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乾象典第四十二卷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月部纪事

《通鉴前编》:黄帝命常仪占月。

《竹书纪年》:帝颛顼高阳氏母曰:女枢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于幽房之宫,生颛顼于若水。

《外纪》:尧之时,有草生焉,曰蓂荚。十五之前日,生一叶。十五之后日,落一叶。小馀则一叶,厌而不落。观之可以知旬朔,故又名历草。

《拾遗记》:舜于宝露坛下,起月馆以望夕月。东方朔作《宝瓮铭》曰:宝云生于露坛,祥风起于月馆。

《竹书纪年》:主癸之妃曰扶都,见白气贯月,意感,以乙日生汤,号天乙。

《周礼·秋官》:司烜氏以鉴取明水于月。〈注〉鉴镜属取水者也,世谓之方诸。

《左传》:晋楚遇于鄢陵,吕锜梦射月,中之,退入于泥。占之曰姬姓,日也。异姓,月也。必楚王也。

《荀子·解蔽篇》:夏首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者,失气而死。《三辅黄图》:沧池在长安城中,武帝凿以玩月,其旁起望鹄台以眺月。

《洞冥记》:武帝于望鹄台西,起俯月台。台下穿池广千尺。登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仙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影娥池中,有游月船、触月船。《前汉书·匈奴传》:单于举事常随,月盛壮以攻战,月亏则退兵。

《元后传》:后母魏郡李氏任政君,在身梦月入其怀,及壮大,婉顺得。妇人道尝许嫁未行,所许者死,后东平王聘政君为姬。未入,王薨。父禁独怪之,使卜数者相政君,当大贵不可言。

《儿世说》:徐稚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耶。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拾遗记》: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崄阻,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纪其事。

《晋书·天文志》:顺帝时,张衡制浑象于殿上,室内星中出没,与天相应,因其关戾,又转瑞轮,蓂荚于阶下,随月虚盈。

《会稽先贤传》:阚泽字德润,在母胞八月,叱声震外,年十三,梦见名字炳然在月中。

《侍儿小名录》:孙亮作琉璃屏风,甚薄,而莹彻。每于月下清夜舒之。

《拾遗记》:太始十年,有浮支国献望舒草,其色红,叶如荷。近望则如卷荷,远望则如舒荷。团团似盖,亦云月出则叶舒,月没则叶卷。植于宫中,因穿池广百步,名曰望舒荷池。悯帝之末,移入胡,胡人将种还胡中,至今绝矣。池亦填塞。

《香案牍》:晋太康中,田宣隐于鸣石岩下,叶风霜月,拊石自娱。

《晋书·庾亮传》:亮镇武昌,诸佐史殷浩之徒,乘月登南楼,不觉亮至,将起避之,亮曰:诸君且住,老子于此,兴复不浅。

《刘琨传》:琨在晋阳,尝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悽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歔欷,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

《谢朗传》:朗子重,字景重,明秀有才名,为会稽王道子骠骑长史,尝因侍坐于时,月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重率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道子因戏重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王徽之传》: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耶。《袁宏传》: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谈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

《顾恺之传》:恺之,义熙初,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夜于月下,长咏。瞻每遥赞之,恺之弥自力忘倦,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

《世说》:王昙善歌,谢公欲闻之,而王乃名家,少年无由得闻。后公出东府,上山作妓乐,遇昙出庾家墓竹中,作一曲。于时秋月,王因举头看北林,卒曲而去,诸妓白谢曰:此乃王郎歌也。

《后燕录》:建始元年正月,大赦天下。三月,太史丞梁延年梦月化为五白龙,梦中占之,曰月臣也。龙君也。月化为龙,当有臣为君,寤而告人,曰国符其将尽乎。《南史·褚渊传》:渊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宫商暂离,不可得已。《南齐书·江泌传》:泌字士清,济阳考城人也。父亮之员外郎,泌少贫,昼日斫屧,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世说》:许掾尝诣简文,尔夜,风恬月朗,乃作曲室中。语襟情之咏,偏是许之所长。辞寄清婉,有逾平日。简文虽素契,此遇尤相咨嗟。不觉造膝,共叉手语。达于将旦,既而曰,元度才情,故未易多有许。

《南史·梁元帝纪》:初,武帝梦眇目僧执香炉,称托生王宫。既而,帝母在采女,次侍始褰,户幔有风回裾,武帝意感,幸之采女,梦月坠怀中,遂孕。

《齐谐记》:会稽赵文韶,为东宫扶侍,坐清溪中桥,与尚书王叔卿家隔一巷。秋夜佳月,怅然思归,倚门唱西夜乌飞,声甚哀怨。

《北史·齐武明后传》:武明皇后娄氏,天保初尊为皇太后,凡孕六男二女,皆感梦孕。魏二后并梦月入怀,《续高僧传》:北齐释昙迁常感心疾,专凭三宝不以医术。缠情夜梦月落入怀,擘而食之,脆如冰片,甚讶香美。觉罢所苦痊复。

《女红馀志》:陈后主为张贵妃丽华造桂宫于光昭殿后,作圆门如月,障以水晶。后庭设素粉,罘罳庭中空洞无他物,惟植一桂树,树下置药杵,臼使丽华恒驯一白兔。丽华被素褂裳,梳凌云髻,插白通草,苏朵子靸,玉华飞头,履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帝每入宴乐,呼丽华为张嫦娥。

《唐书·袁朗传》:其先雍州长安人,父枢仕陈为尚书左仆射。朗在陈为秘书郎,江总尤器之。后主闻其才,诏为月赋一篇,洒然无留思。后主曰:谢庄不得独美于前矣。

《北史·郭荣传》:荣少与隋文帝亲狎,帝尝与夜坐月下,文帝受禅,引为内史舍人。

《隋书·柳䂬传》:䂬拜秘书,监封汉南县公。帝退朝之后,便命入阁言宴,讽读终日而罢。帝每与嫔后对酒时,逢兴会辄遣命之至,与同榻共席,恩若友朋,帝犹恨不能夜召。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机关,能坐起拜伏,以像于䂬。帝每在月下,对酒辄令宫人置之于座,与相酬酢而为欢笑。

《唐诗纪事》:宋之问贬黜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久不能续。有老僧点长灯问曰:少年夜久不寐,何耶。之问曰:偶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即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然。讶其遒鹿,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寺僧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大唐新语》:高宗乾封初,封禅岱宗。李敬直上言,封禅须用明水,以实樽。按《淮南子》云:方诸见月则津。为水注云:方诸,阴燧大蛤是也。磨拭合热以向月,则水生。诏令试之,自人定至夜半,得水四五斗,便差送太山以供用。

《酉阳杂俎》:武攸,绪天后从子,隐居。服赤箭茯苓。晚年肌肉殆尽,目有紫光,昼见星月。

《开元天宝遗事》:苏颋与李乂对掌文诰,元宗顾念之深也。八月十五夜,于禁中直宿,诸学士玩月,备文酒之宴。时长天无云,月色如昼,苏曰:清光可爱,何用灯烛,遂使撤去。

《傅信记》:明皇尝坐朝,以手指上下,按其腹。朝退,高力士进曰:陛下向来数以手指按其腹,岂非圣体小不安耶。上曰:非也,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以上清之乐,寥亮清越,殆非人间所闻也。酣醉久之,合奏诸乐,以送吾归。其曲凄楚动人,杳杳在耳。吾回以玉笛,寻之尽得之矣。坐朝之际,虑忽遗忘,故怀玉笛,时以手指上下寻,非不安。力士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其声寥寥,然不可名言也。力士又再拜且请其名,上笑言曰:此曲名紫云。回遂载于乐章。今太常刻石在焉。〈按诸书载元宗游月宫事凡数处惟此条近理故列于此馀入外编〉《云仙杂记》:正月十五夜,元宗于常春殿张临光宴,奏月分光曲。

《琅嬛记》:元宗与玉真恒于皎月之下,以锦帕裹目,在方丈之间,互相捉戏,谓之捉迷藏。《本事诗》:天宝末,元宗尝乘月登勤政楼,命梨园弟子歌数阕,有唱李峤诗者,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祇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时上春秋已高,问是谁诗,或对曰李峤。因凄然泣下,不终曲而起。曰:李峤真才子也。

《开元天宝遗事》:明皇八月十五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后经禄山之兵,不复置焉。

《连昌宫辞注》:明皇幸上阳宫,夜新翻一曲,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所翻曲,大骇。密捕笛者诘之,自云:其夕于天津桥上玩月,闻宫中奏曲,爱其声,遂以爪画谱记之,即长安少年李谟也。《琅嬛记》:张说于元宵召诸姬共宴,苦于无月。夫人以鸡林夜明帘悬之,炳于白日,夜半月出,惟说宅无光,帘夺之也。

《唐书·李白传》:白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一统志》:世传李白过采石,在水中捉月。

《剑侠传》:唐大历中,有崔生者,其父与盖天之勋臣一品者熟。使往省。一品疾,一品命红绡送出院。妓立三指,又反掌者三,然后指胸前小镜子云:记取馀,更无言。生归。神迷意夺,时家中有昆崙磨勒,顾瞻郎君曰:心中有何事,如此抱恨不已。但言,当为郎君释解。远近必能成之。生遂白其隐语,勒曰:有何难,会立三指者,一品宅中有十院歌妓,此第三院耳。反掌三者,数十五指,以应十五日之数。胸前小镜子,十五夜月圆如镜,令郎君来耳。

《唐书·卢仝传》:仝居东都,韩愈为河南令。爱其诗,厚礼之。仝自号玉川子,尝为月蚀诗,以讥切元和逆党,愈称其工。

《云溪友议》:陆郎中,畅早耀才名,辇毂不改于乡音,山斋玩月诗曰:野性平生惟好月,新晴半夜睹婵娟。起来自擘书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

《酉阳杂俎》:长庆中,有人玩八月十五夜,月光属于林中如匹布。其人寻视之,见一金背虾蟆,疑是月中者。工部员外郎周封尝说此事,忘人姓名。

《唐书·崔咸传》:咸拜右散骑常侍秘书监,太和八年卒。咸素有高世志,造诣崭远。閒游终南山,乘月吟啸,至感慨泣下。

《酉阳杂俎》:翟天师名乾祐,峡中人,曾于江岸与弟子数十玩月,或曰:此中竟何有翟。笑曰:可随吾指观。弟子中两人见月规半天,琼楼金阙满焉。数息间不复见。

醴泉尉崔汾仲兄居长安崇贤里,夏月乘凉于庭际。疏旷月色方午,风过觉有异香。顷间,闻南垣土动,𥰡𥰡。崔生意其蛇鼠也。忽睹一道士大言曰:大好月色。崔惊惧遽走,道士缓步庭中,年可四十,风仪清古,良久妓女十馀排大门而入,轻绡翠翘,艳冶绝世,有从者具香茵,列坐月中。崔生疑其狐媚,以枕投门阖警之。道士小顾怒曰:我以此差静,复贪月色,初无延伫之意,敢此粗率。

《三水小牍》:赵知微有道术,皇甫元真等师事之。咸通庚寅中秋,自朔霖霪至望,元真谓同门生曰:堪惜良宵,而值苦雨。知微忽命侍童曰:可备酒果登天柱峰玩月。众窃有不然者。既出门,长天朗净,皓月如昼,扪萝援筱,吟饮山岭,至寒蟾阴于远岑,方归山舍,既各就榻,而凄风飞雨宛然。

《北里志》:进士李文远,渭渥之弟,今改名浣。其年初举,乘醉同诣俞洛真。文远一见,不胜爱慕。时日已抵晚,新月初升,因戏文远题诗曰:引君来访洞中仙,新月如眉拂户前。领取嫦娥攀取桂,便从陵谷一时迁。《全唐诗话》:沈彬,字子文,高安人也。天性狂逸,好神仙之事,少孤西游,以三举为约。尝梦著锦衣贴月而飞,识者言虽有虚名,不入月矣。

《云仙杂记》:孙愿夜行横塘,见池中大鱼映月吸水,移时不去。愿异之。明日,汰池中,惟有一大鲤,身已五色。《琅嬛记》:月华梦月轮坠于妆台,忽大悟。自幼聪慧,组织餴饎,不习而能独。未尝诵书,自此搦管,便有所得,其为古文,词妙绝当时。

《五代史·李茂贞传》:茂贞居岐,以宽仁爱物,民颇安之。尝以地狭赋薄,下令搉油,因禁城门无内松薪,以其可为炬也。有优者诮之曰:臣请并禁月明。茂贞笑而不怒。

《大定录》:高若拙善诗,从诲辟于幕下,尝作中秋不见月,云:人间虽不见,天外自分明。从诲览之,谓宾佐曰:此诗虽好,不利于己。将来但恐丧,明后果如其言。《陆游南唐书》:李贻业好饮酒,折简招亲友,曰:今夕佳月,能相过乎。比客集,贻业已大醉。指酒壶曰:本用相待,酒兴忽来,自饮之矣。《焚椒录》:懿德皇后萧氏,为北而官南院枢密使惠之少女。母耶律氏梦月坠怀,已复东升,光辉照烂,不可仰视。渐升中天,忽为天狗所食。惊寤而后生。时重熙九年五月己未也。母以语惠,惠曰:此女必大贵而不得令终。

《后山诗话》:太祖夜幸后池,对新月置酒,问当直学士为谁,曰:卢多逊。召使赋诗。请韵曰:些子儿。其诗云: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太祖大喜,尽以坐间饮食器赐之。《清异录》:徐铉或遇月,夜露坐中庭,但爇香一炷,其所亲私别号:伴月香。

《临溪诗话》:寇莱公七月十四日生。魏野诗云:何时生上相,明日是中元。李文定公迪八月十五日生于黔中,作中秋八月诗以献,仅数百言,皆以月况。文定其中句有:蟾辉吐光育万种,我公蟠屈为心胸。老桂根株撼不折,我公得此为清节。孤轮碾空周复圆,我公得此为机权。馀光烛物无洪细,我公得此为经济。终篇大率皆如此,虽造语粗浅,亦豪爽也。

《茅亭客话》:绵州罗江县,罗瑰山有罗瑰洞,昔罗真人名瑰修道上升之所也。其洞凡有水旱疾疠,祷之,灵无不应。太平兴国五年,庚辰,岁中秋,彩雾轻烟,月光如昼,香风瑞气,瀰漫山谷。四远村民登层峦而望之,唯闻音乐环佩之声,迟明,但见车辙之迹。

《宋史·后妃传》:真宗刘皇后,其先家太原。后徙益州。为华阳人祖。延庆在晋汉间,为右骁骑大将军。父通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从征太原,道卒。后,通第二女也,初,母庞梦月入怀,已而有娠,遂生后。

《魏野传》:野字仲先,陕州陕人也。世为农母,尝梦引袂于月中,承兔得之。因有娠。遂生野,及长,嗜吟咏,不求闻达。

《谈苑》:晏元献公留守南郡,王君玉时已为馆阁校勘。公特请于朝以为府签判,宾主相得,日以赋诗饮酒为乐。尝遇中秋阴晦,斋厨夙为备,公适无命。既至夜,君玉密使人伺公,曰:已寝矣。君玉亟为诗以入,曰: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公枕上得诗,大喜,即索衣起,径召客治具,大合乐。至夜分,果月出。遂乐饮达旦,前辈风流固不息,然幕府有嘉客,风月亦如人意也。

《钱氏私志》:岐公在翰苑,时中秋有月。上问当直学士是谁,左右以姓名对。命小殿对设二位,召来赐酒。公至殿侧侍班。俄顷女童小乐引步辇至,宣学士就坐,公奏:故事无君臣对坐之礼,上云:天下无事,月色清美,与其醉声色何如,与学士论文,若要正席,则外廷赐宴。正欲略去苛礼,放怀饮酒。公固请不已,再拜就坐。上引谢庄赋李白诗美其才,又出御制诗示公,公叹仰圣学高妙。每起谢,必敕内侍扶掖,不令下拜。夜漏下三鼓,上悦甚,令左右宫嫔各取领巾裙带,或团扇手帕求诗。内侍举牙床,以金镶水晶砚、珊瑚笔、格玉管笔,皆上所用者于公前。来者应之,略不停缀。都不蹈袭前人,尽出一时新意。仍称其所长。如美貌者,必及其容色,人人得其欢心,悉以进呈。上云:岂可虚辱,须与学士润笔。遂各取头上珠花一朵,装公悫头,簪不尽者,置公服袖中,宫人旋取针线缝联袖口。宴罢,月将西沈,上命撤金莲烛,令内侍扶掖归院,翌日问学士夜来醉否。奏云:虽有酒不醉,到玉堂不解带便上床,取悫头在面前,抱两公服袖,坐睡,恐失花也。都下盛传天子请客。

《杭州府志》:月桂峰在武林山,宋僧遵式序云:天圣辛卯秋,八月十五夜,月有浓华,云无纤翳,天降灵实,其繁如雨。其大如豆,其圆如珠。其色有白者、黄者、黑者,壳如芡实,味辛。识者曰:此月中桂子。好事者播种林下,一种即活。

《遁斋閒览》:余尚书靖,庆历中知桂州,州境穷僻,处有林木,延袤数十里。每至月盈之夕,辄有笛声发于林中,甚清远。土人云闻之已数十年。终不详其何怪也。公遣人寻之,见其声自一大柏中出,乃伐取以为枕,声如期而发,公甚宝,惜凡数年,公之季弟欲穷其怪,命工解视之,但见木之文理正如人月下吹笛之像,虽善画者不能及,重以胶合之,则不复有声矣。《避暑录》:欧阳公作平山堂,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取荷花千馀朵插百许盆,与客相问。遇酒行即遣妓取一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侵夜载月而归。

《闻见后录》:王荆公步月中山,蒋颖叔为发运使过之,传呼甚宠。荆公意不悦,颖叔喜谈禅,荆公有诗云:怪见传呼杀风景,不知禅客夜相投。按李义山杂纂,杀风景,门月下传呼,用此事。

《宋史·范纯仁传》:纯仁字尧夫。其始生之夕,母李氏梦儿堕月中,承以衣裾,得之。遂生纯仁。

《陆佃传》: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人。居贫苦学,夜无灯,映月光读书,蹑屩从师,不远千里。《容斋五笔》:王定国访东坡公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坡时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伫立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馀年矣。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泛舟洪下,追忆曩游,作诗曰: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

《宋史·王素传》:素子巩有隽才,长于诗。从苏轼游,轼守滁州,巩往访之,与客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轼待之于黄楼上,谓巩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东坡志林》:徐州时,冬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蘋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閒,人如吾两人尔。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东坡诗话》:观月诗: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观月彭城,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聊复书之,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昔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后山诗话》:苏公居颍,春夜对月,王夫人曰:春月可喜,秋月使人愁耳。公谓全未及也。遂作词曰: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老杜云秋月解伤神,语简而益工也。

晁补之《石辂墓志铭》:辂昼夜诵读,贫无烛,至梯屋就月读书。

《铁围山丛谈》:桂林有韩生,嗜酒。自云有道术,人初不大听重之也。一日,欲自桂过明,同行者二人,俱止桂林郊外僧寺。而韩生亦来,夜不睡。自抱一篮,持匏杓,出就庭下。众共往视之,则见以杓酌取月光,作倾泻入篮状。争戏之曰:子何为乎。韩生曰:今夕月色难得,我惧他夕风雨,倘夜黑,留此待缓急尔。众笑焉。明日取视之,则空篮弊杓如故,众益哂其妄。及舟行至邵平,共坐江亭上。各命仆办治殽膳,多市酒期醉。适会天大风,俄日暮,风益亟。灯烛不得张,坐上墨黑不辨眉目矣。众大闷。一客忽念前夕事,戏嬲韩生曰:子所贮月光今安在,宁可用乎。韩生为抚掌而对曰:我几忘之,微子不克,发我意。即狼狈走,从舟中取篮杓而一挥,则白光燎焉见于梁栋,间如是连数十挥,一坐遂尽如晴夜。月色潋滟,秋毫皆睹。众乃大呼,痛饮达四鼓。韩生者又酌取而收之篮,夜乃黑如故。始知韩生果异人也。

《玉涧杂书》:癸卯七月十二日夜,天气稍凉,月色如霜雪。余寓居溪堂,当苕霅两溪之会,适自山中还。葛鲁卿亟相过,因同泛舟,掠白蘋亭。度甘棠桥,至鱼乐亭。少留步而叩门呼,莫彦平尚未寝。天无片云,夜气澄彻,星斗烂然,俯仰上下,微风时至,毛发森动。莫居三面临水,为城中居地之胜。夹径老柳,参天百馀尺,环以莲荡,人行柳影荷气中,时闻跳鱼泼刺水上。复拉彦平刺舟逆水而上,月正午,徐行抵南郭门而还。鲁卿得华亭客饷,白酒色如钟乳,持以佽,我旋呼兵,以小舟吹笛相尾。道旁居人闻笛声,亦有起而相应者。酒尽抵岸,已四鼓矣。因谓鲁卿,安知袁宏、牛渚、李太白采石亦复过此乎。古今胜事,但以流传为美,诵咏不暇,不知古人亦人耳。其所登览,不在天上而不能自营之,而况其他。然今夕之景,海内非无,而有湖之地,此乐非吾三人亦不能也。

今岁,中秋初夜,微阴不见月。吾与周子集适自山中还。是时暑犹未退,相与散发披衣坐溪上。二更后,云始解。三更遂洞澈澄爽,月色正午,溪面如镜。平月在波閒,不觉水流,意甚潇然。并溪居人楼阁相上下。时闻饮酒歌呼,杂以箫鼓,计人人皆以得,极所欲为至乐。然不过有狂药淫声,不失此时节耳。安知吾二人真有此月乎。世多言李太白以醉入水捉月,溺死。此谈者好奇之过。太白对月能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之句。意气本自超出宇宙。对影三人虽醉,岂复狂惑。至此,因举寒山颂,吾心如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四海今夕共为中秋,不知有一人能作此。公见处否。雪窦禅师,初住洞庭翠峰寺,道未甚行,从学者无几。寺在太湖中,所谓东山者,尝有诗云:太湖四万八千顷,月在波心说向谁。固自已有津梁斯道之意。然月一也,寒山以为无物可比,而不可说。雪窦以为无人可说而不可说。可说乎,不可说乎。吾不能奈静聊,复造此一重公案。叶梦得《夜游西湖纪事》:张景修与予同为郎,夜宿尚书新省之祠,曹厅步月庭下,为予言,尝以九月望夜,过钱塘,与诗僧可久泛湖时,溶银傍山,松桧参天,露下叶间,薿薿有光,微风动,湖水滉漾,与林叶相射。可久清癯,坐不胜寒,索衣无所有,乃以空米囊覆其背,自谓平生得此无几。因作诗纪之云:山风猎猎酿寒威,林下山僧见亦稀。怪得题诗无俗语,十年肝膈湛清辉。

《花月新闻》:建炎二年春,扬州一士人缓步出西隅,遥见红晕如赤环,自地吐出。徐行入观,有机数张,经以素丝,女子四五辈,组织重花,交叶之内,成字数行。第一行之首曰:李易稍空。次又有一人姓名。如此以十数,乃问之曰:织此何为。对曰:登科记也,到中秋时候知之。是岁高宗车驾南巡,扬都贡士云集,至八月始唱名放榜,第一名曰李易,其下甲乙之次,无一差易。始悟初春所届,盖蟾宫云。

《西溪丛语》:李绅题天衣寺诗:殿涌全身塔,池开半月泉。此泉隐于岩下,虽月圆池中,只见其半,最为佳处。绍兴初,愚秃法聪遂凿开岩上,易名为满月泉。甚可惜也。

《杭州府志》:德朋,盐官顾氏子,守璋弟子也。绍兴十八年,入径山礼真歇了禅师。夜宿山下,真歇梦双月入寺,诘朝白众,顷之朋至,相与问答,机锋峻密,因以杵通竹节有声,豁然开悟,世号竹筒和尚。

《老学庵笔记》:慎伯筠夜待潮于钱塘江沙上,露坐设大酒樽,对月独饮。意象傲逸,吟啸自若。

《乾淳岁时记》:中秋,禁中,是夕有赏月延桂排,当夜深,天乐直彻人间。

《乾淳起居注》:淳熙九年八月十五日,驾过德寿宫。起居太上,留坐至乐堂。进早膳毕,上皇曰:今日中秋,天气甚清,夜间必有好月色,可少留看月了去。上恭领圣旨。晚宴香远堂,待月初上,箫韶齐举,缥缈相应,如在霄汉。既入座,乐少止,太上召小刘贵妃独吹白玉笙霓裳中序,上自起执玉杯,奉两殿酒,并以垒金嵌宝注碗杯柈等赐贵妃。侍宴官开府曾觌恭上壶中天慢一首云:素飙飏碧看天衢,稳送一轮明月。翠水瀛壶,人不到,比似世间秋别。玉手瑶笙,一时同色。小按霓裳叠。天津桥上,有人偷记新阕。当日谁幻银桥,阿瞒儿戏一笑成痴绝。肯信群仙高宴处,移下水晶宫阙。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何劳玉斧金瓯,千古无缺。上皇曰:从来月间不曾用金瓯事,可谓新奇。赐金束带紫番罗水晶注碗一副,上亦赐宝盏古香。至一更五点,还内。是夜,隔江西兴,亦闻天乐之声。

《癸辛杂识》:德寿宫有桥,乃中秋赏月之所。桥用吴璘所进阶石甃之,莹彻如玉,以金钉校桥下,皆千叶白莲花,御几御榻,至于瓶炉酒器,皆用水精为之。水南岸,皆宫女童奏清乐,水北岸,皆教坊乐工吹笛者,至二百人。

刘会孟尝作《月》诗六言云:霓裳声里一攧,如今是第几轮。赤壁黄楼都在,古今多少愁人。为人所讦几殆。《太平清话》:吕东莱畜犀带一围,文理缜密,中有一月影过,望则见。盖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于角。程史逆曦未叛时,尝岁校猎塞上,一日夜归,笳鼓竞奏,辚载杂袭。曦方垂鞭四视。时盛秋,天宇澄霁,仰见月中有一人焉,骑而垂鞭,与己惟肖。问左右,所见皆符。殊以为骇嘿。自念曰:我当贵,月中人其我也。扬鞭而揖之,其人亦扬鞭,乃大喜,异谋繇是益决。德夫兄至蜀安,大资丙与之宴,亲言之,夫妄心一萌,举目形似,此正与投楮天池者。均耳月妖何尤。

《涌幢小品》:绍定间,舒岳祥读书馆中。中秋月色皎然,闻瓦上声如撒雹,甚怪之。其祖拙斋启门视之,乃曰:此月中桂子也。我尝得之天台山中。呼童子就西庭中拾得二升,大如豫章子,无皮,色白如玉,有纹如雀卵。其中有仁,嚼之,作芝麻气味。囊之,杂菊花作枕,清芬袭人。其收拾不尽,散落砖隙者,旬辄出树,子叶柔长,经冬犹秀,寻徙植盆中,久之失其所在。

《深雪偶谈》:山谷中秋诗云:寒藤花木被光景,深山大泽皆龙蛇。盖本左氏。深山大泽,实生龙蛇,用事诚有据。景趣似差乏尔。然未失为佳。坡公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诗:杏花飞帘散如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流水青蘋之喻,景趣尽矣。前人未尝道。独杏花影下,洞箫声中,著此句,辱尔。及志林所记,徐州时,冬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蘋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閒人如吾两人尔,使施前句于斯时,岂非称欤。淳祐初,僧友自南尝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余月夕偶步访之,小厖迎吠,时佛灯犹在,启关煮茗,既而侣行溪间,篙小舟,自拜龙岩,顺流东下,诵坡谷诗,徘徊久之。舍舟登岸,借僧裘禦寒而返。缕指二十霜矣。尝感旧有诗:昔年访月寒溪头,霜高酒劣棱生裘。溪僧辍寝从吾幽,共移不系渔人舟。断崖老木纷金虬,又如蘋藻涵清流。鹤骨浸烦风露忧,妙语满地无人收。盖指二公诗与。自南师既亡,余亦就老,怅前游之不能践也。

《中州集》:道陵中秋赏月瑞光楼,召赵沨文孺对御赋诗,以清字为韵。诗云:秋气平分月正明,蕊珠宫阙对蓬瀛。已驱急雨销残暑,不遣微云点太清。帘外轻风飘桂子,夜深凉露滴金茎。圣朝不奏霓裳曲,四海歌讴即乐声。道陵读至落句,大加赏异。手酌金钟以赐,且字之曰:文孺以此钟,赐汝作酒,直士林荣之。《岁华纪丽谱》:八月十五日,中秋玩月,旧宴于西楼,望月于锦亭。今宴于大慈寺。

《金姬别传》:李嘉谟以乡役部发,岁运至元都。尝夜对月独歌曰:万里倦行役,秋来瘦几分。因看河北月,忽忆海东云。夜静,闻邻妇有倚楼泣者。明日访其家,则宋旧宫人金德淑也。因过叩之,德淑曰:客非昨暮悲歌人乎。李答曰:昨所歌诗,实非己作,有同舟人自杭来,每吟此句,故能记之尔。德淑泣曰:此亡宋昭仪黄惠清寄汪水云诗,我亦宋宫人也。昭仪旧同供奉,极相亲爱,今各流落异乡,彼且为泉下人矣。夜闻君歌其诗,不胜悽感,因言当日,吾辈皆有诗赠水云,乃自举所作望江南词,歌毕又泣下。

《元氏掖庭记》:己酉仲秋之夜,武宗与诸嫔妃泛月于禁苑。太液池中,月色射波,池光映天,绿荷含香,芳藻吐秀,游鱼浮鸟,竞戏群集。于是画鹢中流,莲舟夹持,舟上各设女军,居左者冠赤羽冠,服斑文甲,建凤尾旂,执泥金画戟,号曰凤队。居右者,冠漆朱帽,衣雪氅裘,建鹤翼旂,执沥粉雕戈,号曰鹤团。又綵帛结成采菱,采莲之舟,轻快便捷,往来如飞,当其月丽中天,彩云四合,帝乃开宴张乐,荐蜻翅之脯,进秋风之鲙,酌元霜之酒,啖华月之糕。令宫女披罗曳縠,前为八展舞歌,贺新凉一曲。帝喜谓妃嫔曰:昔西王母宴穆天子于瑶池,人以为古今莫有此乐也。朕今与卿等际此月圆,共此佳会,液池之乐,不减瑶池也。惜无上元夫人在坐,不得闻步元之声耳。有骆妃者,素号能歌,趋出为帝舞,月照临而歌曰:五华兮如织,照临兮一色,丽正兮中域,同乐兮万国。歌毕,帝悦其以月喻己,赐八宝盘玳瑁盏。诸妃各起贺,酒半酣,菱舟进鲜紫角,玉心之奇山,耸而至莲艇。奉实绛房金的之异,陵叠而来。由是下令两军水击为戏,风旋云转,戟刺戈横,战既毕,军中乐作,唱龙归洞之歌而还。

凝香儿,本都下官妓也,以才色选入宫,遂充才人。帝尝中秋夜泛舟禁池,香儿著琐里绿蒙之衫,服玉河花蕊之裳,以小艇荡漾于波中,舞婆娑之队,歌弄月之曲,其词云:蒙衫兮蕊裳,瑶环兮琼珰,泛予舟兮芳渚,击予楫兮徜徉,明皎皎兮水如镜,弄蟾光兮捉娥影,露漙漙兮气清,风飕飕兮力劲,月一轮兮高且圆,华彩发兮鲜复妍,愿万古兮每如此,予同乐兮终年。帝复置酒于天香亭,为赏月饮。香儿复易服趋亭前,衣绛缯方袖之衣带云肩迎风之组,执干昂鸾缩鹤而舞,乃歌曰:天风吹兮桂子香,来阊阖兮下广寒,尘不扬兮玉宇净,万籁冥兮金阶凉。元浆兮进酒,兔霜兮为侑,舞乱兮歌狂,君饮兮一斗,鸡鸣沈兮夜未央,乐有馀兮过霓裳。吾君吾王兮寿万岁,得与秋香月色兮酬酹乎樽觞。歌毕,帝笑曰:昔唐明皇游月宫,见女娥数十,著素衣歌舞于树下,朕今酌醁醽,对才人歌香桂,长秋曲,可谓缯绛娥唱小摇金调者矣。邀香风于屏围,呼华月以入座,众哗俱寂,丝竹交奏,人间之乐当不减天上。

《元氏掖庭记》:癸巳秋,顺帝乘龙船泛月池上,池起浮桥三处,每处分三洞,洞上结綵为飞楼,楼上置女乐,桥以木为质,饰以锦绣,九洞不相直达。

《元史·月鲁不花传》:月鲁不花就试江浙,乡闱中其选居右榜第一,方揭晓,试官梦月中有花象,已而果符其名,人以为异。

《琅嬛记》:张牧过点苍山,拾一圆石径寸,明于水晶,映月视之,则有绿树阴阴,下有一女子,坐绳床观白兔,捣药兔不停杵,树叶若风动,女子亦时时以手拂鬟髻,或微笑,意其为嫦娥也。一夕召客看,月出以视之,忽跃入空中,明于月不知所之。

《明通纪》:懿文太子生太孙,项颅颇偏,太祖抚之曰:半边月儿。知其不克终。及读书,甚聪颖,一夕,懿文与之侍侧,太祖命咏新月,懿文诗曰:昨夜严陵失钓钩,何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州。太孙诗曰:谁将玉指甲,掐破碧天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太祖览之不悦,盖未得团圆,影落江湖里,皆非吉兆也。

《见闻搜玉》:方正学偕叶夷仲辈。夜登巾山绝顶,饮酒望月,剧谈千古,竟夕不眠。因曰:昔苏子瞻与王定国诸公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以为太白死三百年无此乐矣。斯乐又子瞻死三百年后所无也。诸君皆大笑。

《解缙集》:成祖于中秋夜,开宴赏月,月为云掩,命解缙赋诗,缙遂口占落梅风一调云:嫦娥面,今夜圆,下云帘,不著群仙见。拌今宵,倚阑不去眠,看谁过广寒宫殿。成祖览之欢甚。又赋长歌,成祖益喜。同缙饮至夜半,月复明朗,浮云尽散,成祖笑曰:卿真夺天手段也。《艺苑卮言》:崔子钟好剧饮,尝至五鼓,踏月长安街,席地坐。李文正以元相朝天,偶过,早遥望之,曰:非子钟耶。崔便趋至,舆旁拱曰:吾师得少住乎。李曰:佳。便脱衣行觞。火城渐繁,始分手别。

《吴宽游东湖记》:东湖在长洲邑,东南周可六七十里。成化己丑岁,予与玉汝同试礼部归,及秋,过其家,午饮毕,汝器亟命舟泛湖,入夜始还。则月色如昼,水波若空,尊俎之间,歌声相发,有杜子美渼陂之乐。都穆《游终南山记》:癸酉八月,予以使事寓秦,会旧僚田君,有年约,以中秋玩月终南山中。出城南门,而秀才费樟复陪,以行经樊川,登牛头寺,离牛头南行四十里,至终南山玩月上寺。寺有方池,名曰仰天。跨以石梁于兹,宵玩月为宜。张筵池上,而浮云滓空,众颇弗怿,予戏谓之曰:昔人诗不有弦管吹开之句乎。命小阇黎取笙箫杂奏之,焉云开月朗,则皆大笑,谓予言之不妄也。

《明外史·孝宗张皇后传》:后母金,梦月入怀,而生后。《农田馀话》:古人无画葡萄者,吴僧温日观夜于月下,视葡萄影,有悟。出新意,似飞白书体为之。酒酣,兴发,以手泼墨。然后挥墨迅于行草,收拾散落,顷刻而就,如神甚奇特也。

《列朝诗集》:顾璘字华玉,吴县人,在浙物色孙太初不可得。稍閒,辄道衣幅巾,放舟湖上。几行求得之。月下有舟泊断桥下,一僧一鹤一童子煮茗笑曰:此必太初也。移舟就之,遂往还无间。

杨慎《游点苍山记》:嘉靖庚寅,约同中溪李公为点苍之游,二月辛酉,自龙尾关窥天生桥,夜宿珠海寺,候龙关晓月,两山千仞,中虚一峡,如排闼然。落月中悬,其时天在地底,中溪与予各赋一诗,诗成而月犹不移,真奇观也。

《丹铅总录》:滇中诗人兰廷瑞,杨林人也。题嫦娥奔月图,曰:窃药私奔计已穷,槁砧应恨洞房空。当时射日弓犹在,何事无能近月中。

《列朝诗集》:徐霖字子仁,其先姑苏人,徙金陵。七岁能诗,武帝南巡,伶人臧贤进其词翰,召见行宫,试除夕诗百韵,及应制词曲皆立就,上屡称善。尝午夜乘月幸其家,夫妇苍黄出拜,上命置酒,家无供具,以蔬笋鲑菜进,御上大喜,为之引满,酣畅而去。

《甲乙剩言》:人多言方子振少时嗜奕,尝于月下见一老人,谓方曰:孺子喜奕乎。诚喜,明当俟我唐昌观中。明日方往,则老人已在。老人怒曰:曾谓与长者期,而迟迟若此乎。当于诘朝更期于此,方念之曰:圯上老人意也。方明日五鼓而往,观门未启,斜月犹在。老人俄翻然曳杖而来曰:孺子可与言奕矣。因布局于地与对四十八变,每变不过十馀著耳。由是海内遂无敌者。

袁宏道《吴郡诸山记》: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凡月之夜,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分曹部署,竞以歌喉相𩰚,雅俗既陈,妍自别,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管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余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余因谓进之曰:甚哉,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去胥门十里而得石湖上。方踞湖上,其观大于虎丘。乙未秋,秒曾与小修江进之登峰,看月藏钩肆谑,令小青奴盏,至夜半始归。归而东方白矣。《游德山记》:甲辰八月十四日,发舟孟溪,十五夕看月马湖,湖与洞庭接,水光千里,平生看月,此为雄快。李流芳《吴中小记》:虎丘中秋游者尤盛,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今年春中,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神与,清景俱往也。

予往游石湖,由微村取径而下,落日泊舟,湖心待月出,方命酒,孟阳鲁生继至,方舟露坐,剧饮至夜半而还,盖十年无此乐矣。

尝夜至虎山,月初出,携榼坐桥上小饮,湖山寥廓,风露浩然,真异境也。居人亦有来游者,三五成队,或在山巅,或依水湄,从月中相望,错落掩映,歌呼笑语,都疑人外。

胡引嘉《游虎丘记》:己酉,北上抵吴阊,游虎丘。丘之胜以石,石如削成,肤理剥落,如冻腐之鳞裂。石之胜,以林木荫蔽,月穿其中,掩映襟袖,漾若菱藻。往时登丘,木脱日午,一览几尽,无复馀兴。自谓于此中无缘矣。今流连永夜,登涉往还,了无倦色,停杯味月,萧然有舞,雩三两与点之意,始知此丘之胜,以石以林,又以得月而奇也。

陶允嘉《西山纪游》:余游燕数矣,未获为西山之观。甲寅夏,复来长安,适姻友章不凡给以舁人,佐以行厨,遂决策往焉。于九月廿日,拉王堇父偕行,至碧云寺,就方丈宿焉。是夜,飔静宇澄,空庭月朗,皓然如昼中。夜起视,如在冰壶。余怯寒,以红被裹身,僵立月下。堇父笑戏之曰:似一渡江达摩矣。寝而复起,如是者再。语窥今古,尝读孟浩然松月夜窗虚之句,固深喜其命句之工,犹未得其迫真之妙。丁巳冬,寓历山官署,短墙外,松柏森森,夜深月出,东山之上,影映窗间,高眠卧榻,见枝干纵横,清辉照耀,虽画工不能描其巧,怀愁不寐之人睹此景象,凄清在念,幽恨关心。慨世路之多艰,哀浮生之若寄,抚景兴怀,又将何以为情耶。

《东谷赘言》:华阳有狂生,初知押韵。一夕乘酣,访邻曲隐翁。见主人庭中月色如昼,梅花盛开,乃朗诵宋人诗曰:窗前一样梅花月,添个诗人便不同。盖自负也。主人亦朗诵宋人诗曰:自从和靖先生死,见说梅花不要诗。盖恐其作诗唐突梅花,狂生忿主人嘲己,肆诟而去。

《天启宫词注》:乾清宫丹陛下,有老虎洞,洞背为御街,洞中甃石成壁,可通往来,帝尝于月夕,率内侍赌迷藏,潜匿其内。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