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第十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放光般若经卷第十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 诏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无有底。”

答言:“虚空无有际故。”

“世尊!波罗蜜等。”

答言:“诸法等故。”

“世尊!波罗蜜寂静。”

佛言:“常空故。”

“世尊!波罗蜜无能伏者。”

佛言:“诸法无所有故。”

“世尊!种种波罗蜜空。”

答言:“亦无字亦无身故。”

“世尊!波罗蜜空。”

答言:“呼吸出入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有事行。”

答言:“无所觉无所行故。世尊。波罗蜜无有字。答言。痛想念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有去。”

答言:“诸法无有来故。”

“世尊”

“波罗蜜无有等。”

佛言:“诸法无所取故。”

“世尊!波罗蜜消。”

答言:“以诸法常尽故。”

“世尊!波罗蜜不生。”

答言:“诸法无所生故。”

“世尊!波罗蜜无所为。”

答言:“无有作者故。”

“世尊!波罗蜜无有智。”

佛言:“智者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所越。”

答言:“索生死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所败。”

答言:“诸法无有坏故。”

“世尊!波罗蜜如梦。”

答言:“梦中所有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如响。”

答言:“无有闻声故。”

“世尊!波罗蜜如光影。”

答言:“面像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如炎。”

答言:“水流不可得故。”

“世尊!波罗蜜如幻。”

答言:“术事不可得故。”

“世尊!波罗蜜无著。”

佛言:“绪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不断。”

答言:“无有绪故。”

“世尊!波罗蜜不出。”

答言:“无有窟故。”

“世尊!波罗蜜不戏。”

答言:“诸戏已灭故。”

“世尊!波罗蜜无贡高。”

答言:“诸贡高已灭故。”

“世尊!波罗蜜不动转。”

答言:“法性住故。”

“世尊!波罗蜜无住。”

答言:“诸法审尔等故。”

“世尊!波罗蜜无所住立。”

答言:“诸法无念故。”

“世尊!波罗蜜寂。”

答言:“诸法想行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淫。”

答言:“淫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恚。”

答言:“无有恚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不痴。”

答言:“灭诸冥故。”

“世尊!波罗蜜无有垢。”

答言:“无有狐疑故。”

“世尊!波罗蜜非众生。”

答言:“无有众生故。”

“世尊!波罗蜜无所除。”

答言:“诸法无所处故。”

“世尊!波罗蜜两际不灭。”

答言:“离于际故。”

“世尊!波罗蜜不破。”

答言:“诸法不受故。”

“世尊!波罗蜜无所[打-丁+此]。”

答言:“度诸声闻、辟支佛地故。”

“世尊!波罗蜜无所分别。”

答言:“诸法无有择故。”

“世尊!波罗蜜无有限。”

答言:“诸法不可平相故。”

“世尊!波罗蜜虚空。”

答言:“诸法不可计故。”

“世尊!波罗蜜无常。”

佛言:“诸法坏败故。”

“世尊!波罗蜜苦。”

答言:“诸法无有党,与师子战故。”

“世尊!波罗蜜无有我。”

答言:“诸法无所入故。”

“世尊!波罗蜜空。”

答言:“诸法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有想。”

答言:“诸法无所出生故。”

“世尊!波罗蜜内空。”

答言:“内空不可得故。”

“世尊!波罗蜜外空。”

答言:“外空法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内外空。”

答言:“内外空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空空。”

答言:“空空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大空。”

答言:“诸法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至竟空。”

答言:“无为法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有为空。”

答言:“有为法空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常空。”

答言:“常空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有际空。”

答言:“无有际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所作事空。”

答言:“所作事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性空。”

答言:“有为性法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诸法空。”

答言:“内外空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自相空。”

答言:“自相寂故。”

“世尊!波罗蜜有无空空。”

答言:“有无空不可得故。”

“世尊!四意止波罗蜜。”

答言:“身痛意法不可见故。”

“世尊!四意断波罗蜜。答言。善恶法不可见故。世尊。神通波罗蜜。”

答言:“四神足不可见故。”

“世尊!五根波罗蜜。”

答言:“五根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力。”

答言:“五力不可得见故。”

“世尊!波罗蜜觉。”

答言:“七觉意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道。”

答言:“八字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愿。”

答言:“愿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空。”

答言:“空事寂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相。”

答言:“静事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脱。”

答言:“八惟无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定。”

答言:“九次第禅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檀。”

答言:“妒嫉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戒。”

答言:“恶戒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羼。”

答言:“忍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惟逮。”

答言:“精进懈怠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禅。”

答言:“定以乱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慧”

答言:“恶智与慧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十力。”

答言:“诸法无有可伏故。”

“世尊!波罗蜜勇悍。”

答言:“通事慧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分别智。”

答言:“一切慧无碍故。”

“世尊!佛法波罗蜜。”

答言:“过诸法故。”

“世尊!如来波罗蜜。”

答言:“所说无有异故。”

“世尊!波罗蜜自然。”

答言:“般若波罗蜜自然,诸法中得自在故。”

“世尊!佛法波罗蜜。”

答言:“诸法事阿惟三佛故。”

摩诃般若波罗蜜真知识品第四十六

尔时释提桓因意念:“善男子、善女人闻般若波罗蜜过耳者,皆是过去佛时作功德人,为已与真知识相得。何况受持讽诵读说行中事者,是人已更供养若干诸佛,能为人问、能为人解,今复受持般若波罗蜜,如其中教。善男子、善女人闻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者,其人已于若干百千劫中行六波罗蜜中事所致。”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深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不怯不惧,闻已便能受持讽诵行其中事,当视是辈菩萨当如阿惟越致。何以故?般若波罗蜜甚深故,未能行六波罗蜜者终不能解。如是,世尊!若复有善男子、善女人欲訾毁般若波罗蜜者,其人本以轻易般若波罗蜜已。所以者何?闻说深般若波罗蜜不信乐故。未曾从佛及弟子众闻行六波罗蜜所致,不闻内外空及有无空所致,不闻三十七品、佛十种力及十八法所致。”

释提桓因问舍利弗:“般若波罗蜜有何等奇特?新学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云何解六波罗蜜?云何解内外空及有无空?云何解三十七品、十种力、十八法?”

释提桓因语舍利弗言:“般若波罗蜜者有大名称,诸不恭敬般若波罗蜜者,为不恭敬萨云若慧。”

佛告释提桓因言:“如是,拘翼!不恭敬般若波罗蜜者,为不恭敬萨云若慧。何以故?诸佛如来萨云若慧皆于中生。拘翼!善男子、善女人欲住萨云若者,当住般若波罗蜜;欲发道慧者,当习行般若波罗蜜。善男子、善女人欲离诸习绪,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转诸佛法轮者,当习行般若波罗蜜。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道、三耶三菩佛道者,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总持比丘僧者,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释提桓因白佛言:“菩萨云何住六波罗蜜?云何习六波罗蜜?云何行般若波罗蜜,习内外空及有无空?云何行三十七品、四无所畏、十八法?”

佛告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拘翼!承佛威神乃能作是问如来.无所著.等正觉。”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不住于五阴,如五阴不住者为习五阴;不住于眼耳鼻舌身意,不住于色声香味细滑法,不住十二衰者为习十二衰;不住六波罗蜜者为习六波罗蜜;不住内外空及有无空者为习内外有无空;不住三十七品、四无所畏、十力至十八法者为习十八法。何以故?不见五阴有可住可习者,乃至十八法亦不见可住可习者。

“复次,拘翼!菩萨于五阴不合者为习五阴,乃至佛十八法不合者为习佛十八法。何以故?菩萨索过去五阴不可得见、当来五阴不可得见、现在五阴亦不可得见,乃至佛十八法亦如是。”

舍利弗白佛言:“般若波罗蜜甚深。”

佛言:“五阴如亦甚深。舍利弗!乃至十八法如亦甚深。”

“世尊!般若波罗蜜甚深,难持难受。”

佛言:“五阴难持难受故,般若波罗蜜难持难受;乃至十八法难持难受故,般若波罗蜜难持难受。”

“世尊!般若波罗蜜不可平相。”

佛言:“五阴不可平相故,般若波罗蜜不可平相;乃至十八法不可平相故,般若波罗蜜不可平相。”

佛告舍利弗:“若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深五阴,为行般若波罗蜜;乃至十八法深不行,为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以五阴深为非五阴,乃至十八法甚深为非十八法。”

佛言:“若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五阴难持难受,为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若五阴难持难受者为非五阴;若十八法难持难受者为非十八法。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不可平相五阴,为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若五阴不可平相者为非五阴;乃至佛十八法不可平相者为非十八法。”

舍利弗白佛言:“般若波罗蜜甚深难解、不可平相,不当于新学菩萨前说是深般若波罗蜜,闻者或恐或怖,狐疑作碍不信不乐;当为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说是深般若波罗蜜,闻是终不恐怖、终不疑阂,闻则信解。”

释提桓因问舍利弗:“正使于新学菩萨前说深般若波罗蜜,有何等过?”

舍利弗语释提桓因言:“若于新学菩萨前说者,便能恐怖、便能诽谤、便不得度脱、便受剧恶之罪,更倍久难乃能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释提桓因问舍利弗:“颇有未受记莂菩萨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者不?”

舍利弗言:“有闻是深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者,今受记莂不久,不过更见一佛两佛便受记莂。”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若有闻深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者,当知是辈菩萨摩诃萨人发意已久、行六波罗蜜已久,供养诸佛,所行转转出于本所闻所行者上。”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者,我已解所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意者,若于梦中行六波罗蜜、若坐于佛座,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不久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悉于梦中所作如是,当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久;何况行六波罗蜜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而不疾成三耶三佛?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能奉行者,于善本功德为已成就,已曾供养过去无央数诸佛,为与真知识相得,受持讽诵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记莂不久,当知是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复动转。今现在信者亦当如是,甫当来信者亦复如是。世尊!譬如有人,若行百喻旬、若二百喻旬至四百喻旬,所经过处,饥馑贼寇梗歰剧难。遥见树木若放牧之地,当知居家去是不远,便自欢喜:‘今我为得脱此诸难,不复恐畏、不复饥饿。’受持深般若波罗蜜者,当知是菩萨为已受记,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复久。是菩萨不畏当堕罗汉、辟支佛地,是者则菩萨摩诃萨应成之兆。”

佛语舍利弗:“汝所说辩才者,皆是佛事。”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譬如有人欲见大海,便发往趣大海不懈止,亦不见树亦不见山,便作念言:‘今近大海不久。’虽不见大海,于中生想言:‘如我所见相,知我今至海不久。’世尊!菩萨摩诃萨当作是知,闻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读者,虽不面于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前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劫数之记,然自知成三耶三佛不久。何以故?已得见般若波罗蜜受持讽诵故。世尊!譬如人见春天诸树痱癗含气,当知是树枝叶花实将生不久。何以故?是树先有瑞应故,阎浮提人见瑞应莫不欢喜者。世尊!菩萨得见闻般若波罗蜜,闻已受持讽诵念习行中事,当知是菩萨功德已成满,已供养若干百千诸佛,逮前功德之所扶接,便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天上诸天曾见诸佛,皆欢喜言:‘前过去诸菩萨皆受记莂,瑞应亦如是。’世尊!譬如母人怀妊稍稍长大,坐起不安行步无便,气力转微食饮损少,卧起不宁稍稍觉痛,厌本所习皆受诸恼;异母人观见瑞应,知是妇人今产不久。菩萨摩诃萨已作善本,供养若干百千诸佛,从久远作行常与真知识相得,功德成就。菩萨摩诃萨行诸功德故,便得般若波罗蜜已,便受持讽诵习行中事如法住者。世尊!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记莂终不复久。”

佛言:“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乃作是问者,皆是佛事。”

须菩提白佛言:“甚奇甚特!世尊悉豫知菩萨所应。”

佛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欲益众生、安隐一切及天与人,欲以四事受行菩萨道者。何等为四?一者、施与,二者、仁爱,三者、利人,四者、同义。劝彼令行十善;自行四禅及四空定,劝彼使行四禅及四空定;自行六波罗蜜,劝彼令行六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劝令人得须陀洹道,自于内不为劝人行罗汉、辟支佛道,自于内不为不受罗汉、辟支佛证,劝助无央数亿百千菩萨令行六波罗蜜;自过于阿惟越致地,劝彼住阿惟越致地;自净佛国土,劝彼净佛国土;自具神通,劝彼修神通;自净陀邻尼门,劝彼令净陀邻尼门;自行具足辩才,劝彼令行辩才;自成就身相,劝彼令成身相;自成童真地,劝彼令修净洁行地;自得佛十力,劝彼使行十力;自建萨云若,劝彼令建萨云若;自离诸习绪,劝彼令离习绪;自转法轮,劝彼令转法轮。”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甚奇甚特!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普具足作功德,行般若波罗蜜,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世尊!菩萨摩诃萨念般若波罗蜜,云何当得具足?”

佛言:“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五阴有增有减,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得具足念,乃至萨云若亦不见有增有减;是为菩萨得具足念。复次,须菩提!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亦不见是法亦不见非法,亦不见过去当来今现在恶法善法,亦不见受记莂亦不见不受,亦不见有为法亦不见无为法,亦不见三界,亦不见六波罗蜜,乃至萨云若亦无所见;是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得具足念。何以故?诸法法之相法不坏空,无坚固侵诳之貌,法亦无生无寿无命故。”

须菩提言:“世尊所说不可思议。”

佛语须菩提:“以五阴不可思议故,所说不可思议;六波罗蜜乃至萨云若不可思议故,所说不可思议。须菩提!若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知五阴不可思议则知具足般若波罗蜜,乃至萨云若知不可思议则具足知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深般若波罗蜜,谁当信解者?”

佛言:“菩萨久行六波罗蜜多,作诸善本,已供养过去无央数诸佛,已与真知识相随者,是辈菩萨乃信解深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萨行六波罗蜜、作诸善本以来几时?供养若干佛与真知识相得?”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不有名五阴,不分别五阴,亦不以想有名分别五阴,亦不有名分别五阴有实,及诸六情、三界、六波罗蜜、内外空,及有无空、三十七品、佛十八法、道慧及萨云若,亦不有名分别,亦不以想有名分别有虚有实。何以故?须菩提!以五阴不可思议,乃至萨云若亦不可思议。以是故,菩萨摩诃萨久行六波罗蜜多,作诸善本与真知识相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者甚深。以五阴甚深故,般若波罗蜜甚深。以萨云若甚深故,般若波罗蜜甚深。世尊!般若波罗蜜者珍宝之积聚,是须陀洹及罗汉、辟支佛宝之积聚,亦是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宝之积聚,亦是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四等、四空定、五神通、三十七品、佛十八法及萨云若,乃至诸法宝之积聚。世尊!般若波罗蜜者是清净之积聚,以五阴清净乃至萨云若清净故。世尊!深般若波罗蜜甚可奇怪,于是中云何而有留难?”

佛言:“有是有留难。善男子、善女人欲书是般若波罗蜜者当疾疾书之,若欲受持、若欲讽诵、若欲守行者亦当疾疾为之。所以者何?或未受书行之顷能有留难。善男子、善女人若能一月书成者,若二若三若四若五若一岁成者,要当书持受之讽诵学习,若一月书成持学受者亦当竟之,若至一岁亦当竟之。所以者何?多于珍宝中起诸因缘有留难故。”

须菩提言:“世尊!是深般若波罗蜜,有书持学讽诵守行念中事者,诸魔波旬常念欲断绝之。”

佛语须菩提:“正使波旬欲断绝者,会不能断绝,令不守行书持学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何谁恩,令魔波旬不能断绝学深般若波罗蜜者?”

佛告舍利弗:“是佛之事,令魔波旬不能断绝。亦复是十方诸佛之恩,拥护是菩萨受持般若波罗蜜者,令魔波旬不能断绝。所以者何?舍利弗!菩萨受持般若波罗蜜为佛所护持者,天魔波旬终不能断绝、为作留难。何以故?舍利弗!诸有菩萨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念讽诵者,诸佛之法当应拥护,令魔波旬不能中道令有留难者。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人当作是念:‘我今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者,皆是诸佛事。’”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者,皆为佛恩之所护持。”

佛言:“如是,如是!”

舍利弗言:“世尊!十方现在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颇知是善男子、善女人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念讽诵者不?颇持佛眼颇知颇见不?”

佛告舍利弗:“诸有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讽诵行者,十方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已见已知诸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讽诵行者;当知是人今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久。舍利弗!若复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讽诵守习行如中事,爱乐供养般若波罗蜜名花、捣香泽香杂香、缯彩花盖幡幢。所有作是供养者,诸佛以天眼悉见是善男子、善女人已。是善男子、善女人有书持般若波罗蜜奉行学者,得最大福、得大功德,为得最行。善男子、善女人持善本功德,终不堕恶趣至阿惟越致,终无有离诸佛、六波罗蜜时,终不离内外空及有无空时。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不离三十七品、佛十八法时。舍利弗!如来去之后,是般若波罗蜜当在南方,南方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当受学书持是深般若波罗蜜,持是功德,终不至恶趣,受天上人中之福。以奉行六波罗蜜、明六波罗蜜已,当复供养承事诸佛,承事之后当以三乘而得度脱。舍利弗!般若波罗蜜所在方面、所至到处,四辈学士亦当受持是深般若波罗蜜书持讽诵,持是功德不至恶趣,受天上人中之福。亦当复奉行六波罗蜜、明六波罗蜜已,当复供养承事诸佛,承事之后以三乘法而得度脱。舍利弗!是般若波罗蜜当转北去,北方四辈亦当复受书持讽诵行深般若波罗蜜,持是功德不生三恶趣,受二道之福,亦当奉行六波罗蜜,亦当承事诸佛世尊,复以三乘而得度脱。舍利弗!深般若波罗蜜是时当行佛事。所以者何?舍利弗!我泥曰后法欲尽时,我已豫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深般若波罗蜜者。我复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尽意供养般若波罗蜜,所有名香缯彩华盖,持是功德不堕三恶趣,受二地之善福,行六波罗蜜供养诸佛,以三乘法而得度脱。何以故?舍利弗!如来已见是辈人、已称誉是人,我已署是人所在;十方现在诸佛亦复称誉,亦见是人,亦署是人已。”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后当普在北方耶?”

佛言:“如汝所说。乃后世时善男子、善女人受学书持行般若波罗蜜者,当知是人久发大乘意已,更供养若干诸佛,作诸善本。”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后北方面当有几所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解者?”

佛告舍利弗:“后北方世虽多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者,少有成大乘者耳。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闻说深般若波罗蜜,不难不厌而不恐怖。所以者何?善男子、善女人已为见佛,已从诸佛闻深法已。所以者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已为具足六波罗蜜,为已具足内空、外空及有无空,已为具足佛十八法、三十七品。是善男子、善女人多作诸功德,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一切众生故。舍利弗!我为是善男子、善女人说萨云若慧;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亦复说应萨云若慧。诸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皆为生老病死故,亦复为彼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诸慧之事。是善男子、善女人从小至竟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魔及魔天终不能坏,何况其余有恶行者而欲诽谤深般若波罗蜜?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人闻深般若波罗蜜者,便得最妙欢喜,立多所人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我为菩萨时亦复作是誓:‘我等亦当立无央数众生劝令行菩萨道,我等亦当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动转记。若有菩萨发意者,我代欢喜;诸有劝人使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我亦代欢喜。’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罗蜜者,为已于过去诸佛前作是誓已,今复于我前誓愿众生:‘我当饶益安隐众生,我当劝助一切众生立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使不动转。’所以者何?过去诸佛亦复代诸发意菩萨作是誓者,代其欢喜。舍利弗!我代欢喜者善男子、善女人,亦为复欲安隐一切,劝助众生使立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离于六衰、得净妙行。已自清净,复以净施;净妙施已,便受净妙功德之福;受净妙福已,复为众生故分别内外所有,令众生得净妙福;持是功德遍至十方诸佛国土说般若波罗蜜处而得听受;闻受已,亦复于彼劝发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

舍利弗白佛言:“甚奇,世尊!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所说过去当来今现在之法,无所不知众生之行,无事不知,乃复知诸当来过去现在佛事、众僧之事。或有善男子、善女人得六波罗蜜欲讽诵受,或意进退便不能得学六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求六波罗蜜意不进退、精进不懈,便能一时具足六波罗蜜。”

舍利弗白佛言:“善男子、善女人如是行者便得深经,为应般若波罗蜜耶?”

佛言:“如是深经者为应般若波罗蜜。何以故?用能劝助安立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故。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六波罗蜜不舍生老病死,精进不怠如般若波罗蜜教,净佛国土、教化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志,终不懈怠。”

摩诃般若波罗蜜觉魔品第四十七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叹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行六波罗蜜者,摄取佛国、教化众生,其德乃尔。是善男子、善女人云何而趣断绝留难?”

佛告须菩提言:“辩不即生者,当知魔事。”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辩不即发知是魔事?”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久久乃成。以是故,菩萨辩不即生,当知魔事也。须菩提!菩萨辩才卒起,亦是魔事。”

“世尊!何以故辩才卒起复是魔事!”

佛言:“是菩萨行六波罗蜜卒起辩事。所以者何?学无本末,辩起咃卒不能究竟,是故当知魔事。菩萨书是经时转相形笑,志乱不定,众意不和,如是菩萨则为魔事。书是经时意自念言:‘我不得是经中滋味。’便舍而去,当复知是魔事。须菩提!说是经时若受持之,贡高绮语隐置他人者,复是魔事。受持讽诵学是经时,各自贡高转相形笑。菩萨当觉是为魔事。须菩提!受是经时,各各志乱意不和同者,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不得经中滋味便弃舍去,当觉魔事?”

佛言:“是辈菩萨未曾习行六波罗蜜,不闻般若波罗蜜,自生意念言:‘我无有记莂于六波罗蜜。’以是故,闻般若波罗蜜不喜乐悦便弃舍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世尊!云何菩萨言:‘我无记莂。’不乐便去?”

佛言:“未得菩萨道者,终不记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莂。是故言:‘我无有莂于六波罗蜜。’便弃舍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若有菩萨意念言:‘我乡里不闻般若波罗蜜,及所生处亦不闻是。’复弃舍去,不复欲学般若波罗蜜。意转一念辄却一劫,随其转意多少之数当更乃尔所劫。甫当复更学余经,不住萨云若亦不至萨云若。是辈菩萨为弃其根而攀枝条,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须菩提言:“世尊!何等经不从萨云若中出,而欲学诵余经?”

佛告须菩提:“声闻所应三十七品法及三脱门,善男子、善女人住是中,求取须陀洹道,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道,不取萨云若,然自作碍。须菩提!是为舍本攀枝者。所以者何?是菩萨亦复出生于般若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者亦出道法、俗法。菩萨学般若波罗蜜者,亦当学道法、亦当学俗法。譬若有狗得大家所食不肯食之,得使人之食而更食之。须菩提!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更弃舍去,反攀枝条。须菩提!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须菩提!譬如有人欲得见象,得象舍去,反求象迹。于意云何,是人为黠不?”

须菩提言:“为不黠。”

“当来之世有行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反弃舍去,更学声闻辟支佛经法。于意云何,是菩萨为黠不?”

须菩提言:“为不黠。”

佛言:“是菩萨当觉魔事。须菩提!譬如有人欲见大海,已见舍去,反观牛迹之水。便言:‘海之大小,孰愈于此。’于意云何,是人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亦弃舍去,反学声闻辟支佛经法,于中受学讽诵。须菩提,是辈菩萨当觉魔事。须菩提!譬如工匠,欲以揆则日月殿舍之模,竖立安造作释之殿。于意云何,彼匠虽巧,宁能作不?”

须菩提言:“世尊!此事甚难,非是凡夫世愚之士所能作者。”

佛言:“当来之世有行菩萨道者,得学深般若波罗蜜,中道而弃舍去,更于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欲以具足萨云若萨云若事。于意云何,是人宁能成萨云若不?”

须菩提言:“所不能成。”

佛言:“是菩萨当觉魔事。须菩提!譬如有人欲见转轮圣王,见已反观小王,谛熟视之。便言:‘圣王之体与此何异。’是人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当来有少德之人学菩萨道者,得闻深般若波罗蜜,学持守行中道舍弃,更受罗汉、辟支佛经法。复言:‘我当于中具萨云若。’于意云何,是菩萨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是为菩萨魔事。譬如饥人得百味食,更念欲得六十味食,舍百味去食六十味。于意云何,是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弃舍去已,更于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求萨云若。是菩萨为黠不?”

须菩提言:“为不黠。”

佛言:“是为菩萨魔事。譬如士夫得无价摩尼宝已,反比水精。于意云何,是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已更弃舍去,反持比声闻、辟支佛经法,于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欲得萨云若。宁为黠不?”

须菩提言:“为不黠。”

佛言:“是为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已,于中他因缘起便不得书,或复有色声香味细滑法之留难,或复有檀波罗蜜留难、尸波罗蜜留难、羼波罗蜜留难、惟逮波罗蜜留难、禅波罗蜜留难,乃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皆为作留难。何以故?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者非是留难,不可思议亦非选择,不生不灭、不著不断,无碍、非见、非行、非猗。所以者何?须菩提!般若波罗蜜无是象法。若有菩萨书是经时,若有是辈留难事者,当知是为魔事。”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可得书耶?”

佛言:“不也。何以故?般若波罗蜜者其实不可见,至檀波罗蜜实不可见,乃至萨云若亦不可见。诸所有者皆不可见。何以故?无所有故。无所有者,不可书也。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作是念言:‘是深般若波罗蜜无所有者。’是为菩萨魔事。”

须菩提言:“世尊!诸行菩萨道者,书是深般若波罗蜜经字已,入是字中,便言:‘我书般若波罗蜜。’世尊!是六波罗蜜无有字法。所以者何?六波罗蜜无有文字,五阴亦无有文字,乃至萨云若亦无文字。世尊!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从六波罗蜜乃至萨云若,作无文字入般若波罗蜜者,亦是菩萨魔事。”

“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书般若波罗蜜时,若起想念郡国县邑丘聚村落,若闻父母所尊之声意念父母,若念兄弟姊妹,若念兵贼淫欲之事。作是念已,复生余念。魔波旬复益其念,作是留难,欲令中断使不书持。须菩提!是为菩萨魔事。若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书持般若波罗蜜时,若供养事起——衣被财利、饮食床卧、病瘦医药——言:‘我书般若波罗蜜故,得是供养。’于是乐者,当觉魔事。须菩提!书是经时,魔波旬于菩萨前说种种异深经之事。菩萨有沤和拘舍罗者,不受魔所说。何以故?是经不能令人至萨云若故。须菩提!若是菩萨无沤和拘舍罗意者,闻深般若波罗蜜便欲舍去。”

佛言:“我广为诸菩萨说沤和拘舍罗事,欲得沤和拘舍罗事者,当从深般若波罗蜜中索之。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乘者,舍深般若波罗蜜,欲从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求沤和拘舍罗。须菩提!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