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成唯识论自考卷第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明武林莲居弟子 大惠 录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

若有下。大章明唯识性。初句蹑前三性。次句问后无性。

颂曰即依此三性(至)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三颂答中。初二行明无性。次一行正明唯识性。由前二十二行广辨能变差别。以显非空。此之二行略明三性无性。以显非有。非有非空。总成缘起正理。将欲显体。要须鸿渐。故以无性为入理之门。今此二颂联络前义。冠戴后章。两楹着此。深有意焉。

论曰即依此前所说三性(至)于有及无总说无性。

论中先释第一颂。初二句牒颂前二句。次句引后颂释成无性。故佛下。牒颂后二句。密意者。对机破着偏说空无。遍计非有。依圆非无。今俱说无。故非了义。谓后下。释俱说无意。依他幻有。圆成真实。二性非无。而有愚夫于彼依他起上遍计执有我法。佛为破情。于有及无。总说无性。

云何依此而立彼三(至)而滥第二故此不说。

云何下。释第二颂。初句徴起。谓依下。立量释三无性。遍计量云。遍计所执。立相无性。体相毕竟非有故。喻如空华。依他量云。依他起性。立生无性。众缘生故。喻如幻事。圆成量云。圆成实性。胜义无性。远离诸法故。喻如太虚。虽依下。通妨。问。圆成中无遍计故。名胜义无性。依他中无胜义故。亦得名胜义无性。释云。虽依他中无胜义。亦得说胜义无性。此初依他若说胜义无性。则滥第二圆成胜义。故此依他不说。相章尽此二颂。上释唯识相竟。

此性即是诸法胜义(至)为简前三故作是说。

此性下。释第三颂。正明唯识实性。今先释第一句。初句牒颂初句。此性二字。承上胜义无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然胜下总标别列四种胜义。蕴处界等。因缘生法。简非冥谛自性等。离此三科。世间不成安立。故云世间胜义。苦逼迫相。集招感相。灭可证相。道可修相。四皆审实。是所迷所证。故云道理胜义。我法二空。正智所摄。此约修成。故云证得胜义。清净法界。含摄无际曰一。体离虚妄曰真。万象轨模曰法。分齐分明曰界。体即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也。此约性具。故云胜义胜义。此中下。举颂简非。简前取后故。最胜道所行义者。忘言默契故。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至)如余论中随义广释。

此诸下。释第二第三句。初牒颂。体一名异。故云亦即是真如。真谓下。释义。世间诸法。虚无倒妄。迁变转易。非实非常。表显非此。故言真如。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故云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湛然。即如义。不虚妄。即真义。异名指广皆如文。

此性即是唯识实性(至)为简世俗故说实性。

此性下。释第四句。初句牒颂。谓唯下。释义。对三性简。先以虚实简遍计。次以真俗简依他。简二取一。唯存实性。

三颂总显诸契经中(至)总拨诸法都无自性。

三颂下。结示。上释唯识性竟。

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谁于几位如何悟入。

如是下。大章明唯识行位。初句牒前。次问后。谁字。问人。意在简滥。舍小取大故。几位。问位。令识浅深。免上慢故。悟入。问修。顿渐有则。道不浪阶故。

谓具大乘二种性者略于五位渐次悟入。

谓具下。总略标答。如次答前。

何谓大乘二种种性(至)方能渐次悟入唯识。

何谓下。初别释种性。初句总徴二种。一者本具。二者新薰。本性住种性者。未闻正法。无漏种子无始自成。不从薰习令其增长。性者。体也。类也。谓本具法尔无漏种子。依附阿赖耶识而住。不由今有故。习所成种性者。此闻正法以去。闻思修三慧薰修。令无漏种子生长。数习种性。要具下。结。

何谓悟入唯识五位(至)谓住无上正等菩提。

何谓下。二明五位。初句徴起。次略列五名。皆初句标名。次句释相。前二在凡曰修。后三入圣曰住。

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至)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云何下。三明渐次悟入。初徴。谓诸下。释相。三资粮位。虽无真智。凭教生信。依观发解故。四加行位。虽未亲证。能引真见故。渐次伏除者。下忍伏所取。中忍伏能取。上忍双证二取空。见道伏中。已断分别。通达相性故。十地位中。重虑缘真。伏断俱生故。佛果位中。障尽理圆。二益具足故。是为渐次悟入相。

初资粮位其相云何。

初资下。广明五位。先徴资粮从喻。进道以此为粮。

颂曰乃至未起识(至)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颂曰下。举颂答。

论曰从发深固大菩提心(至)由此亦名顺解脱分。

论曰下。先释资粮发心位。果既高旷。因必深固。决择识。谓能观观智。即取第六善恶心王。初心修观。莫不用此。若直以此心观理。如用藕丝悬须弥山。徒增分别。绝念无由。若体此性融通。无法不趣。自然摄得七八二识同为妙观。故得名为境即是观。心外无法。唯识理显。初心可修也。加行智劣名顺。犹在行前曰未起。为趣下。释菩提心须具四弘。无上菩提。即佛道誓成。修习资粮。即法门誓学。为有情故。即众生誓度。勤求解脱。即烦恼誓断。顺解脱分。谓加行未证涅槃名顺。加行前因曰分。决择约智。解脱约理。互立名耳。别而言之。资粮名顺解脱分。加行名顺决择分。二名义通。约远近而分二别。

此位菩萨依因善友(至)令彼不起二取现行。

此位下。释次二句。先略释。因者。谓发大心。即不生不灭为本修因。善友。即教授同行二知识。作意。谓志愿勤求。资粮。即福德智慧。依字贯下四法。因心既发。须值外缘。因缘具足。志行应修。多住外门者。多依事相。不称理故。故于二取种子犹未伏灭。

此二取言显二取取(至)即是所知烦恼障种。

此二下。广释二取。先释第三句。二取。执取二取之取。名二取取。二取下。释随眠。初句辨名。次四句释义。后一句出体。

烦恼障者谓执遍计(至)能障涅槃名烦恼障。

烦恼下。转释二障。先释烦恼障。初句牒名。谓执下。列头数。欲界四谛下各有十使。上二界四谛每各除瞋。合有七十二。并欲百一十二。并是见道根本之惑。修道之惑。欲界唯六。上二界除嗔。合有十。并欲共十六。见修合辨。有一百二十八。此皆下。明障相。

所知障者谓执遍计(至)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所知下。次释所知障。初句牒名。谓执下。列头数。文举见疑等六根本。等。谓等随惑。烦恼障粗。通二性故。有多品类。以数来显。所知障细。唯是有覆。无多品类。故不显数。覆所下。明障相。所知境无颠倒性。谓真如理。菩提谓四智。通障理智故。前烦恼即是障。是持业释。今是所知之障。是依主释。所知不是障。智障障所知。

此所知障决定不与(至)余由意力皆容引起。

此所下。明所知与诸识俱不俱。初句直明不与异熟识俱。次三句释不俱义。第八微劣。所知粗故。第八不与无明慧相应。此以无明等为体故。所知唯与第六法智俱起。障治相待立故。第八无智。故不与俱。七转下。明所知与七转识多少不定。第七唯四。法痴。法见。法爱。法慢。而无瞋疑。第六全俱。前五唯三。谓贪恚痴。眼等下。明不俱意。法见疑慢。定不相应。无分别故。余贪恚痴任运而起。意识引故。

此障但与不善无记(至)痴无痴等不相应故。

此障下。明所知与三性俱不俱。初句直明与二性俱。次句引论证不善无记。痴无下。明不与善性俱。如明与暗。非定俱故。

烦恼障中此障必有(至)有胜有劣断惑前后。

烦恼下。二障辨异。初句明烦恼障中必有所知。次句释义。此为彼依者。如迷树杌。方谓人故。体虽下。简异。问。二障皆以见疑等为体。依何差别而立二名。初约障用各别答。体虽无异。障事障理。执我执法。用有别故。故二下。次约断有前后答。见道位中。生空观胜。法空观劣。断烦恼为正。兼断所知。修道位中。法空观胜。生空观劣。断所知为正。兼断烦恼。

此于无覆无记性中(至)若望菩萨亦是有覆。

此于下。约四无记简。四无记中是异熟生无记。非余三种。彼威下。明简意。势用薄弱故。不障理智故。此名下。通妨。问。此障既能覆智障理。何言无覆无记。释云。不障人空智。于二乘名无覆。能障法空智。于菩萨名有覆。

若所知障有见疑等(至)岂彼更无慢无明等。

若所下。通妨。举经为问。经说所知种子。五住中唯无明住地。今何言有见疑等。见疑通四住故。无明下。答。先直约无明增胜答。如烦下。举例答。如诸烦恼种子。八十八惑。总立见一切住地。欲爱。色爱。无色爱。立三住地。岂彼四住唯有见爱。更无慢无明等。以见爱偏增。偏立名耳。此亦应然。

如是二障分别起者(至)伏二现行通有漏道。

如是下。判断伏差别。先约粗细前后。二障通二。分别俱生。分别粗者。见所断摄。任运细者。修所断摄。二乘下。次约三乘双只。二乘断只。菩萨断双。永断下。后约种现伏断。断种唯无漏。伏现通贤位。

菩萨住此资粮位中(至)止观力微未能伏灭。

菩萨下。释第四句。如文。

此位未证唯识真如(至)应知亦是解行地摄。

此位下。明依地发解。依解修行。故名解行。对后加行。故云亦是。

所修胜行其相云何(至)皆是此中所修胜行。

所修下。明所修行。先徴起。略有下。释相。初句标福智。万行虽多。此二摄尽。指广从要。是故云略。次二句释义。依性各属故。且依下。处中言六。是故云且。通相下。约通别判。或复下。约通局判。复有下。约二利判。通则一切皆通二益。依相别分。名有所属。菩提分等。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等。自利行摄。四摄。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无量。谓慈悲喜舍。利他行摄。如是下。结。

此位二障虽未伏除(至)于所证修勇猛不退。

此位下。明修道退不退。问。此位菩萨二障未除。所修之行为退不退。释此如文总标练磨故不退。

一闻无上正等菩提(至)练磨自心勇猛不退。

一闻下。别释。一菩提广大屈。引他䇿己练。如宝所旷远。五百由旬。又复无水草。人所怖畏处。引他已证练磨自心。颂曰。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已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

二闻施等波罗蜜多(至)练磨自心勇猛不退。

二闻下。二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练。如身子发心行施。为婆罗门乞眼。六心犹退。省己意乐练磨自心。颂曰。汝昔恶道经多劫。无益勤苦尚能超。今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

三闻诸佛圆满转依(至)坚固炽然修诸胜行。

三闻下。三转依难证屈。引粗况妙练。圆满转依。三祇修行。百劫种因。时长行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引他粗善练磨自心。颂曰。博地一切诸凡夫。尚拟远证菩提果。汝已勤苦经多劫。不应退屈却沉沦。由斯下。结。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

次加下。释加行。先徴。加行者。加功用行也。

颂曰现前立少物(至)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颂曰下。举颂答。

论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至)非前资粮无加行义。

论曰下。先释加行相。文中举前望后。以明加行相。菩萨下。举资粮行满。为入下。明证道未圆。复修下。为断惑证真故。正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下。列加行四名。此四下。由异名。亦名顺决择分故。次句释决择义。谓无漏圣道。能决择真实故。近见下。约远近分二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非此加行无资粮义。解行义通。远近分二。资粮远见道故。加行近见道故。

暖等四法依四寻思四如实智初后位立。

暖等下。释四位名义。问。加行四位智行是同。依何有别。释中先标依四位立。初后即上下义。依下寻思。立为暖法。依上寻思。立为顶法。依下如实智。立为忍法。依上如实智。立世第一。总一见道前方便智。以由观行明昧浅深不同。立此四名。而分四位。

四寻思者寻思名义(至)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四寻下。总释。初句牒名。次句释义。一寻思名。二寻思义。三寻思名义自性。四寻思名义差别。名即能诠名句。义即所诠义理。名诠自性。句诠差别。名中有自性差别。义中亦有自性差别。此四总名所取。假有实无者。谓以方便智。了此名等依识假立。非实有故。如实下。释四如实智。以如实智遍知所取名等。离识非有。及能取识亦不可得。名四如实智。名义下。释妨问。何故名义各别寻求。名义自性。名义差别。则合观察。释曰。能诠所诠名义相异。故别寻求。名义自性。名义差别。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至)道火前相故亦名暖。

依明下。别释暖位。初二句标。依定发慧。依行立位。谓此下。转释无所取。创观者。发轸始修也。所取名等假有实无故。初获下。释定相。法喻合明。日前行相。谓日将出。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喻慧前方便。即此下。释暖义。如钻木求火。先有暖气。喻此位是实智前相。故立暖名。

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至)寻思位极故复名顶。

依明下。释顶位。初二句标。依定发慧。依行立位。观慧转胜。故曰明增。谓此下。转释无所取。暖位已观。此位复虑。故曰重观。明相下。释定相。方前为优故。寻思下。释顶义。如身入高山。下有微碍。故立顶名。

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至)忍境识空故亦名忍。

依印下。释忍位。初句标。依定发智。于无下。释印顺义。印无所取。即下忍位。顺无能取。即中忍位。既无下三句。转释无能所取。境识俱离。能所双绝。印顺下一句。依行立位。印前下一句。释印顺相。忍境识俱空。故亦名忍。释忍义。先单印境空。顺后识空。次单印识空。即上忍位。

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至)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依无下。释世第一位。初二句标。依定发智。依行立位。方前为优。故名上智。谓前下。转释印二取空。对前显后。此名双印。从此下。释无间相。最后刹那即见道故。异生下。释世第一义。凡心将尽。圣智当生故。

如是暖顶依能取识(至)世第一法双印空相。

如是下。总结。合前二位者。观行同故。忍位开三者。浅深异故。世第一双印者。功用极故。

皆带相故未能证实(至)彼相灭已方实安住。

皆带下。正释颂文。先释前二句。皆字。通指四位。带者。变相观空故。未能亲证。安立少物者。真如似相也。以此自谓唯识实性。以彼下。释后二句。空有二相者。前二位。境空识有。后二位能所俱空。空有二相未除故。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彼相下。以灭相实住。反显未除非是实住。

依如是义故有颂言(至)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

依如下。引证。菩萨下二句。颂暖位。影即所取四法。义想下二句。颂顶位。义亦所取。重观所取皆空。如是下二句。颂下忍位。印境空相。次能一句。颂中上二忍。中忍顺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又能所俱空。影颂世第一位。后触无所得。谓触证真如。方无所得。颂上彼相灭已。方实安住。

此加行位未遣相缚(至)未全伏除全未能灭。

此加下。明伏断差别。此位未能断分别种子。何也。未遣空有二相故。唯伏分别现行。问。加行用功。何故种子未断。现行唯伏。释云。分别种现与见道违。方俱永断故。俱生现行少分伏除。未能全伏。俱生种子全未能灭。何也。有漏观心故。有所得故。有分别故。

此位菩萨于安立谛(至)非如二乘唯观安立。

此位下。明所观谛。安立谛者。谓四谛真如。依苦等四谛下安立故。非安立谛。谓清净真如。不依谛立故。为引下。明观谛功能。二种见。谓相见道。真见道。分别二障。谓烦恼所知。非安下。明三乘旁正。菩萨正观非安立。旁观安立。二乘唯观安立。

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至)托最胜依入见道故。

菩萨下。明所依静虑。善根者。四位观智。众善之根。能生一切功德故。成就一切佛法故。问。此四加行。诸静虑皆可修。何故有言唯属第四。释云。方便通前。成满局后。托最胜依一句。释成依第四。第四静虑。舍念清净故。远离喜乐觉观故。诸佛于此证果故。功德佛法依此生故。故名最胜依。

唯依欲界善趣身起(至)未证唯识真胜义故。

唯依下。明所起趣身。欲界中人趣身能修起故。次句明简意。余趣非殊胜者。鬼神沉忧愁之苦。鸟兽怀獝狘之悲。诸天着乐。修罗方瞋。此位下。出异名。对前资粮。故名曰亦。对后已证位。未证此位摄。

次通达位其相云何。

次通下。释通达位。先徴。通达者。体会真理也。

颂曰若时于所缘(至)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颂曰下。举颂答。

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至)有所得心戏论现故。

论曰下。通释一颂。所缘境。即所取。无分别智。即能取。不取下一句。转释上句。不取。即离义。种种戏论相。即能取所取。离二取相故。乃名住唯识。即证下二句。约智如平等。证离二取。无有智外如。为智所证。无有如外智。能证于如。一如无二如。故重言平等。能所下二句。反释。二取分别。有所得故。戏论现故。

有义此智二分俱无说无所取能取相故。

有义下。别释本智。初解。初句立定缘如本智相见俱无。次句引证。论说无二取故。

有义此智相见俱有(至)故应许此定有见分。

有义下。次解。初句立定此智相见俱有。次句转释。智带彼真如相起。方名缘彼故。若无下。斥前无相。成己有相。初句反牒。若无真如相。名缘真如者。次句例斥。应缘色智无声。亦可名缘声智。彼既不尔。此云何然。故应许此定有相分。若无下。斥前无见。成己有见。初句反牒。若无见分。应不能缘。宁得说为缘如之智。次句例斥。真如体性无有能缘。亦可名能缘。彼既不尔。此云何然。故应许此定有见分。

有义此智见有相无(至)故应许此有见无相。

有义下。第三解。初句立定见有相无。次句引证。论说真如无相可取。正智不取于相故。虽有下。通妨。问曰。论说无能取。今何言有见分。释云。论依无分别。说非能取。非取全无。言有见分。非全无者。正显无分别智也。问曰。既无相分。何名缘彼。释云。虽无相分。此智亲挟带真如体相而起。智不离如故。如自下。举例。自证缘见。敌体亲证。不变相故。此亦如之。变而下二句。反例变缘非亲证。反显亲证非变缘。后得变相有分别。反例本智不变无分别。故应下一句。结成。

加行无间此智生时(至)初照理故亦名见道。

加行下。释位名。体会。即通达。照理。即见道。地地皆见道。此最初故。偏得此名。

然此见道略说有二(至)由意乐力有堪能故。

然此下。广释见道。初句总标有二。一真。二相。先释真见道。初句牒名。谓即下。释义。即前根本无分别智。能证理断障故。故名见道。虽多下。通妨。问。见道之功。须八忍八智十六心。缘四谛下真如理。方得见道。何故云加行无间。一心见道耶。释云。虽多刹那功圆行满事方究竟。而所缘真如体相一味平等。总说一心。有义下。明二师顿渐。初解渐入。空有浅深故渐证。障有粗细故渐断。次有义下。次解顿入。作意。乐欲。观力。俱有堪能故。

二相见道此复有二(至)别总建立名相见道。

二相下。次释相见道。初句牒名。复标有二。一观非安立。二观安立。初观非安立谛有三品心。谓下中上。次释三相。一有情假。谓我相。情有理无故。缘智。谓能缘心。此智能遣我执故。能除下品分别障故。二诸法假。谓五蕴法。缘起不实故。此智能遣法执故。能除中品分别障故。三此智双遣我法二执故。能除一切障故。前二下。判属法类。言类者。是前法智之类故。法真下。明此相见道。仿真见道起。法者。取法。仿效为义。真见道别修人空见分智。无间道断自烦恼障。解脱道证人空理。别修法空见分智。无间道断自所知障。解脱道证法空理。第三总合二空智。总断二障。总证二理。相见道仿之。

有义此三是真见道(至)以真见道不别缘故。

有义下。二师各判。初判此是真见道。次句以相见道反成。次判此是相见道。次句以真见道反成。

二缘安立谛有十六心(至)差别建立名相见道。

二缘下。次观安立谛。总标十六心。复开二种十六心。一者下。依能所取立十六心。初句总标。所取。谓四谛。能取。谓四智。观谛智。名法智。观正智智。名类智。谓于下。别释。初句总明观苦谛有四心。一苦法智忍。苦。谓苦谛。法。即苦谛真如。智忍。即能观之智。智力未深。名之曰忍。此智忍能证理断惑故。二十八者。欲界苦下具十。上二界每除嗔。三界合二十八。苦下有二十八。三谛亦然。合断一百十二。言正断者。断惑为正。证理为旁。以形法智证理为正。二苦法智。重观前理。重证所断。忍力深着。唯名曰智。三苦类智忍。从智生慧。各别证前法忍法智。但证忍智。故曰内证。言后圣法皆是此类者。依智而生。后类前故。此言后位所修圣智。皆是此前之类。集论云。言后圣法皆是此种类。所以者何。由初苦忍苦智。是后一切学与无学圣法种类。从此彼得生故。是故无漏慧生各别内证。缘此为境。是故名为苦类智忍。四苦类智。从忍生智。印前类忍。如于下引例后三。初句举例。苦既有四。以例集灭道三一一皆应有四。总合有十六心。此十下。结判所观谛智。八观真如者。法忍法智观四谛理。八观正智者。类忍类智观前忍智。法真下。法真断证。法忍。法真无间道见分断惑。法智。法真解脱道证理。类忍。法自证分证前忍智。类智。法证自证分印前类忍。此皆法真差别。名相见道。文中虽无证自证之言。据上文义。合应有之。苦类智。审定印可苦类智忍故。类忍即自证。类智即证自证。

二者依观下上谛境(至)分别随眠名相见道。

二者下。依下上谛立十六心。初句总标。下谛。谓欲界四谛。上谛。谓色无色四谛。观下谛智。名法智。观上谛智。名类智。谓观下。别释。现前界。谓欲界。不现前界。谓上二界。下上二界各有四谛。合有八谛。每谛各有二心。合有十六心。一现下。略举二句为例。例通下上。现观忍。谓欲界法忍。此通四谛下法忍。现观智。谓欲界法智。此通四谛下法智。每谛一忍一智。合有八心。例上四谛类忍类智。每谛一忍一智。合有八心。下上总合有十六心。法真下。法真断证。法真无间见分。断苦谛下惑。法真解脱见分。证苦谛理。苦谛既尔。集灭道三。无间见分断。解脱见分证。亦然。下四既尔。上四亦然。百一十二者。欲界四谛四十。上二界四谛各除嗔。八谛除八。合有一百十二。

若依广布圣教道理(至)由此九心名相见道。

苦依下。总合九心。初句总标凭教九心。此即下。释成。初句言依前别立二十六者。即前二种十六也。谓法下。正明合相。谓前十六中苦下法忍法智类忍类智合为一观。集下四。灭下四。道下四。皆合为一。总成四观。后十六中亦合成四观。总即八心。八相应止。总说为一。是为九心。虽见下。通妨。问。菩萨见道位中止观双运。何观有八。止唯一耶。释此如文。由此下一句。结。

诸相见道依真假说(至)分别随眠真已断故。

诸相下。结示相见假立。初句直示。假说二字。直贯世第一下至随眠一句。明假说义。非实如所说。真见下三句。转释可知。

前真见道证唯识性(至)二中初胜故颂偏说。

前真下。简二道用别。颂中偏说证性者。智都无所得。离二取相故。此为最胜。

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

前真下。判二智各摄。

诸后得智有二分耶有义俱无离二取故。

诸后下。转释后得。先徴。有义下。三家别释。先初解。初句立二分俱无。次句释成。离二取故。

有义此智见有相无(至)不执着故说离二取。

次解。初句立见有相无。次二句释成有见。不执下。会通圣教。问。既有见分。圣教唯应说离所取。不应说离二取。释如文。

有义此智二分俱有(至)由斯后智二分俱有。

第三解。初句立相见俱有。说此下。释成。此字。指后得。此智托真如为质。变相而观。不能亲证真如体故。似真如相。即相分。思惟之心。即见分。又说下。引教广证有相见。自共相。有情根性。即相分。能分别。及能观。即见分。所现身土。即似色。所说正法。即似声。似色似声即相分。若不下。反显。约现身说法显有变似色声。转色下。通妨。问。转依位中已转色蕴。故不现似色。释中初句牒问。次句例明。转四蕴依应无受等。彼既不尔。此云何然。如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等。又若下。约有所缘明有似境。变似境。谓相分。即亲所缘。离自体法。谓本质。即疏所缘。若不变似境。则无亲所缘。既无亲缘。离自疏缘亦应非有。不见有法离亲所缘。有疏缘故。若有所缘。应变似境。缘色下。牒救例破。救云。虽不变色。而能缘色。例破云。如眼缘色时。不变似声。亦应缘声。又缘下。约亲所缘明有似境。无法。谓过未境。体非实有。无缘用故。此明无疏所缘。若不许变似境。又无亲所缘。此二皆无。故云应无所缘缘。由斯下。结。

此二见道与六现观(至)谓尽智等究竟位智。

此二下。明二道摄六现观。先徴。六现下。总标别释六观相。一思下。先标名。谓最下。出体。思慧有三品。简余中下。取最上品。喜受相应。简非舍受。此明利故。共相。谓无常苦等。引生暖等。思生修故。问。思唯属思。不应名观。暖等属修。应名现观。今何反之。答。此观诸法用最猛故。偏立现观。暖等下。简暖等非现观。二信下。先标名。谓缘下。出体。即三宝净信。问。信非慧摄。何立观名。释云。信能助观不退。立现观名。三戒下。先标名。谓无下。出体。即无漏净戒。问。戒非慧摄。何立观名。释云。戒能除垢增明。亦名现观。四现下。先标名。谓一下。出体。观非安立真如。根本后得二智。通二智故。名一切种。五现下。先标名。谓现下。出体。依前现观后起缘安立谛。是有分别世出世智。通缘真俗故。六究竟下。标名。谓尽下。出体。即无学所起尽智。无生智。

此真见道摄彼第四(至)而非自性故不相摄。

此真下。正明相摄。真见道摄彼第四少分者。除后得故。相见道摄彼第四第五少分者。第四中除根本智。第五中除世智。二三信戒但能助观。非慧为体。二道不摄。思观属因。未泯相习。究竟在果。真穷惑尽。俱非所摄。

菩萨得此二见道时(至)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菩萨下。结示二道胜益。诸平等。谓三平等。一切众生。一切菩萨。一切如来。悉皆平等。多百门者。得百三昧。见百世界。见百诸佛。入百法门。示现百身。化百世界等。

次修习位其相云何。

次修下。释修习位。先徴。修习者。重虑缘真也。

颂曰无得不思议(至)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颂曰下。举颂答。

论曰菩萨从前见道起已(至)妙用难测名不思议。

论曰下。释。先释初一句。初句承前。次二句起后。见道起已者。见道位有三心。初心断惑。即无间道。中心证理。即解脱道。后心起修。即胜进道。此当后心。余障。谓俱生烦恼所知。后二句正释颂。或离下。复释。皆如文。

是出世间无分别智(至)即十地中无分别智。

是出下。释第二句。初句牒颂。是字。承上无得不思议。次句释成出世智。二取下。转释。一约能断世间随眠。或出下。复释。一约无漏证真。此智下一句。结具二义。余智不然者。暖等诸智体非无漏故。后得不能亲证理故。

数修此故舍二粗重(至)令彼永灭故说为舍。

数修下。释第三句。初句牒颂。数修此者。承上无分别智。能舍二粗重故。重虑缘真频修。观行。俱生二种地地除之。染种粗重。故无堪任。善无漏种细轻。有堪能故。是故相违。

此能舍彼二粗重故(至)证得如斯二转依果。

此能下。释第四句。初句承上。次句牒颂。依谓下。先明染净依。初句出体。依他起。谓根本识。次句明所依义。能与染净法为所依故。染谓下。转释染净义。二分。即染净二分。由数下。约修因力显转依功。由转下。明转二障证得二果。成立下。结示论意。转染得净。皆由依他起故。今此论成立唯识。意在于斯。

或依即是唯识真如(至)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或依下。次明迷悟依。初句出体。唯识真如。谓识之体性。次句明所依义。能与迷悟作所依故。愚夫下。转释。迷则生死始。悟则轮回息。由数下。约修因力显转依功。如虽下。通妨。问。真如性净。本自无染。何言离染名为转依。释此如文。虽于下。问。菩提涅槃。二俱果德。得则俱得。此中何故偏得涅槃。不得菩提。释云。颂意但显唯识性。唯识性。即性净涅槃。二乘下。明大小乘依此。立名有别。声闻究竟。孤调解脱。如来果满。万德俱圆。

云何证得二种转依(至)二种转依由斯证得。

云何下。广释。转依。先徴起。谓十下。总标。

言十地者一极喜地(至)能益自他生大喜故。

言十下。别释。初句标名。次释义。得入此地。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显二十五我性。我性即圣性。圣性即佛性。开佛之知见。发真中道。断无明惑。具证二空。显真应二身。缘感即应。百佛世界现十法界身。入三世佛智地。能自利利他。真实大庆。名欢喜地。

二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

初句标名。次释义。离能起误心犯戒烦恼垢等。清净戒具足故。一即因离。谓离能起误犯烦恼。二果行离。谓离犯戒恶业。三对治离。谓净戒具足。然惑有二。一粗。二细。犯亦有二。一粗。二细。由粗烦恼。起于故犯。由细烦恼。起于误犯。尚不起误。何况故耶。

三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

初句标名。次释义。随闻思修照法显现。故名发光。谓三慧照当地所闻之法。又定为能发。持为能持。慧光为所发所持。由前二地戒能生定。因定发慧故。

四焰慧地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

初句标名。次释义。不忘烦恼薪。智火能烧。故名焰地。焰。即菩提慧焰。谓根本智火。能烧惑智二障薪。薪多火炽。转增胜故。

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至)合令相应极难胜故。

初句标名。次释义。得出世间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故名难胜。谓真俗无违。极难胜故。以三地同世。未能得出。四地虽出。而不能随俗。多滞二边。难以越度。今得出世。又能随俗。巧达五明。真俗无违。能度偏滞。实为难胜。

六现前地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

初句标名。次释义。以有分别智妙达缘生。引无分别大智现前。悟无染净真如。名曰现前。

七远行地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

初句标名。次释义。善修无相行。功用究竟。能过世间及二乘出世间道。一善修无相。到无相边。二功用至极。三望前超过。故名远行。

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

初句标名。次释义。前六地为相用所动。第七虽得无相。犹住功用。今此地中报行纯熟。令无相观任运无间。功用不动。故名不动。

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

初句标名。次释义。得无碍力说法。成就利他行。故名善慧。得无碍慧。尚未称善。遍说遍益。方名为善。

十法云地大法智云(至)如空粗重充满法身故。

初句标名。次释义。大法智云。谓总缘一切诸法之智。众德。谓陀罗尼门。三昧门等。喻如水者。智能藏彼众德。如云含水。有能生彼胜功能故。荫蔽者。隔断义。如空粗重。即所知障少分。及烦恼障。谓此粗重广大如空。此智能隐蔽之。令不为障碍故。摄论云。又大如云。覆隐如空广大无边惑智二障故。又此智充满所证所依法身。犹如大云充满虚空故。

如是十地总摄有为(至)令得生长故名为地。

如是下。释地义。先出体性。有为功德。谓四智中观察平等二智也。非余二者。此唯因位。余二在果故。无为功德。谓地地中所证真如也。与此下。释地义。地有依持生长之义。故以为名。

十胜行者即是十种(至)谓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

十胜下。释此分十一门。先十行名义。初句标波罗蜜多名。施有下。别释义。此十胜行。前六各有三。后四各有二。虽各二三显示差别。度度皆具自利利他。财施。谓无染心舍资生具。无畏施。谓止损害济拔悸怖。法施。谓无染心如实宣说契经等法。律仪戒。谓于不善。能远离法。防护受持。由能防护诸恶不善身语等业。此即是戒。此能建立后二尸罗。摄善法戒。由自防护。能修供养佛等善根。能令证得力无畏等一切佛法。饶益有情戒。由自防护。能饶益一切有情。令修一切善根法故。耐怨害忍。即生忍。是成熟有情因。安受苦忍。即法忍。是成佛因。寒热饥渴蚊虻等种种苦事。皆能忍受无退转故。谛察法忍。是前二忍所依止处。堪忍甚深广大法故。被甲精进。谓最初时自励。我当作如是事。誓言。假使热铁轮在我顶上旋。我所作为终无退。誓即被甲也。摄善利乐二进。如戒中释。由自精进故。安住静虑。为得现法乐住。离慢见爱。得清净故。引发静虑。为能引发八神变等。一能小。二能大。三能轻。四能自在。五能有主。六能远至。七能动地。八能随自在所作。办事静虑。为欲饶益诸有情类。以能止息饥俭疾疫诸怖畏等苦恼事故。般若三品。如文。方便二者。有大智故。所作善等不为自求。回向有情故。不住生死。有大悲故。为拔济诸有情类。不专利己故。不住涅槃。二俱无住。故称善巧。愿。谓要誓。一佛道无上誓愿成。二众生无边誓愿度。发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赴难。力。谓堪能。由思择力。正思决择应作不应作故。由修习力。所修善法有胜堪能无怯弱故。智有二者。由智助成般若。令所修满足。受用觉法之乐。复由此智成熟有情。亦令受用。大乘法乐。

此十性者施以无贪(至)一切俱行功德为性。

此十下。次十行体性。此十行体。必依身口意三业。及善心所。五别境而修。各各义相。如文配释。后五皆择法者。论说第六是根本智。后四皆是后得智。并眷属者。如行施时。以无贪为体。与无贪俱行。余信惭等。则是眷属。如施既尔。余行亦然。

此十相者要七最胜(至)一一皆应四句分别。

此十下。三十行胜相。要七最胜所摄。方可到彼岸。谓诸世间。及二乘亦修施等。但感人天有漏。及二乘果。不到彼岸。安住菩萨种性者。五性之中简非余四。菩萨种性。方趣极果。依止大菩提心者。如经云。不发菩提心。是为魔业。悲愍一切有情者。不愍有情而行施等。秪求自利。非兼利故。非波罗蜜。事业最胜者。若不具行一切善事。则施等行寡。不能满足无上菩提果故。无相智所摄者。即三轮体空故。回向菩提者。问。既言回向。何异依止大菩提心。答。彼发大心。未必回向。此中回向。亦定发心。又发心在行前。回向在行后。不为二障间杂者。即三时无悔也。悔即烦恼。不了性空即所知。四句者。一是施非波罗蜜。谓离七种而行布施。二是波罗蜜非施。谓依七种所集戒等。三亦施亦波罗蜜。谓依七种所行布施。四非施非波罗蜜。谓离七种而修戒等。如戒四句既尔。余九四句例知。

此但有十不增减者(至)证十真如无增减故。

此但下。四十行增减。此十不增减者。依所治所证皆有十故。

复次前六不增减者(至)此如余论广说应知。

复次下。前六约治障明不增减。除六障者。施治悭贪。戒治毁犯。忍治瞋恚。进治懈怠。定治散乱。智治愚痴。次二句约二利故。修行成熟。广说如论者。六度自体。谓弃舍。防护。堪耐。䇿勤。心住。决择。六度相舍依正名檀。防止七支名戒。打骂不报名忍。为事始终名精进。四禅八定名禅。分地息诤名般若。六度相生。谓舍家。持戒。遇辱须忍。忍已精进。进已调五根。根调知法界。六度对治。悭吝。毁犯。忿恚。懈怠。散乱。恶慧。六度果报。富。具。色力。寿。安。辩。又施报富。戒报善道。忍报端正。进报神通。禅报生天。智报破烦恼。六度功德。施即大富位自在所摄。戒即大生所摄。忍即大眷属徒众所摄。进即大资生业事成就所摄。禅即无疾恼少欲等所摄。智即一切工巧明处聪慧所摄。如意无失。六度满相。尸毗王代鸽。檀满。普明王舍国。尸满。羼提仙人为歌利王割截无恨。忍满。大施太子抒海。并七日翘足赞弗沙佛。进满。尚阇黎鹊巢顶上。禅满。劬嫔大臣分阎浮提七分息诤。智满。

又施等三增上生道(至)诸菩萨道唯有此二。

又施下。约二道明不增减。施感大财。多饶财宝。戒感大体。谓尊贵身。忍感眷属。有情归附。由富胜形。及多眷属。趣中增上。名增上生道。精进勇猛。能伏烦恼。定能发通。成熟有情。智慧解悟。成就佛法。有此三德。名决定胜道。诸菩萨道唯有此二。若阙一种。道不成故。

又前三种饶益有情(至)永伏永灭诸烦恼故。

又前下。约二利明不增减。初三利他。布施资财。饶益于彼。持戒自轨。不损恼彼。忍辱无违。堪忍彼恼。次三自利。问。定能伏惑。智能断惑。可得对治之名。精进不然。何名对治。释云。精勤修习对治烦恼行故。亦得治名。

又由施等不住涅槃(至)由此前六不增不减。

又由下。约无住明不增减。前三大悲饶益有情。不住涅槃。后三大智断灭诸惑。不住生死。不住二边是涅槃因。由此下。结示。此字。指前四番。

后唯四者为助前六(至)如解深密广说应知。

后唯下。明后四不增减。初句总标以四助六。方便下。别释助相。回向方便。助施微因。回为胜果。拔济方便。不恼忍恼。拔济彼故。上求下化誓愿。以助精进。思择修习。转劣成胜。以助静虑。智能引发出世间慧。

十次第者谓由前前(至)释总别名如余处说。

十次下。五十行次第。初约引持释。前前引发后后者。身财无吝。便能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精进勇猛。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发慧。得出世慧。能行方便。有慧方便。能发誓愿。发大愿已。有堪能力。有堪能故。能得受用法乐。成熟有情之智。后后持净前前者。任持于智。方能净力。乃至任持尸罗。令施清净。次约粗细释。前粗后细者。布施为粗。持戒则细。戒望于忍。戒粗忍细。传传论粗细。难易修习者。承上粗细。转明难易。布施则易。属外财故。持戒为难。防身口故。望忍又易。忍属心故。传传论难易。粗故易修。细故难修。前八并名前前。后八并名后后。隔位相望。故致重言。第一不名后。以无前故。第十不名前。以无后故。第二唯名后。非是后后。无前前望故。第九唯名前。非是前前。无后后望故。第一第二唯名前前。不名后后。无前前故。第九第十唯名后后。不名前前。无后后故。中间余六亦名前前。亦名后后。别名施等。总名波罗蜜。此云彼岸到。一一行契性空。皆悉到于彼岸。

此十修者有五种修(至)如集论等广说其相。

此十下。六十行修圆。依五圆满。初句总标依五修十。一依下。别释五修。任持修者。住菩萨种性。任持一切佛法而修。作意修者。谓以胜解决定愿乐等心。誓求菩提而修。意乐修者。谓以无恹足起大意乐。起大慈悲。怜愍有情。志期度脱而修。方便修者。谓无分别智达三轮体空。使微因成大善故。自在修者。谓地上菩萨分证法身。而能随类现身得自在故。分得四辩。能宣佛法得自在故。以此自在而修施等。依此下。结。又此五修会前七最胜。于前七中唯除第四事业。及第六回向。其余如次。即此五修。

此十摄者谓十一一(至)展转相望应作四句。

此十下。七十行相摄。先自类相摄。初句总明一一通摄一切。互相顺故。如颂云。檀度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戒定各摄六度。如后三学中释。余可例知。后四既为第六所摄。是故十法一一互融。依修下。明别摄。依前前引发后后义。则前定摄于后。以后必待前引故。后不摄前。以前不待后引故。依后持净前前义。则后必摄于前。以后能持净前故。前不摄后。以前不能持净后故。纯杂四句。一是纯非杂。如初地纯修于施不修余九故。二是杂非纯。通修余行故。三亦纯亦杂。正修布施。兼修余行故。四非纯非杂。依别行门。不修此十故。

此实有十而说六者(至)后得智摄缘世俗故。

此实下。次六十互摄。根本后得二智。合则言六。开则成十。

此十果者有漏有四(至)或互相资或二合说。

此十下。八十行感果。谓资粮。加行。属有漏位。所修诸行。感果有四。谓等流。增上。异熟。士用。除离系者。唯无漏故。通达。修习。属无漏位。所修诸行。感果亦四。谓等流。增上。士用。离系。除异熟者。唯有漏故。而有下。通妨。问。有处说有漏无漏皆感五果。何也。答。或漏无漏互相资说。或二合说。

十与三学互相摄者(至)甚深广大如余处说。

十与下。九十摄三学。初明戒学。初句总标。次别释三义。一律仪戒者。白四羯磨。性重讥嫌等无差别。不为爱见罗刹毁戒浮囊。二摄善法戒者。厌恶出家。舍于所爱。即是檀。纤毫不犯。拒逆罗刹。即是尸。安忍打骂。宁耐八风。即是忍。守护于戒。犯心不起。即是精进。决志持戒。不疑不动。即是禅。知戒是解脱本。非牛狗等。即是般若。虽列六度。六全成戒。三饶益戒。如文。三戒与二乘共不共者。律仪是共。余二不共。以二乘不能摄佛法故。不能广益有情故。又声闻律仪。止持作犯。菩萨律仪或开或遮。斯则共中不共。唯佛一人居净戒。此戒甚深。戒体称性。遍周法界。此戒广大。

定学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至)引发作业如余处说。

定学下。次明定学。初句总标。次别释四义。初光明定者。定能生慧故。此为能照。依理立教。依教修行。依行得果。此为所照。定光能了始终因果故。二集福王定者。定能集诸行故。众生缚着世间生活业务。不能暂舍。菩萨弃之。一心入禅。是名檀。若不持戒。禅定不发。又入禅时。杂念不起。任运无恶。是尸。拘捡身口。捍劳忍苦。制外尘不着。抑内入不起。是忍。初中后夜系念相续。行住坐卧。心常在定。间念不生。是精进。一心在定。不乱不味。是定。若一心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深识邪伪。是般若。定中能具能生诸功德慈悲荷负。故言集福如王。后二如文。此四所缘者。谓大乘法为所缘故。对治者。谓一切法总相缘智。以楔出楔。遣阿赖耶识中一切粗重障故。堪能者。谓住静虑乐随所欲而受生故。引发者。谓能引发一切世界无障碍神通故。作业者。谓能显示转变往来卷舒。或显或隐。所作自在故。

慧学有三一加行无分别慧(至)所缘行等如余处说。

慧学下。次明慧学。初句总标。次别释三义。摄论释加行慧。是寻思慧。又希求慧。加行名无分别者。由此能生无分别智。亦得此名。根本慧是正证慧。是内证慧。加行是此智因。后得是此智果。后得慧是起用慧。是摄持慧。此三依初后。立名虽异。体唯是一。言起用摄持者。摄持种种功德故。起种种化用故。自性者。谓于真义不异计度以为自性。所依者。谓无分别智所依。心非思议故。亦非非心为所依止。心种类故。以心为因。数习势力引得此位。名心种类。此即显示智所依心。出过一切思量分别。因缘者。谓于大乘言音熏习听闻。由此所引功能差别。及如理作意等。所缘者。即是无性所显真如。解脱增益损减二边。斯是无分别智所缘境界。行相者。于所缘境相似而行。故名行相。无分别智于真如境相似而行。离一切相作意行相。以为行相。

如是三慧初二位中(至)加行现种俱已舍故。

如是下。约位判三慧种现。初二位。谓资粮。加行。此二位中三智种子皆有。以具法尔无漏种故。现唯加行慧者。未证真如。无本后二智故。通达位中现唯本后二智者。以初见道乍证真如。无加行故。修习位中有二义别。始从见道乃至七地位中。种现皆三。以七地已前位位之中。皆有无间解脱及胜进道故。八地以去现唯二者。以无功用。不假加行而修进故。若尔。进趣后位以用何智。释云。用后得作无漏观。任运进趣入余位故。究竟位中现种俱二者。金刚道后。解脱道中。并舍加行种故。

若自性摄戒唯摄戒(至)定摄静虑慧摄后五。

若自下。正明相摄。此中相摄有四种义。一自性摄。不取俱行助伴。但各举其当体而言。故云戒唯摄戒等。二若并助伴相摄者。此三学与十行一一皆摄一切。三随用相摄者。戒摄前三。施即戒之资粮。戒即自体。忍即戒之眷属性故。四随相显相摄者。戒摄前四。前三如前。及加摄精进者。由精进力。守护防非。戒令净故。定慧相摄。如文。

此十位者五位皆具(至)若现若种俱唯无漏。

此十下。十十行修位漏无漏。初句标五位皆修十行。修习位最显。如经云。初地修檀最为增上。乃至第十地修智最为增上。即最显义。然初下。复约五位显此十行种现通漏无漏。若资粮加行位。顿悟菩萨所修胜行。种通有漏无漏。现唯有漏。种通无漏者。此指法尔无漏种言也。后位种通无漏皆然。渐悟菩萨。于初二位所修胜行。种现俱通有漏无漏。现通无漏者。谓于地前修生空观。已伏分别现起烦恼。与观相应胜行通无漏故。然于俱生现起烦恼犹未永伏。是故亦通有漏。通达位中现唯无漏者。已断分别二障种故。修习位中复分二位。七地已前。生空法空或出或入。所修胜行种现应通二故。八地以去。现唯无漏者。远行地后纯无漏故。种通有漏者。法执未尽故。究竟位中种现俱无漏。

此十因位有三种名(至)及烦恼种故未究竟。

此十下十一因位异名。梵言阿僧祇。此云无数。初无数劫者。且约释迦因位而言。从古释迦至尸弃佛。中值七万五千佛。尔时自未知作佛。此是初阿僧祇。尔时下。释名名义。尔时行微惑强。未得无漏。依胜解力修诸胜行。但有到彼岸之名字。约位则属资粮加行。第二无数劫者。从尸弃至然灯佛。中值七万六千佛。尔时自知作佛。口不向人言。此是第二阿僧祇。尔时下。释名近义。尔时行增感伏。所修未得无功用住。故名近波罗蜜多。约位即是通达。及修习中七地已前。第三无数劫者。从然灯至毗婆尸佛。中值七万七千佛。尔时自知作佛。口亦向人言。此是第三阿僧祇。尔时下。释名大义。尔时行力转增。纯无漏故。惑永不行。故名大波罗蜜多。约位则八地以上。犹有下。简异究竟。所知种现。烦恼种子。此二犹有。故未究竟。

此十义类差别无边(至)而皆摄在十到彼岸。

此十下。指广结略。地地相增言一。行行类摄言十。

十重障者一异生性障(至)是故二性无俱成失。

十重下。释十重障。初二句标总别名。谓二下。出障体。谓此异生性障。依分别烦恼所知种立。断此二种。即得圣性。二乘下。明大小乘所断单复不同。二乘见道唯断烦恼一种。名得圣性。菩萨见道双断烦恼所知。名得圣性。二真下。通妨。难云。若异生性见道前舍。无漏果起。无有凡圣俱成就失。今既依于见道断种。即无间道有惑种俱。见道即圣。惑种即凡。此有凡圣俱成之失。释中先约法直明。见道现前。彼种不成。犹明下。次举喻显。如言明生暗灭。不妨明生不与暗并。如言一秤低昂。不妨昂时即低。是故下。合法。见道圣位现在前时。异生性种必不成就。是故二性无俱成失。

无间道时已无惑种(至)及证此品择灭无为。

无间下。简二道差别。先问。断惑下。释。由二义故。起无间已。复起解脱。一者无间期心断惑。解脱期心证理。二者无间断彼惑种。解脱舍彼粗重。无间下。通妨。问曰。惑种。粗重。有何差别。而分二道断耶。释云。无间起时虽无惑种。解脱为舍无堪任性。及证无为。故分二道。文中言种子。粗重。无堪任性。下文又言随眠者。此约何义。立名有别。集论云。若善品所摄。有堪任性。及无记品所摄。染污品所摄。皆名种子。若染污品所摄。及无记品所摄。名为粗重。无堪任故。若染污品所摄。唯名随眠。又于诸自体中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为粗重。亦名随眠。若异熟品所摄。及余无记品所摄。唯名粗重。不名随眠。若信等善法品所摄。种子。不名粗重。亦非随眠。何以故。由此法生时所依自体。唯有堪能。非不堪能。是故一切所依自体。粗重所随故。粗重所生故。粗重自性故。今言无间断种子者。约分别种子中染污品说。解脱断粗重者。约俱生粗重中有覆无记。是染污品气类摄故。此二轻重异故。先重次轻。粗重。即无堪任性。下文随眠。唯染污品。

虽见道生亦断恶趣(至)后粗重言例此应释。

虽见下。正明初地所断。问。见道亦断惑。恶趣诸业。及恶趣诸果。今何但言断异生性耶。释中初句牒问。而今下。释云。烦恼是能起业果二种之根本。以本摄末。亦断业果。文中略不言耳。由斯下。承上俱断。故说初地通断二愚现行。及彼粗重。一执下。释二愚相。执着我法愚。谓分别烦恼所知。即异生性障。二恶趣杂染愚。谓即诸业。诸果。应知下。问。愚即痴分。执着我法。可名为愚。业果非痴分摄。何亦名愚。释云。恶趣业果。是愚品类。总说为愚。后准此者。后九地。误犯三业等。皆即愚品。亦说为愚。故云后准此释。或彼下。又一解。或彼初地说断二愚者。即利钝障相应二无明也。利即五见。钝即贪等。但二无明。不兼业果故。彼粗重言。显彼二愚种子。次又一解。或粗重言。不约种子。但约二愚所起无堪任性。问。种子。粗重。此二义同。何云非种。而是粗重。如入上。举例释。如无心二定所断苦根。非现非种。而名粗重。此中所断亦然。非是种子。而名粗重。即无堪任性。后九地断。例此皆然。

虽初地所断实通二障(至)不断随眠故此不说。

虽初下。约二障简异。先约二障简。问。初地菩萨通断二障。今异生性障。是何摄耶。释中初句牒问。次句正简。异生性障。意取所知。说十下二句。释成十地障愚。即是无明。所知非染污故。反简不取烦恼染污故。问曰。何故不说断烦恼障。释云。此与二乘共断。故不言之。次约见修二断简。又十无明不染污者。唯依十地修所断俱生所知说。非谓见所断分别说。问曰。此修习位亦伏烦恼断彼粗重。何故但说断所知耶。释中初句牒问。而非下。释云。断烦恼障。非是十地正意。故不说断烦恼随眠。正意唯在断所知故。前简分别烦恼种。菩萨虽断。与二乘共断故不说。此简俱生烦恼种。留种助生。不断故不说。

理实初地修道位中(至)将成佛时方顿断故。

理实下。明地地初后断障。问曰。既言十地无明依修所断说。是则初地亦断俱生一分。何故前言初地断异生性障是分别起耶。释云。理实修道亦断俱生一分。今言断分别者。且约最初所断而言。初地有三心。初心断分别。后心断俱生。后地约粗细分二心所断例知。问曰。何故初心断已后心复断耶。释中住满下。出初地断俱生之所以。满地。谓初地后心。所应断障。谓二地邪行障。三时道者。初时无间道。断本地惑。中时解脱道。证本地理。后时胜进道。进断次地惑。初地后心若不进断。则初中后三道应无差别。既分道别。故知亦断俱生一分。如初地后心。即入二地初心。故初地后心所断。即二地初心所断。障唯一种。约粗细分二耳。故说下。引证。先证断所知。现观。即六现观中四五二观。留烦下。明不断烦恼所以。

二邪行障谓所知障中(至)或唯起业不了业愚。

二邪下。初句标名。谓所下。出障体。邪行者。犯戒垢心也。覆净尸罗。故名曰障。及依障所起误犯身口意所作之业。彼障下明障相。由斯下。承上俱断故说二地通断二愚现行。及彼粗重。下释二愚相。一愚。即俱生所知障。以无明为体。二愚。即误犯三业依无明而起。是愚品类。总说为愚。或唯下。又一解。或是能起业之无明。不了业性空故。

三闇钝障谓所知障中(至)能障总持闻思慧者。

三闇下。初句标名。谓所下。出障体。忘失闻思修三慧。故名闇钝。彼障下。明障相。此中总说通障三慧。下二愚中别分各障。由斯下。承上说断二愚。一欲下。释二愚相。一欲贪。能障定及修慧。问曰。上标所知。今何得举欲贪烦恼。释云。昔时彼障多与欲贪俱起。约相依义。名欲贪愚。障断欲伏。欲依障转故。二闻持愚。持。即思也。持有四种。法持。义持。咒持。能得忍持。愚通障之。

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至)故能永害此身见等。

四微下。初句标名。谓所下。出障体。此障乃第六识相应俱生身见等烦恼摄。最下下。约三义释微细。最下品者。有覆无记故。不作意者。任运起故。远随现行者。自无始随逐身转故。彼障下。明障相。菩提分法者。以有身见障四念处。不能观身不净等。问上言所知。今言烦恼者。何也。释云。昔时彼障多与身见同体起故。约相依义。说烦恼名。菩提分法正断所知。此我见等亦永不行。问曰。初二三地何不能断。释此如文。

宁知此与第六识俱(至)故此但与第六相应。

宁知下。简异。先问。六七二识皆有俱生身见。何理定知唯第六俱。第七下。释。第七我见。与纯无漏性相违故。七地已前未纯无漏。犹得现起。八地以去方永不行。此之身见。与我爱等为依持故。七地满心方顿伏故。又第六俱粗。第七俱细。粗者前伏。细者后伏。故此四地所伏烦恼。唯第六俱。

身见等言亦摄无始(至)烦恼二爱亦永不行。

身见下。释等字。此之等言。亦摄所知障摄定爱法爱。定法二爱是烦恼名。由与二愚俱起。是故摄入所知。由斯下。承上说断二愚。一等至爱愚。即是定爱相应所知。二法爱愚。即是法爱相应所知。所知障摄二愚断故。烦恼二爱亦永不行。

五于下乘般涅槃障(至)即是此中乐涅槃者。

五于下。初句标名。谓所下。出障体。厌苦欣寂。义同二乘。欣厌未忘。取舍角立。彼障下。明障相。能障真俗无差别道。此地真如名类无别故。由斯下。承上说断二愚。二愚即是欣厌。

六粗相现行障(至)未能多时住无相观。

六粗下。初句标名。谓所下。出障体。言粗相者。形于后地。名为粗相。简非种子。故名现行。十二缘生。名染粗相。十二缘灭。名净粗相。彼障下。明障相。无染净道。谓最胜般。若现前。即证无染净真如。由斯下。承上说断二愚。执有染者。执有顺生因缘流转门。执有净者。执有逆观因缘还灭门。相观多行者。有相观多。无相观少。

七细相现行障(至)未能空中起有胜行。

七细下。初句标名。谓所下。出障体。言细者。形于前地。故说为细。此亦观因缘。与前异者。前执流转还灭之染净相。此执流转还灭之生灭相。彼障下。明障相。由斯下。承上说断二愚。一执有取生。二求无取灭。作意求无。未能从空出假故。

八无相中作加行障(至)生空智果不违彼故。

八无下。初句标名。谓所下。出障体。令无相观不任运起。加行障故。前之下。对前三地历明。此地于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现土。是故为障。如是下。明障相。由斯下。承上说断二愚。一无相中作加行。二不能自在现相土。亦摄相土者。愚中摄此一分故。八地下。简所断障。由此地有加行障故。但断六识中烦恼障。不断第七中所知障。生空智果不违彼故者。反显加行障。能障法空智故。

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至)皆是此中第九障摄。

九利下。初句标名。谓所下。出障体。利他中不欲行障者。如经云。第八不动地菩萨入无生法忍。三际平等。寂灭现前。若诸佛不与此菩萨无量起智门者。彼时即入究竟涅槃。弃舍一切利众生事。即此障也。彼障下。明障相。总标障四无碍解。由斯下。承上说断二愚。初愚障三种无𠵨解。次愚障辩才无碍解。皆如文。愚能下。结。此愚能障四种无碍解。即是第九地中第七识细所知障摄。

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至)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

十于下。初句标名。谓所下。出障体。彼障下。明障相。由斯下。承上说断二愚。一障所起事业者。谓化他神通作用。如华严云。佛子。此地菩萨智慧明达。神通自在。随其心念。能以狭世界作广世界。广世界作狭世界。或随心念。于一毛孔示现一切佛境界庄严之事等。二障大法智云。谓能含之智。所含藏者。谓力无畏诸功德。愚能障此二种。

此地于法虽得自在(至)证大涅槃大菩提故。

此地下。明断佛地余障。初句结前。次句起后。谓有下。出障体。所知种现。烦恼种子。金刚喻定。即十地满心。将入佛地。无间道断障究尽。喻如金刚。由斯下。承上说断二愚。故集下。引证。通证三乘无学。顿断二障。顿证二果故。

卷第九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