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法华指掌疏悬示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明元 较字

将释经义。总启十门(此十门者。本诸华严悬谈。但诸经各随宗旨。出没。开合。广略。不得全同。今亦稍异)。

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能被教义。四所被机宜。五体性浅深。六宗趣通别。七部类品会。八疏序通经。九总释名题。十别解文义。

△初教起因缘。

第一教起因缘者。于中有总有别。总谓圣人设教。必有由致。若须弥巨海。大因方为摇动。今摇如来融金之德山。动深广之智海。非小缘矣。故下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盖华严无机不畅中间冥授未彰。今佛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是知为了出世大事。故说此经。

若别明者。因缘各开十义。

因十义者。一法尔如是故。谓王道坦坦。千古同规。一乘实相。诸佛齐证。故一切诸佛。法尔于十方世界。演说如是微妙经典。如一光所现万八千土。同说此经。一佛所集十方分身。共为斯典。又方便品云。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等。是知周遍之说。说遍尘刹。但随见闻。说有山塔二处之异。诸结集者。就此流传。令寻于此。见无边法。如观牖隙。见无际之虚空。以此一处即一切处。说亦随处而俱遍故。二随顺诸佛故。谓理绝数量。道贵弘通。故三世诸佛。后后前前。转相随顺。衍斯道于奕叶。觉兹生于化门。如日月灯之明明续辉。威音王之声声接向。又方便品偈云。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说无分别法等。是知常恒之说。说周三际。但随机器。说有始终三会之别。诸慈悲者。就此弘通。令寻于此。识无尽义。如见朝曦。知周天之景耀。以此一时即一切时。法亦随时而相融故。三酬昔愿行故。谓根深果茂。源远流长。愿行既深。教起亦大。如方便品偈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嘱累品云。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故知如来悲智双运。行愿齐周。依彼广大因力。演斯最妙法门。

四显本因性故。良以众生。包性德而为体。依智海以为源。但以相变体殊。情生智隔。今令知心合体。达本情亡。或开示俾其知有。或修行教以悟入。如方便品云。云何名诸佛世尊。惟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乃至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等。是知宅中宝藏。非智人而莫开。尘里经卷。必净眼乃能破。为此说经。不其然乎。

五彰极果德故。良以不证宝玉。谁肯轻许连城。欲䇿真修。特为彰显果德。果德虽众。智为上首。故开章便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又地涌品云。今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诸佛自在神通之力等。盖是举果劝乐。为两门之大宗。激疑导信。作正说之因起。乃至经终所说。仍为此焉。

六统会诸教故。谓非海无以纳流。有水尽皆朝宗。虽华严圆极。犹有失照之光。惟法华都会。乃无不润之雨。如地涌品云。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先修习学小乘者。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况复但有闻法。无不成佛。一音经耳。终作胜缘。是知不说法华。则诸教无归。此为统会。演兹妙门。

七开权显实故。粤自智轮初现。高山蒙先照之光。穷子复来。长者易珍绣之服。以权覆实。除粪甘心。执假障真。怀珠驰走。不得斯经。无由通达实相。必资开显。乃堪承受家珍。如法师品云。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经。当知是人。去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菩提。又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则斯经之所以必说者。端为此矣。

八破迹彰本故。夫净法界身本无出没。为度众生。迹示去来。权顺无常之见。以迹覆本。终显寂常之体。拂化归真。如寿量品云。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菩提。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又偈云。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恼。故不为现身。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恋慕。乃出为说法。神通力如是等。盖以无常之迹不除。终滞权宗。寂常之本不显。究无实用。为是破显。因兹敷扬。

九接引昔缘故。夫鱼子庵罗。二事因多果少。菩萨发心。一般难进易退。故六心堕落。尘劫声闻。大通结缘。小执覆种。如佛发身子迹云。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又化城品云。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沙众生。从我闻法。为阿耨菩提。于今有住声闻地者。是知不有宝所。终滞化城。指示衣珠。端赖亲友。

十利益今后故。良以解行在躬。顿圆旷劫之果。见闻为种。渐陟一乘之阶。虽今后获益不同。而远近成佛有分。如三周受记。二德分别。现在之功勋。固已不虚。法师普记。随喜转闻。当来之证悟。岂复有妄。至若四行流通。三番嘱累。是又至极悲心。遐资末叶。为益良多。故尔宣说。

略述因起。有此十种。细推教兴。义实无尽。

缘十义者。一圆满胜身故。夫真身寥廓。与法界合其体。包罗无外。与万化齐其用。穷源莫二。执迹多端。一身多身。经论异说。今经乃非真非应。而应而真。非一非多。而多而一。非真非应者。迹示生灭故。本无去来故。而应而真者。净土见烧故。劫尽不毁故。非一非多者。分身诸佛在十方故。此土法主惟释迦故。而多而一者。常在此处即他处故。远在他方恒住此故。如龙女赞佛偈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又寿量品佛自述云。我常在此说法教化。亦于余处导利众生等。是知真应一多。各随机见。是非是义。总属妄情。互夺则真应两亡。一多俱泯。交成则一多俱在。真应双存。非此妙身。讵阐玄理。诸缘之中。此缘尤要。华严十身。避繁不会。

二成就胜智故良以法无定相。机有多根。因根授教。非智刃而难辟情关。指体投机。惟慧锋而可断疑网。但经论异说。开合不同。今依圆融之教。略明有四。一权智。随他意故。二实智。随自意故。三双即。随他意时常随自。随自意时常随他故。四俱泯。随他意时便非自。随自意时便非他故。此四无碍。举一全收。即同华严无障碍法界之智。如方便品云。如来知见。广大深远等。实也。又云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等。权也。不须复说等。俱泯也。惟佛究尽等。双即也。尽思不知等。举一全收也。是知不具此智。莫契圆宗。欲畅玄理。要知智缘。

三具足胜辩故。盖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润。故妙智充内。胜辩发外。准诸经略分四种。一法。二词。三义。四乐说。义见序分辩才疏中。又华严九地。各开十种。共为四十辩才。况如来真穷惑尽。证极情亡。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像。自应口泻悬河。舌流洪海。今以无尽之辩。略演无尽之宗。所谓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者。以此。四依胜三昧故。夫动静唯物。圣岂然乎。示轨后徒。明将有说。必须静鉴前理。从定起而发言。故诸经多明。入定。亦各有所表。今经所依者。乃无量义处三昧。如发起序初。说无量义经已。即入无量义处三昧是也。盖以无量义者。从一法生。不有一法。则多义无根。不有多义。则一法无实。今将演一法。故入定而观多义。

五依大神变故。夫法性寂寥。本无诸相。无相之相。不碍繁兴。起教多端。相非一种。或放光动地。或华雨香云。准诸经将说。多先放光。通表智光以被物故。若别就本经。至文当知。至若雨华动地。诸经多在说后。但是庆闻。今经虽为庆前。亦兼启后。故为教缘。准后集分身。来妙音。亦皆放光。盖是当品别缘。无关全经。

六发起有人故。谓法不孤起。仗境方兴。若约慈悲弘深。亦有无问自说。今示妙法尊极。要须待人发端。初心识昧。无能导源。故今经前后两门。皆以弥勒发起。意显补处尚疑。令知尊重。迹门以文殊答问者。表一乘实相。惟智可通。本门以如来自答者。表佛地远本。非证莫知。是知不缘斯举。正说无由。喜得及时应节。有人觑破。

七助化有伴故。谓孤树无以成林。一音不能为乐。高低分列。要在种类繁生。接拍成音。还他作家一会。故凡法主临筵。必有贤圣匡助。今依斯经。化伴有二。一密。二显。密中复三。一菩萨。二声闻。三杂众。菩萨密者。如文殊等久成佛果。示居因门。声闻密者。如满慈等内秘实德。外现权相。杂众密者。如八部等圣贤寄位。护法为心。显中惟二。一果人。二因人。果人显者。如过去多宝。十方分身。尚为法来。因人显者。如他方菩萨。地涌开士。亦因经集。是虽龙蛇混杂。凡圣交参。真为玉振金声。云龙风虎。盖以大教当兴。奇缘斯遇。

八受法有机故。夫子期云丧。伯牙绝弦。若法无听者。岂当有说。况夫因材而笃。天之生物尚然。缘机授益。佛之说法亦尔。今依此经。众分四种。一发起。二影响。三当机。四结缘。义于序分四众围绕处释。然发起影响。分属上二。唯当机结缘二众。可当此缘。问。清凉以当机为因。今何不尔。答。彼取因机感佛。此约缘机成说。各是一理。勿强雷同。

九缘合有处故。夫智穷真际。能所两亡。假说依真。而非国土。然真非事外。不坏所依。故一代所说。各有其处。托事表法。亦自不同。今经城依王舍。表此法为群生所依。山分五穴。表此经为五教所归。圣灵所居。示非凡境。粗妙异见。实显难思。至若土田三变。自他染净以互融。多千地涌。一多广狭而无碍。大火所烧。隐显俱成。净土不毁。成坏何分。特假胜妙之区。用开圆极之教。华严十处。亦可旁通。详在悬谈。避繁不录。

十际会有时故。夫心冥至道。浑一古今。法界无生。本亡时分。但以非生现生。非灭现灭。生灭既分始终。中间宁无前后。虽有前后。亦复俱融。故教仪时分有二。一别。二通。别中有三。一日出先照时。为圆顿大根众生。转无上根本法轮。二日升转照时。为下中上三类众生。转从本起末法轮。三日没还照时。为上上根众生。转摄末归本法轮。今经乃还照时说也。通中有十。广如彼说。今依本经。略显无碍。如日月灯明说法华经。满六十小劫。而诸大众谓如食顷。地涌菩萨涌现礼赞。经五十小劫。而诸大众谓如半日。是知无涯之说。念劫圆融。岂真久默斯要。临终方谈者哉。然不有别时。无以彰建化之分齐。不有通时。无以显圆理之深玄。时之为缘。亦大矣哉。

夫因既无尽。缘亦应尔。略具此十。以显难思。教起因缘竟。

△二藏乘分摄。

第二藏乘分摄者。谓如来一代圣教。约总相含摄。有三藏。有二藏。约修证权实。有三乘。有五乘。约品类详分。有九分。有十二分。应知此经。于诸彼彼法中。各何摄属。故次第明之。

言三藏者。一修多罗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修多罗。亦名修姤路。亦名素呾缆。盖梵音楚夏不同。此翻契经。或翻为线。按五印土呼线。席经。井索。圣教。此曰修多罗。若尔应翻圣教。古德见此方圣教称经。故分取席经代之。既顺此方。亦不失彼圣教之义。不取席者。此方不贵故。别指彼物故。线索亦尔。但借义助名。加以契字。谓契理合机之经。依主受名也。经有多义。如杂心五义等。见华严悬谈。虽有多义。不出贯摄。如佛地论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以佛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所化生故。正诠定学。兼通戒慧。

毗奈耶。亦名毗尼。盖梵音详略不同。此翻调伏。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调练通于止作。制伏惟明止恶。就所诠之行彰名。又毗尼。或翻为灭。谓灭业非。灭烦恼。得灭果故。此从功能彰名。亦名波罗提木叉。此翻别解脱。拣异道共。及定共故。又三业七支。各别防非故。此从因得名。亦可言果。以解脱即果故。亦翻随顺解脱。谓随顺有为无为二解脱果故。此从果得名。亦可言因。以随顺即因故。或名尸罗。具云翅怛罗。此云清凉。谓离热恼因。得清凉果故。则是双从因果得名。正诠戒学。亦兼定慧。

阿毗达磨。亦名阿毗昙。亦梵音详略之异。此翻对法。法有二种。一胜义法。谓涅槃。是善是常。故名为胜。二法相法。通四圣谛。世出世异及因果异。故名为相。对亦有二。一者对向。向前涅槃。二者对观。观前四谛。其能对者。皆无漏净慧。及相应心所等。由对果对境。分二对名。旧译为无比法。以无漏净慧最为胜故。此则惟依能对立名。亦名优波提舍。此云论议。谓问答辩论。议邪正故。亦名磨怛哩迦。此云本母。谓以教与义为本为母。生解行故。正诠慧学。兼亦摄二。

此三云何名藏。以含摄故。今经何所摄属。正属经藏。以诸佛心法。非定莫契。定后方说。即其证也。若以此摄彼。亦兼律论。以四安乐行。即同戒故。文殊智积等有论议故。

言二藏者。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即前三藏。诠示声闻理行果故。名声闻藏。诠示菩萨理行果故。名菩萨藏不开辟支者。以辟支多不借教。出无佛世。佛在世时。摄属声闻。以与声闻理果同故。若约教行别者。亦可开三乘为三藏。但古多不开。今亦应尔。若明摄属者。此经属菩萨藏摄。以经中虽存二乘之名。不取声闻理行果故。如方便品云。诸佛语无异。惟一无二乘。又云。但以一乘道。教化诸菩萨。无声闻弟子等。若更分权实。惟菩萨藏实一分摄。权所不摄。如法师品云。菩萨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去阿耨菩提尚远是也。若此摄彼。亦可通收。以圆教包含无量乘故。

言三乘者。一声闻乘。依四谛法。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如羊车。二辟支乘。依因缘法。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如鹿车。三大乘。对上二小乘为言。亦名菩萨乘。依六度法。勤修精进。求一切智等。利益天人。度脱一切。如牛车。然有权有实。若住相之行。因果历别。则名为权。若从性起修。因果该彻。则名为实。若明摄属者。此经属菩萨乘摄。以授记文中。俱有经劫行因之语故。又惟实一分摄。以是悟后之修。修即无修故。不属余二。其义可知。

言五乘者。一人天乘。依戒善禅定之法。求下界五欲。及上界净妙之乐。如最小之车(火宅喻云。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盖指此也)。二三四。即上三乘。五佛乘。依万行因。华严一乘道果。如大白牛车。若明摄属者。此经属佛乘摄。文云。佛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则会权归实。舍因从果。尚不属于菩萨。况余乘乎。若此摄彼。虽人天不遗。以微因小善。皆当成佛故。余可思知。

言九分及十二分者。通论圣教有十二分。一修多罗。此云契经(问。此与三藏中修多罗。有何差别。答。清凉云。若十二部中修多罗。则通十一部。及三藏。若三藏中修多罗。惟通十二分。不通二藏。二藏之中。有契合者。自属十二分中修多罗耳。然此义极难分辩。会玄虽释。学者仍迷。今以私意释之。盖清凉以十二分中。凡有诠定一类。总名修多罗藏。诠戒一类。总名毗奈藏慧诠一耶。类。总名阿毗达摩藏。故三藏中修多罗。惟通十二分。不通二藏。又以十一分及三藏中正文之外。余有前后相承。贯穿契合等义。别为修多罗分。故十二分中修多罗。通十一分及三藏。私释如是。俟高明者更辩之)。二祇夜。此云重颂(重颂长行所说义故)。三和伽罗那。此云授记(说授记成佛事故)。四伽陀。此云孤起颂(非长行义。孤然成颂故)。五优陀那。此云自说(不因请间。自宣说故)。六尼陀那。此云因缘(因请缘事方乃说故)。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法义幽微。比类发明故)。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说佛及弟子。往昔所行故)。九阇陀伽。此云本生(说佛及弟子。往昔受生故)。十毗佛略。此云方广(谈理方正。显义广博故)。十一阿浮陀达磨。此云未曾有(法体异常。妙用希有故)。十二优波提舍。此云论议(问答辩论。议正理故)。孤山颂曰。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三。

准本经小乘惟九部。古德释云。小乘谈理狭隘。不言成佛。请问方说。故无方广授记自说之三。据智论大乘亦惟九部。古德释云。大乘多直显。故无因缘譬喻论议之三。此约大旨局论。若以细义合会。亦可俱通。余经俱通。非急不论。若今经中。如身子三请之后。如来诫听许说。乃至赞法劝信等一类之文。则是契经。三周获益等。则是授记。是乘微妙。清净第一。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慧。及佛余法。令诸子等。常得游戏等。则是方广。放光现瑞。云集分身等。则是未有。出定叹德。则是自说。身子三请。则是因缘。昔为不轻等则是本事。喜见转生净德王家。则是本生。深达罪福相等。则是孤起。智积文殊。论说妙法。则是论议。火宅穷子等。则是譬喻。重颂在文可知。

若正明摄属者。此经属方广。授记。重颂。未有。四分所摄(以显理处多是方广。获益处多是授记。说偈处多是重颂。现相处多是未有故)。余但少分。不得名摄(问。契经居多。何非彼摄。答。藏中契经。已全摄故。分中契经。此但少分)。藏乘分摄竟。

△三能被教义。

第三能被教义者。谓教海冲深。法云弥漫。智光无际。妙辩莫穷。以无言之言。诠言绝之理。运无变之变。应变熊之机。机差教殊。类分多种。亦有不分。得少失多。今将有分。略开三章。一约宗分教。二约论辩义。三会通浅深。

言约宗分教者。谓西域东夏。弘阐之流。于一代圣言。或合为一教。或开为二三。再开之而至四五。人兼缁素。凡有一十八家。甲顺乙违。难尽他宗。事精理备。无越贤首。因依贤宗诸祖。略述五教。

一小乘教。亦名愚法二乘教。异大乘故。逐机设故。随他语故。说诸法数一向差别。以其拣邪正。辩圣凡。明因果。分欣厌。然其所说法数。惟七十五。但说人空。不明法空。纵说法空。少不明显。惟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

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明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明一切法相。有成佛有不成佛。故名为分。广谈法相。少及法性。其所云性。亦是相数。说有百法。决择分明。故少诤论。

三终教。亦名实教。谓明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多谈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会归性。尽大乘说。故无诤论。

四一乘顿教。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如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楞伽经云。初地即为八。乃至无所有何次等。既不同前渐次修行。又不同后圆融具德。故立名顿。总不说法相。惟辩真性。一切所有。惟是妄想。一切法界。惟是绝言。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缘起妄想。成)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诃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默住等。别为一类离念机故。亦为对治空有俱存。三种著相人故。

五圆教。统该前四。圆满具足。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等正觉。故名为圆。所说惟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十十法门。各摄法界。

已上略出名义。令知大端。若广辩所诠。及断证分齐。具如华严悬谈。并贤首教仪等书。

言约论辩义者。佛教本乎一心。心有差别。则教有支异。故如来说经。说此心也。诸祖判教。判此心也。今即以起信论中一心差别。以明五重教义。准起信论。初唯以一心为本源(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即圆教分齐。二依一心开二门。一心真如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即顿教分齐。始教空宗。亦密示此门。以彼不知如来遣相。即为显性。故非彼分。二者心生灭门(谓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赖耶识)。即终教分齐。分教相宗。亦密示此门。以彼不知佛说赖耶。通如来藏。故非彼分。三依生灭门明二义。一者觉义(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即始教空宗分齐。二者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四依此义生三细。一依不觉故心动。名业相。二依动故能见。名转相。三依能见故境界妄现。名现相。即分教相宗分齐。五依现相生六粗。一智相(谓依境分别。即法执俱生)。二相续相(谓依智起念不断。即法执分别)。三执取相(谓妄生执取。即我执俱生)。四计名字相(谓妄计名字。即我执分别)。即小教分齐(以断我执。证我空。是小教义故)。五起业相(谓循名造业)。六业系苦相(谓随业受报)。即人天分齐。又以六道业报。为苦空观之方便。亦小教分齐。

言会通浅深者。此经为三时极唱。应属圆教。诸教入此。咸属于圆。不得复称余教。所显平等大慧。即齐一心本源。诸心入此。咸同一心。不得复称余心。亦如众流入海。咸属于海。不得复称本名。是则此经。非余教所属。非余心分齐。所冀学贤首者。当体心会教。借教通经。则经可通而教可会矣。能被教义竟。

△四所被机宜。

第四所被机宜者。夫教因机设。机以教成。上说义理。已知能被弘深。今示机宜。略彰所被广大。复分两门。以尽拣收。一遵古所判。二依经所明。

言遵古所判者。依古德开为二门。一料简二普收。若料简非机。则有五种。一谓乐著名相。以文为解者。二谓系滞行位。高推圣境者。三谓情尚于空。触言宾无者。四谓自恃天真。轻厌进修者。五谓固执先闻。担麻弃金者。如是皆名非机。反是皆机。若普收者。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得闻之。无不获益。宿机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宿种者。亦得结缘成种。如华严食金刚喻。可为譬矣。

言依经所明者。准本经火宅喻后。佛嘱身子。略明五种非机。一憍慢(即未得谓得之流)。二懈怠(即得少为足之流)。三计我(即执我我所之流)。四浅识(即根钝智劣之流)。五着欲(即不求出世之流)。又略明十种是机。一谓利根智慧。志求佛道者。二谓曾植善本。深心坚固者。三谓精进修慈。不惜身命者。四谓专心求道。离世独处者。五谓舍恶知识。亲近善友者。六谓持戒清洁。如净明珠者。七谓质直柔软。愍众敬佛者。八谓以清净心说法无碍者。九谓但受大乘。不受余经者。十谓志心求经。不念外书者。此上十是五非。乃经中佛自料简。故超略录之。欲尽深义。更究全文。若以本经普收。则但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如三周说法。普收三根矣。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普收三乘矣。完大通未了之案。结当来诸佛之缘。普收三世矣。广记悬记。普收今后矣。释迦资之成道。龙女藉以证果。普收渐顿矣。不轻遍记成因。四众诽谤为种。普收逆顺矣。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普收天人群生类矣。是则含情抱识。皆为机宜。历耳熏心。尽成所被。幸勿自暴自弃。以类快见后身可也。所被机宜竟。

△五体性浅深。

第五体性浅深者。夫圣言无定。大小通关。真教难评。浅深异体。今依圆妙法门。通收古今所说。略为三章。一开为十种。二合为四门。三总与会通。

言开为十种者。准清凉有十门。一音声语言体。二名句文身体。三通取四法体。四通摄所诠体。五诸法显义体。六摄境惟心体。七会缘入实体。八理事无碍体。九事事无碍体。十海印炳现体。十中前五惟体。后五亦体亦性。又前四通小。后六惟大。前七通三乘。后三惟一乘。前八约同教。后二惟别教。前浅后深。事尽理圆。总摄诸教。义难俱悉。略此料简。详如彼疏。

言合为四门者。即前十种。圭峰束之为四。一随相门复有二种。一声名句文体(准大小乘教。或以声为教体。摄假从实故。或以名等为教体。以体从用故。今通取之)。以假实体用交资故(又由前二说。皆有理教为定量故)。二通摄所诠体。以声名句文。但属能诠。若无所诠之义。不成教体故。

二唯识门。以上能诠所诠。皆唯识现故。唯识云。唯遮外境。识表内心。离识之外。更无别法。释论亦云。十地经者。乃至云。谓彼圣者金刚藏。识所变影像为增上缘。闻者识上。影现似彼法门。展转传来。说名为教。古德见清凉摄境唯心体中。有本影相对。说听全收二义。遂引彼释此。细详清凉。本影相对四句。第一句。唯本无影。仍前随相(谓小乘执心外实有名句文等不知佛教。惟是识所现影)。第二句。亦本亦影。正是唯识。如上释论所说。第三句。唯影无本。第四句。非本非影。即是归性。至若说听全收。两重四句。义当无碍。盖以唯心义宽(通于一心本源)。故清凉广释。今四门约前浅后深为序。则唯识义狭。故不具引。恐遗彼义。略变其势。收归下之二门。细玩自知。

三归性门。以上识心无体。惟是真如故。然有二义。一约生灭门。一切诸法。惟心所现。当体即真。如起信立义分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华严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清凉于惟心门中。立惟影无本。即同此义。二约真如门。一切诸法。性本自离。举体全真。如起信解释分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惟是一心。故名真如。维摩经。文殊叹维摩诘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清凉于唯心门中。立非本非影。即同此义。

四无碍门。亦有二义。一理事无碍。二事事无碍。理事无碍中。复有二义。一前后交彻。二说听全收。前后交彻者。以上三门中。前二属生灭门。是事法界。后一属真如门。是理法界。起信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然既依于一心。则真如即是生灭生灭即是真如。故统收前三。理事无碍。而为教体。说听全收者。有四句。一佛全摄生。谓佛真心外。无别众生。则唯说无听。二生全摄佛。谓众生真心外。无有别佛。故唯听无说。三生佛互摄。谓佛真心摄众生时。不碍众生真心摄佛。众生真心摄佛时。不碍佛真心摄众生。则说听双存。二教齐立。四生佛俱泯。谓佛真心摄众生时。生即同佛。故非生。众生真心摄佛时。佛即同生。故非佛。则说听互夺。二教齐泯。泯之绝迹。是真教体。事事无碍中。亦有二义。一重重互摄。二说听全收。重重互摄者。谓由上三门。理与事无碍故。能令声名句文等。一一事法。皆悉称理无碍。如后意根清净文云。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今识能称性亦然。又云。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今声名等称性亦然。说听全收者。亦有四句。一由佛果称性。摄法无遗。众生尚在佛中。况所闻教。故佛果一一身分。一一毛端等。皆为所闻。二谓众生称性。摄法无遗。佛尚在众生中。况所说教。故众生一一身分。一一毛端。皆成所说。三由生佛互在。各不坏相。则随一声教。互说互闻。故众生身中佛。为佛身中众生说法。佛身中众生。听众生身中佛说法。四由生全在佛。则同佛非生。佛全在生。则同生非佛。两相形夺。二位齐融。则随一声教。说听互无。故佛身中众生无听。众生身中佛无说。无说无听。而听而说。以正互非时即互在故。是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强以无碍而目教体。

言总与会通者。圭峰初门。即摄清凉前五。二分摄六。(以彼唯心义宽。此不俱摄)三分摄六。全摄彼七(清凉第六。通于圆教。圭峰第三。止齐终顿。故惟分摄。若彼第七。会生灭之缘。入真如之实。似当顿教。故此全摄。问。前云清凉十门。前浅后深。释中何以前中寓深。乃令后义成浅耶。答。以彼具有行布圆融二义。故前浅后深。约行布义说。前中寓深。约圆融义说。华严一经。义多类此。清凉准之。故不相妨)四摄后三。若以本经会通者。此经既属圆教。应无机不收。若以机论。则各据所见以为教体。若以教论。则惟以无碍为教体也。体性浅深竟。

△六宗趣通别。

第六宗趣通别者。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于中有通有别。

通谓通论一代佛教。诸部异计。各各不同。以义相从。更复合之。略为六宗。

一随相法执宗。谓于一切我法中。起有无执故。即小乘诸师。依阿含缘生等经。造婆沙俱舍诸部论等。于中复有六宗。一我法俱有宗。谓犊子。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部等。以立我故。诸部论师共推不受。呼为附佛法外道。二法有我无宗。谓萨婆多。上座。多闻部等。彼说诸法。皆悉实有。但不立我。异外道计。又立正因缘。以破外道邪因。及无因等。三法无去来宗。谓大众。说转。鸡胤制多。西山。北山。法藏。饮光部等。惟说现在有为。及无为法。以过未之法。体用俱无。故所不说。四现通假实宗。谓说假部。就前现在有为法中。说五蕴为实。界处为假。其成实论末经部师。亦是此摄。五俗妄真实宗。即说出世部等。谓世俗是假。以虚妄故。出世反上。六诸法但名宗。即一说部等。谓一切我法。但有假名。无实体故。六中初唯执有。后唯执无。中则兼执。故总为一随相法执宗也。详如教仪。及华严悬谈。二唯识法相宗。谓一切诸法。皆唯识现故。即无著。天亲。依方广。深密等经。造瑜伽。唯识论等。

三真空无相宗。谓一切诸法。皆空无相故。即提婆。清辩。依妙智。般若等经。造中。百。门。掌珍论等。

四藏心缘起宗。谓一切诸法。惟是真如随缘。具恒沙德故。即坚慧。马鸣。依胜鬘。涅槃等经。造宝性。起信论等。

五真性寂灭宗。谓想相俱绝。直显性体故。即马鸣。龙树。依楞伽。般若等经。造真如三昧。智度论等。

六法界圆融宗。谓无尽法界。如因陀罗网。主伴重重。圆融无碍故。即龙树。天亲。依华严等经。造不思议十地论等。

此之六宗。前浅后深。总摄诸教。各为一类之机。启扬悟门。资修行业。其趣亦随宗可思。

若别就当经以明宗趣。于中复有通别。通则此经。惟以一乘因果为宗。令诸众生闻法解悟。以至究竟极果为趣。若就前通中。正当第六。五四亦可旁通。如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即通第五。又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即通第四。别则略明十义五对。一教理一对。谓主伴合会。为演一乘。故以教为宗。教不徒设。借言显理。故以理为趣。二境观一对。谓理致玄微。对心方了。故以境为宗。境不徒立。借境成观。故以观为趣。三智行一对。谓观成思绝。真智方现。故以智为宗。智非偏枯。用以导行。故以行为趣。四因果一对。谓行起称性。即是佛因。故以因为宗。因无虚植。资以严果。故以果为趣。五体用一对。谓果成住持。全体具足。故以体为宗。体非永寂。寂必现用。故以用为趣。此则从前起后。依次相生。共为一经宗趣。宗趣通别竟。

△七部类品会。

第七部类品会者。先明部类。后出品会。

言部类者。部谓本属一经。而部帙不同。所谓虽同而异也。类谓虽非一经。而名义相似。所谓虽异而同也。虽同而异者。此经共有三部。一正法华。二今经。三添品法华。翻译时年。能译依正。及卷品开合。俱于向后八门中辨。然三部虽本属一经。未免各有得失。宜参互看之。则理无剩矣。虽异而同者。如法华三昧经。不惟义符本经。而名亦相似。若但取其义理相似者。则其类实繁。如华严。梵网。圆觉。涅槃等经。皆此经之流类。学者果能远具矌大之识。遍探一乘之奥。却览此经益发玄微。

言品会者。此经共有二十八品。三会所说。自经初至宝塔品前半。在灵山。第一会说。自宝塔后半。至烛累品终。在宝塔。第二会说。自药王品。至经终。复下灵山。第三会说。然碎玉零金。无非是宝。析檀破沉。毕竟有香。其或智识有限。不能遍究全文。即但受持一部中一会。一会中一品。毕竟成佛。无空过者。其犹抹众香而为丸。然一粒则众香具足也。部类品会竟。

△八疏序通经(大师一序。摄尽全经。虽曰因经立序。实乃借序通经。故今疏解序文。即为通经㨗径。若准古德所立义门。此当传译感通。愚谓传译时年。备在序中。若感通者。大师序成之时。以法华尊尚。未易冠言。焚香拜祝。禀咨十方诸佛。佛悉忍可。护法称善报告。慈照之颂。至今传闻。从来感通灵迹。无有逾于此者。故以疏序通经易之。虽似有异于古。而实不遗于古也)三。一释序题。二释序主。三释序文。初。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序属于经。故依经彰序。经题详后。若略释者。以此经一言一句。皆为胜因。一事一行。咸资妙果。如析栴檀片片皆香。碎珊瑚枝枝是宝。故总以妙法称之。取喻莲华者。以彼方华即果。独异余华。喻此圆顿法门。特别众典。以历耳为因。便成道种。初发心时。摄位证觉。与彼方华即果。无以异也。经则通收声名句文为体。总诠教理行果为相。备起信解修证为用。故谓千圣通轨。群生达道。序题弘传二字。似非序主自命。或是后之解者。本诸序主之意添置(旧解疑为祥迈老人所加。及观迈注。并无此说再俟参考)。若释其义者。推广圣教曰弘。贻留后世曰传。悬叙大义曰序。盖以序主既契此经。复怀兼济。意欲推广圣教。贻留后世。故悬叙大义于首。以公有缘。观序后弘赞永贻二句可见。

△二释序主。

终南山释道宣述

终南山名。距长安城南八十里。在扶风武功县境。东连太华。西接太白。以形始于北。势终于南。故名终南。据关中记。亦名中南。以在天之中。居都之南故。山宣也。产也。谓宣气能产生万物也。大成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多产百嘉。远离嚣尘。藏修养静。遗世观心者。无不隐居求志于此。大师作序时。栖心此山。故首标之。释。佛之姓也。具云释迦。此翻能仁。师亦称此者。依阿含四姓出家。皆依佛为姓故。又道安师云。凡出家者。咸称释氏。故为缁伦通称。道宣。乃序主别讳。释有二义。一者道德宣着。为世所仰。二者以道敷宣。开觉群生。二义具足。方合大师自利利他之德。大成云。师。浙江湖洲长城人。远为上古彭祖之后。近是隋朝吏部尚书篯申之子。生于开皇之代。母梦日轮贯怀而孕。又梦梵僧曰。所孕者。梁之僧祐律师也。既生。天性卓特。九岁遍览群书。十二善文墨。十五师日严頵公。十六诵法华。两句而彻。十七落发。二十依律宗八祖。弘福智首律师学律。三衣惟布。常坐一食。唐高祖武德七年。徙居终南。常修般舟三昧于清宫精舍。屡感天人供馔侍卫。后在西明寺行道。中夜临砌足蹶且仆。有年少介胄卫护。师问为谁。答曰。弟子乃博叉天王之子张琼也。以师戒德。故来卫护。因以佛牙授师。夜捧行道。昼藏地穴。又授饵药修合之方(即今天王补心丹也)师问世尊在世。及灭后事。琼一一为说。录为感天侍卫传一卷。曾随奘师译经。推为上座。坐夏有功。庭生芝草。安居之地。水涌白泉。外通百氏。内洞三学。操觚续传。则鸿儒服膺。筑土封坛。而梵僧称赞。所著有高僧传。弘明集。内典录等。百余卷在藏。曾撰法华义苑。惜岁久失传。喜此序尚在。师于高宗干封二年。十月初三日。入灭于长安西明寺。时众同闻。天人请师归弥勒院。后穆宗赞其真曰。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魔归依。岳神奉侍。声飞五天。辞惊万古。金乌西沉。佛日东举。稽首归依。肇律宗主。洎懿宗。追谥澄照大师。乃净极光通之号。此上系序主实行。本诸大成录出。虽略为增减。不逾其义。故无妨标名。述者。立言遗世之称。乐记云。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述。作者谓之圣。述者谓之贤。大师谦退。不敢以作者自居。故但云述。亦孔子述而不作意也。

△三释序文三。一序经缘起。二叙经宗旨。二祈愿述意。初三。一总标大意。二历叙缘起。三预防伏难。初。

妙法莲华经者。

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

首句。牒经。妙法。即诸佛之心宗。莲华。喻心宗之玄微。诠此玄微。目之为经。牒此诠体。字之以者。以下欲标意。故先牒之。文势自尔也。

次句标。意。统总也义。通能所。以经为能统。佛致为所统故。诸佛者通指十方三世。如法说章所引是也。降者对升而言。因行已圆。上穷极果曰升。悲心未了。下度群生曰降。灵即一真之性。灵明不变之体也。体虽不变。用能随缘。因有能感之机。便随赴应之缘。故适时降灵。本犹根。致犹意也。言诸佛降灵。如优昙之偶现。岂漫而无故。必有根本意致为之主耳。经云。诸佛世尊。惟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又云。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又云。诸佛出于世。惟此一事实。是则惟此一事。为诸佛降灵之本致。而此经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故能总统之也。

△二历叙缘起二。一两土处时。二三朝翻译。初。

蕴结大夏。

出彼千龄。东传震旦。

三百余载。

首句。明在西之处。蕴聚也。结集也。谓此经自如来灭后。诸大弟子。蕴聚一类之义。结集成帙也。大夏。中国之称。故书曰。蛮夷猾夏。今经在西。而云大夏者。以佛生之处。居大千之中故。若此土之称中国者。局于震旦言之。非通论也。大成云。大夏称西域。以彼多闻解脱。凡圣丛集。如九夏生物荣盛故(九夏。即夏九十日也)。次句。明在西之时。出者流行之意。彼字。仍指大夏。言此经最初结集。未及颂布。先已流行于大夏故。龄年也。按此经自周穆王时。如来灭后结集。穆王而下。讫于周。凡七百有一年。更历秦汉两朝。凡五百七十九年。共计一千二百八十年。至西晋惠帝时。方传此方。约有一千三百余年。今仅云千龄者。举大数也。

东传句。明来东之处。东对西言。传谓转布。谓此经至西晋惠帝时。法护尊者。自西而东。展转传布也。震旦。东土总名。震乃东方之卦。旦者日出之始。以此方地居震位。正当日出之始。故云震旦。楼炭经云。葱河以东。名为震旦。以初日出。矅于东隅故。

末句。明来东之时。载亦年也。按此经自西晋惠帝时。创传此方。永康年中译出。由永康而下。讫于晋。凡一百一十九年。更历宋齐梁陈。凡一百六十一年。洎隋至唐。凡三十八年。共计三百一十八年。大师作序。应在唐高祖武德七年。徙居终南之后。故云三百余载。

△二三朝翻译三。一晋朝翻译。二秦朝翻译。三隋朝翻译。初三。一翻译时年。二能译依正。三结所译名。初。

西晋惠帝永康年中。

西晋。乃司马氏有天下之号。始于武帝。终于愍帝。武帝讳炎。字安世。受禅于魏。改元泰始。始都洛阳。次迁长安。国号大晋。对下元帝江东建都。故云西晋。惠帝名衷。字正度。武帝次子。为西晋第二主也。永康。即惠帝年号。惠帝庚戌四月即位。立元永熙二年。改元元康。至十一年庚申。改元永康。十二年改永宁。十三年改泰安。十五年甲子。改永兴。十七年改光熙。此经初译。乃在惠帝即位。第十一年。故云永康年中。

△二能译依正。

长安青门。

炖煌菩萨。

竺法护者。

首句。译主地名。长安。即关中都邑。周秦汉唐以来。历代建都此地。古称咸阳。汉高祖改为长安。意取子孙千秋百世。长久安乐故。青门。即长安东坝城门。按五方之中。东方属青。故以青名焉。又因此地极目来青。蔚然可望故。即昔邵平种瓜处也。然译主于此门外。立寺行道。而此门却属长安之境。故并序之。

次句。译主德号。科注云。炖煌。即今甘肃沙州路。古流沙地。禹贡雍州之域也。汉为炖煌郡。阳关。玉门关。洼水在焉。然译主未到长安时。先居炖煌。世号炖煌菩萨。以师译经弘道。有上求下化之德故。

末句。译主法讳。竺即天竺。乃西国通称。然译主本月氏国人。因未来炖煌时。原居天竺。故冠于法讳之上。或云。师八岁出家。依外国竺高座为师。连师为名。名称法护者。意取以法自护。不令退失菩提。以法护生。不令断灭佛种。亦自利利他义也(按古疏。大师善究三十六国道术。兼通其语。日记万言。博达古今。世务毁誉未。曾怀抱于武帝泰始二年自天竺达玉门关。徙居炖煌后至长安在青门行道。故序主一一叙之)。

△三结所译名。

初翻此经。名正法华。

创始曰初。翻犹易也。谓易梵成华也。此经自结集之后。流通西域。千有余年。尊者初来。方布此方。易梵成华。尊者为始。故云初翻此经。正犹直也。对曲而言。以如来四十年前。曲顺机宜。分乘随语。非正直说。不名正法。今则直称本怀。统会一乘。是正直说。乃名正法。如经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足证此意。华即莲华。亦法喻为名。文成十卷。二十八品。诸陀罗尼。皆作晋言。嘱累在末。与此经大同小异。晋朝翻译竟。

△二秦朝翻译三。一翻译时年。二能译依正。三结所译名。初。

东晋安帝。隆安年中。

后秦弘始。

前二句。先序东晋(译经虽在秦境。正统却属东晋。故先序之)。东晋始于元帝。终于恭帝。凡十一主。盖自五胡乱华之时。西晋怀愍二帝。被刘氏所弑。元帝渡江。建都江东。对上西晋。故以东晋别之。安帝。讳德宗。乃孝武皇帝之子。东晋第十主也。丙申继孝武摄政。丁酉即位。立元隆安。至第六年壬寅。改元元兴。十年丙午。改元义熙。什师入关。当安帝即位之五年。故云隆安年中。

后秦句。正序西秦(译经弘道。全赖秦主。故云正序)后秦。对前秦而言。前秦符坚。字永固。有雄师十万。自称秦王。后僭帝位。建都长安。后秦姚苌。字景茂。初仕符坚。为兖州刺史。后擢龙骧将军。因讨慕容泓等。兵败惧奔。时有渭北马牧等。紏扇羌众。率其户口。归苌者五万余家。共推苌为盟主。苌自陕西入长安。弑符坚。僭帝位。亦号秦王。为别前秦。故置后言。苌卒。子兴立。改元皇初。至第六年。复改弘始。什师译经。当姚兴即位之八年。故云后秦弘始(或云。姚兴八年。什师于草堂寺译出今经。当东晋义熙二年。序言隆安年中者乃是什师至长安之年。非译此经之年也故今解上约八关言之。科云翻译时年者惟就后秦说故)。

△二能译依正。

龟兹沙门。鸠摩罗什。

龟兹。国名。东印土境。什师之梓里也。沙门者。释子通称。具云沙揭门曩。此翻勤息。义取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故。总论沙门有四。一圣道。谓佛菩萨等。二说道。谓说正法者。三活道。谓修善品者。四污道。谓行邪行者。然什师入廛垂手。实证难思。且是七佛以来。译经一人。正属前二。亦兼第三。鸠摩罗什。译主别名。具云鸠摩罗什婆。此翻童寿。以童年有耆德故。祖居印土。其父以聪敏见称。游学龟兹。龟兹王闻。以女妻之。而生于师。师处胎时。母增慧辩。既生。母即出家。聪拔尼众。得第三果。师七岁时。随母入寺。见铁钵举之。俄念钵重。即不能胜。因悟万法惟心。亦随出家。母携师访道至北印土。值一罗汉谓曰。此子非常。当善守之。如过三十五不毁戒。度人不减掬多。师于五明四围等典。阴阳星算。皆穷其妙。后转习大乘。破外道。近远诸国。无不惊服。母临灭谶曰。方等深教。当阐秦都。但于自身少有不利。师曰。菩萨之行。利物忘躯。大化得行。炉镬无避。此土前秦建元九年。异星现于西域分野。太史奏曰。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龟兹有罗什。襄阳有道安。得非此二人耶。遂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七万。伐龟兹。迎师至西凉。光闻符坚为姚苌所弑。自据西凉。即三河王位。师亦止之。苌即位。亦闻师名。屡请。吕光不允。苌卒。子兴立。复请不允。光卒。子隆立。姚兴伐凉。请师入关。以厚礼遇之(问。此经陀罗尼品。诸圣说咒。拥护持经之人。令百由旬内。无诸衰患。今什师情存妙法。志益此方。理合到处皆吉。何故未至秦邦。符坚被弑。反将什师钝置西凉。而吕隆为匿什师。又被姚兴加兵凌辱。无乃求吉反凶耶。答。符坚被弑须知天数已定。什师钝置。须知法运未通。至姚兴伐凉。正大教将兴。化行有地观什母之一谶。而诸疑自释矣)。

△三结所译名。

次翻此经。名妙法莲华。

次者。对上晋译而言。良以法护尊者。的对梵本翻经。语多生涩。义多隐晦。虽契佛旨。难逗时机。所以晋本虽成。未能广布。什师去生就利。发隐启明。俾一经义旨流畅。读者无不一唱而三叹焉。但以译在晋本之后。故云次翻此经。名者。义之表也。重译斯经。更易名题者。正欲人顾名思义耳。妙法莲华。标自金口。不惟标自金口。即灯明威音等。最后所说。皆同斯名。什师仍之。理为得矣。文成七卷。二十八品。目今举世流通。在处阐扬者是。秦朝翻译竟。

△三隋朝翻译三。一翻译时年。二能译依正。三结所译名。初。

隋氏仁寿。

隋氏。即杨氏建国之号。始于文帝。终于炀帝。凡三主。共三十七年。文帝姓杨。名坚。弘农华阴县人。其父杨忠。仕北周有功。封隋国公。忠卒。坚袭爵。后于辛丑受周禅。建都长安。国号大隋。故称隋氏。仁寿即文帝年号。文帝在位二十四年。凡二号。初受周禅。立元开皇。至二十一年。改元仁寿。此经三译。乃在文帝仁寿年中。

△二能译依正。

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阇那笈多。

大兴善寺。即译主所依译经处也。文帝敕修。赐题兴善。意取弘扬圣典。大兴善法之义。天竺。旧云身笃。或云贤豆。亦云印土。此翻月邦。以此地圣贤继化。导凡御物。如月照临故。又此地南控大海。北抵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故。周围九万余里。分画五区。总名五天。译主乃北天竺沙门也。阇那笈多。具云阇那崛多。达摩笈多。二译主名也。阇那崛多。此云志德。北天竺人。达摩笈多。此云法密。南天竺人。或因行化北天。故上句并称。二师情存妙法。志益此方。蹑霜雪以前踪。冒烟霞而进影。遂际明时。得面圣君。颁衣赐食。频示优宠。竖刹悬幡。光扬像教。阇那师为主译。笈多师为辅佐。所译隋本。现今在藏。匹之秦晋二经。犹若鼎足之不可阙者。故并序之。

△三结所译名。

后所翻者。同名妙法。

译梵成华。此本在末。故云后所翻者。按此经望秦晋二本。略有五处不同。一于普门品后。添重颂长行之偈(此与秦晋二本俱不同。今秦本有者。乃后人准隋本补入)。二于药草品后。补日光一喻之文(此与秦本不同)。三合天授品于宝塔品内(此又与二本俱不同)。四回陀罗尼品于药王品前(此亦与二本俱不同)。五移嘱累品于普贤品后(此又与秦本不同)。余文全同秦本。而名亦不异。故曰同名妙法(问。秦称妙法。隋加添品。何得云同。答添品二字。乃译主谦退之词。言此经既经两朝翻译。已如盛筵广馔。百味俱陈。今虽更加翻译亦不过如盛筵广馔中。略添少品耳。岂能出二师之右哉。由是观之。虽加添品。不碍同名。序主岂孟浪立言哉)。文成八卷。二十七品。夫译主所以三译斯经者。以贯华之线。不可少断。摄义之经。宁得略遗。故虽护什二译。分灯秦晋两朝。不妨增炷添膏。共光一乘玄化。则译主谁谓非如来所遣。行如来事者也。历叙缘起竟。

△三预防伏难(大师独宗秦本。撰法华义苑。恐生彼此得失遗漏之难。故于序中防之。四)一防独宗一本难。二防不宗余本难。三防余本有异难。四防有异当述难。初(难云。此经既有三朝翻译。今着义苑何故独宗一本防云)。

三经重沓。文旨互陈。

三经。即上三朝所译。事经两番曰重。三番曰沓。此事论似有差别。文谓能诠之教。旨谓所诠之理。互陈者。互相陈述。此理论实无二致。既无二致。宗一本而三译俱收矣。

△二防不宗余本难(难云。既文旨互陈。三译大同今着义苑。何故不宗余本。防云)。

时所宗尚。皆弘秦本。

时。指当代而言。宗尚。即尊崇之义。皆弘。谓举世弘通。秦本。即什师所译。良以什师。乃七佛以来。译经一人。且是约义翻经。深合时机。故为时所宗尚。举世弘通。义苑为顺时机。故亦不宗余本(昔南山律师。问天人陆玄畅云。什师一代所译之经。至今若新。受持转盛。何也。答云。其人聪慧。善解大乘。乃至云。其所译经。以悟达为先。得佛遗寄之意。又云。师从毗婆尸佛以来译经。又云。文殊指授。令其删定)。

△三防余本有异难(难云。既顺时机。独宗秦本。安知余二经中。全无差别。防云)。

自余支品别偈。不无其流。

自余者。以秦本对二本而言。谓自此秦本之外。余二经中也。支品者。以二本望此。品数有多有少(如隋本二十七品。今多一品)。品次有前有后(如嘱累品。晋隋俱在最后。今经独在药王品前。陀罗尼品。今经在于妙严品前。隋本在于神力品后)。支异不同故。别偈者。以二本望此。偈义有广有略(如晋本不轻后偈。有五百清信士。五百清信女。今经不分。止言清信士女)。偈文有有有无(如隋本普门品偈。今经原无)。差别非一故。流类也。不无者。反显之词。谓自此秦本之外。余二经中。支异之品。差别之偈。不谓全无此等之类。虽不谓全无。而微细挂漏。无关要义。

△四防有异当述难(难云。二经既有支别。理合俱述。方尽佛意。何概置之不论。防云)。

具如序历。故所非述。

具犹同也。向下借喻言之。故云同如。序。岁序也。历历法也。言一岁之中。有二十四序。有天下者。为历法以载之。敬天道以授人时。名曰序历。今取此为喻者。以二经品目支异。偈颂差别。不过法随人变。要皆明佛道以度众生。亦如序历。虽节令早晚。气候延促。不过数依时迁。要皆敬天道以授人时。非有彼此得失也。故者。承上起下之词。非犹不也。以二经之中。虽有品偈支别。较之此经。实无彼此得失。同如序历。因时制宜一般。故所以不述也。叙经缘起已竟。

△二叙经宗旨三。一悬叙说经之缘。二正叙一经宗旨。三结赞教胜机深。初三。一反显。二正明。三防问。初二。一反显教到。二反显机熟。初。

夫以灵岳降灵。非大圣无由开化。

夫以者。起文之词。因向下转变其文。故重起之。如未雨先云。未火先烟。为前相故。故五峰师云。油云知雨沛。金电觉雷奔。理势然也。灵岳。即是灵山。降临也。灵者英灵。超群拔萃之称。谓旃檀林内。不生散木。狮子窟中。不参异兽。若昔年之焦芽败种。跛鳖瘸驴者。岂能预兹高会。故所降皆灵也。大圣。即指今佛。以权实双行。超诸圣而独尊。故称为大。开对凡夫。谓开其无明封闭。化对小乘。谓化其权宗固执。非及无由。皆反显意。言昔日灵山所降。英灵之辈。皆大圣四十年来。多方陶汰。始能开其封闭。化其执情。以至于此。如非大圣。何以能尔。故曰无由开化。

△二反显机熟。

适化所及。非昔缘无以导心。

适当也。化指今经。及被也。昔缘。指智胜威音。结缘成种之机。导即如来之善诱。心即众生之情执。合明即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也。非及无以。亦皆反显。言当此大化所被之机。皆是往昔结缘成种。乃可乘机革獘。引导其心。以至于此。如非昔缘。何由致兹。故曰无以导心。反显竟。

△二正明二。一正明机熟。二正明教到。初(反显乃先教后机。正明则先机后教。固文势之相因。亦序主之妙辩)。

所以仙苑告成。机分小大之别。

所以二字。承上起下之词。义通下科。言上文虽明教到机熟。文出反显。难于理会。故通承以正明之。仙苑。地名。古仙人修道之处。亦名鹿苑。以上古国王。曾养鹿于此。即如来于三七日后。为五比丘等。转四谛法轮处也。凡事究竟曰告成。今取仙苑一会。说听究竟时言。机即众生机性。分谓如来分析。言如来于华严会上。直称本怀。虽机有差别。亦所不分。至于仙苑告成时。因五人闻法得度。乃思机有差别。教不躐等。遂以权智分析。小者引之以小道。大者导之以大法。各以其类。故云小大之别。序主举此者。正显昔缘有浅深。所以机性有小大。虽有小大。究竟由彼昔缘。乃可引导其心。所谓非昔缘无以导心者。信矣。

△二正明教到。

金河顾命。道殊半满之科。

金河。河名。梵语阿利罗䟦提。此云有金。以河内有金故。在拘尸那城属境。河畔有娑罗双树。即如来入灭处也。顾谓回视。命谓命令。昔成王临终誓诰。称为顾命。犹将去回视命令也。而如来于法华之后。转双林。说涅槃。扶律谈常。乃最后遗嘱。故亦云顾命。道犹理也。指一代教理。殊犹分也。谓如来分判。半满二字。文出涅槃。经云。譬如长者。惟有一子。惧不速成。昼夜殷勤教以半字。而不教以毗伽罗论(此翻字本。为世间文字之本。即满字)以其幼稚力未堪故。此即如来于金河顾命时。将一代教理。以半满二字而分判之。意者以小乘九部。不尽法义。同如半字。大乘十二部。圆极心性。同如满字故。科等也。谓一经分判。则平满各有等类也。序主举此者。正显大圣作料。四十年来。半满熏陶。方能开凡夫之封闭。化权小之执情。同为英灵。皆来鹫岭。所谓非大圣无由开化者。审矣。正明竟。

△三防问二。一防教犹未到问。二防机犹未熟问。初(问云。既是大圣出世。又用半满熏陶。似乎教及可乘之时何故二智才扬。三止转切岂教犹未及可乘时耶。防云)。

岂非教被乘时。无足核其高会。

岂非者。反显词。犹云正是也。教即从前训诲。被犹及也。乘时谓可乘之时。言从前既经半满开化。正是训诲已及可乘之时。故经云。今正是其时也。无足。犹云不堪。核者考核。谓考窍虚伪。令入真实也。高会。即指法华。以法华搜索真实。迥超诸会。非虚伪者所堪入故。此句意指上慢。言从前训诲。既及可乘之时。即当时为如实说之。第虑座中犹有增上慢流。不堪核其虚伪。令入法华真实高会。此如来所以三止而不说也。

△二防机犹未熟问(间云既是昔缘。又历大小。似乎机已熟矣。何故方便品初。有五千退席之众。而五百弟子。至三周始得受记。岂机犹有未熟耶。防云)。

是知五千退席。为进增慢之俦。五百受记。俱崇密化之迹。

是知者。承上机熟义来。谓以是机熟义故。乃知五千退席非真。五百受记俱密也。五千退席者。以方便品中。身子三请之后。如来许以分别解说。时四众之中。有五千人等。避席而退故。进者引进。谓引进实行增慢。俾相随而退也。增慢者。徒有增上之志以慢人。实无增上之行以修己。经中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者。是也。俦。类也。谓既有此等之人。必有一类相从之众故。经云。斯人鲜福德。不堪受是法。故五千人引之而去。一则以免谤法招𠎝。一则以免碍他进闻。似违实顺。显损冥益。岂真上慢也哉。五百者。即下恨受记中五百弟子。所谓憍陈如。三迦叶。乃至周陀莎伽陀等是也。受记者。谓领受如来之记。经云。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又云。我等闻无上。安隐受记声。正如来授之。而五百受之之意。崇敬行也。密化者。密示下根。化彼同类也。迹谓事迹。言五百弟子。虽在下根受记。非真下根。俱是敬行密化之事迹耳。据此。则五千五百。俱未可以言貌观也(问。下根受记文中。前有富那。及千二百人。后有阿难。及二千人。今特言五百。何也。答。富那得记文中。明言内秘菩萨。外现声闻。自是机熟可知。即阿难位居有学。如来明言等于空王佛所发心。亦是机熟可知。其余二千人者。既属有学。虽在下根受记。亦无可疑。至于千二百人。其余不在此会者。更无可疑。惟此五百弟子。既属无学。又在现会。法说喻说。俱未得记。必同下根待说因缘。始得受记。恐人疑其机犹未熟。故特举以防之)。悬叙说经之缘竟。

△二正叙一经宗旨(言宗旨者。乃扣关击节之处。非一经前后俱序。亦非节节相承次第而序。惟以蜻蛉点水之文。俾学者得提纲挈领之义。故今解未敢蛇足。而讲演者。切不可谓为遗漏。亦更不必强与会通该摄也)。分五。一序分宗旨。二法说宗旨。三喻说宗旨。四因缘宗旨。五显益宗旨。初。

所以放光现瑞。开发请之教源。

所以二字。承上教到机熟而言。正以教到机熟。当发请之际。所以放光以开其教源也。放者。自内而外。自狭而广。自近而远之义。光。即眉间白毫。相光。经云。尔时世尊。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等是也。现瑞。指光中所现之相。经云。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等是也。然此光相称瑞者。为开演今经之兆故。开启也。发请者。兴问之义。即经中弥勒睹光中瑞相。请问文殊是也。教者。前导义。以如来放光于前。弥勒发请于后。则放光正开启发请之前导。源者。端由义。以如来逗机现瑞。弥勒动念发请。则现瑞又开启发请之端由。若彼时佛不放光现瑞。弥勒无由兴问发请。纵使大智文殊。也祇好闭口钳舌。则二语所叙。诚序分之宗旨。

△二法说宗旨。

出定扬德。畅佛慧之宏略。

出定者。对序分入定而言。序分因大机不动。不得不入定以动之。今此因大机将发。不得不出定以发之。出入皆为机施设。在佛本无出无入。经云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即出定文也。扬谓赞叹称扬。德即权实二智。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等。即扬德文也。不言智而言德者。智为别体。德乃总称。举总该别之意。又理备于己曰德。以权实二智。皆如来所证之理故。畅有二义。一宣畅。以权实二智。众生等有。迷而不知。今出定扬德。正宣畅令知也。二舒畅。以佛智佛慧。四十年来。抑之在怀。今出定扬德。正舒畅其怀也。佛慧者。即经中佛知佛见。一切种智等。名别而义同耳。宏略。大刚也。言向后虽有佛知佛见等。种种名目。显示佛慧。约不出品初权实二智之义。是则出定扬德。已宣舒佛慧之大纲矣。设世尊不出定扬德。会众无由腾疑。身子无由三请。如来无由分别解说。纵使上根在座。也祇好𦢊腮龙门。则二语所叙。岂非法说宗旨。

△三喻说宗旨。

朽宅通入大之文轨。

朽宅二字。通指一喻全文。朽者败坏不安之相。宅者依止投托之处。义喻三界无安。众生依止其中故。经云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等。即朽宅之喻也。亦名火宅。大火所烧故。今言朽者。宅久顿弊故。通谓疏通。有所滞碍。疏之使通也。入大者。仍指法说章中。会小入大之义。文轨出中庸。文者书之点画。轨者车之辙迹。彼谓车同轨。书同文。意言文武之制。至今天下无敢异也。今取此者。以法说章中。会小入大。乃诸佛不易之定式。亦如书车之文轨相似。第以法说幽微。独被上根。反显文轨有滞。不通中下。故说朽宅一喻。以三车一车之浅。况三乘一道之深。俾闻者因喻知法。正疏通前章。幽微滞碍之义。然如来若不疏通。而中根四人。尚不识大小浅深之次第。又焉能尽闻一音圆融。而获记莂之益乎。是喻说一周之旨。尽在是矣。

△四因缘宗旨。

化城引昔缘之不坠。系珠明理性之常在。

化城二字。通指一品全文。无而忽有曰化。防非御敌曰城。义喻小乘权设。能防见思之非。御分段之敌故。经云。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等。即化城一品文也。引谓接引。昔缘指大通佛时。覆讲结缘之机坠犹失也。言前二周中。上中二根。已皆领解得记。惟余下根。虽具昔缘。未能开悟。如来若不接引。则昔缘失矣。因此复说化城一品。令彼各识宿因。并知自所住地。近于佛慧。正昔引往昔结缘之众。不令坠失耳。系珠二字。通指一喻全文。系。结束。珠。如意也。谓富亲怜念贫友。以如意珠。系彼衣里。喻如来往昔结缘。以一切种智。纳于众生藏识焉。经云。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等。即系珠一喻文也。明者述成之义。理性即一切种智。常在犹云不失也。言二乘人等。于往昔受化之时。既发一切智愿。则种智已纳识田。但以中间退大向小。自谓绝分。义似有失。今闻因缘。顿悟宿因。亲蒙授记。大喜过望。同说系珠一喻。意者以衣珠之故在。述成识纳之理性。至今常在。从本不失耳。然如来若不接引。下根无由得记。五百若不述成。如来授之成妄。故将接拍成令之势。约义叙出。则序主可谓深得因缘一周之宗旨矣。

△五显益宗旨。

凿井显示悟之多方。

凿井二字。亦指一喻全文。凿井。谓施功凿地。成井求水。义喻菩萨修行断惑。悟真空而求菩提也。经云。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即凿井一喻文也。显谓彰显。欲令人知故。示悟多方。指此经功能而言。示谓指示。悟谓开悟。经云。一切菩萨阿耨菩提。皆属此经。正显此经开悟多方。又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正显此经指示多方。是则凿井一喻。总为彰显此经。指示处。开悟处。多有方便。俾人人知而受持。个个服膺不忘也。然从前三周法竟。三根记圆。而又广记现在。悬记未来。正是所应度者。皆已度讫。其未度者。亦作得度因缘。从此凿井喻后。共有十八品半经文。一络索不了。复牵一络索。无非广显此经胜益。以冀其传。要知种种胜益。总不出示悟多方。则凿井一喻。允为显益宗旨。正叙一经宗旨竟。

△三结赞教胜机深二。一结经赞教。二结持赞机初二。一结经惟远。二赞教缘胜。初。

词义宛然。喻陈惟远。

词谓能诠文词。义谓所诠义理。宛然者。历历分明之义。言上来略叙大纲。俾识宗旨。其余若词若义。俱历历宛然。在经中可见也。喻谓晓喻。陈谓敷陈。言经中所以词义宛然者。无非晓喻敷陈。令知微惟悬远之义。唯犹独也。朱文公曰。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今经惟佛究尽。余皆不知。故亦以独称。远者不可企及之义。言虽词义宛然。而其中晓喻敷陈者。实唯远而莫可知及。是固显斯经之言约义丰。抑以见如来之晓喻敷陈者。非小缘矣。

△二赞教缘胜。

自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沉流。一极悲心。拯昏迷之失性。

自独也。独非者。反显义。言此经词义如是宛然。喻陈如是唯远。是皆出自如来大哀旷济。一极悲心救拔滞溺。拯接昏迷之至意。但序主不欲直言。故以独非等而反显之。大哀旷济者。赞佛慈心。哀即慈义。无遮之慈。遍覆一切。故云大哀。旷者远义。无限之慈。远济多生。故云旷济。拔者挽救义。滞溺沉流。指二乘言。以二乘滞于权宗。溺于小道。如抱石沉渊之流。经中说三周法。授三根记。正为挽救如是之人。一极悲心者。赞佛悲念。同体之悲。等一无二。故名为一。无缘之悲。至极无方。故名为极。拯者接引义。昏迷失性。指凡外言。以凡外昏于无明。迷于邪见。如怖头失性之人。经中广记现在。悬记未来。正为接引如斯之辈。据此。则一言一句。哀切慈衷。一偈一行。痛含悲泪。幸见闻者。亦仰体圣心可尔。结经赞教竟。

△二结持赞机二。一结持隆盛。二赞机因深。初。

自汉至唐。六百余载。总历群籍。四千余轴。受持盛者。无出此经。

自从也。汉明帝永平年间。佛法始入中国。故云自汉。大师作序。虽未考其年月。应在唐初之时。故云至唐。中历东西两晋。南北二朝。并经隋氏。约有六百余载。总统言也。历传也。群籍犹云众典。以下四千余轴。乃统言唐汉中间。所传众典之数也。轴与卷同。今字画多以轴为卷。古经书亦然。故序主仍之。正量论云。唐汉中间。译经华梵道俗。共二百余人。所出三藏众典。共一千四百八十部。八千四百七十六卷。自魏周焚毁。亡失者多。现入藏者。有八百七十四部。四千二百五十三卷。故云四千余轴。受持二字。有通有别。通论。则读诵解说。书写供养。皆各受持。别论。则受谓领受其义。持谓诵持其文。盛隆也。出过也。言自汉至唐。六百余载之中。统言所传众典。共四千余轴。若其间受持隆盛者。无过此经。是固显斯经之功力殊胜。抑以见众生之能受能持者。有由来矣。

△二赞机因深。

将非机教相扣。并智胜之遗尘。闻而深敬。俱威王之余绩。

将非。与上自非义同。言此经受持隆盛。超出六百载之众典者。是皆由于机教相扣。闻而深敬。同是智胜遗尘。皆属威王余绩。故亦以将非等而反显之。机指受持之人。教即今经。扣击也。言斯人一遇斯经。便相击于心不能忘也。并同也。智胜遗尘。指大通结缘之机。遗余也。尘迹也。言大通结缘之机。中间熟去脱去者。不知几许。若今之机教相扣者。同是智胜结缘。特中间未脱之余迹。如非有缘。何能机教才逢。便相扣于心不能忘乎。闻而深敬者。一历耳根。身心归命。不忍舍置之义。威王余绩。指威音结缘之机。余与遗同。绩功也。言威音结缘之机。中间获益收功者。不知几许。若今之闻而深敬者。俱是威音结缘。特中间未收之遗功。如非有缘。何能一历耳根。便身心归命不忍置乎。据此。则无因难遇。有由方亲。幸见闻者。勿自负昔缘可尔。叙经宗旨竟。

△三祈愿述意二。一明序祈愿。二叹经述意。初。

辄于经首。序而综之。庶得早净六根。仰慈尊之嘉会。速成四德。趣乐土之玄猷。

首二句。明序。辄谓忽然。经首。即经前也。序谓叙述大纲。综谓总提要义。序主意谓。已知受持斯经。俱属普胜威音之机。故某虽不敏。不敢自弃。忽然发起胜心。遂于斯经之前。叙述大纲。而总提要义焉。又辄者。轻遽义。意者。以法华尊尚。未易冠言。兴心作序。诚不自揣。故云辄于等。亦大师谦逊语也。

后四句。祈愿。庶得犹云或可。盖不敢自决之义。意谓。某之所以辄作是序者。只为六根固结。嘉会难逢。四德有亏。玄猷莫趣。或可以借此微因。得以早净六根(云云)。早净者。直下清净。不待后来也。法师功德品云。善男子。善女人。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八百眼功德。乃至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序主本此。故祈早净六根。仰瞻也。望也。慈尊指世尊言。以世尊等三界以同仁。如母之慈。视四生如一子。若父之尊故。嘉会。即指灵山。以灵山济济多士。为一代嘉美之会故。分别功德品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佛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序主本此。故祈灵山嘉会。寿量品云。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又云。众生既信服。质直意柔软。乃至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据此。则灵山一会。至今俨然未散。第以众生六根固结。虽近不见耳。所以序主先祈净根。则瞻望慈尊嘉会有由矣。速成者。应念成就。不劳长时也。四德者。古谓常等四德。今依大成。即指劝发品中。诸佛护念。植众德本。入正定聚。发救生心。为四德故。劝发品云。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必得是经。序主本此。故祈速成四德。趣往也。求也。乐土指西方言。以彼但受诸乐。无众苦故。玄猷犹云妙道。指弥陀所演法华。药王品云。若女人闻是经。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生安乐世界。大师赫赫龙象。岂逊女流。依于此义。故祈乐土玄猷。弥陀经云。彼土有佛。号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今现在说法。据此。则乐土玄猷。至令犹可面命。第以众生四德有亏。莫能往趣耳。所以序主先祈成德。则往求乐土玄猷有自矣。

△二叹经述意。

弘赞莫穷。

永贻诸后云尔。

上句叹经。弘广也。赞叹也。莫穷者。不能究尽之义。序主意谓。已知此经一言一句。皆从如来大哀旷济。一极悲心流出。但愧某智非文殊。辩逊天女。广赞此经。虽罄竹亦难尽也。

下句。述意。永远也。贻留也。诸语词。后谓自今而后。以至尽未来际也。云尔者。结尾词。犹言是斯意耳。序主意谓。某之所以弘赞此经者。明知莫穷。盖不过资扁舟之一叶。凌波涛之万顷。俾学者因序知经。由己及人。令此法灯灯相续。𦦨𦦨相联。永远贻留。以至尽未来际。所冀者如此而已。疏序通经竟。

法华指掌䟽悬示(终)

音释

香岩

(寺名下疑咸切音岩)。

(夷真切音寅因贿干进也)。

(鲁皓切音老路上流水也)。

(火羽切许上声大言也)。

(研计切音艺梦语也)。

柔兆摄提格

(岁名丙寅年也)。

仲吕

(四月律名)。

(胡果切音祸盛多也)。

(都括切音剟拾取也)。

典型

(法则模范也下奚荆切音刑)。

(虚宜切音𦏁日色也)。

(王月切音越审思也)。

(七虑切蛆去声伺视也)。

摩诃衍

(此云大乘)。

(居筠切音麇人名)。

般舟三昧

(般舟此云佛立十方诸佛在前立故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受入此定时不受一切法故)。

(居月切音厥失脚也)。

(芳故切音赴偃仆也)。

博叉

(具云毗留博叉此云广目西方天王名也)。

(户八切音滑乱也)。

舜禅

(下时战切音善禅让与也)。

(于胃切音尉草木美盛貌)。

(于佳切音娃水名)。

月氏

(西域国名下音移切音支)。

(直角切音浊拔也抽出也)。

骁骑

(勇健也上坚尧切音浇)。

孟浪

(不精要貌上模朗切音莽)。

(补火切音簸足偏废也)。

(衢靴切掘平声脚手病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