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岁功典第四十二卷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夏部汇考

《易经》大有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

〈集解〉荀爽曰:夏,火王在天,万物并生,故曰大有。

《书经》《周官》

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

〈蔡传〉夏官卿,主戎马之事。

《诗经》《唐风·绸缪章》

三星在隅。

〈笺〉心星在隅,谓四月之末,五月之中。

三星在户

〈笺〉心星在户,谓五月之末,六月之中。

《礼记》《王制》

天子诸侯宗庙之祭夏,曰禘。

〈陈注〉郑氏曰:此盖夏殷之祭名,周则夏曰礿疏。曰禘者,次第也。夏时物虽未成,宜依时,次第而祭之。

《周礼》《春官》

大宗伯,以礿夏享先王。

〈订义〉郑锷曰:夏以乐为主,尚乐者,阳气浸盛,乐由阳来也。

以宾礼亲邦国,夏见曰宗。

〈订义〉郑康成曰:宗尊也,欲其尊王也。

《夏官》

司马

〈订义〉薛平仲曰:春官掌礼,所以为厚天下之仁,礼不足而后政及之,所以为正天下之义。仁以起天下不忍,不由礼之心;义以制天下不敢,不由礼之心;政典所以有法于夏。 郑锷曰:夏者,南方之时,万物相见之地。于五事为礼。夏官掌政,欲见政出于礼之意。

《秋官》

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夏宗以陈天下之谟。

〈订义〉郑锷曰:夏者,文明之时谟,欲其明显,然著于耳、目,故取文明之时,以陈之。

《尔雅》《释天》

夏为朱明。

〈疏〉夏之气,和则赤而光明。

夏为长嬴。

〈注〉此亦夏之别号。

暴雨谓之涷。

〈注〉今江东,呼夏月暴雨,为涷雨。

《易通统图》《南陆》

夏日行东南赤道,曰南陆。

《尚书大传》种黍

主夏者火,火昏中,可以种黍菽。

《孝经钩命决》《时政》

夏政不失甘雨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夏三月,此为蕃秀。

〈注〉蕃茂也,阳气浮长,故为茂盛,而华秀也。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注〉夏至,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故为天地气交。阳气施化,阴气结成,成化相合,故万物华实也。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注〉夜卧早起,养长之气也。无厌于长日,气不宜惰也。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

〈注〉长夏火土,用事怒则肝气易逆,脾土易伤,故使志无怒。而使华英成秀,华者,心之华,言神气也。

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

〈注〉夏气浮长,故欲其疏。泄气泄则肤腠宣通,时气疏畅,有若好乐之在外也。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注〉凡此应夏气者,所以养长气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注〉心属火王于夏,逆夏长之气,则伤心矣。心伤至秋,为痎疟。因奉收者少故也。盖夏之阳气浮长于外,至秋而收敛于内。夏失其长,秋何以收。至秋时,阴气上升,下焦所出之阴,与上焦所逆之阳,阴阳相搏,而为寒热之阴疟也。夫阳气发原于下焦,阴藏春生于上,夏长于外,秋收于内,冬藏于下。今夏逆于上,秋无以收,收机有碍,则冬无所藏。阳不归原,是根气已损。至冬时寒水,当令无阳热温配,故冬时为病,甚危险也。有云:逆夏气则暑气伤心,至秋成痎疟,此亦邪气伏藏于上,与阳气,不收之义相同。但四时皆论藏,气自逆而不涉外淫之邪,是不当,独以夏时为暑病也。

《玉机真藏论篇》

帝曰: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

〈注〉心脉通于夏气,如火之发焰,如物之盛长。其气惟外出。故脉来盛而去悠,有如钩象。其本有力而肥,其环转则秒而微也。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

〈注〉来盛者,盛长之本气也,去亦盛者,太过于外也。来不盛者,盛长之气衰于内也,去反盛者,根本虚而末反盛也。

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欬唾,下为气泄。

〈注〉身热肤痛者,心火太过,而淫气于外也。浸淫肤受之疮,火热盛也。其不及则反逆于内,上熏肺而为欬唾,下走腹而为气泄矣。夫心气逆则为噫,虚逆之气不上出,而为噫。则下行,而为气泄。气泄者,得后与气快然如衰也。

《六节藏象论篇》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注〉心主血,中焦受气,取汁化赤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为生身之本。心藏神而应变万事,故曰:神之变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心主血脉,故其华在面也。在体为脉,故其充在血脉,其类火而位居尊高,故为阳中之太阳,

而通于夏气。夏主火也。

《诊要经终论篇》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注〉三月四月,天地之气正盛,而人气在脾。辰巳二月,足太阴,阳明之所主也。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注〉生长之气从地而升,故肝而脾,脾而直上于巅顶也。岁六甲而以五月、六月,在头者;止论五藏也。故曰奇恒五中。又曰章五中之情。按奇恒之道,论五藏之神气。五藏者,三阴之所主也。人气在头者,厥阴与督脉会于巅,与五藏合而为三阴也。三阴之气,乃少阳相火所主,相火即厥阴包络之火也。

《脉要精微论篇》

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馀。

〈注〉在于皮肤,浮在外也。泛泛,充满之象。万物有馀,盛长之极也。

《藏气法时论篇》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注〉心主夏火之气,手少阴主丁火,太阳主丙火,二者相为表里,而主治其经气,丙为阳火,丁为阴火,在时主夏,在日为丙丁。吴氏曰:心以长养为令,志喜而缓,缓则心气散逸,自伤其神矣。急宜食酸以收之。

《汲冢周书》《大聚解》

禹之禁,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成鱼鳖之长。

《管子》《幼官篇》

夏行春政,风行;冬政落重,则雨雹;行秋政,水十二。小郢至德十二,绝气下,下爵赏十二,中郢赐与十二,中绝收聚十二,大暑至尽善十二,中暑十二,小暑终三暑,同事七举时节,君服赤色,味苦味,听羽声,治阳气,用七数,饮于赤后之井,以毛兽之火爨,藏薄纯行笃厚,坦气修通。凡物开静形生,理定府官明名分,而审责于群臣,有司则下不乘上,贱不乘贵,法立数得而无比周之民,则上尊而下卑,远近不乖。此居于图南方方外。

《四时篇》

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与气,其德施舍,修乐其事,号令赏赐、赋爵、受禄、顺乡,谨修神祀,量功赏贤,以动阳气。九暑乃至,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此谓日德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以风雨,节土益力,土生皮、肌肤,其德和平用均,中正无私,实辅四时。春嬴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大寒乃极,国家乃昌,四方乃服。此谓岁德。日掌赏,赏为暑;岁掌和,和为雨。夏行春政则风行。秋政则水行。冬政则落是。故夏三月,以丙丁之日,发五政。一政曰:求有功,发劳力者而举之;二政曰:开久坟,发故屋,辟故窌,以假贷;三政曰:令禁扇,去笠,毋扱免,除急漏田庐;四政曰:求有德、赐布施于民者而赏之;五政曰:令禁罝设禽兽,毋杀飞鸟。五政苟时,夏雨乃至也。

《五行篇》

睹丙子火,行御,天子出令。命行人内御,令掘沟浍津,旧涂。发藏任君,赐赏君子。修游驰以发地气,出皮币。命行人修春秋之礼,于天下诸侯。通天下御者兼和。然则天无疾风,草木发奋,郁气息,民不疾,而荣华蕃。七十二日而毕。睹戊子土,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不诛不贞,农事为敬,大扬惠言,宽刑死缓罪人出,国司徒令,命顺民之功力,以养五谷。君子之静居,而农夫修其功力,极然则天为粤宛,草木养长,五谷蕃实秀大,六畜牺牲,具民足财国富,上下亲,诸侯和,七十二日而毕。

按:行人,行使之官也。旧涂,谓先时济水处,当设其津梁也。任,委也,藏中委积也。当发用之,即以充君之赏赐也。游驰,谓游戏驰马也,贞正也。太阳用事,时方长育,故无所诛戮,无责正,以助养气也。夏时,农事尤盛,顺而敬之也,粤厚也,宛顺也。天为厚顺,不逆时气也。

睹丙子火,行御,天子敬行,急政旱,札苗死,民厉,七十二日而毕。睹戊子土,行御,天子修宫室,筑台榭,君危外,筑城郭,臣死,七十二日而毕。

《七臣七主篇》

夏无遏水,达名川,塞大谷,动土功,射鸟兽。夏政不禁,则五谷不成。

《禁藏篇》

夏赏五德,满爵禄,迁官位,礼孝弟,复贤力,所以劝功也。

《度地篇》

当夏三月,天地气壮。大暑至,万物荣华,利以疾耨杀草秽,使令不欲扰。命曰:不长不利作土功之事,放农焉利,皆耗十分之五,土功不成。

《轻重己篇》

以春日至始,数四十六日,春尽而夏始,天子服黄而静处,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发号出令曰:毋聚大众,毋行大火,毋断大木,诛大臣,毋斩大山,毋戮大衍,灭三大而国有害也。天子之夏禁也。

以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宗,其盛以麦。麦者,谷之始也。宗者,族之始也。同族者,人殊族者处,皆齐。大材出祭王母,天子之所以主始而忌讳也。

《尸子》《夏为乐》

夏为乐,南方为夏。夏,兴也。南,任也。是故万物莫不任兴蕃殖,充盈乐之至也。

《汉书》《律历志》

太阳者,南方南任也,阳气任养物,于时为夏。夏,假也。物假大,乃宣平。

《天文志》

荧惑曰:南方夏火,礼也,视也。礼亏视失,逆夏令,伤火气,罚见荧惑。

《淮南子》《天文训》

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日丙丁。

春分四十六日,而立夏,大风济,音比夹钟。加十五日,指巳,则小满,音比太簇。加十五日,指丙,则芒种,音比大吕。加十五日,指午,则阳气极,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丁,则小暑,音比大吕。加十五日,指未,则大暑,音比太簇。

太阴治夏,则欲布施宣明。

《时则训》

夏行春令,风行秋令,芜行冬令格。

《五位》

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其令曰:爵有德,赏有功,惠贤良,救饥渴,举力农,赈贫穷,惠孤寡,忧罢疾,出大禄,行大赏,起毁宗,立无后,封建侯,立贤辅。

《主术训》

人君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夏取果蓏,以为民资。

《汜论训》

古者,民泽处复穴,夏日不胜暑热蚊䖟,圣人乃作,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

《春秋繁露》《五行逆顺篇》

火者,夏成长木。朝也,举贤良,进茂才,官得其能,任得其力,赏有功,封有德,出货财,振困乏,正封疆,使四方恩及于火,则火顺人而甘露降。恩及羽虫,则飞鸟大为黄鹄,出见凤凰翔。如人君惑于谗邪,内离骨肉,外疏忠臣,至杀世子,诛杀不辜,逐忠臣,以妾为妻,弃法令,妇妾为政,赐予不当,则民病,血壅肿,目不明,咎及于火。则大旱,必有火灾。摘巢采鷇,咎及羽虫,则蜚鸟不为,冬应不来,枭鹗群鸣,凤凰高翔。

《五行五事篇》

王者能知,则知善恶。知善恶,则夏气得。故哲者主夏。夏,阳气始盛,万物兆长,王者不掩明,则道不退塞。而夏至之后,大暑隆,万物茂,育怀任。王者恐明不知贤不肖,分明白黑。于时,寒为贼,故王者辅以赏赐之事,然后夏草木不霜,火炎上也。夏行春政则风,行秋政则水,行冬政则落。夏失政则冬不冻冰,五谷不藏,大寒不解。

《大戴礼记》《千乘篇》

司马司夏,以教士车甲。凡士执伎论功,修四卫,强股肱,质射御,才武聪慧。治众长卒。所以为仪,缀于国出。可以为率,诱于军旅。四方诸侯之游士,国中贤馀秀兴阅焉。方夏三月,养长秀蕃,庶物于时,有事享于皇祖,皇考,爵士之有庆者,七人以成夏事。

《晋书》《律历志》

火音徵,三分宫去一,以生其数,五十四,属火者,以其徵清事之象也,夏气和,则徵声调。

《陆机纂要》《连阴绵雨》

夏树名连阴,夏雨名绵雨。

《梁元帝纂要》夏时景略

夏曰朱明,朱夏,炎夏,三夏,九夏。天曰昊天。风曰炎风。节曰炎节。草曰茂草,杂草。木曰蔚林,茂林,密树,茂树。

《农政全书》夏气十八候

孟夏,立夏节气,初五日,蝼蝈鸣;次五日,蚯蚓出;后五日,王瓜生。次小满,中气,初五日,苦菜秀;次五日,靡草死;后五日,麦秋至。次仲夏,芒种节气,初五日,螳螂生;次五日,鵙始鸣;后五日,反舌无声。次夏至,中气,初五日,鹿角解;次五日,蜩始鸣;后五日,半夏生。次季夏,小暑节气,初五日,温风至;次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始鸷。次大暑中气,初五日,腐草为萤;次五日,土润溽暑;后五日,大雨时行。凡此六气,一十八候,皆夏气正长养之令。

《遵生八笺》夏三月调摄总类

礼记曰:南方曰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太元经》曰:夏者,物之修长也。董仲舒曰:阳长,居大夏,以生育万物。《淮南子》曰:夏为衡,衡以平物,使之均也。《汉律志》曰:南者,任也,阳气于时,任养万物,故君子当因时节,宣调摄,以卫其生。

立夏,火相;夏至,火旺;立秋,火休;秋分,火废;立冬,火内;冬至,火死;立春,火殁;春分,火胎。言火孕于木之中矣。

修养心脏法

当以四月、五月;弦朔清日,面南端坐,叩齿九通,漱玉泉三次,静思注想,吸离宫,赤气入口,三吞之,闭气三十息,以补呵气之损。

四五六月行心脏导引法

可正坐,两手作拳用力,左右互筑,各五六度,又以一手向上,拓空,如擎石米之重。左右更手,行之。又以两手交叉,以脚踏手中,各五六度,闭气,为之去心胸风邪诸疾。行之良久,闭目三咽津,叩齿三通,而止。

夏季摄生消息论

夏三月属火,主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剋金,金属肺,肺主辛,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心气当呵以疏之,嘘以顺之。三伏内,腹中常冷,特忌下利,恐泄阴气,故不宜针灸,惟宜发汗。夏至后,夜半一阴生,宜服热物,兼服补肾汤药。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莫食瓜、茄,生菜,原腹中方受阴气,食此凝滞之物,多为症块。若患冷气痰火之人,切宜忌之,老人尤当慎护。平居檐下、过廊、巷堂、破窗,皆不可纳凉。此等所在虽凉,贼风中人最暴,惟宜虚堂、净室、水亭、木阴,净洁空厂之处,自然清凉。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每日宜进温补平顺丸散,饮食温暖,不令太饱,常常进之,宜桂汤、豆蔻。熟水,其于肥腻,当戒。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便睡著。使人扇风取凉,一时虽快,风入腠里,其患最深。贪凉兼汗身,当风而卧,多风痹,手足不仁,语言蹇涩,四肢瘫痪。虽不人人如此,亦有当时中者,亦有不便中者。其说何也,逢年岁方壮,遇月之满,得时之和,即幸而免,至后还发。若或年力衰迈,值月之空,失时之和,无不中者。头为诸阳之总,尤不可风,卧处宜密防小隙微孔,以伤其脑户。夏三月,每日梳头一二百下,不得梳著头皮,当在无风处梳之,自然去风明目矣。

养生论曰:夏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成实,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长养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发痎疟,奉收者少,冬至病重。

又曰: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禁饮温汤,禁食过饱,禁湿地卧并穿湿衣。

又曰夏日不宜大醉,清晨吃炒葱头,酒一二杯,令人血气通畅。又曰:风毒脚气,因肾虚而得。人生命门属肾,夏月精化为水,肾方衰绝,故不宜房色过度,以伤元气。又曰:夏月宜用五枝汤洗浴,浴讫,以香粉傅身,能驱瘴毒,疏风气,滋血脉,且免汗湿阴处,使皮肤燥痒。夏三月,丁巳、戊申、己巳、丑未、辰日宜炼丹药。

夏三月,头卧宜向南,大吉。

夏三月,六气一十八候,皆正长养之,令勿起土、伐大树。

千金方曰: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内经曰:夏季,不可枕冷石并铁物取凉,大损人目。陶隐居曰:冰水止可浸物,使驱日晒暑气,不可作水服入腹内,冷热相搏成疾。若多著饴糖拌食,以解酷暑亦可。

书曰:夏至后,秋分前,忌食肥腻,饼霍、油酥之属,此等物与酒、浆、瓜、果极为相妨。夏月多疾以此。

又曰:夏勿露卧,令人皮肤成癣,或作面疯。

又曰:夏伤暑热,秋必痎疟,忽遇大寒,当急时避,人多率受时,病由此而生。

参赞书曰:日色晒热,石上、凳上,不可便坐,搐热生豚疮,冷生疝气,人自大;日色中热处晒,回,不可用冷水洗面,损目;伏热在身,勿得饮冷水,及以冷物激身,能杀人。

书云:五六月,深山涧中,停水多有鱼鳖精涎在内,饮之成瘕。

金匮要略曰:夏三月不可食猪心,恐死气犯我灵台耳。宜食苦荬以益心。千金异方曰:夏三月丙丁日,忌夫妇容止。

五枝汤方

桑枝, 槐枝, 桃枝, 柳枝,〈各一握〉 麻叶,半斤煎汤,一桶去渣,温洗,一日一次。

傅身香粉方

粟米作粉,一斤,无粟米以葛粉代之, 青木香, 麻黄根, 香附子,〈炒〉 甘松, 藿香, 零陵香, 已上各二两,捣罗为末,和粉拌匀,作稀绢袋盛之,浴后扑身。

夏时幽赏苏堤看新绿

三月中旬,堤上桃柳新叶,黯黯成阴,浅翠娇青,笼烟若湿,一望上下,碧云蔽空,寂寂撩人,绿侵衣袂。落花在地,步蹀残红,恍入香霞堆里。不知身外更有人世。知己清欢,持觞,觅句,逢桥,席赏,移时而前,如诗不成,罚以金谷酒数。

东郊玩蚕山

初成蚕箔,白茧团团,玉砌银铺,高下丛簇,丝联蓓蔂,俨对雪峤,生寒冰,山耀日。时见田翁称庆,邻妇相邀,村村挝鼓赛神,缲车煮茧,仓庚促织,柳外鸣梭,布谷催耕,桑间唤雨。清和风日,春服初成,歌咏郊游,一饱菜羹麦饭。因思王建诗云已闻邻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之句,罗绮遍身,可不念此辛苦。

三生石谈月

中竺后山,鼎分三石,居然可坐。传为泽公三生遗迹。山僻景幽,云深境寂,松阴树色,蔽日张空,人罕游赏。炎天月夜,煮茗烹,与禅僧、诗友,分席相对,觅句、赓歌、谈禅、说偈。满空孤月,露浥清辉,四野轻风,树分凉影。岂俨人在冰壶,直欲谈空玉宇。寥寥岩壑,境是仙都,最胜处矣。忽听山头鹤唳,溪上云生,便欲驾我仙去,俗抱尘心,萧然冰释,恐朝来去。此是即再生五浊欲界。

飞来洞避暑

灵鹫山下岩洞,玲珑周回,虚敞指为西域飞来一小岩也。气凉石冷,入径凛然。洞中陡处,高空若堂。窄处方斗若室,俱可人行无碍。顶处三伏熏人,燎肌燔骨,坐此披襟散发,把酒放歌,俾川鸣谷应,清冷洒然,不知人世,今为何月。顾我絺绤不胜秋尽矣。初入体凉,再入心凉,深入毛骨,隐隐袭人,霞标云彩,弄雨攲风,芳华与四围,山色交映,携舟捲席,相与枕藉乎舟中。月香度酒,露影湿衣,欢对忘言,俨共净友抵足,中宵清梦,身入匡庐,莲社中矣。较与红翠相偎,衾枕相狎者,何如哉。更顾后期与君常住净土。

湖心亭采莼

旧闻莼生越之湘湖,初夏思莼,每每往彼采食。今西湖三塔基傍,莼生既多且美。菱之小者,俗谓野菱,亦生基畔。夏日剖食,鲜甘异常,人少知其味者。余每采莼剥菱,作野人芹荐,此诚金波玉液,清津碧荻之味,岂与世之羔烹,兔炙,较椒馨哉。供以水蔌,啜以松醪,咏思莼之诗,歌采菱之曲,更得呜呜牧笛数声,渔舟款乃相答,使我狂态陡作,两腋风生,若彼饱膏腴者,应笑我辈寒淡。

湖晴观水面流虹

湖山过雨,残日烘云,峦霭浮烟,林铺翠,湿浴晴,鸥鹭争飞,拂袂荷风荐爽。忽焉长虹亘天,五色炽焰,影落湖波,光彩浮耀。乍骇蛟腾在渊,滉荡上下,水天交映,烁电绝流,射日蒸霞,似夺颓丸。晚色睥睨,静观景趣高远,不觉胸中习气欲共水天吞吐。此岂丰城伏剑,时为幽人,一剖璞中蕴色。

山晚听轻雷断雨

山楼一枕,晚凉卧醉,初足倚栏,长啸爽豁。吟眸时,听南山之阳,殷雷隐隐,树头屋角,鸠快新晴,唤妇声,呼部部矣。云含剩雨,犹著数点,飘摇西壁,月痕影落,湖波溶漾,四山静寂,兀坐,人閒忽送晚钟,一清俗耳。渔灯万盏,鳞次比来,更换睫间幽览,使我眼触成迷,意触冥契,顿超色境胜地。

乘露剖莲雪藕

莲实之味美,在清晨水气夜浮斯时。正足若日出露晞,鲜美已去过半。当夜宿岳王祠侧,湖莲最多,晓剖百房,饱啖,足味。藕以出水为佳,色绿为美,旋抱西子一弯,起我中山久渴,快赏旨哉。口之于味,何甘哉。况莲得中通外直,藕洁,秽不可污,此正幽人素心,能不日茹佳味。

空亭坐月鸣琴

夏日,山亭对月,暑气西沉,南薰习习生凉,极目遥山盘郁,冰镜两湖隐约。何来钟磬,抱琴弹月,响遏流云高旷,抚秋鸿出塞。清幽鼓石上,流泉风雷引,可辟炎蒸,广寒游。偏宜清冷,乐矣。山居之吟,悲哉。楚些之曲,泠然指上,梅花寒彻,人间烦愤矣。噫,何能即元亮无弦之声,得尘世钟期在听哉。宜正音为之绝响。

观湖上风雨欲来

山阁五六月间,风过生寒,溪云欲起,山色忽阴忽晴,湖光乍开乍合,浓云影日,自过处,段段生阴,云走若飞,故开合甚疾。此景静玩,可以忘饥。顷焉风号万壑,雨横两间,骇水腾波,湖烟泼墨,观处心飞神动,诚一异观哉。有时龙见。余曾目睹龙体,仅露数尺,皆抹螺青腹,闪珠白,矫矫盘盘,滃云捲雨,湖水奔跳,奋若人立,浪花喷瀑,自下而升,望惊汨,急漂疾,滂湃汹涌,栘时乃平。对此水天,浑合恍坐。洪濛空中,楼阁飞动,不知身在何所。因思上古太素简朴,无华是即,雨中世界,要知一切生灭本空,何尔执持念根,不向无所有中解脱。

步山径野花幽鸟

山深幽境,真趣颇多。当残春初夏之时,步入林峦。松竹交映,遐观远眺,曲径通幽,野花隐隐生香,而臭味恬淡,非檀麝之香浓。山禽关关弄舌,而清韵閒雅,非笙簧之声巧,此皆造化机局。娱目悦心,静赏无厌,时抱焦桐,向松阴石上,抚一二雅调,萧然领会幻身,是即画中人物。远听山村茅屋,傍午鸣鸡,伐木丁丁,樵歌相答,经丘寻壑,更出世外。几层此景,无竞无争,足力所到,何地非我。传舍又何必与尘俗恶界,区区较尺寸哉。

《直隶志书》〈各省风俗同者不载〉肃宁县

夏寒主雪。谚云:夏,北风,必雨。

《浙江志书》绍兴府

越中当三夏,旱甚之。时有迎龙之赛,不斋虔祈祷,惟饰优伶及下户少年,为诸神佛怪异,或扮故事。珠翠灿然,绮绣陆离,彩巾锦带,飘飏风日中。草龙则覆以锦褾,插金首服,为鳞指节,为锁车马,纷然尽服饰之鲜丽,侏儒里老慕为奇货,争预迎至家,饮食之用,以𩰚异为仙为怪。其费用,率里巷为伍,度人家有无。差派好事者,主其算。大户竞出新奇相炫耀。有一珍丽,即侈然德色,长街通衢,迤逦回旋,观者互奔,趋顾盼不给,大约若𩰚富。而馀姚则以大江为界,南北各一,宗递相竞,各以阀阅名位,假古人相况,交矜誇,甚则相嘲诮,即触人忌讳不顾,亦大足诧也。

《江西志书》武宁县

夏,北风雨,蛟出,则雹。五六月,骤雨时行。

宁州

夏寒,多旱。夏雾,雨。

万安县

三四月,农夫莳田,歌声唱和,达于四境。连居并亲厚者,互以酒食相饷。

《湖广志书》茶陵州

五六九月,逢福德诸神诞生,市民大饰楮衣,祀之。扮演戏文,名曰庆神会。

《福建志书》福宁州

夏苦旱乾甚,至八九月而后有雨,田土枯焦。

《广东志书》顺德县

岁常五六月飓风,飓风者,飓四方之风也。将发,断虹先见,谓之飓母。发则拔木,杀稼,潮骤长数尺,鸡犬不宁。又有石尤风,与飓风同。

新安县

夏月暴雨,风起飞砂,势如万马,其气青,谓之青东。南北骤作,谓之北暴,又谓之咸头,又谓之泥浪。较飓风而小,不必回南,而后息。

石城县

夏月作凉茶会,俗合茶䔲为末用,凉水发之成花,可解热。 夏气盛热,旱则疫作,雨多震雷,伤人畜,或不雨而震。

儋州

五六月,南风宜早禾,俗呼西风为早禾,婿杀。占禾夜热则雨。

夏部艺文一

夏日可畏赋〈以昔闻宣子之于政也为韵〉 唐贾嵩

赫尔阳精当朱仲兮,厥状难明。杲杲而威棱四序,炎炎而火烈群生。九野飞尘,破氛昏而下烛。六龙衔耀,亘天地而横行。其初也,阴魄落彼,大明生矣。踆乌汹汹以飞来,苍龙黯黯而光死。辗烟霞而炎驾旁转,洞寰海而红轮徐起。烟勃乎扶桑之津,鼎沸乎咸池之水。八纮疑火井之内,六合若炎丘之里。路岐难处,伤哉行役之人。稼穑堪忧,嗟尔耕耘之子。始惊出地渐见摩天曈昽,逾盛翕赩弥宣赫曦。而光碎波涛,血殷江海。蓬勃而气蒸林郁,燄起山川。然则居上克明,当中益炽,想羲氏于执热,当亢龙之用事。照丘陵而恐是焦元,蒸垄亩而皆成赤帝。仰之者目眩精耄,处之者神昏体悸。草木为之生烟,峰峦以之减翠。千里无云,炎风不闻。木而栖者翕其翼,泉而跃者伏其群。不党黎氓,有异恩覃之士。无私蛮貊,终同炎德之君。可流金而烁石,可焦头而烂额。浩浩兮坌红埃,融融兮过虚碧。遂使无生禅子,爱其孤鹤片云。休影逸人,恋此幽松古柏。斯则晋卿执法于前代,鲁史立言于往昔。于戏猛以济威,刚而驭下,牧于外而寇乱咸戢,升于朝而谄谀斯寡。如夏日之赫焉,孰云不足畏也。

夏赋           宋吴淑

夏,大也,养万物令长大者也。若乃节号朱明,时为长嬴,祝融作辅,炎帝持衡。含桃先荐,反舌无声。或见三星之在户,或以五彩而辟兵。苦菜秀而靡草死,蚯蚓出而王瓜生。若夫四时维夏,五月徂暑。或闻蟋蟀之居壁,或见莎鸡之振羽。猎西土而陈议,滥泗渊而断罟。天毒则草木皆乾,朱提则飞禽不度。嘉宾诣谢安而交扇,王公见真长而吴语。或以节嗜欲而止声色,或以教车甲而观才武。顾此溽暑,诚为任方。吴猛不驱于蚊蚋,子平每避于清凉。越王念吴而握火,陆机在洛而思乡。恋嵇康之锻灶,玩武子之萤囊。念师文之飞雪,忆邹衍之降霜。若夫宗伯之禬凶荒,周穆之游濩泽。已见班马,复闻鸣鵙。火既钻于枣杏,兵亦先于剑戟。尔其长风扇暑,茂树连阴,轻箑荐而纤絺御,甘瓜浮而朱李沉。葛洪之见仙翁,每乘醉而入水。延陵之逢高士,岂披裘而取金。当此南讹,时惟龙见。天子饮酎,后妃献茧。蜀相尝见于渡泸,礼将不闻于操扇。复闻浚井改水,当风鼓翣。孙登容与于草裳,杨茂逍遥于版榻。及夫腐草为萤,朱索连荤,柞氏之刊阳木,羊欣之衣练裙。亦闻肃氏居巢,贾生赋鵩。当清和之首夏,见恢台之化育。凌人颁冰,山虞斩木。或以服元冰之丸,或以听秋霜之曲。至于平叔流汗,仲都暴日,验秀葽之应候,识蕤宾之中律。兽既希革,物皆华实。知离气之初来,见阳虫之乍出。既而衣暑服,载赤旂,冷则饮明义之井,寒则涉樊山之溪。清露滴昆崙之气,夏扈趣耕稼之期。若乃南郊迎气,方丘祀地,知盛德之在火,见斗柄之指巳。于是惠贤良,施爵位,挺重囚,行庆赐,既升龟,而伐蛟,亦补肾,而助肺。南宫御女之繁奏,北窗羲皇之傲睨。若能角黍应时令之制,綵丝通问遗之情,萦朱索以饰户,带灵符而辟兵。鸲鹆之舌初剪,蟾蜍之角俄生。菹龟义著,铸镜功精。蹋百草以遐骛,棹飞凫而迅征。蓄兰为木,缚艾成形。投汨罗而楝叶斯在,祠苍梧而童舞方呈。世伟曹娥之节,俗传介子之名。田文以高户获举,胡广以流瓮复生。彼镇恶之与纪迈,王凤之与信明。并兹辰之诞育,咸垂世而扬名。若夫火行畏金,伏于庚日。曼倩之割赐肉,张氏之祠黄石。羊酪既云其供费,巴蜀亦闻其自择。嵇含因热以思风,程晓闭门而避客。元谟之井方开,秦穆之祠始益。河朔有避暑之饮,邺下有颁冰之锡。遵汤饼于时俗,荐麦瓜于宗祏。斯皆夏令之所施,故纪之以备遗逸也。

夏云多奇峰赋      明钱文荐

客有依树而息影,临流而赋诗者。会追河朔,游拟南皮,碧沼暑退,玉壶冰随。羽觞罢,举纨扇,停挥聊,移远目。忽睹灵奇于时,似烟非烟,如雾非雾。絪缊而起,庵蔼而聚。合体则一柱孤擎,分状则千岩悉具。其为峰也,高参霄汉,远亘天涯,峭乃崒嵂,空则谽砑。或擢根而连杪,或敷叶而带葩,或凌风而叠雪,或映日而流霞。著色浅澹,布境幽遐,纷纷竞赏,煜煜争誇。髣髴昆崙之五色,依稀嵩少之三花。至于绿萝径封,青莲烟叶,窈窕难测,嵯峨易睹。谁将地肺,倒插天府。驱遣岂鞭,斲雕宁斧。则有误认王母之辇,虚疑神女之台。香馥郁以犹在,态轻盈而忽来。所以望气者,思宝鼎于汾水,求仙者慕银阙于蓬莱。徒惜其残晖欲收,异彩将散,高标半折,连影中断。势倾危其不支,容黯黮以无见。类舟覆兮悽惋,同岳颓兮眷恋。无怪乎会心者,犹注想而凝眸。惜景者,遂兴咨而发叹也。况其时值炎蒸,气乖润湿,倚崖树槁,萦岫苔涩。虽仰天而频望,徒触石而罕出。傥乘龙以高飞,庶施雨之遍及。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