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十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肩臂背痛

右 阳明脉络空虚,风阳窜络。背痛不止,偏右头痛。去年咯吐见红。亦属木火亢甚。平肝泄热勿望一蹴而几也。

粉丹皮 黑山栀 白蒺藜 甘菊花 炒香玉竹 细子芩 乌贼骨 当归炭 地榆炭右 脘痛已止,腰背不舒。

旋复花汤加 橘皮络 郁金 丝瓜络 香附 炒枳壳白蒺藜 缩砂仁 土炒白芍 川断肉 浓杜仲二诊 腰背作痛。其为痰湿热入络,确然可见。

制半夏 赤白苓 炒枳实 川萆 建泽泻 上广皮 生熟薏仁 水炒竹茹 酒炒桑枝 丝瓜络胡(左) 背脊作痛,牵引腰膂不舒,不时寒热。此肝肾不足,络隧失和。

川桂枝 炙绵 生于术 酒炒桑枝 左秦艽 木防己 全当归 泽泻孔(左) 背 牵掣不舒,不时眩晕。脉象细弦,舌红苔白而渴。阳明络虚,风阳上僭。宜通补阳明,参以熄肝。

炙绵 (二钱) 酒炒当归(一钱五分) 白蒺藜(三钱) 滁菊花(一钱五分) 石决明(四钱) 川石斛(四钱) 生甘草(五分) 酒炒女贞子(三钱) 钩钩(三钱) 黑豆衣(三钱)

王(左) 膺肋作痛已止,然肩臂又复痛楚。络隧尚未宣和。再拟宣通,参以和络。

川桂枝 秦艽 旋复花 桑寄生 酒炒桑枝 川萆 独活 真猩绛 丝瓜络 青葱管恽(左) 肝气偏旺,湿痰复盛,以致肝气挟痰入络,左肩臂酸痛。脉象弦滑。宜化痰以宣络隧。

制半夏(二钱) 川桂枝(三分) 白僵蚕(一钱五分) 左秦艽(一钱五分) 白蒺藜(三钱) 橘红络(各一钱) 茯苓(三钱) 酒炒木防己(一钱五分) 指迷茯苓丸(五钱分二次服)

二诊 宣通络隧,搜逐湿痰,浊气下行,大便畅解,右肩臂酸痛大退。脉弦稍柔。药既应手,宜再扩充。

炒于术(二钱) 海风藤(三钱) 白茯苓(三钱) 川独活(一钱) 秦艽(一钱五分) 橘红络(各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木防己(一钱五分) 白僵蚕(一钱五分) 片姜黄(四分酒炒) 指迷茯苓丸(五钱分二次服)

三诊 肩臂作痛渐定,而湿痰不能悉化,肺气为痰所阻,行动气觉短促。脉象沉弦。痰饮内盛,不流于彼,即聚于此,其病虽殊,其源则一。

制半夏(一钱五分) 川桂枝(五分) 煨石膏(二钱) 炒于潜术(一钱五分) 广橘红(一钱) 白茯苓(三钱) 甜葶苈(四分) 淡干姜(四分) 桑寄生(三钱) 指迷茯苓丸(三钱先服)

四诊 辛温寒以开饮降肺,肺肾之气,已得交通,肩臂作痛亦觉稍退。然肌肉有时跳动,内经谓风胜则动。河间谓曲直动摇,风之象也。丹溪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血本流行,所以不行者,痰阻之也。

故治风必当治血,治血仍当化痰。

制半夏(二钱) 广橘红(一钱) 桑寄生(三钱) 白茯苓(三钱) 炒于术(二钱) 白僵蚕(一钱五分)

左秦艽(一钱五分) 川桂枝(三分) 酒炒桑枝(四钱) 指迷茯苓丸(三钱先服)

程(左) 摄纳其下,行动仍然气逆痰多,左肩臂痛。肾水空虚于下,肾阴不收,痰气凭凌于上,流窜经络。

摄下之中,参以化痰。

制半夏 归身 茯苓 淮牛膝 都气丸 大生地 橘红 苏子 车前子二诊 肾脏封固失职,冬令收藏,气不收摄,遂至痰饮凭凌于上,肾气不收于下,络隧为痰所阻,肩臂为之作痛。再标本并顾。

制半夏(一钱五分) 苏子(三钱) 海蛤粉(三钱) 盐水炒车前子(三钱) 橘红(一钱)

茯苓(三钱) 猩绛(五分) 盐水炒牛膝(三钱) 旋复花(三钱) 青葱管(三茎) 都气丸(四钱分二次服)

三诊 气逆咳嗽,尚属和平,左肩臂作痛未止。下虚上实,痰饮流入络中。仍标本并治。

竹沥半夏(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紫蛤壳(五钱) 炒萸肉(一钱五分) 盐水炒橘红(一钱)

炒苏子(三钱) 酒炒牛膝(三钱) 巴戟肉(三钱) 盐水炒车前子(二钱) 都气丸(三钱空心服) 指迷茯苓丸(三钱下午服)

四诊 向有肠红,此次兼肛门热痛。历投和阴泄热,肠红肛痛虽止,而天气骤寒,封藏不固,气不收藏,咳嗽气喘复发。肾阴不足于下,而痰气则有余于上,左肩臂作痛。上实下虚。宜虚实兼顾。

奎党参(三两) 制半夏(一两) 炙生地(十两) 酒炒桑寄生(一两五钱) 于术(二两炒)

紫蛤壳(五两) 炙甘草(四钱) 牛膝(盐水炒三两) 白茯苓(二两) 浓杜仲(三两) 萸肉(三两炒)

全当归(酒炒一两) 制首乌(四两) 甘杞子(三两) 川贝母(一两) 东白芍(酒炒二两) 生山药(三两)

苏子(二两炒) 海风藤(二两) 丝瓜络(酒炒七钱) 车前子(盐水炒二两) 橘红(八钱) 杏仁泥(一两五钱) 玉竹(一两五钱) 缩砂仁(七钱另煎汤收膏时冲入)

加阿胶三两,龟板胶二两,鹿角胶二两,收膏。

卷十六

腿膝痛

杨(左) 平素每易呕痰,兹则腿股作痛牵掣,腰膂亦觉不舒。两关脉滑。此痰湿流入经络。

制半夏 川桂枝 制南星 橘红 白僵蚕 炒枳实 威灵仙 煨天麻 云茯苓 指迷茯苓丸倪(右) 不时内热,热在腿股为甚,形神并不消瘦,此肝火挟湿,郁陷于下也。

粉归身 泽泻 杭白芍 青防风 制香附 羌活 赤白苓 二妙丸孙(左) 热势降序,头痛仿佛止住,然右足作痛异常,色带赤肿。脉数细弦。肝火湿热袭入足三阳经,脚气情形。况从湿温传变而来,恐有冲心等患。

川萆 粉丹皮 汉防己 宣木瓜 生薏仁 当归身 丝瓜络 赤白茯苓 盐水炒川柏 龟甲心(炙先服)

左 肝火郁于足三阴经,足心作痛,按之愈甚。

广郁金 杭白芍 阿胶 黑山栀 小青皮 龟甲心左 膝肿且痛,恐成鹤膝。

左秦艽 生薏仁 独活 酒炒红花 汉防己 川桂枝 萆 建泽泻 威灵仙 赤白苓 当归 二妙丸荣(左) 左足膝仍然作痛。脉数滑,苔白质腻。风湿热袭入足三阳之络,为势尚盛。

苍术 酒炒防己 萆 威灵仙 赤白茯苓 独活姜汁炒黄柏 秦艽 上广皮 木瓜 泽泻 制半夏 桂枝改方加桑寄生当归,活络丸一粒,陈酒化服。

赵(左) 大便已实,咳嗽胸痛亦止。惟膝膑酸楚,足心刺痛,皆肾虚见象。

生地炭(四钱) 白茯苓(三钱) 炒山药(三钱) 怀牛膝(三钱) 泽泻(二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扁豆衣(三钱炒) 川贝母(二钱) 海蛤粉(三钱) 虎潜丸(三钱分二次服)

邵(左) 上春两膝作痛,几成鹤膝。今则外寒束缚里热,致风湿热袭入络隧。腿前廉两肩臂作痛,不能举动,痛后经络烙热,内经所谓脉痹,即热痹也。拟辛温寒以通络泄热。

川桂枝(五分) 光杏仁(三钱) 左秦艽(一钱五分) 射干(五分) 生甘草(五分) 煨石膏(五钱)

木防己(三钱) 酒炒丝瓜络(二钱) 桔梗(一钱)

梁(左) 足心烙热,每至睡醒,辄腰府作痛,运动即定,两太阳亦时作痛。皆湿痰内阻,络隧不宣,甲木从而少降。宜化痰宣络。

制半夏(二钱) 陈胆星(六分) 制香附(二钱) 上广皮(一钱) 茯苓(三钱) 川萆 (一钱)

炊枳壳(八分) 白僵蚕(二钱) 丝瓜络(二钱酒炒) 清气化痰丸(三钱另服)

毛(右) 左半腰腿仍痛,痛处自觉火热。风湿热乘虚入络。病在产后势难急切从事。

川桂枝(五分) 炙乳没(各三分) 秦艽 当归 桑寄生 羚羊片(八分) 川芎 桑枝 丝瓜络

卷十六

脚气

左 两足肿胀,按之坚硬,肌肤麻木不仁,肢体头面亦觉微肿。脉弦微滑。此风与湿袭入脾脏。急宜疏泄。

苍术 大腹皮 广皮 香附 五加皮 猪苓 连皮苓 生熟薏仁 泽泻 汉防己另 牡蛎七钱,葶苈五钱,商陆根七钱,蜀漆四钱,海藻五钱,泽泻五钱,栝蒌根五钱,七味研为细末,每晨开水下三钱。(即牡蛎泽泻散)

钱(左) 两足肿胀,肌肤不红。脾虚而湿热下注。不能急切从事。

汉防己 炙绵 连皮苓 白术 生熟薏仁 五加皮 木猪苓 建泽泻 苍术 炒冬瓜子 上官桂(后入)

左 脚气肿痛。

汉防己 生薏仁 川萆 全当归 泽泻 木瓜 茯苓 虎潜丸(五钱分二次服)

卷十六

风疹

邵(左) 遍体风疹。营中郁热也。

粉丹皮(二钱) 稀 草(二钱) 当归(二钱酒炒) 白僵蚕(三钱炒打) 地骨皮(二钱) 海桐皮(二钱炒) 杭菊花(一钱五分炒) 夏枯草(三钱) 白茅根(去心打七钱)

左 风疹时发时止者数月,节骱作痛。肝火游行于肌肉,而化风入络也。

全当归(二钱) 粉丹皮(二钱) 干菊花(一钱五分) 炒赤芍(一钱五分) 白僵蚕(二钱炒打) 黑山栀(三钱) 秦艽(一钱五分) 独活(一钱) 羚羊片(一钱先煎) 地骨皮(二钱) 白茅根(去心打七钱) 三角胡麻(三钱)

右 体发赤疹,肿痒难忍。此由风热袭入血分。宜凉营养血祛风。

白僵蚕 地骨皮 粉丹皮 香白芷 川郁金 全当归 淡黄芩 菊花叶(一钱五分) 白茅根(一两)

卷十六

岚瘴

荣(左) 久处海隅,感受岚瘴,治患未形,明哲者所以保身也。拟方如左,五日一服,作弭患之谋可耳。

制半夏 赤白苓 广陈皮 猪苓 焦苍术 生熟薏仁 泽泻 白芷 大腹皮 姜枣

卷十六

左 腹痛甚剧,大便解出长虫。此湿热蕴结而蛔蚀也。

雷丸(一钱五分) 芜荑(三钱) 使君子肉(三钱) 炒川椒(三分) 鹤虱(二钱) 乌梅肉(三分)

槟榔(一钱) 淡芩(一钱五分酒炒) 乌梅丸(一钱五分开水晨服)

二诊 腹痛稍减。再苦辛酸合方。

使君子(三钱) 乌梅肉(三分炙) 炒川椒(三分) 芜荑(二钱) 淡干姜(三分) 花槟榔(一钱)

苦楝根(三钱炙) 川雅连(三分) 鹤虱(一钱五分) 乌梅丸(一钱五分开水送下)

江(女) 蛲虫自从肛出,大便坚燥不畅。此由湿热蕴遏。宜苦辛酸法。

川雅连(五分) 鹤虱(一钱五分) 使君子(二钱) 金银花(二钱) 云苓(三钱) 淡干姜(三分)

泽泻(一钱五分) 乌梅肉(三分) 炒川椒(七粒)

幼 面色青黄,唇口白点,腹痛时止时来,曾经便解长虫。此湿寒蕴于胃中,虫遂以生。拟汤丸并进。

公丁香 金铃子 淡吴萸 芜荑 生薏仁 使君子 花槟榔 制半夏 鹤虱 乌梅丸某 腹痛甚剧,时痛时止。脉关弦,右部带滑。此由湿热内郁,肝木不克疏,泄蛔动情形也。

川雅连(四分) 香附(二钱) 使君子(一钱五分) 槟榔(一钱) 乌梅肉(三分) 淡干姜(四分)

桂枝(四分) 金铃子(一钱五分) 鹤虱(一钱)

卷十六

童损

巫(左) 先后并亏,任督俱损。胸凸背耸,童损情形也。

生地炭(四钱) 浓杜仲(三钱) 茯苓神(各二钱) 川桂枝(三分) 橘红(一钱) 炙绵(二钱) 川断肉(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生熟谷芽(各一钱五分)

二诊 脉象虚软,气口及左关俱带浮弦,其为气血亏损,风邪乘虚而入,略见一斑。前法参以祛风。

川桂枝(五分) 炙绵 (二钱) 川独活(一钱) 浓杜仲(三钱) 西党参(二钱) 香白芷(一钱) 川断肉(三钱) 白归身(二钱) 防风(二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五分)

卷十六

内痈

某 少腹作痛有形,腿股屈伸不利。湿郁气滞恐成内痈。

制香附(二钱) 锦纹大黄(酒炒后入三钱) 生薏仁(四钱) 台乌药(一钱五分) 败酱草(三钱) 南楂炭(三钱) 丹皮(一钱五分) 蓬术(一钱炒)

卷十六

梅毒

梁(左) 湿热流入筋骨,遍身作痛。脉象弦紧。宜祛风理湿。

白藓皮(三钱) 皂荚子(二钱) 生薏仁(四钱) 左秦艽(一钱五分) 土茯苓(一两) 生甘草(五分)

白僵蚕(三钱) 防风(一钱) 绿豆衣(五钱) 银花(五钱二味煎汤代水)

二诊 脉弦紧稍柔。肩胛腿膝酸楚,步履疲软。湿热未楚,肝肾已虚。再从厥少二阴主治。

淡苁蓉 潼沙苑 淮牛膝 金毛脊 甘杞子 云茯苓 川萆 虎潜丸三诊 培补肝肾,兼清湿热,脉证相安。然两手腿股广痘未消。前法仍参清化。

海风藤 苁蓉 白藓皮 生甘草 左秦艽 桑寄生杞子 土茯苓 川萆 虎潜丸 银花(五钱) 绿豆衣(五钱二味煎汤代水)

四诊 腰腿仍然酸软,四肢广痘未化。湿热未清,而肝肾已经亏损。再补泻并行。

干苁蓉(三钱) 菟丝子(盐水炒三钱) 桑寄生(三钱酒炒) 怀牛膝(三钱酒炒) 甘杞子(三钱) 秦艽(一钱五分)

生甘草(五分) 绿豆衣(五钱) 仙灵脾(三钱) 浓杜仲(三钱) 金银花(五钱) 鲜土茯苓(用木器打汁一两)

五诊 广痘渐化,腰足酸软。仍益肝肾。

干苁蓉(三钱) 于术(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 浓杜仲(三钱) 仙灵脾(三钱) 甘杞子(三钱)

菟丝子(三钱) 牛膝(三钱) 生甘草(三分) 桑寄生(三钱) 金毛脊(四钱) 绿豆衣(三钱)

六诊 肝肾虚而湿热未清。腰足酸软,小溲不爽,广痘渐化渐发。再清湿热,兼益肝肾。

白藓皮(三钱) 金银花(三钱) 川萆 (二钱) 淮牛膝(三钱酒炒) 茯苓(三钱) 甘草梢(五分)

绿豆衣(三钱) 生薏仁(三钱) 虎潜丸(三钱先服)

左 湿毒不化,龙相上凌。神烦不寐,玉jing破碎。化毒泄热,亦定理也。

盐水炒黄柏(二钱) 川萆 (二钱) 夜交藤(二钱) 建泽泻(一钱五分) 醋 真珠母(四钱)

炒知母(二钱) 云茯神(三钱) 龙齿(三钱) 酸枣仁(二钱川连三分煎汁炒) 盐水炒灯心(三尺)

余(左) 脉细弱,重按微滑。下疳虽愈,而阴jing短缩,近根带肿,溺有余沥。此湿热袭入肝肾,易入难出,不易图治,拟以丸药入下。

虎潜丸(五钱每日服二次) 嘱服半月定方陈(左) 湿毒深伏于肾,曾经淋浊,横 下疳,虽经治愈,而喉间糜碎,经久不除,舌下肿胀。脉细而左尺坚硬鼓指。以少阴之脉系舌本、循喉咙,此响而彼应也。拟方请专门名家采择。

上濂珠 上犀黄 西血珀 人中黄(四味研细吹喉) 滋肾丸(三钱淡盐汤下)

祝(左) 下疳之后,湿毒未清,遍身 瘰密布。疠风重证,须请专门名家诊视。

秦艽 桑寄生 防风 僵蚕 萆 生薏仁 防己 土茯苓 泽泻 三角胡麻程 湿热流入筋骨,不时身痛,左膝破碎。病深在下,极难清澈。

白藓皮(一钱五分) 陈松节(五钱) 海蛤粉(三钱包) 川贝母(二钱) 左秦艽(一钱五分) 川萆(二钱) 赤白苓(各二钱) 栝蒌皮(三钱) 建泽泻(一钱五分) 车前子(二钱) 甘草节(四分) 丹皮(二钱)

二诊 筋骨不时作痛,左膝破碎虽敛,而眼目昏花。良以湿毒流入筋骨,肝热生风。轻剂育阴,以觇动静。

龟甲心(五钱先煎) 元参肉(三钱) 炒当归(二钱) 酒炒白芍(一钱五分) 池菊花(一钱五分) 白蒺藜(三钱) 炙甘草(三分) 陈松节(五钱劈) 绿豆衣(三钱) 金银花(二钱)

黄 喉痹染毒。前服药方进百帖甚效,原意治之。

细生地(三钱) 银花(二钱) 牛膝(一钱) 人中白(一钱) 川连(三分) 鲜贯仲(三钱) 黄柏(一钱) 甘草(四分)

左 湿火深伏于肾,少阴之脉上循喉咙,以致咽辄哽痛,背脊轰热,直至头巅,脉象细弦。极难奏效,以病久而且深也。

甘中黄(五分) 知母(一钱五分) 元参(三钱) 茯苓(三钱) 黄柏(一钱五分盐水炒) 细生地(四钱) 贝母(一钱五分) 绿豆衣(三钱) 金银花(三钱) 竹茹(一钱五分)

左 横 虽经消散,而湿毒未清,营卫因而闭阻。寒热往来,舌心灰霉,胃呆少纳。湿毒之气中入,最难图治之证也。

制半夏(一钱五分) 香青蒿(一钱五分) 绵茵陈(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淡黄芩(一钱五分)

广郁金(一钱五分) 川萆 (二钱) 车前子(三钱) 川雅连(三分) 杏仁(三钱) 滑石(三钱)

银花(三钱) 绿豆衣(三钱)

卷十六

唐(左) 气血两亏,肝火挟痰,窜入少阳阳明之络。颈项结核坚硬,按之不移。脉虚弦滑。恐虚痰不化,而延入损途。

桑叶 海藻 制半夏 川贝母 郁金 茯苓 丹皮 桔梗 生香附 炒枳壳 雪羹汤煎二诊 痰核软加生于术。

某 颈有 痰,眩晕心悸,身体似觉震动,此浊痰内蕴,痰热化风上旋也。

甘菊花 云茯苓 海蛤粉 白僵蚕 石决明 净双钩制半夏 煨天麻 白蒺藜 橘红 燥渴者雪羹汤。

张(左) 盘颈 痰已久,兹则内热连绵,时见咯血,胸膺酸痛,日来腹痛便泄。脉细弦而数。阴虚木旺,虚火上炎,木乘土位。虚损情形,何易言治。

金石斛(四钱) 黑豆衣(三钱) 淡秋石(一钱) 炒木瓜皮(一钱五分) 女贞子(三钱) 炙黑草(五分)

侧柏炭(二钱) 炒白芍(一钱五分) 大天冬(二钱) 海蛤粉(三钱)

二诊 酸甘制木,以养脾阴,腹痛便泄已止。然虚火上炎,血虽未来,而咽痛音闪。脉数细弦。脏阴皆损,何易言治。

大生地(三钱) 大天冬(二钱) 生熟草(各二分) 杭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大熟地(二钱) 大麦冬(一钱) 女贞子(三钱酒炒) 海蛤粉(三钱包) 川贝母(二钱) 毛燕汤代水煎。

三诊 音声已开,咽痛亦止,而中脘犹复作痛。脉象细弦,舌质纹裂。 痰既久,气血并亏,不能制伏肝木,致强肝克土乘脾则腹痛便泄,犯胃则脘痛呕吐。急者先治之。

香附(二钱) 金铃子(一钱五分) 半夏曲(一钱五分盐水炒) 茯苓(三钱) 白芍(二钱土炒) 白蒺藜(三钱) 橘白(盐水炒一钱) 盐水炒竹茹(一钱) 左金丸(五分先服)

四诊 痛泄已止,脘痛亦减,而右胁犹复作痛。肝木克土之余,肝风入络。再标本兼顾。

阿胶珠(二钱) 醋炒香附(二钱) 柏子霜(三钱) 炒木瓜皮(一钱) 生草(三分) 白茯苓(三钱)

橘叶(一钱五分) 金铃子(一钱五分) 酒炒白芍(一钱五分)

五诊 便泄既止,脘痛亦定,而右胸膺常觉作痛,舌苔纹裂。痰 既久,阴伤则肝风入络。还恐损而难复。

阿胶珠(二钱) 白茯苓(三钱) 川贝母(二钱) 真猩绛(五分) 海蛤粉(三钱) 柏子霜(三钱)

旋复花(三钱) 酒炒白芍(一钱五分) 青葱管(三茎)

六诊 脘痛便泄,原属肝阳克犯脾胃。红炉泼水,则烈焰飞腾,所以两进柔药,火冲咽痛,随药而来。然火之有余。阴之不足也。再参辛燥之品,以反佐之。

阿胶珠(二钱) 粉丹皮(二钱) 海蛤粉(三钱) 柏子霜(三钱) 白茯苓(三钱) 女贞子(三钱酒炒)

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制半夏(一钱五分) 大天冬(一钱五分)

七诊 胸膺作痛稍轻,不自觉热,而脉形带数,阴伤火炽。然痰核随处结聚,恐其流窜。再熄少阳木火,参以化痰而和藏络。

炙生地(四钱) 海蛤粉(三钱) 桑叶(一钱) 炒白薇(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柏子霜(三钱)

丹皮(二钱) 女贞子(三钱) 川贝母(三钱)

八诊 脉象稍缓,舌红苔腻。左胸膺作痛,牵引背肋,络隧不和。再宣通化痰和中。

川贝母(二钱) 当归(一钱五分酒炒) 白茯苓(三钱) 粉丹皮(二钱) 桑叶(一钱) 海蛤粉(三钱)

制香附(一钱五分) 川断肉(三钱) 盐水炙橘红(一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

某 少阳木火,挟痰流窜经络,肝木从而不和,少腹时有气聚。前法参以调气平木。

香附(一钱五分) 川贝(二钱) 海蛤粉(三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郁金(一钱五分) 橘叶(一钱五分) 桑叶(一钱) 川石斛(三钱) 金铃子(一钱五分) 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二诊 脉数转缓,内热已退,而滑泄频来,环口常发疹 。阴虚挟湿,混淆精窍。前法参以厘清。

桑叶(一钱) 川贝母(二钱) 干橘叶(一钱五分) 生薏仁(三钱) 川萆 (二钱) 香附(二钱) 丹皮(一钱五分) 猪茯苓(各二钱) 大淡菜(二只)

三诊 厘清精水,滑泄未来,而右半体仍觉牵掣。良由痰阻络中,脉络从而不和。拟化痰宣络。

川贝母(二钱) 制香附(一钱五分) 生薏仁(四钱) 真猩绛(五分) 丹皮(二钱) 云茯苓(三钱)

橘红络(各一钱) 炒玉竹(三钱) 旋复花(一钱五分绢包) 桑叶(一钱)

四诊 神情稍振,遗泄未来。再拟化痰以宣络隧。

川贝(一钱) 香附(一钱五分) 黑豆衣(三钱) 郁金(一钱五分) 橘红络(各一钱) 枳壳(八分)

海藻(一钱五分) 白蒺藜(二钱) 白茯苓(三钱) 浮小麦(一两) 红枣(二枚)

五诊 舌纹裂渐满,红色较淡,而腿股作酸,即发遗精,腹中漉漉。湿热下行,精窍遂为混淆。再化痰而厘清精水。

制半夏(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橘红(一钱) 海藻(一钱五分) 浮小麦(一两) 川贝母(一钱五分) 萆 (一钱) 薏仁(三钱) 猪苓(二钱) 大淡菜(二只)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