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彼果智分第十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原典

如是已说彼果断殊胜,彼果智殊胜云何可见?谓由三种佛身,应知彼果智殊胜: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变化身。此中自性身者,谓诸如来法身,一切法自在转所依止故。受用身者,谓依法身,种种诸佛众会所显清净佛土,大乘法乐为所受故。变化身者,亦依法身,从睹史多天[1]宫现没、受生、受欲、逾城出家、往外道所修诸苦行[2]、证大菩提、转大法轮[3]、入大涅槃故。此中说一嗢柁南颂:

相证得自在,依止及摄持,差别德甚深,念业明诸佛。

注释

[1]睹史多天:梵文的音译,兜率天、兜率多等,意译妙足、知足等。六欲天之一,在夜摩天之上三亿二万由旬,一昼夜,相当于人间四百年。此天居者彻体光明,能照耀世界。此天有内、外两院,外院是欲界天的一部分,内院是弥勒寄居于欲界的净土。假若归依弥勒并称念其名号者,死后往生于此天。

[2]苦行:梵文tapas的意译,宗教修行方法之一。原意为“热”,因为印度炎热,所以宗教徒把受热作为苦行的主要手段,后来引申为宗教实践的苦行。如实行自制、千方百计地自我折磨等。佛教的苦行称为头陀。

[3]转大法轮:对佛陀宣说佛法的比喻,“法轮”比喻佛法,“转”比喻宣说。佛转法轮,就像转轮圣王转动轮宝一样,手持轮宝,空中无碍。佛转法轮,能够消除一切邪见、疑悔、灾害。

译文

这就讲完了彼果断殊胜,彼果智殊胜云何可见呢?由三种佛身,应当知道彼果智殊胜: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变化身。这里所说的自性身,是各种如来法身,一切法自在转所依止。受用身是依法身,从种种诸佛众会所显现,在清净佛土弘扬大乘法,使菩萨受用大乘法乐。变化身也依法身,从睹史多天宫示现死没、受生、受世间五欲、逾城出家、往外道的处所去修各种苦行,证得无上的菩提,转大法轮,入大涅槃。这里有一嗢柁南颂:

相、证得、自在、依止,以及摄持、差别、功德、甚深、念、业,以此十义说明诸佛的法身。

原典

诸佛法身于何为相?应知法身略有五相:

一、转依为相。谓转灭一切障杂染分依他起性故,转得解脱一切障,于法自在转现前清净分,依他起性故。

二、白法[1]所成为相。谓六波罗蜜多圆满得十自在故。此中寿自在、心自在、众具自在,由施波罗蜜多圆满故。业自在、生自在,由戒波罗蜜多圆满故。胜解自在,由忍波罗蜜多圆满故。愿自在,由精进波罗蜜多圆满故。神力自在,五通所摄,由静虑波罗蜜多圆满故。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罗蜜多圆满故。

三、无二为相。谓有、无无二为相,由一切法无所有故,空所显相是实有故。有为、无为无二为相,由业烦恼非所为故,自在示现有为相故。异性、一性无二为相,由一切佛所依无差别故,无量相续现等觉故。此中有二颂:

我执不有故,于中无别依,随前能证别,故施设有异。

种姓异非虚,圆满无初故,无垢依无别,故非一非多。

四、常住为相。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所引故,所应作事无竟期故。

五、不可思议为相。谓真如清净自内证故,无有世闲喻能喻故,非诸寻思所行处故。

注释

[1]白法:意谓白净之法,总称一切善法。一般来说,有二种白法:惭、愧,因为这二种善法,能使一切诸行光洁,所以称为白法。

译文

诸佛的法身以何为相呢?应当知道,简略来说法身有五种相:

一、转依为相,转灭一切障杂染分的依他起性,转得解脱一切障清净分的依他起,所以能够于法自在转现前。

二、白法所成为相,由六度圆满而得十自在圆满。这里的寿自在、心自在、众具自在,由于施度圆满。业自在、生自在,由于戒度圆满。胜解自在,由于忍度圆满。愿自在,由于精进度圆满。神力自在,由于五神通所摄,由于静虑度圆满。智自在、法自在,由于般若度圆满。

三、无二为相。以有、无无二为相,由于遍计所执性的一切事物是无所有的,二空所显的圆成实相是实有的。以有为、无为无二为相,有为法是由业烦恼的造作而生起的,法身不是由业烦恼所造的,无为法能自在地示现有为相。以异性、一性无二为相,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以平等法界为所依,没有差别,无量众生各各示现等觉成佛。这里有二个偈颂:

没有我执,所以于法界中再也没有差别的所依身,随前能证的身有别,可以假名施设有异。

种姓异、非虚、圆满、无初,无别是指无垢依说的,所以说非一非多。

四、常住为相。因为是真如清净相,本愿所依,所应做的事情没有尽期。

五、不可思议为相。于真如清净的法界,自内圆证,没有世间譬喻能够比喻,也不是世间各种寻思的所行之处。

原典

复次,云何如是法身最初证得?谓缘总相大乘法境无分别智及后得智,五相善修,于一切地善集资粮,金刚喻定[1]破灭微细难破障故,此定无闲离一切障,故得转依。

复次,法身由几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种:一、由佛土、自身、相[2]、好[3]、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四、由现化、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五由圆镜[4]、平等[5]、观察[6]、成所作智[7]自在,由转识蕴依故。

复次,法身由几种处应知依止?略由三处:

一、由种种佛住依止。此中有二颂:

诸佛证得五性喜,皆由等证[8]自界故,离喜都由不证此,故求喜者应等证。

由能无量及事成,法味义德俱圆满,得喜最胜无过失,诸佛见常无尽故。

二、由种种受用身依止。但为成熟诸菩萨故。

三、由种种变化身依止。多为成熟声闻等故。

注释

[1]金刚喻定:又称为金刚灭定、金刚三昧、首楞严定等。菩萨最后的禅定,坚利如金刚,能够伏灭微细烦恼。《天台疏》卷上称:“金刚喻定者,十地上忍定,如金刚碎烦恼山,自不倾动,亦名首楞严定。”

[2]相:即佛的三十二相,又称为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士相:一、足下安平立相,二、足下二轮相,三、长指相,四、足跟广平相,五、手足指缦网相,六、手足柔软相,七、足趺高满相,八、腨如鹿王相,九、正立手摩膝相,十、阴藏相,十一、身广长等相,十二、毛上向相,十三、一一孔一毛生相,十四、金色相,十五、丈光相,十六、细薄皮相,十七、七处(两手、两足、两肩、颈项)隆满相,十八、两腋下隆满相,十九、上身如狮子相,二十、大直身相,二十一、肩圆好相,二十二、四十齿相,二十三、齿齐相,二十四、牙白相,二十五、师子颊相,二十六、味中得上味相,二十七、大舌相,二十八、梵声相,二十九、真青眼相,三十、牛眼睫相,三十一、顶髻相,三十二、白毛相。

[3]好:即八十随好,又称为八十随形好、八十种好、八十微妙种好、八十种小相等。佛生来容貌超越凡俗,显著特点称三十二相,微细隐密难见之处称八十种好。

[4]圆镜:即大圆镜智,第八识阿赖耶识转无漏时得大圆镜智,如大圆镜一样光明,能遍映万象,丝毫不遗。

[5]平等:即平等性智,第七识末那识转无漏时得平等性智,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

[6]观察:即妙观察智,转第六识意识而成妙观察智,能根据众生的根机,自在说法,教化众生。

[7]成所作智:转前五识而成成所作智,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

[8]证,《碛砂藏》本原作“种”,《藏要》本根据藏文本和《高丽藏》本改。

译文

而且,法身的最初证得,如何是这样呢?即缘总相大乘法境的无分别智和后得智,善于修行五相,于一切地中善于积集福德智慧资粮,金刚喻定能够破灭微细的难破之障,这金刚喻定无间地脱离一切障而得转依。

而且,法身由几自在而得自在呢?简略来说由五种:一、由佛国土、自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边音声自在、无见顶相自在,是由转色蕴之依而得;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这是由转受蕴之依而得;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这是由转想蕴之依而得;四、由现化、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这是由转行蕴之依而得;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之依而得。

而且,法身由几种处应知依止呢?简略来说由三处:

一、由种种佛住依止。此中有二个偈颂:

诸佛证得五种自性喜,都是由于等证自界的缘故,声闻人远离五种自性喜,都是由于不能证此法界。所以求喜菩萨应当等证法界。

由于法界的功能无量和事成无量,法味、义德都得圆满,得到这四种自性喜,最殊胜而无过失,诸佛见法界常住,无穷无尽。

二、由种种受用身依止。这受用身是为成熟诸菩萨而显现的。

三、由种种变化身依止。大多是为了成熟诸声闻的缘故。

原典

应知法身由几佛法之所摄持?略由六种:一、由清净[1],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二、由异熟,谓转色根得异熟智故;三、由安住,谓转欲行等住得无量智住故;四、由自在,谓转种种摄受业自在,得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智自在故;五、由言说,谓转一切见闻觉知言说戏论,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辩说智自在故;六、由拔济,谓转拔济一切灾横过失,得拔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横过失智故。应知法身由此所说六种佛法之所摄持。

诸佛法身当言有异?当言无异?依止、意乐、业无别故,当言无异。无量依身现等觉故,当言有异。如说佛法身,受用身亦尔,意乐及业无差别故,当言无异。不由依止无差别故,无量依止差别转故,应知变化身如受用身说。

注释

[1]清净,《藏要》本校注称:“藏本此语作清净佛法,陈本同,与二释合。”

译文

应当知道,法身由几种佛法之所摄持呢?简略来说由六种:一、由清净,即转阿赖耶识而得法身;二、由异熟,即转有色根而得异熟智;三、由安住,转五欲行等住,而得无量智住;四、由自在,即转种种摄受业自在,而得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智自在;五、由言说,转一切见闻觉知的言说戏论,而得使一切有情心喜的辩说智自在;六、由拔济,即转拔济一切灾难横祸的过失,转得拔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横过失智。应当知道,法身是由所说的六种佛法之所摄持。

诸佛的法身应当说有异呢?应当说无异呢?因为依止、意乐、业没有区别,应当说无异。因为无量依身现等正觉,应当说有异。如说佛的法身一样,受用身也是这样,因为意乐和业没有差别,应当说无异。并不由依止身的无差别,而有无量依止差别而转。应当知道,变化身如受用身所说。

原典

应知法身几德相应?谓最清净四无量[1]、解脱[2]、胜处[3]、遍处[4]、无诤、愿智、四无碍解[5]、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畏、三不护、三念住[6]、拔除习气、无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应。此中有多颂:

怜悯诸有情,起和合远离,常不舍利乐,四意乐归礼。

解脱一切障,牟尼[7]胜世闲,智周遍所知,心解脱归礼。

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害烦恼有染,常哀悯归礼。

无功用无著,无碍常寂定,于一切问难,能解释归礼。

于所依能依,所说言及智,能说无碍慧,常善说归礼。

为彼诸有情,故现知言行,往来及出离,善教者归礼。

诸众生见尊,皆审知善士,暂见便深信,开导者归礼。

摄受住持舍,现化及变易,等持智自在,随证得归礼。

方便归依净,及大乘出离,于此诳众生,摧魔者归礼。

能说智及断,出离能障碍,自他利非余,外道伏归礼。

处众能伏说,远离二杂染,无护无忘失,摄御众归礼。

遍一切行住,无非圆智事,一切时遍知,实义者归礼。

诸有情利乐,所作不过时,所作常无虚,无忘失归礼。

昼夜常六返,观一切世闲,与大悲相应,利乐意归礼。

由行及由证,由智及由业,于一切二乘,最胜者归礼。

由三身至得,具相大菩提,一切处他疑,皆能断归礼。

诸佛法身与如是等功德相应,复与所余自性、因、果、业、相应、转功德相应,是故应知诸佛法身无上功德。此中有二颂:

尊成实胜义,一切地皆出,至诸众生上,解脱诸有情,

无尽无等德,相应现世闲,及众会可见,非见人天等。

注释

[1]四无量:全称四无量心、四等心、四梵住、四梵堂等。佛、菩萨为普度无量众生而应具有的四种精神: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2]解脱:即八解脱,又称为八背舍。内有色,外亦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外观色,是第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是第三背舍。空无边处背舍,相当于四无色定的空无边处定,这是第四背舍。识无边处背舍,相当于识无边处定,这是第五背舍。第六无所有处背舍,相当于无所有处定。第七非想非非想处背舍,相当于非想非非想处定。第八灭受想定背舍,受、想皆灭,相当于灭尽定。

[3]胜处:即八胜处,又称为八除入、八除处。是通过对欲界色的观想而断除贪心的八种禅定。“胜处”意谓制胜烦恼以引起佛教认识的所依处。一、内有色相观外色少胜处,二、内有色相观外色多胜处,三、内无色相观外色少胜处,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五、内无色想观外色青胜处,六、内无色想观外色黄胜处,七、内无色想观外色赤胜处,八、内无色想观外色白胜处。后四胜处,指内身的色想均已舍离,各自通过观外界的青、黄、赤、白四色,以断灭对净色的贪爱。

[4]遍处:即十遍处,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

[5]四无碍解:又称为四无碍智、四无碍辩,菩萨说法的智辩。一、法无碍,对于名、句、文身所诠教法无碍;二、义无碍,知教法所诠义理无碍;三、辞无碍,对诸方言辞无碍;四、乐说无碍,又称为辩说无碍,由于前三种智慧,为众生乐说自在。

[6]三念住:佛之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念:第一念住,众生信佛,佛也不生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第二念住,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第三念住,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

[7]牟尼:梵文muni的音译,释迦牟尼佛之略,意谓圣人。

译文

应当知道,法身有几德相应呢?即最清净的四无量、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种好、四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畏、三不护、三念住、拔除习气、无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应。这里有多个偈颂:

怜悯诸有情众生,起和合意乐,起远离意乐,常不舍意乐,利乐意乐。对于具有这怜悯有情的四意乐者,我要归依敬礼。

解脱一切障碍,牟尼胜于世间,智慧周遍存在于一切所知的对象,对于这样的心解脱——佛陀,我要归依敬礼。

能够灭除诸有情众生的一切惑而无余,害灭有情众生的烦恼,对有染污烦恼的有情众生常起怜悯者——佛陀,我要归依敬礼。

无功用(自然能知一切境界)、无执着、无障碍,常在寂灭定中,对于一切问难都能解释,对于这样的智者——佛陀,我要归依敬礼。

对于所依(契经等教法)、能依(所表达的义)的所说,言及智的能说,对于具有这无碍慧常常善说妙法者——佛陀,我要归依敬礼。

为了教化有情众生,而现神通;知其言,知其心行,知其往昔过去生中因缘,知其未来世的因果,知其出离烦恼,对于这样的善教者——佛陀,我要归依敬礼。

诸有情众生见到世尊,都能审知他是善士,虽然是暂时一见,便产生深刻的净信,对于这样的开导者——佛陀,我要归依敬礼。

摄受住持寿命,舍弃寿命,现化并变易,等持清净,智清净,通达自在,对于随顺证得这四清净者——佛陀,我要归依敬礼。

方便、归依、清净,及大乘法出离,魔王于此诳惑众生,对于这摧魔者——佛陀,我要归依敬礼。

能说智、能说断、能说出离、能说能障碍法,佛以这自利、利他的四无所畏说一切法,对于这非其余外道所能制伏的佛陀,我要归依敬礼。

如来处于大众中说法,能伏他人的讥说,远离爱、恚二种杂染,无护无忘失,对于这摄御徒众的佛陀,我要归依敬礼。

佛普遍于一切行住中,无非是大圆镜智之事,对于一切时中普遍知道真实意义者——佛陀,我要归依敬礼。

佛使诸有情众生得到利益和安乐,所作不会错过时机,所作的一切,永远没有虚劳,对于这位无忘失者——佛陀,我要归依敬礼。

佛于昼三时夜三时中,常六返观察一切世间,心与大悲相应,对于佛这种利益安乐有情众生的意乐,我要归依敬礼。

佛由行并由证,由智并由业,在一切大、小二乘当中,佛是最胜者,我要向他归依敬礼。

佛由妙智,三身圆满至得,具足功德相的大菩提果,于一切处的世间中,对于其他人的疑惑,佛都能断除,我要向他归依敬礼。

诸佛的法身与此等功德相应,又与所余的自性、因、果、业、相应、转等六种功德相应,所以应当知道,诸佛的法身有无上功德。这里有二个偈颂:

世尊成就真实不虚的胜义,修一切地中的因行,都能超出的时候,就成为法身,一直到诸有情众生的最上首,解脱诸有情众生。

佛身与无尽无等的功德相应,如来现起变化身,世间及大集众会中的菩萨,都可以见到,佛的自性身,不是人、天等所能知见的。

原典

复次,诸佛法身甚深最甚深,此甚深相云何可见?此中有多颂:

佛无生为生,亦无住为住,诸事无功用,第四食[1]为食。

无异亦无量,无数量一业,不坚业坚业,诸佛具三身。

现等觉非有,一切觉非无,一一念无量,有非有所显。

非染非离染,由欲得出离,了知欲无欲,悟入欲法性。

诸佛过诸蕴,安住诸蕴中,与彼非一异,不舍而善寂。

诸佛事相杂,犹如大海水,我已现当作,他利无是思。

众生罪不现,如月于破器。遍满诸世闲,由法光如日。

或现等正觉,或涅槃如火。此未曾非有,诸佛身常故。

佛于非圣法,人趣及恶趣,非梵行法中,最胜自体住。

佛一切处行,亦不行一处,于一切身现,非六根所行。

烦恼伏不灭,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

烦恼成觉分,生死为涅槃,具大方便故,诸佛不思议。

应知如是所说甚深有十二种:谓生住业住甚深、安立数业甚深、现等觉甚深、离欲甚深、断蕴甚深、成熟甚深、显现甚深、示现等觉涅槃甚深、住甚深、显示自体甚深、断烦恼甚深、不可思议甚深。

注释

[1]第四食:因饮食而维持生命称为住。食有四种:一、不清净依止住食,欲界的有情众生,以段、思、触、识四食维持生命,因为受欲界系缚,所以称为不清净。二、净不净依止住食,通过修禅定而离欲界升上界的有情众生,以思、触、识为食,因为已离欲界欲,所以是净;还没有脱离上界欲,所以又是不净。三、一向清净依止食,此指已得声闻、缘觉的圣者。四、唯示现依止食,此指佛。在这四食中,法身是第四食。

译文

而且,诸佛的法身,甚深最甚深,这种甚深相云何可见呢?这里有多个偈颂:

佛以无生为生,又以无住为住;佛不以功用而作一切利乐有情之事,以第四食为食。

一切诸佛,都无别异,法身无量,无数无量诸佛,同做一种利乐有情的事业;诸佛变化身所作事业,是不坚业,而受用身的业是坚住的业,诸佛都具三身。

能现等觉的人、所现等觉的法,都是非有,一切觉者,又是非无。一一念中有无量世界,从有清净法界非有一切染污上显现。

佛是非染非离染的,由于染欲而得出离,了知欲而无欲,悟入欲就是法性真如。

诸佛超过有漏的各种取蕴,安住于各蕴之中;与那涅槃非一非异,不舍五蕴而常住于善寂的涅槃。

各种佛事相杂,犹如大海水一样;我已作、我现作、我当作利他之事,佛没有这样的思念。

众生有罪业障,所以不现见于佛,如破器不能现起月影一样。佛的法身普遍充满各种世间,是由于法光如日一般。

或者有时现等正觉,或者有时涅槃,如火一样有时燃烧有时熄灭。这种入涅槃的佛,未曾非有,因诸佛的法身是永恒的。

佛于非圣法中安住于圣法中,于人趣及恶趣中,在非梵行法中,佛于最胜自体住。

佛的后得智遍一切处行,无分别智也不是行于一处,于一切身中示现受生,佛身非俗人六根所行。

菩萨对于烦恼来说,只是伏而不灭,如毒蛇害人而被咒力所害,从留惑至断尽惑,证得佛的一切智。

通达烦恼而成觉分,生死即涅槃。因为具有伟大的方便,诸佛的妙用,是不可思议的。

应当知道,上文所说甚深有十二种:生住业住甚深、安立数业甚深、现等觉甚深、离欲甚深、断蕴甚深、成熟甚深、显现甚深、示现等觉涅槃甚深、住甚深、显示自体甚深、断烦恼甚深、不可思议甚深。

原典

若诸菩萨念佛法身,由几种念应修此念?略说菩萨念佛法身,由七种念应修此念:

一者,诸佛于一切法得自在转,应修此念,于一切世界得无碍通故。此中有颂:

有情界周遍,具障而阙因,二种决定转,诸佛无自在。

二者,如来其身常住,应修此念,真如无闲解脱垢故;三者,如来最胜无罪,应修此念,一切烦恼及所知障并离系故;四者,如来无有功用,应修此念,不作功用一切佛事无休息故;五者,如来受大富乐,应修此念,清净佛土大富乐故;六者,如来离诸染污,应修此念,生在世闲,一切世法不能染故;七者,如来能成大事,应修此念,示现等觉、般涅槃[1]等,一切有情未成熟者,能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脱故。此中有二颂:

圆满属自心,具常住清净,无功用能施,有情大法乐。

遍行无依止,平等利多生。一切佛智者,应修一切念。

注释

[1]般涅槃:即大般涅槃,梵文的意译,音译摩诃般涅槃那。又译为大入灭息、大灭度、大圆寂入等。“大”是赞美灭德,“灭”意谓灭烦恼灭身心,“息”意谓安息,“度”意谓超度生死,“圆寂”意谓功德圆满,外相寂灭。

译文

假若诸菩萨念佛法身,由几种念应修此念佛三昧呢?简略来说,菩萨念佛法身,由七种念应修此念:

一者,诸佛对于一切事物都得自在,菩萨应当修行此念,佛于一切世界神通无碍。这里有如下偈颂:

周遍于有情众生的原因,是具有业障或缺少见佛闻法的善根因缘,业障、异熟障二种决定而生起,诸佛对于有此二障的众生,没有自在。

二者,如来的法身常住,菩萨应当这样修念佛观,真如法界在金刚喻定的无间道,解脱一切障垢。三者,如来最为殊胜而无罪,因为佛的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都已经解脱离系了。四者,如来无有功用,菩萨应当修行此念,佛不作功用而做一切利乐有情的佛事,无所休息。五者,如来受大富乐,菩萨应当修行此念,因为在清净佛土能够得到伟大的富乐。六者,如来远离各种染污,菩萨应当修行此念,佛生于世间,但是一切世间法都不能使之受染。七者,如来能够成就大事业,菩萨应当修行此念,佛示现受生,成等正觉、般涅槃等,能够使一切没有成熟起来的有情众生成熟起来,使已经成熟的有情众生得到解脱。这里有二个偈颂:

念佛法身无不圆满,念如来随属自心,具足常住圆满、清净圆满、无功用圆满、能施有情众生伟大法乐圆满,遍行无依止圆满、平等利多众生圆满。具有这一切圆满的无上佛陀,有智慧的菩萨应当修行一切念。

原典

复次,诸佛清净佛土相云何应知?如《菩萨藏百千契经[1]·序品》中说,谓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闲列,周圆无际,其量难测,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胜出世闲善根所起,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如来所都,诸大菩萨众所云集,无量天、龙[2]、药叉[3]、健达缚[4]、阿素洛[5]、揭路荼[6]、紧捺洛[7]、莫呼洛伽[8]、人、非人[9]等常所翼从,广大法味喜乐所持,作诸众生一切义利,蠲除一切烦恼灾横,远离众魔,过诸庄严如来庄严之所依处,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止妙观以为所乘,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华王[10]之所建立大宫殿中。如是现示清净佛土显色圆满、形色圆满、分量圆满、方所圆满、因圆满、果圆满、主圆满、辅翼圆满、眷属圆满、住持圆满、事业圆满、摄益圆满、无畏圆满、住处圆满、路圆满、乘圆满、门圆满、依持圆满。

注释

[1]《菩萨藏百千契经》:“百千”是十万,十万颂的契经,是指《华严经》。

[2]龙:梵文nāga的意译,音译那伽。长身无足,蛇属之长,八部众之一,有神力,变化云雨。

[3]药叉:梵文的音译,另译夜叉、阅叉、夜乞叉等,意译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吃人的鬼,天龙八部之一。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在天。

[4]健达缚:梵文gandnarva的音译,另译乾闼婆,天龙八部之一,靠嗅香味以资乐神,专为帝释司奏乐器。

[5]阿素洛:梵文asura的音译,另译阿苏罗,天龙八部之一,六道之一,一种恶神,常与天神打仗。

[6]揭路荼:梵文的音译,另译迦楼罗,意译金翅鸟、妙翅鸟、顶瘿鸟等,食吐悲苦声,居四天下之大树,取龙为食,八部众之一。

[7]紧捺洛:梵文的音译,另译紧那罗,意译疑神、非人等,似人而生一角,八部众之一,天帝释的法乐神。

[8]莫呼洛伽:梵文mahoraga的音译,八部众之一,大蟒神。

[9]非人:对于人所说的天龙八部、夜叉、恶鬼等,总称为非人。

[10]大宝华王:大宝华是由珠宝而成的大莲华。大宝华于花中名列第一,所以称为王。

译文

而且,诸佛的清净佛土相,云何应知呢?如《菩萨藏百千契经·序品》中所说,即薄伽梵的住处,是以最为殊胜而具光曜的七宝所庄严的大宫殿,放大光明,普遍照耀一切无边世界。这大宫殿有无量方所,如美妙的文饰,参差间列。这大宫殿的周围,无边无际,其分量难以测度。这大宫殿的地点,超过了三界所行之处。是以胜于世间的出世善根为因生起的,这大宫殿以最极自在佛果位上清净无漏识为体相。这大宫殿以如来为主,诸大菩萨徒众所云集,又有无量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常所翼从,佛以广大的大乘法味喜乐,使他们任持安住。佛作化度诸有情众生的一切义利的事业。在这大宫殿中,蠲除了一切烦恼和各种各样的天灾横祸,远离众魔,超过了各种庄严,只以如来自己的功德庄严为所依处,以大念、大慧、大行以为所游路,以大止妙观为所乘,以大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为所入门。佛的大宫殿,以无量净妙功德、七宝众所庄严,由大宝华王所建立。这就显示了清净佛土显色圆满、形色圆满、分量圆满、方所圆满、因圆满、果圆满、主圆满、辅翼圆满、眷属圆满、任持圆满、事业圆满、摄益圆满、无畏圆满、住处圆满、路圆满、乘圆满、门圆满、依持圆满。

原典

复次,受用如是清净佛土,一向净妙,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1]。

复次,应知如是诸佛法界,于一切时能作五业:一者,救济一切有情灾横为业,于暂见时便能救济盲、聋、狂等诸灾横故;二者,救济恶趣为业,拔诸有情出不善处,置善处故;三者,救济非方便为业,令诸外道舍非方便求解脱行,置于如来圣教中故;四者,救济萨迦耶见为业,授与能超三界道故;五者,救济乘为业,拯拔欲趣余乘菩萨,及不定种姓[2]诸声闻等,安处令修大乘行故。于此五业,应知诸佛业用平等。此中有颂:

因依事性行,别故许业异,世闲此力别,无故非导师。

若此功德圆满相应诸佛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以何意趣佛说一乘[3]?此中有二颂:

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姓,诸佛说一乘。

法无我解脱,等故性不同,得二意乐[4]化,究竟说一乘。

注释

[1]上述四个“一向”是常、乐、我、净涅槃四德,净妙是净德,安乐是乐德,无罪是常德,自在是我德。

[2]不定种姓:五姓(菩萨定姓、独觉定姓、声闻定姓、三乘不定姓、无姓有情)之一,具有三乘本有种子,但究竟达到什么果位,还不一定。

[3]一乘:即大乘或佛乘,这是成佛的唯一教法。“乘”意谓车乘,譬喻佛的教法,教法能使人到达涅槃彼岸。

[4]二意乐:据印顺著《摄大乘论讲记》,一、就人说,摄他为自,自他平等;二、就法说,诸法无差别,法法平等。

译文

而且,受用这样清净的佛土,一向净妙,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

而且,应当知道,如诸佛的清净法界,于一切时能作五业:一者,以救济一切有情众生天灾、横祸为业。因为他们暂见佛时,便能救济他们的盲、聋、狂等各种天灾横祸。二者,以救济恶趣众生为业。救拔一切有情众生,使他们出离不善三恶趣处,把他们安置在人天善处。三者,以救济非方便为业。佛使外道舍非方便而求解脱行,把他们安置在如来的圣教当中。四者,以救济萨迦耶见为业。佛授予能超三界的无我正道。五者,以救济乘为业。有的菩萨想从菩萨道退回去,趣入其余的小乘,还有不定种姓各种声闻等,佛要安处他们,使他们修行大乘法门。对于这五业,应当知道,诸佛的业用平等。这里有如下偈颂:

因力、所依、事业、根性、加行,因其有别,所以业有异。世间的有情众生,由于因等力别,所以有异,佛没有这种差别,所以,事业之别非导师——佛所有。

假若与这种功德圆满相应的诸佛的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同而有,佛以什么意趣说一乘呢?这里有二个偈颂:

为了引摄一类不定姓的二乘回小向大,及任持所余一般欲退小乘的菩萨,由于这两种不定种姓,所以,诸佛都说一乘。

因为法平等、无我平等、解脱平等,根性不同,得二意乐,变化、究竟,所以佛说一乘。

原典

如是诸佛同一法身,而佛有多,何缘可见?此中有颂:

一界中无二,同时无量圆,次第转非理,故成有多佛。

云何应知于法身中,佛非毕竟入于涅槃[1],亦非毕竟不入涅槃[2]?此中有颂:

一切障脱故,所作无竟故,佛毕竟涅槃,毕竟不涅槃。

何故受用身非即自性身?由六因故:一、色身可见故;二、无量佛众会差别可见故;三、随胜解见自性不定可见故;四、别别而见自性变动可见故;五、菩萨、声闻及诸天等,种种众会闲杂可见故;六、阿赖耶识与诸转识转依非理可见故。佛受用身即自性身,不应道理。

注释

[1]佛非毕竟入于涅槃:这是小乘佛教的观点。

[2]非毕竟不入涅槃:这是大乘佛教观点,因为佛要留在世间救度众生,所以并不是毕竟入于涅槃。

译文

既然诸佛都是同一法身,但是佛有很多,由于什么因缘可见得呢?这里有如下偈颂:

小乘佛教认为:一个世界中没有二佛。大乘反驳说:同时有无量众生圆满成佛,假若认为一时只有一佛,按照次第展转相续成佛,是不合乎道理的,所以有多佛同时成立。

应当知道,如何于佛法身中,佛并不是毕竟入于涅槃,也不是毕竟不入涅槃呢?这里有如下偈颂:

因为脱离一切障碍,所作利乐众生的事业没有竟期,佛毕竟入于涅槃,又毕竟不在涅槃。

为什么说受用身不是自性身呢?由于六种原因:一、因为受用身有色身可见;二、因为受用身有无量佛,彼此众会差别可见;三、因为各大菩萨随各人胜解所见不同,受用身的自性不定;四、因为一一众生,别别而见自性变动;五、因为菩萨、声闻,以及诸天等,各种各样的有情众生,众会间杂可见;六、因为阿赖耶识与各种转识转依非一的道理,可以知见。假若说佛的受用身就是自性身,是不合乎道理的。

原典

何因变化身非即自性身?由八因故,谓诸菩萨从久远来,得不退定,于睹史多及人中生,不应道理。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常忆宿住,书、算数、印、工巧论中,及于受用欲尘行中,不能正知,不应道理。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已知恶说、善说法教,往外道所不应道理。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已能善知三乘正道,修邪苦行,不应道理。又诸菩萨舍百拘胝[1]诸赡部洲[2],但于一处成等正觉,转正法轮,不应道理。若离示现成等正觉,唯以化身于所余处施作佛事,即应但于睹史多天成等正觉,何不施设遍于一切赡部洲中同时佛出?既不施设,无教无理。虽有多化,而不违彼无二如来出现世言。由一四洲摄世界故,如二轮王[3]不同出世。此中有颂:

佛微细化身,多处胎平等,为显一切种,成等觉而转。

为欲利乐一切有情,发愿修行证大菩提,毕竟涅槃不应道理,愿行无果成过失故。

注释

[1]拘胝:梵文的音译,意译为亿。

[2]赡部洲:四洲(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之一。

[3]轮王:即转轮圣王,手持轮宝,转动轮宝,降伏四方。

译文

由于什么原因,变化身不就是自性身呢?由于八种原因,即诸菩萨从久远以来,修得不退定,现在又说佛于睹史多天退没,在人趣中受异熟生,是不合乎道理的。而且,诸菩萨从久远以来,常常能够忆宿住,如方书、算数、印刻、工巧论等一切技能,并于受用欲尘行中,也知道自己的过失,现在又说菩萨不能正知,这是不合乎道理的。而且,诸菩萨从久远以来,已经知道恶说、善说法教,往外道所出家是不合乎道理的。而且,诸菩萨从久远以来,已经能够很好地知道三乘正道,修邪苦行是不合乎道理的。而且,假若说诸菩萨舍百拘胝赡部洲,只是于一赡部洲处成等正觉,转正法轮,是不合乎道理的。假若认为在赡部洲的佛是自性身,其他地方不是示现等正觉的真佛,只不过是此处的真佛以化身于所余处所施作佛事罢了。如果这样说,就应当是只于睹史多天成等正觉。为什么不以化身施设遍于一切赡部洲中,同时佛出呢?既然不是施设,无教也无理。虽然是一佛土中有多化佛,而不违背那所说没有二佛出现于世间的教诲。因为经说一四洲称为一世界,如二轮王不能同时出现于世。这里有如下偈颂:

佛的微细化身,同时多处入胎平等,这是为了显示一切种觉最尊最胜,所以显如来成等觉而转。

为了利乐一切有情众生,所以发愿修行证大菩提,说佛毕竟涅槃是不合乎道理的,愿行无果会造成过失。

原典

佛受用身及变化身既是无常,云何经说如来身常?此二所依法身常故。又等流身[1]及变化身,以恒受用无休废故,数数现化不永绝故。如常受乐,如常施食,如来身常应知亦尔。

由六因故[2],诸佛世尊所现化身非毕竟住:一、所作究竟,成熟有情已解脱故;二、为令舍离不乐涅槃,为求如来常住身故;三、为令舍离轻毁诸佛,令悟甚深正法教故;四、为令于佛深生渴仰,恐数见者生厌怠故;五、令于自身发勤精进,知正说者难可得故;六、为诸有情极速成熟,令自精进不舍轭故。此中有二颂:

由所作究竟,舍不乐涅槃,离轻毁诸佛,深生于渴仰。

内自发正勤,为极速成熟,故许佛化身,而非毕竟住。

诸佛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不应为得更作功用?此中有颂:

佛得无别无量因,有情若舍勤功用,证得恒时不成因,断如是因不应理。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摄大乘品》我阿僧伽[3]略释究竟。

注释

[1]等流身:即受用身,因为受用身是从自性身流出,所以称为等流身。

[2]由六因故,魏本缺此一段及下颂。

[3]阿僧伽:梵文的音译,意译无著。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创始人之一,生活年代大约是四五世纪,北印度富娄沙富罗国人。先于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出家,后改学大乘。主要著作有《摄大乘论》《顺中论》《显扬圣教论》等。

译文

佛的受用身和变化身,既然是无常的,佛经为什么说如来身是常的呢?因为受用、变化二身所依的法身是常住的。而且,因为等流身和变化身,永恒受用法乐而无休废,又因为变化身数数现起,教化有情,相续而不永绝。如世人常受乐,常施食,如来身常,应当知道,也是这样。

由于六种原因,诸佛世尊所现化身不能毕竟常住:一、所作究竟,使有情众生成熟以后得到解脱;二、为了使有情众生知道身命是无常的,舍离不乐涅槃的世间心,求如来的常住法身;三、佛为了使有情众生舍离轻毁诸佛,勤求悟解甚深的正法教;四、为了使有情众生对于佛深生渴仰,恐怕他们常见而生厌怠之心;五、佛使有情众生于自身发勤精进,知道说正法的佛陀,是难得可见的;六、为了使诸有情众生极快成熟善根,使自己精进努力,不舍法轭。这里有二个偈颂:

由于所作究竟,舍不乐涅槃,离轻毁诸佛,深生于渴仰。

内自发正勤,为了极速成熟。所以应当认许佛的化身,不是毕竟常住。

诸佛的法身,从无始时以来,没有差别,没有数量,有情众生不应当为了证得佛果而更作功用吗?这里有如下偈颂:

佛证得无别无量的法身,作为有情勤求佛果的精进因,假若有情众生舍除精勤的功用,所证得的永远不成众生成佛的原因,所以,断除这样的证得之因,是不合乎道理的。

对于《阿毗达磨大乘经》的《摄大乘品》,我无著就简略解释这么多。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