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三)宋之制度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1)官 制

(甲)中央官

中央官制简表

宋初官制,虽承袭于唐,特徒存其名,而任非其官。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版位,流外考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司谏、正言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爵,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时人语曰:“宁登瀛,不为卿;宁抱椠,不为监。”(《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至其初设官之意,则在集权中央,又为防专擅之弊,不惜颠倒而错综之,而实权所寄,则以中书主政,枢密主兵,三司理财。

宰相:

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以丞、郎以上至三师为之。其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为集贤殿大学士。或置三相,则昭文、集贤二学士,并监修国史,各除。(《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

唐初,始合中书、门下之职,故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后又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开元中,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自是相承……莫之能改。……向日所谓中书者,乃中书门下政事堂也。(《通考》卷五〇《职官考四》。)

枢密使:

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掌之。……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唐末,诸司使皆内臣领之,枢密使始与宰相分权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其权重于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掌武事,副使佐之。(《通考》卷五〇《职官考四》。)

三司使:

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唐自天宝以后,天下多事,户口凋耗,租税日削,法既变而用不给,故兴利者进而征敛,名额繁矣。方镇握重兵,皆留财赋自赡,其上供殊鲜。五代疆境逼蹙,藩镇益强,率令部曲主场、院,其属三司者,补大吏以临之,输额之外,亦私有焉。(《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

太祖周知其弊,及受命,务恢远略,修建法程,示之以渐。建隆中,牧守来朝,犹不贡奉以助军实。乾德三年,始诏诸州,支度经费外,凡金帛悉送阙下,毋或占留。时藩郡有阙,稍命文臣权知所在场务,或遣京朝官廷臣监临。于是外权始削,而利归公上,条禁文薄,渐为精密。(《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

淳化元年诏曰:“周设司会一职,以一岁为准;汉制上计之法,以三年为期。所以详知国用之盈虚,大行群吏之诛赏,斯乃旧典,其可废乎?三司自今每岁具见管金银、钱帛、军储等簿以闻。”四年,改三司为总计司,左右大计分掌十道财赋,令京东、西、南、北,各以五十州为率,每州军岁计金、银、钱、刍缯帛粟等费,逐路关报总计司,总计司置簿,左右计使通计置裁,给余州亦如之。未几复为三部。宋聚兵京师,外州无留财,天下支用,悉出三司。(《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

宋朝艺祖开基,惩五季之乱,藩臣擅有财赋,不归王府,自乾德以后,僭伪略平,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其转运使之名,国初但曰勾当某路水陆计度转运事,官高者则曰某路计度转运使。太平兴国初,皆曰使,两省以上,则为都转运使,又置副使,与诸路判官焉……真宗每用兵,或令都部署兼转运使;王师征讨,则有随军转运使,事毕即停。至道中诏曰:“天下物宜,民间利病,惟转运使得以周知。令更互赴阙,延见询问焉。”(《通考》卷六一《职官考五》。)

宋财政职官简表

但自真、仁之际,已起改革之议,至神宗始见诸实行。

自真宗、仁宗以来,议者多以正名为请。咸平中,杨亿首言:“文昌会府,有名无实,宜复其旧。”既而言者相继,乞复二十四司之制。至和中,吴育亦言:“尚书省,天下之大有司,而废为闲所,当渐复之。”然朝论异同,未遑厘正。(《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神宗即位,慨然欲更其制。熙宁末,始命馆阁,校《唐六典》。元丰三年,以摹本赐群臣,乃置局中书,命翰林学士张璪等详定。八月下诏,肇新官制,省、台、寺、监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五年,省、台、寺、监法成。六年,尚书新省成,帝亲临幸,召六曹长贰以下,询以职事,因诫敕焉所置之官,见前表。(《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徽宗时,蔡京辅政,复加变更,与元丰之制,又多不同。

大抵自元祐以后,渐更元丰之制:二府不分班奏事,枢密加置签书;户部则不令右曹专典常平,而总于其长;起居郎、舍人,则通记起居,而不分言、动;馆职则增置校勘黄本。

凡此皆与元丰稍异也。其后蔡京当国,率意自用。然动以继志为言……又更两省之长,为左辅、右弼,易端揆之称,为太宰、少宰。是时员既滥冗,名且紊杂。……宣和末,王黼用事,方且追咎元祐纷更,乃请设局以修《官制格目》为正名,亦何补矣。(《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南宋改革官制,其特异者,则去三省长官虚称,而置丞相。

建炎中兴,参酌润色,因吕颐浩之请,左、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两省侍郎改为参知政事,三省之政合乎一。乾道八年,又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删去三省长官虚称,道揆之名遂定。……惟枢密本兵,与中书对掌机务,号东、西二府,命宰相兼知院事。建炎四年,实用庆历故典。其后兵兴则兼枢密使,兵罢则免。至开禧初,始以宰臣兼枢密为永制。当多事时,诸部或长贰不并置,或并郎曹使相兼之,惟吏部、户部,不省不并。兵休稍稍增置。(《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北宋之末,宰相上,复有贵官。

唐初,始定制以三省为宰相之司存,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之职任。然省分为三,各有所掌,而其官亦复不一,相职既尊,无所不统。……于是始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事、参知机务、参预政事之名焉……所谓同平章事者,唐初虽以称宰相,乃以处资浅之人,在参知政事之下。中世以后,则独为真宰相之官。……自唐开元以来,郭子仪、李光弼相继,以平章事为节度使,谓之使相。而宰相之职侪于他官自此始。自宋元祐以后,文潞公彦博、吕申公公著相继,以平章军国重事序宰臣上。而宰相之上复有贵官自此始。(《通考》卷四九《职官考三》。)

平章军囯重事,元祐中置,以文彦博太师、吕公著守司空,相继为之,序宰臣上。所以处老臣硕德,特命以宠之也。故或称平章军国重事,或称同平章军国事。五日或两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其后蔡京、王黼,以太师总三省事,三日一朝,赴都堂治事。开禧元年,韩侂冑拜平章,讨论典礼,乃以平章军国事为名。盖省重事则所预者广,去同字则所任者专。边事起,乃命一日一朝,省印亦归其第,宰相不复知印。其后贾似道专权,窃位日久,尊宠日隆,位皆在丞相上。(《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

翰林学士知制诰,唐时已极重之,至宋特定资权,尤为清要显美之官。

按:唐之所谓翰林学士,只取文学之人,随其官之崇卑,入院者,皆为学士。延觐之际,则各随其元官立班,而所谓学士,未尝有一定之品秩也。故其尊贵亲遇者……参议政事,或一迁而为宰相。而其孤远新进者,或起自初阶,或元无出身,至试令草麻制,甚者或试以诗、赋,如试进士之法,其人皆呼学士。自唐至五代皆然。至宋则始定制,资浅者为直院,暂行者为权直。于是真为翰林学士者,职始显贵,可以比肩台长,举武政路矣。(《通考》卷五四《职官考八》。)

翰林学士院……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他官暂行院中文书,谓之权直。自国初至元丰,官制行,百司事失其实,多所厘正,独学士院承唐旧典不改。(《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元丰官制,废翰林侍读、侍讲学士不置,但以为兼官。然必侍从以上,乃得兼之,其秩卑资浅,则为说书。(《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学士侍从有学术者,为侍讲侍读,其秩卑资浅而可备讲说者,则为说书。(《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翰苑经筵,在近代为至清要显美之官……元丰官制既行,而讲读始去翰林之名,自为经筵之官矣。(《通考》卷五四《职官考八》。)

馆阁学士,所选皆英俊,号为储才之地。一经此职,遂为名流,故宋代最重馆职。

国初,以史馆历代多属秘书,唐太宗始移史馆于门下,令宰相监修,玄宗复移之中书、昭文馆门下省有弘文馆,唐太宗所置,宋改为昭文馆、集贤院中书省有集贤殿书院,唐玄宗所置,皆贮图籍,多大臣兼领为三馆,皆寓崇文院。(《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其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为集贤殿大学士,或置三相。则昭文、集贤二学士,并监修国史,各除。唐以来,三大馆皆宰臣兼,故仍其制。(《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

太宗端拱元年,诏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阁,择三馆真本书籍万余卷,及内出古画墨迹藏其中,以右司谏直史馆宋泌为直秘阁。直馆、直院,则谓之馆职,以他官兼者,谓之贴职。

元丰以前,凡状元制科一任还,即试诗赋各一而入,否则用大臣荐而试,谓之入馆。官制行,废崇文院为秘书监,建秘阁于中,自监少至正字,列为职事官。罢直馆、直院之名,独以直秘阁为贴职,皆不试而除,盖特以为恩数而已。(《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国朝儒馆仍唐制,有四:曰昭文馆,曰史馆,曰集贤院,曰秘阁。率以上相领昭文大学士,其次监修国史,其次领集贤。若只两相,则首厅兼国史。唯秘阁最低,故但以两制判之。四局各置直官,均谓之馆职,皆称学士。其下则为校理、检讨、校勘。地望清切,非名流不得处。……自熙宁以来,或颇用赏劳。元丰官制行,不置昭文、集贤,以史馆入著作局,而直秘阁只为贴职。至崇宁、政、宣,以处大臣子弟姻戚,其滥及于钱谷文俗吏,士大夫不复贵重。(洪迈《容斋四笔》卷一。)

宋朝殿学士,有观文殿大学士、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殿学士资望极峻,无吏守,无典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观文殿大学士,非曾为宰相不除。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及学士,并以宠辅臣之去位者。端明殿学士,惟学士久次者始除。(《通考》卷五四《职官考八》。)

总阁学士、直学士,宋朝庶官之外,别加职名,所以厉行义文学之士。高以备顾问,其次与论议、典校雠。得之为荣,选择尤精。(《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其高者曰集贤殿修撰、史馆修撰、直龙图阁、直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次曰集贤、秘阁校理。官卑者曰馆阁校勘、史馆检讨,均谓之馆职。记注官缺,必于此取之,非经修注,未有直除知制诰者。官至员外郎则任之,中外皆称为学士。及元丰官制行,凡带职者,皆迁一官而罢之,而置秘书省官,大抵与职事官等。(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六。)

旧贴职止于直秘阁、直龙图阁、右文殿修撰三等神宗罢集贤院。徽宗政和六年,以集贤院无此名,其见任集贤院修撰,并改为右文殿修撰。政和六年九月,手诏:天下人才富盛,趋事赴功者众,不足以待多士,可增置直徽猷阁、直显谟阁、直宝文阁、直天章阁、秘阁修撰、集英殿修撰凡九等。中兴以后,又增敷文、焕章、华文、宝谟、宝章五等矣。等级既多,迁转亦易,非旧比也。(王栐《燕翼诒谋录》卷四。)

(乙)地方官

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太祖始削外权,命文臣往莅之,由是内外所授官,多非本职,惟以差遣为资历。(《宋史》卷一五八《选举志四》。)

外官则有“亲民”、“厘务”二等。(《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外官则惩五代藩镇专恣,颇用文臣知州,复设通判以贰之。阶官未行之先,州县守令多带中朝职事官。(《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府、州、军、监……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称判某府、州、军、监。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宣布条教,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岁时劝课农桑,旌别孝悌,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察郡吏德义材能而保任之,若疲软不任事,或奸贪冒法,则按劾以闻。……若河南、应天、大名府,则兼留守司公事。太原府、延安府、庆州、渭州、熙州、秦州,则兼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定州、真定府、瀛州、大名府、京兆府,则兼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泸州、潭州、广州、桂州、雄州,则兼安抚使、兵马钤辖。颍昌府、青州、郓州、许州、邓州,则兼安抚使、兵马巡检。其余大藩府或沿边州郡,或当一道冲要者,并兼兵马钤辖、巡检,或带沿边安抚、提辖兵甲、沿边溪洞都巡检。余州、军,则别其地望之高下,与职务之繁简而置之。分曹以理之,而总其纲要,凡属县之事皆统焉。(《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通判,宋初,惩五代藩镇之弊,乾德初,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命刑部郎中贾玭等充。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史、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时大郡置二员,余置一员。州不及万户不置,武臣知州,小郡亦特置焉。其广南小州,有试秩通判兼知州者,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县令,建隆元年,令天下诸县,除赤畿外,有望紧上中下,掌总治民政。(《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建隆三年,始以朝臣为知县,其间复参用京官或幕职为之。(《通考》卷六三职《官考一七》。)

按:宋初地方官,为两级制度,即以州统县是也。其特异之点,则有节度州、刺史州之别,复分“亲民”“厘务”二等,且不设正官,而以差遣形式,以京朝官外补。又诸州设通判,以为佐贰,县令亦由吏部殿最,意在集权中央,以杜专擅之弊。其后设置诸使,兼按察之事,始有监司之官,成为三层等级。

转运使:

初主一路财权,太宗后,各事无所不总,南宋谓之漕司。

宋朝艺祖开基,惩五季之乱,藩臣擅有财赋,不归王府,自乾德以后,僭伪略平,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其转运使之名,国初但曰勾当某路水陆计度转运事,官高者则曰某路计度转运使。太平兴国初,皆曰使,两省以上,则为都转运使……至道中,诏曰:“天下物宜,民间利病,惟转运使得以周知。令更互赴阙,延见询问焉。”庆历中,皆带按察之任《宋史·仁宗纪》,庆历三年五月,诏诸路转运使,并兼按察使,岁具官吏能否以闻,六年罢之。(《通考》卷六一《职官考一五》。)

都转运使,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提点刑狱公事:

初为转运使属官,真宗时析出,南宋谓之宪司。

宋太宗淳化二年,以司门员外郎董循等一十一人,分充诸路转运司提点刑狱,四年省。景德四年,真宗谓王旦曰:“朕虑四方刑狱官吏,未尽得人……今军民事务,虽有转运使,且地远无由知。先帝选朝臣为诸路提点刑狱,今可复置,仍以使臣副之。”于是置诸路提点刑狱公事,以朝臣充……熙宁十年,复置提点京畿刑狱。……元丰因之,总郡国之庶狱,核其情实而覆以法;督治奸盗,申理冤滥,则隶提刑司;岁察所部廉能而保任之,若疲软或冒法,则随其职事劾奏。(《通考》卷六一《职官考一五》。)

提点刑狱公事,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所至审问囚徒,详覆案牍,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盗窃逋窜而不获,皆劾以闻,及举刺官吏之事。(《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提举常平、盐茶二司,高宗时合并,谓之仓司。

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法,视岁之丰歉,而为之效散,以惠农民。凡役钱,产有厚薄,则输有多寡;及给吏禄,亦视其执役之重轻难易,以为之等。商有滞货,则官为敛之,复售于民,以平物价。皆总其政令,仍专举刺官吏之事。熙宁初,先遣官提举河北、陕西路常平。未几,诸路悉置提举官。(《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提举茶盐司,掌摘山煮海之利,以佐国用。皆有钞法,视其岁额之登损,以诏赏罚。凡给之不如期,鬻之不如式,与州县之不加恤者,皆劾以闻。政和改元,诏江、淮、荆、浙六路,共置一员。既而诸路皆置。(《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中兴后,通置提举常平茶盐司……绍兴十五年……诏诸路提举茶盐官,改充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是年冬,诏提举官,依旧法为盐司,与转运判官叙官,岁举升改,官员有不职,则按以闻。(《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经略安抚使:

南宋谓之帅司。

经略安抚使一人,以直秘阁以上充,掌一路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以法。若事难专决,则具可否具奏。……帅臣任河东、陕西、岭南路,职在绥御戎夷,则为经略安抚使兼都总管,以统制军旅。(《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宋朝不常置。咸平五年,始以右仆射张齐贤为邠宁环庆泾原路经略使,判汾州诸路军马,并受节度,又以邓州观察使钱若水为并代经略使,判并州,自后不除人。宝元中,夏人入寇,始命陕西沿边大将,皆兼经略。皇祐间,侬智高扰边,诏知广桂州并带经略安抚使。自后西南二边,常带经略,所以重帅权而服羌夷也。(《通考》卷六二《职官考一六》。)

此外宣抚、制置,不常置。宋本唐制设节度使、大都督,唯徒有其名;南宋都督绾军符,始有实权。

节度使,宋初无所掌,其事务悉归本州知州通判兼总之,亦无定员。恩数与执政同。初除锁院降麻,其礼尤异,以待宗室近属、外戚、国婿年劳久次者。若外任除殿帅,始授此官,亦止于一员;或有功勋显著,任帅守于外,及前宰执拜者,尤不轻授。又遵唐制,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谓之使相,以待勋贤故老,及宰相久次罢政者,随其旧职,或检校官,加节度使,出判大藩,通谓之使相。元丰以新制,始改为开府仪同三司。……中兴诸州,升改节政镇,凡十有二。是时诸将勋名,有兼两镇、三镇者,实为希阔之典。其后相承,宰执从官,及后妃之族,拜者不一。(《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

大都督及长史,掌司牧、尹注:亲王为节度,则大都督领之,庶姓为节度,则长史领之,阙则置知府事一人,通判一人,司马不厘务。旧制,凡都督州,建官如上。南渡后,以见任宰相充都督,次有同都督,有督视军马,多执政为之,虽名称略同,然掌总诸路军马,督护诸将,非旧制比也。(《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2)兵 制

五代以来,禁军骄横,藩镇跋扈,宋惩其弊,故所定兵制,集权中央,天子直辖禁军,且使分屯于外。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列营京畿,以备藩卫。其分营于外者曰就粮。就粮者,本京师兵,而便廪食于外,故听其家往。其边防要郡,须兵屯守,即遣自京师。诸镇之兵,亦皆戍更。真宗、仁宗、英宗嗣守,其法益以完密。于时天下山泽之利,悉入县官,以资廪赐。将帅之臣,入奉朝请,以备指踪。犷悍之民,收隶尺籍,以给守卫。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虽有暴戾恣睢,无所厝于其间。(《通考》卷一五二《兵考四》。)

其兵之种类有四。

制兵之额有四,曰禁兵,曰厢兵,曰乡兵,曰藩兵,分隶殿前侍卫总管司,而籍藏枢密院。凡召募、廪给、训练、屯戍、拣选补之政,皆枢密院掌之。(《通考》卷一五二《兵考四》。)

(甲)禁 兵

禁兵者,天子之卫兵也,殿前、侍卫二司总之。其最亲近扈从者,号诸班直,其次总于御前忠佐军头司,皇城骐骥院。皆以守京师,备征伐。其在外者,非屯驻、屯泊,则就粮军也。太祖鉴前代之失,萃精锐于京师。(《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一》。)

殿前司,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蕃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掌马军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掌步军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

石林叶氏曰……始唐制有十二卫兵,后又有六军。十二卫兵为南衙,汉之南军也;六军为北衙,汉之北军也。末年,常以大臣一人总之……都指挥使,本方镇军校之名。自梁起宣武军,乃以其镇兵。因仍旧号,置在京马步军都指挥使而自将之。盖于唐六军诸卫之外,别为私兵。至后唐明宗,遂改为侍卫亲军,以康义诚为马步军都指挥使,秦王从荣以河南尹为大元帅,典六军,此侍卫司所从始也。(《通考》卷五八《职官考一二》。)

(乙)厢 兵

厢兵者,诸州之镇兵也。内总于侍卫司。一军之额,有分隶数州者,或一州之管,兼屯数州者,在京诸司之额五,隶宣徽院,以分给畜牧缮修之役,而诸州则各以其事属焉。建隆初,选诸州募兵之壮勇者,部送京师,以备禁卫,余留本城,虽无戍更,然罕教阅,类多给役而已。(《宋史》卷一八九《兵志三》。)

(丙)乡 兵

乡兵者,选自户籍,或土民应募,在所团结训练,以为防守之兵也。周广顺中,点秦州税户,充保毅军,宋因之。自建隆四年,分命使臣,往关西道,令调发乡兵赴庆州。咸平四年,令陕西系税人户,家出一丁,号曰保毅,官给粮赐,使之分番戍守。五年,陕西缘边丁壮充保毅者,至六万八千七百七十五人。……天禧间……河北强壮,恐夺其农时,则以十月至正月旬休日,召集而教阅之。……当是时,河北、河东有神锐、忠勇、强壮,河北有忠顺、强人,陕西有保毅强人、寨户强人、弓手,河东、陕西有弓箭手,河北东、陕西有义勇,麟州有义兵,川陕有土丁、壮丁,荆湖南北有弩手、土丁,广南东西有枪手、土丁,邕州有溪洞壮丁、土丁,广南东西有壮丁。(《宋史》卷一九〇《兵志四》。)

(丁)藩 兵

藩兵者,塞下内属诸部落,团结以为藩篱之兵也。(《通考》卷一五六《兵考八》。)

又有藩兵,其法始于国初,具籍塞下,团结以为藩篱之兵;其后分队伍,给旗帜,缮营堡,备器械,一律以乡兵之制。(《宋史》卷一八七《兵志序》。)

乡兵、藩兵,非所在皆有,而厢兵亦罕教阅,给役而已,是可称为兵者,只有禁兵耳。其招募及训练方法,亦皆有规定。

召募之制,起于府卫之废。唐末士卒,疲于征役,多亡命者,梁祖令诸军悉 面为字,以识军号,是为长征之兵。方其募时,先度人材,次阅走跃,试瞻视,然后 面,赐以缗钱农履而隶诸籍。国初因之,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取之虽非一涂,而伉健者迁禁卫,短弱者为厢部,制以队伍,束以法令。……初太祖拣军中强勇者,号兵样,分送诸道,令如样招募。后更为木梃,差以尺寸高下,谓之等长杖,委长吏、都监,度人材取之。当部送阙者,军头司覆验,引对便坐,分隶诸军。(《宋史》卷一九三《兵志七》。)

拣选之制,建隆初,令诸州召募军士部送阙下,至则军头司覆验等第,引对便坐而分隶诸军焉。其自厢军而升禁兵,禁兵而升上军,上军而升班直者,皆临轩亲阅,非材勇绝伦,不以应募,余皆自下选补。(《宋史》卷一九四《兵志八》。)

先是太祖惩藩镇之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城,立更戍法,使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逸。故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惰。(《宋史》卷一八八《兵志二》。)

惟相沿日久,教阅废弛,遂有“数日增,而其不可一战也,亦愈甚”之弊。故王荆公变法,乃以民兵代募兵,而民兵遂盛于一时。

咸平以后,承平既久,武备渐宽。仁宗之世,西兵招刺太多,将骄士惰,徒耗国用,忧世之士,屡以为言,竟莫之改。神宗奋然更制,于是联比其民,以为保甲,部分诸路,以隶将兵保甲将兵,详后王安石变法,虽不能尽拯其弊,而亦足以作一时之气。时其所任者王安石也。(《宋史》卷一八七《兵志序》。)

元祐复古,废保甲,罢教阅,于是民兵亦衰。

自元丰而后,民兵日盛,募兵日衰,其募兵阙额,则收其廪给,以为民兵教阅之费。元祐以降,民兵亦衰。崇宁、大观以来,蔡京用事,兵弊日滋,至于受逃亡,收配隶,犹恐不足。政和之后,久废搜补,军士死亡之余,老疾者徒费廩给,少健者又多冘占,阶级既坏,纪律遂亡。童贯握兵,势倾内外,凡遇阵败,耻于人言,第申逃窜。河北将兵,十无二三,往往多住招阙额,以其封桩为上供之用。陕右诸路,兵亦无几,种师道将兵入援,止得万五千人。故靖康之变,虽画一之诏,哀痛激切,而事已无及矣。(《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一》。)

高宗南渡建国,适在扰攘之秋,虽立御前五军之名,而实权仍操之诸帅之手,及罢三宣抚司,诸军直隶于朝廷,旧制始复。

高宗南渡,始建御营司,未几复并御营,归枢密院。绍兴四年,改御前五军为神武军,御营为神武军副,并隶枢密院。五年,上以祖宗故事,兵皆隶三衙殿前司及侍卫亲军马、步司,乃废神武中军,隶殿前司,于是殿司兵柄始一。(《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一》。)

诸屯驻大军,则皆诸将之部曲,高宗开元帅府,诸将兵悉隶焉。建炎后,诸大将兵寖盛,因时制变,屯无常所。如刘光世军或在镇江、池州、太平,韩世忠军或屯江州、江阴,岳飞一军或屯宜兴、蒋山,王彦八字军,随张浚入蜀,吴玠兵多屯凤州、大散关、和尚原,是时合内外大军十九万四千余,川、陕不与焉。及杨沂中将中军总宿卫,江东刘光世右军、淮东韩世忠后军、湖北岳飞左军、湖南王燮前军后归张俊,刘光世军降齐,以吴玠军升补四军,共十九万一千六百,亦未尝有屯。绍兴十一年,范同以诸将握兵难制,献谋秦桧,且以柘皋之捷言于上,召张俊、韩世忠、岳飞入觐,张俊首纳所部兵。分命三大帅副校,各统所部,自为一军,更衔曰统制御前军马。罢宣抚司韩、张、岳均带宣抚使职,号为三宣抚司,遇出师取旨,兵皆隶枢密院,屯驻仍旧。(《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一》。)

旧制,出师征讨,诸将不相统一,则拔一人为都统制以总之,未为官称也。建炎初,置御营司,擢王渊为都统制,名官自此始。……绍兴十一年,三大将张、韩、岳兵罢,诸军皆冠以“御前”二字,擢其偏裨为御前统领官,以统制御前军马入衔,秩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且令仍旧驻扎,以屯驻州名,冠军额之上。(《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南宋依江、淮为守,故扩水军。

至于水军之制,则有加于前者,南渡以后,江、淮皆为边境故也。建炎初,李纲请于沿江、淮、河帅府,置水兵二军,要郡别置水兵一军,次要郡别置中军,招善舟楫者充立军,号曰凌波、楼船军。其战舰则有海鳅、水哨马、双车、得胜、十棹、大飞、旗捷、防沙、平底、水飞马之名。隆兴以后,至于宝祐、景定间,江、淮沿流,堡隘相望,守御益繁,民劳益甚。迨咸淳末,广东籍蜑丁,闽海拘舶船民船,公私倶弊矣。(《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一》。)

(3)刑 法

宋之法律,一仍唐旧,至于事势扞格,则事改革,而以敕行之。

宋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随时损益,则有《编敕》,一司、一路、一州、一县,又别有《敕》。建隆初,诏判大理寺窦仪等,上《编敕》四卷,凡一百有六条,诏与新定《刑统》三十卷,并颁天下,参酌轻重为详,世称平允。(《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

凡断狱本于律,律所不该,以敕、令、格、式定之。凡律之名十有二:曰名例,曰禁卫,曰职制,曰户婚,曰厩库,曰擅兴,曰盗贼,曰斗讼,曰诈伪,曰杂律,曰捕亡,曰断狱。……其一司、一路,海行所不该者,折而为专法。(《宋史》卷一六三《职官志三》)。

厥后敕条递有增加,亦屡经修改,至神宗时,乃变更其目。

神宗以律不足以周事情,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以敕,乃更其目曰敕、令、格、式,而律恒存乎敕之外。熙宁初,置局修敕……元丰中始成书,二千有六卷,复下二府参订,然后颁行。(《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

法令之书,其别有四,敕、令、格、式是也。神宗圣训曰:“禁于未然之谓敕,禁于已然之谓令,设于此以待彼之至谓之格,设于此使彼效之谓之式。”凡入笞、杖、徒、流、死,自例以下至断狱十有二门,丽刑名轻重者皆为敕;自品官以下至断狱三十五门,约束禁止者皆为令;命官庶人之等,倍全分厘之给,有等级高下者皆为格;表奏、帐籍、关牒、符檄之类,有体制模楷者皆为式。元丰编敕用此,后来虽数有修定,然大体悉循用之。(洪迈《容斋三笔》卷一六。)

自此迄于南渡,均遵行此种制度。但经绍兴、乾道、淳熙、庆元、淳祐,凡修改五次,其余一司一路一州一县之敕,时有损益,不可胜记。

太祖受禅,始定折杖之制。凡“流”刑四:加役流,脊杖二十,配役三年;流三千里,脊杖二十;二千五百里,脊杖十八;二千里,脊杖十七,并配役一年。凡“徒”刑五:徒三年脊杖二十,徒二年半脊杖十八,二年脊杖十七,一年半脊杖十五,一年脊杖十三。凡“杖”刑五:杖一百臀杖二十,九十臀杖十八,八十臀杖十七,七十臀杖十五,六十臀杖十三。凡“笞”刑五:笞五十臀杖十下,四十、三十臀杖八下,二十臀杖七下。(《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

宋制有加杖、配役、刺配,与唐不同。

流配旧制,止于远徙,不刺。而晋天福中,始创刺面之法,遂为戢奸重典,宋因其法。(《通考》卷一六八《刑考七》。)

凡应配役者傅军籍,用重典者黥其面。会赦则有司上其罪状,轻者纵之,重者终身不释。(《宋史》卷二〇一《刑法志三》。)

太宗以国初诸方割据,沿五代之制,罪人率配隶西北边,多亡投塞外,诱羌为寇。乃诏:“当徒者,勿复隶……缘边诸郡。”时江、广已平,乃皆流南方。先是犯死罪获贷者,多配隶登州沙门岛,及通州海岛,皆有屯兵使者领护。(《宋史》卷二〇一《刑法志三》。)

宋人承五代,为刺配之法,既杖其脊,又配其人,而且刺其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也。……聚罪废无聊之人,于牢城之中,使之合群以构怨……其亡去为盗,挺起为乱,又何怪哉?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迄不能制之,是皆刺配之徒,在在而有以为之耳目也。(丘濬《大学衍义补》卷一〇五。)

又矫专杀之弊,凡诸州刑狱,皆须上奏,经详断,始命论决。

建隆三年,令诸州奏大辟案,须刑部详覆。寻如旧制:大理寺详断而后覆于刑部。凡诸州狱,则录事参军,与司法掾参断之。……又惧刑部大理寺用法之失,别置审刑院谳之。(《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

判刑部李昌龄言:“旧制大理定刑,送部详覆,官入法状,主判官下断语,乃具奏。……淳化初……帝又虑大理、刑部吏舞文巧诋,置审刑院于禁中……凡狱上奏,先达审刑院印讫,付大理寺、刑部断覆以闻。乃下审刑院详议申覆裁决讫,以付中书省。当即下之,其未允者,宰相覆以闻,始命论决。(《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

国朝旧制,刑部、审刑院、大理寺主断内外所上刑狱,与凡法律之事,又有纠察在京刑狱司,以参稽审覆。官制既行,审刑院、纠察司皆省,而归其职于刑部。四方之狱,非奏谳者,则提点刑狱主焉。(《通考》卷一六七《刑考六》。)

(4)学 校

(甲)京师学

国子学:

初国子监,因周旧制,颇增学舍,以应荫子孙隶学受业。开宝八年,国子监上言:“生徒旧数七十人,奉诏分习《五经》,然系籍者,或久不至,而在京进士、诸科,常赴讲席肄业,请以补监生之阙。诏从之。景德间,许文武升朝官嫡亲附国学取解,而远乡久寓京师,其文艺可称,有本乡命官保任,监官验之,亦听附学充贡。(《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太学:

太学生,以八品以下子弟,若庶人之俊异者为之。(《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四门学:

自入品至庶人子弟充学生。(《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宗学:

元丰六年,宗室令铄乞建宗学,诏从之。既而中辍,建中靖国元年复置其后废置无常。(《宋史》卷一六五《职官志五》。)

武学:

庆历三年,诏置武学于武成王庙……八月,罢武学……熙宁五年,枢密院言:“乞复置武学。”诏于武成王庙置学。(《宋史》卷一六五《职官志五》。)

律学:

熙宁六年,始即国子监设学……凡命官、举人,皆得入学……习断按则试按一道……习律令则试大义五道……各以所学,月一公试,三私试。(《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算学:

崇宁三年,始建学,以二百一十人为额,许命官及庶人为之。其业以《九章》《周髀》及假设疑数为算问,仍兼《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算法,并历算、三式、天文书为本科。本科外,人占一小经,愿占大经者听。(《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书学:

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说文》《字说》《尔雅》《大雅》《方言》,兼通《论语》《孟子》义,愿占大经者听创于神宗时。(《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画学:

画学之业,曰佛道,曰人物,曰山水,曰鸟兽,曰花竹,曰屋木……仍分士流、杂流,别其斋以居之。士流兼习一大经,或一小经,杂流则诵小经或读律创于神宗时。(《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医学:

医学,初隶太常寺,神宗时,始置提举判局官,及教授一人,学生三百人。设三科以教之,曰方脉科、针科、疡科。(《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大观四年,以算学生归之太史局,并书学生入翰林书艺局,画学生入翰林图画局,医学生入太医局。(《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诸学之中,以国子、太学为最重,然时人方注意于科举,视同传舍,故宋初尚未甚盛。

庆历四年……天章阁侍讲王洙言:“国子监每科场诏下,许品官子弟投保试艺,给牒充广文、太学、律学三馆学生,多致千余就试。试已则生徒散归,讲官倚席,但为游寓之所,殊无肄习之法。居常听讲者一二十人尔。”乃限在学满五百日,旧已尝充贡者止百日。本授官会其实,京朝官保任,始预秋试,每十人与解。凡入学授业,月旦即亲书到历。如遇私故或疾告、归宁皆给假,违程及期月不来参者去其籍。后谏官余靖极言非便,遂罢听读日限。(《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至神宗时,锐意兴学,太学经扩充整厘,规模始备。

熙宁四年,侍御史邓绾言:“国家治平百余年,虽有国子监,仅容释奠斋庖,而生员无所容。至于太学,未尝营建,止假

锡庆院廊庑数十间,生员才三百人。请以锡庆院为太学……”乃诏尽以锡庆院及朝集院西庑,建讲书堂四。诸生斋舍、官掌事者直庐略具,而太学栋宇始仅足用。(《通考》卷四二《学校考三》。)

自主判官外,增置直讲为十员,率二员共讲一经,令中书遴选,或主判官奏举。生员厘为三等:始入学为外舍,初不限员,后定额七百人;外舍升内舍,员二百;内舍升上舍,员百。各执一经,从所讲官受学,月考试其业,优等上之中书。其正、录、学谕以上舍生为之,经各二员;学行卓异者,主判、直讲,复荐之中书,奏除官。(《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王安石变法,欲以“学校养士”,代“科举取士”,故增广太学生员之额,创设三舍升试之法。

元丰二年,颁《学令》:太学置八十斋,斋容三十人。外舍生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总二千四百。月一私试,岁一公试,补内舍生;间岁一舍试,补上舍生。封弥、誊录如贡举法。而上舍试,则学官不与考校。公试外舍生,入第一、第二等,参以所书行艺与籍者,升内舍;内舍试入优、平二等,参以行艺,升上舍。上舍分三等:倶优为上,一优一平为中,俱平若一优一否为下。上等命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学正增为五人,学录增为十人,学录参以学生为之。(《通考》卷四二《学校考三》。)

岁赐缗钱,至二万五千,又取州县田租屋课息钱之类,增为学费。(《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凡私试,孟月经义,仲月论,季月策。凡公试,初场经义,次场策论。(《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旧法,自外舍升内舍,虽有校试,必公试合格,乃许升补。

盖私试皆学官自考,而公试则降敕差官。(《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徽宗时,曾一罢科举,而专以学校取士,是以人数激增。

崇宁元年,宰臣请天下州县并置学,州置教授二员,县亦置小学。县学生选考,升诸州学,州学生每三年贡太学。至则附试,别立号考。分三等:入上等补上舍,入中等补下等上舍,入下等补内舍,余居外舍。诸州军解额,各以三分之一充贡士。(《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崇宁元年,徽宗创立辟雍,增生徒共三千八百人,内上舍生二百人,内舍生六百人,教养于太学;外舍生三千人,教养于辟雍。废太学自讼斋,太学之不率教者,移之辟雍。以祭酒总治两学,辟雍别置司业、丞各一人,博士十人,正、录各五人,分为百斋,讲堂凡四所。其后王黼反蔡京之政,奏废之。而辟雍之士,太学无所容矣。(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五。)

南渡之后,太学仍用三舍之法,待遇益隆,惟受政治与科举影响,日益颓坏。

建炎初,即行在置国子监,立博士二员,以随幸之士三十六人为监生。……绍兴十三年,兵事稍宁,始建太学……养士七百人:上舍生三十员,内舍生百员,外舍生五百七十员。……充弟子员。每岁春秋两试之,旋命一岁一补,于是多士云集,至分场试之。俄又诏三年一试,增至千员,中选者,皆给绫纸赞词以宠之,每科场四取其一。自外舍有月校,而公试入等曰内舍;自内舍有月校,而舍试入等曰上舍;凡升上舍者,皆直赴廷对。(《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光宗绍熙三年……吏部尚书赵汝愚等合奏曰……炎祚中兴,始建太学于行都,行贡举于诸郡。然奔竞之风胜,忠信之俗微,亦惟荣辱升沉,皆不由乎学校;至于德行道艺,惟取决于糊名。苟为雕篆之文,无复进修之志,视庠序如传舍,目师儒如路人,季考月书,尽成文具。(《通考》卷四二《学校考三》。)

(乙)地方学

宋时书院颇盛,而四大书院最著。

宋太宗皇帝太平兴国二年,知江州周述言:庐山白鹿洞,学徒常数千百人,乞赐 《九经》 肄习。诏国子监给本,仍传送之。先时南唐升元中,白鹿洞建学馆,以本道为洞主,掌其教授。(《通考》卷四六《学校考七》。)

又赐石鼓书院敕额。书院唐元和间,衡州李宽所建,国初赐额。(《通考》卷四六《学校考七》。)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应天府民曹诚即楚邱戚同文旧居,造舍百五十间,聚书数千卷,博延生徒,讲习甚盛。府奏其事,诏赐额曰应天府书院。(《通考》卷四六《学校考七》。)

八年,赐潭州岳麓书院额。始开宝中,郡守朱洞首度基创宇,以待四方学者。(《通考》卷四六《学校考七》。)

宋兴之初,天下四书院,建置之本末如此。此外则又有西京嵩阳书院,赐额于至道二年;江宁府茅山书院,赐田于天圣二年。嵩阳、茅山,后来无闻,独四书院之名著。是时未有州县之学,先有乡党之学。……乡党之学,贤士大夫留意斯文者所建也,故前规后随,皆务兴起。后来所至书院尤多,而其田土之锡,教养之规,往往过于州县学,盖皆欲仿四书院云。(《通考》卷四六《学校考七》。)

官设州县学,至仁宗时大兴,神宗定试程,哲宗并推行三舍法,规模始可观。

仁宗……即位初,赐兖州学田,已而命藩辅皆得立学。(《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庆历四年诏曰……其令州若县皆立学……由是州郡奉诏兴学,而士有所劝矣。(《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神宗尤垂意儒学,自京师至郡县,既皆有学,岁时月各有试。(《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景祐四年,诏藩镇始立学,他州勿听。庆历四年,诏诸路州军监,各令立学,学者二百人以上,许更置县学。自是州郡,无不有学。(《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元符哲宗二年,初令诸州行三舍法,考选、升补,悉如太学。州许补上舍一人,内舍二人,岁贡之。其上舍附太学外舍,试中补内舍生,三试不升舍,遣还其州。其内舍免试,至则补外舍为生。(《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徽宗时,欲以学校取士,故于地方学校,特定员额。

崇宁徽宗三年,始定诸路增养县学弟子员,大县五十人,中县四十人,小县二十人。凡州县学生,曾经公私试者复其身,内舍免户役,上舍仍免借,借如官户法。(《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管理州府学政官,则有教授。其选差初由监司官,后乃命之朝廷,以示尊重。

始置教授,以经术行义,训导诸生,掌其课试之事,而纠正不如规者。委运司及长吏于幕职州县内荐,或本处举人有德义者充。熙宁六年,诏诸路学官,委中书、门下选差,至是始命于朝廷。元丰元年,州府学官共五十三员,诸路惟大郡有之。军监未尽置。元祐元年,诏齐、庐、宿、常等州,各置教授一员。自是列郡各置教官。建炎三年,教授并罢。绍兴三年,复置四十二州。十二年,诏无教授官州军,令吏部申尚书省选差。二十六年,诏并不许兼他职,令提举司常切遵守。若试教官,则始于元丰;添差教授,则始于政和。(《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提举学事司,掌一路州县学政,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生员之勤惰,而专举刺之事。崇宁二年置,宣和三年罢。(《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熙宁八年秋,诏诸州学官,先赴学士院,试大义五道,取优通者选差。(《通考》卷四六《学校考七》。)

(5)科 举

(甲)贡 举

初礼部放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诸科考试之艺业,均有规定,但历朝渐加改易,略有不同。下所述,则最初之制也。

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凡《九经》帖书一百二十帖,对墨义六十条。凡《五经》帖书八十帖,对墨义五十条。凡《三礼》对墨义九十条。凡《三传》一百一十条。凡《开元礼》,凡《三史》,各对三百条。凡“学究”,《毛诗》对墨义五十条,《论语》十条,《尔雅》《孝经》共十条,《周易》《尚书》各二十五条。凡“明法”,对律令四十条,兼经并同《毛诗》之制。各间经引,试通六为合格,仍抽卷问,律本科则否。(《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士经州考中格,而上送之礼部,谓之发解。再经礼部考试中格,方为及第。

诸州判官试进士,录事参军试诸科,不通经义,则别选官考校而判官监之。试纸长官印署面给之。试中格者,第其甲乙,具所试经义朱书通否,监官、试官署名其下。进士文卷,诸科义卷、帖由,并随解牒上之礼部。……凡诸州长吏举送,必先稽其版籍,察其行为;乡里所推,每十人相保,内有缺行,则连坐不得举。(《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凡见任官应进士举,谓之鏁厅试。所属官司,先以名闻,得旨而后解。(《通考》卷三〇《选举考三》。)

远方寒士,预乡荐,欲试礼部,假丐不可得,则宁寄举不试,良为可念。谨按开宝二年,十月丁亥,诏西川、山南、荆湖等道所荐举人,并给来往公券,令枢密院定例施行。盖自初起程以至还乡费,皆给于公家。(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

开宝六年,是岁诏贡士之下第者,特免将来请解,许直诣贡部。(《通考》卷三〇《选举考三》。)

殿试之法,始于太祖。凡举子中礼帏试,复试于内殿,始为及第。此又唐以后科举制度一种变革。

进士之举,至本朝尤盛,而沿革不同。开宝六年,因徐士廉伐鼓诉讼,帝御讲武殿覆试,覆试自此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开宝六年,下第人徐士廉,挝登闻鼓,言久困场屋。乃诏入策进士、终场经学,并试殿庭。三月庚午,御讲武殿,覆试新进士。(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

按:殿前试始于唐武后,然唐制以考功郎中任取士之责,后不过下行其事以取士誉,非于考功已试之后再试之也。开元以后,始以礼部侍郎知贡举,送中书门下详覆,然惟元和间钱徽为侍郎知贡举,宰相段文昌言其取士不公,覆试多不中选,徽坐免官。长庆以后,则礼部所取士,先详覆而后放榜,则虽有详覆之名,而实未曾再试矣。五代以来,所请详覆者,间有升黜人。宋太祖乾德六年,命中书覆试,则以帝疑陶榖之子,不能文而中选,故覆之,亦未尝别为之升黜也。至开宝六年,李昉知举,放进士后,下第人徐士廉等,打鼓论榜,上遂于讲武殿命题重试。御试自此试始。……亦未尝有省试、殿试之分也。至八年,覆试礼部贡院合格举人王式等,于讲武殿内出试题,得进士三十六人,而以王嗣宗为首;王式者,礼部所定合格第一人,则居其四。盖自是年御试,始别为升降,始有省试、殿试之分,省元、状元之别云。(《通考》卷三〇《选举考三》。)

旧制,殿试皆有黜落,临时取旨,或三人取一,或二人取一,或三人取二,故有累经省试取中,屡摈弃于殿试者。故张元以积忿降元昊,大为中国之患……于是群臣建议,归咎于殿试黜落。嘉祐仁宗二年,三月辛巳,诏进士与殿试者,皆不黜落。迄今不改。(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五。)

科举年限,初无定制,后乃定为三年。

太平兴国三年……是冬,诸州举人并集,会将亲征北汉,罢之。自是间一年或二年,乃贡举。……英宗即位,议者以间岁贡士法不便。乃诏礼部,三岁一贡举。(《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英宗治平三年,诏曰:“先帝以士久不贡,怠于学,而豪杰者不时举,故下间岁之令。而自更法以来,其弊寖长。里选之牒仍故,而郡国之取减半;计偕之籍屡上,而道涂之劳良苦,朕甚闵焉。其令礼部,三岁一贡举,天下解额,于未行间岁之法已前,四分取三为率,明经诸科,不得过进士之数。”恩典不增,而贡举期缓,士得休息,官以不烦矣。(《通考》卷三一《选举考四》。)

宋虽设诸科取士,而进士为最盛,若明经等科,殊不为人所重。盖以当时崇尚文学,而帖书、墨义,视为记诵之学故也。

宋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而进士得人为盛。……自唐以来,所谓明经,不过帖书、墨义,观其记诵而已。故贱其科,而不通者其罚特重。(《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乾德元年,诏曰:“一经皓首,十上干名,前史之明文、昔贤之苦节,悬科取士,固当优容。按旧制,九经一举,不第而止,非所以启迪仕进之路也。自今一依诸科举人,许令再应。”(《通考》卷三〇《选举考三》。)

试场所问本经义疏,不过记出处而已,如吕申公试卷,问:“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所谓四者,何也?”答曰:“对‘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人也义’,谨对”……虽已封弥,而兼采誉望犹在,观其字画,可以占其为人,而士之应举者,知勉于小学,亦所以诱人为善也。(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

礼部贡院试进士日,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此唐故事也。所坐设位,供张甚盛,有司具茶汤饮浆。至试经生,则悉彻帐幕毡席之类,亦无茶汤,渴则饮砚水,人人皆黔其吻。非故欲困之,乃防毡幕及供应人私传所试经义。

盖尝有败者,故事为之防。欧文忠有诗:“焚香礼进士,彻幕待经生。”以为礼数重轻如此,其实自有谓也。(沈括《梦溪笔谈》卷一。)

朝廷亦重视进士,所定考第之制,遂益详密。

太平兴国八年,试进士,始分三甲。(《通考》卷三〇《选举考三》。)

景德真宗四年,命有司详定《考校进士程式》,送礼部贡院,颁之诸州。……又定《亲试进士条制》。……其考第之制凡五等:学识优长、词理精纯为第一;才思该通、文理周率为第二;文理倶通为第三;文理中平为第四;文理疏浅为第五。然后临轩唱第,上二等曰及第,三等曰出身,四等、五等曰同出身。(《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尊崇进士之典,尤加优隆。

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始分三甲,自是锡宴,就琼林苑。……雍熙二年,廷试初唱名及第。(《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赐贡士宴,名曰闻喜宴。(《宋史》卷一一四《礼志一七》。)

故事,进士闻喜燕,例赐诗以为宠。自何丞相文缜榜后,遂不复赐,易诏书以示训戒。(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卷下。)

范镇,蜀郡忠文公,字景仁……公少举进士……及贡院奏名,皆第一。故事殿廷唱第,过三人,则为奏名之首者,必抗声自陈以祈恩……景仁独不然。(朱熹 《三朝名臣言行录》卷五。)

国初进士,尚仍唐旧制,每岁多不过二三十人。太平兴国二年,太宗皇帝以郡县阙官颇多,放进士几五百人,比旧二十倍。正月己巳,宴新进士吕蒙正等于开宝寺,赐御制诗二首。故事唱第之后,醵钱于曲江为闻喜之饮。近代于名园佛庙,于是官为供帐,岁以为常。先是进士参选,方解褐衣绿。是岁锡宴后五日癸酉,诏赐新进士并诸科人,绿袍、靴、笏。自后以唱第日赐之,惟赐袍、笏,不复赐靴。(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

旧制,进士首选同唱第,人皆自备钱为鞍马费,而京师游手之民,亦自以鞍马候于禁门外,虽号廷魁,与众无以异也。大中祥符八年,二月戊申,诏进士第一人,金吾司差七人,导从两节前引,始与同列特异矣。(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

蔡文忠公……祥符中,擢进士,为天下第一。真宗临轩日,大悦之……特诏给金吾卫七人清道。时以为荣。寻诏:“自今第一人及第,给金吾七人当直,许出两引喝。”(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

旧进士,工于诗赋有声场屋者,往往一时皆莫与之敌。如王沂公、郑毅夫数人,取解、省试、殿试,皆为第一,谓之三元。(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卷上。)

诸科经试及第,始赐出身。然亦有例外得之者,则为恩赐,谓之特奏名。

开宝三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特奏名恩例,盖自此始。(《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太平兴国二年……覆试诸科,得二百人,并赐及第。又阅贡籍,得十举以上,至十五举进士、诸科一百八十余人,并赐出身;《九经》七人不中格,亦怜其老,特赐同《三传》出身。凡五百余人。(《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太平兴国五年……有赵昌国者,求应百篇举注:谓一日作诗百篇,不设此科,求应者即试之,上出杂题二十字……各令赋五篇,篇八句。逮日旰,仅成数十首,率无可观。上以此科久废,特赐及第,以劝来者。仍诏有司,今后应百篇举,约此题为式。(《通考》卷三〇《选举考三》。)

雍熙中,著作佐郎乐史,特赐进士及第,诏附于兴国五年第一等之下。赐第附榜始于此。(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宋初场规尚宽,后为防弊,乃有弥封、誊录等法。

国初,进士科场尚宽,礼闱与州郡不异。景德二年,七月甲戍,礼部贡院言,举人除书案外……不得怀挟书策,犯者扶出,殿一举。(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

大中祥符元年,试礼部进士,内出《清明象天赋》等题,仍录题解摹印以示之。至景祐元年,始诏御药院,御试日,进士题目,具经史所出,摹印给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

张邓公士逊,以监察御史为诸科考试官,以举子有当避亲者,求免去,主司不从,真宗嘉之。自后试官亲戚,悉牒送别头考校,至今著为令。(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雍熙四年,先是上阅试举人,累日方毕,宰相屡请……如唐故事,乃诏岁命春官知举……淳化三年……苏易简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后遂为例。(《通考》卷三〇《选举考三》。)

淳化三年……苏易简知举殿试,始令糊名考校。(《通考》卷三〇《选举考三》。)

景德八年,始置誊录院,令封印官封试卷,付之集书吏录本,监以内侍二人。(《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取士至仁宗,始有糊名考校之律,虽号至公,然尚未绝其弊。其后袁州人李夷宾上言,请别加誊录。因著为令,而后识认字画之弊始绝。(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

所纳卷子,径发下弥封,所封卷头……于每卷上打号头,三场共一号。(吴自牧《梦粱录》卷二。)

景德四年……又定《亲试进士条制》。凡策士,即殿两庑张帟,列几席,标姓名其上。先一日表其次序,揭示阙外,翌日,拜阙下,乃入就席。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毕,复封弥送覆考官,再定等。编排官阅其同异,未同者再考之;如复不同,即以相附近者为定。始取乡贯状字号合之,即第其姓名、差次,并试卷以闻。(《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应举之艺,多违实用,范仲淹建议更张,特格于旧例不能行。

范仲淹参知政事,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于是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饬矣。”乃诏州县立学,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旧尝充试者,百日而止。……三场:先策,次论,次诗赋,通考为去取,而罢帖经、墨义,士通经术,愿对大义者试十道。仲淹既去,而执政意皆异。是冬,诏罢入学日限。言初令不便者甚众,以为诗赋声病易考,而策论汗漫难知……天子下其议,有司请如旧法。(《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至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度,始罢诸科而独存进士;又立明法,以待不能业进士者,且废诗赋、帖经、墨义,而改试诸经大义。

王安石对曰:“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材致不如古。”(《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自京师至郡县,既皆有学。岁时月各有试,程其艺能,以差次升舍,其最优者为上舍,免发解及礼部试,而待赐之第。遂专以此取士。……始命诸州置学官,率给田十顷赡士。初置小学教授。(《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王安石谓:“古之取士,俱本于学,请兴建学校以复古。其明经诸科,欲行废罢,取明经人数,增进士额。”……中书门下又言:“古之取士,皆本学校,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才皆足以有为于世。今欲追复古制,则患于无渐。宜先除去声病偶对之文,使学者得专意经术,以俟朝廷兴建学校,然后讲求三代所以教育选举之法,施于天下,则庶几可以复古矣。”于是改法,罢诗赋、帖经、墨义,士各占治《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大经,次兼经大义,凡十道,次论一首,次策三道……中书撰大义式颁行。试义者,须通经有文釆,乃为中格,不但如明经墨义、粗解章句而已。……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晚居金陵,又作《字说》……其流入于佛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

公王安石改科举,暮年乃觉其失曰: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盖举子专诵王氏章句而不解义,正如学究诵注疏尔。(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六。)

此后党派竞起,兴废不恒,而经试大义,则相沿未改。至徽宗时,曾罢科举,专以学校取士。然其弊也,有不平之讥,故科举终不可废。

崇宁徽宗三年,诏曰:“神考议以三舍取士,而罢州郡科举,其法行于畿甸……然州郡犹以科举取士,不专于学校。其诏天下,将来科场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法并罢。”(《通考》卷三一《选举考四》。)

四年,诏:“将来大比,更参用科举取士”……时州县悉行三舍法,当官者子弟,得免试入学,而士之在学者,积岁月累试,乃得应格……不得如在籍者,三舍、解试,兼与而两得,其贫且老者,尤甚病之。时人议其法曰:“利贵不利贱,利少不利老,利富不利贫。”故诏书及此。(《通考》卷三一《选举考四》。)

南渡以后,仍重进士科,而试经义,试诗赋,则分为两科。其制始于元祐四年,实因南人擅长词藻,北士素好研经,故两立之,以为调剂。

参知政事欧阳修上言:“……盖言事之人,但见每次科场,东南进士得多,而西北进士得少,故欲改法,使多取西北进士尔。殊不知天下至广,四方风俗异宜,而人性各有利钝。东南之俗好文,故进士多而经学少;西北之人尚质,故进士少而经学多。……今以进士、经学合而较之,则其数均。”(《通考》卷三一《选举考四》。)

元祐四年,乃立经义、诗赋两科均兼试经义、诗赋……专经者用经义定取舍,兼诗赋者以诗赋为去留,其名次高下,则于策论参之。(《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

高宗建炎二年,定诗赋、经义取士,第一场诗赋各一首,习经者本经义三道,《语》《孟》义各一道;第二场并论一道;第三场并策三道。殿试策如之。(《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

自经、赋分科,声律日盛。帝尝曰:“向为士不读史,遂用诗赋。今则不读经,不出数年,经学废矣。”绍兴二十七年,

诏复行兼经,如十三年之制。(《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

三十一年,礼部侍郎金安节言:“熙宁、元丰以来,经义诗赋,废兴离合,随时更革,初无定制。近合科以来,通经者苦赋体雕刻,习赋者病经旨渊微,心有弗精,智难兼济。……论既并场,策问太寡,议论器识,无以尽人。士守传注,史学尽废,此后进往往得志,而老生宿儒多困也。请复立两科,永为成宪。”从之。(《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

按:熙宁四年,始罢词赋,专用经义取士,凡十五年;至元祐元年,复词赋,与经义并行;至绍圣元年,复罢词赋,专用经义,凡三十五年;至建炎二年,又兼用经、赋。盖熙宁、绍圣,则专用经而废赋,元祐、建炎,则虽复赋而未尝不兼经……至建炎、绍兴之间,则朝廷以经义取士者,且五六十年,其间兼用诗赋才十余年耳。然共场而试,则经拙而赋工;分科而试,则经少而赋多。流传既久,后来所至场屋,率是赋居其三之二,盖有自来矣。(《通考》卷三二《选举考五》。)

综之,宋时科学,虽承于唐,而多所改革。至殿试及第,即行除官,亦为后来相袭不变之制。

宋初承唐制,贡举虽广,而莫重于进士制科。(《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序》。)

开宝六年,李昉知贡举……会有诉昉用情取舍者,上乃……御讲武殿,各赐纸札,别试诗赋。……得进士二十六人……皆赐及第……自兹殿试遂为常制。(《通考》卷三〇《选举考三》。)

宋自中兴以后,每科进士及第,动以四五百人计,盖倍于唐有余矣。又唐士之及第者,未能便解褐入仕,尚有试吏部一关。韩文公三试于吏部无成,则十年犹布衣,且有出身二十年不获禄者。而宋则一登第之后,即为入仕之期。(《通考》卷二九《选举考二》。)

此外武举之试,起于仁宗朝,至南宋孝宗,垂意武事,其制始隆。

唐设武举,以选将帅。五代以来,皆以军卒为将,此制久废。天圣仁宗七年,以西边用兵,将帅乏人,复置武举。至皇祐元年,边事寖息,遂废此科。治平英宗元年,九月丁卯复置,迄于今不废。(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五。)

天圣八年,亲试武举十二人,先阅其骑射,而试之以策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孝宗乾道五年,廷试始依文举给黄牒,同正奏名三十三人。榜首赐武举及第,余并赐武举出身。(《通考》卷三四《选举考七》。)

(乙)制 举

即特科也。

制举无常科,所以待天下之才杰,天子每亲策之。然宋之得才,多由进士,而以是科应诏者少。惟召试馆职,及后来博学宏词而得忠鲠文学之士。或起之山林,或取之朝著,召之州县,多至大用焉。(《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

历朝特设科目,其目之可记者如下:

太祖始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凡三科,不限前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悉许应诏对策三千言,词理倶优则中选。(《宋史》 卷一五六 《选举志二》 。)

仁宗初天圣七年,诏曰:“朕开数路,以详延天下之士,而制举独久不设,意者吾豪杰或以故见遗也,其复置此科。”于是增其名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明于教化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详明吏理可使从政科,识洞韬略运筹帷幄科,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科,凡六,以待京朝之被举,及起应选者。又制书判拔萃科,以待选人。又制高蹈邱园科,沉沦草泽科,茂材异等科,以待布衣之被举者。其法先上艺业于有司,有司较之,然后试秘阁,中格,然后天子亲策之。(《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

治平三年,命宰执举馆职各五人。(《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

哲宗……诏罢制科。既而三省言:“今进士纯用经术。如诏诰、章表、箴铭、赋颂、赦敕、檄书、露布、诫谕,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阙,且无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遂改置宏词科,岁许进士及第者诣礼部请试,如见守官则受代乃请。(《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

大观四年,诏:“宏词科,格法未详,不足以致文学之士,改立词学兼茂科,岁附贡士院试取,毋过三人。”(《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

高宗立博学宏词科绍兴三年,凡十二题,制、诰、诏、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内杂出六题,分为三场,每场体制,一古一今。遇科场年,应命官……公卿子弟之秀者,皆得试。先投所业三卷,学士院考之,拔其尤者召试,定为三等。上等转一官,选人改秩,无出身人赐进士及第,并免诏试除馆职。中等减三年磨勘,与堂除,无出身人赐进士出身;下等减二年磨勘,无出身人赐进士出身,并许召试馆职。(《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

开宝八年,诏诸州察民有孝弟力田、奇才异行,或文武材干,年二十至五十可任使者,其送阙下。(《宋史》卷一五六《选举志》二。)

鲁平曰:宋初以来,至真宗方设制科,陈越、王曙为之首。其后夏竦等数人,皆以制科登第,既而中废。今上即位,天圣六年始复置。其后每开科场则置之。有官者举贤良方正,无官者举茂材异等,余四科多不应。皆自投牒献所著文论,差官考校。中者召诣阁下,试论六首;及中选则于殿廷试策一道,五千字以上。其中选者,不过一二人,然数年之后,即为美官。(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

故事制科,必先用从官二人,举上其所为文五十篇,考于学士院。中选而后召试,得召者不过三之一。(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卷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