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法华义记卷第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光宅沙门法云述

譬喻品第三

此品名目未应在此。何以知之。譬喻之意本为中根人譬说开三显一。但法说开三显一化上根人犹自未竟。云何已是譬喻说耶。所以题品在中者。盖是出经者分卷令调故。割法说之余安置此中。不欲令卷有大小。是故移譬喻品名置第二卷初。若实论品处正从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以下此处方是譬喻品也。若用此法说四段准下譬说化中根人四段者。亦应具四品。第一正法说之处即应言法说品。无异下化中根人中譬喻品也。若是领解段即应言领解品。无异下化中根人信解品也。

若是述诚段即应言述诚品。无异下化中根人有药草品也。若是受记段即应言受记品。无异下化中根人有四大弟子受记品也。今法说四段所以无有如此品者有三义因缘。其第一意正以下类上。下譬说中既有四品今以下类上其义可求。若以上类下下亦应无四品。是故互相映发有无意趣自显。第二义言但法说文句少故不复立四品。第三义亦可是出经者深取佛意止作二十七品。于时时众感悟所宜如脱更立于时众无益。然他方异土亦何啻二十七品也。但法说开三显一化上根中本有四段。从此以下尽偈是第二段明上根舍利弗等领解也。前判法说四段之中。例开为二今此领解段中有二者。第一是经家叙舍利弗得解之相。第二正是舍利弗领解之辞。又就此两段中各开为二。初经家叙中有二者。第一先明经家叙内心欢喜。第二经家叙外形恭敬。从即起合掌下是也。

而白佛言以下是第二正领解之辞亦有二者。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也。今且就长行中自有三段。第一正明舍利弗自陈得解故欢喜。第二从是我等咎非世尊也下竟思惟取证詺为悔过自责也。第三我从昔来下讫长行结领解也。又就此三段中各开为二。又就各开为二中初重例皆不开。第二重中例复各开为二也。今初段中二者。第一正领解第二从所以者何下举昔日之忧形释今日之喜。昔日既有悔有疑故恒忧。今日疑悔除故所以喜也。就此第二释中例皆开二者。第一举昔日悔第二举昔日疑。所以者何下竟失于如来无量知见。是第一詺为举昔日之悔形释今日之喜。是则显今日得解之相。何以知然。昔日大品座时亲见菩萨受学大乘受记成佛。而我不豫斯例悔不取大可感可伤。无量知见者即是佛果。然此佛果是昔日所不取是所悔之事也。从世尊我常独处下竟而见济度是第二举昔日疑形释今日喜。既实有大乘之法我等同入无生之理。云何如来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此则以理惑教生此疑心也。

第二悔过自责中二者。第一然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正总悔过自责也。第二所以者何以下举别释总悔过之意。昔日恒言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常怨世尊无平等心。今日方知我自昔无堪受大乘心。致使如来方便说小也。然此释中例有二者。第一先明悔昔不取大。第二明悔取小也。今者第一悔昔日不取大从所以者何下竟必得大乘而得度脱者也。所因者今据无上佛果望万行。万行是佛果家所因也。复据万行望大乘教大乘教即是万行所因。何以知然。秖由大乘教故生万行由万行故感佛果。今此中言所因者秖詺大乘教作因也。然三乘别教亦次第说。鹿苑说四谛王舍城中说十二因缘后说优婆塞戒经。身子自言我昔日何不待如来说大乘教。于中修行可不得大乘解。而匆匆受三乘小教。此则悔昔日不取大也。然我等不解方便此下是第二悔昔日取小也。我若解如来昔日教是方便者岂复取小秖由未解如来昔日方便权教故仍于中信受。此则悔昔日取小也。

第三结领解二者。第一我从昔来下竟每自悔责先结昔日之忧。第二而今从佛下结今日得解故喜例有二者。第一从而今从佛闻所未闻竟快得安隐此詺为恶事去故喜也。第二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下詺为好事来故喜。昔日谓二乘必不成佛不能绍继佛种故非佛子。今既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必绍继佛种故言真佛子也。

而说偈言向言正领解中有二。第一是长行此下是第二偈颂也。但上长行中本有三段。一正自陈得解二悔过自责三结领解也。今就此二十五行半偈中分为四段。初有十一行半偈颂上长行中第一正自陈得解也。第二从我本著邪见下有五行偈颂上第二悔过自责也。第三从初闻佛所说下有六行半偈颂义出不颂上长行。上长行中直明昔日疑悔形今日喜也。不言今日有新。疑除今此六行半偈正明今日疑除。故知不颂上长行。第四闻佛柔软音下两行半偈颂上长行中第三结领解也。又上长行第一正自陈得解中本有二。初正自陈得解。第二举昔日之忧形释今日之喜。今就十一行半偈中亦分为二。初有两行半颂上第一正领解也。第二从我处于山谷下有九行偈。颂第二举昔日之忧形释今日之喜也。今就第一两行半偈中自有三阶初有三句正颂上领解。上言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也。第二疑网皆已除下又有三句明惑灭生解。然惑灭生解必由佛。是故第三佛音甚希有一偈称叹如来以结得解也。

我处于山谷此下九行偈颂第二举昔日之忧形释今日之喜。但上长行释中本有二。第一举昔之悔第二举昔疑也。今此九行偈亦分为二。初有六行偈颂上昔之悔第二有三行颂上昔日之疑也。今就初六行颂悔中自有三阶。初一行半偈先出生悔之处正颂悔。第二有三行出昔日所悔之法。第三有一行半结生悔心也。今者第一上直言悔未知在何处时生此疑悔。今偈中既广是故出生疑悔之处。秖在山谷林中宴坐行道于时起疑悔之心生怨叹之意。何以知然。如来昔日唯为诸菩萨受记得佛不言。声闻得佛。由是义故生疑悔之心。然在大众中亦有疑有悔山谷中亦有疑有悔。悔我不求大乘生疑谓言既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度我以大乘度彼。法性既同不应有小大异。此则是以理惑教。又如来亲说有三乘教差别法性之理何必是同。此则是以教惑理也。今从多论闻在大众中眼见耳闻菩萨胜事举扬大士德高行远。我既不豫在斯例中。于时唯得起悔恨无暇得起疑惑之意。若在山林静处于时多生疑惑之心也。我等亦佛子同入无漏法下有三行偈。是第二出昔日所悔之法也。自有三意。初偈明生说法利。次一偈明生三十二相等内外功德。后偈明生八十种好等内外功德。我独经行时下有一偈半。是第三举山谷静处及在大众之中结生悔心。此则表静处亦得起悔也。我常于日夜此下三行偈颂上举昔疑形释今日喜。就此三行偈既广自分为三阶。初一偈正颂上昔日有疑也。第二一偈出昔日所疑之事。第三偈明今日得解故昔日疑除也。今者第一以教惑理故言为失也。有时复以理惑教故言为不失也。是故言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踟蹰理教之间故言为失为不失此之谓也。我常见世尊称叹诸菩萨一偈是第二即出所疑之事。秖由见如来大品教时独称叹菩萨德高行美皆得成佛。为是事故所以有疑也。今闻佛音声一偈是第三明今日得解故昔日疑除即有二意。上半偈明解开三下半偈明解显一。此意即显昔日以理惑教之是以教惑理之非。今无漏难思议之力众生至道场。此语果与昔日以理惑教相应也。

我本著邪见此下有五行偈是第二颂上第二悔过自责疑。但上长行中本有二。第一总悔过今者不颂唯颂第二举别释总也。但上释中自有二。第一悔昔不取大今不颂也。第二悔昔取小今者颂之也。上言而我等不解方便随宜所说遇便信受思惟取证。今就此五行偈中自分为三。初有两行偈正颂上悔昔取小。第二从而今乃自觉下有二行偈明今日得解。第三佛于大众中下一行明恶灭也。就第二今日得解中有二。初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此半行明解权。第二若得作佛时下一行半明解显一也。

初闻佛所说此下有六行半偈是第三义出不颂上长行。何以得知。长行中明昔日有疑不明今日新疑除。上方便品明权智难测实智甚深。

又言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藉此生疑惑之心。但闻上广说开三显一此疑得除。就此六行半偈中自有两段。今初闻佛所说心中不惊疑下一偈先出疑惑之心。第二从佛以种种缘下五行半广明疑除。今就此五行半中自有三阶。初一行偈正总明疑除也。第二佛说过去世无量灭度佛下三行引三世佛皆先三后一。别出除疑之教。第三世尊说实道下一行半偈总结疑除也。

闻佛柔软音此下两行半偈是第四颂上长行中第三结领解也。但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结昔之忧今者略不颂也。唯颂第二结今日之喜。但上结今日喜中本有二阶。一者明恶事去故喜二者明好事来故喜。今此两行半偈亦分为二。今初闻佛柔软音下一行半颂上第一恶事去故喜。上言而今从佛闻如是法断诸疑悔也。后偈颂第二言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也。

尔时舍利弗法说开三显一化上根人中本有四段。此下是第三段明如来述成上根人得解之相。本言四段之中例开为二。此中有二者。第一佛告舍利弗先述古。第二述今从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下是也。

舍利弗汝于未来世此下是第四段。即为上根人授记就中亦有二者。第一尽偈以来正为舍利弗受记。第二从大众见舍利弗得记仍起随喜供养比知欢喜。然舍利弗记有长行与偈颂也。只就长行中有八重。第一记行因第二当得作佛下记得通别二号也。第三国名离垢下记国土第四华光如来亦以三乘教化众生下释物疑也。第五其劫名大宝庄严下记人物第六舍利弗华光佛寿下记寿命长短。第七华光如来过十二小劫下记其后佛第八华光佛灭度之后下记像正二法也。上第四释物疑。疑言华光佛国土纯净所化之人皆是菩萨大士。则菩萨大士初不闻三乘之名。今何故言以三乘法教化众生耶。解释者言华光佛所化实是菩萨大士。所以说三乘者此则遂大士位怀之意。何者菩萨位心应为说四谛者为说四谛。应说十二因缘者为说因缘堪闻六度者为说六度。今华光佛为说三乘法用故言以本愿故说三乘法也。

尔时四部众此下是第二明诸天见舍利弗得记故欢喜。所以欢喜者正言心平等。今身子既得记冀我亦在斯例是故欢喜也。就中自有长行与偈也。亦就长行中自有二。第一明大众见舍利弗得受记。第二正明欢喜。就中有三。心大欢喜一句明意业欢喜。各各脱身所著上衣下明身业供养。而作是言下明口业赞叹也。偈中有三三偈半明闻法欢喜。次两行偈明见受记故喜。次一偈明回向也。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我今无复疑悔譬喻品应在此初。所以在卷首者意如前述也。但明因中有四段。第一略明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第二怀疑致请。第三广明开三显一断疑生信。第四别流通因也。今者故是第三广说开三显一断疑生信段本有三。即化三根人为三段。法说开三显一化上根人已讫。自此下竟四大弟子受记品是第二段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就此譬说化中根人自有四段。即是四品为四段。第一此譬喻品一品正明如来为中根人譬说开三显一同归之理。正化中根人也。第二信解品明中根人领解也。第三药草喻品明如来述成中根人得解之相。第四受记品明如来为中根人受记也。又就此四段之中各开为二。今且就第一正譬说开三显一中有二者。第一先明舍利弗为中根人更请佛譬说也。第二明如来答请即为譬说开三显一之义也。舍利弗所以为中下根人请者凡有二意。一言此中下根人虽复识有利钝然颁类是同。今上既在先得解云何直置其颁类不解同归之义。为此意故请佛为说也。二者如来上既记上根得佛然昔是声闻今成菩萨。菩萨之德必有两心自行则远求佛果化他则广济众生。备此二意是故为中下根人重请佛说也。

今就两段之中各开为三。请中有三者。将欲为中根人请佛重说开三显一之义。是故第一先自陈己解正由己解同归之理。是故得菩提之记也。第二即牒出未解之徒。从是诸千二百下是第三结请也。第二明此学人皆未解人亦何啻千二百人。今止举此以为请端也。离我见即是身见也。及有无见者即断常二见也。等者即是见取戒取也。此诸人等闻佛开三显一相与皆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自疑所得为是为非故言皆堕疑惑也。从善哉世尊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是第三结请。

尔时佛告舍利弗自此下是第三答亦有三段者。第一是譬说缘起第二从若国邑聚落以下尽一百行偈以来正是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但中根之徒既解同归之理自知必得佛。是故第三从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以下尽品有六十五行偈即奖劝中根人受行也。又就此三段之中各开为二。缘起中二者。第一竟皆为化菩萨故对舍利弗呵中根凡夫。第二许为譬说同归之理。所以第一先呵者此则发起中根之徒忿击之心令其因忿致启。夫有心识者同归作佛然理唯一致无三差别。

上已具明何事不解。就此第一自有三意。以种种因缘下明教一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者明果一。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者明人一也。若便呵之太过容生羞耻之心。或起退堕之意。由我是佛弟子。是故致此呵啧。是故第二从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斯义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此则明佛许为譬说同归之理。虽然人根有利钝之殊解悟有前后之别。汝今尚未解我当更譬说。就此第二自有二。然舍利弗下正许譬说。次诸有智者下叹中根人也。圣人洞见物情是故与夺得时。前呵后许意致如此。第二正譬中有二者。第一是长行第二是百偈重颂也。第三六十五行偈奖劝中根人。有二者。然奖劝之意秖明弘经益物自行化他种同归之因感圆极妙果。是故第一言汝舍利弗我此法印一行偈。先出所弘之经即是是法华。第二从在所游方勿妄宣传尽品有六十四行偈。正奖劝受行弘经益物。但前化上根人中劝令行因复劝慕果。今此卷末唯劝行因不劝慕果。但慕果之心易生行因之意难立。何以知然。如世间人无不贪乐高官重位自在富乐。然此等皆是报果不空来必由因感。及至苦行修道盖不足言。是故唯劝行因意况如此也。

舍利弗若国邑聚落自此下尽一百行偈是第二正为中根人譬说开三显一。亦有两段。如向所明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今就长行之中自有两段。第一是开譬第二是合譬。今就开譬之中凡开十譬即譬上方便品中十种法说也。十譬者第一从若国邑聚落竟或至三十在此宅中名为宅主。亦詺为总譬总譬诸佛纵论三世横辨十方故言总也。自余九譬唯明释迦。若如此者唯有二譬今总别合数故有十譬也。今者第一旧言宅体今意不然也。此即譬上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安隐众生故下有两行偈。明释迦同诸佛先三后一明化主义也。第二从长者见是大火竟无求出意呼曰长者见火譬。此则譬上方便品中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有四偈。明佛在法身地。见众生为五浊所昏。第三从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竟视父而已詺为长者救子不得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我始坐道场六行半偈明佛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之意也。第四从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竟诤出火宅。詺为长者用三车救子得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有十一行偈。明如来用三乘化得众生。第五从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竟无复障碍詺为长者见子免难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一行偈明如来见众生五浊障除大乘机发。第六从言其心泰然欢喜踊跃二句詺为长者见子出难故欢喜。此即超为方便品中第七作譬。上言我即作是念如来所以出下有两行一句偈。明如来见五浊众生大乘机发故欢喜也。第七从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詺为诸子索车譬。追为上方便品中第六作譬。上言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一偈明三乘人索果回换之意。至下当释。第八从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以下詺为长者赐大车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八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有三句偈。佛为三乘人说法华记其得佛。第九从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詺为诸子得大车故欢喜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九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明三乘人受行大乘之义。第十从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下明长者先许小车今与大车名不虚妄譬。譬上方便品中第十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一行半偈。明如来教法不虚妄初始许小终即与大乘有虚妄不虚妄意。至下当释。

今就第一宅主譬亦名总譬。明释迦同诸佛先三后一化五浊众生。以类相从凡有六义即为六阶。第一正明宅主同第二明化处同第三明化门同第四明所化人同第五明所救事同第六明受化者同也。何者初明释迦同诸佛为化主即是长者义。第二明化处同者此化主同应在三界。然此三界系属如来即是长者有一大宅义。第三明化门同者然五浊众生。反流尽源之时要藉如来言教。此言教之用能通众生出苦海之宅到妙乐之所。即是长者之宅唯有一门。第四明所化人同者所教化者是五道众生。即是长者宅中有五百人义。第五出所救事同者三界众生备为五浊八苦所煎迫即是长者宅中有火。第六明受化者同者五道众生所可正受化者有三乘根性。三乘根性即是三十子义。无异人虽五百然与长者非尽天性。至于天性相关者有三十人也。今者六义之中唯宅主同是上法说中有。余五义今譬说方有也。

先明宅主总明十方诸佛皆化五浊众生同。是一长者义。今就第一宅主义中自有三。一者明长者名位处。二者正出宅主。三者叹其德。又此三段中前一后一各有三意。中间唯一。初段中三者一者先明长者于一国有名。二者明于一邑中有名。三者明长者于一聚落中有名。问者言何不从狭至广今乃从广至狭。解释者言为欲从疏至密是故从广至狭。如人于一国得名然外传易为音响。未若于一门一郡知其虚实。虽复令名播于州郡未若一邻一里知其有德。内合为义者横语十方世界六道四生。纵谈无间以上金刚以还。如来德被有识恩润苍生如长者于国中有德。若但取十方诸佛一应化道所及处如释迦王三千大千等。犹如长者於邑中有德。又的论娑婆南阎浮提如来于中利益如聚落有德也。有大长者此是第二正出宅主也。未必年杇称为长者唯取有德有行之义也。其年衰迈此下是第三叹长者有德自有三重。第一叹长者内德第二叹长者外德第三叹长者眷属也。今者第一其年衰迈此叹长者内德。夫老人必多识悉此明如来三达洞照是事皆知。唯取多识悉往古故以衰迈为譬主。次言财富无量亦有田宅是第二叹长者外德。正明七珍丰盈荫盖孤贫。此明如来外化之德无尽。是故有四摄度人慈悲救物也。夫养命称田安身为宅明如来能生众生功德智慧如田。示物修行之方如宅。是故大涅槃经云立一切众生于五戒十善业此之谓也。及诸僮仆此是第三叹长者眷属。声闻辟支佛狭心短志犹若僮仆也。其家广大此是第二义明长者之宅。宅以安身为义。如来应在三界三界系属如来仍以所化为宅。是故维摩经言众生是菩萨净土。明菩萨所化众生仍以众生为土。今明如来化三界以三界为宅。然则三界弥博故言广大也。唯有一门此是第三义。宅虽广大秖有一门通人出入。今呼佛教为门。但三界众生反流之始会藉如来言教然后出离生死必到菩提。然则五时言教为门。莫二故言一也。多诸人众此下是第四义明长者宅中有五百余人。内合三界之中以类相从凡有五道众生也。堂阁朽故此是第五义明出所救事。明长者宅中有火内合为义者。明三界之中备有五浊八苦。煎逼众生就中有二。将明火起先叙所烧之物正明因薪火传。第二周匝俱时歘然火起句正明火起。今者第一明欲界如堂色无色界如阁也。然三界众生皆为生老病死无常所逼迁故言朽故也。三界众生四大为墙壁但此四大之身皆念念生灭故言颓落也。命如柱根但此命为善根所招。是故念念无常故言腐败也。

识如梁栋有心识者呼为众生。是故众生以心识为主。然此心识取缘亦刹那生灭故言倾危也。周匝俱时以下此第二正明火起。周匝俱时者四生之中皆有五浊八苦也。歘然火起者正明火起。外譬为义者正由长者不在致令宅中火起。下偈中言其人近出未久之间。内合如来已曾化此众生令折伏烦恼。于时已作得度因缘但感缘既尽如来余方教化然众生更起三毒烦恼。非本意所期。故言歘然火起也。长者诸子此下第六义明五百人中有与长者天性相关者。有三十子内合明如来所化有三乘根性入三界中也。

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此下竟无求出意是第二长者见火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舍利弗当知我以佛眼观下有四行偈。明如来在法身地见众生为五浊八苦所昏。但上方便品中有三段。第一明能见第二明所见第三起悲愍之心。今此譬中亦作三段譬上三段。第一言长者见明能见。即譬上方便品中舍利当知我以佛眼观是也。是大火从四面起此是第二明所见。即譬上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备明佛见五浊。今明四生众生备有五浊皆起烦恼故言从四面起也。即大惊怖此下是第三阶明长者既见宅中火起烧逼诸子便起惊怖之心。此即譬上方便品譬本之中第三阶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明如来既见众生为五浊所昏起悲愍之心。就中有三。第一即大惊怖一句正为大悲作譬。第二而作是念下竟安隐得出明不自为。第三而诸子等下竟怖出所为人今言即大惊怖者悲意忽至因之为惊内合。如来昔日已于二万亿佛所曾教化众生。于时已作得度因。自尔已后更复贪著五尘广起烦恼失昔日之解悲意之事。故言惊也。非唯直失解而已亦恐众生广起烦恼断绝善根成一阐提堕三途弥劫受苦。故言怖也。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者是第二明怖不自为。上言詺佛教为门今者何故此门被烧耶。解言乃是詺佛教为门不言此教被烧。但教所化众生自是被烧故如彼一门立大学门。云何不言两板双扇读书解义耶。故知一门中人解义读书也。安隐得出者明如来昔日亲藉大乘之教离三界八苦成就种觉故言安隐得出也。而诸子等以下是第三出怖所为人。众生贪染五尘故言乐著终日运役三业无一可记故言戏也。不觉五浊八苦为逼若使觉九十八使是失便怖畏三途之苦。只由不觉故不知不惊怖也。

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此下竟视父而已是第三明长者救子不得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我始坐道场下六行半偈。明如来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但上譬本之中有三段。第一言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半行偈明如来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之处。今者不为作譬也。第二言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此事半行。明如来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之时节。今者亦不为作譬也。唯为第三正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作譬。然此意本非涉言教正明如来之意作大乘化道方法。上第三正化不得中本有三段。第一用大乘拟宜。第二无大乘机。第三息大乘化。今者亦具足为此二段作譬。但譬意既委悉宜开为两段。第一作劝教第二从我当为说怖畏之事下作诫教也。如来在世虽复言满三千形遍六道。大而为论不出诫劝两途。是故出世之始仍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众善奉行即是大慈劝善诸恶莫作即是大悲诫恶。是故慈欲与乐劝令行善悲能拔苦诫令断恶。故如昔说苦集两谛即是大悲诫恶。次明灭道二理即是大慈劝善。今此譬意亦复如是。就此劝诫之中各有三段皆拟上譬本中三段者。第一先以劝教拟宜。第二即明诸子无有堪受劝之机。第三息劝教也。今明劝教拟宜即譬上方便品中言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以大乘拟宜。上唯明智慧今此譬中广明智之与境。故就此拟宜譬中自有二。第一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者先明长者以身手救济。内合明如来思惟法身有应之功。智慧有济拔之力。第二言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此正明慈念弥至。欲以衣裓裹子欲以机案擎之。内合如来正用大乘劝教拟宜。衣裓譬大乘因机案譬大乘果。欲明如来既有智慧身手以大乘因与众生。欲以大乘果与众生令出也。复更思惟此是第二明诸子无有堪受劝之机。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阶。众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此中有二。第一明大教于其人无用。第二正明无大机。今者第一此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者。明大乘教之门于时不化得众生出离三界。此教门于其无用。不能容受义称狭小也。问者言门自狭小不能通诸子得出。何关诸子不肯出耶。解释者言。经文自言诸子幼稚未有所识不肯从门出。若有识有知岂应在门内为火所烧。但于时大乘教于众生无用义成狭小也。诸子幼稚下第二正明无机就中有二。第一诸子幼稚者明众生有天人五戒十善小机也。未有所识者此是第二意正明众生无大乘机。故言未有所识。若不举其有小无以显其无大也。上拟宜中第三尔时诸梵王下引证证无大机。今者不为作譬也。恋著戏处此下是第三明长者息劝教。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阶。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者明众生既无有求大之心。若强以大乘化已或能转生诽谤。堕落三途故言为火所烧也。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疾出无令为火之所烧害自此下是第二作大乘诫教。然诫之为义即说苦言迫之。此中有三段。亦譬上法说中三段。第一先用诫教拟宜。第二明诸子无有堪受诫之机。第三明长者息诫敕之教。今言拟宜者。还譬上方便品中第一言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明如来用大乘拟宜众生。此中自有两阶。一者先明长者思惟作诫敕之教。明如来思惟欲为众生说三界之中有五浊八苦生老病死逼之令厌也。第二正明拟宜。问者言。如来种智洞见物情。承机赴感义在一时。方言思惟将不乖种智之明贬三达之照耶。解释者言若论实处本绝言像。今据迹涉形不无此义。若使怪言如来方复思惟作诫劝之教者。亦应怪言有丈六之体亦应疑上于三七日中思惟。丈六三七曾不厝疑。何意忽怪作诫教耶。此意明如来大悲之意不已摄救之心弥至。善始令终常为大乘也。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汝等速出此下正明长者用诫教拟宜。内合正明如来用大乘诫教拟宜众生也。父虽怜愍此下是第二明众生无有堪受诫教之机。自有二。第一父虽怜愍善言诱喻标牒上句。第二而诸子等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以下正明无大机。即譬上众生诸根钝著乐痴所盲如斯诸等类云何而可度。无有大乘机也。亦不为引证作譬也。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此是第三即息诫敕之教。南北是纵东西为横。若使众生心用与大下道理相附。则如南北之纵只由众生不会真理于生死之中。横理用心譬如东西也。驰骋五尘之中呼之为走。虽复运动三业无善可冀称之为戏。唯有感见丈六之机故言视父。无有感说大乘之机故言而已。

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以下竟诤出火宅是第四明长者用三车救子得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四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十一行明如来用三乘化得众生。但上譬本中本有两段。初有十行偈正明如来用三乘化得众生。第二从久远劫来下一偈释疑。今不为释作譬唯为正用三乘化得众生作譬。但上正用三乘化中本有四段。第一用三乘拟宜。第二见三乘人机。第三为说三乘教。第四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一行明三乘人受行。今此譬中亦具足为上四段。于譬上拟宜中本有三。第一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此一行名见教拟宜。第二作是思惟时下四行半明诸佛赞叹。第三舍利弗当知下一行明释迦归命诸佛也。今者唯为第一作譬略不为下二作譬也。今言尔时长者即作是念此舍已为大火所烧下竟得勉斯害。先明长者用三车拟宜。但指用三乘拟宜犹未为说也。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所焚者凡有两解。传印法师云。我化道所及之人故言我及诸子。今云法师云如来化道有被物之功呼之为父。众生禀教生善即是子义。众生若使遂留住三界断绝善根。无绍继之能即是子死之义。如来化功于此众生断即是父死之义。我及之言其意如此也。就此拟宜中有二。一者从初说我今当说设方便先明不见教。即为方便品中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作譬也。二者令诸子等得免斯害者正明拟宜即为方便品中我今所得法亦应说三乘作譬也。父知诸子先心各有下讫情必乐著是第二明长者知诸子等宿好之心。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二复作是念我出浊恶世如诸佛所说我亦随顺行明如来见三乘人机。然此是小乘机那得言先有此机耶。若言二万亿佛所于时已曾受大乘化呼此为先心者。于时众生有大乘之善。若尔者是即先心有大乘之志那得言先心有小乘善机。解释者言。此则与所习感应相应。何者今日感佛之善从原身以来有善以来皆尽感圣。然原身以来诸善皆有习因之力感未来习果。然过去习因之善亦有值小乘教于时生狭心之善。亦曾值大乘教生广心之福自有值小生广。自有值大生狭。然此诸善因皆作习因感未来习果。然未来诸善若有漏善若无漏善若狭心善若广心福皆是习果。又过去若狭心善举体为未来广心善作习因。亦举体为未来狭心善作习因。亦举体为未来无漏善作习因。亦举体为未来有漏善作习因。昔日有广心善亦如此。夫习因习果本是同性相招。虽复广狭之殊漏无漏别至于为善之义其理莫异。是故习因习果互得相关。若据今日大乘善习果望昔日者。是习因此则大乘宗有先心所好。若据今日狭心善望昔日者昔日一切诸善皆是习因。此则今日小乘善宗有先心所好。今言先心正在于此。然因果多途非可一类。若以同性相招即习因习果能致乐受。即是报因报果感见圣人。即是感应因果。有人言未来善感正言曾有之善已生何假圣应。今所习不然。夫感应理微非粗心所见。一念生善能感习果。时非缘不发。是故曾有之善正招习果又傍感圣人为生果之缘。若言未来习果能感圣者。亦应未来乐受能招于大。善感乐果果在未来。亦应善感习果果在未来。未来习果既感圣亦应未来乐受能感于大。若果报无有感大之力亦应习果无有感圣之功。至于此难实觉难通。而苟执未来其理不可。故知报因之力正感乐受傍招于大为乐受之缘。亦何异习因之力正感习果。傍感圣之功为其生果之缘耶。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此下竟皆当与。汝是第三明长者为说三车。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三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捺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明造鹿苑说三乘。今就此第三段中自有四阶。第一赞叹三车第二示车处第三劝取三车第四许与三车。不虚而告之言。竟后必忧悔此是第一明长者赞叹三车内合如来赞叹三乘。下合譬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如此种种羊鹿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此是第二明长者示诸子三车处。内合如来示三乘人果处。三车既在门外然三乘人尽无生智在三界外。若同断三界正使烦恼尽出三界外证尽无生智。故言示三车处也。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此是第三长者劝诸子往取三车。内合明如来劝三乘人修行取尽无生智。下合譬言汝但当勤修精进也。随汝所欲皆当与汝此是第四明长者许与三车不虚。内合明如来语三乘人言。汝等但修无漏治道断三界烦恼尽出三界外。保得尽无生智。下合譬言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此下是第四段明诸子受行。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四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明三乘人受行遂得圣道。今就此第四中自有四阶。第一竟心各勇锐此明众生闻说三乘教。即生外凡夫善根。第二互相推排一句譬众生闻说三乘教。修行登内凡夫位。虽复推排犹自未得出门。何以。内凡夫犹是具缚。修行伏烦恼即是动义。不能断结出生死。即是未动亦有动不动义。第三言竞共驰走一句即譬众生闻说三乘教修行得无漏入无相行。成七种学人。各修无漏断烦恼即是竞也。同观无相之理即是共也。兴心求进即是驰走也。第四言争出火宅一句即譬七种学人修行遂证罗汉果。出三界外得尽无生智。彼此各异证譬如争也。前三句长出上法说所无。后一句只为法说作譬。

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此下竟无复障碍是第五明长者见子出火难譬。譬上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明如来见诸众生大乘机发。此中亦应具通学人无学人大乘机发。今此文中略明无学人。所以尔者。为欲喻扬无学学人正使未尽。是故贬之为劣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断正使。已尽。是故褒之为胜。问者言。若尔者无学人必应在前大乘机发。七种学人必应在后大乘机发。解亦应尔。解释者言本不定判无学人必应在前大乘机发学人必应在后。问者所论据人有胜劣学人为劣无学人为胜也。今就此譬中自有两阶。初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先明断惑出三界外登无学果也。第二言皆于四衢道下正明大乘机发。四衢道者东西尽彻南北交通。此明四边无障。露地者此明上又无碍。五处无障此表明大乘机发五浊不能为障。下即释言无障。此释四边无障又言无碍此释上又无碍也。

其心泰然欢喜踊跃此是第六明长者见子出难故欢喜。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七我即作是念下竟今我喜无畏二行一句。明如来见三乘人大乘机本发故欢喜。但上譬本中有二。初两行明致喜所由。今不为作譬。第二言我今喜无畏一句正明欢喜。今正为此作譬。然大乘机发称如来本意。是故其心泰然欢喜踊跃。

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珍玩之具羊鹿牛车愿时赐与此是第七诸子索车。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六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一偈。詺为三乘人索果。所索果者是昔日小乘果上机发是第五。索果是第六。佛喜是第七。此明一时之义。只是大乘机发时索昔日所许之果。亦是索果之时即是大乘机发时。时虽无前后义有始终。只得言大乘机发故索果不得言索果故大乘机发也。此譬中先明佛后明索果者。此逐亲疏作义。大乘机发是今日之要。索果本非要也。何以知然。正明大乘机发称如来本心。是故佛喜系机发之后。索果之心索昔日所许小乘之果。此乃是惑倒之心不解方便之意。云何是要。是故索果义系佛喜之后也。今略述索车义凡有四重。述人解不同。第一明三车体相第二覆明索车义。第三明有索无索第四述人解。第一(两问答)夫师习不同意致各异。古来旧义体用通漫。有人解言。索珍宝大车经文自言是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若不索大云何与大。即时所习意谓不尔。前文自言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三种宝车愿将赐与。若言索大何故求三。故知昔日所许三种小车既言父先所许云何索大。诸子即是三乘人三乘不一故言诸也。三种宝车即是羊鹿牛车即譬昔日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学人究竟果。珍宝大车平等种无三种差别即譬今日法华经中为众生受记同得佛果。且自长者昔在门内许时门外。三车赐诸子今避门内之苦出门外。得车故乐既出门外不见有车。是故就父求索。何关索大车。问者言。既不索大何故与大。解释者言。以大化小是故与大。问者言。若使索小与大亦可索大与小。解释者言法相不然。云何苟在无别。三小唯是一大。今者与大由大乘机发。是故会昔三小成今一大。是故今日与大道理可然。又有人解。是言教中索。又有人解。是机中有索。即时所习就情明索意在后途。明三车体相。第二(有九问答)大判三家果地功德凡有二种。一者是有为果。二者无为果。无为果中自有二种。一因尽无为即是三界因断也。二者果尽无为即是三界果亡也。此二种无为本非车体何以知之。此经虽不类然明常欲遣昔日结断无处。以之为果故。二乘车以运载为用今二种无为本无运义。故知非是车体。是则二种无为置而不论。今就有为果中有二种。一者功德二者智慧。但功德智慧此二难明。分别之相现显涅槃义记。今略述其相以立义宗。正取寄境修行即是功德。故如藉缘布施寄境修定。禅定判时卒不辨。前境有好有恶是寄一青境得修四禅。智慧之用则不如是。今者用心照境。识苦集之智非灭道智。是则功德之用寄境修心。智慧之用。用心照境。且又智慧背我而照境。功德向我而修心。今明车体又不取功德。何以故。功德之用无运载故。唯取智慧以为车体。智慧众多复非一条。今据境捡求不出十智。十智者一苦智二集智三灭智四道智。五名字智六法智七比智八他心智九尽智十无生智。虽有十智今核论车体唯取尽智无生智以当车体。其余八智非正车体。虽非正体得为校具。所以言四谛智非正车体者。本言车在门外。若言四谛智是车体者七种学人已具四谛智。故不当车体也。复言名字智非正车体者。知法名字是名字智。非唯七学人已有名字智。凡夫有名字智。故知名字智非车体也。法智者知现在法名为法智。凡夫及七种学人皆知现在法。故知法智复非车体也。本言比知过去未来法名为比智。凡夫及七种学人皆能比知过去未来法。故知比智复非车体也。所以言他心智非车体者。外道五通亦得他心智。故知他心智复非车体也。唯有尽智无生智正是车体。问者言。若尽智无生智车体者是则三无学人唯有尽无生智无有八智。七种学人唯有八智无有尽智无生智。解释者言。无学人罗汉自具十智。但于十种智中唯取尽智无生智。以当车体。其余八智非正车体。若论七种学人亦有尽无生智。但有法不同故。如须陀洹照三途因尽即是尽智。照三途果亡即是无生智。今七种学人犹有三界生云何有此尽智无生智。且自三车本在门外。若便呼七种学人尽智无生智为车体者。则是三车便在门内也。问者又言。若尔七种学人唯有八智不具十智耶。解者言。七种学人缘他因果尽智即是尽智无生智。问者言。若尔七种有尽无生智即是车体。解者言。本言我生已尽我不受后有。今缘他生智我不得无生。何异贫穷人昼夜数他财宝。问者复言。无学果地具有十智。今以何义故唯取尽智无生智以当车体也。解释者言。尽智无生智具二义故得为车体。一者果时有二者缘果起。言果时有者罗汉金刚心时断正使。已尽于时未有极果。只是成无学。时方有此尽智无生智。故果时有也。缘果起者既已成无学。于时因尽是有余涅槃。果尽是无余涅槃。于时缘我三界果亡是无生智。此即缘果起也。是故有缘得而证即是果时有。缘证即是缘果起也。时有何故不为车体。解言。本体缘我生已尽我不受后有。灭智不然。故不为体。问者复言。若我生已尽我不受后有者亦所并言缘我。灭智是我有也。解释者言。此灭谛智有二义故不为车体。一者缘他灭即是缘天下灭谛。二者功用智即是见灭谛时能断结使。未必皆是缘果起。今尽智对成二义。唯缘在于我不缘于他。无学时有非功能用智也。问者言。若尽无生为车体者。今得罗汉时义主常言于时已证得无生智。然罗汉报身是三界内法。若尔即是三界证此二智。是则二智即是三界内法。云何言三车在门外耶。解释者言。证二智时实如来旨不得称此二智是三界内法。何以知然。此二智起时必缘境而生缘三界因尽。即是出三界外心照三界果亡。亦是出三界外意。是故缘境界义别。故知非是三界内法也。问言。界内界外相貌云何。而当高下为异隔碍作谈论。解释者言。夫内外分流未必纵谈胜负横语优劣。直是果报隔绝称之内外也。问者又言。若使得罗汉之日于时已证二无为者。是则尽无生智即非车体。何以知然。车本运载行人到于涅槃。于时既已证得二涅槃。故知二智无车之功也。解释又言。但得罗汉时已得二种涅槃。但入无余时此义旨显。何以知之。只入无余涅槃之时。于时因尽义显果尽义彰。是故二智之功运入义显。若不尔者云何得有果乘之义耶。核明索车义第三有七问答。索以求取为义。车以运载为能。今言所索是车故言索车。昔日断正结尽时出三界外得无为涅槃。既随佛教修行断结正结既尽成无学果。然罗汉辟支有三明之智。用天眼之智诫观未来犹有生死。自觉死后不得便入涅槃。佛昔劝导但修行断三界烦恼。尽时得无生智得入无余涅槃。正言照生因尽是尽智具足。照我生果亡是无生智具足。而今日觉生因未尽尽智未具尚有生果。无生智未具如来言断正使得尽智无生智具足。是何处耶。此即是索义于时即有以理惑教以教惑理。若以理惑教则有索义若以教惑理则无索义。今现见生死未尽云何得入涅槃。生死既未尽佛教何故言断正使尽得入涅槃。今二智究竟是何处耶。此即以理惑教有索义也。然佛是至人诚言无二。既说断正结尽得入涅槃。佛语不虚云何不信。如今所见生死何必是生死耶。便言我生已尽所作已辨。自言二智究竟得入无余。此则以教惑理无索义也。今明索义正取以理惑教。不取以教惑理。是故三无学人并以理惑教皆有索义。昔见道谛思惟是生死因义。两宗余习非生死因。义同无记。此就教为论非是理谈。问三无学人以理惑教。有索义者所索之车并应一种。解言实如来旨。正言佛说一解脱义。解脱齐故三车亦等。问者复言。若说解脱义齐。三车等者不应有羊鹿牛车三种优劣。解者言。因断三界正使尽同得尽智。亦同照三界果亡得无生智。是故三无学人二智一种。亦断三界子果两缚。故解脱义齐也。所以有此羊鹿牛车三种优劣者。声闻止断正使别相枝条。能荷负最劣取譬羊车。缘觉侵断小习知见少广取譬鹿车。菩萨断习净尽知见圆明运用最胜取譬牛车。负重致远横语知见。有胜负之殊。是故有三优劣。问者言。若习非正结何故断使亡耶。解释者言。为妨习知见是故断之也。问者复言。若尔便应习气尽处制尽无生智。解释者言。本断三界因果尽处制此二智。今习气非三界之因。云何习气尽处制二智耶。问言。若不习气尽处制二智者何故断此习耶。解言。犹如前释为欲广集知见何开为二智耶。问者又言。知见即是尽智无生智。然尽智无生智只是知见何故避尽无生名道知见耶。解释复言。夫知见名同知见意异。尽智无生智成无学时具此二智。其有二义具如前说。问者所论是成无学后。为欲广习知见得此知见必须断习得。是故智成功用。云何与尽智无生智同。问者言若阿罗汉犹有生死不得入涅槃者。是则无学行人皆不得入无余涅槃。不应言罗汉心得自在。解释言。从来判此有理有教。若核实理何曾入无余神明不可断灭。就教为论得入涅槃。昔教不言三界外更有生死。是故以教惑理得入涅槃。即是罗汉心得自在义也。明有索无索第四(有一问答)七种学人皆无索车之义。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无学皆有索义也。长者本道三车在门外。但出门外三车相与。今七种学人犹在门内云何就门内索车。若使出门外觅车不得。可就父求索。断三界因果未尽云何已索尽无生智。但三无学人以出三界外。于时以理惑教故有索义也。问者言。若无车故索亦应无城可入。既有城可入亦应有车可乘也。解释者言。若以理惑教无车故索。若执教惑理则有城可入。是则城据迥处可以化作。车在门外可以闇说也。

舍利弗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此下是第八长者赐大车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八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明如来为三乘人说法华。今就此譬中自有两段。第一双开两章门第二从其车高广下即广释上两章门。两章门者初言各赐诸子等。此一句先开长者心平等章门。内合明如来今日平等为三乘人说大乘经。令同得圆极妙果也。次言一大车此三字即是第二所赐物。章门同用圆极妙果与尔时众也。其车高广此下是第二即广释上两章门。今先广释后所赐物章门。第二从而作是念下即追广释前心平等章门。又此广释两章门中各有二阶。今且明广大车门中有二者。第一先广叙大车之相。第二所以者何下即释长者得有此大车之意也。今言其车高广者此即对于昔日止断三界正使。尽处得尽无生智为果。然此果狭而复短。今日明三乘行人皆成菩萨受记得佛。然此佛果超出五百由旬之外即是高义。又傍摄其诸功德智慧即是广也。是德悉圆故言众宝庄校也。周遍总持即譬周匝栏楯也。如来四辩之中的明辞辩。留梵妙响化给四生故言四面悬铃也。轩盖最高而能覆下譬佛果众德之中大慈大悲。此二德高胜而能覆育众生与乐之恩拔苦之术也。又有种种功德庄严此慈悲故云珍奇杂宝而严饰之也。四弘誓如宝绳交珞。若不交珞者容有退坏。内合明圣人虽复有大慈大悲。若无四弘誓任持此慈悲。可有退失之义也。未解者令解未度者令度。此两誓则持大悲拔苦也。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此两誓则持大慈与乐也。垂诸华璎者为招集观者无异四摄。摄化众生也。重敷婉筵者即毡蓐之流也。然是车中之物即譬佛果备诸禅定也。丹枕者此是色中之发者也。譬苏定发生无相功德也。标心极果修习故言驾。真无漏如白牛能断无明黑闇故言白也。会二谛之理是真实之法故言肤充也。即体明说净无诸尘染。故言色洁也。又能断除无明巨患故言有大筋力也。心会二谛之理路故言行步平正也。断除生死之苦速到涅槃之乐故言其疾如风也。又言信首以上诸受学弟子故言又多仆从也。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即释长者得有此大车之意。正言财宝无穷七珍皆具。明知如来蕴内德在怀如充。又有化他之德盈外如溢也。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以下是第二。即追广释前心平等章门。今此广中亦有两阶者。第一正广心平等。第二所以者何下即释心平等之意也。问者言。此佛果自是一切众生当来妙果。云何言如来用此佛果与众生耶。解言。此实是众生佛果。然要须外缘。若无如来为说行因到果方法者。是则众生不能离此生死远至涅槃。若不尔者云何经中有授记之义耶。

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此是第九诸子得大车故欢喜譬。此即譬上方便品中第九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明三乘人受行大乘义也。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此下是第十不虚妄譬。即譬上方便品中第十汝等勿有疑我为诸法王下半行偈明不虚妄也。今就此譬中自有三段。第一如来先作不虚譬问舍利弗。第二明舍利弗仰答如来明不虚妄。第三如来述舍利弗结成不虚妄也。今明长者昔日本许诸子三种小车令出门外。今平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就情论事为有虚妄为无虚妄耶。内合昔日令众生修行断三界烦恼。许与众生三界外尽智无生智。今日遂为众生平等受记同得佛果。如此化方为是虚妄为非虚妄。舍利弗言。此下是第二舍利弗仰答佛明不虚妄。今就此答中自有两段。第一言不也世尊此先总明长者不虚妄也。第二明不虚妄就此第二中自有三。第一明以重夺轻不虚。第二别明称本心不虚。第三明过本所望不虚妄也。就第一中自有三。初若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一句。正明以重夺轻不虚。第二何以故若全身命下释。夫人所重莫过身命。余外财宝事成赊远。而此长者慈悲令诸子免焚灼之苦。全身与命即已是不虚之重。况复财宝轻物而当相准。内合为义者。化佛若不方便接化众生。或能广起烦恼断灭大乘善根。只由如来方便诱化令大乘智愿善根不断不绝。所重慧命得全。况复轻微小果也。第三况复方便于彼火宅中而拔济之者总结不虚。欲明如来设小乘教。作根本为欲与我等大乘因果。今日既同得大乘之解。此则称如来出世大意。云何虚也。世尊若是长者此下是第二明称本心故不虚。亦有三阶。初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下一句正明称本心故不虚。第二何以故是长者先作是意下释明方便度众生。本不欲与小故。第三以是因缘下总结也。从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是第三明过本所望不虚。所言过本望者故如昔日许施甲人木案。此人后来遂惠玉案。然昔许惠木今忽得玉。今昔相违实是虚妄。无奈今日重宝夺昔轻货。贪宝情重不许相违昔日本许惠三界外尽无生智。今既出三界仍为受记得佛一切种智。岂非过本所望也。佛告舍利弗此下是第三明如来述舍利弗结成不虚也。

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正譬说。长行中本有两段。第一开譬竟。自此下竟长行是第二是合譬段也。但上开譬之中本有十譬。今此合譬中唯合七譬。略不合第六长者欢喜。略不合第七诸子索车。略不合第九诸子得车故欢喜譬也。所以尔者子既出难父乌得不喜。是故合第五义兼第六。又合第八义兼第九。长者既赐大车诸子乌得不喜。故知合第八义兼第九也。所以不合第七譬者此义于今日不要。何以知然。第七是诸子索车所索之果是昔方便之教。乃更成迷惑之失。云何为要。是故略不合也。今合此七譬而文成六段。何以故然。正由第五第八两譬并作一段合之。是故成六段也。今先合第一宅主譬亦名总譬者。但上譬中本有六义。今此中唯正合第一正明宅主。义兼合余五义也。但上正明宅主义中有三段。一者明长者名位处二者正长者三者叹长者之德。今言如来亦复如是此先合第二出长者言有大长者句也。则为一切世间之父此一句即追合第一明长者名位处。上言国邑聚落三种今此一句得总合也。含灵有识亦是世间。十方世界亦是世间。的论娑婆一化之处亦是世间也。于诸怖畏此下即合第三叹长者之德。上开譬中本有三。一者有内德二者明有外德三者明有眷属。今者但合第一第二略不合第三有眷属也。于诸怖畏以下是第一合如来内德。第二从大慈大悲下竟三菩提二合如来外化之德。又此二中各有二阶。内德中有二阶者。初叹如来断功德备。怖畏等是果无明闇蔽等为因。子果既除是故断功德备也。第二从而悉成就下竟智慧波罗蜜此明叹智慧德圆也。大慈大悲此下第二合如来外化之德。此中有二者。第一明本第二明迹也。今言大慈此正明外化本就中有二。大慈大悲是章门。后两句即释之也。常无懈倦即释大悲也。恒求利益一切众生此即释大慈。是则悲欲拔苦言常无懈倦。慈欲与乐则言恒求利益也。而生三界此下是第二正明垂迹。初众生三界下讫三毒之火先谈大悲之迹拔苦。次教化令得菩提此即语大慈之迹与乐也。义兼余五义者。言而生三界朽故火宅此即是第三火宅义也。又言为度众生此即兼合得第四五百人及第六三十子也。又言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火此即兼合第五宅中之火也。又言教化令得三菩提此即是第三一门也。故言虽正合长者复得义兼余五。是故亦义皆尽。

法华经疏卷第四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