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四十三章 传统政治文化之总崩溃(1839—1912年)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一 背景

中国虽自宋以下日趋没落,但汉武帝征服四夷后所建起的天朝观念仍然未变。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国为打开同中国的贸易,派特使马戛尔尼,以补祝乾隆帝八十寿辰为名,率七百余人的庞大使团访华。清廷仍以天朝大国接见四夷贡使的习惯思维待之。觐见乾隆前,清朝的接待官员发现英国人不肯向皇帝下跪叩头,这让他们非常头疼。要知道,其他国家的贡使和传教士以前都是下跪的。但马戛尔尼坚决不肯,他说即使在英国国王面前,他也只是行单膝下跪礼,他声称绝不对别国君主施高过自己国君的礼节。只有在上帝的面前,他才会双膝下跪。一番争执之后,乾隆帝恩准马戛尔尼只单膝下跪的要求。

接见完毕,乾隆赐英吉利王一道敕书,大意是:“回去告诉你们的国王!鉴于你们倾心于中华文化,不远万里的派遣使节前来叩祝我的万寿,我见你词意恳切恭顺,深为嘉许。但你们表奏上说要派你国人常驻天朝,照管你国买卖,这和天朝的体制不相符合,万万不行。西洋国家很多,又不是只你一国,如果大家都请求派人留居北京,如何是好?所以不能因你一国的请求,破坏天朝的制度。天朝富有四海,奇珍异宝早已司空见惯,看在你们诚心诚意、远道而来的分上,我已下令让有关部门收纳你们的贡品。天朝的恩德和武威,普及天下,任何贵重的物品,应有尽有,所以不需要你国货物,特此告知。”(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四夷考·英吉利》)

清廷自恃“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因循保守,闭关锁国,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扼杀了中国人的进取精神,使中国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拉大了同西方的差距。

晚清时,自秦汉以下所建起的中国文化独尊观念仍为士大夫阶级所深信,同时一般国人甚至多数的士大夫实际却非常幼稚,对外人不能了解,专会捏造轻信种种的妖语浮言。例如,当时的民众将西方传教士妖魔化,认为教堂是一个吃人的地方,传教士挖人眼睛,用来做炼银的原料;又说教堂里男女共宿一室,行淫乱之事;洋人懂巫术,以物制裸体妇人,吹气得活,柔软温暖如美人(夏燮《中西纪事》)。

这样一个既傲慢又幼稚的民族绝不能对付一个政治与文化都正旺盛的西洋,各种既滑稽又悲惨的冲突很自然地继续发生。当时经常发生教案,传教士被不明真相的民众杀死。

中国政治上的无作为由宋以下的屡次失败与亡国早可看出,文化上的弱点从此也日益明显。明末清初的葡萄牙人、荷兰人与传教士不过是西洋势力的前哨,到清末西洋各国大规模向中国冲入的时候,中国无论朝廷,或士大夫,或一般人民都忙得手足无措,两千年来所种下的业缘至此要收获必然的苦果。

二 鸦片战争前后

清代承袭明代旧制,乾隆以下将一切通商事宜都归并于广东一地,对外人通商又有种种合乎情理与不合情理的限制,官僚的贪污与地方人民的欺诈更加重这些规例的苦痛。西洋各国在英国率领之下屡与中国交涉,要求废除苛例,并准许使臣与领事常驻中国。西洋最后的目的是要将广大的中国市场全部开放。中国方面却大半采用虚张声势与苟且拖延的政策,最后引起严重的冲突是很自然的。

在西洋人或认通商为主要的问题,但中国方面自道光初年以下感到最成问题的是鸦片毒药的大批输入与白银宝货的大量输出。所以中国与英国第一次的兵戎相见,无论西洋人或后代的历史家如何看法,在当时中国人的心目中确是一个鸦片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大败,所以在和约中中国所认为重要的鸦片问题并未解决,只解决了西洋人所注意的通商问题。

但和约签字后,中国仍想以不了了之的方法去拖延条约的施行,因而引起第二次中西的大冲突,一直等外兵攻到京师,中国才知道这件事不是拖延政策所能解决的,只得加设政治机关,专门应付外交通商事务。这可说是天朝观念开始动摇的征象。

三 传教问题与太平天国

在中西的冲突中,除通商问题外,还有基督教的传教问题。晚明、盛清的传教士大半都以输入西洋科学与在天朝当差为传教的工具,这当然是不得已的办法。鸦片战争之后,西洋在天主教的法国的策动之下,强迫中国承认传教与信教的完全自由。1844年冬,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黄埔条约》。这个条约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的安全。从此为基督教大开方便之门。

基督教一时很惹人注意,甚至有人利用它的名义倡导内乱,图谋推翻外交失败的满族政权。1843年,洪秀全与表亲冯云山、族弟洪仁玕从基督教小册子《劝世良言》中吸取某些基督教义,后来自行洗礼,并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帝教”,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信众达两千多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誓师,宣布起义,正号“太平天国元年”。经过两年余奋战,自广西入湖南、进湖北,顺长江而下,经江西、安徽、江苏,于咸丰三年二月(1853年3月)攻下江宁府城,随即将它定为国都,改名天京。太平天国声势浩大,致使大清半壁的天下临时丧失,最后还靠汉族中出来几个人把太平天国打倒。

这时清皇朝的八旗兵、绿营兵也日趋衰败。清廷先后调集大批军队前往广西、湖南镇压,结果纷纷败溃,只好寻求地方武装力量进行阻挡。当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后,清廷便命令两湖督抚等地方官员劝谕士绅,举办团练。此时,曾国藩正因母丧在原籍守制。这年十二月十三日(1853年1月21日),他接到湖南巡抚张亮基转来军机大臣传达咸丰帝十一月二十九日上谕,要他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协助张亮基“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曾国藩接旨后四天即前往长沙,着手筹办团练武装。

鉴于清朝原有军队已不足以维护帝国统治秩序的实际状况,曾国藩认为必须从根本上着手,建立与培训起一支有严密组织并有顽强战斗意识和实战能力的新军。为此,他拟定了他的建军原则,竭尽全力组织起一支新的地主阶级武装——湘军。

曾国藩利用宗法关系作为维系湘军的纽带,使全军上下归他一人调度指挥,湘军成为以曾国藩为首领的私人武装。这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军阀集团。湘军的骨干多是以各种宗法关系纠集在一起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们出身于一般中小地主家庭,功名不高,或是诸生、文童,也没有显赫的政治地位。但这些人都浸透了帝制正统思想,都以坚决维护名教纲常和统治秩序为己任。这些人比腐朽的帝国官僚有才干,他们兢兢业业,有一股拼命向上爬以取得功名利禄的顽强精神和野心。曾国藩正是带领这样一批儒生,结成“誓不相弃之死党”,而成为太平军的死敌。

四 甲午戊戌与庚子辛丑

英法联军以后,中国对外没有再受严重的挫折,以为大势已无问题。一直到甲午战争,被素来所轻视的日本打败,在羞愤之下才知道自己实在衰弱不堪,非设法振作不可。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一千三百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

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军事上,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帝制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顽固势力所不容。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托词抗命。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徐致靖被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七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

变法失败后,一切旧制随之复辟。反动政府,不只废除新政,并且想借义和团的神力歼灭洋人,以为将中国的洋人全部杀掉,天下就可太平无事!

当初,义和团在直隶、京津地区的迅速发展,引起清廷的不安。在如何对待义和团的问题上,清廷内部多次发生激烈的争吵,有人主“剿”,有人主“抚”。最终,慈禧太后“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认为“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主抚派占了上风。从此,义和团在清廷的默许下大批进入北京和天津。同时适逢八国联军攻破大沽炮台,中国于是揭开假面具,正式向全世界宣战。这是历来既傲慢又幼稚的民族特征所演出的滑稽惨剧,最后为自己制造了政治上与经济上无穷的负担,清朝的命运也随着到了末路。

五 科举废除与帝制推翻

传统的中国,在制度方面可以帝制为象征,在文化方面可以科举为象征。经过西洋七十年的打击之后,自宋以下勉强支持的中国不能再继续挣扎,传统中国的两个古老象征也就随着清朝一并消灭。

义和团之乱平定以后,清廷就明令废除八股文。1901年后,随着清廷“新政”的推行,政治、军事、工商、法律、教育文化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革,对新式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废科举几乎成了全国上下的一致呼声。1902年清廷颁布《钦定高等学校章程》,鼓励高等学堂开设算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动植物和外文。终于,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等一批实权大臣联合上奏,要求废除科举制,大力兴办学堂,得到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批准,下诏从1906年停止所有科举考试,科举制遂寿终正寝。

科举既被废除,从此专靠新式学校培养人才。国内遍立学校之外,又派学生往东西各国留学。

早在19世纪70年代,清廷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倡导发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希望利用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挽救垂死的清王朝。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一百二十名十岁至十六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第一批留学生虽然派出得很早,但最大规模的官费留学还是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以后的事。

义和团乱后,清廷在政治上仍不肯真正改革,直到日俄战争后,俄国的失败触动了他们,当时舆论大都认为这与俄国未行宪政而日本实行了宪政有着密切关系。迫于形势和舆论的压力,1905年10月,清廷派载泽、端方、戴鸿慈、李盛铎、尚其亨等五大臣分赴日本及欧美各国“考察政治”。次年,出洋考察的大臣们陆续回国,建议朝廷诏定国是,仿行宪政,以便安抚人心,稳定大局。慈禧太后经过反复考虑,采纳了他们的意见。1906年9月1日,清廷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但是,清廷并无立宪的诚意,而是企图借立宪之名,实行中央集权、满族贵族集权。1908年8月27日,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皇帝的统治“万世一系”,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一切颁行法律、召集开闭解散议院、设官制禄、统率海陆军、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宣布戒严、司法等大权,全在君主一人手中。特别是用人、军事、外交等大权,议院根本不得干预。清廷此举进一步暴露了它根本没有立宪的诚意。

1911年5月,清廷宣布成立第一届责任内阁,在内阁大臣十三人中,满族贵族占了九人,而其中皇族又占五人,被称为“皇族内阁”,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族亲贵手中。这就暴露了“预备立宪”的骗局,引起了地方军阀、官员和立宪派的普遍不满,清廷变得更为孤立。立宪派认为清廷此举“不合君主立宪国公例”,要求另外组阁。清廷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各省咨议局联合会发表《宣告全国书》,痛苦地承认“希望绝矣”。立宪运动彻底破产。

庚子以后不能说清廷一事未做。但所做的事都嫌太晚,并且缺乏诚意,终致大清的政权被推翻;战国诸子所预想、秦始皇所创立、西汉所完成、曾支持中国两千年的皇帝制度,以及三千五百年来曾笼罩中国的天子理想,也都由清帝退位时轻描淡写的一纸公文宣告结束。

帝制先取消了科举,象征传统文化大崩溃的开始;然后帝制自己也被取消,象征传统制度大崩溃的开始。所余的是一个在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失去重心的中国,只有一个外表上全新的面孔聊以自慰自娱。积弱不堪的民族文化从此要在新旧的指针一并缺乏之下盲目地改换方向,乱寻方向;前途茫茫,一切都在不可知的定数中。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