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笔下文学 > 禅修入门

◎修学篇 佛法基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佛法大义

讲到“佛法”两字,实与世间一切善法,等无差别。豪杰之士,由于学问修养的成就,识见超常,先知先觉,出其所学,安定世间。诸佛祖师,由于历劫修行的成就,正知正觉,发大慈悲,普度三界。世出世间贤圣,因行果位,一道齐平。

善知识!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总要步步立稳脚跟,远离妄想执著,便是无上菩提,古德所谓“平常心是道”。只如孔子之道,不外“中庸”。约理边说,不偏是谓中,不易之谓庸;约事边说,中者中道,凡事无过无不及,庸者庸常,远离怪力乱神,循分做人,别无奇特。佛法也是一样,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

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

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是为最上根人说,上根利智,一闻道法,行解相应,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善相且无,何有于恶!若是中下根人,常被境风所转,“心平”二字,谈何容易!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为八风。行人遇着利风,便生贪著;遇着衰风,便生愁懊;遇着毁风,便生嗔恚;遇着誉风,便生欢喜;遇着称风,居之不疑;遇着讥风,因羞成怒;遇着苦风,丧其所守;遇着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曷若恒时步步为营,从事相体认,举心动念,当修十善,事相虽末,摄末归本,疾得菩提。

今日人们闻着佛法两字,脑中便起奇特和神秘的幻想,至少亦以为是很深邃难解的一回事。其实,诸佛的道法皆是众生本分上的东西,就是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亦是众生本来具足,并非从外边跑进来的,亦非诸佛祖师替我们加得微尘许的。大众只须遵守佛门的戒律,着实行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而久之,恶染渐渐捐除,身口意习气渐渐清净,智慧光明,“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无师智、自然智皆能通利。所以《楞严经》说:“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戒定慧名三无漏学。无漏者,谓这三种学问,不使烦恼渗入,不漏落六道轮回。大众能体会斯意,三学等持,或时触着碰着,顿见自家本来面目,原来与诸佛祖师一样都是鼻直眼横,别无奇特。一册《佛遗教经》,不够两千字,公开流通,别无神秘;五戒十善,人人可晓,人人可行,别无深邃难解地方。看来佛法简直是家常便饭。所以释迦牟尼在雪山苦行六年,于夜见明星时,忽然觉悟,便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这是释迦示现成正觉时的真语实语。大众!迷为众生,觉即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在迷,妄想不停,如江流汹涌,动荡混浊,水的本明,不能映照;倘若息却妄想,心如澄潭止水,明净如镜,那么日月星辰,人物好丑,皆能鉴照。众生在迷,执著四相,执著我法,像穿袍衣人荆棘稠林,随处钩牵,不能走动。倘能将这执著成见,以智慧力,照破人、我、众生、寿者,任运随缘,不起爱憎,不落分别,历历孤明,如如不动,如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所欲从心,一切妙用神通,亦是家常便饭。大众!总要信得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实无奇特。要先持戒修行,踏实地步,立稳脚跟,自然入妙。若说一念顿超,上齐诸佛,不假修持,这话是为最上根人。老朽懡愣一生,岂不能嘴漉漉地胡哼高调,可是阳春白雪,起而和者,能有几人?老朽今天不是牵高就矮;若是个汉,也许会得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三学等持。说有次第,即非次第,是名次第,渐修顿证,一道齐平。回目录

归依三宝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来此,无非希望得些益处,但若想得益,自须有相当行持,如徒挂空名,无有是处。

诸位须知现既归依,即为佛子,譬如投生帝王之家,即是帝王子孙,但能敦品励行,不被摈逐,则凤阁鸾台,有分受用。自今以后,须照佛们遗教修持,要晓得世间万事如幻,人之一生,所作所为,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吾人自一念之动,投入胞胎,既生以后,渐知分别人我,起贪嗔痴念,成年以后,渐与社会接触,凡所图谋,大都为一己谋利乐,为眷属积资财。终日孳孳,一生忙碌,到了结果,一息不来,却与自己丝毫无关,与蜂之酿蜜何殊!而一生所作所为,造了许多业障,其所结之恶果,则挥之不去,又与蚕之自缚何异!到了最后镬汤炉炭,自堕三途。

所以大家要细想,要照佛言教,宜吃长素,否则暂先吃花素,尤不可为自己杀生。杀他之命,以益自己之命,于心何忍!试观杀鸡捉杀之时,彼必飞逃喔叫,只因我强彼弱,无力抵抗,含冤忍受,积怨于心,报复于后。以较现在武力强大之国,用其凶器,毁灭弱小民族,其理正同。

诸位既属佛子,凡悖理之事,不可妄作。佛法本来没甚稀奇,但能循心顺理,思过半矣!

许多人见我年纪虚长几旬,见面时每有探讨神通之情绪,以为世外人能知过去未来,每问战事何日结束,世界何曰太平。其实神通一层,不但天魔外道有之,即在鬼畜俱有五通,此是性中本具,不必注意。我们学佛人,当明心见性,解脱生死,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从浅言之,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但不可损人利己,更宜损己利人,果能切实去做,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一切自知自见,自不枉今日归依也!

人生在世,无论士农工商,欲求不虚生浪死,作一有为人物,首要立志高尚。盖志高则趋向上,人格自高;志卑则趋向下,人格自卑。且死后神识升沉,亦由斯而判。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吾人立志,可不慎欤!

旷观古往今来之人物,至高至上,无如佛者。佛为大觉王,圣中圣。首倡平等无我之旨,以解救一切众生痛苦为务,万德周圆,九界尊仰。然则立志,舍学佛,其谁与归?况众生皆有佛性,本与佛同,立志学佛,终当成佛。倘若不负己灵,必以佛为趋向。故归依佛为吾人第一当决定之志愿。但今末法,佛已过去,传佛心者唯法,奉佛传法者唯僧,故并称三宝。立志学佛,故必奉法奉僧,此三归依所由设。归者一心向往,依者顷刻不离,向往不离则我心即佛心,凡身即圣身,更何善不兴,何恶不去?增善灭恶,自然灾消福至。故知欲求世界和平,人人当以三归为本也。

然三归属立志,有志当有行,行以念佛为最简便,而以持戒为根基。若口念弥陀,身行恶行,或心中散乱者,亦属徒然。故初步学佛,当受持五戒。进一步当受持菩萨戒。五戒者: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其义即儒家之五常。特以五常乃空洞名词,故于其中各择一简要事实,以为下手。仁以戒杀为始,义以戒盗为始,礼以戒邪淫为始,信以戒妄语为始,智以戒饮酒为始,根本既固,自可日进有功矣。菩萨者,精进求佛道,慈悲救众生,谓之菩萨。行持以四弘誓愿为目标,事事以损己利人为趋向,虽粉骨碎身,不退不悔。若一念生二乘心,或作损人利己念者,即为破戒。菩萨戒首重戒心,受持者不可不慎也。回目录

六凡四圣

法者,即众生心,众生心与佛心本无二心,是心具足一切法,即法即心,,即心即法。如《起信论》云:“所言法者,即众生心,具足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所谓世间法者,即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一切有情无情,依正、因果等法,又名六凡法界。出世间法者,即声闻、缘觉、菩萨、佛法是也,又名四圣法界。斯则四圣六凡,合名为十法界法也。此十法界法,不出一心之所造成,若随颠倒迷染之缘,则有六凡法界生;若随不颠倒悟净之缘,则有四圣法界生。由是观之,圣之与凡,唯心之垢净而现。六凡心垢故,则现六道善恶、罪福等相;四圣心净故,则现威德自在、光明赫奕,慈容德相。故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是故苦乐由心,炎凉自我;自心作业,自身受报。唯圣与凡,但问自心可矣!

凡愚昏暗,未了唯心自造之旨,妄起疑惑。若遇逆境,则怨天尤人;遇顺境,则骄矜自恃。或有终身作善而得恶报,作恶而得善报,则谤无因果,哪知因果理微,如种果子,先熟先脱。假我今生虽作善业反招恶报者,皆由过去恶业熟故,今生虽善,而过去之恶业已熟,不得不先受恶报;以今生善业未熟故,不得现受善报。信此理者,必无疑惑。

然无始障深,久在迷途,备受辛酸,脱苦无由,当如之何!《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夫欲不受轮转者,当净诸妄想;妄想净,则轮回自息。故迷心名为众生,觉心名为诸佛,佛与众生,一迷一悟而已。

当知此灵明觉知之心,即天然佛性,人人本具,个个现成。凡夫虽具佛性,如矿中真金,为烦恼沙石之所包含,故大用不彰。如来历劫修行,已淘去惑业沙石,如出矿精金,其金一纯,更不重杂沙石,大用全彰,故称为出障圆明、大觉世尊。

现在我等既欲成佛,先当审观因地发心,除去烦恼根本,烦恼苦灭,佛性圆彰。若因地修行不真,则果招邪外之曲。若论修行之方,机有上中下之异,法亦有三乘人天法门不同。若为上机者,则为说大乘微妙法门;为中机者,为说出世解脱法门;为下机者,则为说解脱地狱、饿鬼、畜生三途之苦。佛虽说种种法门,无论大小乘戒,皆以三归五戒为根本,务使受持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依之立身齐家治国,则人道主义尽;且苦因既息,苦果自灭,解脱三途苦,生人天中。易入佛乘,则学佛主义亦尽。故三归五戒,是导世之良滓,拔苦与乐之妙法。回目录

三归五戒

所谓三归依者:第一归依佛,第二归依法,第三归依僧。何以先当归依佛?佛为大觉世尊,究竟常乐,永离苦恼,导诸众生,出迷笼,就觉道。佛为教化主,故先当归依佛。次当归依法者,是我佛法门,三世诸佛皆依之修行而成就无量清净功德。今日既欲返本还源,净除心垢,舍佛法无由,故次当归依法。三当归依僧者,以佛法不自弘,须假人弘,人能弘法,方使从闻思修,证果成佛。况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了,难了之法,既藉僧得闻,此恩莫极,故当归依僧。又名归依三宝。三宝之义,分别有三:一者一体、二者别相、三者住持三宝。

一、一体三宝者,即一心自体,法尔具足佛法僧三宝故。梵语佛陀,此云觉者。当人一念灵明觉了之心,即自性一体佛宝;法者轨持义,这个心性,能轨持世出世间一切诸法,即自性一体法宝;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即此觉心能持一切法,即心即法,法法唯是一心,即法即心,心法不二,事理和合,即自性一体僧宝。如是一心具足佛法僧三宝,三宝唯是一心,即是名一体三宝。众生迷此,向外驰求,流转生死,诸佛悟此,即证菩提。释一体三宝竟。

二、别相三宝者,佛法僧三宝名相各别故。梵语佛陀耶,此云觉者。觉彻心源,究尽实相,是名自觉;将自证法门,觉悟一切众生,是名觉他;自觉已圆,觉他亦竟,是名觉满。三觉已圆,万德俱备,究竟成佛。初菩提树下成道,示丈六金身,于华严会上,现卢舍那尊特之身,是为别相佛宝。如来随机设教,五时所说权实诸经,三藏十二部,所诠教、理、行、证、因、果、智、断,各有不同,是名别相法宝。禀教修行,从行契证,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阶次,各各不同,是名别相僧宝。释别相三宝竟。

三、住持三宝者,佛灭度后,无论泥塑木雕、五金铸作、纸画布绘诸佛形象,留世福田,恭敬如佛,功德难思,住持不绝,是名住持佛宝;无论黄卷贝叶,所诠三藏十二部大小乘经,使见闻者,依之修行,皆离苦得乐,乃至成佛,化化不绝,是名住持法宝;剃发染衣,弘宗演教,化度众生,绍隆佛种,是名住持僧宝。释住持三宝竟。

而住持、别相、一体,悉称宝者,不为世法之所侵凌故,不为烦恼之所染污故。世间七珍,虽称为宝,享乐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脱死。若论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远离一切大怖畏故,永享常乐。

今言归依三宝者,不特归依住持三宝、别相三宝,亦复归依一体自性三宝。落于言说,虽名三种三宝,其实唯是一心,更无别法。举凡一切事物,莫不由心,心摄一切,如如意珠,无不具足。所以教中但云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等,终不云归依于他。六祖云:“自性不归,无所归处。”夫“归”者,是还原义。众生六根从一心起,既背本源、驰散六尘,今举命根总摄六情,还归一心之源,故日归命,故归依亦即归命义。“依”者,是依止义,以诸众生一向随诸色声,逐念流转,苦海漂沉,无依无止,不知何处是归宁之地,今归依三宝,则身有所归,心有所依。从是以后,以三宝为师,三界迷途从此可出,发菩提心,佛果可期。释归依三宝义竟。

既说三归,次明五戒。归依三宝已,当依法修行,方脱三界苦。若不依法修行,则无由脱黏去缚,欲脱生死黏,去烦恼缚,非五戒不为功。故云:“五戒不持,人天路绝。”夫“戒”者,生善灭恶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圣之工具,以从戒生定,从定发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觉。故才登戒品,便成佛可期。故日“戒为无上菩提本”也。我佛世尊,开方便门,初唱三归,次申五戒,如是乃至大小乘戒等,良由众机心行非一,且由浅以至深,从微而及显,究竟归元,本无二三。

五戒者,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饮酒戒。此五戒名日学处,又名学迹,是在家男女所应学故;又名路径,若有游此,便升大智慧殿故,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由此路故;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又名五大施,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功德故。而斯五戒,在天谓之五星,在山谓之五岳,在人谓之五脏,在儒谓之五常。以仁者不杀害,义者不盗取,礼者不邪淫,智者不饮酒,信者不妄语。五戒若全,则不求仁而仁著,不欣义而义敷,不祈礼而礼立,不行智而智明,不慕信而信扬,所谓振纲提纲,复何功以加之!总论五戒已竟。

若别释五戒义者,第一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云:“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况学佛之人,岂肯萌其杀念而招苦果?是故佛制弟子,若欲行仁,首持杀戒,杀戒若持,轮回自息。

杀业之始,无非以强凌弱,或贪图口腹,或因财害命,故有人杀人、畜杀畜等,都属于嗔杀、慢杀。若贪口腹而杀者,是属痴杀。然将他肉以补己身,岂君子之所忍为哉?

岂知杀机若萌,仇怼自起,故《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相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故有劫数难逃之报。

岂独杀人当偿命,杀畜亦复然。如佛世时之琉璃王诛释种,释迦佛种族当为琉璃王所诛时,释尊尚头痛难忍者,果从何因耶?以琉璃王昔为大鱼,释迦种族是食鱼肉者,释尊昔为小童,曾以棍子敲鱼头三下,今故感头痛。释种是啖鱼肉者,故为琉璃王之所诛灭。如是观之,因果相酬,可惊可怖。

故《楞严经》云:“则诸世间胎卵湿化,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食为本。”是故佛慈岂但及于人类,而慈及蚁子。佛法平等,无高下故,佛眼观之,大地众生皆能成佛。又《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世间无知,互相吞啖,故如来制不得伤害生命。且蠢动含灵,皆有佛性,昆虫之属,尚不得害,况同类相残?一切众生既皆有佛性,未来必定成佛,既是过去父母,亦为未来诸佛,岂敢伤之?

凡愚俗子,但求自利,不顾人道之伤残,如孟子云:“矢人惟恐不伤人”,但求斗争之胜利,故有水陆空中之杀具。人心日形险恶,世道愈入旋涡,相杀相诛,何时得了!若不图挽救,竟成苦海。凡关世道人心者,莫不疾首痛心,力求和平,挽救人心,使归正轨。重仁慈不重武力,勿贪口腹,见义忘利,则杀心不起;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

奈何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闻,哪知因果理微,如影随形,如响应声,若深信之者,人心则不改而善,纵遇顺逆之境,必无忧喜。当知现生所受,或遇刀兵水火劫贼等事,皆由自造。如大战时,遍世不宁,唯澳地侨居,得免诸难,皆由宿昔无深重杀业。或有遇难者,是其个人别业所感。当知因果理微,不可思议,若信此理,杀心自息。举世若能持此杀戒,则一切杀具皆归无用矣!如来制此杀戒为首,无非欲令人人慈仁愍物,拔自他苦,同证常乐而已矣!杀戒之义略释已竟。

明盗戒者,谓盗从贪起,佛制弟子,于一针一草之微,他人不与,我不敢取,何况窃盗!但是众生唯见现利,种种计求,不告而取。如是乃至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厌无足,皆为贪盗所摄。盗之细相如此。大而十方僧物,现前僧物,乃至佛法僧物,混乱互用,虽针草之微,或自用,或与人,皆盗中之至重。花首大士云:“五逆十重,我皆能救,盗十方僧物,我不能救。”乃至父母师长物,不与而取,尚犯重罪,况其他焉!若能深信因果,丝毫莫犯,则此戒不持而自持,大可以道不拾遗,夜不闭门,举世皆成义让之人,更何须监守牢狱哉!释盗戒已竟。

明淫戒者,在家出家弟子,皆当严守此戒。在家五戒,虽正式夫妇非属邪淫,然他人妇女,他所守护,言语嘲调,尚属不可,况可侵凌贞洁、污净梵行者乎?佛制在家弟子,禁于邪淫;出家弟子,邪正俱禁。《楞严经》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千百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举世若能持此戒,不祈礼而礼立,威仪自守,不肃而严,而法庭可无案牍之劳形矣!释淫戒之义已竟。

明妄语戒者,妄语之事,亦当制止。见则言见,闻则言闻,言无妄出,细故之事,尚须真实,况事关重要乎!观乎妄语之由,多为希求名誉利养,匿情变作,昧心厚颜。如是乃至未得圣果谓得,未证佛心谓证,欺罔圣贤,诳惑世人,是名大妄语。大妄语若成,堕无间地狱,当慎之莫犯。佛教以直心是道场,何不依之修学,举世能持此戒,则信用具足,不邀名而名自至,不求利而福自归。释妄语戒已竟。

明饮酒戒,饮酒宜制者,酒虽非荤而能迷心失性。《大智度论》明有三十六过,《梵网经》云:“过酒器与人,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及教人饮。”昔有比丘能降毒龙,唯好饮酒。一日,醉卧途中,呕吐酸臭难近,唯有虾蟆舔其唇吻。适遇佛至其侧,佛叹云:“汝有神力能降毒龙,今日醉卧,反为虾蟆所降,汝之神力何在?”故佛制止饮酒,酒戒从此始。以酒能乱性招殃,又如昔有在家五戒弟子,因破酒戒而杀盗淫妄齐破,可不哀哉!故酒能为起罪因缘,痛戒沾唇,况尽量而饮乎!举世若能持此戒.则乘醉惹祸,自无其人矣!释酒戒已竟。

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我佛洪恩,初唱三归,次申五戒,用斯方便,先拔众生苦,其恩浩大,岂碎身之所能报其万一哉!是故闻说此三归五戒之义,当从解起行。若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宇内,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百刑息于国,其为国主者,则不治而坐致太平矣!所以受持五戒,不但钦遵佛制,报感乐果,抑且冥助国律,益补邦家,斯乃三归五戒之名德行相也!

诸位若能真实行持,则得成佛种子,行解相应,方到彼岸。愿诸大众,从此之后,从闻生解,解而思,思而修,则成佛可期,常勤精进,辗转示人,方报佛恩。希诸大众,各宜努力,前途无量,消灾免难。若能受三归五戒,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能与道相应,无上佛道,可以圆成矣!回目录

十善十恶

夫出家之要,莫先夫戒。所言戒者,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言易说而难行也。是故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善恶对待,犹如箭锋相峙。”

所言十事者,身三、口四、意三是也。身三者,杀生、偷盗、淫欲。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语、绮语是。意三者,贪嫉、嗔恚、愚痴是。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为十恶。是恶若止,即是十善。盖善恶本无自性,犹如反掌,而生死涅粲,唯在当人荐取。

所言身三者,断他物命,名为杀生;不与而取,名为偷盗;男女两相交会,名为淫欲。此三恶者,由身业所造。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者,则身业清净矣。

所言口四者,斗乱彼此,名为两舌;咒诅骂詈,名为恶口;心中乖违,口是心非,骗言虚语,名为妄语;无义浮辞,名为绮语。此四恶者,口业所造。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者,则口业清净矣。

所言意三者,不耐他荣,名为贪嫉;怀恨结怨,名为嗔恚;事理盲然,名为愚痴。此三恶者,由意业所造。不贪嫉、不嗔恚、不愚痴,则意业清净矣。

如此十事,若能清净严护,则善果自然克证。若有干犯,则恶道有分。今汝众位,既发心求戒,应当清净三业,勤修众善,誓断诸恶。受戒后,总为人天师范,皆做大善知识。回目录

以戒为师

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舍戒之外,莫由出离;虽有智辩,总成魔外。故僧尼之于戒律,犹车辆之于轨道也;如少违越,立即堕坑落堑。毗尼之道,可不慎欤!今幸为人,闻法受戒,若不乘此反省,精勤学法,一生所办,则一气不来,又披毛戴角去!汝等既受戒已,应当为暗世明灯,作如来使,荷负家业,勿为物质所诱惑,勿为放逸而蹉跎,勿以烦恼无量而不断,勿以众生难穷而不度,各宜精持律仪,上求下化。

说到佛法,如来所说一大藏教,无非为拔济众生。而法门虽多,总不出戒定慧三学。即所谓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所以欲求获得自利方便,亦须以戒为首要。在这世界战斗之中,彼争我夺,互相劫掠,结怨日深,没有办法解决。我们为佛弟子的人,应本着如来的大悲心肠,对于佛的净戒,处处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战兢精神,一点不容忽略。我们既了知戒能生定,定可发慧,定慧圆融,就可以显发如来藏的本有光明,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能了达释尊的清净妙理,如是则行住坐卧,处事接物,都圆融无碍了。但是画饼不能充饥,解要圆,行要方,必须照着释尊的教法去实行,方能达到目的。释尊所说的戒很多,就是沙弥十戒,比丘一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能各自实行,却也并不难。戒又有大乘戒与小乘戒之别,然小乘即是大乘的体,大乘即是小乘的用。只要能守持佛的净戒,自然不定而自定了。我希望各位都能依照三学去实行。戒就是人人修行的途径。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造种种业,也非戒定不能拔出。故《楞严经》云:“唯杀盗淫,三为根本”,我们要斩除这些烦恼,也就体同诸佛。故古云:“信手拈来,皆成妙用。”又言:“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而众生之所以不得悟入者,皆由杀盗淫等烦恼所系缚,把我们本有的光明遮蔽了,死死生生,沉沦苦海,不断地在三界流转。是故释尊用多种方便,开发我们即人成佛的大道,离生生死,得到涅磐。

今将受戒的要义约略说说,你们要留心谛听。佛法之要,在于三无漏学。三学之中,以戒为本,良以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若能持戒清净,则定慧自可圆成。

佛所制戒,以要言之,大分三种:一、在家戒,谓五戒八戒;二、出家戒,谓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三、道俗通行戒,谓菩萨三聚戒。

今诸位欲求受戒,首重行愿。行者行持,即依戒而行;愿者发愿,即四弘誓愿。行愿相资,方成妙用。佛制戒律,无非使众生断除习气毛病,令止恶生善,背尘合觉。故《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由是戒故,佛法得以住世,僧伽赖以繁衍。回目录

一。戒法、戒体、戒行、戒相

戒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之分。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

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弥、沙弥尼之十戒,比丘之

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出家五众菩萨之十重四十八轻戒,

在家二众菩萨之六重二十八轻戒,及一百八十四种羯磨,三千八万无量律仪等,皆名戒法。

戒体者,当受戒时,领纳戒法于心胸,于身内即生一种戒体。此体虽非凡夫可以见闻,然一生之中恒常相续,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是名戒体。戒体的优劣,在于受戒时发心的高下。故求戒者,当先明白发心。发心分下、中、上三品:一、下品心,于正受戒时,以智狭劣,誓愿不广,或心散乱,缘境不周,但得戒相守持,无克发体功用,是为下品心,即得下品戒;二、中品心,于正受戒时,心缘一切情非情境,但于所缘境上,仅能分断诸恶,分修众善,唯欲自脱生死,全无度生誓愿,是为中品心,即得中品戒;三、上品心,于正受戒时,心心相续,见境明净,遍缘法界一切情非情境,于此境上,能发决定大誓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是为上品心,即得上品戒。所以要得上品戒,当发上品心。

又当受戒前,应先究心缘境之宽狭,然后才可以立志高远,见相明白。若不预先深究,法相尚且虚浮,怎能得受上品戒?若或戒全不发,则虚受费功,徒劳一世,大需留意。

缘境虽多,不外情与非情两种。情境就是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如人类鱼虫鸟兽等;非情境就是一切无生命的矿、植等物,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房舍、衣药用具等。众生造恶,皆因迷著前境,如见财物起盗心,见美色起淫念等是。但恶业固由境起,善业还从境生,境是制戒之所依,亦为发戒之正本。如淫杀等依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境而发;盗妄等依情与非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与非情境而发。是故森然有境,皆是制戒之本、发戒之因,若能兴广大慈护之心,遍缘如上情非情境,于此境上发如上三大誓愿,与彼戒法相应,领纳在心,尽寿护持,即是上品戒体。

戒行者,得戒体已,于日用中,动静云为,任运止恶,任运修善,顺本所受,不越毗尼,则世出世间,一切行门,无非戒行,并非离一切行外,别有所谓戒行者。

戒相者,即佛所制诸戒,于一一戒中,有持犯不犯之分,有轻重开遮之别。持者以顺受体为名,分止持作持;犯者以违受体为名,分止犯作犯。止持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戒体,禁防身心,不造诸恶,是名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是名持。持由止成,即非法恶业,不当行即不行,是名止持。作持者,勤策身口意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是名作。作而如法,顺本所受戒体是名持。持由作成,即如法善业,当行即行,是名作持。止犯者,痴心怠慢,行违本受,于诸胜业,厌不修学,是名止。止而有违,反彼受愿,是名犯。犯由止成,即胜业当行而不行,是名止犯。作犯者,内具贪嗔痴慢我见等毒,鼓动身口,违理造境,是名作。作而有违,污本所受,是名犯。犯由作成,即恶业非法不当行而行,是名作犯。其他轻重开遮等,各须研习律藏,现在不能细说,此等名为戒相。

上来所说,虽分四种,其实是一。轨凡从圣,名戒法;总摄戒心,名戒体;三业造修,名戒行;览而可别,名戒相。由法成体,因体起行,行必据相。当知戒相者,即是戒法之相,复是戒体之相,又是戒行之相。盖法无别法,即相是法;体无别体,总相为体;行无别行,履相成行,是故行人最要深研戒相。此所谓戒相者,即是律中所明持犯等相。持犯等相虽多,不出心境。盖恶业非境不起,非心不成;善戒也是非境不发,非心不生。故南山律师说:“未受已前,恶遍法界,今欲进受,翻前恶境,并起善心。故戒发所因,还遍法界。”是故得戒者,即翻无始恶缘,俱为戒善;变有漏苦报,即成法身。诸位发心受戒,于此须善用心。回目录

二、大小乘戒之同异

戒本有大小二乘之分。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为大乘,比丘二百五十

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沙弥、沙弥尼十戒等为小乘。然虽小乘,

若受戒者发上品心,即得受上品戒。此上品戒体,与大乘三聚戒体相当。

如随持一戒,禁恶不起,即摄律仪;用智观察,即摄善法;无非将护,

即摄众生,故小乘通大乘。所谓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相是也。

然声闻戒本为制身不犯,菩萨戒则为制心不起。故于结犯大小各有不同。《十诵律》等结犯不约心论,须动身口,方成犯戒,此是正小乘戒;《四分律》结犯则约心论,若以后念还追前事,即成犯戒,此是通大乘戒。菩萨戒最重约心结犯,微纵妄心,即为犯戒,此是正大乘戒。故大乘初念即犯,《四分律》次念乃犯,《十诵律》等要动身口才犯。此等分齐,不可不知:回目录

三、三归五戒

无论大小乘戒,皆以三归五戒为根本。故三归五戒对于在家出家皆极重要(唯淫戒在家戒邪淫,出家全戒淫,须善分别)。三归者,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僧。

一、归依佛。佛者梵言具名佛陀,华译“觉者”。所谓“觉者”,就是觉悟了一切事物相生相灭之因果关系,更在那无限复杂之因果事相中,发现此因果的必然秩序。如发现十二因缘之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的必然序列等,从而证悟了事物的真相。为悲悯众生未明此真相,致沉沦生死苦海,故以无数方便,引导众生,循着那必然的理则来改善生活,纠正理想,轨正行为,使之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这便叫觉者。然则佛陀所觉悟之真理是什么呢?无上觉根本不可以言说形容,且略举一义说之:所谓诸法缘起性空。诸法者,一切事物;缘者包括亲因助缘。缘起者,诸法生起,是假众缘和合而成。如稻谷是种子、田地、肥料、雨露、阳光、人工等众缘和合而生。性者,或言体,谓诸法体性,各各本自如此,永恒不变,不待众缘和合的意思。空者,切不可误为空无所有,只是说无论某一事物的生起,必待众缘和合,本无所谓永恒不变的固定体性。既无永恒不变的固定体性,佛法就名之日空。故西天十四祖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又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即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所以佛说空,并不是说一切事物空无所有,而是说其没有永恒不变的各别体性。所以佛陀并不是什么造物主,而是发现一切事物生灭相续之理则的哲人;也不是什么神,而是充满大悲心,悯念众生苦难,以无我的精神为众生谋福乐的伟人。他一生之中,化导众生,破除迷信,教令出染返净,舍迷归觉,未曾少有休息。

二、归依法。法者简略言之,指事物的真相和行为的正轨等而言。行为的表现,关系于人类的道德,行为邪正,善恶乃分。但善恶之判,每因各人之立场和观点不同而异,故欲得道的确实标准,必须按一切因果事相中的必然理则来权衡,也即是说要依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来判断。或昔日印度社会分婆罗门族(梵志)、刹帝利族(王种)、吠舍族(商贾)和首陀罗族(农人)四姓,其阶级与族籍制度之分极严,贫苦大众都被压迫得透不过气来,过着非人的生活。但大家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命中注定、不可改变的。释迦牟尼佛于雪山成道后,三叹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了知缘起性空、有情机会均等,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得出了四姓平等的确切结论,喻如众流入海,无复河名。于是力主平等,严斥阶级。这就是以事理的真相,来作道德标准的例证。

三、归依僧。僧者梵言僧伽,华译和合众,多人和合共处,志同道合,同修自利利他之行者。

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回目录

四、十戒、具戒、三聚戒

现在说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比丘尼具足戒,及菩萨三聚净戒。十戒、具戒多属自利,唯求自己解脱,故不必燃香表示;菩萨戒多属利他,准备舍身救世,故先须燃香供佛。出家沙弥、沙弥尼,须预戒品,须内修慈和,外着缁衣,与世俗异,居止行动,皆尚威仪法则,勤学沙弥、沙弥尼律仪,慎莫放逸。

比丘应常行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应常行三百四十八戒,禁防三毒,

调伏七支,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毒者,贪、嗔、痴。七支者,

即身口七支,身三支谓杀、盗、淫,口四支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三千威仪者,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各具足二百五十戒,共成一千威仪;过去具足,现在具足,未来具足,是为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者,于身口七支,各具足三千威仪,而行二万一千;于贪、嗔、痴及等分(以贪起,余二随起,嗔痴亦然,故日等分)四烦恼中,净无毁犯,是即八万四千细行。言八万者,举其大数。

关于戒律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向诸位说明的。戒本中有自手掘地,及自手织纺等戒,我们现在耕田织布,是不是犯戒呢?我们要知道,佛所制戒,有性戒和遮戒两种。首篇波罗夷罪是性戒,此是根本戒,犯者不通忏悔,其余大都是遮戒,犯者可以忏悔。又有轻重开遮等别,研寻律藏便知。性戒者,体是违理,无论佛制与不制,若作均犯罪,如杀盗等是。遮戒者,佛未制前造作无罪,自制以后,若作方成犯,如掘地纺织等。佛所以制遮戒,有各种原因,都是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或因时制宜的。如掘地纺织等戒,都因避世讥嫌而制。因当日印度社会,以乞食乞衣、一心修道为出家人本分事,若自己营谋衣食,便招世讥嫌,佛因之制此等戒。但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各处不同,必须因地、因事、因时以制宜,决不能墨守绳法。故《五分律》说:“虽我所制,于余方不为清净者,则不应用;虽非我所制,于余方必应行者,不得不行。”故当日百丈祖师以中国与印度环境不同,已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美举。佛如降生此时此地,决不会制掘地纺织等戒的。所以我们耕田纺织,并不是犯戒的事情,望诸位于修持中,切不可废劳动;于劳动中,也不可忘修持,两者是可以兼行并进的。由此可见我们对于受持遮戒,贵在遵循如来制该戒之本意,不在于死守条文。若得佛意,虽与条文相违,亦名持戒;若不得佛意,虽遵守条文,亦成犯戒。但亦不能以此借口,而将如来所制戒律,一概抹杀。各宜深入律藏,神而会之。

菩萨戒者,总摄为三聚: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一、摄律仪戒,谓恶无不离。此聚止即是持,作便是犯,顺教严护,慎而不为。二、摄善法戒,谓善无不积,身口意善及闻思修三慧、十波罗蜜、八万四千助道行等,皆究竟修。此聚作便是持,止即是犯,顺教奉修,永不退悔。三、摄众生戒,亦名饶益有情戒,谓无生不度,以四无量为心,四摄为行。四无量者,谓慈悲喜舍,慈能与乐满,悲能拔苦尽,喜谓喜庆众生离苦究竟,乐法满足,舍谓令众生行佛行处,至佛至处,方生舍心。四摄者,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一布施摄者,谓若有众生乐财则施财,若乐法则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因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观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示现,使同其所作而沾利益,由是受道。此聚作即是持,止便是犯。

又菩萨发心时,当发四弘誓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既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即须断除我爱,殉己为众,以众生心为心,以众生苦为苦,常行慈悲,等施普度。如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无量劫来流浪生死,皆因烦恼未断,烦恼由根本发生枝末,重重无尽。所言根本者,谓贪嗔痴慢疑恶见等,由此生出懈怠、放逸、嫉妒、障碍、昏沉、散乱、谄曲、诳妄、无惭、无愧等无数枝末。但烦恼虽多,总不出我法二执,众生不达缘起性空的道理,妄执此身心为实我,分别诸法以为实法,由是为因,妄受生死苦果。是故世尊方便设教,应病与药,说无量法门,对治众生无尽烦恼。我们应该依教修持,誓愿断之。三、法门无量誓愿学。菩萨为普利有情,一切世出世间,无量法门,均须习学,故菩萨应向五明中求。五明者,一声明,明言语文字者;二工巧明,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三医方明,明医术者;四因明,明考定正邪、诠考真伪之理法者,即所谓论理学;五内明,明佛法之宗旨者。故无论世出世法,科哲等学,均是菩萨所应学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故此不是闭起眼睛、盘起腿子才算修行,运水搬柴、锄田种地,乃至穿衣食饭、屙屎放尿,都是修行佛法。出家人并非闭门造车,死守一法的。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佛道者,梵语名菩提,又译日觉,觉者自性灵觉也。此觉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本自圆成,个个不无。诸佛圣人,示生世间,作人天之导师、后世之模范,指示众生,若离妄想执著,即可成佛。六祖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我们应该舍迷归觉,誓成佛道。弘者,深也,广也,深则竖穷三际,广则横遍十方。誓者,自制其心,愿者,志求满足。菩萨当发如上誓愿,不怖不退,不动不摇,尽未来际勇猛勤修。

虚云不过秉宣佛制,教诫后来,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为汝等得戒本师和尚,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阁黎,一生补处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阁黎,过去七佛及一切诸佛为尊证,十方菩萨为引礼引赞及为汝等同学伴侣。我虽受请,但为汝等教诫法师,故日秉戒和尚。回目录

戒律散论

夫戒者,乃生善灭恶之基本,超凡入圣之玄机,于一切法中,最尊最上,故称三学之首,所以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六度万行,不离于戒。然而有身戒,有心戒。身戒者,即是戒相威仪。心戒者,即是无著戒体。戒体者,即是诸佛之心印。此则非同非别,即一即三。故律有三最,教有三观,禅有三关。然而名虽有三,究竟不离于一。一者,即是不可说。不可说者,即是禅之宗旨,教之止观,律之戒体。虽有种种差别,毕竟非一非二,何曾有三耳!所以世尊说种种法,无非方便救济,引导众生,故教人须坚持佛净戒,精修梵行。但愿众位受戒后,要持戒修行。

夫戒者,梵语波罗提木叉,此云戒,为一切之师。何也?过去诸佛因之成道,现在菩萨以之度生,未来行人由之解脱。故经云:“戒如平地,万善从生;戒如良医,能疗众疾;戒如明珠,能破昏暗;戒如宝筏,能渡苦海;戒如璎珞,庄严法身……”种种譬喻赞叹,莫能尽说。以此推之,则守持戒法,可以成道利生,无复疑焉。如今你们众位,既发心求戒,必须要熟读戒相,专精律仪,方能严护威仪,坚守净戒。但愿众位受戒后,总为人天师范。夫戒法之缘起,乃世尊初成正觉,于菩提树下,作是念言:“我得智慧,无能信受。若我住世,于世无益,不如入于涅磐。”尔时大梵天王即白言:“佛、世尊!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润济开导,今正是时。云何欲舍一切众生,而不说法?”尔时世尊受请,于寂灭道场说法,先结波罗提木叉,为诸利根菩萨说《梵网经》,此乃菩萨戒之始也。次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懦陈如等五人,呼:“善来,比丘!”彼即须发自落,袈裟着身,成沙门行相,此乃僧宝之始也。后于十二年中,为诸无事比丘,禁防三毒,调伏七支,方有二百五十戒。又于舍卫城乞食,罗喉罗前礼佛足求度,如来以手摩顶,彼觉有醒,遂悟触尘,证须陀洹果。佛敕舍利弗度彼出家,为说十戒,此乃沙弥戒之始也。

你们诸位,既发心求戒,于诸戒相威仪,必须专精熟读,方得明了开遮持犯、成坏两缘等法。若受戒而不知戒相者,律中呼为哑羊僧,则虚延岁月,空消信施,于道无益。众位既发好心求戒,受戒后,要持戒修行。

我等须知,佛陀一教,由于东汉明帝时,始来此土,其时但知剃发染衣,名之为僧,尚无戒法可受。至曹魏间,有昙摩迦罗尊者,从西域而来,始传戒法,集请十师登坛,秉白羯磨,请师印可,方堪得戒,受戒之后,名日比丘。其后戒法,渐次而兴。

至晋时,有佛陀耶舍共竺佛念,于姚秦,翻译《四分律藏》,至唐时大兴,于南山宣祖,轻重开遮持犯等法,无不精严。其后,兴隆相续,迨至明季,古祖有老人,步礼五台,亲见文殊,得受妙戒。其次,昧祖弘扬两都。再后,见祖谨遵律制,尤甚精严,世人称为“南山律虎”,南山一宗,由是而中兴焉。

今汝众位,受戒后,当如律严持,广弘法道,为人天师范,作大善知识。

你们众位,既然发心受戒,必须要发广大心、菩提心、精进心、不退心,具此四种心,方得戒法成就。当知戒法缘起:佛敕舍利弗,为罗喉罗说沙弥十戒法,号日“法同沙弥”,亦云“息慈”。故戒为入道之初门、转凡成圣之根本。

二坛比丘戒,亦名具足戒,即世尊成道于十二年中,转四谛法轮,观有漏因缘事起,为诸比丘调练三业,制伏过非,所制二百五十戒法,一百八十四种羯磨,乃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及无量律仪者是也。

三坛菩萨戒者,即十种波罗提木叉,乃至四十八轻,及八万四千法门,饶益有情等,即菩萨三聚净戒是也。

汝等欲受此三坛大戒,必须内起恭敬,外具威仪。即如你们得戒和尚,及诸上座师父,今日宏传戒法,广度众生,戒乃三界之宝筏,苦海之舟航,汝若不起恭敬之心,则戒法何能得受!视和尚阿阇黎,当如视佛。堂内开堂大师,苦口教诫,令汝等顿开茅塞,增益良多。诸引礼师,指示汝等规模,熟读毗尼。但愿众位受戒后,总为人天师范,皆做大善知识。

你们众位,既厌俗舍家,又发增上善心,登山受戒,而戒乃利生之首,务道之玄机,诸善功德无不皆由戒而生。昔日世尊,为一大事因缘,从兜率下生,化现丈六金身,普度有情,敕命优波离尊者,宏传戒法。是故戒乃成佛之慧命,律乃修持之章本。故世尊说法四十九年,广开八万四千法门,欲令众生入无余涅粲,离苦趣乐,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得证。

汝等欲证无上菩提,当持净戒,受戒后,各人认真持戒修行。

你们众位,发心出家,真可谓诚心向道之至矣。然而我等投佛出家者,何也?实因在俗尘劳滚滚,犹如奔马无缰,纵有出尘进道之想,安可能得!故我佛如来,慈念后世,预设化城,投归宝所。今我等辞亲割爱,剃发染衣,是故名为出家。律云:“出家一法,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

智者大师以出家分为四种:一者,心出家身不出家,如维摩、庞老居士等。二者,身出家心不出家,谓虽入空门,不行佛事故。三者,身心俱不出家,善根未生故。四者,身心俱出家,善根蒂固。众位既入空门,必须受戒。若不受戒,怎能培成佛作祖之根本?何当比丘之名?为超俗之标范也。汝等初入律门,不知僧行义理,亦不知受戒轨范,乃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古人云:“炼金铸物而像生,原因范正;为人行己而有礼,皆为师严。”若不起殷重心,安能感发?增上戒必须明匠,以决愚情,去染成净,方堪受戒。众位既然发心受戒,要念头真切。

戒是越苦海之舟航,庄严法身之璎珞。毫厘失念,三途苦因。所以昔有优波离尊者,持戒第一。时有五百释子,剃发为僧师,不轻不重,泯然除尽;佛命:“善来,比丘!”即成沙门。佛即传戒,为其说法云:“善来,比丘!”即得阿罗汉果。次授五释子。此五释子于未出家时,为五百释子之主,五百释子为其仆从。但五百先于五释子出家,故后出家者要礼先出家者,而五释子心有不甘,故言:“此五百是我家仆,何缘礼拜于彼!”佛言:“不尔,法无贵贱,先达为尊。”俯仰不已,制义为理。即时天地大动,诸天于上赞曰:“善哉,善哉!今日诸释子降伏贡高,此意难胜,故地为动。”所以优波离尊者,自从佛受戒后,未曾犯如毫厘之戒,故称为持律第一也。

众位要学古人道德,当遵戒不违,行之不怠,谨慎而不狎侮,精严而不违犯。所以过去诸佛菩萨皆遵守戒律,无一声闻不严戒相,无一菩萨不修戒度,无一如来不严戒体,谓精严净戒,定慧发生,根本清净,动止安详。如是行持,方可成就无上菩提,庶不负出家之志矣。

众位在堂,须要听师教诫,命行则行,命止则止,不得稍有违犯堂规,自始至终,如是遂行。众位受戒后,总为人天师范,皆作大善知识。

本师释迦,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禅、为律、为教,一乘宏最上法门;日佛、日法、日僧,三事统难能荷担。宣扬十二部,出广长舌,垂苦口以叮咛;显化万千,端清净身,镇狂澜如砥柱。如语、真语、实语,劬劳曲化人心;正法、像法、末法,修行为持形也。故以梵天开渎,大地流转。

稽我古祖,本优离尊者再来,步礼五台,感文殊菩萨授偈,嘱僧伽众。溯我昧祖,匡庐上人再现,代宏皇戒,阐毗尼以陈辅之,欢喜动天地,愿宣《梵网》,以范围景祚。金口推为持戒,立慧命之根基,原本又要在律心,立定光之根本。所以世尊金口,宣传一切等法,无非劝人持戒。众位受戒后,要认真持戒修行。

受戒一事,莫当等闲,所以戒乃成佛之根本,超凡入圣之正路。如今末法之时,人心懈怠。我佛释迦如来,在鹿苑说法之时,观见众生,剃发为僧者甚多,参古学道者甚少。恭喜众位,既已舍俗出家,又发增上善心,四海之人,一意登山乞戒,此是难得难发之缘,可谓宿植善根深厚,今日方能到此贤华律堂。

此堂乃是圣贤堂口,在堂诸师,格外慈悲,望诸位总要留心,依师教诫,切莫情性骄傲,自讨委曲。岂不闻黄龙禅师云:“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故师严则弟子敬,今日之规训,后日之模范。

凡初入僧伽,未经淘汰者,性情哪得销镕,动止必乖绳墨。所以金非锻炼,终是顽矿;玉必琢磨,方成良器。佛法如大海,渐入渐深。众位既进堂,习受戒法,必要熟读《毗尼》。戒法多学一分,自有一分受用。月窑禅师云:“高以下基,洪由纤起。学得一句一偈,记在八识田中,永为成佛种子。今日以为持戒把柄,未来拨转形来,现在受生。”经云:“人身难得今已得,戒法难闻今已闻。”莫要自托愚迷,安心鲁钝,混过光阴,不肯习学。世儒尚然,轻尺璧而贵寸阴,况我辈出家人,岂可懈怠乎!古德云:“学不负人,人负于学。”何也?盖学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民。圆法师云:“古人不远千里求师,参方知识,今生不学,来生转愚痴。”若是于受戒堂中,一期空过,持犯茫然,受戒无益,可惜堂堂僧相,辜负自己发心登山,抑且辜负堂中诸师教诫。

众位要拖起眉毛,精进熟读《毗尼》。受戒后,要认真持戒修行。四

众位既然发心受戒,必须要信得极点。若是浅浮之信,纵受戒亦不得戒。须具决定信,乃至失命因缘,终不毁犯佛戒。如昔波罗脂(奈)国,有二比丘,同往舍卫国问讯世尊,中途渴乏无水。前到一水井,一比丘汲水便饮,一比丘见水有虫不饮。其饮者即问曰:“汝何不饮?”彼对曰:“如来制戒日,‘不得饮水中有虫之水’。”饮者劝之曰:“长老且饮,勿令渴死,不得见佛。”彼答曰:“我宁丧身,不毁佛戒。”遂被渴死,感生忉利天上,天生具足,是夜,先到佛所,礼足闻法,得法眼净。饮水比丘后日方得见佛。佛知而故问:“汝从何而来,为有伴否?”比丘以上事白佛。佛言:“汝痴!汝须见我,犹不见我,毁我佛戒故。彼死比丘已先见我。”此可谓守戒一分,自有一分受用者是也。是故佛言:“若佛离数千里,忆念我戒者,是常见我,必得道果;若不念我戒者,虽在我左右,犹不见我,终不得道。”

今众位发心受戒,须具决定信而求之,切不可外徒虚名,内无真实。众位要谨慎珍重;受戒后,要认真持戒修行。

众位既已出家,归受三宝,而又发心求戒,诚为真佛弟子。

所言三宝者,即佛、法、僧是也。佛者,梵语佛陀,此云觉,即省察之意,谓体灵觉,照了诸法,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双照双忘,即我人本具之佛宝也。法者,梵语达摩,此云法,即执持之义,谓法性寂灭,无染污故,而恒沙行德,皆可执持,即我人本具法宝也。僧者,梵语僧伽,此云和合众,即平等之意,谓物我平等,性相不二,事理融通,

修和合无诤,即我人本具之僧宝也。戒者,梵语尸罗,此云戒,即调伏之意,

学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体本无作,乃诸佛之本源、众生之佛性种子,

佛即我人本具之性戒也。

而三宝之体性,与夫无作戒体,人人本具,各各不无,只缘业识蒙

础昧'而不显露’舍生受生'覆蔽真常。若非我佛之遗言、历代祖师操持、师长指授,真为能返忘为,发明大道。今者众位既然发心受戒,必须要认真操持,守之弗失,辗转教化,为人天师范,作大善知识。

夫戒者,梵语波罗提木叉,此云戒,乃无上菩提之根本,过去诸佛因之成道,现在菩萨依之度生,未来行人由之解脱,诚为万善之玄机,众生之依怙,但有志于道者,未有不从而入也。故世尊灭度,以律藏嘱优波离尊者而传之。仪范首结集于西乾,法律宏传于东震。三学流通,六和建立。唐道宣律师,于终南山大兴律学,遂称南山宗焉。

今汝众位,既能远离尘俗,不辞烦恼,跋山涉水而来,求受戒法,真可谓具大丈夫之志。受戒后,当认真持戒,认真修行。

夫戒法者,能超凡秽鄙流,可入圣贤宝位。三无漏学,戒为初学;五分法身,戒分为首;诚涅磐之正因,菩提之真乘。故世尊灭度示众曰:“我灭度后,汝等当尊敬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者,是众等大师,如我住世,无异此也。”

今汝众位,既入道门,求受戒法,应当熟读《毗尼》,专精律学,晓了开遮持犯,明白成坏两缘,方不负双林最后之遗嘱也。尔等受戒后,认真持戒修行。回目录

因果报应

在座诸位,我们在沦陷期间,受敌人蹂躏,水深火热,今幸国土重光,当有无限的感想。我们要知道这回战争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是因各人共业所感而来的。古德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又云:“倘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人们缺乏道德,做种种罪恶,酿成干戈水火饥馑的浩劫。若要转移天心,消弭灾祸,应从转移人心做起,应从人类道德做起,人人能履行五戒十善,正心修身,仁爱信义,才可转移天心。若人只管做恶事,不肯回头,怎能化除戾气?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即是由迷得觉,导人归于至善的不二法门。

我们对于因果报应,要相信是事实而非虚假的,如果人人能够相信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那么悖理犯法的行为,当然是不敢再做了。释迦牟尼佛抱救世之心,弃舍王位,修尽苦行,以救度世间。诸君明白因果,欲免将来受苦,应该在这时候多造善因。我们今日所受种种的苦难,皆是前生所种下的恶因所感。所以,我们今后应种善因,将来自然得善果。

《金刚经》的“无我相,无人相”,没有性别和地方的界限,而达到人类的真自由真平等了。经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在义译即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无彼此你我之分,但这必须由自心做起,自心若果具足贪嗔痴,不能摒一切恶,修一切善,人相我相,如铁围山,何能达到极乐,进于大同?这点最关紧要,请大家参详牢记。

印度国“佛陀”二字,译即“觉者”。觉的意义包含有三点,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是觉行圆满。自觉即自己觉悟,自己了解善、恶、苦、乐,概由因果演化而来。如果能够自己明明白白,彻悟这些道理,便能了却四相,即成觉者。觉他即一切宇宙万有之生物,无论是胎卵湿化,蜗飞蠕动,皆有佛性,只因迷而不觉,故日众生,我们应该自重自爱,本着我佛慈悲普度的宏旨,把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去转教他人,去拯拔这苦海沉迷的众生。我们如果体会《楞严经》所说:“一切男人作是我父想,一切女人作是我母想”,自然对人深心敬爱,尤其对一般鳏寡孤独无靠之人,更能加以尊敬怜爱的情意,布施济恤而使觉之,这样才能达到真平等真大同的目的。觉行圆满者,即依佛法戒律而行,以至功德圆满。佛灭度后遗留下的经律论三藏,皆是我们的宝筏,所有一切规戒,都应切实奉行,行至充量完成的时候,那便叫做觉行圆满。所以,佛是觉者,众生是迷者,迷与觉即是众生与佛所由区别的界限,背迷入觉,背妄归真,这即是觉,也即是佛。

谈到因果,还有一段公案可资证明。当释迦佛前世身的时候,罗阅城中有一捕鱼村,村中有一大池,天值大旱,池水将被晒干,所有池中的鱼类先后被村民取食,最后剩下一头大鱼,也被其烹杀,只有一位八岁的小童不食鱼肉,只坐视嬉笑。其后,释迦佛在世的时候,波斯匿王信仰佛法,娶释种女,生下太子名叫琉璃。当波斯匿王驾崩以后,传位于太子,号琉璃王,他亲率大兵攻取释种的迦毗罗阅城,把那城的居民悉数屠戮。当时释迦佛头痛了三日,众弟子都求释迦佛慈悲,设法将他们施救,他不肯答应。目犍连再三恳求,亦不允许。后来,目犍连以钵装摄遗民藏起,但当放下来时,都变成了一些血水而已。佛弟子不知其原因,便向释迦佛叩问,佛为说及过去罗阅城中大旱,和那处捕鱼村的人民烹杀鱼类分吃其肉的一段公案。现在的琉璃王便是前身的大鱼转世,而现在被杀的迦毗罗阅城人民,即是当时的烹鱼食肉之人,而释迦佛的本身即是那个坐视嬉笑不肯食鱼的小童了。因有了这段因果,故成定业,所以没法转移。释迦佛彻明前因,解其杀报,故把这公案晓谕弟子,切戒造因。愿云禅师有偈云:“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诸君试把这段故事思索之后,复诵这一偈语,便可彻悟战祸的原因,而共相警惕修省了。

现在我们要改造世界,趋进大同,一切须凭我们这颗心做起。在学生方面,先要努力读书,读书不忘救世,救世首要救心,救心即是纠正自己思想的谬误,要笃信因果律的道理,勿入歧途;更由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实现。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与我佛所示的慈悲吻合,空四相修十善等含义,都很相同。如果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能够笃信因果,实践八德十戒,那么,强凌弱,众暴寡,及种种争杀造业的祸事,便不会酿成,而真和平、真平等、真大同的极乐世界,也可促其实现而再没有五浊恶世,和一切苦恼的滋生了。

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而不能成佛,全由尘劳烦恼之所迷惑。佛陀福德智慧圆满,是不迷常住真心,常即不变,住即不动,真即不假,此不变不动不假、能觉悟了知一切法者,名常住真心。起惑作业,无量痛苦。众生因迷常住真心故,起惑作业,纷纷扰扰,此纷扰中即有无量痛苦在。

如《大乘起信论》云:“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粗即可见诸事实之粗相。目前世间之现象,是贪嗔痴及杀盗淫种种恶业充满,由此恶业,引起流转受报,致有众生相续,世间相续(轮回)。推此轮回之因,为心对外境迷执(无明)而起,如能觉悟,返妄归真,即能息除流转轮回之苦,何以有贪嗔痴,即能起杀盗淫种种恶业!

人各净心,世安民乐。如一家庭父母养有子女数人,父母对之必加爱护,有爱即有贪,贪其所爱者,常得快乐及美好之享受。如贪求而不得,则嗔心随起,嗔心炽盛,则起争斗,小者则家与家争,大者则国与国争,战事爆发矣!故欲世界安宁、人民和乐,必须各净其心。贪嗔痴犹若人之心病,欲使去除此心病,必须良医开示妙药。佛即一切众生心病的良医,一切佛法是妙药之单方,众生心病有多种,故治心病之法门亦多。

佛学必须注意实行。如能信医服药,自必药到病除。但信医之药方而不依方服药,故虽有良医妙药,以不服故,病亦依然。故学佛而欲修净自心者,必须注重于实行。复有不得不注意者,佛为治各种不同心病,故设有多种法门。如治嗔心重者教修慈悲观,治散乱心重者教修止观,治业障重者教修念佛观,一切如来三藏十二部经典,皆不可思议,不得于此中有所偏轻偏重!

不离本宗,专心信赖。只能选择何法门与本人最相应,即以此一法为正,余法为副。专门修学,行住坐卧,不离本宗。如念佛则随时随地不忘念佛,试观经中有:“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与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其功德正等无异。”皆为勉励众生专心信赖所宗,作如是说。设学佛者,无有主宰,不专心修学,结果必一无所得。

努力破除一切妄想。又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菩提本。如依佛戒,则不论参禅、念佛、讲经,无一不是佛法;若离佛戒,纵参禅、念佛、讲经,亦与佛法相违,入于外道。学佛修行,本非向外寻求,目的只为除去自己业障,使不致流转生死;若了生死,无须行持。故经云:“佛说一切法,对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即无一切法。”此心即指妄想,其经中意,如无病即不需药。又学佛者最要具足自信心,《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意谓人人如能自信具有佛性,当来成佛,必努力解除一切客尘妄想。

有如演戏,人生若梦。自信自身本来是佛故,一切烦恼,一切相,~切障,皆是颠倒妄想。故修行者,切不可执著,应当放下,所谓万法皆空,一无所得。《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何以一切世间有为法是如幻无实?此以喻明之,犹如演剧,台上鼓乐奏时,戏子则扮演男女老少种种角色,演出喜怒哀乐等情节;台上之天子,威风凛凛,及至台后问之,则彼必答曰:“戏也!”台上之杀人凶犯,惊怖忧愁,及至台后问之,彼亦曰:“戏也。”

设能觉了,何有苦乐?演戏时情节逼真,下台后则一无所得,众生亦复如是。烦恼未了时,荣华富贵,喜怒哀乐,般般出现,人人本来是佛,犹如戏子本身。烦恼流转时,犹如扮演剧中人。设能觉了世间原是剧场,则处天堂亦不为乐,在地狱亦不为苦。男本非男,女本非女,本来清净,佛性一如。世人不觉,常在梦中分别是我、是他、是亲、是怨,迷惑不息。其有出家者,虽离亲戚眷属,但又分别此是我居之寺院、是师、是徒、是同窗、是法友,亦属执迷。

返妄归真,自利利他。故在家者被俗情迷,出家者亦有法友法眷之迷,皆未得真觉。如能脱离一切迷惑,回目录

返妄归真,方可成佛。

故六祖大师听人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处,顿然有所觉悟。此八字,如从言语上解当不可得,必须心内领会。佛教真理,虽不可以言说论表,但若全废言说,则又有所不能,理必依文字方能引见义故。今之学佛者,应研习一切教理,而以行持为根本,宣扬佛法,使佛法灯灯相续。“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希望一切学佛者,皆以此二语,以为自利利他之标准可也。回目录

佛法宗旨

佛教者,实今日周旋国际、趋进大同之唯一大教也。目下,世界有两种力——唯神论与唯物论,否认轮回果报之说,故其影响所及,不可说不可说。基督教之唯神论,虽有为善者神给与快乐报酬、为恶者神施以痛苦惩罚之说,然以神之存在,认为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不能令人深信,且贻唯物论者口实。此基督教所以不能维系世界和平之故。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非物,心亦非心。佛明三界(宇宙)本无一法(事物)建立,皆是真心起妄,生万种法;“真心”亦不过因有妄物对待而立之假名,究其实,所谓真

心亦非是。譬如大海,心是水,万法(万事万物)是波浪,平静者称为水,

汹涌者称波浪,波浪平静时仍是水,水汹涌时又成波浪。又因有汹涌

之波浪,故称不汹涌者为平静之水;假使根本不有汹涌之相,波浪之

假名固不能立,平静之假名亦何由生立?亦不过吾人随意立之假名,

相信鱼类或称水为空气。故知物即是心,有即是无,色即是空,妄即是真,烦恼即菩提,众生即诸佛。一念迷惑时,心成物,无成有,空成色,真成妄,菩提成烦恼,诸佛成众生;如水汹涌时即波浪。若一念觉悟时,物不异心,有不异无,色不异空,妄不异真,烦恼不异菩提,众生不异诸佛;如波浪不汹涌时,仍是平静之水。又因迷惑而起物、有、色、妄、烦恼、众生等对待,故立心、无、空、真、菩提、诸佛等假名。若根本不有迷,则物、色、妄、有、烦恼、众生等假名,固不能立,即心、无、空、真、菩提、诸佛等假名,亦何有立?所谓唯心、唯物,有神、无神,皆是识心分别计度耳。

或云:“若是,佛学亦唯心论耳。”佛学虽说唯心,然与哲学上之唯心论悬殊。哲学上之唯心论,于心执有,于物执无,释迦所谓以攀缘心为自性,执生死妄想认为真实者。唯物论者,于物执有,于心执无,释迦所谓颠倒行事,误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者。唯神论者,划分物质实体与神灵实体为截然不同之两个世界,释迦所谓惑一心于色身之内,认一沤体目为全潮者。各执偏见,或因近视,认牛之影像为牛;或以管窥牛,见牛角者则认牛角为牛,见牛头者则认牛头为牛,本无不是,弊在不见真牛全体。佛教则溯本穷源,将真实白牛清楚指出,若因指观牛,未有不见真牛全体者。故欲救唯心唯物论之偏弊,舍佛教莫属。

佛教所言明心性(或称常住真心、真如、觉性、法身、实相等,皆是真理之别名)清净本然,离诸名相,无有方所,体自觉,体自明,是本有自尔之性德。绝诸能(即今称主观主动等)所(即客观被动等)对待,本无所谓十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即今称空间)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即今称时间),更无所谓大地、人畜木石、地狱天堂等,只以妄立一念,致起诸有为法(宇宙间万事万物)。如《楞严经》(此经几无法不备、无机不摄,究佛学哲学者均不可不参究),释尊答富楼那问“觉性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客观)明,因明立所(客观)。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主观),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混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滩,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滩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星云之说恐亦不及此说之详)。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所妄既立,明理不逾,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闻觉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胞胎中受生之质)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佛在二千多年前指出),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胎卵湿化,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真如觉性,既立真妄,于是有不变与随缘之别。平等不变,离差别相,无圣无凡,非善非恶,真实如常,不变真如也。随缘生灭,起差别相,有圣有凡,有善有恶,随缘真如也。就不变真如言,万法即真如,非心非物非神也。就随缘真如言,真如即万法,即心即物即神也。唯心论者,错认识神,就随缘真如,以为即是真心,而倡唯心论。唯物论者,囿于边见,就随缘真如即物之见,而倡唯物论,又据唯物而倡无神论。唯神论者,亦囿于边见,妄生分别,就随缘真如即物与神之见,而倡唯神论,殊不知心即物,物即神,心物与神同一理体,有物则有心有神,无心则无神无物。然此“有”非有无之有,乃非有而有之妙有;此“无”非断绝之无,乃超有无之妙无(此妙“有”妙“无”与下说之“无生之生”与“有生之生”,其义颇奥,非语言文字可到,故为禅门要关)。唯心论、唯物论、唯神论者,均未明斯义,互相攻击,实则皆无不是,亦皆非是;一研佛学,自可涣然冰释矣。

佛学对于宇宙本体之研究,除前述外,其他对于世界之构造与成坏,人身器官之组织,及其他种种问题,在《楞严经》及诸经论,多有详细论列与说明,且大多与后来哲学科学发现者相合,现未及详指。其于人生价值,则大菩萨之行愿,已非他圣贤可及,经典上在在处处可见之,于此可知佛教之神妙及伟大处。然佛教绝非标奇立异以炫人,亦非故弄玄虚以惑众,其一言一行,皆从戒定慧三学亲履实践得来。何谓戒定慧?防非止恶日戒;六根涉境,心不随缘日定;心境俱空,照览无惑日慧。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即由戒生定;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即由定生慧。儒家亦有“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之言。即哲学家亦莫不沉思竭虑,以从事所学者。然儒者及哲学、科学者,则以攀缘心思宇宙万物,不知宇宙万物亦是攀缘心所造成,能虑、所虑俱是攀缘心。欲而探求真理,等于趺坐椅上,欲自举其椅,势不可能。此今哲学者对于认识论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终无结论者,因此故也。佛则离言绝虑,以智慧觉照宇宙万事万物,如下座举椅,故任运如如。此佛教括哲学、科学、宗教三者一炉共冶,又皆先知先觉者,盖有由来也。日本以佛为国教,近世之兴,其维新诸贤得力于禅学不少,为众所周知之事。若非其军阀迷信武力,与道全乖,以杀戮为功,以侵略为能,安有今日之败?!

或疑佛教为消极、为迷信,不足以为国教,此特未明佛教者之言。实则佛法不坏世间相,岂是消极者!佛法步步引入背迷合觉,岂是迷信者!考佛梵名佛陀,义译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谓之为佛。菩萨梵名菩提萨埵,义译觉有情,有出家、在家二种,乃发大心为众生求无上道,一面自修,一面化他者。其积极与正信,恐无有出其上。佛教依折、摄二义,立方便多门。何谓折?折者,折伏恶人。昔石勒问戒杀于佛图澄,澄曰:“子为人王,以不妄杀为戒杀义。”盖在家大权菩萨,为折恶利生故,虽执刀杖,乃至斩其首,于戒亦无犯,反生功德。因恶意而杀人,皆知不可;因善意而杀人,固是在家大权菩萨之金刚手眼也。何谓摄?摄者,摄受善人。佛菩萨为利益众生故,不避艰危,有四摄法:一、布施摄_一若有众生乐财则施财,乐法则施法,使生亲爱心而受道。二、爱语摄n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生亲爱心而受道。三、利行摄——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生亲爱心而受道。四、同事摄——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佛菩萨之积极为何如!

何谓方便?方便者,量众生根器,施诸权巧而度之也。前述之四摄法,亦是方便之门。《法华经·化城喻品》云:“譬如险恶道,回绝多毒兽。又复无水草,人所怖畏处。无数千万众,欲过此险道。其路甚旷远,经五百由旬。时有一导师,强识有智慧。明了心决定,在险济众难。众人皆疲倦,而白导师言:我等皆顿乏,于此欲退还。导师作是念:此辈甚可悯,如何欲退还,而失大珍宝?寻时思方便,当设神通力,化作大城廓:汝等入此城,各可随所乐。诸人既入城,心皆大欢喜……此是化城耳,我见汝疲极,中路欲退还,权化作此城,汝今勤精进,当共至宝所。”……观此,可知释尊分时设教、权施方便之深意。故最上根者与言禅,上根者与言教,重分析者与言唯识,普通者与言净土,权设大乘小乘,不论出家在家,务求普化群机,使一切众生咸沾法益也。近人观佛子之对像跪拜,及净土之持名念佛,即以其无神论立场,谓为迷信,不知跪拜与对长上致敬何异!念佛对于修心,有莫大之功,且持名念佛,不过方便初机之简捷法门,更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等法门。净土自有无穷妙用者,人自不会耳,岂迷信哉?!

或谓基督教亦脱胎于净土宗《阿弥陀经》,试观耶稣身上搭衣,与佛相同。《阿弥陀经》说西方极乐世界,耶氏亦说天国极乐。净土往生分九品,耶教李林《天神谱》亦言天神分九品。《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耶氏亦言你不在人间立功,上帝不许你到天国。净宗二六时念佛名号,求佛接引,耶氏亦以早晚祈祷上帝哀佑。至佛门有灌顶之法,耶氏亦有洗礼之仪_一观此耶氏教义,与净土宗趣,大致相同。而耶氏诞生于释迦后千有余年,当是曾受佛化,得《阿弥陀经》之授,归而根据之另行创教,似无疑义。且耶氏曾晦迹三年,当是赴印度参学。事虽无据,而迹其蛛丝马迹,似非厚诬云云。其言良非向壁虚构。不过,表面上看来,耶氏虽类似净宗初机之持名念佛,实际则远逊之。耶教著于他力,明其然而不明其所以然,迹近勉强。持名念佛,则重他力,自他相应,如《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有因有果,故理事无碍。且耶教说永生,净宗则云往生净土,见佛闻法,悟无生忍。永生之生,以灭显生,有生对待,终有灭时。无生之生,则本自无生,故无有灭。此所以称为“无量寿”——阿弥陀译名也。

愿行菩萨行、求无上道者,非必出家而后可行,在家亦无不可。不过出家所以别国主、离亲属、舍家庭者,意在脱离情欲之羁绊,舍私情而发展佛力之同情,舍私爱而为伟大之博爱,以度一切众生为忠,以事一切众生为孝,此大同之义也。孙中山先生尝曰:“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宗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持民族一种最雄大之自然力。人民不可无宗教之思想。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今公亦以佛教之输入中国,有裨益于中国之学术思想,故称佛教为今日之周旋国际、趋进大同之唯一大教。岂徒言哉!且今日信教自由,不能强人以迷信,只可令人心悦诚服而生正信,然则舍佛教其谁与归?(下略)(《答蒋介石问法书》)回目录

楞严旨趣

方才有几位询问《楞严经》意旨,兹乘大众在此机缘,略说概要。此经原有百卷,而此土所译,只有十卷。初四卷示见道,第五、第六等卷示修行,第八、第九卷渐次证果,最后并说阴魔妄想。

阿难尊者为众生示现询问,而佛首明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因阿难尊者见佛三十二相,如紫金光聚,心生爱乐,佛问其将何所见?阿难尊者白佛言:“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佛问:“心目何在?”阿难尊者白佛言:“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见(现)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佛告:心不在内,不在外,亦不在中间。若一切无著,亦无是处。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粲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应知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而一切众生不成菩萨,皆由客尘烦恼所误。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是为十二处;加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为十八界;另,地水火风为四大,再加空大、见大、识大,为七大,合为二十五数,由二十五位贤圣分别自陈宿因,入道途径。

至于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阿难尊者为众生示现,历劫修行,几难免摩登伽之难,所以示罪障之中,淫为首要。因淫损体,遂杀生补养,而盗妄等恶,亦随之而生。阿难见了如来三十二相,如紫金光聚,对摩登伽之美色,而不爱乐。男子见了女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女子;女子见了男子,或可观想自己亦作男子,以杜妄想。

自己终日思想,确可转移心境。譬如我从前幼时,在家垂辫发,衣俗衣,终日所触、所想无非俗事,晚上做梦,无非姻亲眷属,种种俗事;后来出家所作所思,不出佛事,晚上做梦,亦不外念佛等。

至葱蒜五辛,不可进食,为免助长欲念。所谓除其助因,修其正性,更加精勤增进,自能渐次成就。

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不过吾人如能发心勤修勿怠,则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至十地,亦自得步步进益,以达等觉妙觉。

而三界七趣,无非幻妄所现,原本不出一心。即一切诸佛之妙明觉性,亦不出一心。是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香严童子可说即是我鼻,憍梵菩萨可说即是我舌。二十五位圣贤因地虽有不同,修悟并无优劣,不过现在时机,发心初学,似以第二十四之大势至菩萨及第二十五之观世音菩萨,二种用功方法,或更相宜。观世音菩萨于阿弥陀佛退位时,补佛位;而大势至菩萨,则候观世音菩萨退位时,补佛位。

大势至菩萨以念佛圆通,吾人学习,应念阿弥陀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因“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至于观世音菩萨,则“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上合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若遇男子乐持五戒,则于彼前现男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则于彼前现女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如是或现天人,或现声闻、缘觉以至佛身,所谓三十二应,以及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经无量劫,度无量众生,众生无尽,悲愿无尽。回目录

念佛方法

盖念佛一法,具足六波罗蜜。昔世尊住世四十九年说法,皆因时而化,对机而教,亦不离六种波罗蜜门。故而见贪心众生,教之以布施;见恶心众生,教之以持戒;见嗔心众生者,教之忍辱;见懈怠众生,教之精进;见乱心众生,教之以禅定;见痴心众生,教之以般若。所以布施度悭贪,持戒度邪恶,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般若度愚痴,此乃六度对治法门之义也。

今念单此一句阿弥陀佛,即能包藏此六种波罗蜜门,何也?念佛之人,一心念佛,万缘放下,取舍两忘,是布施波罗蜜;一心念佛,诸恶消灭,万善从生,即是持戒波罗蜜;一心念佛,自心柔软,嗔恚不起,即是忍辱波罗蜜;一心念佛,不休不息,永不退转,即是精进波罗蜜;一心念佛,无诸乱想,流念散尽,即是禅定波罗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不受邪惑,即是般若波罗蜜。

今时有人不识念佛功能,反视为浅近法门者,却是错会不少,自陷陷入。一句佛不念,单单参个“谁”字话头。殊不知念佛法门,兴于禅宗之前,因时人但知口念,不识其心,故教以念佛带参禅。

夫用心之人,贵在参究、追寻、问讨。若是上根利智之士,便能直下承当。倘或钝根渐次之人,必须先要念佛,待念到不念而念,念而不念,再向无念之中起一参究,且看这个念佛是谁。要看“谁”字话头者,先当以念佛为缘起,后以参禅为究竟,缘念佛而参禅,是故名日禅净并修。

古人曾有譬喻云:念佛之人,如母子相忆,自然相近亲。母喻所念佛,子喻能念人。能念之人,即有情身心;所念之佛,即是自性弥陀。自性弥陀并有情身心,不隔丝毫。能念之人与所念之佛,无二无别。须要长久用心,精练纯熟,打成一片。或口念,或心念,或有念,或无念,念至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向这里参究,若能得个入处,通一消息,始知禅净不二,庶几念佛有益,方不负一七辛苦。即今佛七将终,诸位还有得入处、通消息者么?如其有者,须要自己承任的当;其或未然,还要认真念佛。回目录

禅净不二

今天是印光老法师生西十二周年纪念。各位都是他的弟子,在这里聚集一堂,饮水思源,追念师父。在佛法的道理上,师是法身父母,纪念师父,便是对法身父母的孝思,较之世间小孝,更有意义。

回忆我第一次与印光老法师相见,是光绪廿年在普陀山。那时是化闻和尚请他在前寺讲《阿弥陀经>o自从讲完了经,他便在寺中阅藏,二十余年,从未离开一步,只是闭户潜修。所以他对教义(领会)极深。他虽深通教义,却以一句“阿弥陀佛”为日常行持,绝不觉得自己深通经教,便轻视念佛法门。佛所说法,无一法不是疗治众生的病苦。念佛法门,名为阿伽陀药,总治一切病。但无论修何种法门,都要信心坚固,把得住,行得深,方能得圆满的利益。信心坚固,持咒可成,参禅可成,念佛可成,都是一样。若信根不深,只凭自己的微小善根,薄学智慧,或记得几个名相、几则公案,便胡说乱道,谈是论非,只是增长业习,到生死关头,依旧循业流转,岂不可悲!

各位是印光老法师的弟子,今天纪念他,便是纪念他的真实行持。他脚踏实地地真修,实足追踪古德。他体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深理,依之起修,得念佛三昧,依之弘扬净土,利益众生,数十年如一日,不辞劳瘁,在今日确实没有。真实修行的人,不起人我分别见,以一声佛号为依持,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二六时中,念念不忘,绵绵密密,功夫熟处,弥陀净境现前,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只要信心坚定,心不坚,万事不能成。若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听人说参禅好,便废了念佛的功夫去参禅,听人说学教好,又废参学教,学教不成,又去持咒,头头不了,账账不清,不怨自己信心不定,却说佛祖欺哄众生,谤佛谤法,造无间业。因此,我劝大众,要坚信净土法门的利益,随印光老法师学“老实念佛”,立坚固志,发勇猛心,以西方净土为终身大事。回目录

参禅与念佛,

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来是一件事。参禅提一句话头,横截生死流,也是从信心坚定而来。若话头把持不住,禅也参不成。若信心坚定,死抱着一句话头参去,直待茶不知茶、饭不知饭,功夫熟处,根尘脱落,大用现前,与念佛人功夫熟处,净境现前,是一样的。到此境界,理事圆融,心佛不二。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差别何在?诸位是念佛的,我希望大家以一句佛号为自己一生的依靠,老老实实念下去。参禅与念佛

我们住在娑婆世界里,犹如在苦海中,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想脱离苦海的。但脱离生死苦海,便需佛法。佛法的真谛,严格地说起来,是无法可说,哪有言语文字形相呢?《楞严经》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可是为接引一般各种根机不同的众生,致有无量的法门。在中国的佛法,有人分出为禅、教、律、净与密宗五派,这在老参饱学的人,是无所谓的。因他已了解佛教的真理,决无差异的。而在一般初入学佛的人,便发生许多意见,每每分宗啦、教啦等,并且赞彼毁此,有损法化。要知道一个话头,或一句佛号,都是方便的,不是究竟的。真是功夫用到家的人,是用不着它的。为什么?因为动静一如,好比月印千江,处处明显,无有障碍。障碍者,如天空里的浮云,水里的污泥,若有障碍,则月虽明而不显,水虽清而不现。我们修行的人,如果能体解这个道理,了解自心如秋月,不向外驰求,返照回光,一念无生,了无所得,哪有什么名相差别呢?只因无量劫来,妄想执著,习气深重,以致释尊说法有四十九年,谈经约三百余会,但这些法门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治疗各种众生不同的贪、嗔、痴、慢等习气毛病。若能远离这些,你即是佛,哪有众生的差别呢?古人说:“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也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佛法,比较盛行的,是净土与禅宗。但一般僧众,都忽略了戒律,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学,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这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应特别注意的。

禅宗,是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唯有迦叶尊者微笑,称为心心相印,教外别传,为佛法的命脉。而念佛的净土和看经持咒等的法门,都是了生脱死的佛法。有人说,禅宗是顿超的,念佛持咒是渐次的。是的,这不过是名相上的差别,实际上是无二致的。六祖大师说:“法无顿渐,见有迟疾。”我认为佛法的每个法门,皆可修持;你与哪一法门相宜,便修持那一法门,切不可赞此毁彼,妄想执著。而最重要的,还是戒律的遵守。近来有出家人,不但自己不严守戒律,还说持戒是执著。那种高调,是多么危险!

心地法门的禅宗,自迦叶尊者后,辗转相传,从印度传到中国六祖能惠大师,都称为正法流传,盛极一时。律宗以优波离尊者为首,他承受了世尊的嘱咐,要我们末世的众生以戒为师,在(毛+菊)多尊者后,发扬为五部律。我国的南山老人道宣律师依昙无德部,制疏奉行,称为中兴律祖;天台北齐老人,观龙树《中观论》,发明了心地;杜顺老人以《华严经》为主,建立了贤首宗;远公提倡净土,九祖相承。在永明后,历代祖师大都以禅宗弘扬净土,水乳相融。虽然诸宗纷起,究竟不离拈花命脉,足见禅净关系的密切了,更可见古人弘扬佛法的婆心了。至于密宗,是由不空尊者、金刚智等传入中国,经一行禅师等努力,才发扬光大的。但这些都是佛法,应当互相扬化,不得分别庭户,自相摧残。若彼此角立互攻,便不体解佛祖的心意了。

古人说法,大都拾叶止啼。赵州老人说:“佛字我不喜闻。”又说:“念一句佛号,漱口三日。”因此,有一般不识先人的苦心者,便说念佛是老太婆干的事,或说参禅是空亡外道。总之,说自己的是,谈他人之非,争论不已。这不仅违背佛祖方便设教的本怀,且给他人以攻击的机会,妨碍佛教前途的发展,至深且巨。

因此,虚云特别提出,希望各位老参及初发心的道友们,再不可这样下去。如果再这般下去,便是佛教的死路一条。须知条条大路通长安的道理。学佛的人,应多看看永明老人的《宗镜录》和《万善同归集》等;念佛的人,亦应了解《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要认识自性净土,舍妄归真,勿得向外别求。如果我们能体会到这种真理,随他说禅也好,谈净也好,说东方也去得,说西方也去得,乃至说有也可,说无也可。到这时,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了义,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当下即是,哪有许多葛藤!《楞严经》说:“但尽凡心,别无圣解”,如能这般做到,断除妄想、执著、习气,即是菩萨、佛祖,否则还是凡夫众生。

念佛的人,也不应太执著,否则,还成了毒药。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是因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深厚,妄想难除,故借这一句佛号,来做个拄杖子。念念不忘,久而久之,则妄念自除,净土自现,何需他求呢!

念佛的人,每每毁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毁谤念佛,好像是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个是佛门最堪悲叹的恶现象。俗语也有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兄弟阋墙,哪得不受人家的耻笑和轻视呀?

参禅、念佛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老子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

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了许多法门

来摄化群机,后来诸大师依教分宗,亦不过按当世所趋来对机说法而已。

如果就其性近者来修持,则哪一门都是入道妙门,本没有高下的分

别’而且法法本来可以互通’圆融无碍的。譬如念佛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忘,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奈何世人偏执,起门户之见,自赞毁他,很像水火不相容,尽违背佛祖分宗别教的深意,且无意中犯了毁谤佛法、危害佛门的重罪,不是一件极可哀可愍的事吗?

望我同人,不论修持哪一个法门的,都深体佛祖无诤之旨,勿再同室操戈,大家协力同心,挽救这只浪涛汹涌中的危舟吧!回目录

禅宗与净土

因客问参禅不及念佛:永明寿禅师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如五祖戒禅师后身为苏子瞻,乃至雁荡僧为秦氏子桧云云。

答曰:《楞严经》文殊菩萨选圆通,说偈曰:“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又从多门中,肯定耳根圆通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指出“自余诸方便,皆是佛感神;即事舍尘劳,非是常修学。”对念佛三昧乃云:“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永明禅师有《禅净四料简》,其文曰:有禅无净土,无禅有净土,有禅有净土,无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万修万人去;犹如戴角虎;铜床并铁柱;阴境忽现前,但得见弥陀,现世为人师,万劫与千生,瞥尔随他去。何愁不开悟。来生作佛祖。没个人依怙。

近世修净土人,多数固执《四料简》,极少虚心研究圆通偈,而且对《四料简》,也多误解的,不独辜负文殊菩萨,而且带累永明禅师,终于对权实法门,不能融会贯通,视禅净之法,如水火冰炭。虚云对此,不能无言。考寿祖生于宋代,是余杭王氏子,他是中国诸祖中三位最多著述者之一。《佛祖统纪》卷二十六说:吴越钱氏时,为税务专知,用官钱买鱼虾放生。事发,当弃市。吴越王使人视之,曰:“色变则斩,不变则舍之。”已而色不变,遂贷命。因投四明翠岩禅师出家,衣不缯纩,食无重味。复往参韶国师,发明心要……上智者岩作二阄,一日“一生禅定”,二日“诵经万善庄严净土”,乃冥心精祷,得“诵经万善”阉,乃至七度。

他是宗门下法眼禅师的第三代,著的书很多,如《心赋》和《心赋注》是讲明心见性的,《万善同归》是讲法法圆融的,《宗镜录》百卷,是弘阐拈花悟旨、融汇各宗理趣、摄归一心的。日本人分佛学为十三宗,中国人分为十宗。《宗镜录》以心为宗,以悟为则。所说虽有浅深,皆穷源澈底,微微细细地表出此心,辟邪辅正,使后人不致误入歧途。平生说许多话,未曾说过宗下不好。

他既是从宗门悟入的,何以又弘扬净土呢?因为大悟的人,法法圆通,参禅是道,念佛是道,乃至如我们劳动掘地也是道。他为挽救末法根劣的人,故弘净土。他是净土宗的第六代祖,一生赞扬净土,寂后人人尊重,在净慈寺建塔纪念。

《佛祖统纪》又说:有僧来自临川,曰:“我病中入冥得放还,见殿室有僧像,阎罗王自来顶拜。”我问此像何人,主吏曰:“杭州寿禅师也。闻已于西方上品受生。王敬其人,故于此礼耳。”中国佛教徒,以冬月十七日为弥陀圣诞,所据是何典章呢?《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在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谁人知他冬月十七日生呢?这原是永明禅师的生曰,因为他是阿弥陀佛乘愿再来的,所以就以他的生日作为弥陀诞辰。

《四料简》一出,禅净二宗,顿起斗争。净土宗徒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单修禅宗,生死不了;单修净土,“万修万人去”;又参禅又念佛,“犹如戴角虎”;“无禅无净土”是世间恶人。净土宗徒以此批评禅宗,至今闹不清。

印光法师在今世佛法衰落时期,算是难得的善知识,信仰他的人很多。光绪廿年普陀后寺的化闻和尚往北京请藏经,印光法师在红螺山与之相遇,后随同化闻和尚到普陀,在普陀前寺讲《弥陀经》,当时法缘不顺,以后就不再讲经了。化闻和尚叫他在后寺看藏经,在此多年不出普陀山,专心念佛。光绪卅年狄楚青居士办报,时常和他互通音讯,请他到上海住鹤鸣庵下院太平寺,真达和尚护他的法。此后道风传播,集成来往书札等为《印光法师文钞》,专弘净土,是很好的;但有偏见——谁人向他问禅,就被他骂。他常以《四料简》来批评禅宗,屡说参禅之弊。又引证“戒禅师后身为苏子瞻,青草堂后身为曾鲁公,逊长老后身为李侍郎,南庵主后身为陈忠肃,知藏某后身为张文定,严首座后身为王龟龄;其次则乘禅师为韩氏子,敬寺僧为岐夫子;、又其次善曼为董司户女,海印为朱防御女。又甚而雁荡僧为秦氏子桧,居权要,造诸恶事。此数公者,向使精求净土,则焉有此!……为常人,为女人,为恶人,则辗转下劣;即为诸名臣,亦非计之得也。甚哉,西方之不可不生也!”云云。我认为修行人后身“展转下劣”,在人不在法。唐僖宗时,“颍州官妓口作莲花香,蜀僧曰:此女前世为尼,诵《法华》二十年。”诵《法华经》而转世为妓,不可谓《法华》误之;犹参禅人后身“为常人、为女人、为恶人”,亦不可谓参禅误之。观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难道观音应身也是“展转下劣”么?阿弥陀佛化身为永明禅师,永明禅师后身为善继禅师,善继禅师后身为无相居士宋濂。(永明禅师就没有阿弥陀佛那样绀目澄清四大海了;元朝)善继在苏州阊门外半塘寿圣寺,血书《华严经》一部,他的弘法事业,比永明禅师退半了;宋濂为臣,不得善终,则又不如善继禅师,难道可以说阿弥陀佛也“展转下劣”么?禅宗的泰首座,刻香坐脱,九峰不许;而纸衣道者能去能来,曹山亦不许。净土行人亦常以此批判禅宗的不对,没有审察到这种批判,原出于九峰和曹山,这正是禅宗善知识的正知正见,应当因此注意禅宗,何反以之低估禅宗呢!我们现在谁能坐脱立亡?我们连泰首座、纸衣道者都不如,而敢轻视禅宗么?

我认为宗下有浅深,显教密教有顿渐邪正,念佛也一样。禅之深浅,区别起来就多了,外道、凡夫、小乘、中乘、大乘,都各有各的禅。中国禅宗的禅,是上上乘禅,不同以上所举的禅。但末世行人参禅,确实有走错路的,无怪永明《四料简》中所责。唯我平常留心典章,从未见到《四料简》载在永明何种著作中,但天下流传已久,不敢说他是伪托的。他所呵责“有禅无净土”,难道禅净是二吗?念佛人心净佛土净,即见自性弥陀,这净土与禅是不二的。但今人却必限于念佛为净,参禅为禅。昔日我佛逾城出家,“入檀特山修道,始于阿蓝迦蓝,三年学不用处定,知非便舍;复至郁头蓝弗处,三年学非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象头山同诸外道,日食麻麦,经于六年……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等正觉。乃叹曰:‘奇哉!一切

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其时哪里来的禅和净呢?以后说法四十九年,都未究竟,至拈花微笑,付法迦叶,亦未说出“禅”字。禅是最上一乘法,犹如纯奶,卖奶的人,日日加了些水,以致全无奶性。学佛法的人,也如纯奶掺了水,永明看到便对掺了水的禅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并不是说纯奶的禅“蹉路”。永明禅师上智者岩,作禅净二阄,冥心精祷得净阄,乃至七度,若禅是不好的,他决不作此阄;若净是他本心所好的,则他必不至拈至七度乃决。且永明禅师出身禅宗,是法眼宗第三代,哪里会自抑己宗、说禅不好的道理?参禅的方法,要看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其目的只求明心见性。后人参禅违此方法,得些清净境界,通身轻飘飘的,一下子就开静,自以为有功夫了,其实滞于阴境,却不知一念缘起无生,怎能向百尺竿头进步?永明因此说:“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倒不如念佛老实可靠。但他也不是说光念佛就能“万修万人去”,要有净土,才能去见弥陀。若以“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为可靠,这又打错妄想了。《楞严经》阿难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岂释迦佛威神不可恃、不能惠我三昧,回目录

参禅学教

参“禅”要下死力去参,才有“禅”;学“教”也要认真地学,才能通达“教”理。我每每看到有些参禅的人,高兴时,盘上腿参一下;不高兴时,又把它放下,像“打摆子”(疟疾)一样,忽冷忽热,时松时紧。像那样参“禅”,就算有所得,也不过得个树枝上的“蝉”。学“教”的人,也是这样,心血来潮时,鼓起精神,一天到晚在书本里面啃;懒劲一发作,就把经本扔在床上当枕头,有时置之高阁,让它生虫。紧时,连撒尿放屁都不管,恨不得马上悟入佛之知见;松的时候,像一根“油条”。像那样学“教”,即或学上十年八载,能说会道,也不过是学得像鸡子“叫”罢了。回目录

禅与般若

仁者对般若禅定两度所会之理,全是依文解义,未得正解。若就教理而谈,虽三藏十二部经典,汗牛充栋,不出空有性相两宗之学。性宗谈空,相宗说有,岂非矛盾耶?实则谈空者,乃破众生之有见;说有者,乃破众生之空见。空有双离,方会真实。故龙树菩萨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大般若经》六百卷,无非明缘起性空之理。若不达缘起性空之义,而妄谈空,必落断见,甚为危险。吾人谈经,贵能因指见月,若执指为月,终不得月也。故禅宗贵在明心见性,心性若明,则三藏十二部皆是我心中流出,不修假外求也。故昔人有偈云:“达摩东来一字无,全凭心地做功夫。若于学纸上求佛法,笔尖蘸涸洞庭湖。”昔释尊夜睹明星悟后,叹曰:奇哉奇哉,佛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萎一切智无师智,自然现前。当知般若智光,众生本自具足,只是无始础以来,为妄想之所覆盖,不能显现。若不能离妄想执著,任你谈空说有,无非情计执著,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也。盼仁者于此等处,细加体会。

并盼多阅《楞严经》、《六祖坛经》,则对禅宗般若两义,当可更进一解。学佛贵在能依教笃实行持,若广求知解,而不实行,不得实益也。佛门略开十宗,四十余派,而以禅、净、律、密四宗,摄机较广。善知识!佛境如王都,各宗如通都大路,任何一路,皆能觐王。众生散处四方,由于出发之点各个不同,然而到达王所,却是一样有效。《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吾人若今日向这路一逛,明日又向那路一逛,流离浪荡,则终无到达之期。

六祖云:“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垂诫深矣!所以吾人要一门深入,不可分心,不可退转,如鼠龅(啮)棺材,但从一处用力,久自得出。若欲旁通余宗,自须识其主伴,禅宗的行人,便应以禅宗法门为主,余宗教理为伴;净土宗的行人,便应以净土法门为主,余宗教理为伴;律宗密宗亦复如是,方免韩卢逐块之弊。

佛门戒律,各宗皆须严持,识主伴如行路知方向,持戒律如行路有资粮,宗趣虽然不同,到头还是一样,所谓“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也。而弥陀佛威神却可恃、却能惠我三昧耶?

念佛决定比妄想三毒五欲等事好,如做好梦,醒来精神愉快,做恶梦醒来情思抑塞,所以瞎打妄想,不如一心念佛。如能法法皆通,则是最高尚的修行。“有禅有净土”,如虎本有威,再加二角,更加威猛,

为师作佛,理所当然。至于无善根者,不信禅,亦不信净,糊里糊涂,则“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了。

我平生没有劝过一个人不要念佛,只不满别人劝人不要参禅。每念《楞严经》所指“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而痛心,故把《四料简》的意旨,略加辩说,希望一切行人,不要再于《四料简》中,偏执不通,对禅净二法妄分高下,就不辜负永明禅师了。

禅净不二

参禅的人,多不了解禅净不二的法门,每谤净土为小乘。这是错误的。禅净功夫入门虽有不同,到家是一样的。一般人只知赵州禅师说的“念佛一声,漱口三日;佛之一字,吾不喜闻”的前面几句机锋话,

就经常拿来作为反对念佛的根据。这是误会的。要知道后面还有几句话,就是有人问赵州禅师“你的师是谁”?赵州说“十方诸佛”。“十方诸佛之师是谁?”赵州说“阿弥陀佛”。可见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师。今天参禅人不了解赵州禅师前面说的几句机锋话,同时又不了解赵州后面说的几句话。参禅的人以赵州的话来谤念佛法门,真是冤枉了赵州。假使今天遇到了赵州,一定要受到他的棒喝。各位佛弟子,请老老实实地从十方诸佛之师阿弥陀佛,至诚恳切地念去罢。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