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成唯识论疏抄第十之本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北京 灵泰法师 撰

释四种无明通三界处明八万四千心行。明有二世益。方明为善。益一世非名为善。明五识能引起。四无记。明得灭定。人数多少。明他心智所缘。半下明六十二见中。明十四不可记事。

疏云总劝教兴者。即是论中。今应广显彼者。差别相是也。总劝余人智。我释遍行别境等义。教令生信故。唯识教得兴建也。

疏云心所与心为一为异者。至下论文。如是六位与心。为一为异文。

疏云初萨多等问但五遍行者。至下论文。如是六为与心。为一为异文。

疏云初萨婆多等。问但五遍行者。然萨婆多。五遍行五别境十法名遍行。心起别有。今大乘。今谓五遍行。故今为问。

疏云经部师等问有实五以为遍行者。然经部师。唯识受想思。是三是遍行。心起则有也。然触作意。虽是遍行。然是假有。今大乘。五乘五遍行。皆是实有故。今问假实。亦不极问遍义也。

疏云瑜伽五十六卷乃至起尽经者。瑜伽论中。亦引此阿含经。而明触也。前第三卷中。亦引起尽经中证成触也。

疏云与受想思三法为依举蕴胜者。受想思是三蕴摄。今触与受想思依者。触与三蕴为依胜故。

疏云即象随经者。此经明如等象迹。知象知处。因以世名。

疏云四无触蕴。恒和合等胜。云即色受想行蕴。恒和合故。

论云若于此作意即于此了别即于此作意者。此者此境也。此文意说。心王与作意。常相随起。若于此作意即于此了别者。若作意依此境时。同时则有心王共依之。即是有心作意。亦共心王缘之故。即有作意也。

疏云五十五所引是续余是论故者。然瑜伽五十五。及此唯识论。此引经文。证道行义者。与自唯余明遍行义。唯引余瑜伽显扬论。论中文证遍行义。不引经证。

论云作意心令趣自境者。若正缘此境时。即名他境也。论文无心起时无随一。

论彼定生触必由触有者。彼定生触者。说有三和合故能生触。必由有故者。即是由有触故。方有三相也。然此论文。即同前第三论文。触依彼生。令彼知合。此之彼定生触。即同前触依彼生。必由触有者。即同前令彼和合。论云无心起时即一随故者。无如是心起时。三受之中。不具一受者。或与一苦受俱。或乐受俱。或与舍受俱。为受中通三受。不得并生。已相违故。亦心起但随得起一个受也。其思中亦云随一者。其思亦能作善不善无记业。既遍三三性故。一心起时。唯得起一个善性等。其三性不得并生。故言无随一也。问其五遍行者。若明思受文中。得即言无随一故。余触作意相。即不云随一。答然中即有三类。亦应言随一也。然触半即有可意触不可意触。俱相违触。触中文略不说。处理亦合有之。与与受思同也。若作意唯能言唯能取境。自分齐相。处无多种。所以文中。明相作意等。不言随一。其受想思等。皆有三种。所以文中言随一也。其触既有三种。一心起之时。亦随一一个触也。

疏云非非青者即说。意说。是青不是余黄也。

疏云所缘及处者。即是总标境也。及处者。即是取境分齐之处也。或依一处二处为境。乃至或时缘十二处十八界等为境。思令心取正因等相。此文造作善等者。因者即是三性心心取也。相者即是所缘境相。此文意说。即是由过不善境相故。即令心心所起不善心。有如论中云。不善起由有三缘。一贪等随眠未永断故。二顺烦恼境现在前故。三不正思眠修正现起故。亦过善境相。即起善心因。善心起时。亦具三缘。一善种未被损故。二顺善心境现在前故。三正思修现前起故。由此义故。善心心所。过无记境。即起无记所。无记所起亦具二依。缘无记种子。未彼损顺。无记境在前故。半之心正现起故。

疏云下文说欲能起正勤前解为胜者。即前解勤能云。信为能依。欲为释精进依也。

疏云说漏无漏可假之事乃至实可攸法者。据实言之。灭谛道谛是可攸法。苦集谛道可厌法。即是善欲也。今此中正义。若于恶无记三性法等所乐者。皆名可攸法。此欲道二性。亦不约灭。是无漏名可攸法也。

疏云若自内身可厌不合及后识离位乃至非可厌事者。此法者可厌事。必有可攸事。于可攸等上。而生欲故。如于内身上生厌时。必于外境上。生可攸故。于内身上可厌事即无欲。于外境可攸事即有欲。或于外境生可厌。即于内身生可攸亦然。问此师。若外境生厌。即于内身生攸。岂一心之中欣厌俱起。而问思之可厌之。即通六识。或唯六者。即如三道作攸厌观时。其攸厌观不得并即作。若正作厌。欲界为苦粗鄣时。道无间道。即不能作攸观。若作攸上为静妙离时。即是解脱道。又攸时。谓欲俱无嗔一分为体。若厌为慧俱无贪一分为体。然准大乘。厌离应作四句分别。有厌非离。谓缘苦集谛。前加行道。深厌苦集故。所以有其加行。是不能断烦恼。名为离。有离而不厌。谓缘灭道谛。无间解脱道。为能断烦恼故。名之为离。其灭道。虽是可攸故。名之为非厌。有亦厌亦离。苦集谛无间解脱道中。谓苦集谛。是可厌故名厌。能断烦恼故名厌。有非厌离。谓苦灭道谛。加行道谛。谓灭道是可攸非厌。不能断烦恼非唯。

疏云虽七识或唯第六有此欲故者。若第七识有欲者。即明第七识。前三师中不正义。第四师。第七识中无欲。

疏云七八二识全及六识异熟心等一分但随境势力任运缘者。若第七识。即随自缘生力缘境。若第八识。及六识一分异熟心者。即随善其因势力任运缘境也。唯前六识或唯第六者。问此三师问说。何故于欲于识宽狭。三处不同。有何所也。谓前第一师。即可厌之处。即通六识。或唯第六。其中容境。八识俱俱。通。其第二师即云。唯前七识。或第六有此欲故。乃至[士/巾]希望故。第三师云。唯前六识。识或唯六。思之可知。有正不正。

疏云乃至末云解脱坚固究竟涅槃者。顺正理师说。于不善法。等起于欲。乃至于人天善法之上起于欲。乃至于涅槃上亦起于欲。知欲是遍行也。解脱坚固者。若世间同状。或后时还起。名不坚。若无漏圣道。断烦恼已。永不生故。名之为坚。由此又知。入初道由善法欲者。问故诸经论中。皆明如是我闻处。皆言信为入法之初首。信为欲依。此处即言。即欲为入法之初首。答若为缘初凡解经事法之法。即信为初首。今者法相推求。即欲为初首。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疏云乃至出离为后边者。断烦恼尽。名之为出离。即涅槃是生死之后边故。或出离者。即是涅槃之异名。

疏云一一三世对辨可知者。然前解欲三师中。若前二师。既欲缘可攸境。其欲唯缘未来。不缘过去。若第三师。欲缘于三世也。以欲能缘攸厌境故。论云胜解者。如人于善等三性法。而生疑不决定故。不名为胜。后时解此三性法。师即言。或解是也。以解心胜极心。故言胜解也。胜解通三性也。法师即言或解是也。若别约胜者。即于菩提涅槃法而生。即可名之为胜解。不即生死法。此前约胜解。唯是善性。

疏云由经部理即证等力者。即外外。道教名邪教。外道所说道理名邪理。外道所生得四禅定名邪证。

疏云即染心中少分无也。若染心中有疑。即无胜解故。若善无记中。于事未决。亦无胜解。

疏云即萨婆多意。师诸对法意计者。即萨婆多师。所计对法论。此中正破萨婆多故。

疏云若已余经有法此亦有乃至上地亦应有者。难曰。详胜有处解。许无胜解之处。亦言有胜解者。亦应许欲界及初禅有寻伺。上地无处。亦应有寻伺耶。

疏云故心法迹念是定固者。无贪无嗔是戒因。念是定因。正定是因。迹者因义。问贪嗔痴三。是不善根。今至此三根立善根。何故唯立无贪无嗔。以为我戒迹。此二能鄣戒故。又痴遍染心故。不能障戒。

疏云或有已受彼体乃至他界缘使等者。已受彼体者。即是五尘等。凡夫曾缘五尘体故。或未得体者。如灭道谛。凡夫曾未得故。染污心等者。即如邪见人。曾未得无漏灭道证。但闻说诸佛圣者灭道之名。初闻灭道之名。心上遂变起灭道之相分。行缘灭谛。作不生不灭择灭无为之行解。若道谛亦变作有为无漏之时。行解之至。后时分灭道谛时。又作不生不灭之相分行缘。则名缘彼灭道之类也。以是无漏灭道。遂缘不着。但言缘彼类。缘见心上所见相分。皆是有漏。今初疏所缘缘本真说。所以缘无漏损灭道体各缘自心上亲相分者。即缘有漏及他心智。缘他地法。皆悉不成。皆缘自心一亲相分。今初邪见。缘无漏他心智。缘他地法。皆约疏所缘缘本质说。所以成。乃至缘他地法。亦名缘彼类故。若萨婆多。有漏心缘无漏道。不成缘。缘性不同随顺故。由如金坚而不受。粗烦恼毒势。不得入中。若有漏心。缘有漏法时。性相随烦恼毒集入中。而成有漏。所以佛身。二乘无学心。是有漏烦恼缘故。毒气入而成有漏。然此彼文。解缘体缘类有其四释。亦不约亲相分。解缘体类。若初亲分者。即邪见以初无漏。反缘他地法等相分。皆名亲取故。故今者。但初疏缘以解之。此文即是第一。约有漏无漏已受乐受。解缘体类。若念如现量。非量心中。曾缘五尘等。五尘等皆是□受得。即名缘体。若凡夫曾未得无漏法故。即如邪见缘无漏灭道谛时。即名缘类。不名缘体。又解四。初有漏中。已受法名缘体。即落入过去法。若未受法名缘类。即名未来。即近取亲。近取名缘。乃至他缘界缘既。者此第二解。即初[迡-匕+(二*〡*〡*二)]近解体类。者念缘自地之法。即名缘体以自地故。若念缘他界他地之法。即名缘类。以别地故。缘之不着也。使者即是新经论中随眠是也。若旧经论中。说烦恼名为使。若烦恼恶法思如曹主。若无记法由如故。奴。即烦恼他善不善无记之法。所以成有漏无堪任性故。旧经中云。谓贪使所使。嗔财所使。痴所使等。然唐三藏。见此使已。即难言。但如即若使故时。岂可即若之气。而入奴体中。烦恼使善无记法。其烦恼入善法等体中。由此义故。唐三藏。翻新经论中。言随眠。大乘中。解随眠为随逐。有情眠等。小乘亦解随眠。如俱舍抄解。即烦恼缘有漏善无记法体中。遂又无堪任性等故。随眠名缘旧使。又解云。远近者。若有人。今生中所得法不妄故。即名缘体。若多生忘却之法。后时忆念得者。即名类也。后得智缘有为无漏乃至亦名彼类者。第三即约后得智。名缘体若类。若后得智缘有为无漏名缘。彼以相摄故。若后得智缘真如等。即名缘类。不亲取故。若后得智缘道谛。名缘彼体。因是有为故。若后得智缘真如。名缘彼类。以是有为无为别故。实相缘真如故。不亲证故。第四即约根本后得智。解缘体类。若根本智。缘真如得体。后得智缘真如得类。然初念后得智。缘真如时。亦缘体。以亲得故。亦名缘类。如行道真如类。故前加行位为问。真如名即作真如观。即此无分别初一念缘真如时。此约一念。真如即是前加行位曹闻真如名我之类。故名缘彼类。故亦有是。曾闻名我之体故。若第二第三念已去。亦应名缘体及类。谓第二念无分别智。亲证真如名缘彼体。即此真如初念我真如之类。亦应名类。乃至中地及佛。无分别智证真。皆有体类。亲得体故名体。即此真如之类名类。若类如涅槃等。全不起念者。如余俗人。曾未闻涅槃名故。即不能起念念涅槃也。若学佛法者。曾闻涅槃之名。即于涅槃亦起于念。如自证分为后忆因者。唯唯识论上下有三处说。初第一卷后。心心所法熏习力故。能为忆念因。二即如立自证能。为后时忆念同。三即如此中论又。相能忆念因。然第三取想为忆念因者。即大小乘同皆好。问下文解心等取境。已熏功能在本识中。无为后时念因。数习力故。得有如是忆识等事。论文何别。答相似也。许前有体之上。更立用者。此文意说。前念有自证体故。己分为用。其后念见分用。能忆善念体。

疏云即是后起痴心故者。即染定后起痴心故。即如定后起痴心故者。即如人生得上地定起。从定心出已。亦得起痴。即如从净定无间引生朱定也。朱定也。味定同时有痴心。亦如欲界系。暂时散心。从定出。亦得起痴心。

疏云有漏智生能知所缘得出相者然二来人在有漏定中。则能智不能知朱。若出定已。即知失不知得。若菩萨在无漏定中。即双能知得失也。

疏云彼返质云若无于定心位乃至无心自求染者。彼小乘难云。无定心时。得住一境者。亦应受味时。心须成染。无贪之时。心不得成染。故知无定合时心。别得任于一境也。

疏云此令不然专注所缘乃至岂假定今者。此大乘来意心。若多念依专注所缘。则由定也。若一念之心住境。亦不由有定。为之法生已有法。尔一念住故。

疏云不可以贪等而无不成染者。此文到不。应云不以贪等而得成染。

疏云念专等法虽体是思非即故心者。经部师。唯受想思三是实。是蕴恒故。若念慧贪嗔等时。是思上假立。

疏云非一切愚皆以邪见者。增上者。若愚而亦味。即无慧也。若但有愚而不味者。即有慧也。如邪见人。虽愚而不味也。

疏云发地亦无俱我所小者。此论皆是萨婆多宗也。

疏云此安慧义而方共责者。婆罗门师。传西方责安慧。或时起一。于所乐唯起于欲。乃至境不决定故。无胜解者。此文中。若言境虽不定。亦得起者。而初所乐所以不起胜解者。即违下文。下文云贪与痴不得并起。于境不决。无染着故。以本论言慧之境故者。然唯识说。即依六经十一论。而造唯识论故。彼六经十一论。皆是本经本论也。然定为所观境者。即从前闻思修慧。已吉其名也。

疏云但注所依系心眉间不能简择此定所缘者。此人虽向师边闻说系心眉间住。或自寻经论。见有眉间住等。虽观有系心。或灯点上。于此上亦能知是苦空。无当于我等不知。亦此色恒色。但系心故。若散乱人多系心眉间。或时数息。或贪行者。观心上不净等也。

疏云此第二解或所观境乃至从余多分者。间此愚昧有定无胜若前解即约前解。即初前加行位中。有闻思修慧。已后时正观眉间时。即有定无慧。若此后解。若前加行心。二无闻思慧者。此人若无慧者。从何心中学得此解眉间。更问言。愤慧角至眼相视者。问愤即恚。为别体耶。又疏云或起贪。如何名愤恚。贪嗔不并生故。又如何名角眼。又此妄念愤慧。缘之境如何名所观。思之不由四谛理。或时道理。

疏云或后时理者。即四谛理。或时道理。此中所说。皆据因位者。然此中且约少分。名因位也。有漏为因。无漏为果。亦不约佛位名果。即如十殊胜中。地前六度名因。地上六度名果。今据实者。一切无漏心。皆有别境五。以无漏心。皆具二十一法。若有漏修慧中。亦具别境五。亦有二十一法。若闻慧中不多。若别境五。或时起三等。若思慧中。亦若别境五也。率尔心起。乃至等流亦有此事准义应知者。若凡夫率尔心。即无五别境。若寻求心中。唯无胜解。若决定染净等流心等。半有半无也。若佛果位。率尔心中。亦有五别境。第八境等流心。亦无别境五也。

疏云自性散动者。五识之中。不能入定。是自性散乱。有六一内散乱谓惛沉等邪定。二外散乱。谓掉举恶作。缘外五尘故。三自性散乱。即是五根五识故违。然意五振贼共殖及累世故治收亲近新。然眼缘色之时。第六意识不随于境而缘者。故言所见色与盲等。是前定中。闻声定。余意识不随耳识。缘声执者也。如初化故。四相散乱。谓贪名独。既坐禅相。令他人知。供养我五粗重散乱。谓作意念。唯我能作如是善道业。我是好人起于我心故粗重。六下劣散乱。谓不作念取于小果。唯趣求无上菩提。若作此六邪名散乱。违此五种。不散乱也。若正入根本定。五识不行。五得引智故。五识虽如第六识念曾所受境。乃至故是曾上皆引意生者。问何故此文说。缘现在境名缘类。即说五识名缘类。又缘过去境名缘体。准前文言。缘过境以疏远故。应名缘类。若缘现在境。世故应名缘证。若准此文知。文应言缘他地境。依缘体。缘自他境名类。思之。

疏云等引之定者。等引定非散。唯有心非无心。亦是地名名等引地故。故论云等引地非等引地。若等持通散即有心。不通无心。若等至定。通有心无心定。心中亦有安和。能至此无心定中安和。名为等至定。故余论中云。无相等至。灭定等至。

疏云即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者。然入定时。身根之上。及心大上。亦有遍悦。此身根性者。然入定时。身根之上。及亦有遍悦。此根适悦唯是无记性。不名轻安。轻安唯是善性。心者若在意中。或时有心识。亦有无身识。亦有无身识者。定中常有第六识。常第六识中有轻安。而是善性。其小子师问和云。其五识中。意所引青者。亦有调畅故。如何得有安和。答由在定中。若引起五识。是无记性。即无调畅轻安。若若由定力。引起五识。是无记性。即调畅轻安。若由定力。引起五识。是善性者。其五识中。即有调畅轻安。轻安是善性故。六地已上菩萨。由定中所起善性五识。五识即是调畅轻安。若凡夫二乘。定心中所起善性天眼耳识者。亦有调畅也。

疏云或生得慧乃至即彼类故者。五识亦有生得慧。若言闻思修慧体。唯世定识。若此意识。三慧所引五识。五识亦得有闻思慧修慧所成。此等所成。亦此意识中闻思修三慧类也。故若意识。起生得慧。引五识中。亦有生得慧。若识中起闻慧。引五识中。亦有闻慧。若意识中起思慧。亦引五识中。有思所成慧。若意识中即修慧。亦引五识中修慧所成。即如八地已上菩萨。第六识中。常入修慧。引起五识中善性。五识中善性即是修所成摄。若五识中。起无记性。无记性即非是修不成摄。何以故。若闻思修三慧。及闻所成等。不是无记性。唯是善性。以八地已上菩萨无闻思慧故。故五识中。唯有修所成。无闻思所成也。又如凡夫二乘人。及七地已前菩萨。若第六在修慧。为嬉戏故。所引天若眼耳识。眼耳识即是无记。无记不是所成极。若言难言难。此无记天眼识等。由修慧引起。若是修所成者。应返质曰。亦由修慧。引起天眼耳根。天眼耳根应亦是修所成摄。故知天眼根等虽由定引起。不是修所成摄。无记五识亦然。若意生得定者。及二乘七地已前菩萨。利乐故入修慧中。所引起天眼耳识。天眼耳识等即是善性。故地即是修所成摄。其意性亦能引起天眼耳。为利乐也。又修所成中。即通五蕴。同时有识。即是识蕴。同时有受想思。即名三蕴。若有漏定。即有定共戒。别防身语七支。名色蕴。若无漏定。即有道共定。名为色故。修所成中。得果五蕴。又如小乘中威仪工巧通果异熟生。唯是无记性。不通善恶。若起善恶。即是余法收入。有四无记摄也。若又乘中异熟。是无记性。威仪工巧通三性。通果通二性。

疏云许巧神通乃至多分妙观察智摄者。问后师曰。若五识中。亦有天耳通智者。则通佛地论文。然佛地论云。六通之中。唯详漏尽通此漏。许佛位之中。四地皆有也。若余五通。皆是妙观察智摄。不云五识有天眼耳智。答据实而言。天眼耳体。即不取天眼耳。二识相应智为体。及俱时意识相应智为体。若唯独天眼耳通缘前境。无俱时意识者。所见所闻之境。由如梦中见想。不能分明。亦不能说得智者。俱时意识。方得缘境分明故。又明故。又天眼耳。多间断故。意识多相续故。所以妙观察地。实而言。亦取天眼耳识相应智也。若萨婆多。六识不并生。且如马胜比丘。往色界中。共梵王语时。起天眼耳通者。彼梵王身则眼识已。则起天耳识。死梵王语。耳识断已。又起意识发语言。问彼梵王也。又复起天眼耳识等如。二乘无学。或知上下界有情心。多是他心智。若佛起一切有情者。唯是通起一切种智知。

疏云非中如因中唯念境类者。若因中五识。唯缘现在。缘现在境者皆名类。若果上五识。既缘三世。则缘境体。过去者。皆名缘境体。

疏云重如前说者。疏主错指前论文。前论文中。即无不说。五别境中而与俱不俱也。

疏云此就他宗设说五识无欲等故者。此解上。然五师识中无欲等五。意识中有欲等五。意识中既有苦受故者。欲等亦得有苦相应耶。

疏云第八三字者。别境等五。亦通三学。无学人身中。有别境。别名非学非无学摄。

疏云第九三断者。此别境等五。亦通三断。性不是烦恼染污法。不通自性断。若见道断中。断相应缚。断俱时烦恼故。若善无记性者。修断之中。断缘缚断。若无漏者。即是非所断摄耶。遍行五受中。通苦等受见道中时。是断相应缚。修道断中。善无记中。皆是缘断缚初是自性断。与别境相似。通无漏者。即是非所断摄。又解。见道别境。与见道烦恼俱起者。其别境遍行。是不善性。不善性者。即自性断。若别境等五。与修道烦恼俱起者。亦通自性断。若无漏者。非所断也。得胜解。

疏云第十一断九根者。此则遍行别境中。记道二十二根摄若。若别境中念定慧。即二十二根中信等五根摄。即是念根定根慧根摄故。若欲胜解。亦非二十二根所摄。若遍行中唯受数。即二十二根中五受根摄。与作意解触相思。非二十二根摄。若言择非择者。即五遍行别境中。若异生无记性者。即是择摄若是善及无记性。如威仪工巧等心者。即是非择所根。

疏云有漏善心或不俱等者。起有漏善时。五别境中。或时起一。或二或三或四。名为不俱。或时起五。名为俱也。

疏云非以烦恼等中欣戚行别者。不以烦恼欣戚别故。五别境等。则不与相应。唯除疑。不得胜解俱故。余者皆得相应。此文即遍显也。非心烦恼中。有等欣行嗔及疑等戚行故。及善中有加行生得。及缘三世。及缘无为别。即说五别境。不与前烦恼等相应也。今者即说。一切皆得与别境相应。若五别境。与根本即相应。亦能缘无为也。

疏云善中如。行得缘世无为别故与相应者。且别境亦通加善闻思修慧。善闻思修慧体。即是境中慧行。亦通生得善。亦能缘三世。亦能缘无为。皆得相应。应云非不与相应断却疏中不与之字。

论云欲心希望为性勤为法业。胜解以即持为性不可以转为。念以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定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慧以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者。问释此五别境一种心所。何以有初自作用为业。有他作为业。各各不同也。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十之本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