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卧车列车员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到睡觉的时候,爸爸说下铺还 是让我睡吧,因为明天一清早我要看窗外野景的。他说他睡上铺也没关系,不过他想过一会儿再睡。我脱下衣服,放在上面的网兜里,穿上睡衣,躺到铺上。我关了灯,拉开窗帘,可是坐起来看窗外觉得冷,躺在铺上又什么都看不见。爸爸从我的铺下拿出一只手提箱,提到床上打开,取出他的睡衣,往上铺一扔,然后又取出一本书,还 拿出酒来在小瓶子里灌上一瓶。

“开灯好了,”我说。

“不要开了,”他说。“我用不着。你困吗,吉米?”

“好像有点儿。”

“好好睡一觉吧,”他说完,就关上了手提箱,又放回到铺下。

“你没把鞋子放在外边吗?”

“没有,”我说。鞋子在网兜里,我爬起来想去取,他却已经找到了,替我拿出去放在过道里。他拉上了床帘。

“你还 不准备安歇吗,先生?”卧车列车员问他。

“是的,”爸爸说。“我要到厕所里去看会儿书。”

“好嘞,先生,”列车员说。躺在被窝里,把厚厚的毯子一盖,周围一漆黑暗,车外的四野里也是一漆黑暗,那真是别有情味。车窗的下部是开着的,有一道纱窗遮着,透进来的风有股寒意。绿色的床帘扣得严严实实,车虽然摇晃,却感到非常安稳,而且开得很快,偶尔还 能听见一声汽笛。我睡着了,醒来时往窗外一看,发现列车开得慢极了,原来正在过一条大河。水面上和迎着车窗掠过的大桥铁架上都亮光闪闪。就在这时,爸爸准备上上铺去睡了。

“你醒了,吉米?”

“是啊。我们到哪儿啦?”

“这会儿正在过界进加拿大呢,”他说。“不过到天亮车子该又要出境了。”1——

1从密执安州乘火车去纽约州,最便捷的路线就是走伊利湖北岸,从加拿大的境内穿越而过——

我向窗外望去,想看看加拿大,可见到的只是铁路编组场和一节节货车。列车停下了,两个人拿着手电筒从旁边走过,时而站下用品头敲敲轮子。除了在车轮前猫着腰的人影和对面的货车以外我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我又爬回铺上。

“我们这是在加拿大的哪儿呀?”我问。

“温泽,”爸爸说。“明天见了,吉米。”

天亮醒来向窗外一看,早已到了个景色优美的地区,看去倒很像密执安,只是山更高了,林木的叶子全都在变色了。我穿好了衣服,只等穿鞋,就探手到床帘下去取。鞋已经擦过了。我就穿上鞋子,收起床帘,来到外面的过道里。过道里一排排铺位都还 张着床帘,看来大家都还 没有醒。我到厕所探头张望了一下。那黑人列车员正在铺垫座椅的一个角落里睡大觉呢。他把帽子拉下来遮住了眼睛,脚高高地搁起在一张椅子上。嘴张开了,头向后仰,双手握拢合在身前。我又一直走到车厢头上去看野景,可是那里风大灰多,又没有个坐处。我就又回到厕所,蹑手蹑脚走了进去,免得惊醒那列车员。我来到窗前坐下。一清早这厕所里有股铜痰盂的气味。我饿着肚子,望望窗外的秋景,看看列车员睡觉。这一带看样子倒像是个打猎的好去处。山上多的是矮树丛,还 有成片的林子,农家房子看去都很漂亮,道路也都修得不错。这里跟密执安看去有一样不同。在这里火车一直往前开去,景色似乎都是连成一片的,而在密执安,一处处就都各不相干了。这里没有一片沼泽地,也没有森林大火留下的痕迹。看去处处都像是有了主儿的,可又都是那么优美的野景,山毛榉和枫树都已变了叶子的颜色,随处可见的矮栎树也都有色彩艳丽的树叶,哪儿有矮树丛哪儿就准有许多苏模树,鲜红一片。看来这一带还 是野兔子繁衍的好地方,我想找找猎物看,可是景物闪过去太快,目光根本集中不到一点上,能够看到的鸟儿也只有天上的飞鸟。我看见有一只鹰在一片田野上空猎食,还 看见了跟这雄鹰成对的一只雌鹰。我看见有金翼啄木鸟在树林边上飞,我估摸这是在向南迁徙。我还 两次见到了青鸟,可是在火车上要看到鸟儿可不容易。从火车上看野外,要是笔直看着面前景物的话,东西都会往旁边溜去,所以要看就只能把目光稍稍前移,由着景物从眼前闪过。我们经过一个农家,屋外有好长一起草地,我看见有一群双胸斑沙在那里觅食。火车驶过时,其中有三只飞了起来,打个回旋飞到树林上面去了,其余的却还 在那里继续觅食。列车拐了个大弯,我看见了一长串车厢在前边弯成了一道弧,火车头老远跑在头上,驱动轮转得飞快,下方则是一个深深的河谷。这时我一回头,看见列车员已经醒了,正瞧着我呢。

“你看见什么了?”他说。

“没什么。”

“你看得可专心了。”

我没说什么,不过心里正巴不得他醒过来。他的脚还 搁在椅子上,只是伸起手来,把帽子戴戴正。

“昨儿老晚还 在这里看书的是你的爸爸?”

“是啊。”

“他可真会喝酒。”

“他酒量好。”

“酒量是好。没说的,酒量是好。”

我没说什么。

“我跟他一起喝了两杯,”列车员说。“我倒是酒性都上来了,可他却一坐就是半夜,一点事儿也没有。”

“他从来也不会醉,”我说。

“就是。可他要是一直这样喝下去,会把五脏六腑都烧坏的。”

我没说什么。

“你饿了吧,老弟?”

“是啊,”我说。“正饿得慌呢。”

“餐车这会儿该开张了。来,到后边去,我们去弄点儿什么吃吃。”

我们就往列车的后尾走去,又穿过了两节车厢,都是一排排起位全还 挂着床帘的,再过去才是餐车。我们又穿过一排排餐桌,来到后面的厨房里。

“嗨,伙计,你好,”列车员招呼大师傅说。

“是乔治大叔啊,”大师傅说。另外还 有四个黑人在一张桌子上打牌。

“给这位小哥和我弄点东西吃好不好?”

“不行啊,”大师傅说。“这会儿都还 没有准备好呢。”

“来喝两口怎么样?”乔治说。

“不不,”大师傅说。

“这儿有呢,”乔治说。他从侧袋里取出一只小瓶。“多蒙这位小哥的爸爸一番好意送给我的。”

“好大方,”大师傅说。他抹了抹嘴唇。

“这位小哥的爸爸是世界冠军。”

“什么冠军?”

“喝酒冠军。”

“他真够大方的,”大师傅说。“昨儿晚饭你怎么吃的?”

“跟那帮子黄娃娃1一块儿吃的。”——

1指肤色较淡的黑白混血儿——

“他们还 在一块儿?”

“从芝加哥一直闹到底特律才散。我们现在给他们起了个名儿,叫做白色爱斯基摩人。”

“好啦,”大师傅说。“全都准备妥当啦。”他在一只油炸锅的锅边上敲了两个蛋。“给冠军的儿子来一客火腿蛋怎么样?”

“谢谢,”我说。

“那一番好意让我也叨点光怎么样?”

“行啊。”

“祝你的爸爸永远当冠军,”大师傅对我说。他舔了舔嘴唇。“这位小哥也喝酒吗?”

“他不喝,”乔治说。“对他我得照看着点。”

大师傅把火腿蛋装在两只盘子里。

“请坐,二位。”

乔治和我坐了下来,他又给我们端来了两杯咖啡,然后就在我们对面坐下。

“不知你舍不舍得让我再领受一下那番好意?”

“乐意极了,”乔治说。“我们得回车厢里去了。铁路上的行情怎么样?”

“铁路股票行情坚挺,”大师傅说。“华尔街的行情怎么样?”

“狗熊1都又改做多头了,”乔治说。“眼下做熊妈妈是很冒风险的。”

“还 是小熊2最靠得住,”大师傅说。“巨人队太骄,所以总得不了联赛冠军。”——

1在股票市场的行话中,把做“空头”的叫做“狗熊”(大概是出自“熊未捉到先卖皮”这句俗语),把做“多头”的叫做“公牛”。所谓“熊市”、“牛市”即源出于此。下面谈话中的“熊妈妈”、“小熊”,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

2“小熊”是芝加哥的职业棒球队,下面说的“巨人”则是纽约的职业棒球队(后改属旧金山)。这两队都属“全国联赛”(“全国联赛”是美国棒球最高水平的两大联赛之一)——

乔治笑了,大师傅也笑了。

“你真是个够交情的哥们儿,”乔治说。“我就是喜欢上这儿来跟你见见面。”

“快走吧,”大师傅说。“拉卡万纽丝要来叫你了。”

“我爱那个姑娘,”乔治说。“谁敢动她一根毫毛”

“快走吧,”大师傅说。“要不那帮黄娃娃可是不会放过你的。”

“这真是一种愉快,老哥,”乔治说。“真是太愉快了。”

“快走吧。”

“请再赏个脸吧。”

大师傅抹了抹嘴唇。“客人要走啦,一路顺风啊!”他说。“我待会儿还 来吃早饭,”乔治说。

“免费招待就是,”大师傅说。乔治把酒瓶放进了口袋。

“再见了,慷慨的人,”他说。

“快滚吧,”打牌的一个黑人说。

“再见了,列位,”乔治说。

“吃早饭再见,”大师傅说。我们就走了出来。

我们又回到了自己的那节车厢里,乔治看了看号码牌。上面显示出一个十二号、一个五号。乔治把一个小东西往下一拉,数字就消失了。

“你还 是在这儿坐,不用客气,”他说。

我就在厕所里坐下来等,他管自到过道那头去了。只一会儿工夫他就回来了。

“好啦,全都侍候周到啦,”他说。“这铁路上的事你喜欢吗,吉米?”

“你怎么知道我名字的?”

“你爸爸不就是这样叫你的吗?”

“是啊。”

“这不结了,”他说。

“我太喜欢了,”我说。“你和大师傅说起话来总是那个样儿的吗?”

“不,詹姆斯,”他说。“我们只有心里一热乎才那个样1儿说话。”——

1吉米的正名——

“也就是你们一起喝了酒,”我说。

“不光是喝了酒。只要为了个什么缘故两人心里一热乎。大师傅和我是同调。”

“什么叫同调?”

“对人生抱有同样看法的人。”

我没说什么,这时电铃响了。乔治到外边把那箱子里的小东西一拉,又回到里间来。

“你看见过用剃刀扎人吗?”

“没有。”

“要不要听我说说?”

“好啊。”

铃声又响了。“我还 是去看一看,”乔治说着就出去了。

一回来他就挨着我坐下。“使剃刀可是一门技术,”他说,“不是只有干理发这一行的才会使这种家伙。”他对我看看。“别把眼睛瞪得这样大,”他说。“我不过是嘴里讲讲。”

“我不怕。”

“我看你也不会怕,”乔治说。“你最要好的朋友就在你身边哩。”

“对,”我说。我看他是有点醉了。

“这玩意儿你爸爸有很多吧?”他掏出了酒起。

“我不知道啊。”

“你爸爸真称得上是一位标准的高尚慷慨的绅士。”他喝了一口。

我没说什么。

“我们回头再说剃刀,”乔治说。他伸手到上衣的里袋里掏出一把剃刀来,并不打开,就放在左手的掌心里。

那手掌是淡红色的。

“你看看这剃刀,”乔治说。“使起来不用费什么劲,也没什么玄乎的。”

他把剃刀托在掌心里拿给我看。那剃刀有个黑柄,是用骨头做的。他拉开刀来,直挺挺的亮出了刀锋,交到右手里。

“你有根头发没有?”

“什么意思?”

“拔根头发下来。我自己的头发太韧了。”

我拔下一根头发,乔治伸手接了过去。他用左手捏着,看个真切,剃刀一扬,就把头发截为两半。“一是刀口要锋利,”他说。眼睛依然望着残留的小半截头发,手里把剃刀翻了个个儿,刀锋朝反方向又是一扬,头发就在紧靠两个指头处又给削去了一半。“二是动作要洗练,”乔治说。“有这两条就很了不起了。”

吱吱的电铃声响了,他折好剃刀,交给了我。

“代我保管一下,”他说完就出去了。我把剃刀拉开看看,折拢看看。还 不是一把普通的剃刀?乔治又回来在我身旁坐下。他喝了一口。瓶里没酒了。他把瓶子看了看,收起来放回到口袋里。

“请把剃刀给我,”他说。我就交给了他。他接过去放在左手的掌心里。

“你刚才看到了,”他说,“一条是刀口要锋利,一条是动作要洗练。还 有一条比这两条更重要。就是刀法要把稳。”

他右手拿起剃刀,轻轻一挥,刀身就出来了,刀背贴住在指关节上,锋口亮在外边。他把手让我看清楚:刀柄藏在拳头里,翘出的刀身贴着指关节,由食指和拇指扣住。刀子就这样牢牢地架妥在拳头里,亮出了锋口。

“你看清楚啦?”乔治说。“你再看看,使用起来还 少不了要掌握这样熟练的技巧。”

他站起身来,啪的一声一伸右手,拳头早已握起,刀子早已贴着指关节亮了出来。剃刀的刀身在射进窗口的陽光里发亮。乔治头一低,抡刀连砍了三下。又后退一步,把刀在空中挥了两挥。然后压低了头,用左臂护住了脖子,拳头带着刀子飞快地一捅一收,来回不停,一边又是躲又是闪。他砍了一下、两下、三下、四下、五下,直砍了六下,才直起腰来。他一脸汗水,把剃刀折好放在口袋里。

“要掌握使用的技巧,”他说。“另外左手最好还 要拿一个枕头。”

他坐下来擦了擦脸。还 脱下帽子揩了揩里面的皮垫圈。又走过去喝了杯水。

“剃刀其实只是一种幻想,”他说。“剃刀是防不了身的。谁都能拿剃刀来捅你。你既然捅得到人家,人家自然也捅得到你。要是左手能拿上个枕头,那就好了。可是用得着剃刀的时候又上哪儿去弄枕头呢?总不见得会在床上去捅谁吧?剃刀只是一种幻想,吉米。那是黑人的武器。地地道道是黑人的武器。可你现在也知道黑人是怎么个用法了。黑人品实总共只作了一个改进,就是可以在手里把剃刀翻个个儿。黑人中只有一位杰克·约翰逊1才真具备了自卫的功夫,可他却给关进莱文沃思2去了。我这点剃刀功夫比起杰克·约翰逊来那真是差远了!可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吉米。人生在世,别的都是空的,自己有个看法才最受用。像我和大师傅这样的人,都是有自己看法的。即使看法不正确吧,日子总也比较好过些。像杰克老哥或马库斯·加维3这样的黑人,满脑袋幻想就得给抓去坐班房。我要是对剃刀还 死抱着幻想的话,也不知道会弄得怎么样呢。什么都是空的啊,吉米。喝了酒,过上个把钟头,你就会像我这样,知道那个滋味了。你和我,其实还 根本不好算朋友。”——

1杰克·约翰逊(1878-1916):美国黑人重量级拳击手。美国黑人拳击手中第一个冠军获得者。他多次击败白人对手,以致引起了种族騷乱。他还 先后同两个白人妇女结婚,遭到了一些人的攻击。1913年初他以“诱拐妇女罪”被判一年徒刑。

2莱文沃思:在堪萨斯州东北部,联邦监狱所在地。

3马库斯·加维(1887-1940):生于牙买加的黑人,1916年到纽约。他相信黑人在白人占多数的国家不可能得到公平待遇,因此主张黑人应该“回到非洲去”。二十年代他的支持者达两万之多。他得到了大量捐款,用这些钱创办了黑人企业,以赢利作为“回到非洲去”运动的经费。1925年加维被控“利用邮件设置骗局”,判决有罪,给关了一年牢——

“哪儿的话,我们是朋友。”

“吉米好老弟,”他说。“你看那可怜的‘虎斑草’老哥,他受到的是什么样的待遇啊。他要是个白人的话,百万家财早都挣下啦。”

“他原先是干什么的?”

“原先是个拳击手。拳击功夫好得真没说的。”

“他们把他怎么啦?”

“总是叫他在铁路上跑,不是干这个就是干那个。”

“真太可惜了,”我说。

“吉米,这还 不算什么,事情可还 大着哪。你还 会从女人那儿染上梅毒,要是你有老婆的话,老婆都会逃跑。吃这碗铁路饭晚上往往是回不了家的。你去找的那种女人,她也是没办法才来跟你好的。你去找她,是因为她没办法,你拉不住她,也是因为她没办法。男子汉一辈子能有多少欢情可得呢,喝了酒心里多添几分不痛快又算得了啥。”

“你心里觉得不痛快?”

“是啊。心里觉得不痛快。要不是觉得不痛快,我也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我爸爸早上铺来也常常觉得不痛快。”

“是吗?”

“可不。”

“那他怎么办呢?”

“就锻炼身体。”

“哎,我有二十四个铺位得收拾。也许这倒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天一下铺雨来,在火车上就觉得日子长得难捱了。雨打得车窗玻璃都湿了,再也看不清楚窗外的景色,而且在雨里看去反正车外什么都是一个样。我们路过好多个大小城镇,可是没一处不在下雨,火车在奥尔巴尼过赫德孙河时,雨下大了。我走出车厢,站在连廊里,乔治把门打开了,好让我看野景,可是眼前见到的却只有湿漉漉的铁桥架,落在河里的雨点,还 有就是那水淋淋的列车了。不过外边却有股子好闻的气味。这是一场秋雨,从开着的门里透进来的空气闻起来很清新,好似潮湿的木柴、沾水的铁起,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湖滨的秋天。车厢里乘客虽有不少,可看上去都引不起我多大的兴趣。有个漂亮的妇女要我在她身旁坐下,我就去了,后来才明白,原来她自己也有个跟我同样年纪的孩子,眼下她是到纽约某地去当教育局长的。我心想:我这会儿要是能跟乔治到餐车厨房去,听他跟大师傅谈谈,那该有多好呢。可是白天一般的时候乔治说话也跟常人无异,只有说得更少,而且态度非常规矩,不过我也注意到他喝了不少冰水。

车外雨停了,但是大山顶上还 有大片的云团。火车沿着河边驶去,四野里真美丽极了,这样的美景我以前还 从来没有见过,只有肯伍德太太家里一本书的插图上才看得到如此风光。我们住在湖滨的时候,逢星期天总要上肯伍德太太家去吃饭,她家有这么一本大书,一直放在客厅里的桌子上,我在等吃饭的时候总要去翻翻看看。那本书上的版画也就像此刻这雨后的四野,也有这样的河,河畔也耸立着这样的山,山上也是这样灰色的山岩。有时在河的对岸可以见到有列车迎面而过。树头的叶子入秋都已变色,有时看见河面只在树木的枝桠之间露出一角,那时这河看去就一点也不显得古老,跟书上的插图也不像了,倒是让人觉得这种去处大可住得,住在这儿可以钓钓鱼,一边吃午饭一边看火车开过。不过总的说来这河是陰暗、凄凉而又陌生的,似乎并非现实,倒是像书上的版画,古味十足。这也可能是因为一场大雨刚过、太陽还 没有出来的缘故。风吹叶落的时候,落叶欢舞,踩上去也带劲,树呢,也还 是老样子,只是树上没有了叶子而已。可是雨打叶落的时候,落叶就生气全无,都湿漉漉贴在地上了,树也变了,变得水淋淋没有好脸面了。沿赫德孙河的这一路上景色固然十分美丽,这种景色在我可毕竟是感到很隔膜的,我倒宁愿还 是回到湖滨去。这个地方给我的感觉,也正就是书上的版画给我的感觉,这里边掺杂着很多别的东西:看这本书我总是在那个客厅里,那是别人的家,时间又总是在吃饭前,何况雨后的树一片水淋淋,更何况北方的季节此时已是秋尽,天气又潮又冷,鸟儿早已飞空,在树林子里散步已不再是什么乐事,天一下雨就只想待在屋里,生上一堆火。我看我也不是一下子想到了那么多的,因为我这个人向来是不多想也不细想的,只是赫德孙河沿河的景色给了我那么复杂的感受而已。一下雨,什么地方都会变得陌生的,连自己的家乡也不能例外。

蔡慧译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