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幼幼集成

疝气证治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经曰∶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又曰∶病在小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故疝气者,寒邪结聚而成也。内则脐腹绞痛,外则卵丸肿大,专属肝经,与肾无涉。盖肝主怒,小儿性急,多叫哭而得之者,此气动于内,谓之气疝。应行气开郁,初宜柴苓汤升散之,次宜加减二陈汤,或木香内消丸。

如因久坐湿地得之者,此冷气入腹,谓之寒疝,宜温中散寒,加减当归散、茱萸内消丸。

有肿而不痛,由中湿所致;卵虽肿而无热,复不痛,宜行湿消肿,加减守病丸。

小儿素有疝气,或一年半年发者,发则有形,外连睾丸,内贯小腹,肿硬一条,如小杵,约长五六寸,大小便不通。宜当归木香汤。

小儿木肾,肿大不痛,连年不消者,不早治便为终身痼疾。宜茱萸内消丸,加牵牛子半生半炒,取头末用,更灸脐旁章门穴,大效。取穴法∶以本儿手掌第五指本节横纹,对脐中心,其中指头尽处是穴。

小儿湿地上坐,或有蚯蚓吹其卵,肿大而垂者,以盐汤浸洗之,盖盐能杀蚯蚓毒也;或以苍术煎汤,加盐少许,洗之效。

小儿阴囊生疮 烂者,谓之脱囊。用紫苏叶研末敷之,以荷叶包之,或用生荷叶火烘令软包之。虽囊丸露出,亦可治也。

小儿外肾臊臭,时复湿痒,柴胡龙胆汤,痒甚不可止者,胡椒煎汤洗之。

【入方】

柴苓汤 治少阳胆经有邪而病疝。

官拣参(一钱) 北柴胡(一钱五分) 枯黄芩(一钱) 法半夏(一钱) 漂白术(一钱) 白云苓(一钱)结猪苓(一钱) 宣泽泻(一钱) 青化桂(五分)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一片) 大枣(一枚)

水煎,热服。

加味二陈汤 治性急多哭,卵肿,痛连小腹,谓之气疝。

正广皮 法半夏 白云苓 小茴香 正川芎(以上各一钱) 青化桂 炙甘草(各五分)

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木香内消丸 治证如前。

南木香(屑) 京三棱(煨) 结猪苓(焙) 宣泽泻(炒) 川楝肉(炒) 正广皮(酒炒) 香附米(酒炒,以上各七钱) 杭青皮(醋炒,二钱)

共为末,酒煮米糊为丸。每服一二钱,空心盐汤下。

加味当归散 治受寒湿之气,小腹绞痛,外肾红肿,并腹痛啼哭等证。

当归身(一钱五分) 吴茱萸(三分) 青化桂(五分) 正川芎(五分) 黑姜炭(一钱) 南木香(五分)小茴香(一钱) 炙甘草(五分)

水煎,临服加盐七分,空心温服。

茱萸内消丸 治寒湿所袭,留伏作痛, 疝偏坠。

吴茱萸(醋浸一宿,焙干,炒过) 青化桂(去皮) 净枣皮(蒸,去核,捣) 元胡索(醋炒) 大茴香(盐炒) 化橘红(炒) 杭青皮(醋炒,以上各一两) 桃仁(炒) 白蒺藜(炒) 南木香(屑,以上各五钱)

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丸龙眼核大。每服一丸,淡盐汤送下。

加减守病丸 治卵肿不痛。此湿气也,又名木肾。

漂苍术(盐炒) 制南星(炒) 香白芷(焙,以上各一两) 京楂肉(炒) 正川芎(炒) 广橘核(炒)法半夏(焙) 六神曲(炒) 吴茱萸(炒,以上各二钱五分)

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龙眼核大。每服一丸,小茴香煎汤化下。

当归木香汤 治小儿久疝不愈。

京楂核 全当归 正川芎 川木通 小茴香 川楝肉 杭青皮 结猪苓 宣泽泻(以上各一钱) 南木香黑栀仁(各五分)

上用净水浓煎,空心热服。

龙胆汤 治小儿外肾臊臭,时复湿痒。

北柴胡(一钱二分) 宣泽泻(一钱) 车前子(八分) 川木通(一钱) 怀生地(一钱) 当归尾(六分)龙胆草(五分)

水煎,空心服,以饮食压之。

疝气简便方

治小儿疝气肿痛,用荔枝核炒焦五钱,大茴香酒炒二钱五分,共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又方,不论小儿及男妇一切疝气,以及诸般气痛,用荔枝核四十九个炒焦,留白陈皮九钱、生硫黄四钱,共为末,盐水打面糊为丸绿豆大。遇痛时,空心酒研送九丸,良久,再进一服,不过三服,全安。

小儿肾肿硬痛,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三件等分,俱烧过存性研末。每服一钱,空心小茴香汤送下。

小儿疝气痛,全蝎不拘多少,炒焦为末。每三分,小茴香煎酒送下。

小儿冷疝作痛,阴囊浮肿。川楝子去核五钱,吴茱萸二钱五分,炒研为末,酒打面糊为丸小豆大。每服十丸,盐汤化下。

小儿疝久,阴囊坚硬如石,名为木肾。用栝蒌连皮带子二钱,荜茇二钱、生姜二钱、葱白二钱,酒煎,热服,被覆暖卧,取汗出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