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之八十一 外科理例(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卷之八十一 外科理例(下)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脑疽

肿痛未作脓者,宜除湿消毒,黄连消毒饮之类。大痛或不痛、或麻木者、毒甚者,隔蒜灸之,更用解毒药。肿痛便秘者,邪在内也,宜泄之;不甚痛或不作脓者,虚也,托里为主;不作脓及不溃,俱宜托里。脓成而痛者,针之,更以托里。脓溃而多及不敛者,大补气血。

烦躁饮冷,脉实而痛,宜泻火。

一人素不慎起居饮食,脑赤肿痛,尺脉洪数。以黄连消毒散一剂,湿热顿除,惟肿硬作痛,以仙方活命饮二剂,肿痛悉退,但疮头不消,投十宣,去桂,加金银花、本、白术、茯苓、陈皮以托里排脓。彼欲全消,自制黄连解毒散,二服,反肿硬不脓。仍用十宣,加白术、陈皮、茯苓,肿少退,仍去桂,又四剂而脓成肿退。继以八珍汤,加黄、五味子、麦门冬,月余,脓溃而愈。

一人脑疽,肿痛脉数,以黄连消毒散,二剂少退,与仙方活命饮,二剂而止,再以当归、川芎、芍药、金银花、黄柏、知母而溃,又以托里药而愈。

一人头项俱痛,虽大溃,肿痛亦甚,兼作泻,烦躁不睡,饮食少思,其势可畏。诊其脉,毒尚在,与仙方活命饮,二剂,肿痛退半,与二神丸及六君子汤,加五味、麦门冬、酸枣仁,四剂,诸证少退,食颇进,睡少安,及与参苓白术散,数服而食进,又与十全大补汤,加金银花、白芷、桔梗,月余瘥。

一妇脑疽,左肿痛,左鼻出脓,年余不愈,时或掉眩,如坐舟车。许叔微曰∶肝虚,风邪袭之然也。以川芎一两、当归三钱、羌活、旋覆花、细辛、防风、蔓荆子、石膏、本、荆芥穗、半夏曲、干葛、生地黄、甘草各半两,每服一两,姜水煎服,一料而愈。

一人脑疽十余日,面目肿闭,头如斗,脉洪数,烦躁饮冷,此膀胱湿热所致。用黄连消毒饮二剂,次饮槐角酒二腕,顿退,以指按下,肿则复起。此脓已成,于颈、额、肩、颊各刺一孔,脓并出,口目始开。更以托里药,加金银花、连翘,三十余贴愈。

一人患脑疽势剧,脉实,用黄连消毒散,不应,以金银藤二两,水二钟煎一钟,入酒半盏服之,势去三四,再服渐退。又加黄柏、知母、栝蒌、当归、甘草节,数剂而溃止,加黄、川芎、白芷、桔梗,数剂愈。

一人脑疽,其头数多,痛不可忍。服消毒药不应,更以金银花,服之即鼾睡,觉而势去半,再数剂而消。

一人脓将成,微痛兼渴,尺脉大而无力,此阴虚火动之证。彼谓心经热毒,自服清凉降火药,愈炽,复求治。乃以四物汤中加知、柏、五味子、麦门冬、黄,及加减八味丸,渴止疮溃,更以托里药兼前丸而愈。

一妇年将七十,形实性急,好酒,脑疽作才五日,脉紧急又涩。急用大黄,酒煨细切,酒拌炒为末,又酒拌人参炒入姜煎,调一钱服,过两时再与,得卧,而上半身汗,睡觉病已失。此亦内托之意。

杜碧清亦明医也,自病脑疽,疗之不愈。丹溪往视之,曰∶何不服防风通圣散?曰∶已服数剂,丹溪曰∶合以酒制之。碧清乃自悟,以为不及。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鬓疽

痛发寒热或拘急者,发散表邪。

不作脓或脓成不溃者,并宜托里。

作脓痛者,托里消毒。

脓已成作痛者,速针之。

溃而不敛或流清浆者,宜峻补。

一人患鬓疽,痛作肿发热,以小柴胡汤加连翘、金银花、桔梗,四剂而愈。

一人因怒后鬓际肿痛发热,以小柴胡汤加连翘、金银花、天花粉,四剂,根盘俱消,惟疮头作痛。以仙方活命饮,二剂,痛止脓熟,针之,更以托里消毒药愈。

一老人患此,肿痛发热,脓清作渴,脉濡而涩,此气血俱虚也,欲补之。彼见作渴发热,乃服降火之剂,果作呕少食,复求治。以六君子汤,四剂呕止食进,仍用补药,月余愈。

一人脓成痛,发呕少食,以仙方活命饮,一剂而止,以六君子加当归、桔梗、皂角刺,溃而愈。

一人嗜酒与爆炙,年五十余,夏初,左丝竹空穴努出一角,长短大小如鸡距而稍坚。

予曰∶此少阳所过,气多血少,未易治也,须断肉味,先解其食毒,针灸以开泄其壅滞。彼不听,以大黄、朴硝、片脑等冷药之。一夕豁开如酱蚶,径三寸,二日后,蚶子溅血高数寸而死。因冷外逼,气郁而得发,宜其发之暴也如此。

一人肿痛,寒热拘急,脉浮数,以荆防败毒散,二剂,表证悉退,更以托里消毒散溃之而安。

一人肿痛甚,发寒热,服十宣散愈炽,诊之脉数而实,此表里俱有邪也。以荆防败毒散加芩、连、大黄,二剂少愈,更以荆防败毒散,四剂而消。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胁疽

一人年五十,腋下患毒,疮口不合,右关脉数而渴,此胃火也。用竹叶黄汤而止,再用补气药而愈。尝治午后发热作渴,用地骨皮散,效。

一妇因忿郁,胁下结一核二十余年,因怒加肿痛,完谷不化,饮食少思,此肠胃虚也。以六君子加砂仁、肉桂、干姜、肉豆蔻,泄虽止,而脓清,疮口不合,用十全大补汤,月余愈。

一人年四十,夏月腋下患毒,溃后不敛,脓出清稀,皮寒脉弱,肠鸣切痛,大便溏泄,食下即呕,此寒变而陷也,宜大辛温之剂。遂以托里温中汤一二帖,诸证悉退。更以六君子加炮干姜、肉桂数剂,再以十全大补汤,愈。

一人胁下一块,日久不溃,按之微痛,脉微而涩,此形证俱虚也。经曰∶形气不足,病气不足,当补不当泻。宜用人参养荣汤。彼不信,乃服流气饮,虚证悉至。方服前方,月余少愈,但肿尚硬。以艾叶炒热熨患处,至十日脓成,以火针刺之,更灸豆豉饼,又服十全大补汤百帖而安。

一人困劳发热,胁下肿痛。脉虽大,按之无力,此气虚腠理不密,邪气袭于肉里而然也,当补之,以接虚怯之气。以补中益气汤加羌活,四剂少可;去羌活,又百剂而愈。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胸疡

一人四十,胸患疮成漏,日出脓碗许,喜饮食如常,用十全大补汤加远志、贝母、白敛、续断,灸以附子饼,脓渐少,调护岁余,愈。

一人胸肿一块,半载不消,令灸百壮方溃,服大补药不敛,灸附子饼而愈。

一妇性刚多怒,胸前作痛,肉色不变,脉数恶寒。经曰∶洪数脉,应发热反恶寒,疮疽也。

今脉洪数则脓已成,但体丰浓,故色不变,似乎无脓。以痛极,始肯针,入数寸,脓数碗,以清肝消毒药治之,愈。

一少妇胸膺间溃一窍,脓血与口中所咳相应而出,以参、、当归加退热排脓等药愈。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背疽

凡背疽痛或不痛及麻木者,邪气盛也,隔蒜灸之。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毒随火而散。若不痛者,须明灸之,或用黄连解毒散之类。

头痛拘急乃表证,用人参败毒散一二剂服之。如痛,用金银花散,或槐花酒、神效托里散。

痛肿硬脉实者,以清凉饮、仙方活命饮、苦参丸。

肿硬木闷,疼痛发热,烦躁饮冷便秘,脉沉实者,内疏黄连汤,或清凉饮子。大便以利,欲得作脓,用仙方活命饮、托里散、蜡矾丸,外用神异膏。

饮食少思,用六君子汤加藿香,连进三五剂,更用雄黄解毒散洗患处,每日用乌金膏涂疮口处。候有疮口,即用纸作捻,蘸乌金膏,入疮内。苦有脓,为脂膜间隔不出而作胀痛者,宜用针引之;腐肉堵塞者,去之;若瘀肉腐动,用猪蹄汤洗;如脓稠或痛,饮食如常,瘀肉自腐,用消毒与托里药相兼服之,仍用前二膏涂贴;若腐肉已离好肉,宜速去之,亦用托里药,若瘀肉不腐,或脓清稀,不痛者,急服大补之剂,亦用桑柴灸之,以补接阳气,解散郁毒。

大抵气血壮实或毒轻少者,可假药力,或自腐溃;怯弱之人,热毒中膈,内外不通,不行针灸,药无全功。然此证若脓已成,宜急开之。否则,重者溃通脏腑,腐烂筋骨,轻者延溃良肉,难于收功,因而不敛者多矣。

一人患此痛甚,服消毒药愈炽,以隔蒜灸而止,与仙方活命饮二剂顿退,以托里药溃而愈。

一人年五十,患背疽四五日,肿大痛,赤晕尺余,重如负石。势炽当峻攻,察其脉又不宜。遂先砭赤处,出黑血碗许,肿痛背重皆去,更敷神效散,及仙方活命饮二剂,疮口及砭处出黑水而消。

一人肿作痛,脉浮数,与内托复煎散,二剂少退,与仙方活命饮,四剂痛止而溃,再用托里药,愈。

一人毒势炽甚,痛不可忍,诸药不应。以仙方活命饮,二剂诸证悉退,又二剂而溃,以金银花散六剂而愈。

一人浓味气郁,形实性重,年近六十,患背疽。医与托药皆不行,惟饮香附末甚快,自肿至溃,始终只此一味而安。(此体实而病又实,盖千百而一见也。每思香附,经不言补,惟不老汤乃言有益于老人,用片子姜黄、甘草、香附三味,以不老为名,且引铁瓮先生与刘君为证,夫岂无其故哉!盖于行中有补之理耳。天之所以为天,健而有常,因其不息,所以生生无穷,正如茺蔚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妙,故名益母。胎产所恃者,气血也,胎前无滞,产后无虚,以其行中有补也,夏枯草治瘰亦然,此因情性而治也。)通府患发背十余日,势危脉大,先饮槐花酒二服,其势退,再饮败毒散二剂,更饮托里药数剂,渐溃。又用桑柴燃灸患处,每日灸良久,仍贴膏药,灸至数次,脓溃腐脱,以托里散加白术、陈皮,月余而愈。

一侍御髀胛患毒痛甚,服消毒药不减,饮槐花酒一服,势随退,再用托里消毒药,愈。

一人患发背甚危,取金银藤五六两捣烂,入热酒一钟,绞取汁,温服,渣罨患处,四五服而平。彼用此药治疮,足以养身成家。盖金银花疮科圣药,不论已成未成,并有回生之功。

一老人年七十,背疽尺余,杂服五香汤、十宣散数十贴,脓血腥秽,呕逆不食旬余。病人自言∶十宣散服之膈中不安,且素有淋病三十年,今苦淋痛呕逆及不得睡而已。急煎参当归膏,以牛膝汤入竹沥调化与之,三日尽药斤半,淋止思食,七日尽药四斤,脓自涌出,得睡,兼旬而安。时六七月也。

一叟六十余,好酒肉,背疽见脓,呕逆发热,用十宣散已多。医以呕逆投嘉禾散,加丁香,时七月大热,脉洪数有力。予曰∶脉证在溃疡尤忌,然形气尚可为。只与独参汤加竹沥,药尽十五六斤、竹百竿而安。予曰∶此幸耳,不薄味,恐再发。后因夏月醉坐池中,左胁旁生软块如饼,二年后溃为疽,自见脉证如前,仍服参、、竹沥而安。

一妇发背,用托里消毒药二十余剂而溃,因怒,顿吐血五六碗,气弱脉细。此气血虚极也。令服独参膏斤许,少缓;更以参、、归、术、陈皮、炙甘草三十剂,疮口渐合。若投犀角地寒凉之药,其误也鲜矣。

一人背疮如碗大,溃见五脏,仅隔膜耳,自谓必死。《精要》∶取大鲫鱼一枚去肠脏,以羯羊粪填实,煨令焦黑极燥,为末,干糁之,疮口遂合,累用有效。须脓少欲生肌时用之。

一人年四十,发背,心脉洪数,势危剧,经曰∶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脉洪数乃心火炽甚,心主血,心气滞则血不流,故生痈也。其竹马灸其穴是心脉所游之地,急用隔蒜灸,以泻心火,拔其毒,再用托里消毒,愈。

一人发背,疮头甚多,肿硬色紫,不甚痛,不腐溃,以艾铺患处灸之,更用大补药,数日,死肉脱去而愈。

一人忽恶心,大椎骨甚痒,须臾臂不能举,神思甚倦。此谓天疽,危病也。隔蒜灸,痒愈甚,乃明炙(着肉灸也。)五十壮痒止,旬日愈。《精要》云∶灸有回生之功,信矣。

一人背毒,痛发热,饮冷多汗,便秘谵语,以破棺丹二丸而宁。再以金银花四剂而脓成,开之,更用托里散,愈。

一太监发背,肿痛色紫,脉息沉数。良甫曰∶脉数发热而痛者,发于阳也。且疮疡赤甚则紫,火极似水也。询知常服透骨丹半载,乃积温成热所致,遂以内疏黄连汤,再服稍半,更用排脓消毒药,及猪蹄汤、太乙膏而愈。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腰疽

一人年十九,腰间肿一块,无头不痛色不变,三月不溃,饮食少思,肌肉日瘦。此气搏腠理,荣卫不行,郁而为肿,名曰湿毒流注。《元戎》曰∶若人饮食疏精神衰,气血弱,肌肉消瘦,荣卫之气短促而滞,故寒搏腠理闭郁为痈者,当补,以接虚怯之气。以十全大补汤加香附、陈皮,三十剂,始针出白脓二碗许,仍用药,倍加参、,仍灸以豆豉饼,渐愈。彼惑于连效,内服败毒,外贴凉药,反至食少脓清,患处色紫,复求治。喜得气冷衰,仍以前药加远志、贝母、白敛,百剂而愈。此或久而不愈,或脓水清稀,当服内塞散及附子饼,然后可愈。

一人年四十,患腰疼,服流气饮、寄生汤不应,以热手熨之少可,其脉沉弦,肾虚所致,服补肾丸,愈。

一人年二十,遍身微痛,腰间作肿痛甚,以补中益气汤加羌活,四剂少可。又去羌活,十余剂而愈。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臀痈

一人臀痈,肿硬作痛,尺脉浮紧,按之无力。以内托羌活汤,一剂痛止,再以金银花散,四剂脓溃而愈。

一人臀痈,肿硬痛甚,隔蒜灸之,更服仙方活命饮,二剂痛止肿消。以托里消毒散加黄柏、苍术、羌活,疮溃而愈。

一人臀痈,不作脓,饮食少思,先以六君子汤加芎、归、黄,饮食渐进;更以托里散,脓溃而愈。

一人腿痈内溃,针之,脓出五碗许,恶寒畏食,脉诊如丝。此阳气微也。以四君子加炮附子,畏寒少止,又四剂而安。以六君子加桂,数剂,饮食颇进,乃以十全大补,及灸附子饼,两月愈。

一妇腿疽,久而不愈,疮口紫陷,脓水清稀,予谓为虚,彼不信,乃服攻毒之剂,虚证蜂起,复求治。灸以附子饼,服十全大补汤,百贴而愈。

一人腿根近环跳穴痛彻骨,外皮如故,脉数带滑。此附骨疽,脓将成。用托里药六剂,肿起作痛,脉滑数,脓已成,针之,脓出碗许,再加补剂,月余痊。

一人腿兼筋挛骨痛,脉弦紧,以大防风汤六剂,筋挛少愈,又二剂而肿消,但内一处尚作痛,脉不弦紧。此寒邪已去,乃所滞瘀浊之物欲作脓,故痛不止。用托里药数剂,肿起脉滑,乃脓已成,针之,用十全大补汤,月余而安。

一人右腿赤肿痛,脉沉数,用当归拈痛汤,四肢反痛,乃湿热壅遏,又沉下部,药力难达,非药不对证。遂砭患处,去毒血,仍用前药,一剂顿减,又四剂而消。

一人先腿痛,后又四肢皆痛,游走不定,至夜益甚,服除湿败毒之剂不应,脉滑而数,湿痰浊血为患。以二陈汤加苍术、羌活、桃仁、红花、牛膝、草乌治之而愈。凡湿痰湿热,或死血流注关节,非辛温之剂开发腠理,流通隧道,使气行血和,安能得愈?一人腿痛,每痛则痰盛,或作嘈杂,脉滑而数。以二陈汤加升麻、二术、泽泻、羌活、南星,治之而安。

一人素有香港脚,胁下作痛发热,头晕呕吐,腿痹不仁,服消毒护心等药不应。左关脉紧,右关脉弦。此亦香港脚也。以半夏左经汤治之愈。

一人脚软肿痛,发热饮冷,大小便秘,右关脉数,乃足阳明经湿热下注也。以大黄左经汤治之愈。

一人两腿肿痛,脉滑而缓,此湿所致。先以五苓散加苍术、黄柏,二剂少愈。再以二陈、二术、槟榔、紫苏、羌活、独活、牛膝、黄柏而瘥。

一人肢节肿痛,脉细而数。此湿热之证。以荆防败毒散加麻黄,二剂痛减半,以槟榔败毒散,四剂肿消,更以四物汤加二术、牛膝、木瓜,数剂而愈。

一妇两腿痛,脉涩而数。此血虚兼湿热。先以苍术、黄柏、知母、龙胆草、茯苓、防风、防己、羌活数剂,肿痛渐愈。又以四物加二术、黄柏、牛膝、木瓜,月余而愈。

一妇患腿不能伸屈,遇风寒痛益甚,诸药不应,甚苦。先以活络丹一丸顿退,又服而瘳。

次年复痛,仍服一丸,亦退大半,更以独活寄生汤,四剂愈。

一妇腿痛兼足胫挛痛,服发散药愈甚,脉弦紧,此肾肝虚弱,风湿内侵也。治以独活寄生汤,痛止,更以神应养真丹,而不挛矣。

一人腿痈脓成,针之出脓二碗许,以托里药一剂,大发热,更用圣愈汤二剂而止。

翌日恶寒不食,脉细如丝,以人参一两、熟附三片,姜枣煎服而愈,但少食不寐,更以内补黄汤而平。

一人腿痛,发热恶寒,以补中益气汤治之。彼以为缓,自服芩、连等药,热愈甚。

治以人参养荣汤,二十剂而溃,更以参、、归、术、炙甘草、肉桂,月余敛。夫火之为病,当分虚实,芩、连苦寒,能泄心肺有余之火。若先弱,或饮食劳倦而发者,此为不足,当治以甘温之剂,未尝有实热而畏寒,虚热而喜寒者,此其验也。

一人年二十,腿膝肿痛,不能屈伸,服托里散不应,以人参败毒散加槟榔、木瓜、柴胡、紫苏、苍术、黄柏而愈。

一人五十岁,两腿痛胀,或生,小便频而少,声如瓮出,服五皮散不应。诊右关沉缓,此脾虚湿气流注而然也,非其疮。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按之不起,皆属于湿。以五苓散加木香,倍二术,亦不应。予意至阴之地,关节之间,湿气滞凝,且水性下流,脾气既虚,安能运散?非辛温之药开通胰理,行经活血,邪气安能发散?遂以五积散二剂,病减半,更以六君子加木香、升麻、柴胡、薏苡仁,两月而愈。设使前药不应,更投峻剂,虚虚之祸岂能免乎!一僧股内患肿一块,不痛不溃,以托里二十余剂,脓成,刺之作痛。凡肿而溃,溃而反痛,此血气虚甚也,宜峻补之。彼云气无补法。予曰∶正气不足,不可不补,补之则气化而痛自除。遂以参、、归、术、熟地治之,两月而愈。

一人年逾四十,夏患附骨痈。予以火针刺去瘀血,更服托里药而愈。至秋忽不饮食,痰气壅盛,劳即口舌生疮,服寒药腹痛,彼疑为疮。脾胃脉轻取似大,按之无力。此真气不足,虚火炎上也,治以八味丸。彼不信,自服二陈、四物,几殆。复请治,仍以前丸而愈。

一老人年七十,三月间因寒湿地气得附骨疽,于左腿足少阳分微侵足阳明,阔六七寸,长一尺,坚硬漫肿,肉色不变,皮泽深,但行步作痛,以指接至骨大痛。用内托黄汤一服立止,再服愈。

内托黄汤

黄当归(各三钱)柴胡鼠粘子连翘(各一钱)黄柏肉桂甘草(各五分)升麻(七分)上咀,水一盏,酒一盏,共煎一盏,空心温服。少时以早压之,不令大热上攻,犯上中二焦也。

一人环跳穴息附骨疽。彼谓小疮,服败毒药,外以寒药敷贴,因痛极针之,脓瘀血大泄,方知为痈。其脉右关浮大,此胃气已伤,故疮口开张,肉紫下陷,扪之不热,彼谓疮内更觉微冷,自谓必成漏矣。灸以豆豉饼,服六君子汤加藿香、砂仁、炮姜数剂,胃气渐醒,饮食渐进,患处渐暖,肌肉渐生,再以十全大补汤而愈。

一人腿痛筋挛,遍身酸软。方士与痰药及托里药,期三日可愈,并不应。予谓∶非疮毒也,大筋经短,小筋弛长,此湿热为患。以人参败毒散加苍术、黄柏、槟榔、木瓜,少愈;更以清燥汤二十帖,愈。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脱疽

凡丁肿生于手足指,或足溃而自脱,故名脱疽。有发于手指者,名曰蛀节丁,重者腐去本节,轻者筋挛。

痛或不痛者,急用隔蒜灸,更用解毒药。若色黑,急刮去,速服补剂,庶可灸。黑延上者,不治。

痛者,除湿攻毒,隔蒜灸至不痛。

色赤痛者,托里消毒,更兼灸。作渴者,滋阴降火。色黑者,不治。

一人足指患毒,痛色赤发热,隔蒜灸之,更以人参败毒散,去桔梗,加金银花、白芷、大黄,二剂痛止。又十宣散,去桔梗、官桂,加天花粉、金银花,数剂愈。

一人年四十,左足大指赤肿痛,此脾经积毒下注而然,名曰脱疽,喜色赤而肿。以人参败毒散去人参、桔梗,加金银花、白芷、大黄,二剂,更以栝蒌、金银花、甘草节,四剂顿退。

再以十宣散去桔梗,加金银花、防己,数剂愈。

一膏粱之人年五十,患足疽,色紫黑,脚痛。孙真人云∶脱疽之证,急斩之,若毒延入腹必不治,色黑不痛亦不治。喜其饮食如故,动息自宁,为疮善证。遂以连翘败毒六剂,更以金银花、栝蒌、甘草节,二十余剂,患指溃脱。更以川芎、当归、生地、连翘、金银花、白芷二十剂而愈。次年忽发渴,服生津药愈甚,用八味丸而止。

一荛左足指患一泡,麻木色赤,次日指黑,五日连足黑冷,不知疼痛,脉沉细。此脾胃受毒所致。与飞龙夺命丹一服,翌日令割去死黑肉,割后始痛,可救,治以十全大补汤而愈。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杨梅疮

此疮乃湿热邪所成,亦疮之最恶者。要看表里虚实,先须发散,攻去其邪毒,次用调和血气,庶无再作之患。疮形高突而似杨梅,故名其名。北方名天疮,非也。

表实者,宜先解表。(荆防败毒散。)湿胜者,宜先导湿。(羌活苍术胜湿汤、五苓散。)里实者,宜先疏里。(内疏黄连汤。)表里俱实,宜解表攻里。(防风通圣散。)始然治之,须量人虚实用药轻重;解攻之后,再调气血,滋补元气,要忌浓味。

凡此疮,服轻粉、水银等药,反收毒于内,以致迭发;屡服防风通圣散及败毒之剂,则气血愈虚,而并坏者多矣。

(《秘方》)

仙遗粮汤

治一切杨梅疮,不拘始终虚实,并可取效。

仙遗粮(二两。一名土茯苓,一名冷饭团。用鲜者去土净洗,入木石臼捶碎,水三碗,煎二碗,去渣,再入下项药)当归生地黄防风(各八分)金银花(一钱)皂角刺(六分)黄连连翘(各一钱)甘草(四分)木通薏苡仁(各八分)白术白藓皮(各七分)上咀,作一服。用遗粮汤二碗煎一碗,加灯心二十根煎,食远服。

捷法

治杨梅疮不论新入,及痈毒、鹅掌风并效,不过旬日而愈。

伏龙肝(二钱)水银(一钱)枯矾(三分)白藓皮(七分)百草霜(一分)上为极细末,用香油少许调研如膏,以水银不见星为度。于无风处,将膏少许涂于手足心,互相擦磨,尽,又涂又擦,以药尽为度。擦完却吃热葱羹一二碗助汗,以绵被重覆出汗,汗后却服解毒散一剂,或服内疏黄连汤,三日一作为之,九日连三次,十二日之后渐愈,再不必作,愈迟,再以五日一作,并汗。愈后可服萆八珍汤。有热,加芩连。

薰法

雄黄(三分)银朱(一钱)没药(三分)朱砂(五分)官香(一钱)枣肉(二枚,研烂入药)上前五味研为细末,以枣肉同研,搓作小条,用皮纸卷定,香油灯盏点火熏,置被中,口含水,阴囊以布裹之,不可着烟。间日一次,尽药三条,愈。仍要服三黄解毒汤。

杨梅痈漏

不问年深者并效。

土萆(五两)金银花(一两)皂角刺花椒牛蒡子郁金当归(各半两)黑铅(化三两,入水银半两)上咀,作五帖。以铅乘热擂成粉,分作五处。前药每帖水二盏,葱一根,煎一盏去渣,再入铅粉煎至八分,食远服。铅粉用水出收起。盖杨梅痈漏,多因服轻粉积毒而成,此以水银、黑铅、花椒,仍复收引轻粉之毒,盖从类而出也。每以五帖为一料,初服一帖,要取汗,先以金银花(一两)、防风(半两)、花椒(半两)煎水二斗,用席围住不透风,先熏后洗,出汗。无金银花,有忍冬藤叶更妙。二三十年患此,只用四料四汗,无不全愈。忌牛肉烧酒。妙方,世人珍秘不传,予得之,治人,一一获效,故详载以公于天下,共起沉而广济人也。

(万氏)治杨梅疮筋骨疼痛,久不愈者,立效。

土茯苓(一两)花椒(二钱)槐子(炒焦,二钱)鱼膘(三钱,顷炒成珠)麻黄茜草细茶(各一钱)乌药乳香(各一钱)水二盏,姜三片,葱三根,煎一盏,通口服。甚者,数剂愈。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杨梅疮

为肝经积热及房劳所成。初起者,须用龙胆泻肝汤加大黄、朴硝之属,大下之,以泻其毒滞,再以败毒散调理,庶无后患。

神效便毒方

治便毒初起者,只一帖可消。

当归尾(二钱)甘草节(五分)木鳖子(二个)穿山甲(一钱,炒黄)皂角刺(五分)直僵蚕(一钱)蜈蚣(一条。炙去头足为末,调入汤中。)上酒水各一盏,煎至一盏,以大黄末三钱、朴硝二钱、蜈蚣末三味置盏内,将热药冲入和匀,通口空心服,用葱汤漱口,再吃葱汤尤妙。辰时服药,巳时必泻下脓血恶物,走十数次方效。再服和中解毒汤二帖。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杨梅疮

病机与便毒所致相同,内服亦须龙胆泻肝汤数帖,方可用外药。

鸡内金(一钱)轻粉(五分)冰片(三厘)绿豆(五分)上为极细末,先用茶盐洗疮口,拭干上药,一日二次,愈。

胡黄连散

治疳疮极效。

胡黄连(一钱)五倍子(五分)孩儿茶(二分)麝(二厘)上为极细末,先洗后上药。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天疮

(北方名薄皮疮)此病多湿热为源,属表者多。脉浮发热拘急者,要发散,用荆防败毒散;脉沉二便秘涩者,解表兼攻其里,防风通圣散。

碧玉散

敷天疮神效。

青靛黄柏末(各二钱)滑石末(二钱)上二味,以青靛调如泥,用皂角针挑去泡水,次敷药。

黄金散

敷前疮。

大黄(一两,为末)海金砂(半两)二味用新汲水调,涂疮上。

大连翘汤金银花散

并可服,量病与之。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肠痈证

此证皆因荣卫不调,或瘀血停滞所致。若小腹软痛,脉洪数者,脓已成也,宜托之;若小腹硬痛,脉迟紧者,瘀血也,宜下之。若患甚者,腹胀大,转侧作水声,或脓从脐出,或从大便出,宜蜡矾丸、太乙膏,及托里之药。

排脓托里散

治腹胀,脉数滑,或后重下脓。

薏苡仁汤

治肠痈,小便不利而腹痛。(二方见上卷。)

四物玄胡汤

治瘀血肠痈。

当归(一钱)川芎芍药生地黄(各一分)玄胡索(一钱)桃仁红花牛膝(各七分)上咀,作一服煎,空心服。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石痈

(凡痈坚硬如石,久不作脓是也。)商陆根烂捣敷上,干则易鲜者,数易而愈。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漆疮

因染漆毒而生者,只用香油调铁锈涂之。胃气盛者,内服黄连解毒汤。胃气弱或作呕,饮食少,由中气虚而漆毒侵犯也,可用六君子汤加砂仁、藿香、酒炒芍药煎服。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疮

神效膏

先看疮大小,用绵纸裁成四框十二张,四角用小纸捻钉住听用。再以好香油二两,铜杓文武火熬,下花椒四十九粒,煎黑取起。次下槐枝一寸长者四十九节,煎焦黑取起。

次下黄蜡一两、轻粉二分、枯矾一分溶清,却下前纸浸油内令透,不可使焦,取起听用。

贴时,先将槐枝、葱、椒煎汤洗疮令透,拭干,将膏纸粘贴,外面再以油单纸掩护,以绵帛缚定。一日取下,揭去近疮一张,复将煎汤洗净粘贴,尽十二张,无不愈者。

又方

治疮至简而效速。

陈小粉芝麻(炒研)细茶(研细末)三味以香油调,纸粘贴,外用油纸掩缚,一日一换药。多以瓷罐封贮,勿令泄气。

隔纸膏

治疮神效。

黄末(半两)轻粉乳香没药(各一钱)血竭(五分)银朱(一钱)铜绿(二分)上为细末,真香油调成膏,摊油纸上,再用油单纸一层,以布针刺孔数个,掩膏药上贴之,一日一易。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疥疮

有脓窠者,属热干疥。枯槁者有风,兼服疏风凉风药。碎而痒甚者,有虫,宜先汗之,次擦一扫光。

一扫光

治疥,搽上即愈。

硫黄(二钱)雄黄(一钱)水银(二钱)花椒(五分)大风子肉(一钱)蛇床子枯矾(各五分)信(一分)潮脑(三分)槟榔(五分)上为细末,用地沥青调,擦疮上时刻愈。

沥油法

治诸般疥癞等疮神效。

松节黑芝麻黑豆绵花子大风子花椒柏子槐条桃条柳条桑条(各切片)蛇床子草乌鸽粪腊猪油硫黄(外加)明矾(外加)人言(外加)水银(外加)前药如法入缸内作土坑,烧油滴下,再入外四味,调搽诸疮。

苦参散

治一切脓疥,湿热疮疡。

苦参(为细末)槟榔(末。各等分)湿疮干搽,干疥柏子油搽上。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诸方论

丹溪曰∶荷蒂去恶血,萱根下水解毒,利胞膈,柞木有芒刺,能驱逐邪气,地榆主下焦血病,轻小证候,或可以为防托。

柞木饮子

治疮疡,未成者自消,溃者自敛。

干柞木叶(四两半)干荷叶心蒂干萱草根甘草节地榆(各一两)上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一盏,早晚各一服。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诸方论

丹溪曰∶阿胶、牛胶属金属土,补肺气,实大肠,壮胃止泻。黄蜡丸以蜡味甘淡,实大阳,补而难化。国老膏以甘草化毒行经。远志酒、忍冬酒皆用之补性,归心归血,用之颇切。

善用者以之配入,肿疡之散结,溃疡之补虚,亦奏捷效。

(《精要》)

阿胶饮子

明阿胶(炒成珠)粉草(各一两)橘红(半两)上咀,作三服。每服水一盏煎七分,温服。

牛胶饮

截痈疽恶疮,外涂患处。内服之,使毒瓦斯不攻于内。

牛皮胶(四两)用好酒一碗入胶内,重汤煮,溶透搅匀,倾出,更浸酒。随意饮,能饮者少醉为度。

此法活人甚多。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诸方论

丹溪曰∶车螯散,一以轻粉为佐,一以灯心为佐,其散毒消肿,下积安稳,详轻重大小证候亦可仗之。

(《精要》)

车螯散

(《本草》云∶车螯,大蛤也,一名蜃,性冷无毒,能攻诸疮肿毒。)车螯(四个。黄泥固济,火赤,出火毒一宿)栝蒌(一两,去壳,瓦上炒香)灯心(三十根)甘草节(二钱)上将瓜蒌、灯心、甘草为粗末,作一服。酒二盏煎一盏,去渣,入蜜一大匙和匀,调车蝥末二钱,腻粉少许。空心温服,取下恶物。

又方

车熬(一两,制如前)生甘草(半两)轻粉(五分)为细末,每服四钱,浓煎。栝蒌酒调下,五更服,下恶物为度,未下再服,效。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诸方论

凡治痈疽后,补血气,进饮食,实为切要。盖脓血出多,阴阳两虚,此药可以回生起死,惜其不分经络时令,须在识者触而长之。今医以肿平痛宽,遂以为安,漫不加省,往往于结痂后两三月或半年,虚证乃见。医者不察,而加补养之功,因而转成他病者多矣。一人因脚弱,详见后条。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诸方论

《精要》云∶大法痈疽不可舍五香汤。丹溪曰∶吾不知良甫之时有许多大府秘坚,病气郁塞,若是之顽浓,可以骤散而大下者耶?亦当开陈时之先后,证之可否,庶乎后人不敢猛浪杀人。

殊不知些小寒热,或者由其气血不和而然,便以为外感而行表散,害人最速。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诸方论

此表里气血药也,治一切风毒积热疮肿,脉候弦洪实数浮紧、气血盛实者不可缺此。丹溪曰∶《秘传》以此方加人参、黄、苍术、赤茯苓、金银花,名消肿托里散,虽以参为主,复云人参无亦可,则又不能无疑而难用也。且临症加减,须较表里,如表证多者,当从此方,以辛甘为主散之也;里证多者,须当从变。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诸方论

《精要》云∶大黄宣热散毒,治痈疽要药。痈疽始作,皆须大黄等汤,亟转利之,排日不废。又曰∶疮疽泄利,皆是恶候。

丹溪曰∶此皆不能使人无疑。借曰用大黄,恐因大府秘而病体实,有积热沉固者发也,止可破结导滞,推令转动而已,岂可谓亟转利之,而且排日不废耶?若下利之后,又与利药,恐非防微杜渐之意。疮之始作,肿在肌肉,若非大满大坚实之证,自当行仲景发表之法,借五香汤为例,散之于外可也,何必遽用峻下之药夺其里哉?或曰痈疽用大黄,走泄以去毒,孙真人常言之,良甫祖述其说耳。曰∶孙以盛名行奇术于公卿间者,良甫宋人,若其交游,亦皆公卿,免猛浪之过乎?况有心劳而虚者,忧怒而虚者,强力劳动而虚者,大醉饱而虚者,皆气少而涩,血少而浊。生疽固是难治,若大府秘而稍安,谷甘淡薄而守戒律,犹为可治,不免尚费调补。苟因旬日半月大府秘实,不知亦有其气不降而然者,便以为实,而行大黄,岂不杀人?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诸方论

白蜡禀收敛坚凝之气,外科要药。生肌止痛,接骨续筋补虚。用合欢树皮同入,长肉膏,有神效,但未试其可服否。合欢皮常服之,验。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诸方论

(附皂角刺、神异膏、麦饭石膏)蓖麻子性善攻,能追脓取毒,亦要药也。皂角治痈疽已破未破,能赞引至溃处。神异膏,一说膏药方甚多神效,无出于此。麦饭石膏,脓溃后,围疮口。一说∶内冷恶寒不宜用。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诸方论

夫气血凝滞,多因荣卫之气弱,不能运散,岂可复用流气饮以益其虚?况各经气血多少不同,心胞络、膀胱、小肠、肝经多血少气,三焦、胆、肾、心、脾、肺少血多气。人年四十以上阴血日衰,若于血少经分而病痈肿,或脉证不足,当以补接为主。丹溪曰∶肿疡内外皆壅,宜托里散为主,乃补气血药而加之以行散之剂,非专攻之谓也。或者肿痛甚,烦躁脉大,其辛热之剂,不但肿疡不可用,虽溃疡亦不可用也。凡患者须分经络血气、地部远近、年岁老幼、禀气虚实,及七情所感,时令所宜而治之,尝见以流气、十宣散二药,概治结肿之症,以致取败者多矣。

大抵症有主末,治有权宜,治其主则末病自退,用其权,则不拘于时。泥于守常,必致病势危甚,况杂用攻剂,动扰各经。故丹溪云∶凡疮发于一经,只当求责本经,不可干扰余经是也。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诸方论

凡治疮疡,不审元气虚实、病在表里,便服败毒流气饮等药。盖败毒散发表药也,果有表证,止宜一二服,多则元气损,毒愈盛,虽有人参,亦莫能补。流气饮耗血药也,果气结胸满,只宜二三服,多则血反致败,虽有芎、归,亦难倚仗。丹溪曰∶此不系膏粱丹毒之变,因虚劳气郁所致也。

[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 外科附方

十宣散

治疮疡脉缓涩,身倦怠,恶寒,或脉弦紧细,皆宜用之,散风寒,助阳气也。

人参当归(酒洗。各八分)黄(盐水拌炒,一钱)甘草白芷(各五分)川芎桔梗(炒。各一钱)浓朴(姜炒,六分)防风肉桂(各三分)水二盏,煎八分服。

防风通圣散

治一切风热积毒疮,发热便秘,表里俱实者。

防风芍药滑石川芎当归(酒洗)桔梗石膏荆芥麻黄(各四分)薄荷大黄芒硝白术(炒)连翘山栀甘草(炙)黄芩(炒。各五分)上咀,水二盏煎八分服。

荆防败毒散

治一切疮疡时毒,肿痛发热,左手脉浮数。

荆芥防风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各一钱)即人参败毒散加荆芥、防风。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服。

黄连解毒汤

治积热疮疡,肿作痛,烦躁饮冷,脉洪数,或口舌生疮,或疫毒发狂。

黄芩黄柏黄连(炒)山栀(各钱半)上水二盏,煎八分,稍热服。

内疏黄连汤

(一名黄连内疏汤)治疮疡肿硬,发热作呕,大便秘涩,烦躁饮冷,呕逆心烦,脉沉实,此邪在脏也,急服此,以内疏之,使邪不得犯经络。

黄连栀子当归(酒洗)芍药木香槟榔黄芩薄荷桔梗连翘大黄甘草(各钱)上水一盏煎八分,食前服。

散肿溃坚丸

知母(酒炒)黄柏(酒炒)昆布桔梗(各半两)天花粉(酒洗)广术三棱(酒炒)连翘(各三钱)升麻(六分)白芍药黄连葛根(各一钱)草龙胆(四钱,酒浸炒)黄芩梢(钱半,一半生)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

神效栝蒌散

治乳痈毒已成,化脓为水,未成即消。治乳之方虽多,独此神效。瘰尤妙。

栝蒌(大者,二个,连壳杵)当归甘草(各半两)没药(另研)乳香(另研。各一钱)上作二服。用酒三碗煎二碗,分三次服,更以渣罨患处。一切痈疽肿毒便毒并效。如数服不消,不痛,兼服补气血之药。

蜡矾丸

治一切痈疽,托里止痛,护脏腑,神效,不问老幼皆可服。

明矾(一两,为末)真黄蜡(七钱,溶化,离火入矾末)众手急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渐加至二十丸,热水或温酒下,日二服。一法,以蜡水煮,用匙挑浮水上者,和矾末,软则易丸。

人参败毒散

治一切疮疡,痛发寒热,或拘急头疼,脉数有力。

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各等分)上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

五香连翘汤

治诸疮,初觉一二日便厥逆,咽喉塞,发寒热。

沉香木香麝香连翘射干升麻丁香独活甘草(炙)桑寄生(各一钱)大黄(便秘者加之)黄木通乳香(各钱半)每服五钱,水一盏煎八分,取利。

黄连败毒散

治痈疽肿盛,外感痛,或麻木,服此,更宜蒜灸。

黄连(酒拌)羌活独活黄柏(酒炒)生地黄(酒洗)知母(酒拌炒)黄芩(酒炒)防风当归尾(酒洗)连翘(各一钱)苏木本防己(酒拌)桔梗陈皮泽泻黄(蜜水拌炒。各一钱)人参甘草(炙。各五分)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当归黄汤

治疮疡,脏腑已行,如痛不能忍者,宜和荣卫。

当归黄生地黄川芎地骨皮芍药(各五分)水盏半煎服。发热加黄芩,热躁不能睡卧者加栀子。如呕,则是湿气侵胃,倍加白术。

飞龙夺命丹

(一名蟾酥丸。)治疔疮发背,及恶证。不痛,或麻木,或呕吐,重者昏愦,服此即苏。不起发者即发,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呕吐者即解,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有回生之功,乃恶证中至宝也。

真蟾酥(干者,酒化)轻粉(各五分)明矾(枯)铜绿寒水石(炒)乳香没药麝香(各钱)朱砂(三钱,细研)蜗牛(二十个,另研,无亦效。即螺蛳负壳而行者)上各研末,将蜗牛研烂,入药末捣匀,少加酒,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二丸,用生葱白三五寸,病者自嚼烂,吐于手心,男左女右,包药在内,热酒连葱送下,取汗,如人行五七里,汗出为效。

重者再服青囊方,加雄黄(二钱)、蜈蚣(一条)、血竭、胆矾、冰片(各三分)。

(海藏)

夺命丹

治恶疮、脑疽、发背。

大黄牡蛎(各一两)生姜没药乳香(各半两)上为粗未,分作二服。每服用好酒一升,炭火熬数沸,用碗盛之,露一宿,次早空心温服之。不可乱传。

内托复煎散

治肿于外,根盘不深,形证在表,其脉浮,痛在皮肉。邪气盛则必侵于内,急须内托,以救其里也。

地骨皮黄防风(各二钱)芍药黄芩白术茯苓人参甘草当归防己(各二两)桂(半两)上咀,先将苍术一升,用水五升煎至三升,去苍术渣,入前药十二味,煎至三四盏,滤绞清汁,作三四服,终日服之。又煎苍术渣,复煎汤去渣,再煎前十二味药渣服之。此除湿散郁热,使胃气和平,如或未已,再行半料服之,若大便秘及烦热,少服黄连汤。如微利,烦热已退,却服复煎散半料,如此,使荣卫俱行,邪气不能内侵也。

(《精要》)

内托散

(一名护心散)一日至二日之内,宜连进数服。

真绿豆粉(一两)明乳香(半两,慢火于银石器中炒,手指搅使干,急倾出,扇冷研细)上研令匀,每服二三钱,浓煎甘草汤调下,时时细呷,要药常在胸膈间。若毒冲心,有呕逆之证,大宜服此。(如有寒而呕者,当用辛热之药。)

托里消毒散

治疽已攻发,不消者服此,未成即消,已成即溃,腐肉易去,新肉易生。

有疮口宜贴膏药,敛则不用。切忌早用生肌。又治时毒,表里俱解,肿肉不消,欲其作脓。

人参黄(盐水拌炒)当归(酒洗)川芎芍药白术茯苓(各一钱)白芷金银花甘草(五分)上水二盏煎八分,疮在下或在上,分食前、食后服。

(东垣)

内托荣卫汤

治风湿郁热其手足少阳,致血脉凝逆,使荣卫周身。若元气稍弱,其风热滞于下,其面色必赤,而肿硬黯色。风木之性上行,颜必变色,其人多怒,其疮之色亦赤,肿硬,微带暗黑,其疮之情势亦奋然高起,结硬而作痛,其脉洪缓而弦。宜发其汗,通其荣卫,则邪气去矣。

黄(半两)防风(二钱)连翘(二钱)羌活炙甘草人参(各一钱)黄芩当归(二钱半)苍术(三钱)红花(三分)桂枝(五分)柴胡(二钱)上咀,作二服。每服水、酒各一盏,煎八分,温服。

定痛托里散

治疮疡,血虚疼痛圣药也。

当归(酒洗)白芍药(炒)川芎(各五分)乳香没药肉桂(各一钱)粟壳(去筋蒂炒,二钱)上水二盏煎八分,温服。

内托黄汤

治溃疡作痛,倦怠少食,少睡自汗,口干发热不愈。

黄麦门冬熟地黄人参白术(炒)茯苓(各一钱)川芎远志当归(各七分)官桂炙甘草(各三分)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神效托里散

治疮为寒变而内陷者,脓出消解,皮凉,心痞满,肠鸣切痛,大便微溏,食则呕,气短,呃逆不绝,不得安卧,时发昏愦。

丁香沉香茴香益智仁陈皮木香羌活干姜(炮。各一钱)甘草附子(炮去皮脐。

各二钱)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无时服。

六君子汤

治一切脾胃不健,或胸膈不利,饮食少思,或作呕,或食不化,或膨胀,大便不实,面色痿黄,四肢倦怠。

人参白术(炒)茯苓半夏(姜制)陈皮(各一钱)甘草(炙,五分)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无时服。

防风通气汤

羌活独活防风甘草(炙)本(各一钱)川芎(五分)蔓荆子(三分)水二盏,煎八分服。

千金托里散

治一切发背疔疮。

黄(一两半)川芎(一两)浓朴防风桔梗(各二两)白芷(一两)连翘(二两二钱)芍药官桂甘草人参(各一两)木香没药(各二钱)乳香(一钱)当归(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酒一大盏,煎二三沸,和渣温服。

流气饮

治流注,一切恚怒气结,肿硬作痛,或胸膈痞闷,风寒温毒搏乎经络,致气血不和,结成肿块,肉色不变,或漫肿无头。

桔梗人参当归(酒拌)官桂甘草(炙)黄(盐汤炒)浓朴(姜炒)防风紫苏芍药乌药枳壳(各七分)槟榔木香川芎白芷(各五分)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

仙方活命饮

治诸疮。未溃者内消,已成者即溃。排脓、止痛、消肿之圣也。

穿山甲(蛤粉炒黄色)甘草节防风没药赤芍药白芷当归尾乳香(各一钱)天花粉贝母(各八分)金银花陈皮(各三钱)皂角刺(炒黄,一钱)上用酒一大碗,同入瓶内,纸封瓶口,勿令泄气,慢火煎数沸,去渣。分病上下、食前食后服。能饮酒者,再饮二三杯尤妙。

清咽消毒散

治咽喉生疮肿痛,痰涎壅盛,或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即荆防败毒散加芩、连、硝、黄。

龙胆泻肝汤

柴胡泽泻(各一钱)车前子木通(各五分)生地黄当归尾(酒洗)龙胆草(酒浸,炒黄色。各三钱)加灯心水煎,食前服。

大连翘散

治丹毒瘢疹,瘙痒或作痛,及大人风邪热毒,肿痒,或小便涩。

连翘瞿麦荆芥木通蝉蜕当归(酒洗)甘草防风柴胡滑石山栀(炒)黄芩(各一钱)上水盏半煎七分。小儿宜为末。每服一二钱,滚汤调下。

独活寄生汤

白茯苓杜仲当归(酒洗)防风牛膝芍药人参细辛桂心秦艽熟地黄芎甘草桑寄生(各二两)独活(三两)每服一两,用水加姜煎。

当归拈痛汤

治湿热下注,脚膝生疮,或脓水不绝,或赤肿,或痒痛,或四肢遍身肿痛。

防风当归身知母(酒炒)泽泻猪苓(各三钱)白术(钱半)羌活(五分)人参苦参(酒制)升麻葛根苍术(各二钱)甘草(炙)黄芩(酒炒)茵陈(酒炒。各半两)上分四剂,水二盏煎一盏,空心并临卧服。

槐花酒

治一切疮毒,不问已成未成及痛者,并治之。

槐花(四两)微炒黄,乘热入酒二盏,煎十余沸,去渣热服。未成者三服,已成者二服。又治湿热疮疥、肠风痔漏、诸疮作痛尤效。

玉真散

治破伤风重者,牙关紧闭,腰背反张,并蛇犬所伤。又名定风散。

天南星防风(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更搽患处。若牙关急紧、腰背反张者,每服三钱,童便调服,虽内有瘀血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者,连进二服亦可保全。若治疯犬咬,以漱口水洗净搽之神效。

黄人参汤

治溃疡,虚热,无睡少食,或秽气所触作痛。

人参白术(炒)当归(酒洗)麦门冬苍术甘草(炙)陈皮升麻神曲(炒。各五分)黄(盐水炒,二钱)黄柏五味子(九粒)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玉烛散

治便痈初起,肿痛发热,大小便秘,用此行散。

川芎当归(酒洗)芍药生地黄芒硝大黄(各二钱)甘草(炙,五分)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前服。

雄黄解毒散

治一切痈疽肿毒,势甚者须用此药,二三次后,用猪蹄汤。

雄黄(一两)明矾(四两)寒水石(一两,)用滚水二三碗,乘热入前药末五钱,洗患处,以太乙膏贴之。

神效活络丹

官桂羌活麻黄芎白花蛇(酒浸)甘草(炙)草豆蔻天麻白芷两头尖(去皮,油浸,微炒)零陵香黄连熟地黄黄芩何首乌(酒浸)大黄木香(各二两)赤芍药细辛淡竹叶没药(另研)朱砂(另研,水飞)乳香(另研)丁香白僵蚕(炒)虎骨(酒炙玄参龟板人参黑附子(炮去皮脐)乌药青皮香附子茯苓安息香(另研。各一两)松脂(半两)白豆蔻白术骨碎补沉香(各一两)威灵仙(酒浸全蝎(新者)葛根当归(各两半)麝香乌梢蛇(去皮骨,浸酒中)乌犀角地龙(去土)血竭(七钱半,另研)防风牛黄(二钱半,另研)金箔(为衣用)冰片(一钱半,另研)上为末,炼蜜和捣极,每药两半,分作十丸,金箔为衣。临卧空心各服一丸,细嚼,温酒茶清任下,随证上下、食前食后服之。头痛,研茶下。男妇卒暴中风,不省人事,斜口噤,失音涎盛,拘挛,临卧好酒化下一丸,便睡,觉有汗浆,病患手背随即舒拳,天明用人扶行,早饭日西再服一丸可痊。产后暗风,及破伤风、内外一切伤寒,人年四十以上,间二三日服一丸,永无风疾。

一方

无白花蛇、零陵香、黄连、黄芩、熟地黄、虎骨、龟板、乌药、安息香、青皮、白豆蔻、骨碎补、茯苓、白术、松脂,多藿香。

乌金膏

解一切疮毒,及腐化瘀肉,最能推陈致新。用巴豆去壳炒焦,研如膏,点肿处则解毒,涂瘀肉则自化。加乳香少许亦可。如疮肉,能搜脓化毒。加香油少许,调稀可用,若余毒深伏,不能收敛者宜此,之不致成疮。

小柴胡汤

治瘰、乳痛、便毒、下疳,及肝经分一切疮疡,发热潮热,或饮食少思。

半夏(制,一钱)柴胡黄芩(炒,二钱)人参(一钱)甘草(炙,五分)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食远服。

八珍汤

调和荣卫,顺理阴阳,滋养血气,进饮食,补虚退热。此气血虚之大药也。

当归(酒洗)川芎芍药(炒)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各一钱)甘草(炙,五分)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补中益气汤

治疮疡,元气不足,四肢倦怠,口干发热,饮食无味,或饮食失节,或劳倦身热,脉洪大无力,头痛或恶寒自汗,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

黄(蜜炙,一钱半)甘草(炙)人参当归(酒洗)白术(炒。各一钱)升麻柴胡陈皮(各三分)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一盏,空心服。

圣愈汤

治疮疡脓水出多,或金疮出血,心烦,睡卧不宁,或五心烦热。

熟地黄(酒拌,蒸半日)生地黄(酒洗)川芎人参(各半两)当归(酒洗)黄(盐水炒。各一钱)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人参养荣汤

治溃疡,发热或恶寒,或四肢倦怠,或肌肉消瘦,面色痿黄,呼吸短气,饮食无味,或气血原不足,不能收敛。若大疮愈后服之,不变他病。

芍药(钱半)人参陈皮黄(蜜炙)桂心当归白术甘草(炙)熟地黄五味子茯苓(各一钱)远志(去心炒,五分)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归脾汤

治思虑伤脾,不能统摄心血,以致妄行,或吐血下血,或健忘怔忡,惊悸少寐,或心脾作痛。

茯神白术人参黄(蜜炙)龙眼肉酸枣仁(炒。各一钱)木香(各三分)甘草(炙,二分半)上水一盏,姜一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临卧服。

理中汤

治脾胃不健,饮食少思,或作呕,伤寒及肚腹作痛。

人参白术干姜(炮)甘草(炙。各钱半)上水一盏煎五分,食远服。

二神汤

治脾胃俱虚,清晨作泻,或饮食少思,或食而不化,或作呕,或久泻不止。如脾经有湿,大便不实者,神效。

破故纸(四两,炒)肉豆蔻(二两,生用)上为末,用大红枣四十九枚、生姜四两切碎,同枣用水煮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一人年四十,遍身发肿,腹胀如鼓,甚危,诸药不效。用此数服,饮食顿进,其肿自消,兼以除湿健脾之剂而愈。

黄六一汤

治溃后作渴,必发疮痕,宜常服此,可愈。

绵黄(六两,一半生焙,一半盐水润,瓷器盛,饮上蒸三次,焙干)甘草(一两,半生半炙)上咀,每用一两,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或为末,每服二钱,早晨、日午白汤调服更妙。加人参尤效。

猪蹄汤

消肿毒,去恶肉,润疮口,止痛。

白芷黄芩当归羌活赤芍药露蜂房生甘草(各半两)用猪蹄一只,水四五碗煮熟,去油渣,取清汤入前药,煎数沸,去渣。温洗,以膏药贴之。

远志酒

治一切痈疽发背,节毒恶候,侵有死血,阴毒在中则不痛,敷之则痛;有忧怒等气积而内攻,则痛不可忍,敷之则不痛;或蕴热在内,热逼人,手不可近,敷之则清凉;或气虚血冷,溃而不敛,敷之则敛。若七情内郁,治之必愈。

远志(不以多少,甘草汤浸,捶去心,干为末)上以酒一盏,调末三钱,澄清饮之,以渣敷患处。

忍冬酒

凡痈疽初发,盒饭服此。或贫乏之人,乡僻田夫患此,服此百发百中。

忍冬藤(五两,木杵捶碎,忌铁器)上一味入砂罐内,用水二碗,文武火煎至一碗,入好酒一大碗,煎十数沸,去渣。分为三服,一日夜连进尽。病势重者,一日夜可二剂。更生取忍冬叶一大把,入木石臼内烂捣,入钵子,酒少许调和得所,敷疮上,留口以出毒。

国老膏

治一切痈疽肿毒如神,其功不可尽述。

甘草(大者,二斤)捶碎,以河水浸一宿,令浆汁浓,出筋渣,再用绢滤过,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瓷罐收之。

每服一二匙,无灰酒浸过,或煎汤亦可。曾服燥热丹剂者亦解之。

复元活血汤

治坠跌或打扑,瘀血流于胁下作痛,或小腹作痛,或痞闷,及便毒初起肿痛。

柴胡(钱半)天花粉当归(酒洗。各一钱)红花甘草(各三分)穿山甲(炙,一钱)熟大黄(三钱)桃仁(二十枚,去皮尖,酒炒)上水二盏煎一盏,食前服。

桃仁承气汤

治伤损,瘀血停滞,腹痛发热,或发狂,或便毒痈肿疼痛,便秘发热,用此通之。

桃仁(五十粒,去皮尖)桂枝芒硝甘草(炙。各一钱)大黄(二钱)上水二盏煎一盏,空心服。

当归地黄汤

治破伤风,气血俱虚,发热头疼,服此养血气,祛风邪,不拘新旧并治之。

当归(酒洗)地黄(酒洗)芍药川芎本防风白芷(各一钱)细辛(五分)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清胃散

治胃经湿热,牙龈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发热。

当归身(酒洗,一钱)黄连生地黄(酒浸。各一钱)牡丹皮(钱半)升麻上水一盏煎七分,食远服。

地骨皮散

治骨蒸潮热自汗,咳吐腥秽,痰唾稠粘。

人参地骨皮生地黄(各钱半)白茯苓柴胡黄(炙)知母(炒)石膏(煨。各一钱)上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

密钥匙

治喉痹、缠喉风,痰涎壅塞,甚者,水浆不下。

焰(两半)硼砂(半两)冰片(二分半)雄黄(五分)白僵蚕(一钱)上各别研为末,和匀,以竹管吹患处,痰涎即出。如痰出,喉仍不消,急宜针患处,去恶血,自愈。

五香饼

治瘰、流注、肿块,或风寒袭于经络,结肿或痛。用香附为末,酒和,量疮大小作饼,覆患处,以熨斗熨之,未成者内消,已成者自溃。若风寒湿毒,宜用姜汁作饼。

内塞散

治阴虚,阳气凑袭患肿,或溃而不敛,或风寒袭于患处,致气血不能运用,久而不愈,遂成漏证。

附子(一个,童便浸,三日一换,切作四块,再浸数日,炮一两)肉桂赤小豆甘草(炙)黄(炙)当归(酒洗)茯苓白芷桔梗川芎人参远志(去心)浓朴(姜汁炒。各一两)防风(四钱)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下。或酒糊丸,盐汤下亦可。

当归散

治妇人阴中突出一物,长五六寸,名阴挺。

当归黄芩(各二两)牡蛎(两半)皮(一两)芍药(半两)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或滚汤调下。如不应,更以补中益气汤,倍加升麻、柴胡兼服之。

栝蒌仁汤

治产后恶露不尽,或经后瘀血作痛,或肠胃间停滞瘀血作痛,或作痈,并可治之。

薏苡仁(四钱)桃仁(去皮尖,研)牡丹皮栝蒌仁(各钱半)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前服。

四君子汤

治脾胃虚弱,便血不止。(方见脾胃门。)

神异膏

治痈疽疡毒甚效,此疮中第一药也。

露蜂房(子多者,一两)蛇蜕(盐水洗,焙,半两)黄丹(十二两)真麻油(二斤)先用黄、玄参、杏仁入油,煎至黑色,方入蜂房、蛇蜕、男发,再煎至黑色,滤去渣,徐徐入黄丹,慢火煎,以柳枝不住手搅,滴水捻,软硬得中,则成膏矣。

冲和膏

治一切疮肿不甚热,积日不消。

紫荆皮(炒,半两)赤芍药(炒,二两)独活(去节炒,三两)白芷(一两)菖蒲(一两)上为末,葱汤调搽。

神功散

(即四生散)治腿生疮,经久不愈,类风癣,名肾藏风疮,如上攻,则眼目昏花。并治一切风癣疥癞。

生白附子黄(炙)独活蒺藜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用猪腰子一个,批作片,勿断,入末药,湿纸裹煨熟。空心连腰细嚼,盐汤下。风癣酒下。

通圣散

治时毒肿,咽喉不利。取嚏,以泄其毒。

玄明粉(一钱半)牙皂角川芎(各一钱)藜芦(五分)踯躅花(二分半)上为细末,用纸捻蘸少许,鼻内,取嚏为效。

人参荆芥汤

治妇人血风发热,或疮毒瘙痒,肢体疼痛,头目眩昏,烦渴盗汗,或月水不调,脐腹疼痛,癖积块。

人参桂心柴胡鳖甲(醋炙)荆芥枳壳生地黄(酒洗)酸枣仁(炒)羚羊角(镑)白术(各一钱)川芎当归(酒洗)防风炙甘草(各五分)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入羚羊末,食后服。

消风散

治风热瘾疹瘙痒,及妇人血风,或头皮肿痒,或诸风上攻,头目昏眩,项背拘急,鼻流清水,嚏喷声重,耳作蝉鸣。

陈皮(半两)甘草(炙)人参茯苓荆芥穗防风川芎白僵蚕(炒)蝉蜕(各二两)浓朴(半两,姜汁炒)藿香羌活(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茶清调下。疮癣温酒下。

五积散

治风寒湿毒客于经铬,致筋挛骨痛,或腰脚酸疼,或身体拘重痛。

苍术(二钱半)桔梗(钱半)陈皮(去白,六分)白芷(三分)甘草当归(酒浸)川芎白芍药(炒)半夏(制)茯苓(各三分)麻黄(六分)干姜(炮,四分)枳壳(六分)桂心(五分)浓朴(姜炒,四分)

四生丸

治血风,骨节疼痛,不能举动,或行步不前,浑身瘙痒,或麻痹不知痛痒。

地龙僵蚕(炒去丝)白附子(生)五灵脂草乌(去皮尖。各等分)上为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茶酒任下。或为细末,酒调服。

大防风汤

治三阴之气不足,风邪乘之,两膝作痛,久则膝大腿细,名曰鹤膝风,乃败证也,非此不治。又治痢后脚痛缓弱,不能行步,或腿肿痛。

附子(炮,一钱)白术(炒)羌活人参(各一钱)川芎(钱半)防风(二钱)甘草(炙,一钱)牛膝(酒浸,一钱)当归(酒洗,二钱)黄(炙,二钱)芍药(一钱)杜仲(姜制,二钱)生地黄(忌铁器,酒浸蒸半日。各一钱)上作一服。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空心服。愈后尤宜调摄,更服还少丹,或加桂,以行地黄之滞。

若脾胃虚寒之人,宜服八味丸。

芦荟丸

治下疳,溃烂作痛,及小儿疳积发热,口鼻生疮,或牙龈肿痛。

胡黄连黄连芦荟木香白芜荑(炒)白雷丸青皮鹤虱草(各一两)麝香(三钱)上为末,蒸饼丸麻子大。每服空心米汤下。

黄连丸

治大肠有热下血黄连吴茱萸(各等分)上热汤拌湿,罨二日,同炒,拣出,各另研为末,亦各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粪前红,服茱萸丸;粪后红,服黄连丸,俱酒下。

塌肿汤

治妇人--生疮,或肿或痛,或脓水淋漓。

甘草干漆(各三两)黄芩当归生地黄川芎(各二两)龟板(五两)用水数碗煎良久,去渣,塌洗患处。

菖蒲散

治妇人--肿痛,月水涩滞。

菖蒲当归(各二钱)秦艽(七钱半)吴茱萸(半两)上为末,每服三钱,空心葱汤送下。更以枳实炒热,频熨患处。若阴内脓水淋漓,或痒痛,以升麻、白芷、黄连、木通、当归、川芎、白术、茯苓煎服,更用塌肿汤洗。

清心莲子饮

治心经蕴热,小便赤涩,或茎痛窍痛,及上下虚,心火上炎,口苦咽干,烦躁作渴,发热,小便白浊,夜安静,昼发热。

黄芩(炒)黄人参赤茯苓麦门冬(去心)石莲子(去心。各一钱)地骨皮车前子(微炒。各五分)甘草(炙三分)上水二盏煎八分,空心食前服。

滋肾丸

治下焦阴虚,小便涩滞,或膝无力,阴汗阴痿,或足热不履地,不渴而小便秘。

黄柏(酒炒)知母(酒炒。各一两)肉桂(二钱)上为末,滴水为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百沸汤送下。

木香饼

治一切气滞结肿,或痛或闷,及风寒所伤作痛并效。

木香(一钱,为末)生地黄(一两,杵膏)上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肿上,以热熨斗熨之。

乳香定痛散

治疮痛不可忍。

乳香没药(各二钱)寒水石()滑石(各四钱)冰片(一分)上为细末,搽敷患处,痛即止,甚妙。此方乳、没性温,佐以寒剂制之,故寒热之痛皆有效也。

解毒散

治一切蛇虫恶兽所伤,重者毒瓦斯入腹,则眼黑口噤,手足强直。此药平易,不伤气血,大有神效,不可以易而忽也。

明矾甘草(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冷水调下,更敷患处。

当归饮子

治血燥作痒,及风热疮疥、瘙痒作痛。

当归(酒洗)川芎白芍药防风地黄(酒洗)白蒺藜荆芥(各钱半)黄何首乌甘草(各五分)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六味地黄丸

(即肾气丸)治肾气素虚,不交于心,津液不降,痰逆白浊。

干山药(炒)山茱萸肉(酒拌)熟地黄(酒蒸,捣。各四两)白茯苓泽泻牡丹皮(各三两)除地黄捣膏,其余为末,加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滚汤或盐汤、温酒任下。

炙甘草汤

治悬痈肿痛,或发热,不问肿溃,神效。

大甘草(一两,切作三节)用涧流水一盏浸透,慢火炙干,仍投前水浸透,又炙又浸,水尽为度。细锉,以无灰酒一碗,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回阳玉龙膏

治痈肿,坚硬不痛,肉色不变,久而不溃,或溃而不敛,或筋挛骨痛,及一切冷证。

草乌(三两,炒)南星(炮)均姜(炮)白芷赤芍药(炒。各一两)肉桂(半两)为末,葱汤调搽。

人参平肺散

治心火克肺为肺痿,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嗌不利。

人参陈皮(去白)甘草(炙)地骨皮(各五分)茯苓知母(炒。各七分)青皮天门冬五味子(各四分)桑白皮(炒,一钱)水二盏,姜三片,煎七分,食后服。

如圣柘黄丸

治肺痈,咳而腥臭,或吐脓瘀,并效。肺家诸方,唯此为第一,极妙。

柘黄(一两,为末)百齿霜(即头垢。二钱)以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丸,米饮下。柘黄即柘树所生,色黄,状如灵芝,江南最多,北方鲜有。

万金散

治痈疽、恶核、肿痛、发背等疮,不论已溃未溃者。

栝蒌(一个,全)没药乳香(各一钱,研)甘草节(二钱)先以栝蒌、甘草用无灰酒二碗,煎一碗,去渣,入乳没,不拘时服。

苦参丸

治一切疮毒,痛作渴或烦躁。

苦参(不拘多少,为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二钱,温酒下。

秦艽苍术汤

治肠风痔漏,大便秘涩。

黄柏(酒炒)泽泻归尾(酒洗)防风(各一钱)皂角仁(烧存性)秦艽苍术(制)桃仁(各钱半)槟榔(五分)大黄(炒,量入)水二盏煎八分,空心服。

卷柏散

治脏毒便血。

卷柏(生石上,高四五寸,根黄如丝,上有黄点。焙干用)黄(蜜炙。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五钱,空心米饮调下。

寒水石散

治痔发热作痛。

寒水石朴硝(各等分)为末,空心温水调下二钱。

白芷升麻汤

治臀痈肿痛,右手脉大,未成脓者。

白芷(钱半)升麻桔梗(各一钱)生黄芩(三钱)红花炙甘草(各五分)酒黄芩(四钱)上作一服。水一盏,酒半盏,煎八分,食后服。

内托升麻汤

治妇人乳痈,结核或肿痛并效。久而不消者,宜以托里药为主,间服此药。

栝蒌仁(三钱)升麻连翘青皮甘草节(各二钱)上水煎服。若数剂不消,宜用托里。

升麻牛蒡子散

治时毒,疮发于头面或胸膈,及一切疮毒,并效。

升麻桔梗葛根玄参牛蒡子麻黄甘草(各钱半)连翘(二钱)上水一盏,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玉粉散

治一切疳疮。

轻粉银朱滑石寒水石孩儿茶(各二钱)冰片(二分)上为极细末,香油调搽,湿者干搽。若肿硬不消,用防风、荆芥、牛膝、甘草、滑石各半两,用水三碗煎二碗,乘热薰洗。

千两金丸

治喉风喉痹及一切急证肿塞立效,真可以起死回生也。

蚵草铜青大黄牙硝(各半两)上为末,以白梅肉烂捣,一处和匀,每一两作五丸。以一丸用新绵裹,噙化津涎,吐出。

破关丹

治乳蛾、喉痹、缠喉风等证。

硼砂(半两,为末)霜梅肉(一两)捣烂和匀为丸,如芡实大,噙化咽下。内服荆防败毒散,重者服防风通圣散。

如圣黑丸子

治风寒袭于经络,肿痛,或打扑跌坠,筋骨疼痛,瘀血不散,遂成肿毒,及风湿,四肢疼痛,或手足缓弱,行步不能前,并妇人血风劳损。

白芨当归(各四钱)白敛(一两六钱)南星(三钱)百草霜芍药(各一两)牛膝(焙,六钱)川乌(炮,二钱)赤小豆(一两六钱)骨碎补(焙,八钱)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或酒下。风疾更煨葱一茎,酒下。孕妇勿用。

如圣丸

治癞风。(即大麻风。)全蝎(酒洗)连翘天麻防风(各两半)荆芥川芎当归(酒洗)黄柏羌活桔梗大黄(炮)滑石石膏()白术麻黄苦参僵蚕(炒)蝉蜕芍药山栀子枳壳细辛皂角刺大风子肉(各一两)独活人参郁金芒硝黄连(各半两)白芷(一两)上共为细末,用红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六安茶煎汤送下,日进三服,半年愈。

小便尿如靛色,此痛之深者,只用此药两料。如眉发脱落,日渐生者,切不可食羊肉、鹅、鸡、猪头蹄、鲤鱼、生冷,如肯食淡,百日全愈。如疮破裂,只用大风子壳煎洗。春夏滑石、石膏根据方用,秋冬二味减半,遇春分、秋分,服防风通圣散一帖,空心服,利三四次,以粥补之。

当归补血汤

治疮溃后气血俱虚,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昼夜不息,脉虚洪大,重按全无,此气血虚也。若误服白虎汤,必死。

黄(炙,六钱)当归(酒洗,一钱)水盏半煎七分服。

玉露散

治产后乳脉不通,身热头痛,大便涩滞。

人参白茯苓甘草(各五分)桔梗川芎白芷(各一钱)当归(五分)芍药(七分)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热甚大便秘,加大黄三分煎服。

加味小柴胡汤

治妇人热入血室,致寒热如疟,昼静夜热,妄语。

柴胡(钱半)黄芩人参生地黄甘草(各一钱)半夏(六分)

清心汤

治疮疡肿痛,发热饮冷,脉沉实,睡语不宁。

防风通圣散(每帖加黄连一钱)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破棺丹

治疮热极,汗多大渴,便秘谵语,或发狂结阳之证。

大黄(二两五钱,半生半熟)芒硝甘草(各二两)上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童便酒下,白汤亦可。

托里温经汤

治寒伏皮毛,郁遏经络,不得伸越,热伏荣中,聚结,赤肿作痛,恶寒发热,或痛引肢体。若头肿痛甚,更宜砭之。方俱见头面赤肿门。

五利大黄汤

治时毒,肿赤痛,烦渴便秘,脉数。

大黄(煨)黄芩升麻(各二钱)芒硝栀子(各一钱)上水盏半煎七分,空心热服。

栀子仁汤

治时毒肿痛便涩,脉沉数。

山栀仁(炒)枳壳升麻大黄郁金牛蒡子(炒)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蜜水调下。

葛根牛蒡子汤

治时毒肿痛,脉数少力。

葛根管仲甘草豆豉牛蒡子(半生炒。各二钱)上水盏半煎八分,食后服。

大黄左经汤

治四气流注足阳明经,致腰脚肿痛,不能大小便,便闭,或恶闻食气,喘满自汗。

细辛茯苓羌活大黄(煨)甘草(炙)前胡枳壳浓朴(姜汁炒)黄芩杏仁(各一钱)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加味败毒散

治足三阳经受热毒,流于脚踝,赤肿痛,寒热如疟,自汗短气,小便不利,手足或无汗,恶寒。

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枳壳桔梗甘草人参茯苓川芎大黄苍术(各一钱)上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服。

导滞通经汤

治脾经湿热,壅遏不通,面目手足作痛。

五苓散(减猪苓、官桂,加木香、陈皮)为细末,每服二钱,滚汤调下。

附子六物汤

治四气流注于足太阴经,骨节烦疼,四肢拘急,自汗短气,小便不利,手足或时浮肿。

附子防风(各四钱)炙甘草(二钱)白术(炒)茯苓(各三钱)桂枝(一钱)上作二服。每服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服。

八味丸

治命门火衰,不能上生脾土,致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食不化,日渐消瘦,及虚烦渴欲饮水,腰痛小腹不利,及肾气虚寒,脐腹作痛,夜多漩溺,脚膝无力,肢体倦怠。

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各一两)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酒下。

交加散

治风寒湿毒所伤,遍身头足疼痛,恶寒拘急,并效。

五积散同人参败毒散煎服。

槟榔散

治风寒湿流注,脚胫酸疼,或呕吐不食。

槟榔木瓜(各二钱)香附子紫苏(各三分)陈皮甘草(炙。各一钱)上水盏半,姜三片、葱白三茎,煎一盏,空心服。

麻黄左经汤

治四气流注足太阳经,腰足挛痹,关节重痛,憎寒发热,无汗恶寒,或自汗恶风头痛。

麻黄(去节)干葛茯苓苍术(制)防己(酒拌)桂心羌活防风细辛甘草(炙。各一钱二分)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加味四斤丸

治肝肾气血不足,足胫酸疼,步履不随,如受风寒湿毒以致香港脚者,宜此。

虎胫骨(炙,一两)没药(另研)乳香(另研。各半两)川乌(炮去皮)肉苁蓉牛膝(各一两)木瓜(一斤,去穣蒸)天麻(一两)木瓜、肉苁蓉捣膏,余为末,加酒糊粘匀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任下。

神应养真丸

治厥阴经为四气所袭,足膝无力,或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手足顽麻,语言謇涩,气血凝滞,遍身疼痛。

当归(酒洗)川芎芍药熟地黄(酒蒸,捣为膏)羌活天麻木瓜菟丝子(酒制。各等分)上为末,入地黄膏,加炼蜜捣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酒下,盐汤亦可。

开结导引丸

治饮食不消,心下痞闷,腿膝肿痛。

白术(炒)陈皮泽泻茯苓神曲(炒)麦芽(炒)半夏(姜制。各一两)青皮干姜(炮。各半两)巴豆霜枳实(各钱半)上为末,汤浸蒸饼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温水下。此内伤脾胃,饮食营运不能升降,注而为香港脚,用此导引,行化脾气也。

青龙汤

治肺受寒邪,咳嗽而喘。

干姜(炮)细辛麻黄肉桂(各二两)半夏(制,二两半)芍药甘草(炙。各二两)五味子(二两,炒,捣碎)上咀,每服半两,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食后服。

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喘咳肺痈,胸膈胀闷,身面浮肿,鼻塞声重。

葶苈(微炒,研末)每服三钱,水盏半,枣二枚,煎一盏,去枣入药,煎至七分,食后服。

升麻汤

治肺痈,胸乳间皆痛,唾痰腥臭。

升麻桔梗薏苡仁地榆黄芩赤芍药生甘草牡丹皮(各一钱)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参苏饮

治感风咳嗽,吐唾稠粘,或发热头疼,目不清,胸膈不利。

木香紫苏叶葛根前胡半夏(制)人参茯苓(各七分)枳壳桔梗甘草陈皮(去白。各五分)上水二盏,姜一片、葱一茎,煎八分,食远服。

桔梗汤

治咳,胸膈引痛,两脚肿,咽干烦渴,时出浊涕腥臭。

桔梗贝母当归(酒洗)栝蒌仁枳壳薏苡仁桑白皮(炒)甘草节防己(各一钱)黄百合(蒸。各钱半)五味子(炒,捣)甜葶苈(炒)地骨皮知母(炒)杏仁(各五分)上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不拘时温服。咳甚,加百药煎。热加黄芩。大便秘,加煨大黄少许。小便涩,加木通、车前子。烦躁加白茅根。咳而痛甚,加人参、白芷。

排脓散

治肺痈,吐脓后服此,排脓补肺。

黄白芷五味子(捣炒)人参(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食后蜜汤调下。

四顺散

治肺痈吐脓,五心烦热,壅闷咳嗽。

贝母紫菀茸桔梗(各钱半)甘草(六分)上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服。咳嗽加杏仁。亦可为末,白汤调服。

葶苈散

治过食煎爆,过饮酒浆,致肺喘不卧,及肺痈,浊唾腥臭。

甜葶苈桔梗栝蒌仁川椒薏苡仁桑白皮葛根(各一钱)甘草(炙,五分)上水盏半,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钟乳粉散

治肺虚久咳,皮毛枯槁,唾血腥臭,或喘不已。

钟乳粉(炼熟,研极细)桑白皮(蜜炙)麦门冬紫苏(各五分)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六分,食后服。

紫菀茸汤

治食炙爆伤肺,咳嗽吐痰,唾血喘急,胸膈痛不得卧。

紫菀茸犀角(镑)甘草(炙)人参(各五分)款冬花桑白皮百合(蒸焙)杏仁(炮去皮尖)阿胶(蛤粉炒成珠)贝母半夏(制)蒲黄(炒。各一钱)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入犀角末调,食后服。

人参五味子汤

治劳复咳脓或咳血,寒热往来,盗汗羸瘦。一切虚损并治。

人参五味子(微炒)前胡桔梗白术茯苓陈皮(去白)甘草(炙)熟地黄(酒洗浸)当归(酒洗。各一钱)地骨皮黄桑白皮(炒)枳壳柴胡(各七分)上水盏半,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宁肺汤

治荣卫俱虚,发热自汗,或喘急,咳嗽唾脓。

人参当归白术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五味子(炒,捣)麦门冬桑白皮炙甘草白茯苓阿胶(蛤粉炒)上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知母茯苓汤

治肺痿,喘咳不已,往来寒热,自汗。

茯苓黄芩(炒。各一钱)炙甘草知母(炒)人参五味子(炒,捣)桔梗薄荷半夏(制)柴胡白术麦门冬款冬花(各七分)川芎阿胶(炒。各一钱)上水二盏,姜三片,煎一盏,食后服。

人参养肺汤

治肺痿,咳嗽有痰,午后热并身飒者。

人参五味子贝母柴胡(各四分)桔梗茯苓杏仁桑白皮(炒)枳实阿胶(各一钱)甘草(五分)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栀子仁汤

治肺痿发热,潮热烦躁,面赤咽痛。

栀子仁赤芍药大青叶知母(炒。各七分)黄芩石膏杏仁(去皮尖炒)升麻柴胡(各一钱)甘草(五分)豆豉(一百粒)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加味理中汤

治肺胃俱寒,发热不已。

炙甘草半夏(制)茯苓干姜白术(炒)橘红细辛人参五味子(炒捣。各五分)上水盏半煎七分,食远服。

大黄汤

治肠痈,小肠坚肿如掌而热,按之则痛,肉色如故,或赤微肿,小便频数,汗出憎寒,其脉迟紧,未成脓宜服。

大黄朴硝牡丹皮栝蒌仁(研)桃仁(去皮尖。各一钱)水二盏煎八分,食煎或空心温服。

牡丹皮散

散治肠痈,腹濡而痛,时时下脓。

牡丹皮白茯苓薏苡仁人参天麻黄桃仁白芷当归(酒洗)川芎(各一钱)官桂炙甘草(各五分)木香(二分半)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梅仁汤

治肠风痈隐痛,大痛秘涩。

梅仁(九个,去皮尖)牡丹皮大黄芒硝(各一钱)犀角(末,一钱,煎药熟加入)冬瓜仁(研,二钱)水二盏煎八分,入犀角,空心服。

薏苡仁汤

治肠痈,腹中痛,或腹胀满不食,小便涩。妇人产后多有此病,纵非脓,服之亦妙。

薏苡仁栝蒌仁(各三钱)牡丹皮桃仁(去皮尖。各二钱)上水二盏煎八分,空心服。

排脓散

治肠痈,小腹痛,脉滑数,或里急后重,时便下脓。

黄当归金银花白芷穿山甲(蛤粉炒)防风连翘栝蒌仁(各一钱)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前服。或为末,服三钱,食后蜜汤调下。

射干连翘汤

治瘰,寒热往来。(方见本门。)

薄荷汤

治寒热瘰。此药久服,毒自小便出,未成者自消。

薄荷皂角(去皮弦)三棱连翘何首乌(米泔浸)蔓荆子(各一钱)荆芥穗(一两)豆豉末(二两半)上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白汤下,日二服。

益气养荣汤

治抑郁,或劳伤气血,或四肢肿痛,或颈项肿硬,或赤或痛,或日晡发热,或溃而不敛。

人参茯苓陈皮贝母香附当归(酒洗)川芎黄熟地黄(酒洗)芍药(炒。各一钱)炙甘草桔梗(五分)白术(炒二钱)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胸膈痞满,加枳实、香附(各一钱),人参、熟地黄(各八分)饮食不甘,暂加浓朴、枳实。

痰多,加橘红、半夏。

往来寒热,加柴胡、黄芩。

脓溃作渴,加参、、归、术。

痰多或清,加当归、川芎。

胁下痛或痞,加青皮、木香。

肌肉生迟,加白敛、官桂。

口干加麦门冬、五味子。

渴不止,加知母炒赤小豆。

脓不止,加参、、当归。

针头散

治一切顽疮。瘀肉不尽及根不化,疮口不合宜此腐之。

赤石脂(半两)白丁香沉香(各二钱)黄丹(一钱)人言(一钱)轻粉麝香(各五分)蜈蚣(一条,炙)上末,搽瘀肉上,其肉自化。若疮口小或痔疮,用糊和作条,阴干之。凡疮久不合者,内有脓管,须用此药腐之,兼服托里之剂。

如神散

治瘰已溃,瘀肉不去,疮口不合。

松香末(一两)白矾(三钱)上为细末和匀,以香油调搽,湿疮干搽亦可。

芎归汤

治便血过多,凡失血多眩运者。

芎当归(酒洗。各半两)水盏半煎六分,食后服。

当归龙荟丸

治瘰肿痛,或胁痛,似有积块及下疳,便痈,小便涩大便秘,或瘀血凝滞,小腹作痛。

当归(酒洗)栀子黄连青皮龙胆草(酒洗)黄芩(各一钱)大黄(酒炒)芦荟青黛柴胡(各半两)木香(二钱半)麝香(五分,另研)上为细末,神曲糊丸。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分心气饮

治七情郁结,胸膈不利,或胁肋虚胀,噎塞不通,或噫气吞酸,恶心呕哕,或头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痿黄,口苦舌干,饮食减少,日渐羸瘦,或大肠虚痞。

木通赤芍药官桂半夏(制)赤茯苓桑白皮大腹皮陈皮(去白)青皮炙甘草羌活(各五分)紫苏(二钱)

生地黄丸

许白云∶一师尼患恶风体倦,乍寒乍热,面赤心烦,或自汗。时疫气大行,医见寒热,作伤寒治以大小柴胡汤杂进,数日病剧。予诊三部,无寒邪,但肝脉弦长,上鱼际,宜用抑阴之药,遂用此。

秦艽黄柴胡(各半两)赤芍药生地黄(一两,酒蒸,捣膏)为末,入地黄膏,加炼蜜少许,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乌梅汤下,日进二服。

三品锭子

上品去十八种痔。

白矾(二两)乳香(三钱半)没药(三钱半)牛黄(三钱)白砒(一两零五分)中品去五痔、五漏,及翻花瘤、气饮。

白矾(二两)白砒(一两三钱)乳香没药(各三钱)下品治瘰、气核、疔疮、发背、脑疽,谓之恶证。

白矾(二两)白砒(一两半)乳香没药(各二钱半)牛黄(二分)先将砒末入紫泥罐内,次用矾末盖之,炭火,令烟尽,取出,研极细,糯米糊为锭子如线香,阴干。疮内,三四次,年深五次,其根自溃。如疮露在外,更用蜜水调搽,干上亦可。

托里养荣汤

治瘰、流注及一切不足之证。不作脓,或不溃,或溃后发热恶寒,肌肉消瘦,饮食少思,睡卧不宁,盗汗不止。

人参黄当归(酒洗)川芎芍药白术(各一钱)五味子(炒研)麦门冬甘草(各五分)生地黄(酒洗,蒸半日)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服。

方脉流气饮

治瘰、流注及郁结肿块,或走注疼痛,或心胸痞闷,咽塞不通,胁腹膨胀,呕吐不食,上气喘急咳嗽痰,或面目四肢俘肿,大小便秘。

紫苏青皮当归(酒洗)芍药(炒)乌药茯苓枳实桔梗半夏川芎黄(炙)防风陈皮(去白。各一钱)炙甘草木香大腹皮槟榔枳壳(炒。各五分)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加减八味丸

治诸疮愈后,口干渴,甚则舌黄,及未患先渴。此肾水枯竭,不能上润,以致心火上炎,水火不能既济,故心烦躁渴,小便频数。或白浊阴痿,饮食不多,肌肤渐削,或腿肿膝瘦,服此以升肾水降心火,诸证顿止。

五味子(二两)山茱萸肉牡丹皮山药(各一两)茯苓泽泻(切片蒸,焙)桂心(各半两)生地(二两,酒拌蒸,捣膏)上为末,入地黄膏,加炼蜜少许,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五更初未语前或空心淡盐汤下。

香砂六君子汤

治脾胃不健,食少作呕,或过服凉药致伤脾胃。

六君子汤(加藿香、砂仁)水盏半,姜二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不换金正气散

治疮疡,脾气虚弱,寒邪相搏,痰停胸膈,以致发寒热,服此,正脾气则痰自消,寒热不作。

苍术(制)浓朴(炒)陈皮(各一钱)甘草(炙五分)藿香半夏(制。各七分)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食后服。

消咽利膈汤

治积热,咽喉肿痛,痰涎壅盛,胸膈不利,烦躁饮冷,大便秘结。

金银花防风荆芥薄荷桔梗黄芩黄连(炒。各钱半)连翘(各一钱)玄参大黄朴硝牛蒡子(炒)甘草(各七钱)水二盏煎七分,食后服。

刺少商穴法

少商穴(在手大指内侧,去爪甲如韭叶,刺入三分许,以手自臂勒至刺处,血出则消。

若重者及成脓者,须灸刺患处。)

承气汤

治肠胃积热,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

大黄朴硝甘草(各一钱)水盏半煎七分,食前服。

人参固本丸

治肺气燥热作渴,或小便短赤如淋。此治虚而有火之圣药也。

生地黄(酒洗)熟地黄(酒煮烂)天门冬(去心,酒浸烂)麦门冬(去心。各一两)人参(半两)上除人参、生地黄为末,其余捣烂成膏,入炼蜜少许,丸如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或温酒送下。

消毒犀角饮子

治斑或瘾疹瘙痒作痛,及风热疮毒。

犀角(磨水)防风荆芥(各钱半)牛蒡子(二钱)甘草(五分)水盏半煎七分,入犀角水,徐徐服。

砭法

治小儿丹毒,色赤游走不定。用细瓷器击碎,取有锋芒者一块,以竹箸一根劈开头寸许,夹住锋针,以腺扎定,以两指轻撮箸梢,将锋对患处悬寸许,再用筋一根击之,芒刺其毒,血出自愈。甚者必如是而得痊,不然,毒入腹者,多不能救。

萆汤

治杨梅疮不拘新旧,溃烂,筋骨作痛并效。

萆(俗名土茯苓,即土萆。产于川者,名川萆,鲜者佳)每用木石捶碎白者二两,煎水三盏至二盏,去渣,不拘时徐徐温服。或久服败毒寒凉攻击之药,以致脾胃气血虚者,只以此一味为主,而加兼证之药无妨,日常以此汤作茶服之尤妙。

双解散

治便痈,内蕴热毒,外挟寒邪,或交感强忍,以致精气郁结疼痛,大小便涩,宜用通解,更随证调治之。

杏仁芍药甘草车前子(微炒)泽泻大黄干姜(炮)滑石(二钱)上水二盏煎八分,空心服。

八正散

治积热,小便不通,淋证,脉实。

大黄(酒炒)山栀(炒)甘草桂皮瞿麦蓄甘草(各一钱)滑石(二钱)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前服。

导水丸

治便痈初起肿痛,及下疳,大小便秘。又治梅疮初起,湿胜之时,宜先用此数服,以导其邪气。

大黄(炒)黄芩(各二钱)黑丑(炒)滑石(虾。各四钱)上为细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卧时温水下。

托里当归汤

治溃疡气血俱虚,发热,及瘰,诸痈。不问肿渍,皆宜服之。久服能收疮口。

当归黄人参熟地黄(酒洗)川芎芍药(各一钱)柴胡炙甘草(各五分)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服。

加减龙胆泻肝汤

治肝经湿热,玉jing患疮,或便毒悬痈,小便赤涩,或阴囊肿痛,或溃烂作痛,睾丸悬挂,痔漏胀痛,并治。

龙胆草(酒洗,炒)泽泻(各一钱)车前子(微炒)木通黄芩生地黄(酒洗)归尾(酒洗)山栀(炒)炙甘草(各五分)上水二盏煎八分,食前服。湿盛加黄连,大便秘加大黄。

当归郁李仁汤

治痔漏,大便结硬,肛门下坠,苦痛难忍。

归尾(酒洗)郁李仁泽泻生地黄大黄(酒炒)枳实苍术秦艽(各二钱)大麻仁(钱半)皂角(一钱,研末)上水二盏煎八分,入皂角末,空心服。

秦艽防风汤

治痔漏结燥,大便作痛。

秦艽防风当归(酒洗)白茯苓白术(各钱半)黄柏陈皮柴胡大黄(煨)泽泻(各一钱)红花桃仁(去皮尖,研)升麻甘草(炙。各五分)水二盏煎八分,空心服。

加味四君子汤

治痔漏下血,面色痿黄,脾胃虚弱,四肢乏力,饮食无味,中气下陷不能摄血,致便血不禁。

人参白术茯苓黄白扁豆(炒)甘草(炙。各五分)为末,每服三钱,滚白汤调下。

除湿和血汤

治阳明经湿热,便血肠痛。

生地黄牡丹皮生甘草(各五分)炙甘草黄(各一钱)芍药(钱半)升麻(七分)当归身(酒洗)苍术秦艽陈皮肉桂熟地黄(酒浸。各三分)水二盏煎八分,空心稍热服。

槐花散

治肠风脏毒下血。

槐花生地黄(酒洗,蒸)青皮白术荆芥穗(各六分)川芎(四分)当归(酒洗)升麻(各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米饮调下。

参苓白术散

大病疮疡愈后,脾胃不和,饮食少,或吐呕泄泻。

人参茯苓白术莲子(去皮尖)白豆(姜炒)砂仁桔梗山药(炒)炙甘草薏苡仁(炒。各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石菖蒲煎汤调下。

小乌沉汤

治气不调和,便血不止。

乌药(一两)炙甘草(二钱)香附米(四两,醋制)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盐汤下。

枳壳散

治便血,及妇人经候不调,手足烦热,夜多盗汗,胸膈痞。

枳壳(二钱)半夏曲赤芍药柴胡黄芩(各钱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后服。

连翘饮子

治结核不散,初起宜服,数剂之后不消,兼服八珍汤。

连翘川芎栝蒌仁(研)皂角刺(炒)甘草节橘叶青皮(去白)桃仁(各一钱)上水二盏煎一盏,食后服。

复元通气散

治乳痈、便毒、肿痛,及一切气滞肿毒,如打扑伤损,闪肭作痛及疝气,尤效。

木香茴香青皮陈皮穿山甲(炒)白芷甘草漏芦贝母(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秘传》)

围药铁井栏

敷一切恶毒,即收敛消肿神效。

牛粪灰(晒干烧灰,用新瓷罐盛之干处)铁线草草乌五倍子白芨白敛贝母心陈小粉(炒极黄色,各等分,惟牛粪灰加倍用)上为末,看疽大小,用酽醋煎热调药如糊,敷疮四围,中流钱孔,以出毒瓦斯,干则易之。

疮势甚者,如恶寒发热,随用飞龙活命等汤出汗,无不平安。

铁箍散

治一切痈疽肿毒,围之不开,走而自消。

霜后芙蓉叶苍耳草山慈姑白芷梢川大黄川黄柏(醋炙)白芨面(各等分)上用水调,敷四围,中留一孔,如干,以水润之。

护心托里散

治诸肿毒疔发,曾经汗下,毒瓦斯入心,迷闷呕吐,服此护心。一服不消,再服之效。

滴乳香(一两)真绿豆粉(四两)上研匀,每服三钱,不拘时甘草汤调服。

秘验白芨散

治大小疮疽,敷之即散。(无锡叶尚书传。)白芨(八两)乌骨鸡(焙干)红药子(四两)雄黄轻粉红芽大戟(各半两)上为末,醋调敷患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