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牡丹灯记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占据浙东,每年到元宵的时候,他都要在明州挂灯长达五天五夜,全城百姓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尽情地观看。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在镇明岭下,住着一个姓乔的读书人,因为不幸丧偶,所以胸中郁闷寂寥,没有什么心思外出游玩,只是终日靠着门口枯站。正月十五这天晚上,早已经过了三更,游人也越来越少,谁料这时,他忽然看到一个小丫鬟提着一盏双头牡丹灯,跟随在她后面的还有一位年纪大约十七八岁的美艳女子,这女子身穿红裙绿袄,体态甚是袅娜轻盈,正缓缓地朝西走去。

借着月光,乔生仔细观察,只见这女子不但年纪轻轻,而且容貌姣好,真可谓天香国色。看着看着,乔生只觉神魂飘荡,身不由己,竟也尾随她们而去,时而走在她们前面,时而走在她们后面。大约走了几十步,那美女忽然回过头来,对乔生微微一笑,说道:“之前我们也并没有提前约定,想不到今天竟会在月下相遇,看来这一切似乎并非偶然啊。”听她这般说,乔生立即快步向前恭敬地对美女说:“我家就在前面不远,可否前往稍作休息?”那美女听了,丝毫没有为难或是要拒绝的意思,立即对丫鬟说:“金莲,你提着灯笼,咱们一同去吧。”于是金莲便又折返了回来。如此,乔生与那美女手拉着手到了家,举止之间甚是亲昵,此时乔生想着古人在巫山、洛浦遇到的神女、美女也不过如此吧。坐定后,乔生问起美女的姓名、住址,那美女回答说:“我名叫符漱芳,字丽卿,是已故奉化州判的女儿。父亲去世后,家事衰败,而我既无兄弟姐妹,又缺少同族亲属,孤身一人,只得与金莲寄居在这湖西。”乔生听她这样说,便要留她在此住下。那美女姿态艳丽,言语柔媚。当晚,二人便同床共枕,极尽男欢女爱之情。天亮后,那女子便与乔生告别离去;等到第二天晚上,她又来到这里,就这样,来来回回持续了差不多半个月。

时间长了,邻居老翁也越来越觉得不对,于是便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偷看,只见和乔生并排坐在灯下的竟然是一个傅粉骷髅,看到这一幕老翁惊骇万分。第二天早上,老翁就问乔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乔生为了保守秘密,没有给他说实话。而老翁却说:“唉!你看来要有灾祸了!人属于极盛的纯阳之物,鬼是邪恶污秽的阴间之物。如今你与鬼魅同居却不自知,和邪恶污秽的东西共眠却执迷不悟,一旦精气耗尽,灾祸就要临头了,只可惜你这大好的青春年华,终究也只能成为埋于黄土之下的过客,真是可叹可悲啊!”听他这样说,乔生的内心不由得惊慌恐惧起来,于是便把事情的缘由始末详详细细地告诉了老翁。老翁说:“这女子说自己寄居在湖西,你不妨实地探访一番,如此也就不难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乔生听从了老翁的话,径直前往月湖西面,到了之后他便在长堤上、高桥下来来回回寻找,并四处询问当地以及过路的客人,可结果他们都说没有见过这个人。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乔生便打算进湖心寺休息一下,可就在西边长廊尽头他却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暗室,而暗室里放着一具客死者的灵柩,白纸上还写着:“故奉化符州判女丽卿之柩。”灵柩前悬挂着一盏双头牡丹灯,灯下站立着一个纸俑婢女,背面写着“金莲”。乔生看到这里,顿时毛骨悚然,浑身都是鸡皮疙瘩,回过神来后便急匆匆地跑出了湖心寺,连头都不敢回。当天晚上回来后,乔生便借宿在邻居老翁家,满脸的忧愁害怕。老翁说:“已故开府王真人的弟子魏法师,是玄妙观的高人,他所写的驱鬼辟邪的符篆非常灵验,无人能比,你最好还是去求求他吧。”

第二天天一亮,乔生就急急忙忙地赶到了道观。魏法师一看到他,便十分惊诧地问道:“你身上有很重的妖气,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事?”于是,乔生详细叙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件事,法师听了,给了他两道朱符,吩咐他把一道符放在门口,一道符放在床上,并嘱咐他再也不可去湖心寺。乔生恭恭敬敬地接过符篆,带回家按照法师的吩咐放置,从那以后,美女果真没有再来。

一个月后,乔生去衮绣桥拜访朋友。在朋友的盛情招待下,他喝得酩酊大醉,以至于把法师的劝诫完全抛到了九霄云外,迷迷糊糊地选择从湖心寺这条路回家。而快要到寺门口的时候,只见金莲早已在前面迎接他,说:“我家娘子已经等候你多时了,想不到这段时间你竟然会如此薄情!”说着,金莲就与乔生一同进入西边长廊,走到了暗室中。那美女坐着,数落乔生说:“之前,我与郎君并不认识,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灯下相遇,被郎君的美意感动,这才决定许以终身,晚上去早上来,对郎君真可算得上是深情厚谊。可你竟然会相信那妖道的话,对我产生怀疑,想要与我断绝关系?想不到,你竟然薄情到这种地步,我实在是恨透你了!今天我们有幸得以再次相见,又怎么能够轻易放过你呢?”说罢,那美女便握住乔生的手,来到灵柩前面,只见灵柩突然自己打开,她随即抱着乔生跳了进去,灵柩也当即关闭,乔生就这样死在了灵柩之中。

邻居老翁看乔生这么长时间没有回来,心生疑虑,于是便四处打听寻访乔生的踪迹。等找到暗室中的灵柩,只见灵柩外露出乔生的一角衣襟,于是老翁就请求寺僧把灵柩打开。这打开一看,才发现乔生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在灵柩内,乔生与女子的尸体正一俯一仰躺着,奇怪的是,那女子的容貌还像活着的一样。寺僧感叹地说:“这便是已故奉化州判符君的女儿,自从十七岁死后,她的灵柩就一直存放在这里,到今天已经有十二年了。因为,当时他们全家迁到北方,断绝了音讯,灵柩才一直没有迁走。没想到竟然惹出此等祸事!”随后,他们就把灵柩和乔生殡葬在了西门之外。可是,从那以后,每逢月黑的晚上,甚至是阴云密布的白天,人们时常能够看到乔生与那美女手拉手在长廊行走,还有一个丫鬟提着双头牡丹灯在前面引路。而看到这一场景的人回到家后就会立刻生一场重病,身体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地交替发作。若是患者能够做佛事诵经超度,用三牲美酒来祭祀,就可能会病愈,可若是不能痊愈的话就会卧床不起。

对此,当地居民都十分惊恐害怕,纷纷前往玄妙观向魏法师寻求解救之道。可魏法师却说:“在鬼神的祸害还没形成时,我的符篆尚且还能够对它进行惩治,可现在祸祟已经形成,就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听说在四明山山顶,住着一个铁冠道人,解决这种鬼神祸害的法术很灵验,你们还是去求求他吧。”于是,众人便来到了四明山,经过艰难跋涉,在四明山山顶,果然发现了一座草庵,只见那道人正靠着桌子坐着,看童子在驯养白鹤。

众人环绕着道人诚恳跪拜,并且告诉了他来此寻访的缘故。可道人却很严肃地拒绝他们,说:“我只是一个山林隐士罢了,早晚也难免一死,哪会什么奇术呢!你们这些人恐怕是错听了别人的话。”众人说:“其实,我们原本并不知道您,只是受玄妙观魏法师的指教才来到这里的。”铁冠道人这才打消疑虑,说:“我已经六十年没有下山了,魏法师这家伙真是多嘴,还要劳烦我下山去处理。”说完后,铁冠道人便与童子一道下山了,只见他步履轻快,一眨眼功夫就到了西门外,在那里构筑了一丈见方的土坛,端正踞坐在席上,还写了一道符来焚烧。道符烧后便突然出现数名神将,他们个个头戴黄巾,身着锦袄,肩披金甲,手持雕花戈,身长一丈多高,屹立在坛下,诚敬弘肃地向道人鞠躬请求命令。道人说:“此地鬼怪作祟,惊扰百姓,难道你们不知道吗?现在,赶快把它们驱赶到这里来。”神将接受了命令,不一会儿,就把那女子、乔生以及金莲用枷锁铐着全部押到,用鞭子打得他们鲜血淋漓。而且,铁冠道人还大声斥责了他们,严令他们如实招来。后来,金甲神将给他们拿来了纸笔,他们也如实地招了供,字数可达数百。现在我们就把他们供词的概要抄录在这里。

乔生招供道:

俯念我丧妻鳏居,一日倚门独站,不禁犯了色戒,触动了欲心。不像战国时楚国的孙叔敖看到两头蛇就杀,却像是唐代传奇小说《任氏传》中的郑六遇见九尾狐而爱。事情已出,现追悔莫及!

符丽卿招供道:

俯念我年纪轻轻辞世,白天无邻相伴,虽六魄离身,但精灵未灭。灯前月下,恰好遇见五百年欢喜冤家;世上人间,作千万人风流话柄。迷途不返,罪怎可逃!

金莲招供道:

俯念我以竹来作为骨,染绢成坯,埋藏在坟墓,是谁开始作俑?面目机关制动,比照人的形貌具体而微。既然有名字、称呼,又岂能少了精灵之怪!因而得计,那敢作妖!

招供完后,金甲神将便将供状交给了铁冠道人,道人用巨笔写判决词说:

听说大禹铸造的大鼎,即使是鬼神怪邪也不能逃隐形状;温峤点燃犀角来照明,龙宫水府的精怪都会现出原形。阴阳趋向不同,才会有多种多样的怪异。遇之不利于人,逢之有害于物。所以厉鬼入门,晋景公死;大猪啼野,齐襄公亡。降祸成妖,兴灾作孽。所以九天设斩邪使,十地立惩恶司,使山妖水怪不能隐藏奸邪,让夜叉罗刹不能施以暴虐。何况太平盛世,尔等竟敢变幻身形,依附于草木,在天阴下雨的夜晚,月落星斜的早晨,于梁上叫啸发声,窥探房间又不见踪影,蝇营狗苟,狼贪牛狠,疾如旋风,烈如猛火。乔生活着的时候不能觉悟,死了又何必怜悯。符丽卿死了还贪图淫乐,可想而知活着的时候就更甚了!金莲更是怪诞,借助明器而行谴罔。实属欺世骗民,违律犯法。有道是,狐双行而放荡,鹑跳行而非良。恶贯满盈,罪不容赦。陷人坑从今填满,迷魂阵自此打破。烧毁双明灯,押赴阴间狱。

判词撰写完后,主管的人,符到遵行。此时只见乔生、符丽卿、金莲三人痛哭流涕,犹豫徘徊迟迟不肯前行,但最终还是被金甲神将驱赶着拉了出去。铁冠道人舒展了一下衣袖便返回了四明山。第二天,众人专门前往四明山山顶去感谢他,可是到了那里却完全找不到道人的踪迹,只剩了那座草庵。于是,回来后大家急忙向玄妙观魏法师请教,可到了那里,却发现魏法师竟然变成了哑巴。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