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五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黄胆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跗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跗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疽,腹如水状,不治。心中懊 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注】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凤,前已详言之矣。今跗阳紧数而尺脉浮,四肢苦烦,身面色黄,乃疸病也。黄,土色也,土病则见之。土属脾胃,脾为阴土主湿,胃为阳土主热,故凡病疸,皆为湿瘀热郁也,行于外则必四肢苦烦、身面发黄也。盖其人素有湿热,外被风寒相搏,内为女劳所伤,及食谷饮酒,或与湿瘀,或与热郁,皆能为是病也。若胃脉数,是热胜于湿,则从胃阳热化,热则消谷,故能食而谓之阳黄。若胃脉紧,是湿胜于热,则从脾阴寒化,寒则不食,故食即满而谓之阴黄也。阳黄则为热疸、酒疸,阴黄则为女劳疸、谷疸也。若尺脉不沉而浮,则为伤肾,肾伤病疸,亦为女劳疸也。胃脉不缓而紧,则为伤脾,脾伤病疸,亦为谷疸也。谷疸则食谷即满,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清气阻于上行,故头眩也,浊气流于膀胱,故小便不通也。女劳疸则额上黑,肾病色也;微汗出,湿不瘀也;五心热,薄暮发,肾阴热也;膀胱急,小便利,下焦虚也。腹满如水状,脾肾两败,故谓不治也。若心中懊 ,热不能食,时欲吐,小腹满,小便不利,虽见目青面黑,必是酒疸病也。

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

【注】脉沉,主里也;渴欲饮水,热瘀也;小便不利,湿郁也;热瘀湿郁于里,故发黄也。首条谓脉浮缓、紧数皆令发黄,是得之于外因也;此条脉沉亦令发黄,是得之于内因也,故治黄有汗、下二法也。

【集注】李 曰:脉沉而渴,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则湿热内蓄,无从分消,故发黄也。

疸而渴者,其疸难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注】未成疸前,小便不利而渴者,是欲作疸病也。已成疸后而渴者,是热深不已,故难治也;不渴者是热浅将除,故可治也。疸发于阴者,人必呕逆。呕逆者,阴里为之也。

发于阳者,人必振寒发热。寒热者,阳表为之也。此以渴不渴,别疸之难治、可治;以呕逆、寒热,辨黄之在表、在里也。

【集注】程林曰:黄家以湿热相搏,有口燥、鼻燥而未至于渴,渴则津液内消,邪气独胜;不渴则津液未竭,正气未衰,治之所以分难易也。阴主里,湿胜于里则呕;阳主表,热胜于表则振寒发热也。此条辨疸证之渴与不渴,有轻重表里之分也。

尤怡曰:疸而渴,则热方炽,而湿且日增,故难治;不渴则热已减,而湿亦自消,故可治。阴部者,里之脏腑,关于气,故呕;阳部者,表之躯壳,属于形,故振寒而发热。此阴阳内外浅深微甚之辨也。

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

【按】舌痿黄之“舌”字,当是“身”字,必传写之讹。

【注】身痿而黄,腹满而躁不得睡者,属黄家之病,在里,当下之也。

【集注】徐彬曰:腹满里证也,乃有腹满而加身痿黄,躁不得眠,瘀热外行,此发黄之渐也。故曰:属黄家。

诸黄家病,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者,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 汤主之。

【注】诸黄家病,谓一切黄家病也。黄病无表里证,热盛而渴者,当清之,湿盛小便不利者,但当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则为在表,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 汤。于此推之,可知脉沉在里,当以下解之也。

【集注】高世 曰:利小便,及黄家一定之法,故曰诸病黄家,但利小便。然亦自有宜汗者,故又曰:假令脉浮为在表,当以汗解之。汗解之法,宜桂枝加黄 汤,用桂枝汤以解肌,肌解则汗自出,加黄 以助表,表和则营卫亦通矣。

桂枝加黄 汤方

(见水气病中)

师曰:病黄胆,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相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

【注】此详申黄胆误用火汗之为病也。病疸者,湿热也。今湿淫于内,则胸满烦喘;热淫于内,则发热口燥。若病发时,复以火劫其汗,则为两热相合。盖黄家所得,由湿得之,则一身必尽热,而身面即发黄也。今因火劫误汗而发黄,虽有表热,则不当汗也,但扪其肚热,其热在里,当下之以去其热也。

【集注】程林曰:湿淫于内,则烦喘胸满;热淫于内,则发热口燥;复以火迫劫其汗,反致两热相搏。殊不知黄家之病,必得之湿热瘀于脾土,故一身尽发热而黄,正以明火劫之误也。若肚有热,则热在腹,可下之以去其湿热。

黄病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注】此承上条,互详其证,以明其治也。腹满、小便不利而赤,是热在里,其人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也,宜大黄硝石汤下之。

大黄硝石汤方

大黄 黄柏 硝石(各四两) 栀子(十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集解】李 曰:腹满、小便不利而赤,里病也。自汗出,表和也。里病者,湿热内甚,用桅子清上焦湿热,大黄泻中焦湿热,黄柏清下焦湿热,硝石则于苦寒泻热之中,而有燥烈发散之意,使药力无所不至,而湿热悉消散矣。

黄胆病,茵陈五苓散主之(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按】黄胆病之下,当有“小便不利者”五字,茵陈五苓散方有着落,必传写之遗。

【注】黄胆病,脉沉腹满在里者,以大黄硝石汤下之;脉浮无汗在表者,以桂枝加黄 汤汗之;小便不利者,不在表里,故以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上二味和,先食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集解】尤怡曰:此正治湿热成疸者之法,茵陈散热郁,五苓利湿瘀也。

黄胆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注】黄胆病小盒饭赤,今不赤而白,且欲自利,虽腹满而喘,是湿盛无热,阴黄证也。切不可除热,若除热以凉药下之,则胃必寒而作哕。哕者主之以小半夏汤,以止哕也。

【集注】李 曰:小便色不变欲自利,里无实可知,腹满而喘,脾气虚而肺气不利耳!用苦寒药攻里除热,则胃寒而虚气上逆,故哕,宜小半夏汤散逆止哕。

高世 曰:小便色不变,非赤也;欲自利,非下利也。若腹满而喘,虽似里实,不可投寒剂以除热,如大黄硝石汤,不可用也。若投寒剂而除热,则必哕。哕,呃逆也。半夏生姜辛温散寒,故哕者,当以小半夏汤主之也。

小半夏汤方

(见痰饮中)

黄胆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

【注】疸病属脾,脾主土,土无定位,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期之十八日者,土旺之日也,故治十日以上当瘥,而不逾十八日之外也。若逾十八日不瘥而反剧者,则土衰矣。故曰:难治。

【集注】高世 曰:十八日,乃脾土寄旺于四季之期,十日,土之成数也,黄胆之病在于脾土,故当以十八日为期。然治之宜先,故治之十日以上即当瘥。至十日以上不瘥,而疸病反剧者,是谓难治,谓土气虚败不可治也。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注】此详申谷疸之为病也。未成谷疸之时,其人多病寒热。寒热作时,则不能食;寒热止时,则或能食,虽能食,然食后即头晕目眩,心烦不安。此为湿瘀热郁而内蒸,将作谷疸之征也。久久身面必发黄,为谷疸矣。宜茵陈蒿汤利下,使从大、小二便而出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桅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注】谷疸属胃热,脉当数,今脉迟,脾脏寒也。寒不化谷,所以虽饥欲食,食难用饱,饱则烦闷,胃中填塞健运失常也。清者阻于上升,故头眩;浊者阻于下降,故小便难也。此皆欲作谷疸之征。其证原从太阴寒湿郁黩而生,若误以为阳明热湿发黄,下之虽腹满暂减,顷复如故,所以然者,脉迟寒故也。此发明欲作谷疸,属脾阴寒化而不可下者也。

【集注】程林曰:脉迟为寒,寒不杀谷,故食难用饱。饱则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蕴蓄则发烦,熏蒸则作眩也。小便难者,以脉迟则无阳以施化浊气,但留于胃而不宣,是以欲作谷疸。若下之,徒虚其胃而腹满如故也,所以然者,以脉迟为寒之故也。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

【注】此详申女劳疸之为病,黄胆日晡所发热,乃阳明热症,当不恶寒也;而反恶寒者,非阳明热症,此或为女劳得之也。女劳得之疸证,虽膀胱急,少腹满,而小便自利;身虽尽黄,而额上则黑;虽发热,惟足下甚。

此少阴热因作黑疸也。故腹胀如水状,而大便必黑,时溏,知非水胀病,乃为女劳得之疸胀病也。时溏黑色者,亦脏病及血之征也。血病者颜必变,岂有色黑而血不病者乎?女劳疸腹满者为难治,以其脾肾两败也。以硝石入血消坚,矾石入气胜湿,然此方治标固宜,非图本之治。世久书讹,姑辨其理也。

【集注】尤怡曰:黄家,日晡所本当发热,今发热而反恶寒者,此为女劳得之疸也。热在胃浅而肾深,故热深则先反恶寒也。膀胱急,额上黑,足下热,大便黑,皆肾热之征。

虽少腹满胀有如水状,而实为肾气不行,非脾湿而水不行也。惟是证兼腹满,则脾肾并伤,而其治为难耳!硝石咸寒除热,矾石除痼热在骨髓,骨与肾合,用以清肾热也。大麦粥和服,恐伤胃也。

硝石矾石散方

硝石 矾石(烧,等分)

上二味为散,以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去,小便正黄,大便正黑,是候也。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注】妇人产后经崩,发黄色者,乃脱血之黄色,非黄胆也。今男子黄而小便自利,则知非湿热发黄也。询知其人必有失血亡血之故,以致虚黄之色外现。斯时汗、下、渗、利之法俱不可施,惟当与虚劳失血同治,故以小建中汤调养营卫,黄自愈矣。

【集注】高世 曰:女为阴,男为阳,阴主血,阳主气,男子黄,阳气虚也。黄者土之色,阳气虚而土色外呈。中无湿热,故小便自利。此为虚也,故当以小建中汤和其阴阳,调其血气也。本论《血痹虚劳篇》有小建中汤主治虚劳,故曰:虚劳小建中。意谓此男子黄而小便利,亦为虚劳之证云尔。

小建中汤方

(见虚劳中)

酒黄胆者,或无热谵言,小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注】此详申酒疸之为病也。酒体湿而性热,过饮之人必生湿热为疸病也。无热,无外热也;谵语、鼻燥,有内热也;小腹满,湿热蓄于膀胱也;欲吐,湿热酿于胃中也。其脉浮者,酒热在经,先吐之以解外也;沉弦者酒饮在里,先下之以解内也。

【集注】李 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 中,故鼻燥也。

夫病酒黄胆,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

【注】此详酒疸之病。湿热生也,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胃腑热也;足下热,胃经热也。是其酒疸之证也。

【集注】程林曰:夫小便利则湿热行,不利则湿留于胃,胃脉贯膈下足跗,上熏胃脘则心中热,下注足跗,则足下热也。

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

【注】此详申酒疸宜吐之治也。酒疸,心中热、欲吐者,谓胃中烦乱懊 欲吐,非吐之不能愈也。

【集注】程林曰:后证热深则懊 欲吐,今微热则心中热亦欲吐。病属上焦,故吐之可愈也。

酒黄胆,心中懊 ,或热痛,桅子大黄汤主之。

【注】此详申酒疸宜下之治也。酒黄胆,谓因饮酒过度而成黄胆也。心中懊 欲吐,或自吐之而愈,或服栀子豉汤吐之而愈,皆可也。若心中懊 不欲吐,或心中热痛,皆非吐之可愈,故以栀子大黄汤下之愈也。

栀子大黄汤方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枳实(五枚) 豉(一升)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集解】魏荔彤曰:酒黄胆,心中懊 或热甚而痛,栀子大黄汤主之,盖为实热之邪立法也。酒家积郁成热,非此不除也。

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齑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

【注】酒疸,心中懊 ,或心中热痛,脉沉实者,当下之。若心中热欲吐,脉浮弱者,当吐之,而反下之则为逆也。若其人素有劳倦,下之则热入于脾,顷时腹满如故,则成谷疸也。若其人素有女劳,下之则热入于肾,虽黄微黑,久久必变为黑疸也。目青者精伤也,面黑者肾伤也,心中如啖蒜 状胃伤也,大便黑色血伤也,皮肤不仁血痹也。此等证皆因酒疸脉浮弱者,应吐而反下之之误使然也。

【集注】赵良曰:酒疸之黑,非女劳疸之黑也。盖女劳之黑,肾气所发也;酒疸之黑,败血之黑也。因酒之湿热伤脾胃,脾胃不和,阳气不化,阴气不运,若更下之,久久则运化之用愈耗矣。气耗血积故腐瘀,浊色越出面为黑,味变于心咽作嘈杂,心辣如啖蒜 状。荣血衰而不行于皮肤,抓之不仁;输于大肠,便如黑漆。其目青与脉浮弦,皆血病也。

诸黄,猪膏发煎主之。

【按】诸黄,谓一切黄也。皆主猪膏发煎,恐未必尽然。医者审之,此必有脱简也。

【集注】程林曰:扁鹊有《黄经》,《明堂》有烙三十六黄法,皆后人所未见,唯《圣济总录》载三十六黄,方论详明,治法始备,今猪膏发煎,能治诸黄,当是黄之轻者,可从小便而去,至若阴黄、急黄、女劳之属,岂猪膏发煎所能治乎?医者审之。

猪膏发前方

猪膏(半斤) 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发消药成,分再服,病从小便出。

诸黄,腹满而呕者,宜柴胡汤。

【注】呕而腹痛,胃实热也,然必有潮热便硬,始宜大柴胡汤两解之;若无潮热便软,则当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和之可也。

【集注】程林曰: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今黄家腹痛而呕,应内有实邪,当是大柴胡汤以下之。若小柴胡,则可止呕,未可疗腹痛也。

柴胡汤方

(见寒疝呕吐中)

卷五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注】呕家,呕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今呕而有脓,此内有痈,脓溃而呕,非呕病也,故曰: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集注】赵良曰:经云:热聚于胃口而不行,胃脘为壅,胃脘属阳明经,阳明气逆则呕,故脓不自咳出,从呕而出,此痈之在胃脘上口者也,若过半中,在肺之下者,脓则不从呕出而从大便出矣。

程林曰:夫痈溃则为脓,脓上出必令呕,故不必治其呕,脓尽则呕自止也。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注】呕病后渴饮而不呕,为胃气和,此欲解也。因渴而后呕,呕而复渴,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之呕,非呕病也。

【集注】赵良曰:呕则饮去,饮去则阳气回,津液犹未布,故渴耳。虽渴,终以邪去正回而必解也。先渴却呕者,即前痰饮条中,小半夏茯苓汤之证也。

程林曰:先呕却渴者,为呕后而胃无津液,得水和之即愈;先渴却呕者,本渴而饮水,水停胃中作呕也,故属水饮。

尤怡曰:呕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呕却渴者,痰水已去,而胃气将复也,故曰: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因热饮水过多,热虽解而饮旋积也,此呕因积饮所致,故曰:此为饮家。

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注】呕病之人,津液已伤,本应渴也;今反不渴者,以心下素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之呕,非呕病也。

【集注】徐彬曰:支饮者,偏旁而不中正也。

高世fs 曰:支饮者,水气循经,屈曲支行,其形如肿是也。支饮而呕,故曰:此属支饮。《饮咳篇》云:呕家本渴,渴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注】此详诸呕吐之病,以明其治也,呕者,有声有物之谓也;吐者,有物无声之谓也。凡诸呕吐,饮食不得下咽者,主之小半夏汤,降逆安胃也。

【集注】赵良曰:呕吐,谷不得下者,有寒有热,不可概论也。食入即吐,热也;朝食暮吐,寒也。此则非寒非热,由中焦停饮,气结而逆,故用小半夏汤。

沈明宗曰:此痰饮多而致呕之方也。外邪内入而呕,必自饮食稍进;此痰饮多而外邪少,拒格胸胃之间,气逆而谷不得入,故用生姜散邪,半夏以消痰饮而止呕逆。

小半夏汤方

(见痰饮中)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注】此详申上条饮呕,以明其治也。呕吐病后,则伤膈上津液,若思水者,急与饮之,不复呕吐者,是病去胃和自解也。思水者,与饮之而仍呕吐者,是病未除而有水饮也。主之猪苓散者,利水以止呕吐也。

【集注】程林曰:上章言先呕却渴,此为欲解;今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亦与上证不殊,故急与之以和胃。然思水之人,又有得水而贪饮,则胃中热少不能消水,更与人作病,故思水者,用猪苓散以散水饮。

魏荔彤曰: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欲解之征也,即论中所言,先呕后渴,此为欲解之义也。急与之,呕吐后伤津液,水入而津液可复也。若夫未曾呕吐即思水者,即论中所言,先渴却呕之证也,是为水停心下,应治其支饮,而渴方愈也。主以猪苓散,利水补土,以治湿邪者,治渴而即以治上逆之呕吐也。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呕而腹满是有里也,主之大柴胡汤,攻里以止呕也;今呕而发热,是有表也,主之小柴胡汤,和表以止呕也。

【集注】程林曰:经曰: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夫呕家未有发热者,以发热属半表半里,故与小柴胡汤以和之。

李 曰:伤寒发热者为表证,然邪欲侵里,里气拒而不纳,则逆而作呕,此半表半里证也。小柴胡为治半表半里,和解之剂。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注】呕而心烦,心中懊 ,内热之呕也。今呕而脉弱,正气虚也;小便复利,中寒盛也。身有微热而复见厥,曰难治者,此为寒盛格热于外,非呕而发热者比,故以四逆汤胜阴回阳也。

【集注】高世 曰:呕者水去寒犹在上,小盒饭少,今复利者,寒亦在下也。脉弱者,气衰于内。身微热者,格阳于外,呕证如是,则上下寒而内外虚,若见手足逆冷而厥者,则表里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为难治。四逆汤主之,生附子壮火回阳以治厥,干姜温脾暖胃以治呕,甘草安中调上下以治内外也。

四逆汤方

附子(生用,一枚) 干姜(一两半) 甘草(炙,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注】呕逆之气上冲于胸,胸中气实,则不受邪,必不满也;若胸中气虚,客寒邪气得以留连,故胸满也。主之吴茱萸汤,补正气,降邪气也。

【集注】徐彬曰:胸乃阳位,呕为阴邪,使胸之阳气足以御之则不呕,呕亦胸中无恙也,乃呕而胸满,是胸虚邪客,不但胃不和矣。虚邪属阴,故以吴茱萸之苦辛温,善驱浊阴者为君,人参补虚为佐,而以姜、枣宣发上焦之正气也。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注】呕而肠鸣,肠虚而寒也。呕而心下痞,胃实而热也。并见之,乃下寒上热,肠虚胃实之病也,故主之半夏泻心汤,用参、草、大枣以补正虚,半夏以降客逆,干姜以胜中寒,芩、连以泻结热也。

【集注】程林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此邪热乘虚而客于心下,故用芩、连泄热除痞,干姜、半夏散逆止呕。《内经》曰:脾胃虚则肠鸣。又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人参、大枣、甘草,用以补中而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洗,半升)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甘草(炙,三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注】有声有物谓之呕,有声无物谓之哕,即干呕也。今有声无物而吐涎沫,故曰干呕。

吐逆,吐涎沫也。干呕吐酸苦,胃中热也;干呕吐涎沫,胃中寒也。主之半夏干姜散,温中止呕也。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注】干呕吐涎沫者,以半夏干姜散,温中止呕也。若更头痛,此属寒气盛而逆之甚也,故用吴茱萸汤,温寒下气,大折冲逆之势也。

【集注】徐彬曰: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上焦既有寒邪,格阳在上,故主头痛。用吴茱萸温补以驱浊阴也。

李 曰:太阴、少阴经,从足至胸,俱不上头,二经并无头痛证。厥阴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故干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从经脉上攻也。不用桂、附,用吴茱萸者,以其入厥阴经故耳!余皆温补散寒之药。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注】干呕者,胃气逆也,若下利清彻,乃肠中寒也。今下利浊粘,是肠中热也,故用黄芩汤以治其利,合半夏生姜汤,以治干呕也。

【集注】程林曰:中焦不和,则气逆于上而作呕,迫于下而为利,故用半夏、生姜,入上焦而止呕;甘草、大枣,入中焦而和脾;黄芩。芍药,入下焦而止利。如是则正气安而邪气去,三焦和而呕利止矣。

魏荔彤曰:此呕为热逆之呕,利为挟热之利。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注】吐者,有物无声之谓也。朝食暮吐者寒也,食己即吐者火也,以寒性迟,火性急也。故以大黄甘草汤,缓中泻火,火平自不吐也。

【集注】王肯堂曰: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愤乱而益甚,故禁之。若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无速于大黄,故取之也。

程林曰: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食已即吐,是胃热上逆而不能容食,与反胃寒呕水饮不同,故用是汤以平胃热。

高世 曰:食己即吐者,非宿谷不化之胃反,乃火热攻冲之吐逆。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注】病患欲吐,上越之势方盛,故不可下之。若病患吐后,其势衰矣,因其衰而济之,故已吐有可下之法也。

【集注】徐彬曰:治病之法,贵因势利导,故《内经》曰:在上者越之,在下者竭之。今病欲上吐,不可强之使下,凡病皆然,故曰: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程林曰:按“欲”字,乃吐而未吐之义。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注】此承上条,详申欲吐之状,以明其治也。喘者呼吸气急也,似喘不喘,谓胸中似喘之不快,而不似喘之气急也。呕者吐物而有声也,似呕不呕,谓似作呕之状,而不似呕之有物也。哕者干呕也,似哕不哕,谓似乎哕之有声,而不似哕之声连连也。胸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总形容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愦乱无奈,懊 欲吐之情状也,故以半夏降逆,生姜安胃也。

【集注】沈明宗曰: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诚不是喘,不是呕,不是哕也。彻者,通也,竟是通心中愦愦然无奈,即泛泛恶心之义也。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升) 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

【集解】李 曰:生姜、半夏,辛温之气,足以散水饮而舒阳气,然待小冷服者,恐寒饮固结于中,拒热药而不纳,反致呕逆。今热药冷冻饮料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内经》之旨也。此方与前半夏干姜汤略同,但前温中气,故用干姜,此散停饮,故用生姜;前因呕吐上逆,顿服之则药力猛峻,足以止逆降气,呕吐立除;此心中无奈,寒饮内结,难以猝消,故分四服,使胸中邪气徐徐散也。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按】“文蛤汤主之”五字,当在头痛之下,文义始属,是传写之讹。兼主之“主”字,衍文也。

【注】吐后而渴,当少少与饮之,胃和吐自止也。若恣意贪饮,则新饮复停,而吐必不已也,当从饮吐治之。若兼感微风,脉必紧,头必痛。主之文蛤汤者,是治渴兼治风水也。故以越婢汤方中盖文蛤。越婢散风水也,文蛤治渴不己也。

【集注】程林曰:贪饮者,饮水必多,多则淫溢上焦,必有溢饮之患,故用此汤以散水饮,方中皆辛甘发散之药,故亦主微风,脉紧头痛。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 麻黄 甘草 生姜(各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个)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集解】李 曰:文蛤汤,即大青龙汤去桂枝,乃发汗之剂,使水饮从毛窍中泄去,以散水饮于外。经云:开鬼门,洁净府。此一方两得之。以内有麻黄、生姜等解表药,故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饮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按】问曰:“病患脉数”至“胃中虚冷故也”等句,己详《伤寒论·阳明篇》内,错简在此,且与“脉弦者虚也”文义不属。

【注】弦,饮脉也,非虚脉也,病吐者若见之,则为胃气无余也。胃气无余,肝邪乘之而见弦脉,故名曰虚也。询其所以致弦之由,乃为寒在上,医反下之,使胃气尽而无余,则不能消化水谷,致令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变为中寒胃反也。

【集注】李 曰: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无火也。此寒在上者,法当温中始愈,反下之则愈虚寒而愈吐矣。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按】此条文义不属,必是错简。

跗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虚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按】虚则伤脾之“虚”字,当是“涩”字,是传写之讹。

【注】前条因误下而病胃反,则脉弦;此条不因误下而病胃反,则脉浮而涩也。跗阳脉见浮而涩,浮以候胃,涩以候脾;浮而无力为胃虚,涩而无力为伤脾;胃虚脾伤,则不能消磨水谷,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所吐皆仍然不化之宿谷,故曰胃反也。若脉紧涩,则为邪盛正衰。故其病难治也。

【集注】徐彬曰:紧为寒盛,涩为液竭,正不胜邪,故曰:难治。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注】此承上条以明其治也。胃反呕吐者,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之呕吐也。主之大半夏汤者,补脾胃、止呕吐也。

大半夏汤方

半夏(洗浣用,二升)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一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千金方》云:大半夏汤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

《外台方》云:大半夏汤治呕、心下痞硬者。

【集解】高世 曰:朝食暮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胃反但吐不呕,然吐不离乎呕,故曰:胃反呕吐者。用半夏助燥气以消谷,人参补元气以安胃,白蜜入水扬之,使甘味散于水中,水得蜜而和缓,蜜得水而淡渗,庶胃反平而呕吐愈。

李升玺曰:呕家不宜甘味,此用白蜜何也?不知此胃反自属脾虚,经所谓甘味入脾,归其所喜是也。况君以半夏,味辛而止呕,佐以人参温气而补中,胃反自立止矣。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注】胃反吐而不渴者,寒也,渴欲饮水者,饮也,故以茯苓泽泻汤,补阳利水也。

茯苓泽泻汤方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白术(三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外台方》云:茯苓泽泻汤治消渴、胃反、脉绝。

【集解】李 曰:吐而渴者,津液亡而胄虚燥也。饮水则水停心下,茯苓、泽泻,降气行饮,白术补脾生津,此五苓散原方之义也。然胃反因脾气虚逆,故加生姜散逆,甘草和脾。又五苓散治外有微热,故用桂枝。此胃反无表热,而亦用之者,桂枝非一于攻表药也,乃彻上彻下,达表里,为通行津液、和阳散水之剂也。

尤怡曰:茯苓泽泻汤,治吐未已,而渴欲饮水者,以吐未已,知邪未去,则宜桂枝、甘、姜散邪气,茯苓,泽泻消水气也。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注】哕即干呕也。因其有哕吵之声,而无他物,故不曰干呕,而曰哕逆,属气上逆为病也。上逆之气,得出上窍,皆能作声,故肺虚气上逆,则作咳,气从喉出而有咳逆之声,若为邪所阻,则为喘满,故无声也。胃虚气上逆,则作哕,气从咽出而有哕逆之声。

若与物凝结,则为痞痛,故无声也,是知气病也明矣。然邪气所凑,正气必虚,故用橘皮、竹茹、生姜以清邪气,人参、甘草、大枣以补正气,则上逆之气自可顺矣。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斤)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解】李 曰:哕有属胃寒者,有属胃热者,此哕逆因胃中虚热,气逆所致。故用人参、甘草、大枣补虚;橘皮、生姜散逆;竹茹甘寒,疏逆气而清胃热,因以为君。

尤怡曰:胃虚而热乘之,则作哕逆,橘皮、生姜和胃散逆,竹茹除热止呕哕,人参、甘草、大枣益虚安中也。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注】干呕哕,犹言干呕,即哕也。东垣以干呕为轻,哕为重,识仲景措辞之意也。哕而手足厥,乃胃阳虚,是吴茱萸汤证也。若初病形气俱实,虽手足厥,非阳虚阴盛者比,乃气闭不达于四肢也,故单以橘皮通气,生姜止哕也。

【集注】程林曰:干呕哕,则气逆于胸膈间,而不行于四末,故手足为之厥。橘皮能降逆气,生姜呕家圣药,小剂以和之也。然干呕非反胃,厥非无阳,故下咽气行即愈。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则愈。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注】哕虚邪也,哕而不腹满者,为正气虚。兼有热者,以橘皮竹茹汤主之;兼有寒者,以吴茱萸汤主之。哕而腹满者为邪气实,当视其二便,大便不利者下之,小便不利者通之即愈也。

【集注】朱肱曰:前部不利猪苓汤,后部不利调胃承气汤。

赵良曰:腹满为实,实则气上逆而作哕,故必视其前后何部不利而利之,则满去而哕止。

魏荔彤曰:胃气上逆,冲而为哕,治法当视其前后,审大小便调不调也。前部不利者,水邪之逆也。当利其小便而哕愈:后部不利者,热邪实也,当利其大使而哕愈。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注】气绝非谓脱绝,乃谓虚绝也。六腑之气,阳也,阳气虚不温于外,则手足寒缩。

阳虚则阴盛上逆,故呕吐哕也。五脏之气,阴也,阴气虚不固于中,则下利不禁,利甚则中脱形衰,故手足不仁也。此发明呕吐、下利之原委也。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注】下利清谷,里寒也。外热汗出而厥,阳亡也。主之以通脉四逆汤,回阳胜寒,而利自止也。

通脉四逆汤方

附子(生用,大者一枚)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甘草(炙,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跗阳者,为顺也。

【按】此条“反微喘者死”之下,有“少阴负跗阳者为顺也”一句,文义不属,其注已详见《伤寒论·辨脉篇》内,不复释。

【注】下利手足厥冷,脉绝无者,有阴无阳之脉证也。虽用理中四逆辈,恐其缓不及事,急灸脐下,以通其阳。若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手足不温,反微喘者,阳气上脱也,故死。

【集注】程林曰:下利而至于手足厥冷无脉,则独阴无阳,灸之以复其阳。而脉绝不来,反微喘者,则正气又脱于上,孤阳无根,故死。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注】下利气者,初利则为气郁于大肠而不外渗,水气并下,但当利其小便,输其渗泻之窍,气宣而利止也。久利则为气陷于大肠,而不上举,又当于升补中兼利小便也。

【集注】尤怡曰:下利气者,气随利失,即所谓气利是也。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注】气利,所下之气秽臭,所利之物稠粘,则为气滞不宣,或下之、或利之皆可也。若所利之气不臭,所下之物不粘,则谓气陷肠滑,故用诃黎勒散以固肠,或用补中益气以举陷亦可。

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煨,十枚)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集解】李 曰:气利者,下利气虚,下陷而滑脱也,诃黎勒性敛涩,能温胃固肠。粥饮和者,假谷气以助胃。顿服者,药味并下,更有力也。

尤怡曰:气利,气与屎俱失也。诃黎勒涩肠而利气,粥饮安中益肠胃。顿服者,补下治下制以急也。

若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注】下利脉数,内热利也,微热汗出,其邪衰矣,故令自愈。设脉紧者,是表未衰,故为未解也。

【集注】程林曰:寒则下利,脉数有微热,则里寒去,汗出则表气和。表里俱和,故令自愈;设复紧者,知寒邪尚在,是为未解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注】下利大热而渴,则为邪盛,脉弱则为正虚,不能愈也。今微热而渴,脉弱者,邪正俱衰,故知自愈也。

【集注】程林曰:下利大热而渴,则偏于阳,无热不渴,则偏于阴,皆不能愈;以微热而渴,知阴阳和,脉弱,知邪气去,故即自愈。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注】此承上条邪正俱衰,病当自愈而不愈之义也。设不瘥者,则必表和,热退而数渴,仍然是里热未除也,故圊脓血。

【集注】魏荔彤曰:下利,固以阳气有余为吉,又不可太盛,成热邪伤阴,致阳复有偏胜之患。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注】此承上表里已和,病当自愈而不愈之义也。下利里病,而得浮数表脉,故曰:脉反浮数也,但尺中自涩,则知热陷血分,必圊脓血也。

【集注】徐彬曰:下利属寒,脉应沉迟,反浮数,其阳胜可知。而尺中自涩,涩为阳邪入阴,此亦热多。故曰:必圊脓血。

程林曰:寸脉浮数,为热有余,尺脉自涩,为血不足,以热有余,则挟热而便脓血。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下利之人,心下硬者,诸泻心汤证也。若寸、关、尺三部脉皆平实有力,虽下利,宜攻坚也。

【集注】李 曰:下利,按之心下坚者,实也。设或脉见微弱,犹未可下,今三部脉皆平,则里气不虚可知,自宜急下之。此凭脉又证书之法也。

大承气汤方

(见痉病中)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脉迟不能兼滑,惟浮取之迟,沉取之滑,则有之矣。今下利脉迟而滑,谓浮迟而沉滑也。浮迟则外和,沉滑则内实。欲止内实之下利,当下之,积去则止,宜大承气汤。

【集注】尤怡曰:脉迟为寒,然与滑俱见,则不为寒而反为实,以中实有物,能阻其脉迟行。夫利因实而致者,实不去则利不止,故宜急下。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注】下利脉反滑者,是病虚脉实,不相宜也。若其人形气如常,饮食如故,乃有当去之积未去也,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集注】赵良曰:下利虚证也,脉滑实脉也,以下利之虚证,而反见滑实之脉,故当有所去也。

程林曰:经云:滑为有宿食,故当下去之,而利自止。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下利瘥后,至其或年、或月、或日而复发其利者,此宿食积病,攻之不尽故也。

若其人形气不衰,饮食尚强,当攻其未尽,自不复发其利也,宜大承气汤。

【集注】沈明宗曰:此旧积之邪复病也。下利瘥后,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是前次下利之邪,隐僻肠间,今值脏腑司令之期,触动旧邪而复发;然隐僻之根未除,终不能愈,故用大承气迅除之耳。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注】下利里虚证也,谵语里实证也,何以决其有燥屎也?若脉滑数,知有宿食也;其利秽粘,知有积热也。然必脉证如此,始可知其有燥屎也,宜下之以小承气汤。于此推之,而燥屎又不在大便硬不硬也。

【集注】李 曰:经云:实则谵语,故知有燥屎宜下。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 浓朴(炙,三两) 枳实(炙,大者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注】下利,脾病也。弦,肝脉也,脾病不当见弦脉,故曰脉反弦也。下利里病也,发热表证也,若发热身汗,则为表与里和,虽脉弦亦可自愈也。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注】沉主里;弦主急;下重,后重也。下利脉沉弦者,故里急后重也。滞下之证,发热脉大则邪盛为未已也,脉微弱数者则邪衰,病当自止,虽发热不死也。由此可知脉大身热者死也。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注】此承上条以明其治也。下利脓血,里急后重,积热已深,故以白头翁汤大苦大寒;寒能胜热,苦能燥湿,湿热去,下重自除矣。

【集注】程林曰:热利下重,则热迫于肠胃,非苦不足以坚下焦,非寒不足以除热,故加一“热”字,别以上之寒利。

尤怡曰:此证湿热下注,故用白头翁汤,苦以除湿,寒以胜热也。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注】初病下利便脓血者,大承气汤或芍药汤下之。热盛者,白头翁汤清之。若日久滑脱,则当以桃花汤养肠固脱可也。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半锉,一半筛末,一斤)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注】详见《伤寒论·太阴篇》内,不复释。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注】详见《伤寒论·厥阴篇》内,不复释。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详见《伤寒论·大阴篇》内,不复释。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注】详见《伤寒论·太阳中篇》内,不复释。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 香豉(绵裹,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止。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按】此文脱简不释。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卷五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浙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注】诸浮数脉,谓寸、关、尺六脉俱浮数也。浮脉主表,数脉主热,若是表邪,则当发热而洒淅恶寒也。今非表邪,应当发热,不当恶寒,若有痛处,乃当发痈之诊,非表邪之诊也。

【集注】周扬俊曰:病之将发,脉必兆之。夫浮数阳也,热也,浮数兼见,为阳中之阳,是其热必尽显于外矣。而反洒淅恶寒,证不相应,何哉?必其气血凝滞,营卫不和,如经所谓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是也,况其身已有痛处乎。夫脉之见者阳也。其将发而痛者亦属阳,故曰:当发其痈。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注】诸痈肿者,谓诸阴阳痈肿也。不论阴阳,凡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当以手掩之肿上,热则能腐化成脓,故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也。

【集注】周扬俊曰:师之所以教人,知痈已成欲其溃,未成托之起也。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注】痈生于内,则气血为痈所夺,不能外营肌肤,故枯皱如甲错也。腹皮急似肿胀,但按之软,询之腹无积聚,审之身无表热,诊之脉数,非有外证也。此为肠内有痈脓也,主之薏苡附子败酱散,流通肠胃消痈肿也。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一名苦菜,五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盒饭下。

【集解】徐彬曰:薏苡寒能除热,兼下气胜湿,利肠胃,破毒肿;败酱善排脓破血利,结热毒瓦斯,故以为臣;附子导热行结,故为反佐。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注】此承上条,详发其证,以明其治也。肠痈者,其证则少腹肿硬,按之即痛,可知痈在内也;尿时如淋,尿色自调,可知肿碍之也。时时发热,汗出恶寒,似有表病,而实非表病也。其脉迟紧,则阴盛血未化,其脓未成,可下之,大盒饭有血也。若其脉洪数,则阳盛血已腐,其脓已成,不可下也。下之以大黄牡丹汤,消瘀泻热也。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个) 芒硝(三合) 瓜子(半升)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集解】李 曰:大黄、芒硝泄热,桃仁行瘀,丹皮逐血痹,去血分中伏火,瓜子主溃脓血。

问曰:寸口脉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注】脉微气夺也,脉涩血夺也,故曰:法当亡血汗出也。设无亡血汗出等病,则必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

【集注】李 曰:汗出亡阳,则脉微;亡血伤阴,则脉涩。微与涩皆阴脉也,设不汗而疮疡金疮,虽不亡阳而亡血,故亦见微涩之脉也,总是营卫虚衰之故。

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注】此承上条以明其治也。金疮,谓刀斧所伤之疮也。亡血过多,经络血虚,风寒易得干之,故用王不留行散,一以止血出,一以防外邪也。小疮粉之,即外敷也。

王不留行散方

王不留行(八月八日采,十分) 蒴 细叶(七月七日采,十分) 桑东南根(白皮,三月三日采,十分) 甘草(十八分) 川椒(除目及闭口、去汗,三分)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二分) 浓朴(二分)

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

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日。

【集解】徐彬曰:此乃概治金疮方也。盖王不留行,性苦平,能通利血脉,故反能止金疮血、逐痛;蒴 亦通利气血,尤善开痹;周身肌肉肺主之,桑根白皮最利肺气,东南根向阳,生气尤全,以复肌肉之主气,故以此三物,甚多为君。甘草解毒和荣,尤多为臣,椒、姜以养其胸中之阳,浓朴以疏其内结之气,芩、芍以清其阴分之热为佐。若有风寒,此属经络客邪,桑皮止利肺气,不能逐外邪,故勿取。

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

【注】浸淫疮者,浸谓浸浸,淫谓不已,谓此疮浸淫留连不已也。从口流向四肢者轻,以从内走外也,故曰可治;从四肢流走入口者重,以从外走内也,故曰不可治,浸淫者,犹今之癞疠之类。

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按】此承上条以明其治,黄连粉方脱简。

【集解】尤怡曰:黄连粉方未见大意,以此为湿热浸淫之病,故取黄连一味为粉,粉之,苦以燥湿,寒以除热也。

卷五

跗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

师曰:病跗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 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按】证刺俱未详,必有缺文,不释。

病患,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 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按】证未详,方亦缺,不释。

藜芦甘草汤方

(缺)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注】臂同背,古通用。臂脚直,谓足背强直不能屈伸,是转筋之证也。脉上下行,谓迢迢长直,微弦不和,是转筋之脉也。中寒之人,外寒盛则手足拘急转筋,痛不能忍,甚者入腹,则牵连少腹拘急而痛也。主之鸡屎白散,以治风寒痹气之在筋也。

鸡屎白散方

鸡屎白上一味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

阴狐疝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注】偏有大小,谓睾丸左右有大小也。时时上下,谓睾丸入腹,时出时入也。疝,厥阴之病也,以与狐情状相类,故名之也。主之蜘蛛散,入肝以治少腹拘急而痛也。

【集注】赵良曰:睾丸上下,有若狐之出入无时也,故曰狐疝。

李 曰:偏有大小,以睾丸言。时时上下,以睾丸入小腹出囊中言。

尤怡曰:阴狐疝气者,寒湿袭阴而睾丸受病,或左或右,大小不同;或上或下,出没无时,故名狐疝。

蜘蛛散方

蜘蛛(熬煎,十四枚) 桂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集解】尤怡曰:蜘蛛有毒,服之能令人利,合桂枝辛温,入阴而逐其寒湿之气也。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按】腹痛有虫,以洪大脉别之,未详,必有缺文,不释。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注】蛔虫,即今之人所名食虫也。蛔虫之为病,发作有时,发则令人吐涎,心痛欲死,即服攻下毒药,非积之痛,乃虫之痛,故不能止也。主之甘草粉蜜汤者,以虫得甘蜜而上,得铅粉而杀,从治之法也。

【集注】徐彬曰:发作有时,谓不恒痛也,则与虚寒之绵绵而痛者异矣。毒药不止,则必治气治血,攻寒逐积之药,俱不应矣,故以甘草粉蜜主之,白粉杀虫,甘草与蜜既以和胃,又以诱蛔也。

李 曰:《灵枢》云:蛔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令人吐涎也。蛔上入膈,心在膈上,故心痛,须臾下膈,则痛止,故发作有时也。廉泉任脉穴名,在颔下骨尖中。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二两) 粉(一两) 蜜(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瘥即止。

【集解】李 曰:蛔得甘则动,其性喜故也。胡粉有毒能杀虫,置粉于甘草蜜汤中,诱蛔食之也。

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按】此为脏寒之“此”字,当是“非”字,若是“此”字,即是脏厥,与辨蛔厥之义不属。

【注】蛔厥者,谓蛔痛手足厥冷也。若脏寒痛厥,则不吐蛔,此蛔厥、脏寒之所由分也。静而时烦,乃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又吐又烦,是蛔闻食臭出故也。主之乌梅丸者,以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方中大酸,大辛、大苦,信为治虫之要剂也。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一斤) 当归(四两) 附子(炮,六两) 川椒(去汗,四两) 桂枝(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食。

【集解】李 曰:乌梅味酸,黄连、黄柏味苦,桂枝、蜀椒、干姜、细辛味辛,以蛔得酸则止,得苦则安,得甘则动于上,得辛则伏于下也。然胃气虚寒,人参、附子以温补之,吐亡津液,当归以辛润之,则蛔厥可愈矣。

卷六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注】妇人经断得平脉,无寒热,则内外无病,其人渴不能食,乃妊娠恶阻之渐也。故阴脉虽小弱,亦可断为有孕。但恶阻,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医不知是孕,而治逆其法,却一月即有此证也。若更加吐下者,则宜绝止医药,听其自愈可也。然脉平无寒热,用桂枝汤,与妊娠渴不能食者不合、且文义断续不纯,其中必有脱简。

【集注】徐彬曰:平脉者,不见病脉,一如平人也。阴脉小弱者,脉形小不大,软弱无力,非细也。诸脉既平,而独下焦阴脉,微见不同,是中、上二焦无病,乃反见渴不能食之证,则渴非上焦之热,不能食亦非胃家之病矣。少阳有嘿嘿不欲食之证,今无寒热亦无少阳表证可疑矣。是渴乃阴火上炽,不能食乃恶心阻食,阴脉小乃胎元蚀气,故曰:名妊娠也。

李 曰:此节病证,即妊娠恶阻是也。寸为阳脉主气,尺为阴脉主血,阴脉小弱者,血不足也,血以养胎,则液竭而渴。又脾为坤土,浓德载物,胎气赖以奠安,不能食者,脾气弱也。凡有他病而渴不能食者,脉必不平而有寒热,今虽不能食,反得平脉,又无寒热,故主妊娠。

桂枝汤方

(见下利中)

妇人宿有 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 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 也,所以血不足者,其 不去故也,当下其 ,桂枝茯苓丸主之。

【注】经断有孕,名曰妊娠。妊娠下血,则为漏下,妇人宿有 痼之疾而育胎者,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下血不止,胎动不安者,此为 痼害之也;已及六月而得漏下,下血胎动不安者,此亦 痼害之也。然有血 成块者,以前三月经虽断,血未盛,胎尚弱,未可下其 痼也。后三月血成 ,胎已强,故主之桂枝茯苓丸,当下其 痼也。此示人妊娠有病当攻病之义也。此条文义不纯,其中必有阙文,姑存其理可也。

【集注】娄全善曰:凡胎动,多当脐,今动在脐上者,故知是 也。

程林曰:此有 病而怀胎者,虽有漏血不止,皆 痼之为害,非胎动胎漏之证,下其痼,妊娠自安。此《内经》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方氏曰:胎动胎漏皆下血,而胎动有腹痛,胎漏无腹痛。故胎动宜行气,胎漏宜清热。

魏荔彤曰:胎与 之辨,当于血未断之前三月求之。前三月之经水顺利,则经断必是胎。前三月有曾经下血者,则经断必成 。

桂枝茯苓丸

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 芍药(各等分)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方未见)

【注】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似表证也;若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而无头痛身痛,则非表证也。少腹如扇状,其恶寒如扇风之侵袭也。所以然者,因其人阳虚子脏开,寒邪侵入,故用附子汤温子脏而逐寒,但方缺,文亦不纯,必有残缺。

【集注】程林曰:胎胀腹痛,亦令人发热恶寒。少腹如扇者,阴寒胜也。妊娠阴阳调和,则胎气安,今阳虚阴盛,不能约束胞胎,故子脏为之开也。附子汤用以温经。

李 曰:按子脏即子宫也。脐下三寸为关元,关元左二寸为胞门,右二寸为子户,命门为女子系胞之处,非谓命门即子脏也。盖命门是穴名,在腰后两肾中,附脊骨之第十四椎之两旁。今经衣冠文物说少腹如扇者,子脏开,则子脏在少腹明矣。岂有在少腹者,而反谓其在脊后者乎?此误也。

尤怡曰:脉弦发热,有似表证,而乃身不痛而腹反痛,背不恶寒而腹反恶寒,甚至少腹阵阵作冷,若或扇之者,其所以然者,子脏开不能阖,而风冷之气乘之也。夫脏开风入,其阴内胜,则其脉弦为阴气,而发热且为格阳矣。胎胀者,热则消,寒则胀也。附子汤方未见,然温里散寒之意概可推矣。

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注】五六月堕胎者,谓之半产。妇人有漏下、下血之疾,至五六月堕胎而下血不绝者,此 痼之害也。若无 痼下血,惟腹中痛者,则为胞阻。胞阻者,胞中气血不和,而阻其化育也,故用芎归胶艾汤温和其血,血和而胎育也。

【集注】程林曰:漏下者,妊娠经来,脉经以阳不足谓之激经也。半产者,以四五月堕胎,堕胎必伤其血海,血因续下不绝也,若妊娠下血腹中痛,为胞阻,则用胶艾汤以治。

尤怡曰:妇人经水淋沥,及胎产前后下血不止者,皆冲任脉虚,而阴气不能守也,是惟胶艾汤能补而固之。

芎归胶艾汤方

芎 阿胶 甘草(各二两) 艾叶 当归(各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妇人怀娠,腹中 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按】妊娠腹中急痛用此方,未详其义,必是脱简,不释。

当归芍药散方

当归(三两) 芍药(一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芎 (半斤)

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二服。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注】妊娠呕吐谓之恶阻。恶阻者,谓胃中素有寒饮,恶阻其胎而妨饮食也。主之以干姜上寒,半夏止呕;恶阻之人,日日呕吐,必伤胃气,故又佐人参也。

【集注】程林曰:寒在胃脘,则令呕吐不止,故用干姜散寒,半夏、生姜止呕,人参和胃。半夏、干姜能下胎。娄全善云:余治娠阻病,累用半夏,未尝动胎,亦有故无殒之义,临病之工,何必拘泥。

尤怡曰:此益虚温胃之法,为妊娠中虚而有寒者设也。夫阳明之脉,顺而下行者也。

有寒则逆,有热亦逆,逆则饮必从之,而妊娠之体,精凝血聚,每多蕴而成热者矣。按《外台》方:青竹茹、橘皮、半夏各五两,生姜、茯苓各四两,麦冬、人参各三两,为治胃热气逆呕吐之法,可补仲景之未备也。

干姜人多半夏丸方

干姜 人参(各一两) 半夏(二两)

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按】方证不合,必有脱简,不释。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注】妊娠外有水气则浮肿,洒淅恶寒,水盛贮于肌肤,故身重;内有水气,则小便不利,水盛阻遏阳气上升,故起即头眩也。用葵子茯苓者,是专以通窍利水为主也。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升) 茯苓(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注】妊娠无病不须服药,若其人瘦而有热,恐耗血伤胎,宜常服此以安之。

【集注】尤怡曰:妊娠最虑热伤,故于芎、归、芍药养血之中,用黄芩清热,佐白术和胃也。震亨称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夫芩、术非能安胎者也,去其湿热,其胎自安耳!

当归散方

当归 黄芩 芍药 芎 (各一斤) 白术(半斤)

上五味,杵为散,酒饮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苦疾,产后百病悉主之。

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

【注】妊娠妇人,肥白有寒,恐其伤胎,宜常服此。

【集注】尤怡曰:妊娠伤胎,有因热者,亦有因寒者,随人脏气之阴阳而各异也。当归散正治热之剂。白术散君白术和胃,臣川芎调血,使蜀椒去寒,佐牡蛎安胎也,则正治寒之剂也。仲景并列于此,其所以昭示后人者深矣。

白术散方

白术 芎 蜀椒(去汗,三分) 牡蛎上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若呕,以醋浆水服之复不解者,小麦汁服之。以后渴者,大麦粥服之,病虽愈,服之勿置。

妇人伤胎,怀身腹满,不得小便,从腰以下重,如有水气状,怀身七月,太阴当养不养,此心气实,当刺泻劳宫及关元,小便微利则愈。

【按】文义未详,此穴刺之落胎,必是错简,不释。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