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坤舆典第五十二卷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舆图部汇考十

晋一

武帝平吴,地兼秦汉,置十九州、部刺史。元帝中兴江左九州,才有其二,士民南渡者,悉因旧号,各置牧守。按《晋书·地理志》:

司州 按禹贡豫州之地。汉武帝,初置司隶校尉,所部三辅、三河诸郡。郡凡七。及光武都洛阳,司隶所部与前汉不异。魏氏即司隶所部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并冀州之平阳,合五郡,置司州。晋仍居魏都,以三辅还属雍州,分河南立荥阳,分雍州之京兆立上洛,废东郡立顿丘,遂定名司州,以司隶校尉统之。统郡一十二,县一百,户四十七万五千七百。

河南郡 汉置。统县十二,户一十一万四千四百。置尹。

洛阳 置尉。五部、三市。东西七里,南北九里。东有建春、东阳、清明三门,南有开阳、平昌、宣阳、建阳四门,西有广阳、西明、阊阖三门,北有大夏、广莫二门。司隶校尉、河南尹及百官列城内也。

河南 周东都王城郏鄏也。

巩 周孝王封周桓公孙惠公于巩,号东周。

河阴

新安 函谷关所居。

成皋 有关,郑之武牢。

缑氏 有刘聚,周大夫刘子邑。有延寿城、仙人祠。阳城有鄂阪关。此邑是为地中,夏至景尺五寸。新城有延寿关。故戍蛮子之国。

陆浑 故蛮子国,楚庄王伐陆浑是也。

梁 战国时谓为南梁,别少梁也。

阳翟

荥阳郡 泰始二年置。统县八,户三万四千。

荥阳 地名敖,秦置敖仓者。

京 郑太叔段所居。

密 故周畿内。

卷 有博浪长沙,张良击秦始皇处。

阳武

苑陵

中牟 六国时,赵献侯都。

开封 宋蓬池在东北,或曰蓬泽。

弘农郡 汉置。统县六,户一万四千。

弘农 本函谷关。汉武帝迁于新安县。

湖 故曰胡,汉武更名湖。

陕 故虢国,周分陕东西,二相主之。

宜阳

黾池

华阴 华山在县南。

上洛郡 泰始二年,分京兆南郡置。统县三,户万七千。

上洛 峣关在县西北。

商 秦相卫商鞅邑。

卢氏 熊耳山在东,伊水所出。

平阳郡 故属河东,魏分立。统县十二,户四万二千。

平阳 旧尧都。侯国。

杨 故杨侯国。

端氏 韩、魏、赵既为诸侯,以端氏封晋君也。

永安 故霍伯国。霍山在东。

蒲子

狐讘

襄陵 公国相。

绛邑 晋武公自曲沃徙此。

濩泽 析城山在西南。

临汾 公国相。

北屈 壶口山在东南。有南屈,故称北。

皮氏 故耿国

河东郡 秦置。统县九,户四万二千五百。

安邑 旧舜都。

闻喜 故曲沃。晋武公自晋阳徙此。

垣 王屋山在东北,沇水所出。

汾阳 公国相。

大阳 吴山在西。周武王封西周太伯后于此。猗氏古猗顿城。

解 有盐池。

蒲坂 有历山,舜所耕也。有雷首山,夷齐居其阳,所谓首阳山。

河北

汲郡 泰始二年置。统县六,户三万七千。

汲 有铜关。

朝歌 纣所都。

共 故国。北山,淇水所出。

林虑

获嘉 故汲新中乡。汉武帝行过时,获吕嘉首,因改名。

脩武 晋所启南阳,秦改名脩武。

河内郡 汉置。统县九,户五万二千。

野王 太行山在西北。

州 故晋邑。

怀

平皋 邢侯自襄国徙此。

河阳

沁水

轵 故周原邑。

山阳

温 故国也,苏忿生封。

广平郡 魏置。统县十五,户三万五千二百。

广平

邯郸 秦置为郡

易阳

武安

襄国 故邢侯国都。

南和

曲梁

列人

肥乡

临水

广年 侯相。

斥漳

平恩

阳平郡 魏置。统县七,户五万一千。

元城 汉元后生邑。

馆陶

清泉

发于

东武阳

阳平

乐平

魏郡 汉置。统县八,户四万七百。

邺 魏武受封居此。

长乐

魏县

斥丘

安阳

荡阴

内黄 黄池在西。

黎阳 故黎侯国。

顿丘郡 泰始二年置。统县四,户六千三百。

顿丘

繁阳

阴安

永嘉后,司州沦没刘聪。以洛阳为荆州,及石勒,复以为司州。石季龙分司州之河南、河东、弘农、荥阳,兖州之陈留、东燕为洛州。元帝渡江,侨置司州于徐,非本所也。后以弘农人流寓寻阳者侨立弘农郡。又以河东人南寓者,于汉武陵郡孱陵县界上明地侨立河东郡,统安邑、闻喜、永安、临汾、弘农、谯、松滋、大戚八县。并寄居焉。永和五年,桓温入洛,复置河南郡,属司州。

兖州 按禹贡济河之地,舜置十二牧,其一也。周礼:河东曰兖州。元命包:五星流为兖州。兖,瑞也,信也。又云:盖取兖水以名焉。汉武置十三州,以旧名为兖州,自此不改。州统郡国八,县五十六,户八万三千三百。

陈留国 汉置。统县十,户三万。魏武帝封。

小黄

浚仪 有鸿沟,汉高祖项羽欲分处。

封丘

酸枣 乌巢地在东南。

济阳

长垣 故匡城,孔子所厄也。

雍丘 故杞国。

尉氏

襄邑

外黄

濮阳国 故属东郡,晋初分东郡置。统县四,户二万一千。

濮阳 古昆吾国。师延为纣作靡靡之乐,既而投此水。公国相。

廪丘 公国相。有羊角城。

白马 有瓠子堤。

鄄城 公国相。

济阳郡 汉置。统县九,户七千六百。

定陶 汉高帝封彭越为梁王,都此。

乘氏 故侯国。

句阳

离狐

宛句

己氏

成武 有楚丘亭

单父 故侯国。

城阳 舜所渔,尧冢在西。

高平国 故属梁国,晋初置。统县七,户三千八百。

昌邑 侯相。有甲父亭。

钜野 鲁获麟所。

方与

金乡

陆湖

高平 侯国。

南平 阳侯国。有漆亭。

任城国 汉置。统县三,户一千七百。

任城 古任国。

亢父

东平国 汉置。统县七,户六千四百。

须昌

寿张 有蚩尤祠。

无盐

富城

东平陆

刚平

济北国 汉置。统县五,户三千五百。

卢 扁鹊所生。县西有石门。

临邑

东阿

谷城 有乌下聚。

蛇丘 有下灌亭。

泰山郡 汉置。统县十一,户九千三百。

奉高 西南有明台。

博 有龟山。

南武城

梁父 侯国。有菟裘聚。

山茌 茌山在东北。

新泰 故曰平阳。

南武阳 有颛臾城。

莱芜 有原山。

东牟 故牟国。

钜平 有阳关亭。

惠帝之末,兖州阖境沦没石勒。后石季龙改陈留郡为建昌郡,属洛州。是时遗黎南渡,元帝侨置兖州,寄居京口。明帝以郤鉴为刺史,寄居广陵,置濮阳、济阴、高平、太山等郡。后改为南兖州,或还江南,或居盱眙,或居山阳。后始割地为境,常居广陵,南与京口对岸。咸康四年,于北谯界立陈留郡。安帝分广陵郡之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五县置山阳郡,属南兖州。

豫州 按禹贡为荆河之地。周礼:河南曰豫州。豫者舒也,言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也。春秋元命包云:钩钤星别为豫州。地界,西自华山,东至于淮,北自济,南界荆山。秦兼天下,以为三川、河东、南阳、颍川、砀、泗水、薛七郡。汉改三川为河南郡,武帝置十三州,豫州旧名不改,以河南、河东二郡属司隶,以南阳属荆州。先是,改泗水曰沛郡,改砀曰梁,改薛曰鲁,分梁沛立汝南郡,分颍川立淮阳郡。后汉章帝改淮阳曰陈郡。魏武分沛立谯郡,魏文分汝南立弋阳郡。及武帝受命,又分颍川立襄城郡,分汝南立汝阴郡,合陈郡于梁国。州统郡国十,县八十五,户十一万六千七百九十六。

颍川 郡秦置。统县九,户一万八千三百。

许昌 汉献帝都许。魏禅,徙都洛阳,许宫室武库存焉,改为许昌。

长社

颍阴

临颍 公国相。

邵陵 公国相。

𨻳陵 公国相。

新汲

长平

汝南郡 汉置。统县十五,户一万一千五百。

新息

南安阳

安成 侯相。

慎阳

北宜春

朗陵

阳安 故江国。有江亭。

上蔡

平舆 故沈子国。有沈亭。

定颍

濯阳

南顿

汝阳

吴房 故房子国。

西平 故柏国。有龙泉,水可用淬刀剑。

襄城郡 泰始二年置。统县七,户一万八千。

襄城 侯相。有西不羹城。

繁昌 魏文受禅于此。

定陵 侯相。

父 城侯相。

昆阳 公国相。

舞阳 宣帝始封此邑。

汝阴郡 魏置郡,后废,泰始二年复置。统县八,户八千五百。

汝阴 故胡子国。

慎 故羌邑。

原鹿

固始

鲖阳

新蔡

宋 侯相。

褒信

梁国 汉置。统县十二,户一万三千。

睢阳 春秋时宋都。

下邑 有砀山,山有文石。

宁陵 故葛伯国。

谷熟

陈县

长平

阳夏

武平

苦东 有赖乡祠,老子所生地。

沛国 汉置。统县九,户五千九十六。

沛 汉高祖所起处。

竺邑

符离

杼秋

谯郡 魏置。统县七,户一千。

城父

山桑

龙亢

鲁郡 汉置。统县七,户二千五百。

鲁 曲阜之地,鲁侯伯禽所居。

汶阳

邹 有绎山。

番 故小邾子国。

薛 奚仲所封。

公丘

弋阳郡 魏置。统县七,户一万六千七百。

西阳 故弦子国。

蕲春

西陵

期思

弋阳

安丰郡 魏置。统县五,户一千一百。

安风

𩁹娄

安丰 侯相。

松滋 侯相。

惠帝分汝阴立新蔡,分梁国立陈郡,分汝南立南顿。永嘉之乱,豫州沦没石氏。元帝渡江,以春谷县侨立襄城郡及繁昌县。成帝乃侨立豫州于江淮之间,居芜湖。时淮南入北,乃分丹杨侨立淮南郡,居于湖。又以旧当涂县流人渡江,侨立为县,并淮南、庐江、安丰并属豫州。宁康元年,移镇姑孰。孝武改蕲春县为蕲阳县,因新蔡县人于汉九江王黥布旧城置南新蔡郡,属南豫州。又于汉庐江郡之南部置晋熙郡。

冀州 按禹贡、周礼并为河内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春秋元命包云:昴毕散为冀州,分为赵国。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舜以冀州南北阔大,分卫以西为并州,燕以北为幽州,周人因焉。及汉武置十三州,以其地依旧名为冀州,历后汉至晋不改。州统郡国十三,县八十二,户三十二万六千。

赵国 汉置。统县九,户四万二千。

房子

元氏

平棘

高邑 公国相。

中丘

柏人

平乡

下曲阳 故鼓子国。

钜鹿国 秦置。统县二,户一万四千。

廮陶

钜鹿

安平国 汉置。统县八,户二万一千。

信都

下博

武邑

武遂

观津 侯相。

扶柳

广宗 侯相。

平原国 汉置。统县九,户三万一千。

平原

高唐

茌平

博平

聊城

安德

西平昌

般放

乐陵国 汉置。统县五,户三万三千。

厌次

阳信

漯沃

新乐

乐陵 有都尉居。

勃海郡 汉置。统县十,户四万。

南皮

东光

浮阳

饶安

高城

重合

东安陵

广川 侯相。

阜城

章武国 泰始元年置。统县四,户一万三千。

东平野

文安

章武

束州

河间国 汉置。统县六,户二万七千。

乐城 侯相。

武垣

鄚 侯相。

易城

中水

成平

高阳国 泰始元年置。统县四,户七千。

博陆

高阳

北新城 侯相。

蠡吾

博陵国 汉置。统县四,户一万。

安平

饶阳

南深泽

安国

清河国 汉置。统县六,户二万二千。

清河

东武城

绎幕 侯相。

贝丘

中山国 汉置。统县八,户三万二千。

卢奴

魏昌

新韨

安喜

蒲阴

望都

唐县

北平

常山郡 汉置。统县八,户二万四千。

真定

石邑

井陉

上曲阳 恒山在县西北,有坂号飞狐口。蒲吾

南行唐

灵寿

九门 侯相。

惠帝之后,冀州沦没于石勒。勒以太兴二年僭号于襄国,称赵。后为慕容隽所灭,慕容氏又为苻坚所灭。孝武太元八年,坚败,其地入慕容垂。垂僭号于中山,是为后燕。后燕卒灭于魏。

幽州 按禹贡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周礼:东北曰幽州。春秋元命包云: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言北方太阴,故以幽冥为号。武王定殷,封召公于燕,其后与六国俱称王。及秦灭燕,以为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汉高帝分上谷置涿郡。武帝置十三州,幽州依旧名不改。其后开东边,置元菟、乐浪等郡,亦皆属焉。元凤元年,改燕曰广阳郡。幽州所部凡九郡,至晋不改。幽州统郡国七,县三十四,户五万九千二十。

范阳国 汉置涿郡。魏文更名范阳郡。武帝置国,封宣帝弟子绥为王。统县八,户一万一千。

涿

良乡

方城

长乡

故安

范阳

容城 侯相。

燕国 汉置,孝昭改为广阳郡。统县十,户二万九千。

安次 侯相。

昌平

军都 有关。

广阳

安国 国相。蜀主刘禅封此县公。

泉州 侯相。

雍奴

狐奴

北平郡 秦置。统县四,户五千。

徐无

土垠

俊靡

无终

上谷郡 秦置,郡在谷之上头,故因名焉。统县二,户四千七百。

沮阳

居庸

广宁郡 故属上谷,太康中置郡,都尉居。统县三,户三千九百三十。

下洛

涿鹿

代郡 秦置。统县四,户三千四百。

广昌

平舒

富城

辽西郡 秦置。统县三,户二千八百。

阳乐

肥如

海阳

惠帝之后,幽州没于石勒。及穆帝永和五年,慕容隽僭号于蓟,是为前燕。七年,隽移都于邺。隽死,子炜为苻坚所灭。坚败,地复入慕容垂,是为后燕。垂死,宝迁于和龙。

平州 按禹贡冀州之域,于周为幽州界,汉属右北平郡。后汉末,公孙度自号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文懿并擅据辽东,东夷九种皆服事焉。魏置东夷校尉,居襄平,而分辽东、昌黎、元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后还合为幽州。及文懿灭后,有护东夷校尉,居襄平。咸宁二年十月,分昌黎、辽东、元菟、带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统县二十六,户一万六千一百。

昌黎郡 汉属辽东属国都尉,魏置郡。统县二,户九百。

昌黎

宾徒

辽东国 秦立为郡。汉光武以辽东等属青州后,还幽州。统县八,户五千四百。

襄平 东夷校尉所居。

居就

乐就

安市

西安平

新昌

力城

乐浪郡 汉置。统县六,户三千七百。

朝鲜 周封箕子地。

屯有

浑弥

遂城 秦筑长城之所起。

镂方

驷望

元菟郡 汉置。统县三,户三千三百。

高句丽

望平

高显

带方郡 公孙度置。统县七,户四千九百。

带方

列口

南新

长岑

提奚

含资

海冥

平州初置,以慕容廆为刺史,遂属永嘉之乱,廆为众所推。及其孙隽移都于蓟。其后慕容垂子宝又迁于和龙,自幽州至于庐漙镇以南地入于魏。慕容熙以幽州刺史镇令支,青州刺史镇新城,并州刺史镇凡城,营州刺史镇宿军,冀州刺史镇肥如。高云以幽、冀二州牧镇肥如,并州刺史镇白狼。后为冯跋所篡,跋僭号于和龙,是为后燕,卒灭于魏。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