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内治杂证法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方法总论

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损伤之证也。专从血论,须先辨或有瘀血停积,或为亡血过多,然后施以内治之法,庶不有误也。夫皮不破而内损者,多有瘀血;破肉伤 ,每致亡血过多。二者治法不同。有瘀血者,宜攻利之;

亡血者,宜补而行之。但出血不多,亦无瘀血者,以外治之法治之,更察其所伤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必先逐去瘀血,和荣止痛,然后调养气血,自无不效。若夫损伤杂证论中不及备载者,俱分门析类详列于后,学人宜尽心焉。

伤损内证

凡跌打损伤、坠堕之证,恶血留内,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盖肝主血也,故败血凝滞,从其所属必归于肝,其痛多在胁肋小腹者,皆肝经之道路也。若壅肿痛甚或发热自汗,皆宜斟酌虚实,然后用调血行经之药。王好古云:登高坠下撞打等伤,心腹胸中停积瘀血不散者,则以上、中、下三焦分别部位,以施药饵。瘀在上部者,宜犀角地黄汤;瘀在中部者,宜桃仁承气汤;瘀在下部者,宜抵当汤之类。须于所用汤中加童便好酒,同煎服之。虚人不可下者,宜四物汤加穿山甲。若瘀血已去,则以复元通气散加当归调之。《内经》云:形伤作痛,气伤作肿。又云: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凡打仆闪错,或恼怒气滞血凝作痛,及元气素弱,或因叫号血气损伤,或过服克伐之剂,或外敷寒凉之药,致气血凝结者,俱宜用活血顺气之剂。后列诸方,以备选用。

犀角地黄汤

犀角 生地黄(酒浸,另捣) 丹皮 白芍(各等分)

水煎服。

桃仁承气汤

大黄 芒硝 桃仁 桂枝 甘草水煎服,以利为度。

抵当汤

水蛭 虻虫(去翅、足,各三十枚) 大黄(酒浸,三两) 桃仁(去皮、尖,三十枚)

水煎,去渣,取三升,温服一升,不下再服。

复元活血汤

柴胡(五钱) 当归 穿山甲(炮) 栝蒌根(各三钱) 甘草 红花(各二钱)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大黄(酒浸,一两)

上将桃仁研烂,余药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二盅,酒半盏,煎至七分,去渣,大温,食前服,以利为度。

巴戟汤

巴戟(去心) 大黄(各半两) 当归 地黄 芍药 川芎(各一两)

上为末,水煎服,以利为度。

破血消痛汤

羌活 防风 官桂(各一钱) 苏木(一钱半) 柴胡 连翘 当归梢(各二钱) 麝香(另研,少许)水蛭(炒去烟尽,另研,二钱)

上为粗末,共一服,酒二大盏,水一盏,水蛭、麝香另研如泥,余药煎至一大盏,去火,稍热,调二味服之,两服立愈。

清心药

牡丹皮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生地黄 黄芩 黄连 连翘 栀子 桃仁 甘草(各等分)

上引用灯心草、薄荷煎,入童便和服。

止痛药

当归 牛膝 川芎 怀庆生地 赤芍药 白芷 羌活 独活 杜仲 续断(各一两) 肉桂 八角茴香乳香 没药(各五钱) 南木香 丁皮 沉香 血竭(各二钱半)

上为末,老酒调用。

活血顺气何首乌散

何首乌(三钱) 当归 赤芍药 白芷 乌药 枳壳 防风 甘草 川芎 陈皮 香附 紫苏 羌活 独活肉桂(各一钱)

上薄荷、生地黄煎,入酒和服。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

调经散

川芎 当归 芍药 黄 (各一钱半) 青皮 乌药 陈皮 熟地黄 乳香(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不拘时服。

牡丹皮散

牡丹皮 当归 骨碎补 红花(酒浸) 续断 乳香 没药 桃仁 川芎 赤芍药 生地黄(各等分)

上水酒煎服,却用秫米饭热罨缚,冷又蒸热,换缚。

橘术四物汤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怀庆生地(各二钱) 陈皮 白术 红花(各一钱) 桃仁(十枚)

上生地黄煎服。骨节疼,加羌活、独活。痛不止,加乳香、没药。

当归补血汤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防风连翘 羌活 独活 乳香 没药 白芷 续断 杜仲(各等分)

上生地黄煎,入童便和服,不可用酒。气虚,加人参、白术、黄 。

复元通气散

木香 茴香(炒) 青皮(去皮) 穿山甲(酥炙) 陈皮 白芷 甘草 漏芦 贝母(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温酒调下。

伤损出血

伤损之证,或患处或诸窍出血者,此肝火炽盛,血热错经而妄行也,用加味逍遥散清热养血。若中气虚弱,血无所附而妄行,用加味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或元气内脱不能摄血,用独参汤加炮姜以回阳;如不应,急加附子。如血蕴于内而呕血者,用四物汤加柴胡、黄芩。凡伤损而犯劳碌,或怒气肚腹胀闷,或过服寒毒等药致伤阳络者,则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伤于阴络者,则为血积、血块、肌肉青黑,此皆脏腑亏损,经隧失职,急补脾、肺二脏自愈矣。

加味逍遥散

白术 茯苓 当归 白芍(各二钱) 柴胡(一钱) 薄荷(五分) 黑栀丹皮(各一钱五分)

水煎服。

补中益气汤

人参(二钱) 黄 (炙,二钱) 白术(炒,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五分) 升麻(五分) 柴胡(五分)陈皮(八分) 甘草(炙,三分)

引用姜、枣,水煎服。

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二钱) 甘草(炙,一钱)

引用姜、枣,水煎服。

四物汤

当归(三钱) 川芎 白芍药(二钱) 熟地黄(三钱)

水煎服。

独参汤

人参(一两)

水煎服。

瘀血泛注

伤损瘀血泛注之证,乃跌仆血滞所致。盖气流而注,血注而凝,或注于四肢关节,或留于胸腹腰臀,或漫肿,或结块,初起皆属肝、脾郁火。急用葱熨法,内服小柴胡汤以清肝火,次用八珍汤以壮脾胃,或益气养荣汤,久服自然收功。若日久溃破而气血虚者,宜十全大补汤;若溃而寒邪凝滞不敛者,宜豆豉饼祛散之。此证若不补气血,不慎起居,不戒七情,或用寒凉克伐,俱属不治。

小柴胡汤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半夏(制) 人参(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引用姜二片,水煎服。

八珍汤

即四君子汤四物汤,相和为剂也。

益气养荣汤

人参 黄 (炒) 当归 川芎 熟地黄 白芍(炒) 香附 贝母 茯苓 陈皮(各一钱) 白术(二钱)柴胡(六分) 甘草 桔梗(各五分)

引用姜,水煎服。口干,加五味子、麦冬。往来寒热,加青皮。

十全大补汤

即八珍汤加黄 、肉桂各一钱。

豆豉饼

江西豆豉上一味为末,唾津和作饼子,如钱大,浓二分,置患处,以艾壮于饼上灸之,干则再易。

葱熨法(方见囟骨伤)

瘀血作痛

伤损之证肿痛者,乃瘀血凝结作痛也。若胀而重坠,色或青黑,甚则发热作渴汗出者,乃经络壅滞,阴血受伤也。宜先刺去恶血以通壅塞,后用四物汤以调之。

四物汤(方见伤损出血)

血虚作痛

伤损之证血虚作痛者,其证则发热作渴,烦闷头晕,日晡益甚,此阴虚内热之证。宜八珍汤加丹皮、麦冬、五味子、肉桂、骨碎补治之。

八珍汤(方见瘀血泛注)

呕吐黑血

伤损呕吐黑血者,始因打仆伤损,败血流入胃脘,色黑如豆汁,从呕吐而出也。形气实者,用百合散;形气虚者,加味芎 汤。

百合散

川芎 赤芍药 当归 百合 生地 侧柏叶 荆芥 犀角 丹皮 黄芩 黄连 栀子 郁金 大黄(各一钱)

水煎,加童便和服。

加味芎 汤

芎 当归 白术 百合(水浸一日) 荆芥(各一钱)

水一盅半,酒半盅,煎八分,不拘时服。

发热

伤损之发热者,若因出血过多,脉洪大而虚,重按之全无者,此血虚发热也,用当归补血汤;脉若沉微,按之软弱者,此阴盛发热也,宜用四君子汤加炮姜、附子;若发热烦躁,肉 筋惕者,此亡血也,宜用圣愈汤;如发热汗出不止者,此血脱也,宜用独参汤。血脱之证,其脉实者难治,细小者易治。

当归补血汤

黄 (炙,一两) 当归(三钱)

水煎服。

圣愈汤

人参 川芎 当归 熟地黄 生地 黄 (炙,各等分)

水煎服。

四君子汤 独参汤(俱见伤损出血)

肌肉作痛

伤损之证,肌肉作痛者,乃荣卫气滞所致,宜用复元通气散;筋骨间作痛者,肝肾之气伤也,用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八两) 山萸肉(去核,四两) 怀山药(四两) 牡丹皮(三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共为末,炼蜜丸桐子大,空心,白汤服三钱。

复元通气散(方见伤损内证)

骨伤作痛

伤损之证,骨伤作痛者,乃伤之轻者也。若伤重,则或折、或碎,须用手法调治之,其法已详列前篇。此乃磕蹦微伤,骨间作痛,肉色不变,宜外用葱熨法,内服没药丸,日间服地黄丸自愈矣。

没药丸

没药(去油) 乳香(去油) 川芎 川椒(去闭口及目) 芍药 当归(各半两) 自然铜(火 淬七次,二钱半)

上为细末,用黄蜡二两熔化,入药末搅匀,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酒一盅化开,煎五分热服。

葱熨法(方见囟骨伤)

地黄丸(方见肌肉作痛)

胸腹痛闷

伤损之证,胸腹痛闷者,多因跳跃捶胸,闪挫举重,劳役恚怒所致。其胸腹喜手摸者,肝火伤脾也,用四君子汤加柴胡、山栀;如畏手摸者,肝经血滞也,用四物汤加柴胡、山栀、桃仁、红花;若胸胁闷痛,发热晡热,肝经血伤也,用加味逍遥散;若胸胁闷痛,饮食少思,肝脾气伤也,用四君子汤加芎、归、柴、栀、丹皮;若胸腹胀满,饮食少思,肝脾气滞也,用六君子汤加柴胡、芎、归;若胸腹不利,食少无寐,脾气郁结也,用加味归脾汤;若痰气不利,脾肺气滞也,用二陈汤加白术、芎、归、山栀、大麻、钩藤钩。如因过用风热之药,致肝血受伤,肝火益甚,或饮糖酒则肾水益虚,脾火益炽,若用大黄、芍药内伤阴络,反致下血。少壮者,必成痼疾;老弱者,多致不起。

加味归脾汤

黑栀(一钱) 牡丹皮(一钱) 人参(一钱) 黄 (炙,一钱五分) 白术(炒,一钱五分) 茯神(二钱) 枣仁(炒,一钱五分) 当归(一钱) 木香(五分) 远志(去心,八分) 圆肉(二钱) 甘草(炙,五分)

引用姜、枣,水煎服。

二陈汤

陈皮(一钱五分) 半夏(制,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五分)

引用姜,水煎服。

六君子汤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各一钱五分。

引用姜、枣,水煎服。

四君子汤 四物汤 加味逍遥汤(俱见伤损出血)

胁肋胀痛

伤损胁肋胀痛之证,如大便通和,喘咳吐痰者,肝火侮肺也,用小柴胡汤加青皮、山栀清之;若胸腹胀痛,大便不通,喘咳吐血者,乃瘀血停滞也,用当归导滞散通之。《内经》云:肝藏血,脾统血,盖肝属木,木胜侮土,其脾气必虚。宜先清肝养血,则瘀血不致凝滞,次壮脾胃,则气血充盛。若行克伐,则虚者益虚,滞者益滞,祸不旋踵矣。

当归导滞散

川大黄(一两) 当归(二钱五分) 麝香(少许)

上三味,除麝香另研外,为极细末,后入麝香令匀,每服三钱,热酒一杯调下。

又方

川大黄 当归(各二两)

上共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温酒调服。

小柴胡汤 (方见瘀血泛注)

腹痛

伤损腹痛之证,如大便不通,按之痛甚者,瘀血在内也,用加味承气汤下之;既下而痛不止,按之仍痛,瘀血未尽也,用加味四物汤补而行之;若腹痛按之反不痛者,血气伤也,用四物汤加参、 、白术,补而和之;若下而胸胁反痛,肝血伤也,用四君子汤加芎、归补之;既下而发热,阴血伤也,用四物汤加参术补之;既下而恶寒,阳气伤也,用十全大补汤补之;既下而恶寒发热者,气血伤也,用八珍汤补之;下而欲呕者,胃气伤也,用六君子汤加当归补之;下而泄泻者,脾肾伤也,用六君子汤加肉果、补骨脂补之;若下后手足俱冷,昏愦出汗,阳气虚寒也,急用参附汤;若吐泻而手足俱冷,指甲青者,脾肾虚寒之甚也,急用大剂参附汤;口噤、手撒、遗尿、痰盛、唇青体冷者,虚极之坏证也,急用大剂参附汤,多有得生者。

加味承气汤

大黄 朴硝(各二钱) 枳实 浓朴 当归 红花(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酒各半,煎服。

参附汤

人参(或五钱或一两) 制附子(或三钱或五钱)

引用姜,水煎服。

四君子汤 四物汤(俱见伤损出血)

六君子汤(方见胸腹痛闷)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俱见瘀血泛注)

少腹引阴jing作痛

伤损而少腹引阴jing作痛者,乃瘀血不行,兼肝经郁火所致。宜用小柴胡汤加大黄、黄连、山栀服之。待痛势已定,再用养血之剂,自无不愈矣。此病若误认为寒证而投以热药,重则必危,轻则损目,治者宜慎之。

小柴胡汤(方见瘀血泛注)

腰痛

伤损腰痛、脊痛之证,或因坠堕,或因打仆,瘀血留于太阳经中所致,宜地龙散治之。

地龙散

地龙 官桂 苏木(各九分) 麻黄(七分) 黄柏 当归尾(各二钱五分) 桃仁(九个) 甘草(三钱五分)

上水煎,食前服。

眩晕

伤损之证,头目眩晕,有因服克伐之剂太过,中气受伤,以致眩晕者;有因亡血过多,以致眩晕者。如兼腹胀呕吐,宜用六君子汤,兼发热作渴不思饮食者,宜十全大补汤。

六君子汤(方见胸腹痛闷)

十全大补汤(方见瘀血泛注)

烦躁

伤损之证,烦躁而面赤口干作渴,脉洪大按之如无者,宜用当归补血汤;如烦躁自汗头晕,宜用独参汤;如烦躁不寐,宜用加味归脾汤;如烦躁胁痛,宜用柴胡四物汤;如亡血过多烦躁者,宜用圣愈汤。

加味归脾汤(方见胸腹痛闷)

当归补血汤 圣愈汤(俱见发热)

柴胡四物汤 (即四物汤加柴胡、黄芩。方见伤损出血。)

独参汤(方见伤损出血)

喘咳

伤损之证而喘咳者,若因出血过多,面黑胸胀,胸膈痛而发喘者,乃气虚血乘于肺也,急用二味参苏饮,缓则难救。若咳血衄血而喘者,乃气逆血蕴于肺也,只宜活血行气,不可用下法,宜十味参苏饮治之。

二味参苏饮

人参(一两) 苏木(二两)

水煎服。

十味参苏饮

人参 紫苏 半夏 茯苓 陈皮 桔梗 前胡 葛根 枳壳(各一钱) 甘草(五分)

引用姜二片,水煎服。

昏愦

伤损昏愦乃伤之至重,以致昏愦不知人事,宜急灌以独参汤。虽内有瘀血,断不可下,急用花蕊石散内化之;盖恐下之,因泻而亡阴也。若元气虚甚者,尤不可下,亦用前散以化之。凡瘀血在内,大便不通,用大黄、朴硝;血凝而不下者,须用木香、肉桂二三钱,以热酒调灌服之,血下乃生,怯弱之人,用硝、黄而必加木香、肉桂同煎者,乃假其热以行其寒也。

花蕊石散

石硫黄(四两) 花蕊石(二两)

上二味合匀,用瓦罐一个,入药在内,封口,外用纸筋盐泥周遭固济,候泥干,安四方砖上,书八卦五行字,用炭十斤笼叠周匝,自午时,从下着火渐渐上彻,直至经宿炭尽火冷,又放经宿,罐冷取出研细,用绢罗罗过,瓷盒收贮。每服三钱,以童便调服。

作呕

伤损作呕,若因痛甚,或因克伐而伤胃者,宜四君子汤加当归、半夏、生姜;因忿怒而肝伤者,用小柴胡汤加山栀、茯苓;因痰火盛者,用二陈汤加姜炒黄连、山栀;因胃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加生姜、半夏;因出血过多者,用六君子汤加当归。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俱见伤损出血)

小柴胡汤 (方见瘀血泛注)

二陈汤 六君子汤(俱见胸腹痛闷)

作渴

伤损作渴,若因亡血过多者,用四物汤加人参、白术,如不应,用人参、黄 以补气,当归、熟地以补血,或用八珍汤。若胃热伤津液者,用竹叶黄 汤;如胃虚津液不足,用补中益气汤;如胃火炽盛,用竹叶石膏汤;

若烦热作渴、小便淋涩,乃肾经虚热,非地黄丸不能救。

竹叶黄 汤

淡竹叶(二钱) 人参 黄 生地黄 当归 川芎 麦冬 芍药 甘草 石膏( ) 黄芩(炒) 半夏(各一钱)

水煎服。

竹叶石膏汤

竹叶(三把) 石膏(一斤) 人参(三两) 甘草(炙,二两) 麦冬(一升) 半夏(半升) 粳米(半升)

引用生姜,水煎服。

四物汤 补中益气汤(俱见伤损出血)

八珍汤(方见瘀血泛注)

六味地黄丸(方见肌肉作痛)

秘结

伤损之证,大便秘结,若因大肠血虚火炽者,用四物汤送润肠丸,或以猪胆汁导之。若肾虚火燥者,用六味地黄丸;若肠胃气虚,用补中益气汤;若大便秘结,里实气壮,腹痛坚硬者,用玉烛散。

润肠丸

大黄 当归尾 羌活(各五钱) 桃仁 麻仁(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空心,白汤送下。

猪胆汁导法

大猪胆一枚,泻汁和法醋少许,以灌谷道内,如一时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玉烛散

生地黄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大黄(酒浸) 芒硝引用生姜,水煎服。

四物汤 补中益气汤(俱见伤损出血)

六味地黄丸(方见肌肉作痛)

挟表

伤损之外挟表邪者,其脉必浮紧,证则发热体痛。形气实者,宜疏风败毒散;形气虚者,宜加味交加散,或羌活乳香汤以散之。

疏风败毒散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羌活 独活 桔梗 枳壳 柴胡 白茯苓 白芷 甘草 紫苏 陈皮 香附

上生姜、生地黄煎,入酒和服。

加味交加散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 苍术 浓朴 陈皮 白茯苓 半夏 羌活 独活 桔梗 枳壳 前胡 柴胡干姜 肉桂 甘草

上生姜煎服。有热者,去干姜、肉桂。

羌活乳香汤

羌活 独活 川芎 当归 赤芍药 防风 荆芥 丹皮 续断 红花 桃仁 乳香

上生地黄煎服。有热者,加柴胡、黄芩。

补遗方

补损续筋丸 治跌打仆坠,骨碎筋断肉破,疼痛不息。

当归(酒洗,五钱) 川芎 白芍(炒) 熟地(各三钱) 广木香 丹皮 乳香(去油净) 没药(去油净,各五钱) 骨碎补 自然铜 红花 瓜儿血竭(各三钱) 朱砂(五钱) 丁香(一钱) 人参(一两) 虎骨(酥油炙,二两) 古铜钱(三文)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淡黄酒、童便化服。

补损接骨仙丹 治证同前。

当归(酒洗) 川芎 白芍(炒) 熟地 补骨脂 五灵脂 广木香 地骨皮 防风(各五钱) 乳香(去油净)没药(去油净) 瓜儿血竭(各一钱)

上锉一处,用夜合花树根皮五钱,同入大酒壶内,加烧酒同煮,一炷香,取出温服。

止血定痛生肌散 治伤损等证,失血过多,或因克伐致血气耗损,恶寒发热烦躁。

乳香(去油净) 没药(去油净) 龙骨(各三钱) 血竭(二钱) 黄丹(飞过,五钱) 香白芷(二钱五分)软石膏( 去火毒,一两) 潮脑(少许)

共为细末,瓷器盛之,每以糁患处,止痛生肌。

敷跌打青肿方

生栀子同飞罗面捣涂之,以布缠裹,拔出青毒即消。

回阳玉龙膏 专敷跌打损伤,气虚寒冷。

草乌(炒,二钱) 南星(煨,一两) 军姜(煨,一两) 白芷(一两) 赤芍(炒,一两) 肉桂(五钱)

共为末,葱汤调搽,热酒亦可。

太乙膏 治伤口不收,贴之生肌长肉。

香麻油 当归 生地 生甘草三味入油内炸枯,去渣,再以丝棉滤净,再入净锅,熬至滴水不散,入炒飞黄丹八两,又用慢火,熬至滴水成珠,取起少顷,入白蜡、黄蜡,各一两,微火再熬,取起少定,入去油净乳香、没药各五钱搅匀,收瓷器内,过三宿可贴。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