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理解人性

第十章 攻击性特质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虚荣与野心

个体如果过于追求得到他人认可,会倍感压力。其结果是追求权力和优越感成为他唯一的生活目标,他会采用更激烈和暴力的手段去达成目标,生活中只剩下对胜利的渴望。这类人容易脱离现实,只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画地为牢,虚荣是他们最突出的性格特征。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虚荣,但是公众并不认可虚荣的人。所以,虚荣心常被掩饰和隐藏,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些人表现为谦虚,有些人表现为从不接受他人意见,有些人则表现为一味追求公众赞许,以此获利。

过度虚荣会带来危险。个体在虚荣心驱使下会去做很多无意义的事情(因为只考虑做这些事情的表面文章),或者只关注自己或别人眼中的自己。虚荣心带来的最大危险是会导致个体脱离现实,无法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对生活的本质视而不见,尤其是不会做出利他行为。虚荣心比其他性格缺陷更能阻碍个体的健康发展。一个虚荣的人,在任何情况下只关心:“我能得到什么?”

人们惯用一些美好的词来形容过度虚荣和傲慢。例如,“有志向”“雄心壮志”“精力充沛”“积极向上”“勤劳”等词常被用来掩饰虚荣、替代傲慢。

个体在虚荣心的驱使下,还会去破坏既定规则,甚至去滋扰他人。虚荣心得不到满足的人常常殚精竭虑去妨碍他人。处于虚荣心滋生阶段的儿童会喜欢向比自己弱小的儿童展现自己的强大和勇敢。此外,儿童虐待小动物也是虚荣心表现的典型。曾有过挫折经历的儿童,可能会采取各种各样的小伎俩来满足虚荣心。他们回避真实的竞争,尝试在生活的某一方面扮演英雄角色,以此来调节自己的心境。成年人则可表现为整天怨声载道,抱怨上帝对自己不公;或者抱怨自己没能接受好的教育,要不是遭遇不幸,他们的前途不可限量。这类人总是在为回避真实生活寻找各种借口,通过自欺欺人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由于很难去批评或评价虚荣心强的人,所以普通人很难与这类人相处。虚荣的人总是将错误和责任归咎他人,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错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谁对谁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实现个人的目标和为他人做贡献。虚荣的人的生活总是充满着各种抱怨和借口,而不是为他人做贡献。在虚荣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灵魂的各种诡计,不惜一切代价为个体保持自身的优越感,保护他们的虚荣心不受任何冒犯。

公众并不认同“没有伟大的野心,就没有伟大的成就”这一观点,认为这是建立在错误事实上的错误观点。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虚荣心,但是个体的利他行为和贡献并不是由虚荣心所决定的。同样,虚荣心也没有赋予个体实现伟大成就的力量,个体成就实现的过程只能由社会情感所促发。一项创造性工作只有具备社会意义时才具有价值。个体在创造性工作中无论何时表现出虚荣,都只能减损工作的价值和创造性。在真正的创造性工作中,个体的虚荣心毫无用武之地。

在当代社会,个体无法完全摆脱虚荣。承认这一事实本身是有价值的。这一认识使我们触及当代文明的一个痛点:虚荣心可能是生活在伤害和灾难之中的人们感到不幸的根源。这些生活困顿的人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不能安于生活,因为他们想要的远远超过拥有的。因此,这些人一旦认为别人在贬损或歧视自己,就会与他人陷入冲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争斗纠缠,根源就是某些人的虚荣心没有得到满足。理解个体复杂的人格时,确定他虚荣的程度、行动趋向和后果,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综上所述,个体的虚荣心对其社会情感的发展极为不利,两者不能共存,因为虚荣心不会允许个体服从社会规则,发展社会情感。

虚荣心的发展取决于它本身。个体的虚荣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群体生活准则的反对。群体准则是绝对原则,不能逾越。因此,个体被迫在童年早期对虚荣心进行隐藏和伪装,并曲折地达成其目的。虚荣的人尽管总是希望自己取胜,但却不断质疑自己获胜的能力。当梦想和想法随时间飞逝,成功已遥不可及,虚荣的人会以他从来没有机会施展能力来作为托词。

在通常的案例中,虚荣个体的典型表现如下:首先寻求特权,与生活的主流脱节;之后站在远处,将他人视为敌人,持怀疑态度来观察他人的活动。虚荣的人会假定自己进攻和防守的情境。他们是资深的怀疑论者,总是纠结于看似符合逻辑,可让他们接近成功的重要决定。但是,在纠结的过程中,人生中重要的机会转瞬即逝,他们失去了与生活和社会的各种联系,也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进一步观察这些个体,可以看到虚荣心的发展背景、征服一切的欲望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虚荣心可以明显表现在个体的一言一行、衣着举止以及人际交往中。简而言之,虚荣的人无处不在,穷尽手段获取优越感。有时,虚荣的人能意识到自己与社会之间的距离,察觉到自己并不受人欢迎,这时他们会尝试掩饰虚荣。因此,有些人看起来很谦虚,实际上是隐藏虚荣。民间故事流传,当年苏格拉底给故意穿着破旧衣服的议长写信说:“年轻人,你的虚荣心已经从你长袍的每个洞中探出头来了!”

有些人坚信自己并不虚荣,因为他们只看表面。要知道虚荣是个体内心深处的东西。例如,一个人的虚荣可以表现为他总是要求社交场合必须有舞台或光滑的地板,或以他能否成为众人的焦点来判断一个聚会的好坏。同样,一个人的虚荣也可表现为从不踏足社交场合,尽力逃避社会。他不接受邀请、聚会迟到或假意推辞。有些人只在某些特定场合才参加社交,通过极度“排外”来展现自己的虚荣,并以此为荣。还有些人则通过出席各种社交聚会表现虚荣心。

虚荣的人的上述表现并不是无关紧要的细节,而是在其灵魂中根深蒂固的印记。对于一个虚荣的人,社会情感在他的人格中没有容身之地。与同伴相比,他更容易成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要想描绘这些个体各种表现的全貌,需要很高的文学造诣。我们只能尝试展现他们大概的轮廓。

虚荣个体的行为动机源于他所创造的现实生活难以企及的目标。这一目标是他的不满足感催生的结果,所有人难望其项背。通常,一个非常虚荣的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虚荣。有些人即使意识到自己的虚荣心是源于明显的不满足感,但是,除非他们能进行有效的调整,否则他们对自身虚荣的认识也并没有什么用处。

个体的虚荣心始于童年早期,所以在虚荣心的表现中会有幼稚的一面。因此,虚荣的人总是给人留下幼稚的印象。虚荣心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有的儿童感到自己被家人忽视,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因而不能忍受自己的渺小。还有的儿童是由于家庭传统中将自己定义为“贵族”,因而表现傲慢,并对此感到非常自豪。在这种态度下,他们觉得自己非常特别,与众不同,出生优越,比别人条件“更好”,地位“更高”。他们感觉自己是上天选定的,在生活中拥有特权。崇尚特权决定了这些个体的行为和表达方式。然而,社会生活并不能容纳这些个体的发展,他们常常遭到反对或嘲笑,有不少人从社交生活中退缩,成为孤僻古怪的人。他们只要足不出户,就可以不承担责任,通过想象自己在以后恰当的时机就能达成目标来麻醉自己。

有时候,有些才能超群的人也属此类。如果能合理看待和使用自己的天赋,这类人会有相当的社会价值。但是,他们常常是自我陶醉滥用天赋,提出难以达成的与他人积极合作的条件,包括难以完成的时间目标、以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作为他人无法完成工作的说辞和证明等等。在合作过程中他们提出的条件多变,所以无法得到满足。他们声称如果合作者不是现在这样,一切就都会很好。但是合作者即使全力以赴,最终也无法满足他们的条件。由此推论,他们真的像懒汉一样,或者是服用了催眠药和麻醉剂的人,不需要思考他们所浪费的时间的价值。

这类人有强烈的敌意,倾向于轻视他人的痛苦和悲伤,以此彰显自己的伟大。拉罗什福科曾说,大多数人“可以轻松承受他人的痛苦”。个体对社会的敌意通常表现为尖锐、挑剔的方式,永远都在指责、批评、嘲笑和评判他人和环境,对一切不满。但是,从理解人性的角度,辨别和指出这类人存在的问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尝试帮助他们改变。

当个体通过诡计使自己与众不同,以及尖酸刻薄地讽刺他人时,虚荣心就会得到满足。有些虚荣的人深谙此道,在技术上也会精益求精。在这些人中,能发现智慧超群、应答巧妙和反应敏捷的特征。如果一个人滥用这些优势,就会给他人造成伤害。就像讽刺作家一样,通过玩笑伤害或贬损他人。贬低和轻视他人是这类人的普遍的性格特征,可将这类人称为“反对复合体”。它表明虚荣的人的攻击点是同伴的重要性和价值感,试图通过贬低别人来创造自身的优越感。虚荣的人会将承认他人的价值视为对自己的侮辱。基于此,可以从个体虚荣的性格中看到深深的虚弱感和无力感。

没有人能够摆脱虚荣心,尽管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消除这一根深蒂固的弱点,但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讨论一个改善的标准。如果我们不被这些危险的缺点和偏见所禁锢,人类文明将前进一大步。我们并非渴望自己与众不同,也不是要寻找与众不同的人。作为群体动物,我们在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下不得不与他人合作,而不是为个人的虚荣心而奋斗。正是在这个合作的时代,个体的虚荣心显得格格不入,每天都能看到虚荣心导致个体失败、与社会水火不容或将个体置于需要社会同情的窘境的现象。虚荣心令人反感,如果无法摆脱,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寻找虚荣的更好表现形式,让个体的虚荣心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

个体的虚荣心呈动态趋势,见以下案例。一个年轻的女人,她是家中幼女,小时候备受宠爱。母亲对她的照顾细致入微,对她所有的愿望都尽力满足。但她仍不满足,要求水涨船高。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生病时,母亲对她愈加关心和照顾。她意识到疾病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资源。

她希望自己患病,尽管疾病带来身体不适,但是她却感到心情愉快。很快,她对生病驾轻就熟。然而,只要她遇到不快或困难,她就渴望通过患病获得特殊的照顾,所以她发展出了慢性病。这种“疾病情结”在儿童和成人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个体通过这种方式增强权力,占据家庭的核心位置,对家人进行无边界的控制。当我们处理心灵脆弱、身体虚弱的个案时,要意识到“疾病情结”产生的巨大作用。很显然,只有这些孱弱的个体才会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权力,因为他们已经感受到家人关注自己的健康所带来的好处。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会用一些小把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吃得很少,让自己气色变差,看上去像是生病一样。这时候,家人一定会着急,想办法尽量做好吃的食物给他。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别人对自己唯命是从的欲望不断滋生。这些人无法忍受孤独,而生病让他们获得关注和被关爱的感觉。对这些人而言,让别人认为自己处境危险或是生病,是很容易的事。

个体辨别他人身处的环境或状况的能力,对他人的境况感同身受称为移情。移情的典型例子是:对梦中的场景我们会产生真实感受。也就是说,只要通过想象一个场景,有时候我们就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对于有“疾病情结”的人而言,他们只要习得这种能力,便能够轻而易举地产生不适感或表现出不适症状。他们的表现如此真实,以至于人们很难识破。他们仅仅通过想象自己恶心或是身处危险,就可以产生呕吐或者焦虑反应。通常,正是他们惯用的这种方法会暴露出“疾病情结”的本质。在上述案例中,患者声称有时候突然会有一种恐惧感,“好像自己随时都有可能会中风”。这些人拥有极强的想象力,想象的事物或者场景非常细致和清楚,以至于最后自己已经分不清,周围的人也不敢提出质疑。具有“疾病情结”的个体认为只要能给周围人留下“我生病了”或者“我很焦虑”的主观印象,关心他的人就都会来到这个“患者”的身边嘘寒问暖。对于家人或朋友生病,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担心。但是,具有“疾病情结”的个体却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将疾病表现作为获得权力和关注的工具。

在社会和群体生活中,人们需要为他人考虑是一种行为准则。有“疾病情结”的人却无视这一准则,“无法理解别人的痛苦和快乐”已经成为他们的通病。对他们而言,损害他人利益是常态,“助人为乐”是笑话。这些人偶尔能在付出极大的个体努力或是在军事化教育的潜移默化下获得成功。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有在有利可图的时候才会假装关心别人,其行为自恋而虚荣。

上述案例中患者的表现也是如此。患者表面上似乎很爱家人,例如母亲一般会在早上为她准备早餐,并端到床边。只要哪一天,母亲没有像往常一样端着早餐出现,她就会很担心,就把丈夫叫醒,催促他去看看母亲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她就不能安心。由于每次只要自己不端着早餐出现,女儿就会表现得非常焦虑和担忧,久而久之,母亲就会养成每天准时端着早餐出现在女儿身边的习惯;她的丈夫也是如此,作为商人,他忙于应酬客人和商谈合作,但只要他因工作晚归,妻子就表现得几乎濒临精神崩溃,焦虑、颤抖、大汗淋漓,痛苦地诉说自己总是有不祥的预感,等等。因此,丈夫也只能选择妥协,承诺准时回家。

对这一案例许多人会质疑:患者并没有从她的行为中获利,而且她的这种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会得逞。但是,这些只描述了患者问题的一小部分。她的疾病表现就像是写着“小心”的危险标志,是她生活中其他所有关系的索引。通过“疾病”这一工具,她把周围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周围的一切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使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对常人来说,掌控他人是多么难以实现的目标!当意识到她不惜一切想“掌控他人”时,我们就能够理解她当前的言行举止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手段。只要周围人对她不是言听计从,她就会闹得鸡犬不宁。在婚姻中,她对丈夫的要求并不只是“准时回家”,她通过这种方式给丈夫立下许多“规矩”。表面上看,她似乎非常关心别人,但需要别人必须无条件地顺从她。由此得出结论:她对别人的关心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个体对虚荣心的追求超过对原本想要得到东西的渴望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另一个案例涉及一个6岁的小女孩。她自我中心,对自己脑子里的每个愿望是否得到满足非常在意。她渴望通过控制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并因此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模式。行为的结果就是控制或征服他人。有一次,母亲买了女孩最喜欢的点心,想给她惊喜。母亲把点心拿给女儿,并说:“我买了你最喜欢的点心。”这时,女孩却把盘子摔到地上,一边用脚踩着点心,一边哭喊:“我不要你买给我的,我说想要的你才能买!”还有一次,母亲问女孩,午餐喝咖啡还是牛奶。女孩站在门边小声地说:“如果你说要咖啡我就要牛奶,如果你说要牛奶我就要咖啡!”

案例中的这个小女孩总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有类似想法的儿童,却不会这样做。或许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唯我独尊和自我中心,只是有些儿童更倾向于表现在行为上,即使为此一无所获,甚至付出痛苦的代价。大多数这样的儿童都是被家人宠溺、我行我素的。在当今社会,我行我素的机会并不少见。在成年人中,固执己见、我行我素的个体远远多于热心助人者。此外,有些人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罔顾他人利益,只要是别人的建议就决不接受,即使建议是正确的、有好处的。他们总是等不及别人把话说完就开始挑刺。还有些人被虚荣心蒙蔽了自己的心智,言不由衷(即使内心本来认可别人的观点,口头却否认)。

个体即使在家中也不能总是我行我素。我行我素的人与陌生人交往时表现热情、和蔼可亲的情况并不少见。但这种交往模式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他们要么继续深交(非常少见),要么关系破裂。然而,生活就是这样,人们总是相遇,彼此结交。有些人在交往之初总是颇得人心,但之后变得很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让别人百思不得其解。还有些人把自己锁在家里,不愿与人交往。以上面案例中的小女孩为例。由于她性格可爱,在社交场合,她很受欢迎和追捧。然而,她并不喜欢应酬,总是找一些借口离开,尽早回家。而且她不会直接说自己想要回家,而是通过间接的策略来表达。例如,她在参加一个聚会时,她就会表现出头痛,需要立刻回家休息。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任何的社交聚会中,她都不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家中所享有的绝对主导权。只有在家时,她的虚荣心才能得到极大的满足。所以,她身处其他场合时,就会制造一些不得已要回家的借口。她的症状逐渐发展,表现为一与陌生人相处就感到非常焦虑和易激惹。很快,她不敢去电影院,甚至不敢走在大街上,因为在这些环境中失去了全世界臣服于自己的感觉。由于她渴望的众星捧月的感觉只能在家中得到满足,所以她宣称只有家人陪伴时她才出门。对她而言,最理想的情形是:关心自己的家人总是围绕在自己身边。据调查显示,她的这种行为模式始于童年期。

她是家中幼女,年龄最小、身体最弱,比其他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宠爱和关注。她恰好利用了这一点,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持“被宠爱”和“脆弱”的状态。她有明显的不安和焦虑,没有人会怀疑她的症状。然而,这些症状恰好暴露出这一事实:她为满足虚荣心而被自己的行为模式所束缚。她并不想融入社会生活,她所采用的这些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她的问题。最后,她的症状愈发严重以至于不得不前来就诊。

尽管有一定难度,但现在确实是揭开她多年“精心打造”的生活面具的恰当时机。她表面上向医生求助,其实她并没有准备改变。她求医的目的是:自己既可以在家里保持绝对的支配权,同时又能摆脱走在大街上时的恐惧和焦虑感。然而,这二者密不可分!她已经受困于自己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当中,只看到这些行为的益处,却看不到它们带来的恶果。

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虚荣心如何成为个体的心灵负担,抑制她的健康发展,并最终导致崩溃。然而,很多患者对此却无法理解,他们只看到虚荣心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好处。很多人会觉得有抱负(本质是虚荣心)是一种优秀的性格特征,却并不知道这种特质是引发持续的心境恶劣、干扰休息和睡眠的元凶。

我们通过另一个案例来对此进行说明。一个25岁的年轻男子缺席了自己原本需要参加的一场考试,理由是他突然对这门课完全失去兴趣。一段时间以来他都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以至于最后不敢参加考试。他总是回忆童年往事,责怪父母不理解自己,以至于自己发展不顺。在这种心境状态下,他觉得人类毫无价值,对周围人失去兴趣,逐渐与环境隔离。

虚荣心不断地给患者提供各种借口来逃避检测自己真实能力的任务。在面临考试时,在虚荣心的驱使下,他用“不感兴趣”和“怯场”等借口不参加考试。因为,对他而言,成功逃避这场考试,使他的虚荣心和自我价值感得到维持。虚荣心这个所谓的“护身符”一直带给他一种安全感,让他不断地自我安慰,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或者是生病等客观原因,而不是自己的问题。他表现的是另一种形式的虚荣:阻碍他去参加考试,让他在需要做决策时选择逃避。他害怕失败让自己丢脸,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也尝到无法相信自己所做决定的痛苦。

通过该病例中患者的自我报告,可以看到患者一直都存在无法相信自己选择的这一问题。每当需要进行决策时,他就犹豫不决,变得软弱,表明他想要逃避决策,退出行动。

患者是家中的长子,也是唯一的儿子,还是家中唯一的大学生。可以说,他是家庭的骄傲,家人都对他抱有极高的期望。父亲时刻都在鞭策他,告诫他会成为人中之龙。他自己也很渴望超越他人,并以此为目标激励自己。现在,在他被焦虑和不安所困扰,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实现目标时,虚荣心给他提供了逃避现实问题的一条途径。

上述案例让我们看到虚荣心如何影响个体的发展。虚荣心在童年早期就阻碍个体的社会情感的发展,他们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逐渐孤立自己。这些人仿佛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臆造出了一个都市、一幢幢建筑,自己在里面可以随心所欲,但是实际上他们一无所获,并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现实。幻想和遭受现实挫折是虚荣个体的一个普遍特征。他们企图在与他人交往中达成目的,不管是通过权力、手段,还是背叛。他们对他人总是吹毛求疵,当获得成功,或自我感觉比他人优秀时,他们就会喜不自胜。由于同伴并不像他们一样关注这些所谓较量,所以他们总是觉得是自己转败为胜,扭转局势。最后,这些虚荣的人坚信自己是正义和卓越的象征。

然而,他们所采取的伎俩比较拙劣。例如,案例中的患者,本来应该学习和参加考试,通过这些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但是,他对自我价值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态度消极,就表现出考前焦虑。

除考试外,事无巨细,他都如临大敌。每一次着装、每一次发言,对他而言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大事。他所有的行为模式都受到虚荣、野心和不切实际的希望所操控。每一件小事对他而言都像是一场战役,这些无休止的战役最终把他逼入绝境,让他的人生毫无快乐可言。生活基本条件得到满足是个体感受快乐的前提,否则,快乐将与之无缘。在感受不到人生乐趣时,他只能自欺欺人地去想象自己可以支配他人,自己比他人优秀。

他如果确实优秀,一定会吸引很多对手,毕竟没有谁会愿意没有较量就俯首称臣。然而,患者并不具备这种优势,他只有对自己的模糊、不确定的评价。在这种处境中,他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也难以获得成功,面对的只能是挫折和打击。这时,患者还要时刻表现出高人一等,肯定会倍感压力。

如果一个人出于真心,尽心尽力地为他人服务,荣誉会不请自来。即使受到别人质疑,质疑也很难站住脚,也不会有损他的荣誉,因为他的行为不是源于虚荣。真心的人和虚荣的人的关键区别在于:个体的行为是否源自自私的态度,是否出于提升自己价值的企图?虚荣的人是自私的,做事一般都出于一些特殊的目的。相反,一个社会情感发展完善的人总在扪心自问:“我能为别人做什么?”两者在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差异显而易见。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一条普遍真理:奉献者总能比接受者获得更多的幸福。如果仔细推敲这句话中对人性的理解,就会发现它在强调一种奉献精神。奉献、服务他人或帮助他人可以充实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就像俗语所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与此同时,只知道索取的人总是不知满足,得寸进尺,总是在想自己还可以得到什么,可以再拥有什么,以此来获得快乐。他们从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或者需求,甚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不幸之上,在他们的人生哲学中,从来没有“和谐生活”“和平共处”这些词语。他们要求他人臣服,完全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决不允许任何反抗。这些人的性格、思维、得寸进尺的态度和行事方式与普通人格格不入,让人生厌。

还有些人表现虚荣的方式更为原始。这些人打扮夸张,奇装异服,带着莫名自信,并且引以为傲,就像原始人在头上插上艳丽的羽毛来彰显地位一样。有些人将热衷于华丽的服饰,追求时髦作为满足虚荣心的途径。他们的锦衣华服就像是盔甲或武器,唯一的目的就是击退敌人,来保住自己的虚荣心。有时候,个体的虚荣心还表现为使用一些色情装饰品,或者一些非常低俗的文身。这些人通过这种哗众取宠来展示自己的方式,有时会让他们颜面扫地,但有时也的确可以带给他们优越感。此外,另一些人通过表现得非常严肃、冷酷来展现优越感。实际上,这些人外表冷酷,内心软弱,他们只是在装腔作势罢了。尤其是男孩,他们表现出的冷酷其实只是对社会情感的排斥。这类人总想从他人的不幸中寻得安慰,如果别人乞求他们同情,他们就觉得受到巨大的侮辱,变得更加冷酷无情。就像有些父母用养育过程的艰辛来教育孩子,希望以情动人,但孩子却觉得可笑,不以为然。

如前所述,虚荣的人喜欢掩饰自己,在想操控别人之前,总是先给些甜头。所以,他们表面上热情、真诚和好相处,内心却争强好胜,自私自利。如果把虚荣的人与人交往比喻为一场战斗,他们首先会让对方放松警惕,他们会表现得上进,有责任感。之后,他们才慢慢地表现出自私的本性。这时,我们会对他们的行为感到失望,难以接受这种改变,自我安慰说也许他们的性格有两面性。事实上,虚荣的人的性格从来都是如此,让人先喜后悲。

虚荣的人为了赢得别人认同,所采用的诡计可称为“心灵捕获”。为了获胜,他们全身心投入这场表演当中,不遗余力。在与人相处时,他们大谈人性,处处表现出对他人的关爱。不过,过于夸张的表现也容易暴露出他们的目的。一位意大利犯罪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当一个人表露的善意和仁心超出一定程度时,我们应加倍小心。”这一观点尽管有待商榷,但不无可能。总之,虚荣的人易于识别,奉承讨好是他们的主要表现之一。但是,大多数普通人对此并不买账。在此,提醒一下那些野心勃勃的人,阿谀奉承对于达到目的而言并不是一个恰当的方法。

本书的前半部分阐述了导致个体心理发展偏差的主要因素。从教育学的观点看,问题儿童对周围环境持有攻击好斗的态度。教师尽管深知生活的规则和自身的职责,但是无法把这些道理强行灌输到这些儿童身上。唯一的方法是:尽可能不让这些儿童暴露在富有攻击性、可能激发他们好斗心的环境当中。教师不应把这些儿童视为改造对象,而要把他们当成独立的、平等的个体。这样才有可能避免这些儿童产生被控制或被忽视的感受并向教师发起挑战。当代文明社会,在斗争情境中滋生的野心正在渐渐侵蚀个体的思想行为和性格。不当的野心随着在人际交往中进一步发展,会在人格中占据优势,最终阻断和瓦解个体的健康发展。

童话故事中也有关于人性的许多描述,还展示了个体的虚荣心可能造成的危害。以《渔夫和金鱼》为例,故事梗概是:有一个渔夫,有一次打鱼时将捕到的一条鱼放生,鱼为了报答他,答应满足他一个愿望。但渔夫那贪婪自私的妻子却得寸进尺,成了公爵夫人又想成为皇后,成了皇后之后还想成为上帝。鱼在听到她最后一个愿望后大怒,将他们打回原形。

个体的虚荣和野心会无限膨胀,不会停止。有趣的是,无论是在童话故事还是在野心勃勃、虚荣的人所热衷的奋斗目标中,个体追求权力的愿望最终会发展为“想当上帝”。在现实生活中,虚荣的人要么将自己视为上帝,要么将自己视为上帝身边的侍者,并不时地表达想当上帝的愿望这些情况并不少见。想要成为上帝的欲望投射到人格边界之外,并渗透在他们的言行举止当中。

这种虚荣心极度膨胀的例子在当今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很多人对于通灵术和超自然力量表现出莫大的兴趣,他们渴望拥有超出常人的力量,超越人类,穿越时空,与鬼神交流。

我们如果再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很多人都渴望在上帝身边获得一席之地。当代还有相当多的学校教育理念中是以神学思想为指导的,这些学校的前身就是教会学校。这种教育模式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所以,在当代的教育模式中应该引入更合理的思想或信念。但是,宗教或超自然解释倾向在人类文明中影响至深,难以根除。事实上,除心理学的解释外,大部分人对于人性的理解都源自《圣经》。《圣经》说,上帝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了人类。这些说法会对儿童的灵魂产生巨大的影响。毋庸置疑,《圣经》是一部巨著,对于人格发展已成熟的成人来说,每次读后都会受益匪浅。但是,用《圣经》的思想来教育儿童并不妥当,或者即使让儿童阅读《圣经》,也最好别向他们解释其中的含义,这样有助于我们的下一代拥有健全的人格,而不会产生“既然我是上帝创造的,我就应该高高在上”的认识偏差。

变为上帝的化身这种观念类似于童话故事中的乌托邦,在那里个体的任何愿望都有可能实现。一般来说,儿童不会对这些故事信以为真,但却很容易被这些想法诱惑,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就像儿童喜欢魔术一样,尽管知道魔术是假的,但仍然被深深吸引。在现实中,有不少人沉迷于想象自己拥有某种魔法控制他人,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甚至会持续终生。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点迷信思想,比如认为女人通过魔力控制男人。很多男性的言语和行为好像受到自己伴侣的魔法支配。在古代,这种迷信思想甚至更严重。只要一个小借口,女性就可能被指控为女巫或术士。这种风气曾噩梦般席卷整个欧洲,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数十年。当时,数百万女性为此丧命。基于此,这种迷信并不是无关痛痒的小错误,它与世界大战、宗教法庭带来的危害相差无几。

在想努力成为上帝化身的个体中,通过对宗教信仰的错误解读来满足虚荣心的现象也比较常见。例如,一个宗教狂总想着远离人群,和上帝对话。他通过虔诚的宗教仪式和祈祷,来让自己觉得离上帝很近,肩负重任,自认为是神的使者。这种宗教戏法是一种病理性的偏执,与真正的宗教信仰完全不同。曾有这样一个病例:一名男性说自己每天晚上都必须祈祷,否则就无法入睡。因为他只要有一次不把祈祷传向天国,世界上就会有一个人遭受到不幸。我们可以把他的话理解为:“只要我做了祷告,他就不会受到伤害。”通过这些误用的宗教手段,个体很容易产生“魔法”带来的优越感,尤其是仪式又碰巧消除了别人的不幸时。因此,这些宗教狂的某些行为很难从人性的范畴加以解释。他们常常会出现无意义的姿势、刻板行为等表现,这些不仅无助于他们面对的现实问题的解决,反而成为他们接触现实环境的障碍。

在当代社会,金钱也是充满魔力的东西。有一句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个体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就不足为怪了。但是,个体的利欲熏心在我们看来是病理性的,是虚荣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虚荣心驱使个体通过不断积累财富来制造自己拥有魔力的假象。有些已经腰缠万贯的人还在不停地敛财。他们当中有人曾说:“是的,财富和金钱持续诱惑着我,我无法抗拒。”尽管这个人已经意识到自己被金钱蛊惑,但现实中很多人还蒙在鼓里。在当今社会,权力和金钱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对于财富的争夺意识是自然而然的,根本没有人意识到虚荣心才是让他们追逐财富的罪魁祸首。

在下面的案例中,我们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虚荣心在个体性格发展中的作用。在一个家庭中有两姐弟,大家都认为弟弟资质平平,姐姐则能力出众。尽管很多人都试图帮助弟弟,但弟弟觉得自己无法追赶姐姐的步伐,他选择放弃,最终成为姐姐的陪衬。这时,他很沮丧,觉得自己没有天赋。一直以来,他觉得姐姐面对任何问题都游刃有余,而他却只能做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由于姐姐一直表现得出类拔萃,周围人也渐渐认为他的天赋不如姐姐,即使事实并非如此。

就这样,上学时他心事重重,垂头丧气,不惜一切代价去回避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评价。青春期时,他想摆脱别人眼中“愚蠢的男孩”的形象,希望别人把他当大人看待。14岁时,他频繁出席成人的聚会。然而,他无法摆脱深深的自卑感,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自己如何能成为一个绅士。

他开始出现在风月场所,流连忘返,花掉了自己所有的钱。但是,作为成年人的自尊心不允许他向父亲伸手要钱。于是,他开始偷父亲钱,并不以为耻,反而觉得这样更像一个成年人的所作所为,认为自己是在帮父亲理财。直到有一天,他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失败了,自己是无能的这一点再度得到印证,才打破了他认为自己是成年人的幻想。

于是,他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悔恨之中,这些情绪明显地干扰了他的学业。这些情绪反应使得他得以暂时摆脱目前的困境,为他的学习成绩差找到一个充分的借口。所有处于这种负性情绪状态下的人,学习不可能不受影响。同时,他还伴有注意力涣散的症状,使得学习难以顺利进行。日复一日,虽然他根本就没有学习,但却安慰自己“我今天努力了,我今天学习很认真”,心安理得进入梦乡。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进一步帮助他摆脱和姐姐比较的窘境。

他每天强迫自己早起一个小时,结果他一整天都感觉很疲惫,打瞌睡,无法集中注意力到学习上。这样,再也没人让他和姐姐竞争了!现在,问题已经不是他有没有天赋,而是懊悔和自责的情绪时时刻刻折磨着他,让他不得安宁。最后,他全身都穿上了伪装的盔甲,在他失败时没人会说他没有天赋。相反,如果他获得成功,就证明了他天资卓越。

在患者的行为表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虚荣心在作祟。为了不承认自己的“无能”,一个人甚至去冒犯罪的风险。不当的野心和虚荣心让这些个体在生活中迷失,夺去了人生本该拥有的坦诚和快乐。实际上,这些表现其实就是虚荣的人犯下的愚蠢错误。

嫉妒

嫉妒是一种非常常见和有趣的性格特征。这里的嫉妒并不单指在恋爱关系中的嫉妒,而是存在于各种人际关系的广义的嫉妒。有些儿童在企图超越他人的过程中滋生嫉妒。随着嫉妒的产生,这些儿童同时也会发展出野心、攻击性等特质。嫉妒就像是野心的姐妹一样,备受歧视和忽视的人最容易产生这种特质,而且一旦产生,就可能会伴随一生。

有时,当一个家庭迎来第二个或第三个孩子时,长子往往会对弟弟或妹妹产生嫉妒,因为父母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弟弟或妹妹身上,他们觉得自己就像是被罢黜的国王。曾经享受过的父母亲的温暖和关怀,如今却被弟弟妹妹夺去,让他们变得非常嫉妒。曾有这样一个经典案例:一个不到8岁的小女孩,就已经犯下三次谋杀罪。

这个小女孩精神发育迟滞,再加上体弱多病,在家里几乎什么都做不了。不过她很安于现状,满意自己的处境。然而,当她6岁时,父母又生了一个女儿。她的内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怀着冷酷的敌意想要害自己的妹妹。父母无法理解她的这种行为,开始对她实施严厉的责罚,想让她明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有一天,有人在她家附近的小溪中发现了一具女婴的尸体。之后不久,另一具女婴尸体也出现在相同的地点。第三次,这个女孩正准备再将一具尸体丢进河中时被抓了个正着,她还供认了前两起罪行。她被送往精神病院接受观察和鉴定,最终在疗养院度过余生。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女孩把对自己亲生妹妹的嫉妒转移到其他的小女孩身上,她对别的男孩却没有敌意。看起来她是把被谋杀的三个小女孩当成自己的妹妹,她通过杀害这些女孩来报复父母对自己的忽视。

在有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中嫉妒则表现得更为明显。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女孩更容易被忽视。当看到弟弟出生时受到更多关注,得到更多的爱和好处时,女孩很容易备受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敌对情绪会自然滋生。有时,姐姐也可能表现得像妈妈一样照顾弟弟。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和上一个案例大同小异。如果姐姐在对待弟弟妹妹时表现得像母亲,就意味着她在与弟弟妹妹的关系中占据上风,占有主导权,让她在自己地位受到威胁时扳回一局。

兄弟姐妹的过度竞争是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女孩会感觉自己被忽视,不断努力去超越哥哥或弟弟。通常,女孩都可以在努力之后远远超越哥哥或弟弟,这同时还有自然规律的作用,因为女孩在青春期时发育比男孩快得多。不过,这种发育优势在青春后期会被男孩渐渐赶上。

嫉妒总是变幻莫测,形式多样。它可能隐藏在人们的相互猜忌中,暗自埋伏起来等待出击;它可能表现为对别人的批评,或者对于被忽视的恐惧。嫉妒既可表现为自我伤害,也可表现为极度强硬和顽固。在嫉妒的驱使下,人们会毫无根据地怀疑和否认他人,或试图限制他人的自由,支配他人的生活,等等。具体表现为哪种形式取决于个体先前在群体生活中的行为模式。

嫉妒常见的表现是:先给对方立一系列规矩,进而控制他们的行为。例如,在恋爱关系中,一个人给恋人定一些恋爱条款,或是试图限制恋人的活动,对恋人的一言一行都提出要求时,就是嫉妒在作怪。此外,嫉妒也可以表现为贬损和责备他人。无论是哪种表现形式,嫉妒心理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夺走他人的意志,限制他人的思维,使他人身心受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涅托奇卡·涅兹万诺娃》就是关于嫉妒的上述表现的范例: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采用嫉妒驱动下的这些行为方式压迫了妻子一生,以此来展示对妻子的绝对主导权和支配权。由此推断,嫉妒其实是一种个体对权力的变相追求形式而已。

妒忌

只要个体对权力和操控他人有追求,他的性格特征中一定会有妒忌的痕迹。当实际情况与过高期望之间出现差距,且这种差距难以弥补时,个体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自卑情结会时刻压迫他,提醒他达到自己的最终目标道阻且长,影响他日常的行为和生活的态度。此外,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对生活的不满又进一步加深自卑情结。他开始不断地花时间去评价别人的成功,关注别人对他的看法,或沉浸在别人所取得的成功中。他总觉得自己被他人忽视、排斥甚至歧视。即使他拥有数倍于别人的东西,他仍感到自己被忽视,这恰好说明他欲望太多,不管已经拥有多少,虚荣心都得不到满足。实际上,他想拥有全部。不过,这类人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这种欲望,毕竟这种想法是受到社会大众排斥的。但是,他们的行为却处处流露出“渴望得到一切”的想法。

在评价他人成功的过程中,个体的妒忌不断滋生和蓄积,妒忌情绪却不会给人们带来一丁点快乐。在社会情感的影响下,人们对于妒忌持否定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从不妒忌他人的人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人可以完全摆脱妒忌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妒忌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当个体遭受痛苦和压力,或者处于饥寒交迫、衣衫褴褛的困境,或者感觉到自己前途渺茫、无路可走时,妒忌就随之出现。

当前还是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尽管伦理和宗教信仰都不允许妒忌的滋生,但是个体的心智尚未成熟到完全摒弃妒忌的程度。贫穷的人心怀妒忌很好理解,倒是那些声称自己“就算是穷困潦倒,也不会产生妒忌”的人让人无法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必须从个体的发展水平和客观环境两方面来理解妒忌。事实上,只要个人或者团体的行为受到过度限制,妒忌就会随之产生。然而,当妒忌以始料未及、令人不快的形式出现时,我们必然会乱了阵脚,无法避免妒忌和随之而来的仇恨。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人永远都不应该去尝试测试自己的妒忌倾向,更不应该尝试刺激自己的妒忌倾向。我们应当掌握充分的技巧,当意识到妒忌产生的时候尽量不去强化它。比如,不要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感,因为即使只是瞬息即逝的优越感,也很有可能会打击到别人的自尊,让他们产生妒忌。

妒忌的特质起源于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没有人可以凌驾于社会之上,也没有人能对外展示自己的权力时不遭受他人的质疑和挑战。妒忌迫使人类社会建立起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公平公正。最后,“人人平等”法则被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法则。这一法则被打破,势必会引起混乱。

有时只要通过一个人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妒忌的踪影,人们平时在描述“妒忌”时用到的修辞手法其实是有生理学依据的。例如,人们描述妒忌时的脸色都是“忽青忽白”,这说明妒忌可以影响个体的血液循环,毛细血管的收缩是妒忌的生理表现。

如何针对妒忌开展教育,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既然无法彻底消灭妒忌,我们只能“变废为宝”,尽量让“妒忌”变得有用。例如,在某些领域将个体的妒忌转化为生产力,而不是精神的压力,对个体和集体都大有裨益。

一个被妒忌蒙蔽心智的人注定会是一个无能的人,只知道一味地索取和干扰他人的生活。同时,他总是能找到各种借口为自己的失败推脱,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他人。他可能是战争狂、捣乱分子,或是自私自利、从不关心他人的人。因为他对别人漠不关心,所以对人性的知识几乎一无所知。他不会为别人的付出而感动,与此相反,当妒忌达到一定程度时,他甚至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贪婪

贪婪和妒忌总是形影相随。这里所说的贪婪并不是个体对钱财的贪恋,而是指一种更为广义的贪婪。这种贪婪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表现出一种“占有”的普遍行为模式,令人生厌。贪婪的人故步自封,画地为牢来保护自己所谓的“财宝”。贪婪一方面和野心、虚荣心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与妒忌相关。实际上,这些特质是共存的,当个体具备其中一个特质时,可用“读心术”推测出另几种特质的存在。

在人类文明中,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贪婪。通常人们会隐藏自己的贪婪。有人也会用过度慷慨来掩饰贪婪,类似于施舍,两者的目的都是通过贬低他人来提升自己。

有时,在生活的某些特定领域,个体的贪婪也可以成为有价值的特质。例如,当个体对时间、劳力表现出很贪婪时,在相同条件下他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在当今社会,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科学发展方面,人们对于时间越来越贪心,要求尽量节约时间和节省劳力。这听上去是个不错的理论,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一理论会变得为某人的利益和权力服务。人们错误地运用这一理论,会导致对时间和劳力的贪婪直接转化成对他人的压榨。这种压榨行为只能用实用性来评价,实际上实用性是普遍运用于评价各种行为的一项指标。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特征是:人被当作机器,技术规则等同于生活准则。将技术规则与人类生活准则一视同仁没有太大问题,但把人当作机器,只会导致人际隔离和孤独,对个体的人际关系带来破坏性影响。所以,在生活中人们应当进行适度的调整,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在理解“对时间的贪婪”这一点时不能脱离语境,更不能以此来危害他人。只要人们时刻谨记集体的利益,贪婪的危害性就会大大降低。

仇恨

仇恨是好斗的人具有的特质。仇恨有很强烈的表现形式,如大发雷霆(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也有很温和的表现形式,如喋喋不休地抱怨,或者记仇。仇恨的强烈程度可以作为人格的一个优秀指标。我们可以借此去了解个体的内心,因为不同程度的仇恨会给个体的人格特征赋予不同的色彩。

仇恨表现形式多样,会促使个体去做一些伤害他人、其他民族、其他阶层乃至异性的行为。和虚荣一样,仇恨也不会以真面目示人,它懂得如何去掩饰自己,有时它表现为批评。个体的仇恨会在不断被破坏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扩张。有时,个体的仇恨程度会突然暴露。例如,有一位患者诉说自己曾经一度沉迷于翻阅屠杀和残害他人的新闻报道,并感到十分兴奋。值得庆幸的是,这位患者并没有应征入伍。

在犯罪行为中可以看到仇恨的多种表现形式。较温和的仇恨在社会生活中也很常见,这种形式的仇恨不带有任何侮辱性或者恐吓色彩。愤世嫉俗就是这种仇恨形式,它是对人类表现出的较强的敌对态度。在一些哲学派系的思想中流露出严重的敌对态度和愤世情结,程度不亚于强烈的仇恨形式。在有些人物传记中,仇恨表现得直白赤裸。所以,在读这些传记时记住那些发生的事情并不重要,而是要了解到:为了创造出更为生动的作品,作家本应紧贴大众和生活,但是有的作家内心却充满着对人类的仇恨与冷酷。

此外,仇恨还有其他多种形式,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否则就偏离主题了。在选择某些专业和职业的个体常表现出厌恶情绪。例如,格里尔帕策曾说:“诗人通过诗歌充分表达了他的残酷天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职业中的个体的仇恨无法消除。与此相反,一个充满敌意的个体在做出职业选择的那一刻,他对人类的敌意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消除。就像一个有敌对特质的军人接受军衔的那一刻,他对人类的敌意会削弱,或者说至少从表面看来,他的敌对倾向与社会系统的发展方向是相一致的。因为他必须要融入新加入的组织,在职业中也需要和他人合作。

“过失犯罪”也是个体敌对情绪的伪装。对他人或他人财物的“过失犯罪”实际上反映出个体不在乎他人的感受,不关心他人。关于“过失犯罪”,法律上已经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但是还没有得出一致结论。“过失犯罪”和真正的犯罪有着本质不同。放在窗边的花盆因为振动掉落,砸到别人的头与蓄意用花盆去砸别人完全不同。但是,有些人的“过失犯罪”却与真正的犯罪无异。所以,“过失犯罪”也是理解人性的关键所在。法律上认为,“过失犯罪”不是一种蓄意的伤害行为,所以实施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罚。但是,无意识的敌对行为和有意识的敌对行为,二者其实源于同一程度的敌对情绪。当观察儿童做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儿童一般很少去关心其他同伴。这可以解释为这些儿童对其他人不够友好。但是,如果深入分析时发现,有一个儿童每次和别人做游戏时总有意外发生,我们可以确定他没将同伴的安危放在心上。

从商业的角度也可以讨论上述观点。在商界描述“过失犯罪”和“敌对情绪”之间的联系其实并不是很合适。商人很少会顾及对手的利益,更不在乎公平和正义。相当多的商界搏杀都是建立在“通过伤害其他企业利益来使自己获利”的理论基础之上,所以这些行为即使有时候是出于恶意,是蓄意伤害行为,也不会受到惩罚。这些缺乏“社会共同利益准则”的商业活动和“过失犯罪”一样,都在不断地侵蚀我们的社会。

即使是最善良的人,在面临商业压力时也不得不尽力保全自己(我们暂时不考虑这些自我保全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伤害这一点)。这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在商业活动中保持社会情感会很困难。所以,必须要寻找一条新的途径,让人们为集体福祉寻求合作变得更容易,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变得更困难。实际上,人类的灵魂一直在尝试建立更好的社会秩序,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心理学家们也应携手去寻找这条途径,这不仅有助于理解商界中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理解在同时发挥作用的精神装置。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个体和社会的需求。

“过失”现象广泛存在于家庭、学校和生活之中。当在生活中遇到自私、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人时,个体就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通常情况下,过失行为不会受到惩罚。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些从不考虑他人感受的人会终尝恶果,但他们的报应通常要等到多年以后才会显现。所以,那些肆意妄为的人在受到报应时并不能理解前因后果,大喊冤枉。他们遭到的报应实际上是同伴受够了他们的肆意妄为,不再关心他们,离他们而去。

虽然很多人试图为“过失犯罪”开脱,但“过失犯罪”其实就是“愤世嫉俗”或仇恨的表现。例如,一个人超速开车撞了人,却借口说自己为赴重要约会才超速的。他将自己的幸福(重要的约会)凌驾于他人的利益之上,并忽略自己的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的危险。个体对于自己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态度差异为我们衡量他的敌对程度提供了客观标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