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七卷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61.挑战

【提示】

本篇以《挑战》为题,旨在阐述对于凭垒固守不战之敌所采取的战法。它认为,对于凭垒固守不出的敌人,可用轻骑兵前去挑诱其出战,再以预设伏兵袭击它,就可以打败敌人。它特别强调指出,当敌人以同样办法挑诱我时,我不应以全部兵力出战,以免中敌诱伏之计。历史的经验表明,以“挑战”之法诱敌入伏而歼灭之,这在古代作战中,是为兵家经常用以调动敌人就范的一种有效战法。然而,既善于以“挑战”之法诱歼敌人,又善于防止敌人“挑战”而中计上当,才称得上是高明的战争指导者。本篇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这是很可贵的。

十六国时期,前秦苻黄眉击败后秦姚襄的三原之战,就是采用“挑战”之法而获胜的成功战例。东晋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四月,前秦帝苻生派遣卫大将军苻黄眉和建节将军邓羌等率步骑兵一万五千人进攻据守黄洛镇的后秦将领姚襄。当时,姚襄有兵二万七千人,几乎是苻黄眉军的二倍;他凭借自己的优势兵力,采取了“深沟高垒,固守不战”的方针。有鉴于此,苻黄眉采纳邓羌的建议,根据“襄性刚愎,易以挠动”的弱点,派遣邓羌率领三千骑兵前往黄落挑战,直压姚襄的“垒门而阵”(见《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企图诱迫姚襄军脱离固垒而于运动之中歼灭之。姚襄既不识此诱敌聚歼之计,又不听佛门法号智通关于“宜厉兵收众,更思后举”(见《晋书·姚襄记》)的正确建议,竟怒而“尽锐出战”,显然犯了盲动不慎的冒险主义错误;交战后,邓羌佯败后退,姚襄又不察真伪,错把对方佯败当真败,于是驱兵于后紧追不舍,追至三原之时,邓羌挥军回战,苻黄眉亲家大军骤至,与姚襄展开激战,一举而“尽俘其众”,姚襄本人则于激战中被杀。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在双方营垒相距较远,兵力对比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可以派遣轻装骑兵前往敌营挑战,同时设伏兵等待敌人来攻而袭击它。这样,敌人便可以被打败。倘若敌人也使用这种计谋引诱我时,我不可以出动全部兵力去追击它。诚如兵法所说:“敌人离我很远而又前来挑战,是企图诱我贸然轻进而上当。”

十六国时期,后秦将领姚襄率军进占黄落镇,前秦帝苻生派遣苻黄眉、邓羌等将率领步骑兵讨伐姚襄。姚襄凭据深沟高垒而坚守不战。邓羌向苻黄眉建议说:“姚襄性格倔强自负,容易被挑动。我们如果长驱疾进,直迫其营垒,姚襄必定忿怒而出战,这样便可一战而活捉他。”苻黄眉听后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派遣邓羌率领三千骑兵直迫于姚襄军营门前。姚襄为此大怒,率领其全部精锐部队出营交战。邓羌伪装战败而引军后退,姚襄挥军追到三原,这时邓羌突然回军拒战,苻黄眉率领大军也恰好赶到,与姚襄军展开激战,一举击斩了姚襄,全部俘获了他的部队,苻黄眉等将整顿队伍,凯旋而归。

【原文】

凡与敌战,营垒相远,势力相均,可轻骑挑攻之,伏兵以待之,其军可破。若敌用此谋,我不可以全气击之。法曰:“〔敌〕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1十六国2,姚襄3据黄落4,苻生5遣将苻黄眉6、邓羌7等率步骑〔万五千〕讨襄。襄深沟高垒,固守不战。邓羌曰:“襄性刚愎,易以挠动。若长驱一行,直压其垒,襄必忿而出战,可一战而擒也。”黄眉从之,遣羌率骑三千军于垒门,襄怒,尽锐出战。羌伪不胜,率骑而退,襄追之于三原8,羌回〔骑〕拒襄,〔俄〕而黄眉至,大战,斩之,〔尽〕俘其众,〔黄眉等振旅9而归。〕10

【注释】

1敌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语出《孙子兵法·行军篇》。

2十六国:西晋末年,各少数民族的上层人物乘各族人民起义之机,纷纷起兵建立政权,从西晋惠帝永安元年(公元304年)匈奴族刘渊称王,到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统一北方的135年间,各族统治者先后在北方和巴蜀建立政权,主要有:成汉、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和夏十六国,史称此时期为“十六国时期”。另有冉魏、西燕和代(北魏前身)不包括在内。

3姚襄: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五子。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字景国。东晋穆帝永和八年(公元352年),其父死,他率众归附东晋,驻谯城(今河南夏邑北)。次年叛晋,进屯盱眙(今江苏盱眙北),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后移驻许昌(今河南许昌东),欲谋取关中。晋升平元年(公元357年)被前秦苻黄眉所杀。

4黄落:即黄落镇,亦称“黄堡镇”,位于今陕西铜川西南。

5苻生:前秦苻健的第三子,字子长。东晋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健卒,苻生即帝位,改元寿光。在位二年,为苻坚所杀。

6苻黄眉:前秦苻健之兄子,初仕健为卫大将军。苻生即位后,封广平王。后因谋杀苻生事泄被杀。

7邓羌:马本及各本皆误作“邓差”,今据史校改。邓羌,前秦将领,苻生时任建节将军,苻坚时任车骑将军。

8三原:地名。位于今陕西淳化东北。

9振旅:谓整队而还。

10本篇史例出自《晋书·苻生记》。

62.致战

【提示】

本篇以《致战》为题,旨在阐述对敌作战中如何争取战场主动权的问题。它认为,调动敌人前来交战(“政敌来战”),就会使敌人处于兵势常虚、被动不利的地位;我不受敌人调动(“不能赴战”),就会使我军处于兵势常实、主动有利的地位。作战中,只要千方百计地调动敌人就范,就可以无往不胜。本篇引自《孙子兵法》的“致人而不致于人”,乃是大军事家孙武对古代作战主动权的一种科学表述,其意思是,作战中我要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其实质是,通过调动敌人而掌握战场主动权问题。所谓战场主动权,就是军队作战行动的自由权。有了自由权,军队才能打胜仗;失去自由权,军队就要打败仗。可见,“敌人而不致于人”,乃是虚彼实己、争取主动,调动敌人、战胜敌人的一条重要军事原则。本篇依据孙子这一光辉思想,以《致战》为专题进一步论述了争取主动权对于作战胜利的重要性,这是非常宝贵的。

东汉初年,大将耿弇平定割据济南郡地的张步之战,就是较好体现“致人而不致于人”作战原则的成功战例。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建威大将军耿弇奉光武帝之命率军东进,割据势力张步闻讯后,急令其大将军费邑率兵据守历城,同时又分兵屯驻祝阿,于泰山、钟城等地列阵布兵,企图阻截汉军东进。耿弇率军渡过黄河后,首先攻占了祝阿,迫使钟城的张步守军不战自逃。此时,坐镇历城的费邑一面凭城固守,一面遣其弟费敢率兵一部进守巨里。耿弇根据当面的实际敌情,采取佯攻巨里以调动费邑出击的战法,命令部队赶造攻城器械,并故意扬言“后三日当悉力攻巨里城”(见《后汉书·耿弇传》,下同)以欺骗和迷惑敌人。费邑对此竟信以为真,到第三日果然亲率精兵三万来救巨里。据此,耿弇一面分兵一部向巨里以阻困费敢,一面亲率主力占据有利地形,挥军“乘高合战”,一举歼灭了费邑军于野战运动之中,尔后急速转兵向巨里。拒守巨里的费敢见汉军来势迅猛,慌忙出城“悉众亡归张步”,汉军不战而克巨里,其后,耿弇乘胜“纵兵攻诸未下者”,连克四十营,迅速攻占历城,为尔后夺取平定张步割据势力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耿弇以佯动惑敌战法,创造了调动敌人就范的成功战例。

【译文】

大凡调动敌人前来与我交战,就使敌人处于兵势常虚、被动不利的地位,我军不为敌人调动去战,就使我军处于兵势常实、主动有利的地位。作战中,应当采用多种方法调动敌人来战,我军凭据有利地形条件而等待敌人,这样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作战中要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东汉建武五年,光武帝刘秀命令建威大将军耿弇全部收编投降的士卒,组成建制,置设将吏。然后,耿弇奉命亲率骑都尉刘歆、泰山太守陈俊等部队,东进讨伐割据济南称雄的张步。张步获悉这一消息后,派其部将费邑率兵进驻历城,又分遣一部兵力屯驻祝阿,又在泰山、钟城置设数十营垒以防耿弇来攻。耿弇率军渡过黄河后,首先攻克了祝阿城。在其围攻祝阿作战中,耿弇故意留下一个缺口,让敌众得以出城逃往钟城。钟城守军听说祝阿已被攻破,十分恐惧,于是弃城而逃亡。费邑分兵一部令其弟弟费敢率领去守卫巨里城。

耿弇挥军首先进逼巨里,并且严令部队尽快修造攻城器械,向各部宣告三天后将全力以赴地攻打巨里城,同时暗中放出一些被俘人员,故意让他们逃归后将耿弇预定攻城的日期报告费邑。费邑果然到这一天亲率精兵三万余人前去援救巨里。耿弇见此情形,便高兴地对部将们说:“我之所以修造攻城器械,为的是诱使费邑前来就范。现在放着这些驻营野外而无防御设施的敌军不打,为什么硬要强攻设防坚固的城池呢?”于是,耿弇分兵一部继续围攻和牵制巨里的敌人守军,自己亲率精锐部队抢占制高点,以居高临下之势与敌交战,大败敌军,击斩了费邑。然后砍下费邑首级展示给巨里的守敌,敌人望见后异常恐惧,费敢慌忙逃往据守剧地的张步处。耿弇全部收缴了巨里城里敌人所存之军资粮储,同时又挥军继续攻打尚未攻克的敌军营垒,先后攻克了四十多座敌人营垒。于是最终平定了济南地区。

【原文】

凡致敌来战,则彼势常虚;不能赴战,则我势常实。多方以致敌之来,我据便地而待之,无有不胜。法曰:“致人而不致于人。”1

后汉建武五年,光武2诏耿弇3,悉收集降附,结部曲4,置将吏,弇帅骑都尉刘歆、泰山太守陈俊将兵而东。张步5闻之,使其将费邑军历下6,又令兵屯祝阿7,别于泰山8、钟城9列营数十以待之。弇渡河先击祝阿,拔之,故开围一角,令其众得奔归钟城。〔钟城〕人闻祝阿已溃,大恐,遂空壁亡去。费邑分兵遣其弟费敢守巨里10,弇进兵先胁巨里,严令军中趣修攻具,〔宣敕诸部〕:后三日〔当〕悉力攻巨里城。阴缓生口,〔令得〕亡归,以弇期告邑。邑至日果自将精兵〔三万余人〕来救〔之〕。弇〔喜〕谓诸将曰:“吾所以修攻具者,欲诱致11之耳。野兵不击,何以城为?12”则分兵守巨里,自帅精锐上冈阪13,乘高合战,大破之,斩邑。既而取首级以示巨里,城中惧,费敢〔悉众〕亡归张步。弇悉收其积聚,纵兵攻诸未下者,平四十余营,遂定济南。14

【注释】

1致人而不致于人:语出《孙子兵法·虚实篇》。

2光武:即东汉光武帝刘秀。

3耿弇东汉名将。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字伯昭。西汉末,从刘秀起兵,任大将军。刘秀称帝后,任建威大将军,封好畤侯。建武五年(公元29年),奉诏率军击灭称雄于济南郡地的割据势力张步。

4部曲:本谓中国古代军队编制之称,后又为家仆之称。本篇这里指军队编制。

5张步:东汉初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琅邪不其(今山东即墨西南)人,字文公。新莽末,刘秀起兵,张步亦乘机拥众据济南郡地,自称五威将军。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曾派使持节授步为东莱太守,但步杀使自立齐王,成为东汉初盘据山东济南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建武五年为耿弇击败投降,后因谋叛被杀。

6历下:亦作“历城”,济南郡治,位于今山东济南。

7祝阿:县名。故址在今山东济南西。

8泰山:郡名。治所奉高,位于今山东泰安东。

9钟城:故址在今山东济南南。

10巨里:故址在今山东章丘西。

11诱致: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又致”,今据史校改。

12野兵不击,何以城为:此两句出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三》耿弇语,而《后汉书·耿弇传》则为“今来,适其所求也。”

13冈阪:据《尔雅》释义称:山脊为冈,山坡为阪。冈阪,在这里可作“山顶”或“制高点”解。

14本篇史例出自《后汉书·耿弇传》和《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三》。

63.远战

【提示】

本篇以《远战》为题,旨在阐述采用“远而示之近”的佯动战法奇袭歼敌的指导原则问题。它认为,凡与敌人隔水相拒,如果打算从远处渡水击敌时,就伪装成从近处渡水的样子,以吸引敌人兵力,然后乘其远处空虚之隙,迅速渡河进击敌人。它还强调指出,一旦缺少渡船时,可用竹木、蒲苇、罂缻等就便器材扎成排筏作为渡河工具。本篇所引“远而示之近”与下篇《近战》所引“近而示之远”,均系孙子用兵“诡道十二法”之一。战争实践经验证明,采用此种制造假象、佯动误敌的“示形”战法,既可掩盖我方真实意图不为敌人所窥知,又可调动敌人就范,从而使之陷入顾此失彼的被动挨打局面。这样,我便可以乘敌兵散势虚之隙,在我所选定的突袭方向(远处或近处),出其不意,突然进击,就可收奇袭歼敌之功。因此,采用以制造假象、佯动误敌为内容的“示形”之法,是中国古代兵家所常倡导的有效战法。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韩信奉命进击魏王豹之战,就是采用“远而示之近”的佯动战法取胜的。当时,魏王豹率众据守安邑,韩信为吸引其注意力,乃于临晋陈放大批船只,伪装成要从此近处临晋渡河的样子,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在此处后,韩信则亲率汉军主力偷偷北上,从远处夏阳方向东渡黄河,出敌不意地一举袭占了安邑,擒获了魏王豹,创造了佯动奇袭的成功战例。

【译文】

大凡与敌人隔河对抗时,我如要从远处渡河出击敌人,可多置一些船只于河边,伪装成要从近处渡河的样子,敌人就必定要集中兵力来阻击,这样我便可以从敌人防守薄弱的远处渡河袭击敌人。倘若没有渡河船只,则可以用竹木、蒲苇、罂缻、瓮囊、枪杆等就便器材扎成排筏,都可用以渡河。诚如兵法所说:“打算从远处进攻敌人,就伪装成从近处出击的样子。”

西汉初年,魏王豹开始时归降了汉朝,不久又以母病为辞请求回去探望,一回到封地,立即切断黄河西岸临晋关的交通,反叛了汉朝,而与楚国订约讲和。汉帝刘邦派遣郦食其前往游说魏王豹重新归顺朝廷,但魏王豹执意不听。刘邦于是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军进击魏王豹,而魏王豹则在蒲坂驻扎重兵,封锁临晋关。韩信针对此情,就采用增设疑兵之法,摆开船只,伪装成要从临晋渡河的样子,而以隐蔽前进的主力部队从夏阳方向乘坐木罂渡过黄河后,径直袭击安邑。魏王豹惊慌失措,匆忙领兵迎战韩信部队,韩信挥军奋战,一举俘获魏王豹,平定了魏地,置为河东郡。

【原文】

凡与敌阻水相拒,我欲远渡,可多设舟楫,示之若近济,则敌必并众应之,我出其空虚以济。如无舟楫,可用竹木、蒲苇、罂缻1、瓮囊2、枪杆之属,缀为排筏,皆可济渡。法曰:“远而示之近。”3

汉初,魏王豹4初降汉,复以亲疾请归,至国,即绝其河关5反〔汉〕,与楚约和。汉王遣郦生6往说豹,不听。汉王以韩信为左丞相击豹。〔魏王〕盛兵蒲坂7,塞临晋8;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9以木罂〔缻〕10渡军,袭安邑11。魏王豹惊,帅兵迎战,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12

【注释】

1罂缻(yingeou):罂,一种陶制的盛酒器;缻,同“缶”,一种陶制的炊具。此两种器具,其形状均为小口大腹,在渡河无舟的情况下,可以将其与竹木、蒲苇连缀在一起,作为渡河用的飘浮工具。

2瓮囊:也是一种形如罂状的盛器。

3远而示之近:语出《孙子兵法·计篇》。

4魏王豹:即魏豹,战国时魏国贵族子弟。秦灭魏后,与其兄咎皆被贬为庶人。秦末,陈胜起义攻下魏地,立咎为魏王。后咎被秦将章邯击败而自杀,豹逃往楚,楚怀王予以援兵收复魏地,被立为魏王。后从项羽入关,被徙至河东郡,封为西魏王。刘邦定三秦,豹叛楚归汉,不久又叛汉归楚。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为韩信击败被俘,后在荥阳被杀。

5河关:指黄河渡口临晋关,后改名蒲津关,故址在今陕西大荔东的黄河西岸。

6郦生:即郦食其,刘邦的谋士。

7蒲坂:邑名。即今山西永济西之黄河东岸的蒲州镇。

8临晋:县名。故址在今陕西大荔东,与旧关相对。

9夏阳:县名。故址在今陕西韩城西南之黄河西岸。10木罂缻:即以木押缚罂缻作为渡河工具。一说以木为器如罂缻。

11安邑:战国魏都,汉置为县。位于今山西夏县西。魏豹据此反汉。

12本篇史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见《汉书·淮阴侯传》。

64.近战

【提示】

本篇以《近战》为题,旨在阐述采用“近而示之远”的佯动战法奇袭歼敌的指导原则问题。它认为,在与敌人隔河对抗时,倘若打算从近处进击敌人,就要采取多设疑兵之法,伪装成远渡之状以吸引和分散敌人兵力,然后我从敌人近处空虚之地袭击它,就能把敌人打败。“近而示之远”与“远而示之近”,都是古代战争中常为兵家所采用的一种佯动误敌为内容的“示形”战法。春秋越吴笠泽之战,就越方来看,就是运用“近而示之远”战法的成功一例。

发生在春秋末期(即公元前478年)的越吴笠泽之战,是越国灭亡吴国的关键一战。越军所以能够战胜吴军,从作战指导上看,越王勾践成功地运用“近而示之远”的佯动误敌战法,是其取得此战胜利的重要原因。当时,越王勾践利用夜暗条件,在主力部队的两翼设置左、右句卒(分队),采取两翼(远处)佯渡调动敌人,中央(近处)突破,乘虚捣隙的战术,亲率三军主力从近处偷渡过河,出其不意,大败吴军主力,为灭亡吴国奠定了胜利基础,创造了我国战争史上较早的一次采用“近而示之远”战法奇袭歼敌的成功战例。

【译文】

大凡与敌人隔河对阵,我如要从近处进攻敌人,就反而伪装成从远处渡河的样子。为此,必须多多设置一些疑兵,装作从河的上、下游远处渡河进攻的架势,敌人一定会分散兵力来应付。这样,我就可以乘隙暗中出兵从近处袭击敌人,敌人就可以被打败。诚如兵法所说:“打算从近处进攻敌人,就伪装成从远处出击的样子。”

春秋时期,越国讨伐吴国,吴王出兵于笠泽进行抵抗,而与越军隔笠泽水对阵相抗。越军分为左右两翼,乘夜擂鼓呼号而进,吴军则分兵进行抵御。越王勾践亲率主力部队偷偷从中央近处渡过笠泽水,直奔吴国中军主力而击鼓冲杀过去,致使吴军大败,吴国最终灭亡。

【原文】

凡与敌夹水为阵,我欲攻近,反示以远,须多设疑兵,上下远渡,敌必分兵来应,我可以潜师近袭之,其军可破。法曰:“近而示之远。”1

春秋,越人伐吴,吴人御之笠泽,夹水而阵。越人2为左右阵、夜鼓噪而进,〔吴师分以御之。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兵而鼓之,吴军大败,遂至灭亡。3

【注释】

1近而示之远:语出《孙子兵法·计篇》。

2越人: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楚人”,今据史校改。

3本篇史例同《夜战》,出自《左传·哀公十七年》。

65.水战

【提示】

本篇虽以《水战》为题,但所阐述的内容并非是水上作战的问题,而是陆上作战如何利用水流辅助军队进攻取胜的问题。它认为,在与敌人隔水对峙时,如果不打算与敌决战的话,可近水设阵,凭水阻敌过河;如果打算与敌决战的话,则应在离河稍远处设阵,以此诱敌渡河,待其“涉水半渡”而击之。本篇所阐述的这些问题,无论是凭水阻敌,还是诱敌半渡,都是阐发《孙子兵法·火攻篇》所提出的“以水佐攻者强”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战争中,运用“以水佐攻”指导原则而战胜敌人的是不乏其例的。汉初,大将韩信击败楚将龙且的潍水之战,就是体现“以水佐攻”原则的成功战例。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率军攻齐进至潍水,与北上救齐的楚将龙且所部隔水而阵。当时,龙且军“号称二十万”(见《史记·淮阴侯列传》),与韩信所率数万兵力相比,是占绝对优势。但韩信并没有被兵多势众的敌人所吓倒,相反,他却从当面敌情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潍水这一天然条件来打击敌人。交战前,韩信秘密派人乘夜用大批沙袋将潍水上游堵住;接战中,韩信采取佯败诱敌渡河,待其渡过一半时,命人突然决壅放水,大水直泻而下,立即将正在渡水的楚军冲成两段。于是,韩信乘敌极度混乱之机,挥军迅猛攻击,一举全歼已渡之楚军,并击斩楚将龙且,未及渡河的另一半楚军不战自溃,齐王田广也吓得逃跑了。其后,韩信乘胜率军追击,将溃逃中的楚军全部俘虏了,取得了平齐之战的全面胜利。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或者在河岸列阵对敌,或者于水上驾船击敌,这都叫做水战。如在近水岸边作战时,必须距河水稍远些,这样,一方面可以引诱敌人渡河,一方面可以使敌人不生疑心。我一定要与敌人决战时,就不要在靠近河水的岸边迎击敌人,怕的是敌人不敢渡河而来;我如果不想同敌人决战时,就凭据河岸有利地势阻截敌人,使其无法渡过河来。如果敌人渡河来与我战时,我可以在岸边等到敌人渡过一半时再袭击它。这样作战就利于取胜。诚如兵法所说:“待敌人渡河一半时,就可以出兵袭击它。”

西汉初年,谋士郦食其奉刘邦之命游说齐国而使之归顺了汉廷,自此齐王田广每天与郦食其饮酒作乐,撤除了防御汉军的守备力量。谋士蒯通建议韩信乘齐国守备废弛之隙而出兵进攻它;韩信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率军渡过黄河,出敌不意地一举袭破了齐国。齐王田广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把他煮死了,然后逃往高密,向楚国求救。楚王于是派遣龙且为将率兵号称二十万前往援救齐国。有人劝龙且说:“汉军远离本土而来拚死作战,其锋芒锐盛不可阻挡,齐、楚军队是在自己地域内作战,士卒容易逃散。因此,不如采取深沟高垒固守不战之策,叫齐王派遣其心腹大臣去招抚失陷的城邑。这些失陷的城邑知道自己的国王还在,且有楚军前来救援,就一定会反叛汉军。汉军因客居在别国土地上,必定会造成缺少粮食的不利态势,这样,就可以不经交战而擒获他们了。”但龙且不以为然地说:“我一向了解韩信的为人,他是容易对付的。如今若是援救齐国不经交战而迫降了韩信,我还有什么战功可言?如果同他交战而又能战胜他,齐国的一半土地可就成为我的封地了。”于是,率军前进,与汉军相隔潍水而摆开了阵势。韩信连夜派人制作了大批袋囊装满沙子,堵住了潍水上游,清晨又亲率部分兵力渡河袭击龙且而伪装成战败逃回。龙且见此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韩信是个胆小怕战的懦夫。”于是挥军渡河追击汉军。韩信立即派人掘开潍水上游的沙袋,河水顿时倾泻而至。此时,龙且的部队尚有大半没有渡过潍水,韩信乘汹涌水势挥军猛烈截杀击斩了龙且。被水隔断而滞留潍水东岸的龙且部队纷纷逃散,齐王田广也吓得逃跑了。韩信乘胜追击败兵到城阳,俘获了全部楚军。于是平定了齐国。

【原文】

凡与敌战,或岸边为阵,或水上泊舟,皆谓之水战。若近水为战,须去水稍远,一则诱敌使渡,一则示敌无疑。我欲必战,勿近水迎敌,恐其不得渡。我欲不战,则拒水阻之,使敌不能济。若敌率兵渡水来战,可于水边伺其半济而击之,则利。法曰:“涉水半渡可击。”1

汉郦生说齐下之,齐王2日与生纵酒为乐,而罢守备。蒯通3说信,遂渡河,袭破齐。齐下以郦生卖己,烹之,而走高密4,请救于楚。楚遣龙且将兵〔号称二十万〕救齐。或〔说龙且〕曰:“汉兵远来,其锋难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5。汉兵客居,其势无所食,可不战而擒也。”龙且曰:“吾知韩信为人,易与耳。今若救齐不战而降之,有何功?若战而胜,齐半可得。”遂进兵与汉军夹潍水6而阵。信夜使人〔为〕囊〔盛〕沙壅水上流,旦渡击且,佯败走。龙且喜曰:“吾固知信怯。”遂追之〔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且军大半不得渡,即击,杀且。〔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7,皆虏楚卒〕,遂平齐。8

【注释】

1涉水半渡可击:语出《吴子·料敌第二》。

2齐王:即田广。

3蒯通:本名彻,因与汉武帝刘彻同讳,故史家改“彻”为“通”。蒯通,范阳(今河北徐水北)人。陈胜起兵反秦后,派武臣进取赵地,通说范阳令徐公归降,武臣不战而得赵地三十余城。后又劝韩信袭取赵地,成为汉初重要谋士和说客。

4高密:郡名。故址在今山东高密西南。

5反汉: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及汉”,今据史校改。

6潍水:今称潍河,在山东省东部。

7城阳: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荷泽东北。

8本篇史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66.火战

【提示】

本篇以《火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采用火攻战法击敌的问题。它认为,对于在草莽地带扎营之敌,或者对敌人的粮草屯所,可利用干燥天气“因风纵火以焚之,选精兵以击之”,就可以打败敌人。实施火攻击敌,这在冷兵器时代是常为兵家所采用的一种对敌作战手段。本篇这里所说的“火攻”,实际上是用火焚之法辅助部队攻击敌人的问题,也就是《孙子兵法·火攻篇》所阐明的“以火佐攻”的意思。用火来辅助部队进攻,其效果虽然特别显著,但它与火器大量出现并广泛用于战争后的热兵器时代所讲的“火攻”,非同一义。这是必须加以明确的问题。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四月,汉将皇甫嵩、朱儁共率步骑兵四万余人,进攻颍川郡的黄巾军波才所部。朱儁所统部队被波才打败,皇甫嵩则率所部退保长社。波才乘胜挥军包围了长社。从当时双方兵力对比的情况看,波才军明显优于皇甫嵩军。但是,处于“兵少,军中皆恐”(见《后汉书·皇甫嵩朱儁列传》,下同)态势下的皇甫嵩,并没有为此被动不利的形势所吓倒,相反,他从“兵有奇变,不在众寡”的正确认识出发,紧紧抓住波才“依草结营,易为风火”的军事弱点,利用大风天气,乘夜派人出城纵火配合部队作战,又与曹操援军密切协同,“合兵更战”,因而能够取得击败波才、“斩首数万级”的重大胜利。这在作战指导上是不无可取之处的。而黄巾军将领波才,在大败朱儁之后又包围皇甫嵩于长社,这本来已使自己处于优势而主动的有利地位,然而,由于其丧失警惕和缺乏经验,竟“依草结营”而为敌人火攻所乘。此种主观指导上的失误,不能不是造成波才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译文】

大凡作战中,如果敌人驻扎在靠近草木丛生的地带,其营舍是用茅竹搭盖而成,又囤积大批马草和粮食,如遇燥热干旱天气,就可借助风力放火焚烧它,选派精锐部队进攻它。这样,敌人便可以被打败。诚如兵法所说:“对敌采用火攻战法,必须具备一定客观条件。”

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左中郎将皇甫嵩(与右中郎将朱儁各统一军),进讨黄巾军(于颍川),朱儁与黄巾军首领波才所部交战而失败,波才遂乘胜挥军包围了退保长社的皇甫嵩。波才军靠近草木丛生的地带安营扎寨。是时,正赶上刮大风,皇甫嵩便命令部队捆好火把登上城墙,又派精锐士卒偷偷越出包围圈,于城外黄巾军营地纵放大火并狂呼乱叫,城上的汉军则点燃火把与之紧密策应,皇甫嵩乘机率军击鼓而出城,直奔波才营阵冲杀过去,波才军猝不及防,惊慌四散。此时,汉灵帝所派曹操援兵恰好赶到,与皇甫嵩、朱儁所部协力合战,大败波才,击斩其军数万人。

【原文】

凡战,若敌人居近草莽,营舍茅竹,积刍聚粮,天时燥旱,因风纵火以焚之,选精兵以击之,其军可破。法曰:“行火必有因。”1

汉灵帝2中平元年,皇甫嵩3讨黄巾4,汉将朱儁5与贼波才6战,败,贼遂围嵩于长社7。贼依草结营,会大风。嵩敕军束苣8乘城,使锐卒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阵,贼惊乱奔走。会帝遣曹操将兵适至,合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9

【注释】

1行火必有因:语出《孙子兵法·火攻篇》。

2汉灵帝:即东汉皇帝刘宏。公元168—189年在位。

3皇甫嵩:东汉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字义真。灵帝时为北地太守。黄巾起义爆发时,任左中郎将,与朱儁率军镇压起义军,后官至太尉,封槐里侯。

4黄巾:即黄巾起义军,因起义者以黄巾裹头,故名。

5朱儁:东汉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字公伟,曾任刺史、谏议大夫等职。与皇甫嵩镇压黄巾军时任右中郎将,后封为西乡侯。

6波才:黄巾起义军一支部队的首领。

7长社:县名。故址在今河南长葛东北。

8束苣:即用苇秆扎成的火把。

9本篇史例出自《后汉书·皇甫嵩朱儁列传》。

67.缓战

【提示】

本篇以《缓战》为题,旨在阐述攻城作战中应当注意掌握的问题。它认为,由于修造攻城器械和堆筑登城土山,费时费事,攻城作战中容易增大伤亡,故攻城之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因此,它主张在攻城作战中,对于城防坚固、兵多粮少且无外援的守城之敌,不应急于攻战,可采取长围久困的战法。本篇所论攻城作战中应注意的问题,不外乎《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所阐明的观点,认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的下策。此种观点在缺乏先进攻城技术的古代是不无道理的。但是,随着武器装备与攻城技术的进步和战争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夺取城镇为目标的攻坚战,必将提到重要位置上来。因此,在对守城之敌作战中,是否采用攻城战法,应当根据战争的需要和装备技术条件而定,不可不加具体分析地一概斥之为下策。

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十月,前燕将领慕容恪率军进攻晋属广固城,时镇北将军段龛率众坚守该城。当燕军包围广固后,诸将皆主张急攻速胜,但慕容恪则主张缓攻稳取,他根据“龛党尚众,未有离心”和“凭阻坚城”的敌情实际,采取了“筑室反耕,严固围垒”(见《晋书·慕容儁记》)的长围久困以待敌敞的战法,陷段龛于孤立无援的困难境地,最后迫使其开城投降。此种善于依据敌情实际而采取可行战法的作战指导,是可取的。

【译文】

大凡进攻城邑之法,是战法中的最下策了,只在不得已时才采用它。通常所说的三个月修造攻城器械,三个月堆筑攻城土山,这样,攻城准备得用六个月时间。值得警戒和注意的问题是,由于攻城准备的时间长,将帅为忿怒急躁的情绪所使,往往不等攻城器械造好,就驱赶士卒像蚂蚁一样缘城而上,这恐怕是造成人员大批伤亡的原因。如果敌人城高壕深,且兵多粮少,又无外援,对于这种守城之敌,可采取长围久困之法夺取它,这样作战对我有利。诚如兵法所说:“军队行动舒缓时,就要像森林一样稳便不动。”

十六国时期,前燕将领慕容恪率军进攻镇守广固城的东晋镇北将军段龛所部,并将其包围起来。当时,诸多将领都劝慕容恪尽快攻城,但慕容恪却从容说道:“作战之情势,有时应当缓战以慢慢制服敌人,有时应当急攻以快快战胜敌人。如果敌我双方势均力敌,而敌人又有强大的外援,我军怕有遭到敌人腹背夹击的危险,就不能不采取快速攻城战法。如果我军强大而敌人弱小,且敌人又无外援,那么,对于这种守城之敌,则应采取长围久困的战法,以等待敌人困敝时再攻取它。兵法上所说的‘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它,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它’,正是讲的这个道理。段龛的部众现在还很多,内部尚未出现离心倾向。目前他们凭据坚城固垒,上下齐心协力地进行防守,如果我们投入全部精锐部队强攻坚城,用几十天时间虽然也可以攻下来,但那样做将会给我们的部队造成很多伤亡。所以,应当采取持久围困以取胜的战法。”于是,慕容恪命令部队构筑工事以围困守城的晋军,最后终于攻占了广固。

【原文】

凡攻城之法,最为下策,不得已而为之。所谓三月修器152白话百战奇略械,三月成距堙1者,六月也。谓戒为己者,忿躁不得攻具而令士卒蚁附,恐伤人之多故也。若彼城高池深,多人而少粮,外无救援,可羁縻2取之,则利。法曰:“其徐如林。”3

十六国前燕将慕容恪4击段龛5于广固,围之。诸将请恪急攻,恪曰:“军势有宜缓以克敌,〔有宜急而取之〕。若彼我势均,外有强援,恐有腹背之患,则攻之不得不速。若我强彼弱,外无救援,当羁縻守之,以待其敝。兵法‘十围五攻’6,正谓此也。龛党尚众,未有离心。今凭阻坚城,上下戮力7,尽锐攻之,数旬可拔,然杀吾士卒必多矣。当持久以取耳8。”乃为壁垒以守之,终克广固。9

【注释】

1距堙:堙(yin),又作“闉”。距堙,即古代在攻城作战中环城而堆筑的土山,以为窥察敌人城内情况或登城之用。

2羁縻:犹言束缚,牵制;这里可作“围困”解。

3其徐如林: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

4慕容恪:前燕王慕容皝的第四子。鲜卑族,字玄恭。从父征伐,镇守辽东。后辅兄儁及炜,封太原王,累官大司马,总摄朝政,量才授任,颇有政绩。

5段龛:辽西鲜卑族,段兰之子。东晋穆帝永和七年(公元351年),龛以青州归降东晋,被授任镇北将军,封齐公,镇守广固。后为前燕将慕容恪所执杀。

6十围五攻: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7戮力:谓努力,尽力。

8当持久以取耳:马本及各本皆作“要在取耳”,不符史载原意,故据史校改。

9本篇史例出自《晋书·慕容儁记》。

68.速战

【提示】

本篇以《速战》为题,旨在阐述在何种条件下的攻城作战应取速战速决的指导原则问题。它认为,对于兵少粮多、外有强援的守城之敌,只有采取速攻战法,才能便于取胜。实战的历史经验表明,在攻城作战中,究竟是采取缓攻,还是采取速攻?这要依据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情况和战场态势的实际情况而定。敌人粮多且有外援,其兵力虽少,但利于凭恃坚城持久固守。故对此种守城之敌,进攻者如果缓攻久拖,兵力虽优,但极易师老兵疲,反为敌人所乘;进攻者如能以优势兵力乘敌外援尚未来到之前,采取速战速决,则容易战胜此守城之敌。三国时期魏将司马懿围攻孟达的上庸之战,就是体现速攻取胜指导原则的一个成功战例。

孟达原为蜀将,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七月,叛蜀降魏,被委以新城太守而驻兵于上庸城。后在蜀相诸葛亮的策动下,又“阴许归蜀”(见《资治通鉴·魏纪二》,下同)。

司马懿在获悉孟达“欲举兵叛”的情报后,一面“以书慰解之”,企图稳住孟达;一面组织兵力,准备立即进讨。当时,魏军诸将皆认为孟达已与吴、蜀联络,不可速攻,只“宜观望而后动”(见《晋书·宣帝纪》)。但司马懿却与诸将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孟达反复无常,乘其犹豫不决之际,迅速出兵,突然进攻,是完全可以取胜的。于是,司马懿于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十二月,集中四倍于孟达军的优势兵力,亲自统率自宛城西进,“倍道兼行”,一千二百里的路程,仅用八天时间即进抵上庸城下。然后,分兵八道发起进攻,仅十六天即迫使孟达部下不得不斩达首而开城投降。此战,从其长途行军到攻占上庸,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告胜利了,可谓速战速决的典型战例。后来,司马懿于景初二年(公元238年)进攻公孙渊的辽东作战中,曾就其对孟达作战为何采取速攻取胜的指导原则问题,向其随军司马陈珪作过很好说明。他说:“孟达众少而食支一年,吾将士四倍于达而粮不淹月,以一月图一年,安可不速?”(见《晋书·宣帝纪》)司马懿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原则和方法,此种恰到好处的作战指导,无疑是其战胜攻取的重要原因。这是值得用兵者很好效法的。

【译文】

大凡围攻城邑的作战,如果守城之敌粮多兵少,且有外部援助,可以采取快攻速决,就能(乘其外援未到而)取得胜利。诚如兵法所说:“用兵最为宝贵的是,宁肯指挥笨拙但求速胜。”

三国时期,蜀国将领孟达投降了魏国,于是被任命为新城太守而驻扎在上庸城。但不久,他又联吴归蜀而背叛了魏国。魏将司马懿秘密发兵进讨孟达。当时,众多将领都说孟达与吴、蜀二国有了联络,因此应当首先观察事态的变化尔后再采取行动。但司马懿却说:“孟达是个没有信义的人,现在正是他与吴、蜀之间相互猜疑的时候,应当趁其犹豫不决之时,迅速把他解决掉。”于是就亲率大军以一天赶行两天路程的速度,连续行军八天而抵达上庸城下。此时,吴、蜀两国也都各自派将统兵前来援救孟达。对此,司马懿则分别派兵加以抵御。孟达在叛魏附蜀之初,曾给蜀相诸葛亮写信说:“宛城离洛阳八百里,而距我这里有一千二百里。驻守宛城的司马懿获悉我起兵举事后,必先写奏表上报洛阳的魏明帝,等到皇帝批复回来时,已经一个月时间了。到了那时,我的城防已经加固,诸将所属部队都已部署停当。况且,我军地处深远而险要,司马懿必定不会亲自前来,其他将领来进攻,我就没有忧虑之事了。”但当司马懿亲自率兵突然来到之后,孟达又赶紧告诉诸葛亮说:“我起兵举事仅仅八天,司马懿就率兵来到我的城下,他的行动怎么这样神速啊!”上庸城三面临水,地势险要,而孟达又于城外构筑木栅以加强防御。司马懿挥军渡过河水,冲破木栅,直抵城根,然后分兵八路攻城,仅仅经过十六天时间,孟达的部将李辅等人便杀死孟达,打开城门而投降了司马懿。

【原文】

凡攻城围邑,若敌粮多人少,外有救援,可以速攻,则胜。法曰:“兵贵拙速。”1

三国蜀将孟达2降魏,遂领新城太守,未几,复连吴附蜀以叛魏。司马懿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蜀交结,宜观望而后可。懿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当及其未定3,促4而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至其城下。吴、蜀各遣将救达,懿乃分兵拒之。初,达与诸葛亮书曰:“宛5去洛6八百里,去吾7一千二百里8,闻吾举事,表上天子,比相往反时,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将足办。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上庸9城三面阻水,达于外为木栅以自固。懿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10,李辅11等斩达首,开门以降。12

【注释】

1兵贵拙速:语出《孙子兵法·作战篇》,但与原文略异,原文是:

“兵闻拙速。”

2孟达:字子度,一字子敬。初事刘璋,后归刘备,为宜都太守。

后叛蜀降魏,被任为新城太守驻兵于上庸城。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伐魏,曾致书诱达为援,为魏所疑,达惧复叛魏,不久在司马懿率军进攻下,为其部下所杀。

2未定:马本误作“未足”,今从唐本。

4促:马本及唐本误作“偍”,汪本误作“隄”,今据史校改。促,通“趋”,急速之意。

5宛:即宛县。三国时魏南阳郡治,位于今河南南阳。当时,司马懿镇守此地,都督荆豫诸州军事。

6洛:即洛阳,魏国都城,今属河南。

7吾:马本及各本皆误作“吴”,今据史校改。吾,为孟达自言其驻地上庸城。

8一千二百里:马本及各本皆误作“一百二十里”,今据史校改。

9上庸:县名。故城位于今湖北竹山西南。

10旬有六日:马本及各本皆误作“旬月”,今据史校改。11李辅:孟达部将。司马懿率军围攻上庸时,他与达甥邓贤斩达首后开城投降。

12本篇史例出自《晋书·宣帝纪》。

69.整战

【提示】

本篇以《整战》为题,旨在阐述对于阵势严整之敌作战时应当注意掌握的指导原则。它认为,作战中如果遇到行阵严整、士卒镇静的敌人,不可轻率与之交战,应当等待其发生变化之时,再不失时机地攻击它,就能打败敌人。这里引自《孙子兵法》的“无邀正正之旗”,邀,阻截;正正,谓整齐严密之状。整个句意是,不要去截击旗帜整齐、队伍严密的敌人。显而易见,本篇依据孙子的思想,通过对阵势严整之敌作战问题的论述,进一步揭示了避实击虚和因变制敌重要作战原则的实践性。三国时期魏将司马懿平定公孙渊的辽东之战,便是较好体现上述指导原则的成功战例。

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六月,司马懿奉魏明帝之命率领大军秘密渡过辽河之后,他发现公孙渊集重兵于辽隧城,企图凭据坚城固守以阻截魏军,于是采取了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作战方针,舍弃行阵严整、部署周密的辽隧不攻,而直捣防守空虚的敌巢襄平,迫使辽隧的敌守军急速回救,司马懿乘机挥军迎击,大败敌军,进而包围了襄平,为取得整个平叛作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综观此战,司马懿在作战指导上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根据敌情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作战方针和有效战法,调动敌人脱离坚城固垒而于运动之中歼灭之。此种因情制敌、灵活用兵的作战指导,是值得人们效法的。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军行列严整有序,士卒情绪安稳平静,不可轻率与其交战,等到敌人内部发生变化时,再出兵进攻它,就有利于我军取胜。诚如兵法所说:“不要拦击旗帜整齐、队伍严密的敌人。”

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司马懿奉命率军征讨公孙渊,而进至辽水。公逊渊果然派遣数万步骑兵凭据辽隧,企图固守坚城壁垒以抵御司马懿进攻。司马懿率军乘船偷偷渡过辽水后,依傍辽水构筑一道长围(摆出一付攻打辽隧的架势),然后又命令部队放弃该城不攻,而向其老巢襄平进发。众将对此决策十分不解地说:“我们不攻打辽隧城,却又构筑长围,这不是显示我们兵多军威的办法。”司马懿解释说:“敌人现在凭据辽隧坚固而高大的城防设施,企图把我军拖垮在这里。我们进攻它,恰好中了敌人的诡计。敌人的主力都集中在这里,其老巢必定非常空虚,我军直驱襄平,这里的敌人一定会心怀恐惧,他们恐惧就会离开坚城固垒而向我求战,那时我们集中兵力打败他们是必定无疑的。”于是,司马懿率领严整有序的魏军,越过辽隧而向襄平长驱直进。敌人发现魏军所向直指其后方老巢,果然脱离坚城辽隧而去拦截魏军。司马懿乘机挥军迎头痛击,大破敌人,三战三捷。公孙渊退保襄平,司马懿乘胜挥军包围了他。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人行阵整齐,士卒安静,未可轻战,伺其变动击之,则利。法曰:“无邀正正之旗。”1

三国魏司马懿征公孙渊2,〔次于辽水3。渊遣步骑数万,阻辽隧4,坚壁而守,以距帝5。〕懿泛舟潜济辽水,〔傍辽水〕作〔长〕围,弃城而向襄平6。诸将曰:“不攻城而作围,非所以示众也。”懿曰:“贼坚营高垒,欲以老吾军也。攻之,正堕其计。贼大众在此,其巢穴虚失,我直指襄平,必人怀内惧,惧而求战,破之必矣。”遂整阵而过。贼见兵出其后,果邀之,乃纵兵逆击,大破之,〔三战皆捷。贼保襄平,进军围之。〕7

【注释】

1无邀正正之旗:语出《孙子兵法·军争篇》。

2公孙渊:《晋书》称之“公孙文懿”,三国时襄平(今辽宁辽阳)人。魏明帝时,任辽东太守、大司马,封乐浪公。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叛魏自立为燕王。次年,被司马懿率军所攻杀。

3辽水:今辽宁之辽河。

4辽隧:地名。故址在今辽宁鞍山西之辽河东岸。

5帝:指司马懿。魏元帝咸熙二年(公元265年),懿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后,追尊其为宣皇帝。

6襄平:三国魏辽东郡治。公孙渊叛魏后据此自称燕王。

7本篇史例出自《晋书·宣帝纪》。

70.乱战

【提示】

本篇以《乱战》为题,旨在阐述对于行阵紊乱不整之敌应采取的作战指导原则。它认为,作战中如果遇到行阵不整、士卒混乱的敌人,应当乘乱而不失时机地迅速出兵攻击它,就能取得胜利。本篇所引“乱而取之”,是孙子著名的用兵“诡道十二法”之一,它是古代作战中常为兵家所采用的有效战法。战争的经验表明,敌人处于混乱之际,恰恰是我出兵击敌的最好时机。因此,本篇所论旨在揭示作战中如何选择有利战机击敌的问题。这对用兵者是不无启发意义的。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唐将段志玄击败隋将屈突通的潼关之战,就是较好体现“乱而取之”战法的成功战例。当时,段志玄随刘文静同隋将屈突通战于潼关,文静所部为隋将桑显和袭击而败溃。在此十分危急的时候,段志玄率领少数骑兵及时赴救,击杀数十敌人,但不幸在返还时足部为敌流矢所伤。然而,为了使部队的高昂斗志不受挫折和影响,段志玄对自己的伤痛竟“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以其自身的英勇奋战,给隋军以很大杀伤,使敌人立即陷入极大混乱,鼓舞了自己部队的士气。之后,他又乘敌混乱溃逃之机,适时组织指挥部队实施猛烈追击,大败隋军,活捉敌将屈突通。段志玄身为将领,能够临危不惧,率先冲锋陷阵,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然而更为可贵的是,他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创造歼敌的有利战机,并且不失时机地指挥部队进行反击。这是促使唐军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乱而取之”的重要原因。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人行列阵势紊乱不齐,士卒喧哗混乱不堪,应当立即出兵进攻它,就有利于我军取胜。诚如兵法所说:“敌人混乱不堪时,我就乘机攻取它。”

(隋末李渊起兵之初),其部将段志玄随同刘文静率军于潼关抵抗隋将屈突通的进攻。刘文静所部被屈突通的部将桑显和打败,军营已经溃散。这时,段志玄率领二十名骑兵赶来救援,奋力冲杀,击斩隋军数十人;但在回身返还之时,脚部为敌人乱箭所伤。因怕引起部众思想波动,所以段志玄不但忍受伤痛不言,而且三番五次地率先冲入敌阵,奋力拚杀,致使桑显和军大乱,刘文静部队士气重新振作,并乘敌军大乱,勇猛冲击,大破之。屈突通兵败而逃,段志玄与众将跟踪追击,将他活捉过来。

【原文】

凡与敌战,若敌人行阵不整,十卒喧哗,宜急出兵以击之,则利。法曰:“乱而取之。”1

唐段志玄2从刘文静3拒屈突通4于潼关5,文静为通将桑显和所败,军营已溃,志玄率二十骑赴之,击杀数十人而还;还为流矢中足,虑众心动,忍而不言,更入贼阵者再三。显和军乱,大军因而复振,击大破之。〔及屈突通之遁,志玄与诸将追而擒之。〕6

【注释】

1乱而取之:语出《孙子兵法·计篇》。

2段志玄:唐将。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隋末从李渊起兵,官至郢州刺史。唐朝建立后,随李世民讨王世充、破窦建德等作战有功,升任左骁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封褒国公。

3刘文静: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肇仁。隋末为晋阳令。李渊于太原起兵,他参与定计。唐朝建立后,任民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后因不满位居裴寂之下,李渊听信裴寂谗言而将其杀害。

4屈突通:雍州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隋朝时任右武候车骑将军、左骁卫大将军。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在潼关与李渊部队作战中,被段志玄所俘。唐建国后,任兵部尚书,封蒋国公。

5潼关:关隘名。位于今陕西潼关县北,当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

6本篇《乱战》,马本及唐本均无史例引文,今据汪本《乱战》补入,其史例出自《旧唐书·段志玄传》,又见《新唐书·段志玄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