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医贯

中暑伤暑论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中暑者。面垢自汗口燥。闷倒昏不知人。背冷手足微冷。或吐或泻或喘或满是也。当是时。切勿便与冷水。或卧冷地。如行路 死者。即置日中热地上。以小便溺热土上。取热土罨病患脐上。急以二气丹同苏合香丸。汤调灌下。如无二气丹。研蒜水灌之亦可。盖中伤暑毒。外阳内阴。诸暑药多用暖剂。如大顺散之用姜桂。枇杷叶散之用丁香。蒜亦辛热之物。又蒜气臭烈。能通诸窍也。

东垣分阴阳动静而治之。

静而得之者。为阴证。或深堂水阁。过处凉室。以伤其外。或浮瓜沉李。过食生冷。以伤其内。所谓因暑而伤暑者也。其病必头痛恶寒。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大热无汗。腹痛吐泻。为房室冷物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以大顺散主之。

动而得之者。为阳证。或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为热伤元气。其病必苦头疼发燥恶热。扪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齿燥。无气以动。乃为暑伤气。苍术白虎主之。若人元气不足。用前药不应。惟清暑益气汤。或补中益气汤为当。大抵夏月阳气浮于外。阴气伏于内。若人饮食劳倦。内伤中气。或酷暑劳役。外伤阳气者多患之。法当调补元气为主。而佐以解暑。若阴寒之证。用大顺散桂附大辛热之药。此内经舍时从证之良法。不可不知。今人患暑证殁而手足指甲或肢体青黯。此皆不究其因。不温其内。而泛用香薷饮之类所误也。夫香薷饮。乃散阳气导真阴之剂也。须审有是证而服之。斯为对证。今人平日间恐患暑病。而先服此以预防。适所以招暑也。若人元气素虚。或房劳过度而饮之者。为祸尤不浅。若欲预防。惟孙真人生脉散。为夏令最宜。暑乃六气中之一。即天上火。惟此火可以寒水折之。非比炉中火与龙雷火也。凡伤暑腹痛吐泻交作者。一味冷井水。加清蒿汁饮之立愈。暑毒从小便中泄矣。名曰臭灵丹。

暑喜伤心。心属南方火。从其类也。小肠为心之府。利心经暑毒。使由小肠出。故青蒿香薷为要。有因伤暑。遂极饮冷水。或医者过投冷剂。致吐利不止。外热内寒。烦躁多渴。甚欲裸形。状如伤寒。此阴盛格寒。宜用温药。香薷次中加附子。浸冷服。

又有因冒暑。吐极胃虚。百药不入。粒米不下。入口即吐。病甚危笃。急用人参一钱。黄连五分。姜汁炒焦。糯米一撮。水一钟。煎一小酒盏。候冷用茶匙徐徐润下。少顷再入一匙。得入数匙不吐。尽一小盏。便可投药食矣。

暑病与热病相似。但热病脉盛。暑病脉虚为辨耳。

二气丹 治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脘痞结。或吐或泻。

硝石 硫黄(各等分) 上为细末。石器内火炒令黄色。再研。用糯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

大顺散 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霍乱呕吐。脏腑不调。

甘草(三两) 干姜 杏仁 肉桂(四两) 上先将甘草炒八分黄色。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同炒。令杏仁不作声为度。用筛筛净后。同作一处捣罗。每服二钱。水一钟。煎七分温服。如烦躁。井花水调服。不拘时。

香薷饮 治伏暑引饮。口燥咽干。或吐或泻。并皆治之。

香薷(半斤) 白扁豆(炒四两) 浓朴(姜汁炒四两) 黄连(姜汁炒二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钟。入酒少许。煎七分温服。

十味香薷饮 消暑气。和脾胃。

香薷(一两) 人参 陈皮 白术 茯苓 黄 白扁豆 木瓜 浓朴(姜汁炒) 甘草(炙) 以上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冷水调下。

清暑益气汤

黄 (一钱) 苍术(钱半) 升麻(一钱) 人参 白术 陈皮 神曲 泽泻(各五分) 甘草 黄柏 葛根 青皮 当归 麦门冬(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 水二钟。煎至一钟。

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热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身热自汗。以黄 甘温补之为君。人参陈皮当归甘草。微温补中益气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利而除湿。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热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以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苦寒。借其气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故以麦门冬五味子酸甘微寒。救天暑之伤庚金为佐。此病皆由饮食劳倦。伤其元气。乘天暑而发也。元气不虚。暑邪从何处而入哉。

一小儿患呕吐泻利。烦躁搐搦。或以为惊。或以为风。余见其口燥。手指茶壶。腹中鸣。出对诸医曰。易治也。借药笼中三味药足矣。用黄连五分。甘草三分。人参五分。水煎冷服。下咽顷刻。即睡而安。或问曰。黄连甘草解毒善矣。又加人参五分。谓何。余曰若不用参。此儿当病气弱数日。得参明后日复如无病患矣。次日果然。

白虎汤

石膏 知母 甘草 人参 糯米

此方是暑月热病发热之正方。名曰白虎者。西方之金神也。将来者进。成功者退。使秋金之令行。则火令退听。石膏寒中之药。淡而辛。能汗能利。必审其人有大汗而渴齿燥。其脉洪而长。时当夏月可用。若无汗不渴。脉虚而不洪长。或重按全无。虽壮热口渴。象白虎汤证。此系脾胃气虚。元阳不足。误服白虎必死。又有一等大失血后。或妇人产后。壮热喘促。面赤引饮。脉虚。名曰血虚发热。最忌白虎。须用当归补血汤则安。

夷坚甲志云。昔虞丞相自渠川被召。途中冒暑。得疾泄痢连月。萝壁间有韵语云。暑毒在脾。湿气连脚。不泄则痢。不痢则疟。独炼雄黄。蒸饼和药。甘草作汤。服之安乐。别作治疗。医家大错。如方制服。其疾随愈。引此为例。余可类推。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