成等者。生后持因。若佛果菩提率尔而得。不要持学经典。只缘佛果菩提。事须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供养二十六恒河沙佛。个个佛边事。修学经典。勤苦累劫。具修诸度。然可得成。故非率尔。率尔者。表因修暂尔岂得。持有二义。一受持名持。十法行中一行。二任持名持。十法行皆摄。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又云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不能疾得阿耨菩提。由受持故。所以疾得阿耨菩提。问持经实得菩提否。答疏言要由持学等。

言得果既圆等者。相因也。问何要酬相因。答疏言得果既圆等。结前持因也。将陈应物。生后相因。问早因持经得果。又重言得果。有何意也。答果有因中果。果中果。因中果者。有阿罗汉果菩萨十地果。地地名果也。虽言是果。且不圆。疏言得果既圆。简前因中果也。如来因持经得果。故独名得果。既圆。典终满位。吹贝知时。典终喻成佛。吹贝况说法。成佛既了。只令度众生。所以言将陈应物。将由当也。则是如来得成佛已。当为众生。欲说法要也。

言表经宗等者。问既拟应物。便令说经。何要现相。答疏言表经宗等。若说诸余经。现小相亦得。今缘此经深妙。所以先现大相。问此经宗旨。有何深妙。欲说之时。事须现相表之。答佛自成道。唯为菩萨授记。只是毁责二乘。永非法器。燋谷败种等。唯毁责不曾记别。故鹙子深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忽于灵山会上。言二乘作佛。令穷子领知家事。受用珍财。恐不生信。故现大相表之。若说不死之树生华。不枯之杨生叶。则人人皆信。若言枯树生华。枯杨生叶。则人皆不信。昔说二乘为实。今日却道是权。昔说不得菩提。今日却言成佛。如是昔权今实。昔实今权。理趣幽深。下经云。深固幽远。无人能到。故将演说。先现大相以表之。所以先说无量义经已。便入三昧。天华四雨。地振六动。毫相照辉。众起疑。弥勒发问。文殊为答。先现如是大相。方乃演说此经。故现大相表之。问若雨华动地是大相。与说法华经为因。大相既是因。如何言之因。若大相即因。持业释。若大相之因。似依主释。答虽着之字。亦是持业释。之言助句也。六因中。相因唯是持业。不通依主。此解为正也。

言大相既彰等者。此两句疏。诸科不定。行贺诸德等。此二句疏属下说因相。牟等。此二句是相因。意云。疏主向下明相因。中言相既非常。故须说此。与此处言大相既彰等。亦相似。属相因胜。又准下说因疏文。言三世佛成道究竟。必说一乘。即此言故标佛本出世为一大事故也。便合是说□也。准行贺等科。此二句即是说因。意言大相既彰。理须敷唱。敷唱何法。敷唱一大事。大事因缘。是说法华经。所以疏言故标佛本出世为一大事因缘故也。疏中二个故字。向上故字是所以义。向下故字是结词。由斯大相等。结前。理须敷唱。生后说因。佛本现大相。只为敷大事因缘故。即是明说因也。

言酬行因者。牒前行因也。问何名酬行因。答酬谓酬昔报往之异名。因谓因由所以之别义。昔行与今说为因。今说乃酬于昔行。昔行即为所酬。能所合说。名酬行因。因中所行二利行。此行为因。如来说经。为酬因行而说是经。如来因中行行。今得成佛。欲拟报他昔日之行。无过说经。以彼七地四菩萨行。在此经中具也。但说此经。便是赞叹所行行。便是酬行也。

言方便品中准论释等者。西国梵本经。天亲菩萨造法华论。先牒梵本经。后方造论解释。疏主和尚总引来。此间秦本经。唯有六句。此法华甚深。是方便品初唱二甚深处生起来。如来从定起来。忽然唱道。诸佛智慧甚深无量。理甚深也。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教甚深也。所以者何。是经家自徴词也。徴云佛说解脱所证理深。我已得竟。能诠教深。我又得闻。更有何法。言我不知耶。故言所以者何。徴也。向下八种甚深。尽是答词。教文甚深。不答理甚深也。所以者何下。八甚深文。属能诠教也。问此间说行。何用引教证耶。答八甚深中。尽行诸佛等。修行甚深。正明万行。与此中行因同。唯此甚深。是正引。余者相从而来也。

言佛曾亲近等者。即是世尊经三大劫。供养二十六恒河沙佛。个个佛边事。须持经闻法。令其相续。不曾暂废。天亲菩萨体此经意。论中解。名受持读诵甚深。问明受持读诵甚深。何以论亲近诸佛多少。答互举一边也。经约所逢佛多少。论约所受持经多。此显如来亲近佛多。反显闻法亦广。闻法亦广。反显受持读念甚深。不同二乘唯供养三个四个化佛。三生六十四生一百劫便得。此则亲近诸佛不多。亲近诸佛不多。反显闻法不广。闻法不广。反显受持不深也。问天亲菩萨争知逢佛。是受持读念甚深。答菩萨体下经意。常不轻菩萨四位值佛。无有空过者。皆是受持法华经也。于威音王佛涅槃之后。行不轻行。经云不专读念经典。但行礼拜。临命终时。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又命终之后。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常持此经。以是因缘。又值二千亿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亦于诸佛法中。受持此经。此意亦是惊动二乘。令知不实。我曾三大劫修学。方得菩提。汝等二乘。只经三生四生。岂得大果满足。故不名甚深也。

言尽行诸佛等者。论名修行甚深也。简要云。诸佛是果。道法是因中万行。因中万行虽殊。修行总尽名无量道法。如来三大劫。修自利利他之行。福之与智两门。一一修行。总皆圆满。所以得名甚深。不同二乘三生六十四生百劫便得果满。唯行自利行。唯证生空。唯断一障。修行时少。大行未圆。所以不名甚深。如来时多行广。得名甚深。是知樱之长也。乃急急于仙桃。松之长也。乃迟迟于凡木。故知大乘修行时广。名为甚深。二乘修学。时既不多。乃不名深也。准诸经论。修行有五。一发心修。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初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顶礼初发心。二心者。即最初发菩提心。及金刚心。后解脱道中名后心。即是等觉心灭。妙觉心才生。名为后心。最初发心。与佛齐等。故言初心难。如言发无等等阿耨菩提心也。二长时修。经三大劫。名为长时。故老经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问凡夫之心。性多狭劣。若闻修行经尔许时。岂不辛苦。而生退屈。答故摄论云。愚夫修少时。怠心疑已久。圣修无量劫。勤苦谓须臾。三无间修。心心相续无间断故。如失骊龙珠。泼尽大海水。四殷重修。志诚勇猛。三业䇿励等故。五无余修。如言尽行诸佛无量道法等。

言勇猛等者。万行若与精进相应。无事不成也。或一句投火。半偈舍身。六年苦行。七日翘足。问成佛是他万行。何故宣说精进。答修行万行时。事须得精进。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佛。精进能摄御万行偏胜。故偏举之。论主名果行甚深。果行有二解。一云果是佛果。精进是行。行此精进行时。而得佛果。果家之行。名为果行。即是感果也。二者果者果决。行是因行。此行望佛果菩提。果决而取。名果行甚深也。不同二乘唯取小果。复时节不多。所以不名甚深也。

言名称普闻者。论解。名增长功德心甚深也。此有二解。一者自菩萨知名闻远振。心生欢喜。转加精进。增长自功德心。二者诸余众生。见此菩萨名称普闻。各自发心修行。名增长他人功德心也。若在因中。即二利双运。若在果中。唯增长他人功德。牟云增长功德。虽通自他。今但取于他。不取于自。以果中不熏种也。

言成就甚深等者。未曾有法。即涅槃也。问涅槃本来而有。何故言成就也。答虽本来有。此人未曾证得。今日得故。名成就也。论解。名快妙事心甚深。此有二解。一云真如理。是性事体事。故名事也。涅槃理。从来未证得。今日忽证得。名快妙事。只此快乐事。便是心也。真实之心故。名快妙事心。此唯是所证理也。二者真如理是性事。体是涅槃理。名快妙。此事与快俱是所证。如来五蕰假者能证之心。因快妙事成就。得名为快妙事心。此则举所证。取能证也。却是能成之心。名快妙心也。问何者是名教上甚深处耶。答教从彼快妙心说。故教名快妙事心甚深。对彼二乘。立甚深也。

言难解法者如来能知者。此秦经无也。问何名难解法。答涅槃是难解法。声闻菩萨虽少分知此法。不名难解。余人不知。唯如来根本智。知尽此难解法。故论名无上甚深也。有二义。一者涅槃当体。便名无上。当体便是甚深。合而言之。故名无上甚深。二者涅槃体是无上。二乘虽证。不名甚深。唯佛根本智。证悟此法。得名无上甚深。前快妙事。举所取能。今此无上甚深。举能取所。举能证佛身。取所证理。名无上甚深也。二乘不能证得法身。唯证生空之理。不名甚深也。

言随宜所说等者。权实道理。一三不定。二乘不知。唯佛能知。名意趣难解。论解名为入甚深。缘诸子未能出宅。随根唱有三车。商人拟却退还。密设化城令住。见诸子出宅已。后晓说羊鹿是无。知商人生已度之心。便道化城不实。言真言化。说有说无。随宜所谈。意趣难解。二乘不能如此。故非甚深。唯有如来。入解斯法。名入甚深也。

言一切声闻等者。此秦本无也。论解。名不共声闻辟支佛所作住持甚深。不共声闻辟支佛。外利所作。亦不同也。内利住持。亦不同也(言内外。即自利利他也)。自受用身自受法乐。名内。他化等身。名外。二乘内利。唯证生空。缘觉化人。不过顶忍。佛可度众生。动喻河沙。故名甚深。不与二乘共也。此八甚深中。初四甚深。在因中也。后四甚深。在果中也。今取四个因中行。就因中。尽行诸佛无量道法。正相当也。

言经唯有六者。唐梵对明也。正法华及论。即八句足。沼云。长行虽无。颂中即有。颂云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至乃能知是事。既言我及十方佛能知。即表二乘不测。唯佛能知。即是无上甚深也。

言诸佛道法等者。明所起行也。结前第二甚深也。尽行诸佛无量道法。正取第二甚深。余者相从引来。诸佛道法者。道是因义也。法者十二部经六波罗蜜。菩萨因行。依此法故。故名道法。万行虽殊。不过二利。一自利。大智为首。上求菩提。二利他。大悲为先。恒度四生。化他成佛既尽行者。四种修中。是无余修也。

言具行等者。问既若万行总修。得何果。答疏言具行一乘等。问何不言根本智之因。唯言种智之因耶。答此经化二乘人。二乘之人爱种智。自乘之中。又无种智。如来虚指羊鹿车。后教舍羊鹿取牛车。正是种智也。意令声闻回心向大。行一乘行。求于种智。缘彼声闻阙彼种智故。所以化城入之以息苦。羊鹿有名而不登。为令回心求种智故。故说法华也。

言故今酬因等者。缘具行一乘种智之因。方得佛果。既得果已。乃酬于因。所以于今说斯妙法也。

言劝修因行者。世尊空说经。由酬恐行不足。更劝众生。行一乘行。与世尊相共酬因也。故言劝修因行也。

言酬愿因者。酬对报往之异名。昔愿与今说为因。今说乃酬于昔愿。昔愿是所酬。今说乃为能酬。能所合说。名酬愿因。何名愿。愿是祈求之义。问前来行业清净。足得菩提。何须行因复更有愿因。答愿能引行。有所趣向。行若无愿。无所成办。由如世间车马。能运重致远被驾了。若无人控驭。即坠堑坑。今所行行亦尔。虽复修诸善行。若不广发大愿。只受人天有漏果报。不能永超三界。成就佛身。故行行之后。要须发愿。所以前言行不孤起必假愿已资生。故酬行因后。有酬愿因也。夫愿虽多。不过二种。一自利。二利他。因中具二利。果中唯利他。大论云。愿有二种。一求菩提愿。二利乐他愿。天授品云。发愿求于无上菩提(求菩提愿)。药草云。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等。又令离苦得涅槃果等。即是利他愿也。阿弥陀四十八大愿。药师十二大愿。瑜伽四愿。不越二愿。自利利他也。问释迦如来发愿。与诸佛同否。答一切佛皆同。经云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问求菩提愿。利乐他愿。二愿中。说经酬于何愿。答唯酬利乐他愿。以彼求菩提愿。成自受用身。早酬□唯度众生愿。未酬未了。问说法华经。与酬愿如何相当。答因中发愿。愿一切众生总得成佛。欲得众生成佛。无过闻法华经。闻法华经决定成佛。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所以今者为众生说经。便是酬愿也。

言舍利弗当知等者。我本者。果望拘因。名为本也。问早晚是立誓愿时。又复交众生。一一总似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名无异。名愿满足。为复教众生。似佛因地发心修行。名无异名满足。答四解。一云佛因地曾为瓦师。值一个佛。亦名释迦牟尼。当时发愿。愿我成佛。一如今佛。昔愿今满。名愿满足。二云大通佛十六王子时。各升法座。一一教化无量兢伽沙等众生。当时发愿。愿会下众生。还似我身。因闻法华经。还行因取果。当来成佛。今时会下众生。从我闻法华经。还行因取果。当来成佛。与我无异也。三云我与阿难。空王佛所。同时发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四云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愿一切众生。与我无异。我当日于大通佛所闻经。有种性人遇缘。根熟发心。当得菩提。当时与会下众生发愿。愿有性有缘。根熟发心。当来成佛。与我无异。问当日发愿。愿满足否。答当日发愿。直至今生。般若会前生。犹未满足。到法华会上。方愿满足。问当时王子会下。有无量殑伽沙众生。今日灵山会上。闻此经受记。都无一万人。何太生。答二解。一者灵山会上。闻经授记者。与王子会下人。多少不同。且据少分。言一切也。二者若取大通佛王子会下。是立誓愿时。大极悬远。以彼王子时发愿。所度众生。有向诸佛边。发心得度。亦有当来遇弥勒得度者。望释迦不名愿满。不如取今生成佛已后。三七日思惟。便是立誓愿时。四十年前。愿未满足。直至法华会上。以有二乘人。决定回心。修入佛知见因。取开示悟三果。故名愿满足无异也。摄问。现睹四生沉沦九有。愿满无异。岂不爽欤。答四解。一摄自答云。一约有种性众生。言佛愿满足。不取无性者。问岂大地沉沦受苦众生。总是无种性。若有一个众生是有种性者入地狱。佛愿未满足。答空有种性。亦不得更须共佛有缘。有种性有缘。方愿满足。若无性无缘。愿不满足。问岂一切受苦者。总是无性无缘。答兼须根熟者。佛愿满足。问岂一切大地受苦众生。总是无性无缘。根不熟者。答兼有种性。有缘根熟。发心修行。入佛知见。当来取佛果菩提。佛愿方满足(此解善)。牟云此两行经文。分为二段。即无妨难。第一段云。舍利弗当知等一行者。此一颂。是大事文中。依何等义文。文中长行偈说。此颂长行悟佛知见。令一切众生悟身中菩提种性。名令悟也。十六王子时发愿。云一切众生。与我无异。不是三十二相名无异。意道。我昔为凡夫时。悟得身中报佛种性。发心修行。当来成佛。遂令众生悟身中种性。回心向大。修一乘行。与我无异。果然有舍利弗等三根声闻。悟身中知见。与我无异(上解悟了)。

言如我昔所愿等者。解入佛知见也。我缘身中悟得报佛种性。所以修入佛知见。当时发愿。愿一切众生。还悟身中报佛种性。修入佛知见。与我无异也。果然有舍利弗等。回心向大。修入佛知见。世尊所已言。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至已满足。问如何是愿满足处。答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此两颂。若约本处经文。第一行悟佛知见颂文。属果。第二行入佛知见颂文。属因。疏主引来。向酬愿因中。安着两行颂。总属因中愿也。

言寿量品等者。解果愿也。贺云虽在果位。发愿度众生。亦令众生发此愿。问如来行圆果满。众望皆息。于一切法。任运思择。如何果位更起作意。答但似作意。非实作意也。每者数也。即是昼夜六反。观诸众生。常作是意。以何方法。令诸众生得入无上道。

言若昔者。结因中愿。若今果位者。结果中愿也。

言每皆发愿等者。因中发愿。亦愿度众生。由若我身得入佛道。果中发愿。亦愿众生由如我身得入佛道。世尊自得入佛道后。所以因中果中。当愿众生。还如我身。得入佛道。

言故酬本愿而说等者。世尊因闻此经。得入佛道。因闻此经。得成正觉。因中果位。皆有愿众生如我之心。若欲入道。事须要因此经。所以酬愿。说于此经。如人把白绢。争得似他以为红色。但知将绢入红汁盆中。绢便红色。欲入佛道。得成正觉。皆因此经。所以今时说斯妙法华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言亦令众生等者。即是令诸众生得入佛道。一则酬昔时之愿。二乃令众生见贤思齐。劝众生发利他愿。与世尊相共酬也。

言行愿相符等者。出愿功能也。大论七十八云。由此愿故。烦恼微薄。能修精进。是故我说愿波罗蜜。智度论。问云菩萨修行。自然得果。何要发愿然后得果。答作福无愿。无所标立。譬如牛有挽车之力。要须御者。福慧如牛。愿如御者。善恶业报亦复如是。若有行兼愿。少因感大果。若有行无愿。多因感少果也。化度问行行发愿。无非尽心。何故世出世果差别。不得平等。答阿阇世王经云。往昔过去无量大劫。有佛出世。号一切度。与弟子在路而往。时有三少儿。见佛及侍者光明严肃。互相谓曰。可共供养。三少儿曰。既无香华。以何物供养。其一小儿。即脱顶上白珠。以着手中。便谓二小儿曰。可以供养。二小儿效之。亦以顶上白珠供养。三小儿共议曰。今既供养。欲何所求。三中一个不敢发愿如佛。愿如左边侍者。一个愿如右边侍者。一个愿得如佛在中而行。时三小儿发此愿已。即以白珠。同散佛上。二小儿发声闻心。珠在佛边两边。一发愿如佛者。珠在佛顶。变成宝盖。盖中有佛。佛告舍利弗。愿左边者。汝身是也。愿右边者。目连是也。愿中央者。即我身是也。是知献珠之日。彼此齐同。得果之时。高低不等。皆由发愿。问行愿若双修。有何利益。答众生行行。若无愿与行相符。则如鸟一翼不可飞。如车一轮不可转。若舟无楫不越渡。众生行行。得愿相符。则如鸟有二翼。而仲天不难。车有二轮。则千里可往。如舟得楫。则蓬莱可登。故行行时。须得愿相符。符者即是节信契合之义。以竹为□。行愿而相符。合致出世故。致者至也。

言酬求因者。牒因也。昔日求为所酬。今日说为能酬。能所合说名酬求因。酬者报义对义。求者规也。求有二种。一则求人。二则求法。王闻仙言。欢喜踊跃。即随仙人(即求人也)。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即求法也。问前来有其行愿。自然足得菩提。何假更须求因。答虽即行愿二种。为内因力。若欲成佛。事须假外缘也。世无有不亲近善知识。得成佛者。过去释迦修行行日。在资粮位。遇一个世无佛法时。人不识佛法。生在难中。释迦当日作念。虚受一生人身。都无利益。所以白日向夜。高声唱叫狂走。时四天门王。空中报曰。去此不远。有一仙人。有胜妙法。汝当求之。菩萨依言。到彼求法。仙人曰。汝若求我法。我乞汝一愿与我。三年不睡。能否。菩萨答曰能。所以端坐。若睡以针针身。后经三年。以千针针身。仙人曰。汝真是精进之人。所以为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也。又阿难一时于静处思惟。善知识者是半因缘。菩萨自家行行发愿。更得善知识。劝励赞叹。教一半功夫。名半因缘。如来知之。以种种呵责。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道令得见佛。经云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菩提等。天授品云。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等。问当时求经曰。有人有法。未审说经酬于何者。答今日说经。唯酬于法。不酬于人也。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就地狱中。与授记。酬人了。问今日说经。何故唯酬于法。答经云。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亦不为己身。及以五欲乐。至今故为汝说。当时求法。为他一切众生求。今日却为众生说。便是酬法。二者我因他法华经。遂得成佛。今日说经。便是酬也(胜因也)。

言吾于过去等者。引经文也。疏主引经。阙具不定。击鼓宣令已前。略却十五句经文。即是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至为于大法故。又时有仙人已前。略却四句经。即是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又从乃至以身等已前。略却两句经文。即是经云。采果汲水等。都略却十九句经也(论阙具了清疏)。

言于多劫中等者。相国问。菩萨修行。现身多类。何故定说为王。答王者自在。化他大故。偏说国王。举胜身隐劣身。举难摄易。劝励余人。亦是鼓击二乘也。且言为王非是不作余类。问既亦作余身。如何经言。于多劫中。常作国王。答若不作国王则已。但作国王处。便为无上菩提。舍却国位也。问为复现为国王。捶钟击鼓。四方求法。为舍位了。四方求法。答通二解。一委政太子。为庶人求。又言谁能为我。不言朕也。二云身现为国王求法。经云来白王言。又云王闻仙言。问如来为法。三劫常求。何不举作余身时求法。唯言作王。答意表令生敬重。缘王位自在。世无所过。尚重此经。求之无倦。岂况余类而不敬重此经。问何要事须作王时求法。答意欲化国人。悉皆出离。所以常作国王身。初作国王。遣国人尽行十善。后时舍位求法。遣国人皆敬重大乘。国王尚舍位求经。况我等不生殷重。故言常作。十地经云。初地菩萨愿为阎浮王。为主为首。引余胜类。行菩萨行。所以常作国王。问净名云。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众求。今言求法。此难宁通。答求法有二。一有相求。二无相求。今约利生门中而说。且须言于善友所专事求之。问何不先言无相求。答不可求学有相。便言无相。

言即随仙人等者。为法供承。人由法以成德。法藉人以弘宣。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此经不闻则已。闻者定证菩提。所以敬法重人。供承无倦。采果汲水。拾薪设食。嗔责打骂。悉皆受之。舍轮王身。以为床座。如是奉事勤苦。经于千岁。为重大乘。曾无一念退转也。

言尔时王等者。结会古今。将今会古。天授是往日仙人。将古会今。王者则我身是。

言以佛过去等者。虽然行行发愿。事须得善友为缘。故于善友。求重大乘。因缘会合。方得菩提。若阙一边。不成正觉。当初求法。不为己身。普为法界众生。所以行此苦行。既因求法。得证菩提。酬昔求心。说此妙法。经云普为诸众生。至今故为汝说。

言必由缘会等者。成立求因道理也。缘有二种。一人缘。二法缘。欲得自身成佛事。须假彼外缘。求人求法。会者会遇。要假又法二缘。方会遇得佛果菩提。故名缘会也。恒重者。亦有二义。一重人。二重法。四方求法。重法也。身为床座。奉事仙人。重人也。

言故今宣说者。问既求得法。未审酬否。答疏言故今宣说。即是酬也。今日却为众生说。便是酬也。

言令生求重等者。我因求法。所以得证佛身。今日说之。还令汝等求重。一则酬昔求法之心。二则令他修学求法。与世尊相共酬昔日所求经也(求因了)。

言酬持因者。酬谓对(能酬所酬等。如前)。问既行行发愿。求重此经。则因缘具足。自得菩提。今何须要其持因。答虽然因缘具足。必须长时受持。若也初有后无。终不能克果。由是如来因中。经三无数劫。于二十六恒河沙佛所。长时受持。剥皮刺血。书写大乘。如斯受持。方能克果。虽逢缘已求重。非率尔而果成。要由持学。始能得果。经云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不能疾得阿耨菩提。既因持经。得成佛了。今时起说昔日所持之经。故名酬持因。

言前八甚深中等者。初引受持文。问何故有此三段科文。如是次第耶。答缘第一段云。佛曾亲近等。天亲云。受持读念甚深也。问经云百千万亿无数。无数之言。是多少耶。答不过涅槃经中二十六恒沙也。乍观文意。引甚深文。次便说供佛。文似孤起。此上两段文。通一切佛皆同。问未审何处是佛持经处。答下疏言。又释迦过去曾为常不轻。至彼方是自持经文。略明科意也。下解疏。佛曾亲近等者。四亲近行中之一行也。一亲近善友。二听闻正法。三系念思惟。四如说修行。新经云。第三如理作意。第四法随法行。问如何经言亲近诸佛。论言受持读诵甚深。答经约所事。则言亲近诸佛。论约所修行。名受持读念甚深也。

言初依菩萨等者。依谓依托依冯。救济之义。即所依义。如世父母为子所依。四依菩萨能救济众生。与彼众生为依托。故名为依也。问一依即得。何要说四。答胜劣不同。故分四也。次配位者。摄相安国传。有二解。一光法师云。见道已前初劫。为第一依。少伏烦恼故。初二三地。为第二依。相同世间故。四五六地。为第三依。相同二乘故。七八九十地。为第四依。纯无相修。唯菩萨行故。第二真谛三藏配。地前初劫为初依。初地至七地为第二依。八九十地为第三依。相好劫为第四依。又第三解。依涅槃经泽州疏主解。一切地前菩萨为初依。具烦恼故。同小乘七方便人。二初地至七地为第二依。同小乘初二果人。初地菩萨断分别惑。同初果。二地至七地。更经一两生。得入八地。受变易身。同小乘二果。一来天上。一往人间。故得圣果。八九二地为第三依。永舍分段身。更不起欲界心。同小乘第三果人。更不还来欲界受生。第十地菩萨为第四依。同小乘阿罗汉果。十地菩萨因究竟。阿罗汉小乘之中果究竟。顺疏意。三解中真谛为正。问何故将小乘四果。同配四依菩萨。答约小分义相似。彼疏家作科配。若据涅槃经文。亦无此势也。若不约小分同者。初果之人。极七返受生。菩萨受生不定。第二果人一往来。菩萨化利人天。往来不定。第三果人。断下修惑。菩萨留惑润生。第四果圣人。更不受后有。菩萨化身无尽。故皆不同。问登地入圣。断惑障。可是众生所归依处。地前惑在。又是凡。何以配在初依摄。答登地断惑证真理。地上菩萨得为依。地前少分伏烦恼。亦得与彼众生依。如华严经。十信菩萨能八相成道。化利众生。为益既深。为依无失。问言四依菩萨供养二十六河沙。未审每依具几。答疏言初依供五恒等。依真谛配也。问准下经云。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至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准此与二十六河沙。多少何故不同。答摄三解。一云供养自国佛二十六恒。兼供养他国五十世界。二云业力供养。二十六恒。若神通力供养。则五十世界。三云四依中皆有入住出心。若约一心。论二十六恒。若约三心。论五十世界。摄自评曰。前二解善。若约后解。三心通论。计七十八恒。对五十世界。亦少也。又糅云。若舍身四事供养。二十六恒。若一华一果。则五十世界。今准经文尊重赞叹。护持法藏。乃是终身。路云。虽说四依菩萨供养二十六恒。不言只供养尔许。便得成佛。不妨更亦供养。

言值多等者。释难。亦云出以。问此间说持因。但引持经文即得。何要论供佛多少。答疏言值多等。即是供佛既多。受持亦广。又云值多善友。结供佛。长时受持。结前受持。

言又释迦如来等者。问既言亲近供养二十六恒佛受持此经。方得成佛。亦大甚深。未审世尊曾为四依菩萨。受持此经否。又今所说经。酬昔持因。自家因中持经。文在何处。答疏言又释迦如来等。经云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威音王如来等。其威音王佛。灭度之后。正法灭已。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

尔时有一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等。皆悉礼拜(云云)。此是释迦因地。于二十六恒沙佛边。持经处也。疏中不引前来被打骂经文来。空引临终受持亿偈经文。由前来向威音王像法之中。曾持经为因。所以临终得威音王佛加被空声教示。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若也总不曾持。灭度后佛又不曾见。因何令闻。又复二十千万亿偈。如何记得耶。问法华只七卷。今说二十千万亿偈。何以太多。答少化土经。少只七卷。大化土多。不妨二十千万亿偈。如下殑伽沙颂。六百万亿垓。不妨多也。本来持经在资粮位末。临命终时。空声教示。为闻二十千万亿偈。即得如上六根清净。从是即得如上六根清净。便入加行位。如上之言。指法师功德。问争知是加行位。答经文分明云。虽未得菩萨无漏法生鼻。准此不是初地。又言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肉眼之言。表知不是天眼也。肉眼有如是胜用。资粮位中。必无如此功能。若是诸根互用。事须初地。地前无故。是加行也。

言即得如上六根等者。问菩萨因何增寿耶。答法威德力增寿也。问偈中言神通力故增益寿命。不说法威德力。答增寿有二。一法威德力。二神通力。长行与偈。互举一边。理实双说为胜。问如何神通能增长寿。答夫四神足者。住世一劫。即是增寿处也。问本来此菩萨。是何行位人。设使增寿太长生。如世间人持念加被。只十年五年。即得绝。多亦不然。况菩萨增二百万亿那由他岁耶。答安国云。此菩萨加行位中。命自长故。况闻法力。问如何加行位中有四众。答安国云。此菩萨是资粮位末。所以有四众。欲入加行位。两盈中间。有四众也。问长命即指加行位。及说四众。便云资粮位末心(此解不当)。路云威音王佛。是他受用佛。所居报土。菩萨处中命长也。言有四众。即是化土一处见异也。此亦不然。一处见异。约佛说菩萨。无此功能也。今有解云。受持千万亿偈增寿。尽是加行位。问如何有四众。答是加行位菩萨。不妨四众得见。只如西国天亲无著。是加行位已去。及初地圣人。何妨四众得见也。

言常获如上等者。便入初地也。问争知是初地。答以有常字故证常理。故常得净六根。前未证理时。故无常字。问如何是四位值佛。答第一威音王佛。像法之中。行不轻行。直至临命终时。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乃至是菩萨复化千万亿众。令住阿耨菩提等。是第一位。从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是第二位。以是因缘。复值二千亿佛。皆号云自在灯王。乃至于四众中。说是法华。心无所畏。是第三位。从于此后。复值千万亿佛。亦于诸佛法中。说是经典。功德成就。当得作佛。是第四位。

言其常不轻等。结会古今也。经云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法华经。为他人说者。不能疾得阿耨菩提等。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以瞋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菩提等。问菩萨何不将获众生。礼拜他教嗔骂千劫入于地狱。答众生根性宜如此。当时四众打菩萨。嗔从心起。熏见分种。所造业是地狱业。菩萨当时从后与伊授记成佛。兼以说法音声入伊耳中。熏相分种。在第八识中。经千劫在地狱。种子方熟。从地狱出。经云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菩提等(经证了)。

言故为往时等者。由昔持经。今得成佛。故今宣说酬昔持经也。

言劝常受持者。今得成佛。由昔持经。汝爱菩萨。须学我行。昔不持妙法。不能疾得菩提。今获相好周圆。皆由持经之力。汝既忻求佛果。事须受持此经。若无间断之心。果满共吾无别。一则酬昔持经。二则劝他受学。由斯二意。故说此经也。

言酬相因者。现相与说经为因。说经乃酬于现相(能所易知)。问佛本出世。只为利生。便合说经。何须现相。答一乘深妙。意旨极难。破二乘权。令归一实。指昔无而言今有。谈前果为后因。恐有疑生便兴异见。故现嘉瑞。拂彼疑情。故须现相。相者相状。相之一字。自古多解。一安国十解。一外赞真乘相。说无量义经是。二内审当根相。入无量义处三昧是。三天人散华相。天雨四华等是。四地动降魔相。六振动是。五凡圣同欢相。四众瞻仰等是。六毫光远照相。放毫光下是。七显示他方相。于此世界。尽见彼土下是。八此界庄严相。佛放一光下是。九弥勒怀疑相。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下是。十文殊为答相。文殊告言下是。于中第七第八相。疏无明文。只于众见此已疑生中。有此意也。见彼土之相状。见此界之庄严。故疑生也。路有五。一外相。二内相。三天相。四地相。五光明相。放眉间下是(同安国前五也)。金城有六解。前四同路。第五第六别也。第五他相。放光明照于东方八千世界。六自相。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诸抄解释甚多。糅抄十二相。安国十相太宽。疏中则有无者。金路或五或六解。则太狭。章敬六解为善。一演导教物相。

已四十年后。名将说此经耶。答一则通二身亦得。二者取化身亦甚有理。以现相是化身故。

言先为菩萨等者。演教道物相也。本来此经合向报土中说。将向灵山秽土中说来。缘根钝之徒。法深难解。闻恐生谤。遂初说有教。令证小果。次谈空教。陶练小心。今者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遂于灵山会上。广召有缘。欲将家财付与穷子。说其行果摄入功能。乃先为菩萨。谈体出生。说无量义经。令知药病性无量故。法亦无量。法无量故。义亦无量。义无量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谓无相。无相不相。名为实相。意令鼓击声闻回心。意舍权取实。亦如菩萨当坐莲华故。无量义经与法华经。为时至成就也。

言次入无量义等者。问何要入定。答若不入定。争知鹫子是上根与法说。四人中性与喻说。五百千二百下根。与宿世因缘说。若不入定。无由审根。后方演说。为法深妙。所以如斯。亦为后人。作其轨范。由斯意故。入无量义处三昧也。

言天雨四华等者。二仪呈瑞相也。且以帝王布慈。以训世。则感赤乌翔而老人星现。仁德育物。醴泉涌而嘉禾生。是知盛德内充。祯祥外发。布慈云于法界。息火宅之炎极。朗慧日于大虚。破无明于巨闇。今说无量义经已竟。便入等持。此事难思。乃感天动地。天雨四华。则表度四生而证四涅槃。除硬强执小之心。行大因而克获大果。地振六动。则表惊动诸魔。破六贼烦恼。令诸大众不起散心。观我如来说法之处也。问何不雨果子。雨于华。答若不行因而得果。即应雨果不雨华。今既要行因。后方得果。故唯雨华也。

言四众瞻仰等者。群情咸渴仰相。问既雨华动地。有何利益耶。答疏言四众等。亦是凡圣同嘉相。得闻无量义经。又见佛入寂定。天华乱坠。地动倾摇。所以四众八部悉皆欢喜瞻仰。

言放毫光等者。他方远示相。世尊将燃智炬光耀身光。所以舒玉彩于眉间。现希奇于城外。令四众倍生渴仰。如来因此说经。大法师问曰。既言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此方史籍。何不载之。答琳云。道合则千里悬应。世乖则肝胆楚越。殷周之人。非释教所宜。彦曰有缘千里通。无缘隔壁聋。君子千里同风。小人隔陌异俗。情若相得。则胡越为兄弟。若不相得。则肝胆为仇仇。佛本放光。召有缘之众。此土无缘。何妨当时不见。问何故降生入灭。则令此土知之。答降生入灭。令此土知者。遣知有佛出。有佛入灭。放光本召有缘。所以则不令知见者。且灵山会上舒舌。经五十小劫。教中只说。如来八十欠一。入般涅槃。又欲反净方。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此则于当会中。尚自有合见者。不见之者。何妨此土而不见眉间光明。其犹日月丽天。非盲者之所睹。八音六律。岂聋者之所听闻。由是此方书史不说也。

言众见此已等者。是大众怀疑相。见佛说无量义毕。不下于座。便入于定。天雨华。地振动。毫光东照万八千。异相西呈。皎然七事。灵山众会。不恻大圣之徴。各自心中。有怀疑惑也。

言弥勒发问等者。是宾主悬知相也。弥勒位登补处。知佛欲说此经。为慜一切众生。乃示相起于疑惑。挟自他之两意。发问文殊一人。导师何故今朝现此多般瑞相。文殊菩萨。是九代佛之祖师。见慈氏挟自他以陈问。欲知现相之瑞。以宿命智。现见过去因果相。成就十种事。如现在前。答弥勒言如我惟□。意云。且待我思量忖看度。佛今欲说大法去。欲拟雨大法雨去。乃至欲演大法义去。简要云。弥勒睹今相。以为问。文殊举古事。而为答。既知释迦非化符会灯明将说法华验之在。即经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至法华经。

言欲说大法等者。论云有疑者当断疑故。今佛欲说舍利弗等。先住外凡位。曾受我化。于大乘法。种解脱分善。鹙子等不知有此解脱善根。未生信解。常起疑网。今欲说此经往昔之事。断其疑网。故言欲说大法。

言雨大法雨等者。论云已断疑者增长纯熟彼智牙故。今佛欲说成道已后。法华已前。四十年中。所转法轮。发生善牙之事故。时雨若降。无不沾洽。并皆如愿。法雨若降。未发大心。即便发心善牙增长也。

言吹大法蠡者。论云建立名字章句义故。今佛欲说舍利弗当来成佛。号曰华光如来。说三乘法。犹如俗间曲终之时。欲吹螺贝等。今佛亦尔。记鹙子成佛之事名为曲终。更为他说。名吹法螺。经云华光如来亦以三乘等。

言击大法鼓等者。论云声闻权密境界。世尊密言。三人同坐解脱之床。名之为密。今佛欲说法。警动二乘。令舍小执。名击大法鼓。经云余二则非真。开往声闻乘。为权密境界。令舍。显今说菩萨乘。为实境界。令取也。

言演大法义等者。即是鹙子作佛。又为坚满菩萨。受记作佛。名演大法义。

言我于过去者。问文殊争知。答疏言我于过去等。举古也。

言乃至广说今日如来等者。证今也。宾主悬知相也。

言三世诸佛等者。辨有无也。问欲说此经。现斯瑞相。唯释迦如此。为当诸佛亦然。答疏言三世诸佛等。将由当也。三世如来。当说此经。事须先现种种大相。过去灯明。现在释迦。未来华光。皆先现相后说经。相既不一。名种种。

言不同余经等者。问经教皆是佛说。何以此经不同余经。答此说曾所未闻。若不广现祯祥。何以晓其执滞。欲说此经。故现大相。谟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创说二乘作佛。恐彼不信。故现大相。表经微妙所说不虚。问何名初大相。答无量义是此经初大相。问说遗教经。前说涅槃经。涅槃与遗教为初相。即此遗教亦有初大相。何独此经。答二解。一则约决定义说。法华经前。必说无量义。无量义毕。必说法华。遗教与涅槃。则不决定。只如日月灯明佛。日月净明德佛。说法华经毕。便是唱灭。更不说涅槃经。经云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槃。又日月净明德佛云。汝可安施床座。我于今夜当般涅槃。亦付属法华经了。便即入灭。二云约体用解。无量义经是体。法华经是用。无量义经。为菩萨谈体出生。法华经。为声闻谈功能摄入。涅槃遗教。体用别也。二者不取无量义经。唯取入定放光是初大相。问说上生经。举身而纵金色。说般若经。住对面念。说涅槃经。从其面门。放种种色光。余经亦放光入定。何言无。答三者入定雨华动地。总名初大相。此经具足有六。余或一或二。皆不具足。问无量义经。诸相之中。最初首说。何故不取作初大相耶。答摄云无量义经。正为菩萨说。傍为声闻。不可将菩萨所闻之经。与声闻拟闻之经。为初大相耶。说无量义经时。众会不疑。所以摄释不取也。若无妨难。七成就中。除初二成就。是阿难安置。非是初相。余五成就。总是为初相也。谟云总取为善。问放光入定。诸相之中居后。何名初相。答对正宗前。总名初相。问何故现此初大相。然后说经。答此经不同余经。世尊四十年前。毁责声闻。赞叹菩萨。大般若经云。佛告憍尸迦。若入声闻独觉正性离生者。当知此人不能复发阿耨菩提心。何以故。彼于生死作限隔故。又净名云。声闻之人。犹如败种。设使溉灌。不生芽茎。犹如高原不生莲华。大树紧那罗经云。声闻之人。烧败于种。于大乘中。永非法器。唯菩萨人不作是念。言我与如来一乘一种。而有进修。名为淤泥可生莲华。二乘之人。即作是言。我与如来。同坐一解脱床。既有此执。名为高原。唯此经中。说声闻作佛。其事难信。恐生疑怪。所以先现大相。灵山一集。初则会二归一。回小道而入大乘。次则三变土田。八方严净。引秽心而观净国。大乘已入。无复小乘。净国已观。何有秽刹。始集分身佛普在净土之中。而说常身之义。余经无此初大相也。诚证非一也。上来且烈序分诸相。说正宗分正为酬之。问向下流通分放光动地等。亦是相应说经酬之。答下文诸佛而重放白毫。召妙音。而兼舒肉髻。殷勤而示。摩众顶显诚谛。而舌至初禅。毛孔光明。謦咳弹指。重令地振。皆由嘱累之深。再现华飞。亦明功德之大。其余天鼓鸣而天衣降。宝盖覆而宝璎珞垂。众相实多。盖难以尽。皆欲流通至教。贻厥后昆。非是正宗。不说酬彼也。路问云。论中第五依止说因。与六因中相因。俱是放光。二义何别。答论中说因。通众生渴仰心。六因中相因。唯取佛事。不取资事。

言相既非常者。问世尊莫空现相。不说法耶。答疏言相既非常等。灼然说法也。说声闻作佛极难。欲说之时。故现非常之瑞。本现非常之相。为说非常之经。非常之相既彰。须说非常之法也。

言即将说此等者。问世尊酬相说经。莫说诸余经。答疏言即将说此经等。显相所为也。见相。依于此经也。说经。依相也。

言酬说因者。牒因也。问何名为酬说因。答昔说与今说为因。今说乃酬于昔说。昔说则为所酬。今说为能酬。能所合说。名酬说因。此说因中。甚难得意。自古诸师。计有二十余解。的当者少。说着行行发愿求持。被前四因收。说着雨华动地放光。又被第五相因收。今此说因。事须有因。方说与说为因。名为说因。有取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与说为因也。则能酬所酬。因之与果。悉皆是也。又云说法华经为因。众生闻音得果。即此经便是说。说即是因也。所以甚难得意。第一摄释叙五解。初三解是古师义。后二自解。且前三解者。一云四十年前。九部法为因。说法华是酬。经云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即九部法是说。说即是因(持业)。或通依主。说字属法华经。因字属九部法。说家之因(依主)。二云取依止说因成就中。众生渴仰心为说因。三云取所说法华经。即是因。众生闻着得种智为果。故所说法华经。正是说因也。摄叙古三解却破也。摄自申两解。一云成佛出世为说因。与沼同。所以疏言故三世佛成道究竟必说一乘。二云取因中发愿。愿成佛毕。说法华经。只此愿说经心。是说因。所以疏云皆是因中方便求趣。又云故赴宿因说斯妙法。第二金城三解。一云众生渴仰心为说因。二云内证深密。三云外现神通。金云此第三解为正也。更有路府贺法师(谟抄)。牟等极繁。不可具叙也。今取摄释。叙古师解中。我此九部至为本。又取沼法师成佛出世为说因。问若成佛出世。何唯此经。一切经皆如此。答虽说诸经。不是佛本出世。本出世意。只为说法华经。更不为余事。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又云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如人家有一儿。爱宰相便读书。应举及第。后中间尚书侍郎虽得。元来不称他心。直待后时。得宰相毕。方始称得本心。此中亦尔。问若本来意。为说法华经。何不出世便说。答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根生说不得。所以别说方便。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总拟分付与。众生入不得。又更思惟。试与说大乘华严经。菩萨悟解。声闻人如聋如醉。入不得。不免先说权教。酬他成佛出世意。亦不着四十年后说法华经。亦说便酬着成佛出世意也。故三世佛。说大乘了。不说小乘入涅槃者。则有三佛五佛。若说小乘了。不说大乘入涅槃者。则无也。佛若不为说法华经出世来。何故日月净明德佛。及日月灯明佛亦说法华经已。便入涅槃。表出世事了。更无事也。

言下云诸佛如来等者。大事即是开示悟入菩提涅槃也。抄家取成佛出世。为说因者。问何者是能酬所酬。又何者是果。答今此疏中引文云。下云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者。此是酬说因中。引能酬文来。成佛出世为所酬。法华为能酬也。所酬是因。能酬是果。诸佛如来。唯为说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说一大事因缘者。即是说法华经。故云能酬也。问前五因别总所酬文来。为说因也。说法华经为果。何故酬说因中。偏引能说法华经文来。答制作之家。事不一途。亦不妨也。既尔即取说法华经。开示悟入。一大事因缘。为能酬。成佛出世。为所酬也。不违沼法师义也。问若取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至此已来为能酬。成佛出世为所酬。问疏引下一节经文云。乃至广说。无声闻弟子等文。应成无用。甚不相当也。答灼然要当。夫成佛出世。本为说法华经。说菩提涅槃大事因缘。不为说声闻小事也。所以此一节经文。分疏出世。不说小乘也。佛意本来降下阎浮。意为说法华经大事因缘。不为说声闻小事也。所以成佛出世为说因。即是所酬。下云诸佛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显直至最后。但教化菩萨。无声闻弟子。长行欲彻已来。总是酬说因之中能酬文。问经言无声闻弟子。现今教化三根。是何人。答虽教化三根声闻。先虽是声闻。后作菩萨。故四十年前作声闻。回心向大来作菩萨。究竟得种智故。上来虽有多解。一取九部法。经文相当。二取成佛出世为正也。一则顺所引经文。二则顺下结文。章敬云。则同长者本意。总与牛车。缘中小不肯出来。所以权唱羊鹿。导师本意。令到宝所。中途为商人。不肯前行。乃权设化城令住。唱羊鹿。为牛车之渐。设化城是往宝所之基。故知昔说小乘九部。是入大乘之因。今日说于此经。乃酬彼往时所说。此解顺经宗昔权今实也。荷恩云。从方便品。叹二甚深。至正说大事已前。皆名说因。于中除三请文。三请文属他酬请收也。今取三止文。决定心因。授记取授记至愿乐欲闻已来。为酬说因。亦有取第二止后文。不取初止。以佛本来决定说法华经心。从第二止后科出。论云佛心已有决定所为之人。由此便有后止及说也。

言故趣等者。通结六因也。问必若许是结六因文。疏主何得更言上来义类经文甚多至指述。则是结六因文。如何言皆是因中方便求趣。结前四因。修学虽满等。结相说二因。故趣宿因等。通结六因。故知安国恐非为正。由斯则如牟所解。是结说因文也。问说因是果中说。何言皆是因中方便求趣。由此结说因文中。有指他指自。疏言故三世诸佛等。是指他。疏言修学虽满等。是指自。疏言故赴宿因等。通结自他也。问前标中既无三世佛字。何故结文中。便有三世佛字。答以前疏文有乃至广说之字。文执宽含容得所以结也。问安国意何要向他说因中结六因也。答六因望说。总得名因。总合唤作说因。然于中随胜。别立六因名字。行行胜故立行因。发愿胜故立愿因。求法胜故立求因。受持胜故立持因等(云云)。问六因总与说法华经为因。未审为复是因由因。为复因果因。答有三释。一云六因皆是因由因也。二云六因皆是因果之因。问相说二因果中之事。如何判为因果之因。答昔见他佛现相。后方说经。今时傲敩他佛现相说经。昔与今为因故相说。亦是因果之因。三平遥云。前四因。因果之因。成佛因故。后二因。因由之因。说法因故。说三解中。取初解为正。六因皆因由。所以因也。六因既是经起意中收。是说经之意况意趣。正是因由之因也。问后二因可然。前之四因摄万行。万行感果。如何是因由之因。答前四因既是万行。万行有二义。一者望自受身。是因果之因。二者望说法华经。因由之因也。因中万行。望受用身。是因果之因。但成自受用身了。便是酬因了。成佛了。不可闲坐。事须说经。说经因他成佛。成佛因他万行。万行望佛果。是因果之因。万行与说法华经。为因由之因。相说二因。因由义极成。所以六因因由义胜也。

上来正明六因。次下诸门分别者。一释名。二出体。三辨相。四因果。五正助。且释名者。初总名者。一者六因为所酬。说经为能酬。所酬即因(持业)因体即酬故也。若能酬为果。所酬为因。所酬是能酬。果家之因(依主)。因是所行之行。感当果为名。酬乃果起名酬。对往因而立号。酬家之因(依主总名了)。别名者。酬之行因。酬之愿因。乃至酬之说因(依主)。行即是因愿。即是因求持相等(此五等皆持业)此因体上。持二业用。因果因由。二皆持业。其说因者。若九部法为说因。说即是因。若准路言。权说与实说为因。昔说与今说为因。说即是因。有云所说法华名因。众生闻已得果名酬。荷恩云。取方便品初三止文为说因。正说大事名酬。说即是因(持业)。金云。内证深密。沼云。成佛出世说法之因。

第二出体者。行因克性业思为体。即遍行中善思。思即行故。能防者是善思。所防即三业。此三业中。思是能起。身语二业为所起。如无表不是色。就所防故得色名。又思以造作为业。役心为性。小乘身业。以五根为体。语业以声为体。意业以思为体。大乘三业。俱用思为体。不同小乘。愿因者。以别境中欲胜解及善十一中信为体。欲者希须为义。欲得修善。发胜解心。世人虽亦有故。是三涂本。今此欲得作佛。决定印持。起殊胜而趣向之。以此为体也。求因者。亦以欲胜解及信为体。经云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至六波罗蜜。持因者。若受持名持。以别境中念慧为体。念能明记。慧能简择。若任持名持。通三慧及念为体也。相因者。只是业果色为体。有抄说。雨华动地放光。以法处中定果色为体。此说不尔。动地雨华。只是业果色。不是定果色也。以佛当时只动业果地。未必先变定果色了。然后振动。必无此理。故不取也。此为正。定以别境中定为体。若准涉云。雨华是忉利天人。擿园中华。向下散。还是天中业果为体。若取无量义经为相因。并弥勒问文殊答。以声名句文为体。说因者。若九部法为因。以声名句文为体。若沼法师成佛出世为说因。即无漏化五蕰为体。

三辨行相者。行有二。一自利。二利他。即安乐行品中四行。前二自利。后二利他。愿因有二。一因中愿。我本立誓愿。二果中愿。每自作是念。求因有二。一求人。王闻仙言。至即随仙人。二求法。击鼓宣令四方求法。又有二种。一自求。身为床座。经于千岁等。二他求。令他人求。如龙女求法华经。于刹那顷。发菩提心。至不退转。又如净藏二子回邪见之父王等。持因有二。一总持。即四依菩萨。向二十六恒河沙佛边持经。二别持。即常不轻菩萨。又有二。一近持。即常不轻菩萨临终时。得闻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二远持。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此约命短长。论远近也。相因者有二。一今相。弥勒问二昔相。文殊答述古也。又有二。一古相。我见灯明佛。二今相。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今相如本瑞。说因有二。一权说。即鹿野苑。二实说。即灵山会。

四辨位者。前四在因。后二在果。

五正助者。说因为正。余五为助。五因望说。总得名因。故为助也(上来正解次义门业门料简了)。

言上来义类等者。结略止繁也。义类即是行因义类。愿因义类。乃至说因义类。据论每品经文甚多。恐猒繁广。更不能具引。故略指述。路□□。六因各具四行。行因四者。一道法具修行。经云佛曾睹近等。二□成种智行。经云如来知见广大深远等。三常修佛果行。经云吾从成佛已来等。四劝物同修行。经云舍利弗当知诸佛语至。要当说真实等。愿因四者一立誓邀期愿。经云我本立誓愿等。二修因满足愿。如我昔所愿。至入佛道。三度生无尽愿。尽教以佛道。四普得佛身愿。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求因四者。一历劫长时求。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等。二弃舍国位求。为于法故捐舍国位。三身为床座求。乃至以身而为床坐。四令他重法求。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等。持因四者。一创闻增寿持。临命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至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二重宣宝偈持。命终之后值二千亿佛。至于此诸佛法中受持读诵为诸四众说此经典。三乃至成佛持。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乃至当得作佛。四劝灭后者持。经是故行者于佛灭后。闻如是经。勿生疑惑。应当一心广说此经。世世值佛。疾成佛道。相因四者。一凝身不动相。说此经已结加趺坐身心不动。二天华落瑞相。是时天雨曼陀罗华等。三地动倾摇相。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四照境希有相。尔时佛放眉间。至起七宝塔。说因四者。一赞今随古说。作是思惟时十方等。二接下方便说。思惟是事已等。三回心向大说。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四举古舍拥说。十方佛土中等。

言后酬请者。标也。请中有二。一总请梵王等。二别请化佛等。亦得名为天请圣请。别请中有二。初化佛请说权。鹙子等请说实。今言酬。唯酬请实。如来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酬梵王请讫。化佛梵王鹙子等。皆为所酬。今佛说者。则为能酬。能所合说。名为酬请。问如来大悲。何须待请方说。答鸿钟虽响。必待扣而方鸣。大圣虽慈。必待请而方说。若不请而便说。企意难生。必致慢法之𠍴。请而不陈。如来有吝法之咎。故须待请。后方说之。请即如杵。酬即如钟。杵亦击而钟必鸣。众既请而佛即说也。标了。

言如经中说等者。初叙降生成道。为所请境。若据文势。即是酬请便合。疏云是时三千大千世界主。标中既言酬请。何故释中都不论著请意。便说降生成道。此乃疏文剩长也。牟云降生成道为所请境。后明能请人。若依此科。疏文不剩。若拟请佛说法。未审所请之佛。为是报佛。为是化佛。何处现生。何处成道。所以贺云。若不说降生成道。便引请文。即义无来处也。如经中说者。即是本行经大集经因果等经。智论四分律等。处处皆说。准释迦谱中说。有一菩萨。名为善慧。修行行满。住知足天。众曰。善慧将欲下降。先现五衰。诸天请曰。菩萨且住。莫现无常。答曰。有生必有灭。有会必有离。我今降阎浮。转正法轮。度诸众生。便为诸天。说百八法门。然后观于十事。方始下降。同时有九亿人。同时下生。先问诸天。当现何相。诸天报曰。象形为最。又本行经等说。释迦菩萨。正念思惟。从兜率天。托阴摩耶夫人。右胁而住。是时夫人梦见六牙白象。其头朱色。七支案地。乘空而下。入其右胁。至明清旦。白其王曰。大王当知。我于昨夜。作如是梦。请占相师。可以占之。时相师报曰。大王善听。我见神仙天经所载。夫人灵梦。必生圣子。以偈答曰。若女人梦见。日天入右胁。彼女所生子。必作转轮王。若女人梦见。月天入右胁。此女所生子。诸王中最胜。若女人梦见。白象入右胁。彼女所生子。三界无极尊。能利诸众生。怨亲悉平等。度脱千万众。出深烦恼海。故知夫人所怀。必生圣子。王闻欢喜踊跃不胜也。本行集云。圣母摩耶怀孕将满。垂欲生时。其父善觉长者。遣使诣迦毗罗城净饭王所。请夫人归。春初二月八日(约今即二月八日当初周以十一月为正。即四月八日)向彼岚毗尼园。安庠徐步。四远观看。然其彼林。别有一树。名波罗叉。上下正等。枝叶垂布。翠紫相翚。如孔雀项。夫人到彼。其枝自低。举其右手。攀彼树枝。太子从母右胁而诞。九龙降水沐浴。太子于十方面。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受苦众生。因兹解脱。

言行七步者。即于生处。各行七步。大集经云。我不行七步。而言行者。示现行也。涅槃经云。东行七步者。西国以东方为上。四季之中。东方主春。春为上首。表佛世尊与众生而作导首。南方行者。南方主夏。夏能成长。万物草木。荣盛之时。表佛与一切众生而作福田。生长功德。西方行者。西方主秋。万物长足结实。更不滋长。表佛成道已去不受后有。是最后身。北方行者。北方主冬。万物雕落。更不生长。表佛我生已尽。四维行者。表成佛已能破四魔。上方行者。表成佛已不为尘垢不净之物所染行。犹如虚空。下方行者。表佛示现法雨灭地狱火。问下方行者。莫入地狱去耶。答从上下来也。问何故只行七步。答度世经云。表如来有七圣财。章敬云。具七菩提分法故。问何名七菩提分。答四神足。正断。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束则成七。开成三十七菩提分也。有高僧对武帝曰。佛行七步者。表超六道。所以行七步也。

言放大光明等者。光能隐蔽世间日月星辰所有光明。表成佛已无有一人如法论义胜如来者。亦表破痴暗故。遍照十方者。表慈悲普䨱。

言四顾观等者。表成佛已具四无所畏。度四生故。

言作师子吼者。是无畏义。自在义。表佛出世。世界之中。而得自在。决定说故。

言说偈言等者。我生等(苦谛尽)。是最等(集谛尽)。我已等(灭谛尽)。当复等(道谛满)。复由重也。受生无量。故云复也。问今此说偈。复是何身。答是最末后身。瑜伽云。末后身有二。一实。二化。实者第十地菩萨将成报身。于色究竟天大自在宫中者是。若化。即从知足天中。下生成佛者是。今疏所论。即化相。最后身复有三种。一者一生所系身。住知天是。二最末后身。王宫生者是。三坐道树身。即菩提树下身是。上生摄一生所系。下生摄后二身。今此说偈。即第二最末后身。若成佛时。三身皆尽。次依实报说三身。一者一生所系身。初地菩萨。或七地末心。只此末心。菩萨三界分段身尽。只有此一生身。便受变易。名一生所系身。二者末后身。八九十地菩萨变易身。只将此身。直至成佛。名最末后身。三者往自在天宫大宝莲华王座上者。名坐道场身。瑜伽论说。菩萨受生。不过五种。一除灾生。化身为鱼米等。济饥馑众生等。二随类生。现同类身。彼所行恶。而自不行。彼所行善事。而自行之。三大势生。寿量形色。种性富贵。最为殊胜。能断众生我慢等过。为除憍慢众生。种性色力。一切过人。四增上生。受十王果报。自在化导。名为增上生。五最胜生。论云。云何菩萨受最胜生。谓此菩萨于此生中。菩提资粮已极圆满。或生婆罗门大国师家。或生刹利家。大国王家。既能现等觉菩萨。广作佛事。今言我生。即第五最胜生也。胎分者。贺云胎生分位。今始方尽。准抄解。据实胎生分位。受变易时。久已尽矣。今言胎分尽者。约化相说。问众生界未尽。如何佛化身说胎分尽。答生既无穷。化亦无尽。今言尽者。约一期化相。眼所见者。胎生身上。成佛出世。据此一生之中胎生已亡。故名尽。或约此界众生化缘尽。故名胎分尽。问此界缘尽不来者。违他菩萨处胎经云。从此灭度。十方面各三十二该诸佛国土。而复成佛。教化众生。又违他寿量品云。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答故知却来也。缘亦未尽也。问何名胎分尽耶。答分者因也。约今生一期化相身上说。不同凡夫造业招于后报。化相门中分者因义。因尽名尽。又分者分位。胎中五位。实报门中。尽来已久。化相门中。亦已尽也。问何故言我已得解脱。初生之时。未得解脱。何言已得。答欲得大乘。从成所作智起化身。应感而现。不同小乘计为实报身。即化相之身。初生便得解脱也。问四生总离。何独言胎生。答湿化似净。故不举之。在胎秽恶。深可厌患。故偏举之。问四生之中。化生最胜。何不受化生。而受胎生。答化身受胎。有五种意。一谓引诸释种。入正法故。二者令所化生。不起怯劣心故。若受化生。彼便作念。此是天等。为天说法。不被我也。为引接此类。故受胎生。三者谓令余人于佛正法。生渴仰殷重心。便作是念。菩萨舍尊位修行。今得成佛。转正法轮。我等何为于所说之法。不生殷重。四者谓降伏一类憍慢恃赖族姓。不肯修行之人。是故菩萨舍转轮王位。出家修道也。五者为留遗形舍利。与后代众生长福。一兴供养。千返生天。又更有说。恐当外道所记。所以不受化生。外道谶云。过百劫后。有大幻人出世。所以不受化生也。

言作是誓等者。即前四句偈也。誓即愿词也。发愿度众生。菩萨亦说偈了。便更不语。更亦不行。便同世间孩子不别。问何故初行又语。后即不行复不语。答初生若不行若不语。便与世间孩子不别。已后出家成道说法。人不信受。言与我等何异。欲得异于世人。所以现行及语也。若便连头语及行。恐世人将谓。是精魅幻惑。所以却现孩子相。不行不语也。

言身渐长大者。即是八岁作婴儿。七年作童子。四年学五明。十年受欲乐。菩萨少即有出家之意。父王恐其学道。常以伎乐悦之。至年二十九。严驾游观。出四门。时年二十九。真谛解为正也。准本起经太子瑞应经。年七岁学书算。至十岁与调达捔之。至年十四。父王遣游观四门。或有十九出家。多解不同。总是身渐长大也。

言游出四门者。问既严驾而行。如何辄有老病死人来。答四人皆是净居天中。化瓶天子化作。问何故游四门。更无增减耶。答东门见老人。东方主春。春生万物。表世间万物生皆有老。所以见老人。南门见病。南主夏。夏主万物荣盛。以表有盛必有衰。所以见病。西方主秋。秋主凋落。草木枯败。以表有衰必有死。故见死人。北方主杀。以表沙门能断烦恼。故见沙门。问四相之中。何唯现此三相。不现生相。答欲生厌故。故现三相。无常经云。若老病死。世间无者。如来不出世也。此老病死共嫌故。若现生相。恐更生忻。故不现也。五分律说。菩萨年至十四。严驾游观。出城东门。逢见老人。身分沉重。诸根熟昧。皮肤缓皱。行步伛曲。寝食不安。起坐呻吟。喘息气逆。所为缦缓。为人所轻。世情弥笃。世事皆息。名为老相。问驭者曰。此是何人。答曰老人。吾免之否。答曰不免。回驾还宫不乐。王恐出家。复增欲乐。又于一时。复敕驭者。严驾城南门。见一病人。百节酸疼。四支苦楚。能坏一切安稳乐事。如电损苗。顿伤兴盛。吾免之否。答未免。又游西门。逢见死人。举尸在野。家室男女。哀号随后。问驭者曰。此是何人。答曰死人。问何名为死。答风刀解支节。无处不苦痛。张口太息。手足纷乱。翻睛咀沫。扪摸虚空。汗液交流。便洟堕落。神游气绝。余无所知。弃之旷野。离亲戚。故谓之死。问曰。吾免之否。答富贵虽殊。死路不免。菩萨自念。未离老病死法。更增愁忧。即回车还宫。太子回驾。出城北门。逢见一人。剃除须发。被带法服。执持瓶钵。视地而行。问曰。此是何人。答曰。沙门也。披云宴坐等(云云)。太子闻已。三称善哉。下车恭敬。殷勤致问。欢喜踊跃。回驾还宫。

言既问识已等者。欲绝爱罗也。每见一相。辄问驭车人。太子遂知不免斯苦。前三是厌。后一是欣也。问佛未出世。未有沙门。如何说有沙门。答一云一切佛神力所化。二云法尔出世。净居天子化作沙门相。三云外道亦有剃头。似沙门。亦唤作沙门也。问佛化天化即不妨。如何驭车者识知是沙门。答曰。夫为驭者。事须博寻外教书史。书史之中。说有也。只如周书异记中说。过千年外有佛法。到来事也。若据章敬抄。兼驭者。亦是化瓶天子化来。能对答也。此解为正。依本行集。故作此说。余解无据。皆不取也。

言求无上果者。远希大觉也。

言中夜等者。变易分段皆名夜。在彼中间人名中夜。五分律云。菩萨为诸伎女作乐之次。菩萨暂得睡眠。伎女辈亦皆睡眠。菩萨即觉。观诸伎女更相扶枕。或露形体。状如木人。鼻涕目泪。口中流涎。琴瑟筝笛。纵横在地。又见宫殿。犹如丘墓。菩萨见之。三称祸哉祸哉。远视父王所住宫。住宫变状。亦复如是。复称祸哉。深可厌患。所以父王设乐。本欲令欣。事与愿违。翻成厌境。

言即命车匿等者。遁迹逾城也。章云阐铎迦。五分律云。阐陀此云给侍。令被揵陟(即骏马也)。又智论云。令被白马(即朱综白马也)。阐陀白言。夜非行时。不应被马。不审何故夜敕马。太子曰。有大怨来。汝不知也。老病死怨。怨之大者。莫过于此。汝速被马。勿得稽留。即被得马。牵至中庭。白言马已来此。菩萨便到马所。将欲跨之。马大悲鸣。天神恐有留难。即散马声。令人不闻。有一天神。空中叉手报曰。太子时已至矣。太子曰。左右侍人防护。如何得出。诸天威力。令诸伎人。睡如死尸。都不知觉。诸天捧马足。夜半出城。表出生死长夜。所以半夜出。简要云。父王为防护太子。恐闇开门出去。所以门上悬铃。闻四十里。太子夜半开门出无人觉。前解逾城墙出。此后解从门出(前解为正)。恐罪门司。故逾墙有理也。诸天捧足。东北上十四由旬。至䟦伽婆仙人所住林中也。诸天即净居天子也。智度论僧祇律。皆言十二由旬。此译家讹谬。不可和合也。由旬者。一由旬为十六里。十四由旬都计二百二十四里。若大乘依西域记数量之称。即逾缮那。旧云由旬。亦云逾阇那。逾阇那由旬。并讹也。新云逾缮那。自古圣王。名一军行。旧相传云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四十里矣。圣教所载。唯十六里。䟦伽婆者梵语。此云贤首仙人。此仙人是贤人之首。故名贤首。此仙人住此胡桃林。林从人得名。名贤首林。仙人久灭。其林尚存。或林名贤首林。仙从林得名。贤首仙人林。

言以刀剃发等者。有云净居等诸天。自持刀来。与太子剃发。西域记说。太子向阐铎迦边。取刀自断其髻。天帝释接上。天宫中供养。然后净居等诸天。化作剃髻人。手持利刀。徐步而至。太子见已语曰。为我剃髻否。幸为我净之。化人受命。即为净发也。示现不贪一切爱。故剃髻。贸鹿衣者。智论云。太子持妙宝服。贸鹿布僧伽梨衣。西域记云。净居天子化作獦人。服皮衣。持弓箭。太子曰。欲相贸易。愿见允从。獦师曰善。太子解衣。持与獦人。獦人得以却伏天身。凌空而去。自誓三昧经。佛念出家。净居天子。持色界天缯。自然袈裟而至。普曜经云。兜率天子号离垢光。即取天依袈裟僧伽梨。化作沙门形。供养菩萨。璎珞经云。福善天子持八万四千金缕袈裟。以上菩萨。瑞应经云。乃脱宝裘与猎师。贸鹿皮衣。疏依此经也。

言遣车匿归等者。使安亲也。有云太子夜半通城至此。既允宿心。乃形言曰。是我出烦笼之日。去羁锁之时。最后释迦之处在。后父母忆念。计寝食不安。眷属忧愁。莫知为计。令他如此。岂曰大悲。车匿汝须却来。归报父王等。令知平善。车匿悲哀。不肯归宫。欲得相随还国。白马跪膝流泪。太子慰喻。方可肯还。菩萨是时解天冠中末尼珠。命车匿曰。汝持此宝珠。还白父王。今兹远遁。苟复违离。散断无常。绝诸有漏。假使恩爱久共处。时至命尽会别离。见此无常须臾间。是故出家求解脱。

言于凞连等者。摧邪六载也。遣使还已。即舍此林。诣阿蓝所。学无所有处定。往郁头蓝子处。学有顶定。平遥云。虽言六师。是阿蓝伽蓝二人。非六师外道也。太子舍仙人所住林。复至二外道所。学无所有处定。到彼问云。汝行何行业。外道答曰。我坐得无所有处定。即是涅槃。太子问曰。既是涅槃。为是有心。为是无心。若言有心。即有缘虑。有缘虑故。有爱恚生。爱恚生故。即生死相续。轮回不绝。如何得言涅槃。若言无心。便同木石。即是非情。何名涅槃。外道嘿然无对。菩萨舍之而去。外道白太子。汝成道之时。愿相度脱(此外道名阿罗姓加蓝也)。次至郁头蓝子所。此外道坐得非想定。徴难同前。此外道亦白太子。愿相度脱。六师者。一满迦叶(迦叶是姓。满是名。即断见外道也)。二末萨羯离瞿舍离子(上四字名。下三字母号。是彼女之子。即常见外道也)。三想吠多子(上一字名。下二字母号。即苦行外道也)。四无胜发褐(无胜是名。垂发披褐。即自然外道也)。五犎(府容反)迦衍那(初二字姓。本事大自在天)。六离系子(亦名苦行外道也)。是彼所生名子。露形而行。佛法毁之。名无惭外道。文中虽言六年苦行。兼有乐行。夫求道者。离苦乐二边。简凡夫离乐。简外道离苦。行处中行。不同外道。日食麻麦。自饿投岩。入泉赴火。编椂卧棘。五热炙身。此之徒党。皆非正术。遂舍而去。

言勤苦过彼者。自饿外道。日食一粒油麻。或豆或粳米等。菩萨七日食一粒。如是经六年。名过彼也。

言厌其非等者。涅槃经云。菩萨为显中道之行。行正行故。降彼苦行外道已。即于凞连河沐浴。缘身羸瘦。上岸不得。净居天子按树枝低。令菩萨攀上。食乳糜者。马鸣经云。有牧牛长者二女。名难陀波罗。住彼山林侧。净居天子报曰。菩萨在林中。汝应供养。女闻欢喜。到彼林中。献奉香乳糜。又普曜经瑞应经云。有长者女。发愿生男。当祭山神。遂构千头牛乳。饮五百头。如是展转。取最后一头牛乳煮糜。一云九斛。一云三斛六升。佛欲成道夜。地六振动。时牧牛女。谓是树神所为。遂煮乳粥。将祭山神。山神曰。我不胜此供养。昨夜子时。有悉达太子。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但是彼徴祥。非我为也。汝可将供养之。当煮之时。从釜中上腾。一十六反。却入釜中。表其涅槃十六德也。当受乳糜。时侍卫五人。二人舍去。乃至败道亏志等。又大庄严经云。菩萨欲受乳糜。时四天王献七宝钵。菩萨不受。最后献石钵。所以受之。如是次第安置。以右手按之。合成一钵。四楞分明。菩萨以受乳糜。食已气力充满。

言受吉祥草等者。太子当欲往齐正觉山。成等正觉。路逢长者负草而行。菩萨问曰。汝有名字何。答曰我名吉祥。太子念言。逢吉祥者。必表我成大菩提吉祥事故。菩萨又问。汝施与我一束草得否。答愿将此草。遂施与菩萨。是故草依人立名。名吉祥草也。经云示现摧憍慢相。所以坐草也。一束既受草已。登齐正觉山。思惟果证。其山振动。山神白言。此非菩萨成道之处。若此成道。我之眷属。皆悉不安。此地不合胜致菩萨之身。问岁星在所。其国有福。如来居处。人何不安。答凤凰干飞。王者之嘉瑞。然其栖息。唯在梧桐。如来出世。大福群生。成道之时。宜居金刚宝座。此座威德尊重。非余所安。欲成佛者。去此不远。有过去诸佛。及贤劫千佛。皆于此处成道。名金刚座。菩萨蒙示。寻山而下。见一石窟。菩萨欲就成道。有二盲龙。又言菩萨欲成道者。就金刚座。若向此处者。必当摧坏我之窟宅。菩萨告曰。汝今盲冥。何得识知。争见我身。言得成佛。答曰。人寿八万岁时。我为一小师。说罪为福。受此盲身。后至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从此而过。我眼得开。遂至金刚座所。听佛说法。彼佛灭已。我眼还盲。乃至四万岁。拘那含牟尼佛。二万岁时迦叶佛。具陈上事。如是三度佛过眼开。今见菩萨来。又得眼开。故知是大菩萨。必当成佛。释迦菩萨留一身影。于石窟中而去。于今尚存(三藏亲见)。

言诣菩提树者。即毕钵罗树也。向树下证菩提。故名菩提树。佛在世时。高百余尺。屡经斫伐。犹高四五丈。本行经云。其菩提树。身形黄白。枝叶青翠。周匝圆满。犹如车轮。上下长远。高余尺。直至于今佛。树犹在。涅槃之日。叶即雕落。经于再宿。还复如故。每至此涅槃日。诸国君王。异方诸俗。数千万人。不召而集。香水香乳。以用洗之。广奏音乐。盛烈香华。灯炬系日。竞修供养。后有外道国王。心生不信。斫伐其树并根。掘至水际。不留根踪也。出后有国王。信佛法者。而叹之曰。佛日已隐。佛树摧灭。生灵何睹。举身投地。悲感动地。以数千牛。构乳而溉。经宿即生。高一丈也。全取菩提。已为树名(有财释也)为于此树下。成大菩提。名菩提树也。

言坐金刚座者。在菩提树下。居其正中。与世界同。成周百余步。南北长东西狭。下据金轮。上穷地际。与金轮相连。犹如狼牙撮骨所成。西域记云。佛灭度后。诸国君王。传闻佛说法。金刚宝座。遂以铁作两躯观自在菩萨像。南北标界。东面而坐。彼诸耆旧相传云。此菩萨像沙土埋没。此菩萨身形尽时。佛法当灭。唐三藏至彼见。南隅者没过至𦚾臆矣。然此金刚座。以三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问答。且释名者。此座从金轮之上涌出。故依此座向上。入金刚喻定。名金刚座。若无佛成道。即与地平。若佛欲就坐。即自涌出起也。二者出体。小乘有宗云。三千大千世界中。唯此界此州有。余界余州无。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大乘不然。总有二解。一则约总佛四威仪中。皆有此座。二约别此界此洲。有金刚座。他界亦尔。此依大小乘辨通局。三问答者。问金刚座形状如何。答小乘有二说。一云如世谷堆。上尖下阔。若尔如何容受得八热地狱耶。答第二解云。上阔下尖。不妨容受地狱等。牟云如世间重床子。应合方停。设使下阔。众生业力。与地狱不相障碍。贺云若依大乘。此座唯识所变。亦是佛神力。福智所感。四智所变。是性境收能变之智。是现量摄。若尔何要此座而成佛耶。答菩萨为具微细二障。坚执难断。要须此座。起金刚喻定。方能断尽。余地不胜也。不同小乘断烦恼障。随处证果。菩萨将吉祥草。铺在座上。根向内。苗向外。铺已右绕菩提树金刚座三匝已了。结加趺座。如蛇缠身。卓然不动。口三唱言。我证甘露。又言一切诸漏若不断尽。一切心若不解脱。我终不起此座(经云。示现摧憍慢相。故所以座草也)。

言以智慧力者。菩萨发愿已。后坐金刚座。作是念言。有魔波旬好为损坏。若不降却。岂成大觉。遂放神光。照彼天宫。天宫振动。魔王波旬愁怖不乐。先以三女。幻惑菩萨。威神。变形改容。扶羸䇿杖。执手相携。跛行而退。是时魔王诱乱不遂。心怀嫉妒。召集魔军众。往菩提树所。菩萨报曰。汝曾设一无遮会。今得如是大威权。我曾无量亿阿僧祇劫。为法曾修种种施。魔王曰。汝无量劫修行。谁人证知。菩萨以手指地。地神出来。我能为证。魔王即以种种幻惑妖异神变。扰动菩萨。菩萨即入慈心三昧。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振动。作大音声。犹如雷吼。波旬眷属。一时退散。凡厥器仗。变为莲华(牟破魔了料简差别)。

魔有四八并十种。四魔者。烦恼蕰死天魔也。八魔者。即分段。变易。各有四。十魔者。欲忧愁饥渴。爱睡眠怖畏。疑毒及名利。自高轻慢彼。汝等军如是。一切无能破。我智禅定力。摧瓶破投水。破魔中有二。一实报破。二化相破。实报破有八。化相破有四。且实报破者。初则分段四魔。后变易四魔。今说分段四魔者。华严云。十信菩萨。八相成道。能破天魔。第四生贵住中。即伏分别诸烦恼魔。资粮道渐。加行道顿伏。初地初心正断分别体尽。其俱生者。加行道渐伏。初地已上能顿伏尽。然故意力。七地已前犹起。而不为失。八地已上一切不行。种子金刚心断。其蕰死二魔者。若依唯识。初地已上受变易生。即便伏蕰死二魔。若至八地。受变易生。即七地满心。方舍蕰死。二魔。其悲智平等者。二三四地。皆受变易。次变易四者。烦恼魔谓所知障。俱生分别二类别故。且分别所知障。资粮位中渐伏。加行位中能顿伏尽。初地永断。次俱生所知障障十地。其六七二识中。俱生所知障。十地之中地地断。金刚。无间道一时断尽。此是变易烦恼魔。其变易蕰死二魔。唯识有二师义。一云金刚道起。降蕰死二魔。二云解脱道起。方降蕰死二魔。问变易天魔如何。答凡作魔王者。多是不思议解脱菩萨。譬如香象。与香象捔力。非驴所堪。菩萨既示相为魔。亦示相破。次下示相降魔者。今此菩提树下。说破魔者。化相破也。金刚座上三十四心成等正觉。破烦恼魔。留第五分寿。与未来弟子。破蕰魔也。蕰魔乐住生死。今舍第五分寿。名破蕰魔。受魔王请。却后三月入涅槃。表于死得自在。破死魔也。然降天魔。有二说不定。一涅槃经说。菩提树下。未成佛时。魔王恼乱菩萨。菩萨入慈心定。起雷吼三昧。即破天魔。又大般若说。得菩提已。然后破魔。法苑云。随根不同。未可和会也。所以分段品魔障于三乘。变易品魔障于菩萨。初障解脱涅槃。后障菩提妙智。又烦恼魔障有余。蕰魔除无余。死魔障生寿也。十魔者。欲等者欲魔。谓五尘境。体是所造。能生贪欲。从果为名。正是欲境之贪也。忧愁魔者。即是忧苦二受也。饥渴魔者。即是二触所生之二欲也。爱者贪爱也。睡眠者。即是不定四中数也。怖畏者即五怖畏。疑者即犹豫。毒者谓三毒。名者谓声名。利者谓资产。自高轻慢彼者。即是慢也。今言以智慧刀者。即非神通伏之。二释皆得。应摄受者而摄受。应折伏者而折伏(上道树降魔了)。

证大菩提等者。悉达太子降魔既毕。当此土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三十四心成等正觉。四月八日是佛生日。亦是成道日。亦有传记中。说二月八日。是佛生日。亦是成道日。问何故亦说不定。答佛决定是四月八日生。当初周家以十一月为正月。即今二月八日也。作四月八日。今时二月八日。当往时四月八日。是成道日亦生日(今特取四月八日。浴佛者太过失。约彼周为论)。天魔波旬既恼佛不得。夜后于净饭王宫殿前。空声报曰。大王太子昨夜已死。王闻已惊惶闷绝。扑落金床。如热沙中鱼。婉转于地。良久乃苏。而说言。阿姨陀言虚。瑞应亦无验。得利之真者。一切无所获。是时菩提树神。心大欢喜。天曼陀罗华。至父王所。而说偈言。汝子已成道。魔众皆已散。光明如日出。普照于十方。又空中报曰。悉达太子。昨夜明星出时。成等正觉。王闻语已。前言死者是谁。今言成道是谁。菩提树神答言。大王。前死者是天魔。后成道者今是菩提树神。我亲见太子成道。故来相报。王闻心大欢喜。平旦大都之日。百官庆荷。咸称万岁。正欢喜作乐之次。斛饭王入来奏云。臣当房昨夜贱妾诞生一男。即是阿难。当父王喜庆时生。故云庆喜。上来八年作婴儿。七年为童子。四年学五明。十年受欲乐。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成道已后四十五年。住世说法。

言是时三千大千等者。初请意也。牟科云。初明梵王化佛请说权。二明鹙子等请说实。有说科疏意不尽。若科梵王请权。梵王不唯请权。经云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但言转法轮。不定权实。所以如来酬他梵王请。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说权说实意亦不定。故知总相请也。既尔应须初请意有三义。初梵王总请权实。二化佛下。别请说权。三今既合宜等下。鹙子别请说实。等取文殊弥勒。且三千大千世界主者。是第四禅梵王。俱舍颂云。四大州日月等。又一四州量等于初禅。一千初禅量等二禅。二禅下。名小千界。一千二禅量等三禅。三禅下。为中千界。一千三禅量等四禅。四禅下。为大千界也。主即是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即是三千大千之主也。

言及余天等者。即是余梵王诸天帝释。下经云。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至转法轮。梵王作念。天佛出世。必合说法。此佛成道。何故三七日空座。我须请说。不解请权实。但知总相请也。下世尊酬。即趣波罗奈。转四谛法轮。即酬梵王一分请中权意也。灵山会上。说法华经。亦远酬着梵王请中一分实也。如来思惟时。亦有此意。思惟云。梵王请我转法轮。今缘根生。且说权教。至后根熟。即说实法。今既梵王根熟。岂不为说大乘(上叙梵王总请了)。

言化佛赞等者。申化佛别请说权意也。初见梵王等请。便拟宣说一乘。思惟根性。未堪为说。恐生诽谤。本来出世。只为说法利生。今若赞一佛乘。闻说必生诽谤。若也暂生诽谤。令他永劫沉沦。我宁不说大乘。却拟入于圆寂。下云我即自思惟。至疾入于涅槃。又更思量。过去诸佛轨则利生方便如何乃先说三乘。后谈一实。古佛既尔。我今亦尔。作此思惟。惬诸佛意。十方诸佛皆现。梵意慰喻我善哉。至分别说三乘。此是化佛请说权也。众生根性未熟。且谈小乘。三世诸佛法式皆尔。

言今既合宜等者。三类不同。总是别请说实。问三类人中。能请只是一人。如何言等。答发言启请。唯是一人。若同心合意。三根声闻。八万菩萨。故言等也。只如鹙子请中云。我等千二百。又文殊请云。是诸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意为持品中二万菩萨。四类声闻请也。又弥勒四请。皆有我等之言。言等何失。问鹙子请境。世尊说处。何故说行果。答只此行果对能缘心说。总名境也。问何故鹙子唯请境。不请行果。何故文殊唯请行。不请境果。何故弥勒唯请果。不请行境耶。答鹙子四十年前。执所得之果。与如来一种所修之法。与大乘不别。不识权实。所以偏请世尊说权实境。文殊菩萨正是行一乘安乐行之人。所以请世尊说行。弥勒道满当生。欲闻当来佛果三身。所以请果。第二重答意。唯向鹙子身上说也。以鹙子不知权可舍。不知实可取。所以请世尊说权实也。虽知取舍。未识所行之行。如何得离毁伤。所以文殊菩萨与声闻请行既知一乘行是可修。二乘行是权。一乘是实。未识当来所取之果。前来声闻授记果。是化身果。未识当来报身果。所以欲令二乘生欣趣。所以弥勒请果也(此说胜也)。今既合宜者。如来正意欲说法华经。鹙子便请。故曰合宜。合者契合。宜者根宜。根宜成就。方堪为说。名为合宜。贺云此显四十年后。灵山会下。请说实之意也。今一乘正合时宜也。

言鹙子等请等者。小乘教理行果名权境。大乘教理行果名实境。对鹙子能缘心。总说为境也。即十二品为一乘境也。上八品正明一乘境。法师品下四品。劝募持行。即是兼一乘境也。又昔密说三乘称权。今日显说一乘称实也。

言文殊等请等者。贺云文殊请说四安乐行。此即是一乘果之因。故名安乐之行也。

言弥勒等请者。弥勒请说三身真应之果。自受用身名真。他报化身名应。或法身理是所证。自受用身是能证。此二总名真。他化身名应也。

言故下经云等者。正引经证也。

言安乐行品中等者。文殊发请。世尊广说四安乐行。一正身行等。由行此行。当获安乐。经云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法华经。当安住四法。即雨品为一乘行也。

言寿量品中等者。弥勒请果。经云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知八千恒河沙诸菩萨等心之所念。并欲自决所疑。合掌向佛。以偈问曰。无量千万亿。大众诸菩萨。昔所未曾见。愿两足尊说。世尊告曰。此菩萨是我教化。乃至寿量品中。三告四请。世尊方说五品。为一乘果也。所以疏言三遍劝信。方说自身真应等。

言故为酬请等者。问既有请。未审世尊酬否。答疏言故为等。缘声闻之人。多皆慢法。若不待请。企意难生。是故如来欲拟说经。事须待请。为酬此请。故说斯经。

言破疑执等者。问有何意兴起此经。答如来说经。必先有起意。起者兴起。意谓意咒意旨。兴起意旨。而有五般。今当第二破疑执。缘三根声闻。四十年前。有疑有执。疑则犹豫两端。执则坚着不舍。疑则不信。执则不解。辨囿云。疑即犹豫迷上乘。而故起执乃封着。着小果而遂生。除疑决定信生。遣执分明解起。诸声闻等者。昔日解三而不信一。执二乘为究竟。不肯回心。定不定性二小菩萨。信一而不解三。执声闻而不作佛。有欲退求小果。由是声闻菩萨皆有疑执。今日说经破疑。则交生信。信自身作佛。令交取实。破执令生解。解二乘为权。令交舍权也。今当破疑。初悬谈。后解疏。诸抄或七门八门十门。广略不同。今依谟叙七门。一释名者。疑如岐路。不肯进修。或疑者惑上乘而起。又疑是不定义。后闻佛说法华。乃言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乃至如今不知是义所趣等。疑者不定。犹如门扉。

二出体有三。一定体。二约障。三种类。且定体者。唯识六云。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迷四谛理。以有疑故。迷善恶业。招爱非爱果。于苦集而无知断。迷藏识中智种识性。为有为无。不能决定。起智证理。由是于灭道中。而无修理。此约迷理出体也。是不善性迷事者。于一一法上。不能了达。皆是迷相。大论五十八云。疑依五事生。一谓疑他世。疑过去世有佛法僧三宝否。疑未来世亦尔。二疑作用。疑父母胞胎之作用。疑化生有情之作用。疑中有身传识之作用。人死了为无为有中有身为无。三疑因者。不知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疑布施是富贵因。悭贪是贫穷因。四异熟果。疑异熟果沙门果等。五疑谛实。苦集灭道佛法僧。是有是无耶。此通理事也。若依法华会上破疑者。破事疑不破理疑也。理疑自向初地门中。入见道破也。然唯识论有二师义。初师云。有义此疑以慧为体。论云疑谓分别异觉为体。觉慧即异决断。觉说名为疑。护法正义云。有义此疑别有自体。以犹豫为性。此疑只是与慧相应。令慧不决。前安慧师取异慧为体者。由同时疑。令慧不决。说为异觉。非即是慧。毗助末底。执慧为疑。毗助若南。智应为识。意言毗助末底。以释于疑。欲令慧体便成疑者。亦可毗助若南。以释于识。岂便将智为识体耶。今既不许将智为识。如何以慧便为疑也。意道末底是慧两家共许。毗助之两家共许是疑义。汝即以执慧为体。若南是智。亦两家共许。犹毗助之即共许为识。汝即不许识用智为体。即许识别有自体。如何毗助末底名为疑。即用慧为体。故知疑别有自体。问前毗助末底名疑。何故毗助筏蹉又名疑。答由是梵语不同。毗是种种义。又如六根本烦恼中。五见世俗有。彼自释云。即是慧分。故余五实有自体。彼言疑别有性故。故知疑非即慧。若疑即慧者。应同五见说世俗有。此疑若望真如。即是假法。若望世俗。即是实有。还将疑为性。量云。汝疑是有法。非即慧宗。因云。六烦恼中不说。世俗有故。喻如贪等。贪等非世俗有。贪等有自体疑。不说世俗有。同彼贪等。有自体也。

二约障者。一烦恼障中疑。唯分别障。唯见道所断。二所知障中。随无明住地疑。异熟生摄。如阿罗汉疑黑盐之类。菩萨之人。七地已前有者。是异熟生疑。此在观行之中。不明了心假。唤作疑心。此疑从异熟生。名异熟生疑。此七地已前菩萨有故。欲界心有异熟生疑心。八地已去菩萨二空观相续。一切无也。此七地已前菩萨其实无疑。疑唯见道断讫。但是七地已前有者。是有漏心。无始时来。与疑同起。和杂一处。疑虽断有。有漏心时。便带得一分疑。相状起来。唤此有漏心作疑。简要云。今此二乘无学有者。更无别体。异熟生摄(体讫)。

三谁有疑者。亦名种类也。三乘皆有疑也。上根鹙子中根四人。下根五百千二百。缘觉凡夫。声闻凡夫。经云及发声闻辟支佛心者。第六住前顿渐二悟小菩萨。八地已上菩萨示现有疑。亦示相破也。并二乘圣有学等。皆是有疑人也。且声闻人。上根鹙子。有新旧二疑。中下二根。有新而无旧。问上根鹙子。何独有旧疑。答以利根故。如世间人是智慧前思虑。先见未萌之事。鹙子四十年前。往往疑自身。三人同座解脱床。何故世尊金色三十二。我即一相也无。我到头莫无佛分。经云我常于日夜。每思惟是事。欲以问世尊。为失为不失。又云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又云我常见世尊。称赞诸菩萨。此是鹙子旧疑也。鹙子新疑者。今闻世尊叹二甚深。言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生疑。论家有定疑分。又云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又云今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此上根新疑也。次中下二根。根钝故无旧疑。唯有新疑。且中根四人新疑者。鹙子请中云。而今于世尊前。闻所未闻。皆堕疑惑。又自领解云。四十年前。于佛教化菩萨阿耨菩提法。不生一念好乐之心。又云而无希取一餐之意。又云作是念已。疾走而去。准此文证。中根人唯有新疑也。下根声闻新疑者。下根自云。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又偈中云。我等无智故。不觉亦不知。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余。准此等文。下根新疑也。缘觉之人旧疑。准理则有。准文则无也。且准理者。鹙子根利。而有旧疑。缘觉更利根于鹙子。何妨亦有旧疑也。准文者。据经文则无缘觉旧疑处。又说文殊菩萨言诸求三乘人。三乘人摄得缘觉。亦是旧疑也。缘觉新疑者。经云其求缘觉者。比丘比丘尼。相视怀犹豫。即新疑也。以彼法华会上无圣缘觉。是凡夫也。菩萨疑者。资粮位中。顿渐二悟两类小菩萨。准疏中意。唯有旧疑。准抄家意。兼有新疑。且菩萨旧疑者。四十年前。顿悟小菩萨。言我自得菩提。声闻无分。论唯我能然。余不能尔。渐悟小菩萨。身中具彼二乘种性。于佛果菩提。作悬崖想。不唯疑彼声闻不得成佛。我自到头得成佛否。自他俱疑也。却拟回取二乘。即是摄论云。诸疑离疑。菩萨旧疑也。菩萨新疑者。路云求佛诸菩萨。大数有八万。又诸万亿国。至欲闻具足道。此是菩萨新疑也。问此八万菩萨。理事二疑俱尽。如何法华会上。而有新疑。耶答示相有疑。非是实有也。问菩萨示现有疑。意为何事。答为引实小菩萨。有疑交破也。准此道理。实有小菩萨。到法华会上。起新疑也。所以章敬云。取授学无学人记品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即是异生小菩萨新疑也。又嘉祥云。此两类小菩萨。具有新旧二疑。昔禀三乘之教。疑其道理有三。拟趣入于二乘。名旧疑也。今闻说一一与前乖。既无前说三。今不合说一。疑其道理不定。故名新疑也。若依此解。菩萨具有新旧二疑也。三疑起因者。初总明。后别明。且总明者。心不孤起。托境方生。疑是心法。必仗于境。然后方起。疑起之时。而有总因。亦有别因也。总因者。即是三乘之人。皆不见世尊与声闻人授记。所以三乘之人疑因。此生。声闻人因不得记。故生疑也。菩萨之人因得记。故疑生也。或疑他不疑自。唯我能然。余不能尔。或自他俱疑。不定性小菩萨。不唯声闻不得成佛。我自身得成佛否。由是三乘俱有疑网也。二别因者。亦有是别起因也。鹙子等旧疑因思起。新疑因闻起。且旧疑因思起中有三。疑佛化偏。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二者疑菩提无分。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乃至为失为不失。上是旧疑也。新疑者。新疑因闻起。即法华会上。唱二甚教理。甚教理是三根声闻。起新疑处。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上旧疑因思起)。新疑因闻起。若通论新旧二疑。俱因闻起。新疑即因闻二种甚深。言道声闻不知。旧疑则因世尊独与菩萨记。言当作佛。不说声闻作佛。又金城等诸抄云。所疑有四。一疑化主非直。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二疑所证理。佛所得法。甚深难解。又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三疑能诠教。而今从佛闻所未闻。皆堕疑惑。又其智慧门。难解难入。四疑智未圆。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皆是此中疑起因所摄。

四何时起者。金等诸抄。昼夜等是起疑时。经云我常于日夜每思惟等。问一切时中。皆有昼夜。何唯疑起时是昼夜。问又佛未出时有昼夜。彼时应有旧疑起。授记已后有昼夜。彼时新疑应却生。故知不可。问经文中昼夜文甚分明。何不取。答纵使文中有昼夜之言。空说上根。不包余类也。谟云取涅槃四十年前。起旧疑时。法华会上。起新疑时。为正也。

五何处起者。有云山林树下。是疑起处。经云我常独处山林树下等。贺云有三妨。一者往日居山谷。是起旧疑处。若尔今日居山谷。何不说起新疑处。二者若要居山谷。是记疑处。若出山来。疑即合断。何要说经断疑。三者身若能断。即说山谷。是起疑处。疑发于心。何故说身住处。问经文如此如何。答设经文如此。亦是说鹙子一人。未尽理也。有解云。大乘教理行果。小乘教理行果。是起疑处也。

六句数者。一昔时于大生疑。我常于日夜。每思惟是事。至为失为不失。即是好满不共德。具相降魔德。二者昔时于小生疑。即是若坐若经行。常思惟是事。呜呼深自责。即是处小阶而起叹也。三今时于大生疑。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义所趣。又云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于此大乘教理两法。向上生疑。四今时于小乘生疑。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至所行道。于小生疑。又有四句。一疑自不疑他。声闻人疑自身永无佛分。二疑他不疑自。即定姓小菩萨。三自他俱疑。不定性小菩萨。数起异乘心。四自他俱不疑。声闻授记已后。少分无疑也。

第七正明断疑分位者。分二。初诸识有无。二正破分位。且识有无者。唯识云。藏识全无。末那具四。意识有十。五识唯三。意云。此疑既是烦恼。与何识相应。疑唯在意。异熟生心从异熟起。名异熟生。异熟不同。有其三种。一异类而熟。此第八识是无记。昔日所造善恶之业。招得五趣等果。余识所招。非此第八。与此异熟。故名异。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名为异类。二变异而熟。赖耶种子。未起现行。且同赖耶。是其无记。凝然不变。起现行时。若心生爱。爱极即取。由爱水润。转体成有有也。即生名为变异。三者异时而熟者。前念刹那落谢。后念起未时。既前后不同。名为异时。此疑即从第八识生。名异熟生类。末那具四。我痴我爱我见我慢。此第七识。有执无疑。前五唯三。即贪嗔痴。且如眼见色时。违情境即嗔。顺情境即贪。中容即痴。乃至身识皆准此。故知疑准在第六识中。虽言藏识全无。就现行说。若论种子。不得言无。此疑即是后四障中。诸疑离疑障也。下疏云。诸疑离疑。即是前二也。二正破分位者。问今言破疑。破何疑。答新旧皆破也。理事之中。唯破事疑。不破理疑。地前菩萨虽有。初地门中破也。问何要破。答为令二乘众生。生信心故。所以世尊出定已后。告四众云。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问因何破得。答说经能破也。文殊菩萨答云。诸求三乘人。至令尽无有余。又云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又云声闻若菩萨。至皆成佛无疑。问论云说即有惊。不说即无惊。有因闻经。方生疑者。如何名说经破疑。答初闻二深。咸皆有疑。后三周正说。闻者除疑。亦名说经破疑也。谟云简要等云。鹙子闻方便品了疑除。佛言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又云我闻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初周上根未得记除疑也。中根下根得记了。方除疑。授记品云。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若复得王教。然后乃啖食。此未得记。尚自怀疑。得记了方能断疑。此中根人疑断处也。次下根人。亦得记了疑除。五百弟子授记品云。自谓已得灭度。至我今乃知实是菩萨。此是下根人疑遣也。次下小菩萨两类之人旧疑者。四十年前。见世尊不与声闻授记。所以生疑。今日见世尊与声闻授记。便是小菩萨断旧疑处。若菩萨新疑。见世尊与阿难授记处生也。经云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以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世尊与他解释。我与阿难。于空王佛所。发菩提心已下。断新疑也。然疑不同有四对。谓种子现行对。烦恼所知。理事。种子习气。且种子疑。要三乘见道。方断现行。地前闻教即除。二烦恼所知。烦恼障疑。通障三乘。所知唯障大乘渐顿二悟。若是小乘回心。只断所知。烦恼自乘中已断。三理事者。迷四谛理。三性三无性。见道断。事疑修道中断。罗汉疑黑盐等。是事疑也。四种子习气者。种子即见道断。习气即无学位中方断。在见道中。虽即种子除。习气上在。所以无学道方除。种子如䔉酱。习气如气䔉。上来解义门讫。一释名。二出体。三谁有疑。四何时起。五何处起。六句数分别。七正明断疑分位。

言佛自成道等者。正是疑起因由也。亦名标所起境。心不孤起。托境方生。佛自成道。四十年前。处处会中。赞叹菩萨。并与菩萨授记。毁责声闻。复不与授记。因此三乘人皆有疑网也。上辨成佛。下半行疏。解疑起因也。

言声闻等者。标起疑人。等者。等取三乘人。亦云等取缘觉四众等。今疏烈上根。不烈中下根。举胜摄劣也。

言故舍利弗甚自等者。此旧疑文也。无量知见者。即尘沙万德。菩提涅槃。名无量知见。若得授记。即不失此知见。缘不得记。将谓失此知见。所以感伤。今闻得作。故疑即除。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至终日竟夜每自克责。此上旧疑也。

言而今从佛闻所未闻等者。新疑文也。

言诸小菩萨者。顿悟小菩萨也。即是论云言我能然。余不能尔。问何不言大菩萨。答示相有疑。亦示相破。非此所要。故不言也。

言或不定性诸小等者。即渐悟菩萨。疑佛菩提。为得不得。即是摄论云诸疑离疑也。或有疑者不疑者。疏置或言也。

言由是三乘等者。结也。由者由不授记声闻。是以三乘人皆有疑网也。由是有疑。所以说经破疑也。

言由此经文等者。问说经破得疑不。答疏云由此经文等。此一段文。方便品文中。唯说菩萨声闻。不说缘觉也。

言闻我所说法等者。闻佛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由是昔今二疑并尽。所以然者。十方世界。若有二乘。可舍于一。而就于二。既无别二乘。故求作佛。

言又云诸求三乘等者。疏主恐人疑道。说经不被缘觉。所以引第二段经文。证有缘觉。经文虽不分明说名字。以有三乘之言。摄得缘觉也。又疏主向下体经意。缘缘觉授记处无。所以此间但奄含说了。更不分明列也。问何故说经破疑。则被缘觉。及至授记。则不为缘觉耶。答缘觉之人。一座证果。法华会上。又无此缘觉无学之人。纵有者。尽是见道已前凡夫。亦闻经了。便断疑。断疑了。便回心修行大行。所以不要授记。声闻之人。四果证圣。每果之中。耽玩无为理。不肯回心。事须得世尊与授记。方肯回心也。所以声闻得授记。缘觉不要授记也。问疏主何要引序品中一段文来。证说经破疑耶。序品中。如来由未说经。答文殊菩萨见雨华动地等事。告弥勒云。据此瑞相。如来必合欲说法。断三乘众生疑也。经文虽在序品中。元来指方便品中断疑事也。所以序品品末疏云。两道牙生。令进修故。正指方便品也。

言又云菩萨闻等者。方便品经文证也。疏引断疑文。唯引初周。理实下之二周。亦合具引。第二周云。而今从佛闻所未闻皆堕。至令离疑悔。三周云。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皆作是念。至得如是决等。

言此中破疑亦兼等者。问如来说经为破疑。疏中即立破疑门。不唯破疑。兼破悔。何故不立破悔门。破悔疏中不立门。应破疑门亦不立。答疏云。此中破疑等。缘前标门。但言破疑执。此欲辨悔。故言亦兼也。

言悔昔修小等者。问悔何事。答疏言悔昔修小不得作佛。出悔所以也。昔见菩萨得记。声闻不蒙。便自克责。我何修小。不行大因。不如菩萨蒙记菩提。今蒙授记。当得菩提。悔昔所修。恶先所作。枉费其功。修小乘行。取小乘果。何不乐大乘行大行。令我经尔许时。不得记别。不乐知金银珍宝。止宿草庵。常乃爱其除粪。不取牛车。爱乎羊鹿。不往宝所方便入化城。故知昔日所作。大枉其功。经云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证。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等。故言悔昔等。

言今闻得作等者。问既有此悔。如何破之。答疏言今闻得作等。将谓昔日所行。其功枉费。既是大因。何所悔也。若不因除粪。如何后得家财。不入化城。如何今往宝所。三百由旬已过。但行二百。即到宝方。不为取羊鹿。如何得上牛车。欲求菩提。万行皆作。况小乘法。而不修行。顿悟则先大而后小。后四五六地还相同二乘。修小乘法。渐悟则先小而后大。更不学小乘法。是知昔日修行。亦不枉也。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问疑生分别。入见即除。悔多忧俱。离欲便舍。今既是无学。何有悔焉。答此虽言悔。但是恶作。恶先所作。非是悔也。问既是恶作。何言破悔。答从果为名。故言悔也。理实非悔。是恶作故。此悔有二。一则悔不修大。二则悔昔修小。今但破悔昔修小。不破悔不修大。悔不修大。正合所应。故不破。

言疑通三乘悔唯等者。问说经破疑。即立破疑门。说经兼破悔。何不立破悔门。答疑通三乘等意言宽者则立。狭者则不立。问何名宽狭。答贺云三义。一三乘论宽狭。二三根论宽狭。三三性论宽狭。且三乘宽狭者。声闻之人。昔修小行时有二悔。一则悔修小乘行二悔不早修大乘行。故言悔唯小有也。大乘即无悔。不可悔胜而修劣。未见有菩萨悔不早修小乘者。若尔文殊偈言。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如何菩萨有悔。答彼处云有悔者。言总意别。悔实不通大乘。将悔名字。寄向有疑之处。相合说。言总意别也。言中说有。意中不通也。摄云文约义繁。合而为言。乍似难会。意亦前不别。二云大乘不定性菩萨。于佛果菩提。起悬崖想。退求小位。岂不是悔。答此揣量修行大行不及。故取异乘。不名为悔。亦无破悔大文。摄云。信解品云。悔来至此。即是有悔。疏主何言无悔。答疏主不障他诸经中菩萨有悔。今言菩萨无悔。且约法华会无也。信解品谈往事也。亦有云。信解品云菩萨有。约身即是菩萨。若约身中种姓论。即是二乘人。由带彼二乘种姓。所以起悔。悔属小乘性。纵起悔心。是小乘人。非大菩萨也。贺云小菩萨悔修大行。拟退去。约暂时退入二乘。不久却归修行大行。此约暂时有悔。疏言无悔。约长时无也。今详诸释。皆归有理。然疏意。悔准小有。为正也。问何须破悔。答声闻人有二种。一悔修小乘行。因此停住。妨行大乘行。所以破也。将谓四十年前所修小乘。不是大乘因。枉用功夫。所以世尊向说。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所以除悔也。二者悔不早修大乘行。此间不破。彼亦与无上菩提。为增上缘也。菩萨人无此悔故。故言悔唯小有。未见菩萨住大乘中。悔修大乘者。未见有文。不可舍胜而取劣耶。问何处破。答随说三周之处。疑断之时。悔亦随遣。三根宽狭者。鹙子上根。有新旧二悔。中下二根。有新而无旧。且鹙子旧悔者。经云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又云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等。此是鹙子旧悔也。鹙子新悔。经无明文。唯法华论中。解方便品。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处经文。彼论家。作五种惊怖解。五中悔惊怖。正是此间鹙子新悔。谓大德舍利弗等。起如是悔心。言我不应证如是小乘之法。此是正义。又唱二甚深。亦是鹙子新悔起处也。问上根可尔。中下根具新旧二悔否。答摄二解。一云亦真有新旧悔。序品末。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又譬喻品。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又授记品中。每惟小乘过。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又五百品云。悔过自责。准此。三根声闻俱有悔。就中中根四人。通新旧二悔也。下根唯有新悔也。问中下许无旧疑。如何中根说有旧悔。答第二解云。中下二根。唯有新悔。而无旧悔也。然彼穷子及彼下根领解。皆陈自足。更不求余。宁岂昔时悔修小乘行。故中下二根无旧悔。为正也(上三根宽狭)。三三性宽狭者。疑唯不善及有覆无记性也。悔不早修大乘行。通善性。悔不作恶事。是不善性。如急行失威仪等。后追悔。即威仪无记。如宣律师从东京入正都。不乘安乘逢雨急行。后却追悔。故知悔通三性。疏且依三乘三根辨宽狭。不依三性。若依三性。疑狭悔宽。以疑宽□。别立破□□□。悔狭故。□□□悔门。故言以宽摄狭等。问三乘有疑。何别答菩萨起通理事。声闻起者。唯事□□。

言至后卷中者。后第二卷经文。若论疏。早是第五卷也。疑悔之差别。烦恼障疑。法执类疑。有烦恼伴悔。恶作名悔。如是差别。皆如下释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