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引言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对于成人而言,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理性的自我导向。对于儿童教育来说,问题也许类似,但还是有一些差异:因为儿童不成熟,给予他们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有时成人也需要这种外界的指导。如果我们愿意,完全可以让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自由发展,而且如果有两万年的时间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自我完善,他们最终或许会接近成人文明的行为规范。但这种假设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需要成人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指导。

这里,最大的困难是对儿童教育的无知。一个成人要完全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喜恶的缘由——即理解自我心理,已是十分困难,更不要说去了解儿童并基于恰当的知识给予他们指导,那更是难上加难。

个体心理学特别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这不仅是因为这个研究领域本身的重要性,也因为研究儿童心理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认识成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举止。个体心理学区别于其他心理学的是,它不允许理论和实践之间有脱节。个体心理学不仅注重于人格的整体性,并且研究了在人格整体性的发展和表现中,个体心理学本身所做的不懈努力。从这一点来看,个体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就是关于实践的知识和智慧,因为知识无非就是对实践中错误和谬论的认识。无论是身为心理学家、为人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只要掌握了这种科学知识,就可以立即掌握其用于人格整体性指导实践的实际应用。

个体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由于个体心理学视个体行为由人格的统一性所驱动和左右,因而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类行为的各种理论方法,都反映了人格统一性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所以,本书引言部分尝试先从总体上提出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后面的章节则着眼于详细探讨、说明各种相关问题。

人类发展中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人的心理总是存在一种有动力的,有目的的追求。儿童从最早的婴儿期开始就处于这种持续不断追求发展的努力之中。这种努力是一种内心无意识的行为,但却无时不在,并以一个伟大、完美、优越的蓝图为目标。这种努力,这种追求目标的行为理所当然地反映了人类思考和想象能力的特质,也主导了我们生命中所有的特殊行为,它甚至还会主导控制我们的思想,使我们的想法不再客观,而是受制于自己已经形成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

人格的整体性或统一性隐含于每一个人的存在之中。每一个人既代表了作为个体的统一性,又保留了个体的独特风格。因此个体既是一幅独立的画卷,又是创造画作的艺术家。他既不是一个绝无错误的工作者,也不是一个对自我身心彻底了解的人,他更接近于一个弱者,一个易犯错、有瑕疵的人。

就指导个体而言,应注意的主要是,个体的统一性及其独特生活风格和目标,不是建立在客观的现实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于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上。个体对于一个事实的观点和认识,从来都不是这个事实本身。因此,所有人类虽然生活在同一世界之中,但却以不同方式塑造自己,依据自己对于事物的主观想法来塑造自己。有些主观想法甚至很充分、很客观。但我们必须始终考虑的是,在人类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想法是错误的、失败的,尤其要考虑的是,人类童年时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主导了我们后续生活中的诸多事情。

在临床案例中有这样一个具体实例。一个52岁的女人,她常常藐视比自己年龄大的女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事情,她回想到,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姐姐受到了所有人的关注,她因此而有屈辱感和被忽视的感觉。采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称为“纵向”的理论观点来分析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她的生命早期和现在,也就是说,接近于她生命的晚期,一直存在着同样的心理机制和动机,即她总是担心别人藐视她,或在发现别人更受优待或偏爱的时候,她总是会有气愤和被激怒等感觉。即使对这个女人的一生或者说她个性的特殊一致性一无所知,我们也可以在给出的这两个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知识加以分析,填补这种不了解的空白。这时心理学家更像一个小说作者,运用行为主线、生活习惯、行为模式来构建一个立体的人,而且必须保证以一种整体人格性没有被破坏的方式来构建。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甚至可以预测这个女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行为,甚至也能清晰地描述这个女人作为个体,其特殊的“生命线”(life line)的行为特征。

对个体性格具有建设意义的追求或有目的的活动,都是以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为前提:即个体的自卑感(feeling of inferiority)。所有的小孩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刺激他们产生想去改善处境的尝试,以此来驱散这种心理的自卑感。如果是处于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之中,个体的这种自卑感会得到缓和。心理学将这种由自卑感所引发,最终得到的心理改善称为心理补偿。

现在最重要的是,这种自卑感及心理补偿作用非常有可能导致人们犯错。自卑感可能会激发客观成就,也可能会导致个体纯粹的、增加自我个体和客观事实之间距离的心理调适或心理补偿。自卑感让人们感到特别不幸,而唯一能克服的途径就是发展个体的心理补偿特征,可能最后并没有完全克服个体的这种自卑感。即便如此,发展心理补偿特征在个体心理学上还是必要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例如,这里有三类儿童都可以很好地诠释具有心理补偿特征的个体发展。第一类是生来就虚弱或有身体缺陷的儿童,第二类是被严厉对待而且没有得到任何疼爱的儿童,第三类则是受到了太多溺爱的儿童。

据此,我们可以把这三类儿童作为三类基本情况进行例证,以便研究和理解更多普遍类型的儿童。尽管不是每一个儿童生来残疾,但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儿童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一些由于生理缺陷或器官劣势(weak organ)所引发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残疾儿童中的极端例子而得到这种心理特征的原型。至于其他两类被骄纵过甚和严厉管教的儿童,实际上所有的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具备这两类中的某一类特征,有的甚至兼而有之。

所有这三类主要的情况都会产生一种不满足感和自卑感,进而引发超出人类能力范围的过度雄心。这种自卑感和所引发的追求优越感是人类生活中同样基本事实的两面且不可分割。在病态的情况下,很难去权衡夸大了的自卑感和膨胀了的追求优越感哪个更有害。在一定程度上两者几乎在一个范围内以同一节奏交互出现。在所研究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儿童由极度的自卑感所引发的过度野心,像一种毒药毒害着儿童的灵魂,让他永不满足。这种不满足感并不能产生有用的行为,由于其来自不恰当的野心,最终的行为也是徒劳无功。它扭曲了儿童的性格特征和个体行为,且类似于一个永久的刺激剂使儿童变得过度敏感和戒备,唯恐自己受伤或者被忽视。

这种《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杂志上随处可见的人类个体类型会成长为那些能力没有长进,我们平常所说的神经过敏、稀奇古怪的人。这类人如果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只会成为一个不负责任、容易犯罪的人,因为他们眼里只有自己而别无他人。他们在道德和心理上完全以自我为中心(egotism)。我们发现,他们中一部分人逃避现实和客观事实,而去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做白日梦和心怀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好像自己实现了想象,以此,他们来获得心理上的安宁。实际上,他们只是在自己内心的这种理想世界中构造现实,用以缓和悲惨的现实和心理之间的差距。

需要心理学家和父母留心注意的是,评判所有成长发展的标准是儿童或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情感(social feeling)水平。这种社会情感在儿童的正常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每一个导致这种社会或公共情感减弱的干扰,都会对儿童的心理成长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可以说,社会情感是儿童是否健康成长的晴雨表。

围绕着社会情感的本质,个体心理学提出并发展了自身的教育学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家长或监护人一定不能让儿童只跟一个人密切接触,一旦放任儿童的这种唯一性接触,将会发现儿童对于以后的生活准备不好或准备不足。

一个有效了解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程度的途径,就是观察他在刚进入学校时的行为。进入学校后儿童会遇到他人生中最早和最严厉的考验。由于学校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因此这种考验就是儿童在面对新环境,尤其是遇到陌生人时所展现出自己的准备情况。

家长普遍缺乏帮助小孩作好准备入学的相应知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成年人在回首他们的学校岁月时会觉得那是一个噩梦。当然了,教育得当的学校将会弥补儿童在早期培养过程中这种缺乏准备的情况。理想的学校应该在家庭和现实的大千世界中建立一个平台,这样的学校应该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书本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教授生活和艺术的地方。但是,我们一方面期待着存在这种理想的学校,以便克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带来的缺陷,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败和弊端。

在分析家庭教育的弊端时,学校只能作为一种指示器,因为准确地说,学校对于儿童而言还不是一个十分理想的环境。因此在儿童刚进入学校时,由于父母没有教育好他与别人的相处之道,由此,儿童感到自己很孤单,结果就被别人视为孤僻、异类的孩子。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最初的孤独感会愈演愈烈,从而偏离了正确的成长轨迹,他们因此而成为问题儿童。这种境况下人们会指责学校,尽管学校只是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凸显出来而已。

问题儿童能否在学校取得进步,这在个体心理学中一直是一个开放性的、尚无定论的问题。不过我们总是能够证明,一个儿童入校时遭遇挫败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个信号并不是指学业上的危险,而是心理上的危险,这意味着孩子开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种源于挫败感的自信缺失会使孩子尝试着规避一些有意义的行动和任务,而花所有的时间去寻找另一个出口,另一条通往自由和成功的快捷道路。这条道路往往不是社会所认可的正常轨道,而是一条自我的、可以通过获取自身优越感而建立的补偿自卑感的捷径。这条捷径因能快速获得心理成就感而对经常受挫的个体充满了吸引力。比起社会所认可的正常轨道,这条抛弃了社会和道德的责任感而触犯法律的捷径更容易使他们表现突出,给予他们征服感。但是选择这条容易获得优越感的捷径,却常常暗示了儿童内心潜在的怯懦和软弱,尽管他们外在的行为所表现的胆量和勇气非常明显。这种怯懦表现在他们只会尝试去做一些自己确定有把握成功的事情,以此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一样,尽管他们表面上胆大妄为,但实际上内心却很怯懦和软弱。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在危险较小的情况下,也会通过各种细微动作出卖他们内心真正的软弱。因此也能理解通常所看到的有些孩子(成人也是),他们站着时总是无法直立,而需要依靠某些东西。如果用陈旧的观念来理解这些行为,用传统的方式来培训这些小孩,这些症状表面上会被治疗,但潜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大人也许会这样说一个小孩,“不要总靠着别的东西”。事实上,问题并不在于小孩去依靠某些具体的东西,而是他感觉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大人无论是用惩罚还是奖励的方式,都很容易说服小孩放弃这种软弱的身体依靠。但小孩对于强烈支持的内心需求却并没有因此而满足。问题还在继续,而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能够读懂这种软弱,并用同情和理解根除儿童这种潜在的心理问题。

优秀的教育者从某个单一的迹象就能推断出很多品质或特征的存在。对于一个喜欢依靠某些东西的小孩,我们可以立刻推断出他肯定存在焦虑性和依赖性等特质。通过参照我们熟知的案例就可以重建其人格。简言之,我们应该理解,要治疗的这个儿童属于被纵容的类型。

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种类型的儿童性格特征,即缺乏关爱的儿童。这类儿童的性格特征,在那些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人的生平事迹中也可以发现,只不过表现得比较突出和极端而已。他们所有的生活和故事中,最具代表性的事实就是他们在孩提时代被虐待。他们由此而性格成长得较为冷漠,变得善妒和怨恨,无法容忍别人开心。现在,我们发现这种善妒的人不仅存在于那些恶贯满盈的罪犯中,也可能存在于我们正常人之中。当这类人管教小孩时,他们认为小孩不应该比自己小时候更快乐。这种观点不仅存在于有小孩的家长当中,也存在于管教别人家小孩的监护人之中。

这种观点和想法并不是出于恶意,只是直白地反映出那些在成长时期受到恶劣对待和严厉管教的人的心态。这类人有很多诸如“不打不成器”之类的充分理由和格言,而且,也会给出无穷无尽的证据和例子,来为自己不当的严格教育作辩护,而这并不能完全让我们信服他是正确的。这个简单的事实证明,所谓的权威教育使儿童和教育者之间渐渐疏远。

心理学家通过探索和联系各种不同的症状,并对探索结果进行了一些实践之后,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个体人格系统,借助于此系统可以将个人隐藏的心理过程外显化。尽管通过此系统,我们考察的每一个要点都会影射出个体完整的人格,但只有当我们在考察的每一个要点上都得到相同的结论时,我们才会感到满意。个体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在对个体进行考察时,我们不能机械呆板地将理论方案和系统概念加以运用,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在所有的调查研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个体的整体研究,我们绝不可能只看到个体的一两个方面表现就得出影响深远的结论,我们必须寻找一切可能支撑我们论点的个体表现依据。只有当我们成功地证实了我们最初的试验性假说,例如,如果我们在个体行为中其他方面也发现了同样的顽固或挫败特质时,我们才可以很确定地说,个体的整体人格都符合顽固或挫败的性格特征。

这一点上,必须要记住的是我们所考察研究的个体,并不理解自己本身的行为表现,因此,他也无法掩饰真实的自我。我们可以透过他的行动来认识他的个性,他的个性并不是通过他对自己的看法及想法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他在环境中的实际行动得以体现。这并不是说他在故意向我们撒谎,而是我们已经觉察到了,一个人的有意识思维和无意识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只有一个公正客观的、富有同情心的局外人才可以最好地沟通。这个局外人——无论他是心理学家、家人或老师,都应该学着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来诠释个体的人格特征。这些客观事实体现了个体本身都未曾意识到的、一种有目的的个人追求。

如此一来,人们处理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问题的态度,要比对其他任何问题的态度能更好地揭示个体真正的自我。第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关系,这个我们在文中关于个体对于现实的主观看法和客观性看法之间的比较中已经讨论过。但是这种社会关系的问题也涉及一个具体的任务,即如何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个体如何面对这一任务?其答案是什么?如果一个人说朋友、社会关系与自己毫不相干,他认为以此就可以来规避我们关于社会关系的问题,那么,漠不关心就是其答案。基于这一答案,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他性格的发展方向和人格构成的一些结论。此外还要注意的是,社会关系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结交朋友和与人相处,同时它还包括了由此而引申出的抽象品质,诸如友谊、同志之情、诚实、忠诚之类的。个体对于社会关系问题的答案也体现了其对这些抽象品质的看法和态度。

第二大问题涉及个体想要如何利用生命——他想在普遍的社会分工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果我们可以认为第一个问题,即社会关系的问题不仅仅只由自我个体或你—我之间的关系所决定,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第二个问题,即社会分工问题是由人—地球(世界)关系的基本关系所决定。如果可以把世界上的全人类减少为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仍然和世界有着亲密的关系。此时,他想从这个世界上获取什么呢?就像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一样,第二个职业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不是片面或者自我的,而是由个人和世界之间关系来决定的。这种关系是双向关联的,人类无法自己掌握决定一切。个体的成就并不取决于其主观意愿,而是取决于其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基于此,个体对于职业问题的回答及回答方式都很好地揭示了其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

第三个基本问题源于人类的两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样不是个体自我的、主观的,而是必须根据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逻辑来解决的。个体如何看待异性呢?如果采用一种典型的个人主观看法,那么同样是错误的。只有对关于两性关系的所有问题通过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得到其正确的解决之道。而且,对于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正确决断中存在的任何一个偏解都代表了性格中的一个错误,这一点是有理可据的。当然,这种错误决断所带来的许多不利和危害性的后果,都可以解释为是由个体潜在的错误人格所致。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个体对这三类基本问题(社会关系问题、职业问题和两性问题)的回答发现他大致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目标。这个个人目标无所不能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反过来,他的每一行为都影射出了这个目标。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与别人合作交往,是致力于生活中的有益层面,那么在他对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中,我们会发现这个有益目标的明显痕迹,也会从中发现其个人目标具有有效性和建设性。同时,随着这些有效性和建设性行为的实施,个体也将获得幸福感、价值感和力量感。相反,如果这个人的目标是由自我问题和社会生活中的消极方面所决定,那么个人就会发现自己无法解决这些基本问题,自然也就无法享受正确解决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乐趣。

这些基本问题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而且,由这些基本问题所衍生出的社会生活中的特定任务和目标,也只能在社会或公共环境中才能得到合理解决,也就是说必须基于社会情感才能得以解决,这反过来又强化了这些基本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这种特定的任务和目标在人类的孩童早期就开始出现了,即此时我们的感官就已经开始成熟发展,并且遵循于我们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见、所说、所闻等各方面所受的刺激,也遵循于我们和兄弟、姐妹、父母、亲戚、熟人、同事、朋友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来成长发展。这些特定的任务和目标还会以同样的影响方式伴随个体的一生。那些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个体,也将失去自我,失去朋友,无法获得成就。

因此个体心理学理论有根有据地认为,对社会有益的事物就是“正确的”事物。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对社会标准的背离都是对“正确之道”的偏离,而这种偏离也会导致个体和客观法律以及必要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使个体首先产生了有悖于自己本意的无价值感;同时,由于个体感觉自己受到了侵犯,便会产生更为强烈的报复。最后可以这样说,偏离社会标准就是违反了人们内在的社会理想,而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会怀有这种共同的社会理想。

由于个体心理学一直强调将儿童的社会意识作为其成长发展的测试,因此个体心理学很容易理解和评价每一个儿童的生活风格。因为一旦儿童面临生活问题,他就像正处于测试中一样,展现出自己对于生活的准备是否充分。换言之,他将会展现出现实生活中他是否有社会意识或社会情感,是否有勇气、理解力,是否有对社会普遍有益的目标。此时,我们就可以尝试着去发现他努力向上的方式以及节奏,发现他自卑感的程度以及社会意识的发展强度。所有的这些都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牢不可破的,直到我们发现这个整体的构成缺陷并完成重建为止。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